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6 14:47: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养结合发展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

第1篇

5月份以来,省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管理办公室在城市客运行业全面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大讨论活动中,省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管理办公室针对城市行业发展实际,积极找出各级各类人员中的思想障碍,将其纳入大讨论之中,在讨论中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实现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发展的大转型、效益的大提高。同时,成立了由办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大讨论活动。在活动办公室下设四个工作组,全面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开展,明确了相关工作机制和推进措施,细化了活动流程,确定了人员分工,为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省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管理办公室注重培养“两种精神”,树立“两种意识”,做好“六个结合”,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着力培养“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我是交通人、我为行业争光彩的主动精神,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抓住当前城市客运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负重拼博、乘势而上,为提高城市客运行业服务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在工作推进中,做好“六个结合”:一是大讨论活动与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厅大讨论活动要求相结合。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和省厅会议要求上来,将城市客运行业年初确定的14类37项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与加快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结合。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城市客运行业深入发展。三是与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破解制约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难题的办法,积极采取各种富有成效的措施,缓解各地“打车难”问题。四是与打造平安城市客运行业相结合。牢牢把握“苗头就是隐患、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全力推进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抓好城市客运行业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五是与干部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把心思放到干事业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六是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大兴清正廉洁之风,营造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廉政氛围,建设一支有很强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的好队伍。

(作者单位:河北省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管理办公室)

第2篇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是本市面向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部“总刚性法规”,兼具权益法、政策法和责任法等特征。条例修订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出发,积极回应老年人现实需求,丰富老年人权益内涵。目前,修订草案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长期护理保障、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编制与落实、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内涵、医养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制度安排。

细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涵

本市自“十一五”以来,着力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迄今已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和医疗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体系还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须进一步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责任边界。修订草案根据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不同功能定位,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予以细化,明确要求政府将基本养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体现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提供方式既可以是政府直接供给,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同时,完善政策措施,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支持企业提供市场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老年人特别是失能、患慢性病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是本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需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失能老年人数量剧增、长期护理供需严重失衡、护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立个人、雇主、政府三方分担缴费的社会保险形式,并配套相应的评估、支付和服务保障制度解决这一问题。本市也相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制度探索,主要包括民政部门实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卫生计生部门实施的以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为组成部分的老年护理服务,以及人保部门实施的“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上述制度的实施对缓解本市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服务对象覆盖有限、筹资支付水平偏低、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修订草案着力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作了制度性规定,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应当完善老年护理筹资、评估、支付、服务等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本市实际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建立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

目前,在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方面,本市民政、卫生计生、人保等部门分别在各自系统内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老年护理医院,高龄老人医疗护理等领域的需求评估工作,形成了三套评估体系,这些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总体上仍存在着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老年人重复接受评估、服务转介机制不畅、政策及资源碎片化等问题,致使老年人服务需求与现有养老服务资源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匹配。修订草案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建立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按照全市统一的标准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以确定照料护理需求等级,作为其享受相应的照料护理服务的依据;对其中高龄、无子女的老年人予以优先保障,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适当补贴。

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紧张、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设施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从源头上加强规划指导和调控,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本市人口、公共服务资源、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等因素,组织编制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推进落实。

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资源整合

本市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设施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托养机构、助餐服务点、助老服务社等。这些机构和设施,目前主要以政府兴办运营为主,社会和市场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结合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强烈需求,亟须加大供给和资源整合。为此,《条例(修订草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一是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包括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二是对社区中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加强统筹与整合,通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方便老年人就近获取多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三是发挥养老机构的资源辐射作用,利用其自身设施和服务资源,为社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相应的延伸服务;四是规定了家庭照顾者支持措施,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提供临时或短期托养照顾、技能培训、扶助器具租赁等服务;五是制定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第3篇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是近年来由政府倡导与推动,整合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从而形成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连续的综合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与实践正处于摸索试点阶段。本文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医养融合实践的研究表明,成都市医养融合机构目前存在行政管理碎片化、跨部门管理协调不足,资金支持及专业人才匮乏,组织间信任及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建立基于多元主体共享参与,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三个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及风险共担机制将有助于成都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治理;医养融合;保障机制;网络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1-0114-07

医养融合是指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照料相结合的养老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医养融合模式正式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四川省于2015年制订出《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明确了四川省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发展的目标与规划。成都市在四川省内较早出台了医养融合相关政策,成都市人民政府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机构医养融合、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推进社区医养融合、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入高龄老人家庭、强化社区老年医疗居家服务功能。

医养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治理模式,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跨部门决策及跨行业资源整合。从目前的医养融合相关政策来看,指导性意见较多,明确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较少;对医养融合中现存的如多头领导、医疗机构缺乏合作动力等问题尚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多部门合作缺乏统一的协调与监督主体,将直接影响“医”“养”资源的互通。鉴于此,从公共治理视角探索成都市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融合研究现状综述

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并于1990年把“健康老龄化”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战略,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1〕(邬沧萍、姜向群,1996)。国内关于医养融合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诸多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郭东、李惠优等学者(2005)引入“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理念,提出通过医疗和养老机构间的多方式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社会学和人口学领域的学者们也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高慧鸽,钟悦文 (2010)指出机构养老发展不够成熟,机构建设尚未完善〔3〕。王荣欣,秦俭等 (2011)认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疗照顾、上门医疗服务等〔4〕。政府出台医养融合模式相关文件以后,学者开始致力于对医养融合模式的探索。唐钧 (2016)将医养融合模式看作一个整体,要追求整体效应,就必须先使两个“部分”――医疗和护养,充分地分化,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

西方学者对医养融合的研究主要基于养老服务中的整合照料。“整合照料(integrated care)”是英国学者针对老年人口养老、医疗需求提出的一个概念。学者Henk N.和Philip C.B. 认为,整合照料是针对具有相似需求或问题的群体提供多方位、全面的一套计划详细、实施落实的服务和照料〔6〕。Jan Reed 等人(2005)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整合照料”是一个蕴含多层次内容的复杂概念〔7〕。国外学界普遍认为“整合照料”分为三个层面:体系层面、机构层面和个人层面。Hudson B (2002)针对机构层面,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或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来实现整合照料〔8〕。Leichsenring(2004)整理欧盟九国整合照料各个领域的落实情况〔9〕。Caroline (2003)通过两个机构之间整合资源的案例分析,发现结构性的整合能够有效地将分割、破碎的体系转变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规划和供给系统〔10〕。著名的PACE计划是美国医养融合有效且成功的模式。Hong-Ting Chan(2008)等认为,PACE服务最大的优点就是整合了经济支持,疾病诊疗和长期照料服务,能使脆弱的老年人在社区得到家庭照顾,同时节约成本〔11〕。但同时PACE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前期大量的投资;未能吸引中等收入群体;初级保健医生的选择和社区医生的参与不足;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力度不够〔12〕。

综上,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医养融合机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针对医养融合网络组织的互动、合作机制的研究尚少。国外的研究则对于机构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资源的整合方面提供了一定借鉴。

本文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成都市典型医养融合机构――成都市慢性病医院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其医养融合的合作机制――要素、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医养融合的合作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特别是明确了政府在这一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治理职责。

二、公共治理视角下成都市医养融合实践及问题分析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以老年病、慢性疾病的治疗康复为重点的专科医院。作为成都市医养融合机构的先行者,该医院医养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渠道(见图1):一是医院开展与其他基层社区合作,并由医院组建专业医疗团队,定期进入合作社区提供老年人的医疗咨询与指导、健康知识宣传以及部分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形成一条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二是医院自身提供老年人的医疗与照护服务,在医院内部涉及医养融合的科室有宁养中心、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等。三是基于对老年病慢性病等疾病的医疗和老年人照护的经验,成都市慢性病医院还专门开展对老年人照护的护工及管理人员培训,并由成都市政府为其增挂“成都市老年服务示训中心”,以带动培养更多的老年人医疗和健康护理专业人才。

公共治理视角下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是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及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政府在多元化的治理体系中既担负管理社会事务的责任,也承担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同时,治理体系中还涉及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及其他社会力量等主体的自治〔13〕。

(一)以政府为中心的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

目前政府对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医养融合模式的监管分属两个主管部门:医疗卫生由成都市卫计委直接监管,而养老主要由成都市民政局监管,在护工资质认定以及与社区、养老机构合办养老时,监管主体就是民政局和人社局。

多部门管理仍然体现为碎片化的部门分割式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治理体系。治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能力和责任不在于政府的权力大小,也不在于政府的命令或者政府权威的运用,而在于政府能够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对公共事务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控制和指引〔14〕。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养老服务,政府在这样的治理体系对各个服务提供者进行一定的控制和引导,但目前成都市医养融合模式中医疗卫生与养老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互不干涉,人、财、物、技术及信息等资源投入也没有完全整合。另一方面,非盈利组织和公民尚未真正进入公共治理,虽有部分私营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但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的,普通公民、社区以及医养融合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的四位一体局面。

(二)由政府监管的资金筹集方式融合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运作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补贴、慈善机构募集以及机构自身运营收益等。第一,政府方面。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资金的5%来源于政府,但医养融合模式尚未得到政府的专项资金;在护工培训方面,医院曾得到发改委的一次性配套资金250万;其余的财政补贴主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对老人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进行补贴的形式。第二,慈善机构方面。2014年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携手成都市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冠名的爱心助老基金,向社会募集基金用于助老、助医等慈善项目。第三,机构自身运营方面。一方面,医院日常通过提供有偿的老年人卫生医疗服务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该医院拥有一套完整的护工培训体系、管理标准以及收费标准。当老人进入医院后,首先按照ABCDE五个等级对老人的能力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服务内容,并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然而,资金、机构硬件设施以及专业人才的稀缺,使医养融合服务受到一定限制。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目前已签约社区40余家、养老机构10家,但目前社区真正开展服务的只有11家。由于医疗人员、护理人员有限,成都市慢性病医院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再加上医院本身硬件设施不足,医院“走出去”的进程受到一定制约。医疗团队一方面要满足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在社区开展的老年人医疗和护理服务。即使已经形成互惠稳定的网络组织结构,网络组织服务的规模仍以其自身的条件为基础。服务规模若超出医院本身承受能力的范围,开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从现有筹资方式来看,机构自身运营收益是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针对护工培训或者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政府补贴只停留在一次性补贴或者小数额补贴的状态,政府尚未形成持续、配套的医养融合专项资金体系;而慈善机构募集资金还难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因此,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目前面临硬件设施如床位、 病房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基于信任、互惠、稳定的网络合作组织

与基层社区的合作,是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构建医养融合产业联盟的一部分。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在社区基层的医养融合服务多是通过与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约的方式实现的,医院组建包含医生、护士、药师等在内的专项团队,平均每周一次深入社区开展医疗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健康讲堂、健康咨询、部分健康档案管理等;同时也在养老机构内开展一些康复指导、用药指导、营养指导等。这样的三角合作模式使政府、医院、老年人、社区或养老机构之间构建起基于信任、互惠且稳定的网络组织结构。(见图2)

公共治理的网络方式强调声誉、信任、互惠以及相互依存,政府只是影响组织中任务进程的行动者之一,其权力并没有在组织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15〕。成都市慢性病医院目前真正合作运转的只有11家,合作方式以提供简单的医疗、用药指导为主,政府公共治理体系下所承担的公共养老服务职能收效甚微,医养融合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之间、政府与医养融合机构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甚明显,资源的相互交换程度较低,网络组织成员之间有效的协商和持续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四)网络组织成员共享合作的价值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建立起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走进社区帮助老人开展健康咨询、健康讲堂,这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另一方面,合作也为医院建立起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虽然对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各项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但对医院来说既是培育市场的行为,又为其扩大了声誉及品牌效应。对社区来说,与医院的合作满足了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的需求。对合作的养老机构来说,与医院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对老年人来说,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日常照料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共享价值与收益形成了合作网络的重要基础。

作为公立医院,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比私立医疗机构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政策、资金、信息、对外合作及技术等支持,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即便如此,该医院依然面临护工资质认定、病房扩建、土地审批及消防等障碍问题,更不用说其他私营的医养融合所面临的诸多沟通困难。合作机构间尤其是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间共享价值的构建依然是问题所在,进而影响到医养融合的进程。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医养融合合作实践及问题分析表明,成都市医养融合机构目前存在行政管理碎片化、跨部门管理协调不足,资金支持及专业人才匮乏,组织间信任及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要化解目前高龄、失能和空巢等特殊老龄群体面临的养老难题,必须立足地方特色,改变 “医”“养”分离的养老现状,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方式的创新,促进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建立基于多元主体共享参与,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三个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将有助于成都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成都市医养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构建

(一)建立资源配置机制

医养融合模式实质上首先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模式,以实现经济、信息及成果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高效运营。

1.经济合作机制。从医养融合模式的公共服务性质出发,政府首先需要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采取“政府+社会+个人”三方筹资模式。在医院与养老院之间需设有一个缓冲地带,建立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发展专项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鼓励引导银行的信贷支持(见图3)。

对新办的医养融合机构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量化、可操作化。卫生、社保、民政和老龄等政府职能部门需加强横向联系,建立相对集中的、统一和独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支付机构。医养融合服务需要纳入医疗报销体系,确保医保费用预算指标合理增长,加大对慢性病、大病费用的支付额度。同时,加大引入第三方筹资,并对第三方机构的准入条件和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国土、住建等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推进医养融合机构用地的专门化,为其发展扫除用地障碍。实现医养融合机构间人员、技术、服务流通化。

2.信息共享机制。现代信息技术为医养融合模式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探索将养老机构内及附近社区老年健康档案上传至“云端”,为机构内的老人、周边社区和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管理、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紧急救助等服务。

为提高社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效率,卫生系统应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逐步完善养老基本信息和医疗健康信息,并与其他系统对接,组建医养融合服务信息库,以便医疗机构面向签约养老机构开展远程会诊、监护、诊断,实现病历及健康档案等信息的共享,真正建立起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合作模式;相关机构应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搭建健康养老商业化平台,针对居家点分散、服务多元化、行业专业化的特点,利用高效、易整合的网络,实现线上营销、定制、支付等服务,高效分配线下专业化、多元化服务等。通过对老年人身体情况的实时跟踪,实现专家资源的共建共享。(见图4)

3.成果共享机制。收益与责任并存,只有成果共享,才能有效实现责任共担。目前成都市医养融合事业亟待大力建设发展,打破单一运营模式,构建网络式或联盟经营机制,实现多方参与,共赢共享,从而实现将优质服务输送给老年人口,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目标。

(二)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上海市的医养融合工作是由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共同推进,统一由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将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而成都市目前建立了健康服务领导小组,涉及40多个工作部门,医养融合只是其领导小组的工作之一,尚未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对医养融合项目的推进效果尚不明显。

医养融合行业目前基本依靠行政命令进行资源调配及行业管理,而法律手段及其他间接的市场管理手段缺乏。通过法律将医养融合产业的资源调配、行业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同时,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评价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卫生部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连续、规范的监督评价体系。建立起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一方面,由社区、街道、居委会和社区老年人协会对医养融合服务的提供者进行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应建立起第三方社会机构的专业评估标准,对医养融合服务的效果、效率进行服务质量评估。支持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促进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一方面,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设计开发适合医养融合行业的商业保险,如护理险、健康寿险、意外险等险种,发挥其风险分担作用,减小老年人的支出压力,降低医养融合机构运行成本,从而减轻社会保障压力。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在医养融合模式中各主体明确其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对每一环节严格实行问责制,明确责任追究的主管机关和追究程序,分级、分类别追究不同人员的责任。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相应主体承担责任,避免出现责任推诿,也减少因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的经济成本,实现风险共担。

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决定了我国未来医养融合的发展将更加偏重于基于社区的多元服务网络组织的建立。这些网络组织将得益于以政府为中心,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协作治理理念及高效的治理工具的运用,从而确保包括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内的每个老人都能得到专业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整合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J〕. 中国社会科学,1996,(5).

〔2〕郭东,李惠优,李绪贤,官计彬. 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1).

〔3〕高慧鸽,钟悦文. 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决策探索,2010,(3).

〔4〕王荣欣,秦俭,汤哲. 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现状及医疗服务需求〔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

〔5〕唐钧. 关于医养结合和长期照护服务的系统思考〔J〕. 党政研究,2016,(3).

〔6〕Henk N. & Philip C. B. Integrating services for older people: A resource book for managers 〔M〕. Dublin: European Health Management.

〔7〕Jan Reed et al. A literature review to explore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2005, 5(14):pp.1-8.

〔8〕Hudson B. Interprofessionality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the' Achilles' heel of partnership 〔J〕.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 2002,16(1):pp.7-17.

〔9〕Leichsenring K, Alaszewski AM, editors. Providing integrated health and social care for older persons 〔M〕. A European overview of issues at stake. Aldershot: Ashgate, 2004.

〔10〕Caroline Glendinning. Breaking down barriers: integrating health and care services for older people in England 〔J〕. Health Policy, 2003, 65:pp.139-151.

〔11〕Hong-Ting Chan, Shih-Jung Cheng, Hwei-Jeh Su. Integrated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08, 2(4):pp.167C171.

〔12〕Emily B. Jones, PhD, MPP, and LeightonKu, PhD, MPH. Sharing a Playbook: Integrated Care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m J Public Health, 2015, 105: pp.2028C2034.

第4篇

在上海整体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的背景下,徐汇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呈现出老年人口持续增长、高龄老人不断增加、空巢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截至2014年底,本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26.95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29.35%。据预测,到2020年徐汇区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32.5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36%以上。为应对挑战,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府职能、服务形态、工作方法和联动机制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并深入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健全三大服务体系

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区政府通过公建公办、公办公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等多种运营模式,建设和完善机构养老服务。加大了开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对养老机构专业岗位、专业人才给予补贴,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此外,区政府积极探索养老机构的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徐汇区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委托社会组织“徐汇区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对养老机构开展分层指导和分类培训,并按照养老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形成考核指标,开展规范达标活动,将考核结果与政府补贴挂钩。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独居老年人结对关爱工作,开展了社区老年人互助“睦邻点”项目,在社区选择一些富有热心且住房条件好的独居、纯老家庭老年人的家中,为社区内其他独居、纯老家庭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精神慰藉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消除沮丧感、孤独感,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建立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以建立老年长期照护体系为目标,依据市统一制订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整合多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社区助老、高龄护理、机构养老、老年护理等分类医疗需求的第三方评估体系,统一受理、评估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实现老年基本照护需求与专业服务合理匹配,促进有限养老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2014年在三个街道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已在全区开展。

完善发挥市场作用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财政补贴政策。完善政府购买为老服务项目等相关政策,支持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管理。积极推进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962899”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信息查询和牵线搭桥服务,使服务供给与需求紧密对接。

前进路上的“羁绊”

养老机构与人口分布尚不完全匹配,医养结合面临一些瓶颈难题。未来,徐汇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持续加快,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与日俱增。本区人口密度呈现出北密南疏的分布特点,北部由于建设用地有限,机构养老设施较少,规模也相对较小,挖潜新增设施难度大,南部设施离市区相对较远,交通不便,使得部分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并且,由于收费标准差异和观念原因,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部分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医养结合推进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难题,对达到10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须设内设医疗机构的要求,由于软硬件条件限制,落实困难不小;社区卫生中心及二、三级医院由于认识和机制原因,医生多点执业机制推进难度较大。此外,养老机构护理床位费用与社保支付仍未完全打通,致使医院护理床位与养老机构护理床位收费形成剪刀差,一位老人说:“在医院住院享受的医疗服务比养老院护理床位的服务好,但支付的费用反而少,我宁愿去医院。”

专业为老服务人员缺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养老机构普遍反映,机构为老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待遇大多为税后每月3500―4000元,他们经常没干多久就跳槽,队伍稳定性差。而为老服务人员的想法为,他们劳动强度不比月嫂、农民工低,但报酬相比有较大差距,并且得不到社会认同。这种矛盾导致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多数机构聘请退休返聘人员,医护人员年龄偏大,无法形成正常的职业发展机制。此外,有关部门对养老机构护工组织的培训次数仍相对较少,并且培训内容仍不够丰富,需要更加接近实战,贴近老人护理需求。“培训的形式、时间不够灵活,如安排集中培训,使得本已护理人员人手紧缺的养老机构,更加捉襟见肘。”一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说。

养老服务还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力度不够。为老服务还是以政府突入为主,促进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不够,特别是相关公益性社会组织较少。徐汇区养老机构共41家,民办公助养老机构19家,纯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机构仅1家,占比较低。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还存在着土地供应、政府资助、价格控制等政策,市场还没有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难以满足老年人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

来自一线的呼声

养老机构负责人、社会组织代表、社工等从业人员在座谈交流中呼吁:

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拓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渠道。开展多层次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和养老机构自身,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为养老服务人员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培训课程。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或培训项目,设立护理等级资质,形成护理人才梯队。充分依托辖区内的专业社会组织,完善为老服务人员的用工、培训、评估和考核机制。完善职业保障。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引入社会人才,对在民办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公办机构相同的职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完善为老服务人员职业防护机制,督促相关机构依法缴纳住院等社会保险费。完善本区为老服务行业用工指导意见,规范用工行为,形成收入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尊老敬老意识。健全为老志愿服务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提供平台,促进养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开展养老服务优秀人员评选活动,培育和树立尊老敬老的模范典型和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

第5篇

百政发〔2015〕29

**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积极应对我市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

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

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

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58

号)精神,

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

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强化引导,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

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

1

服务体系。到

2020

年,全市建成

2

500

床规模、综合性、示

范型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各县(市、区)建有

1

200

床以上社

会福利院。基本实现每个街道(乡镇)有

1

所以上区域性养老服

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

社区。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化养老床位数

35

张以上。“候鸟式”

养生养老长寿产业得以发展,健康养老特色区域初步形成。养老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

100%,持证上岗率达到

9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的

有关规定,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总人

口人均用地面积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

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套建

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

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

有设施未达到标准的,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

老服务设施。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

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公厕

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二)完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建立城

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

机制。完善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保障范围。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

2

老年人,由当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服务予以帮助。探

索建立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人政策性保险制度,按照机

构/个人投保、保险公司运作、政府支持的原则,鼓励养老机构

投保责任保险,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

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

(三)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宣传和引导公众履行养老责任义

务,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

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

业,举办或运营老年供餐、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

的养老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

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

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

服务项目,在政府、市场与居家老人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功能

互动的养老服务智能化平台。2016

年首先完成**市城区

“12349”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工作,然后视平台运行情况,

适时扩展至全市,至

2020

年,“12349”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覆

盖全市各县(市、区)。

(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力度,逐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

心转型,继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程。创新农村养老模式,依托

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村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闲置设施,

建设农村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互养老服务设施,

3

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等提供

就餐、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服务。发挥村民自治功

能、乡规民约和老年协会作用,督促家庭成员履行赡养责任,组

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切实解决周围老年人实际生活困难。

(五)发展公办机构养老服务。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发挥

政府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失能半失能老

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养、护理服务。通过新(改、扩)建,不

断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市本级重点建设市社会福利院、

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市老年公寓楼等项目。社会福利院床位数未

达到

200

床以上的县(市、区),要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建

设本县(市、区)社会福利院,实现到

2020

年全市各县(市、

区)均建有

1

200

床以上社会福利院,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

数新增

4500

张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

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县级以上社会福

利院开展公建民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农村五保供养机

构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为有

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率。

(六)发展民办机构养老服务。引导个人、社会组织和企业

等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特色化、专业化、现代

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按照相关标准对医院、企业厂房、

商业设施、农村集体用房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

用于提供养老服务。推进民办公助,通过床位补助、运营补贴、

4

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

开展养老服务。

(七)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主体。积极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投资生活

照料、健康服务、旅游等养老服务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养老服务

龙头企业,推介一批养老服务产业建设项目。鼓励家政、物流等

企业向养老服务延伸,打造一批养老服务知名品牌。探索养老机

构跨区联合、资源共享,发展异地互动养老。优化空间布局,打

造健康旅游养生养老特色区域。重点打造西北五县养生养老长寿

产业长廊和靖西、那坡边关休闲旅游养生养老长廊。发挥凌云、

乐业等西北五县气候和资源优势,发掘凌云等地长寿之乡底蕴,

借助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辐射,形成以田阳县—右江区—凌

云县—乐业县延伸至田林、隆林、西林等县的长寿养生产业带,

以长寿养生文化为主题特色,大力发展以休闲养生、文化体验、

旅游度假为特色的养生养老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长寿文化产业

链。规划建设“候鸟式”养老群落和一批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等各

类养老设施。以靖西、那坡边关旅游景区为核心,辐射德保,加

快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度假及异地居住等养老产业,依托靖西“端

午药市”等市场,打造若干个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老年人托

管护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养老项目。

(八)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按照国家有关推进医养融合

5

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在右江河谷三县

一区推动发展康体医疗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医养结合产业项目,

打造康体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产业集聚区。鼓励和推动医疗卫生资

源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

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不具备条件

的养老机构和城乡日间照料站点,鼓励通过协议方式,与周边医

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人

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

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进一步完善

医保报销制度,探索老年人异地养老就医结算问题。

(九)落实养老优惠政策。

1.

落实养老用地政策。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在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时,优先保障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

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各县(市、区)可

将闲置的教学点、厂矿企业调整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营利性养

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

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养

老服务建设用地因城市建设或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征收、征用时,

6

优先安排回迁或异地重建用地。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

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

2.

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

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收入依法免征营业

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依法免征房产税、城镇

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

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

捐赠支出,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

法规定的比例扣除。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营利性养老机

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

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的税收

等优惠政策。

3.

落实金融投资政策。鼓励金融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

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

式,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

鼓励各类金融组织和平台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咨询、资产管理

等服务,探索开展养老财产信托服务。

4.

落实养老保障政策。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和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进一步完善落实基本

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将

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

7

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比例。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

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

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探索在高职院校实施养老护理员委托培养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机

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

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

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

关补贴。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

机构聘用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

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督促养老机构改善养老护理

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等

社会保险费,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志愿者星级认证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养老服

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疗、教育、法律等领域专

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者服务。

(十一)加强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律师、

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服务养老产业和老年人,鼓励

引导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及

时、便利的法律服务。司法部门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要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对符合司法救助

或者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要及时给予司法救助或法律援助。

8

公安部门对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不法行为,要及时采取

措施妥善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惩处。

三、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

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不断推进养老

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市政府已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和

细化,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营造良好环境。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广泛开展

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引导

老年人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接受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树

立健康快乐的养老观念。积极宣传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

策和措施,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培育和

树立新时代敬老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

人评选活动,树立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提高养老机构和从业人

员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督促检查。市人民政府将各县(市、区)加快发

展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各县(市、区)要根

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责任到位、任

务落实。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抓紧制定完善相关

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措施。发展改革、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

9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人民政府将适

时组织专项督查。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市人民政府

2015

年11

月24

10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

划时,按照总人口人均用地面积不少

1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

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

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

市住

建委

市国土局、市民

政局和县(市、

区)人民政府。

2016

年上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2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

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

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通过购置、置

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

市民

政局

市住建委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2016

年上

半年启动实

施。

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

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公厕等

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

施改造。

市住

建委

市政局、市房产

局、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市残

联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年上

3

半年启动实

施。

建立城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

市财政局,县

4

制;完善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

度;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探

市民

政局

(市、区)人民

政府,市保险行

持续实施。

索建立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

业协会。

人政策性保险制度。

11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

企业,举办或运营老年供餐、日间照

市商务局、市工

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

信委、市发改委

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

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

服务模式,建立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市民

政局

市卫计委、市财

政局、市人社局、

市科技局和县

5

持续实施。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

(市、区)人民

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

政府。

服务项目。

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村

市住建委、市财

6

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闲置设施,建设

农村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

市民

政局

政局、市农业局

和县(市、区)

持续实施。

等互养老服务设施。

人民政府。

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

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失

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

养、护理服务。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

力度,逐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7

持续实施。

服务中心转型。

推进县级以上社会福利院开展公建民

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农村

五保供养机构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

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为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8

持续实施。

有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

鼓励民间资本按照相关标准对医院、

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用房

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

造,用于提供养老服务。推进民办公

助,通过床位补助、运营补贴、贷款

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

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市民

政局

市发改委、市财

政局、市卫计委、

人民银行**市

中心支行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9

持续实施。

12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市发改委、市住

10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

合作等形式,参与投资生活照料、产

品用品、健康服务、旅游等养老服务

产业。

市民

政局

建委、市国土局、

市商务局、市卫

计委、市旅发委

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市发改委、市旅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11

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健康旅游养生养

老特色区域。

市民

政局

发委、市卫计委、

市住建委、市国

土局会同有关部

门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在右江

河谷三县一区推动发展康体医疗产

业,重点建设一批医养结合产业项目,

打造康体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产业集聚

12

区。鼓励和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

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

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

构,开展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

不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城乡日间照

料站点,鼓励通过协议方式,与周边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医

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市卫

计委

市民政局会同有

关部门。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

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

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

规定享受相应待遇。鼓励卫生技术人

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

市卫

计委

市人社局、市民

政局。

13

持续实施。

疗机构聘用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

认定、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方面享

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13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可以依

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所

有的土地。各县(市、区)可将闲置

14

的教学点、厂矿企业调整为养老机构

建设用地。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

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

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养

市国

土局

市民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老服务建设用地因城市建设或公共利

益需要依法征收、征用时,优先安排

回迁或异地重建用地。

15

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

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

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市国

土局

林业局、水利局

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收入依法

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

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

市国

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

税局

16

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

市财政局

持续实施。

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向非营利

市地

性养老机构的捐赠支出,符合相关规

税局

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

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

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

17

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

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

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适当减免行政

市物

价局

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事业性收费。

18

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

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市物

价局

县(市、区)人

民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14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力

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

人民银行**市

19

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

服务业的信贷需求。鼓励各类金融组

织和平台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咨

市金

融办

中心支行、广西

银监局百色分

局、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询、资产管理等服务,探索开展养老

市民政局。

财产信托服务。

20

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

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

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

高比例。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21

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增设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

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

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市教

育局

市人社局、市卫

计委、市民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22

探索在高职院校实施养老护理员委托

培养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

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依托院校

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市教

育局

市民政局、市人

社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23

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

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

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

补贴。

市人

社局

市财政局、市民

政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24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聘用的卫生技

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推

荐评优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

等待遇。

市人

社局

市卫计委、市民

政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15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

25

养老服务志愿者星级认证和考核激励

机制,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鼓励医疗、教育、法律

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一定时

市民

政局

市文明办、团市

委。

2016

年上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长的志愿者服务。

加强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

务工作者参与服务养老产业和老年

人。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或者法律援助

条件的老年人,要及时给予司法救助

市司

法局

市公安局、市民

政局和县(市、

区)人民政府。

26

持续实施。

或法律援助。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市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

民检察院。

市工商业联合会。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

年11

月24

日印发

第6篇

一、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在OECD国家的兴起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如图1所示),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00年所有的OECD国家老年人口都超过了10%。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欧洲国家,独居情况占了所有家庭的1/4,在丹麦甚至达到了45%②。根据OECD官网预测,2050年OECD国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将会由2010年的4%增长到10%以上,超过60%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疾病等因素需要长期护理服务;在长期福利服务支出方面,2010年OECD国家的GDP的1.56%专门用于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支出。如果将私人支出考虑在内,那么这一比例将提高0.67%,而且比重随着老年人增多还在不断增加③。总的来看,失能、高龄老人的增多以及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支出的比重和成本居高不下等困境严重制约了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因此,如何缓解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造成的巨大压力,降低护理服务低成本,提高护理服务供给的效率,实现护理服务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各国政府思考的重要议题。总的来看,主要OECD国家的老年人护理服务制度经历了“去机构化”的历程,并正在“走向社区和家庭之间权衡,以便形成最优的照料模式,以最小的社会成本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照料服务”④。 

1. 去机构化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主要实行的是机构养老,“院舍化”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非常低下,甚至出现了很多“非人性化”的虐待老人的案例,因此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反思。“去院舍化”运动主张老年人应该重新回到家庭和社区,从而接受更好的养老服务。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去机构化”的呼声和行动开始席卷英国的养老服务事业,社区照护在实践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社区照护”(care in community)(Bayley,1973)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⑤。在美国,1957年制定的 《社区精神保健法》正式拉开了美国去机构化政策的帷幕。无论障碍的种类和程度如何,把以前在医院及大型机构中接受不适当服务的保护对象转移到社区,以社区为中心提供各种精神、社会康复服务的社区精神保健成为普遍方式⑥。在北欧,许多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社区养老,社区照护服务的功能和范围都开始不断扩大,例如丹麦成为了第一个社区护理服务的比例超过机构服务的国家,瑞典的居家照护服务供给数量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峰值。 

2. 就地养老 

就地养老(aging in place)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涵盖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这种养老模式以家庭或社区为依托,二者在最大程度上寻求力量的平衡,共同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在日本,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比较强,因此就地养老侧重于以家庭为依托,社区主要提供服务设施和人力,帮助家庭护理、康复、保健一体化。例如,日本一个“综合社区服务”的模式已被引入公众长期护理保险(LTCI)系统,帮助就地养老,日本2005年修订的LTCI法增加了很多规定,以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实现就地养老,包括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普遍支持中心以及建立一站式家居照顾服务小团体客户和小规模住宅护理设施等社区养老服务被引入LTCI程序{7}。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和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因此老年人虽然也生活在家庭中,但更多地依靠社区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3. 由社区照护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福利危机,“在社区照护”开始转向“由社区照护”(care by community)。政府开始引进社会资金,人们可以从私人和志愿部门购买老年人照护服务,政府不直接承担照顾老年人的责任,而是通过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的直接照护场所开始转战到家庭之中。社区照护已经成为一种应对危机、节省照护支出、应对照护费用昂贵的管理方法,最终演变成家庭照护{8}。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开始在很多国家推广开来。回归家庭和社区,通过市场化的改革路径,减轻政府的责任,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多元化的主体开始正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二、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模式的经验 

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在加强多元主体交流和协作,整合正式护理资源和非正式护理资源,提高老年人护理服务资源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 通过立法引导老年人护理服务资源回流社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OECD国家就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展了制度化的长期护理实践。例如以色列、奥地利、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障的相关法律,这些法律明确了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起对失能、失独等老年人群的照护责任,应当整合家庭、社区、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贯生命过程的照护。而社区恰恰是连接家庭、政府、社会的纽带,因此,大力发展社区照护成为各国长期护理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日本2003年修订的长期护理保险法通过增加长期护理机构中使用者的住宿费来降低机构照护的比重,引导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由机构供给向社区转移,通过减少机构服务高于社区服务的补助来鼓励老年人使用社区照护⑨。2000年英国出台了《照护标准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不断充实社区照护的力量,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加强各方合作和筹资的照护基金结构,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混合福利经济供给模式。1988年以色列《社区长期照护法》促使原来分散的和单独预算的服务项目成了法律授权的全民福利制度,增加了居家照护组织提供的资源量。1994年奥地利《联邦长期照护津贴法》加大了对社区和家庭照护津贴的补助力度,通过建立居家照护津贴制度来遏制护理费用的过快增长。 

2. 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老年人护理服务的水平 

(1)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的需求多元化决定了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必须要有多个主体、多种设施参与,以社区为基础能够有效地连接各个服务提供者,构建一体化的、连续性的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削减福利支出,英国等福利国家开始引导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部门、医疗服务部门参与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使得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部分责任转向私人和志愿部门,实现了护理服务资源供给的多元化。目前,英国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主体之间正朝着“不断协调、互动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既分权又整合的发展趋势,不是一味地强调民营化引入市场机制,而是向着强调质量、绩效以及最佳价值的方向发展,强调建立社会正义与政府绩效混合式的社会服务体系”⑩。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来源的多元化扩展了长期护理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到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使得服务过程的每个“结点”都有相关主体的参与,加之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同,极大地提高了照护服务一体化的水平,老年人在社区内就可以享受到其需要的各种需求,而不需要再去其他机构、医院接受相关服务。 

(2)社区“医养结合”水平的提高 

“医养结合”实现了急性护理和长期护理的一体化,有利于避免照护资源的浪费,实现护理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美国的PACE方案是医养结合的典型项目,该方案是美国政府专门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施的医疗项目,其整合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财务资源,提供完整的医疗和长期照护服务,包括门诊、住院、保健、社区和机构照护,能够使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己的社区里,保持尽可能的健康的同时使他们能保持一种独立、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11}。丹麦建立了完善的护理预警系统,政府和医院通过签订合同,成立专门的老年医疗服务组织,对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实行追踪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英国的CART(社区康复小组)和法国的CLICs等机构有效地推动了一站式医疗和照护服务。在美国,社区护理服务随着医疗护理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类型,依据自理程度的不同,美国的养老社区包括独立居住社区、协助护理社区、特殊护理社区、活跃长者社区、持续照护养老社区等,不同的社区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层次不一样。老年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的变化、精神状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社区居住。目前,全美共有1 900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社区),但82%为非盈利性组织所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养老院转型而来的。对于盈利性的养老社区运营商来说,生活协助型社区的占比通常在50%以上,而CCRC社区占比一般不到10%{12}。在日本,社区提供的是综合化的护理服务,一个“综合社区服务”的模式已被引入公众长期护理保险(LTCI)系统。 

3. 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质量监督提高了老年人护理服务的质量 

(1)社区护理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OECD国家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定的标准化和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标准化两个方面。通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者进行相关的资格评估,并根据相应的评估标准来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能够发挥出护理服务资源最大效用。在澳大利亚,由政府资助、卫生部指导,全国先后组建了200个老年照护评估团队,通过对老年人医疗、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向老人及护理者推荐适合的护理服务机构或项目,也可根据需要直接把老人转诊到合适的居家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者建议中止、改变护理方式等{13}。此外,如表1所示,在护理服务给付方面,OECD国家实现了严格的标准化,奥地利、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等国家都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制定主体、标准监测主体等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同时规范化的长期护理服务的标准框架体系等被制定用来对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进行评定,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或第三方部门进行标准化的评定,这样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质量。 

(2)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监督 

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长期护理保险的标准,明确了商业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并要求保险补助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社区护理服务适用于商业护理保险的也不例外。在德国,照护基金会是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机构,该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负责包括社区在内的照护服务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此外,长期照护保险法设立了一个分别代表联邦政府、州政府、长期照护基金委员会、卧床和非机构照护提供者组织的联邦长期照护委员会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各项事物进行监督{14}。在日本,长期护理服务的运营和管理具体有市、町、村负责,中央政府设定了长期照护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并决定了每一个级别的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数量,护理保险审查委员会对相关资格进行认定,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对居家照护的服务设施进行审查。此外,日本还建立了照护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第三方评估体系也正在建设之中。在德国,健康社会和消费者保护部对长期护理服务的事务进行监督,同时接受消费者的投诉等。如表2所示,主要OECD国家在照护服务提供主体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照护服务的供给主体必须通过相关资格的鉴定或者必须在相关部门实行登记,政府和专业组织是社区护理服务标准的制定主体,服务提供者需要接受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社会保险给付的项目也都需要提前或者强制检查协议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三、OECD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模式的启示 

结合发达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典型经验和做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就是要以社区为基础构建综合化、一体化的护理服务体系。社区综合化护理服务体系的特点是“在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统领性、群众的主体性以及社会的协同性作用。它以社区养老机构为支撑点,将辖区内的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等形式整合在社区这个平台上,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心理健康等综合而全面的养老服务,努力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的养老服务问题”{15}。 

1. 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护理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钱紧”、“人少”、“资源少”三个方面,随着失能老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的增多,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存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最急迫的任务在于最大限度地弥补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历史欠账,实现“应护尽护”。 

(1)以社区为平台构建综合化、多层次护理服务内容体系 

从筹资来源来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包括救助式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保险式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商业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基础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是综合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它能够有效综合机构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多层次照护服务体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救助式、保险式、商业式的长期护理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救助式、保险式、商业式的护理服务的内容的范围,从而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量。首先,要提高社区救助式护理服务的水平,政府要提高护理服务的补贴额度,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志愿者参与社区护理服务等;其次,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法,有效地把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的引向社区;最后,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主要应用于医院护理服务和机构护理服务,社区和家庭护理服务的产品和适用范围则很少,因此,加大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社区的转换和应用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社区护理服务供给体系 

在主要的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使得政府产生了严重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负担,为了有效地削减政府的福利开支,政府开始重视福利供给的市场化、私有化,通过政策引导志愿部门参与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中去。结合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现状,同样需要实现护理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尽管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例如2012年以来国务院、民政部先后出台了《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民发〔2012〕129号)、《商务部、民政部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商资函〔2013〕67号)、《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民发[2014] 第81号)等文件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但总体来说,目前这项工作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区供给体系还需要在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的基础上,消除阻碍社会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社区护理服务的障碍,通过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解决好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单位分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等问题,实现社区服务供给的综合化、一体化。 

2. 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医护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1)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医疗护理和社会照护资源 

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长期护理服务内容供给的多元性、多层次性,老年人在社区照护既需要提供做饭、换衣、洗澡等生活照料服务,也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以及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然而,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服务水平偏低,社区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而专业的医疗护理则不得不去医院和专业的护理机构,这不仅增加了护理的成本,更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相对来说,以社区为平台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由于部门分割以及各类型机构在价值观、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无形中加大了整合的难度。以社区为平台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就是要整合医院、护理机构的功能,解决医疗体制和护理体制的分离问题,需要加强卫生部门的功能整合,打破传统的利益束缚。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医疗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公立医院建立与医疗部门整合的服务体系,例如建立医生和专业护士定期、定点进入社区的服务机制,加强社区护理和医院护理的定期交流。其次,应当整合急性护理和长期护理的衔接机制,医院在急性护理完成后的长期护理服务需要社区和医院共同承担。 

(2)以社区为平台的“一站式”护理服务 

所谓社区“一站式”护理服务首先是指老年人能够在社区享受到自己所需的绝大部分护理服务,包括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如图2所示,老年人进入社区照护中心后,能够接受完整的护理服务程序,包括资格评估、护理等级评定、护理内容提供、护理程度动态监测,护理服务的退出等。社区一体化的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构建,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护理服务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同时加大护理服务的质量监管;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医院护理、家庭照护、社区护理的一体化,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三者在护理服务内容方面的有效衔接,提高急性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水平。 

第7篇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商校犹如“工厂”,教学过程及管理似为生产;学生的就业视为销售.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凡才市场密不可分,如何提商教学与管理质量,提高人才素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立院校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力量开办的学校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规范。而且,计划经济下的国家分配制度不复存在,“‘双向选择”成为时下通行的就业方式.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高校和就读的学生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和就业思想,提高中医药教育人才素质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以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成为一个巫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陈述一点着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佼犹如一个“工厂”,其产品即毕业生。产品的价值最终是在销售和使用中体现的,能够顺杨实施销鲁的前提是供销对路,高品质的产品亦是关键,任何违背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残次产品都难以在市场上寻得自己的位置。据此,笔者以为就学校教学及管理而言应注意从两大方面着手:

1. 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市场经挤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门要重视素质教育。首先是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突出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是努力的方向,改革是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努力探索构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为此,笔者认为:

其一,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中医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胜任中医药临床、中医药文献整理和中医药现代研究工作的合格人才。因此,它必须与医学科学及中医药学本身的发展趋势相符合,中医药既是防治疾病的应用学什,又是探索人体奥秘的基础学科。在这“信息社会’和“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医药教育必须跟上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传统的四诊(望、闻、问、切)与新的仪器设备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诊治的精确性,而且也提高了速度、效率。而新的仪器设备掌握又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知识、统计学等不无联系。所以,以中医药院校为独立的教研机构,自成封闭而与其它学科几近隔绝的教学方式在这学科日趋综合发展的今天日见弊端。笔者认为,应使中医药教育从封闭型教育模式发展为开放型戈综合大学式),以利于快速获得新信息,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武装医、教、研;促使多学科对中医药广泛渗透和边缘学科的开发;促进不同专业师生沟通与学术交流,以提高智能;有利于拓宽知识面与多样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协作创造精神;有利于造就横向学科人才。

其二,变灌翰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现今灌输式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借助记忆的知识再现型人才。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要使中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休制下不致落伍、淘汰,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强化人才的智能培养,特别是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及科学方法论素养的训练,以造就实用型、创造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除通过一些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之外,还必须利用多媒休技术、电化教学等手段。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关系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特点为信息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它充分利用影像实物等诱导启发,自学讨论,克服目前死抠书本或唯老师所讲为是的背诵式教育,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联系实践,方法技术训练等。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模拟血液流动、心脏动态立体图像等‘又如电化教学把一些老药抑掌握的濒于失传的中药炮制、制剂绝技等应用录像保存下来,既避免中药传统技术的失传,又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采用问题案例式课堂教学,进行课堂讨论、老师答疑等方式的教学活动,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总之,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废除满堂灌,提倡启发式与多媒体电化教学,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确为迫切.

第三,设工选修课.信息时代中医药人才多样化知识结构,要求增加大量现代学科的选修课程。开放型教育为此提供了可能。而多媒体电化教学的运用,又为解决课目大量增加带来的课时量的加大提供了途径。这样的安排,教学灵活性加大,利于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调节自己知识结构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也为将来学生就业的分流提供了契机与多途径性。

2.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典道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分配高校毕业生。高校教育一般不过多考虑学生专业知识是否与社会需要完全一致,这种只顾生产,不顾市场的做法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

2. 1学校首先要加强和规范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经营已由传统的‘枣核式”经营转向现在的好亚铃式”经营,即在搞好产品生产质里的基础上把市场销售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在社会就业供求关系中还有矛盾。在这种现状下、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要人的观念和做法只能是死胡同一条。因此,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主动出击,为学生就业创造和挖掘出路,尽可能沟通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求联系。设立人才库网络,与省内外用人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建立联系,架起校方与社会相关部门的供需桥梁,使中医药人才资源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为经济建设服务。学校要象工厂抓销售那样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两手硬’,即一手抓“生产’吃教学),一手抓“销售伙就业)并重、做到招生、培养、管理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同时,学校有关部门应拿出一部分精力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通过分析反馈的资料信息以明确社会对中医药专业的实际需求,并据此对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2. 2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塑造。学校的教学和就业推荐工作是学生“供销对路”的外在条件二学生能否适应时代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即内因,还在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和就业思想的转变。为此,学校要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市场经济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同时更需要大量的以专业为主兼具其它的复合型人才。联系到中医药院校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兴趣特长,使自己成为有个性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

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就业思想。当今时势,教育振兴,国运昌盛,有所谓高校毕业生“过剩”的说法。事实上这种“过剩‘,是“地区性过剩”或‘结构性过剩”。—即由于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相对发达地区所造成的“地区性过剩”、或某些专业供大于需的“结构性过剩”。特此,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和正确认识自我:

第一,针对“地区性过剩”—纵观全局,从长远的观点看待就业和个人发展。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不应只盯着发达地区,应该看到广大的、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县乡级医药部门仍然需要大量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这些落后地区可能役有发达地区提供的自我发展条件好,待遇高,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为我们青年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问。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中西部地区繁荣腾飞之日正在来临,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间与空间。

第二,针对“结构性过剩”—就业思想必须灵活。传统砚念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专业就行,但在当今,这种观念必须改变,而且颇为急切,“学以致用”古训常在。如何被社会接纳,使自己所学知识与自身之无形价值转化为生产力至关重要,而用人单位用人时对人格、业务、能力、思维等总体素质都有考虑。联系中医药院校学生,一方面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其它专业知识:例如中药专业可参加西医医药自考、财会学习、市场营销等。中医专业可参加汉语言文学自考、英语自考、高等护理学习等。通过多方位学习拓宽知识面与知识深度以及通用性;另一方面.打破僵硬之就业模式。即改变传统的学医必当大夫,学药必当药师的观念,使自己成为适应多向性职业的人才,也就是说.在不离医药方向的基础上.可当大夫、药师,亦可搞医药经销、医药广告策划、中药材开发、医药信息网络交流、医院药厂管理等。要让学生意识到,“上帝给予睡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得到上帝恩赐的东西永远不会均等。”坐在同样的一个课堂读书.将来拿着同一张文凭的各个人,绝不会得到同样的幸运和自我认为理想的工作,这就需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特长,并结合社会需求为自身做好市场定位:

其次,倡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自我塑造各种各样的时代人才:例如.可培养自己为。

①专业型人才。学有心得,学有专攻,学有所成之同学可走深造考研、考博之道路,塑造自己为学术型、临床型人才。

②“时尚”型人才。比如精通、爱好电脑者,可进行医药卫生保健等新兴电子音像传媒的开发、运用。

③经营型人才。比如承包中小型医院、药厂、诊所、医药原料厂加工厂等。

④设计策划型人才。形像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谋士型人才也是医药企业或相关企业、医院需求的专业与管理人才

⑤公关型人才。对于善于交际、有商业意识、善于辞令的学生.同时又有较高教养、气质、风度者可走医药销售之路。

第8篇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第9篇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