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震灾害的危害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3 15:54: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震灾害的危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震灾害的危害

第1篇

关键词:传统风险;危机管理;信息管理;绩效评估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一般认为导致危机的诱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与人为原因导致的风险社会不同,自然灾害属于传统风险。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即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中的组织体系建设

(一)常设中央政府危机管理中枢机构

事实证明,国家最高危机管理中枢机构在整个危机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灾害发生前的监测、预警和预控、预防阶段,最高中枢机构能够组织进行最科学的监测、最权威的信息。

(二)加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构建

首先,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迅速而强有力的危机管理反应能力。地方政府应该具有独立处理一定级别以下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资源。

其次,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地区性的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强化本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领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探索本地区的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制。例如,地震高发区的县市应该强化针对地震灾害的危机管理能力,配备必要的资源。

(三)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中比资源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管理。

第一,要编制灾害区划,建立自然灾害信息数据系统。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也较大,而具体的灾害信息往往分布于各县、市、省,或者是部、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条块分割。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库。

第二,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及时灾情信息,有关地震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平面媒体、手机短信等途径,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回应和动员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抗震救灾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最广泛的救援资源,成为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新亮点和不可或缺的重大支撑。

二、危机管理的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

(一)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监测预警

对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危机,政府的监测、预警主要是通过观测仪器、装备和技术获得有关灾害的资料数据,来进行各种自然灾害的分析、判断、预报、统计、科研和管理。需要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灾害的前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测。

(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预控预防

针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危机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一方面,对灾害对象进行直接的防范。如对洪水的预控、防控,就是采取加固堤坝的措施。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了居民对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应对灾害带来的危机要提前编制应急预案,甚至进行相应的资源储备。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分层级,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在编制某地区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时,要依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不同级别、地震发生时的不同季节、天气情况、时刻,分别编制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每一层级的应急预案又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该地区建筑的抗震级别等等,据此推算出不同级别地震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和所需要的救援资源,做好相应的救援安排计划。

(三)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应急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此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实行灾区统一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是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及时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这种“属地管理,统一指挥”的原则,也来自对汶川经验的总结,它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加快救灾效率。

2、协调合作,权责清晰。在应急处理阶段,要特别注重协调合作的原则,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责权机制,从法律、行政和道德方面明确各职能部门权利和责任。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的根本前提。一方面,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能够防止危机事件可能导致的社会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危机救援工作的执行程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提高危机管理应急立法的可操作性,健全专业领域的危机管理法律规范,改善危机管理法律的实施环境。

4、依靠强有力的专业救援队伍。

第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到汶川地震后通过国际认证,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危机事件救援任务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第二,特种部队,这些队伍一般都是人员精干、通讯手段先进、武器装备精良和专业化、高效能的专业部队。汶川地震救援中,中国人民官兵们勇于牺牲自我、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品质和高效救援行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方特色救援队伍。地方特色救援队伍能够依据本地区的高发灾害的特殊领域来装备和培训自己的救援队伍,不仅避免了地方救援队伍建设的盲目性,节约资源,而且在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后,还能进行专业的跨地区救援。比如,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组成了一支专业救援体系:包括有综合应急救援队,医疗救援队,防疫防化救援队和民兵应急突击队。在舟曲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救援队作为一支高效、专业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5、重视、规范和协调民间力量。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中民间志愿者队伍的潜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民间志愿者队伍参与灾害救援是全民动员和参与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民间志愿者队伍进行管理和培训,使其朝着系统化和理性化迈进,能够促其成为救援队伍的特殊力量。例如,在舟曲地震救援中,西南民族大学的30名藏族学生经过专家心理培训后,帮助救援队成功克服语言障碍。

6、运用和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互救潜力。一方面,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居民的自救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居民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疗队伍开展救援。

(四)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恢复重建系统

1、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要根据相关法规法规编制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给出灾害发生后时间系列的各项措施,包括重建原则、政策、方案、时间计划、资源等。给予灾后重建以制度上的保证和法律上的监督。

2、大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灾害发生后,如何减少和补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工作内容,除了政府专项救灾资金补偿和社会捐助物资,社会保险在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灾后重建的心理干预不可轻视。目前,汶川的房屋、道路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人们心灵的复原还远远没有完成。历史经验证明,“孤独死”成了劫后余生者的最大问题。心理重建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要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

三、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即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当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挽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第二,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即把危机的检测、预警、预控、防控作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依法管理。危机状况下的社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明晰的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约束公民行为,调集资源,处理特殊状态下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都需要依法行政。

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地震、南方洪水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社会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等多重危机的应对,严峻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改变了政府的危机管理的策略,使我国进一步向完善的中国特色危机管理体制发展阶段迈进。

第2篇

关键词:高分二号 尼泊尔地震 震害建筑物 地震应急 面向对象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008-03

地震是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的突发式自然灾害,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境内6级以上中强地震就有30余次,其中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几年的地震灾害表明,在地震发生后的快速应急反应能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而地震灾害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是做出正确应急反应的基础,震后对灾情进行评估,不仅可以辅助现场救援工作,还能对生命财产损失进行估计,是救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空间对地观测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为地震调查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安全的评估方式,遥感具有综合、宏观、快速、动态的特点,是震害灾情信息快速获取的重要数据源。在震前应急准备(预案)阶段,遥感图像为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在灾后应急阶段,遥感图像用于灾害监测和震害快速评估;在损失评估和重建阶段,遥感图像辅助震害调查、烈度评估等工作。多年以来,国内遥感工作者做出了大量努力,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很可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遥感工作加快步伐,提高实用性,在2010年玉树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中都有良好表现。震后24 h内,就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地震损毁程度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向民众大致灾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震应急与评估时,其影像所具有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能够详细准确的表现出震^震害地物目标的分布状况,具有中低分辨率影像难以达到的优势。

随着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领域的应用,我国继资源三号卫星升空之后,展开了一系列卫星的研制与发射。2010年5月12日,高分专项全面启动实施,2013年“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分一号是我国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卫星配置了2台分辨率为2 m全色/8 m多光谱的高分辨率相机。于2014年8月发射了空间分辨率为1 m的高分二号卫星,空间分辨率较之前的高分一号提升一倍,标志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

2015年4月25日14时,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造成了加德满都地区多处建筑物倒塌。尼泊尔地震之后,高分一号、二号卫星紧急编制应急观测计划,对重点区域进行观测,高分一号卫星获取了樟木县区域的遥感影像,高分二号获取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地区的遥感影像。在对卫星数据进行校正、融合、镶嵌等简单预处理之后,基于人机交互的方式快速地实现了震害信息的识别与评估。

该文以国产高分二号卫星数据为例,在分析不同震害目标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监督分类、面向对象信息提取等方法提取了尼泊尔地震加德满都地区震害建筑物分布、次生灾害等信息,及时地提交给地震相关指挥决策部门,为地震应急与震后评估提供信息支撑。

2 建筑物震害遥感分类分级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震后技术规范及震后宏观调查标准,建筑物震害等级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5个等级。

受遥感成像方式的制约,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信息与实地调查存在差异,倒塌房屋在影像中表现最明显的为建筑物的几何特征和色调信息的变化,根据前人经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高分辨率影像震害建筑物目视解译过程中,影像中的震害建筑物等级分为毁坏、破坏和基本完好三个级别。

图1为震害建筑物影像,(a)为基本完好建筑物影像,可以发现建筑物形状规整,排列有序,纹理清晰;(b)为中等破坏建筑物影像,可以发现房屋几何形态局部变形,屋顶破落塌陷,地面可见到少量的瓦片或堆积物;(c)为损毁建筑影像,可发现绝大多数房屋完全倒塌,几何形状完全消失,地面上全是房屋倒塌形成的堆积物,纹理错乱,损毁房屋影像中的色调与完好建筑物色调存在差异。

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高分二号影像分辨率较高,因此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震害地物信息。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是在基于像素的图像分析不能很好解译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之后出现的,它的处理单元不是像素,而是图像对象,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级的图像理解和分析。

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的最小单元是含有更多语义信息的多个相邻像素组成的影像对象,其基本原理是分类时不仅依靠地物的光谱特性,更多的是综合考虑了光谱统计特征及形状特征、大小特征、纹理特征、上下文语义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特征,通过人机交互构建知识库,自动提取出符合实际目标的地物。其基本思路是将不同的像素按照某种原则和阈值组合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按照某种原则和阈值组合成新的对象,然后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类。

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选择,影像分割(主要依据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等进行分割尺度的选择)、构建分割分类规则集、面向对象的分类、分类后精度评定等步骤,其具体流程图见图2。

第3篇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军地医院反映迅速,在通迅中断、救治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积极展开救治,但医院在救治转送到院的地震伤员同时,又要做好原住院伤员治疗和派出医疗队赶赴一线救治等多重任务,战线长、人手少、密度大,各级医院特别是部队医院要在短时间内立足现有自身条件、科学使用卫勤力量、确保各项救治任务的完成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我们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1 领导果断决策,救治工作有效展开

1.1 阿坝驻训部队反应迅速,火速赶往灾区 地震发生后,离震中汶川较近的总队驻藏区部队果断决策,立即参与抗震救灾,我院配属总队前指医疗救护组于5月14日随部队到达汶川县城,并立即投入到抢救伤员的工作中。

1.2 灾情就是命令,医院官兵立即自发疏散住院病员 地震发生时,所有通信全部中断,没有号令,也无法请示,整个医院乃至上级机关指挥系统陷入暂时瘫焕,强烈持续的大地颤抖给全院工作人员和住院病人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办公室、病房、治疗室物品纷纷落地,人员不能站立。剧烈震动稍停后,各科室医务人员第一反应是快速转移病员,在本科主任的号召下,不到30分种就将所有轻重伤病员转移到医院露天停车场,在震情不明的情况下,不少医务人员又返回科室,抢出急救药品、设备和医疗文书。

1.3 医院快速成立临时指挥组,恢复指挥联络 安全转移伤病员后,所有科室领导主动向院首长靠拢,医院迅速做出决策:一是立即搭设帐篷,抢出治疗必须的药品和设备,让病人的治疗不间断;二是迅速封控三幢住院大楼和办公楼,严禁人员出入,确保人员和室内财产的安全;三是打破原有科室建制,迅速抽组院内救护组和院外卫勤处突分队,准备救援和收治伤员;四是院领导立即赶往总队机关,主动受领任务,恢复与上级的联络。

2 争分夺秒开展救治,科学抽组卫勤力量

2.1 快速成立手术组,开设临时救治点 地震时,成都市区部分市民和部队官兵由于反应过度,冒险跳楼逃生,震后不到1个小时,市民自发送来医院4名跳楼伤员,有骨折的,有被玻璃划伤的,有些开放性伤口达20厘米,深可见骨,血流不止,手术组冒险从手术室抢出必需设备和器械,当即决定,在露天空地上实施清创缝合手术。

2.2 启动卫勤预案,集结精兵强将准备开赴灾区

在没有任何号令情况下,医院迅速抽组了8人的卫勤处突分队,全部人员整装待发,12日晚全部在帐篷区集结待命,13日晚,卫勤处突分队接到命令随总队前指开进都江堰,挺进映秀镇。15日,医院抽组17人救护组,与其他卫勤力量共70余人组成总部卫勤分队,经西线绕道进入汶川,开展现场救治和汶川雁门乡的走村防疫工作。

2.3 平时卫生战备训练抓实抓紧,以不变应万变

“狼真的来了”。各种卫勤预案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化的,卫勤分队各救护组的人员和装备也基本固定。去年以来,在总医院的指导下,医院先后两次对卫勤分队进行了全员全装的训练和演练,让所有人员熟悉了收拢集结、开进、展开等过程,掌握了手中的装备,组内人员分工合作,形成了初步的救治能力;同时,全部人员都参与了帐篷的搭设训练。通过年初藏区维稳的实战考验,医院又及时调整了方案,增设3个抢救分类组,修订和增加 “随队卫勤保障”等8个卫勤应急方案,给每个队员配备了背囊、雨衣、雨靴、洗漱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一有任务,任何位置的队员只需赶到医院就可出发;申请上级配发了全套师(总队)级救护所装备(此前医院已自筹资金购买一套)。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医院立足于现有卫勤分队力量,根据任务特点和上级要求,科学抽组,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将人员装备集结到位,快速开进。特别是充足的箱组和背囊等卫生装备,在此次频繁执行徒步搜救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3 调动所有卫勤力量,超常态完成救治任务

3.1 配强震区现场救治力量,院内抓效率

灾害发生后,医院先后派出12支共40余人的医疗队或随队医生,执行各类卫勤保障任务,前方后方人员紧缺,不少临床科室只留两名医生轮班,而伤病员总数是平时的两倍,医院不少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医生、护士主动回院,充实到了临床一线,1名部队复员到地方的卫生人员主动到医院请战,要求上第一线,经请示上级同意,被充实到我院卫勤分队;医院麻醉医生较少,一半是地方聘用人员,经请示上级,亦被派往震区救治第一线。

3.2 整合全院所有卫勤资源,集中力量保抗震 暂停体检中心业务,所属全部人员充实到救治一线;合并急诊科与帐篷病区夜间值班工作;合并全部外科,分组收治地震伤员,主要由骨科医生分任各组组长;增设学术厅和帐篷病区护理单元,收治较轻的地震伤员;动员全院原有伤病员提前出院或门诊观察治疗,内科系统各预留20张床位,承接较轻的地震伤员。

4 合理调配部队卫勤力量,构建科学的救治体系

地震之后,成千上万的大批伤员在几分钟之内同时出现,单靠某一支救援力量根本无法完成。部队做为主要救援力量快速机动到受灾现场,但部队编制的卫勤力量往往只能够保障本体系内伤病员的救治,同时“孤军”深入,卫勤救治梯次还未形成,无法完成大批伤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地震灾区地方卫生力量虽然受创,但急救网络尚完整,广大灾民对地方医院较为熟悉,对于大批伤员的出现,第一时间内只有依托地方的医疗卫生力量。同时,对于每一个急需拯救的生命,军地医疗力量都应无条件地去救治[2]。

4.1 军地医院不分大小,积极加入救治网络中 大批伤员涌向成都各大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后向我院求助,伤员剧增,需要分流部分伤员,医院在没有接到明确上级指示下,救人要紧,立即选择了离医院较近的华西医院,快速建立转接绿色通道,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共接受伤员163余名,手术37台。为转运第一批从映秀空运回来的伤员,医院14日至15日通宵达旦,做到了有转必接,极大地缓解了华西医院的压力。同时,成都市、区所属各级医院、民营医院、断指再植医院、骨科医院等等几乎所有医疗机构都加入了抢救地震伤员的行列。全部医院免费接收地震伤员。

4.2 军地共用救治体系,最快最好地救治各类伤员 对于救援部队受伤的官兵,医院积极向上级建议,利用华西医院高水平的快速检查和诊断能力,所有受伤官兵均送到华西急诊,分诊后,急重官兵留在华西医院继续治疗,轻伤转接回本院。为便于内部管理,伤员在华西手术后或病情稳定后,及时转回本院继续治疗。同时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部队官兵深入到交通阻断的乡村,余震不断,受伤官兵较多,转运困难。直升机成了最有效的转运工具,但参加救援的部队较多,伤员和灾民都急需转运,指挥协调难度较大,华西医院做为危重伤员的后方医院,直接与直升机救援指挥部建立了协调关系,较容易申请到空中转运直升机,医院依托华西医院,先后5次利用直升机将11名部队伤员从3个机场转运回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医院依托地方的急救网络,利用华西医院强大的急救通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相互补充,军地伤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驻汶川、映秀、北川重灾区的部队受灾官兵和后续救援受伤官兵几乎全靠军地联手构建的接力救治网络,得到了及时的后送和救治,部队首长在中断与部队联络的情况下通过军地医院最快地掌握了部队伤亡情况。这种应急状态下两所医院自创的救治模式得到了总部首长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4.3 适时调整卫勤力量,保障救治工作圆满完成 地震发生初期,驻震区军地医院均抽调了大量骨干医务人员奔赴一线,但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转运至医院的伤员越来越多,院内救治力量明显不足,同时,跨区域卫生力量几乎派往震区一线,形成一种“不到震区就不算救灾”的思维和工作定势,灾区现场救治力量过多,救治条件却有限,大量医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只能当普通救生员使用。我院根据任务特点,及时调整了几名前方的技术骨干回院参加院内救治和手术,同时总部及时从其他兄弟总队调派技术骨干增援我院。面对后期持久的防疫工作,医院及时调整力量,轮番上阵,让每一名医务人员都投身于这场艰苦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广播电台 公共危机 社会抚慰 社会组织 社会动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最初时刻,由于灾害造成的其他信息获取途径短暂失灵(如因地震造成手机、小灵通无法使用等)、或者因人们无法正常地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等情况下(如因躲避灾害无法收看电视、上网等)。广播的快捷性、便利性、权威性和互动性等媒体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大量关于地震的报道,并通过热线短信等即时互动方式搭建起了信息平台,协助政府将恐慌的社会情绪有效缓解,正确引导了舆论。在余震不断的日日夜夜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成都电台”)“我们在一起”这个因突发自然灾害而诞生的并机播出的特别节目,与灾区人民、救援一线和帐篷里的人们度过了许许多多不眠之夜。成都电台与其他所有媒体一道抚慰了成都、感动了成都、沟通了灾情、寻访了亲人、动员了社会力量救助灾区……。在这个共赴时艰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广播电台也由一个常规的新闻传播载体,演变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抚慰、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功能的传媒力量。

本文以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时间为基本线索(截止5月25日),粗略勾勒出成都电台在这期间所发挥的社会抚慰、社会组织、社会动员这三大特殊作用,并从今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简要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能第一时间安抚人心、维护稳定的大众传播媒体

广播应对危机的快捷性以及随时随地收听的便利性,成为此次成都地区对抗灾害最有效的信息应急手段,成为一个最好的“心理医生”,有效抚慰了社会大众“恐慌”的内心。

1 灾害突然发生,当其他的信息渠道失效或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成都电台第一时间沟通了大众并了地震的确切消息。感动了成都,抚慰了成都。5月12日14:28分地震发生的瞬间,各大运营商的通讯服务网络瞬时中断,成都数百万人顿时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所有的通讯中断,这才发现平时最火的第四媒体——手机,脆弱得不堪一击……,第一反应就是需要我们媒体人的时候到了。”14:55分,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第27分钟。成都电台交通广播(fn91.4)主持人孙静在直播间发出了成都媒体第一声关于地震的消息播报:“各位朋友下午好,这里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fn91.4频率,我是孙静,现在你听到我说话的口气,肯定现在我们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虽然现在我们没有见面。但刚才那一刻,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还好让我喘口气,我是一路上跑上来的,你们都还好吗?告诉我你们在哪里?……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到了摇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播报后,恐慌迷惘的社会情绪得以有效缓解。一位听众通过座机打进热线对孙静说:“孙静你是好样的,今天你感动了成都,你也要保重!”

2 成都电台迅速连线政府、市民与灾区,构制了一个无形的信息网,让市民及时了解了全局,稳定了人心,维护了社会稳定。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成都电台记者迅速分赴市政府、地震局、应急办、医院等单位和都江堰重灾区,以电话连线方式率先发回多个报道。15时18分21秒。成都电台记者从市区盐市口发回现场连线报道,介绍所处位置地震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和市民感受;15时18分和16时44分,记者从市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发回现场录音报道,介绍市区各主要路段交通状况以及各高速路口、机场情况;16时20分50秒。记者从成都市九医院发回现场录音报道,介绍地震时大楼摇晃情况及采访市民感受;17:49分,成都电台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连线成都电台。介绍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紧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17:58分、18:07分、19:48分,成都电台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回连线报道,介绍省地震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关于地震的新闻会情况以及权威信息;18:19分。成都电台记者从成都市应急指挥中心连线成都电台记者。介绍市长葛红林在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抗震救灾指导抗灾工作。成都消防队公安、消防干警前往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据统计,成都电台5.12—5.21期间累计播出各类消息40000余条,播出新闻稿件400多篇,连线和自采稿件报道约4800条。“成都市委宣传部日前赞扬,这次成都电台及时准确公开信息,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二、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能及时传递政府声音的大众传播媒体,应对危机发生后的各种自然的或a为的“次生灾害”

广播作为政府权威信息的平台,及时传播了政府的声音,沟通了灾害危机中的政府与大众,与其它公共媒体一道。构筑起对抗灾害与谣言的“心理防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地震灾害发生后,广播电台不仅第一时间安抚了大众,且作为政府权威的信息平台,有效构筑起对抗灾害与谣言的“心理防线”。

政府是民众的主心骨,广播对政府声音的及时传递,增强了民众对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勇气。5月12日下午。成都电台分别于16:56分、17:03分、17:07分、17:28分、17:37分、18:17分、18:35分、18:52分共八次率先通过4个并机频率滚动播出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其后成都电台均在第一时间播报了政府的第二、三、四……号公告)。成都市政府的公告对于广大成都市民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镇静作用。不仅让广大市场安心,而且还从心理上应对灾害找到了心理依靠。值得一提的是,14日,成都电台在都江堰重灾区断电断水及通讯中断情况下,应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请求,率先播报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告都江堰广大市民一号通告》,对稳定重灾区公众恐慌情绪,配合政府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并不可怕,比灾害更可怕的是谣言。5月14日上午。社会上谣传都江堰化工厂泄漏、紫坪铺水库险情,成都出现生活物资抢购风潮。上午10:35分。成都电台记者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回连线报道,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介绍紫坪埔大坝情况,同时告诉大家,紫坪埔大坝坝体安全,不会给成都造成危险;11:30分,成都电台播发了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宣传提供的关于有传言“化工厂泄漏、叠溪海子和紫坪埔险情”的紧急辟谣通告。滚动播报后,成都社会情绪逐步稳定。

以上事例证明,当灾难来临时,真正能做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只有广播媒体。其便利性是其它媒体很难比拟的。由于播报及时、信息来源可靠。因此在震情初期起到了迅速缓解社会情绪的重要作用。之后的播报更让公众全面同步地了解到最新灾情发展和政府举措,很好起到了稳定人心、辟除谣言、引导舆论、帮扶群众的作用。

三、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直接、方便、易得的整合信息平台

广播作为“桥接”各种通讯及技术手段的公共互动信息通道。沟通、组织和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对抗地震灾害。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与短信这些现代通讯手段,一旦与广播电台的迅速、直接和便利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对抗地震灾害。5月12日下午,成都电台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我们在一起》开播后,电台热线和短信蜂拥而入,广大市民的寻亲热线、报平安短信、志愿者报名电话等源源不断,迅速汇集成了一个海量的市民信息互动、救灾物资供需平台。

1 成都电台在特殊情况下,成为了民众之间沟通的快捷平台,起到了“心连心”的作用。5月12日下午15:20分,红星路机关幼儿园来电:“请各位家长放心,我们已将所有孩子转移到操场上,老师就在旁边,他们都很安全。”自这个热线开始,各种电话和短信蜂拥而来,如“温江一切都好”、“新都没有问题”、“都江堰情况比较糟糕”等等。由于当时通讯中断,节目热线和短信成了市民沟通亲情的信息平台。从12日至21日,仅短信就有六万多条。成都电台通过有序组织播出和信息及时反馈,充分体现广播互动交流的特性,为稳定民心、搭建空中爱心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协助了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

2 成都电台成为沟通民众力量救灾的“临时调度与救援平台”。实例1:12日晚22:00电台应市交委请求,播出了“向社会征集150辆大客车、200辆大货车用于救灾,在茶店子、金沙、北湖车站集结”的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市交委反馈电台:车辆征集数已满足需要;凌晨1:00电台又应市交委要求播出了“需要大量出租车集结运送都江堰伤员”信息,播出后10多分钟后。去都江堰高速公路人口即被大批出租车堵死。由于当时交警尚未接到放行通知,因此有司机将此情况通过热线反映,电台立即反馈给相关部门。很快成灌高速开始免费通行。及时打开了救援通道。实例2:13日凌晨1:00,市建委在电台:“征集社会挖掘机、破碎机、千斤顶、重型吊车用于救灾”,10多分钟后,所需车辆数即告征集完毕,不需要再播出,但当时仍有车辆源源不断开来。甚至包括金堂等地车辆都开了过来。另外,市妇联、市红十字会也多次通过电台节目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和车辆,均在播出后很短时间即完成征集。实例3:新都瓜农李海波来电。“我有30亩蔬菜基地,每天出产3000斤黄瓜和番茄,望能提供给灾区。”电台播出后,志愿者组织了近万斤蔬菜送往灾区;实例4:一位货车司机在江油至成都的路边上发现一个孕妇处于困境后致电电台。春熙路商会刘先生听到节目后立即联系救援,请求江油熟人进行搜寻,结果顺利找到受困孕妇并送入医院。

3 成都电台成为沟通灾区物资需求与组织救灾物资的“供求信息平台”。实例1:彭州、阿坝、广元、绵竹等各地政府在抗震救灾期间均打方电台热线,告知当地灾区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数量等信息、消息播出后,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者,如九鼎药房,永乐电器、国美集团、置信集团等等迅速和电系,提供了十几万到数百万不等的急需物资送给相应受灾地区。截止到5月25日,已经发送24车次,运送救灾物资20余吨。实例2:地震发生后,民间驾车去灾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随着路况咨询热线和短信量急剧上升,以即时路况信息为老本行的交通广播台敏锐意识到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救灾行动。成都电台记者在了解清楚道路交通应急管制通告以及路况现状后,15日17时02分开始滚动播报市公安局关于道路交通紧急管制的公告,有力配合了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统一行动。

4 成都电台在车站、公园、社区等设立的广播落地点,有效发挥了“社区效应”,用广播的“链条”整合了社会大众。地震发生后,成都电台近两年来在成都市区多个公共场所建设的广播落地点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这些落地点覆盖了车站、公园、社区多个人流量集中、聚集度高的区域。震后,合作方纷纷向电台反馈了各类情况。如公交集团站务分公司反映:地震发生后,五桂桥、金沙、茶店子等场站的候车乘客和司乘人员高度关注广播,许多乘客静立倾听,还不断要求提高播放音量,并久久不愿散去。由于广播的存在,人流很大的候车区域没有造成恐慌和拥挤,分公司经理对成都电台的广播落地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浣花溪公园管理处反映:地震发生后,公园内的电台广播吸引了10多万人伫足倾听,余震期间,园内夜间平均留宿的5—6万群众几乎通宵收听广播,随时关注最新播报信息。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在公共危机时刻,广播可在第一时间及时打开广大公众信息接收渠道,并可以其快捷权威的信息迅速起到稳定人心、引导舆论的作用,同时还以高度的互动性起到供需互通、组织救援的作用,在政府应急机制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

四、重要启示:未来“危机应对”与“传播安全”的战略思考

通过对成都电台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的研究,启发我们必须重视今后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传播安全问题。危机发生后,问题的重点不是危机应对时要不要传播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有绝对可靠的传播系统问题。

1 应对危机的信息传播系统“技术安全性”如何?是否可以应对重大的自然、社会与战争等危机?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

此次地震灾害中,在其他通讯手段失灵或不可得的情况下。广播因技术可靠没有因为地震而瘫痪,以其信息的快捷性、收听的便利性和及时互动的简便性,显示出在对抗灾害等突发危机发生时的强大优势。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当突发的公共危机发生时,一个技术上不会瘫痪、及时传播且方便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么的重要。为此,我们不仅要从和平环境的常态角度思考大众传播媒体技术先进性的发展问题,更要有一个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视角去考虑传媒技术稳定性的问题。

2 应对危机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心理安全性”如何?是否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危机事件,有效沟通、组织与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

成都电台此次能在第一时间感动成都安抚人心,迅速传递政府声音,及时沟通各方力量,这是与有一个响应政府、处变不惊、训练有素的领导管理体系与记者队伍密不可分的。由此,我们已经看到:在技术安全性的前提下,一个能与政府随时随地保持一致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传播系统更为重要。

3 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构建一个坚强的“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共“传播安全”系统。

总之,我们认为:只有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才能构建一个坚强的“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共“传播安全”系统。这个“传播安全”系统应具备以下一些特质。

*可靠性。无论发生何种自然的或社会的危机事件,技术上有保障,队伍上心理素质好,能够有效配合政府安定人心,维护稳定。

*公共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最大限度覆盖全社会人口,能真正把有效信息传递到大众。

*易得性。大众能在任何最恶劣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就近获得该媒体提供的权威、准确的和及时的信息。

*权威性。该系统的信息具有权威性,能对抗任何渠道传播的谣言,最大限度取信于民。

*互动性。该系统不仅能够上情下达,而且还能下情上达。在危机爆发后最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有效畅通的公共平台,起到沟通、安抚和动员的作用。

第5篇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我区卫生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反应速度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减少灾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徐州市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试行)》、《徐州市救灾防病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区境内,由地震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发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以及核和辐射等其它突发事件时,按照我局下发的相关预案执行。

其他地质灾害危及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基本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抢救生命和保护健康为第一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伤亡率及致残率,同时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其他社会危害。

1.4.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做到常抓不懈。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建立完善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技术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做到快速应对,依法、高效、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卫生局在区人民政府或地震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协同应对的要求,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履行起卫生部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

1.4.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区卫生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检查,以加强监督管理。

1.4.5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充分动员和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区卫生局与交通、通信、环保、军队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4.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科研工作,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提供科技保障。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指挥人员、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要大力普及地震灾害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6篇

为了加强地震防御工作,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经研究决定,成立__乡20__年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__

副组长:__ __ __ __ __

成 员:____ __ __及各村(社区)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安办,__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防震减灾安全日常事务。

1.编制年度防震减灾方案

乡安办要会同防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部门,在每年第一季度前拟定年度防震减灾方案,确定地震的监测、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报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2.监测制度

负责地震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地震灾害预防预警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震短期趋势预监,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监测质量。

3.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防震减灾抢险指挥部办公室要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当发生地震灾害时,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本辖区内的雨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4.险情巡查制度

乡、村、组在地震发生后,要组织人员加强对灾害重点地区、灾害隐患点和易再次发生灾害地区的巡查、监测和防范,发现灾情和险情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对已规定的地震灾害危险区,要予以公告,并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志,确保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各村委、村民小组发现地震窄险情和灾情后,应迅速报乡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

地震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和受威胁的人员与财产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对发生的地震灾害灾情速报内容,还应包括死亡、失踪的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接受他人隐瞒、谎报地震灾害险情和灾情。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行分级响应,采取边调查、边核实的方式,防止地震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

第7篇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地震  应急管理

        1 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 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 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 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 网络 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 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 交通 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 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 科学 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 应 发展 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 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教育 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 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 经济 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 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第8篇

[关键词]油气管道;长输;抗震

1、地震灾害对油气管道长输造成的负面影响

地震灾害对油气管道长输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主要通过传播地震波效应、地面变形、次生灾害等形式展现。长输油气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会形成显著的变形,在土壤丧失连续与整体属性的状况下令管道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形成弯曲变形、甚至出现裂缝或腐蚀现象。在地震灾害作用下还会引发地面的永久变形,令其在断层作用影响下发生位移、开裂、甚至是坍塌现象。而长输油气管道在这样一种强大影响作用力下很难承受,因而发生了破裂现象,会导致大面积的不良泄露事故,影响油气管道长输的健康、持续服务,还会在内部管道形成折皱、甚至发生切断,中断供输运行,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地震灾害的滑坡现象会对油气长输管道产生显著影响,可令架空管道不良摧毁,形成的破坏无遗是巨大的。而地震带来的火灾、泥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也会破坏长输油气管道,令其穿越河道部位被不良拉断、摧毁,形成强大的威胁与破坏。

2、油气管道长输抗震问题研究

2、1应对地震灾害的结构力学研究

油气管道长输运行阶段中其各个场站的计量、布设设施、配管连接、控制阀室等属于较为重要且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应依据抗震设计相关要求标准研究应变计算的科学公式,选择良好的配管措施,充分研究结构力学动态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在实践设计阶段中应充分探究地震作用于长输油气管道的附加应力,逐步令相关规范涉及油气长输配管,进而为规范标准制定实施创设良好的基础条件。

2、2油气管道长输运行中机电设备综合抗震性能认证研究

为优化抗震性能,应对油气管道长输运行的各项主体机电设备的综合抗震性能、相应资质展开认证研究,明确认证操作规程、体制,进行采购把关,依据抗震分类方式,进行长输油气管道仪表设备、仪器、系统的重要性、安全性划分,并科学明确管理认证要求、具体核查标准。实践认证阶段中应明确地震设计具体数据与反应谱,应用试验法、综合数学计算验证法辅助认证研究,符合相关认证标准后方可大范围的引进,令其发挥良好的供输效能,确保油气管道长输的可靠、安全与高效运行。

2、3油气管道长输观测地震体系探究

为明确地震作用、展开观测控制,应在油气管道长输运行泵站中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系统与记录运动设备,完善构建油气管道长输监测地震体系,进而在为相关地震部门搜集价值化资料数据的同时,实现管道长输运行的科学监测控制。同时,可为控制室供给必要的地震沿线各类动态变化数据,进而准确对油气长输管道中有可能产生破坏的环节进行细化判定,预测峰值标准,绘制分布图,引导抢修工程队伍尽早发现地震破坏部位,降低搜检时间,并实现对管道控制程序的快速启停,确保油气管道长输运行的有效、科学与安全。在油气管道长输场站之中合理布设观测地震体系,依据相关抗震设计标准,可科学形成良好的监测地震危害工作模式,有利于我国油气管道长输事业全面开展抗震管理,提升体系综合安全性能。

2、4土体液化、管道抗震综合研究

地震灾害发生时,土体液化会对油气管道长输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影响,因此应科学对其综合影响危害展开研究。为确保工程成本造价的合理,应力求研发液化判断的简单易行,与建筑抗液化思路应有所区别。长输油气管道在经过具有逆冲活动的地质断层时,应对其应变力展开研究,明确引发管道折皱的具体土壤状况、厚径比,形成其变形的各类条件,并制定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另外,当油气管道长输跨越非逆冲地质断层,也应对其具体的抗震手段展开深入研究、设计,可将断层位移低于零点六米的部位应用管沟扩深,扩宽,填入沙土进行良好埋设处理,实施有效保护。而在其位移高于零点六米断层,则可进行地面敷设处理。通过有效的识别断层,科学处置,令其提升综合抗震性能。还可将油气管道长输合理设计为有利于应变的弯曲形式,抵御地震不良作用影响。地震引发的断层活动较难准确判断,因此对于油气管道长输运行中埋入地下的管道不应一味的进行计算预测,应通过有效的抗震防护措施提升管道长输综合抗震性能,营造良好的抗震效果。

3、 结语

总之,油气管道长输运行服务阶段中,抗震灾害对其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倘若处置不当必然会引发大面积的经济损失、安全事故。因此,面对地震灾害的难以预测性,我们只有依据油气管道长输综合运行服务特征,展开抗震问题的综合研究、深入分析。总结抗震处置经验,进行抗震性能认证研究、结构力学研究,进行油气长输管道观测地震体系的科学构建,才能优化抗震效果,提升油气管道长输的安全运行效能,进而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建筑物结构;抗震倒塌能力;思想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是整个城市在面临地震灾害时的主要防线,地震灾害破坏力大的关键就是房屋的倒塌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塌陷。有学者针对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提出真正使得地震灾害破坏力巨大的是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危害而不是地震本身。通过提升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提升建筑物抗震能力是建筑物抵御地震灾害减少地震损失的关键,也是增强地震灾区应对地震能力的关键。

建筑物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我国2006年制定的《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中定义的建筑物结构为:能够承受作用并具有适度刚性的由各个连接部件组合而成的有机系统。建筑物的结构是建筑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建筑物的建造正是在结构的基础上来设计和施工的。

一、提高建筑物结构来抵御地震灾害的系统化思想

根据系统构成理论思想可以发现,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结构的安全性的关键取决于组成系统部分的整体契合度。系统整体性结构理论是系统构成理论的核心思想,整体性的特征是系统构成必须考虑的因素。具体到建筑物的结构来说,每个组成部件的功能要依靠整个建筑物的功能来发挥作用,任何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就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物整体的重要部分,没有各个组合部分的功能就没有整个建筑物的整体功能。在建筑物的整体性上一定要实现整体的建筑物功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之和的效果。

建筑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在这个结构整体中由很多组成部分构成,建筑物整体的性能以及稳定安全程度正是由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结构以及组合效果产生的。同样的构成部分如果采取不同的组合形式或者搭配方式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上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不能因为局部组合的效果而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提升建筑物抗震能力就是从建筑物的局部着手的,通过局部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整体抗震的良好效果。

现在的很多建筑物的建筑都会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是由于地震灾害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特大地震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汶川地震就是很好的证明)决定了建筑物的建造一定要考虑到建筑物整体系统化的构造。在巨大的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建筑物的几乎所有的部件都会受到地震灾害的危害,在地震的猛烈晃动下势必会造成局部构成超出最大的承受能力,这样即使整个建筑物的其他部件抗震效果特别好也会因为局部的损害威胁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建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构的联系与协调性使得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协调、影响和依赖的,能够通过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抵御巨大的地震灾害。提升建筑物的结构一定要从整体系统化的角度入手,真正的做到在大地震面前建筑物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的范围。

二、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的方法

我国目前在建筑物建造环节中坚持“建筑物应对小地震不坏,应对中等地震可修,应对大地震不倒”的原则,在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贯彻着这种原则。在建筑物建造的环节上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建筑物的基础结构能够使得建筑物能够很顺利的应对小型的地震,应对小地震的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起来。在根深层次上应对破坏力较大的地震我国现阶段的做法是区分建筑物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建筑手段。对于特别重点的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分析论证,从建筑物的低下地质构造、建筑区域的地质稳定程度对建筑物的建筑进行系统详细的论证使得建筑物能够在较大的地震面前能够做到损害的最小化。但是对于大部分建筑物在应对大地震的设计是坚持“大震不倒”的原则,没有对区域进行严格的论证知识尽可能的使得建筑物能够在大地震出现时能够挺立,这样的措施缺乏现实的操作性不利于让建筑物应对较大的地震灾害。

日本是地震的多发国家,建筑物在建筑的过程中有抗击地震的良好经验。日本在1981年以后开始实施建筑基准法,规定特定高度的建筑物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建筑方法,在建筑物建筑的环节上要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框架的连续性。我国在建筑物建筑的时候要努力的提升建筑物的框架结构稳定性,在建筑物建筑的时候采取建筑物结构系统的鲁棒性,就是努力的提升建筑物的所有组成部分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在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局部构建的破坏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顺坏。提高建筑结构的冗余度、明确不同构件的功能类型,采取多重抗震防线结构体系,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倒塌,可以在建筑物中革新砌体建筑结构,砌体建筑结构广泛的在民用住宅、学校、医院等建筑物中采用。砌体的材料比较丰富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受到了人民广泛的欢迎。但是砌体结构强度较低,自身所在的比重比较大在地震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很多地震灾害中砌体结构的房屋倒塌率比较高。在今后建筑物建设的的时候可以改进现有的砌体结构,在砌体建筑中加上圈梁构造对砌体的建筑墙面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加固;提高砌体墙面的外加固;对于房屋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进行单独的防震、防倒塌的加固;对砌体墙片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得其抗击地震的能力提高。通过在居民住宅以及社会公共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改进现有的砌体能够很有效的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倒塌能力。

此外,在我国今后的结构设计审查方面要建立更加严格和科学的审查体系,把审查的重点放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及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合理性上。对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审查方面不但要建立起具体的审查规定而且要增强规定的操作性。同时要严格的健全建筑物的管理体制,使得行业内部的规范能够和法律法规相互衔接,在相关建筑结构方面上增加规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减少规定单纯的法律性。在建筑物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建筑物的抗震结构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不能因为追求新式的设计理念就放弃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考虑。

三、结语

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能力要依靠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和组合,使得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够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现有的建筑物砌体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了解,努力找到提升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办法。树立起良好的整体思想,对于建筑物建造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找到具体有效的应对方法,增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的提升结构抗震倒塌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