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创作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6 15:21: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创作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创作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第2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幼、小、中、大)、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第3篇

一、因势利导,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一旦提高,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动,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学习认真了,音乐理论知识加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阻力变成了动力。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枯燥也只能是枯而不燥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创作乐趣

1.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在中职艺术学校中教学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音乐创作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首先让新生从音阶学起,培养他们的音高概念,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并把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边示意边唱,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接龙游戏:我给学生五个音,它们分别是:“56712”让一个同学根据第一音的音高度二度次序接着唱“67123”,其次“71234”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学生开始唱。让全班学生评价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在欢快的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

2.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以节奏创作为例:

(1)在学生学习节奏创作时,我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节奏谱,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组学生学习填充节奏。学生完成作品后,各组把各自的作品唱出来,大家比一比,学一学。然后把各组学生的作品连起来唱一到两遍,再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作品。

(2)模仿变化节奏。我给学生示范节奏谱,由学生在原谱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创作出模仿句。

(3)学生每次完成后,都要他们自己唱一唱、比一比,让学生有自己创作曲子的自豪感,并享受自己创作音乐的乐趣。

(4)节奏问答,这是一种让学生即兴创作的活动。就是我用节奏作问句,让一个接一个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回答,回答的节奏记录下来,并把它连成一个曲子,然后大家唱出来,让学生表现句子的节奏感。

三、创作教学,注意三个问题

1.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

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创作个性各异,作品的风格也大不一样。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看,他们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尽管他们自编的小曲,有时显得稚气。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真情的流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

2.创作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音乐教育中参与性的创造活动,还是即兴短小曲调的创作,老师都适当地给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不要过多地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创作教学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

3.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过程,而不应过于追求创作的结果

第4篇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第5篇

关键词:教育机制;音乐素养;音乐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96-01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和美术、体育课一样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被称为“小三门”,音乐教师的地位也很低微,不受重视,这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更有甚者,每到期末,音乐、美术课都被数学、语文课所代替,音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都完不成,更不用说进一步地进行音乐创作教学了。教师因素对音乐创作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为了了解教师因素对音乐创作教学的影响,本人对教师的音乐创作意识作了一次调查,对教师的培训做了一定的研究,具体如下:

一、对教师音乐创作意识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音乐创作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情况,笔者利用为安阳市市区小学艺术教师培训新课程知识的有利条件,展开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问卷34份,占发放卷的68%。其中音乐教师19人,美术教师15人。从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音乐或美术专业的教师,“有过”或“偶尔有过”创作尝试的分别占到了53%和32%,两者共占到85%,这说明在基础阶段中有85%的教师有过培养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美术创作的实践。

但当问到“你认为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的活动应该占多大比例时”,被调查的音乐教师中有37%的教师认为应该占“四分之一”,有42%的教师认为所占比例应该“更少”(少于四分之一),两者就占到了79%,这个数字清楚的说明,音乐创作教学在基础阶段受到了严重的忽视,而这个原因不在别人,恰恰就在我们教师本身。

在问到“你对音乐创作(即作曲)的知识了解程度如何?”时,选择“不太多,希望了解”的占到了79%,选择“不太了解,在教学中用得很少”的占到了21%,选择“很精通”和“没想过,太深奥,反正教学中也用不着”的占0%,可见在音乐教师中,几乎100%的对于音乐创作教学的知识不太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当调查到“你认为,对于我国整个音乐教育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音乐或美术创作教学或能力、意识的培养必要性如何?”时,有82%的教师认为“从长远来看,非常必要”,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在这个“创新性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音乐领域和美术领域进行音乐创作和美术创作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缺少的就是如何正确引导和培训。

当调查到“应该怎样提高教师在音乐创作或美术创作方面的能力?”时,有74%的被调查教师选择了“能够得到这方面知识的培训”。这表明了大多教师对音乐创作教学的积极态度,和对于音乐创作知识培训的迫切需求。

二、对教师音乐创作能力的调查

针对音乐教师的音乐创作能力,笔者也相应的设计了第八、九这两道主观问题进行调研,对这两个问题的的回答情况如下所示:

(一)问题八:你认为实施音乐创作教学的措施有哪些?

答:1、定期举办少儿组的音乐或美术创作比赛或者展示;2、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加入一些创作小知识,设计一些创作小环节;3、设备要有保障:如MIDI制作系统,电脑等设备;4、有相应的教材,具体渗透到教学中去;5、让学生多欣赏、多认识了解教材上的有关知识;应配备教材的相关磁带,光盘不太实用、不方便;6、我所知的创作教学指课堂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节奏创编,歌词创编,创编表演,创作绘画作品等等的课堂教学;7、音乐配套音响资料、配置设备。

在回答这个的问题时,19名教师中只有7人回答,另外12人放弃回答,占被调查对象的63%,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被调查的教师对这一问题缺少思考,或者说回答不出来;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成年人大多喜欢“偷懒”的毛病,对这类调查感觉无关痛痒,不愿认真回答。被调查的音乐教师中只有37%的教师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从回答的情况看,有5位教师都在强调教学的设备、培训等教学之外的硬件配置,仅有2位教师提到了在课堂教学中认真细致的进行音乐创作环节的设计。也就是说被调查对象大多把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施归结于外在的“客观因素”,而缺少主动的积极“主观因素”。

(二)问题九:音乐中常见的曲式有哪些?常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有哪些?

答:1、回旋曲式;2、回旋 奏鸣;3、A+B A+B+C A+B+A+尾声A+B+A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4、A''—B—C'' A''—B—A'';5、A+B+A''一段体二段体;6、常见的曲式有:一段体 二段体 三段体常见的旋律发展手法有:上行、下行、卡农、反复、回旋;7、常见的曲式有:一段体 a 二段体a+b 三段体a+b+c 回旋曲a+b+a''+c+a…… 旋律发展手法有:重复、变化重复化;8、常见曲式: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回旋曲、奏鸣曲。旋律发展手法有:重复、变化、发展;9、A+B A+B+A‘+B’A+A''+B+B'' 重复、发展、变化。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53%的被调查对象放弃回答,针对这个更加专业一些的问题,大多数放弃回答的教师应该是确实不知道、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从47%的回答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对于旋律的发展手法了解较少,对于音乐作品的常见曲式比较了解,但不完善,也不太规范。

第6篇

一、音乐创作教学的作用

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在培养和加强学生创造能力上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

1、创作教学符合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

2、创作实践扩充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印象深,效果好。

3、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乐理、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都会因创作的需要而得到锻炼、巩固和提高。

二、音乐创作教学在实践中的探索

1、明确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像“体态律动”,即兴唱一句歌,敲击一个节奏,作一个舞蹈动作,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等等都在此例。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满意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发展手法以及曲式启、承、转、合的结构等等,让学生练习创作歌(乐)曲的片断和短小的歌(乐)曲。

应当指出,从目前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和中职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歌(乐)曲创作的基础。培养能力不能靠突击一蹴而就而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在创作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1)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把所感受到的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力岛即兴地、无拘无束地用各种幅度、力度的动作表现出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

(2)根据歌(乐)曲需要,选择配置适当节奏。组织学生即兴自由地演奏打击乐器。也可以按照学生自己设计的节奏读歌词。

(3)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节奏,写出多种不同的旋律,启发学生把旋律片断发展成乐句、乐段。

(4)修改学生自己创作的歌词或曲调中不理想的部分。可以由学生讨论、争论,提出几种方案,不必强求一律,但教师对确实不合适的要予以纠正。

(5)自由命题创作歌词、歌曲。可由教师或学生命题中选择题目,组织学生创作歌词,经集体讨论评定,择优进行歌曲创作。创作歌曲也可由师生共同设计第一乐句,再让学生分头续作。学生创作的歌曲可以自己演唱(演奏),并说明所创作乐曲曲调特点。学生尽可自行记谱,教师要帮助核对,纠正记谱上的错误。学生创作的作品有的全曲很完整,有的个别乐句有新意有特点。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启发他们自己修改。

第7篇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学;中职

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近年来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验。目前对音乐创作课教学法的内涵尚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目标就是人人都会作曲;另一种认为音乐创作课教学包括创造性的演唱、演奏、欣赏。实际上音乐创作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从事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必要的创作知识及创作手段,培养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因势利导,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一旦提高,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追求,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自觉的行动,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学习认真了,音乐理论知识加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本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也加强了,阻力变成了动力。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枯燥也只能是枯而不燥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创作乐趣

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

在中职艺术学校中教学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音乐创作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首先让新生从音阶学起,培养他们的音高概念,如我唱“do”学生唱“re”,我唱“mi”学生唱“fa”,这样把上行、下行音的音阶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并把五个手指当成五线谱的五条线,边示意边唱,然后又让学生用默唱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对音准的感受。根据学生对各音音高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接龙游戏:我给学生五个音,它们分别是:“56712”让一个同学根据第一音的音高度二度次序接着唱“67123”,其次“71234”再按下行音从最高的一位学生开始唱。让全班学生评价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在欢快的活动中参与了对各音的音高及音准的感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

2 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以节奏创作为例:

(1)在学生学习节奏创作时,我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节奏谱,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组学生学习填充节奏。

学生完成作品后,各组把各自的作品唱出来,大家比一比,学一学。然后把各组学生的作品连起来唱一到两遍,再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作品。

(2)模仿变化节奏。我给学生示范节奏谱,由学生在原谱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创作出模仿句。

(3)学生每次完成后,都要他们自己唱一唱、比一比,让学生有自己创作曲子的自豪感,并享受自己创作音乐的乐趣。

(4)节奏问答,这是一种让学生即兴创作的活动。就是我用节奏作问句,让一个接一个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回答,回答的节奏记录下来,并把它连成一个曲子,然后大家唱出来,让学生表现句子的节奏感。

三、创作教学,注意三个问题

1 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个性

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创作个性各异,作品的风格也大不一样。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看,他们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尽管他们自编的小曲,有时显得稚气。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真情的流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

2 创作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音乐教育中参与性的创造活动,还是即兴短小曲调的创作,老师都适当地给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不要过多地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在创作教学中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

3 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过程,而不应过于追求创作的结果

第8篇

计算机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创作教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

创作教学,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创作教学,突破传统思维变革教学方式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创作教学,加强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创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计算机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计算机创作教学的实践性

1.创作教学的横纵界定

①创作教学的广深度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像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计划

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首先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

③创作教学范围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计算机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计算机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 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的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创作教学的准备工作

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计算机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要能够较好地完成计算机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计算机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创作教学注意事项

1.硬件问题

由于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计算机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第9篇

一、通过音乐课改的不断深化,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

1、始点:感受音乐的旋律,创编歌曲速度、情绪

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依据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而这种情景的设置与质量是培养孩子音乐创作的基点。作为音乐教师应鲜明的意识到这是培养孩子音乐创作的前提。

音乐作为情感艺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如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变化、速度、力度的对比和丰富的音色等使人心灵产生共鸣,再通过联想,想象间接地表现客观世界。所以说音乐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的。如我在进行小学二年级上册《大家齐动手》的唱歌教学时,为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速度与情绪的变化,便采用教师作歌表演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随着我的动作歌唱。在唱第一段“一个人一双手,搬块石头两边扭,两个人两双手,抬根木头慢慢走……”时我根据歌词的意思模仿很困难地、慢吞吞地搬石头,抬木头的动作,学生随着我的动作很自然地放慢速度,用很沉重、费力的声音和表情演唱。当唱到第二段“三个人三双手,搭好大门装窗口,大家来齐动手,平地盖起一座楼……”时,我的动作逐渐加快,很轻松的模仿搭建门窗和盖房子的动作。同学们的歌声也随着我的动作把演唱速度逐渐加快,情绪也变得轻松、欢快起来。使歌曲两段快慢对比很鲜明。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动作的感受和理解,创造性地把歌曲“人少力量小”、“人多力量大”用不同的速度、情绪表现出来并体会到合作劳动的快乐。这就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决定的。这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各学科最大的也是根本的区别,也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分析、比较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情景的设置与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和热情在兴趣中渐渐显现出来。

2、感受音乐形象,尝试创编形体动作

想象是人脑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造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小学音乐“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领域,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过程。它的首要任务乃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情感,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绝非同一般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但这却是未来走上真正音乐创作之路的基础,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更是有益于培养多方面广义的创新意识。

如:我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小拜年》歌表演的创编时,我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把过年的各种场面伴着音乐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放《小拜年》的录音让学生边想象边编动作。同学们有的模仿放鞭炮、打灯笼;有的两手合在一起做拜年的动作;还有的模仿欢庆时敲锣打鼓的动作等。虽然他们的动作很简单,甚至有些动作还不很优美,但他们能够伴着旋律的节拍把想象中的场景,通过自身加工用身体动作展现出来,这已是很成功的创编了。敢做就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同时我在这时总是启发他们任何伟大的作品,任何有创作意义的事情(如科技,建设,发明)都是始于这样一个开端,这样一个始点,使学生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消除创作的神秘感,大胆参与音乐创作活动。

虽然音乐学科在进行创作教学方面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但还是常常会有人这样问:让缺乏技能的孩子去进行音乐方面的创作,能行吗?我认为,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具有神秘感,对这一特定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缺乏认识:二是人们(甚至包括一些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创作潜能估计不足。其实,开展音乐创作可以从基础的简单的地方入手。而且进行音乐创作的途径很多,如:歌表演的创编(根据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打击乐器伴奏的创编,节奏创编,短小乐句创编等等。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音乐知识积累。

音乐是创造的产物,无论是创造者、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蕴涵着创造的诸多因素,累积着丰富的知识要素。音乐本身的特殊性,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教学生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如:拍号、节奏、音符、等。之后把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不断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如:我在给学生进行听音练习时,就加入了创作教学。在给出标准音后,学生听出了教师弹奏的单音是1(do)、3(mi)、5(sol),然后让学生给这三个音加上日常礼貌用语编成一句歌词唱出来:

2/41 3 53/4 5 312/4351

早上好。对不起。 再见

等等。我认为这就是简单的音乐创作,不仅有乐句的创作、歌词的创作,还有节拍、节奏的创作,虽然稚气十足,类乎于绘画的涂鸦,但毕竟是他们创造真情的体现。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学生都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兴趣,打破它的神秘感,并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我常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在中外音乐史上,那些在儿童时代就能谱写美妙乐章的音乐家的故事,尤其是他们创作第一个作品时候的细节。如肖邦七岁就创作了《波兰舞曲》,理查・施特劳斯五岁时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创作了《节日进行曲》等。特别是告诉学生任何过程都起于一个始点,这些对孩子们参与音乐创作不仅有很大的启发,也增强了参与创作的信心。

同时,我开始涉猎一些有关创作教学在欧美诸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倍受重视的资料。既给自己以知识的充实和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信心,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大胆开创教学活动,并为音乐创作提供佐证。同时在课堂上引用,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儿童不仅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可能,只不过我国开发较晚,但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目的是要孩子们进一步消除创作的神秘感,充分认识和理解音乐创作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