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创新的想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0 10:31: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创新的想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技创新的想法

第1篇

关键词 科技传播;品牌意识;品牌建设;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70-02

科技传播,将科学的理念引入传播中,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观念理解、对待传播的内容。“指除科学的生产环节以外的其他所有科学活动过程,包括科学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以及在整个社会中的传播”①。

“没有信息,就不可能有发展”②。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对于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经济创新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当下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技传播促进。本文以长庚医院和玛丽亚医院为例,研究科技传播的现状以及对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策略使科技传播在企业经济创新发展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1 科技传播的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传播与传统的传播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如传播更加迅速、载体多样化、成效大等特点。

1.1传播更加迅速

信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公众能够更便捷、更迅速的实现信息的共享,传统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电子化,使得公众能够更快的参阅相关的科研信息,了解相关动态。特别是医药方面,各类疾病的治疗方式、治疗成效,以及哪个医院的治疗效果最佳,公众不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查到自己需求的相关信息。

1.2传播载体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应用让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播不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现在网络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的载体多样化。

全世界目前每年发表 400~500 万篇科技论文和出版 50 多万本科学著作,每天有 900多件专利问世③。这些内容如何让受众接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选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创新及其各方面的发展。

科学传播改变了旧有的传播方式,使得现代传承方式多样化,科学化。它沿袭了旧有传播式的功能,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潜移默化中影响这公众的消费取向。

1.3传播效果突出

科技传播突破了空间与地域的限制,通过多样的载体使得信息在更广阔的范围传播,实现了更广范围群体的资源共享,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设了很好的信息的支持。

科学传播从最初的单向传播过程变成了科学共同体、政府组织、媒体、教育机构与公众之间的多向互动过程,由少数个人的事业变成了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科学传播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企业的经济创新起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

以长庚医院和玛丽亚医院为例,与科协的合作的惠民活动,让这两个医院获得了更好的信誉,获得了众多的受众的认可,为他们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赢取了无形的资产。

2 科技传播现存在的问题

科技传播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在科技传播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2.1品牌建设的意识淡薄

企业的生存与消费者的选择息息相关,由于科学传播的影响,公众对于企业及其产品的选择很容易受到各种传媒的影响,很多企业都习惯于自己专研做技术,而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其实做好市场不仅仅需要自身过硬的技术,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否则还是呆在深闺人未知。在现在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品牌就是价值,就是一笔无形资产。就目前来看,当前市场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的问题,但一些企业为什么不愿意为品牌建设投入更多呢?

2.1.1广告投放的费用过高

目前市场上企业投放广告的前期投入过高,企业出于自身盈利的目的,不愿意过多的投放广告。而且有很多企业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企业广告的投放仅仅是在做面子工程,而没有把其当作是关乎企业存亡的大事来抓。

2.1.2企业没有认识到品牌的市场效益

认为品牌推广并不能够给企业带来实际好处,没有看到企业的形象背后巨大的无形财产。

2.1.3企业缺乏科技传播的人才

很多企业将其内部的报刊、杂志、网络作为品牌推广的全部,品牌推广的渠道不畅。传播语言专业化,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公众的兴起,缺乏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无法实现对公众素养提高的作用。

2.2缺乏制度保障

1)二医院、长庚医院和玛丽亚医院为例,内部都未形成明文的科技传播规章制度,没有从规章上支持科技传播,没有赋予科技传播人员应有的地位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使其无法全面地发挥作用,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传播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传播过程中知识的误传、传播内容和受众需求脱节;

2)科技传播人才的缺乏。以二医院、长庚医院和玛丽亚医院为例,他们的传播仅限于原有的传播方式,缺乏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及传播人员。

2.3科学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与受众素养之间的矛盾

科技传播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同时,它还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受到社会系统乃至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主宰着传播者命运和决定着传播能否进行,其中受众的素养也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3 加强科技传播的措施和策略

科技传播促进取得企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应积极转变思路、寻找对策,让科技传播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济创新。

3.1重视科技传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1.1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科技传播的顺利实施,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由科协牵头组织的“健康三晋行”、“耳鼻喉311援助计划”、“关爱女性行动”,参与医院的各科室医务人员在院长的带领下,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广泛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讲和义诊服务,得到了各界的好评。通过这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公众自我保健意识,在支持援助科普惠农会员和经济困难群体同时,为建设健康山西贡献力量。

通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众的健康素养,有助于公众形成良好的就医观念。医院向广大的受众传播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在方便公众、服务公众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3.1.2制定完善科技传播制度,培养专业传播人才

要为科技传播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其义务与权力,确立去在企业中主人翁的地位,同时为其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多种形式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尽力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调动科技传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后背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经济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3.1.3政府也应重视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科技传播人才

增加资金投入,强化科技传播的力度。拓宽资金来源,以确保科技传播的投入。科技传播并不单纯传播科学和技术,同时,它还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受到社会系统乃至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的影响。科技传播者应当寻求整个社会的支持,将科技传播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利用科技传播收集客户反馈,争取将工作做好,用自己的服务赢得更广泛的消费者,这样也为企业进一步的经济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3.2科技传播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合理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3.2.1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媒介的选择就意味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及传播符号,也会导致媒介中时空上的差异。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因此对于媒介的选择十分关键。媒介主要分为两种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包括网络媒介),其中印刷媒介的费用低、易携带、穿阅率高,适合深度传播。“印刷媒介,它们无需额外的接收终端,保存性、携带性较好,成本较低,传阅率高,适合深度传播。在各种大众媒介中,电子媒覆盖率最高,影响力最大,包括电视、电台、广播,其中尤以电视为甚④。”如在农村地区进行医疗技术的推广,选择广播和杂志的效果相对较好。这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和成本控制。

3.2.2面对不同受众如何选择传播内容

针对不同的知识层面和文化素养的受众传播的内容是有所差异的。而这一差异是由受众的接受能力决定的,因此选择传播什么样的内容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对传播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3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科普

科普工作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科学素养,而这一工作除了需要政府各个方面的积极工作外,还需要鼓励企业参与,建设场馆设施,在介绍自己企业的文化的同时,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不论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非常有利的。

4结论

总之,科学传播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血液循环机,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活力,对企业经济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改进不足,让科技传播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尹兆鹏. 科技传播的哲学意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1.

[2] WALLA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New Opportunities for Rice Scientists [J].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otes, 1999,24 (2): 12-15.

[3]翟杰全. 科技传播:迈向新的纪元[J]. 新视野,1999,5:36-38.

[4]陈佳贵,金碚,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第2篇

演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之间的协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污染治理,走低消耗、低排放、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而科技创新无疑将成为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通过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就如何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城镇化;驱动影响;灰色关联分析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以河北省为例,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8%,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凸显。水资源短缺、能源供求缺口大、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2013年河北省能源生产量仅占能源消费量的23.3%,能源供需缺口达23930万吨标煤;且以煤炭为主(占88%)的能源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空气污染严重。2013年河北省SO2排放量为128.47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工业排放占到了90%以上;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5.25万吨、烟(粉)尘的排放量131.3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显然,以单纯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发展难以为继,河北省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破解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化的关系,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化无疑是实现河北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生态城镇化及特征

自党的十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颇为关注,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如何走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等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一些学者基于生态城镇化理念,探讨如何解决区域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其中袁成达教授(2013)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陈璇(2014)、黄荔梅(2013)、邓大松(2013)、万晓琼(2014)等分别针对国家、省级层面生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生态城镇化的现状评估与战略选择等问题开展研究;但是目前从创新驱动角度研究分析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有王兰英(2014)从创新驱动战略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黄娟(2013)围绕生态城镇化与生态科技创新驱动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学者的研究讨论中,生态城镇化的概念逐渐形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的袁成达教授(2013)认为生态城镇化是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1]。黄娟等(2013)提出生态城镇化在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建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传统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是城镇化在这些方面的生态文明转型。所以,生态城镇化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等基本特征,它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2]。由此看来,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能称其为生态城镇化[3]。上述学者的观点表明,生态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破解城镇化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和谐等难题的一个创新之路。生态城镇化具有四大特征,即:生态化、个性化、人本化和循环利用,而最基本的特征则为生态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强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镇;三是加强城市防洪、排水管道、污水集中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城市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引导绿色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城镇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为此,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生态化”的实施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发展,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机理

在当今世界各国纷纷以创新驱动发展做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深刻变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生态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对大量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以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等创新为基础。其次,科技创新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提供必要的基础[4]。这是因为无论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管理等改造传统产业,还是依靠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来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都必须以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前提。最后,科技创新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运输处置是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生态难题,而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均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根源。为此,必须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为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驱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述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影响是否在现实经济中得到体现,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灰色关联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GreyTheory)的重要内容,该理论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创立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某一发展变化系统的动态过程发展态势进行量化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相关因素的关联程度[5]。如果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科技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应主要从科技创新的投入(人力、财力)、科技创新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指标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重点选取了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所有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11~2014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生态城镇化发展衡量指标生态城镇化发展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而且关注区域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不仅要体现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更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特征。为此,本文结合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等,选取了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排放SO2、单位GDP能耗、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8项指标,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其中,单位GDP能耗的2005~2011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但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缺失,本文运用相应年份的能源消费量和按不变价格调整后的GDP计算得到;其它7项指标的数据全部通过查阅《河北经济年鉴2014》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本文所用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各因素指标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素指标的全部数据参见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根据上述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和求解步骤,本文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序列R&D经费占GDP之比作为子序列X1(k)、R&D人员全时当量为子序列X2(k)、国内专利授权数为子序列X3(k)、技术市场成交额为子序列X4(k),并分别以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各衡量指标序列为参考序列,即城镇化率为参考序列X01(k)、第三产业占GDP比为参考序列X02(k)、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序列X03(k)、万元GDP能耗为参考序列X04(k)、工业排放SO2为参考序列X05(k)、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参考序列X06(k)、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为参考序列X07(k)、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参考序列X08(k)。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子序列分别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各参考序列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以此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判断。其各因子间的关联度计算结果参见表2。表2数据显示:(1)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子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整体影响非常显著,河北未来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2)科技创新能力因子中R&D经费占GDP之比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5个关联度排序第一(分别为0.935、0.880、0.846、0.868、0.928),2个排序为第二(0.928、0.898),且所有关联度均大于0.8,说明R&D经费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加大科技投入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新技术、新知识的开发与创造,都需要大量财力支撑为前提。(3)R&D人员全时当量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3个模型的关联度大于0.9,其他均大于0.8;同时,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R&D人员全时当量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有3个排序为第一(分别为0.865、0.939、0.929),说明科技创新的人力投入对城镇化的影响非常大。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最终是由人来进行的,优秀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资源。(4)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关联度均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关联度,说明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远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影响。由此表明,新技术、新发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固然重要,但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转让、真正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可见,加强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由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低下以及生态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得到进一步诠释。近来年,河北省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为引领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城镇化水平得到提升,2014年城镇化率已达49%,但仍低于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更是与北京(86.4%)、江苏(65.2%)等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河北省与北京、江苏等地区乃至全国存在着巨大差距。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为例,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河北37.2%、北京77.9%、江苏46.7%、全国48.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河北86.6%、北京99.6%、江苏98.1%、全国91.8%;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河北118.99万吨和179.77万吨、北京7.89万吨和5.74万吨、江苏90.47万吨和76.37万吨。就河北与江苏对比来看,人口总数相差不大,但江苏省地区总产值是河北省的近2.5倍,污染却明显低于河北省。由此可见,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化”水平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河北省同样与北京、江苏等地存在巨大差距。以R&D经费占GDP之比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来看,2014年R&D经费占GDP之比分别为:河北1.07%、北京5.95%、江苏2.54%、全国2.05%;而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河北29.22亿元、北京3137.19亿元、江苏543.16亿元。可见,无论是科技创新投入还是科技创新市场环境方面,河北省都远远落后于北京和江苏地区。

四、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较低是制约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目前,河北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在全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仅为第22名[7]。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第一,强化创新意识,加大R&D经费投入。针对目前河北省R&D投资占GDP比重较低的现实,应加大政府在创新上的投入,提高R&D经费占GDP之比达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研究以政府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投入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全社会R&D水平的快速提高,为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要素,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动力,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流动性。因此,必须重视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创新人才的积极性,留住并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高技术人才进入本地区,为提升河北创新能力构筑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第三,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河北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进程的驱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和强化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动科技研发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各类专利和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转化,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的良序发展。第四,改善要素市场环境,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搭建创新驱动的平台。一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和机制。二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如果土地、资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价格机制健全了,能够真实反映其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它们就能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就能被集约节约使用,相关科技创新也会在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袁成达.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DB/OL].[2013-07-21].

[2]黄娟,李枥霖.生态城镇化及其生态科技创新驱动[J].管理学刊,2013,26(4):22-27.

[3]万晓琼.生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4(5):130-132.

[4]赵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3):98-101.

[5]江景星.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5-137.

[6]郑凌霄.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176-178.

第3篇

德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进一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引导,不断提升学生应对不良心理、社会现象等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完整人格,提升他们遇到困境的抗击打能力。目前思修与法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教学改革的措施,实现大学生人生观、道德底线的有效构建,培养他们基本的法律常识。

二、《思修与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具有敏感的思想触角,当他们遇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之后,可能产生更多、更大的思想反应,从而实现他们的自我存在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这种积极心理教育理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不断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修与法律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普及他们的法律常识。然而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出:

(一)教学理论联系实践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论知识只是简单的举例,没有深入的将一些理论、概念进行社会问题的联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构建积极道德底线的理论基础打得不够扎实。

(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

因为这一课程在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属于公共基础课,但由于这一课程不能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更好的联系,学生对其重要程度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只是将其当做一种了解性的课程,甚至选修课程来对待[1]。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捋清教育目的

大学生在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想修养和法律教育的积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积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常识素养。首先,教师需要直面大学生可能存在的过度上网、校园暴力等问题,这是在一些学校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捋清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动态的教育思路,不断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产生原因,从而找准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不良思想的消减。再例如:在社会诚信这一职业道德的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现在社会关于诚信问题的一般现象。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像公路上的碰瓷行为,不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不过关。当教师列举出这些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不讲诚信的行为,诚信教育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对这一课程教学的兴趣,从而融入教学之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是进行积极思想修养和法律常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更多积极向上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事件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内容的选择将可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例如: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敬老院等社会机构的联系,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部队的纪律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思想。在职业道德方面,教师需要引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教育引导。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教师都需要选择大量的正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再例如:消?M者权益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使得怎样办,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运用问题贯彻整个教学。

(三)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积极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不断改进思修与法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情境模拟法、案例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是思想教育的中心,是我们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对象,教师需要不断引导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从而最终实现这种积极教育理念。在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不断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当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再例如:在学习“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一教学内容中,我们选用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分析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即:第一种方案就是将学生定位为市政协委员,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学生被设定到这一情境中,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另一种教学方案就是教师对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中间可以穿插学生的自由发言。上述这两种教学设计方案都是可行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着更多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有针对的选择,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变革;创新策略

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与学生的未来就业息息相关,传统的人物形象O计发型课程多集中于对简单技能的传输,与社会脱节,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的变革与创新研究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1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的实施现状看,普遍存在专业目标不明确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人物形象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往往想兼顾每门课程都能够拥有较多的课时,使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为全面,然而学时是固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课时分配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1.2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当前的设计发型课程与市场需求之间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审美眼光的停滞不前使设计发型课程不适于现代人们审美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未能跟上市场发展节奏,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与现代化的发型设计理念,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丧失了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1.3发型课程体系不完善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型设计课程、化妆设计课程安排相对均匀,学生所掌握的人物形象设计技能相差不大,且几乎同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展,这不仅会使高职学生在求职、就业中丧失竞争优势,而且会造成市场人才需求的空缺,因此,必须加强对发型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改革,使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1.4职业实训课程单一

这一职业实训环节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阶段,以此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岗位的衔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高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更要鼓励学生能够学会获取技能的方式与途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知识技能训练,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2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的特点

2.1时尚性

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主要是通过对专业发型原理知识的学习,并结合当前社会流行元素,设计出集发型设计、化妆、服饰等为一体的人物形象,其作为当下一门时尚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精湛的技能,而且对学生的审美眼光、文化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2.2实践性

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地依赖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操作才能够在训练中掌握发型设计的精髓,并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弥补不足,进而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人物形象设计发型的市场前景、社会需求等进行充分地了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2.3服务性

与其他设计类专业有所不同,人物形象设计发型专业具有服务性特点,该专业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中需要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与交流,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需掌握与消费者的沟通技巧,能够在交流中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认真倾听客户的想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3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的变革与创新策略

3.1健全设计专业师资队伍

建立优秀双师型资源库,聘请高水平的发型设计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教研活动多样化可促使教师掌握和社会、企业需求相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其次坚持“走出去”;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国外院校进行进修,结合当下发型设计行业发展情况,使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人物形象设计发型国际市场动态。

3.2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这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责任,也是人物形象设计发型教学目标的要求。学校部门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设计发型行业的发展形势,并对当前发型设计行业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整知识结构与教学模式。学校可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加强与社会岗位的接触,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进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发型大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活动,向学生讲述自身的真实经历,增强学生对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的认识,培养职业意识。

3.3融入现代学徒制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高职院校相对新兴的专业,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和当下就业动态相结合。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专业团队教师结合企业单位、已毕业学生反馈信息对学生就业最需求的课程进行设置,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为有核心竞争力和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毕业生。引入校内实训课程,加强课堂真实演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除此之外校企在合作中利用现代学徒制不断挖掘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促使知识转化为产能。

4结束语

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明确当前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发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有可行性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现代化人物形象设计人才,进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盛乐.关于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发型基础》实践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5,21(12):132-133.

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技创新;需求

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日益受到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来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的目标;同时,从农民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民衣食住行的改善、农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持。因此,从统筹城乡发展对科技创新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大大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2012年中央文件“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要求

党的十以来,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把科技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重视科技创新,增加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需要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未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前进的必然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能源缺乏、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这些难题。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这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现实情况,这就需要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需要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目前,人均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加快农业的发展取得的成效逐渐减小。另外,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不仅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要克服资源日益缺乏对农业的限制,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左右。因此,我们要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走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改善民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对农村科技发展的领域进行调整和拓展。农村科技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产业论产业的范畴。科技对农业发展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技突出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还需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形成自主创新的品牌,为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技术储备。同时,在统筹城乡社区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在村镇规划、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所以,改善民生,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把民生科技作为农村科技新的重要发展领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四、转移农村劳动力,迫切要求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且未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农民工主要还是参与仅需要体力的工作,他们的劳动效率不高且收入很低。在当前大量农民工进城的背景下,要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就业压力,就需要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水平。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增加就业机会。其次,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科技,加快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环境,从而为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环境基础。再次,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村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制度,加快先进技术在农村的应用,进而带动基层科技的快速发展;实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采取合理的农村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加强基层的主体性,强化基层科技管理职能,为农村劳动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合理对工农、城乡科技要素进行配置,加速把科技要素导入农村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城乡资源要素中科技要素是具有基础性、关键性、长效性的要素。坚持“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需要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必然要进一步创新科技要素配置机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政策和措施,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等引入农村一线。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通过科技进村入户等科技工作推进农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通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把握农村经济专业化、区域化、协同化的发展方向,培育一批农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村企业,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带头人,才能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六、健全现代农村发展运行机制,迫切需要加速科技体制创新

一方面,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多元化、新型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稳步建设,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广大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农村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而在科技推广服务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适应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涌现、发展并壮大了一大批创新机制以及相关的创新企业,如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技110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这样的形式引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村一线。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就需要提高运行效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但这些都需要以完善农村科技体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为前提。

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在新时代的要求下,科技体制逐步改革并得到合理的完善,加之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农村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在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1元投入,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元、2.12元、1.91元、1.88元、0.54元,科技的回报率则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的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1元的投入,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元、2.02元、1.95元、1.84元、1.37元,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

图1 科技与其他资源要素回报率比较

可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强大动力和重要标志,对城乡统筹发展也发挥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科技创新在新形势下具有巨大潜力。

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过科技促进“三化联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具体实践;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收入,充分发挥人这一创新要素的作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提高农村产业科技水平,促进民生科技的进步,加快生态科技发展,进而从整体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将科技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使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发挥作用,兼顾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就是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创新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才能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德敏.重庆市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55-57.

[2] 肖万春.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城乡统筹的体

制创新[J].湖湘论坛,2009,(4):84-86.

[3] 谢雅丽,王晓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

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120-121.

[4] 张鸿.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四川省为

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7):447-450.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思维;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62-02

一、引言

计算机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各类院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就面临着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压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应该注重对三种能力的培养,分别是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熟练能力、训练有素的计算机思维能力。从这三种能力中可以发现,各类院校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不断创新,使得教学方法、方式能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各个高等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流程不太合理

由于现在各个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性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而设的,且在大一上学期还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且考虑到很多中学都开设IT教学,所以很多大一新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也普遍较多,也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高等计算机教育需要从零开始的历史。

(二)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较少的情况,由于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就需要根据专业的情况来设计计算机的授课内容

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学生应该重点侧重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而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则更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且应该学习过程中具备必要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和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改进与优化

(一)分层教学模型

要成功地完成实现分层教学,其关键是实施高校的分级授课。所以,笔者所在院校也采用了分级授课的方式,具体如表1中所示。

(二)差异型教学模型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程体系的分类主要采用2+X的课程体系与方式,也就是采用两门必修课程与若干门选修课的方式。其中,两门必修的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软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的课时设置可以根据文科和理科的差异而不同。同时,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选择诸如VB语言、VC语言以及VF语言等。对于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从《计算机思维》、《JAVA》和《》中任选。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现在各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能够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信息量普遍都比较大,且在教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则被动地接收什么。所以,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核心位置,学生只是对教师所提供的知识进行被动接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受到不小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在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也难以对知识进行扩展,容易产生枯燥情绪,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现。所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状态,应该将在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法,并适当的进行改进:

(一)项目驱动阶段

在该阶段中,授课教师首先应该将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不过分组主要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在结合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为小组提供有趣味性、实用性和难度适合的具体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都巧妙的隐含进去。项目提出之后,教师不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应该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分析。

(二)项目的完成阶段

在该阶段中,学生需要对各种知识进行主动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来完成教师所制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指导,启发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

(三)项目的评价阶段

在学生完成相关的任务后,教师应该针对任务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评价,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展开互评,最后再通过教师的综合评价,为每一小组的成果给出成绩。

五、具体实施

对于各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其总体目标是要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大概的了解,要了解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式,以及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等。

(一)教学项目的总体设计分析

对于教学项目的总体设计,需要将每门课程中所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和内容都涵盖进来,完成真实项目的设计,且应该保证所设计的项目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在各科课程的指点设计的指导下,根据应该实现和完成的教学项目的载体任务的工作和研究流程,将课堂上所学的各个知识点都融入到项目的各个阶段中;从更具体的层面明确课堂公共课程的知识点,特别是相关学生及其小组所承担项目在不同阶段所蕴含的知识点和内容。

(二)子项目设计

项目中所包含的子项目,就是要将整个项目划分成多个不同阶段的项目,比如,算法设计就可以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功能的一个子项目。

(三)载体设计

1.驱动阶段。对各种知识点进行定义,并通过自然语言来实现对知识点的描述;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能够通过通用的图形或者符号来表示知识点或者内容,掌握各种知识点的基本逻辑结构,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表示规则。对项目组进行划分,在此过程中由教师负责项目的具体划分,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将小组划分成3~5个人,为每组指定一名组长,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所有子项目都不一样;在项目完成后,应该让每个组员都尝试过给不同的角色划分。所以,可以将项目的驱动阶段划分为记忆和理解阶段。

2.完成阶段。该阶段可以作为对相关知识点和内容的应用与分析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将过程转变为知识的阶段。

3.评价阶段。在评价阶段,就是要将完成阶段所用到的知识转变为元认知知识,也即是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互评,或者组内成员的讨论,从讨论中获得启发,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在项目的评价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小组内成员之前的评价,小组内每个成员都需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对团队内每个人的贡献大小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小组之间的互评,在不同的任务小组之间,根据所完成任务的质量、创新思维等内容进行评价。教师点评,教师在对所有任务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不同任务组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子项目的总体评价,可以根据小组之间的互评结果以及教师的点评,然后通过分配不同的权值,进而得到最终的得分;再根据子项目的最终得分以及成员之间的角色互评结果,在乘以不同权值的基础上,得到每个学生在子项目上的最终得分与成绩。

六、效果与分析

文中笔者所给出的教学改革方法已经在自己所负责的大一新生中进行了尝试,结果是在计算机软件布恩,年底所教学生的及格率比往年高出15个百分点,可以认为对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通过采用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对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生成,将教和学两个过程统一起来,有效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结果,最终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宏飞.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张F.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第7篇

关键词:稳心颗粒;房早;室早;频发早搏;心脏电生理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Wenxinkeli of frequent premature beats efficacy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Method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Cardiology Atrial and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all 80 cases of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oom early in group A and group B .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oom early group C and Group D . Results: A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QTcd compa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oom early and the front room ear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 Conclusion: Wenxinkeli of atrial premature ventricular premature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frequency of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were prem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an active role, can be effective against the occurrence of arrhythmia, clinical treatment which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use.

稳心颗粒,可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1]。因为其疗效突出、功能强大,在市场上备受广大消费者信赖,也被医务工作者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并有逐渐推广的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心内科房性与室性早搏病患各80例,将房早病患随机划分成A组与B组,每组40例病患。将室早病患随机划分成C组与D组,每组40例病患。所有病患都参照西药医学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诊断标准。参照病人具体病情为其提供原基础病情治疗。病患无论性别,年龄与患病情况,或文化程度与家庭背景方面都不具备差异性,存在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选标准为气短、心悸及胸闷等具备诸如此类临床症状满足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早搏大于每小时三百六十次或者每二十四小时八千六百四十次;对超过五个半衰期药物停用者;年龄十八至七十五岁间包含功能性和气质性早搏。给药方式:结合随机双盲比对研究,实验药物同对照药物的外观无异,并需要做编号处理,药物编号同随机分派表序号一致[2]。结束用药时,做接盲。观察方式:用药以前与四周时间依次进行心电图,二十四小时动态性心电图。观察并对比:二十四小时平均心率改善状况,在一个疗程四周结束的时候,对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对用药毒副作用和药物不良进行预估。

1.3统计学处理

第8篇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形式。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是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从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检测评估的整个工作过程入手,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拓展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的深度及广度。

二、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发展,它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几十年来,这种教育模式一直广泛应用于北美及其他工业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借鉴,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正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目前项目教学法已成为国际及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程。其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它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出发,奠定良好的基础。Office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文字处理模块是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也是本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以这个项目为例,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Word文字处理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文档的格式化、文档排版、表格制作、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内容多而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单元接一个单元地给学生讲解,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离散的、点状的,往往是学到后面又忘记了前面的知识,效果不理想。为此,改用项目教学法来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把它设计成一个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为单元划分教学阶段,将知识点融入其中。对涉及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本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如表1。

表1 “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与步骤 活动内容(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准备工作 电子版报设计基本知识,Word文字录入、排版、格式化、设置页面、图文表混合排版的知识与技巧的学习,设计素材的收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收集版报的相关信息,制作电子版报所需的知识的准备与技能储备

制订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学雷锋电子版报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提出实施任务的计划

做出决策 编写学雷锋电子版报的文字材料,明确工作任务,并做好任务分配表 学生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最后由学生决定方案

实施任务 创作学雷锋电子版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检验任务 与校团委、学生会宣传部进行沟通,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学生与校团委老师、学生会宣传部干部(模拟)共同完成检验工作

评价任务 对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Word文字处理技巧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方面,教师和各组代表共同确定各小组的等级

(二)项目的实施

1.布置任务。本项目可划分为5个工作任务:(1)文字录入;(2)板报的格式化;(3)合理安排版面(排版);(4)统计本班好人好事(表格);(5)让版面更加靓丽(插入文本框、图片、艺术字)。

2.分组实施,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按优生差生互补的方式进行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选出一个小组负责人。学生通过组内的讨论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明确学雷锋电子版报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根据各人的特长具体分工,如打字快的同学负责文字录入,有美术特长的同学负责版面设计,善长图片处理的同学负责处理图片。尽量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让人人参与其中,共同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3.预设问题,师生交流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如把处理好的图片插入文字中时,有的图片做插图、有的图片做背景,要求背景图铺满整个版面,可是当背景图辅满整个版面时,发现原来的文字不见了,如何才能将背景图置于文字下方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引导学生查看“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选项卡里有哪几种环绕方式,试试看,哪种环绕方式能够实现将图片置于文字下方,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在项目快完成时,教师引导各小组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总结出制作电子版报应注意的事项、与黑板报有何区别。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完成任务,上交作业。最后由教师演示各小组上交的作品,根据作品的质量,教师和各组代表共同确定各组的等级。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项目的设计应遵循典型性、可行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首先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应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难度适中,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水平,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其次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项目,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最后项目应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项目,选择具有专业特性、实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融会在项目之中。同时又要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及的问题多半都面向实践,所以实施项目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学生带着“解决实际任务”的目标去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中职学校的学生情况,应采取优生差生互补方式进行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情景,便于团队协作和分工配合,实现共同学习。

(五)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考核方式。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价,使得考核指标更全面,突破了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的习惯。

五、结论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性,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精心搜集案例,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本知识,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学勇.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式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申翠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5)C

[3] 刘克军.项目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4]钟小敏.项目带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J].广西教育,2011(9)C

第9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18-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的研究及其应用逐渐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并成为一股世界潮流,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政府的组织下大规模开展,而且在印度、泰国、土耳其、爱尔兰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可持续的方向转变。通过广泛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促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识别和优先支持一批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重要影响的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提供互动平台,为应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其意义十分重大。

1 技术预见是制订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1.1 技术预见的内容和特点

科技进步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举世公认,但任何国家为其科技发展所能提供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必须集中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最有效率和最重要的方向上,而技术预见为这种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工具和作为决策的战略信息。技术预见的兴起缘于对这样的认识,即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不只是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技术发展的轨迹。技术预见活动的假定条件是:未来的技术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最后是哪一种可能会变为现实,则要依赖于我们现在的选择。

英国技术预见专家马丁(B.Martin)在1995年给技术预见下了这样的定义: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技术预见也下了相类似的定义: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

在技术预见的发展观中,包含了以下要点:①系统性发展。即强调超越局部利益,实现资源整合、多元互动。如英国第一轮技术预见,强调技术与市场的互动;第二轮预见计划,强调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全面整合。当前的技术预见不仅应重视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更应重视未来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市场对科技的需求拉动。②战略性发展。强调超越传统的常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推动跨越式发展。聚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战略优先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新技术,是技术预见的关注焦点。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科技发展可能产生的新的问题,关注未来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着眼于技术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当代技术预见是一种技术发展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简而言之,就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较长期的未来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优化配置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来最终实现技术发展推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而本文所讨论的技术预见,是指由政府系统组织的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把技术预见或关键技术选择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定期开展;二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把来自社会各领域专家的分散智力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整合的战略性智力,以正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效应对相关挑战;三是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未来科学技术,重视预见基础上的综合分析,实现从预见到选择的认识上的跨越。

1.2 技术预见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自1971年日本完成第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预见活动至今,技术预见已经取得了深入的发展。第一代技术预见只考虑技术内在推动力;第二代技术预见加入了对市场因素的关注;第三代技术预见则不仅关注市场,而且将整个社会纳入了考察范围,各种利益相关者均被加入到技术预见活动中,预见结果包含解决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

技术预见成为世界潮流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一般企业无力单独承担相应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本和风险,客观上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恰好提供了一个系统的选择工具,用于确定优先支持项目,将有限的公共科研资金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同时,技术预见提供了一个强化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手段。国家技术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高低,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创新单元的绩效,更取决于各创新单元之间的耦合水平。技术预见过程本身就是加强各单元之间联系与沟通的过程,使人们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达成共识。预见未来技术发展动向是一项复杂的、高成本的系统工程,政府组织的国家技术预见活动有利于中小企业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机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繁荣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政府组织的技术预见可以引导人们对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因此技术预见为政府、企业、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就应用了技术预见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预见虽然能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优先领域、确定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广泛指导,但其结果不能代替综合决策。影响未来科技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在科技管理决策中,不仅需要考虑科技身的发展,还要考虑本国的科技能力和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等诸多方面。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要

在把握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方案。技术预见代表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前景分析,因而是制定国家或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是制订和实施国家或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处于劣势、处于技术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预见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识别技术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为超前部署提供有效支撑,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超越成本,因而在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2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理念的融合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业已表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持续增长也同样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重要前提。自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虽然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点始终体现在通过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和生产的组织方式进行重组,以建立效能更高的生产体系,获得更高的利润。将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促进力量和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是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性,它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①在本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努力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高。传统的技术创新则注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经济利润;②在行为主体上,可持续发展是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公众通过系统论证的、充分运用经济、公约、合作、行政和法律的手段,采取的是系统战略。传统技术创新的主体最终的行为主体只能是企业;③在追求目标上,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目标的协调统一,而传统的技术创新所追求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经济目标。

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着眼点主要是实现经济效益而非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冲突的,这是造成当今各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应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应当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强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整个社会创新的萎缩,最终使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实现。因此,应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融汇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维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适当的张力,达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基于技术预见的关键技术选择战略研究

3.1 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关联

未来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集中表现是战略性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如何合理配置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资源,有效地选择本国或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和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手段之一。

一般而言,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相似之处在于强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市场实现,都是通过构建官产学研互动平台和建立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来强化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各方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形成共识,并据此相应调整各自的战略。技术预见活动为关键技术选择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关键技术选择是在技术预见活动的结果之上,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发展战略目标的约束下进一步开展的技术评估和筛选工作。技术预见的范围较广,从一国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的宏观层次到区域或产业协会的中观层次,直到单个公司和研究组织的微观层次。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则突出技术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和综合性,强调国家目标的实现。技术预见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应从未来10年或更长时期的技术发展情景出发,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通过识别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术,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技术支撑。目前,许多国家已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与科技规划工作进行整合,作为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

前已述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预见,除了考虑技术自身因素外,还要系统地考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文化等社会需求因素。例如,清华大学开展的以节水、节能和COD削减为目标的工业技术优选决策综合咨询平台建设,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预见方法,对典型行业未来10-30年各技术发展情景开展了技术评估和预见,提出了优先发展的确保国家COD削减、节水、节能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具体回答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转型的途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3.2 从战略视角把握关键技术选择

世界各国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对关键技术选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认为,关键技术是“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德国研究与科技部认为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并可在大约十年左右有重要商业应用的技术”;日本经济企划厅认为是“对日本90年代后期至2010年的产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虽然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其宗旨都是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订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计划。我国“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对国家关键技术作了如下界定:国家关键技术是指那些对振兴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群。

世界各国关键技术选择的实践表明:关键技术选择不是一般的单纯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来考虑重点技术领域的选择,而要紧紧围绕实现国家目标的需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国情,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目标服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选择国家关键技术除应考虑到国外关键技术选择的一般原

则外,还应充分考虑本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过程性,例如,该技术的突破、创新和应用应当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应用领域广,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其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够在中短期(如10或15年)内投入应用,并且能同其他技术配套形成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产品、设备、系统或工程。

目前,我国关键技术选择的目标是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密切结合,制订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计划,在实践中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单元技术发展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原则。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关键性、全局性的科技突破,离不开关键单元技术的突破,而单元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系统集成的效率。

(2)需求与供给相结合原则。为了避免成果发育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系统性的技术选择应该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出发,综合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基础、国际科技发展主流动向、产业国际竞争的态势和国际分工等,来研究本国关键技术选择问题。

(3)互动、反馈与优化原则。决策环境中必须累积足够的决策用技术知识库,以体现技术政策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创造一个能整合不同参与者意见的互动环境,使技术预见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协调机制。

(4)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相结合原则。关键技术是国家长期经济繁荣及安全发展所必要的技术,往往并不一定具有高成长性的市场机会,但是在社会及环境方面意义重大;通用技术的选择能提业在规划研发资源时一个共通的架构,以减少研发投资的重复,促成技术扩散。特别要关注那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由国家直接关注的全局性、宏观性、综合性问题,如有关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领域。

(5)前瞻性原则与特殊需要原则。许多关键技术往往是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持续支持,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努力才能见效。政府应该树立对关键性战略技术的长期支持观念,特别是对于技术投入能力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在相对集中的领域进行持续支持。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技术跨越,政府的持续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6)宏观与中微观相结合原则。重大项目往往受制于过度分散的利益格局,在技术创新力量动员、战略产业布局、配套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等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安排。政府必须按照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来平衡部门利益,从中作出谨慎、合理的选择,以保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7)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原则。多年来,我们在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最新知识、尖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战略技术长期依靠国外的状态对国家发展存在巨大隐患,难以持续。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技术竞争的挑战,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