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安全监测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9 15:08: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利水电安全监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利水电安全监测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实际就是通过各种安全监测控制仪器和设备,对大坝具体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情况进行检测和监测工作,然后结合实际得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大坝具体运营情况分析,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控制,可以确保大坝工程安全检测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最大程度的发挥安全监测工作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大坝工程运行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排查和及时避免,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工程的运行安全大有助益。

1安全监测设备控制工作的加强

1.1在恰当的位置进行安全检测设备的安装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主要监测方式就是使用安全检测仪器,通过加强专业安全监测机器对大坝工程具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信息收集工作,以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能够得到基础性、精确性的工作内容保证。为了达到安全检测仪器的最优效果,一定要注重安全监测仪器的安装位置问题。就目前而言,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资金压力和施工成本,安全监测设备并没有大面积的在各个大坝工程角落进行安全覆盖[1]。况且,就算在整个大坝工程范围内都进行广泛的安全监测仪器安装,也不能确保安全监测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所以,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仪器的安全监测效果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选择安全位置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检测面和需要进行检测的部分,对整个大坝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计算和分析,然后得出对应部分应该接受的安全检测等级,之后进行安全检测仪器的位置和覆盖面积的最终决定工作。

1.2对安全监测仪器的类型进行科学把控

要想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对安全检测仪器的类型进行科学把控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2]。安全监测工作受安全监测仪器的直接影响,只有使用能够充分发挥其安全检测功效和综合汇总功能的安全检测仪器才有可能会达到安全监测仪器安装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安全监测设备的选择期间,应该秉承着优化原则,对作为安全监测体系的重要物质支撑部分的安全监测设备,围绕着科学性和统一性的原则进行安全监测仪器类型选择。选择科学、安全、统一、可靠的安全检测仪器,确保其可以进行储藏数据库信息的有效检测和分析;统一规格安全检测器的使用,可以减少工作人员进行不同设备之间单位的换算工作,有效避免换算过程中的工作失误,减少无效信息的出现。与此同时,对于之后安全监测设备的升级、更新、维修工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成本和资金压力。

2安全监测测量控制工作的加强

2.1对监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安全监测体系中,除了安全监测仪器之外,对安全监测测量控制工作的加强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实际情况而言,水利水电工作中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量一般是日常工作中安全监测设备中数据化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力为主的手动进行的人工信息采集。这两项信息监测方式都是较为有效的监测渠道,应该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的进行安全监测测量的工作[3]。尽可能地做好安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收集过程中确保相关信息的精确度和统一性,然后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措施的积极采取。这就要求参与安全监测信息收集分析的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基本的技术处理技能。为监测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工作时,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支撑。与此同时,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也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

2.2完善安全监测测量工作体系

建立和完善安全监测测量工作体系,可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在大坝工程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在保证监测过程中信息收集综合过程中的稳定性、信息传送过程中的流畅性、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的深远性的基础之上,确保安全监测设施在监测过程中更具有安全稳定性,对日常监测信息的监测和收集有着积极意义[4]。首先,对于安全监测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相关水利水电部门要积极进行维护,只有保证安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作,不会发生突然损坏的情况,才有可能准确、安全的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其次,相关工作部门要对安全监测设备的型号制定统一标准,在不可避免的使用不同型号机器的情况下,制定信息转换的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在转换信息的过程中认真负责、小心谨慎,尽可能地减少错误转化情况的发生;最后,综合收集好的信息建立一个信息数据管理库,为安全监测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3安全监测数据控制工作的加强

3.1设立数据库平台的管理

除了重视安全监测设备以及安全监测测量控制工作的加强,对安全监测数据控制工作的加强也是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需要投入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对大坝工程中安全监测信息进行及时性的数据总结、分析问题以及对策提出,对大坝工程的顺利运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程由多种类型信息综合组成,比如基础定型信息、环境勘测信息、安全监测信息、实际信息等。根据其种类的不同,进行仔细归类,做好相关信息的统计工作,借此建立一个大数据库平台,其中涵盖基础数据收集系统以及对既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因果的系统,二者综合起来进行管理运用,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的掌握大坝工程的推进情况,掌握一手资料,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保证安全监测工作的有序、平稳进行。

3.2定期进行安全监测评价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坝工程的安全监测控制的优良效果,水利水电相关工作单位应该依据安全监测收集到的数据,积极进行监测状况的评价。具体评价方式可以邀请专业的安全监测机构,对大坝工程安全监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意义和看法,以便水利水电相关工作部门根据意见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善,达到更好的安全监测效果。建立大坝模型,先把一些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的部分在模型上进行试验,根据对大坝模型变换的观察,直接有效的得出大坝在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然后用在大坝中进行相关部分的改革和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大坝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第2篇

【关健词】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监测设计

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组成。坝顶高程390.00 m,最大坝高138.00 m,电站装机2台,单机容量35 MW。工程等别为Ⅱ等,相应拦河坝、电站引水洞进口等建筑物为2级。电站引水洞、电站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为3级。坝址区主要岩层为天河板组泥质条带灰岩、豆状灰岩,石龙洞组白云岩、白云岩夹灰岩,岩体较完整,抗压强度较高,坝基上游为石牌组砂质页岩、粉砂岩。坝址区岩溶不发育,岩体透水性弱,断层不发育。

根据该工程特点,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将按照重点、一般两个层次选择监测部位,有针对性地布设各类监测设施;充分考虑当前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力求采用可靠、先进的监测手段,及时、准确地掌握建筑物及其基础从建设到运行全过程的安全性状,为分析、评价工程安全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监测设计力求做到施工期与永久运行期监测相结合,仪表量测与人工巡查相结合,人工采集与自动化半自动化采集相结合。监测系统的重点则放在对两个效应量的监测上,即变形和渗流。

1安全监测的目的

该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安全监测以确保各类建筑物在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安全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验证设计、指导施工等需要。

首先,通过对各类建筑物整体状态全过程持续的监测,采集建筑物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温度变化各效应量的初始值、基准值和各阶段变化过程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危及建筑物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处理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通过安全监测提供的有效数据,检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检验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期的监测,还可以检验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是否符合设计意图,也可以检验某些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从而为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和措施,优化和完善设计服务,以达到设计、施工动态结合及不断优化的目的。

此外,多项目、多功能的长期监测实践,可以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标准的改进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

2设计原则

根据该工程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安全监测的总原则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一规划,逐步实施”。

选取工程中有代表性的部位作为重要监测断面,其他部位为一般监测断面。重要监测断面观测项目齐全,仪器布置相对集中,对重要的效应量采取多种方法平行进行观测。一般监测断面以重要物理量为主,仅布置少量仪器和测点,以掌握工程的整体工作状态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监测项目中又以变形和渗流为主,应力应变及其他项目为辅。

该工程建设期长达4 年,监测系统不可能一次建成,特别是施工期必须采集的初始资料,不可能等待监测系统完成后才开始采集,因而必须根据施工计划和监测规划逐步实施。但监测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在工程开始施工前进行统一规划。

3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该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是一个由各建筑物、多种监测项目和数以百计的监测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硬软件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信息采集、管理、分析、评价和反馈系统。它的总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整体系统、两个子系统、三大环节、二级监控,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业主单位决策”。

针对该工程建设期较长,各建筑物分区布置,运用相对独立的特点,将各建筑物分别独立形成安全监测子系统.以满足施工期安全监测要求;工程完工后,各安全监测子系统将成为整个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工程安全监控中心统一管理。整个工程安全监控系统共设两个子系统,从左至右依次是:大坝子系统、电站子系统。

该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运行可分为3个环节: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资料分析及建筑物安全度评价。数据采集包括MCU自动采集、人工采集和巡视检查。数据管理包括对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和必要的处理及存储管理。资料分析及建筑物安全度评价包括初步分析其规律性和合理性,对建筑物安全度作出初步评价。使用数学模型,运用多种分析理论,对建筑物的工作性态和安全度作出综合判断和评价。这3个运行环节是依次进行、相互衔接的。一般来说,前两个环节是由子系统监测站完成的;后一个环节是由工程安全监控中心完成的。

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安全监测系统将定期报告各建筑物运行情况;对危及工程安全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会及时向管理部门发出预警。施工过程中,安全监测系统还将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送交设计和施工单位,以便及时优化设计或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施工与运行安全。

4监测断面及测点布置

该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组成。拱坝以监测表面变形、内部变形、基础变形、渗流、接缝、坝体温度和坝体应力应变为主。电站以监测进水口边坡安全、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岩锚梁安全和引水洞结构安全为主。另外,在左、右岸坝肩布设了少量监测设施。

4.1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体的变形监测包括表面变形和内部变形及挠度监测,该工程表面变形采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网和精密水准点进行监测;坝体内部变形监测则采用双金属标、正、倒垂线。横缝和接缝监测也是拱坝的主要监测内容,在坝体混凝土和左、右岸岩石接缝处布设了大量的基岩变形计和测缝计,另外在5条横缝上分8—12个高程布设了约40支测缝计。在3号坝段和4号坝段各布设了一个重要监测断面,主要监测坝基变形、坝体变形、渗流压力、坝体温度和应力应变等,主要的监测设施有:精密水准点、双金属标、正、倒垂线、基岩变形计、渗压计、温度计、七向应变计、二向应变计、钢筋计、无应力计等。另外在坝体基础灌浆廊道、左、右岸灌浆平洞内还布设了测压管、量水堰等。用来监测坝体渗流和渗漏量。

4.2引水发电系统

在进水口边坡和引水隧洞各布设了1个监测断面,主要监测边坡的内部变形和引水隧洞的渗流压力。地下厂房是引水发电系统的监测重点,在主厂房、副厂房和安装场共布设了4个监测断面,主要监测岩锚梁变形、围岩和接缝变形、渗流、锚杆应力等。引水发电系统主要的监测设施有:精密水准点、测斜管、多点位移计、测缝计、收敛计、锚杆应力计和渗压计等。

4.3左、右岸坝肩

在左坝肩l号和2号抗剪洞内布设了应变计、无应力计和测缝计,监测抗剪洞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分缝及接缝变化情况,共约30个各类测点。在右岸300—345 m高程下游坝肩的地质缺陷处理区,选择4根锚索进行锚固力监测,共4台锚索测力计。

5监测系统自动化设计

5.1组成与结构

工程自动化监测系统是一个大的信息网络系统,采用二级监控、一级决策和技术支持的分级结构模式,系统层次分明,各级任务明确,便于进行操作、管理和统一调控。整个系统由大坝监测子系统和地下电站监测子系统组成,采用开放型分层分布式智能化网络结构。整个系统分为两个监控层次:第1层监控是将分布于大坝和地下电站的各类传感器就近引入相应的MCU(测量控制单元),由测量控制单元进行第1级监控;第2层监控是将分布于各部位的MCU接人工程安全监控中心,由安全监控中心进行第2级监控。

5.2监测项目及测点选择

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覆盖了各建筑物及其基础,项目多而杂。对于接入自动化系统的监测仪器,首先应力求少而精,突出重点断面(部位)的监测项目和测点,并确保这些项目和测点能实时监测,长期可靠运行。其次要求在关键断面(部位)能够采集到足够的重要信息,以便建立安全监控模型。

按照目前国内国际公认的“以变形和渗流监测为重点,适当的配置一些应力应变测点”的原则或思路,并根据该工程监测设施具体布设情况,初步考虑将大坝和电站的重点监测断面(部位)和可实现自动化测量的全部变形监测仪器、渗流监测仪器和约l/3—1/2的应力应变监测仪器接入自动化系统。考虑到左、右岸坝肩不是监测的重点,因此这两个部位的监测设施不进入自动化系统,这样既能突出关键项目和测点,又能有效控制自动化系统的规模。经比选研究,拟接入自动化系统的监测仪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变形监测仪器。双金属标仪、垂线座标仪、倾斜仪、多点位移计、基岩变形计等。(2)渗流渗压监测仪器。渗压计、测压管、量水堰计。(3)应力应变监测仪器。无应力计、、温度计、测缝计、钢筋计及锚杆应力计等。

5.3监测设施

2、 第l层监控设施。第l层监控设施由分布于大坝和地下电站的各个MCU和接入MCU的传感器组成。大坝部位配置8台MCU,接入的仪器包括垂线座标仪、渗压计、基岩变形计、测缝计、钢筋计、裂缝计、温度计、应变计、无应力计等。地下电站部位配置4台MCU,接入的仪器包括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渗压计、测缝计等。

(2) 第2层监控设施布置。第2层监控由安全监控中心来实现,监控中心由2台监控主机、1台激光打印机、1台复印机、2台刻录机、2台UPS电源、2台防雷击隔离电源、2台网络适配器、l套监控管理软件组成。安全监控中心主要功能包括管理整个安全监测系统的图纸与文件,以及所有的仪器、仪表资料;控制和接收各MCU传送来的信息,并且按照不同的监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资料绘制各种图形,编制表格,并进行管理;对工程性状进行分析,提供整个工程定期的安全监测月报、年报,以及汛期及异常情况下的日报或紧急报告等。

6 结语

安全监测系统是监测建筑物及其基础、边坡、洞室运行状态和工程安全状态的耳目,可为业主提供决策依据。建立一个可靠、高效能实时分析、快速反馈的安全监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和学科,需要统筹考虑、精心设计,以使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布置方案合理。该工程的安全监测设计,遵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总原则,在确保有效监控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立了“以变形和渗流监测为重点,仪器布置少而精”的设计思想,经过分建筑物、分部位、分项目的反复比较和精心研究,建立起一套集中、精简、高效的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既有监视工程安全的灵敏“耳目”,又有分析判断工程安全程度的智能“头脑”,它将在工程施工中逐步建立、逐渐完善,运行水平将日趋提高,对该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Abstract: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all walks of life have got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a great extent, th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ha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ower. In addition, in people's everyday life, there is increasing demand for electric power.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author focuses on hydropower dam safety monitoring data management, and aims to provide certain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

关键词: 水电站大坝;安全系数;自动化系统;监测数据

Key words: hydropower station dam;safety factor;automation system;monitoring data

中图分类号:TV6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07-03

0 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中,注册大坝的数量逐渐增大,电力系统中,水电站大坝在促进电力传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中水电站大坝很少发生一些高坝大库失事的情况,但因为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可避免。大坝的安全运行关系着社会安定和经济的稳定运行。以下是笔者针对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讨论。

1 水电站大坝概述

我国地缘辽阔,河流数量众多,且河流自身的径流量较为丰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电属于一种可再生的清洁性能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水电站发展历史悠久,装机容量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在提供能源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成绩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我国在筑坝的技术上研究经验十分丰富,目前处在世界领先位置。其中,地质勘探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都在水电站大坝领域的技术应用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2 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和管理现状

2.1 安全管理问题

我国的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问题涉及到两个部分,分别是水电和水利,而水利部门的大坝管理问题已经转移至水利部进行负责和管理。我国在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管理早期,相关部门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监察指挥中心,负责对水电站大坝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并且提交定期工作报告。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在政府部门以及电力企业等的合力帮助下,我国大坝安全管理的问题得到妥善安排和解决,并且及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坝安全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大坝管理方面还建立了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工作人员定期监察水电站大坝的运行状况。但是,由于我国气候条件多变,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水电站大坝在安全管理的问题上偶尔出现一些差错,干扰了大坝的正常运行,影响电力行业的正常发展。

2.2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督和技术管理

在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督和技术管理的范围内,大坝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注册工作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的大坝中心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电力管理部门编制了相关的暂行办法。之后,我国还对于水电站大坝的管理制定了相关的专业性法规,有效填补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督在法规上的空白,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另外,在有关大坝安全监督和管理的问题上,安全注册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3 技术培训和管理

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管理问题中,技术和设备的管理是重要的发展内容。我国相关的大坝中心部门派遣了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展开了与国外相关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活动。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技术培训以及管理问题成为了促进水电站安全发展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水电站达大坝的安全运转,大坝相关的管理人员还组织了各种技术平台的相关活动,形成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培训班,这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班不但能够为掌握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还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弥补损失。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出现表明我国在水电站大坝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快速度。因此,当前,我国水电站大坝培训和管理环节中可能出现技术人员不够充足以及相关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不快等问题,这对于水电站大坝的安全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管理

3.1 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

由于一些特大型洪水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水电站大坝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和保护。因此,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维护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重要部分。水电站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大坝补强加固的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减少水电站的资金和人力损失。水电站大坝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于大坝整体的结构状态以及安全情况等进行定期排查,并且针对排查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例如,一些大山口大坝需要针对两岸的重力墩进行加固处理,大坝地基方面还需要进行防渗透性处理。因此,在加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的过程中,进行大坝水工建筑物等相关的维修和护理是促进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大坝进行定期体检,针对出现问题的大坝进行归类,并且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丰满大坝出现的溢流坝渗透的情况,有关部门应该组织进行溢流坝段降渗的相关工程项目,为促进大坝正常运行提供帮助。

3.2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是关系到大坝有效运行的重要一点。近年来,因为科学技术的改进,我国在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都非常成功。另外,很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都能够陆续得到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借鉴,促使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逐渐实现自动化发展。首先,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对于大坝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专业工作人员在收集到数据和资料之后,将这些监测资料形成数字化模型,其中包括单点数学模型以及传统的监控模型等。除此之外,有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于大坝的相关资料展开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其中需要涉及到对于不同监测物理量的全面性分析。监测数据和资料的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办法一般为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推理法。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自动化系统中,很多关于大坝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例如,大坝日常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图表和定量标准进行数据检查,都可以使用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进行处理,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当前,我国在大坝安全决策支持系统上处在发展的阶段,很多新型的技术和方法需要逐渐进行学习。而大坝安全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图1是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测自动化模型图,其中涉及到通讯机房、信息中心、首部集控室以及现场监测网络等,对输电站大坝的整体安全性进行监测和管理。

3.3 水电站大坝建筑物安全监测

我国有一些水电站大坝修建历史悠久,部分大坝存在着老化的情况,这就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国水电站大坝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是改善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大坝建筑物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并不认可拆坝作为恢复河流生态的有效办法。但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开始认识到一些丧失了自身功能的大坝如果不及时进行拆除旧可能造成极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这对于水电站大坝的可持续发展尤为不利。因此,针对一些已经进入到病险阶段的大坝,有关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水电站大坝建筑物需要有关部门人员能够按时进行排查,提升水电站大坝的整体安全性。

3.4 水电站大坝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在早期就展开了对于水电站大坝的信息化研究,并且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检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关水电站大坝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坝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主系统、子系统以及分系统。首先,在主系统中,其主要的作用是满足大坝中心以及相关系统安全监管工作。该系统中还包含了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网站。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对于大坝相关安全信息的查询,其中涉及到一些政策和法规等内容。子系统一般设置在水电站运行单位中,且使用在管理其他运行大坝的安全信息中,属于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平台。分系统设置在相关的电力监管机构,监管相对于范围内大坝的主要安全信息。水电站大坝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简化工作程序,对于促进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准确性以及效率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大坝的安全运转。

3.5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实践

某水电站大坝在早前出现蓄水运行情况,因为溢洪道基础砂岩出现强烈风化的情况,且其透水性很强,导致该水电站出现安全度不足的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使用了预应力锚索将堰体锚有效固定在深层岩基上。但是,相关专家发现该大坝上游侧出现防渗帷幕功能减退等问题,需要进行处理。大坝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其中大坝本身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性监测,使用自动化监测技术,研究和讨论改善大坝安全性能的对策。除此之外,大坝安全管理的人员对于其中出现的建筑物损坏问题进行了修复和改善,修复了上游防渗帷幕,并对于溢洪道基础展开局部固结灌浆处理,进而从整体上改善了大坝稳定性。

4 结语

水电站大坝的日常运转对于电力行业的整体运行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坝部分的工作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是关于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水电站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分别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水电站大坝建筑物安全监测、水电站大坝的信息化建设,并举出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的实例,从整体上对于如何改善大坝的安全运转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谭涛.某平原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08).

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策略

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的安全问题。尽管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安全问题的管理,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水利水电施工监督、加大资金投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安全问题,对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性造成影响,不仅会阻碍水利水电发展,同时也会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为此,笔者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其管理提高策略进行了分析。

1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性意义

所谓水利水电工程,即在相关条件限制的状况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实施建筑施工,实现经济独立核算、行政统一管理的施工项目[1]。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涉及的施工单位比较多,施工现场较为分散,同时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水利水电管理方式比较多样化,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难度系数较大,然而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进而影响了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2013年水利水电工程中因为安全问题造成的事故多达13起,其中死亡人员接近20人左右,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模扩大的影响,我国在开展水利水电施工时面临的安全问题较为严峻,因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施工周期比较长。为此,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对水利水电安全性进行保障的有效措施。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的因素

2.1施工环境影响

因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相关技术也在随之发展,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逐渐普遍。目前,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逐渐复杂,一些施工项目的建设位于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而一些施工项目则位于地势坡度较大的区域,由此便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系数。除此之外,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设计的美观度,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系数,所以在安全性上便得不到保障。与此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用到的施工设备又比较多,加之施工现场面积较小,由此也为施工的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施工设备的影响

在完成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之后,因为施工人员本身具有流动性,同时施工设备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如施工设备坠落等,但是这一类问题应该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避免。

2.3施工人员的影响

开展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对于施工人员本身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活动量,所以对施工人员在体力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要求施工人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精力集中,因为施工人员的个人情绪会对施工的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环境的舒适程度进行保障,确保施工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实践策略

3.1提高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力度

为了避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环境对施工安全性的影响,相关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将施工现场中存在的环境影响解决,以此避免因为施工环境的原因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安全性造成的影响[2]。其一,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容易出现事故的地点的排查,提高监督技术含量,加强施工现场施工监管力度,对水利水电施工的现场施工进行全面的监控,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其二,合理设计水利水电施工图纸,为了减少施工的困难性,要将施工的难度减小,在保证美观度的基础上,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的有序性。其三,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严格监督施工设备的上岗证,避免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影响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另外,进行电器的维修时,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维修人员的专业性。

3.2提高施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相关人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提高设备管理力度,避免出现因为施工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影响[3]。其一,施工开始之前,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力度,保证施工设备计划的有效性,同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监管。其二,对于施工设备的维修,要安排具备专业技术的维修人员进行,保证施工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其三,加强对起重设备滑索、滑轮组的检查力度,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使用标准,并且能够按照使用的实际情况实施检测,保证施工设备的安全性。

3.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性,除了要对施工环境与施工设备进行管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4]。其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观念,在水利水电的各个施工环节中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观念,大力宣传安全施工的理念,使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以此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性。其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考核,加强考核力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其三,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加强责任意识,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并且及时确定事故责任人,全面落实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3.4加强施工安全制度的建立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制定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其一,相关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实际施工环境,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在制度中对施工过程、工艺进行详细的规定。其二,完成制度的制定后,全面加强施工进度,并且贯彻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的同时用制度进行约束,以免出现事故。另外,相关人员在制定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违规事件的惩罚力度,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从根本上杜绝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从提高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力度、提高施工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施工安全制度的建立四方面对安全管理实践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加强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性,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守奎.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⑴.

[2]王化彬.剖析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15,⑻.

[3]罗洪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46).

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由于时代不断加快发展,促使我国科技水平快速的提升,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地质条件优质的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已经饱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一些地质情况较差的地区也开始建设,这就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难度。同时导致很多安全隐患存在,并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十分复杂,想要确保施工安全,必须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选择有效的策略。水利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投资资金巨大,关系到的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复杂,并且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提出的需求,这也让水利水电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施工现场安全方面存在很多隐患。安全质量以及周期和费用属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要内容,必须要遵守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政策以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这样的管理理念,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上,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也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1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这些所负责的部门以及机构根据分层管理权限对其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方面的管理。工程施工检查和设计以及操作还有管理这些参与的主体,必须要按照有关的制度执行,清楚自己的职责。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开工之前的设计工作和准备工作、具体的施工程序还有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的工作。除此之外,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施工流程十分繁琐。施工企业数量较多,施工区域没有聚集在一起,比较零散,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难度较大,安全管理的模式较多,没有固定,技术十分复杂,同时存在很多工作质量较差的情况,工作人员较多,素质普遍较低,这些因素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可以将其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水利水电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大,存在很多违规竞标的情况,施工企业为了获取中标的资本,恶意压低成本,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这是造成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二是施工企业对于安全方面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同时执行力较差,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要求。针对水利水电施工的具体情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还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内部因素是根本,也就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具体的规定。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提高整体素养,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感悟以及实施力度。还有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构建。外部因素是条件,也就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限定。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环境以及社会需求发生变化等等。而人的因素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执行人员,通过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手段,强化工作人员工程现场标准的施工,排除安全隐患,提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或者是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事故的几率。我国颁布了水利水电安全事故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水利水电行业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能够正常的开展,但是实际施工现场安全情况不是很好,无法满足我国提出的根本需求。我国水利水电安全管理系统十分庞大和复杂,重点反映关系到的领域较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较多的施工地区地质环境恶劣,同时变化较多,存在极大的关系。我国以及地方并没有决定统一的量化规定,导致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较差,社会和经济以及环境效益不是很明确。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增强有关人员安全管理的意识

如果想从根本上加强对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方面的管理,必须要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增强施工单位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领导能够清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这项工作既关系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于企业形象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求企业领导利用有效的数据,增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收集一些最近几年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和产生原因,还有引发的严重后果,使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确定自身的责任,采取良好的工作态度,有效组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这一项工作。

2.2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养

工作人员不仅是安全事故产生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受害者。因此,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现场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必须要强化管理者安全防范意识。目前大量的实例水电工程都是处于山区,施工环境十分恶劣,并且花费较长的施工周期,工作内容十分混乱,所以在选择施工人员的过程中,必须要看清整体素养,尽可能的选一些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同时,根据施工人员优势和特长安排相应的岗位,定期组织一些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

2.3加大施工现场监管力度

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选择有效的策略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检查好入场材料,针对全部进场的材料要实施严格的检查,一旦查出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规定,不允许进入场内,防止因为材料质量不过关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小断面引水隧洞的监管,确保严格地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并且要求管理者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工作的力度,在规定的期限里,专业技术工作者检查施工设备,确保工程设备能够顺利地运转,降低由于施工设备出现问题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几率。

3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 ;管理;特点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使得我国的水库大坝工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性发展,因此水库管理和大坝的安全监测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做好水库的安全管理,就可以更好的降低水库以及大坝出现事故的概率,保障水库安全,维护大坝管理。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水库管理以及大坝的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的开展和进行。

1 目前看来,我国在水库管理以及大坝安全监测方面采取的方法和大坝监测的特点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在水库管理和大坝的安全监测方面采取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人工巡视的方法,而第二种就是运用仪器进行监测的方法。首先说明的是人工巡视的方法,这一方法,一般分为日常的巡视检查,定期的巡视检查以及特别时期的检查。而仪器设备的监测,主要就是在一些典型的断面进行监测,但是这种仪器监测的方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不那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都是无法监测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的做到将人工巡视监测和仪器设备监测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

可是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一些机器仪器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由于大坝在仪器监测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我国的监测仪器发展还很有限,所以很多的大坝监测设备都只能做到小范围的监测。这就提醒了我们监测手段和方法要尽可能的多样化。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大坝的安全监测和水库的管理上更加的科学和完善。并且我们还可以很好的保障大坝的安全性,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2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方法

2.1 有关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要不断的完善 针对目前我国在水库管理和大坝建设等水利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需要亟待完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水库管理有法可依。从而保障整个水库大坝的安全进行。除了一些常有的水库大坝的加固管理条例,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以及仪器设备报修等问题的参考制度之外,还要不断的进行细化和完善,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

2.2 不断的提高水库大坝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无论是大型水库还是小型水库,对于工作人员上岗的要求都必须做到严格和完善,持证上岗的要求绝对不可以打破,而对于那些考试制度和考试要求,也必须做到严格而规范,由水利部统一进行考核,并且统一的组织培训,完成考试的人员持证上岗,保障水利工程安全。

2.3 对于大坝信息化的建设要不断的加快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任何工程都离不开信息化的融入,大坝监测和管理也是如此。对于大坝监测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另外,通过信息化的推进,还可以更好的保障大坝的安全预测和防治,更好的做到对于水库的安全管理和大坝的安全监测。

3 大坝安全监测特点分析

其实,大坝的安全监测主要体现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针对性也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

3.1 时间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所谓的在时间上具有针对性,实际上就是指在水库大坝比较具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进行安全监测。就目前的数据分析和多年来的经验之谈,大坝在新建蓄水的初期,以及大坝在寿命将近老化的时期,都是大坝最容易出现问题和安全隐患的时候。所以在这些时期都是非常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注意的地方。当在大坝新建蓄水的初期阶段时,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设计参数的复核和工程质量的监测上,而同样,在大坝的老化时期,要将注意力放在大坝的材料监测上,保障材料的结实才可以更好的保障坝体的坚实,不因为老化而使得大坝整体发生问题,从而保障大坝的正常安全运行。

3.2 大坝的安全监测在空间上面的针对性 在大坝的组成上,大坝的组成一般分为坝体,坝基,坝肩这几部分。因此大坝在安全监测的空间上也会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三部分的和谐与稳定是最为重要的。坝基要打好,这就为整个大坝的稳固打下了基础,在坝体的建设上,要充分的注意到坝体材料的坚实性,做到对坝体的完全支撑。另外坝肩也必须稳固,这样才能平衡整个大坝的稳定性。这样就可以使得安全监测更具有针对性,也使得相关的检测人员在监测的时候更加容易和具有针对性。

4 水库的安全管理和大坝的安全监测的范围以及监测的意义

对大坝安全的监测是日常监管中既平常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安全监测有利于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班安全监测的主要手段实在坝体周围安装安全监测仪器,方便工作人员对水坝进行安全监管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坝体自身的结构十分特殊且复杂,大把周围的环境因素较复杂,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测仪器传输的数据,来判断坝体是否出现渗流、渗压等安全隐患,当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防止更严重的安全问题发生。

当水坝处于蓄水时期时,安全监测的重点应当是水坝顶部,因为此时大坝顶部极易出现细微的裂缝,当水位升高以后,顶部的裂缝会因为水的冲刷而变大,这会严重影响水坝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新建的水坝会在第一次蓄水时候产生裂缝,因此就要求安全监测人员格外重视蓄水时期的安检工作,增加人员和巡视次数,以便水坝能够安全运行。

当水坝正常投入使用后,也不可忽视对水坝的常规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要时刻关注检测仪器传输的数据,当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将隐患排除在萌发状态。

关于大坝的安全检测问题,应当大量收集关于当地的气象气候、地理环境、库区岩石结构的渗水性、水文特征、雨季汛期时期、洪水预警系统以及水库调度相互结合,为安全监测人员提供大量有效的参考数据,这样才有利于保障大坝安全,同时也能够为水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Dan Luo,Zhuo Chu,Lizhe Luo and Quan Liu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Wuhan University Wuhan,Hubei Province,China. Applications Study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in CFRD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A]. Advance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CEET2012)[C]. 2012

[2] 潘琳,胡晓云,陶丛丛. 水电站重力坝坝体混凝土的膨胀现象[A].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第7篇

一、建立水电安全管理机制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水电股份化、合资化或私营化是大势所趋,只不过有些地方进展慢些,而有的地方进展快些,但最终会形成监管权、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局面。

作为有着明显行业特点的地方小水电企业,一是企业小而分散,二是从属地方电网、电价相对较低,三是电站设备、技术标准相对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如大型电站或从属国家电网的电站企业有优势,不容易做大做强。从地方小水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及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之需,成立地方小水电协会或设立地方水电管理机构是有益之举。作为政府水电管理机构应及时转换管理观念,变行政管理为政府服务,变直接管理为安全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目标考核制、奖惩办法、一票否决制等。?淞⒎?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维护小水电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杜绝一切重特大人身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性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教育电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依据《地方水电管理条例》规定,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地方水电法律、法规及政策;协调地方水电安全生产、统计、岗位培训、考核等工作是水电行业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理顺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结合当地小水电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汛安全监管工作,促进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落实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小水电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需要对相关负责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履行好日常监管职责。监管机制各部门联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更加有效的实行小水电行业的安全监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农村小水电的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调查和监督管理。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未出台对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的监管法规,而且不同地区对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监管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小县城的水电站实行的是属地加行业的监管模式,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属地监管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然而农村小水电站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安全管理机制散乱、存在各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的现象。有些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法规和执法人员,因此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安全体系

在完善农村小水电规章制度和建立安全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规范培训,由于农村小水电涉及范围较广,而且在硬件设施方面较落后,工作人员素质低,专业水平有限,这些都导致了安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应该建立农村小水电《安全生产法》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小水电行业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合格的,由农村小水电主管部门颁发上岗证。采取培训发证上岗,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 强化安全生产,由于大多数农村小水电趋于私有化模式,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要求这些小水电企业根据装机容量,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持证上岗。(3) 严格检查,以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和运行阶段的安全年检为基本制度,以企业安全员自查为主,以抽查和突击检查为辅助手段,一方面有助于事故防范,另一方面有利于做好紧急事故处理工作。因此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体制,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目标。(4)认真履行小水电站的《安全运行规程》,实行季度维护和年度检修,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对电气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调试,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电气设备故障,清除安全隐患,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资料档案,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宝贵的资料库。

四、引导技改更新,提高安全基础

农村老旧水电站因设备设施严重老化,给安全带来影响,为了提高水电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对老旧电站技改更新。(1) 作为管理人员,要引导各部门大力宣传,对小水电工作有新的认识与了解;(2)要结合老旧电站安全检测和水电站年检制度的实施,督促电站业主实行技改更新;(3)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扶持政策,推进水电站技改更新。

五、逐步完善电站经营及管理体制

第8篇

关键词:水电厂 安全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电力供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其能否安全、快捷地为用电企业、居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确保上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摆在每一个水电厂工作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目前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安全认识不足和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两大方面。首先,市场需求给水电厂生产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思路。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而在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带有松懈思想,给水电厂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而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完备的水电工程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控制能力,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但由于企业过于重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理念,因此工作人员在安全技能培训及安全知识学习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处于生产管理中主体地位的人的因素对安全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其次,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机械设备是电力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所有工作环节保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是实现人机系统安全与高效的基础。设备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质量问题、操作问题与维修问题三类,一些机具不具备在工作人员误操作下的安全防护功能,如出现危险情况时的报警系统未显示,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实现自动停机系统、冗余系统等功能,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此外,工作环境也对水电厂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相比其他行业,水电工程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噪声、粉尘、振动等不良物理环境不利于设备的长期运行,同时也会促使作业者容易感到疲劳,产生精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

二、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首要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水电厂供水、供电生产中的重要原则,安全决定着水电厂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日益增长的供水、供电需求。因此,必须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要不折不扣地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水电厂所有工作的始终,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阳奉阴违,切实贯彻安全管理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对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员工要给予重奖,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要重罚,坚决杜绝发生生产事故。

2.2 切实制定措施,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切实制定措施,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第二个措施。安全管理事关水电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成败,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和根本,没有安全管理,整个生产现场管理就是失败的。因此,要结合整个水电企业的生产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将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道生产工序,做到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狠纠违章,规范现场操作,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2.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三个措施。培训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增强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适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开展以岗位、班组长为主的教育培训格局。培训过程应有意识地运用规范的培训标准,统一学习笔记,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有侧重地针对主要工种进行重点培训,并重视实践技能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性竞赛、现场操作展示等丰富的活动,要努力把教育培训的触角延伸到班组前沿,以此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水电厂安全管理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三、积极完善水电厂的安全管理体系

3.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水电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以预防为中心”的原则和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在设备管理、操作、制度等方面引入事前控制,首先应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各部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其次,应对系统进行技术监督,其内容包括预防性试验、电能质量、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等方面,其中预防性试验是针对电力设备进行的,通过绝缘预防性试验可以掌握设备的绝缘性能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内部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护与检修,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再次,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点检制。以科学的点检标准和点检制度预先对重要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排除。另一方面,应以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为目标,建立人性化的考核机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权责和义务。为使管理体系更加标准、规范,必须建立全面的安全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安全奖惩制度包括安全长周期考核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奖励实施细则、经济责任考核制度、设备维护消缺奖励办法等;而监督机制则应由基层单位自我监督、企业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部分,组成健全的三级安全网,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

3.2 深化安全思想认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在认识到安全事故的重大危害,以及安全管理在企业运行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加大安全培训与生产技能培训的力度,帮助工作人员提高知识技能与安全意识,使之具备适应科学管理理念的综合素质。以实用性竞赛与现场操作展示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形式,为水电厂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结论:

总之,安全管理是水电厂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上下游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深化安全意识,严格制定并落实生产现场的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水电厂的高效管理,为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泽玉.风险管理与水电安全生产[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

[2]张东栋,寿攀.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

[3]梁超英,水电厂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J].湖南电力,2010.

第9篇

1引言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稳定地开展[1]。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2.1施工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可以保证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可顺利开展,是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2]。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例如,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成本预算管理、投标文件管理及施工合同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管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实行施工管理时,还要注意明确工作人员的各项责任,建立终身责任制,同时,还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水利水电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督。

2.2施工管理能有效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

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还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需要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时监督施工现场、聘请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3]。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施工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可以有力地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审查工程图纸,如若发现施工图纸表述不明确或存在问题时,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保证施工图纸的严谨性,并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保证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尽量避免人员的变动,并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无论是施工企业的领导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4]。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3.1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都缺乏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这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各项施工管理措施也难以落实到实处。一些水利水电工程虽建立了施工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施工企业不够重视,施工管理制度如同虚设。

3.2施工管理不到位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成立的时间较短,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还未积累较多的经验,这就使得其施工管理不够到位,甚至一些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极为混乱。

3.3安全监测设备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通常都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监测工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缺乏安全监测设备,存在侥幸心理。且因为安全监测设备的造价高,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放弃购买,给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3.4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影响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缺乏施工管理意识,且施工企业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得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只重视施工的速度,而忽略了安全问题的存在。

4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4.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同时,还要设置专门的岗位来负责施工管理工作,工作的设备要配备齐全,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才能够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2加强施工管理力度

由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例如,人员、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等,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首先,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在施工中能够使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其次,很多专业的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这些设备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具有相应资格证书,设备在使用前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将设备的使用人确定为第一负责人,建立合理的责任制,落实奖罚制度,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4.3确保安全监测设备齐全

安全监测设备的造价虽较高,但可以反复使用,在日后的工程中同样可以使用,且安全监测设备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因安全投入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施工企业需要购买或租赁安全监测设备,安全检测设备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该投入一定要投入,切不可贪小失大。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可根据安全监测数据来灵活调整施工方案,从根本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4.4加强人员质量控制意识

人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使其认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且能够做到落实施工管理措施、安全措施后再进行施工。此外,施工企业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紧随时代的脚步,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理论,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5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跨越整个施工过程并涉及施工的各个方面,因此,施工企业还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能力,使水利事业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子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01.

【2】夏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其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6(12):232+241.

【2】叶贻清.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2):160-16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