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1:29: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期待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很强,并且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且模仿力强,适于进行语言学习。存在于儿童脑中“布罗斯卡区”的灵敏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因此,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但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自控力较差,再加上幼儿园或其他英语教育机构的英语教育难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做为学前儿童主要生活提供者的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学前英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家庭环境下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儿童英语听说水平的策略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
1.父母参与概念。“父母参与”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卢梭和配斯塔洛奇的教育观。研究者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强调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的参与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参与,不但可以使儿童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并且还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及情感的健康发展。父母的参与,有利于完善儿童的学习及其他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母亲特别语的启示。母亲特别语理论备受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儿童要成功地学习母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期的陪伴人,特别是母亲的参与,以及和母亲之间的语言互动。母亲特别语理论对于学前儿童英语学习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借鉴作用。
二.影响学前英语听说水平的家庭因素
依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视角,他强调社会和个人在知识构建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外部环境,必须考虑到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儿童虽然是主动的学习者,但其学习行为必须得到周围人的引导。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家长作为主要的生活陪伴者,对儿童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1.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决定了对儿童英语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显示,在问及家长让儿童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目的时,受访家长中多数人的答案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及升学需要。少数人的答案是学习英语的意义在于内在的驱动力,出于对英语语言本身所蕴含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想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开拓视野,增进交流。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持有“英语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不大,如果自身不涉及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以及其他的涉外活动,那么英语的用处是十分有限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父母从自身角度而言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少之又少,即使是学习,也常常是被动地进行,较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由于受年龄影响的自身智力发展水平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限制,父母的态度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并作用于英语学习效果。父母对于学前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了解程度,将会为儿童提供不同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出的环境,进而对儿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2.家庭环境下父母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参与度。父母对英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点对学前儿童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父母对学前儿童在家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则直接影响儿童英语学习的效果。
从众型参与的家长,大部分对于孩子学前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及意义不太清楚,不能很好的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同时又担心与别的孩子相比,自己的会被落在后边,于是盲目从众选择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然而在家庭环境下,自己又无力进行学习的辅助活动。这样的家长盲从别人,花钱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不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反而花费了金钱且牺牲了孩子很多自由时间。
自主教育型参与的家长,多数以英语教师为主。由于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素质,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并深谙教育心理学的策略。能够立足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较多地关注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潜力,在经济和精力上都能够进行有效投入。这样的家长较重视孩子学前阶段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可以通过自主设计的各种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孩子进行英语学习与操练,并且还能够很好地配合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课堂教授之后的家庭辅导,以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家长投入精力较多的领域,孩子就容易显现出优势。
三.家庭环境下提高儿童英语听说对策
1.父母参与儿童英语学习,扮演好各种角色。父母若是想促进学前阶段儿童英语学习,延伸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尽可能的参与到儿童英语学习中,并扮演好各种角色。
首先,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决策者。由于孩子低龄的原因,较少孩子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父母根据家庭状况,结合自家孩子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决策。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程度,以及母语的发展能力等情况,决定孩子的英语学习。另外,由于学前阶段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学前英语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较好的学前儿童英语听说教材应遵循简单易懂,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等特点。因此,父母应帮助儿童对英语教育机构的教师和教材的选择做出决策。
其次,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鼓励者与陪伴者。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差,他们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同时也容易失去兴趣。并且低龄儿童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对学习的注意力。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好孩子的鼓励者,多支持孩子的英语听说学习,鼓励他们认真把英语学下去。同时,父母还应在学前儿童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尽量和孩子一起听,一起读,一起说,一起游戏。学习过程中,父母要充分表现出耐心和兴趣,通过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陪伴孩子进行英语听说的操练,使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2.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学龄前儿童英语听说能力有所发展与提高,父母应积极致力于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首先,创造活泼有趣的英语听说游戏氛围。许多家长认为自己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探究与思维力方面能够被大脑充分调动。父母可以采用一些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使用英语表达。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小老师”的游戏。家长不太会说的内容,就让孩子自己说,然后扮演老师,教由家长所扮演的学生英语课。这样既引导孩子操练了英语语言知识,并提高了孩子的英语组织与表达能力。其次,还应积极为孩子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父母应充分参与到孩子在学龄前阶段的英语听说学习,通过一系列听说游戏的形式,与孩子进行英语听说互动活动,使孩子对英语听说学习充满兴趣与期待。
总之,在家庭环境下学前阶段英语听说学习中,父母应积极参与,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结合自身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孩子英语兴趣,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为目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英语学习趣味化,生活化,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
[2] 余正,张明红.学前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
[3] 周建庆.幼儿双语指导全书[M].
细节存在于亲子间的言语交流中
言传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其细节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否注重说话的艺术。无数教育实例证明,与孩子的交流是否讲究艺术,成了家长能否教育好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情境一:孩子在晚上睡觉前还大口大口地喝汽水。
镜头一:
妈妈严厉地说:“就要睡觉了,你还喝汽水,快点把瓶子放下,上床睡觉!”孩子一听妈妈的口气,急了,咕咚咕咚猛灌两口,结果被呛得直咳嗽,还把汽水洒了一身……
镜头二:
妈妈温和地说:“孩子,睡觉前把肚子喝得胀鼓鼓的,睡在床上多难受啊!而且睡觉前喝汽水会尿床的,我的宝宝是个乖孩子,从来不尿床,今天不想做妈妈的乖孩子了?来,我们一起漱口准备睡觉去。”孩子明白了睡觉前不应多喝饮料的道理,也不想让妈妈失望,乖乖上床睡觉去……
善言,春风化雨,事半功倍;不善言,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在关注言语交流这一细节中就要求家长说话要抓住时机,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音量、语气、语调、语速等讲话的技巧,将所要表述的意思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使孩子能够领会父母的意思。
细节存在于无声的非言语表达中
心理学家赫拉别恩的研究表明:人们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7%,语调语速38%,表情和动作占55%。可见,无声的非言语表达和语言表达一样对人们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其具体细节表现为家长在亲子交往中的目光接触、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的使用,不同的体态语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情境二:孩子在前面跑摔倒后,扭头看着自己的妈妈。
镜头一:
妈妈惊慌,赶紧跑过来迫不及待地抱起孩子。孩子放声大哭……
镜头二:
妈妈微笑,将鼓励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孩子,用手轻轻地做了一个起来的动作。孩子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爬了起来,站在原地等妈妈过来……
目光传递着某种力量和情感,表情是内在态度的指示器,热诚期待的目光和表情会给孩子以激励;亲切和蔼的目光和表情给孩子以关怀;责怪的眼神则使孩子感到不安和失去信心。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始终保持和蔼、亲切、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能使上进的孩子受到鼓舞,继续努力,使遇到困难、犹豫不定的孩子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细节存在于日常习惯中
儿童正处于发展时期,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好的习惯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害终身。家庭教育中,具体细节主要表现为家长能否意识到自我行为或思维习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孩子最善于模仿和感知,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或从父母的一些思维习惯中获得启发,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
情境三: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房间又被他弄得乱七八糟。
镜头一:
妈妈看见了,一边埋怨孩子不爱整洁,一边赶紧帮孩子收拾房间。孩子在客厅心安理得地边吃水果边看电视……在这个家庭中,经常看到妈妈忙得团团转的情景。
镜头二:
妈妈告诉孩子,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收拾。又过了两天,孩子实在无法忍受自己房间的乱了,请求妈妈帮忙收拾房间未果,孩子只得自己收拾房间,不过前几次收拾房间,妈妈在一旁指点……在这个家庭中,经常可以看到妈妈请孩子帮助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景。
孩子习惯的养成就在于家长的行为和习惯模式,和家庭中的这些常规要求中一步步形成。作为家长,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个行动,特别是日常稳定的一些行为和思维表现。父母这些日常习惯,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可低估儿童的模仿性,它是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大量的模仿,他们尝试经验,学习经验。如果善于利用这个年龄儿童的模仿性,则能使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模仿学习而巩固。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养成一些良好的日常习惯,为儿童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要将这些习惯衍化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细节在“会说话”的家庭环境中
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告诉我们,在形式运算阶段之前的儿童,特别是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学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东西难以接受。活泼好动,乐于探索是他们的天性,这就决定了环境的创设与渲染,不仅有助于引起儿童认知冲突,激发其认知发展,还有利于诱发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因此,环境“会说话”,通过环境的创设、调整、变化来引发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就成为早期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细节在这个“会说话”的环境中不仅体现在家庭物质环境中,还表现在家庭心理环境中,不同的环境带给儿童不同的影响。
情境四:孩子3岁了,喜欢满屋子涂鸦,墙上、沙发上到处都是他的“杰作”。
镜头一:
妈妈向孩子提出了严重警告:“不准在家里乱画!只可以画在给你买的画纸上!”提出警告后的最初一段日子里,妈妈还是能在家里的某些角落发现孩子的“杰作”,于是发现一次,教育一次。 不久,家里不再出现孩子的“杰作”了,可妈妈却发现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大不如以前了,买的画纸很少见到孩子的“杰作”……
镜头二:
说明:课程代码:02645。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
资料内容:形考任务一至四、第一章至第七章自测练习。
形考比例:100%(全网核)。
形考任务一
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奠基性和终身性;(2)亲情性与权威性;(3)随机性与针对性。
2.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儿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家庭教育任务是家长应当承担的教育儿童的责任和工作。由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体、智、德、美等方面。具体说来包括:(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1)兴趣诱导法;(2)游戏活动法;(3)实践操作法;(4)环境熏陶法;(5)赏识鼓励法;(6)榜样示范法;(7)暗示提醒法。
儿童家庭教育的渠道主要包括:(1)幼儿园的指导;(2)社区的指导;(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指导;(4)社会团体的指导;(5)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
4.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答:家长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1)家长的优秀品德是孩子树立正确道德思想的榜样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准守社会公德,为人襟怀坦荡、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这样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才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长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快节奏的生活与学习会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家长能在空闲时间给予孩子正确的心理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环境,将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3)家长的科学设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的具体体现。
(4)家长在那个的文化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文化资源。
素质教育有助于孩子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综合体更是家长更好的选择。最IN菲克城、瑞思英语这些都是适应高考改革的。
5.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
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是其进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决定其家庭教育的动机,影响其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并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
6.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2)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论述题
7.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8.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已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思。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儿童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家长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过于消极,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肜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
(2)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已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有的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其教养动机往往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过于顺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有的家长在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态度比较漠然,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养动机,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自身的发展,其教养动机主要是为了孩子自身发展和将来的幸福,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就比较容易采取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
(3)家长的人才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人的认识和期望。一投而言,家长的人才观可以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品德型、社交型、创造型和普通型等。崇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家长,更多希望孩子聪明;追求品德高尚型人才的家长,最重视对孩子诚实品质的培养;注重社交型人才的家长,会把活泼开朗看作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侧重创造型人才的家长,更愿意鼓励孩子尝试、探索、发挥想象力;而普通型的家长则不会刻意追求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更多教育孩子要踏踏实实、正常发展。一般而言,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容易产生“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期望过低则容易造成“忽视型”的教育方式。
(4)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
展申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肜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的发展是遗传决定好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困而任其发展。一些家长认为我不是考师,不谨得教,所以只管生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傲的事。这是~种“只养不教”的观点。实践中,家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儿童威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自我认识从略。
案例分析题
9.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家庭教育、机构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他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接受的初始教育,这种教育对儿童来说是根本的,奠基性。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主要表现在:(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小琴对宝宝进行训练,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充分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
爬行与走路和其他技能一样,是需要学习和联系的。8~9个月以上的宝宝需要很多“地板时间”。“地板时间”同时也是游戏时间,这可以从6个月就开始了。到了9个月,你的宝宝开始更多的运动,并探索他的世界。你可以帮助她练习爬行、匍匐、挪动。首先,使地板成为安全有趣的空间:(1)找一块颜色鲜艳有图案的被子或毯子放在地板上。(2)把有趣的东西(可以用软枕头或
毛绒玩具)放在被子或毯子上,宝宝能爬行拿到。(3)让他在不同质地的东西上爬行。可以是一条大毛巾,一张光滑的床单或一条毛茸茸的毛毯。
你可以和宝宝一起在地板上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以下游戏提供你参考:
(1)宝宝会喜欢和你一起来回滚动一个球。球里面有一个小铃铛,当你滚动它时,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2)轮流玩爬行的游戏。说:“我要抓住你!”并且在他后面爬行。然后说:“你抓我!”并慢慢爬走让他抓住你。(3)把一条毛巾放在宝宝身边的地板上。把一个玩具放在毛巾上,宝宝刚好拿不到,给他看怎么拖动毛巾拿到玩具,并让他去拿玩具。(4)用一些软泡沫积木在宝宝面前堆成一堆,宝宝会很高兴地将它们击倒。他爱这个游戏。当她做时,和她一起笑。
通过每天在地板上愉快地游戏,相信你的宝宝很快就学会移动、挪动自己的身体、匍匐和爬行了,而且你和宝宝也有了更多的交流。
10.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
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家长的人才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
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人的认识和期望。一般而言,家长的人才观可
以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品德型、社交型、创造型和普通型等。崇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家长,更多希望孩子聪明;追求
品德高尚型人才的家长,最重视对孩子诚实品质的培养;注重社交型人才的家长,会把活泼开朗看作孩子最重要的品质;
侧重创造型人才的家长,更愿意鼓励孩子尝试、探索、发挥想象力;而普通型的家长则不会刻意追求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更多教育孩子要踏踏实实、正常发展。一般而言,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容易产生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期望过
低则容易造成忽视型的教育方式。实践中,家
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不要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雷雷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的任务是:丰富知识经验,对周围环境和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具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能力;发展语言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来说,认知发展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发展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案例中雷雷的妈妈显然违背了孩子认知发展的能力要求。从雷雷哭着就算发烧这么严重也依然不愿回家就可以看出,在家要求一个5岁的孩子做算术,对于他来说是超出其能力发展范围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发展感知、记忆与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此时的家长应该从生活和游戏中让儿童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不应该像雷雷妈妈那样,在家做算术题。可想而知,这样的后果就是雷雷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厌烦情绪,甚至对家庭也产生了反抗的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雷雷的妈妈,我想说的是,望子成龙的思想固然没有错,但是培养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方法,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不是说会做算术题孩子就是聪明了,一个孩子的聪明与否是要看其综合能力的。这位妈妈应该认识到儿童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自身发展的动力。家庭
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其一,家长应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对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兴趣,家长应该用心去发现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东西,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探究学习。其二,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不仅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比如种植饲养、远足参观。其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进科学,家长还可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相信只要雷雷的妈妈做到了这样几点,雷雷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形考任务二
简答题
1.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
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2.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3.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4.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5.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6.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7.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对各类特殊儿童实施适宜的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对于智力超常儿童而言,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适宜有效的教育,使儿童的智慧得到持续的高水平的发展,为将来成为杰出的人才打基础。
针对除超常儿童以外的其它各类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1)健康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身体健康是他们接受特殊训练,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另外,特殊儿童的身心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殊需要。
(2)生存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的最基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实现生活自理。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使儿童在社会中生存。
(3)做人的教育:包括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要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这方面的教育。这是他们接受特殊教育后,能够独立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4)智育:特殊儿童智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儿童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善、提高其智力。
8.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9.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
家庭教育要关注:
1.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
2.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
3.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10.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情意萌发指导内容:
(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论述题
11.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案例分析题
12.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0~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13.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14.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
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
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
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
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
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
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
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
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
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
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形考任务三
简答题
1.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一)家庭、幼儿园的合作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0~3岁儿童由于发展水平、发育特点的不同以及施教主体的不同,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没有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幼儿园直接面向的教育对象主要是3~6岁的儿童,0~3岁婴幼儿的教育是幼儿园的外延教育,与幼儿园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出现了所谓的“教育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幼儿园对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的研究不够,在满足家长需求,与家长合作上有一定的局限。
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不仅社会上各种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并逐渐将0~3岁儿童的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家庭仍是0~3岁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和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施教者,幼儿园的主导作用需要依赖家长的主动寻求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二)评价指标:
(1)客观真实的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4)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一)幼儿园再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绥德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心也更强。
(二)(1)亲职教育;
(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3.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一)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学前教育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机会,社区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社区学前教育具有的独特功能,以及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使得0~6岁儿童家庭教育必然是以社区为依托的。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家长也可以积极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宣泄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1)错误的期望观(人才观)导致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过于功利。
(2)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实施超前教育、过度教育。
(3)家庭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忽视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4)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剥夺了儿童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5)不尊重儿童的人格,忽视儿童主体性的发展。
(6)家长缺乏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5.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一)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
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
(二)1.传统教育: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两方面:(1)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
(2)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2.“狼型”教子法:(1)让孩子学会独立;(2)培养孩子的记忆力;(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4)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5)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6)挖掘孩子的潜能。
3.“狮子型”教子法:(1)让孩子充满自信;(2)让孩子有勇气;(3)让孩子学会自律自控;(4)让孩子学会放弃。
6.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①尊重儿童;
②常规培养;
③亲子阅读;
④家长参与;
⑤美国的家长教育。
论述题
7.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一)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1)家长委员会;(2)家长志愿者。
2.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1)家园联系册;(2)家园联系栏。
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方式:(1)家长会;(2)约谈。
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1)家长学校;(2)家长沙龙。
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家长对于幼儿园管理家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幼儿园整体规划的不了解。由于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性眼光,他们总是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对此,幼儿园实行各级管理体制公开化、透明化,让所有的家长了解从幼儿园全体孩子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具体规划。并请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提出建议,而不是仅仅建议教师如何对待他自己的孩子。让家长站在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他自己孩子的利益。可通过家长会、家委会成员座谈会、专题讨论或辩论会等形式开放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例: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座谈会;发放家长对班级教师教育教学意见反馈表等。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每学期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周,把一学期的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呈现给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修改成较完善的教学计划。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较好的利用家长的专长、职业、地域等资源和周围社区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请家长给予支持。如果有任何好的经验与更多孩子分享,诚心欢迎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家长献计献策,使教学活动更具有价值。
8.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一)1.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1)人才观的变革;(2)儿童观的变革;(3)教育观的变革。
2.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1)物质环境的改善;(2)精神环境的改善。
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1)了解孩子的能力;(2)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3)创设环境的能力。
4.家长素质的提升:(1)文化素质;(2)道德素质;(3)艺术素质;(4)心理素质。
5.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
(二)根据家长素质的提升方面,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
家长道德素质水平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
案例分析题
9.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家庭、幼儿园的合作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0~3岁儿童由于发展水平、发育特点的不同以及施教主体的不同,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没有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幼儿园直接面向的教育对象主要是3—6岁的儿童,0~3岁婴幼儿的教育是幼儿园的外延教育,与幼儿园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出现了所谓的“教育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幼儿园对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的研究不够,在满足家长需求,与家长合作上有一定的局限。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不仅社会上各种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并逐渐将0~3岁儿童的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家庭仍是0~3岁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和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施教者,幼儿园的主导作用需要依赖家长的主动寻求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像案例当中孩子从最初赖在被窝里到上幼儿园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转变,离不开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和家庭的指导教育。老师在教育上格外辛苦,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知识。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还是很重要的,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10.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虽然各国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本质上都是无私、伟大的,但由于爱的方式不同,获得的结果也不一样。爱的方式恰当,孩子的成长就会有好的结果,反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与日本,韩国,美国的父母相比,我国父母对子女的爱有时候显得狭隘、短浅。许多中国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给孩子最细致的照顾,最安全的保护。例如给孩子穿鞋穿衣,喂孩子吃饭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使得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像案例中美国的孩子,从小父母就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培养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的好习惯,这样他们会早早的独立,从而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形考任务四
第13周布置,第17周完成。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根据(1)、(2)不同要求选择活动情况记录表填写内容,可附页。
活动情况记录表
活动题目
与家长一起做个互动的语言游戏
时间
20XX年XX月XX
地点
家中
指导对象
XXX,XXX
家教状况分析
家庭关系和睦,相处融洽,对孩子教育重视。
预期活动目标
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简单的分析能力。
指导要点
循序渐进的引导,思维能力的顺导。
活动前期准备
游戏内容与孩子沟通下,做到有准备,题板的准备,孩子情绪的引导。
活动过程概述
营造了很好的气氛,孩子回答踊跃,家长循循引导,孩子积极性很高,回答流利,笑声不断,很轻松。
活动效果
(家长反馈)
这种类似的游戏活动多搞些,开发孩子的智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锻炼天性,锻炼了智商和情商。
自我认识评价
对待孩子要多些耐心,孩子的教育需要精心准备,来不得一点马虎的哦。
家长签名
XXX
实际得分
90
第一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答案]A.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答案]A.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B.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C.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D.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答案]C.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答案]对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答案]错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答案]错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答案]对
第二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答案]A.家庭经济状况B.家庭居住条件D.家庭生活设施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答案]A.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B.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C.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D.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答案]错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答案]错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答案]对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答案]对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答案]错
第三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答案]A.头尾原则B.远近原则C.等级整合原则D.系统独立性原则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答案]A.玩具越多越好B.玩具越贵越好C.玩具越复杂越好D.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答案]对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答案]错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答案]对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答案]错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答案]对
第四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答案]A.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B.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C.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答案]A.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B.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C.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D.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答案]错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答案]对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答案]对
6.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答案]错
7.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答案]对
第五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答案]A.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B.孤独症儿童C.肢体残疾儿童D.视听障碍儿童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答案]A.智力型和学术型B.创造型D.运动型
3.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A.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B.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C.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D.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答案]对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答案]错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答案]错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答案]对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答案]错
第六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答案]A.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C.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D.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答案]A.亲职教育B.教育活动合作C.管理与研究合作D.资源支持
3.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答案]A.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B.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C.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D.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答案]B.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C.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D.教育资源利用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答案]A.资源共享法B.宣传法和讲座法C.调查研究法D.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答案]错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答案]对
第七章自测练习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答案]B.家庭教育内容D.家庭教育方法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
[答案]A.让孩子面对现实B.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答案]对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答案]错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答案]对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答案]错
【关键词】学前儿童 语言 发展 环境
语言是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一,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而且体现着幼儿的智力发展特征。下面笔者结合案例就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谈一下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一、为孩子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
要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
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丹尼斯购物活动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孩子看到的、听到的,都变成了孩子关心的话题,回到幼儿园,大家纷纷炫耀自己的成果。顿时,孩子的表达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在每个人的嘴巴里,出现了不同的名词和表达心情的词。所以,集体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二、通过一些文学素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语言兴趣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孩子最喜欢听的是故事,绘本、儿童诗歌等儿童文学素材对孩子来说更是有着无法抵抗的诱惑力。每天,老师讲故事的环节是小朋友最安静、最期待的时刻,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充分体现了文学素材对孩子的吸引力。
三、在日常生化中,激发孩子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成人的平等介入,对孩子分享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的平等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以及关注,增强老师与幼儿相互间的感情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
教师在参与中应是一位沟通者,并将这种沟通建立在幼儿的生活上,使幼儿对谈话内容有胜任感与控制感。同时,教师还应是一位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与适当的指导,因为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最后,教师在参与中应注意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愿意分享,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四、语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巧妙的引领艺术
幼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关注的焦点可能也是围绕自己。幼儿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营造出一种生活化的语言情境,让孩子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主角。活动中,师幼之间可采用闲聊等方式让孩子有亲切感。这样的语言情境孩子感到很熟悉和放松,在不经意间接下老师的话题,为幼儿用连贯语言清楚地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提供了平台。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引领者,而不是话题的控制者。老师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更好地说话。例如,孩子通常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老师在谈话的过程中可以时不时地更换话题,以吸引孩子谈话的兴趣。
五、家园共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巩固孩子在语言方面取得的成果。早期阅读教育兴趣的培养需要家庭环境中进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二,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获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家庭环境和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阅读幼儿图书。另外,在家里也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一个特殊的学龄前孩子蒋某,先天性失聪。因而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期。他吐字不清晰,反应也略微有点慢。但是正是由于这样,孩子的肢体语言发展比较好,会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关注,经常和老师交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园共育的效果很明显,孩子越来越愿意与其他幼儿玩耍和老师说话。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最先听到的声音,是幼儿日后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所要依靠的一个阶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任重而道远。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问题是需要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郭咏梅.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J].学前教育,2002(03).
一位教师的困惑:怎样把握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特征?
社会教育活动是与语言教育密切相关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很难把握领域特征。我的社会教学活动经常被评委老师批评为语言课,对此我非常困惑。例如,有一次我在社会教学活动《小熊很勇敢》中,以故事为主线让幼儿感受勇敢,并学做勇敢的人。但是,整个活动完成后,大家都感觉很像语言课。我很困惑:这一领域活动(或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重点是什么?此活动应该让幼儿获得哪些关键经验?教师从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设计与引导策略上如何支持幼儿实现学习目标?
[思考与分析]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无疑是个难点。为什么社会课难上,主要困难表现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难以确立,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难以选择,不能凸显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幼儿园社会教育》是综合的学习领域。在知识教学方面体现在五大领域知识的综合,社会教学活动《小熊很勇敢》就是和语言活动的综合。在活动形式方面,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我认为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领域学科特点,在活动设计中欠缺对活动材料的深入分析与结构的把握,欠缺针对幼儿认知经验的引导。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然而,当前幼儿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行为养成,一方面,教给孩子们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孩子们能绘声绘色地讲解许多包含行为规范、为人处世道理的故事,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行为中多表现出任性、自私、争抢、不懂礼貌、不分是非等不良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会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操行培养,以知识教学代替行为养成教育。这位教师的困惑是太重视给幼儿讲清楚大道理,知识灌输得太多、讲得太细致就像语言活动了。
要理清上述状况,首先要明确社会领域的教学重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社会领域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其次是对教学活动的重难点要把握好,分清主次。幼儿情感体验、行为养成往往是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再次是注意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语,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不能跑偏关注幼儿是怎么说的而忽视社会行为养成。最后,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听多想,多改进。
[困惑二]什么是最重要的
星期一,李老师埋怨:“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王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李老师感叹道:“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提意见,要求我们多教孩子一些计算、多认识一些汉字。不知道对孩子而言哪些是最重要的。”
[思考与分析]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制约。社会、幼儿园、家庭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并不正确。他们往往对孩子有更多期待,希望孩子能在同龄孩子中显得更优秀,希望孩子早点学习小学书本知识。许多家长认识不到小学知识的学习,早期是立竿见影,后期会造成孩子厌学。影响孩子一生社会性发展是隐性的,家长看不到早期社会教育的缺失对幼儿有多大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学前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人一生发展影响重大。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性发展方向和水平。
人才素质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并不是其拥有哪一项特长,相反,如果某项能力有所短缺,长项就会像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一样,成为一种“多余”。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施的效果直接决定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各方面能力发挥。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有发展幼儿智力的目标,更要担负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任,要给予社会领域教育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同等的地位。
家长这种教育态度可以理解,但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幼教工作者,不能抱怨,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迎合家长。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等家园联系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困惑三]
一位老师进行《天鹅的志向》这一教学活动时,一开始就问:“小朋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孩子们困惑地看着老师,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想让幼儿领会天鹅坚持梦想、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可是怎么讲幼儿似乎还是不明白,该怎么讲呢?
[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 家庭教育 适宜的爱
【分类号】G78
一、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但是,多数家长往往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上,而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被重视。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才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作为父母要承担这个责任,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幼儿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谴责错误: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误,许多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会严厉谴责孩子,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可能会不再犯错,但是这会可能会使孩子失去承担错误的能力,有些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二)家长过分保护孩子:
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
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或建议
(一)认知必要性,留出亲子时间,给孩子“适宜的时间”
很多父母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工作,他们推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其实有句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家长认知亲子教育的必要性。
1、通过家园合作促交流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是闭门造车,所以我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家长日交流活动,引导家长在幼儿园一起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感受。有一次家长交流会上,我让班级中几名习惯特别好的幼儿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有一个家长就提到他们家每个周末的时光都变成了亲子时光,每天晚上下班也会带孩子一起讲故事、读书,通过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等。另外有一些家长也坦言,自己平日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值得反思。
2、订制亲子共处的时间
习惯是可怕的,很多家长说自己没有时间参与家庭教育,其实是没有培养自己的习惯。一旦形成习惯,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起来。有几个家长提到一般每到节假日就会陪伴孩子们外出游玩,久而久之,习惯就形成了,每到周六,一家几口就要出去共享快乐的亲子时光了。而有的家长坦言自己回家了就玩手机,有时候将ipad扔给孩子玩,时间一长,孩子迷恋游戏,自己的很多闲暇时光也都花在玩手机上了。
所以我建议广大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中的主导角色,放下手机,订制亲子共处的时间,让习惯成为自然。
(二)探索价值性,参与多种活动,给孩子“适宜的活动”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带领幼儿参加多种活动。结合我的教育实践体会,有一些幼儿过于内向、含蓄,甚至不善于表达和交往,这都是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个学期我班级有一名幼儿,一直都不爱说话,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表现得很不积极,基本上成了一名班级里的“独行侠”。后来才发现,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由于爷爷奶奶年龄较大,加上家住五楼没有电梯,所以从小到大基本上一直在“圈养”的环境中长大,所以这名幼儿的状态基本上是因为父母的疏忽和长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的。结合这样的状况,我联系了幼儿的父母,建议他们多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好在父母听从我的建议,一学期下来有了不少改观。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家庭就会有一千种幼儿状态,所以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幼儿的特点,通过价值性的探索,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活动。久而久之,父母通过陪伴会发现,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孩子给了自己越来越多的惊喜了,通过多种活动的参与,孩子正在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关注发展性,注重言传身教,给孩子“适宜的爱”
一切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应该回归到“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都是尊重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内心所期待的,我会尽可能去满足,让“心”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将幼儿内心所喜欢的课堂呈现给他们。课程教学真正站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幼儿素养提升。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我一直跟家长们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以后是什么样子,看看父母就知道了,引导父母必须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比如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孝心,那么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比如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行为习惯好的人,那么你必须自己做事生活都要井井有条,比如你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那么你自己就要做到诚实守信。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在潜移默化中家长成了孩子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
《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题目1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
选择一项:
B.
(42)8
题目2
某计算机字长16位,采用补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_____,最小负小数为_____。
选择一项:
题目3
两个补码数相加,在符号位相同时有可能产生溢出,符号位不同时
。
选择一项:
D.
一定不会产生溢出
题目4
已知[X]原=010100,[X]反=
。
选择一项:
A.
010100
题目5
已知[X]原=110100,[X]补=
。
选择一项:
D.
101100
题目6
已知[X]原=110100,[X]移=
。
选择一项:
B.
0011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题目7
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不唯一的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原码
C.
移码
D.
反码
题目8
ASCII编码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是7位的编码
C.
共有128个字符
题目9
相对补码而言,移码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仅用于浮点数的阶码部分
D.
1表示正号,0表示负号
题目10
当码距d=4时,海明校验码具有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检错能力
B.
纠错能力
D.
能发现1位错,并纠正1位错
F.
能发现2位错,并纠正2位错
三、判断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题目11
定点数的表示范围有限,如果运算结果超出表示范围,称为溢出。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浮点数数的表示范围取决于尾数的位数,精度取决于阶码的位数。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3
奇偶校验码可以检测出奇数个位的错误,但不能确定出错的位置。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4
两补码相加,采用1位符号位,当最高位有进位时表示结果产生溢出。
选择一项:
错
形考任务2
单选题
加法器采用并行进位的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
B.
快速传递进位信号
题目2
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_____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选择一项:
D.
地址寄存器
题目3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
选择一项:
C.
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题目4
浮点数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_____。
选择一项:
A.
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
题目5
逻辑运算中的“逻辑加”是指_______。
选择一项:
B.
或运算
题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
D.
只有带符号数的运算才有可能产生溢出
多选题
题目7
请从下面表示浮点运算器的描述中选出描述正确的句子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浮点运算器可用两个定点运算器部件来实现
C.
阶码部件只进行阶码相加、相减和比较操作
题目8
对于阶码和尾数都用补码表示的浮点数,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错误的方法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阶符和数符相同
B.
阶符和数符相异
C.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
判断题
题目9
运算器内部寄存器的个数与系统运行的速度无关。
(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0
MIPS计算机的运算器部件,主要由128个寄存器组成的寄存器堆和一个执行数据运算的ALU组成。(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1
运算器芯片Am2901包含三组三位控制信号,分别用来控制8种运算功能,8个数据来源和选择运算结果并输出的功能。(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浮点数数的表示范围取决于尾数的位数,精度取决于阶码的位数。
(
)
选择一项:
错
形考任务3
单选题
题目1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运行的只能是_______程序。
选择一项:
A.
机器语言
题目2
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_______。
选择一项:
C.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题目3
指令执行时无需访问内存寻找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_______。
选择一项:
D.
立即数寻址方式
题目4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_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选择一项:
B.
变址寄存器
题目5
相对寻址方式中,若指令中地址码为X,则操作数地址为_______。
选择一项:
B.
(PC)+X
题目6
堆栈寻址的原则是_______。
选择一项:
C.
后进先出
多选题
题目7
指令中用到的数据可以来自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通用寄存器
C.
输入输出接口
E.
内存单元
F.
磁盘
题目8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D.
缩短指令字长
E.
扩大寻址空间
F.
提高编程灵活性
判断题
题目9
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包含读取指令、指令译码、ALU执行、内存读写和数据写回5个步骤。()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0
计算机的指令越多,功能越强越好。(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直接寻址是在指令字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本身而不再是操作数地址。()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基地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4
单选题
题目1
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向计算机各部件提供控制信号
题目2
在控制器中,部件_______能提供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服务于读取指令,并接收下条将被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选择一项:
D.
程序计数器PC
题目3
每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通常有①读取指令、②执行指令、③分析指令等几个步骤,他们的执行顺序应该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①读取指令、③分析指令、②执行指令
题目4
硬连线控制器中,使用_______来区别指令不同的执行步骤。
选择一项:
C.
程序计数器
题目5
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_______。
选择一项:
D.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题目6
指令流水线需要处理好_______3个方面问题。
选择一项:
A.
结构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
多选题
题目7
中央处理器包括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题目8
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固有的功能,不需要根据指令要求进行
B.
指令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所有取指令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
单总线CPU中,一条指令读取后PC的值是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判断题
题目9
程序计数器PC主要用于解决指令的执行次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微程序控制器的运行速度一般要比硬连线控制器更快。()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每个指令执行步骤,控制器都将为计算机的各部件产生一个控制信号。()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计算机的流水线中,每个阶段只完成一条指令的一部分功能,不同阶段并行完成流水线中不同指令的不同功能。()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5
单选题
题目1
下列部件(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
B.
CPU的寄存器
题目2
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____。
选择一项:
D.
20
题目3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题目4
RAM芯片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
,并联的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增加存储器字长
题目5
和辅助存储器相比,主存储器的特点是_______。
选择一项: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题目6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
选择一项:
B.
给用户提供比主存容量大得多的逻辑编程空间
多选题
题目7
_______停电后存储的信息将会丢失。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静态存储器
B.
动态存储器
C.
高速缓冲存储器
题目8
对主存储器的基本操作包括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读出信息
B.
写入信息
判断题
题目9
存储芯片中包括存储体、读写电路、地址译码电路和控制电路。(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使用高速缓存是为了提高主存的容量。(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使用高速缓存是为了提高主存的容量。(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在Cache的地址映像中,全相联映像是指主存中的任意一字块均可映像到Cache内任意一字块位置的一种映像方式。(
)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6
单选题
题目1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这种转换是由接口电路中的______实现的。
选择一项:
B.
移位寄存器
题目2
在独立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______来区分的。
选择一项:
A.
不同的地址和指令代码
题目3
随着CPU速度的不断提升,程序查询方式很少被采用的原因是______。
选择一项:
D.
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题目4
中断允许触发器用来______。
选择一项:
D.
开放或关闭可屏蔽硬中断
题目5
在采用DMA方式的I/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____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选择一项:
B.
主存与外设
题目6
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______的输入输出中。
选择一项:
A.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多选题
题目7
主机和外设可以并行工作的方式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程序中断方式
C.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D.
I/O通道方式
题目8
计算机的总线接口中,串行总线的特点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成本低
B.
线数少
D.
传输距离长
判断题
题目9
按数据传送方式的不同,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可分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两大类。(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在三总线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和主存单元统一编制,可以不使用I/O指令。(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中断返回指令。(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同步通信方式下,所有设备都从同一个时钟信号中获得定时信息。(
)
选择一项:
对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课答案
1.自测练习(1-7章)
第一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选择一项:
A.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题目2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
B.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
C.
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
D.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题目3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选择一项:
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题目4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选择一项:
对
第二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经济状况
B.
家庭居住条件
D.
家庭生活设施
题目2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B.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
D.
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7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项:
错
第三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头尾原则
B.
远近原则
C.
等级整合原则
D.
系统独立性原则
题目2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玩具越多越好
B.
玩具越贵越好
C.
玩具越复杂越好
D.
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选择一项:
对
第四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
B.
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C.
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题目2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
B.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
C.
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
D.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
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选择一项:
对
第五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
B.
孤独症儿童
C.
肢体残疾儿童
D.
视听障碍儿童
题目2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型和学术型
B.
创造型
D.
运动型
题目3
3.
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
B.
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
C.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D.
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4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8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选择一项:
错
第六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1.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C.
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D.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题目2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亲职教育
B.
教育活动合作
C.
管理与研究合作
D.
资源支持
题目3
3.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
B.
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C.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D.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题目4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
C.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D.
教育资源利用
题目5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共享法
B.
宣传法和讲座法
C.
调查研究法
D.
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分。)
题目6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选择一项:
对
第七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家庭教育内容
D.
家庭教育方法
题目2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让孩子面对现实
B.
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选择一项:
错
2.形考任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1
题目1
1.【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⑴奠基性和终身性
⑵亲情性与终身性
⑶随机性与针对性
题目2
2.【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
目的:家庭事儿童社会化的场所,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任务:教给孩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内容:培养幼儿独立自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题目3
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
内容:⑴教育观念更新
⑵身心发展知识
⑶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知识
渠道:⑴幼儿园指导 ⑵社区指导 ⑶社会团体指导 ⑷大众传媒指导
方法:⑴兴趣诱导法 ⑵游戏活动法 ⑶实践操作法 ⑷环境熏陶法 ⑸榜样示范法
题目4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答:⑴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儿童成长的第一要素
⑵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高低
⑶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决定孩子以后道德面貌的基础
⑷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时重要因素
题目5
5.【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最早就亲近之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影响甚大,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并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题目6
6.【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2)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题目7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题目8
8.【论述题】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树大自然直”、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等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境性、情感性、稳定性、整合性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一般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其中,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矛盾型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积极作用较大。偏向专制型的家长,常常会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否认孩子的一切。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
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家庭都有个陋习,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这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把自己做不到或希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宿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这个现象上绝不是抵毁身为父母的他们,试扪心自问: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许多家长却不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出发,不考虑孩子发展的适宜性以及发展潜力,期望值严重偏离孩子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样就会形成对孩子的心理高压、导致心理抵触,而且往往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有家长从幼儿期着手,而幼儿正是培养幼儿个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对幼儿进行消极的评价,势必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实际发展力,所提要求也必须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期望面要宽,不要仅局限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期望孩子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形成性考核作业2
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题目2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题目3
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
(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题目4
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题目5
5【简答题】.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题目6
6【简答题】.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题目7
7【简答题】.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题目8
8【简答题】.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9
9【简答题】.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家庭教育要关注: 1. 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 2. 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3. 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题目10
10【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题目11
11【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题目12
12【案例分析题】.
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0一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题目13
13【案例分析题】.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题目14
14【案例分析题】.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形成性考核作业3
1【简答题】.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可以分为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和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1.
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
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题目2
2
【简答题】.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这些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评价一个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
题目3
3【简答题】.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家长也可以积极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因此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性、目的性
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
二,互动性
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的。
三,有效性
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题目4
4【简答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教育内容不合理
⑵过分溺爱孩子
⑶代替代劳,劳动教育薄弱
题目5
5【简答题】.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
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题目6
6【简答题】.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有三个:独立个性、民主开放、经济意识。这也集中反映百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度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专民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属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
题目7
7【论述题】.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题目8
8【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1)
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
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
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新模式,使城市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
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便成为其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很好的利用了幼儿园的网站进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他们把幼儿园的新闻,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放在上面,让那些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的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所以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成长后悔欣慰并感动。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网站的开设,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可以进行交流和指导,更是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的活动,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他们今后在进行家园配合的时候更能理解支持教师。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而案例中其实只是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所以,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的开展。也能够利用更多的方式,丰富家园联系的内容。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小孩能够更早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包办孩子的一切。 以上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了我们警示,警示着我们:别等孩子失败才后悔。孩子缺乏独立性,任何事都依赖父母,无法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都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时过度呵护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应看好时机,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是,爸爸妈妈有的都可以给你,但你想要的你也都能自己争取得到。不要等到孩子失败,才后悔当初没教会他独立。并请:(1)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独立性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而促进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学习独处。当明白家长无法随时随地帮忙时,他们也将学会依靠自己。(2)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只要有能力做,就让他们自己来。只要观察到孩子是有能力
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
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
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活动设计与指导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一、农村儿童入学准备的现状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2]目前我国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评定研究还很薄弱,具体的操作方法仍是沿用美国NEGP模型中的五领域结构来描述儿童入学准备的状态。国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已呈现出一种生态化的研究趋势, 即在自然的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各种环境因素。[3]因此,在关注儿童对学校的准备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学校、家庭和学前教育的准备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
1.小学环境的准备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在1995年的教育法案中指出:“当儿童进入学校时,学校有责任满足儿童的需要,并以最宽松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所有服务,以帮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了帮助儿童进入小学后能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校应该为儿童提供符合标准的硬件与软件条件。虽然我国农村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大批不规范的小学仍继续存在,师资水平力量匮乏,这将影响到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质量。
当前,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办小学,校舍简陋,内部设施只有基本的课桌椅和黑板等,这些设备往往非常陈旧,而且不配套。学校还缺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技术设备,学生无法享用到城市学生所享用的幻灯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先进的多媒体学设备。此外,危房危楼居多,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安全设施。
师资薄弱,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一方面,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这些小学教师没经过专门的训练,不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被动地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对刚进入小学的儿童缺少耐心。新生入学后立即面临新的作息时间、陌生的课堂环境、还有许多硬性要求的行为规范、学习上的许多规则。由于这些教师对入学准备没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也没有将这一工作视为影响其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使儿童进入小学后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状况。
2.家庭环境的准备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 在儿童入学准备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的影响,许多家长只重视儿童知识积累, 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农民的教育观念呈现出“功利性”,他们对孩子的学历和职业抱有向上升的期待;要想走出贫穷上向流动,只有通过考试沿教育阶梯拾级而上,这样可以摆脱农民身份。幼儿园应该教孩子们将来有利于考大学的 “有用知识”也就成了农村家长的共同心愿。当前激烈的学业竞争必然带来激烈的学习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地殃及农村幼儿园的孩子。
在对农村家长的调查中,78.9%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所谓“文化知识”是指识字(62.7%)、数数(52.8%)、讲故事(49.2%)、唱歌(36.9%)。[4]在他们看来,幼儿教育主要为孩子将来升学作准备。
家长素养偏低、错误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儿童适应障碍的发生率。有一些文化的农村家长甚至急于求成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很多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出现了适应困难。[5]有不少家长也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知道要让孩子从心理上往“小学生”靠拢,就不断地给孩子增强大人意识。但有时强化过头,反而让孩子产生一种恐惧感。
3.学前教育环境的准备
良好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发展的教育环境。而学前教育环境应该满足儿童五个方面的发展需求,即满足儿童在身体健康与动作技能方面、情绪与社会性方面、学习态度方面、言语发展方面、认知发展方面的发展的需要,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然而,有些农村幼儿园严重忽略这一指导纲要,其课程内容也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体、智、德、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56.2%的农村幼儿园以识字、写字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的唯一方式。[6]
我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还发现,农村儿童除动作技能领域略占优势外,在入学准备的其他四个领域上均显著落后于城市儿童。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境刺激的贫乏使农村儿童不但在知识掌握方面显著落后于城市儿童,而且农村儿童的能力发展也低于城市儿童。例如在倒背数字的项目上,78.7%的城市儿童可以完成倒背三位数字的任务,而农村儿童的正确率只有48.3%。[7]
二、农村儿童入学准备存在问题的成因
1.农村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足4%,而这部分有限的投入又偏重于城市和高等教育。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就是由乡、县政府来负担,但农村的乡、县政府大多财力薄弱,却要承担绝大部分的教育经费。这种政府财力与义务教育事权责任的不对称导致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不高,儿童入学准备更是无法得到满足。
根据我国教育经费统计报告,幼儿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比例在逐步提高,但经费的投入极不平衡。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主要是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城镇幼儿园。而幼儿人数最多、最缺乏经费的乡村,政府经费投入最少。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县财政和幼儿园收取的学杂费。而像诸多贫困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地方财政薄弱,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更是没有稳定来源,经济滞后也使社会多渠道筹措经费困难重重,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8]一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机构短缺,大批幼儿被拒之于幼儿园大门之外,不能拥有规范的学前教育经历;另一方面,经费的短缺又使得办园条件简陋,无力为幼儿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教育设施,因此不能为儿童入学准备提供有利的条件。
2.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民的教育观念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户籍制度以来,人为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分割和城乡不平等,城乡人口在劳动条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同时城乡分离也限定了农民的社会流动,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9]家长教育程度和工作状况对儿童入学准备会产生间接的影响,拉佛斯(Rafoth) 研究发现, 在低收入家庭,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父亲的职业对儿童入学准备有较大影响, 但是在高收入家庭中二者未起到主要作用。[10]农村儿童的家庭一般属于低收入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儿童入学准备的认识不足。客观上,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在学校之外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主观认识不足,家长本人很少参与到儿童的学习当中,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
3.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与发展
农村幼儿教师时常陷入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没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在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他们时刻想摆脱农村生活去城市寻找机会。但其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朴素的职业责任感又促使他们希望帮助农村孩子走出贫瘠,走向城市,这又使他们愿意积极工作,希望孩子们能多学“知识”――学识字、写字和做数学题等,为以后实现向上流动储备“资源”。另一方面,教师教育使农村幼儿教师初步了解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但这与家长强烈要求学习“有用知识”的需求产生矛盾,因此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村幼儿教师也不得不以教授识字、算术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农村幼儿教师的这种两难处境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而且会严重影响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
农村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在职训练,对于新形势下自己从事幼儿教育到底需要增添哪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也很少去思考,因此也就谈不上提高业务水平,对入学准备的认识不足,这势必影响到儿童的入学准备。
4.农村幼小衔接工作走入误区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可以提高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从而使他们很快适应小学生活。
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条件相对比较简陋,缺少专门的活动场地和器材,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硬件设施;设置在小学中的学前班,其管理方式通常沿用小学的做法,为了适应和迎合小学管理的需要,把小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下放给学前班,教学方式大多沿用课堂教学。
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学前班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从幼儿园小班带起,直至中班、大班、学前班。而在这每一个阶段进行的教育教学实验、改革,也只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每一个阶段都要教师从新学起,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确是弊大于利。解决好了经验交流的问题,才能避免各个教育单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单打独斗的现象,有利于成果共享。这样,教师才可能在掌握了别人已经实验出、研究出的最新成果之后,充分发挥主动性、创新性,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三、农村儿童入学准备充分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布卢姆在重新分析学生过去学业时指出,中等教育结束前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所得出的成绩,其差别在一半以上可以用6岁时(即正规教育开始时)验明的一些差别来解释。在某一社会阶层中,儿童之间的这些差别具有更明显的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在形成儿童智力差异方面,如果说环境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智力差异多半在儿童进小学时就已经存在。[11]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当面对一大批由于早期教育机会不均等而造成的在入学准备上存在明显差异的新生时,义务教育的巩固、质量的提高又将从何处着手呢?如果学校的生源从一开始就有一系列的差异,入学准备不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仅靠改善小学自身的办学条件又怎么能实现呢?[12]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农村儿童在入学准备上的不利地位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条件的局限相叠加,将使农村儿童的发展造面临严重的障碍。因此,提高农村儿童入学准备水平大有必要。
1.树立全面入学准备的教育观念
树立全面入学准备的教育观念,就是要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改善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缩小城乡家庭教育方面的差距。提高小学对初入学儿童提供差异化教育服务的质量。小学教师、家长与幼儿园教师要提高入学准备的认识,更正错误观念,采取措施努力减小儿童在入学准备上的差异,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较好的关怀。
2.从弱势补偿的原则出发增加投入
农村儿童由于没有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导致入学准备不充分,这些儿童比其他人更可能发生学校适应问题。因此政府应从弱势补偿原则出发,在财政投入方面划拨专款用于提高农村儿童学前教育质量。现有的经济条件普及农村幼儿教育还不现实, 但可以考虑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先提高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儿童入学准备的差距。[13]
3.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幼小衔接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为了更好地衔接,幼儿园的教师和小学的教师要相互深入了解双方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尤其是双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幼儿园的教师可以担任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教师也可担任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与小学应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 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 建立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平等合作关系, 共同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儿童顺利向小学过渡,从而减少入学准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2]冯晓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儿童入学准备[J].幼儿教育,2008,(9).
[2]盖笑松,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3]孙蕾,吕正欣.国外儿童入学准备教育实践的生态化取向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5).
[4]郑名,孙爱琴.西北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J]早期教育,2004,(12).
[5]庞威,赵月娥.我国幼小衔接的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2008,(5).
[6][10]郑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4).
[7]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 东北师大学报,2008,(6).
[8] [9] 何必.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11]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7.
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内容的研究在青少年家庭教育内容方面,一是强调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赵忠心教授在《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家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并指出当代家长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竞争的意识、适应社会和竞争的能力。[9]二是家庭教育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指出,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奠基作用,他还提出了101条家庭教育原则,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是培养训练儿童良好的习惯。第三,家庭教育要注重青少年“品德”发展。古人伏、高峰、张良才和其他多位学者也都着重强调了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教养方式的研究国内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体现了“单纯类型论”的特点。如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10]林磊通过对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的研究,归纳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五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式。[11]关颖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12]刘金花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七类: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13]对家庭教养方式作类型划分,对各地区、各层次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值得许多家长借鉴和参考。同时,我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性别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于青少年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研究学校与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昔日的分离状态到今日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分离,更多的需要两者的协同共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支持学校教育。尹雯副教授在问卷中问到“您会拜访孩子的老师吗?”这一问题时,仅有7.9%的家长选择“经常”,52.2%选择“有时”,27.2%选择“很少”,还有9.1%选择“从不”,可见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不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分离状态。[14]如果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联系,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一无所知,家庭教育就无法配合学校教育,就可能无的放矢。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迫切希望参与到学校教育领域中来。刘东菊研究员认为:随着家长教育子女的主动性增强、能力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的局面已不再为家长接受,家长不满意学校,想参与学校管理,希望家庭与学校共同配合培养和教育子女的心情越来越迫切。[15]在家校合作的方式方面,主要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家庭访问、书面指导、实行开放日来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家庭、学校的协同共育。[16]
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1)青少年父母的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的失当。石军在《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和教育转化对策》[17]一文中指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方式,如棍棒教育,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或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与过分溺爱,对孩子的绝对化要求,对孩子教育的完美主义倾向等都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失当。章国宾在《浅议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问题父母”。[18]丁瑜在《青少年家庭教育若干矛盾探析》一文中指出当前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家长,在其家庭教育的期望水准、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相违背的新的倾向。这些倾向和问题直接与青少年的现实面貌和社会发展的目标需求构成不同程度的矛盾。[19]王军荣讲师认为家长在道德人格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其子女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影响最为直接。[20](2)青少年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当。王军荣讲师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尽合理。普遍偏重孩子的物质营养,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教育,普遍以智力教育为中心,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21](3)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青少年“家缺失”和“爱缺失”。石军认为“家缺失”即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得孩子缺少在一个完整健全的家庭环境长大的氛围。“爱缺失”即对父爱、母爱或者父母之爱的缺失。“家缺失”和“爱缺失”是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22]章国宾在《浅议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认为残缺家庭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造成“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23]王秋英在《当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的研究表明:单亲教育问题会给孩子成长带来很多隐患。[24](4)青少年家庭教育不当。如章国宾在《浅议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提出家庭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即溺爱放纵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家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元凶;残缺家庭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放任自流。[25]上述研究表明,青少年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失当的情况下造成的。
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立法的研究关于家庭教育立法这一带有前瞻性的研究命题,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不多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制定家庭教育法律的要求,为中国大陆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姚建龙的《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和上海市妇联、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家庭教育立法的探索》等文对家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行了论证,并指出家庭教育与国家教育(公办教育)、社会教育(民办教育)一样,同是教育体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家庭教育进行立法也是合理的、有根据的。最近台湾地区通过的《家庭教育法》所指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家庭世代伦理教育;夫妻婚姻关系教育;父母的亲职教育;现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
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相关性问题的研究青少年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的研究。近年来,特别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日益突出。如青少年家庭教育中道德问题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自尊的相关研究、青少年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等。对青少年家庭教育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多,如刘金花的《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张文新的《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边馥琴等的《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从单一化向多维度转变,它与诸如学校德育、儿童身心发展等关系日益密切,对这些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增强青少年家庭教育方法的时效性,提高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二是家庭教育研究目前还处于零散的相关问题的探索中,这些理论研究的探索,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研究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文献研究综述的启发
(一)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要更关注“儿童”本身
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文献研究表明,青少年家庭教育过度关注了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单向化”的教育方式,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教养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等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青少年家庭教育研究目的更多的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为教育子女着想,旨在教给父母如何来实现完善的家庭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儿童,则关注过少。不是教育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儿童”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只有真正关注“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二)青少年家庭教育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品德教育”
“德是为人之本”,“品德教育”是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根本,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要万事“德”为先。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对闲散未成年犯罪调查,通过对2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与比较认为: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当代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26]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幼儿开始。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生活化过程,涉及到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情感性格等方面,这些方面同时都印上父母的烙印。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担负着“育人”的角色,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父母必须在青少年家庭教育过程中关注、渗透儿童的“品德教育”
(三)青少年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协同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三大主要场所和因素,这也决定了在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时不能忽视家庭与学校和社会的内在联系。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他说:“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孩子需要懂得科学,需要研究方法,这就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深,学校尤其是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联系与配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