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4:48: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改革的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农村教育 新课改 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势头突飞猛进。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办学能力、师资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1.办学能力难于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
建国后,我国的教育经费由国家与家庭共同承担,改革开放后在教育体制上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由于各地区的差异,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投入更是微不足道,校舍不足,危房无法修善,学校环境建设无从说起,拖欠教师工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2002年后,国家开始推行,由县级以上政府统一管理,为补充教育投入不足,通过教育支付转移款来加以解决,但接的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摊子,又加上支付转移款本身的缺欠,依然无法满足办学经费的需要,因而形成了条件虽有改善,但推进改革速度仍然缓慢。
2.师资力量难于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首先,农村教师的构成复杂。就我地区而言,教师队伍主要由民转公、代课转正、中师速成、体音美综合、正规师范生等组成,同时他们的年龄偏高,文化底子薄,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其次,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师培训少,外出学习机会几乎为零,新技术的应用,新教法的学习材料不足,也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对新的教育改革的推进很是不利。
再次,师资外流,也是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农村教师生活环境差,办公设施简陋,再加上家庭、社会地位及相应福利待遇,孩子就学等原因,使得他们难以安心工作,安于现状。于是一些工作成绩突出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就想拼命外调,无形中使得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3.社会综合环境制约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首先,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不足。特别是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时期,因人员分工不由其分配,因而对教育关心程度不够,也就无法满足学校经费的需要,划归县级管理后,地方政府所负责任不清,也就又增加了推拖的借口,再加上地方经济不发达,造成有心无力,因而支持力度不强。
其次,家长的过分重视与不重视,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望与教师行业的社会评价,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学前教育几乎为零,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压力。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没达到预期要求就将责任全部推给教师。教师家访找不到人,让学生通知家长,竟然有家长以“我打麻将呢,没时间”为理由来推托。还有家长漠视教育,对政府抱有强烈的依赖性。当国家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考上大学毕业也不包分配,使得农民对孩子的读书心灰意冷,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钱子也赶不上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时,无形中使农村孩子失学辍学人数增多。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表现麻木,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有的动辄指责教师,完全把孩子推给了老师。有的以“贫”为搪塞,威胁学校。一些家长竟拿孩子的“贫困补助”和“两免一补款”去打麻将,赌博,下饭店吃喝,有的学生领了补助竟辍学了,老师家访时,听的最多的就是“俺家孩子多,没钱,穷。”似乎“穷”就是孩子不学习的最充分理由,“穷”就理直气壮,而不去考虑为什么穷,怎么都能摆脱贫穷。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岂不令人悲哀!也势必影响教育改革进程。
再次,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部分农村孩子厌学或不学。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总以为是给家长或老师学的,有的则把学习简单化。认为“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上厕所认识男女就行了”,有的则认为,考不上学还可以回家种地,反正饿不着。所以中学生辍学现象十分突出。
凡此种种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仍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直接挂钩,并以此对学校、教师进行排队,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不理想,老师不但要受到领导的责罚、家长的反对,而且会与评优晋级无缘;如果学校排名落后,势必影响学校的未来,教师的名誉。在这重重束缚之下,许多教师工作起来谨小慎微,恐有疏忽冒犯了细则中的哪一条,以招致末位淘汰的危险。对于社会上的许多新生事物教师向来都不敢在初期尝试,唯恐“犯禁”。总是在确认“没有危险,可以进入”的时过境迁之际,才去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总是走在时代后面,走在学生的后面。不敢冒险,难于创新。试想,这样的老师怎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如何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过重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感到身心疲惫,提高工作效率实在困难,转变观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综上所述,农村新教改的推进可谓举步维艰。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民族素质是责无旁贷的,但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人认为要想解决阻碍农村新教改的困难首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教育投入
俗话说得好“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教育如无经济基础作后盾,破旧的校舍、捉襟见肘的经费、谈不到的福利。如何能引来“名师”、招来“优生”、达到“优质”。
2.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加强教师专业化培养
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习中还要不断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与时代同步。这就需要学校、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同时加大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力度。教育需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献出一点爱。
3.要为教师减负
制定合理、完备的考核制度既便于领导的管理,又有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创造密切配合和谐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心理的压力,以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把师生从应试的绞刑架上释放下来,让“教”与“学”都成为快事。总之,以人为本。
4.家长的观念更要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靠学习,家长观念的转变同样需要积极健康的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做到这一点很难。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无暇看书,经济的困顿使他们无钱买书,环境的影响使他们无心读书,文化水平的限制使他们读不懂书,所以,农村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和督促,需要头脑清醒的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农村家长学校”的普及更是迫在眉睫。
5.正确教育孩子
有些新闻媒体的宣传内容不利于教育,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些规定,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溺爱、在纵容。由于年龄所限,孩子们对许多问题不能正确认识或看得不深入,如果在孩子犯了错误时,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除进行心理疏导外,在说服教育失败时,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
农村教育现状如此,深切呼吁全社会为农村教育出谋划策、排难解忧。
参考文献:�
[1]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历史教学 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77-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提高了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和不少值得我们忧虑和关心的问题,如教学设施与师资水平没得到同步提高;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化等等。为此,笔者根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1 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
2 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身心特点安排教学,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3 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首先,转变观念。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其次,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上公开课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
4 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农村中学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但实际上任务的重点在后一“为”上。
这种教育脱离农村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使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升不上学,则所学知识在农村无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学得少或没有学。最近对本校256名农村学生进行了一次“应用文”写作测试调查,取样统计数据表明了如下几点:
1.学生因缺少练习,未能掌握已学过的某些应用文的写法,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2.能写介绍信、合同书、说明书、电报、广播稿等8种应用文的学生均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17%,其中会写合同书的只有11%。
3.会写演讲稿、广播稿的人数占8%,能作对联的只占2%,会写调查报告的只占3%。
4.能识、会写“农村实用杂字”的,能写毛笔字的只有5%。
通过以上调查说明,农村语文教学脱离农村实际需要。不少农村初中对应用文的教学很不重视。
二、结合农村实际改进语文教学
如何使语文教学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认为,根本出路就在于接通农村生活这个源头,在改革第一课堂的同时,注意丰富第二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一)适应农村需要,加强应用文教学。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农村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对他们来说,会写各类应用文就是一种实用本领。
1.从发展农村经济现实来说,要让学生学会写合同、广告词、请示报告,产品说明书、发票、契约等。
2.从民俗礼仪来说,应让学生掌握请柬、祝辞、题词、讣告、悼词、碑文、对联等七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3.从参与行政管理来说,学生要能写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
4.从宣传与民事活动来说,要能写通讯报道、演唱材料、广播稿等。
5.从普法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增强了,知法、执法、护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要能写写、答辩状等。
(二)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教材或乡土教材。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加快教材改革步伐。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教材,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三)结合农村社会调查,进行写作训练指导。调查前,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基本要求。
1.说,是调查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应让学生着重把握以下环节:(1)提问(向对方提出要了解的问题);(2)引问(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可能偏离主题,怎样引导他回到正题来);(3)层递(怎样使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围绕主题发展下去);(4)趣味(采访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双方都进入角色)。
2.听,着重于“听记”方法的指导。应让学生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抓住契机。有的内容很重要,而说话者常作简述,这时就应指导学生抓住时机,让对方进行深入的表达。
(2)以点带面。即由一点想到与此相关的“面”,从而纵观全局。
(3)提纲挈领。对被采访对象的言论进行过滤,分析、归纳、综合,再作记录。
3.读,着重于写作鉴赏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参照物”。
4.写,这是写调查报告重要环节。先讲写作方法,进而“导写”勾划写作系列线,确立专题,划分小组--观察与采访笔记--调查报告--通讯或特写--议论杂感--“采珠”,搜集生动形象、丰富简明的群众口语,借鉴运用--谈整个写作过程。
这种写作训练在课堂内是无法进行直接有效训练的,应借下乡调查之机让学生在调查中写,在写中调查;在调查中改,在改中调查。
(四)结合生活进行适应农村特点的语言交际训练。当前,农村文化站(室)大多已经建立,需要大批文艺节目创作和表演人才;村广播室也需要采编人员和播音人员。所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辅导也是必要的。
(五)扭转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开设书法课;加强书法训练与小学衔接,迅速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书写能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六)组织“采风”及民间文学的搜集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记的能力。
首先,要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历年来,尽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缺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偏大,后续力量明显不足,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再由于30多年来的职称改革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从而导致部分教师颇有怨言,从而产生了消极态度。
此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广大教师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特点,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基层学校,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前要充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赢得广大教师的理解、认可、拥护、支持。
其次,要做好重点扶持工作。据了解,2000年之后,全国中小学校的初级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基本上是以年轻教师为主,而有限的高级职称的名额却又偏向教育行政部门中的教师、偏向城市中的重点中小学,导致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的名额少之又少,很多学校甚至多年没有晋级指标,造成符合晋级条件的教师越积越多,从而出现了许多矛盾。这些符合晋级条件的教师绝大部分在30岁到45岁之间,正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年复一年晋不上职称,工资待遇不高,感觉自己前途暗淡,于是农村的想方设法调县城,县城的想进市里,市里的活动调省城,或改到其他单位,另谋出路。这些情况已经挫伤了余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打破这一“坚冰”,就得对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采取“破冰行动”,不仅要加大经济投入,重点扶持,而且每年要派相当数量的优秀高级职称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到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支教2~3年,把一些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到贫困边远山区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改革教育,提高素质,共建和谐教育,从而打牢中小学教育基石。
再次,要进一步增加透明度。以往的教师职称评定在评审资格上近乎苛刻,不但要求有各种证书、论文、公开课,有的地方甚至还需要教师出专著。由于每年中小学中、高级职称的指标少,竞争激烈,在评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公现象。而那些一心埋头干工作、老老实实干事、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却不一定能够评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增加评审资格透明度,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制定出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与此同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基层学校在具体操作中要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完善的报送和评聘机制。基层学校要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考核办法,把好报送关,把师德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绩放在首位。
教学现状: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状况一直不好,教学条件落后,学生生源差,广大英语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想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剧,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深思!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怎样提高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为中心
学习者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达到新经验的建构,而不是从教师、从课本出发,在这种意义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另一方面,教师并不是跟在学习者的思路后面的追随者,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如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作用才共同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二、重视语篇
篇章是具有内在逻辑相关性的结构系统。实现了连贯的语句,并不一定就能够形成篇章,原因是连贯只能保证语句间能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但不能保证作为一个结构系统所必须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反映在逻辑关系上,就是逻辑的完备性。所以在处理课文时,尤应注意篇章结构的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如果重视篇章结构的分析,将有助于从整体篇章水平上理解课文,从而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起到积极作用。如果我们在课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句子是怎样构成和被组织到课文中去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段落中的逻辑结构,了解课文中的思想观点是通过怎样的结构表达清楚的,能够把握住一定的信息。
阅读障碍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阅读困难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生词,二是结构复杂的句子。如果文章中存在着较多的生词或技术性术语,或包含较长的由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时,学生阅读的自信就大大降低,为难情绪增加。带着这样的心理负担进行阅读,其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因此,如何进行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基本具备语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文章,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阅读前可加以适当的释疑;引导学生探索如何通过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词汇,通过背景知识或上下文猜测词汇的意义。这样可以抓住词汇学习的重点而又不至于占用太多的时间。
三、注重语言学习中“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的结合
语言习得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Krashen)提出的。他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就越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也明确地提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六级应达到20万以上;七级要达到30万以上;八级要达到36万以上。”根据这一要求,就必须选择和利用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开发阅读资源,同时利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利用新的传播媒体——互联网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那些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到网上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得语言复现频率增高,将会大大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克拉申指出,语言输入要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东西,但又不能超出学习者的理解水平。这样的输入材料对第二语言学习才会有利。
四、注重“精读”与“泛读”的结合
精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一定的阅读任务情况下而进行的。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广大师生主要的阅读训练和方式。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阅读技能。而,这种阅读时间、任务和材料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泛读是指在学生在自己空闲时间内、无任务的情况下看书。学生的自由空间大,视野广。它也是在学生自己的爱好下进行的,也有助于学生自己存储和记忆大量的信息。这样就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的各种阅读技能。
五、结束语
关键词:新一轮 农村改革 方位
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需要深刻把握农村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时代方位,认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以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力度推进各项改革。
一、加大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坐标中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方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改革,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占据特殊地位,发挥开创性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改革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总书记说:“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仍然需要由农村改革做出新的尝试、进行新的探索,仍然需要从农村改革中汲取智慧、积累经验。比如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等等。以农村改革的新突破带动整个改革的新突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为此,一方面,我们在以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农村改革,把农村改革放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中来考量、来谋划、来推进。另一方面,要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来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地位和任务,以农村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二、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坐标中把握新一轮改革的方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繁荣就没有全国的稳定繁荣;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过去30多年,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未来,农村改革也将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进程。所以,我们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切实加以解决。一方面,要跳出“三农”抓改革。借助改革开放促进城市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城市聚集的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发挥市场取向形成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反哺力度,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当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许多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城市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改革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所在,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希望所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的需求、美好的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好“三农”工作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扩大农民消费、拉动国内需求,以农村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而如何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地区,是贯彻落实全会决定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一、高度重视公共财政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央在新形势下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引导和支持。因此,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意识到公共财政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所肩负的历史职能和作用。
(一)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公共财政发展的责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治财政体制的存在,造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供给过程中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投入不足,并由此带来了城乡差距增大、农业基础结构薄弱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提升民生质量、缩小城乡差别为重点,必须发挥公共财政在其中“有形的手”的作用,按照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特点和要求,切实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水平,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范围,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构建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的长效机制,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二)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农村公共财政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县乡两级政府依存的财政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的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与农村公共产品支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形成了激烈的矛盾,为此需要将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另一方面,当前启动内需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就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将对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带来深刻的变化,将直接刺激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兴旺,并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累进增长。
二、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目标
重点财政总量有限的前提决定了公共财政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明确目标、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发挥财力的最大效益。为此,要紧紧抓住当前宁波“三农”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确保财政资金“有的放矢”。
(一)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把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投入作为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主要着力点。抓好农产品市场的升级换代,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确保各项资金足额到位,支持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和储备粮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支持各类贩销户、贩销组织销售农产品,规范发展订单农业。继续抓好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为主体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等活动,定期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销售渠道。
(二)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提高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助农增收项目,努力提升农民素质和就业、转业能力。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财政扶贫政策,通过结对帮扶、定点联系等方式,切实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三)积极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百万农民饮水工程”,加快城乡供水联网,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农村饮用水工程资金的补助力度和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和服务体系。发展农村通讯事业,基本实现全市宽带网络全覆盖。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初步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四)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筹措资金,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全面落实,积极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乡镇卫生院改造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统筹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和建设,整合农村文化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推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体制
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是发挥财政支农作用的核心环节。近年来宁波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完善以国家引导、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三农”投入机制,建立起了稳定的财政支农增长长效机制,推动了财政支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覆盖领域的逐年增多。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宁波应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全力确保财政支农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财政均衡保障机制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构建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均衡财力保障机制。从层级上看,应逐步改变市县乡财力水平差异过大状况,使各级政府都能获得履行基本职能所必需的财力保障。从区域上看,要逐步缩小市与县、北三县(市)与南三县(市)、富裕乡镇与贫困乡镇之间的财政悬殊的状况,缓解因费税改革而带来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从城乡关系上看,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缩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供给差距,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温暖农民。
(二)建立健全多元参与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农民、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各方的积极因素,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投身农村改革发展大潮的热情和主动性。其次,要加强政府引导,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形式,形成以农民自身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财政支农新模式。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税收等多种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实现财政支持与市场调节的有效配置。最后,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特殊作用。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跨行政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特殊作用,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p#分页标题#e#
我国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
我国即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日前,农业部会同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批复了北京市大兴区等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这24个试验区将承担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七大主题改革试验任务。
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玉田县等6个试验区承担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任务;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温州市等4个试验区承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任务;黑龙江省克山县、安徽省宿州市等6个试验区承担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试验任务;山西省朔州市、江苏省苏州市等4个试验区承担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验任务;云南省开远市、陕西省吴起县等2个试验区承担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验任务;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承担创新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验任务;安徽龙亢农场承担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改革试验任务。
农业部政法司司长张红宇称,24个试验区以县为主是出于风险可控的考虑。1987年开始,我国建立了30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涉及21个省市区160多个县级单位。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试验区推出了20多个试验主题和上百个试验项目,为推动全局改革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为决策提供了参考。
据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宋洪远介绍,上一轮试验成功的经验为中央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很多试验成功的做法都写进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如贵州湄潭的试验不仅写进1993年的文件,还写进了土地承包法;安徽太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验则为2000年制定全国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提供了借鉴;河南新乡粮食流通“稳购、压销、保量、放价”的改革试验,成为后来我国粮食生产改革的基本路径等。
数字
80.9%
继2006年、2008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2011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三次同类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收益感一直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三次调查中,农村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上升的比例分别为69%、76.3%和80.9%,均高于城镇居民。
1∶1.01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医疗保障的比例分别为55%和21%,城镇显著高于农村;2011年,这个比例分别增至89%和97%,农村反超城镇。城乡居民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比由2005年的1∶2.15缩小为2010年的1∶1.01。农村住院分娩率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异由2003年的34个百分点下降到2010年的2个百分点。
1696个
据银监会网站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1696个,实现乡镇机构和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从工作启动时的9个增加到24个。
499.64亿元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1月12日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说,2011年全年烟农总收入499.64亿元,同比增长30.8%;户均烟农收入3.6万元,同比增长24.57%。
一、深化认识
开展“三万”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抓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是培养锻炼干部职工、转变作风的良好平台。通过在全局开展“三万”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政策、兴办实事,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美丽乡村。全局要充分认识“三万”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切实转变作风,真正走进田头,走进农家,体察民情,排解民忧,扎实开展“三万”活动,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明确任务
(一)宣传政策。深入开展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实现“中国梦”、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宣传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使“三万”活动工作组成为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婚育新风的宣讲队、工作队,增加干部职工群众的改革创新意识,激发农村改革发展活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政策宣传,组织、引导、教育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广泛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
(二)增进感情。充分利用春节和春耕时节外出务工流动人口返乡的大好时机,深入走访群众,听取意见,聚焦“”,查摆问题,加强整改。开展走访慰问奖扶老人、特扶老人、老党员、返乡农民工、贫困女孩家庭、生活困难计生家庭等活动和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
(三)兴办实事。“三万”活动工作组要根据联系村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具体项目,兴办实事。
1.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加强村级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配备完善网格化管理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空间,充实服务内容,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大力筹措帮扶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开展塘堰疏挖、沟渠清理、农田整治等,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加强公路、村庄整治、安全饮水、垃圾收运局理、污水局理等设施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村庄绿化、美化家园活动,重点加强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以及村内公共活动场地的绿化美化。
3.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顺应民情,尊重民意,抓住农民群众期盼解决的突出问题,积极排忧解难,化解矛盾。
4.建立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文明乡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林网、农田水利等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机制、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农村社会治理体制以及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等。
三、落实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