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5:03: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统筹化运作模式缺乏
2014年江西省融资平台总资产规模大部分低于50亿元,由于整合力度不强、资源注入不够,省、市、县(区)各级平台总资产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全省污水处理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外,鲜有通过省、市域,龙头企业统筹的方式集合多方力量,统筹运作项目融资。
(二)市场化运作模式缺乏
就全省融资平台来看,货币资金普遍偏少,平均仅占总资产的7.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1%;土地使用权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46.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76%,以土地出让收益为主要还款来源及抵押物。而江西省矿产、水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而大额矿权、水域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融资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相关产权交易、确认、评估和抵质押登记机构、制度尚未建立。
(三)风险防控机制缺乏
江西省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直接影响了融资空间。有些设区市财政负债超过政府当年可支配财力。全省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没有健全,风险预警和统筹管控能力较弱。
(一)就监管政策限制,构建市场化运作主体
一是引进民营、外资等社会资金,注入土地、矿权、园区、收费权、水域经营权、企业和金融股权等经营性资源,构建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即城市综合运营商,突破监管政策对融资平台为公益类项目融资的限制,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能为城镇化建设各领域项目融资的合格融资主体。二是省域统筹建设市县项目时,由省、市县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创建城市开发基金,构建省域统筹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壮大公司、基金实力,统一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其中组建项目投资公司类似于城司,政府对此熟悉但因引入新的资金将会稀释原股东的控制权从而不利于再次引入新的投资者;成立开发基金适合滚动开发,便于再次引入社会资金扩大规模,能以股权投资作为种子资金撬动大额信贷融资,但对市场化运作要求较高。
(二)就融资主体分散,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
一是针对省内融资主体分散的现状,在省级层面,由省直各主管部门牵头,分别打造、整合各行业以企业信用为主要依托、市场运作为基石的省级投融资平台,以“统借统还”模式破解全省同质性项目融资难题。二是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由省级公司统筹市县项目建设与融资,市县级政府以投资或代建等形式参与建设、融资和还款。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四台一会”和龙头企业统筹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贷款这些统筹化融资模式。
(三)就融资资源缺乏,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是创造融资资源。建立公共收费制度,以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收费权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补贴制度,以农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路建设等项目的政府补贴作为融资资源;建立政府购买制度,以政府的项目补偿金,公共领域发展基金,政府偿债基金,政府回购款等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资源转化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后,结余土地的出让收入可作为融资资源,冠名权、矿权、水域经营权、收费权等可作为融资资源;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等的确权、抵押、交易机制,将农村资源转化为融资资源。二是整合挖掘融资资源。按“以丰补欠”的理念捆绑、组合项目,共同融资,以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资源解决公益性项目融资难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方式挖掘、盘活融资资源。
(四)就融资渠道单一,构建多元化筹资模式
一是运用公私合营PPP模式中的PTI、BOT、TOT等融资方式,引导民营、外资资金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二是争取市政债券发行试点,建立城镇化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农业风险基金等,充实项目建设资本金。三是综合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信托、股票、保险资产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资产证券化、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参与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从而达到融资和避险双重目的。
(五)就政府债务风险,构建高位统筹机制
1、注重规划引领,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与空间,推进荆州城镇化空间梯度发展
坚持用科学理念指导规划制订。要站在“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统筹。要从本地区各区域、各行业、各要素、各群体全面发展的全域广度来把握。要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全面角度来谋划。做到规划制定理念新、立意高、特色明。
坚持用科学原则引导规划制定。要立足实际,聚集优势。通过规划的统筹引导,使各区域、各产业、各要素、各群体、各资源有效整合,发挥最佳效应。要差异发展,体现特色。要市场导向,要素互动。要优化布局,拓展空间。比较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实行三条路并举,即农村城镇化道路、区域城镇化道路、城市现代化道路。
坚持用科学方法制订规划。制订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基础、是前提,采用科学方法是途径、是关键。要高端设计,深入论证,科学评估,全民参与,层层把关。
坚持用科学的标准评价规划。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区域规划,都要立意较高,设计新颖,优势聚集,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独特,要素互动,资源整合。
坚持用科学体制监督规划实施。科学的管理监督体制是督促规划落实的保证。根据乡镇规划人员素质和水平,建议将规划制订、修订、实施、监督权上调一级。同时,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及责任追究,严格依法依规制订、执行、修订、完善规划,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法律监督。
2、注重因地制宜,产镇融合,壮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与实力
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支柱产镇。要立足实际、科学定位。立足本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环境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及潜力等实际,适应发展需要,集聚优势,科学确定产镇发展目标、规模、特色、效益、功能,合理布局,适度发展。要集聚优势,打造特色。因地制宜,集聚本地资源、区位、人文、交通等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及生态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特色文化、观光休闲等产镇,树立以“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为特征的城镇化理念,积极探索紧凑集约大城市区域化、重要节点集聚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要上下联动,分层推进。
要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服务业信息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工促农,带动产镇全面发展。以工带农,壮大产业规模。合资合作,合力打造特色产镇。
培植龙头,壮大产镇规模效益。制订产镇标准,创树产镇品牌。加强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名牌。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人治理机构。
健全机制,发展壮大产镇集群。健全部门协力互动机制,合力推动产镇集群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共建机制,扩大产镇集群。建立部门、行业联系联动机制,壮大产镇集群。健全多元一体的监管机制,提升产镇综合效益和水平。
创新科技,提高产镇效益水平。健全科技服务公司,完善科技服务。创新经营体制,提供规范优质服务。健全落实扶持政策,优化科技综合服务。
3、注重城乡统筹,完善设施,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与平台
科学规划布局,健全“六网一体”网络体系。适应发展需要,健全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协调,分责分级推进。强化目标责任,加强建设管理和维修。
创新投资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建立科学投融资体制。培植投融资主体,拓展投融资途径。创新融资模式,构筑多元一体融资平台。
健全科学监管机制,提高投融资效益。完善投融资责任机制,提高投融资效益。建立投资积累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完善投融资监管及风险评估机制,增强投融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平等参与竞争机制,营造公平、公正投融资环境。建立健全融资担保、贴息机制,依法依规维护投融资主体合法权益。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通过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产生积聚效应。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开展示范镇建设,推进“宜居村庄”建设。
4、注重生态建设,优化服务,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力与动力
区域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并与其有机匹配,做好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工作。要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内容。适应城乡居民需求,健全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加强网络体系对接,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健全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内容。
加强政策标准衔接,分层分步推进。适应城乡居民需求,完善政策标准。加强标准衔接,缩小相互差异。规范申报办理程序,严格审批管理。健全动态管理机制,维护公平公正公共服务秩序。
加大政府投入,渐进实行均等化服务。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专项资金。加强扶困就弱,提高服务标准水平。严格资金监督,增强均等化服务实力。
强化服务监管,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队伍,强化服务责任。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严格考评监督,提升服务质量。
5、注重体制创新,深化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与保障
改革行政体制,转变职能,健全精干、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精简机构,明确职责,健全科学的行政管理机制。强化基层,减少层次,健全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更新观念,明确性质,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和综合服务平台。强化责任,严格考评,健全依法监管机制。
改革户籍制度,分层分步,建立流动、有序农民市民化的配置机制。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逐步落实待遇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采取多种途径,逐步落实进城农民住房。
改革土地制度,构建交易平台,健全公开、公平、规范、自愿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开展农村产权确认,办理权属登记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公平有序自愿流转。试点改革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同时,还要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体系、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等改革。
政府“错位”导致城镇化与民营企业难以协调共进。一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常常在城镇化中“主导”过度,越界充当主体,导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产生挤出效应。同时政府融资平台又承担着巨大债务风险。二是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缺乏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参与,规划更改随意,使民营企业在城镇建设中无所适从。一些地方政府受GDP政绩观的影响,不顾本地客观实际,不遵照经济规律,热衷于“造城”运动,求大求高求洋,提高了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门槛,加重了城镇化的成本。三是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与财政制度,使进城农民和参与土地开发整理的企业、基层政府没有享受到土地的红利。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城镇化建设中上级政府过多“抽血”现象普遍存在,农民置换宅基地集中居住,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但农民安置房建设土地依然要经过招拍挂,向政府缴纳可观的土地使用费,才能取得房屋产权证明。土地级差收入流入政府的口袋,没有使失地农民获得相应社会保障。
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影响着政府服务态度和支持力度。目前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对民营经济的不公平待遇,对民营企业不信任、不放心。在城镇建设中的一级土地开发、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领域设置不合理门槛,将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大多由政府主导投资、国企垄断,不仅效率低下,服务的质量也不高。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准公益性或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的现象;对民营企业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指导,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十分冷漠;招商引资时对外来的企业热情殷勤,周到服务,一旦投资已成事实,对曾经的承诺不认账,甚至侵犯或侵占民营企业的利益。
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依然艰难,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小城镇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地点,特别是当前在外务工的农民返流和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小城镇都是他们的选择。但是创业门槛相对他们的能力还比较高,所需的经营场所、注册资金、财务要求都是制约创业的难题;经营中管理部门多、检查繁、吃拿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上述这些问题,使得小城镇居民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宁可打工,不愿创业,宁可当街摊游贩,也不愿办企业。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往往也不健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所急需的培训、融资、保险、维权等都得不到系统性的保证。
参与城镇化的企业税费负担重、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抑制了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尤其农民安置房开发,一般投资周期长,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重,经济回报低,但目前对于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所缴纳的税费大多等同于甚至高于大中城市商业房产开发,这使得民营企业难于将建设重心下移到小城镇;引导非农产业的民营企业进入小城镇以及创办农民创业园,既没有土地指标,又缺乏税收上的优惠,使得某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如水中月、镜中花、空中阁;大多数银行没有针对城镇化的专项贷款科目,将其等同于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单一狭窄,融资难、融资贵拖了企业投资小城镇的后腿。
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农村及城镇发展规划
一是要本着最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下乡的原则,重新审视、调整、编制农村、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农村、城镇本身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二是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抓好城镇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同时适度调整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农村发展空间结构,为吸引社会资金下乡发展腾出足够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村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出台或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一是要加大对社会资金下乡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凡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银行优先支持,政府优先扶持。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保投入资金利益的最大化。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放宽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土地指标配置、规模流转以及税费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二是要尽快完善农业保险、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担保体系,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化解市场风险、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村投资风险大的问题。三是要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提高公益性用地的征收补偿标准,提高农村土地价值。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尽快出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相关政策,制定农民房屋、宅基地、承包地等自由转让和城镇居民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等的实施细则,破除阻碍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二元体制,真正使农民的资源变资本,使社会资金下得了乡,在农村赚得到钱。二是要建立电子化、开放式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整合农村产权交易数据,打造统一的产权登记信息查询平台,建立一站式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联动机制,实现通过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统一网络,从信息收集、、交易到产权变更登记过户,一站式服务,减少交易成本。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吸引科技、资金等到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生产效益,确保农副产品充足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产城一体化 空间布局 工业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一、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小城镇工业园区,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小城镇的发展也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两者的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是实现小城镇稳定、快速发展的主要保障。同时,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会带来城园空间布局混乱、因园失地带来的农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矛盾。这些矛盾及现象,阻碍着小城镇及工业园区的发展。因此,在规划阶段,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的空间布局,实现二者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研究的热点。
二、产城一体化的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根据“产城一体化”的内涵要求以及当前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总结,“产城一体化”为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的规划,应以生态化、可持续、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产业、功能、用地一体化共同发展为目标。①通过工业园区的产业带动,实现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升级;②通过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的空间优化布局,实现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的空间有机扩张、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城乡生态格局的维护;③打造生产便利、生活舒适的小城镇工业园区,最终营建宜居宜产、生态和谐的小城镇。
三、“产城一体化”为目标的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理念
(一)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
工业园区的选址产生各式各样的与小城镇空间的结合方式。根据工业园区与小城镇规划区范围的空间关系,其空间关系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种:工业园区布局在小城镇规划区内,是小城镇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小城镇对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较强,工业园区可直接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容易快速得到发展。工业园区在小城镇,与小城镇内部空间联系不大,接受小城镇的辐射。
(二)小城镇工业园区生态系统规划
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化”的空间结构布局的终极目标。通过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从园区功能、用地组织、道路系统等方面与小城镇综合规划,营造宜产宜居的工业园区环境,最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生态系统。
(1)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工业园区内的绿化用地主要包括防护绿地、公共绿地、水系湿地、生态农田四种。景观生态系统构建:工业园区内部通过营造生态景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产业与生态相互协调发展的环境。工业园区缓冲地带及园区外部,运用水系、森林、生态农田等,既可保证园区的有机增长,又可实现园区与城镇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2)工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业生态系统主要是基于工业生产的生态循环形成的,体现在产业链组织、能源循环路径,以及根据循环产业链组织形成的工业园区产业、用地的布局。同时,通过交通联系、功能互补,加强功能复合单元及各产业链间的联系,实现工业园区整体的产业循环。
(3)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社会生态系统主要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社会结构、居民构成、生活方式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将工业园区真正打造为留得住人的城镇发展新核心。
四、恒口示范区工业园区规划改善建议
(一)恒口示范区规划发展概况
恒口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处于月河、恒河流域的交汇地,与陕南中心城市安康相距27公里,是安康的中心城市扩展和进一步扩张推动发展的链接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承东接西”的辐射作用。东向发展至与五里镇相接的行政区边界,西向发展至规划产业用地边缘,南向发展至现状十天高速北侧,北向发展至恒口山体边缘。
(二)恒口示范区规划改善建议
恒口示范区已建有17个产业园区,多为农业、渔业和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数量和种类较少,产业配置体系不够健全,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恒口作为生态禀赋优良的小城镇,应当结合各小片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相邻园区间的产业互动,形成片区的集聚效应。使恒口示范区的未来产业结构将可能形成沿月河发展的带状结构。
(1)示范区产业布局规划。恒口示范区属于汉江流域上游,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应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提升发展传统工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循环产业体系,并针对生态移民、搬迁区域进行重点改善,实现城园互动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体化建设研究
――以宿州市为例
欧晓倩章梦雪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宿州市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城镇居民层面分析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有关于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城乡居民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绪论
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隐藏了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能阻碍城镇化的步伐,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皖北地区给自身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兼具和谐发展的目标,另外坚持在发展中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可发展等。
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它至少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口城镇,二是经济城镇化,三是社会城镇化,在这三个层次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也尤为突出,例如人口不断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却低,这也是现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时,皖北地区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与周边地区一起联合探索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皖北地区城乡间的共同发展与富裕。
一、研究现状描述
(一)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直辖市的城镇化率情况
根据2014年安徽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各个市的城镇化覆盖率中,合肥为69.10%,增福为1.31;淮南市为67.90%,增福为1.25;蚌埠市为50.91%,增福为1.24;淮北市为59.76%,增福为1.23;阜阳市为37.50 %,增福为1.27;宿州市为37.43%,增福为1.27。
单从城镇化率角度来看宿州城镇化率在不断的增长但城镇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增长幅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这样单一发展会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无法持续发展,也无法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来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宿州市近几年城镇化率情况
数据显示,宿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覆盖率非别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见城镇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却在减缓,增长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区的城镇化覆盖率
数据显示,宿州市各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桥区为45.1%、砀山县为35.9%、灵璧县为25.3%、萧县为21.9%、泗县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桥区的城镇化率最高,泗县的城镇化率最低;桥区的城镇化率比泗县高22.2%,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从13190到18925。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00%,而且每年都会增长。
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将近3倍的差距,这也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发展失衡。但从这表中也可以看书,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减少,但总体减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增速滞缓,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宿州市与安徽省其他地级市的城市化覆盖率对比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说明人们应该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镇化道路,而是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由图2 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别非常大,县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各个区域都在建设,但由于每个地方建设的力度、效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等等原因,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彻底,乡镇居民思想落后
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建设的不够完善;有的是建设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却没有持续下去,导致已经建设好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有的是在建设途中就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绦辛τ泻艽蟮墓叵怠
还有就是城乡居民对城乡一体化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建设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导致建设中出现困难。还有许多农民思想文化水平达不到,使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脱节,有可能会导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镇,却没有可此续发展的动力的局面。
3.城乡差距明显
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空间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如在空间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隔离,城市带和乡村带之间空间差的减少速度远跟不上近几年的发展形势。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如今城乡居民在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虽迅速,但从数据中可得出农村居民远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乡社会发展的程度差,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城乡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应该从多个角度多维的综合发展,使宿州在迎合发展政策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理想的效果。
4.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区近几年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空间和城市数目增加方面,出现了“虚假城镇化”、“城镇化不彻底”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城镇化率虽然得以提高,但是农民并没真正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并没有从本质上得以改善从而致使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不突出发展缓慢。
要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5.单一发展,没有寻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结果显示,宿州地区在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展体系不够完善较为单一。这致使宿州的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其他皖北地区相对比较缓慢。
纵观宿州近几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将改善重点放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从多维角度来发展宿州在新城镇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农问题和二元化结构等主要问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即使实行户籍制度,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了城市与农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这种情况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了社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近几年城镇人口数目增加和城镇空间的扩张使得城镇化率提高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户口但只是伪城镇化。在消费的形式方面,农村人的消费属于没有城市人丰富多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问题,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更加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2.三农问题突出
宿州近几年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难,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各部门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三农问题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改善,但是这个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脚步。
3.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原城镇中的人会不接受农民,而农民也会适应不了城镇的生活,他们还是习惯于自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些都是政策能否彻底落实、落实到位的关键约束因素。
在调查的几个地方,我们发现虽然城镇建设中的基本设施都是齐全的,但是后期被损坏的程度非常的严重,居民们根本没有珍惜公共设施的意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一定要坚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让人们意识到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贯彻新型城镇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镇化路径也需要改变过去不够科学的城市化,而是要转向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这个层面上就要求加速推进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比如现在对于农村居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问题。再者,产城的融合、城乡的协调、工农的协调等方面的发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镇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都对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城乡发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而且要在发展中考虑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经济、人文、环境都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
(二)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发展小城镇,可消化农村劳动力,消除城市就业压力。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城镇有较强的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较弱,没有得到彻底实施。在此层面上,小城镇有必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户籍政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减少这类收入分配上的差异,就必须转变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镇化的有户籍人口市民率与非户籍人口绿的差别仍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现状,从而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平等就业。
(四)提高乡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一直强调“科教兴国”,并且一直努力建设为一个人才大国。因为只有有了人才,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样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同样很发达。由此可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到“硬实力”重要,但“文化软实力”更重要的观念。在建设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发展人才,那么就相应的要出台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四、结论
宿州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其他城市发展速度还是相对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突出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相关程度上减少二元制问题和三农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和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问题,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p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联系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民的思想、认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时要全面协调,不可突出冒进,相互之间做加减法磨除棱角,实现全面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和一体化的要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城乡一体化来缩小城乡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大背景下,则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贴近经济发展本身,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论文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制和三农问题来探索研究,了解发展现状、取得的相关成就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和人们的共同愿景,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各地省市应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也要在落实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叶莲松.新型工业与城镇化[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树踪.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
[5]马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J].新华出版社,2004,(01)
[6]姜伟新.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搞“一刀切”、“一元化”、“千城一貌”和一哄而上,也不能只注重城镇建设,把城镇化简单地变成征地、拆迁、盖楼,忽视了“人”的感受,而是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赤峰市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赤峰。
一、立足“三个突出”,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定位。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赤峰市紧密结合实际,从历史、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集约高效节水示范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的目标。这样的发展定位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内容,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突出规划引领。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在覆盖上求“全”,在程度上求“深”,在水平上求“高”,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长期不落后。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即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等重要、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同等重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同等重要的理念,高水平编制了《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从城市总体设计、区域发展规划、专业规划、控详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不同角度,规划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着眼长远、满足近期的城市发展蓝图。目前,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85%,旗县城关镇、苏木乡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和78.8%。
突出空间布局。统筹考虑人口容量、产业支撑、就业需求、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环境承载等要素,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等其他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城镇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按照中心城市的标准,南部以天义镇、北部以大板镇为重点,建设2个次中心城市和7个旗县城关镇。按照县城的标准,对全市132个苏木乡镇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重点建设34个特色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标准,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确保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较高水平的“村村通”。
二、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精品城镇
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精品城镇建设理念,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基础营造民族特色,以推进绿色城镇为主线营造园林特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
实施扩容提质工程。2003年以来,为缓解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总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八家组团、小新地组团、桥北组团、松北组团相继建成,新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55亿元,新建住宅、商业、文教卫生、行政办公等配套设施600多万平方米、绿地420万平方米,六道橡胶坝蓄水70万平方米,完成了“十二横七纵六桥”等道路桥梁工程,建成“一场两带两廊四园”园林文化景观。与此相呼应,各旗县新区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已累计投入资金645亿元,对旗县城关镇进行了扩容提质改造,年均投资65亿元以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在总体空间布局、单体建筑规划、活动场地设计上狠下功夫,突出特色、风格和品位,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通过城镇这一载体发展延续,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城镇建设中得到了完美展现。王爷府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兴镇、索博日嘎镇和林东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实施安居保障工程。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建设、供应、交易、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基本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十二五”以来,全市开发商品住房1444.1万平方米,解决了18万户居民住房需求。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集中连片改造棚户区、城中村312万平方米,改善近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已建成保障性住房7.6万套,正在实施1.1万套。严把房屋工程质量关,倾力打造满意放心工程。
实施便民改造工程。坚持新区抓配套、老区抓完善的原则,全面加大对水、电、气、路、通讯、管网等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了城市发展承载能力。2010年以来,每年在老城改造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已累计改造300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地下管线和排污管网的扩容、改造,新建了一批重点项目及配套设施,实现了各种管线全部入地,较好地处理了雨污分流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十一五”以来,投入23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供水、供气、供热管网2908公里、热源2480万平方米,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85%。启动了气化赤峰工程,与华润集团签订了天然气特许经营协议,使广大居民用上了安全价廉的清洁能源。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公厕、垃圾站等投入达3.9亿元,保障了城镇清洁干净。目前,全市有街头休闲绿地80处、公共停车位2.5万个。城市亮灯率达98%以上,主干道、重要节点和重要区域达100%。全面整治“脏乱差”,在重点乡镇推广“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的“五个一”工程,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和“统筹规划、适当集中、区域共享”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强化城镇路网建设,构建城市主体骨架和交通循环系统,打通城市“断头路”、“瓶颈路”,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城为节点,干支衔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前,全市高等级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200公里,居全区第二位,已全面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网络平台,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在中心城区和人口较多的城关镇,加快建设城市环路、公铁立交桥、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工程,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渠化城区路口,优化交通信号灯,调配城区交通流,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顺畅通行。
三、坚持“四措并举”,促进产城融合
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道路。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优先发展,依靠工业扩大经济总量、聚集财力、吸纳就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培育了一批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更多人口向城镇集聚。目前,冶金产业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百亿级企业和百亿级园区达6个。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在中心城区内部及近郊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孵化园,最大限度地带动城镇就业。
二是以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依托各重点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建成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50个,设施畜牧业养殖规模已达962万头只。大力实施“1571”工程,玉米膜下滴灌、设施农业、节水紫花苜蓿、节水经济林已分别发展到252万亩、85万亩、 65.6万亩、62万亩,预计到2017年高效节水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城市近郊设施农业已向高端、休闲化方向发展。培育了塞飞亚、蒙都、大牧场等一批辐射范围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茂恒、孤山子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出了阿鲁科尔沁羊肉、阿鲁科尔沁牛肉、大明绿平豆、敖汉小米、敖汉荞麦、克旗达里湖鲫鱼、克旗达里湖华子鱼、喀喇沁旗牛家营子北沙参、桔梗等一批叫得响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三是以商贸服务业提档推动城镇化。引进沃尔玛、星美国际、万达、维多利等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综合体,提升城镇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业,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升级。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赤峰物流城、国际陆港、金融物流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云计算孵化园区和数据中心、雨润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打造了北京—承德—赤峰、北京—锡盟—赤峰、大连—沈阳—赤峰3条精品旅游线路和草原文化旅游品牌;实施了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玉龙文化产业园,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克什克腾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国印城,以及赤峰南部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等一批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小城镇正在逐渐兴起。
四是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建设对产业提升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以城镇为载体统筹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区范围进行布局,引导产业和企业向各类园区集中,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园区24家,大部分园区基础建设已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入驻企业已达3588家,容纳安置就业10.7万人。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牢固树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理念,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让更多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注重生态文明和低碳环保。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目标,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恶化,留下先发展后治理的隐患。“十一五”以来实施城镇自然景观视廊、景观带、绿化带等绿化工程260项,园林绿地面积83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0.5%。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筑,推行建筑节能降耗,通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既有建筑改造、太阳光能、地下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累计实施了节能建筑工程4312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7万吨。2010年,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切实提高环境和生态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
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统筹推进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户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城镇规划中优先保证社会事业建设用地。全盘考虑、规划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园区,让农村牧区的孩子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下一代甚至今后几代人的上学和就医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尊重农牧民意愿、方便农牧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特色的前提下,搞好村庄整合试点规划,每年选择1—2个靠近公路干线、工矿企业、集贸市场、旅游景区或基础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实施小村庄、落后村庄整体搬迁,引导农牧民就近相对集中,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按照建设智慧城镇的模式,在市区内15万件城市管理部件全部建立身份证,实现了网络化定责、全方位覆盖、零遗漏管控。把营造平安和谐的城镇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民生工程,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布设严打犯罪、治安防控、隐患排查、安全监管四道安全线。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已安装视频监控30.1万个。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会管理和服务软件平台,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和全覆盖。不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活动,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旅游景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坚持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得实惠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组建专门机构、建立长效机制,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城市创建工作。目前,赤峰市已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姓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一张张城市名片,极大地提高了赤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三大难题”
第一,解决资金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整合政府资源,组建了城司、担保公司等政府性投融资企业,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激活土地资本市场,对建设用地一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管理、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2002年以来,全市土地资金收益193亿元。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各领域,既包含房地产开发,也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赤峰新区建设资金中,有255亿元来自民间资本。县城和小城镇的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项目也多由社会资金承担。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可以定义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发展的动力,统筹兼顾,推动城市的现代化、集群化,农村的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个性突出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能稳步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仍然面临着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等严重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急需通过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来解决。
一、中原经济区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了河南全省,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它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交通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但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却较低,这严重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因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独立却不可分割的。在“三化”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中,新型城镇化连接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以城镇的发展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以产业的集聚带来人口的转移,从而以人口的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以达到“三化”互动互促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把握新型城镇化同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是必要的。
(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场所和消费市场,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持和丰富的就业岗位,城镇化和工业化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就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它认为当城镇化率的发展阶段在30%―70%时,城镇化会取代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从而表现出依靠非工业产业来支撑城市发展的现象。而目前,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率都已超过30%,已经处在转型期的初期。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带动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的转型,去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成为了必然。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要求利用现代工业设备、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来发展农业,利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农民,是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设备大规模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而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多地少,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无从谈起。所以,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率,才能够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使农村人口不断的向城镇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乃至现代化提供先决条件。所以说新型城镇化是连接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桥梁,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二、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破除体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深化改革,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样的制度保障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户籍制度。二元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阻碍“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障碍。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虽然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由于拿不到城市身份,所以仍然保留着农村的土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难以实现,农业规模化也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实现城镇化,就要破除二元户籍制度,但解决农民工的城市户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每年解决一批农民工的户籍问题,逐步进行,以减轻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压力,例如,让在省辖市市区务工三年及其以上、有稳定工作、固定收入和住房的人员,可以转为城市户口; 在省辖市市区就读的农村籍大中专学生,迁入本市城市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或投资兴办实业累计纳税到一定数额的,可申请在当地迁移入户。
(二)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就是要建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其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为重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很长时间仍然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所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近就业,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环境是一件长期而必要的任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的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和关键。要按照“分类指导、就业为本、科学规划、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支持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实事求是,按照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
强化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如果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即是以产业的集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承载能力来决定农民进程的速度和规模。中原经济区多数农业县( 市) 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生产要素聚集优势不明显,因此要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集约利用土地,引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居住与服务向城镇集中,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有机融合。这一方面使得产业聚集所吸纳的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另一方面,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围绕产业集聚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防止过度超前城镇化出现造城运动、形成“空心城”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健君,王子鸢.城镇化:后危机中国新动力[J].望,2010(10)
以“十”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
到2015年,县域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3%,城镇人口达到13.5万人。到2017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6%,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到2020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2%,城镇人口达到17万人。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制,县域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着力盘活闲置土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采取bt、bot以及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运营补助、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民间资本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利用民间实现县城供气、供热、环卫、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3、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供应多元化。完善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实行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制定公平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城镇物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各级有关部门村镇建设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重点镇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5、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政府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住建局局长担任,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二)完善政策体系。抓紧编制符合__县实际、较为具体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成立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按照省、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各项任务要求和各自职责,围绕城镇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镇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强化土地资源支撑、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容貌整治提升、加快人口转移和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等关键领域提出课题、专题研究并拿出规划意见。
(三)积极对标示范。确定一个对标县(市),找差距、定目标、理思路、抓落实。把对标活动与学习考察结合起来,带着任务“走出去”、“请进来”,与对标县搭建学习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需要,突出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工作,在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确定桑园镇为城镇化改革试点镇,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小区、优秀公共建筑、特色风貌街区、景观街道等示范项目申报活动。
(四)加强工作调度。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五)实施专项攻坚。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步骤、按时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县城规划设计、环境整治、植树绿化、城中村改造、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聚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推进机制,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前海 国际化营商环境 法制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不同阶段的城市有了不同的城市化使命。深圳作为一个城市化率达到100%的一线城市,在新形势下更应该加强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周边城市的城市化提供标杆和模板。
一、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内涵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开始开展跨国经营。对于新的投资区域营商环境的评价成为是否进入其市场的决策依据,因此营商环境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关键点。
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跨国企业投资是国内大城市共同努力的目标。所谓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指与国际商业规则接轨,其外在结果是市场的高效健康,其内核是市场化、法制化、透明化,其核心要解决的关系是政-企关系、企-企关系、企业-员工关系和企业-消费者关系。按照联合国对其的定义,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够确立和明晰产权并降低争端解决成本、提高经济往来的可预测性;二是为合同伙伴提供确定性并防止权利的滥用;三是所制定的监管规则应当是有效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并且是简单而便于实施的。世界银行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纳税、跨国贸易、执行合同和解决破产十大方面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种综合环境,它不仅是一个经济环境或商业环境,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建设一个适宜营商的公平公正的廉洁城市,不仅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执法者要廉洁奉公、干净做事,而且要求每一个参与城市经济社会的人都要清明廉洁。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综合的、和谐的、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
二、深圳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战略意义
深圳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优良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并获得了李嘉诚先生等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①
但随着“特区不特”,拉美、印度和南非等地区的崛起,深圳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商业环境的激烈竞争。如何保持深圳的领先优势,继续吸引更多五百强企业来深圳投资发展,已成为深圳面临的一大挑战。毫无疑问,提升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更加国际化、法制化是深圳的最佳选择:
(一)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深圳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和集聚效应,也成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构成。环境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竞争力的体现。深圳曾多次在国内的城市竞争力评选中名列前三,但其最近几年面临着竞争力下滑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下降方面。[1]深圳想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制化,进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二)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深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深圳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吸引“三来一补”。其后,其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随着深圳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深圳必须进行经济转型,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其中,建设总部经济就是深圳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措施。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的内涵是要与国际上营商环境监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的全球趋势接轨,建立符合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为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要想吸引国内外企业,尤其是国外的企业把总部或区域总部放到深圳,就必须建立国际化程度更高的营商环境,实现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的商业环境。因此,当前必须加快推进深圳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步伐。
(三)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深圳成为新特区、继续发挥改革“试验田”角色的需要
总理强调,中国将全面实现开放型经济,现在要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以及必要的资源,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要对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进行严格保护。②建设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深圳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最具备条件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从开发型经济的表述来看,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深圳也必须承担起先行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使命。
三、以前海为契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深圳在政府机构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优化I商环境,但毕竟整个行政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等已经运行数十年,所以只能逐步改进。但是,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很有可能成为深圳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先导区和“试验田”。
前海本身被赋予这一任务。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深圳将以前海为载体,推进粤港澳现代服务业紧密合作。为前海量身定制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扶持措施,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社会保障衔接以及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营造人才优良的环境、提供便捷口岸服务环境等,旨在积极探索推行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从而将前海打造成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根据规划,到2020年前海将基本建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化、资源循环、有国际先进营商环境、国际通行商业规则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其实,也就是要建成最能体现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的区域。在国务院批复的前海定位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海要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示范区。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2012年7月16日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政策宣讲暨招商推介会”上也表态,将进一步发挥特区立法优势,在前海加快打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并借鉴香港经验,研究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规范发展的法规。2013年9月3日下午,前海管理局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同举行了“中国(前海)――意大利投资环境及国际商事仲裁”研讨会,参会人员就前海的投资环境与政策、前海国际仲裁创新、意大利投资和争议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交流,对中国内地、香港和欧洲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作了比较分析,并对前海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表示充满信心。从方方面面的信息来看,前海的确被赋予了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任。
如何抓住前海这一契机,加快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步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前海的特点,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务环境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深圳于2009年推行了政府机构“大部门制”改革,通过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了大幅度的“退、转、减、合”,共减少了各级机构151个。在此期间,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及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4项,占原有623项的31%,精简幅度达到了1/3。其中始于2013年3月的商事登记改革,大大降低了企业注册登记的成本和门槛,为深圳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奠定了基础。前海作为“试验田”,在行政管理方面一个大的突破是其管理机构――前海管理局,该机构是法定机构而非一级政府。③前海还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类似香港廉政公署的前海廉政监督局,由其全面负责监督前海管理局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活动,这是一项重要的创新。
毫无疑问,前海管理机构改革为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前海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比如,一线的监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来做,政府退到第二线进行组织协调和最终裁决。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行业问题、行业自律等都是由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来解决的。因此,笔者建议前海应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其更大的责任。
2.进一步推进前海政府在审批制度方面的改革。世界银行《在更透明的世界营商》的报告指出,营商环境的很多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的效率等都跟政府的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关。针对前海,深圳特别出台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前海区域的企业提供综合审批制度,大幅减少了审批手续。但前海不少事项仍需要到市一级乃至省和国家层面审批,这并不利于前海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笔者建议在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应给予前海更大的自由权,使前海能在企业商事登记、业务审批等方面真正进行先行先试改革,从而为全国性的改革积累经验。
(二)市场环境方面
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之一就是优良的市场环境。根据我们对深圳企业的调研,在市场环境方面企业担心的主要有假冒伪劣、不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侵害等问题。前海作为试验田,建议应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市场监管工作。自201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市场监管工作“三打两建”以来,全省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朝着国际化营商环境迈进了一大步。前海作为一张白纸,应该在建设之初就严格执法,以建立健康的市场体系为目标,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2.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经济最核心又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对产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知识产权保护能大大促进企业的创新。在我们对高科技企业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高科技企业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被侵犯却得不到保护。考虑到目前国内整体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如果我们在前海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就可以营造更为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也可以为全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先进经验。
3.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从全球各大经济体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企业为辅,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同构建健康的企业生态体系,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人才环境方面
人才是保障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深圳之所以能在过去的30多年实现飞速发展,正是因为深圳为国内外人才提供了最为宽松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发挥才能的环境。在《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深圳将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域率先开展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人才政策法规、人才服务体系和人才综合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并在条件成熟后把前海经验推广到全市。
前海在人才政策设计过程中,可以突出对先行先试政策的探索。比如,在人才签证居留、落实CEPA职业资格互认、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优化人才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建立与硅谷、班加罗尔等国际人才集聚地类似的人才发展环境。
此外,在前海还可以充分发挥与香港的地关系,吸引更多的香港专业人士进入前海执业,加快深港两地的人才交流。同时,鼓励深圳本地的专业人才参加香港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和接受香港专业人才协会的监管,从而提高深圳的专业人才执业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规范。
(四)法治化环境
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其本质就是依法进行商业活动,各类行为主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通过法治化环境建设来推动国际化进程,使前海建立更为透明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1.首先要加快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把法律法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借鉴香港、新加坡、迪拜、伦敦金融城等具有成熟稳定法律环境的地区和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WTO规划和国际通行的法律要求,充分发挥深圳的地方立法优势,逐步制订和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可依。
2.强化执法体系建设。执法体系是保障法律制度落实的重要环节,执法体系不完善和执法不严是导致营商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2013年出台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前海加快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表示全力支持前海打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具体措施包括:支持香港仲裁机构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推动设立粤港澳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外律师事务所可应邀成为深圳市律师协会特邀会员等。前海可以在该意见提供的框架下,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执法体系。
3.编制前海营商环境法治指数,推动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正义项目从2008年开始编制世界法治指数,为政府决策者、商界、NGO和其他用户提供了专门的资讯。前海和深圳也可以考虑编制自己的法治指数,并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新加坡等进行比较,找到差距及改进的方面,利用指数校正我们在法治化建设方面的偏差,从而推动前海和深圳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深圳三十年建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国际化营商环境。随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建设,深圳又将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以前海为契机,以前海为支点,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尝试建立与国际准则更为一致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正当其时。因此,深圳市要从战略角度重视前海的国际化营商建设,举全市之力、集深港之智慧,打造一个高度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为深圳和全国建立开发经济体系和一流营商环境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注释:①2012年李嘉诚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发表感言:“我们目睹越来越多的世界企业落户深圳,看到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善,国民的生活、和谐的生态日益被重视,且良性循环,将是解决先锋之城绵延不绝的动力,置身顶尖国际大都会行列指日可待,一定会为民族进步提供更多的动力。”
②总理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的讲话。
③前海管理局仅有局长张备为公务员。
(作者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邓志旺(1975―),男,湖南郴州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发展问题。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科学规划课题“区域合作共赢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基于产业转移的视角”(编号:GD15XYJ31)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提升深圳的国际竞争力[N].深圳特区报,2012.
[2] 周雨风.试论中国经济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J].改革与战略,201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