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8 16:19: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 唱游

中图分类号:G623.71

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小学唱游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关注。小学唱游课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音乐学习潜能启蒙的基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上好小学唱游课,如何设计好唱游课程的教学方案,如何在心理上引导好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是大家长期值得探讨的问题。

小学唱游课的学生大多在8、9岁,学习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都表现得较差,往往上课几分钟后便“自我失控”起来,说说小说话,拍拍手,拉拉小辫,甚至站起来伸个懒腰,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上课的教师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又要圆满完成上课的内容。必须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方式,使课堂教育能顺利开展下去。

上好小学唱游课,教师所具备什么素质呢?对自身而言,教师对所任教的学科要有浓厚的兴趣,最好有自己音乐方面的一技之长,如声乐、器乐等,这样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往往有时候,老师的兴趣可以让不爱音乐的学生,慢慢喜欢音乐,让爱学音乐的学生更专心学音乐。老师可以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在如此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营造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给孩子直接、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音乐教师不是简单使用教材照本宣科,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愉快地学、爱学。在使用教学法的问题上,近来越多教师认为提倡不拘一种教学法。的确,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可取之处,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如在唱游律动、节奏环节中,可采用柯达伊教学法中“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的理念。这样,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最初的技能。在新授和游蚬程阶段,我们可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综合的特点,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还有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享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课堂中,情境创设是音乐教学课堂必不可少的过程。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和学生心理特征,按照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如在教授《大鹿》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片段,提问:一个茂密的大森林,住着好多小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无忧无虑的在这里玩耍,忽然有一天清晨,“啪”一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全体同学神情专注的边看边说动画片中的人物名字:小兔、大鹿、猎人。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这样在语言的衬托下,环境创设顺利开展。

在整个教学课堂上,还有很多如猜谜语、谈话法、设问、游戏、表演、悬念等教学方法。不管使用那一种教学法,都应该把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使学生对音乐课发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学习中来。

正确运用赏识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教师对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扬、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相应的认可评价,使学生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

在很多次唱游课上,都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当问题提出后,有很多人举手,我选了一位平时不太愿意举手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结果他并不知道答案。我问他:“不会,为什么举手?”他说:“刚想到怎么回答,也想举一回手,没想到,老师叫我站起来就忘了。”我笑了笑说,老师相信你一定是个很棒的同学,证明你锻炼地还不够,以后,你多多努力,多举手,老师会给你很多机会的,好吗?果然,他每次上课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快。

“档案袋”、“收获袋”“光荣树”等方式,对于平时的教学中很容易办到,这些看似简单实用方法就如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可以让学生每天发现自己在进步。

日常教学的心理引导中还应该避免有失控的情况。长期以来,课堂的纪律,节奏训练的参差不齐、新授导入的不科学、新授知识重难点的忽视、学生个性情况、游戏角色创作失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一般来说,每学期的前一二月的摸底,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情况,随后进行教学安排和教案设计,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养成约定俗成的教学常规,如拍手鼓励的节奏、律动的肢体语言的常规训练、练声、同学合作角色互动等,让孩子们如蝴蝶般在课堂里飞起来,同时注意空间和符合音乐节奏上的安排,强调音乐节奏和孩子们创造的结合。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音乐角色,或拉琴,或表演动物的神态,或做树林里的小鸟和植物,或翱翔天际。或在微风里偏偏起舞。在老师小结的时候,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惩罚为辅,注意程度得当。课堂里,举手表扬的往往是一部分优秀的同学,这样就容易造成一部分同学自卑、自暴、自弃心理。所以,教师多注意这类情况,多开展课堂探究学习,提倡用个人分工、团结协作的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淡化竞争气氛。真正使所有人参与到学习愉快的环境中。可以使绝大部分同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唱游课堂的心理引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多开动脑筋,多使用好的教学方法,真正为孩子所用,用自己的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们能学得更好。

第2篇

关键词 生活化 幼儿园音乐 教学

“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一种最古老的艺术。音乐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并如同阳光一般地充满我们的生活。幼儿时期的音乐教学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幼儿沉浸在美妙的音乐环境之中,如在幼儿来园时播放一些愉快、轻松的音乐;午餐时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愉悦的旋律可以启迪幼儿美好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增加幼儿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教学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融于其生活,让生活与课程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进行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努力把音乐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一、教学素材选择生活化

音乐素材生活化就是要把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作为音乐教学的题材,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学习活动、游戏娱乐中生成新的知识。《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即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大班教唱歌曲《为什么》,就可以将幼儿生活常见的一些自然、科学现象唱到歌曲里;小班教唱歌曲《春天》,也是将一些常见的符合季节性的特征唱到歌曲里,通俗易懂,幼儿极感兴趣;在《表情歌》中,幼儿更是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情绪感受来体验歌曲……在国庆节时选择大班京歌《我是中国人》,可以对幼儿进行情感渗透;三八节时选择《好妈妈》,可以引导幼儿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增进爱妈妈的情感等。

在每次音乐教学之前,我们应努力地去钻研教材,把音乐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整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教学《单簧管波尔卡》中,抽象的音乐内容使幼儿难以理解,也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难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音乐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将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请幼儿倾听老师创编的故事《柳树姑娘》,让幼儿知道柳枝在不同的风吹动下,会有不同幅度的飘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请幼儿欣赏乐曲,感受哪段音乐表现的是“柳条在轻轻地飘动”,哪段音乐又是“柳条在大幅度飘动”,让幼儿通过自身倾听主动感受音乐的性质;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柳条飘动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第四个环节,合作创编动作,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坚持“生活化”,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柳条来贯穿课堂,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音乐的理解就迅速而准确。

所以,只要我们善于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许多经典的名曲、时尚的流行音乐都可以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具体化,便于幼儿理解与学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生活化

1.感受音乐――生活化。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情绪,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在小班音乐《这是小兵》的律动教学时,我先提问:“上幼儿园了,你有没有学会什么本领啊?”这一生活化问题的导入,引导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消除了刚接触正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带来的紧张不安感。接着我又随着音乐(用《这是小兵》作为背景音乐)做“立正、敬礼”的动作,让孩子们猜猜我在干什么?孩子们对猜测动作很感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热闹开了,学习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又让他们相互学习动作,相互猜测对方在做什么动作,孩子们都表演得很起劲。在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动作后,我适时引导:“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这么多本领,还学会了和叔叔一样立正敬礼。叔叔还会什么本领呢?我们一 起来听一听,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能干!”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仔细地聆听歌曲。

整个学习活动围绕“你会什么本领”这一生活话题,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于教学中,让孩子们带着一份真情、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而音乐的直观形象又引导幼儿鉴赏,享受到音乐的无穷乐趣。

2.情景教学――生活化。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如果把音乐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游戏,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便能唤起幼儿学习音乐的信心,提升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小班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解决难点,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韵律活动《伊呀伊呀哟》的教学目标中,要幼儿掌握|x x | x x |和|xx x |的节奏。为了能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与接受这两种节奏,我把这两个节奏形象地设计成了“走”和“踩”。在引导幼儿学习两种节奏时,运用故事的方法,在故事情景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技能和反应能力。教学过程如下:小猫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招待朋友,香香的味道引来了蟑螂。小猫轻轻“走”过去(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 x|x x|做“走”的动作),用力地“踩”(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x x |做“踩”的动作)……唉呀,蟑螂好多(事先布置好许多蟑螂图片在教室里),小猫一个人踩不完,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在情境游戏的表演中通过“轻轻走”和“用力踩”来区分|x x | x x |和|xx x |这两种节奏,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兴趣,享受了体验音乐的乐趣。

3.表现创造――生活化。音乐是一门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大多数的孩子热爱音乐,并愿意表现音乐。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教案,将教学过程转化成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则能使幼儿在音乐中享受美的愉悦。

在《理发师》教学前,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道具,如剪刀、吹风机、梳子等。在熟悉歌曲旋律时,让幼儿边听《理发师》的音乐,边扮演理发师和顾客。幼儿对理发并不陌生,所以表演起来个个兴致高昂,有板有眼,真像一个个小理发师。在教学中,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生活,从生活经验中来学习歌曲。《理发师》中的歌词正是幼儿表演的内容,所以当游戏结束后,幼儿对歌曲已基本熟悉,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小理发师”们还能边工作边哼唱歌曲呢。

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唱小班歌曲《妈妈我要亲亲你》这首歌曲时,我就问小朋友:“你家里还有谁呀?你想亲亲他们哪里呢?”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对家人的情感,很快地就创编出了新歌词:爸爸我要亲亲你,亲亲你的耳朵……奶奶我要亲亲,你亲亲你的大手……幼儿一边创编歌词一边表演动作,将音乐领域的教学方式也整合起来,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快乐时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亲人的情感。

三、教学拓展方式生活化

音乐要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才是最重要的。我经常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引起幼儿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一个个兴致勃勃,积极地展开想象,把美妙的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哪怕只是一条曲线,一个色块。用绿色表现了广阔田野的勃勃生机,用红色表现热烈欢快的喜庆场面……都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接受音乐也并非局限于正规的集体教学中,区域活动也是他们表现音乐、探索音乐的场所之一。我们会在音乐表演区中准备各种优美、动感的儿童乐曲,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吸收不同风格的音乐,懂得接受周围环境中适合自己的音乐,让幼儿的音乐天地更为广阔。在音乐区中,我们向幼儿提供的乐器都是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有棒棒糖盒做成的“沙球”、饼干盒做成的“大鼓”“小鼓”、小木片涂上颜色做成的“五彩响板”……为幼儿创设原生态的音乐工作室,他们可以在里面尽兴地表演、尽情地表现。为了更进一步地满足他们的创造力需求,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区域中提供丰富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自己创造、自己动手尝试进行打击乐器的制作。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从而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辨析音乐的能力,促进动作的协调,发展其想像力、创造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怎么样让幼儿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呢?通常我会定期向家长发放资料,告之主题教学的内容。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家长和幼儿进行互动与亲子交流。

在“三八”妇女节时,幼儿学习了《不再麻烦好妈妈》,我就要求孩子们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并且向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重阳节时,我们要求幼儿将学校里学到的歌曲、舞蹈回家后给爷爷奶奶唱一唱,跳一跳……在把音乐与孩子生活结合起来的同时,也渗透了德育的内容。

“音乐源于生活”。音乐的种种表现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客观的依据。在我们周围环境中都充满着各种音响:打雷的轰隆声、妈妈切菜的嚓嚓声、小鸭的嘎嘎声等。我们可以将这些奇妙的声音与音乐节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第3篇

关键词:音乐绘本;脑瘫;功能康复

说起绘本,大家并不陌生,色彩斑斓的绘本亲切又温馨,带着童年的味道。图文并茂的绘本很容易俘获孩子们的心,对特殊孩子也不例外。作为脑瘫学校一名音乐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我一直对绘本对孩子教育的作用钟爱有加,也曾参加过一些相关讲故事比赛,还获得过故事妈妈的称号。于是,我开始向学校申请:让低年级的特殊孩子增加课外绘本阅读课,把绘本带进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绘本的魅力。

一、音乐绘本的类型

起初的绘本阅读课,我会选择适合低年级孩子认知特点的一些绘本,比如,数字类、科技类、民俗、情绪类的等等,选好绘本我就开始写教案、认真备课,挖掘绘本的图和文,再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绘本的美,这个美可以是图画美、颜色美,也可以是故事美、道理美。至于孩子l现多少并不重要,只要孩子热爱并参与进去,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始至终,有一点我特别注意:教师只是绘本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才是绘本的主体,不能本末倒置,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再引导,而非主讲。

二、音乐元素注入故事

尤其对于我们的学生,他们在智力、语言、运动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所以选择他们合适的绘本,让绘本本身的魅力来引导大家爱阅读、爱观察、爱思考、爱表演,老师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去发展孩子的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绘本中常用手段――角色扮演,除了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之外,还能对孩子的语言和运动功能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最关键的是,整个学习的过程都是孩子主动积极去参与的,这些也是推动我绘本教学的最大动力。绘本让我找到了教学上的成就感。

正因为有了绘本教学的经验,我开始思考如何把绘本进行升级,加入音乐的元素。形成一个新型的课堂模式。于是我想到了音乐绘本。所谓音乐绘本,就是音乐与绘本的结合体。这个音乐,包括了音乐中的唱、动、创、奏、赏。我开始结合我所熟悉的绘本,将音乐的元素科学、有趣地镶嵌进去。

三、主题教育融入低年级特殊音乐课

低年级的音乐课通常要迎合主题教育,例如“讲卫生”主题,我为二班的学生选择了有趣的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选好绘本后,开始挖掘绘本情节与音乐和康复结合的地方。这些音乐的有效安排,便是老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碰撞。

四、如何发觉故事的音乐性

一个成功的音乐绘本课堂要考虑很多情况,比如,音乐的安排在绘本的什么点嵌入,通常在绘本前半部分的一个小点就要嵌入一个音乐表现形式,既使是小儿歌也可以使节奏律动,将课堂推向。比如:下面绘本中编到游戏律动:洗牙齿,补牙齿,拔牙齿,这些枯燥的动词,加入道具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就变成了很生动的音乐节奏游戏。孩子们在快乐的律动中,主动完成了帮助孩子康复训练的动作设计。

课例:

每个绘本主题我会安排两个课时,根据情节点嵌入两个简单的儿歌或律动游戏,或发声游戏。也就是说,在绘本音乐课上,发挥的不仅是想象力和阅读力,还有很多的唱、动、编、康复的内容。真正达到康复与课堂的有效融合。

五、结论

通过音乐绘本的学习,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性提高了,他们期待来音乐室,因为在音乐室里每周都有新的故事,故事里面有精彩的角色扮演,或者是精彩的绘本儿歌。喜欢的故事,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人人参与,二班的孩子们开始很期待音乐课时间。当然,即便都是二班的学生,每个年级的认知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从绘本的选择到音乐活动安排,都遵循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康教结合的原则。实践证明音乐绘本在脑瘫孩子康复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育理念 针对性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1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已越来越受重视,其中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既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也为学生开辟了自我表现欲自我创新的新天地,这是素质教育有效性的真正体现。与此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引入也给当前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才能给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转变教学重心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为我们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广大音乐教师应深刻认识到音乐有别于其他学科。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过多的进行乐谱、音符等机械、枯燥的训练,而偏离了音乐审美这一音乐教学的基本目的,这违背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旨。因此,我们应转变这种传统观念,要努力使学生从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调动起学生识谱的积极性,并通过这些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简单的识谱、唱歌,即“上课-复习-再上课”的机械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侧重课堂音乐赏析、音乐表现、音乐游戏以及音乐感受交流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拓展音乐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体验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设计音乐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可以创办校合唱团或乐队,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音乐体验与实践的机会。

2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对每一门学科的共同要求,也是音乐教育发展性评价方案中的重要指标。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基于音乐与生活,以及音乐审美的大众教育,是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每一位学生均等的表现机会,关注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以自我为主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设计教学方案。从教学策略上讲,就是要做到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的分层递进。每堂课至少应设计出两个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实践的教学重点。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探索、多表现、多提问、多质疑,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音乐,作为一门体验性学科,它的教育教学方式必须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与个性的张扬,只有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流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努力创造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从而为学生打造出适合其个性发展的空间。

3 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三结合”教育的实施

针对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等特点,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它会像磁铁一样,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他们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见解或感受。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当明白音乐它是生活,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让音乐充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这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笔者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中,利用了动物声音的表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节奏感。笔者先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然后想学生展示一种动物,就让他们模仿其叫声,并可以辅助相应的动作表演,最主要是要求其节奏正确。同学们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感到非常新鲜,同时也很渴望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的快乐,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此外,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忽略了社会音乐与家庭音乐的重要性,其实学校与社会及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忽视任一方面,都将破坏其整体性与逻辑性。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结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组织的音乐活动或比赛,学校还可以利用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组织一些适合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的音乐活动,从而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加强家长的音乐教育观念。

4 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针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总之,我们要以“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努力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上转变教师角色,从而尽快适应新课标教学。

参考文献:

[1]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第1课问声好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早上好》

2、歌表演《早上好》

3,节奏练习;儿歌《上学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唱学习歌曲《早上好》,体验歌曲变拍子的不同感受,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

二、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体验乌干达人民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四、通过读儿歌《上学歌》引导学生自由创编儿歌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节奏练习:读儿歌《上学歌》

要求:完全自由地读出儿歌的节奏,随意但应固定自己的节奏型。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二、三节拍子转换练习)歌曲《早上好》旋律熟悉。

2:歌曲学习:[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二、三拍子转换处要示教师引导一下)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早上好》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歌表演《早上好》

1)原地练习走步:三拍子:八小节;二拍子:八小节。

2)谈谈感受,同时不相同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早上好》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在教室内走走)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4)排队进行(两个大圆圈)反方向进行。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森林水车》

2、学唱歌曲《小麻雀》

3、歌表演《小麻雀》

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麻雀》,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热爱生活的情绪。

三、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节奏练习(上一课时内容)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森林水车》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与太阳初升的感觉。)

3)复听:自由活动:随乐曲《森林水车》自由地进行选择用笔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间充许的话,应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2:小练习:随歌曲《小麻雀》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录音范唱,引导学生轻声哼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3)教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看书,后教师唱创编部份,但把要求学生编的部份改为只弹不唱。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4)学生创编整理,(固定歌词内容)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麻雀》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间的歌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在钟表店里》

2、学唱歌曲《这是什么》

3、表演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目标:1、通过听《在钟表店里》,学唱《这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2、通过律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3、拓宽学习内容(简单的知识整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

1、导言

2、初听设问:听了这段音乐后的你感觉好象到了什么地方?(钟表店)

3、(1)问:音乐的名字是什么?

(2)简介作者

4、游戏:“钟与表”

(1)复听:在《在钟表店里》的音乐伴奏下各自模仿钟或表的动作。

(规则:选一种与音乐相适应的动作)

学唱歌曲《这是什么》

2:教师范唱歌曲《这是什么》后;让学生猜猜歌中听唱的是什么?(钟)

3:歌曲模唱学习:提示式学习歌曲,(边听录音伴奏边歌谱)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这是什么》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学习的自选一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调皮的小闹钟》

2、学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3、表演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教学内容:一、通过欣赏歌曲《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有音乐情绪。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时间象小马车》,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时间象小马车》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调皮的小闹钟》。小故事《生病的小闹钟》

1)初听,让学生随着图谱划划,提示学生听小闹钟的特点。

2)复听,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让学生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

2:录音范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

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后:录音伴奏、学生歌唱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童话故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小天鹅舞曲》

2、学唱歌曲《小红帽》

3、表演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1、通过听《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提高学生分辨音乐情绪,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能力。

3、唱名“1(d)2(r)3(m)”认识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唱名认识与练习:

1(d)2(r)3(m)

1=C2/4

12|3—|12|3—|1213|3132|111||

二:新课学习:

聆听管弦乐《小天鹅舞曲》

1、导言

2、初听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欢快、活泼)

3、(1)问:音乐的名字是什么?

(2)简介作者

(3)讲故事

(4)出示小天鹅跳舞的画面

4、游戏:“小天鹅回家”

(1)复听:在《小天鹅舞曲》中跳舞

(规则:选一种与音乐相适应的舞步跳舞)

学唱歌曲《小红帽》

2:教师范唱歌曲《小红帽》;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谱模唱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谱,(边听录音伴奏边歌谱)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小红帽》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学习的自选一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糖果仙人舞曲》

2、学唱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

3、表演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糖果仙人舞曲》,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梦幻色彩,并引导学生想像剧中人物的形象进行音乐表演。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复习《唱名认识与练习》1(d)2(r)3(m)

1=C2/4

12|3—|12|3—|1213|3132|111||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想到什么?(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请用动作表示(钢片琴声)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听后浅谈小故事。

2)复听,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动作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学习的自选一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跳起舞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雪莲献给北京》

2、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3、表演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雪莲献给北京》,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要求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学习藏舞中三步一靠的动作,体验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为舞步学习作小练习)

XXX0|XXX0|XXX0|XXX0||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雪莲献给北京》(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看图思考选择动作)

1)谈谈剪纸片《金色的大雁》故事内容

2)复听时可自由选择动作进行表演。

2:学习歌曲

1)听歌曲录音《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介绍藏族人民的风俗与服饰(激趣)

3)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唱好“查拉羊卓拉”。

3: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表演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结合节奏练习进行“三步一靠”的舞步练习

2)录音伴奏:在音乐伴奏下自己地进行练习与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学内容:1、欣赏乐曲《北京的金山上》

2、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3、节奏游戏:走走跑跑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北京的金山上》,进一步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体验藏族同胞歌唱家乡、载歌载舞的情景。

三、通过节奏游戏与师生互动的交流,体验四分、八分的节奏特点,并能听鼓声走与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学习藏族舞蹈中“甩袖”的动作.

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藏族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3)复听:结合学习的“甩袖”与“三步一靠”舞步自由地随音乐跳舞.

2: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学习:(出示投影片)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结合歌曲谈谈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4)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3:节奏游戏:学生围成两个圆圈,里外对而行;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起走或跑,鼓声停学生停。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舞蹈表演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与《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学习藏族舞蹈中“甩袖”与“三步一靠”的舞蹈动作,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喜庆气氛。体验藏

族同胞歌唱家乡、载歌载舞的节日情景。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二首歌曲《多么幸福多么快乐》与《我的家在日喀则》

二:新课学习:

1:“甩袖”与“三步一靠”的动作复习巩固

2:《多么幸福多么快乐》练习(三步一靠)

3:《我的家在日喀则》练习,(甩袖)

4:分组表演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与《我的家在日喀则》

5: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五课爱劳动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海娃的歌》

2、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3、表演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目标:1、通过听《海娃的歌》,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并通过想像体验音乐作品“海”的形象与“海娃”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引导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叙述情感的音乐情绪。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歌词、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分别认认、唱唱,)

1、复习1(d)2(r)3(m)

2、音的认识:4(f)5(s)

3、结合歌曲《小红帽》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聆听歌曲《海娃的歌》

1、导言(有关:“海”的:涨潮、退潮的情景与退潮后海滩上会有什么的浅释,以后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2:教师范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

3:提示式学习歌谱,(边听录音伴奏边歌谱)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2)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劳动歌》

2、学唱歌曲《种玉米》

3、表演歌曲《种玉米》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歌》,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引导学生想像剧中人物的形象进行音乐表演。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种玉米》,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种玉米》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复习1(d)2(r)3(m)4(f)5

2、结合歌曲《小红帽》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劳动歌》。

1)初听,(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劳动情景》)听后浅述《白雪公主》童话故事。

2)复听,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用力”动作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种玉米》;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种玉米》

1)引导学生自选一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沙球为主,采取左一下右二下的方法演奏)

2)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乐器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可爱的动物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鸟店》

2、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3、表演歌曲《我的小绵羊》

4、游戏《摘果子》

教学目标:1、通过听《鸟店》,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乐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拟鸟的叫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听唱法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引导用柔和的声音、轻快而亲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歌词、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小游戏《摘果子》

二分节奏符:X—、XX

四分节奏符:X、XX

图谱出示、引导学生看图,再分组讨论、说说再在书中划划

二:新课学习:

聆听歌曲《鸟店》

1、初听设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时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2、复听后

让学生尝试运用乐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拟鸟的叫声

分组表演

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教师范唱歌曲《我的小绵羊》;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

提示式学习歌谱,(边听录音伴奏边歌谱)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的小绵羊》

1)动作创编按句创编;选择合适的地方加上小动物的听声;

2)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袋鼠》

2、学唱歌曲《小袋鼠》

3、表演歌曲《小袋鼠》

4、游戏《读歌谣》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袋鼠》,引导学生通过模拟袋鼠进行音乐表演。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小袋鼠》,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小袋鼠》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小游戏《读歌谣》

学生分组自学歌谣,再读一读(可加节奏乐器为之伴奏)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袋鼠》。

1)初听,(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浅述“袋鼠”故事。

2)复听,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跳动”动作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小袋鼠》;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小袋鼠》

1)引导学生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2)录音、学生的乐器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七课小小音乐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百鸟朝凤》

2、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3、表演歌曲《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标:1、通过听《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与乐曲热情欢快的音乐情绪,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听唱法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引导用活泼欢快的声音、轻快而亲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聆听歌曲《百鸟朝凤》

1、导言(有关:乐曲的小故事入课)

2、初听设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听声?

使你想到了什么?

3、复听后:谈谈听到了多少种鸟的叫声?

让学生尝试运用乐器或可利用的器皿模拟鸟的叫声

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2:教师范唱歌曲《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

3:提示式学习歌谱,(边听录音伴奏边歌谱、提示衬词“里乐拉”的地方要唱得轻快,有弹性)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唢呐配喇叭》

1)动作创编按句创编;(分句分组演唱,如有可能,可进行二部训练:强弱练习)

2)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小乐队》

2、学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3、表演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小乐队》,引导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感受体验不同乐器鲜明的音色物征,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喜爱乐器的意识,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用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曲《快乐的音乐会》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乐器演奏片段欣赏:

以演奏方法与乐器的音色为主介绍。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小乐队》。

1)初听,(提示:在歌曲中听到了几种乐器?)

2)复听,鼓励学生模仿乐器演奏进行表演,(教师可稍作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1)引导学生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2)录音、学生的乐器伴奏、歌表演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八课幸福生活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阿西跳月》

2、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3、表演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阿西跳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感受彝族民歌中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音乐特点,并能以轻快的动作表达乐曲欢快的情绪。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要求学生用欢快的情绪与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边演唱歌曲边拍打节拍,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三、学习彝族舞蹈中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的动作,体验彝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为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舞步学习作小练习)

5/4XXXXX|XXXXX|

左步右步左步右抬腿左跳右步左步右步左抬腿右跳XXXXX|XXXXX||

左步右步左步右抬腿左跳右步左步右步左抬腿右跳

二:新课学习:

1:听录音乐曲《阿西跳月》

1)谈谈彝族同胞的风俗、服饰特点(借助图片或投影片)

2)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感到是什么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3)复听时可自由选择动作进行表演。(引导学生采用新学的舞步)

2:学习歌曲

1)听歌曲录音《同坐小竹排》;边听边拍手、拍腿(教师应引导学生拍出歌曲强弱规律,两遍录音)

2)随教师的歌声拍手、拍腿,(注意学生的拍打的准确)

3)随教师的歌声,引导学生小声随唱;要求学生边唱边拍手(注意学生拍打与跟唱的准确)。

3:歌曲演唱:要求同学在唱好歌曲,并能使用打击乐曲为歌曲作伴奏

1)结合歌曲节奏指导学生打击乐器的准确演奏方法。

2)录音伴奏:分二组,一组演唱、一组伴奏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曲《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西伦达》

3、接龙游戏:《旋律接龙》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曲《歌声与微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中热情奔放音乐特点,体验歌曲欢快音乐情绪。并能区分与《阿西跳月》中的不同之处,

二、听唱法学唱歌曲《西伦达》,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练习边演唱歌曲边拍打节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三、通过旋律接龙游戏,加深师生互动的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旋律即兴创编,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锻炼自己听觉能力、反应与控制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游戏《旋律接龙》

用1(D)、2(R)、3(M)、4(F)、5(S)五音做旋律接龙

注:自由组合,但应用前句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不管音欠准或节奏型如何,都不能加以评定)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歌声与微笑》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歌曲的情绪.并与乐曲《阿西跳月》比较的什么不同?

3)复听: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西伦达》学习:(出示投影片)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结合歌曲谈谈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4)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3:节奏游戏:学生围成两个圆圈,里外对而行;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起走或跑,鼓声停学生停。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舞蹈表演乐曲曲《阿西跳月》与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1:通过彝族舞蹈中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的动作,体验彝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2:通过我国民族舞蹈中三步一踢腿的动作,感受我民族边

歌边舞的喜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二首歌曲《同坐小竹排》与《西伦达》

二:新课学习:

1:三步一抬腿一跳(五步)舞步复习巩固

2:《阿西跳月》练习(三步一靠)

3:三步一踢腿(四步)舞步练习

4:《歌声与微笑》练习,(甩袖)

5:比较不同处(五拍子与四拍子)

6:集体表演。分组表演歌曲《阿西跳月》与《歌声与微笑》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九课美丽和动物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一、听唱法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要求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边演唱歌曲边拍打节拍,体验清新、优美的歌曲情绪。

二、学习傣族舞蹈中“孔淮鹤立、孔淮开屏”等模仿孔淮的动作,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风格,体验傣族轻巧的舞步。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

2/4

1、XXXX|X—|XXXX|X—|XXXX|XXX|

XXXX|X—||

二:新课学习:

1:听录音乐曲《金孔雀轻轻跳》

1)谈谈傣族同胞的风俗、服饰特点(借助图片或投影片)

2)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感到是什么场面?傣族同胞在做什么?

2:学习歌曲(听唱法学习)

1)听歌曲录音《金孔雀轻轻跳》;边听边拍手边轻声随唱;

2)随教师的范唱边拍手边轻声随唱;

3)随教师的琴声,引导学生小声随唱;

3:歌表演唱:

1)傣族舞蹈动作学习;手型(孔雀)、孔雀鹤立、孔雀开屏等

2)一起随音乐练习(可自由组合,动作不可要求过高)

3)录音伴奏:分二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曲《龟兔赛跑》

2、自由创编动作参与音乐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曲《龟兔赛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感受乐曲中乐器所代表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动作的创编,积极参加探索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锻炼自己听觉能力、反应与控制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1)分辨大管与单簧管的音色特点,想像哪件乐器可以代表龟和兔?

2)初听,(完整听全曲)引导学生边听乐曲与故事,想象龟和兔音乐各有什么特点?

2:复听乐曲《龟兔赛跑》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1)动作创编:分角色“龟与兔、森林中的其它动物、及啦啦队”

2)模拟场景:赛跑路线、啦啦队的动作、其它动物的动作与位置;

3)录音伴奏(要求全体参与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鹿》

2、音乐剧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一、听唱法学唱歌曲《大鹿》,要求学生能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能有力度控制地演唱歌曲,体验团结力量大的歌曲情绪。

二、、以歌曲《大鹿》音乐为伴奏,让学生通过分角色动作的创编,引导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使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快。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

2/4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

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大鹿》(听唱法学习)

1)随音乐边拍手边读歌词,要求;清晰、准确。

2)听录音乐曲《大鹿》

3)随教师的琴声,引导学生小声随唱;

2:歌表演唱:

1)分角色演唱歌曲、注意表情与动作(动作要求自编)

2)分角色表演;录音伴奏:分二组,一组、一组观看。

3)讨论:怎样表演最好最完整?

3:音乐剧表演

要求学生创编后再进行。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十课过新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窗花舞》

1、导言(简明扼要地介绍“白毛女“剧情;让以后让学生明白“剪窗花、贴门神”对于贫苦家庭是唯一洋溢着过年气氛的含义。)

2、初听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模拟“剪、贴窗花”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2: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晚会》

2、学唱歌曲《小拜年》

3、表演歌曲《小拜年》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晚会》,感受体验乐曲优美、质朴的音乐形象,理解晚会热闹愉快的气氛,并引导学生参与乐曲表达的音乐形象进行模拟表演。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小拜年》,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体验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

三、以歌曲《小拜年》音乐为伴奏,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

2/4XXXX|X.XX|X.X XX|X—||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晚会》。(简单扼要地介绍音乐家贺绿汀)

1)初听,(提示:在音乐中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鼓励学生自编动作进入角色地进行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小拜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小拜年》

1)引导学生自选一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或模仿打击动作也可)

2)动作创编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第6篇

一、与学生生理发育特征和敏感期相结合

进行课课练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充分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生理发育特征,比如,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骨骼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所以在进行课课练时多选择一些以发展形体和形态为主要锻炼目的的内容,如站姿、走姿、芭蕾舞的基本功练习等。另外,还要抓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速度素质”的敏感期为10—13岁,在这一期间多安排一些短距离跑、爆发性项目的课课练内容。

二、与学期教学进度相结合

教学进度决定教案的设计,学期目标统领课课练的安排。课课练的内容比较繁多,主要是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方面的身体练习。科学合理选择课课练的内容时需要注意紧密联系教学进度,比如学期进度中某阶段主要进行的是以下肢力量为主的跨栏跑教学内容,应适当搭配一些上肢和腰腹力量的课课练内容,例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双杠臂屈伸等练习项目,以达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

三、与主教材内容相结合

体育课的核心内容还是主教材的教学,课课练仅是辅助主教材而设置的,其目的是对课堂主教材教学的一种补充、促进和丰富。课课练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宜,千万不能占据太多时间耽误主教材的学习。例如在进行体操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组合教学中,利用基本部分的最后5分钟时间进行障碍跑接力游戏,这其实就是对主教材教学的一种丰富,利用课课练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灵敏性和速度素质,并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

四、与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课课练内容的选取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和实际的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开发,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像满族的“珍珠球”“抖空竹”、蒙古族的摔跤、黎族的“跳竹竿”等,都可以作为课课练的内容来开展,有效地解决了某些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的现实难题。

五、与背景音乐相结合

课课练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在安排练习之前,一定要向学生充分讲解练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并谨慎选择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体育运动的节奏所产生的“共振”来达到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消除学生参与课课练的懒惰或抵触情绪。比如在进行快速跑教学前安排课课练的练习为:1分钟原地摆臂——10米小步跑——10米高抬腿——20米跨大步走——30米中速跑。在上述练习中配以杨培安所演唱的歌曲《我相信》,充分利用欢快激昂的音乐节奏刺激学生的运动中枢,提高课课练的有效性。

六、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每学年度所测结果可以为学生及其教师提供科学的身体健康诊断,教师结合所测结果,在今后的课课练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弱项能力的运动素质训练,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更具实效性,更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提高体质健康的作用。

七、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教师不要忽略团队协作能力在课课练当中的培养,如进行多人配合完成的集体活动、花式编队的创新等练习,这些课课练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通过完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助探究的优良品质,凝聚了学生们的向心力。教师在课课练中提出要求,学生为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最终实现预置目标的达成,以此提高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

第7篇

论文摘要: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1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1.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学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areyou?Nicetomeet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youvery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nexttime.”

1.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清晰构图。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第8篇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来。小学音乐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音乐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启蒙阶段,为学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阶段,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微课”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教学;有效学习

《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论》强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善课程教学机制和体制,引进新型的“微课”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在合作、创新、自主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培养自己的音乐乐感,提升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微课主要是采用视频讲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录制几分钟的短视频,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抓住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课程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案设计的模式,直接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不必要的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学习。采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很轻松地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点明了正确的学习方向。所以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下,引进微课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小学音乐微课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进“微课”讲授教学重点

“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教版)《拉萨谣》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练习本歌曲,进行具体的吐字和发声练习,结合具体的民族风情,体会自然质朴、深邃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藏族民歌的创作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人文知识。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拉萨谣》的视频舞蹈,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感受这首音乐的魅力。接着给学生在小视频里面展示藏族民歌的一些基本创作特点和人文魅力,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融入这些人文因素。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这首音乐的演唱节奏,同时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本首曲子的“旋律线”,使学生跟着《拉萨谣》的“旋律线”进行具体的演唱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微课”很好地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引进微课讲授教学难点

微课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述了所学内容的难点,并把难点进行简化,促进学生理解,便于学生对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乐感。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教版)《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唱《鹰》这首歌曲,在歌曲练习的过程中注重理解运用渐强、渐弱记号的演唱模式,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由于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有感情歌唱过程中熟练掌握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应用”,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这节课的难点教学内容,通过音符演奏的动态效果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说,使学生掌握这种练习模式。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力度记号的演唱练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基础练习完成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鹰》的演唱练习,使学生先跟着多媒体上的音乐进行哼唱,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轮唱训练等,逐渐训练学生二声部的合唱能力。“微课”讲述教学难点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W生的音乐素养。

三、引进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微课采用多媒体的展示形式,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画和优美的音乐,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可爱的家》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首歌的演唱技巧,通过饱满、深情地演唱,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在上课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小视频,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即“使学生可以看懂这首歌的乐谱,并学会跟着乐谱和弹奏进行模唱”,教师带领学生紧紧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播放一个《可爱的家》的小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乐谱,带领学生分析具体的演唱模式,从而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音乐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引进新型的微课教学,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进行一一阐述,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和深刻思考,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乐感;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J8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05-02

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非通过死记硬背能够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如果教师只是按照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没有明确钢琴学科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多种困难。乐感是钢琴学习中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真正理解相应的乐理规律,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1]。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须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

一、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意义

乐感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指的是在音乐层面的一种敏感度、反应度,这种能力是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真正提升学生钢琴水平的前提。在钢琴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类钢琴作品的内涵,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有着重大意义。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钢琴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只有当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才能主动投入到钢琴学习中,为学生后期的钢琴学习创造条件。钢琴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乐感则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深度融入钢琴学习环境中,在进行钢琴演奏时能全身心融入钢琴作品中所营造的环境,进而增强演奏效果[2]。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如果只通过教师进行约束,将难以确保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因此,培养学生的乐感至关重要。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增强钢琴学习的整体质量。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演奏技巧的传授以及基础乐理知识的讲解,这样虽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培养学生乐感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质量,确保学生钢琴学习的整体性、全面性[3]。在钢琴演奏中,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真正领悟钢琴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特性,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学生后期钢琴的高效学习准备条件[4]。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潜在欲望。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在钢琴层面的追求和欲望,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5]。很多学生虽然知道乐感对钢琴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懂得如何提升自身的乐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6]。因此,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满足了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潜在欲望,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教学质量。

二、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途径分析

学生的乐感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经过后期培养以及学生的长期实践获得,所以教师须加强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视度,并在钢琴教学中从多个层面着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循序渐进,并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途径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听力的培养

听力能力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基础条件,也是掌握钢琴音乐节奏的重要前提,只有加强对学生听力的培养,才能为后期钢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在开展钢琴教学时,乐感的培养前提之一便是听力,一般在钢琴学习中的听力指的是声音辨别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只有当学生准确辨别钢琴音乐中所表现的旋律、音调,才能更好地掌控相应的乐理规律。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须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音色、曲调、节奏等内容,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乐感[7]。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时,教师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善于聆听自己弹奏的音乐,辨别声音的准确度、节奏的适宜性,找出相应的不足。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做好练耳课方面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断奏与触键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相应的课程内容,熟悉各按键及乐理知识。之后教师可选择几段曲目进行断奏弹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断奏的弹奏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采用断奏的弹奏方法进行触键练习,并让学生对自身弹奏的声音和效果进行判断,注重循序渐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钢琴音乐的内在含义,让学生准确辨别高品质的钢琴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因此,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是自己主讲,留给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这样会给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欣赏时间和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感染,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钢琴音乐鉴赏能力,为学生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在长期连续的钢琴音乐欣赏实践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钢琴音乐方面的水平。例如,在学习非连音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些相关曲目。之后教师可让各学生从钢琴音乐的欣赏中对音乐的内涵进行描述和表达,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相应的音乐情感和钢琴音乐背后的含义。然后教师可布置一些鉴赏题目,让学生根据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的感悟处理相应的题目,并总结相应的乐理规律,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

读谱能力的培养是钢琴学习中的基础条件,也是后期钢琴学习中的必要前提,如果学生的读谱能力不强,将难以准确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也难以进行钢琴的演奏,进而给学生后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钢琴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时,也需传授相应的音乐知识,做好读谱能力的培养工作。钢琴作品中的琴谱是钢琴音乐传递的载体,也是表现钢琴作品魅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学生准确把握相应的乐谱时,才能更好地演奏出相应的钢琴作品,增强学生的乐感[8]。实际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读谱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乐谱中的各类记号、指法,明确相应的乐理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乐谱准确进行弹奏,且在弹奏中能胸有成足,将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作品进行紧密结合,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例如,在学习连奏时,教师可先对乐谱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明确,并做好标记。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读谱练习,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记录下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做出针对性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读谱,为学生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

(四)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

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强的艺术性,注重依靠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所以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钢琴水平。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关键条件,如果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缺乏想象力,将难以有效融入钢琴学习环境中,也不能深入理解相应的作品内涵,进而给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须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双音弹奏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视频,让学生能产生一定的画面感。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整个钢琴弹奏过程进行联想,并与各类画面进行联系。然后学生再结合相应的联想画面进行钢琴弹奏练习,进而更好地增强乐感。

三、结束语

以往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大都以相应的教案为教学依据,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固定,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感的培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钢琴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因此,教师须明确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钢琴教学效率,让学生更乐于学习钢琴知识,确保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佳弘.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7):125+127.

[2]伟.高校钢琴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5,(16):85+103.

[3]耿蕾.论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问题――乐感培养的方式方法[J].当代音乐,2016,(12):30-33.

[4]聂蓓蓓.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4,(3):104-105.

[5]耿蕾.论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问题(上)――乐感匮乏的原因分析[J].黄河之声,2015,(12):19.

[6]郑尧.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36(7):89-90.

[7]何思惠.浅谈少儿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5):258.

[8]丁一家.在钢琴教学中培养演奏者乐感的策略初探[J].北方音乐,2015,(14):8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