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0:41: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运动医学学科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校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室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传授体育保健康复的相关技能,探讨运动中各种生理现象及生理变化不同水平的机制,掌握与运动相关的若干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资源配置,忽视资源共享
在运动人体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以往学科分离、各自为政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运动实践的要求,长期延续的结果必然使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与实践面临重大、复杂的障碍。同时,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条件、研究成果、经费水平、建设规模,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即便是在学术传统和基础积累方面,也显得十分薄弱。因此,需要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来加强专业高效的实验平台建设。
(二)组织机构之间相互独立
在目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组织结构中,往往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又单独设置不同的实验分支机构。这些机构或分支都不可避免的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强调自身的完整性,而对其他分支的建设情况却较少关注。这就使得实验室的整体建设中资源重复配置严重,实验设备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充分的利用,极大地限制了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教学和管理方式落后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长期以来都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弊病,这主要是学校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实验”思想的束缚,致使实验教学被置于尴尬的境地。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必须通过“教师讲解 + 学生动手方能实现,封闭的教学模式必将使学与用脱节、知与行不一”。此外,这种落后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使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理论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难以相互沟通和融合,对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当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思考
(一)加强实验室的特色建设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隶属于体育系的基础实验室,它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解决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身体机能、能量代谢以及运动损伤等问题。随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实施,它不仅承担着完成实验教学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健身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检测和健身指导等功能。
(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
在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大而全、多而贵”,这些资源不但能够应用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课程中,在其他学科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资源在学科-学科之间的共享力度,使实验室的外延得到体现,在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
(三)加强实验室的社会功效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特色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已不仅仅使学生受益,对于指导大众健康与健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血压、心电图、尿成分、血糖等项目的检测与分析,评定身体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身体体质测评、健康监督、健身等生理学问题咨询,同时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体状况,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地锻炼方案,即运动处方,全面指导大众健身,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除具有指导大众健身的功效外,对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运动员心肺功能、运动前后的血乳酸浓度变化及尿蛋白的检测,可以评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从而判断运动员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可以制定有效的训练处方,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测试标准。
(四)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
实验室开放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基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在原有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对学生有吸引力,基础条件较好的实验,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实验内容、时间和条件等方面都有保证的情况下,面向广大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五)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人才培养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在配备专职实验人员,新转入教师时,必须经过一年的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参加学术研讨、考察学习,并主持、参与高水平研究项目,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浮躁心理,端正学风,勤奋治学,强化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目前,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加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以开放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全面提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段立军.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 )
[2]王 红.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11)
[3]陈 华.略谈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体育科学研究,2006, 6
一、 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文化意蕴
1.改善生命存在方式,培养农村学生自由自觉的、理性的主体精神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需要自由自觉的、理性的、现代化主导性文化精神,而农村儿童在农业文明的洗礼下以及农村日常生活的熏陶下,天然存在着自发与自在,这种根植于日常生活的自发与自在构成了他们成为主流文化中作为具有生活意识、问题意识的“人”的一种障碍。比如,他“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他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意识不到转变和中断,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1]。自由自觉的公民文化,自律的大众文化,自我提升的主体意识将给农村青年的成长与成熟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唤起农村学生的自觉与自由,教育首当重任。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恰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学生基于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生活,最终在体验、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生命存在的方式,使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价值观念,或是行为发生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都为农村学生的精神健康发展提供了机遇。
2.改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增强农村学生的学习力和充分的、富有逻辑的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质是意义学习的过程。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学生单纯的认知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个体基于情境、基于信息资源的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表达的过程。这种学习是个体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深刻而持久的渗透性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课程的安排,而是主动在具体情境中寻找课程价值、自我价值、自我超越的过程,这种学习在其自组织的过程中,加深了学习者自身对学习意义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创造能力,在充满变化的体验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形成。
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学习、生活情境或是突发事件的挑战,如何应对困难与困惑,如何做出问题解决策略选择,都需要学生不断地探索与思考。在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在自发走向自由自觉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得以养成和提升。学习力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目前的问题,更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目标,为未来而学习的精神态度。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观察、思考、分析、决策,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情境之下,如何处理随机事件等等,最终能促进学生学习情意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的信息越多、经历越多,其内心想表达的内容就越丰富,在问题产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下,学生积累的信息和知识通过言语表达时,就会越发富有逻辑和充分。
判断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如何,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言语表达是逻辑的外壳,所谓逻辑就是语言逻辑,所有逻辑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活决定了他们接触的通常是直白、单调的语言,语言逻辑层次较低,相对简单。同时他们也缺少必要的引导,缺乏思考事物本身所隐含的机理、规律的过程。这是导致农村学生逻辑能力不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创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增加农村学生的信息量,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3.弥补个体与生活之间的断裂,激发农村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活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社会生活或个人生活相关联,其目的、意义、价值必然体现在学习个体与生活接触的各种活动方式上。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基础在于生活共同体,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个人所独有的内心状态能通过日常语言所具有的暗示作用为他人所领悟、所理解。因而,相互理解所取得的共识并不是取消每个个人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彼此相处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包括宽容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也就是和谐并不排斥他人的独特性,人和人之间要懂得容忍和尊重。
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是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自然及其规律,另一方面是在尊重自然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前提下来改造自然,以使自然更适合人类生存。自然现象、自然问题、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从小就能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从而树立改变自己适应自然以及改变自然以适应人类这样一种观念,比如学会权衡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的利弊得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诠释和思考,由这三对关系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也将成为学生思考的对象,意识发生、成长于实践,因此,在实践及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重大。但是,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如父母的文化水平,村落的文化气息,交际群体的外显文化,学校教育教学的压迫,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消极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的方式弥补了学习个体与生活相割离的状态,把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发生场所。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接触生活中的人、事、物,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并在实践体验中建构学习与生活的关联。
二、 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文化意蕴的实现路径
课程价值既体现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更隐含在课程资源的组织、设计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的不足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造成了课程理论和实践价值无法实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网络课程搭建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平台,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调查、访谈、制作、角色扮演、表达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主题的形式统整各种课程资源,其中统整思想作为整个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的思维与能力;以学习活动的展开来支撑课程设计,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内隐的心智活动,二是外显的实践性活动方式,使学生在多元的活动形式中增强各种体验。
1.活动主题的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本质上是寻求生活的体验和实践,但是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离不开认知水平的支配,认知水平越高,体验越深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程度是有差别的。如初中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发展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学生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对于基于现实生活的社会、自然、文化的主题,选择那些较直观、形象的主题较能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首先,主题及其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要有吸引力。一个生动而活泼的主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兴趣体现在主题言语表征上,更体现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研究和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其人格的蕴育。
其次,要考虑主题对于学生的价值。Sylvia C.Chard提示我们,应当以“问问题”的方式思考主题的价值。这些主题是否能根基于孩子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或旧有的经验)?是否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否能帮助孩子了解别人?是否能让孩子了解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价值?是否能提供孩子戏剧扮演或表现想法的机会?是否能鼓励孩子在学校外寻找资源的来源?是否能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主题的意义及其所能生成的价值便能明晰。
再次,要考虑主题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以文化符号所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以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4]。因此,主题的确立要考虑农村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实践的可能性。
最后,要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性。长期以来,学校课程一直在维持社会主流文化,学校课程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在传递和复制社会主流文化,并把这种主流文化的复制效果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标杆,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间接地实施了文化锁定,从而使培养的人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其生存文化环境的烙印,具备了所谓的“亚文化”特征,人与周围生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系可称为“文化性存在”[5],而主题的选择就是关注这种“文化性存在”。因此,要赋予主题一种自在、自主性的文化品质,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
2.学习情境设计
知识具有相互作用的、生成性的和活动激发的特性,是认知和社会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识具有情境特性和社会特性。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要真正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就要看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就教学意义而言,学习情境的设计要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如批判性的反思活动、探究活动、合作研讨活动等,建立动态的活动图式,而不只是形成静态的表征性知识结构。
围绕主题,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协作的形式参与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完成情境提出的各种活动任务,进而实现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情意的发展。
3.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支持对现象的体验,个体经常需要有关这些现象的信息。为了支持实践时能获取和利用信息,信息的组织应能支持学习者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元的,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学习活动方式。
心智活动 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是外显的身体活动,也可以是倾听、阅读和思考。事实上,除了简单的身体动作技巧以外,学生的心智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适当地运用程序性思考或心理活动的教学任务、活动、环境。
观察、访问、参观、调查等社会体验性学习活动方式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讨论、对话、交流、表达、朗读等表现性活动方式 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抽象逻辑思维水平高低的反映,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对话、交流、朗读中提高语言表现力与言语表达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强调的。
设计、创作、制作为主的应用性学习活动方式 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设计一幅作品,制作一种工具,开发一种产品,拟定一个方案,展现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以及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种学习活动方式通常是可以测量的。
每一种活动方式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要素,设计活动时要提炼出活动方式基本的特征和要素,同时要关注活动有效性、价值性的研究。根据课程目标和主题设计活动方式,活动的时间、内容、过程都要统筹考虑。需要指出的是,提供给学生有关活动过程需要的文本、图表和声音资源是重要的,但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境脉中进行的。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表现)完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整体的心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境脉之外,而无论哪种学习活动的产生都必须在一定情境中才有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以活动为导向的情境脉络中的学习,才是最自然的和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09-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 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3]。学科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学科研究的总体目标、预期研究结果以及学科的任务和发展规划等等。据此,可将中医推拿学科的科学内涵试概括为:中医推拿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推拿疗法在伤、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的治疗及其在预防、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其治病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最原始治疗方法,最早的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本能活动,多用于缓解疼痛,例如对身体某一具体疼痛部位的按揉,因此,它属于最原始的、最朴素的带有治疗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推拿按摩多用于养生保健,且其方法多为自我按摩,并常常结合导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中医推拿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科。因此,尽管中医推拿学科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体系。中医推拿学既有别于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学,又有别于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学,因此它既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和腧穴理论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作用。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主要是以伤科疾病(主要指运动系统之软组织疾病)为主,同时对部分内、外、妇、儿科疾病具有卓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推拿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也具有肯定的作用,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与《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就是一本记载养生保健按摩的推拿学巨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将膏摩疗法列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
3 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3]。学科外延是在界定内涵建设内容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它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可能受益,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与其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在充实和完善学术内涵基础上,试图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4]。由此看来,一门学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借鉴和运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营养,以充实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推拿学科外延的界定,我们理解为:凡是涉及到与中医推拿学科内容相关的其它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均是推拿学科的外延。根据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外延概括为:①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循证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等;②涉及到的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含中医与现代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同)、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等。在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建设中,必须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学科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才能产生治疗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革命,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学科的内涵。
4 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 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力求恢复病人的功能。康复(Rehabilitation)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整体功能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给广大残疾人回归社会带来了希望,也标志着国家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1]。这一学科的发展顺应了人类医学发展的趋势,因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康复医学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各基层医院的康复科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笔者在县级综合性医院工作20年,从事康复医学科建设4年余,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与同仁交流。
1 统一认识,确立康复医学服务理念
康复医学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在基层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康复医学仍缺乏深入了解,对现代康复认识模糊,有的认为康复就是推拿按摩,或与其相差不大。而大部分患者对康复更不了解。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注重于临床治疗早期同步介入,注重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注重功能的重建,强调整体康复,注重团队工作方式,是新医学模式向旧模式模式的挑战[2]。为统一认识,确立康复医学理念,由院长组织,邀请青大医疗集团的康复专家来院,给全体医护人员授课,进行康复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并由分管业务院长带领神经科、骨科、康复医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参观学习和现场观摩,以加强对康复的深入理解。
2 康复医学科人才建设
现在,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市场的竞争就是医疗技术的竞争,也就是医疗人才的竞争。莒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07年就开始组织康复医学人才建设,选派科室成员到上级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系统学习现代康复医学理念,进行康复人才储备。康复医学科所有医生均以参加康复医学会议、进修、短期培训等方式,轮流派出到北京、青岛、南京等地学习康复知识,并邀请上级医院的康复医学专家来康复医学科坐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康复医学科队伍的建设。目前整个康复医学团队有康复医师15人,康复治疗师11人,推拿理疗师13人,护理人员15位。整个康复医学科按专业侧重的不同,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运行团队:神经康复病区,骨科康复病区,康复治疗区。三者分工合作,密切协调,为以后康复专业的细化、术有专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康复医学科场地、设备建设
莒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临床兄弟科室的协调帮助下,科室得到迅速发展,于2010年5月随着康复楼的启用,进入第二建设阶段。目前,康复治疗区域面积大约2500m2,设有物理治疗(PT)室、作业治疗(OT)室、言语治疗(ST)及吞咽障碍治疗室、心理辅导与治疗、针灸室、推拿室、文体康复治疗室、功能评定等多个治疗区域。按国际专业康复机构的先进标准,投资300余万元配置上肢连续被动运动CPM机、下肢膝关节CPM治疗仪、智能下肢训练系统、多功能神经功能重建仪等先进的康复设备。病房建设面积约2600m2,按专业分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两个病区,共设有60张床位。所有康复治疗区及康复病房均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病人转移及活动。
4 康复医学科运作流程
莒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定位为临床一级科室,按专业设立神经康复、骨科康复2个病区,病源组织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康复医学科门诊收住入院;二是神经内、外科和骨科经住院病人病情稳定后,经过康复会诊,转入康复医学科。为了支持康复医学科建设,莒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治疗组,由医院院长主持,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各相关临床科主任为小组成员,业务副院长每周带领康复医学科主任到神经科、骨科检查病人的康复会诊情况。病人经过康复医学科会诊后,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可以转入康复医学科治疗的,根据专业不同分别转到神经康复病区、骨科康复病区进行康复治疗;不适合转到康复医学科治疗,需要床边康复的,定出康复治疗方案,由康复医学科派康复治疗师到病房做床边康复治疗。这样,全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与康复医学科分工合作,密切协调,从病人的治疗早期就介入康复治疗,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5 康复医学科经济效益评估
莒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以来,取得的经济效益见表1、表2。
表1 2007~2011年康复医学科年门诊人次、
出院病人数一览表
年份门诊人次增长(%)出院病人数增长(%)
20071498124
2008202935.414214.5
2009269933.015912
2010313416.1351120.8
2011382122.053251.6
表2 2007~2009年康复医学科经济效益分析(单位:万元)
年份门诊住院总收入增长率(%)
20074.119.123.2
20085.121.826.915.9
20096.528.134.628.6
20107.6139.2146.8322.8
20118.9239.6248.569.3
从以上表中可见,康复医学科门诊与病房的经济效益成上升趋势,说明康复医学科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随着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康复医学科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提高。经过这几年的运行,我们发现康复医学的介入加快了病人的功能恢复速度,提高了治疗效果,使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康复医学的社会效益日渐体现。
在县级综合性医院建设规范化、现代化的康复医学科往往很难一步到位,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宣传,加强医院内部的宣传教育,使康复医学痛两次了医学一样受到各级医务人员的重视非常重要[3]。在莒县人民医院由于院领导对康复医学的认识非常具有前瞻性,所以对这一学科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建科初始就按照规范化、健康化的路子发展,所以使莒县人民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建设得以健康、迅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鹿均先,陈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88-189
1生命周期理论与大学学科发展
学科概念从其形态上可以区分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1]。所谓知识形态的学科存在是“形而上”的,即按一定的标准科学地划分而成的不同知识门类,它是人类对社会、科学发展认识的主观地、现实地反应。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学科出现于中世纪———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开设了医学、法学和神学等学科。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以洪堡精神改造大学、19世纪末《莫里尔法案》签署后出现的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科分类方法;所谓组织形态的学科存在是“形而下”的,作为“一簇学习或研究的领域,其特征是一组相互主观的可接受的知识,附属于一个有着很明确界定的实体国度,在方法论准则和程序的帮助下系统地建立在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基础之上”[2]。该“实体国度”即由学者、知识信息以及学术物质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了的学科组织体系。学科之于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围绕学科组织起来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基础,学科作为一种“专门化组织方式”,是大学的“一个独特和主要的特征”,是“概括大学制度的更佳端点”。[3]在国内,宣勇(2008)率先从“作为组织的学科”这一视角,将“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大学学科组织的研究,提出大学学科组织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学科组织的成长划分为生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期4个阶段,并提出了学科组织发展的策略[4]。然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学者对大学学科的形而上的意义即知识的意义上以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观照与解析。
2知识生命周期理论与大学学科发展的适切性
知识生命周期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知识管理领域。美国知识管理咨询专家马克麦克艾尔洛埃(MarkW.McElroy)在《新型知识管理:复杂性、学习和可持续创新》一书中,从企业知识管理角度出发,以系统思考的观点引入过程的观念,把触角放在知识的整个运动过程:将知识在时间上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称为知识的生命周期(KnowledgeLifeCycle),深刻揭示了知识的产生和整合,为我们展示了组织中知识产生、运动的机制。国内有郎杰斌、袁安府(2004)、王午(2005)、孟彬(2006)等分别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论的角度和知识扩散的程度,界定了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内容,对知识生命周期进行了相关研究[5][6][7]。国内对知识生命周期的概念达成如下共识:从一个知识被企业模糊了解,到其被企业明确掌握,并在企业内部传播,直到知识被用于工作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然后随着其创造价值的能力的逐渐降低而最终被企业遗忘的整个时间间隔。它包含4个阶段: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总体而言,知识生命周期理论依旧继承了生命周期理论的要义和精髓,但是研究的内容从企业的组织形态扩展到广阔的知识领域。将知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分析大学学科研究,其适切性依据在于两个条件:其一,大学学科是否具备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其二,生命周期理论与大学学科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下面我们来审视一下两者的立论基础和内在逻辑。首先,英国科学家约翰•齐曼在《知识的生产》、美国知识管理学者维娜•艾莉在《知识的进化》中都认为知识像生命体一样,是在不断演化的。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知识和生物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其发展过程一样具有阶段性。知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需求而产生的。新知识诞生后,会经历加工、存储、应用的过程,继而投入生产实践不断接受考察、验证,发挥其自身价值。因此,“作为知识体系”的大学学科,从本源上具备了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的理论前提。其次,大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同生命周期理论有着深刻的逻辑联系。
(1)大学学科发展有比较明显的“孕育”阶段。该阶段表现为知识的萌芽阶段,研究人员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知识发展趋势的认识,探察知识之间、知识与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联,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或为原来的研究问题提出新的切入点。在形态上,该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组织建制或仅仅是一个基于共同研究旨趣的微型研究小组。
(2)大学学科有进一步“成长”的证明。随着知识探究的深入,逐渐形成相对确定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具备大致的学科雏形,一系列基本概念界定基本成型。发现研究问题可能涉及的多方面对象和知识,有机组织这些知识及其关系,探察和构造新的可能解决路径。在组织形态上,学科获得大学的合法性承认,一般以校重点学科来加以承认。
(3)日渐成熟的知识体系形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与框架。在学科共同体内,达成相对一致的学术范式,学科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组织结构上,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进一步获得学术界的承认,一般被授予省部级或者国家级重点学科。
(4)学科的衰亡伴随着新知识的创生,不断循环。随着研究不断加深,学科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又分化出新的学科,又开始新的学科生命周期。
3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的大学分层
根据科学的内在逻辑发展和社会的外在需要对学科的规范和重组,新的学科不断成长、不断综合、不断生成,重塑了高等学校的形象———从“僧侣的村庄”到“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再到“变化无穷的城市”。在这急剧的变化中,学科的结构与水平的差异性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大学的类型与层次。潘懋元先生认为,可以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主要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高职高专),以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8]。在此,我们将第一类大学简称为研究型大学,第二类大学简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三类大学简称为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一般不强调学科建设,而是专业建设,那么我们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大学的学科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就顺理成章了。如果我们将两类大学的学科发展态势看作两个原生态的生物群落,那么一个是乔木参天,另一个是灌木丛生,由此,两种不同学科发展水平的大学类型向我们展示了迥然有异的发展图景。
3.1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图景
197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标准和补充。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德•卡斯帕尔则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一种符合三项基本要求的高校,即精选学生、致力于探索知识、富于批评性的追根寻底的精神[9]。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拥有众多的有影响力的学术精英,在若干能代表国际学术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培养出一批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探索型优秀人才和提供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性成果。研究型大学在其学科发展上虽各具特色,但都以下特点:
(1)在学科分布上,处于成熟或者成长阶段的学科较多,在学术界的影响大研究型大学一般拥有众多相对成熟的学科。例如,哈佛大学的商业管理、政治学、化学、哲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原子核物理、化学、生理学、人类学。《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美国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分学科门类、分学科级别的评估:耶鲁大学法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工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均获得“四连冠”,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也两次夺魁。中国人民大学拥有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2)成长型学科得到多方哺育,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发展超前研究型大学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瞄准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向综合和纵深发展,具有学科门类较多、学术信息交流方便、高水平专家较集中的优势,可以高效地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在巩固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的过程中始终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研究型大学逐渐营造学科竞合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学科交叉和共生的良好局面和多学科联合、跨学科研究的格局,使学科组织始终聚焦科学问题,进行持续、深入地研究。
3.2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发展图景
(1)学科总体发展处于初生阶段,衰退期和初期的学科占多数,学科的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阶段而言,一些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并不占优势的所谓传统学科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新兴学科或学科方向的突破也主要是原有学科方向的延伸,新兴学科的发展缺乏原创性的推动力;学科研究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地围绕研究方向,致使研究力量分散。该类型高校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还不够紧密,没有突出学科建设发展的“问题导向”,研究成果也没有很好地与企业需求结合并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团队来说,学科团队知识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年龄偏大,已经或即将退休,年轻教师缺乏科研实践经验,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阻碍了年轻教师的脱颖而出。同时,由于考核体系不尽合理,使得许多学科中学科队伍成员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最终不能形成学科发展的凝聚力。
(2)学科成长易于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缺乏促进成长的制度和环境。大学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好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冲突,形成一致的合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但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团队很难在不同学科之间流动,各个学科的仪器设备也为学科独有,跨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难度很大。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基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产学研合作的条块分割局面,学科之间产生壁垒保护,影响了学科交叉的形成与发展。
(3)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乏力学科生态系统是高校各学科共生、共栖的环境,不同的学科、学科群以及学科群落可能有不同的规模,但不论大小都不是学科的随意拼盘,而是有规律的有机共生,彼此相互提供营养,相互作用。然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具有盲目追求学科发展的规模与数量的冲动,忽视、割裂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有机关联,导致各学科平均发展,制约着高等院校学科生态的整体形成。
4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学科发展的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强调非均衡发展,加快成长型学科,淘汰衰退型学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均衡发展只能使事物保持渐进态势,不可能获得大的突破;非均衡发展才能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所高校其资源无疑是有限的,如果学校在分配资源方面对所有的学科一视同仁,齐头并进地搞学科建设,势必造成资源配置分散,无法促进学科建设发生质的突破。因此,对建设成效好的学科应大力奖励并进一步跟踪扶植;对于建设成效不大的学科应暂停投入;而对于那些方向陈旧、存在价值不大的或拼凑而成的学科,应根据需要调整分流到相应的学科。
关键词: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医学科;推广模式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以收治艾滋病、结核病、肝病为主以及所有法定传染病的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建院已有56年历史,为南宁市、广西乃至中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医院坚持“改革兴院、人才强院、科研立院、文化固院、特色塑院”的办院理念,将中医学科防治传染病工作列入医院的中长期规划。经过多年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医学科建设在传染病医院发展中的推广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1中医学科的科室设置及运行
改革兴院。医院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最初用3年的时间扩大了中医科门诊规模,由单一的诊室扩增为中医内科诊室(1间)、中医康复诊室(1间)、中医治疗室(2间)、中药房(1间)、煎药室(1间),开展了中药汤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运动养生、康复训练、情志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传染病病人长期用药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中医医师通过院内会诊、科内讲课、“走动服务”等形式,在各病区推广实施了“中药熏洗治疗、中药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对临床疗效的发挥起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3年,临床各科室治疗项目中平均每月开展中医药治疗项目的占比为50%~70%。为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发展的需要,中医科病房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编制30张床位,主要收治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循环系统、神经运动系统等疾病,逐步挖掘了部分优势病种,如支气管哮喘、结核性脑膜炎、带状疱疹后遗症、中风后遗症,及常见疾病引起的肢体功能下降的康复治疗。至今我们仍在努力探索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机制与模式,以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使中医科病房成为各传染病科病人转归预后的康复中心。同时,在医院承办的长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将桥卫生服务站各自增设了中医门诊,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通过进“社区、家庭、养老机构”的方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科普知识,使辖区居民逐步接触到了中医的健康养生文化,认知过程从感兴趣到了解再到熟悉,让更多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成为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受益人。
2中医学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
人才强院。加强中医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医院加大对中医类人才引进、选拔任用力度,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引进了一批中医类医师,有中医内科、皮肤性病、妇产科、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不同专业,其中硕士研究生10名。这些中医学科骨干组成了医院中医学科的构架,在艾滋病、结核病、肝病等传染病研究邻域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同时,通过“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考核制度,使优秀中医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在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引进人才,同时更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坚持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建立吸引、稳定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培养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能人才。鼓励2名骨干中医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并取得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选派2名骨干中医师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进修学习;每年派送4-5名中医师外出参加各类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聘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专业主任为医院特聘客座教授,定期参加中医门诊出诊及指导病房中医会诊等业务,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弥补了年轻医生在专业知识、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3中医学科的科研氛围
科研立院科研是加速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根据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医学科强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围绕艾滋病、结核病、肝病等传染性疾病开展学术研究,并以申报科研项目为桥梁逐步搭造中医学科建设平台。近五年,我院中医学科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成功申报了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项,参与了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项目1项,南宁市重大专项项目3项,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项。同时,我院积极参加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广西医科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参与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与广西壮医医院合作,参与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学科人才队伍在传染病临床研究防治项目的申报及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并发挥了积极的参与作用。
4中医学科的文化建设
文化固院。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多年来在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医院文化建设。确定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为生命站岗,着力并成功打造了全国先锋模范杜丽群,通过典型培养,树立了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的“精神楷模”,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释放出增色添彩的正能量。有了楷模的力量,中医学科积极发扬中医“治未病”文化理念,而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养生教育是“治未病”工作的重点。为探索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科室专门举办了“中医养生”长期培训班,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场所,传授中医传统导引术,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以及提供健康咨询、治疗干预、随访管理等服务。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医院逐步吸引了社区居民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此创举为提升医院对辖区居民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开辟了新的渠道。2016年9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队成立,中医学科加入了这个分队,组织中医医师定期参加“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的义诊宣教和技术指导等公益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媒体,让中医养生文化走入了千家万户,逐步拓宽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空间。
5中医学科的战略地位
特色塑院。从古到今,中医在防治重大传染病上都屡建奇功。如天花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传染疾病,从明代开始,我国中医生通过接种人痘很大程度上对天花起到了预防作用,人痘接种技术逐渐传到海外;21世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甲型HlNl流感的广泛传播,给世人带来震惊与恐慌.而中医药在防治这些外感热病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面对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不良反应及其他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中医药特色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优势不容小觑。医院中医学科近几年在传染病专科强力推行中医诊疗实践,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医学科在传染病防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确立了中医学科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今后,医院将继续加大中医学科建设投入力度,有机整合中西医资源,取长补短,协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诊疗方案,同时通过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等途径,彰显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科的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出台,作为传染病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执行者,我们要根据院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中医药优势挖掘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有效传播让医院发展、居民受益、政府满意,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晓峰,王琦.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65-2267.
[2]刘欣.天花的征服者[J].中国医学人文,2016.2(12):43.
[3]孙婷婷,吕文良,陈兰羽等.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37-439.
[4]刘叶,杨悦.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9):160-164.
[5]李青雅,郭会军,徐立然,李真.中医传染病学科方向凝练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5):77-78.
[6]刘家强,王米渠.中医学科学性本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36-37.
快速发展的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在很多人心目中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理疗,或者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的阶段。而实际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科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细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体系,成为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强调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的医学学科。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康复医学科之一,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7年,在历年的全国最佳专科(康复医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前茅。目前,科室的学科发展方向以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和骨关节系统疾病康复为重点,开展多方向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服务。设有颈肩腰腿痛、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等5个普通专病康复门诊。同时,承担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老年病房、外宾病房和高等病房等患者的康复治疗和会诊转诊工作,建立起“急症医院病房-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的三级康复网络,开展科学、系统和全面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娱乐治疗(RT)、心理治疗、支具矫形器等,以及中国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和中药等。
科室成立60年来,在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特别是重症患者的诊治、康复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服务理念,持续积极开展新技术以提升康复治疗的疗效,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肌电图/电刺激定位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上肢和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分析系统、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表面肌电图、脑电图及诱发电位、虚拟现实技术、镜像技术、垂直律动技术和脑机接口等康复治疗新技术。
精准康复治疗宜早不宜迟
“对于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一定要早期介入”,吴毅教授强调,“早期评定功能,早期开始康复,是最重要的。我们遇到过一些患者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一年甚至两年后才想起来康复医学科,关节骨骼可能早已经发生了僵硬和挛缩,或者脑卒中已经偏瘫和失语多年,已经无法行走、无法说话,这时候再接受康复治疗,康复效果就会大大打折扣。”一般来说,脑外伤和脑卒中患者在手术后或急诊处理的两到三天后,就可以在康复医师的帮助下在床边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了。
如今的康复治疗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理疗了,也不是单纯的针灸和推拿。康复治疗包括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和大小便功能等许多功能障碍的精准康复,且治疗效果越来越好。随着康复医学的大力发展,康复医学也越来越重视精准化和个性化,康复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找到最恰当的康复治疗方法。
对脑损伤相关的康复治疗都与精准康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华山医院曾收治一位脑外伤术后患者,男性,30岁,入院时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医师首先对这位患者进行了一个精准的定位,确定他是大脑额颞叶的损伤。随后进行精准的评定和诊断,进行了洼田饮水试验,确定他是属于5级(完全不能进食)。然后再进行食道吞钡检查,确定他是咽喉部环咽肌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采用了精准康复治疗——球囊扩张治疗技术,治疗1周后患者的环咽肌得到扩张,使得吞咽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洼田饮水实验2级,顺利拔出鼻饲管,患者可以自行饮食和饮水。对于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等也是通过这种精准诊断和精准康复,顺利拔出。患者身上的管子全部去除后,开始进行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和行走训练,最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逐渐完善的康复医疗体系
不论是田径名将刘翔,还是篮球名星姚明,这些大家熟悉的运动员,伤病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到国外进行康复治疗,这对于泱泱中华来说是个巨大遗憾。“由于国内康复医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我们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所差距”,吴毅教授告诉笔者。但是这几年从国家层面对康复医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学科建设进步明显。以上海为例,近几年是上海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期。
学科要发展,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从2010年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目前上海市康复医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共有11家,每年招录50多名基地学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专家组共有7名专家,都是来自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任和教授。除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外,从2014年起上海市实施第二批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包括康复医学专业),专门培训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年,目前主要以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为主。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内较早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学科在教学上不遗余力,始终将教学医院严谨治学和传播康复医学及理念为抓手,为推进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负责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承担近10所医学院校60余名康复治疗本科生的实习教学任务。接受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言语治疗专业的海外交流生带教任务。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省市医院的40余名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进修学习。
2015年,上海市卫计委对上海地区卫生系统实施了“重要薄弱学科建设”的申报工作,其中康复领域共有7家单位顺利中标,包括华山医院、华东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岳阳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是上海市卫计委有史以来对康复领域最大的一次资助。希望上海各康复医疗机构通过“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对上海地区康复医学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康复医疗工作更加规范。
2016年,上海市医保对康复服务收费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并且还不斷调整康复收费项目的价格,这些都表明政府部门对康复医学的重视与认可,也充分体现了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劳动价值。
关键词:体育学科;危机;解释能力;转型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04-05
The Crisis Perspective of Sports Disciplinary in China
FAN Anhui1,WANG Lei2,DONG Delong1
(1.The P.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The P.E.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isciplinary fr om the performance of crisis, reasons and construction, and so on. By which, wehope that it can cause the resonance for research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sports disciplinary is entering a crucial perio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reasons of crisis is weakness of explanatory power and instruction power, the o utlet is to identify the subject position and establish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 nt, that is to say,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y which, we can seek a n independent path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orts discipline; crisis; explanatory power; transformation
中国体育学科在经历了反思与重建、引进与吸收、体系构建及综合创建等几个阶段后 ,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或学科群,之所以说相对独立,是因为它还比较 年轻,还没有摆脱异域理论的“驱动”及其它学科的“挤压”。其中,受到最多诘难的就是 其科学性或有效性。体育学科是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学科,而我国的 体育学科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逐渐恢复学科发展的 基础上,开始对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体系展开研究,取得了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尤其是1996 年体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1世纪,体育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体育实践形式越 来越多样化,体育实践领域也呈现由原来的竞技体育主导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休闲娱 乐等协调发展的态势。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新需求和体育实践的逐步分化,使得诸多体育分支 学科不断涌现,如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生态学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体育产业的 形成,这些学科群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对体育学科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认识变得模糊。同时,从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新世纪体育学科呈现 出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体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的整体性建设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的许多体育学科逐渐发生分化,学科内部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尤其 是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为此,如何认清当代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尤其 是存在的种种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试图站在一种总体宏观的角度 上对中国体育学科进行审视,探讨学科危机并化解危机,实现体育学科的科学性,从而使体 育学科发展能够度过这一历史关键点,提升体育学科的学科地位。
1 体育学科危机的分类
1.1 学科体系危机:论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也正是 伴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体育学科的地位,学科的归属及学科的范畴或称谓等问题。熊斗寅(1983)认为体育科学 隶属于技术科学,并将其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和体育社会科学类(见图1 )[1],我国体育科学的早期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有益尝试。其中在这一时期出现 了许多体 育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2)将体育学科分为12个分支学 科,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 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并进一步将 其划分为体育学、体育基础学科及下属各门学科三个层面[2]。然而,在这一时期 的总体特征是学科门类大量涌现,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归属方案,但似乎并 没有一致性的 定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关注这一学科的地位和发展,其中以该学科地位的归 属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将体育科学列为“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 颁布的博硕专业目录又将体育学科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 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科进一步走向成熟。 随后,徐忠,屈世琼(200 0)认为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3],与自然科学、人文、管理科学、交叉学科 综合而构 成了体育科学学科群,进一步对体育学科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以说,这些对学科归属 问题的论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汪康乐,邰崇禧(2006)对体育学科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新的划 分(图2),研究认为,体育学科属于综合应用性的交叉学科,可以分体育为自然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四个分支学科[4]。杨文轩(2009) 则又从新 的视角对体育学科进行了界定(图3),根据一级学科必须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综合性 特征的要求,提出了将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为一级学科的构想[5],为 体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无论怎样,人们对体育学科体系的论争还在延续,似乎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争论 的焦点在于体育学科体系的归属和分类,以及由于新学科的出现而导致的体系自身演化,但 这是否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应值得思考?因为,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不断 的借鉴和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和知识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而且一门学科从隐性到 显性再到成熟的涨落机制是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可以称之为学科发展中的一种危机表现 ,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立自己的思想边界,明确其研究取向,那么其学科的归属和 分类等问题也就成为不言自明的事情了。
3 体育学学科体系结构框图(注:依杨文轩.2009)
1.2 学科结构危机:失衡
1.2.1 概念存在分歧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拥有自己独立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特别是核心的范畴体系,是 这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体育现象和解释体育规律的学 科”[6],虽然体育思想由来已久,但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出现还是20世纪的事 情[7],与 哲学、历史学等古老学科相比,显得还非常年轻。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体育 学科中出现的一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许多困惑和争辩,从理论层面上讲,体育及其 相关概念的认识是理解体育分类结构、体育学科属性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前提,进而对体育学 科体系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实践层面上讲,对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到体育对实践问题的解释能力及功效的发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诸多学者就对体育学科中相关概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研究 ,然而,可以说这一争辩仍在继续,人们对体育、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等概念的认 识仍然存在多种分歧,如就“体育”一词,王晓刚,马岩(2009)对“体育”的定义为“在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以关节为枢纽,骨骼为杠杆,肌肉为动力的健身、娱乐和竞技 等实践活动”[8],刘湘溶等(2006)提出,“体育就是人的特殊育化”等[9 ],这些提法还 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人们对体育学科属 性方面的认识差异。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视角下,或将体育学科归属为人文学科,或 归属为社会学科,或仅仅是一门艺术。同时,在学科范畴上,体育学科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以基本范畴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包括哪些?都还未能形成稳定共识[10]。也 正因为如 此,体育学科普遍存在着概念内涵模糊,下定义违反逻辑规则,盲目引进其它学科概念等现 象,尚未形成独立、明确的话语体系。这些必将导致体育学科的性质、归属、范畴、分类等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也将极大的削弱体育学科的学科地位。
1.2.2 学科独立性差学科独立性是每一门学科的一种追求,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体育学科从 译介走向编著,从移植走向创生,走过了艰辛的风雨历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 (虽然这一学科体系还正处在积极的成长过程中)。然而,面对的问题是学术界关于体育学 科的地位一直争论不休,有时,即便是把体育视为一门学科的想法,也会令人感到不安和难 堪,在其它严谨的学科同价眼中,“体育学科”成为一门次等学科,与其它“真正”的学科 相比,根本不屑一顾,这不能不是体育学人的一种遗憾或悲哀。
讲求体育学科独立性,不仅意味着从中国原发的体育问题出发,形成具有原创品质的学 科精神,还意味着从体育实践出发,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资源,构建内在于自身的概念、命 题和理论,同时要求体育学人“独立于各种世俗的权力”,克服浮躁学风,抵制“泡沫”学 术。笔者认为,体育学科独立性应遵循学科评判的三个标准,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 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及方法等,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结构;二是有专门 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生团体及代表作等,并具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三是该学科的思想、 方法等已经在体育实践中被应用,检验,并发挥了特有的功效[11],显然,从这几 方面来看 ,体育学科还远未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这也只能说明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而不是构成威胁其学科地位的理由。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体育学人应顾及体育学科的这一 当代危机,从而能够对学科进程有所把握。
1.2.3 互动机制薄弱从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来看,我们实际上遵循了一种“体系先行”的学科发展模式, 不少学者几乎把体系当作了学科建设的全部目的,为体系而体系,仅从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 关系或概念层次上来研究体系,这种模式势必导致学科建设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也就使得 体育学科建设仅停留在一般理论或其它学科知识的移植上,这不仅有偏于“纯”理论研究和 套用其它学科之嫌,而且也成为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一模式 下所引导的体育学科体系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难以获得应有的学科地位。这样,体 育学科一方面表现出学科分支多元化发展的“泡沫”景象,一方面却表现出根基的不牢固性 ,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其思维的触角难以伸向具体的实践领域,学科内部的互动模式也 就难以形成。
1.2.4 发展模式盲目我国体育学科是在引进与创建并存的方式下展开的,由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强烈的意 识到对新兴分支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焦虑情结,在这一心态的引 导下,在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盲目的、浮躁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引进热 ”和“创建热”。对国外学科和知识的引入缺乏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忽视了在批判基础上的 吸收和消化,致使中国体育学科在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上的弱化,并且在新时期这一盲目现 象愈演愈烈。在当前体育学科建设中,随意提出一门新兴学科的名称,简单套用其它学科体 系的框架、模式,搬来一些相关的概念、理论等加以堆砌去主观创造一门学科,成为屡见不 鲜的事情。
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根植环境,并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体育学科也一 样,不能脱离中国的体育实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指导和预测能 力,仅仅遵从一种盲目的引进和创建,遵从国外和其它学科模式,中国的体育学科只能沦为 其它学科的附庸,这也是中国体育学科难以得到其它学科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1.3 研究方法危机:失效
1.3.1 遮蔽了体育研究的本质与使命思辨与实证是诸多学科发展的方法支点,体育诸学科由于兼有人文、社会及自然等学科 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双重性。加之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大量定量研究方法的涌入 ,更进一步影响了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遗憾的是实证方法与体育学科中的思辨研究方 法被人为的对立起来,并发生了激烈碰撞,其典型表现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思辨与 实证的无谓纷争给体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遮蔽了体育学科认识和把握体育规律,为体 育实践服务的功能和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体育学科在方法论上的贫乏,折射出体育 学科所面临的方法论困境。
1.3.2 褪变为一种学科形式上的附庸由于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如教育学、管理学、经济 学、生理学、统计学等,致使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带有较强的依附性,也必然导致了其创新 性的缺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许多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其研究方法的移植也出 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这一进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几乎形成了 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在体育学科研究中使用的局面。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局面却助长 了体育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惰性,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前体育学人对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往 往是就方法而方法,缺乏目的性和实效性,使方法仅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从而也就折射出体 育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1.4 知识取向危机:弱化体育学科的危机来自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体系的分化,二是来自“科学”的挑战 ,其典型的表现就是知识取向的弱化,即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也就是 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当前,我们现有的体育学科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体育学科理论视野的狭隘性;二是分 散的局部的理论由于缺乏统整而造成视野的支离和局限。总体上来看,体育学科尚未形成完 整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其基本命题和原理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贫乏的同义反复和肤浅的描述 比比皆是,并且相互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为此,加强体育学科的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是实 现学科危机转型的重要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当然,这无 疑将是一条遍布艰难险阻的道路,但作为体育学人必须选择无畏,选择登攀。
2 体育学科危机的原因或由来
2.1 两种态度体育学科自发展以来,似乎总难逃与其它学科的“纠缠”,从哲学、心理学到社会学、 生理学,以至与人有关的诸多学科,似乎都可成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在面对 这些学科的“介入”或“引入”的背景下,中国的学人们表现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联姻 ”,即突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暧昧”关系,强调通过其它相关学科的移植来建构体育学科 体系;另一种则是自我构建,注重自身内部的改造和完善,在这两种态度的指引下,一方面 出现了学科的“繁荣”景象(一种虚假现象),许多学科大量涌现,一方面在学科内部失去 了自身的生命力,失去了学科的逻辑原点。显然,这两种态度导致了学科的两极化发展,或 者说人为的割裂了学科的发展路径,使体育学科丧失了其学科规范,致使体育学科无论是其 学科地位,还是学科体系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2.2 制度化缺失学科危机是伴随着学科分化和制度化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因此,在学科发展史上一般也 称学科“制度化”危机[12]。这里提出的“制度化”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法律等 制度性因 素,而是指一门学科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制度化”问题,这种制度化并不是体育学科所专 有,每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完善都离不开自身的“制度化”建设。如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 学科都是在经历了“制度化”发展以后,才最终走向学科独立的。
华勒斯坦曾指出,19世纪思想史的首要标志就是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也即“制度 化”,“制度化”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与体育学科发生关系,一种是作为行为体系的体育学科 制度化,即体育实践;一种是作为知识体系的体育学科制度化,即体育理论。其功能就在于 使体育学科“合法化”,将其纳入人类学科的体系行列,为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播和扩展创造 条件。
近30年来,体育学科在不断地从沉寂到喧闹的循环往复中,众多分支学科纷至沓来, 但这样的“繁花似锦”并不必然意味着“果实累累”,相关学科界对体育学科的漠视和体育 实践对体育学科的质疑和疏离,都表明了繁荣背后的虚弱和危机。为此,“制度化”缺失成 为体育学科发展的一根“软肋”。
2.3 元分析不足元分析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Glass对元分析的定义是,以 综合已有的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分析方法[13],之后也 有不同学 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其强调的重点可以归为对事物发展自身的一种认识过程。元分析在 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大学科基础。由于在体育 学科研究中缺乏元分析,使得我们对体育学科自身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从学科发 展的成立条件和成熟标准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学科整体意识得不到强化,学科群体网络得不 到协调,不能认识和驾驭学科发展规律,学科整体性得不到发展。据相关研究报道[14 ],1 996-200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对体育学科本身进行研究的项目共有13项, 占立项总数的4.9%;1997-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对体育学科本身进行 研究的项目共有26项,占立项总数的2.8%。可见,对体育学科的元研究或者说对学科自身的 考察仍相当薄弱,这可能是影响体育学科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
3 体育学科在危机中的自我建构
3.1 理顺学科间的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主要体现为体育与其它学科之间,如生理学、 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而内部强调的是学科发展的本原需要,即体育实践,也就是体 育学科的逻辑起点。面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有人认为,体育学科不应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其理由在于体育学科可以借助其它学科,专设相应的机构来研究,没有另辟学科 的必要,或者认为体育学科是一种大杂烩,没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而另有学者则认为体 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有必要,而且是毋庸置疑的。
就笔者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体育学科不过借用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假设和方法, 应用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里面已经树立的基本概念。这有如工程学应用了数学 、力学,医学中应用了内分泌学、生理学那样,既然工程学、医学之类的学科可以独立于学 科之林,体育学科为何不可?这并不是笔者的有意攀比,而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笔者认 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体育学科是否需要其它学科的资源,而是体育学科如何对待 其它学科的知识。对于其它学科的“介入”或“入侵”,也不应采取一种消极的抵制态度, 因为那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重要的是利用体育学科的整合优势,秉持一种自由而开放 的态度,“以我为主”的吸纳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或接受这些学科的知识“滋养”,而 实现这种统一性的“阿基米德点”可能就只有体育实践本身了。
3.2 提升学科发展动力从历史上看,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作用,体育学科的发展 也不例外。体育学科发展从学科简单综合到学科分化,再到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 等,就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同国际体育学科发展相比,我国的体育学科发展近 十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讲,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仍处于弱势地位,尤 其是以“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属性。对于这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重 大的措施:在学科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从事交叉科学研究;在组织管理上,重视交叉科学的发展 ,甚至具体科研项目、课题中,优先支持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在学术氛围上,营造有利于学科 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环境,这些为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同时,学科角色意识(即学科独立性)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又一推动力,学科角色意识是 学科创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科演进过程中主体性的表现。角色意识的强化,为学 科的内在系统增加了动力,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创生、学科知识的集约和学科理论的延伸。体 育学科一方面内部的基本概念、范畴尚不成熟,基本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学科内部结构松散; 另一方面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它不仅可能遭致学科内外共同体对学科存 在本身的责难,也可能受到社会、政府对学科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理性分析学 科成立条件的基础上,保持坚定的学科信仰,增加学科角色意识,以充分的信心和耐心来进行 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完善。
3.3 加强整体性研究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从学科原理观来看,一切学科的发展皆是以问题和理论的分化,以及学科内部或 与相邻学科联系在一起的整合关系为前提和表征的。换言之,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不能出于 对学科命名权的诉求,而应着眼于学科群内部各级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特定的问题脉络。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弄清体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确定学科性质与学科范畴的 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对体育的发展需求、体育演进的客观规律及体育学科专业设置的层次 差异与相互联系,抓住体育学科内部的主要矛盾、核心问题构建体育学科体系。这种从理论 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学科构建思路,将对体育学科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 要作用。
3.4 建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其说是学科发展中的一种危机表现,不如说是人为的一种割裂。
由于体育学科是逐渐从教育学科中分化出来的,而教育学科自始至终带有强烈的哲学思维或 思辨传统,为此,一部分学者强调思辨的重要性,缺乏对实践的追求。而体育的本质又是实 践的,是与实践不相分离的,脱离体育实践的体育学科也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是“ 纯”的体育哲学也需要实践的滋养,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 体育学科需要坚持而且也只能坚持的道路。
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是突破当前体育学科种种危机的关键,也是体育学 科赖以存在的基石,因为,它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使体育学科真 正回归到学科解释力、应用力及预测力的高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达到体育学科自身能力建 设的目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思路,体育学科的归属、研究范式、学科地位等问题也就 不成为问题,因为他们自然就有了独立的思想边界和范式,形成了良性的学科发展之路。
3.5 开放性是体育学科应保持的姿态在体育学科的发展道路上,建立体育与其它学科的良性关系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虽然在与其它学科的发展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的独立性问题,也因此提出了与其它学科 的“暧昧关系”是造成体育学科失范的根本原因,这是缺乏依据的或是说不够严谨的,因为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滋养和辅助,体育学科也不例外,问题在于如何 站在学科的思想边界范围内看待其它学科。这就需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来处理与其它学科 的关系,我们必须放眼当代人类科学文化的有机整体,广采博收,按系统的思路去建设和发 展体育学科体系[15]。特别要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克服就体育论体育的 狭隘思维 模式,把学科建设置于广阔的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全方位地去建设和发展,建立起 动态的、良性循环的对话和交流机制,保持其动态的发展。
4 结 语
学科危机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化”表现,是任何学科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并 不是体育学科的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危机的根源,确立学科在危机中的自我建构。就 当前体育学科的危机而言,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体育 学科对现实问题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弱化(或称之为整体功效的降低,甚至丧失)。作为 体育学人的责任就在于理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即在明确学科规范的基础上, 实现体育学科的整合性优势,建立学科统一性的“阿基米德点”,即体育实践本身,回归学 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我们承认,体育学科还远未成熟,还要在其它学科的“滋养”中成长,然而,这并不是 威胁其学科独立性的理由,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与其它学科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甚至是“暧昧”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站在自己的学科边界内强 化学科的解释力和指导力,达到学科能力提升的目的。这就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处理与 其它学科的关系,避免狭隘的思维模式,走出一条体育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这条路 充满了艰辛与风雨,但作为体育学人我们应选择无畏,选择登攀,也只有这样,体育学科才 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避免无谓的重复争议。
参考文献:
[1] 熊斗寅.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1982(2):18-27.
[2] 中国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82.
[3] 徐忠,屈世琼.再论体育的科学体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5):19-2 3.
[4] 汪康乐,邰崇禧.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11):1453-1457.
[5] 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 280.
[6] 周伟良.关于体育学科学术规范的若干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3):22-25.
[7] 田野,王清,李国平等.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2007)[J].体育科 学,2007,27(4):3-14.
[8] 王晓刚,马岩.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4-6.
[9] 刘湘溶,李宏斌,龚正伟.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2006,35(6):110-113.
[10] 鲁长芬.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 (2):6-10.
[11] 侯怀银.我国新时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 (12):13-20.
[12] 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19( 3):76-87.
[13] Glass G V.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J]. Educa tion research,1976,6(5):3-8.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