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9: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政策建议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一定要把握好实施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以新的理念、方法、举措以及全新的格局,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巴蜀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省份,也是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川西神秘的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州地区遍地宝藏,像甘孜的“康定情歌”、凉山的“中国彝族文化”等。国家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腹心范围也在四川。显而易见,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居民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家庭的消费由原来的生存型向现在的发展型、品质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类型也从过去明显的模仿性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据西南财经大学的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略升。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条件的改善,将为四川文化消费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策叠加效应明显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7月,四川制定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整套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3、文化融合趋势向好
特色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密切相关,融合了消费品工业、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农业等各领域,将为其他行业升级改造提供动力,并不断融合成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文化+”与“互联网+”共生发展,能够进一步弥补“互联网+”技术层面融合带来的缺陷。
4、互联互通条件改善
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目前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和空间布局特点,能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也与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一致。特色文化产业将缓解成都在全省经济版图中一城独大的不协调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1、以新的理念,指导特色文化资源科学转化
四川文化资源转化总体能力不强,特色资源转化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不强,优势文化产品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十三五”时期,四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文化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品支撑。各地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有效转化途径,比如成都市围绕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创建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广元市可以大力推动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2、以新的方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发挥市场配置特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国有文化企业中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国有文化资产,运用好市场化的供给需求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水平,加快培育和壮大国有文化骨干企业。
二是依托产业园区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与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结合,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应围绕成德绵文创产业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利用创意转化特色文化资源。探索设立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以创意槭侄危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开发独特的创意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凉山国际火把节、绵竹年画节、成都大庙会等会展节庆资源的创意开发水平,不断推出文化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系列文化产品,增强节庆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是发展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本。吸引鼓励国内各种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合资、独资、联营、参股、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文化产权交易等各种形式,推动文化资本市场汇聚。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招商政策,多方面吸引利用各类社会资本,加快构建文化资源整合、转化、汇聚、转换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甘孜县;特色文化;开发路径
基金项目: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HCY2016B23)《四川革命老区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研究》
2014年8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号召与要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甘孜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助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1 甘孜县概况
甘孜县位于甘孜州北部,康北地区腹心地带隶属于四川管辖。“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甘孜县是一座多山的县城,境内山环水绕。甘孜县甘孜县面积7357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彝、壮、布依、满、白、土家等1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5%以上。甘孜县有耕地13092公顷,常年播种面积达9300公顷左右,农作物以青稞、豌豆、小麦为主。至2006年底,甘孜县辖1镇,21个乡,共222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甘孜县旅游产业欣欣向荣,著名景点有雅江贡嘎雪山、稻城亚丁深山、九龙梅地贡嘎山、南无寺等。作为革命老区之一的甘孜县,和其他革命老区一样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经济欠发达。
2 甘孜县特色文化资源概况
特色,顾名思义,就是特殊、特别、独特、与众不同,别具一格,是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土壤,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就是要挖掘文化资源的“本土特色”即是优势,人无我有。通过文化资源评估,可以将最具特色,最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找出来。笔者从地方性、民族性、内涵深度、辨别强度、延伸张力等方面考察,将特色文化资源从众多甘孜县文化资源中挑选出来:既包括藏传佛教寺庙文化、格萨尔文化、还是包括民间舞蹈、藏戏和特色产品。
2.1 藏传佛教寺庙文化
著名的格鲁派寺庙“霍尔十三寺”在甘孜县境内就有六座寺庙。众多的寺庙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区、乡、镇上,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汉人寺为代表。 目前县境内年代最早的古建筑--汉人寺, 始建于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数百年间几经扩建,现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高三层,土木结构。“凸”字形的前廊、经堂、护法殿合为一个整体,大殿四周围绕着转经走廊, 右侧共设经轮396桶,信教徒们转护法殿时随手可以推转经轮。
2.2 格萨尔文化
流传广泛的一道弦子词里称:“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尔遗址上”,即昔日霍尔国的遗址之上。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许多关于格萨尔王的美丽传说。如:奶龙神山上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洞、赛马处、降妖处,有格萨尔的降生图案,岩石自成的格萨尔的仓库和家犬、奶牛、拴马石等等,在扎日拥康神山上有格萨尔王征战时留下的号角、战鼓。另外,在民间还有多位说唱老艺人及保有多本格萨尔说唱本。
2.3 民间舞蹈
甘孜县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是对能歌善舞的甘孜人民的真实写照。甘孜踢踏舞最先是由传入的一种舞蹈形式。最初其内容主要是以诗歌的形式赞颂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为主。解放后,踢踏舞经过业余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继承借鉴,广采博收各种踏步的节奏长处,形成了“甘孜踢踏”优美的踏步旋转,侧身腾跃等独特的技巧动作,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甘孜踢踏”。“甘孜踢踏”欢快豪爽,节奏鲜明,踏点缓急有韵,干净利落,它的主要动作是在 于脚掌与脚跟的交替踏地,同时,上肢配合动作协调、舒展大方。
2.4 甘孜藏戏
藏戏是藏族人民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及现实生活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是在藏族宗教仪式和酬神醮鬼、民间歌舞、说唱表演等不同艺术土壤上形成的。 传入甘孜的“迥巴”藏戏,历经两百多年,经过甘孜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减少了传统戏表演上固有的规范,吸收了本地文化艺术特色,形成了富有独特风格的甘孜藏戏,如:甘孜藏戏则用甘孜口语演唱;解放前采用广场表演方式,解放后又用舞台演出方式,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广场或舞台演出方式;甘孜藏戏除序幕舞和动物舞外,只装饰不戴面具;甘孜藏戏演奏用鼓、钹、长号、唢呐等乐器伴奏;甘孜藏戏结束祝福后,有时则把舞形变成纳布嘎钦(阴阳图形)表示演出已经结束等。
2.5 甘孜茶文化
在甘孜,除喝干茶~(俗称大茶或边茶)、清茶、奶汁茶、酥油茶、牛油糌粑茶、骨头茶外,甲恩茶是甘孜县独具风味的茶,也是其它藏区少见的清茶,甲恩茶在甘孜县城乡极为普遍。甲恩茶制作简单、方便,先用茶罐把茶倒入专制的茶桶中,加入酥油、盐、少许牛奶或奶粉,用搅棒上下反复搅打四、五十次后即可斟用。此茶不仅色乡美味香,回味无穷。还有御寒、耐饿、提神之功效。
2.6 特色产品
除鹿茸、麝香、贝母、虫草外甘孜县主要特产有甘孜日布、水淘糌粑、酥油花等。甘孜日布,俗称格玛达协,意为“甘孜丸”是第一世扎嘎活佛向巴绕登首创,由二十余种药材配方而成。此药有三百年历史,是著名藏医药。水淘糌粑,以美可口而闻名于康巴。一九九二年,雪山牌糌粑以质、味、色、香四者俱佳等特点。糌粑是整个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营养丰富,携带及食用方便。甘孜县酥油花的制作在藏区可谓独树一帜,其制作工艺精湛、考究,造物形象逼真,表现形式多样,涉及人物、花卉、佛像、树木、飞禽、走兽等无所不包,且讲究年年内容翻新,用各种造型组成各种故事情节,集艺术性、欣赏性、故事性、趣味性为一体,堪称藏区一绝。
3 甘孜县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
甘孜县拥有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县政府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强县、富县的重要途径,县域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甘孜县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问题就是特色不明显,这对于奉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文化产业而言是致命伤。笔者认为,县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文化市场定位、文化产品创意、文化市场营销、文化品牌塑造等环节。
3.1 文化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甘孜县特色文化要具体形成文化产业,必须首先考虑产品市场。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凝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而文化市场是实现这个价值的舞台。
甘孜县特色文化的市场在哪里? 已经有许多专家对此有过研究,认为主要是开发旅游,主要是靠“看景”求发展,目前甘孜县著名景点有雅江贡嘎雪山、稻城亚丁深山、九龙梅地贡嘎山、南无寺等,旅游产业成为甘孜县文化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他文化产业类型鲜少涉足。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甘孜县可以采用多目标市场定位的模式,大力开发演艺市场、特色产品市场。
3.2 文化产品创意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文化产品不同与一般的物质产品,它们具有很强的创意性。缺乏创意的文化产品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通过创意十足的文化产品设计、策划,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目前,甘孜县文化产品创意不足、形式雷同、特色不鲜明、档次不高、难成系列。笔者认为可以活用创意方法如头脑风暴、讨论法、逆向思考法、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等等,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注重产品形式的个性化、全力打造文化精品。
3.3 文化市场营销
文化市场营销是指文化经营单位以文化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文化消费者的心理、精神或只是需求为出发点,在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以文化产品的创意策划、生产(服务)、定价和促销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市场营销对于适时、适地、以适当价格把产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求得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地区的平衡,从而促进社会总供需的平衡起着重大的作用 。同时,市场营销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我国各领域的经济,起着巨大的作用。
针对目前文化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笔者认为甘孜县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通过有效的、创新的市场营销手段,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宣传推广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4 文化品牌塑造
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于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承载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对其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品牌以质量取胜,品牌常附有文化,情感内涵,所以品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同时,品牌有一定的信任度、追随度,企业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润。
笔者认为甘孜县文化品牌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质控制、品牌传播和品牌保护。品牌策划要科学,兼顾创新性和可行性;品牌定位要准确,体现独特性和经济性;品质控制要严格,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品牌传播要深入,兼顾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保护要坚持,注重品牌形象和法律手段。
除以上椎阃猓甘孜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人才的支撑等等,只有各方面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甘孜县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
[2]孙少山、 孙发友.黄石矿冶文化市场定位与开发.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12).
[3]刘清云.石家庄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 (1).
[4]丁晓楠.河南浚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探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6).
[5]喻双.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析.中国市场, 2015(13).
关键词: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战略;马山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138-06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特别注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最新要求为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整体推进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战略抉择与可控策略选择,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形式多样、风情独特,众多传统的民族节庆与民族风情奠定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丰富资源与深厚基石。本文就“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解析,初步提出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探寻适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需要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与重大挑战进行深度审视,找到问题与挑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有针对性、适应性与有效性的政策举措。
(一)工业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依存方式的挑战
工业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优先地位。然而,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来看,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其保护与开发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也能给其保护与利用增添负面阻力和多种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实现是以其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后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要求人口具有迁徙流动的自由,这就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与生存空间。这些变化导致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出现压迫式的内卷效应,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依存方式与活动形式受到挤压,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因工业化冲击,日渐萎缩和弱化。
(二)市场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控开发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使市场成为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已成为社会共识,市场化是以市场作为解决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复杂问题的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市场化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可靠保证。但是,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中,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来调节经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需要严格的外部约束条件以及对市场化效能的边际确定与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化过程往往因制度与政策控制的滞后,很难有效把握和掌控市场化不足与过度市场化的两难问题,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市场化原则与尺度难以精准拿捏,县域范围出现了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松散式开发与粗放式利用的问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城镇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永续发展的挑战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变迁过程,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现象与过程,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然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分化不可避免地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产生强烈的冲突,城镇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体系、新的群际人际关系、新的人文精神符号等文化机制的媒介和载体,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人格心理的促变因素,实质上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交往交际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文化构成形态的变迁。少数民族建基于新型的依赖于商品交换、工业化生产与科技应用生成的利益互动关系不同于依赖于家庭、宗族和村落集体的乡土社会关系,使县域内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在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乡村意识与城镇意识的冲撞中,往往只能被动地调适自我人格心理与交往方式。
(四)网络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代际传承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充和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社会生活交往的边界与视域,网络化销售、办公、学习、购物、交友等现代生活习惯的兴起,使网络化生存格局成为众多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人群体最为倚重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是在一定血缘与地缘范围内传播和传承的地域文化,而网络化的盛行则为各种类型的文化迅捷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栅栏的平台,使人们对各色文化的选择更加自主和独立。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消极文化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少年构成潜在的威胁,他们因外来文化的广泛影响,反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认同感、接受度不断在弱化和下降,使得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渐渐失去关键的承载者与创造者。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统筹马山县经济社会全局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向,模式选择则是对马山县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类型、特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目标
与发达地区或已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与模式相比,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都有其时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经验移植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优先次序上应更加注重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为文化体制改革积聚更多的复合动力,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先易后难、分阶段推行等渐进式策略。在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决策、落实和执行之前,总体上进行系统性的战略思考,提出符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提出这一目标,需要深入考量和反思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究竟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从马山县域内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生发的民族风情文化来看,传统的民族节庆具体包括:春节、元宵节、三月三壮族歌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敬老节、达努节等内容和形式。壮乡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歌圩、抢花炮、赛鼓会、踩花灯是当地主要的民族风情,其中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则是最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特色文化。通过对以上传统特色文化的梳理、分析和挖掘,我们初步提炼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独有特质:“西南百越风范、八桂壮乡特色、民族交融风格、民间艺术典范。”这一概括总体上精练出马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魅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马山县要抢抓机遇、因势而为、顺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和提速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应可如下定位:建立适应马山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市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体制机制,确保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适度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平衡,实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率,获取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选择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因其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而成为世界各国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马山县在整体交通区位、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认为,作为西部后发展地区中的县域,马山县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可具体操作的策略,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上提出“整体保护、丰富形式、再现遗风、延续场所”的“互推共进”模式,即保护与开发互为推手、传承与创新彼此推进的发展模式。
“整体保护”是完整地保护传统特色文化赖以依存的物质形态的人和物,以及非物质形态的民族习俗、交往习性、生活习惯、地域方言,使其不致因某一载体的缺损影响核心文化的寄存与传接;“丰富形式”是原来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形式在市场社会商业文化的激荡下,通过升级和优化传统特色文化的内在功能和表现形式来恢复和提升传统特色文化生命力;“再现遗风”是充分保留传统特色文化的基因与内核,借助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再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魅力与活力;“延续场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不断改进和改善的基础上,注重在城镇街区、街道的空间尺度、建筑风貌方面与原有村落的居民生活方面保持延续性,保留传统特色文化得以施行和展示的场所。
三、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正在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化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在严格保护中实现理性开发,在科学开发中实现有效保护,以适度合理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全面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在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框架和范围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乡村居民参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接待、经营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县域居民在确实获得文化资源开发收益的情况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追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历史与人文的紧密圆融,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格古韵新、返璞归真”的文化传承创新的法则。探寻和把握传统特色文化自身演进逻辑与发展脉络来探寻新形势下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新特点与新途径,运用富有时代特征、文化特色与县域特点的传统特色文化创新方式和载体,积极拓展新思路、拓宽新渠道、搭建新平台,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动态融合。
(三)坚持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群众参与、政府推动、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企业跟进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复合力量。在坚持县域内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向相关机构反映正当合理的文化发展诉求,政府部门在充分尊重群众真实意愿的基础之上商量办事,使各类参与、经营和服务主体均能够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各项权益最大化,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向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的方向有序发展。
(四)坚持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县域政府在统一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实施标准的基础上,突出不同乡镇村落传统特色文化类型的异质化特色。统一原则集中体现在全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管理开发、艺术人才培养、文化艺术演出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和统一标准;多样原则体现在满足不同文化类型的市场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不同文化资源与形式的比较优势,努力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应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活动,让县域群众既能够共享传统特色文化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愉悦以及经济发展成果,又能够通过传统特色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提高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品质与内涵,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特色文化创新的新要求。
四、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是其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基础和客观条件,传统特色文化的兴盛离不开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区别对待。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县域文化发展的愿意来看,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覆盖进行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与修缮。马山县辖7镇4乡(其中瑶族乡2个),15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420万,总面积234533平方公里,主要有壮、汉、瑶等15个民族[1]。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形式多样,以儒家文化为内核,融合道教、佛教文化形态,具体涵盖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音乐戏剧、民族建筑设施等方面,对此应组织专门机构与人员进行广覆盖、全方位的普查、整理与修缮,以比较系统、全面、精准地了解和掌握县域内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总量、数额、分布状况、覆盖范围等文化资源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2.全面落实执行国家与区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宪法到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凡涉及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文献与具体条文,要分类收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公职人员、社会普通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以增强县域居民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协同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破坏文化资源的违法活动,相关机构要联合执法,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加紧出台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政策、划定重点文化保护范围。对于马山县境内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要有具体政策措施加以实质性保护,在保护资金、人员和机构方面充分到位。其他各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按其类型、特点和现存状况分类加以保护,列出具体的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特别是对于濒临绝迹、消亡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实施强制性抢救保护,由专门机构与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勘查、检测和修缮。
4.组建县域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政府相关机构出面组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负责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文化资源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和委托相关专家对国内国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积极促进县域内外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专家和咨询机构间的交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建议
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重要原则,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的同时,也科学进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马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拟提出如下开发利用建议。
1.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龙头,把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置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推进泛北部湾文化交流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合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做到远近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层次丰富、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构建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跨区域、跨国界的发展战略。
2.高规格投入。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马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鲜明的品牌和独特的形象推向市场,需要进行高规格、大手笔的资金、人才与政策投入。一是引入世界知名的影视机构与名人参与整体的宣传展示,突出高端效应;二是鼓励各乡镇着力挖掘和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地方乡镇品牌,形成一乡镇一品牌的集约品牌;三是要精心打造马山独有的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为核心标识的传统特色文化精品品牌,借助大型区域性、国际性的文化与经济盛会,将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行销到东盟与世界。
3.高标准建设。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质是集中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第三产业以增强传统特色文化生存、传承、创新与发展能力的文化系统工程。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马山县必须在县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管理模式、产业集群支撑上统筹兼顾;在城镇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观念等更深层次完成“农民”向“社民”、“镇民”与“市民”的转变。随着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和升级,发展和完善以小集镇、大城镇为中心的文艺市场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农业、工业及城镇交融、共促的进程对城镇化规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满足马山县各族人民当前与长远的文化生活需要。
4.高品位经营。培育高品位低价位的文化演出市场,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善融合,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民族影剧院、民歌音乐厅、民俗博物馆、民间歌舞团等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演进场所和机构,是常年举办不同类型与题材的传统特色文化演出的载体,以高品位、低价位的文艺演出为社会大众奉献精彩的文化套餐。通过精心谋划与布局县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远景规划与经营政策,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并共享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带来的增量效益与实惠。
一、发展现状
1.博里农民画。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博里农民画,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至今,他们已创作出近万幅的优秀现代民问绘画作品,其中1000余幅在省级以上展览、发表、获奖和收藏, 有248幅在美国、日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曾代表国家赠送给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2.仇桥杂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仇桥的民间杂技如鱼得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通过近30年的努力,全镇现已拥有26支杂技表演团队,1000多名演员,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近万场次创收千余万元。其中很多优秀节目和演员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奖,多次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3.南闸民歌。南闸民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白马湖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今,近千人的民歌演出队伍中,不仅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稚气末脱的学童,更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民歌手。近几年,在一年一度的白马湖区域文化联谊活动和美食文化节上,南闸民歌频频亮相, 深受群众亲睐。
4.“十番锣鼓”。楚州“十番锣鼓”着为古代宫廷音乐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 后因日本军阀入侵驻楚遭毁销声匿迹。如今已由区文化局和区文化馆牵头利用4年时间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得以重新再现。
上述特色文化项目目前均巳被列入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特别是“十番锣鼓”2008年、2009年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厅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车桥的剪纸、泾口的高跷扑蝶以及其它乡镇的庙会文化、诗歌文化、花卉文化、联谊文化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各地特色。
二、几点做法
1.追根溯源,摸清“家底”。特色文化渊远流长,它扎根于民间丰沃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间属性。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民风的变化,导致了一些传统特色文化的生存危机,甚至消亡。为了挖掘、恢复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调研队伍,在全区各个乡镇以及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追根溯源,摸清特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挖掘整理并恢复了传统特色文化项目如十番锣鼓、民问号子、高跷扑蝶、“笑人会”、庙会等七十多项,为加快楚州特色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培植”,注重效果。一是勤“松土”,多“施肥”,为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日标考核。以区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楚州区培植和发展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实施细则》, 明确职责和具体责任实施单位,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责任网络。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补贴一点,各部门和单位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一点,文化部门有偿服务挣一点。通过这些方法,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二是“剪枝育形”,枝繁叶茂,使民间特色文化得以茁壮成长。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抓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打基础。其次是通过活动展示,使农村特色文化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另外,采取“横向联系”举办跨地区、跨部门之问的联谊活动来增强特色文化的辐射力。三是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地一品,凸显农村特色文化风采。近几年,我们对创建特色文化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期实施。在条件比较好、并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树立典型,逐步向面上推广,使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全区遍地开花。
3.打造品牌,集约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楚州地方特色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农村特色文化多年来囿于本乡本土,不能形成合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此,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将零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村特色文化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利用品牌优势,推介特色文化。通过利用文化阵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努力形成品牌优势, 打造楚州民间特色文化“旗舰”。三是重视经济效益,盘大搞活市场。我们相继成立了文化服务公司开辟了文化礼仪服务、文化纪念品开发、文化中介等服务项目,利用举办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和赴国外学习考察等之机,及时推出楚州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几个问题
1.经费严重紧缺。由于苏北地区特别是楚州区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严重紧缺,特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有的乡镇甚至无投入,百分之六十的乡镇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2.观念比较陈腐。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主要精力忙于抓经济,而忽视了群众文化,给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被动。
3.艺术人才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都相继去世,新生力量非常薄弱,即使懂一点门道的所谓艺人也都外出打工糊口,从而造成了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后继无人。
四、几点建议
1.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摆上一定的高度,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也都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苏北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由于乡镇机构合并其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投入,要给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发展和壮大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让各类艺术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另外,文化主管部门还要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让民间特色文化艺术逐步登上艺术大雅之堂。
2.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民间艺术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创作人员和艺术表演人才,但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必须定期地对他们组织培训I,特别是楚州区的泾口高跷、车桥剪纸还要培养新人,要在相关备中小学组织建立特色文化兴趣小组,使这支队伍不断增加新生力量。同时,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拓思路,扩大视野。
关键词:江西;红色文化;平面设计;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61-02
赣鄱大地存留的红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它是红色年代赋予赣鄱儿女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鲁迅曾说过“越是地方特色的,越容易被别人别国认知”,江西红色文化作为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如能科学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必能发挥其价值被让更多的人所认知。本文主要探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与融合问题,旨在充分展示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传达优势,为平面设计作品添加新的活力和视觉元素。
一、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价值体现
(一)承传开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精神
同志曾说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此语深刻说明了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蕴涵了丰富而强烈的民族精神,将其运用于平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式进行鲜明直观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江西红色文化的承传开创,因为江西红色文化视觉符号的市场商业运用,必会将江西红色文化中的经典事例、英雄风采、激昂的词汇等以静态视觉语言的方式展现于众,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又能唤起受众对那段特殊时期人们的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定的理想信念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等精神内核的回忆,从而鼓励和影响受众的精神世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此外,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有效运用与传播,在借鉴现已存留的红色资源的同时,与时俱进,将其再设计,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承传开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目的。
(二)为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注入新鲜血液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氛围下的产物,因其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质,其独特的艺术气质让受众为之震撼,红色文化的符号图式还能唤起红色时期的红色记忆,引发奇妙的视觉艺术想象。如此独特和魅力的视觉资源,如若在平面设计中有效的开发利用,可进一步丰富当前平面设计的创意源泉和艺术表现形式,为平面设计提供极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和极大的启发与滋养;为平面设计作品增加内核上的深刻生动,形式上的激昂注目。以独具特色的江西红色文化武装的平面设计作品,必能让其在国际平面设计的舞台上更具识别性,为国外的受众获取更多关注和视觉交流沟通的机会。
(三)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江西魅力,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增加新的附加值
通过创作具有江西红色文化特征的平面设计作品,充分发挥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识别优势,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性平面设计创作进行有效嫁接,营造“本土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满足受众一定的精神诉求,以此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江西魅力,为江西形象和江西企业增加高经济附加值,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对策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江西的名片,理应积极探索和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经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当前已有学者和设计师关注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利用,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红色文化资源与平面设计融合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相关教育滞后、运用技法不当等,致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未能在平面设计领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切实有效地开发利用我省红色文化资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切实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导向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关键,政府职能部门应切实宣贯国家关于地域特色文化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提供政策、制度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科学开发、合理保护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如开发不善,资源保护不力,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政府职能部门应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给予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科学的实施建议,开发过程中应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对于开发方案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全面而深入论证。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建构政府、企业、社会三维一体的立体开发格局,可以筹集多方资金,群策群力,为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贯彻实施,形成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
2.注重宣传,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为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唤起受众的思想认同,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拓展和创新宣传形式,积极组织相关研讨会、文化节,鼓励和引导各媒体部门制作形式新颖、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宣传作品等,营造江西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增强江西红色文化的吸引力,达到宣传江西红色文化和宣传红色江西的终极目的。
(二)江西高校应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
文化传承重在教育,江西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承传开创的重任。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给现在设计创意全新的滋养和启发,并丰富了设计语言的表现力,理应成为江西高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的有效传播,构建科学的教育机制是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机制的构建。
在职高现有的美术教育环境里,教师应当突破常规,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美术课题要将其化整为零,采取分而治之的教学手段。如在水粉静物画的教学里,第一步,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好颜色与色彩的关联性,有效运用色彩的原理体会颜色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步,教会学生把握水粉画的不同绘画工具以及色彩的技巧,熟练运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如湿画法、干画法及其工具的运用等。在学生接触色彩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构成色彩的原理,感受存在于色彩中的魅力,做一些简单的色块速写练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事物的比例、体积、形体及质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的知识容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塑造形体并深入研究形体,以先前的色彩基础为参照,提升学生表现画面的能力。
在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作画的速度还是对事物的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等,学生都能获得有效提升。当下一些职高的美术课程仅与色彩、素描有关,没有相应的辅助课程,因此,职高的美术教师有责任重视提升自己的美术修养,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本身的需要。教师应当主动汲取人文方面的有益知识充实自己,并将这一修养渗透到美术教学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要求学生也要注重作品的人文特征。教师还要促使学生经常交流,使美术专业学习不再停留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事物,将美术课堂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画笔抒发自己内心的审美情怀,从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二、要运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职高美术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美术教学搭建了学术信息交流的共享平台。其一,职高美术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获得美术课程资源,并挖掘先进的美术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运用网络汲取美术专业的更多信息。其二,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作出平面设计作品,在互联网上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成果,与其他美术教育工作者展开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美术教学方式,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学是职高美术教师实施美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生传承多元文化功能、挖掘人文内涵等十分重要。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形成是以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等为基础的,其存在形式十分稳定、独特,是当地人熟悉的事物,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独具审美意义,如果我们忽视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将会失去地方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 衢州 围棋 特色文化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衢州也不例外,怎样才能屹立于城市之林是摆在衢州人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我认为,寻找文化的“根”――特色文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衢州围棋的现状分析
衢州是传说中围棋的起源地和发祥地之一,自“王质遇仙”的传说开始,1600多年来,“棋子文化”深深浸润在衢州地域文化之中,将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衢州围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貌文化资源。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位于衢州市东南10千米处,石梁下主洞高10米,东西宽30米,南北深20米,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四字。石梁上方有一缝隙,长30余米,南宽北窄。高0.5―1米,深不到1米,窄处寸许,中间仅容一人匍匐可进,宽处一人贴地面爬行方能通过。从洞底仰望,可见山外青天如线,故称“一线天”。烂柯山原有八景:石梁、青霞洞、一线天、金井玉田、仙人棋、日迟亭、柯山塔、宝岩寺。此外,还有忠壮陵园、梅岩、赤松岩、集仙观、崇文洞、樵隐岩等景点。
(二)衢州围棋的“烂柯”传说。
“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这是晋代虞喜《志林》留下的关于“信安王质烂柯”的最早记载。南朝以后,“烂柯”传说逐渐从衢州向周边地区扩散。虽然,全国以“烂柯”命名的山有不少,但惟有衢州才是故事的发生地。
(三)衢州围棋具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
烂柯山历来为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汉代朱买臣,三国贺齐,晋代殷浩、毛琚、虞喜,南朝谢灵运,唐代孟郊、白居易、刘禹锡、黄巢,宋代王安石、坡、赵忭、朱熹、陆游,元代马可・波罗,明代徐渭、徐霞客,清代左宗棠、李渔、洪升,现代汤恩伯、郁达夫、、、戴念慈、罗哲文、葛洪升、周国富等名人曾来此留下足迹和许多咏烂柯山诗文。
(四)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的发展新路――围棋“赛文化”。
衢州人把围棋作为一种高尚、趣味性强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竞技体育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近10余年来,为扩大衢州的影响,为宣传围棋仙地――烂柯山,衢州市参与主办了一系列国家级围棋赛事,一大批国内棋高手先后云集衢州。2002年10月“江铃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在衢举行;2003年全国围棋团体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浙江新湖衢州烂柯山队参赛;2006年首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世界冠军邀请赛在衢举行。2008年6月11日“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举行。围棋“赛文化”也成为衢州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衢州旅游的一张王牌,成为衢州建设文化名市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五)衢州围棋文化目前存在的不足。
1.衢州是“非官方”命名的围棋之乡。
2.衢州至今没有一名自己的围棋国手,更没有著名围棋教练。
名人的风姿映射了一个地域独特的人文特征,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名人文化,其实质就是精神和意识、观念和理论、知识和素质、情操和品味以及美学情趣的高度凝聚。
三、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的对策研究
(一)衢州市应突出地方高校对围棋特色文化的研究工作。
1.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以高校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成功典范。
以高校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例子在发达国家并不鲜见,例如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的所在地图森市就是一个以亚历桑那大学为中心的城市。亚利桑那大学建校于1885年,该大学的整体实力在全美国排名居前20名。亚利桑那大学的办学效益之根本是在于其办学的规模,而整个图森市,即该大学所在的城市都为这所大学服务,房地产业、体育设施、各种商业服务网点都有是围绕亚利桑那大学的主体来运作的。亚利桑那大学的存在成了图森市存在的基础,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运动场所都直接对市民开放,州博物馆、市博物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也都全部都由亚历桑那大学来承办。大学成了城市的支柱,也是城市的灵魂。大学的兴衰成败也直接意味着城市的兴衰成败。
当然,我国的国情、省情和市情都与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国外城市的发展与特色,对衢州市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2.规划成立衢州“烂柯棋院”,培育围棋国手。
成立衢州“烂柯棋院”或在地方高校内设烂柯棋院。在中国历史上,围棋是一种重要的游戏形式,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围棋选修课,马晓春九段还被聘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围棋兼职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已开设围棋课多年。甚至韩国的明知大学成立了围棋系,专门研究围棋历史、围棋文化、围棋技术等。我市高校应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吸引围棋国手到衢州来工作或指导;培育衢州本地围棋人才,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围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衢州市长期以来没有围棋国手的问题。
3.推动“围棋特色文化”旅游。
市、校合资共同打造高校“围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具有大学乃至学科专业特点的“围棋特色文化”旅游,拉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流动人口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衢州高校学生每年流动人口众多,有上万人,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流动人口参观“特色文化”不仅能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公交、餐饮(农家乐)、宾馆及房地产等的发展,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对衢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开发和推介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推广以烂柯山、江郎山等国家地质公园为主的神奇地貌旅游线,以孔氏家庙、孔府、孔林等为主的南孔文化旅游线等周边景点联合推出浙、赣、闽、皖边际风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搞好围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加强衢州围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要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衢州古代文化遗产资源,注意对衢州周边古遗迹的挖掘,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制定我市围棋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规划,使之形成新的围棋文化旅游产业。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深入衢州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围棋名人生活民居、民间围棋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围棋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良好的环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要丰富我市特色生态文化的内涵,继续加强围棋圣地“烂柯山”环境的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所谓特色文化是别人没有或少有的,以及地域特点和工作成果突出的文化形态。
(一)衢州要找准文化定位,确立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它关系到城市的战略布局。因此,要从核心文化战略的高度去看待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进一步打造衢州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品牌,并以此作为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等城市文化环节主导的规范,用衢州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统领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
(二)大力推动衢州核心文化产业发展。
1.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还处于弱势状态,需要政策扶持。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软环境建设,支持新的文化企业发展,尽快提高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
2.搞好围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首先,应以项目建设为主导,使规划、设计、建设与发展相配套。其次,要联合民间资本创建中小型围棋文化企业。最后,要像抓经济项目那样,建立跟踪问责制,抓好围棋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工作。
因此,在积极对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研究的同时,我们要分析自己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用恰当的方法,本着有用、经济、实效的原则,对衢州围棋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开发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衢州市体育局编.柯山棋话.杭州出版社.
[2]萧平汉.中国古代人的围棋竞技心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
[3]李莉.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
[4]邢震宇.围棋与情智教育.体育文化导刊,2003,(03).
[5]胡惟健.围棋进入课堂后.棋艺(围棋版),2002,(05).
[6]陈更昌.围棋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中国学校体育,2003,(05).
关键词:地域特色;同质化;旅游纪念产品
旅游业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快速消费行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庆是西部的重要发展城市,有着独特的巴蜀文化和神秘山城色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政府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重庆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6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17.85亿元,是2005年的3倍[1]。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为旅游纪念产品产业化提供了契机,但是目前市场多数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民族文化特色不鲜明,工艺粗糙,形态笨重粗俗[2],因此如何结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出高品质的地域特色纪念产品,满足旅客在旅游过程中“购”的需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重庆旅游纪念产品现状
“购”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所购之物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一种记忆载体,即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此物便会想起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它应凝聚着旅游景点地域文化的精髓,但是重庆旅游景区具有代表性的纪念产品犹如凤毛翎角,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那些比较低廉的大众商品也摆放在旅游景区。当游客对景区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文脉惊叹不已时,却对纪念产品的购买无从下手。譬如,重庆大足石刻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庆旅游业品牌景区之一。大足石刻以宝顶石刻群为主,巨大的佛像群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都有很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景区的石刻艺术的宏伟壮观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景区的纪念产品却无法形象的传承石刻艺术的精华。与其它佛教名地相似,佛珠、佛像等与佛有关的挂饰占满了纪念品市场,其工艺品的加工工艺粗糙,艺术收藏价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总而言之同质化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见图1。
图1 大足石刻景区纪念品―佛像
上述问题普遍存在重庆的各个旅游景区,旅游开发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出现旅游纪念品同质化和产品价值不高的问题原因如下:
1.旅游纪念产品设计意识弱
诸多景区对自然资源型景观开发非常重视,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或生态旅游,但对旅游纪念产品的开发却消极滞后。就其原因是个体经营者只看到眼前利益,追求低投入高产出,他们不愿意付出设计环节的费用,更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害怕辛苦设计的产品最终还是会被其他商户所抄袭。正是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制约,导致景区纪念产品设计意识较弱,不能体现景区特色,且无任何收藏价值,但对旅游地而言,旅游纪念品可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品牌宣传行为。
2.旅游纪念产品无地域特色
纵观诸多景区,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让人看上去眼花缭乱,但大多是市场或其他景区可以买到的小玩意,没有任何地域特色。特色,犹如旅游业的灵魂,是当今全球旅游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其宗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以奇制胜”的原则,招徕游客,繁荣与发展旅游业[3]。纪念品是一种具有记事性的特殊产品,应具备独特的地域性、记事性及时空性,能让游客产生吸引力,并能记载游客此时、此景的快乐与心情。旅游纪念产品就其本质上而言不应走上同质化的歧路,因为它不同于功能和技术类的电子或家电产品,每个旅游景点都有独到的景观和人文风俗,且有着不同的故事感动游客,及很强的地域性和唯一的品牌价值。因此景区的纪念品应是反映景区独特文化精髓的产品,必须具备地域特色的核心本质。
二、开发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重庆的旅游业多数具有非常强的地域特色。如长江三峡、天坑地缝、大足石刻、天生三、钓鱼城、白鹤梁等六大世界级震撼力的旅游精品。但是都较偏向对自然资源的浅层次开发,即对景点的观光旅游开发,并没有将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怎样深层次的挖掘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利用重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更多的延生产品(指旅游纪念产品),带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现阶段应深刻考虑的问题。
1.挖掘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
旅游研究者认为,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应具有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即所谓“玩到最后是文化”,高层次的旅游者都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诱因、体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过程、最终达到彼此融合的精神享受。在旅游纪念品开发时唯有注入更强化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纪念产品超越时空,走向永恒[4]。对旅游产品的文化挖掘,主要对蕴含在旅游景区中的文化符号进行挖掘。符号是抽象意识形态或概念的载体,因为人类文化的传播都是以符号为信息媒介的社会交流过程。因此古人活动过的地区,都存在着有丰富的价值信息符号,他们生产劳动或社交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产物、生活风俗或神话故事都具备时代的特色,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如巴渝文化图腾鸟、虎、鱼、鳖,历史人物巴蔓子将军等,都是重庆特有的文化符号,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对旅游地区特色文化深层次的研究挖掘的同时,用何种方式来表现特色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地域特色的产品开发,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元素应用在设计当中,设计师必须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后,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去改造和提炼[5],挖掘元素背后最具感染力的故事,通过物化的实体传达给消费者。这个是从“具象”到“抽象”再回归到“具象”的演变过程。因此,在旅游纪念产品开发中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具有持续、与时俱进的特色。
2.引入设计团队,注重产品原创设计,树立品牌形象
旅游纪念产品的价值体现的不是功能的好坏,而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多少乐趣或品味,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创意才是旅游纪念品的灵魂。产品的新价值属于具有创新的人,美国的Marsh Fisher曾说过“今天任何一家公司真正的力量源泉是创意,其余的都是家务活”[6]。其意味着产品价值的提高必须重视原创设计。旅游纪念产品开发更应如此,作为景区独有的特色产品应具备原创的设计,山寨的产品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不利于旅游地的品牌宣传,更不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AudiTT的设计师Thomas说过,好的产品设计是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旅游纪念产品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其需要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做深入的研究,找到动人的故事情节,通过物化的产品将感情传达给消费者。
重庆大多景区是由地方老百姓或私人作坊制作生产旅游纪念产品的,这种作坊制作不重视创新,慢慢的产品滞后于现代的消费观念,从而逐渐的失去市场。地方的作坊开始萎靡倒闭,因而很多特色的手工艺技术也伴随着消失,这对景区地域特色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严重的损失。譬如:磁器口过去是瓷器古镇,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产业,瓷器质地好,品种繁多,远近驰名,镇上瓷器业鼎盛时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大码头,繁荣了古镇的经济。因多重社会原因瓷制品走向衰败,古镇的瓷器从此消失了。现在磁器口的产品都是外来物,完全无自己的特色。如果开发磁器口古镇旅游时,重新挖掘瓷制品深厚的艺术价值,引进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古镇特色文化及地方工艺技巧,设计出符合当代游客需求的瓷器产品,树立古镇瓷器特有的品牌形象,传承磁器口古镇文化。除纪念产品外,还可挖掘更多的地域特色产业链,刺激和引导景区游客消费。如美国的迪斯尼拥有优秀的设计团队,依托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电影、娱乐市场的成功),进而推动了周边产品的不断创新与开发,形成了庞大的商业链。迪斯尼周边产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初的卡通玩具,到学习用品、厨卫用具、服装饰品等,见图2。
图2 美国迪斯尼品牌商店
3.提高保护产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旅游纪念产品是特殊的产品,是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产生购买需求的对象,因此其品牌价值和发展与旅游服务同呼吸共命运,既是对旅游纪念产品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在保护整个旅游服务产业。
国内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及销售市场混乱无章,一方面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法制健全有关,另一方面与管理部门打击侵权行为的力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旅游纪念产品内容错综复杂,然而决定其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多样性,旅游产品的商业服务特性决定了其创意的不可专利性[7],从而影响到侵权打击力度问题。笔者认为地域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应从以下几点加强保护。
(1)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应同旅游景区一同创办名牌战略,申请商标保护,并结合著作权法和公平竞争法加以保护。
(2)控制好市场销售渠道,杜绝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多景区销售现状,从而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这一点日本是很好的榜样,日本的特色手工艺,制作上等、工艺精美,且日本注重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在日本,这个城市的旅游产品如果不买,换到下个城市就买不到。如神户萨摩瓷器和神户牛肉,见图3。这种销售模式很好的杜绝了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现象。
图3 日本萨摩瓷器
(3)政府加强旅游区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的宣称力度,使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品牌认可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三、结语
地域特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趋势,因此,地域特色的纪念产品应同步开发。开发地域特色的纪念产品,必须重视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引入设计团队,研究最适合、最能表达地域文化及风俗的形式,并结合时代潮流设计出适合游客多元化消费观的纪念产品。同时,需加强旅游纪念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严格控制销售渠道,杜绝纪念产品同质化,使重庆地域特色的纪念品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政府网cq.省略/today/news/296298.
htm.
[2]李碧茹. 民族旅游产品的包装策略[J]. 包装工程2010, 31(2)
107-109 .
[3]苏文才,孙文昌,杨桂华. 旅游资源学[M]. 北京教育出版
社,1997,7:240-244.
[4]初晓恒,吕宛青. 我国旅游产品文化挖掘与传递研究[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1.
[5]陈长虹. 融入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实践[J]. 包装工程
2008,29(8):194
[6]王晓红,马千脉译,设计创造财富[M].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6.1.
[7]刘敢生,傅剑清. 论旅游产品知识产权保护[J]. 旅游学刊.
2004,19(3).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嫁接机制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更加多样化的挑战及更加艰巨的任务与使命。如何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资源,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成为各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很多地区积累和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古建筑遗存、文化历史古迹、民俗传统等,也包括特色文化源流、文化气质的传承与发展等。它承载了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是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比如浙江在经历江南文化自身的长期孕育和熏陶、海洋文化的冲刷和洗练后凝炼形成的精致、优雅、豁达、和谐的休闲文化理念和文化气质深刻地影响了浙江人民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展示着浙江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构建浙江软实力的重要品牌。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神的重要来源。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载体,丰富了新时期高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作用既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与传承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丰富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与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疏离”
一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从总体上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放性、主动性仍存在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扎根”。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动迎接挑战多,导致对新要素、新平台的引入精力不济、关注度不够。当前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改革在步入深层次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的冲突更加激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承担着更大的压力。这使得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疲于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资源要素的引入、平台的拓展关注度欠缺。同时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着定向思维固化的问题,他们往往将高校思想政治平台拓展的方向单一集中在教学、科研上,缺乏对于校外平台、资源的有效关注,尤其是对于所处区域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仍处于思想“盲区”状态,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工作平台拓展、内涵丰富之间的紧密关系,割裂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区域文化土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说,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存在着关注不够、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的状况。
二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及机制探索仍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开展文化寻根、文化寻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在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故居等地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等。但整体上仍处于自发性、个案状态,很多只是社会实践项目的选题设计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对象主体之间的“耦合”,缺乏基于专业化的深层次考察,缺乏在渠道及机制层面对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索。
三是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土壤有待进一步夯实。这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区域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不足导致其自身权重的式微,进而影响到其介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度。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观上对文化潜在育人功能认识的缺乏的问题。当前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趋向,单纯强调对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兴舆论阵地的占领,过分强调“短线操作”,通过处分等手段发挥立竿见影的警示效应。对文化涵养、文化熏陶等思想政治工作长线项目缺乏开发、运用的耐心,同时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对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牌等的专业解读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区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入。
三、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是破解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思想障碍。思想障碍是推进工作开展最基本、最深层的阻碍。要改变 “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无暇顾及其他另类议题的考察”的“无暇论”观念,要改变“认为两者对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难度高”的“畏难”情绪。树立“区域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拓宽视野、丰富内容、延伸平台、构建品牌的重要抓手”的理念,并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议程及话语体系。通过学校电视台、校报校网等开展广泛宣传,进一步创新理念、统一思想,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理论研究。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往往具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传承着一个区域独特的文化民俗与精神气质等。尤其是对一个地区文化特色、文化精神的认识、理解、运用等需要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的支撑。当前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接,涉及到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区域文化之间嫁接点的发掘与拓展、对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中“潜在思政资源”的厘清与迁移运用等,内容相对复杂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在新的历史时期,亟须加强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理论研究。高等院校可以在社会科学部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等教学或研究单位开展专项对策研究工作,或者以重大课题定向招标的形式,对该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以相关部门还是以课题组的形式主持研究,都必须要高度重视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力量,吸纳高校学生工作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文化学者、教务处、对外合作处等职能部门人员、一线学生工作人员等力量,充分兼顾理论研究与一线实际工作的结合,兼顾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推动要素及关联要素之间的协调。通过研究,厘清区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内容、方式及机制等,为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