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4 16:38: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心理学的起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创新教育;启示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近,笔者学习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书,相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就多元智能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谈一些体会。

一、智能理论及其影响

《多元智能》的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和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他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一书就是其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总结。他对人的七种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作了定义(1997年新提出的另外两种智能正在论证中)。他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过去西方流行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这是片面的。《零面项目》在美国的多所中小学进行试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育和办学,将学校带入社区的同时,又将社区和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引入学校,充分发挥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的作用,用情景化的评估方法代替单纯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取得了在儿童多种智能的发现和培养、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1997年7月,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22个国家的教授专家、中小学校长近300人在波士顿参加了哈佛大学举办的名为《多元智能理论新指南》的国际研讨会,交流了十年来各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办学方针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和体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教授在文章中对多元智能理论近来一系列试验研究的评价是:“他们的工作帮助教育家辩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和没有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开发和试验了新的课程、新的活动、新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研究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大量的早期研究和泰勒的近期研究表面创造力(创新能力)与智力没有相关或相关很低;盖茨尔、杰克森认为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由低到高不等,年龄越小越密切,随年龄增加,这种关系就开始分化,成年以后分化更为显著;吉尔福特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高低因测量性质而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创造力有低相关或者没有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韩寒现象”、“周舟现象”从某种意义上与上述结论是相符的,而我们却不愿意承认。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1.现行的智力测量没有把创造力包括在内,这实际上就否定了智力的最重要的品质——创造力;

2.现行的智力测量仅是对人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进行测量;

3.许多学者认为,现行的智力测量偏重于较低级的心理活动,而对较高级心理活动的内容测量较少。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一种偏于认知方面心理特性或个性特点,而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这就是说,创造力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智力。只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的高度协调发展,才能有高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和丰富,但因循守旧,机械教条,提不出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新的见解,没有发明创造,就不能认为其有高智力。多元智能理论将智力定义为“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科学的揭示了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可能找到固有的模式去解决,需要综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灵活的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霍华德加德纳还认为“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别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因此,创新能力是一种人的多种潜能优化组合的结果,它与智能有高度的相关性,只不过以前人们对智能的认识和评价的局限,导致对智能和创新能力关系认识的局限。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单一的整体能力,而是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的综合体。这些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我们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和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创新能力是多元的,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往往过于狭窄,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把它与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等同。于是,在学校教育中,那些语文、数学等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在体艺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和高创造力潜能的,而对那些学业一般而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常常忽视。现在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常常感叹,原来在学校学习成绩差的“笨”学生,日后成了“大款”或某一方面的杰出者,而原来在班级或学校中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反到长大后成了平庸者。有人研究的“第十名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事实。近日电视上也在宣传“过去的坏学生成了大老板”,这种现象无不有力的说明传统教育观的局限。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种智能发展的自然轨迹,都来源于原生的模仿能力,在一些个体的某种智能很突出时,另外一些个体却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不提供特殊的帮助,后者在需要运用这种智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失败。在这里可以知道:首先,智能具有自然轨迹的特性;其次,教育和指导的作用随着智能发展的轨迹会有所不同;再次,教育者可以通过发现学生创造力的表现的各个方面,识别学生多元的创新潜能,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但一到操场上,就会如鱼得水,表现出很多的体育潜能;有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独特的能力;有的学生尽管学业平平,但对同学有很强的感召力,表现出组织和管理方面才能,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结合,以满足不同潜能学生发展的需要;最后,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也可以是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如学生在学习某种数学原理,但他的数理逻辑智能并不好,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原理(教学内容),只存在于逻辑数学的世界里,只能用数学语言(媒体)来沟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来说这个问题必然会产生)。此时,教师可以设法找到另外一条通向数学内容的途径,如运用另一媒体作比喻。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第二条途径。也许作替代物的另一种媒体,恰恰属于该学生强项的那种智能,等等。因此,教师应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发现其创新潜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作为个体,每个人都至少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只是这七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程度或组合方式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力。创新能力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一般人都具有的一种智力品质。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创新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生;创新教育应该是扬长教育,而不是仅仅补短;创新教育应多一些“个性化”,而少一些“统一化;创新教育应多一些”人性化”,而少一些“工厂化”;变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受的教育、遗传的不同表现出发展水平、程度、出现时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创造力的表现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单一的学业成绩来评价和管理学生,而应该建立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和管理体系。“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它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评价目的是评价活动所追求的结果、价值和意义。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目的。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有什么样的评价目的就有什么样的与之配套的评价标准。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应是多元的:从历史看,个体是否进步?从现状看,有多远距离?从个体自身的特点看,潜能是否发挥?这一评价标准有着永恒的激励功能,因为它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看到“自我”,并在时间发展的过程中给“自我”找到正确的定位,在自我否定之否定中充分发挥潜能,超越过去达到不断创新的目标。评价主体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评价对象进行测定、评断的个人或团体。不同的教育观和不同的评价观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参与教育评价,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主体应是学生、学校、家庭的结合,这是因为创新教育的评价和管理需要充满活动的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需要增强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性;需要对学生实行差异管理。学生通过参与评价过程所培养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本身就是教育目标所追求的;教师和学校听取学生评价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案与充分人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获;学校办学主动接受家庭的评价和监督,让家庭全方位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不但有利于学校、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特点,而且能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大环境。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1999年4月17日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73-02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尽管许多的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其潜力,完善其个性,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未普遍开展,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的开展。高职大学生与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行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定位不清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习求》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高校至少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许多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仍然很肤浅,也就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个学期以开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来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课时的设定不规范,一门课也仅仅只有4个课时,根本无法算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对该课程有三种观点: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无用论”,认为该课程开设与否都无所谓。第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就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显然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第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万能论”。这些错误的认识,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同样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把人的心理问题神秘化,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互动和参与。

(二)课程教学内容同质化

长期以来,学校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教学形式上是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增加心理教育的部分内容来实现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虽然相关但并不是等同的,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来达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受到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独立出来。

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有部分重复,在当前采用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材中,都论及“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人际关系”、“恋爱”、“网络”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论及的,尽管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有所差异,但同时在大一开设,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一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所有年级、所有专业均使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忽视了学生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一味的为教学而教学。

(三)课堂师生交流互动不足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习惯机械地套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完全由老师掌控,教学时间由老师控制,教学活动由老师发起和推动,学生只是活动的响应者,这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从教材来看,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存在有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发展和提高其心理素质。

从师资来看,学校师资力量单薄、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有从事社科教学的教师,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还有医务人员和心理学工作者。不可否认,这些教师在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观念比较陈旧、僵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准备,缺乏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原有认知行为模式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Positve Psychology)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它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积极心理学假设: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问题和疾病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主张认识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它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以消除心理障碍为主要内容的初级功能,以维护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中级功能,以促进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高级功能。”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的教育方向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因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具体应以发展为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使得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二)以学生为本,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通俗化、贴切化、操作化、富有指导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针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它既有别于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也有别于思政课。它在内容上需要具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它需要富有指导性,但又有别于思政课的说教。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富有指导性。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llrricu-

lurn)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并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心理读本等将生命教育、幸福教育、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挫折教育、爱情心理、情绪调节、创新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促进等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一家庭―社会有效合作的产物。

另外,大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有所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具有层级性,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大一新生最主要的问题是适应,而大二更多的是集中在学习策略、人际交往等方面。

(三)转换教师角色,凸显课程的体验性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理论在方法论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他们是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但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互动性,更要注重体验性。因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我们应以团体活动训练为主,以个别化认知性咨询辅导为辅。具体可以通过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心理放松训练等专业技术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使更多的学生充分体验积极心理、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品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享受和生活的快乐,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同时,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心,而是学生的伙伴、导演、辅助者、策划者。

(四)灵活测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它不是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教学目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能一味地用传统课程考核的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故一般学科课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分数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它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品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情景性测验、成长历程等。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生力量,致力于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已经确立了“质量是办学生命线,社会需求是办学目标”的办学理念,因此独立学院更加积极地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作为吉林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一直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电气信息专业的毕业生是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一个专业,因此文章对电气信息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电气信息专业原有教学模式分析

电气信息专业致力于培养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社会对该方向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培养出真正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会为社会输送大量新生力量!但是目前的电气信息专业教学体系普遍侧重于理论教学,因为有大量的理论课需要学生掌握,在有限的时间下,实践教学大多只能以验证性为主,这直接导致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比较薄弱。

我院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也在实践教学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并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现在虽然个别课程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加上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钻研精神,这样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不够理想,这极不能适应职场的需求。

重理论、轻实践这一教学特点已被很多学者指出,鼓励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论文层出不穷,然而对于如何在电气信息专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文章还不多见,因此,论文就如何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做了深入探讨。

三、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想要探索出一套适合独立学院本科生并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在某一方面努力就可以的,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既不能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最大程度的实践教学,而且不能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偏执的理解为只要培养出他们的动手能力就可以,不考虑其他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并且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教学模式上就要照顾到两个方面,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适度取舍,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注重方法。

以下就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想法:

(一)授课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授课方式是按教材编排顺序来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限制了上课过程中学生对各章节之间知识的运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就是边讲边练、理论+实践+理论。例如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第三章的指令系统,可以先提出一个小任务,围绕这个任务讲解有关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自己动手编程来实现这一任务,通过编程、讨论这一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项目成功时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所学的知识,做到主动的学习,有目的的学习,同时老师也不必“填鸭式灌输”,而是实现了“启发式”教学。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直接搬到实验室,采用“目标驱动式”教学法,即先提出本次课学习的目标,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然后边讲边操作,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便可以集中精神注意到与实现这一相关的那些知识点,在实际物理的视觉刺激下,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本节课的意义。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电子协会、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活动等,这些活动中也包含不同层次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这一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挫折,但最终会走向成功,每一步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他们会更加珍惜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的重要性。

(三)修改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大学应用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专用能力的需要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增加或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课程,弱化或删去不必要的或用处不大的课程。学生最后不是要成为全能的人才,而是成为具有某一方面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全部的教材,而是对他成长为具有某一方面的人才所必需的那些知识。如果不论课程的用处大小,一律讲给学生,学生必然感到学无所用,会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反之,若将对学生有用的课程加大比重,学生必然兴趣浓厚,因此要调整各门课程所占的比重。

修改教学大纲,突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弱化或删去不必要的内容。某门课程中不是所有章节都要平等的讲给学生的,一定要突出那些对学生将来工作必要的知识点,而那些与将来工作无关的内容可以一嘴带过,甚至不讲。

修订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所必须的主干课程,要从时间和内容上加大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的力度。以上所有举措,都会尽可能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大学生实际动手的力度,尽可能的让知识真正的应用于实际中。

(四)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

大力引进职业化教育,开办单片机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培训班,使学生获取职场所需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从而提升其就业能力,目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希望看到学生各种能力的证明材料,而不是光听学生的陈述,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获得他能力的证明材料的方式,通过培训班的开办,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得到锻炼,而且最终可以获得他们工作能力的证明,直接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第4篇

1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是一个主体将自身的奉献和期望置于欲望之间,客体根据主体奉献的能力和针对期望的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并非是一种实化或者文字性的物体,但同样会发挥着实化的契约效应。在现代化企业中,管理者用心理契约了解每位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达到企业和个体共赢的局面。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了7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能力表现环境、任务和欲望取向一致无冲突、安全和归属感、获取的报酬、人生价值的认同度、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高阶的发展。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用心理契约,除了以上特征外,还需要具备学生自身的一种非功利心。因为在高等院校中,心理契约的主体和客体是学生和教师,是一种无利益牵扯的互动模式。其次,在此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为心理契约和学生的思政教育相互关联,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互相渗透,让教育抹上阶级性或组织性色彩。最后是教育性。心理契约是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教育性质是由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综合专业的高等院校,且面对的学生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后直接步入社会工作和生活。所以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当中,教师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规划,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现象。

2心理契约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1发挥学生情感激励

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需求有五个阶段的变化,形成一个金字塔,从底层开始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当某个阶段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阶的需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以此类推产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在对心理契约的定义中发现,只有人满足了自身的高级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工作热情。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高级的需求侧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的关怀,物质所占据的比例不多。所以在教师进行心理契约教育管理中,是一种情感关系的确定,所以高等院校除了对学生规定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为学生提供更多体现能力的平台外,还需要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实施激励措施。在进行心理契约的教育管理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牢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变化,对其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两者的信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综合潜能,从而达到预设的激励作用。

2.2科学的为学生规划职业发展

高等院校不管是在行政政务还是教学,都是对学生的管理,而校园内的学生多种多样,管理较为复杂。如果对其的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约束其行为,杜绝违反学校校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学习情况,而并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发展和成长,那么学校的教育管理则是不完善的。将心理契约用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当中,还需要帮助学生科学的规划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当前的大学生的求学,长远而言,就是想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机遇。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都是为了职业这个目的。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大环境下,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高等学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需要从学生对职业的发展角度考虑,将学生具有的潜能充分挖掘出,增强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观念,并勇于创新。将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管理的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质量。

2.3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教育管理而言,除了日常的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且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在离开学校、教师、家庭和企业的管理后,必须要具有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在进行心理契约的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用心理期望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学校和社会及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生存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尽力让自己将个人的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发展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学校的信任和贡献。心理契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更新其思想,有效提升其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并建立完善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工作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对即将工作或工作当中存在的压力,提高就业和岗位工作的效率。

2.4帮助学生合理的调整心理期望值

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应用不仅仅是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如大一的新生的管理需要侧重于对其角色的转换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还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二的学生则侧重于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侧重于职业素质和就业指导。心理契约对学生提前建立企业当中的需求与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时期进行调整。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心理的期望在设置时具有可行性,只有将学生的期望值设置在近期的发展区域内,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才能发挥激励功能。

3结语

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在进行心理契约管理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只有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设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李鑫良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04):105~109.

第5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

教育起源于社会的生产劳动,目的是使人们具有与社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信息广泛流通,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变革。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教育心理学随之出现、发展并逐渐成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领域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充分的利用好技术这一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心理学的完善。

1慕课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

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幕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授课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互联网共享技术的发展使得慕课教育让全球优秀的教师资源得到了共享,但也使得学生对于传统课堂的兴趣大大降低。目前来看,幕课教育更适合于成年人等自制力比较强、目标明确的人去学习。当代的建构主义就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因此这更加侧重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网络教学平台,同当代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很契合,学生自主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没有任何约束。对于早期的儿童,这种自主的学习还不完全适合。因为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需要成人去引导约束。技术的发展让儿童的生活丰富了起来,首先从当下来看,技术改变了儿童的经验来源。在信息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儿童的经验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的感知,一般来说,家长、老师、同伴是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榜样来源,但在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其对儿童乃至青少年的观察学习和行为塑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结合的必要性

技术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当下电子产品对于儿童的吸引力之大,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会发现真正优秀的教育技术,是在能够引发儿童兴趣的基础上,让儿童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和发展能力。所以当我们将技术引进教育的时候,必须还要注意到人发展的阶段特性。根据阶段成长的不同,去合理的发展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非常符合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性增长的特点,我们的知识几乎每分每秒都在更新换代,知识不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我们需要学生自主的去判断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每个人的价值,尊重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在如此庞大的知识系统下,各种学习之间相互连接着,所以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基于以上两者之间的联系,如何将两者结合,更好的去发展教育呢?教育心理学急需去跟这个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心理学还没能及时跟进。成长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现在的儿童跟以前的儿童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的不同,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去了解现代儿童的心理活动,以此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育发展。去探索现代的电子科技对儿童适不适合?怎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他们成长?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技术去改造教育?只有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思考方式,我们才能根据他们去打造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技术。

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作用与应用可以拓展到多个领域。通过教育心理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当下的教育改革,比如对自我意识与学习动机的研究,对个性发展、师生关系、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对课堂行为与管理基础理论、个性差异教育理论等的研究,这些都为我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比如教育心理学可以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教育理念、课堂结构、教学模式、教育评价、考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葛玲芬.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9~41.

[2]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70~77.

[3]胡珊,邢涛.慕课视域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5(6):78~82.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有效性

幼儿教育心理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是儿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以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现如今,鉴于早期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幼儿教学心理学是中专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所以,学好这门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让学生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含义,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及发展历程。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关于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互相交叉的学科,不仅强调较高的理论知识,还注重理论知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手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

一、重视课本理论知识,重视课外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各种先进教育手段为媒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准则,通过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角色定位;反思

如果说高校教师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那么高校辅导员则是学生发展的指引者。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人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辅导员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首先是思想政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其次是日常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全方位的服务者和正确方向的指导者。本文试从独立学院的视角分析辅导员角色定位中的问题及其转变。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角色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办学体制还不够完善,学生生源存在其特殊性。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办学,虽有共通之处,但是由于发展的定位和重心侧重的不同,对独立学院角色定位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独立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尚处于摸索完善阶段,学生相对于母体高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都给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辅导员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在角色定位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政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体制不健全,教育角色凸显不够

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尚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较为模糊,教育角色凸显不够。首先,由于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学院任何职能部门都可以指挥、调动辅导员去完成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辅导员往往成为学校有命令的忠实执行者,学生工作的万根线都系于辅导员这一根针。工作繁忙而琐碎, 往往是“什么事都可干,什么事都要干”。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灵活性,削弱了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角色。

2、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工作职责不明,事务管理角色偏重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准,导致工作职责不明,事务管理角色偏重。主要表现为:第一,辅导员应该既是育人教师又是心灵导师,双重角色要求辅导员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项学习、生活、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学院辅导员角色往往定位不准,常常疲于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而疏于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第二,在岗位职责上,辅导员应该围绕独立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清楚主次,但在现实日常工作中,往往未能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头,通常情况下,但凡跟学生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都要参与或单独完成,导致工作没有重点,没有主次。

3、全方位的服务者—职业认同感不强,服务角色倦怠情绪高

对比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工作职业化程度不够,更多的是单凭热情工作, 有的则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跳板, 而不是一份职业。职业认同感不强,导致辅导员工作起来容易流于表面,具体表现为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对工作冷漠、厌倦, 对工作缺乏进取心, 在工作中消极应付,作为全方位的服务者,倦怠情绪高,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角色转变的思考

如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逐渐提高,教学环境愈加复杂局面,因此对新形势下辅导员的角色进行重新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更多地运用“引导”的方式,成为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努力承担好以下几种角色:

1、完善教育体制,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辅导员管理制度,优化辅导员工作环境。各学生工作相关部门之间应该划清责任与义务,通过规范要求和合理沟通提高工作效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事业成就感,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建立一系列符合独立学院实情的培训管理体系,帮助辅导员明确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辅导,理清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相对系统的进修、培训, 有效提升辅导员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素养和运用能力,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

2、明确工作职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

新形势下,学生期待辅导员拥有更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作为辅导员,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客观合理性的反思自己的角色, 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成才引导者角色的作用,才能真正使辅导员工作获得实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不能简单粗暴的将辅导员定位为“保姆”,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了和职业指导能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这既是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期待,也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具体要求。

3、加强职业认同,成为全方位的服务者

作为辅导员,应摆正职业定位, 树立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角色观, 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 促使自身职业化成长与发展。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在教育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科学发展,服务学生这条主线,积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自身的服务育人,尤其是要在关心学生、帮助人中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唱主角、当主体,由“他们要我们做”转变为“他们自己亲自做”,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全方位的服务者。

独立学院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调动和整合各方力量,辅因此,明确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并根据自身特点完成角色转变,才能确保工作实效,同时也是推进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走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克斌,梁锦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2]张志刚,周漩,张婷婷,莫丽梅.独立学院学生辅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8)

第8篇

Abstract: The student-or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dea runs through the whole article.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ork of th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the writer proposes some innovation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Key words: new perio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ork of th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04-01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改革的全面推广,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理念、观念、方法、模式等很难适应新时展的需要,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复杂,学生教育管理内容与日俱增,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转变,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新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笔者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1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学生管理队伍薄弱,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不到位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实行学工处、班主任、辅导员这种学生管理模式队伍,这种单一的学生管理模式队伍虽然有它自身的好处,学生有人管、有人天天跟着,但忽略了更广泛的学生教育管理群体,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空间范围相对狭小,一般只是停留在单纯教育和看管方面,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

1.2 对学生管理人员缺乏正确认识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只要有人看住学生就可以,不需要担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管理学生素质,学院很少组织他们加强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岗前培训考核,致使学生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管理工作业务能力不强、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法缺乏创新,这是目前学生管理工作滞后的根源所在。

1.3 学生素质偏低,学习氛围不浓由于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不尽人意,大多数学生没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严重地影响了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给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问题上带来了难度。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对策

2.1 构建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2.1.1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确立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进取,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

2.1.2 让学生参与学院的管理工作学生管理中推行以学生工作处为指导下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以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优秀学生干部为协调的学生管理模式队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要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并选聘他们担任校长助理。

2.1.3 做好学生管理人员的选聘和岗前培训,加强学生管理人员自身建设高职院校应根据职教的特点重视学生管理人员选聘。选聘素质全面,富有工作热情及爱心、业务能力和责任性强、懂科学管理、善于研究新思想和更新观念的人员来担任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对于选聘的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增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努力把握学生管理教育的正确方向。

2.1.4 明确学生管理人员任务与职责,制定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方法和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一技之长、有纪律、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待遇上优惠,为学生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从而保证学生管理队伍健康、有序的发展。

2.1.5 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方案根据素质教育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建立建全包括学籍管理制度、思想品德考核制度、学分制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制度,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方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2.2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新思路,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2.1 加强素质教育,发挥导师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广泛开展讲道德、讲诚信、讲敬业、讲责任心的教育,并根据形势发展和培养目标的需要,确定教育重点和教育主题,充分发挥教师主渠道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求知欲。

2.2.2 深化教学课程内容结构改革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方面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思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教学内容结构的总体框架,并加大社会实践课教学,推行模块式课程教学计划,科学合理配备课时时数,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进行分解、突出、加强和重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能力。

2.2.3 科学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对每个学期设置的专业和新调整的专业做出科学的分析论证,并且要对这些专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组织专人跟踪调查,通过市场调研和调查,力求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真正将人才需求预测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2.2.4 改进教学观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在教学方面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重教而不重用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用结合的符合大学生发展要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契约 医院 实习学生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05-03

心理契约理论是管理心理学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最早应用于企业中雇员的管理,目前逐渐扩展到其他的营利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教学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具有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使命,实习学生与临床带习教师之间不存在企业中雇员与雇主那样的经济契约关系,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来规制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医院的临床带习教师和实习学生之间通过心理契约来影响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1.心理契约概念的厘定。Argyris是第一个运用心理契约的概念和术语,Levinson视心理契约为“未书面化的契约”,Kotter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内隐契约”,不同学者对心理契约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学派,一方是以Rousseau等为代表的“Rousseau学派”,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是一种狭义的心理契约理解;另一方是以Guest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强调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是一种广义的心理契约理解。笔者更倾向于“古典学派”的广义观点,认为心理契约是雇用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责任义务和承诺的主观理解,强调双方的双向期望。

2.心理契约的履行。心理契约不像正式法律契约那样强制履行,它一般是自我约束和自我履行的。在履行过程中,雇主和雇员双方作为理性人,他们都会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欲把心理契约履行关键表述清楚,还需从心理契约的结构入手分析。心理契约的结构有二维和三维两种观点,Rousseau和Parks等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前者关注经济方面的需求,包括组织为雇员提供经济和物质利益,雇员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后者注重社会情感方面的需求,关注双方长期的、稳定的联系。Tijorimala等则主张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认为除了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外,还包括发展维度。笔者也比较倾向于三维结构。在履行关键上,交易型心理契约的关键就是双方的一次性博弈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键是组织和雇员双方是否能在长期发展中互利互惠;发展型心理契约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组织和雇员的成长,强调未来发展。另外,笔者还认为心理契约的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影响因素也很纷杂,除了以上论述的因素外,也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压力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心理契约的自我履行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差异有关。

3.心理契约的违背。心理契约违背指个体在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以失望与愤怒为特征的“情绪混合体”。在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并不是所有的雇员都会采取一种敌对的反应。根据雇员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破坏性反应和建设性反应两类,具体包括以下四种:一是离职,通常这是处理契约违背时的最无奈方式,但绝不是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唯一反应;二是申诉,即表达不同声音、不同情绪;三是沉默,即忍受或接受不利的情势并期望能有所改善;四是破坏或忽略,包括被动的忽略或主动的破坏,通常在申诉渠道不存在或者冲突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情况下最为普遍,它包括忽视个人的职责以损害组织利益或采取各种行为,如故意破坏、偷窃和怠工等。在这四种反应中,申诉、抗议是一种建设性反应,第四种是一种破坏性反应。同理,教学医院心理契约违背也将会对实习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实习学生的反应也有建设性反应和破坏性反应两类,建设性反应有申诉、提意见等;破坏性反应有不思进取、行为叛逆、忠诚度下降、损坏公物、公然与临床带习教师作对等。这些很典型的不良态度和行为,是心理契约违背对实习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在组织行为的实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行为方式。可见,心理契约违背在教学医院实习学生管理中是客观存在的,由此产生的行为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从以人为本、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还是从教学医院有效管理、创建和谐临床教学实践基地的角度,都应重视心理契约并有意识地建立心理契约管理机制,特别是从规避心理契约违背行为风险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化风险为动力,把教学医院实习学生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医院的心理契约分析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最重要过程, 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临床实习不同于在校教育,学生远离了熟悉的校园环境,由学校生活转向了医院生活,由课堂学习为主转向临床实践为主,由纵向知识传授转向横向知识联系, 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生活模式及角色身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教学医院是重要的载体。实习学生虽然不是医院的正式雇员,但实习学生与教学医院之间同样具有心理契约。笔者结合教学医院及实习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从教学医院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违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教学医院心理契约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学医院的心理契约包含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三个维度。交易型心理契约是临床带习教师和实习学生之间应有的规范遵守和规则服从等形成的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主要强调临床带习教师和实习学生之间在实习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合作关系;发展型心理契约关注临床带习教师为实习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素质能力提升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例如良好的发展型心理契约有助于在师生之间培育起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反之亦然。根据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笔者认为教学医院除了具备心理契约的共性外,还因教学医院的特殊性而具有一些个性特征。一是一致性。对实习学生来说,遵守教学医院的规章制度、完成实习作业、对教学医院负责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教学医院来说,为实习学生成才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学医院与实习学生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二是内驱性。心理契约的主体方是实习学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临床医学实践教育要以实习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就要尊重实习学生个性,发挥其主动性,促其充分、全面发展。三是教学医院角色的双重性。教学医院作为心理契约的一方,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实习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努力创建良好的环境来兑现实习学生对教学医院责任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实习学生作为求学者,其心理状态还不甚成熟和稳定,对自己和教学医院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还可能存在偏差,需要教学医院对其心理契约内容加强引导。四是动态性。教学医院心理契约关系在整个实习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实习学生在教学医院的引导下创建、信守、并不断修正和巩固心理契约,只有当实习学生认为教学医院兑现了其承诺,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安全温馨的实习环境等,实习学生才会为教学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真诚、热情、精力和时间。五是教学医院心理契约以关系型和发展型为主,主要依托于临床带习教师和实习学生之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合作关系,以及临床带习教师为实习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素质能力提升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2.教学医院心理契约违背。在教学医院心理契约关系中,实习学生是关键一方,实习效果的好坏也主要依赖实习学生是否积极努力。根据笔者的了解,教学医院中的实习学生对教学医院及自己的认知还有待提高,教学医院经常发生心理契约违背状况,主要表现为实习学生对实习重视不够、敷衍了事、不能掌握应会的操作技能,指导教师也对实习学生没有耐心,往往双方都有失望情绪。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实习学生缺乏对教学医院的深入了解,也缺乏适应能力、吃苦精神、团队精神、自信。另外,教学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病人资源匮乏,带习教师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也是发生心理契约违背的重要因素。一是缺乏对教学医院的深入了解。尽管很多教学医院都开展了实习前系列教育,但是教学医院的教育只注重学习实习管理制度、实习计划和实纲以及病历书写和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对实习医院的实习环境、实习学生活介绍不多,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学医院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期望。二是缺乏适应能力。大部分的实习学生仍保留学校里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不够。实际上临床医疗实践学习,只有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的反应,才会有更大收获。三是缺乏吃苦精神。实习学生经常抱怨手术操作机会少,没有学习机会,但当轮转到住院病人多、周转快的科室,又觉得辛苦和劳累,经常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值班。四是缺乏团队精神。有的同学在实习分组时就闹矛盾,有的在体格检查操作时不愿意相互配合,实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较重,不接受临床带习教师的批评,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五是缺乏自信。一些实习学生偶尔受到临床带习教师的批评就感到委曲和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要求更换临床带习教师或离开实习医院。一些实习学生受到患者的不配合就不知所措,不敢向患者自信地介绍自已。六是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病人资源严重匮乏。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并有权拒绝成为见习和实习的对象。病人的拒绝与不配合增加了实习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难度。七是相关法规对学生实习的制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以及举证责任倒置等法规的实施对临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增加了难度,带来许多困难,使得临床带习教师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带教压力增大,致使学生实际动手训练的机会将更加减少。

三、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学医院实习学生管理策略

本文分别从心理契约形成、结构和违背三个角度对教学医院实习学生的管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策略。

1.从心理契约形成的角度。教学医院真实地向实习学生提供有关信息是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应向实习学生如实介绍医院现有的科室设置、专业特色等,当前所能提供的实习条件、带习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特色、实习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等,让实习学生和家长对教学医院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印象,使心理契约的创建较为真实、合理。实习学生进入医院开始实习以后,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指导工作,以达到他们心理契约的修正和维持。比如,可以开展座谈会及时修正实习学生对医院不合理、不科学的心理期望,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秀品德及健康积极的心态,这样有利于实习学生心理契约的兑现。

2.从心理契约结构的角度。教学医院实习学生心理契约是医院与实习学生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共同合作的关系。由于教学医院实习学生心理契约有三个维度: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且以关系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为主,因而笔者从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以及发展激励等三个维度阐述,寻求一种以科学的激励策略来保障实习学生心理契约实现的途径。

一是物质激励。教学医院应向学生提供安全、整洁、资源充足的实习生活环境。对实习学生来说,完备的实习设施、优秀的带习师资、充足的图书资料、方便的后勤服务、有序的管理等应是教学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实习学生心理契约中最现实的内容。另外,教学医院也应根据实习学生的具体表现,设立一定金额奖励制度,评奖过程应公平公正,促使实习学生崇尚勤奋、追求上进,引导学生形成、坚持公平的心理契约内容。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实习学生,教学医院也可以建立资助体系,比如减免收费、发放补助等措施,让实习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学医院的人文关怀。

二是精神激励。教学医院可以对实习学生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家庭式情感抚慰,这样不仅能增进实习学生与医院、带习教师的感情,还能使得实习学生对医院产生归属感,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医院也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营造一个心情愉悦、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搭建一个能尽情施展才华、潜心治学的舞台是医院对实习学生的一项重要责任。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实习学生间的信任尊重及合作帮助,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和医院、带习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关心等。教学医院还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当今实习学生的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是必需的。实习学生远离亲人,在遇到困难时,会对医院、对带习教师产生亲人般的依赖之情,温暖、人性的关怀能够拉近实习学生与带习教师的距离,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实习、生活中能够按照教学医院的期望前进。

三是发展激励。教学医院心理契约中医院对实习学生具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实习学生对医院也有当下责任和发展责任两种。实际上,教学医院责任和实习学生责任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学生有共同的愿景。通过提供一个共同愿景,教学医院提供给实习学生一个有吸引力的未来,会激发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教育工作中的控制和协调,有利于把实习学生的生涯计划和教学医院的发展目标管理两者结合起来,有效抑制教学医院与实习学生在目标上的偏差,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工作环境。

3.从心理契约违背的角度。实习学生满意度是衡量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信息是否对称在实习学生心理契约满意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际实践教学工作中要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教学医院与实习学生之间应该加强交流沟通。教学医院要如实履行对实习学生的承诺,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适时了解实习学生的心理需求,跟踪实习学生心理变化的轨迹,不断调节和修正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以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带习教师的管理,让带习教师也参与到心理契约教育管理活动中来,以形成全员教育的氛围,这种教育可以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减少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曹威麟,朱仁发,郭江平.心理契约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

3.叶迎春.综合医院教学管理探讨[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1)

4.刘晓晶,吴海燕.浅谈医院在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

5.李毓琴,张明.医学生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2)

6.陆雪萍,徐民,黄世铮,陈桂丽.医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