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19: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麦兜响当当》的流行毫不令人奇怪。在这个聪明人过剩的时代,聪明不再是稀罕物,没有多少人喜欢那些聪明到精明的家伙——相反,职场上、生活中,那些看起来笨笨的,钝钝的、善善的、憨憨的人,成为这个精明时代的“宝贝”。拥有这样一个同事,拥有这样一个朋友甚至是男朋友,会让许多人都感到心里踏实。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像麦兜一样的人物:《士兵突击》许三多、《功夫熊猫》的熊猫阿宝、《冰河世纪》中树懒锡德、《怪物史瑞克》中的史瑞克这些经常被捉弄、被嘲笑的家伙,最终如何以他们的“笨”精神深深打动我们。
“我名叫做麦兜兜,我阿妈叫麦太太……我最喜欢吃麻油鸡,我最喜爱吃鸡屁屁,一起吃鸡一起来歌唱。”右眼上有个胎记的麦兜,单纯乐观,资质平平,却有很多梦想。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个接一个,都是失败,但麦兜还是凭他正直善良的“死蠢”执着去追求他的梦想世界。
从某种层面上《麦兜响当当》是一部最佳的职场励志电影:许许多多的职场人特别是职场新人,其实就与麦兜一样,资质平凡、其貌不扬、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在漫长的职业奋斗征程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所以,对于职场“麦兜”们,必须学会的是如何避己所短,扬己所长,以麦兜不怕输精神激励自己,以善良、开放的心态构建融洽的同事关系,一步步朝着自己梦想的目标前进。
抛掉麦兜的种种缺点不说,麦兜身上最应令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种“钝”的精神——这种“钝”可以理解为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说的“钝感力”,那是一种“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如果说敏感力是一种外在的洞察力,那么钝感力则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相对于洞察,坚持力是一种更持久的耐力与爆发力。在当下职场生态圈中,有太多的聪明人,有太多的见风使舵者,所以像麦兜这样的“钝”者,某些时候却更加赢得别人的信服,获得意想不到的晋升机会。
我们要学习的“钝感力”,是一种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相对敏感而言更像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职场上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形象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好是说明了钝感力的妙处所在。
[关键词] 护理伦理 生命教育 人本主义
《辞海》中有关生命内涵的解释是:有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但人的生命决不仅仅是核酸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么简单的。现代科学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使我们得以形象地描绘出生命内在结构的精致和美丽,却难以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
科学向我们解释了生命的本质,哲学促使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又是不确定的、复杂的。所以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必须放置于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哲学的视野下,以非线性思维方式加以关照才具有合理性。因此,“生命”的真正内涵,应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第二,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力;第三,人的生命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一个由多重复杂关系构成的开放的网络;第四,人的生命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生成的、流变的。
德国教育家斯谱朗格讲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更是为了使个体生命内涵获得淋漓尽致的开发。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教育能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创造人类的生命能量,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鲜活的生命,教育对生命的态度,将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产生持久的基础的影响。生命是完整的,是身体与心理的统一。教育从本质层面上就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教育必须遵循生命的特征: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其独特的价值,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研究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提出了“一人为中心”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他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体制的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而“生命教育”正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要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护理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范畴,护士护理工作、科研道德临床医学伦理难题,护理道德教育、修养和评价的内容。通过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道德新课题,掌握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对护患关系、护际关系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处理,形成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临床护理伦理问题的能力。究其本质,护理伦理是在以生命呵护生命,以生命关照生命,以生命创造生命。
在传统护理伦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师生之间很容易形成命令服从的关系。学生缺乏主动运用知识的机会和情境,久而久之,就会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养成思维的依赖性,失去人格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罗杰斯人本教育思想主张教师要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习的自由,重视教学现场中作为“个体”的人,突出其中心地位。让学生在接受教师援助的同时,认识自身,分析自身的问题,掌握自身实现的能力。
在渗透了生命教育的护理伦理课堂上,使用的例子来自现实情境,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此,与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相比,渗透了生命教育的护理伦理教学更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根据事实情境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渗透了生命教育的护理伦理课堂的成功与充分的问题讨论是分不开的,它能够营造出学生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并敢于辩论的课堂。因此,课堂上要十分注意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强调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的渗透生命教育的护理伦理教学的实施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尽管生命是艰深莫测的,但只要坚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就会带领学生走向美好人生。让学生的生命里永远存在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和永恒坚毅的创造意志,正是个体通过对自己人生的这种不断创造和超越,促使着人不断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不断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生命的完满,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辉煌,从而使人生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的责任、义务,是生命教育的最终追求,是生命教育的诗情守望。
因此,渗透生命教育的护理伦理教学应当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应当成为一批人、一种思想、一个理想的富有生命超越意义的教育。我们只要从最本质的生命本源上来厘定,我们的护理伦理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传统的伦理教学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从而让教育的价值真正的体现在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人之生活世界,建构起人与世界的意义关系,改善人的生命,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中建构人的生命整体。进而去引导学生在创造生活、创造生命的过程中,追求生命的超越,实现生命的升华,追求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华夏出版社,2000.
[2][美]卡尔.R.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慕义.医学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涛,唐宁.护理伦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岳龙.关注生命:教育的本真.现代教育论丛书,2000,(4).
[6]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死亡教育;原因;内容;意义;途径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简单地说,死亡教育就是在全社会普及死亡知识的过程。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并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共识。死亡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
死亡教育依托于死亡学这门新兴学科,而死亡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死亡教育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虽然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但根据国外死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死亡教育还处在开创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死亡教育还只适宜在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死亡基本知识主要是指,死亡的概念、定义和死亡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与过程,死亡的不同方式及死亡方式的选择,人类死亡的机理,死亡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思想家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探讨,与死亡现象有关的人类活动等。死亡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死亡,近距离接触死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一般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死亡不可怕的观点。
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教育。人们习惯于把死亡看成外在的、陌生的和对抗生命的东西,但这样的认识割裂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现象及其本质。正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说,“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有多少生命现象,就有多少死亡现象。我们成为人类生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死辩证统一的观点,以生来看待死,以死来看待生,坦然面对生与死。
死亡心理教育。死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死亡态度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二是临终死亡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人类个体在临近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帮助人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三是家属居丧悲伤与辅导,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四是对“死后世界”的教育,使人们明白死后世界在物质转换上和在精神上存在的意义,消除人们因为死亡产生人生无意义的心理。
优死教育。死亡是属于生命的,优死与优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优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死亡。优死教育一是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要人们优化人死后的仪式活动,尽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避免出现因个人的死亡而损害和降低其他家庭和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情况。优死教育要人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关注死亡现象,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
死亡权利教育。生命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人对生命的处置权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的死亡权利是相对的。死亡权利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不能随意行使死亡权利来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死亡权利的行使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如在患严重疾病导致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而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又无治愈可能的病人,行使死亡权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有效方法;行刑者处置死刑犯人,也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有效保护。
二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促成人们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死亡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死亡首先是一种物质现象,但其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性,而是社会性。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完整理解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生命,这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
会价值为负。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死亡教育还要使人们明白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死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死亡观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们才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常见、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人们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否定它,甚至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人类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三
死亡教育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普遍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成为人生的全景式的教育,因为人在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机会面对自己的死亡,但却在人生的所有阶段都要面对无数他人在不同时期的死亡,并且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因此死亡教育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是一种准备,可以避免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死亡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教育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
死亡课程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死亡课程教育应该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小学,我们可以开展生命基本知识和死亡基础知识的常识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和死亡客观性、必然性的死亡观;在大中专院校,我们既可以开设死亡学、死亡哲学和死亡社会学等专门课程,让大中专学生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也可以把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课和基本原理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让大中专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是死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其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员。机构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建立的死亡教育的管理和宣传机构,并由国家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开展规范性的死亡教育活动;另一种是非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一般由民间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社会的捐赠。根据教育对象和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针对健康者的死亡教育组织,比如日本的“生与死思考协会”;第二类是针对临终者的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临终关怀机构;第三类是针对临终者的非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民间组织的抗癌组织等;第四类是可以设立死亡教育方面的咨询机构,建立死亡教育电话专线,聘请死亡教育专家提供死亡教育方面的服务。
死亡舆论教育。舆论教育是现代社会死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死亡教育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舆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死亡教育的舆论阵地。报纸、杂志要约稿或积极刊发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文章,出版社要积极出版死亡教育方面的专著,广播电视也应该制作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现代人接受“死亡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并同时认识到死亡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死亡教育成为现代人受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的教育。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犹如金字塔的三面,构成了有机联系的完整的教育图景。要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必须把儿童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的自然的主动权。要把儿童当做灵性的生命体,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超越。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意识,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划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
人生必须追问意义,活在意义之中。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成全”生命的教育。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第一,珍惜、尊重、欣赏生命;第二,开启生命的智慧;第三,提升人生的境界,实现生命的意义。教育拯救现代人,就要拯救他的灵魂,使他认识“人生的意义”“价值”“境界”,乃至最后的“幸福”。这是生命化教育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最高的目标。综上所述,生命化的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教育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其生命的本质,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学校实施“生命化教育”,可以从生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自主习得课堂的创建、生活化德育的实施、个性化教师的培养、服务型教育管理的改革以及生命化的学校课程建设等六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工作。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呵护学生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致力于每一个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
【关键词】人学 生命教育 阶段性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关注人的生命,关注影响人的生命的各种问题,这便产生了各界对生命教育的重视。通过生命教育,转变人们对生命的态度,转变人们对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态度,让人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正确对待生命。的人学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笔者将从人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点,从而对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进行研究。
人学思想与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围绕人生、生活、生命等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知识的传授活动。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激荡起生命中积极的因素以实现生命的价值。为此,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内涵、生命知识、生命意义等,从而抵达生命的核心诉求。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其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结合。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看清自己跟社会、跟他人、跟自己的关系,做到理性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学思想。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思想,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人以及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生价值、人性等进行研究的学问。人学思想也是一种哲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人学思想认为,人是类的存在物,也是种的存在物,前者把人和动物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后者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不同区分开来;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相结合的产物。从人的属性出发,人学的产生是对以往人学理论的历史性革命。它把对人学的研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从人的社会实践及人所处的社会存在的条件中去研究人,这就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人性、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不再囿于西方传统人学中的抽象人性论、抽象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争等。
第一,的人学理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人。马克思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研究人性、个性与个人的发展,这就区别于抽象人性论、机械和庸俗唯物论。
第二,的人学理论从人类的社会化的角度或者说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认识人。他说:“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以社会化了的人类作为考察人的根本出发点,这就使人学和其他唯心主义人学相区别。
第三,人学理论从对世界的改造进程中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认识人。人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实践的。这样,不论从人学的出发点或人学的本质特征来看,都使其成为最能从根本意义上充分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学观。
这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对人学理论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启发了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人。人学思想所阐述的人的生命具有“实践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它对人生问题的观照:实事求是、革命进取的人生态度、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人生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生目的。它代表着现代人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为我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合理有效推行生命教育,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特征
对生命的关怀。按照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重视对人生命的关怀,将生命关怀渗透在教育教学理念中去。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将教育看成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从而仅仅重视学生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其生命价值。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关于生命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人学思想。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实行生命教育必须认识到生命的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和主体性等特性,客观把握生命存在这一事实,以生命存在与发展为宗旨,为人们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必须积极关怀学生在爱情、生活、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们自觉感受到生命的温暖。遇到挫折的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更为重要。人学思想让人们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追求和发展的方向、规律,这也就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即关心人的生命,关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的关注。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人出发,引导人们了解“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价值”,让人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生命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在人学思想看来,人本质上就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交换、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此,人存在着必然的社会性。那么,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不但需要站在实践的角度考虑人存在的社会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具体到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看到每个学生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看到学生生命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价值,而不应该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活动的客体或者对象。
对人性完善的要求。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应该通过促使人的各种属性的完善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其包括人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完善,统称为人性完善。具体的说,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生命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人性的完善,也就是要实现他们在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处理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能彼此包容、互相适应,得到幸福。
人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阶段性
根据人学思想,生命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人学思想的最基本观点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着超越性、社会性、现实性、实践性,生命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人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首先应明确学生对自己生命认识的目标,也就是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其次,帮助学生正确的对自我进行客观的理解,选择其自我生成的环境,对自我进行真正的认识,并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再次,帮助学生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一面,积极引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失败和挫折中发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并挖掘自我的潜力,使其生命的价值得到提升,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承认,同时追求到自我的幸福。
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根据人学思想,人的生命具有超越性,这主要是由于人相对于动物来说,其生命是一种不特定的,是一种不完善的。人出生时并不具备维持自身生存的任何技能,人要想生存必须自己创造、努力争取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方面的东西。即人从生命降临,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人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创造才能获取其生存所必需的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指导学生自我完善,从而加强其生活品质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属于自己的生活条件,提升其自身的生活品质,寻找属于其自我的幸福。
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生命具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追求生活的意义,实现其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命教育不但要引导学生们对现代生存技能与知识的掌握,追求其物质上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们在思想上的升华、心灵上的陶冶、智慧上的启发,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超越,提升人生品质。
综上所述,人学思想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径,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中,在自我认识阶段,加强学生生存品质的培养;在自我完善阶段,加强学生生活品质的培养;在自我超越阶段,加强学生人生品质的培养。即在人学视野下展开生命阶段性教育,阶段性、层次化培养学生生存品质、生活品质、人生品质,让学生们认识生命发展的规律、了解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命力 美育
当今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与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人格信仰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频发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问题,越来越迫切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解决一系列大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当下要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塑造理想人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须推进美育策略。
一、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信仰体系逐渐失去感召力,新的信仰还在建立强化之中。在发家致富、追求物质新生活之余,人们的精神生活处于真空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一些腐朽、没落、消沉、变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在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遍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文化、精神、道德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商品化、市场化、高科技化在带给人们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无情地使人们的心灵趋于沉沦。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心灵的归乡和故园,精神空虚,感情冷漠,良心麻木,心无寄托,无“家”可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从地球上消失。在被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里,青少年学生无疑是最深的受害者。外在环境的冲击和内心世界的不成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紊乱,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美育的本质与价值
1.教育的两个层次
教育具有层次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第一是关于知识、技能、技术、阶级意识等的教育,是浅层次的教育,是训练劳动者(力)和培养人才的教育。第二个层次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人的心灵深处,是关于精神的教育,关于人生的教育,关于灵魂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境界,使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联系起来,自觉地去奋斗,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美育。
2.美的本质
要研究和推行美育,首先要明确美的本质。什么是美?美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名词,决不是一个空洞的观念,美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可感的……美就是事物的生命,美就是事物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感性的显现……事物的生命力冲破各种阻碍,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当主体感受到客体的这种健康的生命特性,心理就会产生美感。
3.美育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关于美育的本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美育知识教育说、美感教育说、艺术教育说、情感教育说、审美素质教育说、审美价值说、立美审美说、审美育人说、完美人格说、灵魂塑造说等等。以上这些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格、心理为目标的。
如上文所述,人的美是人的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那么,美育的本质就在于把人的生命从各种束缚和压抑之中解放出来。现在许多大学生心理迷茫、消极甚至出现精神疾病以及人格分裂,究其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负担太重,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这一切都使青少年的生命力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甚至遭到打压,而生命力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身体生命力不强,就是身体素质差。一个身体素质差的人,其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深受影响。精神生命力不强,无精打采,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浑浑噩噩,缺乏朝气和活力,生活中缺乏快乐,缺乏幸福。精神生命力如果再受到压抑、扭曲、抑制,以至于自己也难以摆脱,就会精神失常、人格分裂甚至最终走向死亡。总之,生命是否自由,生命力的大小、强弱,是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幸福与否、有没有意义的根本。而美育,正在于给生命以自由,给生命以力量,让生命的本质得以充分显现,让人生活得高兴、快乐、幸福、有意义。
三、美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要从治疗转向预防
社会上的精神污染、低俗风气,加上就业困难、前途茫茫,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的精神生命。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社会、就业、生存等问题是教育所不能解决的,教育只能从学生角度来入手。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生命力的扭曲和压抑,因此对于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进行辅导与治疗是必须的。但是,更需要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通过(生命)美育培养学生的自由生命,强化生命力量,增强抵制精神污染和外界摧残的能力。
心理治疗与美育之于学生,犹如西医与中医之与病人,前者治疗,后者养护;前者治表,后者治本;前者治病,后者养身。二者结合,效果最好。因此,重视和加强美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然要求。
2.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自由生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的本性。但是,审美决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事物华丽多彩的外表,也决不是用耳朵去听优美的旋律,更不是让鼻子、嘴巴甚至肉体去享受色香味,获得感官的与刺激。审美的真正含义,是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感受事物生命力的顽强、不屈、旺盛。春天,万物复苏,百草丰茂,莺歌燕舞,百鸟欢叫,这是历经寒冬后生命的显现,春天的美就在于生命的美。生命是神秘的,而事物的生命又是隐藏着的,我们感官所及只是事物的外表。悦耳的声音,华丽的外观,五彩的颜色,优美的曲线,比例的和谐,等等,只是生命的部分显现而已。要透过事物的外表进而体验和感受到事物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精神生命就更加困难了。这就需要专门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事物生命外现的状态(颜色、声音、形状、比例等)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生命,让事物的生命来震动、感应、撞击自己的生命,从而唤醒自己的灵魂,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与自由,从而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真正体验到活着是美好的,因而激励自己去追求与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通过美育涵养和培育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具有旺盛的、顽强的、不屈的生命力,才能抵抗各种外力对生命的压制、摧残,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正江.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生命伦理学就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对生命伦理学作了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4105
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的人学思想中,通过人与客体(包括自然、社会、人和精神客体)的关系深刻阐述了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即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不断的扬弃和超越的辩证过程。人的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正是从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方面概括和思考了人的生命本质、价值与归宿,也内在地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目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理念,而人文关怀的根本正是生命关怀,如何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建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视阈中的现实责任与使命。
一、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生命教育,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对个人、他人及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本文所讲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就从广义上而言,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马克思认为,教育对于唤起无产者的阶级意识,激发其历史主体精神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正是从知、情、意、行激发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人的思想,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雅斯贝尔斯也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这与生命教育的本质是相契合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视阈中的价值诉求。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内容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23青年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甚为普遍,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脱离,失去生命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这与其本意是相违背的。比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内容上关注普遍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而忽视受教育者的生命感受与体验;在教育方法上以管代导、压抑生命,只关注受教育者思想性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现实性的需要,影响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养成。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透过理性思维与人性经验来探索人性的真善美,启发受教育者的生命智慧,升华其生命价值,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整个社会,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负责,继而培养和塑造“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新人。可以说,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现实责任之一,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人来说,任何的理想都是空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并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整和充实,它并不是通过简单的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就可以达到教育效果的。在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可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生命意识,使个体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仅仅属于基础层面的生命教育,要使个体真正学会欣赏生命和尊重人生,就必须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意识内化为个体的情感和需求。目前,国内外学者倡导的以“生命取向”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主要有情感型教育、主体型教育、生活型教育、发展型教育、欣赏型教育等。正是基于此,生命教育被逐渐融入到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和各项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激发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热爱,让受教育者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确立积极进取、健康上进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它的教育实践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教育的渗透过程,这在所有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不能代替的优势,是扩宽生命教育发展空间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求
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它贯穿于受教育者始终,从受教育者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出发,关注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个体性、生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求。
首先,生命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特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个体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个人在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本质要求正是从每个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的实际出发,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个性化特点相契合,二者都是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
其次,生命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性的特点。生活与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比较重视生活世界的本源性,生活与生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等都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阐释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31思想政治教育也理应源于生活,从关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实际生活方面的压力,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
再次,生命教育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规律,从人性化的关怀而非政治性的桎梏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3]所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根本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应如此。对生命的关怀和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收到成效的前提保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归宿。只有将生命意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才可能成为活动主体,创造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社会价值的历史性回归。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
教育的价值探究 生命是人的诸种价值中最基本的形态,生命教育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于现代社会中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以及疾病、犯罪的蔓延等日益吞噬着人类的生命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具主义价值观的驱动下,普遍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视和倡导生命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终极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课题。
(一)生命教育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应该成为唤醒、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力量,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生命的“缺席”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也体现在教育观念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推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奉献精神,而脱离受教育者的生存实际,甚至异化生命,将思想道德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理论灌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非生命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视受教育者内在情感和精神品性,只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变成模式化的训练,压抑个性和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总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无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源于生命,这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向生命的回归。
(二)生命教育是人类应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的迫切要求
人类在享受自身发展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威胁。一方面,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断层”的异化中,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遭到扭曲;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更也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导和保证人们的思想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的压力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课题和迫切现实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而青年又有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青年时期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青年正处于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为此,他们中有些人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在一项关于“对生命的看法”的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生命最宝贵”此问题有28.7%的同学回答了“否”;对于“人生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生命不能”此问题有35.1%的同学回答了“否”。 [4]可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生命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学校要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痛苦与失落,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挖掘出生命的潜能,提升其生命的质量。
(四)生命教育研究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觉性的必然趋势
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更多的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经验来指导和影响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无法引导受教育者理解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对其出现的思想问题,不能洞察清晰,教育也就缺乏了有效性和针对性。日渐增多的伤人自伤事件从事实上证明了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针对性,正如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所指出的:“自杀率高与我国生命教育几乎空白密切相关。”[5]因此,不论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自身素质的要求上,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现状而言,都要求积极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领域的发展空间。
三、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进行新的建构 通过生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建构,内在地包涵了三个向度,分别为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践行生命价值。即通过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生命性;通过生命教育内化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静态转向动态;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价值,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本质。
(一)通过生命教育深化人生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生命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经世致用传统的伦理古国。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受其影响,具体体现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化目的和社会性整体利益,忽视个体的生命需求,使教育沦为空洞的抽象,受教育者无法理解其深刻的内涵,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但必须把生态教育、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抗挫折教育等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内容更具新意,富于时代性和生命性。所谓时代性,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关注一切生命及其未来为终极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和人类的新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强的生命力;所谓生命性,是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生命关怀因素,构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点和统一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二)通过生命教育内化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静态转向动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不重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忽视受教育者所处的具体情境,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看成从社会需要出发去实施规范个体的过程,把受教育者当作“美德袋”进行灌输教育。在这种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往往缺乏主动性,将道德规范视为强加于自己的异己力量,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幸福。杜威批评这种从行为和情景中抽象出来而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认为它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地可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忽视了道德活的基础,即生命本身。正如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所认为的,人的关怀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因此,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才能让受教育者在体验中获得对某种价值和道德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真实性,进而增强他们的生命活力。而受教育者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动态的、本原的世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帮助他们通过生活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状态,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重视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精神需求,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三)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价值: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视阈
人是劳动的前提,又是劳动的结果。在理论中,劳动被置于基础、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人在劳动中而且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能动地表现自己,实现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潜力,表现人的生命的创造性社会本质,从而确证人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作用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人是劳动的前提、主体,也是劳动的产物、结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互为因果的。”[2]508因此,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视阈,通过生命教育践行生命的价值,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出发点和归宿点。
生命教育凸显了人的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人正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去满足自我、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展开的过程。要实现生命的价值,还要对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价,即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功能,评价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表现价值的手段。在人学视阈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价值给予正确的评价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价值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人的不断实践来实现和完成的,人也因此而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3]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2.
教育的本源是什么?教育为什么而发生?这是每个人面对教育时所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把教育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作为教育的本源,不知不觉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个体的人才是教育真正关注的对象,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真正本源。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由此可见,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所致。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活动,认真解读个体生命,发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倾听个体生命的律动是教育有所作为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和基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教育就其本意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人之特殊就“特”在,人虽来自于物,却能超越于一切物之上,人是生命的存在,却又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就是这样一种仿佛来自两个世界、生活在两个天地,既近似于禽兽而又类于天使,身上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矛盾,既“是其所是”而同时又“是其所不是”的那种存在。因此,人之生命本质需要教育的唤醒,使人在“是”的基础上超越“是”的存在,使生命价值不断跃迁和提升,不断走向解放和自我超越。可见,遵循人的本性及生命的发展,唤醒人的生命意识,超越人的本我是教育的天然使命。
然而,在世俗与功利的驱动下,现代教育却不能遵循教育的本性而适度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了自己,导致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迷失了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园,遮蔽了自己塑造人的灵魂的真谛,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具体的表现为:人文教育的失落,缺失了生命的另一半;教育与生活的割裂,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泯灭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培育无根的生命;规训、压抑自由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教育在悄无声息中将教育的生命关怀丧失殆尽,将教育的目的演变为社会的要求,将教育的衡量尺度和追求目标从人的生命发展错位于物的追逐中,从崇高的理想坠入平庸的现实中,最终将教育的灵动性廉价出卖。正如理查德·利文斯通(RichardLivingstone)所言:“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教育的异变需要我们审思,教育的偏离需要我们校正,生命是教育的本源,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追求,解决现代教育的危机,需要寻求一条合理而又可行的路径,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命。
二、童谣,教育的生命回归
童谣,《毛传》解释《诗经》中“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时说,“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韩诗章句》中说“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由此可知,古时的童谣指传播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现代的童谣则指儿童喜爱并相互传唱的有音律节奏的歌谣,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无乐自诵的童谣,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儿歌。童谣在其教育意义上具有主体性、交往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童谣与教育的融合是一种自然的融入,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条相对独立而又清晰的路径,有着一种“踏雪无痕”的意境。
1.童谣的主体性,生命的基本品质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由的主体,是自主选择的主体。而自由是主体生命的基本品质,是生命的内在需求。教育关照学生的生命,就是要给学生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的;而且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生来就有的权利。当然,每个人都享有天赋的公平,这是他不受别人约束的权利,正如他不能以同样的权利约束别人”。真正的自由也是解开个体内在的束缚,使生命不断飞跃升华的过程,是生命的否定之否定。这种自由就是鼓励个体不断走进所选择的未知天地去探索;这种自由就是发现自身内在的意义,这种意义来自于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部复杂的感受;这种自由就是个体在生活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自由是人生命存在的根本,是生命自我实现的前提,也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最高境界。生命的自由“不能在必然性领域里寻到,只能存在于超必然性的世界”,它需要教育的唤醒,需要教育主体间灵魂的交流。童谣的主体性,根基在于主体的自主性,即学生有自主决定的自由。学生主体在基于童谣的教育中有自由的空间,能够自由地表达思想,自由地交流。它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是探索人类本质的真正自由。基于童谣的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解放,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不受束缚的氛围,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关照,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基于童谣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给学生一种自由的空间,是学生从内心真正获得自由。从根本上说,基于童谣主体性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两种不同领域的自由:一种是行为领域的自由,表现为行动的自由,行为的自由包括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另一种是精神领域的自由,这是一种个性自由。由此,基于童谣主体性的教育,就是解放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其获得自由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教育,它追求的目的是生命的基本品质———自由。
2.童谣的交往性,生命的真实展现
交往是一种行动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主体间活动,交往的目的是达到相互理解,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形成共识,才能走出单子式个人误区,使个体行为合作化,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在教育中,交往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或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交往是学生生命的展现,在交流和对话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得以发挥和挖掘,个体的生命价值得以展现和升华。
在交往中,主体间地位是平等的,其本质是人与人的相遇,彼此“进入”,而不是将教师放在控制者的位置上。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他”关系不是真正的关系,真正的关系是两者之间发生的,是相互的双向关系,“我—你”才是真正的关系。因此,“我”“你”交往是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知识往复、智慧交融的重要方式,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生命的真实展现。
童谣的交往性是指以童谣为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就童谣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对话的过程。它改变了以往教育过程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控制者的角色,强调了师生关系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同时把这种关系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交往领域(如生—生交往),把教育过程视为多极主体围绕共同客体而进行交往的过程。它强调要把学生的生命当作教育的终极追求,把学生生命的交融与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它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共享知识、精神和意义的过程,它强调交往的主体间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双方的生命在对话和交流中接受洗礼和启迪。所以说,童谣的交往性是生命的真实展现。
3.童谣的体验性,生命的存在方式
体验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是主体对客体在主体内心中的地位、意义、价值与自我同一性的把握和确认,体验的结果是形成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情感、感受和领悟。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蕴涵着生命的意义。叔本华提出的生命认识论,认为生命只有在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个体的体验而证明的存在,“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的世界,而是生命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
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视为3种生命过程;伽达默尔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接近人的生命本身。所以,只有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体验具有鲜明的主观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情感性和深刻的感悟性的特点,正因为这些特征,使体验更容易深入到个体的生命深处,成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童谣的体验性,首先是指童谣可以作为一种资源,童谣中含有丰富的生命元素,师生双方在童谣的诵读与吟唱中可以体会生命的发展与意义;其次,童谣可以作为一种体验的方式,学生通过童谣活动与童谣游戏等体验式的活动去感悟生命的可贵及对生命的积极关怀,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识与态度。童谣的体验性,也就是让学生主体去经历、感受、理解蕴涵在童谣里的生命气息,不是教师的耳提面命,它超越了符号知识对主体的束缚,解放了学生的感官与身心,可以让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童谣的世界,以童谣为载体去体悟生命的发展,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构建
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是面对生命、遵循生命特性、全面提升生命质量和品质的教育。建构生命化的教育必须以生命的本体构成和生命的特点为依据,但“我们的困难在于我们对于生命知道的太少。我们知道人制造的是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或者说,现代人的悲剧在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了‘人是谁’这个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何为生命,生命为何。存在主义哲学把生命视为一种存在“,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即为“在者”,“在”为“在者”的前提,“在”总是“在者”之“在”。而“在”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因此,生命需要理解、体悟,“自然我们解释,生命我们理解”。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则从生命直觉出发认识生命,“生命不是位置,而是变化,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它是流动的、执着的创造,是绵延。”为此,生命需要直觉以及直觉和知性的互补。狄尔泰以一种历史文化哲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他认为体验是生命的基本形式,“在生命的立场上,没有一条通过超出意识里包含的东西以达到某种超验的东西的证明途径。自我和他物或外界,都只不过是些包含于或存在于生活体验之中的东西”所以,体验是认识生命的唯一途径。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构建就是在上述生命哲学的关照下建构出的一种实践操作策略,具体包括以下途径:
1.开设童谣课程,认识真实生命
教育回归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化的教育必须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为前提。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进行专门化教育是认识生命的有效形式。因为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命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发展,懂得生命的珍贵。但传统形式的课堂组织及教材意义的编订,教师成为一种权威,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被动性不仅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判断和理解,好奇心减弱,导致思维混乱,是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事而索然无味,更表明这种教学脱离了学生主体,造成对个体生命的压抑。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生命化的课堂,其目标不光是知识的传授,也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对童谣及其特性的研究发现,开设专门童谣课程,把有关生命的知识融入到童谣中的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积极的思维,而其还可以推动他们认真地体会童谣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蕴,从而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与态度。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命韵味的童谣让学生吟唱,在唱中学。另外,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创编童谣,让学生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童谣中,在创作中体味生命意义。
2.营造童谣氛围,关照灵动生命
教育若要回归本真,达于“反魅”,那么了解一般人对教育得以实现的人类环境产生的心境,以及有关人(无论是受教育的儿童还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在其中产生的直觉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事实证明,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换言之,学校的教育气氛对儿童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在情境的交流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基于教育氛围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形成一种生命关照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并以其为指导,同时以童谣为载体,营造出一种关怀儿童生命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时时处在生命律动的气息之中,浸润在生命的阳光之下。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经常举行一些以生命为主题的童谣创作比赛以及其他的一些童谣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感悟生命,学会生命保护与自救。学校也可以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张贴一些生命主题的童谣,让他们时时接受生命的教育,如可在操场周围张贴童谣《健身操》“伸伸胳膊动动脚,每天来做健身操。左三拍,右三拍,抬抬头,弯弯腰。增进健康多运动,珍惜生命最重要”。总之,让生命化的童谣彰显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具有教育意义。
3.构建童谣生活,伸展自由生命
教育要完成本真的回归,达成生命的唤醒,扎根现实世界,走进真实生活是其最真实、最坚定的基础。生活世界才是生命最具体的存在场所,它为生命救得意义和价值提供了真实的环境。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另外需注意,成人的生活世界与儿童的生活世界有着显著的区别,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充满童真的、儿童可经验的并且符合他们认知和兴趣的情境。童谣表达了儿童对生活的理解,是一种源于生活、表达生活、改变生活的文字作品,也是儿童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可以成为童谣的良好素材和传唱歌谣的有利时机,都可以成为校园歌谣的内容来源。可以说童谣基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最后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儿童生活世界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就是童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