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阶梯式教学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4 19:51: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阶梯式教学法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阶梯式教学法论文

第1篇

(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而阶梯式教学方法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激发每一位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指导小学生利用数学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展现数学教学的全面性、实效性。

(二)促进学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针对性地教学模式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的魅力,在不断的课堂练习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解决“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学优生”,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的应用

(一)学生水平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小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数学考试成就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阶梯划分。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成绩较好的一些小学生划分为A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力,展现丰富数学思维的“开放式”数学内容和练习题目。一些数学基础较好、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划分为B组,主要是指导他们在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计算和解答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能力。而一些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划分为C组,主要是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深入掌握,学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习题。

(二)教学模式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数学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模式阶梯划分。在一节数学课堂中,既要有“面向全体”的环节,又要有“培优辅差”的环节。对A组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学—疑问—探究—答疑—总结”为主的教学模式。B组为“习题练习—反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C组主要为“基础知识讲解—循环指导—尝试成功—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要求C组学生能够掌握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回忆,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要求B组的学生在掌握C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够快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A组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为学生布置更多的“开放性”练习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并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框架结构。

(三)教学评价分阶梯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查,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查之后,教师要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对A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竞争式的评价方式,严格要求他们,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B组的学生采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努力赶超优秀学生。C组学生主要要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要对他们的进步和成功表示赞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激励式阶梯教学法;阶梯式目标;非英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34-02

1.研究背景

《"激励式阶梯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课题经申报,于2009年获得立项。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项目申请书,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经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两个板块,本着预设谨慎、研究拓宽的原则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的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状况不尽人意,长久以来,许多学生口语交流能力一直较差。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方法不当,,教学环境不适,课时量不多;学生听说基础不牢,心里素质不好,学习自觉性不够。学生不爱学,不会学,但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影响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探讨利用激励式教学法(激励式学习法),结合教师和学生中实际存在教与学的现状,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阶梯式目标;合作升级,从低一级向高一级目标的进步。并侧重形成激励式评价体系,以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走向最高级的学习目标。深入探讨"激励式阶梯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出现了口语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但不少研究者把口语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方法"或"口语教学组织形式"等同。事实上, 教学论中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简单的教学方法,也不等同于某种教学组织形式, 而是"驾于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吴立岗,1997)。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与一定任务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方法策略体系"(甄德山,1984) 。无论是基于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口语教学模式,还是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应用,或者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这些探讨并未真正从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进步水平出发,不能完全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持续性和口语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Stephen.在他的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文章中提到,二语习得要遵循的其中两个原则是获得原则和输入原则。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口语学习的全英文环境。另外,教师应在课堂上提供大量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文章,演讲或教学视频。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英语文化,但它过分强调教师引导,而忽略学生在口语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而忽视了"语言输出",必将阻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总之,国内外对于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模式的探讨,还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系统性研究。

2.方法与过程

2.1 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拟解决重点、关键问题是:在激励式阶梯教模式的推动下, 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学生口语课堂主体参与:①思考参与。包括观察、记忆、理解、想象等思维能力培养。②情感参与。有意识地使上课的情感丰富、控制起来,理智起来。③活动参与。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口语课堂动,增强口语表达体验。④个性(特长)参与。在口语课堂上,也要给学生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⑤品德(思想)参与。注重勤奋、认真等品质养成和探索精神及科学理念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问题,课题组采用文献检测、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实验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2.2 研究的主要过程

2.2.1 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 年5月)。查阅收集有关资料,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并熟悉有关概念、学习理论,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整理学者们的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本课题研究,界定好相关术语,确定研究对象。

2.2.2 实际研究阶段(2010 年6月――2012 年11月)

根据申报书设定的基本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结合非英语专业口语班实际情况制作并发放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阶梯式教学(或学习)水平测试表。研究学生课堂上口语学习环节、知识、能力、情感、理想等方面。2011年4月 结合非英语专业口语班实际情况制作并发放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阶梯式教学(或学习)水平测试表。本次调查在九江学院范围内对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3人,分发测试表103份,其中有效表98份,男生被试43人,女生被试55人。

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第二阶段:通过一个学期每月8次,每次20-25分钟的口语教学实验,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第二阶段:通过一个学期每月8次,每次20-25分钟的口语教学实验,教师按学生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成绩分 0-5 个梯度,教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激励。如下图所示: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自身的听力,口语基础,采取科学的作为安排方式,也就是快慢结合的排位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组,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提问层次化,课后作业和练习布置层次化。创造多种类的实物情景,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模拟课堂竞赛,如单词接龙比赛及口语朗读比赛等。

2011年12月,课题组在实验班发放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激励式阶梯教学(学习)水平测试

通过调查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激励式阶梯教模式的推动下,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阶梯式目标;使学生从低一级向高一级目标的迈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目标明确了。

第三阶段则是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将研究成果提炼成论文,并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4.启示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只要教师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就能探索出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新路子,好方法,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口语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为诚.如何训练口语能力――一个有实用价值和有系统的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 1996年

[2] 王荣宁.关于大学英语因材施教理念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0年

[3] 刘芳莉.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模式[J].校园英语;2012年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阶梯式教学;循序渐进

笔者曾见过我校不少毕业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写得不合乎格式的个人简历,在写实习申请书的时候缺乏标题和称谓,在写入团、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忘了写结尾、敬语……因此,提高我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迫在眉睫。因此,如何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进行应用文写作,阶梯式教学值得探讨。

《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一书中指出,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次进行目标管理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铺上成长的台阶,引导其踏上‘正确定位’‘主动升级’‘积极进取’的良性‘魔力圈’。”把阶梯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应用文写作当中,就是在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和实践中,把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

一、由入校初期到毕业前夕,循序渐进地教学

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开始长期接受记叙文、议论文等几大文体的写作训练,形成了固化的写作思维定式。而应用文写作在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几大文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到了中职学校开始接触专题性的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就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入校初期对彼此不熟悉,在班会课上通常要做自我介绍,并且,对班级竞选、各种社团招新等活动充满了新鲜感,对中职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充满期待,并开始学习做事,所以,一年级开设的写作课就可以从竞聘稿、演讲稿、简历、海报、学习计划、各类活动策划书等新生需要用到的应用文体入手。这是初级阶段,也是第一阶梯,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并对应用文产生兴趣。

当新生成为老生之后,在校中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针对已经度过了新鲜期的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的学生。这段时间,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到更多的校园应用文,专业课也会用到应用文。因此,教学内容可以上一个阶梯,可以结合各类总结(个人学期总结、主题班会课总结、班级工作总结、社团工作总结)、各类申请书(入团、入党、入社团、特困生助学金、周末留校等)、各种专用书信(邀请书、证明信)、贺卡、请假条、便条、借条、会议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实训报告等进行教学。

学生在三年级开始面临就业实习或参加高考的抉择,这时候的应用文教学应该针对自荐信、求职信、实习申请、实习报告、个人简历、劳动合同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的内容。目前,我校一些毕业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学过这类文体,一到毕业时就忘记了写法。因此,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可以组织模拟面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职流程。

二、结合每学期的节日循序渐进地教学

每学期都有不同的节日,在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应结合实际节日来分步教学。

例如,三月,适逢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围绕倡议书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就某一活动提出倡议和号召;五月劳动节、九月教师节,指导学生学写慰问信、贺信,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师爱师的情感;十月国庆节,可以教学生写关于爱国的演讲稿,并结合国庆主题出一期简报、海报等;放假前想去旅游的同学,可以让他们集思广益写一份旅游计划,设计好旅游路线图。这样的教学法,既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文体“所为何事”而作的特点,使学生深刻体会行文中所有的遣词造句、精心构思、行文格式等都应围绕完成相应事务这一目的而展开,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的点滴中获得学习应用文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

写作,是应用文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应用写作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可以反映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综合素质,因此是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点。但是我们的学生层次不同,他们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好比登山,只要一个个阶梯地往上攀爬,就可以顺利地登上顶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一步步、分专题地教学生。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再学习内容,让学生逐步掌握标题、称谓、正文(开头、中间、结尾)、结尾敬语、落款(名称、时间)、公章等写法;先让学生模仿范文,再引导写作,进行独立创作,接着斟酌修改,最后是评价反思;先教学生写条据、专用书信这类简短的应用文,再教学生写公文。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力的提升,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写出合乎格式的应用文。

综上所述,根据中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进行应用文写作渐进式教学设计,本质上凸显了应用文的工具作用,也将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情境模拟、专项训练等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尝试到会写作的甜头,从中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提升写作技能。在生活体验中写作,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让写作变得自然而快乐,更快地掌握写作技能,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1).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旨在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劳动者。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训练环节。机械类专业更需要重视实践训练,然而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实践能力不强,实践技术不扎实。如何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实践能力培养观念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其实并不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机械类专业中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基本属于被动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所谓被动实践,就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都由教师一手安排,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规定好的套路进行实践,显而易见,这种实践过程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效性大打折扣。

2.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比较呆板

众所周知,机械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算完成学习任务。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在理论教学中也多是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这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充实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这样的教师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是缺少应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胜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三、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优化课程体系

要想切实提升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可以针对专业特点,设置两类课程,一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能力培养为辅的理论类课程体系;二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兼顾理论知识传授的能力类课程体系。在理论类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将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力学知识、工程制图技术知识等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理论授课中,要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开设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能力类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应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实习、机构设计实践、制图设计实践等活动。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要刻意为学生安排好所有的实践活动和步骤,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适当放权,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实践自信心。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重作用下,学生能意识到机械类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实践能力。

2.推广阶梯式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要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基地,推广校园科技文化,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构建阶梯式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两大平台基础上的。

高职院校要与社会上优秀的机械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安排学生进入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和见习,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服务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要向学生开放部分创新课题,吸引学生参与,学生要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参与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等活动,使学生拉近与企业、社会的距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

高职生科技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又一大平台。教师要将高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比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反馈意见,光靠教师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反馈功能。必须指出的是,企业评价至关重要。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已经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学生也在企业中进行过实习,所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更有说服力,而且企业往往是基于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他们提出的意见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机械类专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才能以更好的面貌参与到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在职业生涯内发挥应有的人生价值。高职院校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2]平萍:《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姚茜:《强化工程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若干问题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纪颖:《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第5篇

(一)作为技术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

GIS技术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重要技术保障。旅游者通过空间移动行为,与旅游环境的产生交互过程,形成旅游者活动规律。可见,旅游者活动信息属于一种发生在旅游环境内、具有严格地理维的地理信息。GIS技术对旅游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与传输,以其高效处理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制图技术、动态过程分析等特点,为旅游资源调查、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由此,GIS技术与3G技术、VR技术、Web技术等共同组成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旅游院校引进GIS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作为科学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

作为科学思想的GIS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空间思维方式。旅游学科属于研究人的学科,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导致旅游类专业培养侧重于管理能力但忽略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理解旅游现象空间关联性,如何高效利用旅游者活动信息进行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业监测等,成为旅游院校学生逻辑思维培养面临的一个难题。旅游类专业开设GIS课程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其原因是GIS学科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背景,强调逻辑性;通过对GIS理论理解和软件应用,学生能深刻理解数字旅游空间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突破对空间的主观感受。如此一来,GIS课程就会使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且逻辑,而这恰好是当代旅游人才所必需的思维能力之一。

(三)作为服务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

GIS技术为旅游产业提供位置服务(LBS)。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空间移动的人类行为,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其服务。作为位置信息技术,GIS技术天生就是一种精准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因而与生俱来兼具提供位置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属性。因此,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是GIS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对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成果,根据旅游者对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利用GIS可以建立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旅游信息系统,给旅游者提供数据库查询,从而为旅游消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旅游类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框架建构

(一)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空间分析能力

旅游类GIS课程目标建设可分为:(1)习得GIS软件应用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并结合课堂演示和上机实践,要求学生掌握一种GIS软件的核心功能,具备熟悉运用GIS软件的能力;(2)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GIS理论框架和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以及了解GIS发展前沿和趋势;(3)为旅游提供GIS服务,使学生能够胜任与GIS软件有关的旅游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实验-原理-实习”融合形成“逆向阶梯式”教学内容体系

旅游类专业GIS课程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目标及其在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实验训练,基础理论和课程设计,这三个模块形成一个阶梯状的进阶式教学体系(见图1)。具体而言,实验训练模块重点以主流GIS软件(如ArcGIS)基本操作为核心,目的在于对工具软件的认知和熟悉。先“做练习,后讲原理,再练习,再回顾”,逆向循环学习方式,提高学时利用率。基础理论模块重点强调GIS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GIS经典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和地学背景知识补充介绍。课程设计模块包括:地图制图、遥感数字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该模块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围绕“校园景区”,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实现对GIS软件核心功能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面向实践的案例化、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1)演示教学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实验训练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对GIS课程的感性认识问题,即让学生熟悉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操作方式和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是,教师首先借助GIS软件,演示实验内容,讲解实验中地学问题或模型的GIS软件处理过程;然后学生依据实验任务完成相应的模拟操作,了解实验软件的处理运作方式。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分析与评价GIS软件各个模块功能和实验结果。

(2)案例教学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与基础理论模块,目的在于解决旅游类专业学生对GIS基础理论难以理解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选取是该模块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取之于旅游产业实践的案例素材比较复杂,需将案例精简成为教学素材,以利于提高学生利用GIS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能促进对GIS软件的掌握及基础理论理解。例如在自驾游线路规划问题上,可精简成采用临近分析、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功能进行建模分析。

(3)项目教学法:该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模块,主要是解决教学内容与旅游专业脱节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将校园类比成景区,开展面向旅游景区的项目化教学,基本实施环节如下:建立项目团队,依据班级情况,每5-7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和实施单位,完成一个应用项目设计。应用项目招标,开设校园旅游线路规划、校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校园旅游适宜度评价、虚拟校园、校园电子导游等项目,学生以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方式招标立项。项目实施辅导,课程建立2名主讲教师、2名研究生助理共同辅导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必须做到及时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交流项目思路及分享应用设计成果。项目成果提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应用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答辩,对其取得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整理发表。

三、结语

第6篇

陈永华(1972—),男,云南镇雄人,昭通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李宇卫(1970—),女,云南江城人,昭通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和反贫困问题。

摘要:法制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是大学教育内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当前大学法制教育因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缺乏实效性。本文针对当代大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完善法制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法制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17—02

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依法治国的生力军,中国法治之路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高校法制教育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有实效,近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和人数不断增加,犯罪类型不断扩大,社会危害程度不断加深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大学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呢?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康树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6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占高校总人数的1.26%。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大学生犯罪人数有明显升幅,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5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5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根据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大学生犯罪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二、当代大学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法制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当下,全国没有大学法制教育课程短期、长期、一致或系统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没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也没有公布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而行之有效的方案,整个大学法制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

2.大学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附属于德育。社会价值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但法制教育侧重点在于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其核心是“他律”。 而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净化人的内心世界,其核心是“自律”。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各方面过得硬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并重。但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一直没有独立地位,长期附属于德育教育,极大地削弱了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被严重压缩。实施“98方案”时,开设“法律基础”课,课时为36学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但根据“05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合并而成,课时将原来两门课共72学时调整为48学时,而原来“法律基础”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却仅占教材内容三分之一左右,在课程中主要集中在七章、八章和五章、六章中的一小部分,课时压缩为12—18学时。“05方案”与“98方案”相比,大学法制教育的授课时数和授课内容均被大大削减了;再加上授课时段主要集中在大一第一学期,许多大学在该课程结束后也基本结束了大学的法制教育工作,这就使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而且大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第二,高校法制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应有的多样性。高校法制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局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主要还是来自于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但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主要还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教育和实践教学。一方面,教学内容不能紧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如青少年的权利义务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等。导致他们缺乏真实的法律实践,自然得不到大学生的内心认同。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记,没有树立起“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也没有把“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

4.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需要有一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但不论是“98方案”还是“05方案”,都未能破解这一难题。首先,高校法律课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上,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他们缺乏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在高校还普遍不受重视。其次,高校中“思政课”教师学历背景不同,真正学法律的有限,再加上 “思政课”教学中还有很多行政人员兼课,这无疑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难以突破的瓶颈。再加上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相应的法制教育的培训和学习,因为知识的欠缺而只能照本宣科,缺乏精辟的法理剖析和鲜活的案例,甚至难以解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这也成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大症结。

三、完善当代大学法制教育的相应措施

1.变革对法制教育的定位和认识。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德育教育”,这种定位和认识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类赖以生存和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是法律和道德。从区别来讲,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从联系来看,法律教育让公民知法、守法,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来推行人类所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让大家在学法、知法、守法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道德教育引导人向善,必然要求要遵守“法”这个最低的道德底线。因此,应使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和创新二者结合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2.树立全面全程教育的理念。首先,树立大学法制教育的全面性理念。即将法制教育覆盖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其次,树立大学法制教育全程性的理念。即将法制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在不同阶段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3.改进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首先,教学与实践并重。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高校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观点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4.整合、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首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其次,要建立校外法律专家宣讲团。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聘请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中觉悟高、业务精、有责任感、宣讲能力强的法律人士到高校进行法律宣讲,促进校园内外法制教育师资的沟通与交流。第三,应该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以弥补我国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总之,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石红梅.小议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第7篇

随着人们对旅游地理信息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智能旅游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在旅游业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广,这也就要求进入旅游相关领域的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GIS基础。因此,对于旅游类专业来说,将GIS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中,是旅游学科知识体系演化和变革的需要,是旅游学科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为此,国内外学者从旅游类GIS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各类问题,如对GIS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教学内容与旅游专业脱节、教学实践环节缺乏针对性等。就此,本文首先对旅游学科GIS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旅游类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框架,为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路径。

一、GIS在旅游学科中的作用

从GIS学科发展来看,GIS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GIS)向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GIS)发展是在1992年前后。从单纯GIS科学知识传授到GIS科学思想传播的升华,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伴随Web技术的普及,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GIS)成为当前GIS研究的热点之一。GIS是一个发展的技术、科学、服务,GIS的发展必然延伸其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也必然带来旅游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一)作为技术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

GIS技术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重要技术保障。旅游者通过空间移动行为,与旅游环境的产生交互过程,形成旅游者活动规律。可见,旅游者活动信息属于一种发生在旅游环境内、具有严格地理维的地理信息。GIS技术对旅游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与传输,以其高效处理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制图技术、动态过程分析等特点,为旅游资源调查、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由此,GIS技术与3G技术、VR技术、Web技术等共同组成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旅游院校引进GIS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作为科学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

作为科学思想的GIS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空间思维方式。旅游学科属于研究人的学科,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导致旅游类专业培养侧重于管理能力但忽略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理解旅游现象空间关联性,如何高效利用旅游者活动信息进行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业监测等,成为旅游院校学生逻辑思维培养面临的一个难题。旅游类专业开设GIS课程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其原因是GIS学科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背景,强调逻辑性;通过对GIS理论理解和软件应用,学生能深刻理解数字旅游空间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突破对空间的主观感受。如此一来,GIS课程就会使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且逻辑,而这恰好是当代旅游人才所必需的思维能力之一。

(三)作为服务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

GIS技术为旅游产业提供位置服务(LBS)。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空间移动的人类行为,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其服务。作为位置信息技术,GIS技术天生就是一种精准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因而与生俱来兼具提供位置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属性。因此,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是GIS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对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成果,根据旅游者对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利用GIS可以建立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旅游信息系统,给旅游者提供数据库查询,从而为旅游消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旅游类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框架建构

旅游类GIS课程教学目标是服务于旅游学科,属于GIS学科的应用层面。在此课程定位下,如何挖掘有限学时(36学时,2学分),合理布局理论和实践学时,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旅游学科特点与GIS课程实践,引入“逆向”和“分步骤”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GIS课程进行如下改革:

(一)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空间分析能力

旅游类GIS课程目标建设可分为:(1)习得GIS软件应用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并结合课堂演示和上机实践,要求学生掌握一种GIS软件的核心功能,具备熟悉运用GIS软件的能力;(2)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GIS理论框架和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以及了解GIS发展前沿和趋势;(3)为旅游提供GIS服务,使学生能够胜任与GIS软件有关的旅游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实验-原理-实习”融合形成“逆向阶梯式”教学内容体系

旅游类专业GIS课程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目标及其在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实验训练,基础理论和课程设计,这三个模块形成一个阶梯状的进阶式教学体系(见图1)。具体而言,实验训练模块重点以主流GIS软件(如ArcGIS)基本操作为核心,目的在于对工具软件的认知和熟悉。先“做练习,后讲原理,再练习,再回顾”,逆向循环学习方式,提高学时利用率。基础理论模块重点强调GIS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GIS经典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和地学背景知识补充介绍。课程设计模块包括:地图制图、遥感数字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该模块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围绕“校园景区”,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实现对GIS软件核心功能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面向实践的案例化、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1)演示教学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实验训练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对GIS课程的感性认识问题,即让学生熟悉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操作方式和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是,教师首先借助GIS软件,演示实验内容,讲解实验中地学问题或模型的GIS软件处理过程;然后学生依据实验任务完成相应的模拟操作,了解实验软件的处理运作方式。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分析与评价GIS软件各个模块功能和实验结果。(2)案例教学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与基础理论模块,目的在于解决旅游类专业学生对GIS基础理论难以理解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选取是该模块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取之于旅游产业实践的案例素材比较复杂,需将案例精简成为教学素材,以利于提高学生利用GIS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能促进对GIS软件的掌握及基础理论理解。例如在自驾游线路规划问题上,可精简成采用临近分析、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功能进行建模分析。(3)项目教学法:该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模块,主要是解决教学内容与旅游专业脱节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将校园类比成景区,开展面向旅游景区的项目化教学,基本实施环节如下:建立项目团队,依据班级情况,每5-7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和实施单位,完成一个应用项目设计。应用项目招标,开设校园旅游线路规划、校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校园旅游适宜度评价、虚拟校园、校园电子导游等项目,学生以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方式招标立项。项目实施辅导,课程建立2名主讲教师、2名研究生助理共同辅导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必须做到及时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交流项目思路及分享应用设计成果。项目成果提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应用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答辩,对其取得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整理发表。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任务分层 模拟售楼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2-02

过往,中职教育的改革目标大多数都提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较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现今,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终身教育,并以此为依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创新发展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正如上述所说,无论理念如何改变,能力始终是综合素质的最集中体现,是知识、技能、人格的复合物。但众所周知,中职教育阶段,有相当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态度及价值取向有所偏差,理论式学习能力较差,职校生成绩不好更是事实。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完成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本人认为,首先还是需要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特性有基本的认识。中职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的代表。基于此点,中职教育应重在发挥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学习、体会理论概念,理应让学生在实训、实践教学中掌握专业技能;最后,应依托课堂上课这个最为原始、最为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职教课堂教学模式,而本文观点――“任务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依此背景而产生,并以在“模拟售楼”课程中的运用作为研究、应用的依据。

一、对“任务分层教学法”的认识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知识和能力,在任务模M操作环境中感知、认识、应用知识和能力,在“做”中学、“用”中学。而“任务分层教学法”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学习任务,通过教师在理解行业操作实际的基础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突出层次性,注重因人施教,设计好分层教学的全过程。

“任务分层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学习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突出重点。对于“后进层”学生,任务内容应尽可能设计一些简单的、易于模仿的操作,教师加以指导或小组内通过简单讨论就能解决的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中等难度,梯度稍大一些,并兼顾一些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进取层”学生要设计灵活性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它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注重设计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发展个性特长的问题。

结合本次课程任务,“任务分层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实施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工作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而且这些项目或工作任务是根据公司或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设计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重点是设计可以包含若干具有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的“分层任务”,然后根据这些“分层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到本次课程内容,“模拟售楼”是房地产销售实务课程中最主要的一项学习任务,而本次论文的探索内容则以“沙盘讲解”这个子任务为例进行教学开展。

二、对“模拟售楼”课程内容的理解

“模拟售楼”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房地产营销相关知识为主,主要的知识模块可以分为“房地产基础知识――房地产市场调查知识――房地产销售策划知识――房地产销售操作知识”,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内容复杂,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具备动手、动口模拟行业工作实际,进行业务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相关职业水平。也因为“模拟售楼”的工作客体对象主要是如何介绍小区楼盘、如何介绍商品房等,因此“沙盘讲解”是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接下来将就“沙盘讲解”内容为例,应用 “任务分层教学法”中的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三、“任务分层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一)知识模块分层

对知识的设计分三重难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因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在知识掌握部分主要设计三重难度,并随“项目”训练内容及学习过程逐步提升。

1.学习任务开始阶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采用视频播放直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沙盘讲解”这一学习任务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同时为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任务打好效仿的基础。

2.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关键的知识点加以强化指导的过程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重点是发掘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任务进行实际模拟演练,主要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并且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充分利用高仿真的“沙盘”实训场地进行分小组、分角色进行训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在任务练习过程中自身职业素养习惯的形成。

(二)“任务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针对沙盘讲解这一类别的工作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是以讲解沙盘项目的难度系数来决定教学的进程,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实际操作练习和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去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以由易到难、阶梯式螺旋上升的理念并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进程逐步提高难度,在完成相应项目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任务分层教学法”的阶梯式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安排:

1.简单楼盘项目训练――普通住宅楼盘讲解。本次项目的训练先让学生观看行业工作的“沙盘讲解”视频,主要是让学生回忆起前面学过的内容,并结合实训场地进行个人“沙盘讲解”的初步训练。在这个层次里面,安排的训练讲解项目以面积小、开发期数少、综合配套少、客户相对单一的普通住宅楼盘为主。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作太多的教导,而是让学生完全发挥个人水平进行模拟工作式演练,教师最后的归纳或是小结应将重点放在内容是否齐全、学生个人外在表现的优劣上来,以便为第二层次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综合楼盘项目训练――公寓式综合住宅楼盘讲解。本次项目的训练主要让学生引入一定的行业、职业元素,学生结合实训场地进行个人“沙盘讲解”的进步训练。在这个层次里面,安排训练讲解的楼盘项目应强调综合居住性,强调物业开发类型和户型的多样化、客户群体的复杂化等方面。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像客户那样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工作情景意识,突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急能力。最后教师的点评可放在工作实际问题、相互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也为第三层次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3.高端楼盘项目训练――别墅类豪宅楼盘讲解。这个层次的训练主要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一方扮演专业的销售代表、另一方扮演“真实”的客户,高仿真地以职业要求让学生结合实训场地进行最终对客“沙盘讲解”训练。在这个层次里面,安排训练的楼盘项目应以豪宅盘、高档盘为主,面向的客户群以高端群体为主,充分发挥以“客”为主的销售特性,教师在最终评价时引入行业的标准,如严格的礼仪标准、专业的知识、合理的解答、高水平的交流等等,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的转变,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个人结合粗糙的教学经验得出的一些想法。总的来说,运用“任务分层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师要从行业工作实际出发、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层次和难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完成课程的任务内容、完成“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累积知识的同时完成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培养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王萍.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30):129-130.

第9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学前教育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种多元、开放、尊重个体差异的现代智能观既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那么,作为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就应该设置可供学生选择与发展的多元立体的课程,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年~3年级体育课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1.2研究方法。本文以体育教育学、幼儿教育学、课程论、体育概论、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主要采用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分析、判断、整理,来建构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 构建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002年8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们构建的课程必须是在这个纲要精神中的课程,并有机结合课程的目标、设置、结构、内容、评价等来实施。

2.1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1.1运动参与目标

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能后,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欣赏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时,考虑到一系列的有关智能的开发,要把组织体育运动与参与体育运动等相关内容涉猎到课程的目标中来。

2.1.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最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2.1.3身心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并能利用一些有效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使机体生理指标达到较高的层次;同时,能对健康营养食品、恢复性锻炼等有较高认识,也就是通过学习后我们能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目标必须在多元智能的身体智能中来实现。另外,学生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后能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应该自觉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这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2.1.4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活动的参与,实际上是需要竞争与合作完成的运动过程,这可以很好的解决因独处引起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合作,需要有对手的竞争,无论是对手还是同伴,我们都是在合作中进行体育运动,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表现。同时,我们在欣赏大众体育时,不仅仅是欣赏体育技术和战术,我们还要欣赏和认同一种体育精神,传承一种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与精神,这对于鼓舞我们国民的奋发上进的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是多元智能中的内省智能体现。

2.2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

一年级课程设置“选项课”,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开设“选项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每学期选学1个项目。应有8大智能领域整合后的多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1000m (800m )、100m(50m)作为必修课的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其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出席教师、学生进行选项。学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体育活动课、竞赛,(每一专项根据学生特点、层次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体育教学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其形式是教师授课项目固定、学生自由选择专项课教学;其组织形式是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内容、教师。将那些具有一定天赋的三、四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并把各运动队的训练纳入其中(注:要求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有选择的加入一个代表队的训练,各代表队欢迎普通生加入代表队的训练)。

2.3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结构

为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其课程结构有以下两种类型:

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加大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不会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他们会探讨其中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一般的高等学校,学生自我锻炼的场地器材能基本保证。再说,随着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意识的增强,理解体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随之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相对多点的理论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理论学习,这并不代表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增多,而是在每次体育实践课上讲解与之对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就建立起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

2.3.2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实践课的课程结构上,我们要立足实际来设计,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比赛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程才能关注每个学生,才能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开设有关体育课程。另外,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到具体的场所后,可以对当地的体育事业有推进作用,这种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我们体育课程的不足。

2.4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田径、体操、球类、水上运动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加追求学生的个性,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也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基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地域的实际,按照《纲要》精神,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加以整合,表1是一个多元、交叉的课程内容的构建。

表1课程内容�

2.5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拥有的多元智能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用以沟通学生的桥梁与手段。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多元智能的学习、专题教学与合作教学等几种方式。�

表2课程实施�

2.6体育课程的评价

2.6.1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应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自评是学生自省智能的表现,是对自己的体育知识和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等综合评价。他评主要是同学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参与状况、考试达标、进步幅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项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分数。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确立以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2.6.2教师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业务素养包括: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的评价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运动负荷、道德教育的构建、教学结果等。

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自评和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但是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多元进行,也要具有个别对待的评价,看到教师的努力和成绩,对教师也要进行过程评价,不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因为体育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检验和反馈过程。

2.6.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能够使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自我建构。

3.1.2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3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增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

3.2建议

3.2.1研究者应与学习领导及管理部门应积极大力倡导该评价方法的推行,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因为学校领导的意愿,是实施课程改革和贯彻多元智能的主要张力。

3.2.2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智能,增加自己的才能,熟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沟通。

3.2.3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智能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智能强项的基础上,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变换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不同的智慧,采用最适宜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把体育运动的技能和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好。

3.2.4体育教师应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社,1990.

[2]郑金州.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杨立龙.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白晋湘.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教育部.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6]张晓峰.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J].教育导刊,2002,(02).

[7]李健.基于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编制[J].教学与管理,2005,(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