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0:31: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图值千字”,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图片使用到了色彩、线条、各种维度变换、视觉感应、引发想象等多种大脑技巧,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右大脑皮质层,并使左右脑协同作用,从而开发大脑更多的潜能。图形经常比词汇更具有感应力,更简练、形象,也更易于触发更广泛的联想,从而增强记忆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图式―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图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用“图”来引领地理教学,建立“立体―图式”教学知识思维网络结构体系,另一方面用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彰显地理教学特色;“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原理、过程及规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将个体融入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思辨能力。
学科组文化建设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了哪些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特征并结合学科本质特点而创建的,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并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科组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学科教学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学科教学文化是学科教学的真谛和精髓,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领内化、启迪思考、创新实践等作用。
通过文化建设,使教师对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本质、学科特点、学科教学策略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最新的脑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等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最终形成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您获得了哪些指导和提高?
自参加学习以来,我始终带着“六心”而来,即一份对教育的恒心执著坚守,对新课程改革的痴心追寻,对教育科研的聚心追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汇心研究,对教育管理的精心探索,对学习的慧心无限渴求。六心合一,追求卓越。
学习中,我研读了28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了100多篇教育教学的博文。通过刻苦学习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新领域,使我对教育使命、教育规律、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教无定法,但须得法。通过工程学习,不断探索实践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每节课我都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原有知识储备、原有信息量,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完善思维脉络、培育创新精神,实现高效课堂。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满腔热情,还需要不断地交流、思考、反思、归纳、总结,形成独特的科技教育的育人风格和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心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用创新思维去点拨学生的思路”“用创新方法让学生深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使科技教育真正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之花”,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培训、考察、论坛、研修,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育教学思维更加灵动、教育教学实践更上一层楼。
您认为,青年教师怎样在学科组中学习、发展和提高,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
青年教师是学科组的未来和希望,是学科发展动力的源泉,是学科组建设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在学科组中,要深入学习和践行学科文化,理解学科教学的真谛和本真;要深入学习本学科的学科知识,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能力等,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从而为“如何教”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勤备课、听课、评课、议课、赏课、析课、磨课,汲取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从而不断自我剖析和自我校正;要勤于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等活动,不断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丰盈教育教学经历;要勤于总结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计算;知识迁移
前言: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学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小学生而言,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十分旺盛,认知与思考能力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成熟。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对小学生学习进行科学地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联想,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想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之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一、简述知识迁移理论
所谓知识迁移指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新技能和知识方面的影响,使其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知识迁移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什么知识都能迁移,它们之间还必须存在互相间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能够迁移的知识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似性。即,知识间要具有相似性,对象虽然不同,但其结构大体一致,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整数、小学以及分数的运算中,其知识结构就大体一致,就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第二,学生理解知识的水平。在这个层面中要把握住两个状态。其一,学生在迁移旧知寻求新知时,必须要深刻理解旧知识,牢牢把握住旧知识的核心;其二,新旧知识相互的影响。在知识迁移时,新旧知识间是相对性,也是双向传播的,所以学生在获得新知时会加强对旧知识的认识,还能将以前还不十分清楚的知识弄明白。第三,应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是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也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动机,应用知识也是知识迁移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将理论层面提升到应用层面的高级迁移。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办法
1、强化学科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要实现知识的迁移,就必须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则,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在基本概念以及定理、推论等方面的理解,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旧知识去深刻地理解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具备的旧知识能不能满足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如果不能,那么老师就必须要给学生适当地补充知识,以加强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概念和应用原则之后,才可能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
2、强化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努力搭建迁移通道
众多的教育家都认为所谓知识迁移就是人们的已有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所以说,原有的知识是知识迁移的根本,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就根本无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在知识迁移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是其核心,所以,要做到有效地知识迁移就必须要准确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所以,老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时,既要高度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善于引导和指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温习与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在新旧知识间找出其联系点。因此,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抓训练攻难点,以类比促迁移”这种办法,引导学生做到由此及彼,以旧学新,将难点突破,从而掌握新知,最后实现知识的迁移。
3、强化合理训练,提高迁移能力
在所有教学活动中,老师教学的障碍就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也是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的、重要的任务。老师要突破课堂上的重难点,笔者认为,老师首先必须要明确本堂课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还必须要采取正确的、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再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还必须要认真落实精讲精原的原则,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新旧知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融会贯通。
4、强化知识的同化调整过程,提升迁移水平
学生的认识结构在其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拓展与深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时,老师就需要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实施改组,与新知识相联系,找出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例如,老师在实施“节日广场”这节的教学时,学生在乘法口诀方面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十以内的乘法基本都能够利用乘法口诀得到结果,所以老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一遍乘法口诀,随后将节日广场投影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老师可采取提问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诀,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老师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同化与调整,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5、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方面的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
抽象概括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十分有利,笔者认为,学生所具有抽象概括能力越强,那么他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会越高,当然其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也就更加的容易。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时,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相关的形象具体的事物,以提高其感性方面的认识,因为较强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
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使知识迁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理的探究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实施的新课标教学中,探究情境是其中最具亮点的闪光点。探究情境对学生将抽象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是十分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以探究情境作为学习的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更加容易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操作的实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其思维,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知识,最终也达成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客观能力目的。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在设计探究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还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既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其重点,知识迁移能力也是数学思维的表现形式。数学知识本身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这也给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供了大大的便利。笔者倡导,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广大同仁还需为小学数学教学继续努力,创新出更多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好策略、好途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者单位:咸阳巿渭城区道南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志民.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J].教学与管理,2009
关键词:教学改革;可编程控制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21-03
四川农业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唯一列入“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等院校。自1994年设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以来,本着建立有效、适宜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宽口径”、“复合型”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为目的,在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研究和探索。[1]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首选课程。
PLC是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装置,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电力、电子、食品、交通等行业。经验表明,80%以上的工业控制可以使用PLC来完成。在日本,凡8个以上中间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都已被PLC取代了。当前,PLC、CAD/CAM和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产业。[2]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产联系紧密,运用的知识覆盖面宽。[3]教学改革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成为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PLC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以“一个基础,两个核心”为指导思想,既强调学生对PLC的基本应用能力,同时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谓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原理、PLC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常用指令、编程方法、PLC在控制中的典型应用。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低压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PLC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通过对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可以建立学生对PLC的理性认识。[3]
PLC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PLC课程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加强实训环节,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高层次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在国家建设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4]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PLC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个核心。
二、PLC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按照“一个基础,两个核心”的指导思想,重点对“三个模块”进行改革和探索,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拟定、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情况的调查和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调研,重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且把教学内容模块化、系统化。[3]在掌握PLC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PLC实验课程主要设计思想是,建立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结构丰富的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体系,使该体系的知识测试点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做到理论与实训合一,实践项目驱动理论。[5]
为了满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要求,在PLC的教学实践中,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由传统的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增强主动性。
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只有教学的成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深化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6]即专业课教师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三、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
1.理论教学
PLC课程内容包括传统的电气控制基础、PLC的原理及编程、网络通信和软件组态四个模块。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四个模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PLC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强调课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减少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低压电器原理部分的课程内容,突出电气控制中经典电路、典型环节及其设计思路;重点讲授PLC的工作原理及以PLC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强调PLC控制系统的网络技术应用;难点是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了自动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了其实际工程应用的属性,加强了实践环节。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先电气,后PLC”的顺序,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形成基本的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
PLC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校外实习。除了这些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组队参加各类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内容上以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为主,基础型、验证性实验为辅。由于PLC的实验内容较多,在规定学时内不能完成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开放性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提高对PLC的应用技能。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的第二个学期,此时,学生对PLC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PLC的应用能力达到初级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PLC的应用能力,达到中级水平,必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涵盖一些较为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了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如联网和组态设计。在硬件上,结合PLC技术的发展趋势,实验室购进了如群控电梯模型、触摸屏、变频器等设备,满足PLC控制系统设计对硬件的要求。有些系统,如锅炉、输煤系统、恒压供水系统等,实验室没有模型,主要采用组态软件进行模拟和仿真,既实现了PLC对大型系统的控制,又大大降低了课程设计成本。而对一些成本较低的控制系统,学生可以使用学校为课程设计所配置的实习经费,购买器件,实现PLC控制系统的设计。[7]
(3)校外实习基地。为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较高实践能力的要求,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现已建立了五个校外实践基地,保证了学生教学实习和课程实践的顺利进行。PLC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学校就近的实习基地进行参观,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讲解PLC在工厂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学生还可以与车间工人、技术人员交流,了解PLC的实际运行情况。
(4)技能竞赛或科研活动。学校、学院都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2009年,四川农业大学推出了“科研兴趣培养计划”,让优秀的学生组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完成教师科研项目的一些子课题,由学校和教师共同资助经费。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申报各类项目,如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2008年教育部推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之后,2008~2011年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到校级创新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4项,这些科研活动和技能竞赛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项目经验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并安排课程报告,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享有较为充分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既要使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开设了讨论式和研究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知识,提出疑惑和问题,共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实景教学
实景教学即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实体化,[8]使教学生动有趣、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如讲PLC工作原理时,和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控制及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联系起来;又如讲PLC的指令时,和电气控制中继电器的功能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同时,又能找到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差别和联系,使所有的课程体系融会贯通。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对抽象的知识采用采用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如在讲解指令时,通过flash演示其功能及其执行后观察存储器的存储状态;在讲解PLC控制系统时,通过组态软件演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动画演示和模拟仿真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既生动又活泼,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鲜活。[7]
3.课程报告
教学大纲修订后,教学课时减少,为了保证完成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报告,在一定的教学间隔,给学生布置读书报告,读书报告随讲授内容而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结合本课程最新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对所选的技术资料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点。学生在此命题下,积极讨论、相互交流,从各种媒体和资讯入手,不断积累与自己报告主题相关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觉地走到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紧紧地感受到最新的科技动态,从而增进对本学科的认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得到有益的科研锻炼,掌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达到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的效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使教学团队具有“双师型”素质,即要求教师能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既要指导学生实验,又能在课程设计、竞赛、项目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定期讨论,形成教学内容的交流机制。让理论课教师进实验室,熟悉每一个实验环节。同时,实验课教师进课堂,掌握实验需要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除此之外,还通过多种渠道来改善师资结构。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或学术报告;鼓励教师外出攻读学位或留学。随着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PLC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结束语
PLC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本着“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原则,重在PLC教学改革方案的形成和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创新,重在调研、总结、改革、优化和推广。我们以“一个基础,两个核心”为指导思想,对“三个模块”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2007级和2008级进行了教学实践,使PLC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培养出了更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能力和较强创新意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领域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应用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丽佳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
[2]刘.常用低压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谢云敏,李兵.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J].大众科技,2007,(98).
[4]邓何等.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5]夏艳萍.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9,(5).
[6]张世生.《可编程控制器》一体化师资建设探讨[J].教育时空,2009,(9).
【关 键 词】 理念;平等;高效课堂;兴趣;生活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育形势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加大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等。在2013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与理念指导下,联系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班级与校园管理经验,笔者认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勇于更新育人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处
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爱。” 爱学生是教师诲人不倦的力量源泉,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知道学生希望什么、需要什么、喜欢怎么做等。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小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心情和想法。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人格上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情感歇息的驿站和远航的港湾,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会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感情方面跟老师进行深入的广泛的交流。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孕育着无穷的希望,创造源源不绝的动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猎奇、好动和喜新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学习兴趣往往不能持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做到“寓教于乐”和“寓学于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使孩子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体验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就感,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推进数学生活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从经验中思考与探索,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本途径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就是将书本中枯燥乏味、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让书本与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如带领学生测量旗杆高度、计算国旗和操场的面积、关注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等等。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归纳、类比、推理、转换等数学思维方法,这样做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规范教育。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下转46页)(上接45页)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三)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新课标》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个人禀赋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同,课堂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优秀生的发展往往越来越一帆风顺,后进生的进步则显得拖泥带水。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更要注意把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整合班级资源,制定包括班规、课堂纪律、评价和反馈机制、小组合作、竞争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让学生的行动有指引、有监管,让教师的行为有参照和标准。完善的制度才能有力地保障已经建立的良好班级文化不被弃用或者破坏。
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精通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充分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优势,及其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教师要有能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具体地解读题意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把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总之,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以更加投入的爱心和更加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的观点只是引玉之砖,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同仁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为小学数学的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杜贵军. 试论数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方向[J]. 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4).
关键词:智能手机;大学课堂;英语教学;希赛可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2-0001-05
一、相关研究
智能手机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比如与传统普通台式机可以媲美的计算能力,基于语音和文本的即时通信功能,拍照、录像、播放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功能,上网功能等等;而在价格上则越来越低、易于接受。所以,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6.20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90.1%,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从职业上而言,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最大的群体,占比25.2%。从年龄上看,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大,比例为29.9%。”[1]。20岁以上的学生,绝大部分应该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了。在国外,2012年Tindell & Bohlander 统计,95%的大学生每天带手机上课[2]。
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后,其实就是拥有了一台功能不菲的计算机,或者说可以取代早期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计算机了[3]。与早期的台式机不同,手机便于携带,可以随着学生进入课堂,也可以在课后使用。手机与笔记本、平板电脑相似,都是一种移动设备。这些移动设备在教育上的应用,就是移动学习。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已经有很多研究。Wu, Wu, Chen, Kao, & Lin (2012)采用元分析的方法[4],系统分析了2003年到2010年的关于移动学习的164个研究,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关注学习效果以及系统设计,调查问卷和实验方法是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机和其它个人设备是移动学习中最主要使用的设备。
这些研究中有些介绍了如何应用手机的做法,比如教师通过手机文字短信(SMS)或者多媒体彩信(MMS)、podcast等方式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和内容[5];学生通过手机的上网功能访问老师指定的网站和教学资源,完成作业、测试、反馈、讨论、维基等特定的课程活动[6];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手机的录音、拍照、录像等多媒体功能记录过程性内容,并上传给老师或者同伴予以评价[7]。大量研究也表明,移动设备在课堂的应用能够对课堂学习产生正面影响,比如,提高课堂参与程度[8],增强学生主动性[9]。
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未涉及到智能手机在传统课堂的应用与常规考试成绩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将聚焦到如何将智能手机应用到大学课堂教学上,及其对学生常规考试成绩的影响。
二、教学系统设计
希赛可系统CSIEC (Computer Simulation i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一个智能的、个性化、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系统[10]。我们之前基于该系统的研究证明[11],来自中国四所不同类型中学的实验班学生在机房的多媒体微机上使用它学习英语,经过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学习,成绩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那些使用传统方法学习的对照班的学生。我们用响应性的HTML 5技术改进希赛可系统后[12],学生可以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访问它,简便易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被全国多所大学所采用。参与我们研究的某所大学的一年级本科生也使用了该套教材的第四册。它包括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新的单词和短语,全书共有 348个单词和短语。针对这个教学要求,我们在希赛可系统中为每个单元设计了两种类型的练习:填字游戏,根据发音拼写单词并选择英语和汉语词义。
第一项活动是填字游戏,如图1所示。与传统的静止的填字游戏不同,每个学生所看到的填字游戏矩阵里面的单词内容是不同的,或者说是个性化的。当填写完行和列中的内容并点击按钮“Check crossword”提交后,服务器会检查答案的正确性并反馈给用户。考虑到手机屏幕较小,我们将填字游戏的行和列的最大字符数限制在10以内,以尽量保障学生不用翻屏就能看到填字游戏的全部内容。
第二项活动是“听音写词选意”,就是根据一个单词或者词组的发音,拼写单词,选择其汉语和英语意义,这些意义解释都来自课本后的词汇汇总。课本中有些词汇只有汉语解释,没有英语解释,则题目中也只有汉语意义的选择。尽管一个单元中所要求的词汇总量是确定的,这种听语音写词选意类型的题目总量对所有学生都是相同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但是在做测验的时候,每个人看到的题目顺序是不同的,每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也不相同,所以这种测试也是个性化。图2是某个单元词汇“听音写词选意”活动的一个界面。其中第一个单词既有汉语意思又有英语意思的选择,第二个单词则只有汉语意思的选择。
学生做完题目并提交答案后,即刻就看到成绩和做题的详细记录。图3是某个学生做题后看到的反馈结果,它显示出该生做这个测验用了33分钟51秒,答题正确率为91.40%,并且获得一个内容为“Super star!”加5个大拇指的奖励性评价。左上角还显示每道题目的正确性:绿色为全对,橘黄色为部分正确,红色为全错。而每一道题目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正确答案也都显示出来了。
三、研究设计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假设教师指导下的大学教室中的智能手机课程整合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正面影响。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设计一个大学生参与的准试验,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允许带手机到教室的。从2014年2月到5月,北京一所大学的两个班参加了该实验。每个班都有98名一年级学生,由同一位英语教师授课,使用教材相同,都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教学内容和进度、考试内容和方法完全相同。上课教室也相同,学生手机可以通过校园无线网上网。
在前一个学期(2014年1月份)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是 50.1 和 53.2, 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 P=0.006
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调查了学生拥有智能手机以及能否上网的情况,发现90%以上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并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上网。所以,我们为每个学生开设了希赛可系统的账号,基本上都是每人的姓名,简便好记。对于没有手机或者不能用手机上网的学生,我们则为其免费提供一个7寸的平板电脑,使之可以借助平板电脑和无线局域网访问课程系统。
从2014年2月26日第一次上课到2014年5月28日最后一节课,实验班上课的设计是:教师先按照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在最后10-20分钟,让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登录希赛可系统并参与本单元相关的教学活动:填字游戏和听音填词选意。当然如果课上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外可以接着使用系统。教师可以把学生参与单元活动的统计结果通过教师机投影到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
对照班学生也分配了登录希赛可系统的账号,但是不能参与单元活动;只能参与词汇前测和后测。教师要求他们平时也要加强词汇记忆和应用。词汇前测和后测是希赛可系统内的测试,内容相同,都包括50道听音写词选意题目,它们是从8个单元的题库中随机选择出来的。在2014年2月底的第一次课上,老师请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参加了前测,在5月底的最后一次课上,又请两个班的学生参加了后测。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强制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这些词汇前测、后测和平时的单元活动,也不将参与情况与期末考评挂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这次准实验研究。
四、实验结果
1.常规考试表现
为了比较两个班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业表现,我们收集了学生在常规英语考试中的成绩,包括实验前的考试、实验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以及期中考试的成绩。这些考试的平均成绩,以及比较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p值都列于表1内。实验前于1月份举行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可以看作前测,实验结束后的6月底初进行的期末考试可以看作后测。这些考试内容是由大学公共英语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
前测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低2.98,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 P=0.0080.05,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应用智能手机参与交互性的课程过程,缩小了对照班在常规考试中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前测的统计显著性缩小到后测的不显著。
2.词汇测试成绩
表2列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词汇前测和后测中的平均成绩,以及两个班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 P,以及每次测试的参与人数。前测中,实验班27个参加者平均成绩是34.4,而对照班52名参加者的平均成绩是 41.2;两者差异6.9,统计意义上不显著(p=0.110>0.05),可以认为在词汇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是相等的。后测中,实验班80名参加者的平均成绩是65.6,而对照班55名参加者的平均成绩是66.7,两个班的差异1.1,统计意义上更加不显著(p=0.791>0.05)。可见,实验班通过参与智能手机支持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缩小了与对照班词汇测试的成绩差异,并且参加人数也增加了将近2倍。
同时,因为前测和后测内容相同,同一个班的前后测成绩对比是有意义的。实验班的后测平均成绩比前测高出31.2分,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比前测高出25.5分。
为了解学生使用系统的成效,很有必要仔细考察两个班中都参加了前测和后测的那些学生的表现。我们发现实验班的27名同学和对照班的41名同学参加了前后两次测验。表3列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词汇前测和后测中的平均成绩,以及两个班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 P。前测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低了6.2,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p=0.167>0.05,统计意义上不显著;后测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的平均成绩高出2.7,无显著差异假设T检验(双尾)的概率p=0.644>0.05,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从纵向比较来看,实验班后测平均成绩比前测高出35.8,而对照班仅高出26.9。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各自的后测成绩都显著高于前测成绩。
五、结论和讨论
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词汇训练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教室内的无线网络访问这个系统,并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我们在一所大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运用这套系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准实验研究:实验班(98人)的每次课程结束前的10-20分钟,教师请学生自愿使用这套系统进行词汇练习;而对照班(98人)不使用这套系统;除此之外,两个班的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步骤等完全一致。在实验进行之前,实验班在英语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班;一个学期之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在词汇测试中的成绩差异也有了显著减少。另外,自愿参与这项实验的学生也有了增多。这项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在大学课堂上合理、适当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并改善其学业表现。
本研究过程收集的考试成绩数据证明了大学生在课上使用智能手机参与教学活动对以成绩为代表的学业表现的正面影响。这种正面影响的产生原因是智能手机作为客户端和希赛可系统作为服务器支持的及时反馈功能。实验班学生通过手机在课上和课外参加各种与课程词汇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并能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更加熟悉词汇的发音、拼写、含义和用法。而因为词汇是英语学习四种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基石,实验班词汇成绩的显著提高促进了普通考试成绩的改善。
教学中的一种最为复杂的学术活动是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和沉默学生的表达声音。本研究尝试激励全体学生借助智能手机的输入功能参与课程活动,并在自己的屏幕上即可看到反馈和成绩,也能在老师的演示下比较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表现。从统计数据上看,实验班参加后测的学生数量明显多于参加前测的学生数量,利用智能手机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交互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与实验班学生相同,对照班学生也可以带手机等移动设备到教室内,但是不参加基于希赛可系统的单元活动,所以没有实验班学生那样的参与度,在词汇测试中的表现不如实验班,进一步导致在常规考试中的成绩改善程度也不如实验班的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i/2016-01-22/doc-ifxnuvxh5088776.shtml,2016-1-22.
[2]Stockwell, G. Using mobile phones for vocabulary activities: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platform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0, 14(2): 95-110.
[3]Tindell, D. R., & Bohlander, R. W. The use and abuse of cell phones and text messaging in the classroom: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J]. College Teaching, 2012, 60(1): 1-9.
[4]Wu, W., etc. Review of Trends from Mobile Learning Studies: A Meta-Analysis. Computers & Education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 59(2): 817-827.
[5]Kim, H. Effects of SMS Text Messaging on Vocabulary Learning [J]. Multimedia-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11, 14(2): 159-180.
[6]Hwang, W-Y., Chen, C-Y., & Chen, H. Facilitating EFL writ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familiar situated contexts with mobile devices [A]. Proceedings of 10th World Conference on Mobile and Contextual Learning [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23.
[7]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 37-42.
[8]Munoz-Organero, M., Munoz-Merino, J. P., Kloos, D. C. Sending Learning Pills to Mobile Devices in Class to Enhance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in Network Services Configuration Cours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12, 55(1): 83-87.
[9]Uluyol, C., Agca, K. R. Integrating Mobile Multimedia into Textbooks: 2D Barcodes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 4(59): 1192-1198.
[10]贾积有,克劳斯・迈因策尔.运用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技术创造英语对话语境[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87-91.
[关键词]职业高中;实训课;素质;能力
一、实训课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应试教育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以考试为中心,以分论人。培养出来的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无法应对多元社会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日益严格,许多职高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历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难过求职关;有的毕业生即使进入用人单位后,难以承受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难以经受挫折与失败,无法独立开创工作局面等原因,最终不得不就业又失业。结合实作课教学,加强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
二、转变教师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1.转变目标观。由单一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形成,转化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从提高部分实训课优秀学生素质转为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素质。
2.转变人才观。改变以分数论人的偏见,从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育人出发,把人的发展作为实作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人的着眼点。
3.是转变施教观。由只对少数优秀生和学生学习期间负责,转变到对学生群体和进入社会后负责。使每个学生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通过实训课培养素质提高技能,为毕业后融入社会负责。
三、教学中应以师表作用和人格魅力育人
“教书育人”是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职高实作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应以“育人”为本位,把铸造学生灵魂、生命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完成。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艺的传授中,应自觉加强“立师德、树师表、强师能”方面的自我修养,注重以自己知识丰厚、技艺精湛的良好人文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勤奋好学、广采博览的严谨学风;心胸开阔、品格高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与行为的楷模。
四、重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1)专业气质。教师应结合实训课教学,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外在气质与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相符合:(2)自信心。引导学生不要因自己学历低或社会经验少丧失信心,鼓励他们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能力,做好自我定位,重树自信心;(3)坚强意志力和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对压力和困难产生一定预见性,并刻意在技能训练中磨练其意志,培养他们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与耐挫能力:(4)良好的人格素质。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格素质是进入社会求职、就业、成就一番事业的基本心理素质和条件,从而自觉养成宽容、大度、善良、关心他人的高尚人格。
2.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重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通过听讲座或多与外界交流,培养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自知力、情感调控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正确认识他人、悦纳他人,养成善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素质和技巧。并通过实作课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素质的形成。
3.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教师针对职高生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学好专业技术,实现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预算教学;综合实践能力
我国目前建筑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摆脱不了普教模式的影响,即教学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但近年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另一种主张,即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来强化这种职业技能。对于这两种教育的思维与方向,应结合具体的专业进行分析,笔者不敢妄加论断。笔者从事多年的建筑、装饰等工程预算学科的课程教学,目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争议。以下是笔者对当前中职预算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以及笔者在教学思维与方法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预算课程的特点
预算课程的综合性这是因为预算课程是建立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基础之上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能力,即学生要看懂建筑施工图,对建筑结构构造要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施工的过程、工艺及建筑材料能大致了解,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其费用。
预算课程的实操性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会独立编制单位工程预算。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理论上学会预算方法是不行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了解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及计价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预算方法的理解。
中职预算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课程教学不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目前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他们在学习预算之前已经学过建筑类相关基础课程,但学习这些课程时是孤立地学习,真正做预算时不善于将建筑构造、结构、施工及建筑材料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对建筑物的整体感觉与认识。有的学生甚至连施工图都看不懂,所以在学习预算时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中职预算课教学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目前中职预算课教学中有一种误解,认为预算课就是教预算方法,因此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具备学习预算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因而按自己的思路去组织教学。结果发现一遍遍地重复工程量计算方法或预算方法,而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信心,教师也失去耐心,最终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预算课程教学理论化,学习时过于抽象预算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虽然教师很清楚该学科的性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由于案例准备不够或者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而使教学理论化。如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细,条款很多,教师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将规则解释一遍,缺乏直观地演示具体的实例,给学生实训准备的预算实例又太过简单,缺乏代表性。结果学生学完预算后只是背了大量的条款规则,理论上的预算知识很丰富,实际做预算时无从下手。
将预算课程的教学变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与理论化的教学方式相反,另一种预算教学倾向是将预算课程看成是单纯的技能课,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训,而不注重教学中的归纳和总结。预算课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应用各种建筑相关知识的综合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会进行具体的计算,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能力。简单地说,如果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实训让学生去理解预算方法而不注重对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实训可能确实会做一份或几份简单的单位工程预算。但学生就业后所接触的工程会很复杂,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预算课程教学的思维和方法探讨
预算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感觉”学习预算课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的能力,这并不是要求教师简单地复习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从建筑、结构、施工、建材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认识建筑物。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进行建筑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学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就很容易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去参观工地。例如在讲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前,带学生去正在开挖基坑的工地参观。这样学生对坑槽开挖为何要放坡、如何留工作面、坑槽应挖的深度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在讲解挖坑槽体积的计算时,不用教师费劲地讲解其工程量计算方法。学生就会根据所学基础的尺寸和标高计算应挖坑槽的长宽高,自己完成计算。
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算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方法和原理很简单,但实际计算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较复杂。如在计算工程量时具体计算步骤怎样,遇到不同材质、不同构件、不同工程特征及一些特殊情况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学生在没有实际做过具体预算之前是不清楚的,而教师在知识讲授时也不宜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讲一遍,最好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预算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和练为主导,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提示及归纳总结上。如笔者在讲解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时,先将墙体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讲解给学生:墙体工程量按体积计算,应扣除柱、梁、板等砼构件所占体积及门窗洞口所占体积。在学生练习时遇到了具体的问题:柱、梁、板的体积和门、窗体积怎样扣除?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看教室墙体构造,框架结构柱、梁、板在整个墙体高或长度方向是通长的,而门、窗洞口在墙的高度和长度方向都不是通长的,就像一个大的四方板上挖了一个小洞。这时学生很直观地看出:计算墙体净高时可由层高减去梁板高度得出,而墙的净长可由墙体轴线长度减去柱位即可。墙体按净长、净高及墙厚计算出体积后,最后再扣除门、窗洞口所占体积。这样学生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比教师直接讲解具体的计算步骤效果要好得多,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学生在完成一个部分的实训后,对预算的具体过程熟悉了,对预算方法也能更直观地理解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对预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不同情况时灵活应变呢?笔者的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如学生在学完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计算规则中没有讲到的情况:如天井要不要计算面积?外飘窗台要不要计算面积?等等。教师如果只是直接回答学生问题,学生工作后就很难处理其他情况。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了计算建筑面积的三个条件:一是上有顶盖;二是四周有围护;三是层高大于2.2m。这样学生工作后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用这三个条件来自己解决计算建筑面积的问题了。在学生学完课程并有一定实操经验之后进行归纳总结,能进一步理清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况,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融会贯通的能力。
关键词:军事技能课程;改革;军事技能素质;应用能力
实现指挥员军事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部队院校技能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围绕培养提高学员的军事技能素质和应用能力作用,系统改革技能课教学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转变观念,改革技能学科的教学内容,建立与素质教育和世界新军革相适应的技能学科体系。军事技能学科的内容改革,应着眼于信息化战争特点和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本着区分层次、提高起点、突出重点、军文渗透、指战结合的原则,按照“新、精、通、会”的思想构建内容体系。“新”就是充实新理论、新知识、新装备、新技术、新训练。“精”就是精选内容,精选方法,把理论讲精、把技能练精。“通”就通晓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战术运用和军兵种知识,把原理学通、用法弄通、训法搞通。“会”就是会讲、会做、会教、会应用、会组织训练。
首先,军事专业技能学科如战术、轻武器射击、军兵种知识与技能等学科都应按照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以打牢技能基础为重点,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目标,以战术应用为目的,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教学,强化技能基础,把专业技能练精、练活、练实,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内容上区分层次,提高起点。在训练时间的划分上,应加大应用训练的比重,科学划定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和新战术应用的时间比例。在内容的编排上,应以理论、技术、应用三者相互服务、相互依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技术操作熟练和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合理编排内容,达到内容优化组合、时间分配合理、课目衔接紧密,效益明显提高的目的。
其次,科学编排技能学科的配当流程,按照互为基础,相互衔接,利于应用的原则,编定各技能学科的配当关系,构建比较科学的技能学科体系。编制教学流程应按人才培养方案所明确的各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来编排课目,只有按照技能训练规律和运用原则,制定教学流程,才能保证训练质量和效益。
第二,遵循军事技能教学规律,改革训练方法和手段,打牢素质基础,提高应用能力。军事技能教学与训练,同其他事物一样,都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实施教学和训练,才能实现训练目标。那么军事技能的形成过程和规律是什么,如何依据技能形成规律,确定科学的方法,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掌握军事技能形成过程,按照规律搞训练,才能提高训练效益,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制定明确的训练指标,包括时间、标准和措施等;练习速度与准确度并重,掌握基本要领后,逐步提高速度,使动作的准确度和敏捷性同时定型;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包括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表象训练,让受训者回忆训练中的每一个动作,越清楚越好,表象训练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技能水平;练习错误的纠正方法。可采取语言暗示、正误交替对比等方法进行纠正。
其次,加大训练的难度强度,强化技能应用训练,为战术运用奠定基础。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不但要求指挥员必须具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使军事技能与作战指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较强战斗力,和较高指挥素质。因此,军事技能教学,必须着眼信息化战争,从难从严训练,提高训练标准,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创设与实战近似的训练条件和环境,让学员在复杂、艰难、恶劣的环境下强化技能的熟练运用。
一是采取达标升级分层次教学,加快训练节奏,缩短基础动作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益。二是开展比武竞赛,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训练效果。三是开展军事技能心理训练,增加干扰条件,让学员在不良环境中发挥技能水平。四是加大训练的难度强度,把基本技能训练与军事体育、战术动作、军兵种知识运用等结合起来,建立各种技能学科分训联考机制,共同检验学员各项军事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让学员在高强度运动和复杂条件下发挥技能,为战术应用创造条件。五是开展技能比武和尖子培训活动,争当神、神炮手、技术能手,提高军事技能水平,培养技能尖子人才。
第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改革技能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军事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军事技能考核主要由两部组成:军事技能学科的基础理论,以文字笔试方式进行;技术和动作按照总参制定的军事训练成绩评定标准进行。其中动作和技术考核占主体部分。作为检验军事技能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标准,必须包括四项基本内容:一是能够检验掌握军事技能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标准,可通过理论考试来完成。二是能够检验军事技能熟练程度的标准,可按照军事训练成绩评定标准或根据指挥素质标准,制定高于评定标准的指标来考核、评价。三是能够检验运用各种军事技能完成规定动作的标准,这种考核标准,主要是评价学员综合运用军事技能的能力和素质,这种评价标准才能充分、全面地衡量出学员的素质水平的技能应用能力。四是能够检验组织技能训练能力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评价学员技能科目组训能力的标准。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践能力;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5-03
食品分析是整个食品质量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辅料和添加剂的分析,为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该课程在各高校的食品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通常都被列为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食品的分析检测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我校食品分析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不断尝试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为提高和体现食品分析中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将食品分析实验课列为食品分析理论课之外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对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的提高,加强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将实验指导发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每次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实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开始前对每次的实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让学生对每次的实验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减少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失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通过实验课程的有效设置和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对今后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各种实验的统筹能力。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实验设置中,我们尝试了对实验项目进行合并,有效安排实验内容,如进行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实验时,样品放进烘箱中要干燥2h左右,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安排了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程的时间,使学生在规定的实验课时内,参与更多的实验内容,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在今后实际的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中对各种实验的统筹协调能力。
3.增加实验课程设置的连续性,模拟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考虑实验内容安排的有效性外,还考虑了实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比如,将食品中的灰分测定和铁含量测定安排在两次实验课中,在做完灰分测定后要求学生将灰分保留,在后面的实验课中再做灰分中铁元素的测定,这样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了各次实验的连续性。同时,学生连续对同一种样品中不同成分进行分析和检验,这种连续性的实验课程设置充分模拟了食品理化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
二、注重对学生实际的检验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很多环节都是实验老师代为操作,如提前配制好试剂溶液,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后期的收尾工作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改革,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并全程参与实验的实施和收尾工作。实验教师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试剂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自己配制实验中用到的溶液,同时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效率,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配制同一个实验中用到的不同溶液,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实验课时的效率。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说明书自己操作实验用到的仪器,实验结束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并清洁实验工作台,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改革后的这种全程参与实验的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项目的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的食品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较完善而客观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考核制度,模拟食品质量检验员的考试
我们将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后,对其考核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通过实验操作考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分别从试剂的配制、食品中各营养成分的测定、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三个模块出发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并处理实验数据。每个题目都有多个考核要点,并且各得分点都严格模拟食品检验员考试中的职业技能鉴定要点,如配制某一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从浓度计算、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过程和实验的收尾清洁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结合学生平时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的实验课程成绩。这样一方面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以及通过实验课程学习后实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参加过这种模拟化的食品检验员理化检验技术考试后,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员考试会得心应手,增加食品检验员的通过率,也为学生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食品分析实验的目标是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评论等。我们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贯穿于食品分析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通过多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通过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良好习惯。在我们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中,增加了学生实验前对实验相关内容的预习,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出现的问题、自己的想法、原始数据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保持卫生,爱护实验仪器,让学生参与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和清洁环节,并且在实验中和实验完成后鼓励学生提出实验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我们还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的良好实验习惯,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对科研中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的预习、准备、实施以及收尾等各个环节的实验工作中,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科研中的实验操作能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强化了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练习,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工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建亚.《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4):61-62.
[2]常银子,余英玉,余筱洁,吴峰华.以《食品分析》为切点对实践主导教学的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42-143,154.
[3]李晓雁,甄润英,梁鹏,黄宗海.《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48-50,64.
[4]赵建芬,梁巧荣,张素斌,韦寿莲,严子军.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J].广东化工,2010,37(6):157-158.
[5]邱春江,李升福.《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8,(22):27-28.
[6]李兰扣,陈中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广州化工,2009,37(8):230-231.
[7]张旋,刘玲,纪淑娟,白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4-116.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9]刘长春,谭佩毅.食品检验工(高级)[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于劲松,杨波.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