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精神文化的需求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7 10:45: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精神文化的需求

第1篇

一、精神家园的概念内涵

精神有意识、思维、心灵、神志、活力、精力等意思,因此精神家园即心灵的家园。精神家园是人区分他我、存放精神内容的“房屋”,意味着生存和安顿。很多学者给精神家园下过定义。陈杰认为,精神家园是主体坚信不疑的、被认作是自己生存的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在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体系,是以符号、形象等象征物存在的文化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1]。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是指一个民族以至人类的文化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价值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现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人们描述出了世界的图景和生存的意义[2]。詹七一和张立新认为,精神家园“是这样一种精神实在,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3]。笔者在这里将精神家园定义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背景文化,通过内化价值观和认同文化身份,在理性意识支配下构建的精神归属圣地。她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和个体清晰自我概念的来源,提供着生存意义的关怀和自我价值定位,保证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稳态和能量的循环再生,更能在身心受威胁时维持生存的意志和自我的完整统一。精神家园是一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包括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在元素共有性维度上包括个体性心理和群体性或民族性心理。前者有更多的个体主观色彩,后者则是相对客观的存在。因为个体性心理的存在,使得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正如哲学大师坎贝尔(JosephCampbell)①说的,“能使你一次又一次找到自我的地方就是你的圣地。”但是精神家园关于生存意义和超越理想的生命关怀,是以群体精神家园为基础和条件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根于共有文化。文化是精神家园的主体和灵魂,因此一定程度上,文化就是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先秦到明清,人们的精神归属也从图腾崇拜转为山水田园,在理想和现实的斗争中维持着最后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在精神危机的缝隙中延续生命。这种维持生命的自救意识经数千年积淀储存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文化背后的凝聚力量,成为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因此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共有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家园的基础。下文提及的精神家园指的也主要是群体精神家园。在现实性维度上有精神现实和物质现实,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仪式、言语、符号标记、文字记载、空间排布等元素,其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民族性格等是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而其他次要元素按权重规则补充排列,共同构成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诉求分析

(一)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外部诉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4]人无法摆脱这个使命和任务而只能沉浸其中,因为人无法摆脱历史而只能接受历史。人是不仅仅有本能的精神动物,社会性和文化性决定了人只能在文化的界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了自己是谁,继而才能开创文明。但是另一方面,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场文化和人种的争斗史。世界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作为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的继续存在和辉煌发展的。这在古代是,在近代是,现代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她的延续和发展需要生存和归属于其中的子民之有意识保卫,保卫的力量越强大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而这也是国难兴邦的原因。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基地,“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念与理想,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这些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大学生具有启发和挑战的作用”[5]。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其中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可以说,大学生是否具有文化素养,是否依恋和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坚守之,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后继有人,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能长远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对社会的这种影响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刻。然而大学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文化碰撞都在加剧,市场化、功利化、商业化现象在大学泛滥,加上我国大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学生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一面,处在精神失落的威胁之下: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创新思维缺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较表面化,缺乏实质内涵;大学校园诚信缺乏,乃至学术不端几成常态;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的软肋。大学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义世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使命仍然是选拔和造就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精英意识和精英精神的精英阶层[6],也就是文化素养、民族素养、心理素质、专业水平等普遍较高的、拥有开阔眼界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并帮助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成为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内部诉求精神家园是在文化的升华和凝缩中形成的。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人们的依恋和认同,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同样需要归属于文化以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精神家园是人们安全感、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在这里人们能够虔诚地信奉爱、喜悦、和平、自由,也只有在精神家园的引领下生命的力量才源源不断,人类才能不断超越和无限接近理想国,实现文明传承和种族延续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家园这片“诗意栖居”扎根于文化系统,是存在于人的大脑又超越人的内心的复杂系统,在表征和自组织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功能,因此精神家园具有时间属性,即通过大脑的思维过程实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这也使得精神家园的影响力跨越时间而长久持续。从这个角度出发,精神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归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生意义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持续和协调。这种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智慧,在处理一切与人的关系时都同样有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是基于此。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即协调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主、客体关系的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人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潜力无穷的社会群体,是国家、社会、民族和世界的希望,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命运。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更生活在精神世界里。在现代社会,获得基本的饱暖生存条件已不再是人们最紧要的需求,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爱和归属等高级精神需求会更迫切,而这些正是精神家园最能满足人的方面。从刀耕火种到信息科技,人类对自然由敬畏崇拜变为掠夺征服,工具理性笼罩下的“拓荒精神”成为主流并越演越烈,人们粗暴地对待地球的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空间拥挤、资源匮乏、病毒抗药……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外部环境的几近崩溃引起人们内心的混乱,反过来精神世界的失衡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物质主义极度发展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远远超越阈限的感官刺激引起躁狂、暴力、噬瘾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自杀等心理、生理失调;现代社会充斥的利益争夺、人情冷漠、诚信缺乏使人们内心空虚、浮躁,开始厌恶现实人际交往,而网络的便利更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获得安全感,否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可见,现代社会的失衡发展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无能感之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文化认同的身份感,不知自己是谁更不知应该栖身何处,俨然爆发了全民焦虑。成人的心理问题反过来影响儿童。谁能保证经过几代的累积,焦虑仇恨的负性情绪能量不会悄悄扎根,潜伏在集体潜意识中?人类历史是文明积累的过程,文明体现在物质世界的丰富,更应体现在精神的健康和谐。“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7],面对精神危机,构建并坚守精神家园这片“圣地”成为人们最大的需求。大学象牙塔的隔离被打破后,社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他们同样受到精神危机的浸染和毒害,因此帮助大学生寻回精神家园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三、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

传统文化:人是一种精神性自组织系统,创造了文化系统来解释和适应世界并依赖文化系统而存在。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是影响、制约、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8]。这种生存方式通过教育内化到个体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即人化,是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和结果。精神家园也是人类自组织的结果,她的构建材料和零件要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历史文化是人自身生长的轨迹和作出的创造,更是人归属的根本[9]。一个人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积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归属感,使生命的力量厚积薄发,体现生存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不断革新,精神家园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理性自我意识:审视和批判是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是西方哲学确认的人之本性的一种表现“,人作为理性的主体被理性的能力提升到了世界的中心位置,人才能真正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10]。理性意识将人置于观察者地位,不断探究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11]。在人类发展出理性意识之前,所有与精神有关的事物是不可能被创造的,在理性意识的批判下人类文明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只有那些将理性与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自我、关心民瘼、倾听天籁、挺拔自己的主体意志,充分显示自己个性的人才有自己的精神家园。”[12]因此精神家园的构建和完善同样以理性意识的发展为前提。价值观:社会人总是向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体现,其深层呈现为一种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与行为规范所界定[13],决定着个体的基本行为态度倾向,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人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西方哲学被称为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它为西方文明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念和理性化的道德规范。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类文化心理图式与文化行为模式的对应关系[14],也就决定了精神家园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和生存模式的决定作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和构建主体的形成。

四、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的途径

精神家园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在个体安全感的获得、文化身份的定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自我价值感的确定等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特殊地位。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生态平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精神家园的构建可伴随人的一生,企图用一朝一夕就构建起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不可能的,但帮助大学生做好构建精神家园的铺垫准备,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精神家园以文化为依托,以理性意识为先导,以价值观念为构建标准,是个体心理与文化相互嵌套的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2010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意识指人们对自身在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自觉理性的认识,即自觉意识到人在现实世界中优越的主体支配地位[15],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在被社会塑造的同时并未被完全规定,仍然是自主自动的。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维新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主意识,使之全面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独特性中澄清自我概念和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价值观是人之所以为人和如何为人之道。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且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行为规范,以此支撑起社会运行的机制。价值观一旦形成就逐渐变成无意识内容,成为个体一贯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态度。处于文化多元、思想后现代的历史时期,“怎样都可以、怎样都不错”的后现代式思维给人们的理性价值判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有必要在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继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主体,尤其应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态和精神家园的建设。

第2篇

【关键词】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的策划和整体元素之间的整合。“由于社会的发展,包装设计从重视功能性转变为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包装设计要给人们带来更多审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和精神文化的含义。”正如美国设计师金斯―贝尔森所言:“产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方面,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在设计要与使用者的内心和情感的非常一致,以失败而告终的产品是由于不能将技术与使用者的内心相合”。丹麦设计师凯・博杰金说:“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生命的,有心脏在其中跳动,它们应该是符合人们精神文化的有生机的和温暖的。”达到在消费过程中使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

一、 精神文化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流芳百世的文化圣人、哲人、文人等。人们崇尚的不是他们生前的具体生活,而是被升华了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的核心是“身心的自由度”。物质生活非常富有的精英阶层生活是百姓普遍向往的。可人们一般不易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恐惧和紧张,需要有更多的精神调节,所以,他们并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平民因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追求稳定的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但是,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就逐渐降低,随之开始加大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幸福感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互构成的,物质生活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才会产生幸福感。得到需要会有的满足感,获得成功会有胜利感,体会创造会有成就感,内心淡定会有平稳感,临危不惧会有轻松感,主动审美会有愉悦感……包装设计就是要以人的精神愉悦为本,从而达到商品的销售。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达到让消费者在高高兴兴的状态下购买商品。”最新的《日本包装辞典》对包装设计提出了解释:“为了使企业和商品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印象所进行的活动。”我们今天的包装设计必须开发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地体现出企业和包装行业对消费者的感召力,给消费者一个诚信、亲切、愉悦和时尚的“好印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包装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传统包装的造型和装潢要重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等因素,从而使其包装具有实用的合理性与注重心理体悟的情感性相结合的特征。“中国传统包装特别善于借自然万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他们把自然万物同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无形中注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发现精神文化因素与包装法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不惜舍去包装法则,从而在设计中显露出一种非常和谐的人情味和朴实自然的亲切感,达到了设计者与使用者精神文化间的交流。”中国传统包装表达人们共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设计者选择最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形象:如象征爱情的鱼和莲,象征长寿的桃子,象征多子的石榴,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吉祥的龙凤等等。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补助,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使包装在注重实用功能时也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热切关注。如,坛装的绍兴老酒,坛盖就是一个小碗,可以当酒杯使用,一些传统商品包装容器,如坛、罐、篓、筐等,用完之后这些包装物还可以当装饰物或做生活容器继续使用。传统包装的精神性和情感性体现出对消费者浓厚的人情味,这也正是它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包装更多指向“朴素”、“平淡”,如:一些地方土产品的包装,酱菜用柳编的或竹编的小篓一装,外面糊有油纸防止渗漏,贴上红纸并标明商品名称、产地、字号、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的包装。尤其是我国南方的竹编、那蓝、筐、篓、笼、箱、罐、盒用做包装物更具有特色,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的传统包装在过去虽不算发达,但其包装样式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并融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情感,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常说:“包装源于生活。”包装同艺术、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本民族文化的“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对包装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如果将脉络断开,这种文化就不会传承下去,那么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这个民族还有生存、发展的前题了吗?包装设计做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须顺应本民族文化,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来看,当今许多商品包装都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的,这种做法,那只是一时的焰火五彩斑斓,辉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包装设计应是一个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外来先进的包装技术,取其精华,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达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目的。

三、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转变文化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我们人类社会是由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因此,各民族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有特色。“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审美观,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会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表现在包装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如德国人在包装中体现出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而理性的风格;意大利的优雅和浪漫情调;日本人则体现出的灵巧、新颖和细腻的特点,这些都是民族特性和文化观念的直观表露。中国的包装设计则追求平稳、圆满、喜庆、完整,也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的直观反映。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与时代的发展对立统一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必然会使对民族文化的表述陷于表面而失去生动性。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该认清包装设计文化在民族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应为包装设计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各个时代的发展是叠合的统一的发展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不断的积淀和发展的结果。

“21世纪将是一个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一种文化不会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会取代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得到发展。不同文化传统将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推动自身文化实现新的飞跃。”本世纪也将是包装设计更加发展的时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将完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城市包装,小到一颗衣服纽扣的包装,都将始于设计。人们将主要生活在一个设计的环境中,包装设计文化成为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必须。

【参考文献】

[1]王安霞著.《产品包装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马春东著 《生态・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第3篇

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社会行为规范、价值判断和建构思维模式的观念形式、意识要素,以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希望获得精神文化成果的需要[1]。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只有理解并尊重大学生的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接受,从而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了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课题组使用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问卷对大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选取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共6所高校的1002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和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的需求、文化娱乐状况、发展需求、理想需求和信念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良好的,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并呈现出时代特点,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受新媒体的影响。

在基础型精神文化方面,当前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不但注重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注重社会交往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注重自我的提升与发展,这种需求比较理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的教学,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网络课堂来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的方便、自由和灵活。调查发现,社会交往方面总体良好,大学生除了日常的交流之外,更多地使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得到尊重的需求比较强烈。

在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影、唱歌、上网和看书,娱乐活动内容较为丰富,但多数的娱乐文化活动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大学生上网主要也是为了娱乐,说明满足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的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从而使得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比起单一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类活动而言,大学生们更喜欢选择动手能力强的实践类的活动。

在大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期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为消极,没有学习目标。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想要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务实,追求眼前的利益与功效。

三、以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形势、新情况的适应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脱节是原因之一[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从而适应当前的形势与要求,以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适应时代背景和大学生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1.关注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得到了满足,但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较为强烈,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家庭、朋友、学校三者间“非常受尊重”的程度依次递减,在家庭的受尊重程度较高,但是在学校的受尊重程度较低,仅有29.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非常受尊重,反映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尊重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3]。这一方面与当前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融入人际交往知识,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中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让大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尊重。

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满意度不高,在对“你对目前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否满意”的回答中,有8.2%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35.5%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43.1%的学生选择一般,9.8%的学生选择比较不满意,另有3.4%的学生选择非常不M意。在对“你最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回答中,有17.6%的学生选择老师的课堂教学,34.9%的学生选择同学们的交流学习,9.8%的学生选择通过书籍自学,34.7%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自学。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满意度不高,相较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愿意选择与同学交流学习和以网络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问到“你觉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哪些方面的创新”时,部分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堂缺乏互动,忽略学生的感受,理论性较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等。究其原因,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影响有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教师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单纯的教和学生单纯的学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机会,并适度地调控和启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吸引力。

2.关注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

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文化娱乐状况。调查显示,在学校的文化娱乐的质量方面,有47.7%的学生选择一般,8.5%的学生选择不好。可见,大学生对于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满意度不高。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校园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寓教育理念于活动之中。高校应该积极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同时用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断满足大学生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高校要积极倡导健康的大学文化生活,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思想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高校应切实加强图书馆、宣传栏、健身场地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各项文化服务,从而满足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

另外,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娱乐活动大部分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大学生容易被新媒体的内容所吸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时机,利用新媒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和新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如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以及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手段将新媒体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关注大学生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精神价值取向

在大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方面,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有较强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有63.3%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有28.1%的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调查中选择了“不必非常努力,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消极态度。

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把大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不断改革和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期望[4];另一方面,要对不合理的需求与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加强思想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统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开展坚定信念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5]。

四、结语

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采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活动模式等打造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走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6]。

⒖嘉南祝

[1]李婷雯.城市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金艾裙,李 震.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03-105.

[3]孙艳梅.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调查[J].开封教学学院学报,2016,36(9):191-192.

[4]胡 凯.研究大学生需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第4篇

关键词:京津冀;老年人;精神需求;文化需求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京津冀区域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6457644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况调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目前,城市老年群体在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影响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唐山市区的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古冶区、丰润区、开平区6个市区图书馆的老年人和随机在这6个区街心公园、晨练场地休闲或锻炼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99.33%。其中,男109人(36.58%),女189人(63.42%);年龄57~66岁者占66.44%;有配偶159人(80.3%),丧偶39人(19.7%),离异8人(4.04%),未婚6人(3.03%)。

(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实地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娱乐、家庭关系等)。

二、结果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学习需求。老年人进行文化学习,学习的需求是为了达到持续性社会化的目的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学习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包括养生知识、烹饪、摄影、书画、乐器、织毛衣、电脑、外语等。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文娱类、医疗保健类、生活类、专业知识类。本次调查中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医疗保健类知识需求量最高,占82.21%(245人);其次是文娱类63.42%(189人)。其中在文娱类知识学习中,老年人对旅游知识学习的需求占62.43%(118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学习需求最强烈的是医疗保健类知识和文娱类知识,他们对这两类知识有强烈学习需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心理和身体健康,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身精神生活过得满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需求是指对构筑或维持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要求。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老年人中希望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多结交朋友的人数占85.9%(256人),其中46.1%(118人)非常希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活动,比较希望的人数占34.8%(89人),一般的人数占17.6%(45人),只有1.5%(4人)的老年人不希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其外出活动次数减少,人际关系相对较狭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下降。从本次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他们也希望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三)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文化娱乐的需求主要是满足老年人各种兴趣爱好的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满足业余兴趣爱好者占41.6%(124人);强身健体者占45.3%(135人);结交朋友者占26.5%(79人);摆脱孤独感者占50.3%(150人)。此次调查的选项为多选项,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最大需求是通过娱乐活动摆脱孤独感,并且活动本身充满乐趣,满足自身业余兴趣爱好。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最高需求层次称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同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对自我实现的态度:持赞成意见者占98.0%(292人),其中非常赞成者占29.1%(85人)、比较赞成者占54.5%(159人)、一般赞成者占15.4%(45人)、持反对意见者占1.0%(3人)。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有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的想法与愿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愿望。

三、讨论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家庭因素作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况较多,子女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子女除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外,更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看望、聊天等方式,经常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并设法解决,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让他们有被尊重、受关注的感觉,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子女还可为老人提供一些书籍,满足老年人对知识需求,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也可适当让老年人参与到家庭生活劳作中,如抚育子女的下一代,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老年配偶在精神上起到子女无法取代的作用,对于无配偶的老年人来说,选择再婚能够改善婚姻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社会因素作用。社区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老年人所体验到的社会关心和温暖、社会支持和援助都应从社区获得。但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尤其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多数社区服务比较局限,只限于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和娱乐等多方面。因此,建议大力开展各地社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各社区的服务功能。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知识需求可以开设老年大学。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可度较高,在老年大学中,老年人可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同时也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场所。老年大学的各项功能,可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8亿人,老年大学学员才500多万人,不到3%,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普及老年教育的任务还很重。

通过本次调查,找到影响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得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希望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丰富京津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养老协同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京津冀;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老年人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京津冀区域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得到满足后,老年人更需要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本文重点探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京津冀养老事业及文化服务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相关政策

联合国大会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利、保证老年人享用社会文化、教育、精神和文娱资源等基本原则,同时强调老年人应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要考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权利。国外一些专家还采用引导性政策鼓励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赡养。如新加坡专门制定了《赡养父母法》,对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鼓励子女与父母合住,以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赡养。韩国、日本等国也出台了相应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慰藉政策。在鼓励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文化赡养的基础上,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可以通过这一体系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国内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政策现状

国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教育需求、交往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老年人希望跟上社会日新月异变迁的步伐,据某网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现在最关心的事包括自身健康、国家大事等。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应促其达到自我实现,使其与所处的时代相适应。老年人同样需要友情,交往一些志向道合的朋友交流所见所闻、所学所得。同时,老年人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具体政策安排上,首先是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条件;其次是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较好。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具有承接京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也在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为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三地相关扶持政策未实现统一化。除了子女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注外,从养老服务机构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构建中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普遍较少。且京津冀三地养老扶持政策也不一致,以河北省为例,2012年河北省制定的《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中规定:对连续运营1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对于入住的京津地区的老年人的扶持政策则相对较弱。这种扶持政策的区别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养老服务业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而在老年人迁移流动中,必然涉及到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突显出来。从河北省来看,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政府调控和支持。目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京津地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的财税补贴有限,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同时,河北省少有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疗、护理、服务人员匮乏,且现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普遍较低。而京津两地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这些问题相对较少。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最终阻碍了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

四、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对策

(一)统一京津冀三地老年精神文化服务标准。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C京津冀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政策的一致性,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养老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业运营管理标准;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老年人的养老的选择性。京津冀三地异地养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养老服务业的流动性,逐步缩小京津冀三地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待遇享受方面的差距,减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难。可设立统一的机构对三地的养老服务业实行一致的管理和监督,为京津冀三地精神文化服务标准制定提供社会保障。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中,应鼓励家庭成员中子女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养老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京津冀地区也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老年人实现家庭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应该首先出台一系列鼓励家庭成员赡养老年人的激励措施,在政策性制度方面鼓励年轻一代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

(二)加强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水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除了家庭成员的参与照顾外,还应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承担起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管理职能。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信息;进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文化服务;建立起老年人和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当老年人提出某种精神文化服务时,便于联系专业服务机构;当老年人与服务供应商之间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组织和协调志愿者在本社区的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每个社区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方便老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等养老服务。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同时,应对现存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促进京津冀三地的人才交流、经验共享,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人才,满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实现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既能够缓解养老问题给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压力,又能够推动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总之,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身养老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6篇

关键词:职工 精神文化 对策 建议

正 文:

近几年来,绍兴市职工队伍和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工会组织建设都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职工认识到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不仅对职工自身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了解和分析我市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现状,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对于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职工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各级工会组织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1.1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和文体活动现状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据调查,认为领导不重视,文体干部少,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制度不健全,组织不得力占较高率。各基层工会所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与形势发展要求,与不断增长的职工文化需求相比有滞后现象。

1.2职工文体活动阵地作用的发挥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职工文体活动阵地少,设施陈旧老化,缺乏资金和人才,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差距甚远。

1.3不良文化的侵蚀不容忽视。在激烈的竞争中,文化市场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重利轻义的问题,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间,对职工群众的侵害和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原因分析

2.1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职工比较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健身需求强烈,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时尚。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

2.2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与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变化新趋势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带来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变化新趋势:一是重视学习;二是多样化发展;三是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不均衡发展态势。而这些新趋势要求各级领导及时改进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以适应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先进文化的需要。

2.3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与深化企业文化改革不相适应。我们现行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远不适应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新特点 新趋势,有的机构撤拼,专职人员改行,有的缺少相应激励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有的缺少经费设施,甚至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职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1.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各级工会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意识。并建立和完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守则,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促进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1.2大力培植先进的企业理念。要以“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的经营理念为指导,突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并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1.3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以新时期企业精神和先进理念为指导,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和各具特色的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子文化,使之成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2.强化制度管理,明确工会职责 ,提升职工素质

2.1积极探索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规律特点和方式方法。各级工会要不断探索新的规律、特点、途径、方式、方法,增强创新意识,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达到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目的,保持生机和活力。

2.2建立完善职工行为规范,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企业各级单位应根据行业单位特点和工作岗位要求,健全完善《职工文明公约》、《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岗位职责》、《居民公约》等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岗位责任制和职工道德规范的落实,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

2.3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企业各单位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发展的强烈追求和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不断创新团队的学习方法,提升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4规范开展各种活动,展示企业职工良好形象和文明素质。各单位要把开展公益、礼仪等活动作为加强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展示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建设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和加强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同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

三、融合生活,营造氛围,弘扬企业文化

1.改善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职工队伍。各级工会要重视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努力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第7篇

 

论文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心经济时代,即人类的需要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 

ment)的营销组合论。据此发展出心营销理论是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并论述和描绘了心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物质已经充斥了这个世界,而物质性的产品升值的空间却在大大缩小。顾客对物质性产品的需求在递减,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的商品(除了刚刚开发的新产品以外)做的越来越精致,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可是价值却越来越低,而这一切满足的都是人的物质需要,可称之为“身时代”。 

 

心经济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人类的需要已经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造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身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经济以创意生产来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可称之为“心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对日常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提出质疑。现在唯一可以大规模升值的就是心经济,即文化产业。 

有三个“80%”可以证明心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80%的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发达城市的人用80%的钱来满足自己情感和精神需要,如绿色消费、旅游、教育等;在这些发达地区和国家80%的商品利润来自于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即靠一系列的文化模式,如设计、品牌、色彩、时尚、地位、专利、款式、纹样、结构、个性等获取利润。全球最大的未来学研究机构之一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所长罗尔夫•詹森指出:“未来的产品必须取悦于我们的心,而不是大脑。当这一点成为现实的时候,富裕国家的主导社会模式将不再是信息社会,而是梦想社会。现在是为产品和服务加入情感价值的时候了”。所以说心经济已经来临。心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一)人类的需求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并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 

在21世纪以前,人们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的身体的生理需求展开的,表现出显著的“身”的特征;而今,当这种生理需求被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甚至有的已过度满足后,人的需求则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身与心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需要,两个决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两种决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经济特质。 

心经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而普遍存在,并且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即便是在许多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的、精神的成分也越来越重,甚至成为主导。人们以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人们购买着个性、消费着偏好、感受着心情、体验着意味,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淡化了,而附加在商品上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及其表征意义却越来越重要。 

(二)心经济时代具有与身经济截然不同的经济特质 

感受是个性的,需求是主观的,而现阶段认同成为经济的主宰,是心经济最大的特质。传统经济以满足身体需要为主,所以被称为身经济;但在心经济时代,“看上去很美”就是卖点。在以往,消费是一种消耗性的过程,而在心经济时代,文化消费是主观感受,精神经历是非消耗性的,消费的可是无形的东西;在以往,人们追求“酒足饭饱”的满足,但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的是“心满意足”的感受;在以往,人们期待更丰富的物质,而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对历史的感动和感悟。总之,人们需要的是精神和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教育和启迪,感受的是快乐,追求的是心情的愉悦。 

心灵的需要产生于人们的内心,当满足这一需要的经济被人们确认时,心经济就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所以心经济的最基本特点是人类进入了文化社会,文化成为人类的第一或主要的需要。心经济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其满足的具体实在对象就是人类这种、那种或全部的文化及其需要。 

(三)心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是文化的消费 

文化消费的过程由三方面组成:文化、文化形式和感受。文化的展开是种种观念和方式系统,包括价值观、信念、态度、个性、行为特质直至风格习惯等。文化形式具体展开的则是符号、样式、场景和状态,而感受的展开是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人们有了某种文化的需要,而一些文化形式恰能表现这种文化意味人们就能获得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总之,在心经济时代,生产和经营的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意味:从人们的文化需求入手,用适当的文化形式来表现这种文化意味,让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具体的感受中得以满足,从而完成文化消费的过程。 

 

心经济时代的营销

既然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的营销组合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策略。因此,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所谓4e是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四者相结合的营销组合论。 

(一)4e营销组合论诠释 

1.快乐(enjoyment)。在心经济时代,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心经济是以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为主,在消费当中是要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消费过程中应无时无刻不以满足顾客的快乐为导向。因为快乐是顾客的终极需要。 

2.体验(experience)。在心经济时代,需求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里,而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在文化的消费过程中是以体验为主。顾客是以体验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顾客是体验到文化产品带给他的快乐、意味和感受。 

3.情感(emotion)。在心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以产品及服务带给顾客以情感、精神上的享乐和快乐。企业在营销中将以情感营销为主,是给顾客以情感上的满足,以及情感上的教育、启迪,在营销层面企业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达成共鸣。因为情感是营销成功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是价值、顾客忠诚和利润的秘诀。企业应该以情感营销为中心,有效建立、传递和交换情感价值。 

4.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服务传递给顾客的消费文化、情感价值,使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得到启迪和教育,并强烈认同企业传达给顾客的情感价值。此外,企业文化更是给员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启迪和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良性影响。 

(二)“心营销”内涵及意义 

因此,笔者提出“心营销”的定义。所谓心营销是指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 

现在心营销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日常生活,顾客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已经开始转向情感和精神的需求。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感受的是意味,消费的是个性,满足的是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意味和感觉将更加浓厚。产品和服务带给顾客的是快乐的体验,精神和情感得到极大的教育和启迪。产品和服务是以文化和文化设计来打动顾客,传统产品的文化设计和文化成分以及文化产品都将极大的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从以物质需求为主的“身时代”到以情感和精神需求为主的心经济时代,营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自此,营销由外而内,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心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从新经济到心经济,心经济已经在世界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据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到2015年,全球经济50%的产值将源于休闲产业。事实上,美国经济中出口赢取利润的50%来自于美国的娱乐产业,如好莱坞的电影、百老汇的戏剧,以及一系列由个性化与品牌化的销售所产生的丰厚利润。我们可以相信在新经济中的网络、高科技等技术的推动下,心经济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那么,心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借助多种宣传方式,使顾客体验快乐消费 

企业将以网络、信息技术、高科技、传统方式等手段,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让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时时体验快乐。企业将利用这些手段,极大地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二)利用文化赋予产品及服务更高的内涵,以引导消费 

产品设计,以及服务中的文化因素、文化设计将会占很大比重。产品及服务当中的文化因素将更加契合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产品及服务当中不再追求功能、功效的大而全,而是根据顾客的切身需求量身订做更符合顾客的需求,与顾客的需求、环境、情况、协调一致,和谐共处,直至顾客内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包括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以外的产业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将会更加人性化,以快乐为导向。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不断地加强与顾客的快乐互动,将它贯穿到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 

心经济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经济模式,在心营销中,应该用文化赋予产品一定的内涵及不同层次。在营销中,更应注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的结合,它将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企业来讲这是应该牢牢把握的。用文化赋予产品档次、内涵,注重品牌理念的传达。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把这种文化应用于营销中,用文化内涵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层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沟通,这将更有利于品牌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世潮.心时代:一个情感化的世界及其经济图景[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曹世潮.心经济33条铁律[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36―08

江苏省现有残疾人479万,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堪忧。残疾人的命运关系着江苏省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及其亲属的幸福。残疾人身体、生理状况无法达到健全人的水平,但在精神层面与健全人是平等的,健康坚强的精神为残疾人奠定坚实的生命支撑。关注残疾人精神需求,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生存质量、整体素质和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出现一些新趋向。主要表现为:一是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由以往单一的娱乐休闲内容,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内容,不光有娱乐休闲、文体健身,还有相关教育、学习培训和咨询援助等;二是由旁观型向参与型转变。也就是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以往的感受阶段逐步进入认知阶段和体验阶段,他们不再满足于旁观者的角色,而是主动靠近,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三是由休闲型向思想型转变。可以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一点点在残疾人群体中成长起来。他们在传统“休闲型”的需求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文化型”、“思想型”需求,其欣赏和参与文化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和优化,思想文化“含金量”亟待增加。本文拟用社会心理学定量研究方法对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进行一次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寻找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来自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江苏样本,采用分层、等距、概率比例、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3个省辖市,覆盖7400万人口的范围内,抽出31个县(市、区),128个乡、镇(街道),248个调查小区为调查区域。调查总户数为33764户,其中有残疾人的调查户为6029户。调查总人数为106065人,其中残疾人为679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4%。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涉及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多重残疾等七类。调查样本构成及各类残疾人样本构成见表1和表2。

调查项目包括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生活状况以及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情况。涉及到残疾人生存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就业状况、社会文化生活等。

一、残疾人生存状况的量化分析

1 残疾人日常生活状况

身体移动状况:肢体残疾人困难最大。身体移动状况主要视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七类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其身体移动功能没有受损,不存在这方面的障碍;而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人不同程度地在身体移动方面存在障碍,18岁以上受调查的这四类残疾人中,身体移动无障碍的占42.31%,轻度障碍的占27.07%,中度以上障碍的占30.63%。其中肢体残疾、多重残疾人身体移动功能受限人数较多,中度以上身体移动障碍的分别占44.04%、30.17%(参见图1)。

生活活动状况:多重、精神、智力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6.63%)残疾人在生活活动方面存在中度以上的障碍。其中,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困难的比例更大,分别占到82.89%、70.80%、74.53%。听力和言语残疾人这方面受限比例较小(参见图2)。

生活自理状况:多数基本能自理,多重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4.56%)残疾人生活能自理,轻度障碍占25.78%,中度以上自理障碍的只占19.66%。其中,多重残疾人困难较大,中度以上障碍占38.77%,其次是肢体、精神和智力残疾,分别占28.26%、25.91%和23.00%(参见图3)。

2 残疾人社会生活状况

与人相处状况:近半数存在障碍,精神、智力、多重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调查统计除视力和肢体残疾外五类残疾人与人相处的状况,无障碍的仅占21.79%,轻度障碍占31.65%,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6.56%(参见图4)。交叉分析发现,智力和精神残疾与人相处中度以上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68.73%和70.49%,其次是多重残疾,中度以上障碍占58.10%。

理解与交流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智力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

上述五类残疾人中,在理解与交流方面无障碍的占16.29%,轻度障碍占34.01%,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9.67%(参见图5)。智力残疾人普遍存在理解与交流障碍,精神和多重残疾人理解与交流方面的障碍也较为严重,言语和听力残疾人在沟通和交流上的困难较少。

社会参与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精神残疾人比例最大。残疾人社会参与状况与上述两方面相似,所有受调查的18岁以上残疾人中,无障碍的仅占12.41%,轻度障碍占37.22%,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占50.38%(参见图6)。对残疾类别交叉分析发现,仍然是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较大障碍,尤以精神残疾者为甚。

3 残疾人受教育状况

与社会人群相比,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除了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与社会人群比例相当外,残疾人不识字的人数比例近乎社会人群的3倍,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比例均不及社会人群相应比例的1/3(参见图7)。

残疾人15岁以上文盲占调查人口的53.2%,城市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35.98%,农村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59.27%。与调查总人口相比,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2倍,而城市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3倍(参见图8)。

6―14岁127名残疾受调查者中,在校生97名,占76.38%。残疾程度越高,入学率越低。七类残疾类别中,听力、视力、言语、精神残疾入学率达100%,肢体、智力、多重残疾入学率分别为82.35%、77.78%、64.29%,这三类残疾人在身体移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欠缺可能是造成他们入学困难的主要原因。

4 残疾人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18岁至55岁残疾人在业率为52.8%,其中男性在业率为57.7%,女性为47.2%,而社会人群平均就业率为86.5%,比残疾人高出33.7个百分点。城市残疾人在业率为42.4%,其中男性在业率为48.5%,女性为

34.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为56%,其中男性在业率为60.6%,女性为50.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高于城市残疾人。

从各类残疾人就业情况看,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率不同。听力、言语残疾人就业率较高,分别达到82.35%、68.75%,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就业率偏低,分别为45.4%、46.18%、36.39%,这三类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制约了他们参与就业的程度。

不在业的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最多,占47.59%,其次是料理家务,占28.61%,离退休在家的占18.53%,这三项占所有不在业残疾人的94.73%。城市不在业残疾人离退休人员最多,占49.59%,丧失劳动能力的占25.52%;农村不在业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者最多,57.20%(参见图9)。

不在业残疾人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69.1%,靠离退体金占18.3%,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占11.4%,靠财产性收入占0.3%,其他收入占0.6%。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来源不稳定。

5 残疾人生活水平

总体来看,残疾人收入水平低于社会人群。调查人群中,2005年户人均收入为6042元,有残疾人的户人均收入为4446元,残疾人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低26.4个百分点。

从收入层次上分析,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0―3000元之间的占48.7%,特别是收入在0―683元之间的赤贫家庭,残疾人家庭的比例是社会人群比例的2倍;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1―6000元之间的占29.2%,在6000元以上的占22.1%,人数比例呈明显递减趋势;社会人群在相应收入层级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1.5%、31.3%、37.1%,人数比例随收入层级的增长稳中有升。

二、残疾人生存状态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

1 残疾人的生活和活动能力缺失。虽然通过医疗康复等手段以及残疾人自身的学习和适应,大部分残疾人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够勉强应付,但不可逆转的残疾现实带来的诸多不便使其生活和活动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残疾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处于低保边缘状态,生活困难。

2 残疾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缺失。残疾的现实除了给残疾人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缺失,还给他们带来感知、体验外部世界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互动的缺失。残疾人社会生活障碍多多,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不足,造成残疾人生活触角一缩再缩,自我封闭,难以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离开社会交往平台和社会评价系统,残疾人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社会价值难以实现。

3 残疾人智力和学习条件缺失。肢体残疾人走动不便,听障、视障、语障残疾人交流困难,智障和精神残疾人接受能力低下,多重残疾人困难更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残疾人能够接受较为系统的连续性的义务教育,而半数以上残疾人直至成年仍目不识丁。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使得这一群体无法掌握相应的劳动和工作技能,也无法享受人类文化的精神产品。

4 残疾人劳动和生产能力缺失。残疾人就业率低,而且在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残疾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物质层面上影响其生活水平,从精神层面则造成残疾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心理疏离。

三、残疾人精神生活需求指向分析

1 身体康复与生活安全需求

生活安全需求是残疾人最为普遍的精神需求,也是最突出的需求。残疾人最直接的障碍来自生理或心理的残疾,他们希望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技术尽可能地减轻残疾程度,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水平。接受医疗和康复训练,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残疾人收入普遍较低,所以他们希望得到经济上的救助与帮扶的需求同样迫切。调查发现,残疾人生活安全方面主要需求按所选人次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救助与服务(59.61%)、贫困救助与扶持(58.35%)、辅助器具(40.59%)、康复训练(19.57%)。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接受的相应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参见图

经济援助方面,贫困残疾人救助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城市和农村残疾人接受救助与扶持比例较低,分别为29.1%和21.2%,而总需求量达到279.8万人。

残疾人生活安全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具体表现在,农村残疾人首要需求是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服务,人数达233.7万人,占农村总需求的30.2%,而城市残疾人首要需求是康复服务(包括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人数达81万人,占城市总需求的31.9%。重度残疾人是生活服务需求的主体。

生活安全需要在人的心理需求层次上属于生存需要,即因匮乏而引起的缺失性需要。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第一位的需要”、“首先应该满足的需要”,生存需要得以满足是个体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残疾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存挑战,在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和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成为奢谈。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2 人际沟通与文化生活需求

与人相处、理解与交流、参与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基础上,个体获得自尊和他尊的成长性需求。对于残疾人来说,人际沟通需求是维护残疾人身心健康、有待培育和进一步满足的需求。

残疾人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相对于肢体器官残疾而言,智力、精神残疾人际沟通障碍更为严重,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人尤其困难。反映在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便是内心需求和参与行为的低端化。调查发现,对“文化服务”有需求的只占残疾人总数的2.08%,城市中有文化生活需求的残疾人占1.48%,农村相应人数比例为1.69%,而接受文化服务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63%。在有需求的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已接受相关服务的占96.6%,而城市则只有49.1%的人得到满足。

由于身体缺陷的存在以及康复困难的事实,使得残疾人在自我概念以及情绪、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容易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结于残疾,对已产生自卑、无助情绪,渐渐失却与对他人交流的兴趣和参与社会的热情,进而产生与外界社会环境的疏离,由不信任到猜疑,由猜疑到敌意。所以,敌对、偏执、强迫体现在残疾人群体,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征候群。由于身体或心智的残疾,残疾人不仅有更多的躯体痛苦,更有因为对躯体痛苦过度归因而造成的心理障碍。这种普遍存在的“躯体化”心理症状会加重残疾人无力改善自身的“习得性无助”。因此,残疾人需要打破自我封闭格局,走出自闭自卑的怪圈,克服对外界和他人的防御和排斥心理,通过不同程度地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

社会生活能力,培养树立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3 身份认同与社会公平需求

社会公平的前提是社会尊重,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理应享有和健康人同等的社会资源,并在教育、就业、权益保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但调查发现,在残疾人的需求体系中,“社会公平”被搁置于相当次要的地位,“内需”严重不足。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提条件。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困难和拮据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无暇、无力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尽管社会提供了贫困家庭教育费用补助减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但残疾人对此似乎反应平淡,在求知与学技方面显得动力不足。调查显示,残疾人有教育费用减免和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均低于2%,而接受着两方面服务的还不到1%(参见图11)。

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主观需求上看,残疾人对此显示出几分消极与无奈。有就业安置与扶持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总残疾人数的7.46%。从绝对人数上看,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城市有就业安置或扶持需求残疾人约8.3万人,农村约有27.5万人。城市和农村安置扶持率分别为39.8%和19%。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安置扶持率都偏低。

残疾人法律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法律维权需求量较少,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06%,其中城市残疾人有需求的占2.68%,农村占1.85%。农村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尚未全面展开,89.2%农村有法律援助需求的残疾人未得到相应的服务。城市残疾人得到法律援助与服务的也不足一半。

体现社会公平、对残疾人人本关怀的一项特殊服务是“无障碍”,包括“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作为针对残障人士的特殊公共设施与服务,它们在实现残疾人和健康人在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平等地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无障碍设施建设尚未普及,有“无障碍设施”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68%,有“信息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仅占0.65%。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总体利用率低于1%,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在有“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中,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满足率为26.2%,信息无障碍的满足率略高,达到57.90%;农村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满足率为16.4%,信息无障碍满足率仅为12%。有限的特殊资源远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正如残疾与健全之间存在质的分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残疾人和健全人也分处优劣鲜明的两个阶层,就残疾人的主观体验而言,他们似乎也认同于这样一种边缘性的社会身份定位,当由于种种障碍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每每发生时,他们渐渐对这样的不满足习以为常并“视同寻常”,进而弱化需求以求得平衡,“无欲则无求”。

4 残疾人生存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存在巨大反差

作为对残疾人上述三个方面需求指向及其特征的补证,我们将残疾人在调查问卷涉及的12个服务项目上的需求状况进行横向的比较对照(参见图12)不难发现,残疾人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医疗康复(图中第1、2、3项)和贫困救助方面(图中第7项),贫困救助的需求率最高,达58.35%;其次是生活服务和就业安置(图中第6、11项),而残疾人对文化、教育、社会沟通(图中第4、5、8、9、10、12项)等方面的需求微乎其微。交叉分析显示,各残疾等级的残疾人在上述12项服务的需求比例基本相当。这进一步说明,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残障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人康复水平得到提升,而在参与社会生活、激发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需要引起残疾人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基本结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匮乏

从以上调查结果与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群体精神需求的基本状态,而且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残疾人实际上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身体残障减少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劳动就业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收入普遍偏低;因残致贫比例较高,江苏省贫困人口中近一半左右是残疾人及其家属。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弱化的迹象,残疾人逐渐被边缘化而成为文化福利极度缺失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知讯渠道少、业余文化活动贫乏以及精神生活单调。一方面,残疾人渴盼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却缺乏自我行动的能力去改变现状。这不仅阻碍了残疾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推进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江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江苏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尽管目前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但由于文化水平、理想信念较以往有所提升,思想意识也更加开放,因而注重物质需求的同时,越发重视精神追求。他们渴望走出“文化沙漠”,同样需要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来丰富头脑,愉悦身心。不少受访的农村残疾人表示,希望村里增加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以便闲暇时间有去处,又可以多学点东西。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否关系到整个人群的幸福安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控制、减少了残障发生,提升了康复水平,而对于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服务于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探索

1 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之在衣食无忧的同时,拥有可用于精神消费的经济空间。比较宽裕的经济收入是残疾人群体满足精神需求支出的前提。在已经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养老保险的内容构成除基本生活保障外,还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精神需要,将买书订报等精神消费纳入计算公式。在这方面,我们要以残疾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通过适当增加城乡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残疾人群体有能力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精神产品,跟上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为此,党和政府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规划,切实增加投入,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扶持市县残联等社会团体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文化权益。

2 在坚持“刚性维权”的前提下,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刚性: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落实和完善,解决残疾人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柔性:“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关注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文化、情感、学习、发展等。应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兴趣爱好,多举办残疾人愿意参与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对残

疾人群体具有吸引力的休闲文化。所谓休闲文化,指将休闲与文化接轨,即文化休闲化,休闲文化化。换句话说,就是让残疾人在没有压力的自在宽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住处选择学习地点,根据自己的残疾身体和能力状况选择学习进度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完全握有学习的自,学习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应当广泛开展“向残疾人送文化行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残联要在残疾人相对集中、人数较多的社区、企业、农村,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角,广泛开展送教下企业、送电影下农村、送图书、送文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3 根据江苏省情,重新审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残疾人工作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

苏北地区(徐淮盐连宿)――基于尊重残疾人内在需要基础上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提供服务等,这一地区要以扶贫为主,搞好救济救灾、优抚安置。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城市而言,残疾人特别是苏北农村残疾人文化建设较为滞后,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未能发挥应有的文化服务功能,对此,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举措。

苏中地区(通扬泰)――苏中经济较之苏北发达,残疾人工作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兴办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应当开展群众性互助储金活动,组织残疾人在实践中增进自身的文化福利。可以结合残疾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残疾人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用灵活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形式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此外,要通过市场运作,多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为残疾人拥有“富足而高尚”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苏南地区(苏锡常宁镇)――苏南发达地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满足残疾人社会交往中的精神满足、生活消费中的精神文化追求,把人文关怀直接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要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尤其是要克服过度保护和与外界的疏离),既考虑融人性,又考虑特殊性,使残疾人乐于融入主流社会,追求高尚的生活品位和情趣,能和健全人同步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4 制定《精神卫生法》,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在残疾人保障法出台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就有责任按照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文件,以使该法确立的原则,能够通过一定的程序、政策和制度,兑现为残疾人可以切实享有的精神文化利益。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130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精神卫生法》,早在1985年,卫生部就曾指定四川省卫生厅牵头、湖南省卫生厅协同起草《精神卫生法》(草案),草拟了不下20稿,但至今仍未出台。应当按照保障基本生活和满足特殊需要相结合、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原则,尽快制定《精神卫生法》,它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

5 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加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维护残疾人的精神文化权益必须从培训抓起,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培训工作中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抓好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培训,使残疾人熟悉法律法规,提高残疾人运用法律的意识;二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此外,除继续办好残疾人康复中心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使面对残疾人群体的文化学习成为高中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大中专学校和高等院校不应对残疾人再设歧视性录取标准,要多向残疾人敞开受教育的大门。让残疾人在这个过程中因学习“享受到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汲取了人类智慧的精华”,提高残疾人精神生活质量,使残疾人生活更加科学,更为充实,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

第9篇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概念

基层群众文化是将职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进行组织开发,建立参与性、组织性和团体性的文化群众建设,在群众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及精神倡导性。其具体职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强职工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传承文明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展开,活动具有群众参与性和基层普遍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加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在长期发展和探索中日渐形成的一种人民精神力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赞誉。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必要手段,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前进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让每一个国民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养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广泛性的社会意义:

1.丰富了职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围满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

2.满足了社会的人才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社会竞争力;

3.将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平衡发展。提高企业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传播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引领先进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日益显现其作用,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扩大,对当下职工需求的不断探究,得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世达的大势所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发展。

(一)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1.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提升职工文化品质,文化品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洪流下不断提升与发展。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出现倦怠的趋势,与职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须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认真贯彻《职工群众心理援助计划》,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关爱、职业发展等给予相应的关怀。其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职工群众中建立“阳光行动”,活动定期展开,对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幸福感指标、心理健康等进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人文关怀、兴趣培养。在职工群众内部搭建精神家园网络社区,供职工交流、表现,激发职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原则,对于基层文化群众的建设,其活动主体是人,处处以人为本是体现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从其利益出发,以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人性化开展方式为手段,以提高职工文娱生活质量为宗旨。从人性出发,树立人文素养的处事方法和亲民方针。

3.发挥文体团队的协作优势

精神文化的发挥主体是社会各界文体团队,有效的组建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企业应该与各界优秀文体团队团结协作,努力开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如与出版社合作,创建职工文化刊物、定期进入企业开展文艺交流会、将歌舞剧搬进企业等,充分发挥与文体团队的优秀协作,丰富和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二)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

1.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

企业与职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需要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例如:通过网络、纸质传媒、宣传册、海报等,打造企业劳模形象,宣传企业职工的先进性优秀事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职工实时感召、关怀、赞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职工品牌,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014年湖北电力集团,在楚天都市报对集团内部电力超人予以劳模的光荣事迹宣传和弘扬,在公司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的劳模发言,取得大放异彩的轰动效果。

2.加强文化品牌运作

职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强有力的运作,如何运作是关键。例如:创建企业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发售;打造职工节,一个专属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节日,建立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走基层”的文化活动格局,将基层群众作为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创建优秀的运作团队等。

(三)搭建文化建设载体

1.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职工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创建企业内部体育锻炼操房,工作闲暇之时,定期开放,提供锻炼的场所;在职工群体内部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长短跑、太极拳、体操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宣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和交流等。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开展职工文化大讲堂

职工文化大讲堂是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体现方式,它是文化活动建设的载体,用以传达文化知识、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学术。文化大讲堂可以定期举行,讲堂以大阶梯多媒体教室为最佳,能够容纳大量的职工群众,并配备专业的文化导师及嘉宾坐镇,提高文化讲堂的专业度。

3.建立“职工之家”

“职工之家”是职工群众自由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由企业或者社会出资建立,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实战操作的开放平台。例如: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心灵鸡汤等服务,给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精神文化的“职工之家”。

4.建设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