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6:19: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最大优势在于多部位多靶点发挥作用,这既是中医药取得临床疗效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是中医药客观化、直观化、普及化乃至国际化、现代化的极大障碍。本院肿瘤科林洪生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的肿瘤基础科研中,一直强调对中药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按照中医的配伍理论对其进行有机的整合,试图探索出一条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新途径。笔者现就林洪生主任医师有关“中药有效成分的合理配伍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必由之路”的学术观点加以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林师在科研中时刻强调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作用特点,认为复方治疗肿瘤的实质是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一致的条件下,通过多组分作用在多靶点上,融拮抗、补充、整合、调节等多种功效在一起而起治疗作用的一种药物配伍形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比较方便地调配出符合天然的气味归经、君臣佐使等关系的药物组合,具备西药所没有的网络调节的功效。而这也直接导致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最大缺憾,那就是药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太复杂,没有明确的分子靶点,甚至部分中药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进而限制了它的普及。所以,林师认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现代化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信息的累积,进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那么,在量的累积方面,对中药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按照中医的配伍理论对其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尽管迄今在中药有效部位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如从青黛中分离得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的靛玉红,从人参中分离得到对原发性肺癌和肝癌有辅助治疗作用的人参皂苷Rg3等;此外,还发现大毒中药砒霜中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确有疗效。然而最大的争论在于,如果某一中药或方剂中只有一种成分是有效成分,那它可能很快就变成经典的西药,使很多的中药变成了西药,只不过这类西药脱胎于中药;它走向了临床,却没有回答中药本身的药理问题,只给出了现代西药的药理学报告,所以,看似中药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在逐步失去自我。关于这一点,林师从另一个角度认为,它恰恰是为中药药性理论得到真正的阐明准备了更好的条件。
2 现代医学防治恶性肿瘤及西药研发理念的转变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靶向调控在肿瘤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环节已经逐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随着新靶点的不断涌现,新药物随之接踵而至,这就给恶性肿瘤的现代医学治疗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究竟有多少靶点可以调控?究竟需要应用多少药物才有可能达到全面而完整地对这些靶点进行调控且不会产生调控的失效?对此,林师的观点是,在国际范围内、在系统生物学逐步在医学研究中突显其主导作用的今天,现代医学很快就吸收了它的精华,出现了一种新的在药物研发上的尝试,那就是“配伍西药”。目前西药的整个研制系统就是,尽快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和手段武装自己,而且这种武装是直接的。可以想象,当人体内各种大分子物质之间网络相关的基础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时,尤其是把由单靶点设计向多靶点设计过渡时所面临的网络关系解决后,就可以发展一套成熟的多靶点定向或定点改变网络调节的技术,并可能在大范围内导致配伍西药的出现。据此,林师认为,中医防治恶性肿瘤占有先天的疗效上的优势,又在配伍上拥有现代医学所没有的高度系统化的理论基础,只是药物成分之间的关系还太复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和中药浑然天成的系统思想,以及既有的中药体系来指导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研究,是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应该尝试的一个路线。在此过程中,中药配伍理论有可能得以在现代科学的层面上实现新的系统化,不完善的部分得以进一步完善,无法解释甚至错误的部分也有机会得以扬弃,至少暂时封存。
3 中药有效成分合理配伍防治肿瘤的实施路径
林师认为,这一过程必定要经历以下3个步骤:单味中药有效部位及各有效部位所作用的各个靶点的明确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及其作用靶点的明确配伍理论下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整合模式的形成。她认为,目前中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单味中药有效部位及各有效部位所作用的各个靶点的研究,而第二、三阶段可以根据需要相互调换位置,如在研发新药时就可以参照配伍理论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整合,以求达到突出的临床疗效;而在进行配伍理论研究以及复方的药理机制研究时,就可以进行前述第二阶段的研究,既可以丰富中医理论,又可以为最终达到第三阶段而积累素材。所以,林师在数十年的实验研究中,开展了大量的中药有效部位作用机制的研究。如人参皂苷Rg3对荷瘤小鼠肠黏膜免疫的影响[1];川芎嗪、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的表达、内皮细胞通透性表达的影响[2];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4V6表达的影响[3]等。并进行了一些中药有效成分配伍后治疗肿瘤的研究,如以黄芪、苦参、川芎为主组成的复方提取物金安粉针剂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4];中药复方肺瘤平膏有效成分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5]等。林师认为,将来发展的结果将是依据药性理论,把成百上千种核心的治疗肿瘤中药的有效成分与细胞内的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响应而规律地对应起来,既符合中医的配伍理论,又符合现代医学病理、药理理论,而且还可以清晰明白地鉴别历代传承下来的中药配伍理论中科学与不科学的成分。而目前所要进行的工作是,一方面要进行大量原始数据的累积,明确有效的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在防治恶性肿瘤时对肿瘤本身及人体组织器官各个层面的干预和影响。很显然,谁先拥有上述这些数据,谁就掌握了针对恶性肿瘤的配伍药物设计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要大胆地进行中医配伍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整合研究,其原因在于中药在防治肿瘤方面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其理论框架的相当部分是靠得住的(只是还无法与现代医学直接对话),这就为依据中药理论抢先直接进行有效成分的配伍使用奠定了部分基础,在此过程中,中药理论还有可能得以在现代科学的层面上实现新的系统化,也有利于研发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新药物。
4 中药有效成分合理配伍防治肿瘤的具体方法
林师认为,要实现中药有效成分合理配伍防治肿瘤这一目标,在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上也应该有所选择。①应明确中药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最好能找到与疾病相关的分子靶点。应当认识到,传统药理学方法对诠释中药复方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复方已经过人体多年的试验,它的原创点在于揭示它对疾病治疗和复方的机理,而不是其他。如在人参皂苷Rg3的生物利用度被质疑时,有人研究发现,在胃肠道及循环系统,人参皂苷Rg3可以转化成人参皂苷Rh2,后者再转化成苷元ppd,由ppd起主要的抗肿瘤作用等。②重点应考察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对体内分子网络的干扰作用。复方的优势在于具有西药所没有的网络调节优势,其有效成分在多靶点、多部位对于失调的机体调节系统进行调节和平衡;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必须着重研究其对相关网络系统的各个靶点的调节作用,及整合到一起后的整体效应。如此,就能做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这也不失为对经典方实施二次开发的一个途径。③采用血清分子药理学的方法,首先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诠释中药的作用;当然,相关的整体动物疾病模型可作为进一步评价的手段之一,但监测指标应与体外实验结果相关,而不是恪守经典药效学试验的监测指标,同时为指导临床研究打下较好的基础。
5 展望
目前,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用药规律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临证时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然后“法随证立、方从法出”而进行“遣方用药”,再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加入有抑制肿瘤或调节机体免疫作用的中药。林师认为,这种临床用药模式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础研究发展到现阶段的体现。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种大复方、大剂量、大包围的临床用药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中药资源的浪费。由于内在机制不明晰,在同一个复方中,有可能有很多相同的有效部位及对某一个作用靶点的重复作用,而大量的其他有效成分也许并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起到不利于疾病控制的作用。所以,林师指出,未来中医药作用方式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中药有效部位的合理配伍与现代医学疾病明确的靶位之间的一对一的明朗关系,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医传统用药中不规范、不合理的方面,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医药对恶性肿瘤的防治无疑应该也是必须走在最前列的。所以,作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基础研究者,应以“中药有效成分的合理配伍”研究作为终极的目标,踏实、客观地进行如前所述的各种相关研究。当数据、信息、资料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许真正可以做到中医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的“黑箱”到“灰箱”甚至“白箱”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 皓,林洪生.人参皂甙Rg3对荷瘤及环磷酰胺化疗小鼠黏膜免疫力影响[J].中国肿瘤,2006,15(6):369-371.
[2] 林洪生,李树奇.三参冲剂对肺癌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的影响[J].中国肿瘤,1999,8(12):574-576.
[3] 娄金丽,邱全瑛,林洪生.小檗碱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D44V6表达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4):315-317.
关键词:开源节流,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
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优化企业施工管理是现阶段降低施工企业成本,提升工程施工利润空间的重要措施,然而只节流不开源的做法是很难为企业持续利润增长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施工企业要想实现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注重成本优化的同时,研究企业可能存在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即所谓的开源。只有把节流和开源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方能收到良好的利润优化作用。固定资产是施工企业成本消耗中必不可少且比重较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设备物资管理是企业贯彻节流开源职能的决定因素。
1.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现状
施工设备物资种类较多,品质不一,秩序混乱,价格变化较大是现阶段我国建筑物资市场的主要特征。物资设备市场的混乱现状使得企业物资采购和管理变得十分困难。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比如钢材、混凝土、防水材料等市场报价几乎一天一变,有些材料的价差在百元以上都是市场有的事情,且这些材料的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参差不齐,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也好坏不匀。建筑材料采购时常常提倡货比三家,可是在现阶段的施工设备物资供应市场中,有时即使货比六家也不一定可以采购到价廉质优的材料和设备。且从企业内部来讲,许多施工项目的保障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严重缺乏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及程序化的接口机制,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频率也较大,以至于企业整体施工项目的经济利益流失在内耗之中。责任划分的模糊使得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部门、工程施工部门、采购部门存在沟通不畅、反应迟钝的问题,使得许多建筑设备和材料常常无法按期供应。缺乏时效性和精确性限制的物资损耗审核上报机制使得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物资供应和耗费的详细情况,给工程物资设备成本控制和核算带来极大的不利。
2.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促进开源节流的重要措施
2.1重视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企业实施物资设备管理促进工程施工开源节流的主要执行者,企业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直接关系到开源节流在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中执行的力度。高素质的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人才起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性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善于观察市场价格变动行情。其次,能够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能够对物资设备的使用全过程进行基本账目处理。再次,对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能。最后,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强烈的物资设备管理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2.2充分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工程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施工企业想要通过施工物资设备管理职能促进企业施工活动的开源节流,就必须重视以下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首先,充分分析和总结物资设备市场行情,尽最大可能对市场未来变化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分析,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和布局情况,以便以物资运输距离最短化为目标优化材料堆放、搅拌机放置和运输车辆路线,尽可能的减少二次倒运的费用。其次,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用料计划和备料计划,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共同商议出科学决策,规避可能存在的断料风险。最后,做好部门间的沟通。部门沟通在工程施工阶段尤为重要,项目保障部人员要主动和财务部、计划部、工程部和试验室做好沟通。尽快使各部门的工作步调一致。当然,此项工作是需要项目部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予以协调和强化的。
2.3重视施工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
设备物资采购是构成工程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开源节流,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而设备物质采购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采购管理的绩效,因此,重视施工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开源节流的实现影响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成果,施工企业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张拉材料及机具、外添加剂、土工材料、防水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采购实行全国比货采购,重视供应商信誉评级建设,强化公司采购监督保障等。第二,重视对设备物资的充分调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购货批量和供应商评级确定长期或者指定合作对象。第三,重视公司保障设备物资网站建设,确保材料供应价格的及时了解。
2.4强化设备档案及资产获取管理
施工设备是企业宝贵的固定资源,其使用状况、数量、规格、折旧程度等都可能会对工程施工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设备档案及台账具有严峻的紧迫性。企业只有实时了解本企业拥有的施工设备及设备的状况,才能更有效的安排其生产使用,以便以最低的设备损耗取得较高的工程设备使用效率。
对于设备获取的管理主要是对新建工程项目所需大型设备的购置或者租赁获取方式进行论证。强化设备获取管理就是为了相对较少的支出获得工程施工所需设备的使用权,以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但当一项施工设备对于企业十分重要,且采取租赁的形式的话不能确保企业在需要时一定能够获得其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多的考虑其使用权活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不仅仅是设备取得时将要花费的成本。因此,对于资产获取的管理方式和策略的选择与却定,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企业总价值的最大化。
2.5促进企业施工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项目部采购的材料总金额凡超过五千元的必须以书面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禁口头约定。对于常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 的采购合同,公司保障部将下发的统一的合同范本。对于大宗材料的采购合同必须经公司保障部审核后方可签订。所有的物资采购合同必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方可生效,所签订的采购合同须报项目财务部一份作为支付依据。项目保障部应由专人负责合同的保管、归档整理,建立合同台帐、记录合同履行情况。公司保障部将随机抽查项目部采合同执行情况。
2.6强化对周转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周转材料是指能够在多次施工中使用,且价值被逐渐转移但原有形态不能确定为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材料。常见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这些周转材料都是建筑工程施工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物资。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能够明晰企业施工成本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确立成本优化节约点准备条件。一项工程施工项目一上马,其设计和组织所需要周转材料就必须按照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予以准备妥当。周转材料的成本费用一般在项目部予以反映,通常采用项目内部使用租赁制度。施工部门负责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收费。在周转材料的租赁率确定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市场价格的变化及其实际摊销情况进行测算的。项目部门自周转材料取得之日起,就需要对所有的周转材料进行台账建设和记录,并对作为原始凭证的施工图纸和供应商清单进行收集保管。由保障部门负责周转材料在个项目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周转材料在调拨前应当就其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考虑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耗及将要发生的费用,以便比较调拨成本是否超出周转材料的使用价值。对于材料的调拨较常采用的原则是就近原则。
2.7做好竣工清场和材料的节超分析工作
以往多数项目竣工后,材料的节超情况都未详细地进行核算分析,这样不但不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不能提高保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后的项目不仅要逐月核算分析节超情况,并且在竣工后及时进行核算分析节超情况,为项目的总体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具有普遍性,该专业的设置是为了适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加优秀的物流人才,促进我国的现代物流跟上时展的步伐。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复杂性,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要求。这些年来,我国的物流发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物流专业的教学中,各高职院校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寻求培养学生物流实践能力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物流综合素质的提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1.1改善了教学方式
能否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一直是我国广大学校在教育中做出的重要工作,这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通过展开实践教学,就是一种改善教学方式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物流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人才,展开实践教学,并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1.2丰富了教学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具备复杂性,除了理论知识,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够在实际的物流活动中减少工作失误,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加入实践教学的环节,能够丰富物流管理教学的内容,对于一些难以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实践性内容,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得到明确的展示,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有关实践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虽然我国在物流管理专业中也适当加入了实践教学的成分,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创新实践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物流管理教学的现状。
1.3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在该专业的教育中,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本来就是一项与实践相挂钩的专业,既需要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在现代物流教育中,加入实践性教学,是改善当前不良教育状况的重要举措。学生接受物流管理知识的教育,对某些实践性强的知识,在理解上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进行实践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
1.4提高了物流教育水平
改善教育方式,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物流教育来讲,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就是改善物流教育情况的重中之重。根据调查研究,在我国高校中,对物流教育普遍存在实践教育不足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利用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展开高效的物流活动,在发生物流事故时,难以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在物流专业教育中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能够解决教育实践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物流管理教育水平的提高。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教育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各个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促进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实施创新教学战略,是每一个学校在教育中需要做出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创新教学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创新不足的问题表现的非常明显。实践创新的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无法改变不利的教学状况,难以提高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层次。具体来讲,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实践不足主要体现在认知实践不足、实践平台建设不合理、实习形式化严重等方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需要首先加强对学生物流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认知实践作为加强学生对实践重要性认识的第一步,缺少了这一步骤,学生就难以在后期的学习中做到脚踏实地。认知实践是学生进行物流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物流管理教育中,已经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认知实践在各个高校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对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起到实质性效果。其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实践中存在实践平台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建设物流实践平台,是还原某些物流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理解的良好方式,如果能够建设科学合理的实践平台,将能够对学生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实践平台的建设具有诸多积极影响,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没有通过完善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展开物流实践活动的具体条件。很多高校并没有完善与物流实践活动相关的各种系统,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实习形式化严重也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实践不足的体现。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不良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实习存在错误的理解。在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中,仍然难以克服形式化的问题。高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利益,形式化严重的实习难以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策分析
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得出的问题,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下对策进行改善。
3.1进行认知实践
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实践知识的认识,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才能够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为了更好更快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在教育之初,展开认知实践活动,是创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第一步。进行认知实践活动,具体体现为物流活动的演练、观看视频等方面,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现代物流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从而加强学生对物流实践活动的重视,认知实践活动的进行能够初步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行动力,作为学生后期参与物流实践活动的推动力量。
3.2进行校企合作
近些年来,广大高校为了提高教育发展质量,逐渐引入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满足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发展需求。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进行实践教学,采用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为了增加教育的深度,促进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某些疑难性问题的解决,学校可以派遣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考察,将在企业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物流的相关知识,增加学生对物流知识的理解。
3.3建设实践平台
在实践性强的专业教育中,需要通过展开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需要融入实践活动,才能够将某些知识进行还原,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进行实践教育就需要建设实践平台,为实践活动的进行提供足够的条件。建设实践平台,就是要完善有关物流活动的各种系统,比如货物储存系统、运输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建设实践平台,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融入实践教育的关键步骤。
3.4参与实习
在我国的各项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实习,是锻炼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实习,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也应当通过实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各个高校应当对实习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就应当特别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加强实习锻炼,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物流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实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结论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利用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各个高校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采取相应对策,为我国物流管理教育积累更多的经验,促进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庆亮.情景教学理论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罗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员 素质 知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物流公司必须加强物流管理,而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人。因此物流公司要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让其成为职业道德素质高、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精通的复合型人才,更好的为公司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职业道德素养。一方面,加强物流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定期对物流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向其灌输学习,始终把国家和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拒绝诱惑,提高物流管理的规范性。烟草工业是一个盈利大、效益好的行业,要特别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二)物流专业知识熟悉掌握
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性产业,物流管理涉及到经济、管理、技术、法律、英语等知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物流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具体来说,物流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运输仓储知识。物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运输仓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现代运输仓储知识。二是财务知识。物流包括资金流,要熟悉掌握财务管理知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法律知识。及时掌握国家最新关于物流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四是国际贸易知识。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频繁与世界经济接触,物流更是如此,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五是管理知识。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管理观念,重视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团队合作意识强
物流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运输、仓储、搬运、流通、收货等各个方面,是一条专业的产业链,且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影响整个物流链,因此必须加强各环节管理人员的协调沟通、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物流工作。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物流管理的科学性。
(四)组织协调交流能力强
物流管理不仅要与物流公司各部门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与客户接触,这就对物流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交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要了解本公司物流流程,严格按照物品的生产包装、仓储、运输、装卸、信息处理等流程进行操作,组织并协调各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物流的畅通。同时物流管理人员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
(五)应变能力强
由于现代物流涉及环节比较多,加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物流出现意外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考验物流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具体来说,管理人员首先要冷静,保持大脑清醒,然后及时采取手段合理利用有效资源,保证物流的正常运行。
二、物流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探讨
物流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包括管理知识、物流专业知识、外语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软件知识等等。其中,管理知识主要有财务管理、管理学知识、市场营销管理、商务管理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物流市场竞争压力大,这就要求物流管理要熟悉掌握市场营销知识,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相应地调整管理方法。物流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仓储运输知识(有汽车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配送专业知识、包装知识(包装机械知识、包装材料知识、包装技术知识等)、装卸知识(搬运机械知识、装卸生产管理等)等。外语知识主要是熟悉掌握常用外国语言,如英语,这主要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经济交流来往频繁,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软件知识主要是熟悉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此外,还要掌握经济法、物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提高物理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三、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复合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大放异彩,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相应地增加了就业率。烟草的物流管理,包括产品包装、仓储、运输、装载卸载、信息处理、客户交流等内容,比较复杂且多变,这就对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管理不仅要熟悉掌握物流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物流管理的规范性,促进物流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物流管理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一)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支持环节。由于物流系统效率的高低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亦是实现其“以顾客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根本保证。鉴于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重要性,物流管理在全国首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看,毕业生选择物流管理方面就业也是一个重要就业途径。由于国家对于从事物流活动的基本操作员、供应链管理人员需求量极大,电子商务专业适当补充贸易、物流、商检、海运等知识,使学生就业在进出口企业及各主管单位实现电子商务EDI互联互通后从事进出口报关通关、货代、船代等业务及传统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物流管理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支持电子商务实现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当做单独的一门课程,目前各高校对其教学目标缺乏明确定位,使得各高校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且侧重点不一致。大多数院校在开展课程教学时独立讲解物流管理的内容,隔裂了物流与电子商务,忽视了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二)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性学科,旨在实现电子商务中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目标。但是目前很少有院校专门为电子商务专业建立从订货开始,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物流网络模拟教学实训室,也缺乏相关的模拟软件,教学方法以教材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因此,很多学院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应聘物流方面工作时,与物流专业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管理的教师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应注重物流管理理论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而任教电子商务专业中物流管理的教师大多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掌握物流管理的全面内容,但是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缺乏系统的了解,不能联系实际,这也导致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与实践脱节。
三、改进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学的建议
(一)明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通过调研发现,以电子商务物流功能要素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输、仓储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应用较为广泛,从而确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电子商务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持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物流管理教学,同时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需求。
(二)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现代化特色,物流管理课程应注重其实践性的应用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化手段,将物流企业实践知识与理论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授课信息量的同时又运用到了电子商务的特色,以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开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模拟软件
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是比不可少的,不同的物流软件其侧重点不同,所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模拟软件的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电子商务物流实验室存在经费困难,也可以为学生下载免费的试用版,由于具有正版绝大部分功能,也基本可以满足物流教学的需要。
3、加强学生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训
学校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需要,结合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适合的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电子商务、物流等企业的就业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直接面向工作岗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师的队伍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实践相结合,担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师,在其物流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断跟踪物流管理的发展前沿,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同时采取进修、网上交流等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四、结论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1.1 传统物流管理思想严重,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淡薄,造成物流信息化系统标准不规范,物流化过程难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流之间的供应链经常出现问题,信息共享不足。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大量的投资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逐步发展,目前依然很少有企业把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单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物流管理信息化仅仅是依赖于整个单位,整个的信息化过程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1.2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物流知识将成为客户物流体系改革、整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如各种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将成为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知识化和科技化物流”将成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前企业自动化办公环境比较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落后,物流管理信息化设备老旧,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3 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企业面临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来支撑,物流管理信息过程中人才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开始从事物流信息化的员工,均是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仅仅是对物流知识较为熟悉,在现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都是慢慢摸索,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服务很多环节涉及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对此方面的流程和问题考虑不周全,后期问题繁多。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2.1 转变传统物流管理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在现代物流基础之上,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规范的物流信息化流程和物流信息化标准,鼓励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对积极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开发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以降低企业物流信息化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和关注度。企业自身要充实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分类出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部门,设有专人负责。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沟通和交流,多在企业间召开企业信息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会,使企业更加认识、了解信息化。企业间开展广泛的物流信息化交流,沟通,合作,也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王民坚(2010)指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与电子商务链接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企业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以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当标本兼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信息体系,必须重视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公平信息管理平台
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收集来自各处的信息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信息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效率,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朱涅林认为(2007)物流信息系统是对库存、订单、仓库作业、运输配送等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决策分析的人机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DDS) 等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完善物流管理的各个模块,实现一体化建设。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维护)、货源管理系统(货源的登记、货源的运营管理)、物流机构认证(物流单位认证、担保)、货源信息系统、物流单位状态信息系统、物流运输方法建议系统、物料存储方案建议系统、物流咨询系统、物流技术培训系统、物流信息查询系统、网上仓库、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管理系统、GPS管理系统和电子地图维护系统加强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合作的风险;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业务的监督,健全的销售系统平台,能对客户的相关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平台,能累计客户资料,提高物流质量。钱佳(2009)指出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成的,客户的信用一方面是靠外部抽查收集获得,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获得。客户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对分销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好系统库存管理,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在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钱佳,2009)。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灵活的物流管理信息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估价就要发生变化,平台会对市场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能直接有效地预测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状况。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构建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对产品后期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监督和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2.3 提高网络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是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技术。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建设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BF/ID)、便携式数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智能卡(Smart Card);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运作规范化。王林,曾宇容(2005)指出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等构成。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控制。加快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仓储管理信息化、运输管理信息化、订单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代码及参数管理信息化、报表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
0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物理管理信息化水平,只有保证了物理管理信息化水平,才有可能促进我国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来看,物流管理信息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工作意识;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改变以往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不断培育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设计原则
1.1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得性
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得性。首先,客户在下单时,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储存,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保证信息化系统具有把书面信息快速准确地转化为电子信息的能力。其次,信息系统应该突破空间的限制,保证客户能够搜索到最快捷的获取方式。由此可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可得性的重要性。
1.2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
目前,从狭义上的物流信息准确性来看,企业要想保证物流作业和管理达到一定的平衡,就应该落实实际存货跟物流信息系统中提供的存货记录的一致性。从广义上的信息准确性来看,企业不仅要保证信息可得性中提到的书面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保证物流流通情况与管理系统中显示数据信息的情况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精确性,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3 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及时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应该定期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从而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应该及时向客户和企业提供物流快递的反馈信息,让客户和企业双方都能够及时了解物流信息。如果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的物流信息不及时,那么就会使得系统显示的信息与实际的物流情况有很大的偏差,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物流管理的风险概率。
1.4 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
在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企业还要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企业在设计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应该保证界面的美观大方,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才能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美观大方的物流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为客户营造舒适的氛围,同时又能够使客户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客户对信息有多样性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性能,从而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数据和信息。最后,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保证界面的有序性,从而提高客户的使用效率,减少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1]。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工作意识
从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都存在管理思想落后,物流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有的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只是局限在搬运、运输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对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得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此外,目前,很多的企业都选择自营物流方式,这体现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局限性。
2.2 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
据相关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属于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为了节省成本,都会让其他的工作人员兼职物流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信息化流程[2]。与此同时,有的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并不了解物流是什么,从而影响了物流操作的进度,抑制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
虽然目前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不完善,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比较落后,比如,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使用条码技术手段来管理物流,但是,由于我国的技术手段有限,从而使得条码技术使用率比较低。此外,由于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我国资金管理有限,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长远发展[3]。
3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通过以上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应该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定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做培训,提高他们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断转变他们的工作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具体如下:
3.1 培育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要想保证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就应该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育。目前,物流管理工作人员都不是专业性人员,他们都普遍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多招聘一些懂技术和业务的专业人才,不断充实物流部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实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采取人才定岗的方法,根据员工的特长和知识水平来决定员工的岗位。现代物流是一种增值服务体系,设计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人员应该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依靠现代化先进技术来进行物流管理[4]。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够胜任物流管理信息建设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
在具体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中,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物流管理目标。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制定物流管理目标时,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把企业地理特征、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状况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第二,企业还应该采取定量方法来判断企业物流管理能力,保证数据流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3.3 加强物流技术管理
针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物流技术属于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企业应该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管理手段,其中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信息化标准、ERP信息技术等。总之,提高物流技术管理水平,能够促进资源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代码和参数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物流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配置,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更多物流管理人才。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力保障,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意义如下:
(一)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现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对毕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工学结合,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工学结合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专业就业实践以及工学结合培训,使学生在掌握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行为将受到企业生产质量、任务要求等相关因素制约,使学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学生在岗位上的诚实守信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物流管理管理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基地员工的示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会逐步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巩固学生物流专业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通过使用现目前一些公司研制的物流管理软件,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物流业务流程和获得相关表单操作方法的培训,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全真工作现场实践,能够充分了解物流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物流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巩固专业物流技能。
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措施
为了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为了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结果,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时,一方面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构,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在重构教学计划时应当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注重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同时听取专业人士的相关意见,并尽量多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如运输调度软件、配送管理软件等课程,同时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时间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另一方面,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时,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校企结合、内外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加大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编撰力度。编撰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材是有效规范教学实践的理论保证,因此,在优化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时,应当编撰规范实用、体系科学的实训教材及指导手册。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当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内实训室是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又可以对设备操作进行反复训练。因此,学校应当加大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既要加强各类物流模拟软件的实训,同时又要注重物流管理虚拟车间的开发。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联合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也可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鼓励和支持教师组建经济实体,创建自主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加强教学师资配置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可以采用培养、引进以及外聘的方式,来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师资配置。学校可以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参加中级职称以上的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物流实践和项目研究,培养更多双师教师,不断提高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①设置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教学环境又有着现场环境和虚拟环境之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目标以及资金投入,合理设置教学环境。如:教师在进行物流信息处理、物流营销和成本分析以及国际物流与货运课程教学时,可以采用企业物流运作图片、实训软件以及视频等方式来进行教学。②注重项目教学。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来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来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作业人才和物流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既要求其具备相关物流理论知识又要求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配置,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备物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卓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16-16,265
[2]方巍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12,(5):89
[3]邓恢华,姚泽有.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2):26-27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有效措施
1引言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物流方面的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开始逐渐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同时还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质量。但是,部分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并且内部缺乏优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措施展开探究十分的有必要。
2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2.1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部分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充足的关注与重视。第二,企业未能够建立单独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位置逐渐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2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的一个最为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现阶段,几乎大部分家庭中都具备电脑,并且其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现如今,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在家进行购物,这就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化不断的完善来实现。而这就要求企业拥有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其不仅仅需要精通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应该从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注重提高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应该全面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积极的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实现对物品运输的实时监控,并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和方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充分发挥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另外,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结合国家的这些政策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效的弥补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的不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分层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以此塑造内部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后加强工作人员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最后,按照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的需求实施培训,切实的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施培训前,加强与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充分的了解其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以此切实的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3.3注重规划和管理信息资源
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物流信息资源。首先,企业应该准确的定位自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明确目标。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前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建立电力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其次,企业应该理清目前的数据流,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与数据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加强对有效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使其形成数据流,以此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识,并且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并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此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使其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郭秀红.探究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