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茶的种类及作用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8 11:53: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茶的种类及作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茶的种类及作用

第1篇

2、不要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上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头痛等“茶醉”现象。

3、饭后不宜立即饮茶:饭后立即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中含大量鞣酸,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阻止铁在肠道的吸收,易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鞣酸与蛋白质结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所以进餐后不可立即饮茶,特别不要立即喝浓茶。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4、感冒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咖啡因和鞣酸。茶碱、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血液循环及促进心跳加快的作用。发烧时饮用茶水,会使病人的体温升高,病情进一步加重。参茶也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故亦不适合饮用。另外,茶水中的鞣酸还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肌体排汗,妨碍正常散热。体热得不到应有的散发,就难以及时降低体温,影响了病体的康复。感冒发烧时,应该多喝一些温开水。

5、醉酒后不宜饮茶,尤其是浓茶:酒后大量饮茶,在利尿的同时,可使大量未分解的乙醛通过肾脏,使肾脏因受刺激而被损害。此外,饮酒可使人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而此时大量饮茶,会使血容量增加,对心脏更为不利。为了解酒,可进食些柑桔、梨、苹果、葡萄、香蕉之类的水果,有西瓜汁更好,还可以喝浓米汤等热汤,还有酸奶、蜂蜜也可以解酒。

6、慎用茶水服药: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因茶多酚易与铁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

7、晚上不宜喝绿茶,最好喝红茶且不宜喝浓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刺激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刺激性弱。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

8、不宜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9、喝茶的种类宜根据季节做调整: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第2篇

例如,胖大海是大家所熟悉的润喉益咽保健品,但长期使用也是不科学的。脾胃虚寒者长期饮用会引起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一般来讲,胖大海只适用于实热邪毒侵犯咽喉所导致的声音嘶哑,而因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闭合不全、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治疗则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胃虚寒者更应慎用。

再比如,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会引起血压升高;决明子虽有降血脂的作用,长期服用却会引起水肿、腹泻。

另外,专家认为,用干花泡茶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例如用野泡茶饮用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和孕妇不宜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干花、中草药当成补品饮用,尤其是正在服用一些西药的患者饮用中草药茶更应注意,因为与西药不适当地联用,有可能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

那么,面对目前琳琅满目的市场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大致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要清楚自身的状况。如果能自行做出判断最好。假如不具备医药知识,可咨询医师或中药师,弄清自己适合泡哪种干花或中草药。千万不要毫无依据地任意选择。

第3篇

中国六大茶叶品种

1、绿茶

绿茶是中国主要的茶类之一,绿茶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很广泛的生产和种植,其天然物质比较多,因为绿茶是不需要经过发酵的茶叶,而且绿茶对人体有很好的养生作用,它能够帮助人吸收辐射,绿茶的种类又能分为很多种,比如毛尖茶、龙锦绿茶、碧螺春等。经常服用绿茶的人不会那么容易患上癌症,而且能够有效的预防三高,净化我们的口腔,去口臭,另外肠胃不干净的人可以多喝绿茶来清理肠胃,排出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和垃圾成分。

毛尖茶

龙井茶

碧螺春

2、红茶

红茶就和绿茶不一样了,相反,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红茶泡出来后是红色的,它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被人们叫做红茶。而且红茶中含有多种抗癌和抗衰老的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体质,红茶是许多老外都喜欢喝的茶,而且红茶也分为许多种,比如有红碎茶,工夫红茶等,在饭后喝红茶能够帮助人去油腻,在饭前喝的话又能够激起人的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的人很有帮助,而且红茶不亚于绿茶,基本上绿茶有的功效,红茶都有。

红碎茶

工夫红茶

3、黄茶

黄茶是中国茶叶有的一个品种,这种茶属于微发酵,而且这种茶泡制出来是黄色的,黄茶在我国多地都有种植,种类很多,比如有北港毛尖,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长期喝黄茶能够帮助体内消除脂肪,黄茶所含的氨基酸及可溶糖能够预防食道癌的发生,黄茶还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和病菌。

北港毛尖

广东大青叶

海马宫茶

4、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发酵后茶叶会变成红色,乌龙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像乌龙茶的常见品种有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主要就是美容美颜,抗衰老,乌龙茶是一种非常棒的减肥茶,在吃完饭后喝一杯乌龙茶能够预防蛀牙,而且能够对皮肤过敏的恢复有帮助。

铁观音

武夷岩茶

5、黑茶

黑茶是因为其颜色很像黑色,其实并不是黑色,而且品种非常多,像普洱茶,千两茶,青砖茶等都是黑茶,黑茶能够帮助人通肠润便,能够有效的促进我们的消化系统,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还能够利尿解毒,是一种典型的养生茶,长期饮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青砖茶

千两茶

普洱茶

6、白茶

白茶特产于福建省,它也是属于轻微发酵的茶,冲泡出来的颜色很清淡,其品种有白牡丹,寿眉等,喜欢喝白茶的人都知道白茶具有三抗和三降的作用,也是属于一种保健茶,对于人体常见的几种心血管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还可以提升免疫力,治疗糖尿病。长期喝能够修身养性。

白牡丹

第4篇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到2005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国内外都在对降低咖啡因的含量进行研究,希望能培育出保健作用强、对人体刺激小的优质保健茶。

二、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另一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在中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在湖南、江西还是重要的食用油。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茶C.oleifera,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分布于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X.chekiangoleosa;广东省的南山茶C.crapnelliana、云南省腾冲的红花油茶C.reticulata等,茶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腾冲的红花油茶就是一种优质食用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会逐渐减少,而茶油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油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还可以作为肥料、杀虫农药。目前,对油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育种、栽培、改善茶油口感和营养成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还可将油茶的栽培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世界著名花卉-山茶花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2.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目前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

3.培育矮化品种:茶花株型高大,特别是云南山茶本身就是乔木,枝条长,叶大而稀,不宜在居室内栽培。可利用茶属中矮生的植株,杂交得到节间短,株形丰满的新品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和美化居室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这为茶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许多南方省市的居民都有栽植茶花的爱好,昆明、温州、重庆等城市还把茶花定为市花,并成立了中国茶花协会,进一步促进了茶花的普及推广。可以预期,山茶花作为中国原产的著名花卉,是极有市场价值的优秀花卉。

[参考文献]

1.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山茶花》,云南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第5篇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到2005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国内外都在对降低咖啡因的含量进行研究,希望能培育出保健作用强、对人体刺激小的优质保健茶。

二、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另一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在中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在湖南、江西还是重要的食用油。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茶C.oleifera,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分布于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X.chekiangoleosa;广东省的南山茶C.crapnelliana、云南省腾冲的红花油茶C.reticulata等,茶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腾冲的红花油茶就是一种优质食用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会逐渐减少,而茶油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油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还可以作为肥料、杀虫农药。目前,对油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育种、栽培、改善茶油口感和营养成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还可将油茶的栽培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世界著名花卉-山茶花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第6篇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到2005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国内外都在对降低咖啡因的含量进行研究,希望能培育出保健作用强、对人体刺激小的优质保健茶。

二、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另一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在中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在湖南、江西还是重要的食用油。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茶C.oleifera,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分布于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X.chekiangoleosa;广东省的南山茶C.crapnelliana、云南省腾冲的红花油茶C.reticulata等,茶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腾冲的红花油茶就是一种优质食用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会逐渐减少,而茶油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油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还可以作为肥料、杀虫农药。目前,对油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育种、栽培、改善茶油口感和营养成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还可将油茶的栽培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世界著名花卉-山茶花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第7篇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C.sinensis和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茶树与属于热带植物的咖啡和可可有所不同,无论在温带或寒带都可生长,从南纬33度的南非共和国以北地区至北纬42度附近格鲁吉亚共和国高加索山区都有引种栽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茶叶的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由70年代的55.5万吨猛增至1994年的101万吨。到2005年预计将达145~150万吨。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1995年全国茶园面积111.54万公顷。全国茶叶产量55.7万吨,茶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产品之一,1995年全省栽培面积为16.62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4.7%,年产量6.41万吨,占全国11.5%,居全国第四位,茶农120万户,年产值6.2亿元,加工产值4.2亿元,是农村的重要产业,而且存在巨大潜力,因为在现今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出产茶叶,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拥有众多的品种及制茶方法。云南省更是得天独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省内分布的许多民族都有制茶、饮茶的习俗,值得大力开发、挖掘。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关于茶的原产地有种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茶出自高原的东部,即云南和四川一带,最早被看成是一种药茶,后来,逐渐繁殖到内地,一是顺黄河而下,二是顺长江而下,到公元3世纪,已普及到民间成为嗜好品了。进入公元8世纪,茶叶已成为农家的专业或副业而大面积种植起来。公元8世纪初,茶由派往唐朝的日本僧侣引入日本,17世纪80年代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1788年传到印度;1869年进入斯里兰卡,1833年已广泛地被移植到俄罗斯等国家。在云南,有一条始于唐代,从云南西部经、印度到中亚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中国西南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茶也一直是内地与地区的大宗贸易货物。

与茶叶近缘的同组(TheaSection)野生种类,据载共有12种,5变种,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其中不少种类当地百姓长期采制作茶饮,如贵州普百县的"炒青茶"为四球茶(C.tetracoca)云南文山、红河一带的"苦茶"为厚轴茶,凤庆、大理一带的"野?quot;"感通茶"为大理茶C.taliensis(C.irrawardiensis),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时,就曾记录为"感通茶"的采制工艺。

据现代药理研究,茶叶内含物主要有维生素、蛋白质、咖啡因、茶碱、茶多酚、单宁、挥发油等,其中茶碱、茶多酚有强心利尿作用,咖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量摄入对健康不利,目前国内外都在对降低咖啡因的含量进行研究,希望能培育出保健作用强、对人体刺激小的优质保健茶。

二、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另一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作物,在中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在湖南、江西还是重要的食用油。我国栽培的油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茶C.oleifera,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等。分布于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X.chekiangoleosa;广东省的南山茶C.crapnelliana、云南省腾冲的红花油茶C.reticulata等,茶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腾冲的红花油茶就是一种优质食用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会逐渐减少,而茶油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食用油,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油茶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还可以作为肥料、杀虫农药。目前,对油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育种、栽培、改善茶油口感和营养成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还可将油茶的栽培与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为山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世界著名花卉-山茶花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第8篇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

一、模型建立的背景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茶叶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不仅事关中国茶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茶农收入的提高和茶区新农村建设。在中国茶叶的出口市场中,欧盟和日本是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地。但近年来,我国出口到欧盟和日本市场的茶叶遇到了以农药残限量标准(MRL)为代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7月欧盟实施新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以来,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以及对欧盟市场占有率双重下降。同时,日本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自2001年以来,日本亦不断提高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同样导致中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量以及日本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因此研究欧盟及日本农药检验标准对于中国茶出口行业的影响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的典型案例。

二、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择

我们此次研究中运用的引力模型包含了传统引力模型中关于经济规模因素(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将传统模型中的贸易成本因素具体两国之间的相对距离;而特定解释变量我们选择茶叶出口的农药检验种类以及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用以观察贸易双方经济总量、相对距离、贸易国外进口产品的标准设定以及我国农产品无公害标准的建立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此次计量模型研究中,我们选择贸易进口国分别为: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我们选择的数据为1998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为为11年。我们应用的引力模型如下:

引力模型中具体变量的含义如下所示:ln(Tradei,j):贸易出口国i对于贸易进口国j茶叶出口量,其中i表示中国;j表示茶叶进口国;ln(CDGPi):(贸易出口国)i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假设:出口国的经济总量越大,贸易出口额越大;ln(LDGPj):(贸易进口国)j的国民生产总量的对数,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假设:进口国的经济总量越大,贸易出口额越大;ln(Di,j):贸易国家双方之间的地理距离的对数,反映运输成本。假设:两个经济体相隔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贸易出口额也就越小;ln(Vari,j):农药检验种类的对数。假设:农药检验种类越多,对于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严格,贸易出口额越小;Standard:中国是否制定和执行茶叶检验的无公害标准,当执行时,取1。中国于2001年10月开始执行茶叶无公害生产标准,假设标准在次年发生作用,所以1998-2001年,Standard为0,2002-2008年Standard为1。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整个模型在Stata计量软件中生成。数据为时间序列与截面的的混合数据,即panel data。时间间隔为1年,时间跨度为11年(1998--2008),每个时间截面上有四个不同的国家,分别为日本、英国、德国和荷兰。因此模型为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运行良好,选取的所有变解释变量与独立变量得关系都很显著,结果与预期估计相吻合。下面我们分析每一个解释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1)欧盟的三个国家(英国、德国和荷兰)以及日本的茶叶农药检验种类对中国的茶叶出口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t值=-3.69)。标准越严格(农药检验种类越多),中国茶叶出口越困难,双边贸易总额越小。从表中也可以看出P值为0,系数为-0.2083034,该解释变量对于独立变量的解释力非常强。

(2)贸易出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对贸易出口国的出口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的影响(t值=2.94)。出口国收入水平越高,其生产能力越强,就有更强的供给能力,双边贸易总额越大。

(3)贸易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对贸易出口国的出口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的影响(t值=13.95)。进口国的收入水平越高,导致进口国的消费者更多的购买所有产品,当然也包括来自贸易进口国(中国)的茶叶。

(4)贸易双方的地理距离对贸易出口国的出口量有显著地负相关的影响(t值=-12.14)。因为贸易双方的地理距离衡量的是出口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越高,贸易的盈利性越小,双边贸易总额越小。

第9篇

关键词:捕食性蚂蚁;控制;茶园;鳞翅目害虫

在茶树食叶类害虫中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因此控制鳞翅目害虫成为茶树食叶类害虫防治的主要任务。目前已经利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有微生物制剂、寄生类昆虫、捕食类昆虫以及蜘蛛等。其中微生物制剂使用最多,但对使用环境的湿度、光照、温度等有严格要求,并且存在害虫不同地理种群耐受性问题。而寄生类、捕食类昆虫以及蜘蛛大规模饲养困难、控制害虫时间较短,难以对茶园害虫形成持续控制作用。利用蚂蚁防治农林害虫逐渐成为IPM中一个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但其研究还比较薄弱,表现在一方面是蚁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的滞后,另一方面是蚂蚁微小的个体、隐蔽的生活方式以及复杂的社会习性给相关研究带来不小的挑战。重庆永川、荣昌、南川三地已经被纳入全国茶叶发展重点区域。频繁过多地喷施农药除了污染茶园周边环境外,较高农药残留也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于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健康都是不利的。本研究拟通过明确永川、荣昌、南川三地茶园蚂蚁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征,为筛选茶园捕食性蚂蚁并利用其控制茶园害虫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地选择及样方确定通过系统调查法,研究重庆永川、荣昌、南川三地代表性茶园及附近地表、茶丛上活动的蚁科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明确在茶园活动的蚁科昆虫优势类群。6-8月份在永川、荣昌、南川三地茶园采样,每个采样地点设置1条海拔垂直梯度带,沿着垂直梯度带,每上升300m设置一块茶园样地,每块样地设置样方5个,每个样方为1m2,样方间距不小于50m。1.2蚂蚁标本的采集在每个样方内收集地表及20cm土壤深度内的蚂蚁。在地面划定样方范围后,用小型铁铲仔细检查分布于地表的蚂蚁和蚁巢,釆集零散的蚂蚁标本,置于90%乙醇的标本瓶中,并写好标签。发现蚁巢时,将整个蚁巢铲入白色方盘内,敲碎土块,采用棋盘法统计蚂蚁数量。在每个样地,采用震落法,用2m×2m的白布收集茶丛上活动的蚂蚁,共收集5次。将采集到的蚂蚁标本带回实验室内进行种类鉴定。1.3蚂蚁标本的制作先把野外采集的蚂蚁标本进行分类,逐一编号。然后将每一号标本中的4头制作成干标本以便鉴定种类,其余个体继续在90%乙醇中浸泡保存。少于4头的种类全部制作成干标本。从标本瓶中取出蚂蚁个体,放在白色滤纸上,使其腹面向上或向左,头部向右。用4号昆虫针把1~3头蚂蚁插在3mm×12mm大小的三角纸上,在三角纸顶端蘸上虫胶或胶水粘住蚂蚁的中、后足基节之间的胸部腹面,并写好釆集标签。1.4蚂蚁种类的鉴定采用形态分类法对蚂蚁标本逐一进行分类鉴定,编制检索表。标本鉴定主要依据工蚁(有兵蚁的种类同时依据兵蚁和工蚁)的形态进行鉴定。采集到的蚂蚁在室内用形态分类法进行鉴定并统计相关数据,用物种优势度指数作为评价蚂蚁优势种的指标。1.5相关的群落评价指标优势度指数:根据Simpson优势度公式计算优势度指数,即:式中Ni是指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N是S个物种的总个体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根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公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即:式中Ni是指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N是S个物种的总个体数。均匀度指数根据Pielou均匀度公式计算均匀度指数,即:式中H是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是物种数目。

2研究结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