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6: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孩子的见解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但是冲突本身未必不好,世界上很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了解,往往都是因为看法不一致引起冲突才带来的。因此,不顾一切地避免冲突,往往只会得到负面效果,也不是一个具有完整性格的人所应有的态度。反之,敢于面对冲突,进而掌握妥善处理冲突的技巧,才能使一个人更成功和开心,才会进一步得到别人的敬重。这种态度及能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可加以教导,而最佳的时机莫过于在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当家长之间因某些小事而意见不合,导致关系紧张时,一般家长往往企图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其实,孩子十分聪明,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远比家长意识到的多,只是孩子见到家长表现出的态度,觉得不应将事情揭穿,所以就故意装作若无其事。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心往往有彷徨无助的感觉,感到忧虑、担心,并因此很容易对所发生的问题做出错误判断,进而建立妨碍性的信念及行为准则,使他日后面对冲突时不能做到最有效的处理。例如,避免面对事情真实的一面,拼命掩饰自觉的不恰当的行为或感受,在出现冲突或被质问时做出使情况变得更坏的反应。
因此,当家长之间有轻微冲突出现时,不必在孩子面前回避冲突,只要遵守以下的原则及做法,孩子就会有很多的得益:
1. 说明双方产生意见的正面动机。
例如:“我认为应该这样做,因为这能让全家人多一点时间休息。”
2. 在冲突中避免人身攻击及使用不适当的言辞或行为。
例如:“你这个人真没良心!”
3. 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信任。
例如:“我相信你这样做是为了大家好。”
4. 表现出妥善解决事情的诚意。
例如:“我的确认为有比这样更好,而且你我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5. 在冲突之后双方达成妥协或一致意见时,在孩子面前用行动表现冲突的结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众多教育者的共识。诚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质疑能力,激发创造想象都能不同程度的打开思维的多棱镜,跳出思想的牢笼,但要真正打开学生心智的枷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植创造的沃土,从小培养创造人才。
(一)改造教育的环境
在模式化教育盛行的前提下,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活动、生活上都是不自由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为学生选择一种自由支配的环境,讲究个别化与个性化,注重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立经验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探索性、互动性。班级文化浓厚,设立“情趣角”,其间跳跃着学生来自与音符同乐的笑声;“生灵角”,拓宽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研究空间;“创造世界”,闪烁着学生智慧的光芒……墙壁成了情操的熔炉、知识的海洋,美的天地。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尽管初露创造“头角”,亦培养了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课桌排列形状让学生自行设计,大胆创新,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时而室内花朵绽放,时而彩虹斑斓,时而是几何图形的世界,教室成了创造的摇篮。这样学生间增强了互动、营造出创意的氛围。更着眼综合、实践教学,作业显示出弹性,评价呈现了多元化,在“研究”中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悄然注入了创造的潜能。
(二)唤醒心中的巨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心目中拥有一个巨人。但是后进生常常被老师忽视,被同学歧视,被家长责难,长期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在徘徊中妨碍了创造,只有唤起他们自己的感觉才能点亮“心中的”灯去创造。小学生的自我感觉是个体特有的“求生存”、“求发展”的统一。作为老师就需要有的放矢地将每个学生心中的“自我感觉”引导、诱发出来,让一只只沉睡的羔羊得以唤醒,用放大镜去看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让他们有足够的显示机会,如评比“巧手设计师”、“校园小卫士”等荣誉,让后进生在一阵阵掌声一片片欢呼中重新找回自我。让那类学生在一定的“组织”中充当领导,鼓励其勇敢地走进生活,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赏识中享受阳光的滋润,助燃内心的火焰,认识自身意义与独特价值,再塑自我,树立自己只是有缺点的好人,有长处的后进生。自我感觉唤回了心中的巨人,还给了后进生广阔的心理空间,为教育之舟驶入创造的港湾提供了保证。
(三)亲历多样的生活
创造教育应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创造生活,避免学校与外界的隔绝与封闭造成的身心损害。现在的孩子离生活太远,大脑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和漏斗,学习只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因为教育很多是正面的,而生活缤纷复杂,需要学生辨别精华与糟粕,有选择就有超越,有超越就有创造。生命的快乐张力源于体验,在体验中教育迸发创造的笋芽。体验是生存的乐趣,生活的情趣,生命的意义,进而回归于人生的感悟与领会。教师应给学生留出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去了解、认识社会,减少静听与书面练习、增加向生活学习的机会,请进来,走出去,使教育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在实际参与生活中懂
转贴于
得: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要为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在班级里会过集体生活,会在集体中学习、劳动、交往,获得切实的感受;在社会中会在成人世界里生产、创造、应用。如学生破坏了花草,觉得认了错就行了;打破玻璃赔了钱就没事了;墙壁踢脏了认为擦一擦总可以了……像此类不需要老师过多指责和批评,应抓住良机,带学生去花房,看看阿姨是怎样精心照料每一株花的;带学生一起去玻璃店还价,量尺寸,昀后一起安装;带学生去学校工地看建筑工人怎样一遍遍刷墙的……领着学生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他们就能从自我中心的小圈子走进社会生活的大圈子,睁开眼睛看清周围的生活,看清自己的失误而凝聚了人类的辛勤劳动。体验真正触及了学生的灵魂。
【关键词】沟通;交流;合作
一、善于沟通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好的了解对方,相互之间才能够增进感情和信任,而且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矛盾,解除误会。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就能使相互更了解孩子,为孩子的教育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和孩子沟通就能知道孩子的想法,有错误的可以及早制止。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更重要,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力量就越大。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来讲是无声的声音,有形的榜样。孩子模仿力极强,他们常常无意识地模仿身边人举止言行。所以父母应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树立榜样。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安身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将会是终身受益。我们中国人历来是“家和万事兴”,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民主平等环境,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邻里和睦的家庭氛围,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使孩子真正拥有一种快乐的性格,无论是遇到什么复杂的事情,都能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播下行为,收获希望;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来讲是无声的声音,有形的榜样。孩子模仿力极强,他们常常无意识地模仿身边人举止言行。所以父母应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只要家长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带动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幼儿教育,改变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只有很好的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同时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在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和老师一起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为孩子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合作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加强合作工作,为培养孩子做好每一步。好家长要理解幼儿园的工作,理解老师的做法。好家长要积极支持、全面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老师所反映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能冷静思考,客观对待,共同和老师分析原因,及时交流,找出对策。
(二)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很多家庭是慈父严母,或者是慈母严父。妈妈在教,爸爸在护,要不就是爸爸在教,妈妈在护,这样会造成孩子善变的个性。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分溺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做一位好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年纪尚小,很多事情都不会做,有的家长包揽了所有的事情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孩子大了却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没有放手去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是不可能突然什么事情多会做的。在幼儿时期,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洗漱,自己穿衣,自己睡觉等等,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父母应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独立做事的愿望,增强自信心。放开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性。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孩子年纪小,自制力较弱,注意力难集中,这就需要家长配合,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孩子喜欢问个为什么,作为家长切不可嫌孩子麻烦让其闭嘴,孩子喜欢提问,是因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不理解,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所提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其次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氛围,极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知识。很多孩子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不肯动脑思考,知难就退,针对这一特点,家长要制定时间,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把作业完成,切不可让孩子边玩边做,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父母鼓励孩子不要半途而废,及时的帮助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和老师保持教育一致性。好的家长要努力和老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使孩子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总是指责老师的不足,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不要听老师的,这样大大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使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相互干扰,使孩子弄不清改听谁的,无所适从。好的家长应该是老师的教育合作伙伴,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培养孩子的每一步。
好家长应该重视幼儿教育,认识到教育孩子是父母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其次幼儿园的发展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利用好家长资源可以更完善幼儿园的工作。好家长能够积极与教师配合,听取教师的建议,使孩子在智力发达的同时,还能做到品德优秀,为孩子一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当代南方教育论坛》[M].中国教育出版
关键词:家长;用心;“家校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班主任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况且现在的孩子任性、自私、主观性强,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家长能和学校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那么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那么如何携起家长的手共同教育孩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掌握原则,平等共处
管仲这样说过:“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意思是:待人和颜悦色,就会如兄弟般亲近;待人恶颜相向,就无异于兵刃相见。他也说过:“善人者,人亦善之。”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所以我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个家长,从来不把孩子的不懂事迁怒到家长的身上,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样,家长们也很乐意与我交谈,谈谈他们教育孩子的烦恼,谈谈孩子之间的“小秘密”(这可是孩子们不会主动告诉我的)。这使我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在与家长交流时,我知道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看法:严格的老师会让他们上课精神振作,作业认真;和气的老师会使他们上课懒散……我还知道孩子们在家喜欢干什么,干了什么,如某某在什么时候和什么人在QQ聊天;孩子们在家和父母说了什么,等等。有时,孩子们会把我说成“神仙”,用他们的话说:没有老师不知道的事情。同时,我也能在无形中积累我的教育经验,提高我教育的敏感性和先觉性。
二、巧用“家校通”,加强联系
“家校通”是家、校沟通的最及时的途径。若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必定能事半功倍。
1.利用节假日,送去一片温情。每逢节假日,我都会送去温馨的祝福。比如,在三八节来临时,我会这样写:祝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孩子顺心!并教育孩子用心为他们的母亲做一件事:为劳累一天的妈妈洗洗脚,或沏上一杯热茶,或帮妈妈干点家务活等等。因为我通晓“礼即理也。”(朱熹)这样,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的情感教育。曾有好几个家长对我说:“裘老师,你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而且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现在我的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你的教育理念始终在影响着他。”显然,班主任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彼此间有更多的了解,也增强了我的教育魅力。
2.利用周末,嘱咐一二三。记得有人说过“教育无处不在”。当周末来临时,我会这样嘱咐家长:周末好!我又把孩子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督促孩子在家学习和复习,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谢谢!再写上孩子们该完成的作业。这样,家长知道孩子们该完成什么,该怎样督促孩子们,而且让他们知道这两天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家长能否配合学校教育的最好考验。他们大多数会回复一下:“谢谢!知道了!我会配合的!”这几年下来,我一直在坚持,可喜的是家长把我的这种坚持作为孩子的教育材料。有孩子对我这么说:“我妈总是这样说:就是裘老师的坚持和毅力把你们这群孩子教育得这么好。你看,坚持对你来说多重要啊!”能让家长感动,能使家长和我们站在同一教育起跑线上,靠的是我们的坚持和我们强烈的责任心。
3.利用“家校通”,探讨教育问题
我知道,单单靠我的单向传输,还没有达到家长主动和我一起共事的境界。所以,我会利用“家校通”,发一些当前有关我班孩子敏感的话题,如孩子长大意味着什么?当孩子不敢认识错误的时候,该怎么办?孩子老是顶嘴怎么办?等等。家长们会在百忙中回复一下他们的观点。记得有家长这样写道:长大了,也学会了顶嘴。呵呵!虽然他没有给我“指点迷津”,但“呵呵”两个字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有家长说,孩子长大意味着孩子自己要独立;有的说孩子长大意味着孩子应该有责任心了,等等。看着这一条条简短的回复,一股股暖流在心间淌过,没有一个家长不回复的,我被感动了。记得我这样回复道:谢谢!你们的每一条建议对我启发很大。谢谢你们有一颗无私的心!……(总结一下所有来自他们的观点和我的一点点见解)为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共同努力!这样,就创造了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家长们,让他们体会到共同教育孩子的香甜。
四、用书信述说心声,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关键词:家长;思想;行为;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29-01
眼下,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成才,几乎想尽了办法:上最好的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中学,选最好的老师,上最好的辅导班……家长的用心不言而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尽如家长所愿,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言行、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出了令家长恼火的现象,于是就对孩子软硬兼施,严加教育,但是效果却不大明显,时间久了,这些孩子变得内向、自卑、封闭,让用心良苦的家长们手足无措。其实,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此类孩子的一些表现
1.课堂上不举手,也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思考问题是为了给老师表演。
2.做事不专一,常常做做停停,没完没了却一无所成。
3.购物时,从来不问价格,也不管找零是否正确,买到东西是最终目的。
4.周末与伙伴一起看电视、玩游戏乐此不疲,废寝忘食,而作业则在周日下午到深夜加班加点完成,如果家长不提醒,几乎忘记作业。
5.每次做完作业,书本要家长代收拾或者家长提醒收拾,否则一片狼藉。
二、这些孩子家长的一些表现
面对失败的成绩单,常常是一脸怒容,满口抱怨,总觉得孩子不理解大人,动不动伸手打孩子。看到孩子可怜,就会尽力用大道理说服。没有计划地为孩子辅导学业。大多数时间只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在熟人面前数落孩子,说孩子一无是处。并且四处讨教,力求让孩子发生改变,但没有耐心,常常是一曝十寒。经常在孩子的涕泪中满足孩子没完成目标的奖励……
三、背后的根源
由于家长面对问题孩子时的盲目和急躁导致教育方法简单,粗放。即使有了好的方法也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而主动放弃,没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坚持到底。所以,时间一长孩子就逐渐变得不专一,不用心,不自信,不自立……
四、解决方案
(一)改变自己。说到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和学校,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其产生最大、最初影响的是家长,其次才是教师。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首先应转变家长的思维方式。教育孩子是从改变家长自身的思想、行为、习惯及教育手段开始的,这是改变教育孩子的结果的根本方法。如果你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就应该痛下决心,为自己的孩子而改变自己。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想要孩子如何做,我们就率先那么做,不为自己的行为找任何借口。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就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二)注重孩子品质、毅力的培养
1.教会孩子自立。一个自立的孩子,可以应付许多困难,也可以一个人面对很多事情。其实有些事情孩子是完全可以自己做的,只是我们做大人的不放心,习惯于自己代办,时间一长,孩子不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教育家陈鹤琴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2.对孩子的错误做适当的惩罚。当然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明辨是非,懂得有错必改,使其思想和行为得到良性转化。所以我们不能纵容孩子,也不能惩罚过重。切记,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动怒,不要使用暴力。我们的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3.在孩子面前说真话。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生活中,大人偶尔撒个小谎原本是毫无恶意的,但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理所当然。小谎言需要大谎言来掩饰,谎言的雪球会越滚越大,孩子也是一样。要阻止孩子说谎,你做好诚实的榜样就可以了。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确定学习目标,结合学校的学习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按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分别计划)。让孩子提前知道某一时间段内要学习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努力,要掌握什么,需要看哪些书籍等,让孩子有目的地来学习。
然后,和孩子一起有步骤地学习,就是要遵循学习规律,不急不躁,按照指定的学习计划学习,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后,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检测,评估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步。另外,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坚持。
2.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毕竟孩子的学习是我们无法全面顾及的,适合他自己的方法是他不断总结积累的,所以就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比如,我们可以教他学会预习,学会质疑,学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发现自己的错误……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
3.给孩子一定的压力。在学习中,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状态,激发孩子的潜能;能调动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兴奋,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幼儿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多幼儿园把教育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一个特长、搞几个特色班看做是一个亮点,但笔者认为,在幼儿时期,与其教给幼儿过多的知识性的东西,不如先培养好幼儿的习惯。就象让幼儿吃太多的补品,不如先让其吃饱米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应该是最重要的。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容易从一些活动中感染到自己的行为,机械的模仿和活动中的影响,会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善于捕捉孩子活动中的细节来教育孩子、影响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做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带路人。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一生。在幼儿时期,自主性已经开始
发展,独立活动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是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惯的好时机。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他先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在来到幼儿园以后,他所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教师,自然地会拿老师和他的家长来进行比较。在孩子的心里,老师是最棒的,所以他开始刻意的模仿起老师的行动来,并把他们认为美的、他们喜欢的东西记在了心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
二、教师应该具有相当的幼儿教育知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让幼儿自觉地形成好习惯。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对待他们不能像对待大了的学生一样来传授给他们好的习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去护理好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好动的,他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教师要时刻为他们创造劳动和锻炼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看动画、做游戏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学到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把孩子的问题成人化,孩子的每一次行动、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是无意的纯真的行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教师想到的首先应该是要“欣赏”孩子的错误,善于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最好的幼儿教育方法。
三、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赏识和”惩罚”的教育手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养成勇敢、有责任心的好习惯。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当孩子刚来到幼儿园时,一般都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大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在我们开展的很多活动中,有很多孩子,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但是他们不是那么大胆地提出来。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又常常害怕、退缩,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总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项目,回避有困难的或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更多地采取鼓励的语言,如“好孩子,真棒”、“老师最佩服你”,逐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快乐。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会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同时,当孩子出现了很严重的错误的时候,作为教师,也应该学会运用适当的惩罚手段来教育孩子,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孩子在班上捣乱,损坏了另一个孩子的彩笔,并且拒绝道歉。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并没有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批评他。下班后,我故意到放水杯的地方拿出一个破了的杯子,对这个孩子说,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你的杯子打坏了。当时他听了,小脸红红的,非常气愤,还问到底是谁干的,一定要他赔偿。我当即对他说,你打坏了别的小朋友的东西,也应该赔偿吗?他听了,低着头说:“是的,老师,我错了。”看到他的表现,我很高兴,就对他说,这个杯子不是他的,是原来打坏的,他的杯子还好好的呢。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小的惩罚手段,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效果的。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
1.改变家长重养轻教的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养不教”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自己的本分也已经尽到。如今的少年儿童是成长在富裕生活条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与娇惯的一代,在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溺爱下,一些孩子表现为自制力差、任性,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常对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满足不了时,就会抱怨,甚至怒气冲冲,固执己见,不能正确认识错误。
“养不教,父之过。”教子是父母的义务,也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不能以“工作忙,没时间”“家长应该管养育,学校才应管教育”等为由,推脱、放弃教育责任。对待子女更应从小注重教育,不能过度疼爱、毫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样会滋长其好逸恶劳、任性娇惯的不良习气。
2.改变家长重智轻德的观念。
近些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教育非常重视,有条件的家长竞相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思维培训班等。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力教育,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家长只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个性教育,渐渐走进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误区。由于重智轻德倾向的存在,一些学生被家长逼成学习的奴隶。除了在学校每天要接受的教育外,周六、日休息时间以及寒暑假期,孩子们不得不在学习班的教师陪同下,做着重复而枯燥的题目。孩子们也许只有在睡梦中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快乐天空。也正是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孩子们参加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在不断减少。
近年来,在我国少年儿童中出现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要让家长们明白,成才不只是上重点大学一条路,只要能为社会尽心竭力做贡献,创出业绩就是人才。
3.改变家长重言教轻身教的观念。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胜于言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经验,很值得现代人发扬光大。目前有不少的家长忽视身教,有的甚至只是重视言教,这会产生负面效应,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教育孩子的重要一点就是不要流于口头、忽视行动,否则很难赢得好的效果。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自己却不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时强行通过。孩子说:“爸爸,红灯。”可爸爸说:“没关系,走,要不等到什么时候?”这样,家长平时对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被自己的行动全抵消了。
父母要用优秀的人格、品德、情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做孩子的表率和榜样。学校存在于社会之中,学校的小气候时刻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制约和影响。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影响,孩子的行为就会受到很大的反面影响以致于完全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
二、指导家长采取科学的育子方法
1.目标激励。
学习有目标,成长发展有目标,每一个班的发展也要有目标,成长在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在家长的指导下,定下自己的目标。目标不要太高太远,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一天帮家长干一件家务活,本周在班内做一件好事,下次语文考试要有进步,等等。然后在家长督促下完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2.理解尊重。
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尊重,家长不能居高临下当“大人”,孩子在尊敬长辈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顺从”,要有个人观点。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建立起朋友关系,一些事谁有道理、见解正确就听谁的,这样才有利于教育。
3.经常谈心。
这是家长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时期的孩子都有其成长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家长在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要及时分享孩子在成长中的快乐、悲伤、疑问与焦虑。耐心交流,采取心灵对话的方式,把握孩子思想的动态,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
4.正面灌输。
家长要把社会上的真、善、美等正面信息及时传输给孩子,也要对孩子的正确言行给予充分肯定;还要经常向孩子推荐好书、好的影视作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社会上的负面现象,鼓励孩子奋发向上。
5.严格要求。
我们做班主任的经常跟家长聊天或者开家长会的时候遇到家长只有关心孩子的成绩和等级,其他不管的。
作为家长要教孩子做个正直的人。但是家长只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抓住不放,没完没了的话,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考试分数第 一 ,考好了什么都可以,考不好什么都不行的看法。
有些父母这样对孩子讲,只要你考好,要什么给什么。如果作为家长把教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放在第一位,使孩子 从小就懂得做人是最重要的,人做好了,其他的都好办,做个直善良的人,学习就会有方向,有目标,路走对了学习才有用处。
有些家长顾虑,抓了孩子的做人教育,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怎么办?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其实做人做好了,学习也会上得去,孩子知道怎么做人,他就会自觉学习,和逼着他学习相比,其效果肯定不‘样。自觉学习的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发挥自己心理的动力因索。
其次,做父母的得做好表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从身边的小事教起,他们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教育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最富有教育意义,人格最富有教育的魅力。我们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整天打麻将,玩牌;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却不读书;看报;要求孩子文明札貌,自己却脏话连篇这种家教不仅很难收到教育效果,而且还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同时降低了家长在子女心日中的地位。
有些家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做人做得好。家长的人格富有魅力,最能直接教育孩子,最能打动孩子的心,最能把父母的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格传递给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足市场经济,只要有钱就能培养孩子,因此放松对孩子的做人教育,甚至不闻不问。
当然,不能否认,经济条件好些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对促进孩子学习也是优异的,问题是怎样对待金钱。金钱不能代替教育,金钱不能换得好的人格力量,但金钱能创造较好的教育条件。做父母的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用自己的素质去影响孩子,去教育孩子,这才是最成功的家教。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选择权,没有隐私权,一切听从父母的支配。孩子不听话父母可以打骂孩子,对孩子缺乏人格的尊重。这实际上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不平等。
对父母来说,孩子不仅仅是血统上的亲缘关系,而且是具有发挥孩子的潜力才能使孩子相信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家长尊重孩子的人格,就为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最后,好习惯决定成绩,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习惯是培养起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与父母的教养关系甚大。习惯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家庭生活对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的有些家长追求的是孩子的考试高分,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其次,良好习惯的作用大于一时的成绩的提高。孩子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就会给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负荷的影响。有的孩子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少,但是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原因很多,其中个原因就是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影响了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
这是第二次去红星幼儿园,园所还是像以前一样干净充满着童趣,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此次活动分为了二个板块,与以往观摩的见习活动有所不同。先是老师精心准备的托班孩子的分享行为活动。而后是通过这个影子让在场观摩的家长进行面对面互相的交流和探讨。让我们也体会到了幼儿园,家庭,与孩子这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首先老师执教的托班活动《甜甜的草莓》,以木偶剧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与别人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鼓励幼儿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个活动很生动的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把老师想给孩子的那种分享意识潜移默化的适当的点播给了孩子们,整个活动很有趣,故事也很可爱很适合托班儿童的接受能力很好的完成了基本目标。但这对托班孩子是否真的就学会分享不画上等于号。只是让孩子有这样一种分享意识存在。所以这个影子便很好的把这次见习活动带到下一个环节。。。
通过活动的现场观摩,让家长近距离的贴近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交流达到帮助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更好发展的方式。在家长沙龙环节中家长收获到了很多!虽然每个家长都知道要有分享的概念,但往往因为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极大爱待使一些分享意识淡化,从这样的活动中可以让家长们加深对这个观念的重视。以便更好的培养帮助孩子们成长。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可以让一些好的教育方式理念得到肯定,相互吸取经验从学校和别的家庭中得到一些好的实践方法。这样在幼儿园里的沙龙活动更可以让家长在活动中更了解孩子与老师。使这三维得到更好的统一和接触。让家长有教育的概念教育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中教师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活动中的老师绘声绘色的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课,家长也可以现场感受老师和孩子相互联系看到教师对孩子点播的过程。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有所提高。教师也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这样来帮助家长理清观念,来总结归纳。起一个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班上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眼里有孩子爱孩子。这样才能正真打动家长,才能更好的给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阶梯指引他们道理培养一个个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