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7: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化学专业的理解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理实结合;实训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86-01
本校领导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高瞻远瞩,新学期提出了用三年时间打造精品专业的创新目标,并为精品专业下了这样的定义:一是有学生要来读;二是企业抢着要人;三是有能力承担社会培训。
汽车专业教学部贯彻校领导的新思路,结合本校汽修专业的实际办学条件,假设了"校企结合"创建汽车实训中心,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汽修2012级部分学生试行"3+2"的教学模式。即:一周5天,分成二段,3天上理论课,2天在车间实习,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学至今已实践了2个月,此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分述如下:
1.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本校学习的学生,在原初中学习阶段大多是班中一些学习习惯、行为较差者。针对这一实际现状,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首先设法提高学生对学习汽修专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在教学开始时,首先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技能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现象,把枯燥、刻板的教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解汽车点火系统故障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紧接着指导学生如何连接线路及诊断维修点火系统的故障。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2.采用实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现采用"3+2"模式后,学生在3天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马上能在2天实习中看到实物,观察有关部件的运动关系及装配关系。
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边做边讲解,让学生觉得书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汽车维修中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有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
例如:以"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此实例作为载体,引出与发动机相关的各系统工作原理和处理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维修的相应技能,如下表所示:
实例: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
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相关技能教学
1.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原理。2.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工作原理。3.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工作原理。1.发动机的拆装。2.发动机的总装各系统的清洗。3.气门间隙的调整。4.配气相位的调整。5.气缸密封不良的检查。
理论课讲过"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这一章节后,实习中,学生亲自在实车发动机上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请一组学生按发动机的结构原理进行调整,发动机很快发动起来;而让另一组学生随意调整,结果发动机怎么也发不出,以此例,告诫学生修车的技术要求很严,一定要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否则,好车维护时也会搞出故障来。
通过"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这样常见的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教学后,学生既能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又学到了发动机的拆装及主要部件的检查调整的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校企结合,让学生"零距离"上岗
校领导和汽车专业教学部充分抓住今年上半年"汽修实训中心"改扩建的契机,将本校汽修实训中心与嘉检汽修一分厂"合二为一",使学生实习与实际修车紧紧结合起来,实现"零距离"上岗。进厂修理的车辆,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亲眼目睹老师傅是如何将一辆辆故障车修复出厂的,使学生对"排除车辆故障"不再感到是遥远而漫无边际、深奥的事,也增长了不少汽车维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生每周两天实训,每个班分为四个小组,把学生带到车辆维修现场,由企业的师傅带领,师傅诊断,学生维修,让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排除故障,达到"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的。学生从最基本的洗车、擦车,到发动机、底盘的拆装,到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维修、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到汽车的美容保养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环环相扣的初步学习,学生在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方面得到提升,学到技能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师也可通^修理厂所接到的修车业务,现身说法对专业课中有些知识进行切合实际的讲解,如:在讲到如何进行汽车发动机维护这一章时,恰逢该厂在在短短2个月中的承接了两台发动机大修的业务。
比如:2013年10月20日一辆桑塔纳时超GSI,发动机为AJR,发动机发生异响,经拆检,活塞发生拉缸现象。经检查,该发动机自上次换机油至故障出现,行驶了18000公里,未换过机油。
通过上述实例,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分析:这两例发动机大修均是由于没有按有关规定操作所造成的。而目前此类情况在汽修厂的承接业务中比比皆是,如何避免这种恶性事故的发生?作为一名汽修专业的学生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不同型号的汽车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方法,不按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操作,会造成汽车非正常损坏。
(二)让有车族去接受汽车技术的系统培训目前是很难办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在买新车后使用前,认真阅读随车所附的《使用说明书》,这是用好汽车、减少汽车使用费用的头等大事,即使对有较多汽车专业知识的有车族来说,也应认真做好这一点。
4.合理的考核,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学校采用模块单元化考核:即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一定的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主要采用"动笔、动手、动口"相结合,"教材、职业技能鉴定、设备工具"相结合,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分组考核,让学生在检验自我的过程中,有自我成就感。如在完成对化油器结构原理及维修调整的技能培训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对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带故障的化油器进行调整,再进行口试。这种考核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出发,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理论实践并行,本校目前采用的"校企结合"特色对中专生的专业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突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重点,教学有法,但不定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彦 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关键词:阶段转变理论 健康教育 个体化饮食方案 血液透析 体质量增长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DAI Jing CHEN Youhua OU Yanl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TMM)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HD) patients. Methods 66 cases of HD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sic feature matching between groups,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TM based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liance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lood phosphorus level and the increase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before intervention,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compliance behavi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increase level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 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Conclusion TTM base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coul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HD patients,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ef fectively control the rapid growth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Individualized dietary programs; Hemodialysis; Body mass growth;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一般采取血液透析(HD)治疗,HD治疗周期较为漫长,患者长期治疗易产生悲观、沮丧等负面情绪[1],久而久之,患者遵医行为低下,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体质量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个体化饮食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使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满足机体所需要的营养[3]。而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TTM)的健康教育能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行为转变。目前个体化饮食方案、TTM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4],但两者结合是否能改善HD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学界少有研究。本研究探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对HD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HD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需行HD治疗;HD治疗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排除条件:合并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丧失行动能力;沟通障碍;无法应用手机;合并恶性肿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5~85岁,平均58.96±5.24岁;透析时间5~60个月,平均42.35±5.63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3岁,平均58.94±5.37岁;透析时间6~62个月,平均42.41±5.7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方案,首先由内科医师、护士与营养师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饮食指导方案,蛋白质摄入量1.0~1.2g/(kg·d),且摄入以含有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对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需增加至1.5 g/(kg·d),热量根据具体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热量为138~147 kJ/(kg·d),其中碳水化合物约为35%为宜。指导患者适量进食谷类、水果、蔬菜等,食物之间的调配可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饮食教育,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和家属记录饮食日志,指导小组对饮食方案进行核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适当调整饮食方案,纳入饮食指导档案,在透析期间采取口头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帮助患者提高饮食管理能力,干预时长6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案如下:
(1)前意向阶段:向患者讲解HD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宣教分为2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40~60 min,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服药、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借助提出问题的形式帮助患者思考影响疾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由科室主任医师在第二课时总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讲解既往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
(2)意向阶段:护士要促进患者意识转向行动,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自我管理的不足之处,分析未采取干预手段的原因,帮助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体会其对自身的益处。护士应辅助患者,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改变自身错误的行为。
(3)准备阶段:个性化干预计划由专人制定,同时强化患者的家庭支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得可行性护理计划更切实、具体,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耐心解决患者的疑惑,鼓励家属多多关心、支持患者。组建病友微信群,相互鼓励,经验分享,明白自我管理对自身的益处。
(4)行动阶段:全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饮食需要确保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食盐每日不得超过6 g,多食瓜果蔬菜、鸡蛋、肉类;运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不劳累为宜,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家属需提醒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用药;每月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疾病控制理想的患者可分享经验,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5)维持阶段:做好医院支持、家庭支持;医院需要了解患者自我行为转变的情况,及时纠正患者问题;病友群举办定时打卡活动,鼓励患者每日在群内分享自身的计划,每月汇总打卡结果,对积极配合的患者奖励一些奖品;家属需严格监督患者计划的执行情况,强化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患者懈怠。干预时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干预6个月后,评价指标包括:
(1)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评价维度分别为低磷控制和口服磷结合剂。采用的评价量表为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该评价量表采取5级评分法,满分55分,分数与遵医行为呈正比。
(2)血磷水平:在透析当天清晨6:00,当患者处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进行电解质检查,观察患者血磷水平。
(3)体质量增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体质量增长水平。
(4)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肌肉痉挛、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血磷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长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对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加相对值比较(kg)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为HD[5-6],该治疗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但单纯HD治疗疗程过于漫长[7],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长期以往,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8],遵医嘱率大大降低,加之患者不当的饮食可能会使得血磷水平增加、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需要配合护理干预以提升疗效[9-10]。
个体化饮食方案可充分依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及饮食口味制订合理、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11],该计划充分结合了患者的个体差异,能为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和康复期间的营养需求。在个体化饮食方案的基础上加入TTM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机体营养需求[12],也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患者做到知行合一。TTM健康教育能分析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生活方面的需求,制订个性化健康宣教方案,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配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控制血磷水平、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快[13]。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TTM健康教育能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14],让患者逐步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如前意向阶段,患者并无管理意识[15],护士采取案例分享等方式唤醒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意向阶段的患者认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后续通过一对一访谈等方式帮助患者从意识转向行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来越强[16],遵医嘱行为也就越来越好。个性化饮食方案能确保患者三餐得到合理的搭配,饮食均衡,故血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避免患者体质量增长过快。
综上所述,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HD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磷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增长过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洁,余婷婷,关永娟,等.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11):118-120.
[2]蔡明玉,龚文姜,李雪,等.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5):22-26.
[3]景日泽,方海.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激励机制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21,24(4):12-16.
[4]王焕利,李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5):629-633.
[5]陈汝满,安娜,徐明芝,等. 2017年海南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结核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15):110-117.
[6]黄莉娟,段培蓓,张静,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3):181-184.
[7]秦燕,田喜慧,刘翠萍,等.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41(7):88-91.
[8]翟颖,张蕾,王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9,19(2):33-36.
[9]祁庆,郭秀君,訾涔.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乙肝孕妇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9):17-21.
[10]袁梅.量化体育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9, 34(6):29-32.
[11]李阿敏,赵云飞,周立恒,等.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低盐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盐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 21(4):80-82.
[12]罗建琼,陈丽,曾兴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7):1334-1338.
[13]王靖怡,王芳,邱爱平,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9,36(1):129-131.
[14]侍珍珍、唐景凤、庄静.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依从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32):175-178.
1当前幼师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化学基础不佳,化学学习能力较差。业内人士曾就“关于提高化学教学和学习质量”这一问题对某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幼师专业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化学学习能力、对化学学习的认知情况等多方面的问题。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幼师专业的学生化学基础整体差,化学学习能力自然也不佳。这种情况成为了限制幼师化学教学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既不能适应幼教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幼师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
(2)思想上不予重视。幼师专业学生的学习与高中学生的学习差别很明显,前者升学压力不如后者大,这使得前者对化学的学习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幼师专业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常把侧重点放在专业技能课上,比如音、体、美,而忽视对化学学科的强调。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根本就不把化学这一学科放在心上。
(3)心理上被打倒。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接触化学时留下了阴影,化学公式多、知识点多,学起来困难。学生也没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一上化学课就给自己心理暗示――肯定听不懂;在做题时遇到稍微要动脑的问题就直接跳过去不做。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4)缺乏化学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对化学感兴趣的”只有20%,而“认为自然科学难学的”却高达92%,“觉得幼师专业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不到4%,甚至有的学生提出了“化学无用论”的说法。化学本来有很多有趣的实验,但幼师专业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基础差,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真正全面理解幼师专业的技能要求,无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导致对化学缺乏兴趣。
(5)课程安排不合理。学校一般只给幼师专业的化学教学每周安排两个课时,且通常只开设一个学期,教学时间太少。虽然幼师化学课程本身在结构上与高中化学有了很大的调整,难度也降低了不少,但从“使其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这一教学目标上来看,仍需大量的知识点。而这对学生、教师而言,都将带来更大的挑战。
2针对幼师化学教学现状采取的对策
(1)结合幼师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人类在兴趣的驱使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注意力更集中、思维力更活跃。因此应结合幼师专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体的策略如下:促使幼师专业的学生全面正确理解幼教职业的技能要求,尤其是对化学技能的要求;一定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能够以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其兴趣。
关键词:化学基础课;教学法;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81-02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开设的专业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基础化学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无论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中,化学的地位都不容忽视。高校中很多专业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基础化学是作为基础必修课开设的,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材料与冶金学院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基础化学安排的课时少,内容多。新形势下,对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激励着我们对工科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成为我们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认真总结原有基础化学教学体系的弊端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各门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在教学中各行其道,使各课程教学出现重复或者漏洞,既影响教学质量,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化学发展到今天,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使它们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原有的各行其道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的要求。
工科院校的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教学体系的共同特点是较重视化学基础理论的讲解,用较少的课时讲述较多的理论内容。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各级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将大大增加,因此,现行的教育体系及教育理念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新内容的增加和陈旧内容的淘汰不能很好地平衡,有的教材一味地增加大量新内容,而原有的及无用的内容又不能删掉,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接受的知识量越来越多,这显然无法体现课程在编排上精练、重点突出的原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但是目前的化学课程的讲授只是叙述性的描述某些实验事实,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最后造成学生仅有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课、答疑课和习题课的课时过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在有限的课时内接受这么多信息量的学生,难免会有很多疑惑和不懂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利用较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答学生之疑惑,解学生之难题。如果长时间不解决这些难题,越往后讲课,学生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越难听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缺乏积极主动性,无法与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形成共鸣。
二、“态度决定一切”,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基础课的学习
非化学专业学生很容易轻视化学基础课的学习,他们往往会认为基础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大都抱着能及格就好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或者干其他无关的事情,甚至于干脆逃课。殊不知,化学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材料、物理等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如果能学好这门课程,会大大地帮助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老师,第一节课就应该向学生讲述化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能因为不是专业课就掉以轻心。多给学生讲一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的内容,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尤其是要认真讲解化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程形象化、生动化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得到普及,应用非常广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我们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首先,对于非化学类工科专业来说,基础化学的学习一般都安排在第一学期,对于刚从中学阶段的板书教学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其次,对于非化学专业来说,化学本来就是他们不了解和不感兴趣的学科,有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加上制作精良,图片、音频、视频等兼有的课件,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杂化轨道、分子轨道这些理论时,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利用多媒体flash课件模拟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和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直观的动画效果就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再次,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从高考的独木桥挤进了大学的校门,对一切新事物本是带着无限憧憬的心情的,但首次上课时老师快节奏的讲课,大容量的知识的这种讲课方式一下子会让学生接受不了,心理会产生强烈的落差,学习兴趣会下降,这时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待这门课不再那么恐惧和无聊,通过动画、图片逐步使学习兴趣提升起来。
四、多进行一些形象的比喻,增强学生的记忆
化学课程的内容烦琐,有的东西抽象难记,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够找到一些恰当的,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形象地比喻的话,就会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在有机化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判断一个结构的R、S构型,我们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方向盘形象进行比喻,方向盘轴的方向是对应的最小的基团。剩下的三个基团组成个圆圈相当于方向盘,如果从大基团到小基团的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就是R构型,反之逆时针则是S构型。又比如,在有机化学对应体这部分学习中,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一堆对应体的概念,但是对于非对应异构体的概念却不容易很好地理解,这个时候就不防伸出我们的左右手,这样就是一对对应体,再在两只手上分别夹起一只方向相同的笔,这样一对非对应异构体就出来了,同学们也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用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还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被忘记。
五、注重基础化学和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许多非化学类工科专业与化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好化学基础课为以后更好地理解专业课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专业的目的一般都偏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化学基础课的讲课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以我们学院的稀土工程、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为例,这些专业都与化学密不可分,稀土本身就是化学的一部分,材料化学、复合材料也是以化学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它们都偏向应用型的专业,与纯粹的化学理论及实验研究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为这些学生讲化学基础课时,要侧重于跟这些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在为环境学专业讲课中可以介绍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治理、酸雨形成、臭氧空洞、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为稀土专业讲化学基础课时,可以介绍稀土元素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方向,荧光材料、永磁材料、特种材料、超导材料等;在为材料化学专业讲化学问题时,可介绍模拟骨骼的生物陶瓷等用化学方法做成的仿真材料等。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觉得学习化学对他们是有用的,是能为他们自己的专业服务的。
六、实验课程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学科,很多理论的提出都是以实验结果验证为前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理论课外,一定不能忽视实验课的作用。化学现象的发生常伴随颜色、气味、形态的改变,这些变化往往都丰富多彩,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如果单单讲理论课,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但若将一些典型的理论用丰富多变的实验来验证,带到实验课上,则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工科类专业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实践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和创新,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他们以后走上科研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师生之间应加强互动和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教学已经不能只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师生的互动和讨论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尤其是对于化学课程来说,它不是一门纯粹靠记忆的学科,而是一门必须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研究才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针对这门课的特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也要加强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老师讲课有错误的内容,学生应积极提出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非化学工科类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是需要不断改革的,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它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有化学基础理论,更要侧重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部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对非化学专业学生教学效果。希望通过以上几点见解,对以后非化学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能有所帮助,尤其是对我们学校稀土学院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稀土工程专业,还是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它们与化学的联系都是特别紧密的,期望会对他们化学基础课的学习有较好的帮助,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食品研究的主要对象如糖类、蛋白质、淀粉等都是天然有机化合物,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和添加剂如保鲜剂、香精香料、甜味剂、防腐剂等大多数为合成有机化合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食品的营养健康、食品卫生与安全性评价、食品质量控制及食品加工方面的专门人才。有机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专业后续的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分析等课程的学习。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以高鸿宾主编的《有机化学(第四版)》作为教材,并根据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食品类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及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该课程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难于记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和规律复杂不好理解,知识零散不好学习等。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课程组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以官能团为主线进行讲解,并将各类化合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基本理论和反应机理合理的分散。使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理解所学知识与专业的结合应用。注重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质及结构与化合物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及转化方式。将经典有机化学知识与食品科学特色知识合理的结合,如将动植物油脂内容在烃类中引入,将保鲜剂、香精香料、甜味剂、防腐剂的化学性质、合成及应用在相关章节中均做必要讲解。虽然涉及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也是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课程对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性。适当的增加食品有机化学相关内容,组织一些专题讨论,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自由讨论,使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知识在食品类专业的应用。
二、精选教学案例,培养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将本专业的相关实际问题精选出来,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组织分析、讲解并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机化学应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案例很多。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三聚氰胺、地沟油、增白剂、瘦肉精、塑化剂等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和伤害。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是一种化工原料,添加到牛奶等食品中能提高蛋白质的检出量,但不等同于蛋白质。2008年7月至今已使1000多名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危害极大。面粉中增白剂有效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对上呼吸道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如塑料的加工,结构达百余种,某些结构类似于荷尔蒙,又称“环境荷尔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长期食用塑化剂会造成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异常、甚至引起畸胎和心血管疾病,塑化剂污染目前已成为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添加于食品中的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β-环糊精等,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等,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的酯类等均为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合理使用或滥用会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将一些与食品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经过认真梳理后渗透进不同的章节,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类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浓厚兴趣。合理的安排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深刻理解到了作为食品科学类专业的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有密切的关系,还使学生平时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去研究和探索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问题。
三、改革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以前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不分专业特点,均是通用实验,针对性不强。通过对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发现有学生反映实验内容与食品专业关系不大,学生实验过程中不愿思考,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该校有机化学课程组认真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优化,在安排2~3次实验讲解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培养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其它实验均选取与食品专业相关内容。苯甲酸、苯甲酸乙酯、苯甲醇、薄荷酮、肉桂酸等均是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香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合成中间体,在讲解这些化合物用途的基础上,在实验中安排学生制备这些化合物。从胡萝卜中提取β-胡萝卜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花生仁中提取花生油及从牛乳中提取分离酪蛋白和乳糖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对天然有机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综合与应用实验中安排了香料洋茉莉醇和葵子麝香的合成,也有学生做了葡萄糖酸锌的制备。通过实验教学一系列探索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实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物质制备和提取分离为主线,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内容为特色的,专业性较强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这一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监督
蒙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蒙药学专业是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设计、制备和分析检验、新药开发及药品注册、合理用药、药品营销等工作的实用型药学人才。精选课程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重点部分,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丰富、理论复杂而深刻、实验性较强、与不同专业和多门学科互相交叉的特点,必须把教材的选择和教材建设做好。有机化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认真挑选有机化学授课内容。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特征性地引入蒙药的有机结构,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等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系统总结,将学过的知识串起来。蒙医药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与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准备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首先在准备每一堂课时,教师都必须为保证所授知识的准确性而翻阅足够多的参考类书籍,并在讲课当中以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内容,并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教材,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学科的专业,在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选材上需要注重专业特色,选用与之适应的教材内容和讲授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掌握要领。另外,尽可能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时代性。
二、教学方法
1.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需要一个衡量标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方法,定期的教学考核很有必要,它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知掌握情况,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考核中应注意选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一些有机结构性、常识性的题目外,其余的应该贴近现实学习过程进行拟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中做习题、短时间的试卷测试、实验操作等,鼓励倡导学生对有机化学创新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完成作业情况、实验课中的操作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几个方面。教师结合教学情况做好考核记录,课程结束时进行各章内容总结及每章之间贯穿起来整体总结,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定平时成绩。同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鼓励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蒙药学专业的学生进大学前一直是蒙语授课,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多媒体上多做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图表,让学生慢慢适应汉语授课。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只有通过多媒体慢慢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课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一些与蒙药学专业相联系的知识,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与蒙药学的药物结构、药物分析和用途、药物合成等有关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联系到蒙药学中去,为将来从事蒙医药学研究的学生打基础。
3.合理使用双语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课时的多少也不一样,专业侧重点应当有所区别。双语教育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传授非语言学科知识的教学。有机化学教学本身有很多特点,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有机化学教学又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尤其是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殊含义。汉语、蒙语,英语相结合的有机化学教学对蒙药学专业的未来肯定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三、教学与蒙药学科研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教好有机化学这门课,一定要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可以说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化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消化、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学科教学改革及现代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发扬蒙药学的专业优势,也要应用现代教学与科研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这个过程中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只有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知识。随着我们国家教育系统的完善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锻炼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这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1.1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本科学生要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行政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IT产业和相关科研教学等部门承担信息管理工作和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1.2信管专业的特点
信管专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本专业最大的特点。目前,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学科的交叉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拓展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而社会发展的现实,也大量需求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信管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本专业在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大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学科就业和应用的多行业性,本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计算机科学知识无疑在信管专业中处于关键地位。但信管专业毕竟不等同计算机专业,它们在共同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信管专业偏向计算机软件和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等同于资本、原材料、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借助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如何高效地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也是本专业学生必修掌握的。
1.3信管专业的能力要求
信管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外,特别强调应具有查阅文献获取信息,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的自学能力,同时,应具备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管理和维护技能、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网页制作等实践技能。
2数字化学习及其特点
2.1数字化学习的含义
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报告则明确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数字化学习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2.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先进性。通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和实际应用为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多层次性。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把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相对于课本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难度水平的内容进行探索和继续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完全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原认知程度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网络可以完全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有能力的同学继续深入学习提供可行的途径。
数字化学习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互联网已十分普及,教师和学生都能很方便地在网上获得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电脑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的相关课程信息,同时,也可以实现信息的任意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的内容具有可再生性。尤其是网上大量的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再创造。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3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离不开数字化学习
3.1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管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特点,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比如,《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本只是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想完整做一个信息系统,只看课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互联网上就有很多网站,教你做具体的信息系统,甚至是网络版的信息系统。再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很快,学生在学课本的时候课本上的内容就不可能是现实中最新的硬件配置介绍,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保证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和现实性,通过互联网学习计算机维护经验和案例,更是可以利用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实践性的好的途径。
3.2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控制和利用。这些能力的学习和实践离不开数字化学习,比如,信息检索,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海洋,更是练习检索实践的开放式平台,在公平开放的互联网面前,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和充分的,但信息能力就会千差万别,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有更高的信息能力,互联网不仅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也有大量的统计报告,通过学习借鉴,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而真实的数据和报告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识,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数字化学习的形式
协作式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结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深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和以课程为基础的价值教育是通过科目内容来完成教学不一样,协作式教学则是通过“教学的过程”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天的教学中,当把正常应当讲授的课程内容用协作式学习方法讲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传授了价值观。协作学习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协作、互助学习小组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学习;二是以个体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能力和信息技能是信管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的数据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和最有利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董萍萍.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施[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2):89-92.
【关键词】中专 医用化学 改革
一、中专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现存问题
医用化学教学是中专护理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医学护理专业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中专医学护理专业教育的进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1、教学内容繁多,课时不够用。根据调查,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学期用90课时完成化学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的教学,堪称高度紧张的教学安排。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讲述完整,根本就没有分析、探讨的时间,仅讲教材上内容时间就很紧张了,因此,在中专的医用化学课上,教师一般只能直接快速灌输知识,而不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教师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更大。医用化学专业课原本就比较晦涩难懂,仅凭课堂上所学根本不能真正掌握要点知识。而当前的医用化学让原本就艰难的学习变得更加艰难,已学的知识没有理解迎面而来的就是新的学习内容,学习没有了反馈的时间,学习效果明显变差。
2、内容跳跃度大,理解难度大。虽然很多中专学校用的都是经过多次删改的教材,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变得轻松易懂。许多学生反映,教材上的许多概念之间缺乏联系,有时候突然出现的一个概念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学习过程觉得很吃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医用化学教材本身具有瑕疵,忽略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应当利于理解,专业概念的难度应当适量降低,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3、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缺乏新颖性。中专医用化学教学内容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一直保持着一贯的传统形象,内容与最初的教材相差无几,并没有加入新的知识。当前科技日新月异,医用化学应当是与时代接轨的,应当在传统知识网络中加入新时代的成果,促进医用化学的发展。
二、中专医用化学的改革对策
1、合理安排课时,减轻教学负担。前面已述及课时较多,课程量大的问题,要合理安排课时,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将每一课时的知识量适当减小,保证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能当堂消化,强调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为知识过多而缺乏真正的理解的弊病。
2、加强内容的联系性。学生之所以觉得摸不着头脑是因为教材中的概念缺少联系,过渡阶段太僵硬。应当保证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这个联系切断了,教学内容就没有真正投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去,导致学生出现认知断裂,一时难以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教材编写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组织教材结构和适用专业用语时,适当地通俗易懂些,充分考虑编写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编写教材,做到既能学到专业的医用化学知识,又能快速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利于学生能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另一方面,身为传递知识的直接工作者教师,负有很大责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做好讲解工作,注意运用适用的讲解办法,比如在讲到新的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先从简单的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慢慢过渡到要讲的新的知识点上,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疑问,和渴望挖掘原因的心理的把握,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3、加入科技成果,与时代接轨。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进步,教育应当跑在时代的前列,最起码不能落伍。但如今的中专医用化学却濒临落伍,因为缺少了新的东西。不能否认,传统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全盘否认,因为新的东西根植于传统。但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医用化学这一本身就该与科技密切相联系的专业,改革刻不容缓。尝试加入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在教材里或课堂上,让学生不再只面对枯燥乏味的概念,换来新的医用化学课堂氛围才是可取的。
4、形成专业的特色,建构内容体系。
(1)明确学科的特殊性。
医用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这门课程拉近了生命与化学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不仅应当了解化学的基本常识、熟悉基本概念,更应当培养他们站在生命的高度上审视这门学科,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这门课程,全面深入理解每个概念所隐藏的真正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整个学科体系。不仅要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让他们看到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医用化学虽然也学习一定的化学知识,但其本身具有特殊性,区别于普高化学,普高化学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教学目的比较单纯。而中专教育中的医用化学课则要从生命的角度出发,探索生命力的化学知识,并不是简单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因此,学生要注意把握该课程的特殊性,才有助于掌握这门课的课设目标,从而学懂、学透该课程。
(2)建立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只一味地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仅仅通过各种考卷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改革就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探索出灵活、科学的模式。建议应当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比如医用化学课应当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与临床试验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脑手并用。学校可以合理设置实践课,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时间差,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将理论和时间相结合,保证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医用化学课对于中专教育来说至关重要,要重视当前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及时挽救医用化学专业的教育,因此要进行改革。改革就要从当前的教育模式出发寻找弊端,推进科学改革,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 于俊美.浅议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改革[J]. 学周刊A版, 2013, (3):67-68.
一、化工类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多,重点不突出,缺少实验教学
依据“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脂质和生物膜)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2)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控。(3)生物信息分子的合成和调控。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能够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地完成这些授课内容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在实际讲授中教师的讲授进度往往较快,知识点多,学生反映生物化学知识理解难、记忆难,部分同学甚至对该课程学习产生了排斥情绪,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设置实验课程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但受到学时限制,我校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未安排实验课时,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难、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针对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
生物化学的优秀教材多,目前各高校主要选用的参考教材有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第六版)、吴梧桐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等。这些教材理论体系全面、概念解释详细,涉及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热点,但教材难度较大,不适宜化工专业学生选用。在目前已出版的生物化学教材中,尚无专门针对化工类专业教学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结合我校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选用张爱萍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作为教学主要参考书,该教材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篇幅适中,但该教程应用实例较少,更是缺乏与能源化工、化工生产的应用联系,与化工专业的适应性较差。
(三)学生不够重视,机械学习,学习效果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与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相比,由于生物化学为化工专业任选课,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不高。另外,该课程记忆理解的内容较多,与传统的化工专业学习中计算、推导较多截然不同,很多学生对记忆抽象、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和代谢网络出现畏难情绪,多数学生单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学习这门课程,缺少自主学习环节,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化工类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适合化工专业特点的内容体系
进一步明确我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修订化工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保留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下,对部分章节进行整合、删减和简化,突出化工专业的教学重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在化工、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及研究热点和研究动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例如,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对生物信息分子的合成及调控的相关章节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对糖、脂质、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可与《有机化学》中对应章节相融合,在本课程中对其结构、理化性质的讲解进行补充即可。对于与化工专业联系紧密的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则应重点讲解。例如:酶这一章可突出酶工程在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维生素的酶法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在糖代谢这一章中可突出糖代谢及其调控理论在乙醇合成代谢途径、甘油发酵、有机酸发酵、丙二醇发酵等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应用[2-3];在脂代谢这一章中将微生物的ω氧化代谢和石油的分解联系起来,介绍利用微生物的脂代谢分解海上泄漏油和微生物探油采油的新动态[4]。根据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使生物化学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更符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信息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合辅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5-6]。例如:蛋白质、核酸及酶等章节可采用三维立体示意图,动态展示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便于学生对各类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理解;动态生物化学板块,采用动态模拟物质的代谢变化过程以及制作代谢网络图,有利于将抽象复杂的微观过程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另外,制作优良的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缓解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学时少的矛盾。除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外,还应利用QQ群、电子邮件、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课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可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ppt、参考教材等教学材料,以及生物化学的习题库、试题库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们下载学习;特别要为学生提供经典的生物化学实验视频,弥补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缺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面的帮助,同时开展网上答疑,解答学生的疑问,反馈上课的情况。2.进行开放教学,培养自学能力“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任选课,除了教授给学生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外,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能力提升成为“生物化学”课程吸引学生选修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理清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提出学习要求,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改变教师上课“一言堂”的状况,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题,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7],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8-10]。生物化学作为化工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扩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教学目的之一。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且期末考试内容主要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试为主,将难以起到引导和监督学习的作用,使得学生只关心哪些知识点是考点,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忽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考核方式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要改革原有的生物化学考核方式,可采取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将文献查阅整理、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记入总评成绩中。例如,课堂讨论部分可由教师依据教学的进度,为学生选取难度适中,与化工专业相互交叉的文献,通过课外文献阅读和总结,课内开展专题讨论的方式,扩大学生知识面,掌握学科和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