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市水资源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8 11:29: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水资源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水资源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水资源既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替换的资源,又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彻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各种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的观点。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虽有各种不确定的解释,但它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一是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利用后不应破坏资源的固有价值,并且尽可能地回避开发措施对资源的不利影响;二是不妨碍后人的开发,为后来开发留下各种选择的余地;三是不妨碍他区人类的开发利用及其水资源的共享利用;四是水的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是策略选择中的主要准则;五是不能破坏因水而结成的地理系统。

1.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是中国在自然资源领域面临的最大威胁。中国虽然从总体上水资源量有2.8 万亿立方米,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是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

2.从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南北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分布不均,与耕地、经济、人口等分布不匹配。

3.从我国水资源供给上来看, 我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有些城市缺水现象严重。目前中国的用水供求缺口达320 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30 年将激增至500 亿立方米。

4.从我国水资源的影响程度上来看,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型的水资源供应紧张,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也造成强烈冲击。现在,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和经济用水、生态用水之间,水资源利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

1.水的循环规律是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保证

水资源优越于大多数其他自然资源在于其通过太阳能的作用使陆地上的水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从而使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新鲜水源不断。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对水的需要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以得到更新和补充的新鲜水量却有一定限度,因而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的供需失衡;有些地区因过度开发和污染破坏了当地水源,直接威胁人类安全生存的环境。因此人们要求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并改善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引申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相对而言,各个地区均需拥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所能维持的承载水量,该水量必须能在水环境条件下得以持续维持。

2.水量守恒原理是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的客观现实

水量守恒原理就是指一定量的水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可以变换形态和存在空间,但其数量不变。具体来说,在循环中能够在一年或多年之间可以得到恢复的水量,该部分水量可以由人类控制、调解并能按照需要供应,并以它作为分析水的供需关系的依据。作为该部分水量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可能按照社会的需要提供或可能提供的水量;二是该水量拥有可靠的来源,且该来源通过水循环不断能得到更新和补充;三是该水量可由人工加以控制;四是该水量和水质能够适应用水要求;五是该水量主要功能系供水,兼具生态功能。

三、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水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

4.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5.充分利用价格的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6.开展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提出准确、真实、权威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可利用量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的评价成果,找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为政府行使水资源宏观配置与管理职能提供决策和依据。

7.建设节水型社会

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水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在积极培育和强化公众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建设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生活节水在内的节水型社会。

四、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

1、要确立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

水利产业,是指那些以从事水的生产与供应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部门。这是一个围绕水资源的生产、配置、管理以及消费服务的庞大产业门类,它有自己特定的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服务对象和产业政策。据专家分析,其产业地位和产业远景并不亚于石油工业。

2、要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水价严重脱离价值轨道,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水利资金捉襟见肘,大多数水利设施因经费短缺而带病运行。为此,应根据不同的产业和用途,合理确定水价,建立用水和超额累进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价,使水价体现国家水利产业政策并得到合理的成本补偿,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价机制。

(二)以提供水利用率为核心,促进节水科技进步

1、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灌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年农业用水约4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消耗总量的80%,但是,我国的农灌用水利用率只有25%~40%。因此,提高农灌用水利用率,便成为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之所在。

2、重视发展城市节水科技,注重开发高科技节水器具

(1)我国城市输水管网技术落后,管道老化,每年管网流失的水量占自来水管网供水的20%以上。以家庭水龙头为例,每年由于龙头工艺落后,质量低劣而造成的滴漏浪费就达1亿立方米,若采用磁水龙头或感应水龙头,则水龙头的滴漏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2)大力开发中水技术。所谓中水是指对1次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资源。我国中水资源丰富,使用前景十分广阔。专家指出,将中水处理设施与在建生活小区、校区、饭店等统一规划,建设规模适度的中水处理厂,将中水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可节约城市用水总量的40%。

(3)构建污水资源化体系。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与污水资源化工作存在明显反差,总体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4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此外,还应积极推广并鼓励使用污水资源化高新技术,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结语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彻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才能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才能有效的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水资源;管理

0.前言

目前的水资源感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按照现在的使用速度来看,主要使用的水资源还是淡水资源占绝对比重,但是陆地淡水量在全球水资源中仅仅是很少的量,这之中还要有一部分是给人们做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资源。再生资源中水是属于这类资源,它的再生是源自全球的水循环。

1.城市水资源利用情况

国内水资源是呈现南北分布不均的情况,以黄河为界,东南区域呈现多雨的情况,而相对西北来说就是普遍的干旱少雨,降水量的递减趋势是自东南到西南。国内资源和城市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也不协调的,基于这种情况国内城市的水资源就会出现紧缺。城市的用水方向主要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现在城市生活的质量在逐步的提高,紧跟着用水量也是急剧的增加,因为在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和日常生活的用水量也是相应的增加,这就会使得政府加大对供水的投资,整体的城市用水就会呈现一个很大的数字增长。因为咸阳市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性气候环境,年平均的降雨量不足六百毫米,但是水分蒸发量实际能够达到一千六百毫米。咸阳市城市的用水来源主要是地下水和地表水这两大方面,地表水主要是指引石过渭的水量,但由于一些原因利用程度不高,相较于地表水的总供水量来说,咸阳市城市的地下水供水量就比较多,所以现在使用的开采设施和条件就比较全备,如今的地下水多用来作为市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2.城市水资源可持续问题

城市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就会出现水资源缺失的一系列问题。在20实际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城市就开始出现了水资源缺失的现象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进程的变快,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水资源缺失的情况。面对城市水资源的缺失,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费严重现象,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很低。对于浪费的城市生活用水,主要是生活的渗漏状况很常见。很多的城市供水线路和用水装置出现渗漏,这些浪费的水资源甚至可以达到总用水量的五分之一。现在的大部分城市不具备污水处理设备,大型的城市在对污水处理这方面通常是采用直接排污的方式,对我国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保护和维护设立了巨大的难题。循环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的缺失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迫使一些原本水资源充沛的城市也要面临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一直到九十世纪,城市的水循环主要三大问题就是水资源缺失、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这些问题现在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目光,希望可以找到非传统水资源雨水资源。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雨水的利用系统并不占据优势,有很长的投资回收期,在近期就看见它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造成用户对使用这种系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且现在对雨水使用的设备开发技术并不完备,没用完善的系统性,在法律和法规上更是没有明确的保证体系,虽然在很多一线城市的建筑物都有雨水收集系统,但对于收集来的雨水并没有配套的处理回收体系。

3.咸阳市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针对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就要重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来激发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节水型社会就要倡导节约用水,将治理污染作为根本工作,提升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清洁生产的标准。重点措施是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组成政府控制、市场调控和大众参与的节水使用体系,在完善节水管理法规,大力推广水价水费的编改,创建社会化节水服务系统,强化大众节水思想和觉悟性,以便加强节水管理工作和认知能力。

工业用水是咸阳市城市用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节水的重点是用循环使用的方式,进而将工业用水的重复率提高。现在工业在持续的发展,但是工业节水的要点会是将来产业中最新生产设备的更换,对水循环过程进行改建,降低工业用水的定额。

将节水装置安装到咸阳市城市生活用水中,增强节水管理,帮助节水装置在城市生活中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等地区要着重的宣传节水措施,使用节水器具,要对技术的改进加快进程,把城市供水的跑冒滴漏消耗降低,进而提高咸阳市城市供水节水的成效。

把污水的处理和污水的回收利用相结合,依据这个原理可以加速污水资源利用的发展,这是防止水资源量持续下降的方法之一,也是对用水供应递增的一种途径。有相关的统计表明,咸阳市城市的供水总量有八成都回到了城市污水管道内,如果对这一污水做再利用处理之后,能回收一半以上的用水,这就是变相的为咸阳市城市用水提供了一半的量。用污水处理之后的水资源可以用来作为咸阳市城市的绿化和灌溉使用,在工业上可以做冷却水和非饮用水使用,处理之后的废水可以当作为城市景观用水的补给,这样做是比较高效的提升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我国对雨水利用的技术和设备都比其他的发达国家起步晚,就要逐步的增强政策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进一步转化管理人员、建筑单位和个人的思想。对雨水利用专项规划进行编制,行业主要的管理人员要对其做筹划,进而分别根据规划和有关技术规范调配单位和个人,展开雨水使用工程的组建,全面的加快城市雨水使用工作。对政府投资途径要成立稳健的规范措施,确保雨水使用工程的资金所需。

相关的水资源法规政策要建立并且对其完善,要使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制度得到强化,这是在水资源能可持续使用的情况下保证经济能持续的发展。可做到建立城市水资源管理体系来确保城市供水的良好和稳健;可对城市水资源市场的管理加以强化,这样可以充分的提升水资源的使用率。

4结语

从上文中总结,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就需要强有力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严格监管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也是对民生的发展和人民使用水资源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对社会将来的发展做好基础。咸阳市城市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大局和战略的角度,充分的了解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意义,对责任意识要始终提高,紧抓机会进行改革,使用有用的方案来把握好节水型社会的组建,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德清浅析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J].2012(14).:13-52

[2]马平生,完颜华,杨先味.关于我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讨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4):39-41

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水资源的系统特征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生活和生产为中心, 由居民和城市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水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首先, 城市的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污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水循环系统, 其间存在量与质的交换; 其次, 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一个由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环节组成的系统; 而城市水资源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的流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支撑因子, 其使用状态以及水资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又与社会、经济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系统组成结构的合理和系统运转的平衡稳定、持续有序。只有确保在城市这一复合系统中, 水资源系统结构稳定、功能完善, 水资源量足质优, 时空分布合理, 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相互协调, 才能实现整体功能最优和系统持久发展。

二、当前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250m3/人·年,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m3/人·年~480m3/人·年, 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5。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 有近400个城市缺水, 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 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 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由于缺水, 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降水山区多、平原少, 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沿海正常年份降雨量大于1 200mm, 西北广大地区小于25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冬春少雨, 夏秋多雨。地下水的分布也极不平衡, 北方17省市区每年仅有3000亿m3 , 南方则有5000亿m3。目前, 华北人均水资源仅300多m3 , 比极度缺水的以色列还要少。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组成的西南诸河流域,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 人口和耕地分别只占全国的1.5%和1.7%, 水资源却占全国的21%, 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 高于世界人均水量的3倍左右。

3.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km 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 1/10的河长污染严重, 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 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饮用水源, 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 对居民生活用水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4.水资源长期供需矛盾突出

据水利专家预测, 我国的缺水高峰将在2010年~ 2020年出现; 乐观地估计2020年将缺水300多亿m3 左右; 若不超采地下水, 不引用未处理的污水灌溉, 缺水总量可达500亿m3。届时我国可能出现全局性的大面积水荒, 淮、辽、海河在枯水期将更加黑臭, 长江和珠江污染河段将超过一半, 太湖等湖泊营养化可能形成不可逆转的局面。

5.水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权限分散, 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及回用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均属于多机构管理, 城市之间的水资源划地为界, 分属不同部门管理, 因而缺乏系统规划、系统优化和系统决策, 难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

6.水价背离价值规律

长期以来, 水作为一种福利商品向社会供应。供水投资主要来自政府, 制定水价只考虑经营成本, 既不考虑投资成本回收, 又不考虑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费用。过低的水价不仅使供水企业失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制约了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 还使社会公众的节水意识淡漠,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水的浪费。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 加大了供水设施建设的需求, 而且伴随过量用水产生的过量排污又导致了水污染的加剧, 进而加大了排水设施建设的需求。

三、城市水环境的主体行为调整

1.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体现为政府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等。 另一方面,政府介入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培育环境市场和环境投融资市场等。

2.制定水环境目标

城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全面实行节约用水,以缓解城市缺水危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水要求;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维护城市水环境质量,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环境质量达到公众满意的水平。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调节和合理利用水环境的承载力,协调水环境的社会、自然两种循环,使城市环境系统处于最优状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政府应按着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达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研究制定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政策目标。

3.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政府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城市水务体制改革,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将供水、管理、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4.强化水环境法律的有效性

依法治水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 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与完善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5.推广清洁生产制度

政府根据城市经济总体发展状况,通过产业政策,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从源头抓水环境保护,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的排放,通过各种措施使工业排放的废水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排入公共水体。清洁生产的工艺相比于污染治理意义更为重要! 环境污染危害一旦形成,控制和根治比较困难,而清洁生产就是力图在造成污染的原因上去寻找清除污染的对策。企业是实现清洁生产主要力量,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要与强化企业管理、技术改造、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把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方面,但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推动落后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将会使步伐大大加快。

6.重视污水处理与回用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鼓励、约束企业使用回用水。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匮乏,水重复利用率低,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经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资源,数量非常巨大,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可作为作物的灌溉用水、工业冷却水、城市绿化用水、环境用水和地面冲洗水等。

四、结束语

加强对水资源状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工作, 涉及部门多, 涉及专业面非常广泛。因此, 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物价水务建设环保等各部门一起行动, 密切配合, 才能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浅析城市水资源管理及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4(6)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水资源利用;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6日

现在,全世界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就是缺水、环境退化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管理要处理的问题是完成在需求管理基础上的综合管理。

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6%,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更低,剔除难以被我们利用的洪水和分散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人均占有量仅900立方米,有资料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会更少,水危机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新乡市相倚,西部与安阳市接壤,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100千米,全市国土面积4,188平方千米,总人口387万人。濮阳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全市水资源总量仅为5.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148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15、1/3(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为420立方米),属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贫乏地区(按照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人均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2012年面临供水困难的局面只能新建濮阳新区水库。

目前,濮阳市已经拉响了水资源短缺的警钟,面对水资源污染加大、污水增量逐年递增的情况,虽然是污水处理厂二期、老城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清丰县污水处理厂等多个污水处理厂在建,但是是否能够跟得上污水量的激增这一现实我们仍然难以确定。虽然情况严峻至此,但人们的思想观念仍无大的转变,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取水大户用水量居高不下,建设工地用水普遍存在着跑冒滴漏现象,居民节水意识差,重复用水量极少,这些在生产管理和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无疑加重了水资源负担。

下面结合濮阳市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城市用水管理和水资源保护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如何加强城市用水管理

加强城市用水管理的关键是节约,节约用水并不是单纯地主张少用水,更不是主张为了少用水而减慢发展速度,甚至是不发展。节约用水是指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水平与效率,利用科学的方法减少水的浪费,用较少的水资源支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节约水资源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义务。应采取一切措施,在全市形成浓厚的节水意识,形成广泛的共识,共同管理和使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

(一)加强节约用水宣传,转变用水观念。提倡节约用水、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快速形成,涉及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行业,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敦促社会每一名成员改变过去旧的用水观念。一是要通过宣传改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增强群众对水的忧患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二是要通过宣传改变“天下水天下人取之”的观点,增强群众用水的法制意识,坚持依法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严酷的现实迫切需要全社会切实转变观念,改变水是商品的传统思想,把水资源提高到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高度来管理,充分利用政策和舆论导向,推广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采取定额管理,促进用水节约。城区用水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工业用水;二是居民生活用水,管好这两部分用水应该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通过科学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制定居民生活及各行业生产经营的用水定额,对工业企业及居民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用水量在定额范围之内的采取平价供水,超出定额部分加收一定数额的超采费,采用议价供水,有效的价格体系应当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使公众对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另外也可以利用经济杠杆,提高思想意识促进人们自觉节约用水。

(三)制定规章制度,推广计量设施和节水器具的普及。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节水计量器具的普及工作。比如,对新建住宅及办公场所应明文规定一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器具;对老旧住宅及办公场所,要逐步更新换代节水器具,针对工业企业用水,一律采用高精度的节水计量设施,防止用水过程中的跑、冒、偷、漏现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四)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依法管水。我们在加强依法管水同时,应结合现有情况,制定城区供水长远规划,在城区公共供水可以达到的地区,不再发展自备水源,逐步关闭自备井,坚决制止无偿、无序开采地下水现象,依法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二、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首先要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目前,濮阳市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问题比较严重,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加剧水资源短缺,必须认真加以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水环境管理,依法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减少污染源。

(一)要从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工业污染防治。如,通过强制企业革新生产设备和流程,使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放标准,不允许将工业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和成本转嫁给社会;二是要采取综合对策,加强对生活污水的防治,保护好生活用水的水源地。通过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饮用水质量。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还要通过取水许可审批规范水资源有计划地开采使用。

(三)搞好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是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取水许可制度是行政计划管理水资源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抓好取水许可制度是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项目建设的水资源论证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重要环节。在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论证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取水许可执法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无证取水,违章取水,超计划取水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保证水资源管理秩序,使水资源得到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二是在城区内封闭自备水源。对不具备拥有自备水源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允许使用自备水源;已拥有审批手续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原有审批手续新建、改建、扩建自备水源。三是应控制城区洗浴及洗车等高耗水行业的数量,同时加强节水器具的普及,必要时可由政府有关部门会同工商部门对用水器具市场进行规范,罚没超过国家标准的不节水器具。四是加大对城区用水的宏观调控。通过地下水动态观测反映的情况,对下一年用水进行宏观调控,以数据为依据,制定用水计划,对超出计划的用水单位和个人加倍收取水资源费并按时间限量供应,以此促使企业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用水效率。五是对企业用水的审批要有一个硬性指标,即:水的重复利用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企业在生产之前,必须有完善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否则,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取水许可。

通过上述几项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可以有效解决城区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出现地下水超采和其他环境问题,逐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加强城区用水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搞好这项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坚定信心,下大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市各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翠梅,王建华,王浩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公众化评价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4.

第5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利用;污染;工业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一、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对于城市来说是最根本的,与城市环境的其他方面的自然条件相比,水的利用与处理及其天然作用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并引起更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水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是城市生活和建设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城市生活和建设每时每刻都要用水,水和油一样是工业的血液,在工业生产中是用作传递热量的介质或工艺过程中的溶

剂、洗涤剂、吸收剂、萃取剂,也是直接作为生产原料或反应物质的反应介质,几乎每一个工业生产部门都离不开水。

水是净化城市环境的源泉,一定面积的水体能够影响小气候,如湿润空气、调节气温,而贯穿城区的河道又是一条天然的通风走廊,能促进空气流通、扩散城市热能、粉尘。水能给人以欢乐,人们渴望亲近水,营造水环境景观,恢复优美的河湖生态环境,蓄上清水,形成新水面,将水体污染治理同沿岸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将水体周边环境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闲的场所,这些都是广大市民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共同心声。

二、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8000 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 6%,位居全球第四。但我国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只有2304 m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一)用水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1 世纪,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不仅工业用水增长幅度大,而且城市地区也成为我国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区。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我们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废水的排放量年年急剧增长,据报道大约会以年增24亿m3的速度蔓延。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

(二)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现象并存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据统计,截止2010年,在全国7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 120 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m3。

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西方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远远

高于我国,而且其水资源条件也比我国北方地区优越,但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浪费,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城市供水管网、用水器具陈旧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损失率占供水量的20%。

(三)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目前水资源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因而人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难度。无法实现科学的水资源网络联合调度,没有人对水供需平衡负总责,缺少统筹安排,难以真正节水,城市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环节存在相互脱节,难以形成统一的水务市场,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法规,必然不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齐发展。

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的对策

(一)进行节水革命,建立节水型城市迫在眉睫

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工业节约用水要以技术进步型节水和结构调整型节水并重,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为主的方针,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增长速度快,用水集中,通过高科技改造、通过循环回用、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历来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

城市生活用水要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输配水管网漏损率,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发展“节水型住宅”,提高节水效率;建议城市水价每年进行不断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

(二)回收可处理利用的工业废水

经过常规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应用“连续微滤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工业循环水的补充水水质要求;并能继续经反渗透膜深度处理,使回用水达到除盐水的水质指标,从而实现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1、蒸汽回收技术

该技术以闭路循环回收方式,将用汽设备所排放出来的废蒸汽及高温凝结水,改变原来传统回收方式。去掉疏水阀,直接将乏汽、乏水,通过蒸汽回收压缩机加压,再以高温凝结汽水混合物直接压入锅筒内,形成产汽―用汽―回收―再产汽的闭路循环系统,从而加快了设备的热循环,有效提高用汽设备的热交换率,降低锅炉煤耗和燃烧负荷,90%的废蒸汽潜热全部回收。节能率达到25%~95%,比间接回收热率更高。该技术适用于化工、建材、棉纺、印染、制药、制革、烟草、石化、油田等企业。

2、冷凝水及闪蒸汽回收利用技术

蒸汽在用汽设备中释放潜热后,还原成同温度下的饱和水,即冷凝水。冷凝水具备可观的热能利用价值,是品质较好的蒸馏水,最适合重新作为锅炉给水。冷凝水是高温饱和水,用普通离心泵输送时,由于水泵发生汽蚀,导致水泵效率下降,严重时产生断流。采用以喷射增压原理可解决离心泵在输送高温饱和水时的汽蚀问题,直接将冷凝水站高于120℃的冷凝水送入锅炉除氧器,省去了软化水喷淋降温。让高低压用汽设备的冷凝水分别进入高压闪蒸罐和常压罐,再通过射流器将高压闪蒸罐内的闪蒸汽提升后供给低压用汽设备。这样,既解决了闪蒸汽的回收问题,又解决了低压用汽设备因背压过高造成的疏水困难问题。

(三)完善水资源市场机制,对水资源实行经济补偿与限量使用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价格太低,难以达到调节作用。据推算,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 0.1%~0.3%,占消费支出的 0.23%,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水平。水资源的过度低价难以有效地约束用水单位和个人,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

建议通过建立取水许可证制度,限制城市的取水总量低于全市的总有效径流;对污染水质的行为实行以污染损害费用为标准的收费,刺激排污控制。建立水资源市场机制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是非常有益的。

(四)加强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立法工作

法制措施是管理城市所有涉水事务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城市水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还要靠严格执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水管理的立法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现行法律法规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于执法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

(五)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城市水管理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展览、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识;培养专门的城市水管理人才,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城市水管理理论、技术的培训;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公众对诸如再生水利用、水价改革等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有利于各项水管理法规、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在城市水管理中,上述各种管理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处理城市涉水事务的整体性、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志艳.论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V2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世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中水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因此,缓解水资源浪费,保障城市水资源的正常供应,彰显水资源优势。因此,研究城市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侧重于城市供排水的管理研究。我国水资源调配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供水水库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为重点,并在国家“七五”攻关中加以应用和提高。随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在国家“八五”攻关中提出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同时,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及优化调度研究”,该研究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二、城市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研究与实践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于部分河系、区域或部分工程,对水资源系统某一单项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地表水资源,决策目标相对单一,时空尺度相对较小,流域尺度水资源实时调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水资源实时调度研究目标单一

水资源实时调度主要集中于流域水资源系统的某一方面,综合考虑的是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统一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资源,而进行全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仍没用应用于实践。

(二)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与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循环过程缺乏有机联系

现状基于专家经验的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没有与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域水循环过程有机联系起来,仅仅追求短时间的调度可行性,难以保证长期配置的合理性。

(三)缺乏后效性评价

由于现有的监测体系很不完善,难以满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需求,容易造成调度的盲目性;同时,流域水资源调度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容易造成不合理调度效应的阶段积累,甚至伴有不可恢复的后果。

(四)流域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手段落后

现状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仍处于依靠经验和简化计算阶段,与计算机、遥测遥感、GIS、实时通信等现代新技术的结合远远不够,需要开发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改进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

三、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理论框架的建立

(一)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理论的原则

建议整体项目按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统一、改进完善与新建扩建相统一、兼容性与扩展性相统一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得以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不但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还应具有扩展性及兼容性以及适应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建设中应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界限,从整体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统筹规划,引导整体系统的建设方向;充分考虑现有基础,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浪费;根据实际需要及可能,分期实施,急用先建,逐步推进。近期应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不断扩大建设内容,逐步形成完整的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系统。

(二)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理论框架的建立

1.实时调度与管理内涵。

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是指根据实时监测的水量、水质、供用水等信息,通过所建立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进行实时评价与预报,并根据实时评价和预报的结果,按照事先制定的调度规则对城市水资源的供、用、耗、排等过程进行科学调配,以确定未来时段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运行策略。该系统主要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3S”技术、水情自动监测与传输技术、系统工程和数值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利用实时的动态的配水计划真正指导城市用水,达到“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以及“科学调度与统一管理”的目的。它应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及分析、水资源系统模拟、实时评价、实时预报、实时调度与管理、实时预警以及实时控制等功能模块。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管理理念服务的,也为城市取水许可管理、供水管理、水资源费管理、节水管理、排水管理和供水安全的实时预警等提供决策依据。

2.实时调度与管理框架

根据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的内涵以及水资源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决策以及实施的过程,将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框架分为数据获取、数据管理、评价、预报、管理、调度及实施与控制7个层次,以及实时评价、实时预报、实时管理和实时调度4个主要决策部分,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以及整体框架见图1。

四、实例分析

以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干线,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共有九级抽水泵站,形成了江水、淮水、泅水互济互调的水资源系统。该工程运行40年来,在防洪、除涝、灌溉、工业及城市供水、航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江水北调工程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并渐趋完善,但是运行管理水平仍比较低,如:调度所需信息提供不及时、不全面;缺乏方便、快捷、实用的决策支持手段;尚未建立防洪调度与兴利调度之间相互协调的供水调度模型。调度方案的定性分析较多,定量指标较少,科学性还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使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彼此独立,难以实现综合利用,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为较大幅度地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水平,江苏省决定建设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

根据我国城市水资源量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要解决江水北调供水系统复杂的调度运行问题,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各种复杂条件和满足实时调度要求的模型系统。开发的系统组成包括来水预报、需水预测、实时调配模型、在线水流水质仿真等模型。

调度运行系统模拟过程为:

(1)了解掌握与供水调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天气趋势、水雨情、工情、需水情况等。

(2)根据掌握的信息对下一时段系统的来水和需水进行预报和预测。

(3)拟定系统水量调配的可行方案集。

(4)通过模拟分析工具对可行方案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计算,模拟出各种方案的实施后果。

(5)将模拟计算结果提交给在线水流仿真模型进行水流过程的仿真预测。通过上述过程所得到的综合分析结果,包括水量分配和水流过程的仿真将提交给决策支持系统供决策者进行会商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进行必要的方案调整和补充,最后选出满意的方案付诸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还将根据具体实施效果以及天气形势、水雨情、工情、需水清况等的发展变化,及时反馈给调度决策者,以便及时进行方案调整。

五、结语

与管理理论技术体系相比较,建立的城市水资源实时调度与管理模型框架,给出了城市水资源的“评价―预报―管理―调度―预警”的滚动决策过程。城市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理论成果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不断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他们今后城市水资源调度管理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士武,等.水资源系统实时调度[J].黑龙江水专学院,1997,12(3):45-47.

[2]邵东国.多目标水资源系统自优化模拟实时调度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1998,16(5):19-24.

第7篇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正文】:近些年,水资源的污染、短缺,使得人们越发重视生活用水、供水乃至施工过程中的节水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给水管道的畅通,减少管道漏耗,是我们供水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有关部门只要发现有管道漏水现象发生,总是将问题原因归结于管线的老化,其实,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不仅是管线的老化,诸如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施工也会造成此类现象的发生,本文就给水管网的管理措施进行论述,以便在以后能够解决管道在没有老化之前就出现漏水或者爆管等问题。

一产生漏水的原因

1、管材质量不达标:铸铁管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裂缝、砂眼、防腐层不完整;镀锌管锌的管壁厚度太薄;塑料管管壁薄厚不均,抗老化性能差;卷板钢管偷工减料,部分管段采用较薄钢板制作,钢管未按焊接规定要求焊接,出现焊缝有气孔、砂眼。

2、接口不规范:在接口施工中,油麻填塞得不均匀,石棉水泥口敲打不密实,因此在天气温差大的时候,接口来回胀缩,形成了接口渗漏现象。刚性接口漏水率较高,由于接口的刚性太强,当管底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使管道产生纵向断裂或承口处断裂。

3、阀门检修不当:阀门锈蚀、磨损、污物嵌住无法关紧,这都是长期不维修,管理不当引起漏水。阀门井沉降压坏管道,由于施工人员不按规范施工阀门井,使井壁直接压在管道上,井壁下沉压坏管道。

4、施工不当:与其他管道交叉,净距太近,沉降时容易损坏给水管道;在大管径的弯头、三通等处,推力较大,若支墩后背土质松动,可使弯头或三通处的接口拉开,引起漏水;管道防腐措施不当,特别是镀锌管,主要原因是埋地镀锌管内壁没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层太薄或者根本没做防腐,造成管道内外腐蚀;特别是需回填造的道路,因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得水管发生下沉和侧向位移。

5、设计的原因: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管道发生位移而爆裂。这种位移包括不均匀沉陷的影响,或者受到各类市政建设施工时的影响,有些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基槽开挖较深,离给水管道较近,使管身两侧受土的压力不均,造成给水管道损坏。

二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1、给水管道施工时,应推广球墨铸铁管。因该管在强度及变形性能上好于铸铁管和塑料管材。球墨铸铁管是橡胶圈柔性接口,有接口处回弹量,可避免不均匀沉降及微小变形时损坏管道,会大大减少接口处的漏水。球墨铸铁管道内壁使用水泥沙浆衬里,且外壁采取防腐措施,提高了抗腐蚀能力。

2、提高给水管道的施工质量:管材在运输及堆放时注意不要损坏承插口,铺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外观质量。管材在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内外防腐是否合格,不合格者不予以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设计规模施工,不可随意变更设计。管道基础底部一定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含有石块等物,管身及承口都要切实着地;砌筑阀门井时,在管顶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井壁沉降时压坏管道;支墩的设置支墩的后背内须紧靠原状土,若有空隙要用相同材料填实,以免产生位移;建筑工程基础槽开挖时,应确保基槽边坡距给水管道的规定距离,且派专人到施工现场监督。管道两侧要同时回填, 两侧高差不得大于20cm,回填土必须夯实,回填时土中不得含有砖石、瓦块、淤泥等杂物;管道底部的三角部位, 用木锤等特别工具填细土捣实; 管顶以上30cm以内,要使用木夯夯实; 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 对于普通压实工具每层不超过15cm;在管道安装后,或采取在管顶30CM 以上至沟槽底采用细沙回填, 并用洒水的方法进行密实;管道安装后必须进行试压,对铺设的管线进行分段水压力实验;试压管段长度一般不要超过1000米;试压管段不得采用闸阀做堵板,不得与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附件相连,各类阀门在试压过程中不得关闭,且压力表应要严格校正,直到达到合格为止;除上诉工作外,工程竣工前,一定整理好管网竣工质料,因为竣工资料是日常管网维护的基础资料,必须存放在档案室,以备日后查阅。

三、科学管理给水管网:在给水网正常运行过程中,要有专人巡线检查,并采用仪器加强探漏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减少管网漏水量。阀门井应定期清理、启闭和维护。给水管网的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研究和探讨管网漏水的原因和措施可避免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定期对各个水厂及有代表性的测压点进行监测,使给水管网运行的工作压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管网压力不稳,产生爆管造成暗漏;长流水现象,对减少管道的漏耗起到积极作用。

第8篇

>> 聚焦“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 产业定位城市图景 关中―天水经济区 西部经济新引擎 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金融支持 各界再论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迈入实质阶段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对策建议 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模式选择 关中―天水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比较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视域下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危机的总体判断与管理体制创新 “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背景下的宝鸡特大城市建设问题 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 促进甘谷经济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途径选择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对策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与DEA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投资环境评价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梅多斯,著.增长的极限[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Slesser M. Enhance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options EC-CO. The Resource Use Institut,1990.

[3]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49-555.

[4]毕明.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5]张燕,徐建华,曾刚等.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8):1328-1334.

[6]李志勇.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6):32-33.

[7]方晓辉,李晓敏,朱国军.平顶山市新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J].河南科学,2012,30(4):499-502.

[8]王学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及其区际差异[J].地理科学,1992,12(4):322-328.

[9]毛汉英,于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49-555.

[10]秦进.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15):103-105.

[11]刘晓丽,方创琳.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35-42.

[12]班茂盛,方创琳.长三角都市带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4):501-505.

[13]宋强,张磊,陈晓.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J].生态科学,1996,25(2):104-106.

[14]蒋晓辉,等.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12-317.

[15]周纯,舒廷飞,吴仁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6):16-19.

[16]陈红,回燕斌.辽中南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158-160.

[17]谈家青,孙希华,李玉江.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资源承载力与竞争力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3):196-198,206.

[18]刘登伟.京津冀都市(规划)圈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其承载力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19]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http:///0/1/6/17/786/68552.htm/2009-06-10.

[21]杜忠潮,黄波,陈佳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5,38(1):135-147.

第9篇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利用;洞庭湖区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exist obvious constraints to the city change process, and constraint intensity in Southern Dongting Lake region were the most obvious. Therefore,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v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 of city urbanization constraints, it will become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and facing the common task.

Key words: city;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Dongting Lake area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城市化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强,城市用水总量、城市用水结构以及城市用水效率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而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城市化[1]。因此水资源利用变化对城市化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对水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水资源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等方面[4-6]。但对二者相互关系的量化研究较少,仅有方创琳、鲍超、高桂芝等分析了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交互耦合效应,建立了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 [7-10]。并且,对于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研究区域仅限于特殊的干旱地区,对于丰水地区的实例研究相对缺乏。鉴于此,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构建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其间的定量关系。以期为实现城市化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洞庭湖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的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淤积平原和环湖岗丘区。本文所讨论的洞庭湖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岳阳、常德、益阳三个地级市所辖的全部县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米,占湖南省土地面积的21.44%。2010年末,全区人口总数达1549.86万人,占湖南省常住人口的23.59%,实现GDP总量3743.21亿元,占湖南省GDP总量的23.34%,作为长株潭城市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乃至湖南省的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洞庭湖水资源丰富,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2979亿立方米,主要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简称“四水” )和长江荆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口,简称“三口” ),以及环湖区间汨罗江、新墙河、沩水等河流,在城陵矶注入长江[6]。随着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洞庭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必然加快,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约束作用必将加大。因此分析城市化水平和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洞庭湖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及拉动湖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分别位于东洞庭湖区、西洞庭湖区、南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益阳三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以此来反映洞庭湖区的整体情况。其中,岳阳市位于东洞庭湖区,是环洞庭湖经济圈最发达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湖南省第二,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4:55.8:30.8,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常德市位于西洞庭湖区,是湖南第三大经济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8:45.9:35.3,已形成以轻工业为主导,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格局。益阳市位于南洞庭湖区,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作为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10年为22.8:40.5:36.7,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长。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10年湖南省水资源公报以及洞庭湖区三市统计年鉴和水利年报。选取能够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非农业人口比重、三次产业比重,能反映水资源利用状况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益等指标,比较分析城市化进程和用水变化过程,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构建它们之间的回归模型,以此反映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程度。

洞庭湖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

2010年,洞庭湖区的总人口1549.86万人,其中,岳阳市547.61万人,常德市571.46万人,益阳市430.79万人。洞庭湖区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呈逐年大幅递增的趋势(表1),由2000年的905.9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743.21亿元,是2000年的4.13倍。其中,岳阳市2010年GDP总量为1539.36亿元,是2000年的4.23倍;常德市2010年GDP总量为1491.57亿元,是2000年的4.28倍;益阳市2010年GDP总量为712.28亿元,是2000年的3.68倍。

表1洞庭湖区各市GDP总量

2010年洞庭湖区的城市化水平(以非农业人口计)为41.67%,较2000年增长了12.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5个百分点,其中以2004-2009年上升速度最快(图1)。2010年岳阳市城市化水平为46.01%,年均增长1.44个百分点,达到较高水平;常德市城市化水平为38.87%,年均增长1.08个百分点,上升速度最慢;益阳市城市化水平为39.86%,年均增长1.20个百分点,2004-2009年出现大幅增长。

图1洞庭湖区各市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变化

Fig.1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level in Dongting lake area from 2000 to 2010

2.2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

周一星教授通过对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既不符合线性相关,也不符合双曲线模型,而是对数曲线关系[11]。为进一步说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建立两者之间的回归模型,

即Y=a+blnX;

式中,Y为城市化水平(%),X为GDP总量(亿元)。

表2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Y)与经济发展(X)的关系模型

结果显示(表2):①相关系数R都在0.9以上,说明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相关系数R的大小:常德市(0.0974)>洞庭湖区(0.957)>益阳市(0.93)>岳阳市(0.921),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常德市城市化水平按照对数曲线模型增长的特征最为明显,其他市次之。③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可知,若GDP总量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上升的大小排序为:益阳市>岳阳市>洞庭湖区>常德市,即说明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益阳市最强,常德市最弱。

3.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的关系分析

3.1 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的变化过程

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自2000年的29.17%上升到2010年的41.67%。用水总量却呈波动变化,2001-2004年呈上升状态,2006年以后用水总量逐年小幅下降(图2)。不是由于对水资源的需求变化造成的,而是由于洞庭湖区特殊的用水环境不得不减少用水量的结果。城市化进程快慢主要取决于城市化驱动力和制动力的大小,资源开发和交通是城市兴起的首要驱动力,产业集聚力弱和水资源短缺是城市发展缓慢的重要制动因素[10]。洞庭湖区交通便利,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快,因此,水资源将成为制约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2 洞庭湖区各市2000-2010年用水情况及城市化水平变化

Fig.2 Changes of water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from 2000 to 2010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其中,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不断减少,由2000年68.20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52.18亿立方米,平均每年以2.35%的速度下降;工业用水平均每年以6.21%的速度上升,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基本保持不变。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洞庭湖区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由2000年的27.5:37.8:34.7调整为2010年的17.6:48.3:34.1,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增长较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规律证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水资源的作用强度会逐渐减弱。因此,洞庭湖区域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水资源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约束作用。

3.2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的关系分析

为分析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的关系,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建立它们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周一星教授的研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对数曲线关系;根据宋建军等的研究,用水总量与经济发展表现为幂函数关系[13]。将上述关系一般化,并将经济变量消元,可得出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之间的对数曲线模型,

即:Y=a+blnX;

式中,Y为城市化水平(%),X为用水总量(万m3)。

此模型在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用水基本自由增长、水资源约束强度小的条件下得以验证。结果显示(表3):洞庭湖区各市的拟合方程均未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二者之间不表现为对数增长关系。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用水总量自2005年开始是下降的,使得二者之间也不再是对数增长关系,而是表现为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强力约束作用。

表3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Y)与用水总量(X)的关系模型

这是由于洞庭湖区相对短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造成的。首先,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洞庭湖区虽然河湖众多,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河湖淤积、水流不畅,加上三峡工程的运行,枯水期由长江入洞庭湖的水量明显减少。根据1960年至2010年50年资料统计,长江三口分流量呈递减趋势,分流量衰减幅度达56.6%,分流比衰减幅度达51%,导致三口注入洞庭湖河道断流时间不断增加,调蓄水量十分有限,内湖面积也大大减少。其次,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不仅包括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南洞庭湖区的养殖污染还有自然灾害的污染。自建国以来,先后有20次发生过溃灾,有连续遭受1996、1998、1999,2002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的袭击。频繁的旱涝灾害使河流中的水都是各种的污染杂质,无法利用[14]。

4.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4.1 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的变化过程

用水效益可以用单位用水的产值或单位产值的用水来反映。本文采用单方水GDP来分析,单位用水的产值越高,用水效益就越高。

图3洞庭湖区各市2000-2010年单方水GDP变化

Fig.3 Changes of per stere water GDP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由图3可以看出,洞庭湖区各市的用水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2000年到2010年,洞庭湖区的单方水GDP增加到原来的4.44倍。其中,岳阳市增加到原来的4.30 倍,常德市增加到原来的4.61倍,益阳市增加到原来的4.24倍。由此表明两点,一是各城市的用水效益不同,岳阳市>洞庭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基本上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用水效益越高。可见,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二是与全国平均用水效益79.53元/m3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继续提高。

4.2 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的关系模型

为了揭示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相关关系的程度,采用洞庭湖区各市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及用水效益指标,做出二者耦合关系变化的折线散点图(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① 城市化水平随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排序为:岳阳>洞庭湖>益阳>常德,用水效益的高低排序为:岳阳>洞庭湖>常德>益阳。基本上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方,用水效益越高。③对于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最快的城市为岳阳市,其次为益阳市,最慢的是常德市。而,用水效益,上升速度最快的是岳阳市,其次为常德市,最慢的是益阳市。说明益阳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在较低用水效益下进行的,其城市化水平的的较快增长必然会引起用水总量的增长。长此以往,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将会增大。

图4洞庭湖区各市历年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的关系

Fig.4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water utilization benefit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用水效益随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情况,采用历年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指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表4)。

表4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Y)与用水效益(X)的关系模型

结果显示:①相关系数R都在0.7以上,表明洞庭湖区各市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放在更大尺度的洞庭湖区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相关系数达0.921)。②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可知,城市化水平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用水效益增加的情况为:岳阳市>常德市>洞庭湖区>益阳市。益阳市用水效益增加的最慢,由于水资源约束力的存在,城市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提高用水效益,减少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消耗。

5. 结论与讨论

(1)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的关系较为复杂。由于受地理环境、特殊的河湖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用水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大幅推进,用水总量却在减少,水资源将成为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因此,调整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防治水污染,加强节水型科技的使用和推广,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是洞庭湖区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首要任务。

(2)洞庭湖区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用水效益也就越高。因此,加快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提高用水效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3)洞庭湖区相对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将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经济发展有较大增长空间,用水效益增长最慢的的益阳市所代表的南洞庭湖区表现最为明显,城市化的较快发展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东洞庭湖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带动用水效益也已达到较高水平;西洞庭湖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也都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作用,将成为洞庭湖区乃至湖南省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参考文献:

[1] Daily G C S,AlexanderPR,Ehrlich P R,et al.Ecosystem services:Benefits suppliedto human societies by naturaleco-systems [J]. Issues in Ecology, 1999(3):1-6.

[2] Shadananan K Nair.An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theCatchments of Kerala, India [J]. 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2001, 3:23.

[3] Meinzen-Dick R,Appasamy P P.Urbanization and Intersec-toral Competition for Water [J]. Urbanization and Water,2001:27-51

[4] 丁文峰,张平仓,陈杰,等.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23(2):21-49.

[5] 曹,张淑娜.天津城市化的发展趋向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3):24-26.

[6] 党国锋,鱼腾飞.兰州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居民用水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2):42-46.

[7] 鲍超,方创琳.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城市化进程的定量辨识―以甘肃省武威、张掖市为例[J].中国沙漠,2007,27(4):704-710.

[8] 鲍超,方创琳.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301-310.

[9] 朱翔,张雷.城市化与水资源相互关系研究述评[J].城市科学,2008(11):26-31.

[10] 方创琳,孙心亮.河西走廊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耦合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2):2-9.

[1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12] 董晓娅,董明辉.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优化调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6)4-7.

[13] 宋建军,张庆杰,刘颖秋.2020年我国水资源保障程度分析及对策建议[J].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