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护自然的感悟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2 14:50: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保护自然的感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保护自然的感悟

第1篇

一、通过朗读课文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课文中许多描写的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风光。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好词佳句,品味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如,教学《泉城》一课,可以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泉水的美,激发他们对济南泉水的向往。教学环节可以这样:(1)读中找景,用“”圈出课文中描写泉水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珍珠泉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珍珠泉神奇的特点写出来。”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黑虎泉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教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在读中感悟了济南泉水的美,感受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

二、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对课文内容与其进行一百次生硬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接受教育又增长知识。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渗透环境教育。

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让学生欣赏、想象、对比。学生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他们会感叹: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2.抓住重点课文和重点语句,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章短小,语言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重点语句,说体会,加深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不仅仅指的是人们砍伐树木的工具,还包括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完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学生写道:“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可见学生们的心肯定犹如大海般不能平静,幼小的心灵里油然而生出一个想法:保护地球吧!那是我们的家啊!

三、通过作文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次作文教学中有学生写《假如我是环保专家》,其中写道:“以前天是湛蓝的,水是清澈的;现在天是灰蒙蒙的,水是浑浊浊的,许多飞鸟走兽不现其踪迹,鱼虾之类少得可怜。假如我是环保专家,我首先处理的是那些成堆成堆的垃圾,一个城市一天要埋掉数以千吨的垃圾,一些垃圾能腐烂,而白色污染几千年都烂不掉。我想要发明一种药水,滴上一些就能使垃圾自动分解,还给大家天之蓝、水之清,让飞鸟走兽能和人类协调共处。”通过这次的习作教学,让学生产生了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作文中表达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有选择性地利用这些绿色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就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2篇

生态文学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至今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生态文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态文学在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的缺失的同时,展现当代社会文化危机与批判的不足,并引导人们对现实行为的反思。这些都给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文学与自然紧密相连。下面本文就从生态文学的概念和内容出发,探寻生态文学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文学的概念及内容

1.生态文学的概念。

生态文学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文学,关键在于生态二字,生态不仅仅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描写生态,而是指文学作品中包含生态思想和观念。通过对生态文学历史发展的研究不难发现,生态文学的关键是文学作品中包含的生态系统观,联系观,整体观。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出寻求生态系统的平衡的意愿,这些就是生态文学最基本的特质。除此之外,生态文学也是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点是人类生活,落脚点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文学的内容。

生态文学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看法,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自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毁灭,以及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报复,人类重新审视善待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文学所要展现的内容。此外,生态文学还格外主要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人类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生态文学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文本的主要伦理取向。

二、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生态文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在文学中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的缺失,二是在创作中展现危机与文化批判的不足,三是通过反思根源来寻找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

1.感悟自然与生态。

在文学中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能够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与自然相融合,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大多具有诗人气质,在他们生态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当代中国文学正需要这一融合,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学作品中自然生态的体现。一般的文学作品很少涉及到自然生态,这就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对自然感悟的缺失,而生态文学正好加以弥补,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进步。

2.有助于当代中国批判文学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经波折,发展至今。批判文学的发展可谓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更新。现代中国文学的批判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现象,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思考。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巨大动力。通过生态文学的描述表达使人们认识到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一点上,生态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判精神起到了丰富补充的作用。

3.引导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密不可分,并且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状态。生态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之一,起着引导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作用。生态文学和艺术创造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增加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气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或话语方式,生态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学,它可以而且应该表达新的生态观念,揭示现实生活存在的严酷的生态事实,以此来获取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凸显自我的文体属性和审美特质,这也是作家现实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的一大体现。这些都推动着当代中国文学朝着一个更加真实的方向发展。

三、对生态文学今后发展的展望

总的来说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因此,生态文学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生态文学更多地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使得危及整个地球的生态危机出现,在今后的生活中,人类应该怎么和自然和谐相处。未来的生态文学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人们在创作文学的同时,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第3篇

一、感悟作品深意,培养文化美感

语文教材是洋溢着真、善、美,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美好情感的精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要紧紧抓住“爱国”这一主题,围绕“我”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来表达内心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又如,在教学《长城》时,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来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各种人登上长城后,想象目睹长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酣畅饱满的语言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二、注重情感熏陶,完善自我人生

我们培养的是在生命过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如,《生命》一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而后面的内容以飞蛾求生、岩缝中的瓜苗、倾听等几件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生命短暂,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突出此重点,领悟故事中蕴含的内涵――生命的真谛。这种情感的感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

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陶冶情操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非常迷人,学生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丽,才能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秋天的雨》,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的秋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把秋雨人格化,或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事物,很含蓄地抒情,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同时这种感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同时,结合教材让学生搜集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开展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之情。

四、珍视亲情,爱满天下

第4篇

一、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

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英国,并随着环境教育思潮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被不断创新。早在1767年,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提出了“用乡村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主张,认为“应该是自然教育孩子,而不是学校教师用正规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2]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艾沃•古德森认为英国的“乡村学习”是“环境学习”的前身,从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教育局不断推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在自然中学习的乡村课程观不仅对英国农村学校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目,一些学校围绕着环境调查安排整个课程。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1962年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现代生态运动的开始。此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发起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相关的环境教育运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的第一座里程碑。会议正式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mentalEducation,简称EE)的名称确定下来,将国际环境教育推向了。[3]1972年,卢卡斯(Locus)提出了对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关于环境教育的三个线索的理论,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环境教育的综合模型。[4]卢卡斯模式深刻影响着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通过环境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这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成为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且富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秉承一个基本理念———环境教育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开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环境学习。[5]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然教育学家约瑟夫•可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体验”一词。[6]他认为自然体验有别于室内教学,强调的是“感受”,提倡带领人们到自然或半人工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游戏、体验、歌唱、戏剧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感知得来第一手的经验,提高参与者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内涵

(一)耻辱式教育的负面效果我国的生态教育整体起步较晚。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详细解释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感受”“参与”“内化”的过程。[7]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环境教育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体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泛,几乎每门课程都为渗透环境和生态教育提供了机会,因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渗透生态知识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的总体安排,找渗透结合点,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生态知识拓展和灌输。目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化、进行耻辱式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做法。教师从一幅又一幅的环境图片入手,展示河流污染、森林破坏等景象,以期用视觉的冲击唤起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欲望。但是这种耻辱式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愿意与大自然接触。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性我国生态教育研究者们力求改变传统课堂渗透模式的弊病,在实践中探索出“重在体验”和“走入自然”等多种形式。其中,福州第一中学在“自然教育”理论启发下构建的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就是生态教育探索之一。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对大自然充满人文关怀,融合了“为了理解生态而教育”和“为了心灵成长而教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是生命性、实践性、情感性和意义性的过程与结果。生态体验式游戏是指人们到自然或贴近自然的环境中,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模拟自然现象,亲身感悟生命,形成对自然生态的认知的过程,属于自然教育、自然学习的一部分。其中,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是生态教育最佳方式。但对我国当前来说,带学生外出,教师和学校要承担很大的安全责任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事实上,亲近自然不一定非得走进大山大湖,只要通过恰当引导,让学生从心里建立起与大自然的联结,即使是校园、小区的小花园也可以开辟为自然体验的场所,甚至在教室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态环境。并且,有趣生动的游戏更能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围绕生态教育内容,寻找安全的环境、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成为该校化解安全顾虑和达成教育目标的平衡方式。游戏方式体验生态就是让学生以自然界一份子的立场,与自然建立起联结,融入自然,强调感受再感知而后感悟的心灵体验过程。这种游戏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关注生态教育的目标达成,侧重选择自然生态环境,侧重心灵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多感官的互动,达成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基本、最真切、最核心的内容的理解。

三、生态体验式游戏的实践案例

(一)课堂游戏课堂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恰当的时机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里所指的“课堂”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在教室里”,也指“校园内教室外”的学习环境。环境的选择、体验活动的设计以为了教学服务、为了学生体验需求服务为标准。课例一:“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通过“伐木者游戏”让学生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设计为: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1个学生扮演伐木者,3个学生扮演大树,15个学生扮演依附在树上生活的各种动物,每棵树最多只能栖息7个动物;伐木者因为要建造家具,砍伐了一棵树,依附其上的动物只能另觅栖身之所,其中会有1个动物找不到栖息场所而被淘汰;接着伐木者为了生计,又砍伐了一棵树,动物们又得重建家园,现在有7个动物要被淘汰。在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与感悟。在某一课堂上,学生的分享充分体现出对同一生态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地位的理解。学生甲说:“感觉很伤心、很生气,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破坏鸟儿的家园,鸟儿无处栖身。”学生乙说:“虽然我扮演的树没被砍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惶恐,一直在担心下一个被砍倒的会是我。”学生丙说:“我所在的树没有被砍,但是其他被砍倒的树上的动物到我这棵树来,我感觉我的生活空间被挤占,很不舒服……”课例二:“理解生物富集作用”。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关于“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活动设计为:把塑料绳剪成一些小片段装在食品袋中,整个袋子表示一个电池,绳子表示电池中的汞等重金属。一个学生拿着袋子并把袋子打破,把里面的绳子分给其他学生,模拟电池被扔到河里、每一个生物吸收了1单位的重金属;拿到绳子的学生中,16个学生(座位前两排的)扮演水草,8个学生(座位第三排的)扮演小鱼,4个学生(第四排每桌一个)扮演大鱼;然后每只“小鱼”吃了2棵“水草”(拿走水草的绳子),每只“小鱼”的“重金属”就比原来多了2单位,接着“大鱼”吃掉“小鱼”,每只“大鱼”的“重金属”比“小鱼”更多了,之前“水草”的“重金属”也一起进入“大鱼”体内了。这个过程很形象地模拟了“生物富集作用”。在某次课堂游戏的最后,教师再让最先扔“电池”的学生把“大鱼”吃掉,学生们发现,他之前扔的“电池”中的“重金属”又全部回到了他身上。这个学生表述了他最直观的感受:“啊,我被毒死了,早知道我不扔电池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环境容纳量”“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通过切身的感受,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平等观、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形成自觉行为规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除了生物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诸多生态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可挖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渗透点和渗透方式,各学科的体验式生态活动的综合设计可建构全方位立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实现更全面的生态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上看,科学、生物、地理侧重生态知识,语文、音乐、美术侧重自然情感与自然美,政治、社会、思品侧重生态法规与生态伦理;从体验活动的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可进行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语文、音乐等可开设生态剧场等。正如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所说,“没有热爱为基础的知识是不会长久的。热爱先行,求知欲一定会紧随其后。”

(二)自然游戏自然游戏即设计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游戏活动,以期让孩子了解生态知识、保护生态的技能,形成生态情感。在借鉴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介绍的“自然教学法”基础上,生态体验式游戏还被创造性开发出切合具有校本特色的真实的自然体验活动———自然游戏。自然游戏主要分为激发热情、集中精力、直接体验、分享启示四个阶段。[9]每个阶段都有合乎教育目标的游戏,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五感”感知大自然,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观察、切身感受,真正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活动伊始,学生与自然有隔阂感,对要开展的活动不感兴趣。因此,第一阶段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有“破冰”、热身效果的游戏,能让学生消除抵触心理,快速融入到团队中来;经过热身,学生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接下来需要让他们静下来心来,集中注意力,开启“五感”去感受大自然的节律与脉动。这个环节需要设计“慢节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调动和铺垫,学生已经敞开心灵接纳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了,第三阶段设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直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在上述的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都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而且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关注的点也各不相同。有些灵感可能会一闪而过,因此最后有必要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梳理,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从而升华对事物的认识。以下是“关于森林”的自然游戏活动案例[10],游戏意在让学生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森林,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课例三:“关于森林”。

第一阶段(激发热情)———设计“大风吹”游戏:先观察熟悉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种生物作为自己的“自然名”,并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自然名”的由来。接着,在指定的范围内手拉手围成一圈,再选一名学生站在圈中间,由他发游戏口令,如“大风吹呀”,其他学生问“吹什么呀”,圈中学生说出某种生物的特征,符合描述特征的学生就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圈内跑动起来寻找新的位置,然后换一个学生发出新一轮的口令。

这个游戏是整个活动重要的开始,取“自然名”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自然界中的某种生物,并学习用这种生物的视角来观察、感受自然。“大风吹”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断了解、熟悉各种森林生物的特点,跑动的过程是很好的热身,调动团队的气氛。第二阶段(集中精力)———设计“我的树”游戏:两人一组,一个人蒙上眼睛、打着赤脚,由另一个人带领着走一小段路,穿过各种自然障碍物走到一棵树前,蒙眼的同学通过摸、闻等方式感受这棵树的特征,接着蒙眼返回起点,然后摘下眼罩去寻找自己刚才摸过的树。

第三阶段(直接体验)———设计“寻找森林的色彩”: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分得一张24色的色卡、一张记录表以及一块KT板,在森林里寻找不同颜色的自然物,然后将自然物按颜色排列在KT板上进行展示,寻找到的自然物种类最多、颜色最全的小组胜出,可获得奖励,落后的小组要接受“惩罚”。

第四阶段(分享启示)———设计“敞开心灵”交流:组织学生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梳理,说出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视觉是人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眼睛被蒙上,人体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其他各种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当学生脱掉鞋子,赤脚走在草地上时,会触发脚上的触觉感受器,也会产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强大的心灵冲击力。游戏中,引领者好比是蒙眼者的“眼睛”,引领的过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游戏是拉近心灵距离的很好契机。学生扮演的“生物“历尽“坎坷”找到“我的树”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森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然体验提倡“在自然中”“向自然学习”,其精华在于让学生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尊重、热爱自然的心态,进而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推进自然生态的保护。

第5篇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而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所以在环保教育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如:组织幼儿观看“环宇探索”、“动物世界”等电视录像;借春游和秋游之机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幼儿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

二、参与管理自然角,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力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幼儿通过接触、管理自然角,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的关系,并使自身的多种感官发挥作用。例如:春天来到时,李老师在自然角饲养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又好奇又兴奋,经常围在鱼缸边逗弄它们,玩得不亦乐乎,当小蝌蚪长成青蛙时,孩子们兴奋不已,都高兴地叫喊着:“小蝌蚪长成大青蛙了,长成大青蛙了!”这时候,我借机对幼儿进行保护青蛙、保护益虫的环保教育,收到了极大的效果。

三、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

在环保纪念日,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围绕环保纪念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在3月12日植树节,我班开展了“理解绿色真缔、关爱绿色生命、保护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和砍伐树木的严重后果;在4月22日地球日,通过欣赏图片、看录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然后开展如:“幼儿环保美术作品展览”、“环境的小主人”等主题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游戏、布置墙面等形式表达自己作为地球上的小主人。例如:我在布置墙饰“葫芦娃娃和它的朋友们”时,请幼儿用自己的彩笔绘出蓝天、白云,用灵巧的小手剪出可爱的动物、植物共同装饰墙面,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是让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美。

四、进行生活习惯教育,提高幼儿活动实效性

行为习惯最容易养成,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例如:我利用幼儿带来的“品客”薯片罐子做成了一个个笔筒,用可乐瓶做成花瓶装饰“花店”。这就更激发了孩子们收集这些废旧物品的兴趣,同时,我还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看到别人丢弃的瓜皮果壳时,要捡起来放入果壳箱;在外出春游、秋游、散步时,看到他人有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时,及时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错在哪里,提高幼儿对不良行为的认识。

第6篇

身临于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大自然,闭上眼睛,聆听自然与众不同的心跳,也颇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享受哦。

当我们依偎在树的身边时,它高大挺拔的身躯,成了我们风雨的避护伞!不管遇到什麽情况,都无所畏惧!因为他保护着你,轻轻的把耳朵贴在树干上聆听树的心跳,是激昂的,是坚韧的。一下一下清晰明了的心跳是那样坚韧有力,这是一种自然的心跳,一种不畏风雨、坚韧不拔的心跳,他震撼着我弱小的心灵。我走出树的怀抱,勇敢坚强地走向生活……

当我们走进小溪,把脚丫伸向水里,小溪的水潺潺的流过,即使在烦躁的心灵也会得到舒缓、净化,变得开朗。轻轻聆听小溪的心跳,是阳刚的,也是柔和的。。它时而急速奔腾,时而平静柔和,他有着刚柔之美。一下一下明白晓畅的心跳是那样积极向上。这是一种自然的心跳,一种与众不同的心跳,它感染了我的心灵,让我在困难面前,如水般勇敢的挑战困难,不被压倒。

第7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第8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组第14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罗斯福总统下令捕杀狼第一决策错在哪里?

2、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互相制约的,互相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学会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总统下令捕杀狼第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结论。

教学流程:

一、围绕“鹿”、“狼”,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之前听过、读过哪些与鹿或与狼相关的故事?

师:用几个词语来说说你对“鹿”和“狼”之间的关系的印象。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鹿”和“狼”的关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鹿和狼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印象中“鹿”和“狼”的关系入手,把学生自然地引进课堂,为学生学习文本奠定感情基础。

二、检查预习,感知故事

1、检查预习。

出示词语:

凯巴伯 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 回 荡 冰冷的枪口 一命呜呼

宠 儿 难逃厄运 苟延残喘 保护着 罪魁祸首 生态灾难

(指名读,齐读)

2、师:用上面的几个词语,说说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中的故事。

3、交流。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预习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检查预习效果和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故事

1、自主学习。

师:用“__”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用“”画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的后果。

2、合作交流。

出示:“自由王国”、“枯黄”、“一天天”、“由十万只减到四万只”、“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师:从“自由王国”你体会到了什么?(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师:从“枯黄”、“一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鹿的大量繁殖给森林带来的灾难。)

师:从上面这些数据你体会到了什么?(没有狼,鹿群无法正常生存。)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没有了狼,鹿的自由生存状态;没有了狼,鹿群的悲惨结局。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罗斯福的决策错了,动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品读课文,感悟自然法则

1、感悟自然法则。

师:罗斯福错在哪里?为什么?

师:狼倒在猎枪下得瞬间,你觉得它想说什么?

师:鹿和狼是如何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2、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结果鹿死林毁的悲剧来让学生感悟这是惨痛的教训,人类要做的是尊重自然法则,遵循自然规律,而非根据自身的片面认识来改变自然。

五、合作探讨,拓展升华

1、合作探讨。

师:面对面目全非的凯巴伯森林,面对鹿死林毁的严峻现实,大家有何挽救办法?(放狼)

师:说话放狼能拯救凯巴伯森林的理由。

2、交流。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大自然有大自然的法则,人类要尊重自然法则,遵循自然规律。)

附:板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

(保护) (猎杀)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一命呜呼

第9篇

文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因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

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人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入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