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企档案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6 09:59: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企档案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企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现代国有企业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建立新的体制,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不同,不也只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活动,也不仅仅是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中所有趁成员工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的一项事业,国有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亦应创新思路,开拓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并积极探索和体现观念、机制、管理的创新。

1 观念创新,使档案在服务中发挥经济效益。

要管好档案,用好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随着水业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整体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档案人员应转变观念,不要在办公室坐等,要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生产车间,熟悉了解生产进经营工艺流程,弄懂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使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

1.1要确立档案是资产的观念。在国有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文书、声像、会计档案,都是全体员工从事经营生产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果和智慧积累,是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以产品为例,档案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企业法人认识到档案是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就会下决心做好档案工作。

1.2要确立档案是国有企业独有的信息和知识观念。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国有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如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等。占有这方面的档案就是占有国有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独有知识。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3要确立档案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档案资产是固定资产和一些无形资产的伴生物,它是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生产、共存并发展完善。档案资产的实用效益是在档案利用中发挥出来的。

2 体制创新,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机构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2.1机构创新的核心是精简。无论哪个企业,精干是一个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也要顺应企业的需要,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也必须创新,其内容就是要扩大档案工作的外延,深化档案工作的内涵,把过去只是单一的管理档案的档案室扩大为集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为一体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这个中心机构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负责集团总部及所属各子公司,以及各级各类档案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佛山水业的分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行联网,从而达到各种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和资源共享,真正新形成一个集团化的信息联合体,这样符合现代企业精干、高效的原则,有利于增加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2机构创新的关键是高效。国有企业进行整合改进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转换机制,高效运行,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有企业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也要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而创新,要激活机体,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最基本管理观念,敢于否定自己,善于完善自己。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机制向档案、情报、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机制转换,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让档案资源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该改造的动力源之一。

2.3制度的创新的实质是要从国有企业各自的实际出发,领导支持固然非常重要,但具体活动的开展却要靠各项制度的规范和档案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看来,适合各类制度、各类机制的档案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重要的档案分散在各部门、各子公司,不够规范,降低了利用率,制度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制定较为详尽的制度,不断创新集团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评价档案活动效果的方式和方法,按月考核,年终进行总结品评比,职则责明确,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制度来规范档案工作。

3 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工作。

3.1国有企业发展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亦应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形成和广泛参与,要求提高企业全员的档案意识和档案业务知识,坚持依法治档,确保“集中统一管理”就是统一领导、统一机制、统一制度、统一监督和指导,为了提高集团本部及各子公司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水平,今年3月,集团办公室特邀专业老师前来举办档案管理的培训,对集团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近50名兼职档案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轮流培训。这次的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操作,到集团档案室培训,培训内容对各兼职档案员所在部门形成的档案进行详细讲解,授课内容分别为:文书、科技、会计档案等基本知识。

3.2办公自动化后,将出现无纸办公,企业每个岗位都能形成

电子文档,这就要求每个员工懂得文书处理和归档的一整套程序,了解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归档的关系,明确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在各个管理岗位上应负的责任,档案利用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企业内部联网后,企业各个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的共享,档案部门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

第2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计算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本文以我自身十九年一线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岗位经验,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对国企管理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原本就是重要信息资源的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显得迫在眉睫,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各级档案部门的发展重点,尤其是在国企的管理与建设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也随之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传统的文件收集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企管理的内部建设和体制核心。所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具有时代性。档案工作与国企管理同步发展,有利于档案工作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从而有利于国企管理建设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科学的发展,从而不断改革创新,更好的为国企管理建设做贡献,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国企的效益。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国企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以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类探讨。

1 对于国企管理人员的意义:

1. 1、为档案管理人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很低,费时费力。

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就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对于工作的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保证。

具体表现为:

数据只需一次录入便可以多次利用:数据无论从文书管理录入、还是从档案管理录入,只需录入一次,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种报表可以自动打印:数据录入后,不论是文书管理还是档案管理,可以方便的打印出相关的收发文单据、汇总表;可以方便的打印出档案的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背考表等。

自动统计档案信息: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并形成报表,这项工作由计算机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

1.2、检索查询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的检索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来,然后根据上面的记录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档案的检索与查询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即时的查询,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显得更为方便简洁。

提供多种查询手段:管理人员可以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

提供网上查询手段:国企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权限从网上自行查询档案信息,极大的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负担。

1.3、档案的查借阅工作更加可控,对于查借阅记录更加清晰有效

传统的档案查借阅多为手工为主,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档案的查借阅采用计算机管理,操作方便,同时可以自动产生催还记录,对过期不还的借阅者进行有效的催还。免去了很多人工的不便因素。

2 对于国企职能部门的意义:

2.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部门管理员工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的从事档案的收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极大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潜能也有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2. 2、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每个部门都会在这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协调,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适应不断进步的国企文化和内部建设。

2.3、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的收集需要管理人员付出辛苦的劳动;档案的分类、整编同样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平台,档案的收集和整编只能是零星的和不完整的。实现了档案的信息化之后,档案的收集工作就不是零星和不完整的了,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4、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国企的竞争力日益加剧,科研开发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国企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国企的科研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2.5、部门职能变保管为服务

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国企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可以在网络上方便浏览(有相关的权限控制),为国企领导和设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是档案的保管部门,而是公司内部信息的信息中心。档案部分的职能也实现了立体化,不单单是一个保管的作用,实现了企业职能的有效利用。

3 对于国企的意义 :

3.1、 更好的收集和管理档案

档案是一个立档单位为适应职能活动需要而直接产生的依法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与材料。档案是一种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大型国企每年都要产生很多档案资料,内容涉及文档、科技、合同等各种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忠实的记录了立档单位的发展历史,对立档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实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后,必将能够更好的收集和管理这种信息资源。从而对于过去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借鉴。

3. 2、方便二次利用、提高利用率

一般的单位形成的档案总是要隔一年才整理完毕,但事实上本年的档案在二次利用的要求上是最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同时既已形成的档案利用起来也是相当麻烦,首先要登记,然后要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查找,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造成损坏,而且同一份档案在同一时期只能由一个人借阅,别人只能在他借阅完毕后才能再续借。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成功之后,档案信息可以在内部网上共享,有控制地进行利用。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方便二次利用。

3.3、可以解决档案损坏、丢失的问题

完全依靠手工方式来收集档案、借阅实体档案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许多重要档案的丢失和损坏。计算机的管理可以避免重要档案在这个过程中的损坏及丢失。完美解决了档案的损坏,丢失问题。

3.4、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网络

纸质的实体不能形成信息网络,对于档案管理、统计、对外交流会产生很大的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档案信息化的建立可以使立档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化网络。极大的方便了档案管理、统计、对外交流。

3.5、形成电子信息资源中心

第3篇

关键字: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完善

1 引言

进入21世纪,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整个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人本管理的时代。在社会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知识时代首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有直接的联系。

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体现特征,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基础。

当前,有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国企中所起的作用正渐渐的淡化,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与档案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减弱。原因一:因为多数国企对于员工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人事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原因二: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人”,注重工资福利的心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作用已经不这么明显。本人认为这种看法有点片面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被国企重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记录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基本资料、社会关系以及业务能力等内容,与员工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证等有直接的关系,此外人事档案是国有企业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内部选聘员工的主要依据。总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受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的影响,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如国企人员基数大,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化的同时,找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2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规律,国企积极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国企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进步最大,但是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国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很少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不太重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数管理人员包括高层管理人数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因此,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这种档案管理意识直接制约了我国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日渐凸显,很多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正处于人工和经验管理阶段,此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直接阻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研究生学历的,有本科学历的,也有专科以下学历的,很多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匮乏,并且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这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定期参加培训,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也影响了国企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人事档案内容陈旧、简单

当前,很多国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里面只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扥基本资料,这样的档案材料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并且档案历史材料很多,现有材料出现缺失现象,这种人事档案无法为用人单位晋升和轮岗提供依据。反映员工工资、职务评聘、工作业绩的材料却没有收集完整,这直接造成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当然,现阶段国企的用人更加的灵活,劳务派遣、短期招聘的现象经常出现,国企常常会忽视这部分员工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

2.5 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迅速兴起直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化革命时代。信息化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高低不仅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还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信息化水平高,会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的传统管理阶段,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手工的传统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相比,效率低下,并且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极容易损坏。在国企档案转递过程中,纸质版的材料在传递过程中过程复杂,丢失现象时常发生,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国企人事档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无纸化管理,效率很高。

3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和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的现象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改变这种状况,首先从思想上下手,让管理者了解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其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3.2 国企应实现动态的人事档案管理

国企在人事档案管理应该实现动态性,档案材料应该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此外员工在查阅自己人事档案的时候应该注意查阅流程,不仅仅要为员工查阅档案提供方便,还应该注意保密工作。此外,还应该将一些员工获奖状况加入档案里面,以便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在内部选聘员工时候有依可循。

3.3 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若实现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鉴于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强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理论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档案学的相关理论,还应该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种业务技能,包括档案管理的方法、管理技巧、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操作等等。

3.4 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应实现信息化

手工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的先进的理念。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企应该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加大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国企可以购买开发档案管理的软件,即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应该实现联网,这样企业之间就能够通过网络收集、追踪管理档案信息,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提升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4 总结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付出劳动和耐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作出一定调整和变化,这要求国企人事档案人员不断的学习与实现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综述,人事档案涉及每一个人的一生,不仅仅对个人非常重要,还对整个社会非常重要,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走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的道路,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国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波.浅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2] 高玉霞.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0(05)

[3]黄丹妮.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4

[4]赵亚敏.基于开放和实用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

第4篇

1.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反映着各个员工的工作表现及其它情况,该项工作的合理与否,会对企业干部管理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就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做好国企内部各种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以及后续的保护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及真实性。第二,要制定和完善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对各个基层单位的档案进行抽检,以便及时发现各种问题。第三,要加强对其它分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加强管理培训,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落实。第四,要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各项工作进度及行业文化等,保证各个部门做好档案登记与管理工作。第五,要加强档案管理的创新,提高各种档案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率。第六,要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总之,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

2.当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对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一,部分国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很多国有企业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方面,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员配置方面,很多企业都是聘用一些兼职人员或者退休人员来进行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不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导致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众所周知,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并不全面。首先,国企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流程,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很多档案在流转过程中丢失或者受损。其次,没有制定档案整理的统一标准,导致很多档案的整理过程不规范,档案的实际内容与目录无法进行匹配。

第三,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合理。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是采用传统的一台计算机加普通软件的管理手段,档案管理手段十分落后,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不适应社会高速运转的基本要求。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3.新时期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同时,创新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有利于维护国有企业档案的完整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宝贵资料。

3.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是各种活动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进行各种实践学习,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各种信息化管理技术,以便顺利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每个档案管理人员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探索新型的工作模式;同时要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基础。各个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一套内容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有章可循,各个工作环节及流程也会更加地规范。同时,档案管理规定中必须包含管理的具体标准,保证各种电子档案与文本档案的高度一致性。

3.3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正如上文所述,信息化水平是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先,国企要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解放思想,加大资金投入,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其次,国企相关工作人员要勇于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勇于创新,提高现有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再次,要加快推进国企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将各类纸质文本转换成电子档案,以便更好地保护档案,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另外,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及资料的指导作用,国有企业应积极构建档案信息网站,形成包括各个下属单位在内的档案系统网络,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使用机会。总之,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勇于创新,开拓思维,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水平。

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不足;方法;能力

前言

国有企业的档案,是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录,也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载体。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高低与否,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面对新的挑战,改革档案管理的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策略,才能替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端正档案管理工作的态度,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进步。

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分析

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重视力度不足,管理方法不规范,人员素质有限,都限制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所受重视不足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体系性很强的工作,其涉及的内容与部门较多,工作量很大。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移交与存储,不只是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要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国有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这项工作不能直接体现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里。在社会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只重视经济绩效考核,并不重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一些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因为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的不足而无法开展,档案资源与企业经济活动实际不相符的问题也常用出现。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规矩度不足

目前,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有许多弊端。一些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与财物管理,这些企业所留存的档案中,大多都是会计档案,而企业党政文书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相关档案则很少。片面的归档管理,加大了企业档案管理的片面性,不利于企业利用档案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加成,也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集中性方面还有待提高。档案管理的统一性不足,表现在各个部门独立管理档案,一些部门上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一些部门独立管理,一些部门根本不管理。国有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档案管理混乱,影响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在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看来,档案管理工作无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属于内勤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国有企业并没有安排合理数量的专业人员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没有经历过专业档案管理培训的人才,甚至有许多其它岗位工作表现不佳的人员,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为惩罚。这些档案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不足,缺少法律意识,档案管理行为的随意性较强。没有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落实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方法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第一步。首先,要建立全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无论是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还是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档案在企业运行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档案资源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信息来源,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属于企业的无形财产,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科学的规划。只有人人认可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责任意识的建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人,明确自己应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些什么。做好企业资源规划,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积极去承担规划与指导责任,才能促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对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进行规范化升级,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更有秩序。第一,要优化国企的档案管理接收机制。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再坐等其它部门主动上交档案,应当主动去征集档案资料,并加大上交档案资料的宣传力度。用更加主动的档案资料接收工作代替传统的管理形式,对企业内的档案资料进行定期扩充,保证相关档案的及时收集。第二,要促进档案收集范围的科学化。在传统档案管理范围的基础上扩展现代档案管理的范围,不再只关注纸质档案,同样收集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影像与图片、实物资料,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化。第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建立国有企业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做好档案信息的内部共享工作,才能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最大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者摆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提升其档案管理专业能力。

(三)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准,就要打造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国有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适当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标准。在众多应聘者中,选择学历较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选择过程一定要公正且严格,利用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去考查其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度。杜绝劣质人员的引入,同样要保证优秀人才不流失。另外,对于已经在岗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国有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国有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去培养人才,通过远程培训实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督促其自主钻研业务技巧。

(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改革

建立一体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将档案资料的管理与相关服务工作的提供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档案资源发挥出作用。国有企业实现档案管理一体化,就是要将现代的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做好档案管理控制力度,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合理化。从档案资源产生的第一时间,文秘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应用过程中做好备份,保证企业各项档案的完整性,更要合理规范档案收集的范围。一体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加。每一位员工都建立档案意识,关注工作相关资料的留底与备份,能够在无形中扩展档案管理工作范围的扩大,提高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保管好记录企业经营信息的档案资料,是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基础。国有企业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档案资源的重要性,保护这些保证企业发展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信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改革档案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瑜. 新时期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赤子(上中旬),2015,09:193.

[2] 周洪艳. 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兰台世界,2013,S1:60-61.

[3] 陈玲. 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铁路国企改革[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240.

[4] 周廷,陈勇. 推动国企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机制[J]. 机电兵船档案,2003,06:20-22.

第6篇

就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的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不仅仅涉及了一个企业的人才管理,也是企业发展高度的一个见证。在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直接接触档案,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普遍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很多企事业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企业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待遇以及激励,但是对行政人事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普遍都不健全。技术人员一般都是按照员工的技术贡献给予经济、精神层面的奖励,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始终都是固定的工资。这种激励机制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硬件不完善

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不顺畅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工具一般都赶不上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使用的电脑的系统普遍都存在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山东某企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计算机的存储内容都消失了。而档案信息由于没有备份,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新统计。若是计算机能够定期检查问题。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正确

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正确是导致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能够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很明显的服务意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意义没有深刻的了解,这样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好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普遍缺乏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就不能及时掌握档案信息的更新换代。不利于对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同时由于缺乏档案工作的培训,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我国企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健全企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

健全企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经济层面、物质层面来对出色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激励。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其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励其他的管理人员做好工作。

(二)完善硬件环境

完善硬件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完善硬件环境可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达到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档案信息的丢失。要通过完善我国档案管理的硬件条件来保证我国档案信息的不丢失。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中的硬件进行检查。以保证我国的档案信息不出现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

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才能够负责地对待工作。作为企事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这种想法的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从思想层面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中做好工作。

(四)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

企事业领导要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要不断完善工作中的培训机制。要定期地聘请专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上和专业上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水平。同时要对培训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以此确定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效果,真正做好培训工作,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第7篇

企业的档案在每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都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它记录着自企业建立以来的改革发展历程以及它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档案资源是整个企业在日常的工作运行中的重要参考,是国企自创建以来的经验以及教训的总结,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档案上记录的相关问题,管理人员就可以对照以前的案例来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工作时间的有效率。而如果企业的档案记录、保存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够查询到档案记录中有相关的案例可以参考,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应对方案,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的国有企业依然沿用传统老旧的管理方式,相关的设备也没有及时更新,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不符,同样也根本跟不上国有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进行档案管理时许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式早已不再适用于处于21世纪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想要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力气活,短期内想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需要国有企业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领导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往往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上。许多的国有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并不重视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认为只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办公技能就够了,这当然是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就导致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降低。其次还体现在国有企业投入到档案管理方面的流动资金较少,档案管理相关的员工的薪酬往往不是很高。这就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太上心,并没有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最后,很多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较低,并不能够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整体发展联系到一起,自然就不会将工作的部分重心转移到企业的档案管理上。

(二)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高

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其实十分的松散,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也不高。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都已经在岗许多年,处理工作时还是一直沿用以前的老方式,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根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在遇到管理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并没有及时地寻求处理方案,一拖再拖。这对后期的企业查询档案工作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n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不到提高。还有,相关的工作人员都不太愿意去学习现代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档案中还是只存有文字档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活泼性,不利于后期的档案查询和经验借鉴,也无法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档案管理相关设备落后

进入到21世纪以后,整个世界都进入到了信息技术的时代,国有企业要想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引进大量的新设备,例如档案密集柜、文件整理柜等。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在沿用老旧的档案柜,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的先进管理设备,与此同时,也没有开设一定的培训课程来提高职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一些国有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信息收集以及管理方式,难免在档案搜集过程中出现遗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样由于硬件设备的落后,企业档案在保存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潮湿发霉的情况出现。

三、做好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国企档案管理机制

完整的档案管理机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国有企业必须要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总结出一定的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确定出管理进程中的规范化流程,使得国有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有秩序可以参照,可以保证企业的档案录入与保存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同时,国有企业有必要建立对档案内容进行监督的监督小组,可以定期对企业的档案录入内容进行监察,根据规章制度对档案内容抽查,对一味敷衍了事的管理人员进行批评。在未来的日子里,国有企业要更加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要把这项管理工作提到会议的议程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二)提高国企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高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将企业的档案文件存储于计算机中,在文档中插入企业事件的图片、语音、视频等,不断丰富档案的录入形式,使得企业档案的管理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后期国有企业对档案资源进行查询时的工作效率。其次,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入到企业的各部门的管理之中,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将企业的档案存储于计算机中,不仅方便企业后期对指定企业档案的检索,还有效地防止了传统纸质档案可能被损坏的情况出现,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工作,这些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前面也提到了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的任职期限很长,一直在沿用的还是很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设备以及管理形式。即使企业引进了相关的高新技术与设备,也没有可以来运用这些先进设备的工作人员。在企业日常运行期间,也不能够放松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企业可以设立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并进行测试,对测试成绩优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适度的奖励,而对测试成绩较差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再次培训。企业可以请来相关方面的技术专家来企业进行总结经验的传授,为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创造更多接触专业技能知识的机会。只有提高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保障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在现在的时代大背景下,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也给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将会变得更加的艰辛。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方面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现阶段,国企的档案变得更加的繁杂,一些国企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诸如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没有规范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等问题,国有企业只有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及时地寻求解决的方法,才能够让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从而加快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

第8篇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 会计电算化 档案管理 问题 方略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应用数学方法,围绕以创造价值为主要目标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所开展的重要管理活动,而会计电算化档案则是反映和储存会计资料的一种载体,即将所有与会计有关的信息通过档案的形式反映出来。当前,会计电算化档案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企业单位的关注,然而,由于这种档案形式的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普及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会计电算档案在企事业单位普及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的症结制定了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效能和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而献计献策[1]。

一、企事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开展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多个项目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一定的成本投入。如硬件平台的建设、财务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的素质配置与分工、运行规程以及相关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等等。普及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障碍一部分来自这些项目,同时也受到了人力因素的影响,综合来说,其主要体现在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问题

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大都经过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企业决策者的艰苦奋斗,才开创了今天的局面。这些优秀的企业家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以及独特的战略眼光,然而老一辈企业家在当代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与时代脱轨的迹象,他们的管理理念是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普及的主要障碍。

(二)形式化问题

受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成功个案影响,有些企事业单位不结合实际情况,不进行现状剖析,盲目的投入资本实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而在引进项目之后却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发挥其最大功效,最终使得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流于形式。此外,财务软件被当作打字机、储存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软件无法为单位提供财务信息方面的数据支撑,造成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错误的认为其不能为单位发展服务,最终使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逐渐的荒废,会计管理工作又回到了原始的起点[2]。

(三)财务软件问题

当前大多数单位应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通用性能差,集成化程度低,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会计人员仍要做大部分辅助工作。此外,各核算管理模块缺乏衔接,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问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储存上的先进性。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效能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认识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让单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形势,就必须借助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以便为及时与准确提供相关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而开展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对各级主管部门及单位领导宣传,使他们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负责人应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统一规划,开展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其快速发展。

(二)解决形式化问题

各单位在应用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单位当前的规模、经济条件以及发展前景做出正确的分析,避免盲目跟风,重视会计电算化档案建设的实际效益。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开展电算化档案建设工作,是单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决策。要在手工会计归档与电算化档案管理之间择取适合当前单位发展状况的管理模式,正视会计工作对单位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避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形式化,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单位发展服务[3]。

(三)解决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普及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保障,因此,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应注重培养“会计――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培训的内容,普及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水平和整个理论结构体系,既要使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又要随时更新其知识储备,以期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其中尤其是作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实施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的操作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是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效能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数据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具有耗时、耗力的缺点,因此,在落实网上预立卷归档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档案管理,需要首先将有价值的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采用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归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软、硬件建设。首先,在硬件建设方面,企事业单位应全面更新现有设施,建立一个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档案管理平台;其次,在软件建设方面,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局域网计算机组,利用局域网中的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功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机械化”。此外,在管理软件方面,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档案管理软件有易度和金锐,而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也可以利用Excel、Foxtable等系统自主制作档案管理软件[4]。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事业单位普及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着重依靠人才,对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其次,单位要健全管理制度,为开展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单位内部都应该增强对会计软件的使用意识,加大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效能和质量,并让良好的会计工作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其中,田婧.我国企事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之方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3):231-232.

[2]陈新.对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4(1):174-175.

[3]吴琴.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J].祖国:建设版,2013(8):336-337.

第9篇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意识需要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具体人事安排上,配备的人员不足,或配备人员的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这样安排常常导致大量的档案材料长期积压,不能够及时、合理、有效地收集整理。

人事档案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做到规范管理、维护人事档案完整、确保人事档案安全、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就必须增强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人事档案管理者既要掌握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要注重对人事档案操作程序的训练。一方面,针对企业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在培训人员,批次上作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适当加大人事档案室的硬件建设,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管设施,在人事档案库房的设置上要符合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既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注重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之必需。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内容需要创新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存在着内容简单、材料不全等问题。一般的人事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历、职称、政治面貌、工资级别和工作经历等,而反映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工作特点、工作业绩等信息的材料收集的很少。

人事档案的内容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发展

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以控制人、制约人为出发点的控制性管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典型的封闭式、内向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机制严重损害了人事档案的社会声誉,并对人事档案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今,人档脱节、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克隆档案、等现象大量存在。如此种种表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新形势下,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信息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收集齐全、准确,要系统反映人事档案相对人特征和与人事档案相对人利益切实相关的档案材料,减少人事档案中主观评价性材料的份量。同时,强化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需要创新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长期以来,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坐等各职能部门把档案材料送到档案室来,没有主动走出去收集教职工的档案材料,也没有在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及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需要建档的材料。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忙于案卷整理,做一些简单重复性劳动,案卷外观看起来整齐规范,但对其内在完整性,一致性的把握及动态性重视不够。在档案管理查阅传递过程中,有的包庇他人改动案卷,使档案失真,失去了工作的原则性,危害了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许多人的档案材料信息前后不一,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填越高又没有相关的材料证明,这都反映了一些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不佳。

新形势下,要求高校重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和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多配备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所以要经常性地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请专家上门授课,使他们牢固树立为企业人事改革制度和发展服务的意识,掌握先进而娴熟的专业技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