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文学典故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6 16:12: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代文学典故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古代文学典故

第1篇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现将“90后”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如下:

1、获取信息多,有个性、较独立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更多样化了。除了传统的书本,他们更多会借助电脑、网络与智能手机,因而他们获得的信息较以往的学生要多。当他们遇到了作业和问题,他们会选择寻求于网络,通常是“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中有些人可以用现代化的方式获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与传统学生的羞涩、胆怯相比较“,90后”大学生也显得更加活波、开朗、大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古代文学课堂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愿接受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

2、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有限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的压力下,“90后”大学生普遍忧患意识较强,关注的问题更加实际,追求的目标更加功利。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将来就业这一目的而服务。对“90后”大学生而言,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又不是那么实用,与他们追求的实际利益联系又不是很紧密,所以,“90后”大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一直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下阅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的。而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对象,无法达到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水平,不利于专业的长久发展。现实中,学生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让“90后”大学生克服这一系列的障碍?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去解决。

三、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需要注意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合理的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提倡从美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意处理好字、词、句的疏理与作品的整体把握之间的关系,还要注重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性中永恒的普遍的东西,更多的从审美的层面去解读。让学生在精神和审美方面被吸引、被召唤,从而具备较好的文学和美学方面的素养。在讲到魏晋易代之际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阮籍所处的魏晋易代时期险恶的政治环境,笔者引导:‘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是曹魏朝廷的大臣,如果你们中间出了一个杀人犯、或者是道德败坏者,你们会怎么对待他?’学生回答:“制裁他,鄙视他。”笔者引导:“如果这个人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你靠拢他,他可以给你们带来很多利益,比如你们想要的好工作,你们想要的房子、车子和票子,如果你反对他,他亦可以轻易的让你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你们又会怎么对待他?”学生陷入了沉思和沉默中,只有个别学生低声说远离他,不理他。……于是笔者总结:“司马氏在魏晋易代之际就是一个可以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他们又是一个篡权者。面对司马氏,一方面阮籍同情曹魏政权,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另一方面他又畏惧祸患,他的生活状态是整日‘胸中怀汤火’和‘终生履薄冰’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就是这种心态的隐约曲折的艺术表现。”接下来开始分析鉴赏阮籍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他内心的忧生、他的孤独、他的苦闷,还有他的五言诗的艺术特点“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等等。虽然作家和作品都是1700年前的如烟往事,但是理想、政治、道德、利益与个体之间的瓜葛却是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所以古代文学教师要把90后大学生引入历史,让他们与古代诗人真切的“面对面”的亲密接触,让他们明白古代的文学家和他们留下来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古代文学教师不能再固守古代文学课本内容,应该力求多涉及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习俗,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阐释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新意义,以此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不要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在讲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和郭主簿》时,笔者试图用语言还原公元408年的一个炎炎仲夏的午后场景。诗人午睡醒来,在堂屋前的一片浓荫中纳凉,有时候他会拿出他的无弦琴,在上面轻轻的拨弄;有时候他会手捧一本周公传或者山海经,与精卫鸟或者刑天共忧戚;有时候他品尝着自家新酿的醇酒,吃着自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菜蔬,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侃大山;有时候他看着膝下嬉戏玩耍的幼子,小孩子正咿咿呀呀学说话呢;有时候他只是发发呆,抬头看看天空无心以出岫的白云,发发思古之幽情……学生被引入了这样休闲的生活场景的遐想中,笔者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有的回答喜欢,有的回答不喜欢,请他们说说理由。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文学作品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古人的所思所想。这种还原式的讲解有意打破古今阻隔,就好像古人穿越到了当代,也好像今天的人穿越到了古代。通过这样的示范解读,让学生明白诗歌是活的,富有生命气息的,也是美的,令人向往和憧憬的。

2、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是继续传统的教与管的对立吗?显然那只能激起“90后”大学生的反感,让他们因为厌烦教师本人而厌烦古代文学这门课。那怎么做呢?教师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教育理念,从课堂的管教者转变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来激“90后”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分析鉴赏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作品,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读者,找出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出理由?”学生阅读完后,有的回答“:我喜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因为这一句非常大气,很有霸气”;有的回答:“我喜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为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事业的追求。”笔者评曰,曹操引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用以表明他不仅渴求贤才,而且贤才如果归附,他将会礼遇他们。而诗中用山和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有的学生回答:“我喜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为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时光易逝的感伤”笔者评曰,这是一首宴会词,在宴会上一般大家都会开怀畅饮,心情比较轻松愉悦,但诗人由轻松愉悦的场景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慨叹。这种慨叹哀而不伤,蕴藏着深刻的生命意识,饱含着激越的情感。诗人用朝露比喻时光流逝之迅疾,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索。因为时光易逝,生命有限,所以人们会选择壮怀激烈,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然也会有人选择及时行乐。接下来继续提问:“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命有限的无奈,今天的人也一样,同学们会选择怎样面对这种令人忧伤的无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通过这种提问和讨论的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总之,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探讨的方式展开,可以给个性独立的“90后”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舞台,更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古代文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学习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所以这门课程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后才会有所收获。而“90后”大学生,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困窘,教师适当引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达到与古代文学作品真正亲密接触的效果。例如讲到建安诗人曹植时,笔者提前布置,让同学们搜集网络资料。在课堂上播放了同学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如下:在曹植的封地,诸侯王曹植正在和朋友们饮酒赋诗,曹丕的使者突然闯入要押解曹植到洛阳奔丧,使者非常的傲慢而无礼。曹植含着泪,边舞剑边吟唱起了自己刚写的新诗句“父母且不顾,何况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接下来是曹植到洛阳以后,哥哥曹丕步步紧逼,眼看曹植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凭着出众的诗赋才华,七步成诗,捡回了一条性命……。这段视频直接将学生引入了诗歌情境中,让他们了解了为什么诗人曹植前后期的诗歌创作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让学生对诗人曹植自父亲死后“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处境印象深刻。进而对曹植“才高八斗”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到杜甫《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时,笔者也让学生找与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学生找了很多不同时代“土豪们”的奢侈的生活场景图片和一些衣着褴褛、食不果腹的街头乞讨者的场景图片,在课堂上一起展示,他们看完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深切情感。在这个过程中,针对“90后”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精通,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也可以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资料和数据,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网络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四、结语

第2篇

汉字由于是象形文字,在形态和意义上形成了有效的联系,而且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这就导致了汉字非常良好的表现力,甚至拥有非常良好的视觉感受,汉字的这些特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特质集中反映在古代诗词中,例如:在唐诗宋词中出现过非常多的对仗、排比句式——这些创作手法增添了整个辞赋的色彩和魅力,带有极强的渲染力。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著名诗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寓情于景的生动描写,非常有力地表现了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中国的传统文学形式“,对联”也是汉语言文字特质的集中体现,对联注重词汇词语的对应和对仗,甚至一些对联中要求偏旁部首相同。例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两句对联中偏旁部首都属五行中的一种,作者巧妙地运用中华文字,创造出了更多的不朽篇章。中华文字具有表意性,然而以他们作为载体而形成的古代文学却表现出一种模糊性,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与不定性,才使更多的后人在分析前人的不朽篇章时,得出了不同的理解与感悟,这也是汉语言文字神秘性的体现。

2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并行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开阔,中国文学文化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了近代时期,伟大的学者提出了使用白话文,最初白话文与文言文并行使用,在以前,文学系统以白话文占据先导,很多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意思被代代相传,例如:先秦时期的很多句式、词汇都在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很多的词汇活用现象甚至在文言文中稳定使用。由此可见,文言文保留了自身的词语特征与语法系统。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异常繁多,甚多不朽篇章依然被现代人所传颂,在文字表达上的意思也相对浅显,多数能被现代人读懂,例如:孔子的不休之作《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中的意思很容易被后人读懂。古代的很多名篇名作甚至国家的文法章节也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其中的语言文字以简练精辟而闻名于世。文言文的简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文章中的词语多属于单音节词,很少有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语。第二,文言文中缩略的现象十分明显,多数的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谓语甚至是宾语。总之,整体来看文言文属于简练、精辟的语言文学,略去冗杂词汇,忠实韵律和音节,才形成了文言文这种简约的风格,铸就了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宝贵、珍奇的文化氛围。

3汉字意义理解的多重性

汉语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语言,单个词句就可以表达多重涵义,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才导致了文学篇章理解与阐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词的前三句单纯描写了九个单独的景色,景色词语之间没有多余的词语,逐句逐词都表现出了非常简练、独立,乍一读只有几个凋敝的景观映入脑海中,然而却就是这样几个词语去表达出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浓郁的羁旅秋思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缺少谓语、宾语以及完整语言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渗透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情感,而且这种非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能够给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所渗透出的文字特质。进入了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探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语言探究,转向了文字探究。从文字的发音、结构再到文字的历史起源与用法都成为了文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4结语

第3篇

《诗经》,又称《诗》,它一共有305首,所以后世又常常将其称作《诗三百》。从时代上看,它包括了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这五百多年的作品。从地域上看,它主要产生于黄河流域,并且也有一部分长江和汉江流域的作品。即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一些地方。

《诗经》一共有三部分组成,即“风”、“雅”、“颂”。风诗主要是地方民歌,一共有十五国风,160篇,这里集中了《诗经》中大多数优秀的篇章。雅诗主要是宫廷的歌曲,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一共105篇。而颂诗,是庙堂祭祀的歌曲,由商颂、鲁颂和周颂三部分组成,他们主要是一种伴舞的祭歌。

我们今天的诗歌是不需要合乐的,但是在上古时代诗、乐、舞这三者不分,诗歌一般是合乐的歌词。《诗经》都是可以会乐的,可以供人们演唱。

《诗经》的编辑,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上古社会有一种重视诗、乐的习俗,统治阶级往往通过一些民歌、乐舞来观察民风。当时有一种官是专门负责采集诗歌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搜集民间诗乐,将其整理起来,最后交给最高统治者。当时所采集的诗歌可远不止这些,采诗官搜集上来的诗很多,传说这些诗歌流传到孔子的时代,孔子亲自整理这些诗歌,他从这些诗歌之中选择那些最符合他的道德思想的,编成一本,这就是今天的流传本《诗经》,一共305首。

孔子选了这些诗后,就让他的学生认真阅读,他说:“不学《诗》,无以立。”他认为这《诗》的目的,主要在于有用于世。他说“你学了《诗》,不能把他贯彻到实践中去,就证明你没有学好,如果派你去搞外交,你不能利用《诗经》去应对诸侯,这学了就等于没学。”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歌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如那首著名的《硕鼠》诗,诗中写到:“大老鼠啊,大老鼠,你不要再吃我的黍,我整天服侍你,但是你却丝毫不考虑我。”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心情!

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民生涂炭,人民受尽了苦难,《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战争的诗歌,如《采薇》,诗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现了战争的漫长以及离人的思念。

《诗经》中有不少爱情的诗写得非常生动,如《诗经》中的第一首《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4篇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 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国的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第5篇

附:

送董邵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童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同强)仁者皆爱惜焉。矧(shen况且)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翻译]

自古就说燕赵(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指当时河朔三镇:幽州、成德、魏博)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第6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于是,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与传统的书本相比,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所以,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其内容具有流传性、且传承下来的内容、精神和价值与大部分人的需要保持一致,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电影改编,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而非有机体,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影视改编后传播时间的缩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促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在如今快餐时代中,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还能不用出门,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7篇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2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古典文献;古籍数字化;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数字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3

0 引言

“古籍”是对古书的雅称。古籍作为宝贵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智慧与财富。古典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问题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称为数字时代。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1920年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提出,但是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至于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而所谓“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3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有益民生,贡献社会,是人文研究的本义。

古籍数字化作为新世纪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大规模投资,而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到古典文献及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可还未与人才培养微观结合,尚缺乏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中国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2.1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概念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美国教育部CIP-2000分为17大类: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疗卫生、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传播与新闻学、图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我国现为13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再次颁布新专业目录,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整合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基本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2个特色专业。2005年以来,中文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主要是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度已达1 089个(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3年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之后,直到2005年,增加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2个点,才有6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与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数量相比,“古典文献”在2007年增加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3个后,近5年再无变化。

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见表2)。

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20多年来,我国先后分5批批准54家单位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见表3)。

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目前有15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其中2010年增列84个)。以郑州大学的博士点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为例,印证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缺失。

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原与中国古代文学为同一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第10批),2007年招生。其培养目标提到的博士研究生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等,实为博士生共同要求。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古典文献学专著研究、文化学概论;专业课:国典章制度研究、出土文献与文学思想研究、“文选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选修课:中国文学经典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版本目录学、中原文学文献研究、考古学、思想史,主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相关,对古籍数字化课程还缺失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的人才。专业方向为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文献研究等,虽强调专业外语,但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仍较为传统。

4 中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三维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科要多元化发展。

4.1 分层培养的维度

4.1.1 办好现有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首批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积淀很深、专业度高,应发挥优势。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虽然设置较晚,但依托该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颇具实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三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点,特色鲜明。总体而言,本科阶段还是按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办学为好。

4.1.2 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2011年,共有72所高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招生(只有9个本科点),本硕结构倒置,虽可广取英才,但大量生源专业基础不牢。因此,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鼓励跨学科报考,改革考试科目,并增加技术型导师。

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博士、硕士的区分度还不够明显。而就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人才而言,还没有一家培养单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科招此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除外),学科新增长点不多,创新不足。对照国家“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当前的情况是政策鼓励、教育需要、产业要求。

4.2 分型培养的维度

研究生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等不同培养类别,一般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30%。中国古典文献学除跨学科招生、建设双师型队伍、设置古籍数字传播或电子文献学方向之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案,面向行业招收从业编辑人员,以提高古籍数字出版人员的学术素养。

可以借鉴相关专业中医医史文献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等24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招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更为创新,设信息化方向。

4.3 联合培养的维度

无论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还是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尚未见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学科方向博士生,也未见与古籍数字化出版企业的联合培养。也就是说,目前可供利用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电子古籍数据库开发企业,还未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高端人才培养范围,“研究生计划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要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优化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

面向出版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走出书斋”,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引领社会需求。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较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不仅成为了解历史客观实际的必要,而且成为真正的可能。因此,培养方案应考虑以下内容: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重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开出古籍数字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拥有培养古典文献数字方向研究生所需要的文科时间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

5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大型数据库、图书编撰、出版和阅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古典文献学三维人才培养范式的守正出新,必将带动“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增益全新的研究领域。未来,与数字出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因此,学术转型不可矫枉过正,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是古籍数字传播的根基,仍然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标识。

参考文献

1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4-04-22

6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

用刻石传播、保存文化艺术典籍,时代最早的要数原始社会的岩画。地域偏僻的岩画的内容,反映游牧、狩猎、战争的题材较多。正因为人迹罕至,因而得以原地原貌原汁原味流传到今天。而原始岩画作者在悬崖峭壁刻雕的当下,却具有图片新闻的传播流布性质。

春秋时代秦穆公猎碣,即石鼓文,是用大篆刻在鼓状石上的四言诗。石鼓文在唐代始在陕西凤翔三原被发现,韩愈等人写了诗咏歌之。石鼓文是诗、是书法,也是史籍。唐现石鼓文,是轰动一时的消息。谁能说秦“猎碣”开初不是及时、新鲜、显著而重要的时事呢?

秦始皇离开京城咸阳,赴各地视察,也是新闻。由李斯撰写,刻在石头上,当是新闻作品。泰山刻石、峄山刻石、e刻石,虽经二千多年风雨剥蚀,如今已难见真迹,但经纸拓、临摹,汉代司马迁又将秦纪中的秦刻石内容,录入《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考识、研读、传播。

石门十三品刻石、龙门刻石、大足刻石等,是军事要塞、交通要道、旅游名胜地刻石的遗存。

古代的人死了,在坟园刻碑记载其生平事迹,类似当代人去世由“治丧委员会”书写、宣读悼文。这些刻在石碑上的墓志、铭文,与当时重要历史事件联系密切的,墓主人生前地位显赫的,或书写、镌刻者是诗文书法大家的,都转化成了传承的典籍。西安碑林,把历代碑刻收藏展示,成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石质图书馆。

无声的石头,有了人刻上去的文字,凡有社会价值者,刻时是新闻,被重新发现是新闻,围绕刻石发生新时事也是新闻。

秦始皇陵园出土的兵马俑身上刻的字,是生产者留下的质量责任制印记,叫陶文。秦陶文,也是史书代替不了的典籍。陶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骊山姜寨原始遗址和西安汉影肫略始遗址的母系氏族刻画符号,或曰中国的“原始文字”。

殷墟甲骨文在清末才被发现,那是刻在兽骨上的卜辞。周原甲骨文发现更晚,性质与安阳殷墟甲骨相类。以今人的目光看,殷、周甲骨文是书法艺术品、历史典籍,其实,那是殷、周国君占卜,亦即天人沟通、传播信息的民俗文化记录,具有新闻诸要素,是消息类新闻作品。殷、周之前的甲骨刻文,在西安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原始遗址均有发现。我曾发表过《黄帝时代有文字》的消息,依据便是龙山甲骨文。

有些西方学者质疑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命题。他们研讨一下中国的原始时代的陶文、甲骨文、石刻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中国的汉字,不止五千年,如由原始文字算起,应是六千年。此外,中国人有书画合一的传承性观念,这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项原理,也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门径。在学术思维上,西方学人主张“分”,中国学人主张“合”。我看“分”与“合”是对立面的统一。把书画两者的关系、字形字体形声的源流衍变、书写工具与书写方式的变迁、文字传播与接受风俗习惯的传承及变异等等综合起来分析,才可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殷、周时代的青铜器,有严格的等级形制与造型,其中的铭文,后代叫钟鼎文,简称金文,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冶铸初始,也是新闻。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镇出土的周武王征商簋,其文字内容,就是“周灭殷”的最早记录。今天以历史、文字、书法、铜塑看其价值。我以为,那是三千多年前新闻要齐全的作品。后代金银器物上的铸文、刻文,是对殷、周青铜器的民俗文化承袭。

秦、汉时的竹简木简,是古人将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头,用绳子串起来。如今人将史书叫做“汗青”。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炙竹青令汗,取其易书并免虫蛀,故名。史官在竹片上记事,人们把史书亦叫“汗青”。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从爱祖国爱民族的作为光耀史册。汉代竹简、木简大量发掘出土后,汉隶与史事有了更丰富的可供研究的实物。

司马迁将《史记》传之名山,副在京华。名山即西岳华山,他没有儿子,独生女嫁给华阴杨氏。《史记》正本交女儿珍藏,后来由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公开发表,流传于后世。司马迁亲自到大江南北采访,是中国新闻记者的鼻祖。他写汉武帝时代的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事,就具有时事性质。

白居易发表作品的方式,一是给诗友写信或封在诗筒里经邮亭寄出;二是将诗题留于寺院道观、驿站、亭榭楼台、府厅的墙壁上、石壁上。他晚年曾有“逢山辄倚,遇寺多题诗”的话,那是实录。所有作品,白氏都会留存底稿,犹如现代报纸的编辑档案。他将诗歌亲手编辑,印刷成书,也是想传世的。他原本有个儿子,但夭折了。《戊申岁暮咏怀三首》中,说:“唯生一女才十二,只欠三年未六旬。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晚年到浔阳生了三个女儿,对没有儿子承继香火与诗文很有点丧气。他将诗集传子是预设的。《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可证:“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白居易有《题文集柜》:“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诚如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氛围里,他对小外孙的钟爱是可想而知的。白居易也学司马迁的方法,将诗集一分为三:一交女儿传其外孙,二传侄子(由《咏身》“簿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E交亲”可判断),三“藏之名山”由《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w上人》可分析断定。就是说,对诗文集的传世,做了多方面的安排。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丝绸(黄帝时代)和造纸(西汉)雕版(唐代)与活字印刷术(北宋)最早的国家,世代典籍传播中的帛书、线装印版书,都同这种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就是以传播新闻为职志的报纸,也是在中国最早产生的(英国博物馆藏有唐代邸报)。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冲击力很猛烈。网络信息的海量与变动不居,电子报刊、电子图书、手机广播电视、播客、博客和一切传受互动的新样式,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记录历史,传承典籍的形态亦在日新月异变迁。中华五千年“传受方式”以及传受的民族风俗文化“今胜昔”,是一种历史趋势,谁也阻遏不了。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对社会传受的控制,不可能取消。控制的本质是在貌似混乱的“传受市场”中分辨――将中华文明优秀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传承下去,把世界其他文明的精粹吸收过来。后世研究光碟、U盘、电子报刊、电子图书、“博客日志”之类,与我们今天看石文、陶文、甲骨文、钟鼎文、竹简、帛书、纸书、报刊之类典籍,会有相似的感想。

第9篇

王丕震也是绝无仅有的,不可复制的,我们以后可能不指望再有王丕震这样的现象出现,所以我觉得不仅仅在于他写了这么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而且他提供的文学作品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是把他看成是古典时代最后一位孤独的文学智者。因为是最后一位且是孤独的,所以我觉得可能以后不会再出现了。

那么我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孤独的文学智者,为什么是古典时代呢?当我拿到四箱书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首先这个数量让我感到吃惊。当然,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不足为奇了,我知道一些网络签约作家,他们几乎是每天要往网络上贴将近1万字,必须有1万字的容量才会增加他的点击率,这样的高产他们自己也叫做灌水。但是王丕震的高产,我想如果是跟灌水对应的话,他应该是注油,注进去的是油,油是可以燃烧的。所以我想王丕震他的意义绝对不在于数量。

我在翻阅王丕震的这些历史小说的时候,我想到与王丕震相类似的台湾作家,叫高阳,他也是专门从事历史小说写作的,其实高阳也是属于古典时代的,古典时代的文化市场,他也是产量很高,但是有一点高阳无法和王丕震相比的,王丕震是在晚年,18年的时间出现一个“井喷”,这18年写了142部书稿,高阳一共写了90余部,有105册,但他是从1951年开始专门从事写作,写了40来年,高阳的书在大陆几乎都出齐了。有个出版社主编当时说,中国大陆有11亿人口,也没有出过一个高阳。现在看来其实他说错了,至少他没去关注云南,在云南的丽江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王丕震在这样写作。

我为什么说他是古典时代最后一位孤独的文学智者呢?我觉得他的历史小说写作有其独特性,我把他的历史小说看作是知识审美的历史小说,他不同于当代文学流行的那种借古讽今的思维,实际上中国从新时期以后,基本上还是这种借古讽今的思维,即写历史人物,要把今天的观点放到这个历史人物中间,放在历史事件中间,把对现实的思考移入到历史中间去,基本上是这样的思维。而王丕震的小说是纯粹的、知识审美的历史小说,我觉得是缺乏市场,没有培育起这样的市场。我很赞成李建军说的一个词,就是王丕震的小说具有典雅性。

下面就我读的比较细的《陈圆圆》这部作品做一点分析:第一,不把历史当传奇来写,这是典型的知识审美式的历史小说的写法,虽然他是写陈圆圆,但是他既不夸大,也不丑化历史人物,王丕震笔下的陈圆圆是一个年轻貌美,才情并茂的古代女性,追求正常的和美生活,有着民间普遍的道德标准,他绝对不是把历史当传奇来写,他的历史小说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王丕震看待历史是把历史看成是人的历史。100多部小说,基本上都是以人物为核心来写的,写人在历史中的遭遇、命运,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表现非常鲜明。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