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7 16:33: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教育知识能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理论 小学教育 策略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分析

所谓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人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逻辑以及读写两个方面,而应该扩展到人类真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发展学家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智能的突出表现,并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在智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优异的表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很多教育专家广泛的关注,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的良好的补充和发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关注小学生的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对小学生的多元化合理的评价。在这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包含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等多个方面,鉴于每个学生其生长的环境、性格以及兴趣都不同,因此每个学生的发展路径也应该有所不同。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不应该采用同样的一种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发展,应该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每个学生将来成才的具体实现,因此小学教育被人们广泛关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运用到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但是因为小学教育的特殊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小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学校以及相关的教师应该对多元智能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准确地把握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具体的方法,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从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这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能通过对某一单一学科的掌握获得,实践表明,多个相关学科的互相作用才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关键。

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小学生的培养必须注重对多学科的建设,以及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协同,让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互相的渗透和借鉴,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现途径。而综观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比较常见的还是以单一学科为主,以数学语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模式,这种小学教育的模式这种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小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非常的充分,另一方面,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并不利于未来的综合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教育的具体策略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育方式,它倡导多元以及开放,并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理念,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中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小学教育中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需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前提,并且要尝试培养学生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化潜能。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提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计划。在充分研究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之后,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全面理解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的实施依据,帮助小学生充分地挖掘潜能、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与此同时,小学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小学教育中采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需要课堂教学中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传统的单一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新时期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方式上,采用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去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应该以突出某一项学科为特色进行教育,而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最后,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不科学与不完善的。从客观上来讲,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智力问题而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学生的优势进行开发,使得学生在某些学科方面显示出比较弱的能力,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是非常具有潜能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应该通过教育的手段,比如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兴趣来促进和引发学生智能的成长,使小学生的心智达到一定的发展。

四、结语

小学教育中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的落后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小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多元智能教育理论通过强调创新的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运用,使我国小学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W手段也在不断的革新,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师范特色;小学教育;教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特殊需要具备的知识、经验与技能。不同类型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各异。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就应坚持师范特色,重视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专业性基本能力,也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多途径的长期培养才能完成。

一、坚定师范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的专业针对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在全国高校走综合发展之路的大热潮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个专业是定性在教育的,坚持 “铸师魂,立师德,学师识,练师能,养师风”的师范教育办学原则,确定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并把“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有志献身小学教育事业,富有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工作,具备小学班级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作为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坚持服务对象的定向性,构建能保证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并根据师范教育内部的层次规律、师范教育的服务对象及学校的具体情况, 确定小学教育专业是定格在本科层次的,因此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学生的学识水平应该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综合教育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但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又是为小学儿童服务的。即专业定向是在小学,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儿童潜在的多种发展可能性决定了对他们的启蒙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比其他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的课程体系包括了了以教育理论课程、学科类课程,教育技术类、艺术类课程等,保证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并突出儿童文化的学习及童心的塑造。

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注重教师职业素质的养成

教育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的劳动与其他类型的劳动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影响劳动的对象,而是用自己的思想、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的言行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在师范生培养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日常行为规范、主张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教育方法、习惯的教学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以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避免消极不利影响。如在教学行为上应讲究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教师基本行为规范,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育理念上应突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等先进理——念,强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把促进学生发展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

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范性特点不鲜明,师范生掌握的都是一些书本化、理论化、缺乏应用性的知识,不能有效应用于实践,去解决具体问题,会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因此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校

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应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紧密联系小学教育实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考察或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儿童的观察和分析,用教育学原理来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状态。发挥教学对学生教育能力培养所应具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教,给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以积极启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掌握实践技巧。此外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应用上也应讲究表述的简洁、准确、幽默等。在板书方面则应讲究美观、明了等,给学生以示范。

四、构建专业能力培养的训练体系,明确教师职业能力构成

为了使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更具规范性和实效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和考核,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的训练体系,把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将教师专业能力要求项目化。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这“六能六会” 基本技能是搞好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们相互配合,形成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我们把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融入相关课程的实训项目、学生课外社团活动、竞赛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环节中,保障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五、开展多层次实践活动,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迁移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师范专业学生感受真实的教育教学氛围,体验职业角色,获得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它是师范生职业能力形成和巩固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实习课程包括了一年二期1周的专业认知实习,三年级一期3周的模拟教育实习,四年二期8周的毕业教育实习。这样完善的全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接受全方位的实践体验,真正理解“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积累来自小学教育的鲜活经验。并能近距离地接触小学生,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还能有机会深入开展教育调查,从而增强对社会、教师与教育的了解;使之在教育教学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自觉地将已有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升华,并转化为教育行为。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其调控方法,掌握教师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等环节的一般操作程序及其具体要求,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师范生专业能力向教师职业能力的迁移,使之获得更具个性化、更具实践性的教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适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蒋爱英,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构成[j],科学时代2010,(7).

第3篇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科研型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素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渐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开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至今,本科小教专业已在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印证在一线教育中好的教师一定是个好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就面临着新的课题,即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我国的本科层次小教专业是一个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新专业,它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双专性”,即具有一般师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共性、教师教育专业的个性和小学教师自身的特性。而本科小教专业和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最大不同在于,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教学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研究型”教师②。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本科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

二、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科研型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及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要实现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必须为此培养科研型小学教师。

科研型小学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了解自身教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有过反思、学习、团队合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高师院校在培养本科小教专业人才科研素质方面的规格要求表述为:师范生掌握小学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进行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技能。教育科研能力需一定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作为基础③。

三、本科小教专业人才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1.从意识上重视。长久以来,高师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师范、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倾向,对于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师范教育开始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本科层次小教专业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几经实践和厘定,小教专业的定性、定位越来越清晰,在小教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在职后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所以,必须使小教专业师范生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在其职业的长足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小教专业师范生牢牢树立起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灵魂的重要观念。

2.从知识结构上积淀。小教专业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多能”,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又是秉承初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自然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各个学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通。未来的小学教师还具有“双专性”,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要专,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知识要专。这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努力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未来职业需要的主体性知识,即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条件性知识,即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从课程上强化。基于小教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师范生学会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要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内容要丰富,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要适当,使师范生既学到广博的知识,又立足自身有针对性的弥补、丰富。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是以学科课程组织和实施教育内容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顺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加强综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给师范生设置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综合类课程,特别是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德育论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要以本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本地区小学生的实际为生长点。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产物④,它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思想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一直是高师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增强实践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切实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加强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从活动中锻炼。开展丰富的教育科研培训和讲座,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师范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评比,倡导教育科研导师制,让师范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由导师躬亲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行动中完成积累,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5.从评价上激励。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师范生行动的巨大动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内在动机,使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兴趣,树立起科研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细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的监督和监管,进行周期性的评比表彰,将师范生的科研活动参与度和科研能力纳入学期、学年的评奖评优体系,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从外部和内部激励学生从事教育科研。

注释:

①南京晓庄学院,晓庄试验: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②四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③申仁洪,黄甫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④[英]迪尔登.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J].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庞雪群,朱昆,庞晓晴.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的科研素质[J].学术论坛,2006.8.

[2]王昌善.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谢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第4篇

1.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程度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在体育教学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完整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最好的考验。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的设计、教学方法、练习方法、组织方法、教具的选择、注意事项等内容都将有一个全面的考察。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在一次课的教学中都会有所表现。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某一个方面存在短板,必然会导致一次课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不流畅,或者体育教师不能够很好的驾驭一次体育课的教学。因此,课程教学的完整度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

1.2、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学生的教学感受

学生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感受是很重要的,学生对于一次课的感受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就能相对容易的引导学生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反之,学生的教学感受较低,就会导致整个的教学过程难以连贯,教师较难实现对于课堂的完美控制,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预期会有一定的浮动。可以这么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的优劣是成正相关的。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2.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短板

(1)注重教法,轻视学法。体育教学是技能主导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第一,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体质;第二,教授学生运动技术,并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程的设计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自己如何把一次体育课教好,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是中职学校体育课中普遍存在的教师重视教法而忽视了学法的现象。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短板,在教学中不能灵活地运用行之有效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体会到了一定的运动负荷,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这一教学目标就较难实现,进而制约了学生课内或课余运动参与的多样性发展。(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矛盾的主要门槛。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变革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必然从体育教学活动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体育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感受。由于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对于课程施教过程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教师这一能力的高低就直接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显性化是今后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如何解决自身与学生之间在课程角色上的矛盾,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验。

2.2、中职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局限性难以完全展现教师的教学技能

由于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学内容的遴选与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相适应。尽管中职学校在体育运动器材和场地设施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目前仍然不能实现教师的新颖的教学内容、理念和方法等无法高效施展这一尴尬局面的破冰。中职学校在体育方面的规划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在场地器材方面也普遍存在充足度较低的事实,教师可选择的教学内容以及可用的教学手段方法存在局限性,实际上也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2.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发展性亟待提高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提供了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但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则决定了这一方向是否能够实现。如今的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一直强调要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效果,体育教师也在思考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开展的迟滞。从骨干教师培养、继续教育参与等方面来看,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发展性亟待提高。

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

3.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提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对于课程的认识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变化是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实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教师明确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及体育课程真正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帮助体育教师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并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最终实现教学能力的发展。

3.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合理规划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的基础,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更轻松的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做到,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情相适应,中职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能够参与何种的体育运动项目,身体能够承受多少运动负荷而不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岁到19岁之间,由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要适宜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条件,并做到学生能够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因地制宜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中职体育教师要真正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进而锻炼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发展

第5篇

【考点一】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考点归纳】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A

【考点归纳】

【考点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点模拟题】

成长记录档案袋属于( )评价。

A.差异性

B.发展性

C.社会性

D.自我

答案:B

【考点归纳】

【考点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考点模拟题】

教学反思的类型不包括( )。

A.纵向反思

B.横向反思

C.系统反思

D.集体反思

第6篇

加德纳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把智力定义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在某种文化背景中被激活以解决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②。”

该理论认为,智力由九部分构成,这九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和存在智力。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而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的内涵很宽,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断地整合、分歧,再到整合。如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活动封闭性强,开放性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把语文教育禁锢起来,灌输知识多,培养能力少,人文性内容有所流失,忽略了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智能开发的重要理论,它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一名教师的知识面、个人的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教学观会引导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全方面发展。

二、把握学生差异,合理设置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具有差异性,既有个体本身的差异,也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各种智能只存在领域间的不同,而没有级重之别优劣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差。各种智能以潜能的形态存于人们头脑中,每个学生都存在可以发展的潜能,若给予鼓励机会环境,几乎每个人的一切智能均可得到相当高的发展,且可以远远超越人们所预期的境界,故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差异性。

三、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学生各项智能

语文素养主要培养学生读、写、说、听等语言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密切,但语文学习不仅仅与语言智能有关联,还牵涉到其他多项智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迁移各项智能。为语文教学所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机会展示自身的长处,因而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

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中语文最深刻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充分了解语言学科的这个属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史作品中所含的思想价值、人类情感、意志信念、精神品质、人生思考之中,这类内容实际上是人本应具有的,只是通过人文教育来唤醒它,对学生来讲是从内到外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语言智能有欣赏语言的深层内涵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应着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等需要,小学语文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课文,建立起学生通向课文中人物内心的桥梁,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体验人物形象的思想、心理、情感及其变化过程,走入作品中人物喜乐、愤怒、苦愁、悲哀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熔铸于作品之中的情与意,并获得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效。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优势智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依靠学生考试的成绩,在语文课程上格外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仅停留在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为上课的表现,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业的完成比例等方面组成。同时平时成绩不应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应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内相互的评价,以及其他小组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等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既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情况,同时还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智能水平,这样教师可以据某个学生的弱项和强项,为该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挥他的强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学习。

如此,我们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要超越以往传统的静态的评价标准,用相对动态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然后通过整体分析,描绘出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曲线。实行分层制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发展学生各项智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成效,所以这种教学理念有巨大的推广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困难,并且笔者的研究也比较粗浅,这样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解:

①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9(03):19~20.

②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78.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2]王树洲.试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与意义[J].教育评论,2010(04):24.

[3]张蕴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走向[J].学科教学,2009(12):108.

[4]陈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J].聚焦新课程,2010(04):34~35.

[5]隋福泰.当今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研究,2010:72.

[6]李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7(05):11.

第7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教学效能感

一、问题提出

教师的情绪工作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为完成学校赋予的教育教学任务和达到学校对教师的情绪表现要求,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心理调节,并表现出利于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情绪的过程。Kelchtermans(1996)就曾指出:情绪是教育的一部分,个体的情绪并没有独立于他们所处的情景,因而情绪工作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部分。Hargreves(1998)也指出:教学不仅是教授技术或认知的工作,也是情绪实施的工作。对于情绪工作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大都集中于情绪工作的前因变量如个体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移情能力(情绪关注和情绪感染)、情绪特质、情绪智力等;与工作相关的变量,包括情绪表现的训练、客户情感、情绪维系和表现自由度等;后果变量如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情绪衰竭、工作倦怠、角色认同、教学效能感等等;以及一些调节变量的研究。Morris等人发现情绪失调会引绪疲劳,导致工作满意感的下降,情绪工作持续时间越长,就越需要角色内化。压抑真实体验到的情绪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呈负相关[1]。Brotheridge等人发现:深层表现与个人成就呈正相关,与去个性化呈负相关;表面表现与去个性化呈负相关[2]。然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师生互动过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是否积极、乐观,将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关课堂气氛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创造亲和、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将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国学者刘延玲(2007)研究表明:教师情绪工作和教学效能感部分维度关系密切[3]。教学效能感不但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如:情绪、表情、动作),也影响教师的情绪状态(内心情绪感受),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绩效和学生的学业成就。Chan认为,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来满足他们的社会和情感需要,但是教师在充当咨询者和指导者时缺乏信心,教师的这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与教师的专业训练和情绪智力比较低有关。Chan的研究表明:情绪智力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不同子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Chan还认为,情绪智力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而教师高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情绪智力特定组成部分的发展[5]。上述的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其教学效能感之间关系密切,故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被试选取宁夏石嘴山、银川、中卫、吴中四地中小学教师240人,剔除无效问卷17份,实际统计用数据223份。其中男教师86人,女教师137人,小学教师101人,中学教师122人。

2.工具

研究使用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问卷、中学教师情绪智力量表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问卷,由刘衍玲编制。问卷包括三个维度――表面行为、被动深度行为和主动深度行为,共15个题目,采用五级评分(1=从未如此,5=总是如此)。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总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777,三个维度的Cronbach系数在0.681~0.779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为0.856,量表结构效度系数介于0.611~0.819之间,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中学教师情绪智力量表,在Kenneth Wong的编制基础上加以修订。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情绪觉知、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共20个题目,采用六级评分(1=完全不同意,6=完全同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信度,总问卷和四个分问卷的分半信度均在0.715~0.853之间,它们的Cronbach系数均在0.528~0.892之间。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由俞国良、辛涛、申继亮等人编制。量表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共27个题目,采用六级评分(1=完全不同意,6=完全同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般教学效能感分量表、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分别为0.74、0.84、0.77;分半信度依次为0.85、0.86、0.84。

三、结果分析

1.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基本状况

(1)情绪工作基本状况

研究对223名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基本特征进行统计,统计指标为被试在情绪工作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其中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中等临界值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基本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在主动深度行为维度平均分3.3561,高于中等临界值;在被动深度行为维度平均分3.4978,为三个维度中均分最高;表面行为平均分2.5578,低于中等临界值,且为三个维度均分最低的维度。可见中小学教师在情绪工作上的得分:被动深度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表面行为。

(2)情绪智力基本状况

通过对223名中小学教师在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的统计,得出中小学教师在情绪智力上的特征。具体结果见表2。

表2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基本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在情绪觉知维度平均分为5.1121,接近满分6分;在情绪理解维度平均分为4.957,在情绪表达维度平均分4.3318,在情绪管理维度平均分为4.8623。可见中小学教师在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点分3.5分,得分总体特征为:情绪觉知>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表达。

(3)教学效能感基本状况

本研究对被试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具体结果见表3。

表3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基本状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在一般教学效能感维度平均分为3.0982,低于中点分3.5分;在个人教学效能感维度平均分为3.8562,高于中点分。可见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上: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

2.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情绪工作与情绪智力、教学效能感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表面行为与情绪智力的三维度存在负相关,即表面行为越多其情绪智力越低,也说明中小学教师的情绪工作、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探讨。

3.情绪工作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第一个回归方程考察情绪智力对教学效能感的预测作用;第二个回归方程考察情绪智力对中介变量情绪工作的预测作用;第三个回归方程考察情绪智力和情绪工作对教学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所建三个回归方程为(1)Y=cX+e1(2)M=aX+e2(3)Y=c'X+bM+e3(其中Y代表因变量教学效能感,X代表自变量情绪智力,M代表中介变量情绪工作)。

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5,其中的结果是标准化解,用小写字母代表相应变量的标准化变量。由于依次检验(指前面3个t检验)都是显著的,所以情绪工作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四个t检验也是显著,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6×0.309/0.509=21.6%。

表5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之间的

中介效应检验

注:*p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以情绪工作为中介的相关路径图(图1)

四、讨论

1.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基本概况

在情绪工作方面,总体上看,教师情绪工作的总平均分(M=3.1253)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说明从总体上看,宁夏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得分最高为被动深度行为(M=3.4978),其次是主动深度行为(M=3.3561),得分最低为表面行为(M=2.5578)。这表明多数中小学教师在情绪工作中多采取被动深度行为策略,即在工作中的情绪体验和学校要求的情绪表现规则是相一致的;采取表面行为策略的中小学教师最少,说明在工作中伪装自己的情绪,表达与自己情绪体验不一致情绪的中小学教师最少。综上这些结果与之前学者所做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即教师在情绪工作策略选择上,被动深度行为多于主动深度行为,选择表面行为策略的最少(刘衍玲,2007)。被动深度行为和主动深度行为策略选择的教师较多,表面行为策略选择较少,使得教师经常去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情绪的体验,这需要极大的意志努力,使得教师这一职业需要极大的感情投入,且容易引起情绪耗竭(Heck&Williams,2004)。

从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方面来看,各维度得分较高,说明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水平较高。其中情绪觉知得分最高(M=5.1121),接近该维度满分6分,说明中小学教师在感知、认识、辨别自己和学生的情绪方面能力较高;其次是情绪理解(M=4.957),说明中小学教师可以对自己和学生情绪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再次是情绪管理(M=4.8623),表明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的情绪调节、控制能力较强;得分最低为情绪表达(M=4.3318),这说明中小学教师情绪表达能力具有一定水平,但相对于他们对情绪的觉知、理解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仍有差距。中小学教师在情绪智力各维度表现出的特征,有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影响所致,即对情绪情感认知能力较高,但在情绪表达的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在教学效能感方面,中小学教师在一般教学效能感维度平均分(M=3.0982)低于中点分3.5分,说明中小学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缺乏自信;中小学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维度平均分为(M=3.8562),高于中点分3.5分,说明其对自己教学能力较为自信。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分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得分,这种教学效能感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可能是因为实现教师职业的成功较为困难,从而使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较低。但由于个人教学效能感有助于教师的自我防卫、保持自尊等原因,教师个人效能感水平较高(袁贵勇,2006)。

2.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情绪智力主要是个体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能力,而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从理论上讲,如果个体能够对情绪性事件或情绪信息进行良好的加工,那可以使得个体在心理层面获得较多的积极感受,进而在教学上也会拥有较高自信和教学效能感。从研究数据结果也表明情绪智力对教学效能感的直接影响。然而随着对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把情绪工作作为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考察。本研究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三个维度(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表面行为)与情绪智力的各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刘衍玲(2007)的研究也发现,教师的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与教师情绪智力的大部分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那些在工作中容易感知、认识、辨别自己和学生情绪的中小学教师会主动从学校角度思考,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符合学校要求的情绪;那些在工作中容易感知、认识、辨别自己和学生情绪,并加以控制的中小学教师往往会根据情景改变自己的情绪。表面行为是指伪装自己的情绪,表现虚假的情绪,这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的职业要求相悖,使得极少有教师选择这一情绪工作的策略。上述结果也说明情绪智力是影响情绪工作的重要因素。对于情绪工作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数据结果也表明,情绪工作可以预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一步对三者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且是部分中介作用,即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部分地通过通过情绪工作的高低起作用,其效应占总效应的21.6%。这一结论说明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可以从情绪工作角度入手提高其教学效能感,情绪工作是低情绪智力中小学教师提高其教学效能感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觉知、理解、表达和管理一些情绪性事件,那么就会导致其情绪工作处于较低水平,当个体感受到自身真实情感与组织需求情绪表达不一致时,所选择的情绪工作策略不仅取决于组织情绪要求,而且受个体对组织情绪要求的认知判断。个体认知判断必然包含有组织情绪要求所导致的情绪状态。当个体有着较高的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则多数会采用低表面行为策略,减少了个体在情绪上资源的消耗,即使是个体采用高表面行为策略,由于其自身情绪智力水平高,对情绪的认知、处理和运用能力强,因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源应对,减少了个体在情绪上资源的消耗,也会体验到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

参考文献

[1] Morris J.A.,&Feldman D.C The dimensions,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

[2] Brotheridge C M,Lee R T.Testing a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of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lab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2.

[3]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7.

[4] Chan D W.Emotional intelligence: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schools.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2a.

[5] Chan D W.Emotional intelligence: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schools.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2b.

第8篇

关键词:教师认知;双语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47-03

作为一种专业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在近几十年引起了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Minami,2002),也受到我国非外语专业高校的普遍关注。用“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用语,在完成非语言类学科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创造良好的二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二语能力,使学生既能读懂本学科的外语资料,又能用二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已成为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通过二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则是“通过二语教授学科知识”。显然,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强弱就成为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教师对双语教学这一模式的认知水平是其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

一、教师认知理论

所谓教师认知,是指教师对教学各元素,包括教师、学生、学习、课程、主题、材料、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形成的观点、知识、理论、态度、感受、猜想、概念及认识等(Borg,2003)。概括起来讲,对教师认知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教师对教学认知的内容、认知的发展与形成、认知与教师培训的关系以及认知与教学的互动关系等(Borg,2003)。作为教学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认知是基于对个人的知识体系、实践经历、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综合而形成的,这种认知直接影响和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对教师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

依据教师认知形成的特点,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形成其对教学的最初认知,这一认知是其开始教学生涯并进一步接受教师职业培训的认识基础。虽然早期学习经历形成了教师对教学的基本认知,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职业培训后,大多数教师的认知均可发生不同程度或方式的转变,有的表现为认识重组,即对教学中各因素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则表现为对以前认知的彻底改变(CabarogIu and Roberts,2000),因此,教师的职业培训是影响教师认知的第二个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影响教师认知的第三个因素是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认知与教学对象及环境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认知始终指导着教学实践全过程,而教学实践则通过教师反省和总结而反作用于教师认知。

二、部分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认知状况考察

本研究针对部分高校教师双语教学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受试是近两年在某外语培训机构接受短期外语强化培训的4个批次共206名高校教师。从年龄上看,有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也有教龄已长达20余年的相关领域专家;从来源上看,涉及计算机、自动化工程、医学、法学、管理学、建筑工程、农林、交通等十余专业;从职称上看,正高职12名,副高职36名,中职125名,初职及初任教师的院校毕业生33名;从学历上看,博士28名,硕士128名,本科40名;从性别上看,男教师114名,女教师92名。在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外语强化培训之后,这些教师参与了针对双语教学认知有关问题设计的问卷调查,就双语教学的目的、实施现状及模式等问题较客观地反映了各自的认知。

(一)对双语教学目的的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40名教师认为非外语专业高校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被实践证明较难普遍提升学生的二语水平,教师应当尝试实施双语教学,其中,49名教师认为应彻底改革高校现行的效能较为低下的应试型二语教学模式,坚决主张实施双语教学。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既区别于语言教学又区别于专业教学,是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外语运用能力,且提升外语能力是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附带目标。同时,也有66名教师对实施双语教学持怀疑或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由于专业课时量有限,多数教师自身的第二语言水平也存在缺陷,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不大,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目的及效果很难完全达到,起码在现阶段较难以达到,急于推行双语教学,既是强教师所难,也会误导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维和理解,冲击专业学习。还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目前开展双语教学,只是跟风走形式、好看不中用,客观上还会造成职称门槛的提升。

(二)对双语教学现状的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6名教师中,已在各自院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双语教学的有63名,占30%,拟于近两年陆续开展双语教学的88名,占43%,仍在观望或没有心理准备的55名,占27%。在已开展双语教学的63名教师中,45名为非英语专业,有英语专业学历教育背景的教师18名。调查结果还显示,教师对目前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持“满意”态度的占12%,“基本满意”的占29%,持“不满意”态度的占32%,持“不好评价”态度的占27%。总结起来,对双语教学实施现状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首先,教师二语水平普遍难以满足双语教学要求。从教师角度看,精通专业且二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多数教师对双语教学存在畏难情绪,对从事双语教学缺乏自信,认为双语教学课堂上能够给学生的专业信息量明显减少。已开展双语教学的63名专业教师中,有约28%的明确表示,囿于二语水平的原因,双语课堂教学常常存在“硬着头皮说二语”的问题。其次,教学对象二语水平不均衡发展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根据问卷反馈信息,82%的教师认为在课堂双语教学中,面对二语水平不均衡发展的学生,常常面临深浅难以把握的困境。因为对二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阅读篇幅较长、知识面宽的英文原版专业教材和资料较吃力,很难有效地吸收专业知识,听力水平的不均衡发展也局限了部分学生在双语教学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此外,多数学生二语口语表达能力弱,不敢开口讲,课堂上只能做听众,元法参与问题讨论交流,导致课堂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二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双语教学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再次,双语教学难以选择较为合适的教材。调查中了解到,为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较为地道纯正的英文表达,不少高校在双语教学中引进了原版英文教材,但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一些教材的内容还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某些内容甚至脱离我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此外,绝大多数

国外引进教材价格不菲,给教学保障带来困难。在有的专业,还存在可引进的适宜教材少、选择余地非常小的现实问题。最后,双语教师劳动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母语和二语进行讲解,费时费力,有限的专业教学时间受到挤占,导致教学对象能够接受到的专业信息明显减少,专业教学受到影响。有的教师明确认为,“专业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是种了外语课的庄稼,荒了专业课的田”;二是高校教师评价并未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所大大增加的备课工作量,教师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有的教师提出,对并不特别精通专业外语的专业课教师而言,双语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往往数倍于单纯的专业课备课工作量,但受各高校重视程度、评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无论在工作量认定上,还是在教师物质或精神回报上,都明显体现不足,出现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平衡的情形。

(三)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认知。国外双语教学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浸入型双语教学,强调完全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二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强调在部分学科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而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三是过渡型双语教学,指由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在对此三种双语教学方式的认知上,75%的教师倾向于选择保持型双语教学,明确认同“国内双语教学并非在全部专业都可以开展”的主张。此外,面对国内双语教学的三种常见典型模式,43%的教师倾向于eoncllrrent approach模式(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母语和二语之间频繁转换,对同一信息用母语和二语分别作以传输),25%的教师倾向于al.temate-language approach模式(即将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两种语言按时间、授课内容、科目或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区分实施),23%的教师选择preview―review approach模式(即先用二语或母语大致介绍即将讲解的专业知识,之后用二语讲解课程的主体部分,然后用concurrent approach模式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有9%的教师选择了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多数教师肯定了母语在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中相对于二语的绝对地位,尤其是讲解那些较复杂、逻辑性和推理性强的抽象内容如数学模型等时,更是离不开母语的运用。

三、提升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的着力点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各高校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和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状况并不乐观。能否尽快提高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知水平,提升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际能力,是摆在各高校双语教学改革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依据教师认知理论,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可以从双语教师职前教育经历、在职培训、实践锻炼和双语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

(一)职前教育经历是教师双语认知及双语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职前教育经历主要指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前接受的普通高校二语型、专业型或二语加专业型学历教育经历,这一经历构成了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基础能力。二语型教育经历主要指以英语语言作为专业的学历教育经历,专业型教育经历指非英语专业学历教育经历,二语加专业型教育经历指近年兴起的同时注重英语及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经历,如商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目前,我国高校双语师资的实际情况是:专业教师驾驭二语能力不足,尤其是口语水平差,而二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又较缺乏,难以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比较而言,二语加专业型教育经历师资是目前最适宜从事双语教学的人选。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日益紧密的国际交往也迫切要求高校毕业生具备二语加专业的学历教育背景。据此可以认为,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大力推广二语加专业型教育模式是迫切需要且具有广阔前景的。就师范类院校本科教育而言,可打造“双学位”模式。

(二)在职培训是教师双语认知及双语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包括针对拟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业型教师实施的二语强化、针对二语型教师实施的专业培训以及针对双语教师实施的双语教学能力普遍提升的培训。现阶段,从各高校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迫切需要也最便捷的路径就是对具有较好二语基础的专业型教师实施二语强化及双语教学技能培训,提升其实施双语教学的信心和能力,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这无疑是在职培训的重点。就二语强化培训而言,二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实施双语教学,教师除对两种语言中的相关专业术语必须熟练掌握外,还要能恰到好处地在两种语言之间实施转换,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二语表达能力,能够用二语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在职培训的内容中,应以听说能力训练为主,加大语言输出机会,着力加强双语教师口语能力训练。此外,针对大多非语言专业出身的双语教师存在的发音不准、影响沟通效果的问题,在职培训中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就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使用的比例以及何时、何种程度地进行语言转换等双语教学技能问题上,也需要对双语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引导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课程特点、使用教材情况以及个人英语表达水平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作出综合客观判断。一般而言,授课内容决定教学中英文使用的比例和方式。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用母语教学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反,对于较为形象、具体、并有一定情景的内容,用英语讲授则可借助具体的情景判断理解讲授的内容(Yip,Tsang,and Cheung 2003)。在培训的模式上,可采取校本培训、外出培训、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校本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教育资源、提升培训效能。外出培训包括国内基地培训和国外培训:国内基地培训可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学习,获得系统的双语教学知识;国外培训重点是让教师通过在国外学习,理解国外社会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二语口语交际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技能比赛;调研报告

一、引言

随着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全国技能竞赛较前几年更受到学校的重视,社会对技能大赛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并对技能大赛褒贬不一。

二、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我校师生获得不俗地成绩

通过2014~2015年度对本校康复、护理、助产三个专业师生参加技能比赛情况进行调研。如2014年9月康复专业任老师获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二等奖。2014年护理专业王老师获校级说课专业比赛一等奖。2015年助产专业王老师获校级说课专业比赛一等奖,孙老师获校级说课比赛三等奖,并且孙老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获三等奖。2015年湖北省医学职业教育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我校两位同学获个人三等奖。2014年~2015年每年咸宁市教育局举行康复、护理、助产操作技能大赛,各专业每年近10名学生进入决赛并获奖。近两年经过技能大赛确实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第一,促使新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过技能比赛的引导改变了职业学校以往学科式培养技能人才的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技术岗位实操任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既是把一些技能大赛的内容,同时也是真实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转化为项目化教学中的一些任务点,一项一项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从而使教学更贴近于实际工作岗位,也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新型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岗位特色课程模块、综合实训模块、选修课程模块、顶岗实习模块组成。同时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如针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效果四个部分进行评价。根据教学组织侧重点不同,校内教学及教学质量评价由学校完成;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组织及教学质量评价由学校和医疗机构共同完成。第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如在近两年我校投入191万元新装备专业实训室8间、多媒体教室9间,新购电脑292台,投入135万元校院合作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医院3家;购置了具有先进性与当前行业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仪器,实现了校内实训基地集专业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并与武汉、广州、深圳、福州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密集的实习网络。第三,打造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优带新”活动;加强教师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技能大赛促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了不断的壮大,三个专业在参加前的“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的30%左右,参加技能比赛后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55%。第四,对周围辐射作用。通过技能大赛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连续2年派出教学团队对周围基层卫生院进行技能培训,还为当地人社部门育婴师培训班进行技能培训。

三、职业技能大赛所引发的不良的问题

第一,平时正常情况下在一台仪器几个学生一组进行使用,但是考虑到一些参加比赛的学生,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训练,往往会给他们单独使用一台仪器。并且带实训教师会更多的关注这些参加比赛的学生操作手法是否规范等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实训的普通同学,使其他同学像“放鸭子”一样缺乏管理。第二,参赛学生存在学习观念的偏差。有些参赛学生认为自己是参加技能比赛的选手,就可以区别普通同学,如不用每天参加早自习和晚自习,甚至认为一些考查都可以不去上课,只要练好参赛技能就行。更甚着有些犯了错误都能从轻处理等现象。第三,我校护理系为强化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竞赛的项目包括无菌盘铺设、徒手心肺复苏术、静脉输液法三项护理操作。旨在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护理实践操作技能,以胜任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同时也为广大参赛选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课改方向进一步明确,使护理专业的内涵建设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本次比赛先由各个班级推选出2~3名优秀选手进行初赛,采取淘汰赛形式取前十名再进行决赛。所以此次技能大赛形式注定了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去,使大多数学生无缘技能大赛的选拔。竞赛内容上每年省内及国家级竞赛都在添加新内容,促进了大家去学新技术、新设备。但是像我校护理竞赛项目就一直只有无菌盘铺设、徒手心肺复苏术、静脉输液法三项操作。

四、对现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几点建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