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艺术品投资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4 16:3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艺术品投资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艺术品投资价值

第1篇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绘画作品是被那些超级富豪们收藏了,这些人不缺钱,收只是为了藏,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拥有一些宝贝的心理,并没有准备日后拿出来卖。因为他们知道这类顶级珍品稀世罕见,一但出手你可能今生今世就再也见不到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些超级富豪的这种不计代价的“收”来“藏”的行为,标定了那些顶级艺术品的天价,从而维持了艺术品市场始终足够的“温度”,同时也钩起了投资者无尽的发财幻想,这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其实,对那些顶级的“收”来“藏”的富豪们,我们是可以把他们排除在投资市场外的,他们只是钱多了没地方花而已,咱们没必要去参照他们的行为。如同创业发财般,你可以以比尔・盖茨、李嘉诚为学习榜样,但最好不要以他们为人生目标,否则你会活得很累很没劲,甚至会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只是在浪费粮食制造肥料。因为人家比尔・盖茨一弯腰的功夫就能挣1500美元,再一直腰又可以挣1500美元。他要是再弯两次,再直两次,就超过现今咱中国一个中产一年的收入了。你说这种比法是否真让人丧气?好在这世上只有一个一弯腰一直腰的时间就能挣3000美元的人,要是多了,还真让人受不了。

话说回来,艺术品投资市场其实也是相同的道理:虽说艺术品市场是个用闲钱堆起来的市场,超级富豪们是用闲钱在这里捞宝,而其他人大多是想用闲钱在这里挣钱,所以只要你有闲钱,这个市场就不会拒绝你进入。问题只在于如何用好你那点闲钱。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量力而行,在低价原创中寻找机会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从低端入手风险相对较小

首先,在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现状下,这是条比较稳妥的路。中国的富裕阶层本来应该是中国艺术品投资的主要力量,他们有足够的闲钱,也有足够的智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使得他们往往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因为不懂而害怕,对艺术品敬而远之。但这些年在“发财不买画,就是土老帽”的时尚压力下,他们心中始终有着买画的冲动,但又找不着方向,不知该从何处人手;另一种是过于随意自信,以为闲钱多就胡乱出手,结果就是被人忽悠。所以,我们在艺术品市场上看到的投资者大多数实际上都是盲目的,跟着舆论导向跑的。

而我们的舆论导向有两大问题:一是谈艺术时过于空泛,说好说坏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说了等于没说;二是谈市场时过于功利,差不多就是卖画的广告宣传了,信了就要中招。如一些大城市每年举办的什么“艺术沙龙”之类的大型活动,不知者以为是政府组织的艺术推广活动,而实际上只是有点官方背景的会展机构和策展组织打着艺术推广招牌组织的一次挣场地费和参观费的经营行为而已。这种活动当然只能看菜订餐,拉到什么就宣传什么。像今年的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连朝鲜的韩国的东西都拉来充数了,宣传文化交流当然是可以的,但鼓励人们投资就是忽悠了。所以,中国艺术品市场现在的这种混乱状况和中国大多数投资者自身的低水平现状,决定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只能走一条循序渐进,从低端入手的路,因为这条路风险相对小一点。我一直建议初入门者先应该先选择那些万元以下的作品,养眼养性养见识,而后再逐步升级。另一方面,这个市场好货不少,关注的人却不多,那些财力比较雄厚的投资者大多看不上这个市场。因为这里很少炒做,投资这样的作品当然是明智的选择。

低价原创市场少虚名凭实力

其次,这个市场少虚名,少水分,凭实力,讲效果,容易把握。低价原创市场里有很多较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有才气,有精神、有创意,也有足够的技艺,他们缺的只是名气。对投资者而言,务虚名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艺术品市场是个水分很多的市场,而水分多就多在画家的名气上。本人也是付了十几年的学费后才悟出点道道的。真正的名气是建立在销售市场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美术界内部评比,或建立在院长、教授的头衔职称上的。

毕加索死了36年了,显然他不可能从棺材里爬出来自吹自擂自我推销,但他的作品一年仍能成交几百幅。手稿都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这是真名气。这是他的作品在市场上百年打拼挣出来的真名气,你想不服都不行!而我国美术界的那些什么美协身份。院长、教授头衔职称,以及参过多少次展获过多少次奖之类名气虽然也是真名气,但在市场上却没什么用处。市场上有疯狂,也有无奈;有激情。也有寂寞;有暴富,也有贫困;有炒作,也有打压,甚至还有封杀,有种种炼狱般的煎熬考验。但所有的大师都是满身伤痕地从这条路上走出来的,真的没有一个人是被“评”出来的。

当年莫奈的印象派作品问世时,即遭到巴黎官方美术沙龙的全面批判贬低。1870年,官方沙龙的评委们甚至全面否定了莫奈1869至1870年的作品,禁止他的作品进入沙龙展示,将这位未来的大师逼人了饥寒交迫的穷困境地。已至于1872年莫奈那幅不朽名作《日出印象》问世后只卖了50法郎,买者还是因为可怜奠奈才肯出这点钱。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记得的是大师莫奈和他那些价值连城的传世佳作,至于当年巴黎官方沙龙评委们评出来的那些“大师”们,在今天人们可能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了。这就是市场上拼出来的“大师”和评委们评出来的“大师”的本质差别!

此外,国外的机构收藏,是掏真金白银买进的收藏,所以这种收藏本身对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就起到了一个标杆和稳定器的作用。因为这些价格不是评委们评出来的,而是市场卖出来的。而中国的所谓评奖收藏是根本不进市场的,评的人不买画,藏的人不付钱(或者只象征性地付点钱)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特色。

低价原创作品必将走俏

这种非市场行为的做法看似更学术很省钱,但它却对中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品市场造成了致命伤害:其一,它使权威美术机构和官方、半官方收藏机构完全脱离了市场。因此。他们的声音在市场上就失去了公信力。他们的评奖收藏行为对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表现几乎没有影响力。其二,因为失去了他们的参与,艺术品市场缺少价格标杆,所以很容易成为投机势力的乐园,用一点点小钱就能在这个市场上兴风作浪。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起大落,谁能说与这种体制无关?这种象牙塔内“华山论剑”。凭虚名论道的方式不知误导了多少初人行的投资者。其三,它使得艺术家们往往处于不知如何去做的困境中,因为评委们只按主管部门的创作要求和自己的口味评奖,而市场只按市场法则运作。

第2篇

    为了回应现实中艺术品证券化的疑问,明晰艺术品证券化的法律地位,需探讨证券法上证券的概括性定义,将艺术品证券衡诸于该标准从而获得定性,我国证券法学界对证券的概括性定义一般停留在汉语词义的一般诠释上,内涵狭窄,对于证券的列举分类也大都是泛泛的、表面的归类列举,[3]缺乏对现有证券核心特征的准确把握,因而既不能准确回答“证券是什么”的问题,也不能回答“证券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于诸如艺术品证券化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仅靠简单罗列证券的表面特征和做形式主义的分类并无实益,唯有抓住证券的根本特征,且这些特征构成一个逻辑判断的体系,才能对艺术品证券作出判断。美国对证券的概括式定义大大超越我国证券法的调整范围。我国改用美国的定义模式有相当的合理性:一方面我国证券法采取列举式定义法,调整范围较为狭窄,留给国务院认定新的证券的空间和权力,但由于缺乏证券的概括性定义,面临新的金融工具时缺乏一个自成逻辑体系的检验标准;另一方面,艺术品证券化虽然具备证券化的形式特征并已经付诸实践,但对其法律地位的界定却必须衡诸于证券的概括性定义所蕴含的检验标准。只是按照证券立法的思路,中国立法机关更倾向于“先规定成熟的,有条件实施的问题,再通过实践不断修改的改善”[4]。因此,证券法的概括性定义对于检验已经出现的金融工具是否为证券意义重大。参照美国证券法和司法实践上对证券的概括定义,结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证券法核心宗旨,本文认为,证券是指众多投资者因投资于一项共同的风险事业而取得的具有盈利预期且不受投资人主控的权益凭证。判断一客体是否为证券,可将证券内涵分解为下述的三重检验。公众性检验公众性即众多投资者参与一项共同事业。公众性的含义一方面要求证券面向多数人发行或者由于证券的转让导致产生多数人同时持有证券的局面,这使得证券区别于一般的借款合同和投资合同;另一方面也要求众多投资者投资于一项共同的事业。公众性之所以成为证券的核心内涵之一,原因在于当一项证券的投资者只有少数人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的影响范围便非常有限,因而没有证券法介入的必要。股票、债券的公众性特点自不必多加阐述,艺术品证券和传统证券一样,都可以为多数人所持有。《物权法》第94条和第101条是艺术品的产权可以被划分和转让的法律依据。虽然当前各地文交所大都将一级市场的艺术品证券购买者人数限制在200人以内,但艺术品证券化仍具备公众性特点:一方面,即使是向不超过200人发行,艺术品证券销售合同的合同相对方仍然是多数人;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存在会使得交易的公众性特点更明显与放大。投资性检验投资性检验是指投资者抱着盈利欲望,付出了确定的对价,获取了具备一定投资价值的风险事业。盈利欲望是投资人的主观心态,这种盈利预期一方面使证券投资区别于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意味着投资者愿意付出确定的对价而换取一项不确定的事业。投资者在盈利欲望的支配下易陷入非理性的境况,因而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是站在理性的制度设计者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正常市场条件下该证券能够使投资者获益,没有投资价值的证券不应当被允许发行。本文认为,证券的投资价值是一种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盈利可能性,至于这种可能性是通过获取孳息实现还是通过再次交易实现并不影响证券投资价值的的存在。这是因为,一方面根据价值投资理论,市场并非是一个完备的价值反映机制,投资者由于受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不完全、时间不足以及心理偏差等诸多限制,不可能立即对全部公开信息做出反应,市场经常会犯错误,③这会造成价值与价格的偏差。不完全的市场反应造成的价格与价值的偏差不能独立地构成证券投资的基础,投资价值必须有实体的孳息或增值作为依托。另一方面,价值并非一成不变,某些特殊资产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值,当增值的预期持续而稳定时,这种增值若体现为投资者的收益必须通过移转交易来实现,这便构成证券投资价值的基础。无论是股票、债券等传统证券还是艺术品证券的投资者,毫无疑问都抱有盈利欲望。艺术品证券化意味着除非购买全部股份否则无法实现对艺术品的物理独占和收藏,这更显示了艺术品证券的投资者的盈利欲望而非收藏欲望。相对于传统证券的客观投资性(投资价值),艺术品客观的投资性如何?这需要探讨艺术品增值理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合理解释艺术品的定价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够合理地解释艺术品价格的升降问题。玛吉对价值有过精彩的论述:价值并非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只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看法,一种高级的抽象概念,而不是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5]28玛吉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艺术品极为特殊的价值规律:“首先,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总体一致性、相符性与时段性背离与错位,构成了艺术价值规律的复杂性”,其次,“艺术品价值的实现,有时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6]。在耗费人类劳动既定的情况下,艺术品增值取决于市场对艺术品的预期,而社会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认识不断深入构成了艺术品投资性的基础,而且这种基础从整体上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变动,近年来持续火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品的增值前景。但同时,艺术品增值的不确定性还是远高于公司盈利的不确定性,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要比传统证券更大,这是需要警惕的。失控性检验失控性是指该项有风险的事业在投资者购买证券之后并无法控制。证券法为什么着重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不是证券发行者的利益呢?这是因为,在证券交易当中,交易双方的地位非常不平等,不仅在于发行者往往实力雄厚而投资者虽然人数众多但往往实力弱小,更重要的是证券发行人掌握了投资者确定的权利(多数情况下为现金),而投资者却仅仅获得了虚拟的权益凭证。证券发行者转移给投资者的是一项有风险事业的部分或者全部,风险的大小在交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不为投资者所详悉,而发行后也不为投资者所控制。正因为投资者如此弱势,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证券法才要对证券交易加以规制。就艺术品证券而言,其价格的上涨除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外,与时代价值观、艺术品存世数量等因素有关,这也是投资者所不能控制的。由此可见,艺术品证券符合证券内涵的三要素检验,应被纳入证券法和相关法规的调整。只是,建构对艺术品证券及交易的规则需要明了其独特性方为可能。

    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

    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的证券为股票、债券以及其衍生证券,这些证券都是资本证券。艺术品证券和前述证券相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一)标的物价值特点不同一方面,代表公司资产的传统证券比较容易进行价值评估,资产评估体系也有相对详细确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则更为困难。艺术品有着“难以复制”、“没有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真伪优劣的判定主要依靠人的肉眼的特性”[7],因而价值评估的难度远远高于传统证券。另一方面,艺术品价值虽然具有无形性,但其载体却十分脆弱,容易发生毁损和灭失。且一般说来,与公司资产相比,单个艺术品的市值总额仍属偏小,少数市场主体便可以操纵全部股份。(二)投资收益来源不同从制度设计而言,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来源于所投资事业产生的盈利,投资者无需交易也能够获取收益,如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来源于企业盈利,资产证券化交易当中证券的收益来源于资产的现金流。但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收益溯源主要是艺术品的自然增值。艺术品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稳定且数量少,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份额在虚拟交易之时还需要投入保养和保险费用,这更加使得艺术品的“现金流”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是艺术品难以成为投资品的核心之所在。应当承认,投资收益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艺术品投资的投机性较强。艺术品的增值虽然存在,只不过这种增值需要通过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反映,由于反映机制的不完善,艺术品价值的自然增值与人为炒作被模糊化了。(三)投资收益的控制模式不同从另一个角度看艺术品份额和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二者在发行后,收益的控制模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股票发行人在发行之后仍占据并管理公司资产;而艺术品证券一旦发行成功,发行人所得到的资金便脱离公众视线,成为发行人独占的财产,这部分财产与艺术品证券增值没有直接关系。这意味着艺术品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是分离的。艺术品收益既不受投资者的主控,也不受发行人控制,而是受到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增值等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四)投资收益增长周期不同企业盈利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以季度作为评估时段,这使得股票、债券的价值评估周期较短,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艺术品证券的投资周期却较长。学者认为,“艺术品既不适合长期投资(50年以上)、也不适合短期投资(1年以下),而比较适合进行中期投资。具体的投资周期则因具体情况而异,以10年为基点把握。”[5]138-139因为艺术品证券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其收益周期只能参照传统艺术市场的投资周期,可见,艺术品增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艺术品证券交易的风险分析

    通过对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可归纳出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风险主要存在三方面①。(一)价值确立风险艺术品特殊的价值规律使得艺术品价值评估本身就比较困难,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又缺乏对艺术品评估的共识,三重评判标准(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市场标准)相互交叉,拍卖市场又赝品充斥、拍卖价格与交易价格不统一等情况加重了艺术品评价的困难。更进一步的是,评估机构和专家的信用亦深受质疑②。现行的艺术品证券化中的评估机构大都是与交易所关系密切,而且估价的高低与其自身收益直接相关,诸多不正常因素使得艺术品的估价有虚高的成分。这些因素造成了艺术品的发行价格有可能偏离艺术品的实际价值,使艺术品证券化存有前提隐患:即任何权利的交换都必须以权利被识别和确认为前提,但艺术品证券化操作不慎就会使得艺术品如同传统证券市场的空壳公司,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在实体上,艺术品是体积虽小但价值较大的物,与大宗固定资产相比,在保管过程当中极易发生价值贬损或者意外灭失,而这是传统证券基本不会面临的风险。(二)交易泡沫风险艺术品证券和传统证券投资收益来源的不同决定了短期炒作对于艺术品证券的价格影响程度不同。证券化交易带来的流通性增强很可能会使艺术品价格飙升,越是频繁交易,艺术品价格就可能被炒得更高。然而艺术品的投资周期较长,证券市场急剧上升的价格会远远偏离艺术品本身价值,这其中的差价很大一部分是纯粹由交易带来的泡沫,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就会被套牢,艺术品证券市场就面临崩盘。事实上,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所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股市和楼市的异常资金流动的监管,艺术品市场成为“游资”套利的一个新的重要渠道。艺术品收益增长周期与传统证券的不同也印证了短期交易增强了投机性。当前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多采“T+0”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可以当天买进当天卖出,交易泡沫很容易膨胀。相对于传统证券,艺术品证券市值总额较小,比较容易被少数人操纵。此外,艺术品易受到经济状况、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大量资本的涌入和撤出都有可能,从而导致市场暴涨或暴跌的情形。(三)文交所的信用风险文交所是艺术品证券交易的平台。相比传统证券,艺术品持有人通过转让艺术品证券

第3篇

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

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的证券为股票、债券以及其衍生证券,这些证券都是资本证券。艺术品证券和前述证券相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一)标的物价值特点不同一方面,代表公司资产的传统证券比较容易进行价值评估,资产评估体系也有相对详细确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则更为困难。艺术品有着“难以复制”、“没有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真伪优劣的判定主要依靠人的肉眼的特性”[7],因而价值评估的难度远远高于传统证券。另一方面,艺术品价值虽然具有无形性,但其载体却十分脆弱,容易发生毁损和灭失。且一般说来,与公司资产相比,单个艺术品的市值总额仍属偏小,少数市场主体便可以操纵全部股份。(二)投资收益来源不同从制度设计而言,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来源于所投资事业产生的盈利,投资者无需交易也能够获取收益,如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来源于企业盈利,资产证券化交易当中证券的收益来源于资产的现金流。但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收益溯源主要是艺术品的自然增值。艺术品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稳定且数量少,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份额在虚拟交易之时还需要投入保养和保险费用,这更加使得艺术品的“现金流”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是艺术品难以成为投资品的核心之所在。应当承认,投资收益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艺术品投资的投机性较强。艺术品的增值虽然存在,只不过这种增值需要通过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反映,由于反映机制的不完善,艺术品价值的自然增值与人为炒作被模糊化了。(三)投资收益的控制模式不同从另一个角度看艺术品份额和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二者在发行后,收益的控制模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股票发行人在发行之后仍占据并管理公司资产;而艺术品证券一旦发行成功,发行人所得到的资金便脱离公众视线,成为发行人独占的财产,这部分财产与艺术品证券增值没有直接关系。这意味着艺术品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是分离的。艺术品收益既不受投资者的主控,也不受发行人控制,而是受到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增值等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四)投资收益增长周期不同企业盈利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以季度作为评估时段,这使得股票、债券的价值评估周期较短,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艺术品证券的投资周期却较长。学者认为,“艺术品既不适合长期投资(50年以上)、也不适合短期投资(1年以下),而比较适合进行中期投资。具体的投资周期则因具体情况而异,以10年为基点把握。”[5]138-139因为艺术品证券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其收益周期只能参照传统艺术市场的投资周期,可见,艺术品增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艺术品证券交易的风险分析

通过对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可归纳出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风险主要存在三方面①。(一)价值确立风险艺术品特殊的价值规律使得艺术品价值评估本身就比较困难,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又缺乏对艺术品评估的共识,三重评判标准(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市场标准)相互交叉,拍卖市场又赝品充斥、拍卖价格与交易价格不统一等情况加重了艺术品评价的困难。更进一步的是,评估机构和专家的信用亦深受质疑②。现行的艺术品证券化中的评估机构大都是与交易所关系密切,而且估价的高低与其自身收益直接相关,诸多不正常因素使得艺术品的估价有虚高的成分。这些因素造成了艺术品的发行价格有可能偏离艺术品的实际价值,使艺术品证券化存有前提隐患:即任何权利的交换都必须以权利被识别和确认为前提,但艺术品证券化操作不慎就会使得艺术品如同传统证券市场的空壳公司,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在实体上,艺术品是体积虽小但价值较大的物,与大宗固定资产相比,在保管过程当中极易发生价值贬损或者意外灭失,而这是传统证券基本不会面临的风险。(二)交易泡沫风险艺术品证券和传统证券投资收益来源的不同决定了短期炒作对于艺术品证券的价格影响程度不同。证券化交易带来的流通性增强很可能会使艺术品价格飙升,越是频繁交易,艺术品价格就可能被炒得更高。然而艺术品的投资周期较长,证券市场急剧上升的价格会远远偏离艺术品本身价值,这其中的差价很大一部分是纯粹由交易带来的泡沫,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就会被套牢,艺术品证券市场就面临崩盘。事实上,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所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股市和楼市的异常资金流动的监管,艺术品市场成为“游资”套利的一个新的重要渠道。艺术品收益增长周期与传统证券的不同也印证了短期交易增强了投机性。当前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多采“T+0”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可以当天买进当天卖出,交易泡沫很容易膨胀。相对于传统证券,艺术品证券市值总额较小,比较容易被少数人操纵。此外,艺术品易受到经济状况、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大量资本的涌入和撤出都有可能,从而导致市场暴涨或暴跌的情形。(三)文交所的信用风险文交所是艺术品证券交易的平台。相比传统证券,艺术品持有人通过转让艺术品证券获得资金后便与交易市场分离,其没有证券法上的信息持续公开义务,无需公开募集资金的用途和去向,较之传统的交易所,文交所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然而现实当中,文交所却存在规制空白。第一,文交所的注册资本没有明确要求,如天津文交所的股东就是自然人和法人的组合,实缴资本并不高,其责任能力也就有限。第二,文交所往往承担着审核上市、管理交易、委托遴选商和艺术品保管机构等多重职能,但其义务承担状况却不明确,例如有文交所在交易环节上缺乏制度设置,如发行商的遴选没有明确规则。这和传统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相悖。文交所的权力过大,市场公信力受质疑,易滋生寻租现象。第三,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文交所设立和监管较为混乱,文交所基本是自律运行,交易规则的频繁改动是监管缺位的一个体现。

第4篇

John Morrissey以基金经理挖掘未被发现的股票的方式四处搜寻年轻艺术家。这位西棕榈滩的律师晚上的时候浏览诸如《艺术论坛》杂志和Artnet这样的网站。他留连于纽约和迈阿密的画展,寻求出售购买艺术作品能够带来的投机收益。他说,“我的艺术家们给我带来的收益超过了我其它所有的投资。”

艺术正在而且看起来还会持续地大热下去,单幅作品的最高售价总是在不断地刷新着,出席拍卖会的人数猛增,拍卖会的成果同样有增无减。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通常的解释是,新兴的收藏家们,那些对冲基金经理们开始投入金钱,希望炫耀新发现的财富和鉴赏能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人们相信艺术是与你的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等量齐观的投资资产。

长江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梅建平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Micheal Moses教授都是新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极力地主张“艺术即资产”这样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他们在2002年就发表了研究报告,声称艺术品的投资价值早在1876年就轻易地超过了债券和国库券,而在过去的10年里艺术品的投资甚至已经超过了股票,年收益率已经达到了8.5%,当代艺术表现得更是只好不坏。

不过,他们俩并不是首先将艺术品作伪投资工具研究的学者。过去十几位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结论相差很大。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艺术品的投资差强人意。在最常被人引用的一部著作里,1985年时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William Baumol报告说,在1652年至1961年间,艺术品的投资回报大概仅为每年0.55%左右。至于其它的机构,都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每个机构都保持着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投资艺术品比投资股票的风险更高。

投资艺术品还有其他不利之处。通过拍卖行或交易商买卖艺术品的佣金轻易就能高达10%,大大高于你支付给股票经纪人的佣金。而且,艺术品的流动性差,即使是最热的市场中,许多艺术品在拍卖行照样无人问津。此外还有运输和保险开支,如果你有幸拥有长期资本收益,你作为艺术品支付的税率高达28%,而证券的资本收益率仅为15%。

第5篇

铜镜火了――展望2011年,铜镜收藏市场又会有哪些变化和惊喜呢?

不可否认铜镜价位的不断上涨和其自身价值的回归是成正比的,实际上自2004年嘉德拍卖首开铜镜专场拍卖以来,无论是拍卖市场还是民间交易,铜镜的价格一直是有涨无跌;特别是精品铜镜的涨幅更是十分的明显。同时它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艺术品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毕竟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铜镜的市场份额较小;直到2010年铜镜市场的整体喷发,较比其他门类也还是小很多;虽然它的后市很强劲有很大的空间。

有人说:过去了的2010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传统藏家全面退位,传统藏家主导的时代终结,彻底给资本家让路。当汹涌澎湃的资本大潮涌向铜镜市场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藏家队伍与新兴的投资家队伍的对决;胜负显然已经分出。同时在对待铜镜收藏的价值观和认识方面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精品铜镜的价值将会呈现更高的水平,看重投资价值远胜过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就是市场对其变化的迎合。

实际上,几家举办铜镜专场拍卖的公司从2010年秋拍后就立即着手2011年春拍的征集工作。而各地的古玩市场,收藏网络上铜镜的交流交易早已是热火朝天,只要有像样的铜镜出现,立即被买家买走。这就形成了精品镜“一镜难求”,中高档镜的价格与日俱增,低档镜也是水涨船高的状况;这种状况随着铜镜整体价位的提升和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及其不可再生性的特质会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

同时我们也明显感到随着铜镜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老藏家的惜售和观望,投资家的捂盘,终极藏家入库落定,使得拍卖公司的征集及新近入行的收藏家投资家的买入也会变得日益困难;这从拍卖公司纷纷奔赴海外征集和过早投入征集就可以看出。

放眼国内古玩市场和收藏网络这样的状况也是很明显,要么是纯粹的欣赏(不乏有待价而沽)要么是价位高的离谱(愿者上钩)。

而目前的铜镜收藏和交易延续着艺术品传统的交易形式,大致上是以拍卖市场,古玩市场,收藏网站的论坛和拍卖,以及民间的私下交易为主。其中以拍卖市场和收藏网络的交易最为活跃;但是据我了解,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形式“存在并有可能逐步融进铜镜收藏市场,那就是收藏家团体俱乐部,藏家会所等民间组织;这些组织有较强的地方性和广泛的人脉资源,通过藏家之间的学习研讨,交流沟通,在挖掘铜镜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同时,抬升其经济价值。其形式广泛而活跃,既可避免假货赝品的困扰,又可节省送拍成本及其他形式交易的风险。

纵观2011年铜镜收藏市场,旺盛的需求将占据主流;如果说2010年铜镜收藏市场上演的是“抢宝“大战,那么2011年无疑将会上演它的姊妹篇”夺宝“大战。相对于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500多亿的份额,铜镜拍卖市场也只有一个多亿的拍卖成交额;其规模显然很小。有专业人士预计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未来十年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即使不扩大原有的规模,那么铜镜也是将有十个亿的份额,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第6篇

然而,目前艺术品市场规则混乱,没有形成公认的价值标准,艺术品也不能像房产、地产一样能质押、抵押,在无法有效融资的情况下,如何适度参与艺术品投资,让很多人十分困惑。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文化符号,包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印迹及制作人、收藏家的审美需求与情感体验。很多成功的藏家在购买艺术品时,并不把其当做股票、房产等投资产品一样,以未来增值为核心诉求,而是以爱好的心态介入,以收藏的主旨参与。很多买到精品的人,即使市场上有再高的出价也不出售,无形中捂高了价格,增加了投资价值,同时,也充分享受收藏的乐趣,获得投资的安全性。

而在确定自己偏好后,接下来就要量力而行,不可贪图“价高面广”。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千百年来积累了众多赝品,很多行家里手也时有走眼。比如我们熟悉的良渚文化收藏,市场上99%的都是现代仿品,但很多人却因卖方编造出的“离奇的故事”和连环圈套被骗,得不偿失。

艺术品投资还需要研究和耐心,很多人在初步进入投资领域后,便直奔高端一流投资品而去,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即使有高手支招,普通投资者也必须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专业机构也可能会昧着良心坑害投资者。从二、三流产品开始入手,逐步向更高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稳健性。

此外,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越是有价值的艺术品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越小,因此投资者不能只看重短期的市场表现,跟风投资。从油画到玉器,从邮票到钱币,在一轮一轮的波段式爆炒中,很多盲目参与的投资者被高位套牢,资产损失很大,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对于刚入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客户,如果时间有限不能进行更多研究,也可尝试通过间接途径参与,例如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艺术品投资产品”、“艺术品投资基金”等等。这些集合众多投资者资金后,由发起人联合众多专家把控风险的集合投资方式,大大降低了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比较适合将艺术品投资作为自己投资产品配置,且对物的占有性以及投资的收益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

第7篇

顶级名庄的葡萄酒和顶级名家的艺术品一样,是一种精神,愈久愈强烈,愈久愈纯粹,愈久愈名贵。 ―朱星海

随着顶级葡萄酒需求的日益高涨,来自顶级酒庄的供应压力则空前增大,供不应求的格局未来将越来越难以逆转。而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顶级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收藏和投资。近年来,当顶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收藏热点时,新的投资机会逐渐来临,市场本身也已经蠢蠢欲动。但是,面对全新的热点,欠缺葡萄酒收藏投资经验的中国收藏家们,总会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投资横向比较 :名庄酒、股票和名贵艺术品

要在一个行业进行投资,首先要对这个行业进行整体分析。也许中国的投资者们对于投资股票和投资艺术品已经非常熟悉,至少已经知道股票和艺术品的价值和风险。我们就横向比较一下这三个行业的投资价值。

股票投资,整体说来风险较大、输赢均等。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就是不太好选股,股票池中几千只股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套;第二方面,就是不太好掌握投资的时间,长线操作则压力太大,短线操作又难以把握。

而艺术品投资,基本上只要是名贵艺术品,增值的几率要大于赔本的几率,只是动辄需要相当大的资金。

葡萄酒投资和股票投资完全不同,股票只是金钱游戏,看不见摸不着,而葡萄酒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品味得到,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投资。在中国,其实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实力尝试着去少量投资葡萄酒,而且从部分名庄酒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升值几率要远远高于贬值几率。

嘉德拍卖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热爱艺术品收藏投资的高端人群,同样非常青睐进口葡萄酒,特别是名贵的进口葡萄酒。他们是这个市场的动力源,只要中国有这么一个热爱、消费、收藏葡萄酒的高端群体,中国的进口葡萄酒收藏市场也就会越来越火爆。

就是这么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有强烈的需求。他们热爱名贵葡萄酒、热爱雪茄、热爱高尔夫运动、热爱主题旅游,当然也热爱艺术品,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只要需求能够被满足,他们甚至不太计较成本。中国市场名庄酒持续火爆,其实依靠的就是这么一个高端的消费群体。

投资价值分析 :三年平均回报150%

先来看一组由各大著名拍卖行提供的数字:

1787年拉菲酒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蚀刻有杰斐逊总统的姓名缩写。

大瓶装(5升佳酿)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产,这一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酿酒年份之一。199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4614万美元。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5.6588万美元。酒瓶上也刻有杰斐逊的姓名缩写。

7支罗曼尼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售出,售价16.75万美元,即每支2.3929万美元。

罗曼尼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红酒,6夸脱大瓶装。2002年纽约扎奇拍卖行售出售价6.96万美元,折合每标准瓶容量5800美元。

罗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总容量6升,相当于8支标准瓶)。199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22.49万美元。

三支1994年份鹰鸣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矶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5 万美元,即单支3833美元。

谈到进口葡萄酒的投资,名庄酒投资自然是一个热点,但是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名庄酒,应该说只要是顶级葡萄酒(不一定是知名酒庄)均有升值的空间。这和所有行业一样,投资就必须有投资的策略和投资的组合。

整体说来,也只有占总量千分之一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也才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这些葡萄酒90%以上来自葡萄酒“老世界”那里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酒庄城堡。

为什么只有这些顶级葡萄酒才被承认有收藏投资价值呢?

首先,顶级葡萄酒的酿造对气候、土壤、光照和葡萄树本身都有极高要求,这跟中国生产茅台酒完全一样,离开了那里的原生自然环境,就根本无法酿造出同样品质的酒。而全球每年评出约30款名葡萄酒80%分布在法国酒庄,尤以波尔多的白马、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奥比隆、欧颂和柏图斯8大名庄最为珍贵,其声誉是经过数百年历史发展才建立起来的。另外还有极少数来自“新世界”酒庄的酒也被列入投资级葡萄酒,也就是说,能酿造出顶级葡萄酒的酒庄极为有限。

其次,世界顶级酒庄所能生产的头牌酒的数量也都非常有限,通常仅有2万~3万箱。有限的产量分散到世界市场,因为稀缺而备显珍贵,加上顶级酒可以长期陈年储存,从而使这类酒随着窖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值。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潜力大、波动小、稳定性高的特点。据权威资料显示,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10种葡萄酒,过去3年的回报率为150%,5 年回报率为 350%,10年回报率为500%,大大超出同期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成分股的增值速度。

在2006年以前,投资葡萄酒的收益虽然稳定却并不算高,而自从2006年在英国建立了葡萄酒交易市场之后,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升值潜力。顶级葡萄酒近一年的平均升幅已达43.2%投资价值同样不亚于股票、石油和黄金。

而葡萄酒迅速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拉动。继原来的欧洲、北美之后,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已有大量高端葡萄酒的受众,此外中国内地懂得葡萄酒的消费者也在迅速崛起。亚洲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新兴市场,这正是葡萄酒行情看涨的主因。

投资策略分析 :三类顶级酒的投资组合

既然只要是顶级酒就有投资价值,那么投资的对象就绝不仅仅只是名庄酒,一些口碑非常好但没有被评定为名庄酒庄的酒,同样有投资价值。首先,名庄酒还是投资的首选品种,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和奥比隆波尔多美度区的5大名庄,以及白马、欧颂两个圣・艾米隆的名庄和波美侯德柏图斯庄、波尔多8大名庄的投资价值被全球公认最高。

其次是选择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二三级酒庄,她们中也有类似宝马、里鹏、拉梦多这样口碑和品牌俱佳的顶级酒庄,同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还可以选择一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四五级酒庄,比如说波尔多1982年年份,甚至是1976年年份,这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珍藏酒,同样有投资价值,甚至升值空间和潜力比名庄酒还大。

整体来说,如果想投资顶级葡萄酒,最好能够搭配投资,不要仅仅迷信名庄酒的名气或者是迷信非名庄酒的升值潜力。

除了注意投资组合以外,业内人士还给中国客户更多的专业建议,那就是直接在欧洲期货市场买进最稀有葡萄酒的期货,然后储存在伦敦的免税仓库里,5年或者10年之后,再考量喝掉或卖掉这些酒,因为那时候爱葡萄酒的人会更多,意味着升值空间很大。当然客户要求提前卖出也没问题,但如果是期货的话,则要等1~2年后才能卖掉。

投资风险防控 :具备鉴别常识 切忌盲目追高

在目前在中国市场,顶级葡萄酒主要还是通过中国香港和澳门登陆内地城市,通过香港和澳门进入内地市场的名庄酒,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很多可以乱真的假酒。所以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投资顶级葡萄酒之前,必须具备鉴别真伪的基本常识。你首先要懂得品酒,要懂得什么是真酒,什么是假酒。那么,究竟如何鉴别?

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观察葡萄酒的外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液面:用食指和姆指捏着酒杯的杯脚,将酒杯置于腰带的高度,低头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或者将酒杯置于品尝桌上,站立弯腰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呈圆盘状,必须洁净、光亮、完整。如果葡萄酒的液面失光,而且均匀地分布有非常细小的尘状物,则该葡萄酒很有可能已受微生物病害的侵染。如果葡萄酒中的色素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则其液面往往具虹彩状。如果液面具蓝调,则葡萄酒很容易患金属破败病。除此之外,有时在液面上还可观察到木塞的残屑等。透过圆盘状的波面,可观察到呈珍珠状的杯体与杯柱的联接处,这表明葡萄酒良好的透明性。如果葡萄酒透明度良好,也可从酒杯的下方向上观察液面在这一观察过程中,应避免混淆“混浊”和“沉淀”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而且会降低葡萄酒的质量;而沉淀则是葡萄酒构成成分的溶解度变化而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2. 酒体;观察完液面后,则应将酒杯举至双眼的高度,以观察酒体,酒体的观察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葡萄酒的颜色包括色调和颜色的深浅。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我们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等。

3. 酒柱:将酒杯倾斜或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均匀分布在酒杯内壁上,静止后就可观察到在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这就是挂杯现象。挂杯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水和酒精的表面张力,其次是由于葡萄酒的黏滞性。所以,甘油、酒精、还原糖等含量越高,酒柱就越多,其下降速度越慢;相反,干浸出物质和酒精含量都低的葡萄酒,流动性强,其酒柱越少或没有酒柱,而且酒柱下降的速度也快。

第8篇

年画题材内容多样,它制作精细,画面传神,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尽管年画的品种数量不少,但随着时间的久远,留存下来的却很少,这就使得年画具备了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从目前收藏界看,投资集藏年画的人还不是很多,因此,它的价格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如在一些小城镇的集藏市场,一幅旧年画也就10来元左右,最贵的也不超过百元。这对一般收藏投资者而言,从价格上较易接受,是一项不错的投资选择。

收藏和投资有价值的年画,重要的一点,是要收集到年画的精品之作,如清朝时期印制的木版年画和我国四大年画中的“杨柳青”年画,是最值得收藏,有投资价值的。不过,现在能保存下来的实在太少,收藏并非易事。目前相对容易收集的、且存量还可以的,是民国时期到“”时期的近代和现代的年画。但这期间基本上没有木版年画了,都改成了普通的平版印制。这类年画都有了时代的烙印,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其中不乏收藏投资价值。如“”中的年画,与同时代的邮品、纪念章等一样,成为较看好的收藏品,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另外,不管收藏投资哪类品种的年画,都要尽量了解它的发行情况、发行范围、发行数量及是否名家作品。对已多次再版发行的,应首选初版发行的,最好是名家的作品,否则,其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

・延伸阅读・

中国年画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第9篇

同样,看起来很美的艺术品市场也是这样的一头“熊”,因此,当我们用这个寓言来形容预售和保函运作模式时,无疑会发现,寓言中的警示同样会在现实中重演。

新模式诞生

中国艺术市场成型已历经数年,但迄今为止仍有三大壁垒制约着行业发展,即赝品顽症破坏行业声誉;定价混乱扰乱市场秩序;买入易而卖出难。因此,市场各方都在探寻各类新的参与模式,于是不少新型的艺术品投资渠道也应运而生。

2012年春节之后,一家名为“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机构高调加入了艺术品投资创新大军中并于5月在京试营业,推出了全国首创的艺术品投资“首付+保函”模式。当时,全美联总裁师麒盛介绍称,该中心的艺术品投资遵循了杠杆投资收益,即投资者只需首付10%,即可订购艺术大家的作品,余额由全美联垫付,且此后作品升值的收益全归买家。其间,客户虽然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但是可以优先认购。在3年期内,若艺术品贬值,客户还可要求全额退款,3年内艺术品未售出,客户除享受全额退款外还可以得到投资金额30%的补偿。

另一方面,师麒盛当时还介绍通过银行保函实现了艺术品投资保值,即在全美联预订展所售的作品均会开具银行的等额退现保函。全美联将等额资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对全美联所售艺术品开具保函提供担保,意味着全美联承担了艺术品的贬值风险。3年后,如果艺术品贬值,客户可持保函到银行兑现。为保证银行保函所承保作品的真实性,每幅作品还会开具防伪证明,承诺艺术品保真。

全美联对外宣称的新业务还包括“超级画廊运作模式”,即推荐客户参照雅昌艺术网选出的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等领域最具潜力的500位艺术家,通过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销售提成方式来盈利。师麒盛透露,全美联与艺术家的合作并不是直接给艺术家支付报酬,而是帮助艺术家销售作品,同时获取销售提成。顾客首付的10%资金由全美联暂时代管,当艺术家授权全美联签署预订确认书时,艺术家将该首付款作为全美联应得的佣金。

旧警示重现

不过,正当大家都觉得全美联的模式看起来很“全”很“美”时,“千万不能图谋出售一张还没有被打死的熊的皮”的警示开始重现。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全美联的“首付模式”即告夭折,“银行保函”模式也遭遇变故。

在全美联的官方网站上,“全美联将大力推广‘预订模式’,预计首年交易额将达到100亿元。”的宣传语虽然依然在列,不过近日获悉全美联已暂停了“首付模式”并称正根据市场情况在做新的战略选择。

其实,在“首付模式”推出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即如果抬高艺术品的标价,那么当前的价格已透支了未来很多年后的价格,如此岂不是“杀鸡取卵”,封死了今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可以推断,“首付模式”的初衷很好,但艺术品投资风险很大,全美联原设定的“10%首付”底线偏低,等于将风险都归到自身,必然可能出现无法周转的情况。

6月4日,在全美联的《关于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涉及对某银行业务误导》中称银行并非《艺术品销售合同》的直接责任人,也不承担因《艺术品销售合同》项下发生的因贬值、赝品等而导致损失的一切风险,且银行出具保函的生效日期,为顾客支付全部艺术品总价款的3年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为3个月并非为3年。对此,全美联方面称,“3年”并非保函中约定的时效,而是全美联投资顾问“建议”的投资期限。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被”延长也可以推断出,银行监管和资产抵押的引入无疑放大了交易风险,因此,如果说全美联的营销模式会掀起艺术品交易的春天,可能为时尚早。

“超级画廊”难保真

同样,“超级画廊”运作模式中推荐的500位艺术家中,各级美协、书协理事占比近一半,美院教师占比近三分之一,而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当代前卫艺术家几乎都缺位。过于单一的类型,似乎不能反映当前艺术市场真正的投资客体和投资价值。此外,出台这500位艺术家的依据也是参考了国内专业媒体的数据,但目前国内很多数据往往具有水分,因此全美联这份宣称“具有最高学术和投资价值的名单”,其本身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频频传出天价,但能拍出天价的往往是知名艺术家的精品、代表作,其创作的许多应酬之作其实并没有明显升值。因此,即便全美联提供的艺术品盈利收益表中综合了这位艺术家的各类作品,但艺术家的每幅作品是否真都能升值也值得推敲。

平安证券客户经理王彪表示,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因此假如投资者买入了一种不会产生任何类似“利息”的收益商品并指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商品,风险最终都要转嫁到某一方。“艺术品就是如此,不会有绝对安全的投资,否则就是一场‘博傻’的游戏。”

亟须第三方保险

记者发现,目前全美联的网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诸多板块并未得到充实。随着全美联“首付模式”的取消及“保函模式”的变更,坊间开始担忧全美联的模式,甚至有质疑其为“变相集资”的说法。

对此,一家专业从事财产保险的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艺术品交易都需要有文化商的介入,艺术品交易平台也需要一定的生存利益空间及相关法律的配套。艺术品领域的投资风险很高,因此全美联这种高风险创新模式的探索,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这次“首付模式”的夭折,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