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19: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震灾害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前言
地震是城市最突出的灾害之一,我国地震活动分布广泛。相对乡村地区,现代城市居住人口集中,城市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更多、经济损失更大、对环境的破坏更严重。历次城市地震灾难实例,充分说明了城市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2.聊城地震活动特征及灾害
聊城地震活动强度较低,震源浅,以ML2―4级地震为主。震源深度平均17Km。地震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沿聊考断裂带两侧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ML3.0级以上有感地震较多,有史料记载的100余次。除境内地震外,周边地区的强震活动对全市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境内近几年来地震活动呈活跃上升态势,主要表现为有感地震频发,能量释放加速。
聊城市在历史上是遭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1502年观城6.5级地震,地裂喷水冒沙,房屋倒塌千余间,死伤几百人。1654年朝城5.5级地震,震中烈度达7度,造成城墙倒塌,房屋破坏。震感波及到商丘、乐陵。对境内造成的地震灾害的地震主要来自周围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1668年7月25日郯城8.5级地震尽管距离400余公里,但有近半数的民房毁坏,人畜死伤无数,东昌府所辖各县地震烈度均达7度。1937年8月1日菏泽7.0级地震,震害波及境域,造成数10人伤亡,房屋破坏很多。1966年3月22日河北宁晋7.2级地震,境内震感强,倒塌房屋14535间,损坏房屋182254间,死亡6人,伤64人,临清、冠县、卫运河河滩段出现地表断裂,并冒水沙。另外,1556年华县8.0级地震,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地震,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均对境内造成较大影响。
以上说明地震危机人们的生命、给城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发生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可能行很大。因此,认真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努力探求减轻地震灾害的策略与方法,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3.防震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震减灾规划尚未编制完成
2013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和聊城市规划局着手筹划制定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正处于准备阶段。
(2)聊城市的古旧建筑由于未经抗震设防设计,无法达到防震减灾的目标要求,抗震能力差。新建工程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很难达到防震减灾的目标要求。如何对原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与改造,提高抗震性能,对新建工程提高工程质量,加强管理,满足现代城市与工程的防震减灾要求,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3)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和领导抗震防灾意识差,防震知识不能普及。
4.对策与措施
(1)加快聊城抗震减灾规划的编制,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
聊城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总体防御目标:当遭遇小震影响时,城市一般功能发挥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当遭遇中震影响时,除少数危房和具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破坏之外,各类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均不发生危及安全的损坏,经一般检查后即能投入使用,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保持正常运行或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大震影响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可有效维持运转,无重大人员伤亡,人员可有效疏散,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城市防灾救灾基本功能正常或可快速恢复,保障避难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对城市抗震防灾有关的城市建设、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地震活动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确定城市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避震疏散要求合理确定避震疏散指标,设置固定和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确保避震疏散通道和人员的安全。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户外开敞空间,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在规划中合理确定其布局、规模、与疏散通道的衔接和配套要求。
(2)城区建筑防震减灾措施
提高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确定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逐步开展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系统建设。对未采取抗震措施的已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以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工程,开展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拆除、改造或加固措施。
区分两类重要建筑,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抗震设计与改造。(如对中小学用房,抗震设防标准按照重点设防类进行设防。)加强对古建筑的抗震能力检查,根据其自身特点逐个制定保护与加固方案。
制定城市现有建筑工程的抗震加固规划与加固改造对策。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选址、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严格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施工等关键环节的审批把关。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3)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
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行规范管理;扩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覆盖面;逐步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试点建设;依托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
5.结束
聊城的防震减灾管理与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使其具备抵御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黎珍.城市震灾特点与江西省城镇抗震防灾工作中的地震问题[J].江西地质,1996(4).
[2]都吉夔,李远志.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J].灾害学,2001(4).
[3]毕兴锁,马东辉,杨俊伟.城市地震灾害特点与抗震防灾基本对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8月,第27卷第4期
[4]《聊城市防震减灾事业“十二五”规划》,2012年6月
基金项目
高校科技计划编号J12LG54
应急领导小组确定目前公司的两项主要任务是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及尽快恢复灾区通信,为政府和客户抗震救灾做好支撑。ASB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已经在第一时间联系四大运营商集团公司,表示ASB已做好准备,将全力支持各运营商的灾后救助和恢复。
在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份,ASB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帮助运营商整修机房、调整电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余震对通信的进一步影响,各分公司已安排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进行24小时值守,对突发通信事件给予快速响应和支持。在四川救灾一线,四川网通S12关口局于12日下午16:00左右出现话务异常,ASB工程师赶赴现场值守并监控话务变化,至当天晚8点左右情况好转,系统稳定,13日凌晨1点完全稳定。四川联通传输设备中断严重,两个骨干环网西北环和九环线已中断,为确保安全,ASB协助用户将传输网管迁移至室外的帐篷内,在室外职守并检查设备中断情况,同时协助用户连夜调整电路。
经过艰苦努力,ASB成都分公司的通信设备抢修队伍已经于15日晚19:55分,成功抢通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德阳市孝德镇的第一个电话。ASB成为第一个协助运营商恢复德阳地震灾区电话的设备供应商。
5月14日上午10点,通往德阳灾区的主要干线公路抢通,ASB四川抗灾小组第一时间紧急调用四川现场设备,组织抢修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于15日抵达德阳市孝德镇,与运营商一道选取孝德镇的2个机房作为语音网关的改造点。经过四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救灾小组强行撬开机房门,冒着垮墙的危险进入机房紧张开展工作,终于在15日晚19:55成功打通灾区通信抢修的第一个电话。紧接着又于21:50分将另一个机房成功调通。ASB在不到22小时的时间里,共恢复灾区通信3072线,为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
14日,从ASB总部调运至四川的第一批紧急调拨的70套传输设备抵达成都。同时,公司组织青岛工厂重新制作数据和配置文件,紧急生产100套小灵通基站设备,已空运至成都。
汉旺镇位于德阳市西北部,是德阳市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其境内建筑物在地震中百分之百倒塌,通信设施也损毁严重。在此次抢通汉旺镇通信的过程中,ASB部署了其室外型CRSU,CRSU精简紧凑、安全坚固、环境适应性强、兼容性好、组网灵活、安装维护简单,能够提供交换、数据、传输和监控等众多功能,非常适合目前地形复杂、分布散且组网要求灵活的受灾城镇通信网络建设的需要。
据坐镇成都进行现场指挥的ASB董事长袁欣介绍说:“由于汉旺镇受灾严重,抢修队伍遇到了很大困难。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交通不便、食物短缺以及各种恶劣地质、天气情况的影响,在短短一天内抢通了汉旺镇的第一个电话,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 TPACK 地震灾害教学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P315.25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防灾十年”世界会议提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理念下,地震灾害教育成为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多地震。在地震灾害中,如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由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可知,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的不健全,学生具备的灾害意识不够,对灾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因此,通过地理课堂开展地震灾害教育,培养中学生具有地震灾害意识,掌握紧急救援、互助逃生、防震避灾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推动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提升,实现全民地震灾害教育的目标。总之,进行地理教学中防震减灾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2地震灾害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
地震灾害教育主要涉及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必修1-3的部分单元阅读章节。地理课堂中,多采用“以老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以课本为基础”,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使得教师主要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这种抽象的语言使课堂知识讲授变得枯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概念框架。TPACK特别强调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职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这与目前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TPACK框架进行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向课堂的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课堂的参加者向课堂的主体者转变,教学形式、课堂内容、评价方式也向着着新课改所倡导的方向转变,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地震灾害教育的理想选择。
3基于TPACK框架的地震灾害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
3.1教学准备
选取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与地震灾害相关章节作为教学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理念,教学前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3.2实施方法
首先,教师播放汶川大地震视频,通过PPT演示文稿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展示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地震的监测、报道等。并由教师提供我国地震的相关资料给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讨论、总结我国地震的特点,每个小组派出小组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观点。
然后,再由教师汇总并总结各个小组的观点,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该阶段结束后,教师还将对本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及细则,明确告诉学生。教师向各个学习小组提出依据上阶段总结的地震的特点,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索活动,分析造成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以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本组的成果。展示结束教师小结。
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状况,观察同学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能力的表现。总结同学们的实时表现,对其中表现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把表现优秀的学生颁为“防震减灾小明星”使其定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模拟演练指导。教师总结本节课对地震基础知识和地震灾害的学习,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依据评价标准及细则进行评价。
4总结
这样的地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被忽视,而是发挥的相当充分。即在教师在指导、示范和归纳总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TPACK理念进行地理教学,既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地震灾害教育在地理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不对称、师生相互适应时间较长、学校教学资源较为缺乏、学习内容系统性不完整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修正。
参考文献
[1] 杨毅.“国际减灾十年”简介[J].中国减灾,1999(1):62-63.
[2] 宋雪交,赵振斌.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68-69.
为了加强地震防御工作,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经研究决定,成立__乡20__年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__
副组长:__ __ __ __ __
成 员:____ __ __及各村(社区)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安办,__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防震减灾安全日常事务。
1.编制年度防震减灾方案
乡安办要会同防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部门,在每年第一季度前拟定年度防震减灾方案,确定地震的监测、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报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2.监测制度
负责地震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地震灾害预防预警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震短期趋势预监,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监测质量。
3.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防震减灾抢险指挥部办公室要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当发生地震灾害时,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本辖区内的雨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4.险情巡查制度
乡、村、组在地震发生后,要组织人员加强对灾害重点地区、灾害隐患点和易再次发生灾害地区的巡查、监测和防范,发现灾情和险情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对已规定的地震灾害危险区,要予以公告,并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志,确保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各村委、村民小组发现地震窄险情和灾情后,应迅速报乡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
地震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和受威胁的人员与财产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对发生的地震灾害灾情速报内容,还应包括死亡、失踪的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接受他人隐瞒、谎报地震灾害险情和灾情。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行分级响应,采取边调查、边核实的方式,防止地震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
关键词:地震应急;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K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75-02
1 引言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提醒我们对地震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地震灾害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之一,所造成的损失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灾害也更加严重。地震研究不仅包括加强地震预报和抗震研究,也包括对震前的灾害预测,震后灾情损失的快速判断,地震中救灾活动的管理、组织。但现阶段,研究者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而现代社会,网络和交通日益发达,城市系统由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子系统共同构成。地震灾害对其中某一子系统的破坏还将波及其他子系统的功能运转。因此,地震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力和毁灭性巨大,而地震应急研究应该从整个城市综合考虑,将不同部门、研究机构组织到一起进行综合性抗震应急研究。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其综合防治所包含自然方面、建筑物方面、社会方面等等内容。这些方面都影响到地震灾害来临时一个地区会受到的影响。在具有强烈时变性的紧急状况下,要协调、组织这样的一个应急系统,仅仅通过电讯和文书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个具有强大的储存、分析、显示功能的管理系统。许多国家借助GIS技术开始实现这方面的工作,而GIS本身在决策支持上的局限性,又促使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内容、功能等和地震灾害中救灾活动的特点的介绍,说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在地震灾害中应用的优势。
2 地震灾害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2.1 地震灾害
减轻地震灾害是城市和区域防灾的一个重要课题。地震灾害的特点是难以预测,突发性强,造成的损失极大。随着各国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地震的研究不断深入,地震学和抗震技术的发展己趋完善,人们开始在地震灾害应急的组织、决策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地震应急管理、决策能力,减少地震的损失。如何在地震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安排好各级人员调配、组织抢救人员、协调救援物资配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事先有组织的系统来解决。基于GIS的SDSS,这一面向空间问题,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2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内容
目前各国研究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集中在三个途径: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加强震害预防能力和提高地震紧急救援水平;其中提高地震紧急救援水平是三者中较为现实且投入较少、见效较快、实效显著的手段。从理论上讲,地震应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系列有限时间约束条件下的决策与决策实施过程的集合,因此在一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各种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和各种决策的实施过程是否及时有效,是地震应急工作成败的关键。中国早在2006年就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的8.0级地震灾害中,虽然地震灾害破坏严重,震后次生灾害不断产生,但由于中国政府及时、有效的运行起应急机制,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可能遭受的损失,并迅速的将灾后重建提上日程。
上述实例表明: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网络构建应急系统是灾害来临前要做的重要工作。对地震的应急措施一般分为地震发生前的准备、地震后短期的应急管理和地震后长期的恢复重建。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前,必须进行历史地震资料的调查,根据现有的人类地震机制的研究,建立地震监视系统,积累地震数据,加固基础设施和设备,准备应急措施,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在居民区和学校进行震灾教育和训练;地震发生后1个月左右的短期时间内,必须进行的应急管理主要包括灾情的初步预测、灾民的抢救、灾情和上网情况统计和、余震及次生灾害的检测和、灾民和伤员的暂时安置、灾区交通管制和安全警卫以及基础设施如水电供应的恢复等;而在地震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还要持续进行恢复重建工作,如震后灾民心理重建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重建,并建立新的防灾规划等等。这些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种行业多项社会关系,也决定了地震应急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3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3.1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图文并茂地输出给客户,满足城市规划与建设、企业管理和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
但传统的GIS只局限于获取、存储、查询、制图等基本功能,缺少对复杂空间问题的有效支持。如果要应用GIS技术所提供的可视化方案模拟,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迅速的决策,就要考虑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原理。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GIS与DSS集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就可以更好的解决在城市应急机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用来帮助决策者解决复杂空间问题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利用GIS技术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显示能力、生成模版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同时又构建了一个集成的空间模型管理系统,使得该系统真正能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直观的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
3.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传统的基于GIS的SDSS包括以下三部分: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人机接口系统。空间数据库是GIS系统的组成部分,模型库是统计分析软件或DSS的一部分,系统的集成就是GIS系统、DSS(或统计分析软件等)以及人机接口系统的集成。其中GIS系统与空间模型库系统的集成是整个系统集成的核心。
GIS在这里并不作为独立的软件,而是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对象及其环境的空间状态演变的地图以及基于地图的各种视图操作和信息处理,因此只要按需选取GIS的部分功能,而不必具有完整的功能结构。GIS的一些功能如查询、分析等,在DSS中存在相似模块,因此可通过DSS中已有功能得到。查询可利用数据库管理功能,分析模块则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模型加入模型库,由模型管理子系统统一管理,这样不仅可减少系统的功能冗余,提高系统的一致性,还可降低开发费用。
因此,GIS与DSS相集成,以DSS为核心,扩展其支持图形查询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并增加图形数据管理功能,就形成了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由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决策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和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可视化人机接口和用户网络共同构成。
4 SDSS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通过对地震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以及对SDSS组成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基于SDSS的地震应急系统。如图1所示:在该系统中,数据库中包括了用图形表示的空间数据及与之对应的用文本表示的属性数据;模型库中包括了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知识库中包括了决策知识、地震学相关知识;方法库中包括了最优路径选择和决策方案优化等内容。用户网络则包括了多个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网络,可以及时连接起多个服务部门(如医疗、消防、军队)和多个层次(如各级政府),将多部门、多层次的服务连接起来。
通过该系统,将有效的整合大量的空间数据和资料,为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给予支持。
5 结语
地震灾害来势凶猛又难以预测,地震应急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必须在一定约束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决策并实施,这是地震应急工作的关键。将用于解决空间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地震应急工作,可以帮助一个城市或区域在地震前做好长期的准备,并在地震发生的最短时间里,最有效的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很多工作去做。
参考文献
[1]金德印.GIS在区域地震减灾中的应用前景(上)[J].世界地震工程,1995,(4).
[2]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J].地震,2003,(3).
[3]马浩然,冯启民,莫善军.城市地震应急对策支持系统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1).
[4]王建鹏,马吉苹.基于GIS的城市应急系统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4,(3).
[5]徐志胜,冯凯,徐亮,冯春莹.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
1.1情景设置要素
灾害损失由致灾因子强度、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决定,其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导致灾害损失范围与程度的不同,可基于致灾因子的相关属性选择具体指标进行情景设置。结合地震灾害的具体情况,可考虑将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以及震源深度等指标作为地震情景设置的基本要素。
(1)发震时刻。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建筑物倒塌和破坏造成的。地震发生时间不影响建筑物毁坏程度,因此某一时刻人在室内的概率可以表示地震发生时间对人员伤亡影响的概率。
(2)震中位置。不同震中位置附近的房屋结构不一、脆弱性不同,因此地震发生在不同位置造成的灾害损失也不尽相同,可按照震中位置划分为若干个地震情景。
(3)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地震灾害的损失范围与程度。按照地震部门预测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级范围,可细化为不同震级情景。
(4)震源深度。震源深度也可以影响地震灾害损失,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浅源地震建立地震灾害损失模型,本文中也不再对此进行情景分析。
1.2要素生成概率
理论上,地震可能以任一震级和深度发生在任一时刻,但震中位置却会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部分地区地震出现的概率高,部分地区地震出现的概率低,也就是说地震情景设置中各要素也存在出现概率的问题。从作者的日常业务出发,本文重点考虑震中位置的生成概率,对不同发震时刻、震级等出现概率理论上也会影响地震情景的生成,不做重点讨论。
1.2.1地震发生概率分析
从日常业务出发,初步考虑主要断裂带分布、历史地震分布以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2001)等3个要素作为判断年度地震危险区内各区域出现地震概率大小的主要依据。其中,从发震机理上看,断裂带分布的密集程度与地震发生概率基本成正比关系;历史地震分布大体可以反映离断裂带不同距离范围内地震的活跃程度;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2001)展示了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分布[5],由此可以反推50年内每个点发生不同震级地震的概率,它是通过历史地震统计分析得出的地震发生概率的具体结论。理论上看,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可以最好且直观地表达地震发生概率,但实际操作中反推地震震级较为困难。经多次的日常业务实践,以断裂带分布和历史地震统计相结合,作为判断危险区内地震发生概率的依据更可操作,即区域内既有断裂带分布,又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高;区域内仅有断裂带分布或仅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次高;区域内既没有断裂带分布,也没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低。
1.2.2震中位置布设
(1)震中位置布设方式。地震年度危险区内同样概率区域内震中位置的布设应符合均匀分布。
(2)震中布设选取的最小单元。理论上,对地震年度危险区内所有点,按照1km网格进行选点设置情景,可以较好且准确地反映地震风险,但考虑到实际的业务能力和需求,可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和断层走向等要素,选取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情景设置。经业务实践,可以地震危险区内所有县驻地为基本选取点,如果县驻地位于危险区外,则以该县损失最大为原则,确定县内震中点位;其次,在已选取震中位置分布情况下,在不同地震发生概率区域内,再均匀设置震中点位,以完成震中位置的整体布设。
2地震区域情景分析
地震区域情景分析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地震情况的分析,例如,某一个行政区域跨越多个地震危险区,则对其开展年度风险评估的情景设置时还应考虑多个危险区的复杂情况。
2.1单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
单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是某一行政区域内仅存的一个年度地震危险区发生地震时的所有可能情景的集合。如果危险区内只发生一次地震灾害,只需要考虑地震要素生成情景,但在危险区内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发生多次地震,则需要考虑地震发生次数等复杂因素。例如,2013年10月31日-11月23日,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先后发生5.5级、5.0级、5.3级、5.8级、5.0级地震,2014年2月11-12日新疆于田县先后发生5.4级、7.3级、5.7级地震,造成灾区重复受灾,灾情呈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可见,对一个行政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地震灾害过程开展情景设置,对分析行政区域的年度风险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对于震群型地震发震机理的研究尚不足以支撑地震情景的设置,因此本文只提出相关需求,不做具体讨论。
2.2多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
多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是某一个行政区域内存在的多个地震危险区内发生多次地震时的所有可能情景的集合。例如,2014年4-10月,云南永善县、盈江县、鲁甸县和景谷县先后发生了5.0级、6.1级(之前刚发生5.6级地震,6.1级为此次盈江地震序列的最高震级)、6.5级和6.6级地震,导致云南全省地震灾害损失巨大。另外,不同地震影响区内灾害损失差异明显,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而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仅造成1人死亡。显然,面对同一行政区域内存在多个危险区、不同危险区内地震灾害损失差异较大的情况,对该行政区域的灾前准备和应急救助力量的布局十分重要,这也是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3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
3.1年度风险评估方法
区域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某一区域内出现灾害损失及其概率大小的评估(风险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评估结果为具体的灾情指标损失值及出现的概率。地震危险性一般包括地震强度和发生的可能性两个因素,本文中地震危险性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包括危险区范围、可能震级2个要素)为基础,其中,地震强度用预测的震级表达,发生的可能性用1表达,即地震部门提供的危险区内本年度会发生相应级别的地震。承灾体为地震风险评估关注的主要对象,根据灾害救助的主要需求,本文中将承灾体定义为不同区域公里网格内的居民人口和住房;承灾体脆弱性以居民住房脆弱性评估为主,采用作者所在单位多年来积累的历史地震案例中不同结构居民住房倒损率矩阵(分为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3个等级)。
3.2年度风险评估结果
基于上述评估方法,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结果主要分为2大类(图2)。第1大类是单一情景下的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即某一区域内本年度地震可能导致的房屋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的数量;其中,这里所说的区域取决于评估结果的用途,可以为行政区域,如考虑到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为便于与灾害风险管理及社会经济数据采集单元保持一致,通常以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基本区域;也可以为自然区域,如地震部门给出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区域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依赖于对若干参与评估的基本单元的统计汇总,评估单元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相关基础数据、评估所需数据的详细程度和完备程度,评估单元按照覆盖区域由大到小可分为地震危险区单元、县域单元、乡镇单元和公里网单元。第2大类是多个情景集合下的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即某一区域内本年度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房屋数量及其出现的概率,也就是灾害风险。此类评估结果是在若干个第1大类评估结果集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单元不同(4种评估单元)、房屋倒损类型不同(3类倒损类型)和房屋倒损数量等级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评估单元、3类房屋倒损类型及不同数量等级出现的概率。例如,××地震危险区(评估单元)2014年度发生地震灾害导致10万间以上(数量等级)房屋倒塌(倒损类型)的概率为63%;××县2014年度因地震灾害而出现1~5万间房屋倒塌的概率为41%;××乡2014年度因地震灾害而出现0.5~1万间房屋倒塌的概率为30%等。3.3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主要是对地震危险性、地震承灾体脆弱性、地震灾害风险等的表达。一般而言,地震危险性情景主要表达地震危险区范围及可能的震级,地震承灾体脆弱性情景主要表达承灾体与地震强度间的关系,一般用承灾体脆弱性矩阵或脆弱性曲线表达,地震灾害风险情景主要表达某一等级损失及其出现的概率,一般用一系列风险等级分布图表达。然而,与常规表达不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中存在区域情景,即:某一区域范围内,存在多个地震危险区,且发生地震的震级可能不同,地震导致的房屋倒损数量及其概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表达同一区域内不同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灾害年度风险水平,可能会造成个别地震危险区的风险被人为“缩小”,而个别地震危险区的风险却被“放大”;如果针对不同的地震危险区采用单独的表达方式,则会出现多个地震危险区灾害风险不可比的现象,不利于区域地震灾害风险的综合防范。因此,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在常规表达的基础上,要重点考虑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地震危险区的情况,评估表达既要满足地震危险区间灾害风险的横向可比,也要充分体现各个地震危险区内的自身差异。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本年度区域防范灾害风险提供依据,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专业机构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然而,当前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社会稳定、资源配置不平衡、经济发展等仍是影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的风险因素,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同一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结果的表达也应有所差别,包括评估结果中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与具体含义、风险内容表达的专业性、风险地图制图单元的选择等。民政行业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MZ/T031-2012)中针对灾害风险管理者与研究人员,将灾害风险分为极高、高、中、低等4个等级,并详细介绍了风险分级的具体步骤;地震预测预警等级划分为4级,分别赋予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等级,考虑到预警等级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预警等级所针对的对象有所区别,预警等级为一级时,对象为地震部门、县以上政府、指挥部成员、预警区公众,而预警等级为四级时,对象仅为地震部门,用于指导开展震情跟踪。
4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雅安地震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S集成技术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以至于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给我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篇论文以雅安地震为例介绍3S集成技术在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1. 3S技术及其特点
3S技术是遥感RS(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其中GPS和RS分别用于获取点、面空间信息或监测其变化, GIS用于空间数据的存贮、分析和处理。
3S技术在处理信息时各具特色,多方面具有相关性, 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RS能够实时高效地获取大面积的区域信息, 但数据定位及分类的精度差;GIS具有较强的空间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但无法获取数据;GPS能快速、高精度地给出目标的位置, 对海、陆、空中运动目标进行定位与导航,但不能给出目标位置的地理属性。
鉴于以上不足, 就要实现3S的集成技术,即将RS,GPS两种对地观测技术、GIS空间信息管理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有机的集成,体现在系统的在线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相互协同, 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技术系统,最大程度的发挥3S集成技术的作用。
2.3S集成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制约着许多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3S技术在地震灾害中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大大提高震害评估的精度和效率。
2.1在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在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研究中,如泥石流、崩塌、边坡稳定性、断裂等方面,目前已基本实现了RS与GIS的紧密结合,个别项目达到了3S技术整体结合.RS作为主要的地震灾害专题空间数据源和数据更新手段,为GIS提供空间数据和反映目标属性的专题数据;GPS为GIS获取地震灾害目标要素的空间坐标数据,实现快速精确定位;GIS提供对多源数据的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分类等辅助,提供对多源地震数据的空间分析和趋势分析,以及对分析成果的二维和三维表达。
3S技术在前不久的雅安大地震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RS实时地获取雅安芦山的遥感数据,对震区实现动态观测,通过变化检测分析等一些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对震区的图像分析,得出地物变化信息值;GPS负责对震区地形、地面控制点、重要建筑物的几何参数定位,而且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等优点,为迅速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南,为迅速展开震后救援提供第一时间的科学依据。
2.2 在地震灾害综合信息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影像及GPS接收机成本逐渐降低及GIS功能的逐步加强,3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地震灾害信息收集处理的精度和效率。在RS分析环境下,迅速调用灾区的震前、震后的遥感图像,借助GPS的定位功能实现图像的空间匹配,利用GIS提取地震灾害重点区,协助完成图像的灰度匹配,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一系列方法提取变化图像的差值、比值,依据不断完善形成的震害概率模型,评估烈度分布。通过参考RS评估的等震线对系统生成的等震线作修正,据此再一次完成震害分析,评估灾区的震害和损失。
地震灾害综合信息分析处理中,利用RS、GPS等得出的综合信息再与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基本参数结合,再基于GIS计算编制和分区提交震区地震灾害分布图、震级图、破坏度图、震后趋势判定图、救援路线图、震后灾害评估图、防治规划等图。还可以利用GIS的定距离空间分析功能,对断裂带建立缓冲区,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出地震潜在危险性区域。加上以往掌握的地震相关信息,为接下来余震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科学的开展救援行动。做出损失评估报告和辅助决策方案,报送政府决策部门,系统为制定救灾措施、部署应急作技术支持,随着震区不断有信息报送到防震指挥中心,系统不断人机交互式地修改等震线、震害和损失的评估结果,必要时及时报送更新的震害报告和救灾应急反应方案。
3.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在应对地震灾害中,缺乏一种先进的技术指导,这给灾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能及时的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不能提供有效的救援方案和对次生灾害进行监测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3S技术在地震中的使用,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3S技术在我国雅安地震中的应用,展现我国在地震灾害中的应急处变能力。从3S技术在我国雅安地震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出,3S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做好雅安地震后救灾工作、促进民族大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秀忠,高莲,孙章顺.3S技术在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中的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6,28(8):55-57.
[2]刘祖文.3S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刘明德,林杰斌.地理信息系统GIS理论与务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黄丁发,熊永良,袁林果.全球定位系统(GPS)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摘要:笔者对地震灾害中群体伤病员现场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地震灾害中的现场医疗救援是“三位一体的救 援”,即通过搜索、营救、医疗保障三个重要环节的合理配合,达到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现场救援.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作业;实施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1] ,地 震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均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 伤,失踪17 923人 [2] 。在地震灾害救援中,医疗 救援是救援初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及时、充分、合理、高效的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稳定灾区群众心理 [3] ,降低和控制地震所造成 的人员伤亡率与伤残率,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程度,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关键作用 和重要意义 [4] .
1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 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紧急赶赴事 发地域,协同开展伤病员搜索与营救,实施伤病 员救治与后送,协助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帮助震后受损医疗机构恢复重建,最大限度降低 伤病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维护人员 健康。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是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 起点和重点,现场救援工作由多个专业分队协同 实施,共同完成。现场急救工作是现场医疗救援 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挽救伤员生命和恢复伤员 健康的关键.
2医疗救援的时段救治 根据地震应急救助需求模式,从医疗救援的 角度出发,可以把地震灾害救援分为三个阶段 [5] .
1)灾害特急期:指的是地震发生后3d,受埋压人群存活率随时间延长由90%下降为20%,该时段 是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的黄金期。工作重点是震区 群众自救互救,和外来救援力量一起分批、分组、 全天候到废墟下搜救被压埋的幸存者,并展开野 战医院对幸存者进行及时救治,检伤分类、后送 伤员。2)灾害紧急期:是地震发生后3~14d。重 点是在搜救废墟下幸存者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救治 体系,即现场医疗队、前方医院、后方医院。把 外来医疗队充斥到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区域性医 疗药械储备基地和区域性医疗救治基地,集中医 疗物资、集中各地专家、分级救治短时间出现的 大批量伤员。3)灾害重建期:地震发生14d以后.
工作重点是在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基础上,着手灾 区医疗体系的重建,如各类医疗机构的重建、卫 生宣教、疫情监测防控等.
3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应由医疗队员、搜救 队员和灾害专家组成 [6] .
3.1搜救队 通过搜索找寻遇难者并判断其位置.
搜索方式包括:1)人工搜索:地毯式搜索,队员一 字排开,利用敲、喊、听、看的方法整体推进寻 找幸存者(适用于大片开阔的场地),要求大声喊 叫,语言差异并不重要;旋转式搜索,5~6人为一 组,围成直径约5m的圆圈,相互间隔2~3m,卧倒、 敲击、静听;人工搜索适用于小范围内的重点区 域。缺点是用人较多,进度不快,对于被埋在深 处的幸存者效果不佳。2)犬搜索:利用搜救犬的 灵敏嗅觉,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每个 犬搜索组的3条犬轮流使用,第一条犬进行搜索, 后两条犬逐次确认。3)仪器搜索:使用声波/振动 探测仪,在废墟上方通过仪器搜索,来找寻被压 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并精确定位;使用光学探 测仪深入废墟内部,在确定有遇难者被压埋,而且位于覆盖层深厚的部位,要进行细致的搜索, 直接寻找目标位置,并且可以观察、监视遇难者 状况;使用热成像生命探测器,在有暗室或能见度 极低的环境中,进行细致的搜索。特大地震灾害 现场搜救中,三种搜索方法应综合应用,互相印 证,互相补充.
3.2营救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营救,是指运用 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使遇难者脱离险境 [7] .
1)封控现场:应首先迅速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 众,劝退亲友等进行的盲目救助,划定警戒区域, 派出警戒人员,并在公安、交通部门的协助下, 保证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其目的是消除人为干扰, 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展开。2)安全评估:首先由 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 在二次倒塌等危险的可能性,制定搜索的方法、 路线和手段;而后派出搜排组对现场进行周密细 致的搜排,确认残留爆炸物的情况;最后对救援 现场进行支撑加固。其目的是确保救援现场的安 全性,以防施救过程中发生的事故。3)实施营救: 当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后,利用救援专用设备和就 便器材采用破拆、顶升、凿破等方法,创造通道, 抵达被困人员,必要时可扩大施救空间,以保证 救援人员的进入和装备器材的使用。针对不同的 建筑物和构件,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通常使用无 齿锯、剪切钳、千斤顶等;在对墙体、构件进行 凿破作业时,通常使用凿岩机、手动凿破工具等.
3.3救治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应当遵循以下救 治原则。1)先防后救:在组织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中,应当严格按照先排险、先防护,再进入现场 的要求。在进入现场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灾情 变化情况和周围建筑物、设施稳定牢固情况,以 及通道障碍情况,避免余震发生、建筑物坍塌等 造成自身伤害。2)凡生必救:各搜救队配医务人 员,随搜救小组统一行动,随时准备对被发现者或营救出的幸存者进行医学检查和处置,及时对 伤员采取保护性措施或生命维持性措施。3)先抢 后救:在地震现场,先解脱压埋人员身上的压埋 物,将伤员妥善转移出危险地点,再行抢救。当 负伤受困人员一时无法摆脱困境时,应当先设法 维护生命,维持和延长负伤受困人员生命,以待 进一步营救 [8] 。4)有限救治:特大地震灾害现场救 治是有限的 [9] ,必须紧紧围绕急救目的,合理把握 现场救治技术范围,采取快速、简要、有效的措施, 保持和维护基础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防止休克、 感染、骨折及脊柱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在生命体 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后送.
3.4保障队 负责保证抢救所需的药品和器材, 负责联络后送事宜,将伤员伤情及应后送的专业 医院收集提供给指挥部。调动必要的运输工具, 提出请求援助的建议,如医务人员、医疗设备, 甚至空中运输等.
参考文献 1刘兴太.救援医学范畴的界定[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2(3):65-6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财 经网,http://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4939.html 3 tural u,coskun b,onder e,et al.phchological consepuences of the 1999 earthquark in turkey[j].j trauma stress,2004,17(6): 451-459.
4赵鲁平,张标,黄毅.以“科学救援”指导医疗急救—论汶川 大地震德阳灾区紧急医疗救援[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8(3):455-457.
5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 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1(1):23-25.
6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982-984.
7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手册[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9,23.
关键词:地震 滑坡灾害 类型
1 地震滑坡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1.1 地震滑坡类型。基于对我国地震所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研究,其主要分为:一是崩塌。崩塌主要受到地震的震动作用而导致山体陡坡的基岩发生破碎而发生的滑塌,崩塌的形式有碎屑崩塌、碎屑流崩塌以及岩崩构成。二是滑坡。本文以玉树地震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属于地震出现狭义滑坡的数量非常少,其主要集中在小规模浅层土体滑坡,这与玉树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相关。其主要呈现冻融型滑坡。三是土溜。根据玉树地震后的分析结果:地震后在玉树红土山垭口附近出现大规模的浅层土溜现象。
1.2 地震滑坡的危害。在我国境内,地震滑坡是地震灾害中常见的一种次生地震灾害,通常一次大规模的地震灾害会诱发上千计的滑坡,地震所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人类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并且因为滑坡所造成的损失要占到整个地震损失的一半以上,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其共造成50000余处滑坡,导致20000人死亡,占到整个地震死亡人数的25%,由此可见地震滑坡所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地震滑坡灾害研究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内容。
2 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
地震滑坡因受到地震内外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导致其发育和分布特征也具有不同性,目前对于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主要是从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以及斜坡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2.1 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关系研究。地震参数主要包括地震的级别、震中距、地震烈度等方面,我国学者李天池教授根据我国地质地貌的特征将我国地震高发区划为2个区域,即西南地区与华北和西北地区,并且对这2个地区的地震灾害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公式:
西南地区滑坡面积与震级关系:logS=0.9246M-3.10
华北和西北地区滑坡面积与震级关系:logS=1.0719
M-3.5899
其中:M为震级,S为滑坡面积(km2)
辛鸿博通过对强震活动中的边坡崩滑面积进行统计得出:滑坡面积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个边坡崩滑面积与震级的关系不是绝对对应的、滑坡面积与震级存在某种规律联系,其公式为:S=24.061×(M/4)13.252,M为震级,S为滑坡最大面积(km2)。
2.2 地震滑坡与边坡环境关系研究。关于地震滑坡与边坡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一是边坡地质的特征。二是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对地震滑坡的研究时间比较晚,康来迅对昌马断裂带的地震滑坡进行研究,得出滑坡主要发生在30-50度的山坡上以及山坡地形高差为150m左右的部位中;周本钢则将地震滑坡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崩塌性滑坡等,并且对每个类型的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地震滑坡的发育不仅与地震参数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还与边坡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地震滑坡灾害的发生是多方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脱离某一因素研究地震滑坡的灾害得出的数据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深入分析地震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因素。
3 地震滑坡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对地震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因为地震滑坡动力学机理是了解、预防地震滑坡灾害的基础,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所发生的高速、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3.1 地震滑坡动力响应机制。要想掌握地震动力学机理,就必须要了解地震条件下斜坡动力响应规律,我们都知道地形与地震的响应是密切相关的,刘洪兵在相关文献中提出斜坡坡顶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且这种放大效应随着地震余震射入角度的增大而减少。
3.2 地震滑坡的预测分析方法。目前对于地震滑坡预测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地震参数的位移辨别法,建立地震滑坡预测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是拟静力法和有限动移法,拟静力法属于最早的应用与研究斜坡动力稳定性的方法,是由Terzaghi提出的,该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限动移法则是当前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并且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断改进,其得到的数据参数已经较为准确。
4 新技术在地震滑坡中的应用
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随着我国近些年地震频繁所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具有多群体发生的特点,需要应用新技术进行分析与辨别。首先遥感技术为滑坡的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全覆盖滑坡地质灾害、快速观察、快速反应的特点,从而全面掌握地震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特点、规模等;其次对于地震滑坡危险性的分析研究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对群发性地质灾害滑坡需要借助GIS的统计学习方法,该方法充分综合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基础因子的影响,从样本中学习与掌握规律,划分不同危险等级滑坡危险区域。
参考文献:
[1]蒋瑶,吴中海,李家存,马丹,周春景,李跃华,刘艳辉.2010年玉树7.1级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