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3 10:38: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职业中学学前教育

第1篇

一、 实施英语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理解学习的本质,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2.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学生成绩的提高,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 优化我国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对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而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和习惯,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自身良好素质的养成。

二、目前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1. 英语基础较差

职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问题,且在学习中没有教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少责任感,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采取放弃的态度。

2. 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教师一味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教学要求,但一些教师仍持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3. 思想认识不清

职中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因此很多职中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好了,对于基础文化课和工具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英语学习。

三、 如何践行职业中专英语探究性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巧设课程内容

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要求解放思想,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摒弃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施探究式的英语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切入与设计,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存在感和探究兴趣。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英语课程伴随着很多外国的文化与习俗,因此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与其相关联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堂的参与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堂。

2. 设置有效问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来自思考与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互动启发式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存在。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为原则。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或是讨论,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的讲解也不要只是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应对学生进行点拔和讲解,不主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一点点探索,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探究式的自我学习模式,并达成探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

3. 注重协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音乐审美心理 音乐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的基本知识,以发展音乐审美能力为基础,通过音乐活动积极引导审美心理要素,提高音乐基本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的音乐素质融汇于自己的教育行为之中,使其德育、美育、智育并行发展。而目前,这种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在我国学前专业音乐技能教育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匮乏的。因此,认真思考怎样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入手,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实践,这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适应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价值和作用

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由音乐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在音乐技能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映、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感知到的事物(声音、图像等)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

二、德育功能――学会做人是前提

学前幼师教育是一个集综合性、实用性、职业性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学生除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外,学会怎样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过倾听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的音乐审美心理的教化作用。

近几年,我国适龄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现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些学生的入学水平,大致相当于20 世纪90 年代中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水平。一些学生素质差,也是导致职业技能教育起点低、培养难等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有的认识问题容易偏激、有的人际关系差、有的人格发展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识。音乐技能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点。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综合课教学,改善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取向问题,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素质和心理素养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学会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学会学习是条件

美育功能具有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是音乐技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手段。

在几年的音乐技能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教师对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认识不够,才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例如,对钢琴小乐曲中旋律形象和风格的想象力,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旋律线条的运用力,对儿歌即兴伴奏弹唱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对舞蹈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力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开发音乐审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实现。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音乐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条件。

四、智育功能――学会实践是准备

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创新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代社会及未来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知识和相关技能、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立足于幼教工作第一线的学前教育师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中职的办学理念,并且中职的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美术教学作为中职学前专业的重要课程,也应当重点突出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并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由此可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的学生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作用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的提高、情绪情感的表达及形象思维的训练等方面。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切合实际地与幼儿园工作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适应现代幼儿园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一、问题的存在

(一)学生基础薄弱。正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在初中阶段均未上过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即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因而对美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理论严重缺乏了解,再加上生源问题中职招生时并未经过面试,因而在入学前大部分学生都未经过专门的美术训练,美术基础相当薄弱,根本不了解美术技能课程。学生见识面太窄,很多知识都不了解,特别是绘画中的动手能力完全缺失(比如自己动手做泥塑和陶塑)。

(二)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过强。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美术教学却在实际的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美术课中为了应付技能等级考试等突出问题,使得学生逐渐对美术课程产生了倦怠情绪及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幼儿园教学中有用知识的时间较少,对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我校的美术教师全是美术专业改行的,根本不了解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缺乏,无法真正地实现培养一线工作岗位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过于抽象化、专业化,重点强调的是美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注重的是学院式的美术教育,而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忽视,具体体现在偏重美术史论教学,忽视针对幼儿心理的美术欣赏内容教学;注重专业基础训练的写生素描,忽视表现幼儿心理世界的简笔创造训练;重视材质为水彩水粉的专业色彩训练,忽视幼儿喜欢的水彩色、油画棒等材质的把握等等。

二、针对实际情况,确立教学模式

(一)优化课程实施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它极为深刻地阐明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教学做一体化;而另外一个著名教育家谢台臣先生也提出“在做中学”。他们思想的实质都是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传统模式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

通常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与纵向学习时限模式所构成。中职学前教育的横向培养过程模式所包括的主要是高素质、强能力、精专业和厚基础。

1.高素质。要求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合作,能够将本职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2.强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将美术技能、知识应用在教学中的能力及出色的美术教学能力。

3.精专业。要求能胜任美术教学,精通美术教学专业,为学生创造抽象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推理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培养幼儿学习上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大胆想象能力。

4.厚基础。要求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育学理论知识、艺术设计、美术欣赏、工艺造型、图案、色彩和素描等,并且要有着深刻的知识系统,能够创作较为简单的美术作品,要具备准确评析、创新组合幼师作品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和传承美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除了努力提高同学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要不断给他们渗透此内涵,这种观念对像他们这样的“人生的启蒙教师”特别重要。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她们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的教化中养成良好的个性美,鼓励她们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创造热情,并要求她们(将来的教育工作者)把这种美育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实践教学中,除了教学法的教授之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绘画美术类的动手创作实践环节,比如对常规的一些美术门类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对新材料、新技法的美术创新实践。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设课堂创作的环境。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实践,在一定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在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内协调合作能力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对于《风景之简笔画》的创作性课题,首先让学生平均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宽泛而公平的命题,分别为“春”“夏”“秋”“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创作,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对于作品进行语言包装,编织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一边展示创作作品,一边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将讲台下的学前教育学生视为幼儿园的小朋友,积极做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课堂中呈现幼师上课情形,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师身份带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并给予最大的肯定,为学生的课堂创作增强自信心。

纵向学习时限模式是一年社会实践和两年全日制在校学习的一体化制度设计,简单地来说就是:前两年学习的主要是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而最后一年则参与到社会实践学习中去。把实践与专业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形成懂实践、通理论、强专业的优秀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两年中,学习课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当按照纵向培养模式要对学习课程进行设计,第一个学期主要是打好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轻实践而重理论。美术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手工基础,简笔画,线描的学习,对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及造型能力加以培B;第二个学期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并重,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应当让学生对国内外美术优秀作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则是要将本专业的实践训练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方法和美术教材特点加以熟练掌握。在结束两年的在校学习后,学生直接参与到为期一年的岗位实习中,学生虽然是以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来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予以承担,但是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等同于在职教师。全日制的岗位实地转变了学生的角色,有些学生往往会感到非常不适应,觉得工作实际与学校所学到的技能、知识有一定的出入,这便需要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实践中,不仅要耐心地归纳总结过程,并且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同时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和在校教师及时地给予有效的指导。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起幼儿教育,在幼教机构与日俱增的新形势下,学前美术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高能力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传承美术这门人类文化。

第4篇

1.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特点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对所学到的语文教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首先需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工作,因为情感教学拥有组织、调节的作用,能够依据语文教学知识内容,来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把课本知识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升华,才能够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

1.1情感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具备较强的情感化特点,因为情感教育能够充分的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教育工作中达到情感方面的共鸣,让自身人格不断的得到升华,从而分析出课本教学知识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情感教育工作中,学生很容易被课堂氛围所感染,具备较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愿意自主、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师生之间共同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困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2生动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把语文课本知识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化,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当语文课堂教学具备较强的生动性,才能够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视觉形象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更为真实感人,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感。

1.3审美化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让学生对美的事物有较强的感知力,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发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从而报以美好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一切。语文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经典名句,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才能够感悟出来,而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入感悟课本中的美,学生不仅仅做到发现美,还能够去创造美。

2.目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不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还是习惯于把自己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不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教师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使得学生根本无法从语文教学中感受到艺术魅力。

2.2过分注重教学分数

很多职业中学语文教师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即使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存在情感教育工作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不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熏陶。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发展,并且不善于去鼓励、表扬学生,而是一味的批评学生,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2.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导致情感教育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因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例如,一些语文课堂内容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但是部分教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是采用传统朗诵课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书本内容,从而无法让情感教育工作顺利的实施下去。

3.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3.1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想要顺利的实施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优秀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的相通,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美的事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观赏美的事物,并且还要大力的鼓励、表扬学生,提高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2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情感态度

因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不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表面层次,所以教师要善于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情感态度,从而能够深入的判断事物。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因为多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苏州,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欣赏苏州园林的特色与艺术风格,从而在达到视觉享受的同时,能够激发出自身对祖国美好文化的热爱之情。

3.3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无论是散文还是叙述文中都包含着较多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例如在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要表达出的父子之情,从文中的背影中挖掘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从而让学生仅仅抓住文章的情感主题。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稳重的重点词语,例如在学习《颐和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颐和园的景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寻找文中所能够表达学生情感的词语,培养学生较强的爱国意识。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口语;现状成因;提高

随着早教事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渐趋提高。取得幼师资格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就是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规定的等级,取得从业资格也需要进行面试。所以口齿清楚、语音标准、表达自然流畅是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

那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口语现状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又该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

一、学生普通话现状与分析

1.存在问题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整体普通话水平呈中间大、两头小。由于这些学生都是1994年以后出生的,接触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较多,整体基础不是太差,而且随着教师要求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所以学前和小学期间的语音底子不会太差,三乙及以下水平的学生是极少的,却远不能达到标准、流畅、自如表达的水平。

(2)平时在校园生活中不喜欢用普通话交流。浙江是个方言大省,说吴语的人口占98%以上,全省共分为10大方言区,所操的吴语、闽语、徽语、客家话等地域方言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大差别。最新的《浙江省推普现状及对策研究》显示,有30.6%的浙江人不会说普通话,我们的学生不习惯也不愿用普通话交流,有时虽用普通话交流,但并不注意语音的标准,基本上是带着浓厚方言的彩色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3)普遍存在用普通话表达的恐惧感。特别是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怕说不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开口是个大问题。现在面对同学、老师不敢说,将来要每天走上课堂面对小朋友,用普通话上课,有恐惧心理,就更难说得流畅自然,又怎能交流沟通呢?

(4)普遍存在的语音问题:①没有翘舌音。浙江的方言里不存在zh、ch、sh、r这组声母,许多的翘舌都念成了平舌,这是通病。②n、l、r相混。受方言影响,将n发成l,将r发成l。尤其是r,几乎85%以上不会发音。③前后鼻音不分。往往两者的尾音完全脱落,舌尖位置既不前又不后,都卡在中间。④i和an、ian和ie、uan和uei都容易相混。这与没有前后鼻音尾音有直接关系。⑤阳平和上声相混。这是声调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最难纠正。⑥入声混入了普通话声调中。⑦朗读、说话中没注意轻声。⑧儿化不会念,将尾音“-r”当成一个音节来念。⑨方言语调较明显。

2.原因分析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受方言影响太大。浙江不但是个经济大省,更是方言大省,三成以上浙江人不会说普通话,而且普遍不喜欢说普通话。因为绍兴人有一种排外的思想,本地经济较发达,部分人就瞧不起外来的打工者。所以为了免受歧视,本地人不愿说普通话而被误认为外地人,外来人员也会尽快学会当地方言。

(2)小学阶段语音基础没打扎实,声韵调都存在系列问题。这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关,也与现在的教学只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很少关注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关,所以学生普通话口语训练在上职业中专之前没有真正开展过,学生怕说、说不流畅也就不足为奇了。

(3)思想上不重视。在专门学习普通话口语之前,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错,交流不会有困难,不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只要学好钢琴、唱歌、舞蹈等其它专业课即可,所以从未有意识地去纠正语音、去进行口语训练。直到摸底考试之后,许多学生才发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达到本专业所需要的等级,更不能适应本专业学习工作的需要,这才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4)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没有形成。口语的提高最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由于学生一直生活在浓重的方言环境中,运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少,也从未注意纠正语音,操起普通话这个工具自然十分生疏。

二、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应对办法

1.思想上引起重视

要进行普通话摸底考试,把摸底情况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及与专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白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紧迫性。自己想学,能主动学,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切实的成效。

2.排除心理障碍

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多说,大胆说,逐渐养成大家都说普通话的习惯,形成浓厚的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相互纠正与监督中不断进步。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练的机会,课后,每天可组织早读或晚说,可以从朗读慢慢向说话过渡,让每个学生每周有一次上台读或说的机会,多给鼓励。

3.用筛选法逐步解决语音的记忆问题

单音节表、多音节表、轻声表的记忆要讲究方法。要求学生第一遍逐个拼写对照,发现自己拼写错误的做上记号;第二遍时只看有记号的,对这些字词又进行筛选,选出仍然没记准确的,又做上不同的记号;第三遍筛选的范围又缩小了。如此下去,可不断缩小生疏的字词的范围。

4.尽早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有针对性地分类纠正

可通过自查(每周一次的常用字分类注音和筛选法记忆音节),看看自己的错误集中在哪些声、韵和调上,并归一下类。再加上语音教师一对一听音后,给学生指出成系列的语音问题,并分类加以纠正。发现了问题所在,也就等于找准了目标,接下去的训练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收效也会更快。

5.上课及训练方式的调整

(1)循序渐进。要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到变调、轻声、儿化,从单音节、多音节、朗读到说话,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打扎实了,上去不难。

(2)大课与小课结合。大家共同的语音问题及一些理论就采用大课的形式,全班一起上;寻找纠正每个人的具体语音问题则采用小课方式,一对一进行辅导。

(3)说练各半。口语的提高不能单靠理论的理解,更需要多练,练成说普通话的语言与口型习惯,练成张口就说普通话的习惯。

6.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园里都说普通话,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7.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少儿节目,利用广播和影视媒体,通过看口型、听发音和轻声跟读等办法来纠正语音语调,提高普通话听说能力。

总之,普通话语言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学生十几年的方言语言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对普通话需要一个慢慢适应、慢慢习惯的过程。这需要家庭对学校教学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更需要学校切实加大推普宣传力度,使学生以说普通话为荣,营造出一个全校园说普通话的语言氛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取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等级与将来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组织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4.

[3]苑望主编.幼儿教师口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6篇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的课时安排比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和体验,而舞蹈本身就需要学生多练习、多体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安排少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自己在旁边观察与指导。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所从事的是幼教工作,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有时候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舞蹈排练中,与学生共舞,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创编舞蹈,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艺术感悟、生活经历等都融入到舞蹈中,使得所演绎的舞蹈既充满艺术美。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也应渗透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舞蹈。中职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幼儿园合作,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短暂实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也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幼教职业,明确自身的未来职业方向。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每位学生提高

当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时,在舞蹈教学课堂上,就应该由专业的舞蹈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舞蹈基础展开一系列的摸底与评估,可以通过口头询问、集体考察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此前的舞蹈学习状况。教师结合学生的舞蹈基础状况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课时,尽量从舞动基础开始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舞蹈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舞蹈基础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行因材施教。例如,可以把任务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结合学生的舞蹈基础,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舞蹈基础良好、无舞蹈基础但身体素质良好和无舞蹈基础且身体素质不佳等,教师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舞蹈基本功练习方案,并引导和督促学生按照练习计划积极练习,且需要做好练习记录。给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用任务作为导向驱动学生用心练习舞蹈,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与互助。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综合教学法的效果十分明显,在学生的任务报告中,看到学生详细地记录了舞蹈练习的情况,包括自己的进步与不足、重难点动作、身体的变化、柔韧度的变化等等,还有些同学记录到与同学互帮互助的温馨与感动。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表扬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再次分层,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渗透舞蹈文化教学,增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舞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更需要让学生深刻地体味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一步增强舞蹈的表演效果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学习舞蹈文化,就能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与了解舞蹈,丰富自身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情感,便于自身舞蹈表演与舞蹈创作。教师要重视舞蹈文化的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从中感悟到丰富的正面情感,从而可以使他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完成民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芭蕾舞基本手位的教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让各个小组自行编排舞蹈,一周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还要求学生在编排和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参与行为。在各个小组正式表演时,教师主要承担拍摄和拍照的工作,记录下每个小组的学生的表现,并由学生选出表演优秀的照片,进行集中展示,向学校申请可以在校园文化展示栏中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就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舞蹈文化,能够带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学习舞蹈、表演舞蹈,激发内心的情感,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能力。

四、总结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是重点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引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地创编舞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全方面提高,进而让他们能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教育好每一位幼儿。

作者:李坤 单位:黑龙江密山文化馆

参考文献:

[1]金羽丹.浅析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4(11).

第7篇

[关键词] 敢说;能说;善说

一、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说”

受自卑情绪的潜在影响职中生在口语表达中所暴露出的心理障碍,比大专和普高的学生更为明显。这些心理障碍常见的有怯场,不敢当众发言,站在讲台上拘谨腼腆,手足无措,身体歪斜,目光慌乱,发音量小,音质含混等。刘伯奎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良好,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

1、加强学生思想情操的培养: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实事求是、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是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说得合情合理合法是口语表达的基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观点、立场本身就错了,此人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也是没有益处的。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口才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心理障碍的形成,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从教育学、心理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自信心和决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后,学生上台演讲失败了,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别的同学更不会嘲笑、讽刺,相反失败的同学还会争取机会,要求再试一次,其他同学会更多的报以理解和支持。

3、鼓励学生,增强自信: 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日常的训练中我注重随时鼓励学生。温馨的情绪能使思维清晰并加速,从而促使人的内部语言顺畅地转化为外部语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注重在点评中有意张扬学生活动时的上进意识,及时指出学生的优势,评价学生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会有进步,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振奋他们的自强意识,克服自卑心理。

二、学好基本功,为“能说”打基础

1.语音训练:口语表达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表达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者的正确理解。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不标准的普通话会影响表达效果。普通话语音美,气质美,词汇有广泛的通用性,语法有明确的规范性,所以在口才训练中进行普通话语音的标准训练非常有必要。

2.积累词汇:通过多读多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强语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增加词汇量,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同时还应掌握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让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3.思路训练:通过范文讲读学习分层次,析语段,明句法,揣摩作者的思路,掌握有条理地表情达意的要领。指导学生把一件事、一个意思讲清楚,讲连贯 。练习写发言提纲,使思路条理化。

三、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学生“善说”

学好口语,说话得体、机智、巧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成就事业。在语文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赏析研读人物的口头语言,学习口语交际方式方法。

1.吹捧奉承:《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黛玉,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吹捧了黛玉,讨好了贾母。最妙的是“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几个字眼,把黛玉的美说成是“嫡亲的孙女”才有的美,让所有的人都听着舒服。这样的说话语言不可不谓巧妙之致。

2.应对自如:《群英会将干中计》中将干和周瑜相见时的交际背景是很复杂的,两人各怀心思,但表面又要做到应对自如。

3.讽喻劝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巧妙的以切身感受的“比美”之事设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以下级身份劝说上级,方法巧妙。

4.随机应变:《雷雨》中鲁侍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 侍萍不想向周萍表明自己的身份,话到嘴边又改口了。可见当时侍萍想认儿子又不便、不能、甚至不愿的复杂心情,理智和愤怒使她的言语由母爱的温情转为严厉的责问和斥责。

5.巧妙拒绝:《茶馆》中王利发不想让让唐铁嘴在茶馆喝茶,怕影响自己的生意。王利发是这样说的:“你外边溜溜吧”,“先生,你喝够了茶,该外边活动活动去!”对比秦仲义喝令:“躲开我!去!”收到了既拒绝他人又不得罪人的效果。

6.明贬实赞:鸿门宴上樊哙慷慨陈辞,表面上声色俱历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从而缓和了宴会的紧张气氛,为刘邦后来逃生创造了条件。

7.欲擒故纵:《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前一阶段假装支持夏洛克割肉要求,以至夏洛克连声欢呼,从而确立了自己权威的地位。后一阶段的反击让夏洛克一败涂地。

第8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素质教育

过去,我国一直沿用应试教育体制,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家长,都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而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明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被社会无形地贴上了很多标签:学习成绩差、自律意识差等,甚至还有人将他们归为“坏学生”一类,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因而,这些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与普通高中生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就应该了解他们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教育。像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也会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敏感又脆弱,当别人嘲笑他们学习成绩差时,他们自然会产生自卑感,甚至有人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些观念和想法将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处于一种消极、低沉的学习状态。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向他们传播积极的正能量,比如,一些没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最终也通过其他途径取得了成功,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放弃,使他们重拾信心,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好好努力,相信将来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输职业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名人事迹、英雄事迹,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高尚职业情操的敬业人士,而这些刚好可以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比如,“铁人”王进喜就是敬业奉献的典范,这个伟大的工人代表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高尚职业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向学生传播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将“铁人”王进喜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要热爱和忠于自己的事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类似的素材还有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教育素材,从而将职业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用真实的事迹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成为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人才。

三、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中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更加重要和关键,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当前市场就业压力大、企业对人才要求高的现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求职面试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提前体验求职面试过程。教师可以选定一些学生作为面试官,提前设置面试问题,安排面试流程,其余学生作为求职者进行面试。相信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体验求职面试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意识到社会竞争压力之大,这也会成为学生今后努力和奋斗的强大动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或者跟企业达成共识,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从而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内容,向企业优秀员工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结语

在如今这个复杂而又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学生毕业后面临严酷的就业形势,要想通过自身实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多实践平台,不仅仅要靠过人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具备正确对待职场、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拥有一颗忠于工作、忠于岗位的心,而这些道理在中职教学中都需要语文课程的教学来传播和引导。具体而言,教师只有用心研究教材并使之与职业教育相互联系,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职业素质、高工作技能的职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成立.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10):224-226.

第9篇

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后,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美术学习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实现目标,以及能否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怎样才来增强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努力获取知识的动力,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对美术拥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为能增强创造性思维做好铺垫与基础。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教学成功与否,90%是如何使学生感兴趣,10%是教学。”可见,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只有当老师让学生培养了对美术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通过假设的情境,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让学生能够更富有激情与创造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打开学生的臆想世界,让他们脱离这个世俗,追求更加纯粹的美术魅力。

三、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

只有做到贴近生活,才能高于生活。往往是因为创作贴近生活才更加的吸引人的眼球。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有着自身具有的浓浓乡村气息,他们眼里的色彩更加鲜艳,见过更多的美丽景色,他们有着比生活在城市的人有着更多的生活经历,因此,结合这样的特点,老师教会学生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创作的作品就更加引人入胜。

四、自由式的开放课堂,给学生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目前社会倡导的是自由开放的社会,那么以前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将加以改变。教学模式也应从以前的古板灌输模式转换成自由开放模式,老师不仅仅要站在讲台上授课,而是要走下讲桌,与学生们打成一片,鼓励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表达自己的思想。

学生是具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在自主实践中,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境遇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他们对同一事物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老师只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更好地体现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更自由的空间。

五、提供更新鲜的素材,增强创造能力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鲜素材,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他们的绘画表现形式,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绘画经验和经历。

美术是一项感性的活动,创造性思维也是自身对感性材料的一种思考,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自身感受事务,通过对事物的多听、多看、多观察已达到对事物的感官认识,增长学生的积累,开阔眼界,为他们的绘画提供更多的创作资源,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

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1.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环境是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学生在下面整齐的望着老师,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潜意识地抗拒和压抑。而轻松的环境应该是学生围坐在老师旁,大家就像在轻松地聊天一样,自由开放的学习,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同学以及老师的耐心回答,这样就不断地使学生有不断地思考学习的动力。

2.采用活泼多样的学习方式

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因此,采取多种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要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呢?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是所有人都能追捧的。只有课堂是愉悦气氛,学生才会更加把知识牢记于心,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而是从真正性质上的理解了知识的涵义。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而不是老师。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倾听学生们的独特的见解,并在一方面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一方面指出学生想法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3.多方面的课堂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依附书本教材,还要从有限的教材中寻求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收集,平时要注意生活的每个细节。遇到什么好的素材,拿给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就不断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其实也是源于生活。在对课堂的拓展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与积累,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了更多的感受。

4.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