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地理的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7 14:50: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文地理的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文地理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第2篇

一、真切展现人与自然共处中的人文风貌

(一)从名山大川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地标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变迁,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十集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调动航空、逐格、三维、真实再现等各种手段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并力图超越以往多数聚焦于庐山风景名胜的局限,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央视四十集大型纪录片《黄河》采取“横切面”的视角,展现黄河流域文化,还原一个“亲切的黄河”,通过黄河这个地标来展现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二)从建筑古迹中展现无限的人文气息

建筑古迹见证了历史,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科学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过真实的镜头,向受众集中展示了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该片围绕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内涵、进行大量的实地拍摄,采访了20余名中国古建筑学家、文化名人和亲历者,通过与全国各地其他不同类型的民居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向受众介绍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四川南部独特的民风民俗,从有限的古建筑遗存中展现出无限的人文气息。

(三)从名城名镇中剖析蕴含的历史内涵

名城名镇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属性。大型纪录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读、讲述郑州历史传承、风土民情、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商之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郑州从古老商汤亳都到今日商贸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国商业文明史,表现了郑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石羊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年经济文化历史的小镇,电视纪录片《梦牵石羊》由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浩大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梦牵石羊》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石羊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片长40分钟,将石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于荧屏。又如江苏苏州有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园六记》,意在探究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蕴、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境,将叙述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从吴门烟水到内涵丰厚的吴文化,从文化到文人,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

二、宏观审视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纪录片依托于悠久深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地理概念中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里以中国地理概念中的西部为例。无论是在空间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种群、地理形貌、民族习俗、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时间的长度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精神、遗产遗迹的丰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就是题材资源的优势。西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于作品的如《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敦煌》、《长安》、《汉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独立的作品外,还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纪录片、专题节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都江堰》、《布达拉宫》等。在这些系列片中,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脉,艺术地反映陕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岭不仅是陕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家园。

(二)从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纪录片《走进》巧妙地将人文与地理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从雪域独特的地域风光,独特的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走进》介绍了藏传佛教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涵,包括磕长头、天葬、转经筒、挂五彩经幡、藏族的沐浴节、唐卡画、手工银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实地体现香格里拉地域风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关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状态,并用真实的影像纪录下来,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卫视策划、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构成文明核心元素的书法、剑、曲、僧、琴、舟、茶、宅、藏书、青瓷这些千年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老物件”为主线,针对史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域风情介绍,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和民间学者,挖掘出大量尘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鲜记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纪录片力图梳理时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现实价值的探寻。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该片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作了生动的展示,有命运多舛的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使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力图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仅仅是要告诉受众敦煌的历史,更是要带领受众穿过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十集电视系列片《望长安》,是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地思考了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辐射力,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望长安》在构建三秦大地的历史文化影像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陕西曾经卓越的历史文化变迁,而是隐藏于这些恢弘文化遗产与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人与自然的故事,地理风情与民族风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历史尘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视界中得到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对于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在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最佳长纪录片奖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苦聪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们终于搬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六搬村》是一次有关民族发展和人与自然严峻命题的沉重思考,它重点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又如纪录片《楠溪江》,纪录了浙江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变迁和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以精雕细琢的细腻手法、令人心动的精美画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观察点上,表现了生活在这美丽江畔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其生存状态。

(二)聚焦地理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文化

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和探索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化。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态文化命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把绿色留给子孙》分为森林、湿地、沙漠、生物多样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贡山、大山包、西双版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文化。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人文“理想。

(三)重视文化历史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第3篇

关键字:浙江;高考;地理;人文精神

一、地理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地理试卷中,常常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以其它的地理知识为辅,然而自2009年后,浙江高考地理试卷中逐渐加大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特别是2013年的高考试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达到1:1的程度,它提醒面临高考的学生不仅要重视自然地理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地理的学习。

如果将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等几个方面。其中自然地理是指研究地理演变的起因、地理演变的过程、地理演变带来的后果的知识,它以自然中的地理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变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文地理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人口的分布、人类的生活特色、人的经济变化、人的政治变化等。人们在了解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到人文地理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2013年人文精神在地理试卷中的重点体现

1.从题型分布上强调的人文精神

(1)选择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选择题上,它大量的考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的原因、目前我国出现的“用工荒”和我国地理的关系;的地理与环境构成的独特意义、地理环境与超市设计的关系等。这些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从人文地理上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真正思考地理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2)图文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图文题有一题为选取舟山市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分析。它让学生分析舟山市地理环境的特色、舟山市可发展的旅游项目、可发展的经济产业、舟山市产业变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该题让学生从自然地理开始着手,层层深入,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对地理学知识产生思考。

2.从人文地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2013年浙江地理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到,这次的考试不但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常识,而且立足于我国的地理学知识,特别是让学生研究浙江本地的地理学常识,它的考点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上体现人文知识。

(2)紧密联系社会焦点。在这张试卷上可以看到,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低碳环保问题、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等等目前重要的社会问题。这张试卷不单是让学生理解冷冰冰的地理学知识,还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地理知识来关心社会,它通过关注社会焦点来体现人文精神。

(3)积极的态度改变社会。在这张地理试卷上,它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深入的思索不同的地理环境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人们应当怎样利用地理学知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套地理试卷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理解到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态度中它体现出人文精神。

3.从知识梳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从人文地理系统考点上突出。从浙江地理试卷中可以看到它对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现得十分全面。它体现出不同的地域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地域与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怎样与地理环境结合,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张地理试卷中对人文地理的知识梳理得非常清晰,学生通过地理试卷考点的学习能全面掌握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

(2)在理论转化为应用上突出。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自然地理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基础知识。比如一个地点的经纬度、水文天气;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这块地域会有独特的经济作物、矿产资源等;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区域资源才有人类活动。人类怎样与地理环境共存是需要学生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后需要深入思考的,如果学生无法对知识深入的思考,就难以将基础知识转为实践应用。

(3)在知识和情感思考上突出。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用现有的知识思考人类现在的生活、用已有的知识改变目前的生活。在这份试卷上用人文精神突出这个重点。这张地理试卷出题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心充满人文关怀,它提醒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它通过考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试卷上映射的地理教学改革的教学启示

从这张地理试卷中体现出地理教学内容全面改革的方向,它代表地理教学有了全新的目的、教师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看待地理、学生也要用一种新的态度去学习地理。它透露着以下几种思考:

1.学习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高考试卷充斥着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识,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自然地理知识就能考到很高的分数。对学生来说,学习地理的知识是为了考出高分数。而这张试卷不断的提醒学生要研究知识、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思索:“我们学好了地理知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学?

在这张浙江地理试卷中,许多题目已经不是学生单纯拿着课本死记硬背就能拿到好分数,它涉及太多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等,它让学生思索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一本历史课本。那么教师也要思索,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好现有的地理知识的前提下,开拓视野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教师必须用新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要用怎样的思路去学习

在这张地理高考试卷中,学生必须看到,掌握基础的自然地理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对学习到的自然地理知识深入的展开思考才是接下来学习的重点。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地理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要学会把手上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深化,要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张试卷给予学生一个方向,即将来地理学方面需要这样能综合应用的人才。

四、总结

从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看到目前地理学教学正在从理论向应用方面转变、从基础知识转向综合知识方面转变、从关注课本到关注社会的方面转变,教师要仔细分析考试中传达出的教学目标,以便日后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年琰.多维地理视角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6).

第4篇

是什么因素导致语言的传播、发展、演变和新词的出现呢?芽日本桥本万太郎先生说,我们不但要听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的意见,还要倾听地理学家的意见。由于语言存在于人类和社会中,与语言以外的许多因素相关。语言学不再只是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它也成为其他许多学科专家关注的对象,地理学就在其中。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地表语言现象的新学科,即“语言地理学”。它研究地方的语言状况,语言与所在地的人文、生态、社会、科技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它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媒体热用新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探究它们的形成原因意义重大。本文仅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把影响因素分成以下三类:

因素一:区域经济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

区域经济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当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后,就会出现相应的新词。

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正被媒体热用的新词“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大工业国组织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这个简称来自四个国家英文国名首字母BRIC的谐音?穴砖头?雪。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最先是由一份高盛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提出的。这份2003年的报告主要观点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到2050年将超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早在冷战结束时或更早时期,组成“金砖四国”的各国政府就开始了经济和政治改革。这些国家曾同时强调引进外资、国内消费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高盛预测,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制成品和服务提供者,而巴西和俄罗斯可以为中国和印度提供所需的原料。该新词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口大量巴西和俄罗斯的原料所造成的。诸如此类的新词很多,如“打工仔、家政服务、第四产业、第五产业……”

经济及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导致新词出现。媒体热用新词“道口经济”是指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兴起的经济区域,是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近处的经济市场。它既能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务,又能吸引广大人员前来交易消费和投资兴业。因为地处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比沿线的地理优势更大,也因此更具发展潜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快速、高效、安全、大容量的交通运输系统加以支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道口经济”应运而生。因此,随着交通的快速崛起和迅猛发展,地球变成了没有边界的地球村,产业由过分依赖资源、能源、市场分布,转变为就几条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的节点处,尤其是能与铁路场站、水运码头或航空港相交会处分布。可见“道口经济”是经济及产业布局发展变化的结果。此类新词不少,如“点轴开发”、“工业园区”……

经济的兴衰导致新词出现。媒体热用新词“二十国集团”指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十一个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共同组成的组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9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改革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二十国集团”是由“八国集团”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加拿大、俄罗斯形成了“八国集团”。“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分别是因全球经济危机和亚洲经济危机而产生的。可见,区域经济的衰退会导致新词的出现。同样,经济的兴起也会产生新词,如“新型工业国家”、“新型经济体”等。

第二,区域经济条件是新词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频繁,其语言对外的影响也越大;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人们学习和向往的地区。人们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为促进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新词也随之而来。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约有700个新词语来自香港,如“按揭”、“楼盘”、“楼市”;再次,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科技也发达。其所发明创造的工具、仪器、军事武器及科学技术等比较多,由此产生的相关新词一旦出现,常常被其他国家所吸收利用,如“原子弹”、”机器人”、“人造卫星”、“太空站”、“信息产业”、“纳米”、“克隆”等。

第三,区域经济合作导致新词出现。

比如,“南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因区域合作而形成的新词。

因素二:环境意识

人与地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在感受地的作用时,会产生新词。如今年“两会”期间,媒体热用的一个新词“雷人”,是指“两会”个别代表提出的意见乍一听如雷贯耳,不好接受。以前也有类似的酷语,如“鲤鱼跳龙门”、“树大招风”等都是地对人作用的结果。又因为人对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人对地的认识更加深入,新词又随之产生,如“酸雨”、“温室效应”、“阳伞效应”、“臭氧空洞”等。当前人与地的关系中最直接的问题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工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只有正确利用和保护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这一代还是下一代,都享有平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相关新词大量涌现,如“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为了人地关系的和谐,强调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是达到目的的唯一对策,因此新词又出现了,如“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关怀”等。

因素三: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人口迁移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世界12大语系、40多种语族、5000多语种及我国7大方言的重要因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并由此产生大量的词汇。中国历史上因人口迁移产生了“走西口”、“闯关东”、“客家”、“偷渡”、“华侨”、“×籍华人”等新词;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人涌向沿海,形成了“民工潮”、“春运”等词汇;如今世界人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北美、澳洲、日本等地因人口零增长、负增长或地广人稀等原因,为了促进人口和经济增长,需大量引进人口,导致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和智力外流严重。去年爆发了以美国为发源地的特大金融危机,海外市场不够景气,专家学者纷纷归国,“海归系”新词便被媒体热用,包括“海归”?穴海外归来学者,与之相对应的新词是“土鳖”?雪、“海鸥”?穴海外旅欧学者?雪、“海带”?穴海归中的待业者?雪、“海葵”?穴海归中的心中有愧者?雪、“海鲜”?穴海归中事业有成者?雪、“海公公”?穴海归中的头发白了都没有工作者?雪、“海根”?穴旅居海外愿意叶落归根的老学者)、“海泡”?穴长期“泡”在海外的留学生?雪、“海派”?穴由海外派遣回国的管理人员?雪。

区域经济、人口迁移、环境意识是人地关系作用的结果,是人文地理研究的范畴。桥本万太郎说:“面对如此强的语言地理分布现象和规律,恐怕谁也不能否认其中的地理因素。语言学家之所以犹豫,至今不敢把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也许是因为把地理分布仅仅看作直接来自周围语言的影响,而没有去注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了什么样的事。”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终于知道了区域经济状况及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发展变化、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动、人们对环境的新认识是语言演变、新词出现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l.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邹德萍:《经济新词汇》,《今日海南》,2003?穴2?雪。

3.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2/18/content_7272507.htm,新华财经,2007.12.18。

4.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芽titleid=340519,价值中国百科,2009.4.20。

5.朱志国:《“海归系”词群新词生成的认知特点》,《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穴1?雪。

第5篇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中主要讲述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三种人口增长模式,从中还可延伸出人口年龄组成结构(人口年龄金字塔)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与必修Ⅰ中有关自然地理W的内容不同,所以不能用学习自然地理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为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或者复习效率、提高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现将适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分析如下。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定量分析方法――根据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我们都知道人口增长模式分为三种类型:“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也知道这三种模式的基本特点,即“高―高―低”模式具有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高―低―高”模式具有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低―低―低”模式具有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是怎么判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高还是低呢?所以,应该借助定量的分析方法,以某一数量为标准来准确判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一般规定,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均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人口出生率在3%左右,人口死亡率在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均在1%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2)定性分析方法

可根据国家类型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中国等个别发展中国家已经完成了“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过渡,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塔状条形图,是形象地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1)构成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段,由下往上,年龄越来越大。人口金字塔的左半部代表男性,右半部代表女性。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代表某一年龄段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者各自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2)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一般可将人口金字塔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年轻型的特点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金字塔图呈山形(上尖下宽);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对应“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成年型的特点是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人口金字塔图上下基本同宽;人口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老年型的特点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金字塔图呈坛形(上宽下窄);人口呈负增长,人口缩减,对应“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

3.人口老龄化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2)定量分析方法

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者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者地区人口总数的7%时,就说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

(3)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的关键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所以分析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的原因时就要分析为什么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跟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降低有关。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晚婚或者晚育,有的人甚至不愿意生育,这些导致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进而导致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年龄逐渐增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会逐渐升高。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死亡率降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相应上升。

第6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措施

1 1、前言

人才是保证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源泉,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就能够很好的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企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同时这还直接影响着战略目标能否科学的实现,换言之,人才资源直接决定了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我国当前的形势,根据现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将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才能够使地勘单位得到长远的发展。

随着不断的进步和创新,近年来,我国地勘单位也不断的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我国的地勘单位由于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获得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不过,通过对我国地勘单位进行分析发现,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于我国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单位体制相对落后、工作人员活力不足、缺乏专业的人才等问题,对于我国地勘单位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严重的阻碍和制约。

2、 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地质勘探单位的建设,直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地勘单位长时间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面对充满竞争的市场,必然表现的力不从心,导致了引进困难以及人才的流失,最终出现了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随着事业单位不断深入的制度改革,近年来,在劳动人事管理改革方面,地勘单位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地勘单位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陈旧的人事管理模式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地勘单位的人事管理模式相对而言仍然比较陈旧,管理机制缺乏活力、人事管理手段落后、方式单一,所以,客观上导致了地勘单位的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逐渐涌现出机构臃肿、队伍膨胀的问题。对于管理制度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一直被沿袭下来,根据计划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人事管理方法方面,不能使用实用的、简洁的、灵活的、科学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管理内容上,主要的日常工作为各项保险、工资发放、职工的任免、调配;管理方式方面,仍然采用块块管理的方式,职务设计、职务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没有被引入,严重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

2.2不足的人力资源培训力度,落后的人员知识结构

在人事管理内容上,轻培训、重使用,开发、培养和使用等核心环节并不能体现出来,属于现代地勘单位人事管理非常明显的特点,同时还属于人事管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人事工作者将大部分时间进行的具体事务为职称的评审、工资的晋级、业绩的考核、人员的进出等,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引进等工作缺少系统性及科学性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不能有效的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到单位发展的战略高度。人才属于资源,在单位管理者心目中,人才就是财富的观念还没有被树立起来。不仅如此,现阶段,很多地勘单位在思想上认为职工就是包袱,不能将其作为无限开发的宝贵资源。针对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没有足够的力度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严重时仅仅使用而不进行培训开发。所以,没提供机会给职工接受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所以就出现了职工素质相对降低、技能低下、知识老化等现象。除此之外,不能有效的调动职工的学习热情、过程形式化、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样导致了职工知识结构落后以及技能无法有效提升。

2.3模糊的绩效考评,过于形式化的考核过程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的问题就是绩效考评。为人才选拔、职称评定以及工资分配等工资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不仅如此,还发挥了很强的激励作用,充分的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由此完成对职工较为准确、公正、客观的绩效考评目的。不过,根据调查,对于目前的绩效考评,大约一半的职工都表示不满。追本溯源,基本都是由于地勘单位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员考评标准不存在区别,仅仅是概括的用“绩、勤、能、德”进行衡量,不具备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很难把握其公允性;第二,对各岗位没有标准的科学归类和职位分析;第三,绩效考评的结果与职工奖惩、职位变动以及工资分配等不能直接挂钩,所以导致了绩效考评过于形式化。

第7篇

关键词:提问;天时地利人和;增效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06-01

在课堂上如何利用教材,因地制宜,设计提问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当重要。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提问的天时地利人和。现交流一下我们在课堂实践中摸索总结的做法和想法。

1.妙用课堂提问的天时激发学生思维

提问的天时指的把握一堂课的不同时间段对于学生的提问。一堂课中,学生刚上课,精力不够集中,这时采用悬念提问,情境提问等,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快下课时,学生的感觉有些疲惫、精力有些分散,宜采用归纳对比、总结性回顾性提问等,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教学的效果。而课堂的中间,学生的精神比较集中,已经进入课文的思维的情景中,此时应该针对课文重难点的提问。

提问的天时还指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控制好提问的频率和速度。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越好,问题提得多了就会冲淡主题和重点,就会流于表面的形式,对于问题的探究和思维的过程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提问的次数要适当,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学生一不会就要求换人,或者老师干脆自己说出答案,这样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所以老师所提的问题精活,不要琐碎,少提一些让学生一望而知的问题,也不能提一些偏、难、怪的问题。课堂上一定要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充分时间表达,这样的课堂才能高效。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对于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设计了好几个主问题,上课时就围绕着几个问题进师生的问答,这样学生感到压抑,没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有的老师围绕一根主线在设计精当的基础上进行逐步由浅到深的引导,教学效果就很见成效。我们认为在设计问题精当的同时,也不要一下出示所有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思维的节奏的把握。

2.妙用课堂提问的地利切中教学命脉

提问的地利体现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即要把握教材知识的"热"处,如教学重难点处、课文的细节处,学生的疑点处,知识的生长点处,课文的细节处,学生的疑点处,如学习《 我的母亲》时,针对的教学的重难点,课文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提问,人人都喜欢有一个挚爱的母亲,可是作者却又两个挚爱的母亲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使学生带着好奇很认真地读课文,教师因利导地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自己的身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都怀着深深的挚爱之情。这样一个精当的提问一下子就把握住了文章的命脉。

提问的地利还体现在对于提问的问题不能太深或者太浅,所提问要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如果设计这样的提问“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那个残疾青年家真的有马吗?没有马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的提问就比较浅层次,不能一下把握文章的命脉,而且会让学生发晕。我们认为应该把握残疾青年在说这句话时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的情感活动。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残疾青年几次在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时,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出旁批。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来体会来理解,来体悟残疾青年的用心良苦,真诚无私地帮助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3.提问的人和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提问谁,训练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提问时顾及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这种提问又要随机性的,使任何人有提问的机会,其玄机就是提问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进行”,优生合理“提高”,中等生逐步提高,学困生学习难度的适当降低。如教学《詹天佑》时,根据拼音写汉字这一项就请基础较差的同学做,解释词语和课文内容概括请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词句理解内容拓展等问题就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各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思维有偏差,有障碍时,能给他们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不是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置可否,也不是批评一下了之,而是给予学生适当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虽然以激励为主,但对知识本身的点评一定要坚持原则,尤其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应明确指出其不正确的地方,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对于很多的高中文科生来说,地理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十分枯燥、乏味且十分困难的,困难不是体现在对于知识的不理解,而是表现在对整个的知识结构缺乏一个很好的串联,每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不会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就容易导致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忽视对人文地理环境知识的整体把握,知识掌握不牢固,希望通过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和推广,可以逐渐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一、人文地理环境的概念

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各种人文现象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同时还包括了人类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结构等。在分析人文地理环境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只有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对于人类现象的研究,人文地理环境讲究的是空间以及地方对于整个地理环境演变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时需要考虑到特定地点、特点地域、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人文特色以及相对应的人文活动,还要分析这些人文活动是如何形成的,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同时还要关注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人文地理环境所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了对某个区域进行分析和对某个空间进行特定分析,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效的补充,除了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引发自然现象的人和事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性,简而言之,人文地理环境指的是在地球表面活动的人类所居住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人类活动,同时还包括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文地理环境的不断转变也就是人类社会化的不断转变,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部,人文地理环境的规模会因为该区域的多样性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如说:位于海峡西岸的经济区所代表的一种经济文化结构就是一种中原文化的代表,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到产业、人口、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等,整个经济发展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不是别人可以效仿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水文地理环境特点。那么,与这种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比,整体性又是体现在哪里呢?

1、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说,不同地域之间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变,所具有的气候特点也是不尽相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所具有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比较常见于亚欧大陆的副热带东部,具体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部、台湾中北部、日本群岛南端、朝鲜半岛南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海洋之间热力差别十分明显,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亚欧大陆气压较低,就会促使高压向西北方向前进,从北太副高方向所扩散出来的东南带季风就会给当地带来十分丰沛的雨水。从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给亚欧大陆带来丰沛雨水的季风气候不是在该地域自然形成的,是与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相互作用之后,在气压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的相互碰撞才导致了该种气候的形成和扩散,如果两个地域之间不会这样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这么美好的气候条件。

2、人类活动的相互串联

除了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串联可以表现出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外,人类互动的相互联系也足以说明人文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的。就拿上面提到的海峡西岸的经济结构来说,虽然说它所代表的结构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是从海峡西岸和东岸之间资源的相互补充、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经济市场、人力资源、文化科技交流、资本的互相转移等角度上说,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很好的整体性,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生存,与此同时,两个不同地区之间还在追求着各自的特点,以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类似于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共存。从不同地区的服饰、家族、宗教以及传统习俗的角度上说,这些人文特点之间也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可以从另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的,需要进行二者之间的相互比较,才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文地理环境所具有的整体性,高中地理学习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但其实不然,抓住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区别,再对每个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和相互串联的地方,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掌握,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兴趣,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需要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才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总结

地理环境包含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利于自己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今后对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在这其中,就需要注意加强对人文地理环境的掌握,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要想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就必须搞清楚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整体性,只有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了把握,才可以从小的方面的,更加细致的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将知识要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浅谈[J];新课程(教师版);2006(06):365-367

[2]詹爱军;用矛盾分析法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J];教育革新;2010(06):254-256

第9篇

【摘要】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用人单位单独承担责任的情形和第三人过错致人损害单独承担责任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共同过错侵权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情形。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通常作为职工工伤事故的两种救济方式,本文试图进一步理清:当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时,与工伤事故责任、雇主责任关系的竟合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第三人侵权责任 工伤事故责任 雇主责任 竟合问题

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的处理

当不涉及第三人且雇员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独承担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若雇员被依法认定为工伤,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的规定,法院对于主张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诉求不予支持,此时应该由雇员按照工伤认定的程序主张给付工伤保险赔偿金。二是若雇员依法不被认定为工伤,雇员在执行用人单位工作任务时受到损害,并且雇员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也不属于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要承担单独责任,用人单位依法被认定为侵权人。用人单位此时需要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对被侵权人进行赔偿。

二、第三人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的处理

当雇员和用人单位在案件中均没有过错的情形下,第三人单独承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若雇员参加了工伤保险统筹,第三人应该依法承担过错侵权责任,雇员在第三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也可以主张工伤保险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第2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对赔偿解释12条的理解是,当侵权人为用人单位时,劳动者只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请求支付保险金;当侵权人是除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时,劳动者拥有双重救济的权利,既可以向侵权的第三人主张损害赔偿,也可以主张工伤保险金的给付赔偿。侵权赔偿和保险赔偿是并列救济关系并非选择关系,法律设立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因此,如果雇员是受到雇佣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侵权,则其在进行相关工伤保险金给付之后,仍可按照侵权损害赔偿规则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2、若雇员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遭受损害,第三人要单独承担责任或者由用人单位承担先行承担垫付责任。首先,雇员不符合主张工伤保险赔偿的标准,不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因为雇员是在执行用人单位所安排的任务时所遭受的第三人侵权,如果能够找到直接侵权人,由直接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找不到直接侵权的第三人,应该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赔偿,用人单位对直接侵权人享有侵权损害追偿权。

三、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混合过错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

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混合过错侵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于共同加害行为,那么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此时用人单位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雇员因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故意侵权造成的损害时,因为两者有共同故意且行为具有违法性,不能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用人单位此时被依法认定为侵权人,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作为共同侵权人而承担责任。

2、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于共同危险行为,那么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责任承担,此时用人单位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十条明文规定:若查明是第三人的责任,则由第三人作为损害赔偿的主体承担责任。若查明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因为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不适用工伤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按照直接侵权人的角色承担责任;如果查不清楚该损害结果是由用人单位造成还是由第三人造成,由二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既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也可以要求第三人赔偿。

3、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属累于积因果关系侵权,此时用人单位适用工伤的相关规定,第三人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

首先,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故意或者共同的过失行为,并且每个侵权主体的侵权行为单独能够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其次,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之间的加害行为累积在一起才共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由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者既可以要求第三人在加害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主张工伤保险金的给付赔偿。

4、若用单人位和第三人之间构成共同因果关系侵权,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应该按照各自能够确认的责任的大小承按份责任。

共同因果关系存在的前提是两者不构成共同侵权,并且每个侵权主体的行为都不能单独产生损害结果,两者的加害行为的竟合共同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只承担与其自身相应的部分,因为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工伤保险的途径处理,所以不能判决用人单位承担责任。也不能将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判由第三人承担,否则将会过于加重责任承担致使严重违反法律的公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占峰.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孙艳.特殊情形下发生的工伤该如何维权[J].劳动保障世界,2012(3):32-34.

[3]王永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界定[J].中国社会保障,2015(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