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9 09:52: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五脏基础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第1篇

作者从独特新颖的视角指明了健康养生的出路,并在传递健康理念的同时,剔除了“补肾就是壮阳”、“女人不需要补肾”等诸多养生误区,详细介绍了食物养肾、时令养肾、运动养肾、养肾和肾病防治与调理等。

本书可谓脉络清晰、评议通俗、内容翔实,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养生方案,还为肾病患者请来了家庭医生和贴心护士。

《穴位贴敷治百病》(第4版)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作用原理与功用、适应证、用药原则与选穴等。中篇重点介绍了270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经验,精选有效外治方1320多首。每一疾病列方若干个,每方均按“组成、制法、用法、功用、主治、疗效、附记”七项内容依次排列。

《肚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概论,简要介绍了肚脐疗法的适应范围、生理依据和药疗、拔罐、灸疗三法一体的作用机制。下篇为疾病的肚脐疗法,着重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及伤外、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等14余种疾病的肚脐疗法治疗经验。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升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高血压防治与调养》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及其合理应用,以及高血压病治疗的注意事项、紧急就医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相关知识,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疾病,通过坚持治疗,科学用药,合理保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冠心病防治与调养细则》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阐明科学用药是关键,中医调养是特色,并列举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诸多的适宜与禁忌,详尽地介绍了对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保健疗法,旨在使冠心病患者能够科学地生活与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仝小林谈糖尿病中医调治》

作者提出2型糖尿病发展的郁、热、虚、损四阶段学说;首次提出血糖难控因素的概念、成因和治法方药,为中医药降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脏毒学说及苦酸降糖理论;系统阐释了三消辨证为什么不和今宜,糖尿病伤气伤阴的根源在于胃肠肝肺之热。中药降糖治疗可以让部分糖尿病患者摆脱终身服用降糖西药的苦恼。

《经络疏通百病消》

编者以经络为主轴,配合腧穴治疗各种伤病的主导思想,详细介绍了按摩、艾灸、刮痧等养生、治疗方法,包括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经络疏通方法,如按摩手法技巧、艾灸方法技巧,刮痧方法技巧等。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是一本有利于中医传统疗法推广运用,适合读者家庭自我诊疗保健,以及初级中医师自学提高的参考读物。

《徐氏足道》

本书作者是徐氏后裔,从事足疗几十年,不仅得到百年家族足疗真传,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

全书分7章,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介绍了足疗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和方法以及常见病自疗保健等,并附有实例,充分体现了“观足识病、观趾疗病”。

《养好五脏保健康》

编者在分析阐述五脏特性的基础上,指导人们要因时、因地、因人从饮食、营养、经穴按摩、四季养生、日常保健等各个方面,“投五脏之所好”防患于未然,建立一道五脏疾病的防护网。在无病可以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使广大养生爱好者以达到五脏通调理,盈实精气神。本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阅读参考。

《寒气何来中医驱寒养生秘法》

科学研究证明,疾病都与“寒气”有关,若体温下降1℃,机体免疫力也会相应降低。可以说:寒气是万病之始。那么,寒气何来呢?比如,天热吃冷的食物、运动量不够使得身体热能不足、吹空调等。

本书将从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方面入手,教会大家“保持身体温热”的方法,调动起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手部捻穴疗法》

本书详尽介绍了手部捻穴疗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发展概况、独特治疗方法及手法应用技巧、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穴位配方,以及典型病例和疗效分析等,并附有手部相关穴位图、治疗配穴等,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运用。

《动一动就治病》

本书对日常运动防治常见病做了详细的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按摩、推拿、太极拳、健身操、腰部运动、腿部运动、全身运动等方法来健身防病,并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的运动疗法做了详细说明。

本书通俗易懂,方法简易,适合关注健康的广大读者参考阅读。

《养好脾胃身体棒》

编者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的中医理念,结合现实生活,从病情检测、饮食、经络、运动、药物、日常起居和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对脾胃保健养生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广大关爱健康、力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人们阅读。

《心脑血管病人平安度四季》

心脑血管病人一年哪个季节更容易发病?一天哪个时间段最难熬?春夏秋冬养生重点各是什么?本书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告诉您春、夏、秋、冬的养生重点和诀窍。

本书语言通俗,一看就懂;方法简便、实用,一学就会;改善病情、强健身体,一试就有效、一用就灵验,让您轻松度过春夏秋冬。

《生活妙招防治胃肠病》

本书共分2章。第1章介绍了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胃肠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日常调养原则。第2章介绍了能够防治胃肠病的生活妙招,包括饮食、运动、日常调养等方面。其中,生活妙招部分是本书重点,这些简便易行的方法、窍门有助于您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治和调养胃肠病。

如需选购,请汇款至:北京市宣武区

广安门内大街319号B座22E

邮 编:100053

第2篇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Vocational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Jing, ZHAO Bin, WANG Qiong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36)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is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io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expertise, beauty and image of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food biotechnology. From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explor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s two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practical,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high vocational

中医药概论是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健康行业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整合了中医基础和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多、需要记得东西多、学时却相对较少的矛盾使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反应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记后易忘记。因此,急需改进教学模式,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学以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及面向基层为指导思想,与传统的教学有一定出入,因此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对我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做了以下探索:

1 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择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

中医学基础注重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在病理上的应用,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动、功能、分类。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掌握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及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关系;掌握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掌握脏腑辩证的要点。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思维形式现代人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造成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困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其一,引导学生理解中西医理论的巨大差异。①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诊病上是通过表现于外的征象,推测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的病变,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经验性;而西医理论则是从微观上探究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其二,把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活化。例如讲解五行相克理论时,联想生活中用金属工具砍树(金克木),小树长在土里(木克土),土能掩水(土克水),水能熄灭火(水克火),火能够将树木燃成灰烬(火克木)。在讲解心主神志理论时,联系网上报道有人做了心脏移植术,兴趣爱好、性格都改变了,让深奥的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依据,讲藏象理论时尽量多引用病案故事,脏腑辩证多总结、联系,并结合具体病案进行辩证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对各个证型有较深刻的印象等等,这样慢慢使学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常用中药及应用知识部分根据专业不同重点也不同

中药总论中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用法以及用药禁忌是重点掌握内容。各论内容则根据专业不同,岗位需求不同,讲解重点也不同,如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中重点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及功效,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要突出中成药原料品种,具体讲解时结合本地特色,重点讲授本地区的常用药材。教学中采用采用分类、归纳、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如安胎药有理气安胎药苏梗、清热安胎药黄芩、补肾安胎药桑椹等,清热药中黄芩善于清上焦热、黄连善于清中焦热、黄柏善于清下焦热。这样把复杂难记的中药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药物功效的大方向,增强记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比如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有哪些?活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凉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等等。教学中建议学生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互问互答,进行知识竞赛等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知识部分强调基本概念、常用品种与地方多用品种的讲解相结合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只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能讲解。据调查,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多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从事基层业务工作,这些岗位旨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进行导购零售和调剂。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以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本位,遵循“合理选用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增强职业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原则,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中医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读中成药说明书和中医处方的审方能力,致力于学生能够安全、合理指导患者用药。比如讲感冒时,感冒最常见的症型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广东这里还常有暑湿感冒,上课时首先将这些感冒的临床表现和证型复习一下,再将处方用药的原则讲解一下,然后将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处方和常用中成药设计出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得出适当的处方及成药,完成“感冒”问病荐药的情境设计,为以后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高职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各个专业的不同岗位需求出发,抓住重点,课堂形象生动,结合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交叉运用,从而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符的状况。

第3篇

这个项目对想学中医养生而苦于没有基础的普通人也很有帮助,我们邀请该项目的主持人李萍研究员和读者分享项目成果的精彩片断。

――编者

李萍,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药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孩子感受中医药的魅力,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中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让他们一生受益。

2009年,我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中医基础知识进入中小学生课堂建议”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教育界的响应,获得北京市教委“雏鹰计划”项目的支持。其成果形式转化成《中医文化与我们的健康》一书。

要跟孩子们讲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脏腑、四气五味和经络等重要的中医文化元素,谈何容易?我们最初想采取讲故事、配漫画的形式,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语言特点,被否决了。

后来又经历了很多曲折,最终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语言。从生活相关事件中“做有意义”“吃有讲究”和“睡有学问”,连接起生活的时间点;从眼保健操、吃好早饭到晚上睡觉,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中体现中医药学理论和对健康的指导。题目也从原来的中医概念转变成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眼保健操开始了(讲述经络穴位知识)!”“都是冰棍惹的祸(介绍脾胃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健康饮食才能保证脾胃功能正常)”““贪吃宝”还是“厌食孩(阐述五行对应五脏、五情,情绪与脏腑功能相互影响)”“吃螃蟹的好伴侣(解释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寒热之分)”和“小姜的熊猫眼(告诉孩子们天人合一,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等等。

考虑到孩子的认识水平,我们将中医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用图画来加以说明,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创作。那些可爱的插图,很多就是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呢!

下面就和读者一起分享书中的片断。如果你一直不知道怎样理解这些中医理论,看了这些画面也许会有帮助。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因此开篇就用“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和“人有三宝精气神”来体现自然界和人的状态以及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状态。在结尾页用两个篇幅来呼应开篇:“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就做到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将人体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深刻反映了“天人合一”。“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顺应昼夜晨昏的更替,顺应东西南北的环境,就是遵循了“天人合一”。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活指导都是遵循的“天人合一”思想。

春季养生三字歌诀

阳气升,万物长,

踏青游,心情畅,

多吃菜,早起床,

第4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32-03

Abstract:

Keywords:

说课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任课程的理解,系统而概括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通过流利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向教学研究人员、领导、同行阐述某一课程的教学过程,重点阐述教什么,教学对象是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情况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笔者对高职高专针推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的设计,主要从七个方面阐述,即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重点及难点的处理、说体会,现介绍如下。

1说教材

11教材概况我校大专针灸推拿专业一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选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吕文亮、徐宜兵,出版单位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供高职高专中医学、针推等专业使用。

12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学习中医类各专业的入门课、必修课和主干课。

13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共有九章34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以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哲学基础主要阐述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藏象主要阐述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主要阐述了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经络学说主要阐述了经络的基本概念,十二正经的命名、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以及循行部位;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特点、循行部位和功能。第六章体质主要阐述了中医体质的概念、体质的生理变化、体质的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第七章病因主要阐述了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为外感病因包括六和疠气,第二类为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第三类为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痰饮、瘀血和结石,第四类其他病因。第八章病机主要阐述了发病、基本病机、疾病演变。第九章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主要阐述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养生,如何防止疾病,得病后要遵循那些治疗原则和康复原则。

14教材特色 突出重要的知识点,不求全面;突出基本概念,不做深入阐述;突出对成熟理论的介绍,对未有定论、学术见解不一的观点不做介绍;这三个突出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大专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本科有五年,所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求泛泛而谈,以适度、必需、够用为原则;同时本教材重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材中增加了知识链接、课堂互动模块,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材还有网络增值服务,包括模拟试题、教学案例、扩展阅读资料等,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运用能力。

15教材的不足本教材的部分概念不准确,比如肺主宣发肃降,本应该是肺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本教材中却写为肺的生理功能,不利于学生对肺主宣发肃降的理解。还有章节编排不合理,比如在哲学基础中分为三节,第一节精气学说学生最难理解,第二节阴阳学说学生最容易理解,第三节五行学说难易适中,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讲解,学生不容易接受,本人讲课时先讲阴阳学说,然后五行学说,最后精气学说,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说目标

2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掌握目标,第二理解目标,第三了解目标。

第一掌握目标,主要有概念,内容。概念包括阴阳的基本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藏象的基本概念、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经络的基本概念、病因的基本概念、病机的基本概念、治则的基本概念。内容包括阴阳的基本内容、五行的基本内容、藏象的基本内容、精气血津液的基本内容、经络的基本内容、病因的基本内容、病机的基本内容、治则的基本内容。

第二理解目标,主要包括一分布,两应用,三个致病特点,四大功能。一分部是指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在人体的循行部位。两应用是指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个致病特点是指六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四大功能是指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基本功能,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基本功能,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了解目标,主要包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体质学说、疾病的预防等。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运用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体质等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23素质目标树立中医学思维,坚信中医,热爱中医,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提高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说学情

31教学对象笔者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刚从高中毕业的高中生,他们已经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但是他们的高考分数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刚步大学的新生,他们对专业的学习都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够足,原因是专业前景不明确,或者说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

32学习态度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的学习态度是热情的,认真的。因为他们对新学科感到很神秘,人本性就有探索精神,他们很想知道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4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教学方法根据本门课程以理论为主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一讲,二练,三讨论。一讲是指直接讲授法,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可以直接接受相关的知识点,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授课方法;二练是指案例教学法,举出临床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点;三讨论是指讨论教学法,是通过对重点知识的讨论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的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42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本门课程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视频、互联网等方面。

5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步:一退,二进,三回顾,四布置,五预告。一退是指每堂课在讲新的内容前,用两到三分钟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对上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记忆。二进是指每堂课的主要部分,即每节课要讲的新的内容,用时大约30min;三回顾是指讲完新的内容后,要给学生把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回顾,用时4min;四布置是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课后复习,用时1min;五预告是指提前告知学生下一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查找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医学进展。

6重点难点

对于重点的处理,主要采用五步法:一剖,二析,三总结,四强调,五歌诀。一剖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解剖,比如阴阳的概念,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把这个概念剖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自然界中,第二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第三部分是这些事物或现象具有对立性,第四部分是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二析是对剖开的每一部分进行分析。三总结是对重点知识的总结,很多重点知识太多,纷繁复杂,学生很难背诵,这时要给学生总结,比如在讲病机时,阴阳失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学生很难记住,也不好理解,通过总结帮助学生记忆,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为热、红、数、干、乱,热指身热,红指面红、目赤、尿黄,数指脉数,干指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口干舌燥,乱指心烦,甚者出现神昏谵语。四强调是指强调重点知识对以后学习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如阴阳学说,《中医诊断学》强调“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中药学》中每味药物要分阴阳,《方剂》中每首方剂要分阴阳,临床各科的各种疾病的证候要分阴阳,比如《中医内科》的黄疸,要分阴黄和阳黄。五歌诀,通过编写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一些知识点,比如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可以编为“阳主热来阴主寒,阴阳寒热想周全,想不周全要人命,想的周全赛神仙。”对难点的处理,主要采用两步法:一补、二简。难点是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产生难点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所储备的知识不能解释他所面对的知识点,所以需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需简化知识点,把抽象的、晦涩的、深奥的知识点变成具体的、易懂的、浅显的知识点,让学生容易学习。

7体会

在十年的教学中,笔者的体会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讲的好与不好,精彩与不精彩,和平时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需博学广识,与时俱进;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作为老师既要讲授正确的知识,同时也要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点;优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88-01

1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1.1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本身的统一性都是在中医学上面非常重视的。自然环境与人体密切相关。自然界影响着人体的病理和生理上面的变化。人体的各器官、脏器以及组织有着不同功能,中医讲到肺主气、司呼吸,心主血脉、主神志。生五脏各自的功能是整体活动中一个组成部分,人体的各器官、脏器以及组织和生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来维持生理活动的平衡和协调。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出发,通过对病人外在变化的观察,然后再来提出护理的问题以及确定采用的护理措施。

1.2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自然界存在着赖以生存的关系,人体间接或者直接的被自然界的不断变化所影响着,机体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如果超出生理的范围之内,就会产生病理的变化。比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气候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对人体会有影响,春天比较暖和,夏天非常的炎热,而秋天比较凉爽,冬天非常的寒冷,这样的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万物都随着这样的气候变化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同样,人体也是这样,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工作,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做好气象护理工作,根据四季的自然规律,做好四时生活起居的护理工作。同时,夜间多观察昼夜变化对疾病有何影响。

2 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特点

2.1 中医有预防为主的思想,主要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中医护理切合了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几方面的需要,深获人心,人们都很认可和喜欢,中医护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 护理有很多技术的操作,都收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并且这些中医疗法适应的范围比较广,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和简单,没有毒副作用,效果好并且见效快,价格实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有:火罐、艾灸、热敷、推拿、日光浴、捏脊、针刺、温泉浴等等。

2.3 日常生活当中,生活起居的护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人类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密不可分,人类想要获得健康,生活起居方面必须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这方面在《内径》里面也有被提到。年纪比较大的人,年老体弱的在夏天的时候最好是晚睡早起,在冬天的时候最好是早睡晚起。

2.4 运动锻炼身体的护理对预防疾病以及提高身体的素质非常重要,拉拉筋骨,动动肢节,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全身肢体的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非常有帮助。通过集中精神以及静心,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2.5 饮食方面的护理,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中医的饮食护理,并不是单一的有一套方案每个人都可以用的,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来进行护理工作。体热的人适合选择清淡的食物。而体寒的人适合吃一些桂圆、羊肉等温补的食物。选择正确的饮食护理方案对身体的快速痊愈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不得盲目行事。认真仔细研究分析好之后再制定护理方案。

2.6 人的心情、心态方面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要保持一个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身体健康也非常的重要。

2.7 对于整体护理,它的思想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始终的。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护理工作。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的辩证观指导之下的护理方法。

3 中医护理发展前景

3.1 中医护理发展在就业方面的前景,可以在学校、医院、康复疗养等单位工作。通过一些主要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学到的知识都会用到工作当中。需要在扎实基础知识之下,不断的研究和学习。

3.2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两千多个中医的医疗机构了,其中,有上万名的人在从事中医的护理工作,是一直强大的专业队伍,成为了我们国家中叶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研究工作,我们国家临床护理已经有了一套到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并且操作技术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有刮痧、拔罐、放血、敷药等等非常多的治疗方法,并且效果非常好。

3.3 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中医就出现了,中医理论基本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的没落,是在明朝后期的时候。清朝末年时,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于我们国家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医开始涌入中国。到了期间,中医才得到了政策上面的支持,这可以发展起来,在我们国家,中医还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在国际上面,我们国家的针灸等引起了各个国家医学界学者的兴趣,并且还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中医护理相关问题,讲述了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中医护理的优势特点以及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对中医护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很多现在的研究成果都是依赖与古代人对中医的贡献,不禁让我们感叹古代人的伟大。珍惜古人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在这基础之上还需继续努力创新和研究,促进我们国家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文中提到的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点,注重各个方面的护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的有帮助。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很重视,因此,中医护理很多技术操作,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促进了中医护理方面的发展。为了我国中医护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专业技能要熟知、扎实。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第7篇

就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中医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实现课堂互动,切实提高中医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医英语 教学改革 翻译技巧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CM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reinforcing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d enhan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Key words: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C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lassroom interaction;teaching effect

近年来,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都开设了《中医英语》这门课程,可见英语在中医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中医英语的教学目的必然是让学生通过英语这一媒介,把中医介绍给世界,为全人类造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应用到中医英译的实践中去。本文就重点探讨中医英语的教学目的及如何提高中医英语的教学效果,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1 介绍翻译技巧和方法

作为大学生,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翻译知识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空白,而这对学习中医英语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让学生学好中医英语,必须先填补这一空白。因此在课程设置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翻译的基础知识介绍给学生,其中还包括科技英语翻译的一些特点,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则可循,而不是盲目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翻译。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翻译理论和实践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由此引入翻译理论的学习,包括翻译的原则、方法、技巧。由于这些理论对学生来讲比较生疏而且抽象,我就一一举例说明。比如,在讲到翻译技巧中的“增益法”(amplification)时我就举了这样一个英译汉的例子: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能量也能转化成物质。)其中“也能转化”就是增加的内容。我同时告诉学生,如果从中文“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能量也能转化成物质。”译成英文“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使用的是另一种技巧,学生马上就知道是“省略法”。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理解得非常透彻,印象也很深刻。然后,我还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运用这些学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学生反映效果非常好,而且饶有兴趣。

2 介绍科技英语的术语特点及句法特点

科技术语一般都比较长,不容易记忆,学生往往对着一大串长长的科技词汇感到无所适从。让学生掌握科技英语术语的构词规律对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价值,比如在介绍affixation(缀合法)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deoxyribonucleic acid=de(去掉)+oxy(氧)+ribo(核糖)+nucleic(核)+acid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对DNA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原来不知道这个术语是这样组成的,而且大部分的术语的构成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发现令他们兴趣大增。又如,“中医”这一术语经常被译为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这里用的是首字母缩略法。在讲到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时我主要通过举例和分析的形式把例句讲透,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鼓励他们在翻译实践中尽量有意识地关注和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3 重视语境因素

由于缺乏翻译知识和文化意识,学生往往只会在英语中寻找与汉语对应的词,而忽略了文化及语境等因素,从而造成错译、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因而让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同一语言的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的译法。比如中医有“少火生气”的说法。如不推敲“生气”在这里的含义而直接用“angry”来翻译的话,就完全曲解了原文,也会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另外,同一个术语,在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时,译文就必须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也就是要考虑译文的实际交际效果,[2]宜采用不同的译法。一般说来,对于医学研究人员、临床(西)医师或有志于学习中医的人,就适宜采用科技英语构词法中的缩合法、缀合法等构成的专业性强、比较规范的术语,这样便于中西医之间的贯通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而对于不懂西医但对中医有兴趣、愿意了解中医或有意接受中医治疗的普通读者群,由于他们大多不懂拉丁文、希腊文之类的,也不谙西医,如果译文中尽是由各种词缀组成的术语,会使他们望而生畏,也就起不到翻译的交际效果了,故应尽量用浅显的普通词汇,比如尽量选用根据复合法构成的术语[3]。如“高血压”一词,对于专业人士可采用“hypertension”,而对普通读者则宜用“high blood pressure”。

4 引入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4]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5]故而在教学中我既强调文化修养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又注意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同时又深化文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困难直接体现在语汇缺失与词义冲突上,即: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语汇,或者与译后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如在翻译“《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中的“动脉”时,我就告诉他们不能想当然地把“动脉”理解为与静脉相对的动脉而译成artery。中医古籍中语言非常精练,概括性相当强,有许多术语或词汇在英语中不能简单地找对应词(equivolent)。在阅读时要仔细推敲,只有准确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有可能忠实于原文。此处所谓“动脉”指的是脉之搏动,故宜译为pulse。

通过多年来中医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笔直认为介绍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加强翻译实践在中医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这门课就成了无本之木。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94.

[2]李虹.浅谈中医术语的英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81182.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J].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9.

第8篇

关键词:图表法;中医;教学

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目前我国各大西医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医学课程。但由于中医学的内容繁杂,理论抽象,且课时数少,对于没有中医学基础的西医专业学生,常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表式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图表教学法将教材化繁为简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中医学》,其内容重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综合运用两方面。相对西医理论来说,中医理论原本即抽象难懂,大篇幅的文字表述更让学生觉得艰涩枯燥,图表教学法则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各章节的重难点,通过运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克服了文字抽象、拖沓等缺点,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第三节脏腑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张表格,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一一列出,见表1,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便于记忆。

2图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光是给学生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除了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理解。而图表的运用则可以使抽象的信息更形象、更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运用图表教学不仅可以以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现,更可以用大量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例如,在讲授七情致病时,我们选取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图片便于学生理解,讲授悲(忧)伤肺时,学生看到的是林黛玉的图片,老师在此时提问:林黛玉得的是什么病?同学可以很大声的回答:"肺痨!",同时再引导学生林黛玉为什么得肺病,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忧愁伤及肺脏所致;范进中举中范进疯疯癫癫的形象也会让学生轻易的记住"喜伤心"这一知识。而在讲七情对气机影响的时候,我们选用怒发冲冠的女子和吓的尿了裤子的囚犯的图片,让学生深刻的记住了"怒则气上"和"恐则气下"。又如,在讲授中药章节时,因为授课对象并非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学习重点并非记忆大量药物的功效性能,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告诉他们中药不仅仅是植物,很多我们熟悉的动物、矿物以及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均可入药,并教会他们这些常用的中药的基本用途以及煎煮服药方法即可,且受条件所限,无法给学生实地实物参观的机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收集总结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中药的图片,包括该药物的原始状态(动植物本身)以及制成饮片之后的形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图片出现之后猜测是何种药物。实践证明,运用图片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对中药的理解也更加形象,更好的融入课堂。

3图表教学法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交接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对于课时数极少的护理专业学生,如何让他们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掌握这一知识点,图表的运用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见图1。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阴经和阳经,再用箭头将其按照循行走向连接,并标出交接部位,这样,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以及流注次序便一目了然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当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一张简单可视的图表,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使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及流注次序图

4图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表法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总结归纳,每一张图表都是经过教师的多种方式反复考虑, 最后讲解时取其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方法,以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对图表的运用更加熟练,并能学会自己总结归纳的方法,能将图表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达到了能力的锻炼。

综上所述,图表教学法不仅挖掘出图表化繁为简的潜在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记:祖国医学长期以来主要是用来治疗疾病,黄院长是如何将其应用于美容领域的 呢?

黄:碍容性皮肤问题及体态容貌方面先天或后天所致的缺憾与不足从中医的角度 审视是机体的失衡,也就是疾病,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风貌影响可能更大。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通过 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运用中药内调外敷,针灸刺激特定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节作用,达到协调脏腑 运化、疏通经络、平稳阴阳、维护机体健康的目的。机体状况平稳调达了,肤质润泽、身体 各部位比例协调是自然的。这与现代医学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的治疗疾患的机理相同 。因此,将祖国医学用于美容领域是非常有功效的。

记:针灸美容是贵院特色,其应用范围如何呢?

黄:针灸用于美容领域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对人体内分泌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如女性内分泌失衡常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或人体分泌激素的脏器、影响激 素分泌的脏器发生病变所致。针灸相关穴位,如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十七椎下等, 可促进排卵、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治疗因内分泌 失衡所致的碍容性疾病,如痤疮、色素沉着(尤其黄褐斑)、皮肤干燥松弛等,对女性月经不 调以及其他许多妇科疾病致肤色晦暗无华、精神萎糜等均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其调节代谢 、平衡阴阳的作用对于许多代谢性疾病,如肥胖,治疗效果显著。

记:说到肥胖,我想起贵院有句口号:"减肥虽呈热潮,塑形难在瘦脸",通过针 灸来美化面部轮廓、弥补瘦身之不足,可谓独辟蹊径了。

黄:时下各种减肥器械、药品、食品琳琅满目,但无论商家还是消费者,其目标 大都集中在减肥者体态的变化,具体是看体重的下降情况。然而许多"胖子"经过多种偿试 ,历经"千辛"后虽然体形苗条了,可颌面部的过多脂肪,仍会让觉得过于丰润。有一些人 虽全身减肥成功,但是不恰当减肥致脸部皮肤松垂、皱纹增多反而"老化"了容颜。还有一 些人体重标准,但一张圆圆的胖脸,视觉上难免有肥胖之嫌,徒增许多遗憾。鉴于此,我院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提出了科学瘦脸方案以解决这一减肥难题。

记:永康中医美容院具体从那几个方面来"瘦脸"呢?

黄:主要是采用针灸疗法配合我院研制的紧肤粉和紧肤凝露对脸部进行美容塑形 同时补充营养。达到美化面部轮廓、祛双下巴、祛眼袋、祛皱纹等目的。

记:针灸为何能"瘦脸"美容呢?

黄:针灸脉冲作用于脸部,刺激皮肤深层肌肉,加强其收缩运动,促进局部脂肪 分解,收紧松弛之肌肤,达到局部减肥目的;而且选择相应体穴进行针刺有调节内分泌、平 衡体液、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面部肌肤的营养供给,使肌肤恢复自然的光泽与细腻。如 祛除眼袋时,体穴选脾经,健脾除湿,局部针刺太阳、鱼腰及阿是穴,既使得全身的经络疏 通,阴阳平衡,又改善眼睛及其周围组织代谢的微环境,并加强了眼轮匝肌的张力和舒缩功 能,达到消除脂肪、收紧肌肤的效果。

记:一般常取哪些穴位?

黄:我们在进行针灸美容时,首先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具体 选穴一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辩证论治循经取穴;其二,是根据脸部肌肉分布及其收缩情况 ,结合肥胖具体部位取穴。因面部肌群小而复杂,舒缩方式各不相同却又密切配合,取穴比 较灵活,而且针刺的方向、深浅、手法、电针电流的强弱也有讲究,若不熟悉其面部生理解 剖特点而盲目针刺则非但无效果而且还会有危险;其三,要依其个人的体质体形远部取穴, 这一点很重要,疗效差别也往往在此。

记:噢,黄院长,经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少人也运用针灸进行减肥, 但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这不能说针灸方法本身不行,而是与其辨证失误、选穴和手法不当有 关。

黄:对,是这样的,中医学理论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个体间的差异性很 大,既使病症相同的两个个体,病因却可能恰恰相反。故看似简单的针灸,其良好的疗效是 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基础上的。

辨证是否准确,施治是否合理,手法操作、穴位选择与配伍是否恰当等,既与施治者的中医 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有关,更是其长期实践经验的累积和领悟能力的体现。不同施治者对同 一病症的治疗效果相差非常大是可以理解的。

记:黄院长,我还听说贵院李永康教授有几套享誉海内外的独特针灸技法,希望能 介绍一下?

黄:一些顽固性皮肤疾病常规方法是很难治愈的,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反 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对于囊肿、结节型及聚合性痤疮,采用"十字交叉法" 、"五羊围虎法"治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在手法方面,"快速捻针法",在我国 台湾的《中国电视台》也曾有过报道,誉为"楚天三绝"。

记:近年,您和李永康教授多次参加各种国内国际美容学术会议,着重交流探讨了 哪方面内容,反响如何?

黄:我们将"李永康疗法"应用到国际美容界关注的课题"桔皮纹(Cellulite)" 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8年夏与德国、瑞士国际美容组织进行学术研讨"桔皮 纹的针灸治疗"、"针灸在医学美容上的实际应用范围"等课题受到欧洲同行的关注与好评 。同年,在国际医学美容学大会和第三届全国科学美容学术大会上,作了"针灸美容--科 学方法瘦脸的讲演,以其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方法和疗效获得优秀论文奖。1999年在21世纪 美容研讨会上作大会专题发言"中医美容临床的探讨"。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以文字形式与国 内外同行进行交流,我们的拙作《靓您容颜--中医美容指南》已经以四国文字:中、英、 日、德出版发行。

记:您的工作如此繁忙为什么还身兼武汉永康中医美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武汉永 康精细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 会副会长等这么多职务,是否会对您造成负担而影响您科研工作的深入进行?

黄:建国五十年来对于祖国医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政府的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里的 学究式的研究,人力、物力都受到限制,虽然也会出成绩但难以普及提高发扬光大。

我们走的是集科研、医疗、工商贸为一体的新路,为我们从事祖国医学的研究提供了自由广 阔的天地。这就是您的老师、贵编辑部姜如蓉主任提到的"审美活动价值取向"问题。她是 地道的科班出身,学究气也是够重的了,但她思想活,跟得上现代化,对祖国医学的前途寄 厚望于民间。我认为合理的功利主义非但是美容行业的价值取向,在科研中尤其是在推动祖 国医学的发展中,只有符合现代化市场竞争机制,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有了经济基础就可 以求规模、上水平、谋发展,弘扬国医国学。所以不能说是负担而是有力的支持,并且是一 种非常积极的相互促进。

记:谈到这里使我想到,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为中医美容职业培训学校,你们为此作了哪些工作?

黄: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对教学和科研人员,要求其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同 时,不断研究创新,积极拿出自己的科研课题和项目与国内国际同行交流;对于学员,除传 授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美容学知识,培养其美学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外,我们的主要目的是 普及中医美容知识,弘扬中医文化,防止伪中医美容对祖国传统文化形象的损害。

我们已为国内外培训了许多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其中国内约5万人,德、日、新西兰等国30 余人。国内外开办了近800家分院,接待了几十万求治者。

记:你们这种做法对发扬中医文化大有裨益,很值得其他同行参考学习。科技的全 球化,各种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没有特色的产品、技术很难立足于国际市场, 既使有特色的产品和技术也要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深究。这里,涉及的问题也很多。

黄:是的,我们在和国外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既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 ,但也同时面临许多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国外同行,象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国研究人员,为未经过科技处理的中草药熬出的黑乎乎 药汁的神奇疗效而叹服,尤其对不开刀、不用任何药物而"一针见效"的针灸惊诧不已,但 同时,也在用高科技手段对其机理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析。所以国内研究人员更应谨慎并加 倍努力。

对此我们已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包括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以及经营管理以商养研等各 方面进一步完善,若有可能,还非常希望和国内同行联合,团结起来,优势互补,以求破解 中医中药学中的诸多奥秘,通过我们民族自身的努力,使中医中药学走向世界先进医学的行 列,造福全人类。

记:听今天黄院长一席话,增强了我对祖国医学发扬光大的信心,振兴我国美容中 医学的主力军或许是在民间,希望你们在中医美容领域走得更宽广,使祖国医学迈向世界的 步伐更稳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