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根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7 16:19: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根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根基

第1篇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以电子制造业为主要形态的低端环节,在创造巨大利润时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推行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根基。未来20年我国进入电子电器设备报废的高峰期,有成为全球电子垃圾场的危险。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绿色产业宣言”,共同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途径在于清洁生产,即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清洁生产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在推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

 

一、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

 

1、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

 

企业清洁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许多企业在审核期间认真对待,通过审核验收后不能实施清洁生产。个别领导认为清洁生产是一种宣传口号,不能带来实际好处,对推行清洁生产采取不作为态度。还有企业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上限”。

 

2、清洁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清洁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企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许多企业资金不足,亏损问题尚未解决,对环保“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洁生产成本投入大,但收益不确定,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影响。对废料的排放收费太低,对企业缺乏有力的经济制约。

 

3、清洁生产外部监督不力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被公布了名单的企业应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列入公布名单的第一类重点企业,应在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目前来看,一些企业尚未公开信息,导致公众监督缺失。

 

4、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机构的能力有限

 

由于清洁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为企业清洁生产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缺乏经验丰富的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缺乏行业专家参与;对审核咨询机构和审核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审核水平参差不齐。

 

二、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及陕西推进清洁生产的方式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应发挥科技大省优势,采取院企携手等形式,加快研发高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促使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1、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的方式

 

持续高效地消除障碍、推进清洁生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绿色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电子产品及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其中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回收是核心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对环境影响最小。

 

①清洁能源与材料设计。欧盟RoHS指令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锡、六价铬、多溴联苯(PBB)或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物质及其类似物质(指其化合物等)。

 

因此,电子信息产品要首选清洁能源与材料的设计。②清洁产品设计。电子元器件行业清洁产品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通过废旧电子元器件再利用,实现材料级高效循环利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体现在产品微型化和高集成度设计;延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IT 设备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在于重视核心部件可拆卸性以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

 

(2)绿色采购。“绿色采购”首先是从“政府绿色采购”而来,在政府采购中选择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GE、GM、苏州佳能等公司已形成完备的绿色采购体系。绿色采购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绿色”的供应网络,约束其供应商使用绿色原料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多数供应商尚未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建议探索绿色采购供应模式,实施“绿色采购计划”,实现绿色制造。

 

(3)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电子信息产品的绿色制造体现在通过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减少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通过环保设施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产品制造过程中报废的材料。

 

2、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方式

 

(1)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培训。1995年联合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陕西省举办了首批清洁生产审计师培训班,为我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近年来陕西省环保局在全省10个地市举办了清洁生产培训班百余次。通过清洁生产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打基础。

 

(2)有效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促使30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通过方案实施使能耗、物耗显著降低,实现节能增效。

 

(3)科学制定清洁生产配套政策。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陕西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2004年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起草了《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办法》、《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办法》以及《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管理办法》,为推行清洁生产奠定基础。

 

(4)积极参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陕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安排,承担了电子行业《彩色显像管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编写任务。通过对全国11家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清洁生产水平调查,初步确定了三级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标准方法。

 

三、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1、持续高效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生产者回收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诊断,找出原因,提出方案,选择并实施方案。事实证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三种方式,其中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较低。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增强企业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推动清洁生产持续高效进行。

 

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生产厂商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并建立完善的循环再利用体系。我国应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制定电子产品再生利用的比率标准。对没有回收能力的企业严格限制其生产资格。

 

2、增强企业生产投入和实用技术研发

 

陕西康佳电子集团通过对生产能力及特点审核后投资345万元新建仓库,年节省资金97万元,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该集团改机壳厚包装为废弃包装袋,每年节约费用4.89万元。彩虹集团彩管一厂生产科库房运送HF酸时,对酸桶及时检查管理,制作酸桶托盘,防止HF酸滴漏造成污染;在彩管包装中改纸包装为塑料包装,年节约资金80万元。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开展清洁生产需要全方位改进,需要在科技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充足的科研投入可以促进清洁生产发展。资金瓶颈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清洁生产难以持续推进的原因,各级政府应多途径争取资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环保补贴,鼓励推进清洁生产。

第2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影响;对策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做好计生工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谈起计生工作,县计生委主任袁中堂说:“国优县的取得,得益于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计生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是肥西计生人不断创新、求真务实、奋勇拼搏的结果。”

宣传个性化

“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妇女在怀孕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2011年年初,山南镇小井庄的人口学校里,挤满了四邻八方前来听课的妇女。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当天的授课内容主要是针对怀孕妇女,所以请来听课的妇女基本上都挺着“大肚子”,不再是所有育龄妇女的一窝哄。

不仅在山南,这种个性化的宣传方式如今在肥西县被广泛运用。群众支持是做好计生工作的关键,要想群众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为避免宣传流于形式,肥西县利用人口学校、悄悄话室、电教设备等,对怀孕、节育等育龄对象进行个性化宣传教育。同时还编印计生科普知识折页,分别把育龄群众各个生理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应享有的服务、计划生育政策及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有针对性地分发到育龄群众手中。每年抽调35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为期1个月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话计生”活动,集中宣传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知识,丰富了宣传形式。

利用新闻媒体、手机短信以及义诊、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的宣传在我县也是广泛进行。如今,走进肥西县的任何一个村庄,都能听到广播喇叭里计生宣传的声音;街道两边,“生男生女都一样”、“树立婚育新风尚,建立和谐新农村”等脍炙人口的温馨标语更是随处可见……

保障实打实

“强有力的保障,是做好计生工作的前提,”袁中堂告诉记者:“近年来,肥西县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目前,肥西县已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每年把计生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2010年,全县财政投入计生事业费达3127万元,人均34.32元,2011年更是达到4000多万元。全县100%以上的乡所建设均符合国家标准化,100%以上行政村建立了标准化或优质化计生服务室,计生服务环境得到全面改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紫蓬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更是于2010年12月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荣誉称号。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县计生服务站和乡镇计生服务所具有高、中级技术服务专业人员比例达70%以上,技术服务人员全部具备了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持证上岗。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更是成为做好计生工作的坚强后盾,经常亲自过问、督办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坚持年初有部署,每月有调度,每季有评估,年终有考核。针对我县出生婴儿性别比过高问题,县成立了综治领导组,建立健全了孕情跟踪服务制度、定点分娩制度、有奖举报制度、“两非”案件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综合治理,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幅明显,从2005年的125.23下降到2010年的111.09。

服务上水平

2011年初夏,紫蓬镇永久村一妇女在县计生服务中心做了手术后,正发愁丈夫不在家,中心的服务车开进了村,到她家做手术回访,还送来了药品。并嘱咐说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立即赶过来。

为实现计划生育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转变,肥西县围绕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保健、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认真开展了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目前,全县已婚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了90%以上,技术人员采取上门指导、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坚持使用《避孕节育手术前知情选择同意书》。同时按月开展孕情跟踪和术后随访服务,避孕药具及产后、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98%以上。

肥西县充分利用技术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了多项服务。利用流动服务车便利、快捷优势,开展进百村入万户普查活动,为20万人次的育龄群众开展了普查服务,查出2万多名育龄妇女患各种疾病,全部得到了及时治疗。去年5月,肥西县又开展了10万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活动,检查内容更是从常规到“两癌”专项等各个部分。

为降低全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病残儿符合再生育的家庭监护档案。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也积极为符合政策生育对象开展孕前指导、孕期跟踪、定期随访服务,技术人员定期携带B超等仪器常年深入乡、村,免费开展孕环检和查病治病服务,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机制解民忧

在高刘镇孟宪芝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张粉红色的宣传折页,“别看这小小的一张纸,上面写得全是肥西县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留着它,必要的时候可以查看。”孟大姐指着折页告诉记者。

据了解,孟大姐所说的那张计生宣传折页,如今成了肥西县许多农家的“收藏品”,因为从教育奖励到重大灾难救助,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助到人口专项基金救助,肥西县的24条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全部记录在册。老百姓如此看重,是肥西县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导向机制的带动结果。在制订惠农、惠民政策时,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优待和照顾,让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仅24项计生奖励优惠资金的投入,便由2006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000多万元。

同时,肥西县还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村为主”工作、村民自治、“关爱女孩”、流动人口管理等多项机制,对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实现了一一破解。

打造“国优”精品 开创崭新局面

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群 金融创新 经济发展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中企业集群的发展无疑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亮色和主要动力,其在缓解政府就业压力,活跃市场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更需要不断加大集群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为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

L市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一)区域内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近年来L市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目前省市级产业集群10个,省市级特色产业镇47个,具有一定规模非省市级产业集群26个,诸如平铝加工、钢管、轴承保持器、轴承、冷轧板、盐化工等一批产业集群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这些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

(二)L市集群企业融资困难矛盾突出

近年来,L市集群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势头,但在当前疲弱的经济形势下,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辖区内抽取了轴承生产、铝制品加工和冷轧钢板等三个集群特征明显的行业进行了调研。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企业自身因素。生产经营出现重大滑坡,经营现金流不能覆盖未提折旧的销售收入,各自为政,不能抱团发展,市场销售额明显下降。全国最大的轴承交易市场成交额全年仅110亿元,同比下降16.38%,出口额12亿元,同比减少18%,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企业经营现金流紧张,资金需求缺口较大,部分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困难。二是金融支持集群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随着经济下行程度的加深,银行大幅提高了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三是银行金融创新推出的少,抑制了集群企业融资品种和规模。

集群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集群企业融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经营规模、资本实力、管理水平、缺乏有效抵押物、缺乏信用中介的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集群企业融资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处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融资环境等方面选取23个主要影响因素。此23个因素具体如下:

集群企业融资效果(M1),企业规模(M2),资金财务状况(M3),企业经济效益(M4),企业成长与发展能力(M5),设备折旧度(M6),偿债能力(M7),领导者能力(M8),员工素质(M9),企业治理(M10),自身信用(M11),融资方式(M12),金融机构的数量(M13),金融机构服务质量(M14),金融产品创新(M15),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信贷额度(M16),信贷利率(M17),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态度(M18),法律法规(M19),政府宏观政策(M20),社会担保系统(M21),集群企业信用评估系统(M22),信息不对称(M23)。

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邻接矩阵A,判断每2个要素间是否存在二元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邻接矩阵A的元素ija定义为:根据各要素相互关系,得出邻接矩阵。

可达集R(im)是指在可达矩阵中is可到达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前因集A(im)是指在可达矩阵中可到达im的诸要素所构成的集合。R(im)∩A(im)=R(im)。根据可达矩阵S列出各要素的可达集R(im)、前因集A(im)以及共同集R(im)∩A(im),因素M1可达集等于它的可达集与前因集的交集,即R(M1)=R(M1)∩A(M1),要素M1作为层次结构模型的最高级,L1={M1};找出最高级M1后,根据R(im)∩A(im)得到:L2={M12,M13,M14,M16};L3={M15,M17,M18,M19,M21};L4={M11,M22,M23};L5={M2,M3,M4,M5,M6,M7,M9};L6={M10,M20};L7={M8}。

在进行层次划分以后,每级要素中可能有强连接要素存在,通过判断发现,在集群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集合中,强联通块存在于要素{M11,M22,M23}、{M2,M3,M4,M5,M6,M7}及{M3,M9}中。根据层级划分以和强连通块的划分建立多级梯阶结构模型图,得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此影响关系如下:

金融机构要素和融资方式是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最直接的因素。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会增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服务成本的下降,金融服务质量的上升,也为集群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得融资方式多样化。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会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过程的时间和成本。

法律法规、信用信息系统、信贷额度等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法律法规是对集群企业融资活动最基本的规范和保障,信贷利率、社会担保系统、集群企业自身信用、集群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信息对称程度、金融机构对集群企业的态度、金融产品的创新,都直接影响着集群企业的信贷额度。

集群企业自身要素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最根本因素。通过分析,可得出影响集群企业融资能力的最根本要素分别为集群企业自身要素和国家政策,而政策因素相对而言是恒定不变的,集群企业自身因素相对而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决定集群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弱的最根本因素在于集群企业自身。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实践

(一)轴承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信用大联合体运作模式

某地地处L市西部,大小轴承企业 2000余户,基本以轴承锻件、轴承制造为主,集群特征明显。由于商业银行借贷准入门槛过高、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且担保条件较为苛刻,大部分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满足需求的金融支持。为了支持集群企业发展,进一步开拓业务,深入发掘市场潜力,某商业银行率先开发了大联保体整体授信业务。

大联保体就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体工商户或中小企业组成联保小组,通过缴存担保基金和签署大联保协议为联保体内成员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业务模式。通过大联体发起人、联保体成员可以较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利用发起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建大联保体变“零售”为“批发”,实现批量营销,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业务风险。

(二)L市浙江商会集群企业融资“一会一公司一联保体”运作模式

浙江投资企业商会L分会即“L浙江商会”是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法人社会团体,商会现有会员200余名。为了支持浙商集群企业发展,2012年,银行和浙江商会L分会紧密合作,由浙商成员出资成立专为会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L浙商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担保池”资金的监管方。加入担保联合体成员由商会成员自由组合,经商会推荐,报银行审批。所有贷款企业追加个人财产反担保措施,推荐人一并提供,且联合体内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如会员企业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或无法归还情况,由担保池资金代为偿还,银行债权债务转嫁入商会,确保会员在银行无不良信用记录,且由担保单位L浙商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负责5日内补齐担保池金额。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现实选择

要解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优势特点,扬长避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营销模式创新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要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市场目标、产品上下游供销链条、物流运行环节、服务外包合同需求、农商对接市场衔接以及产业转移市场趋向等特点,设计各具特色的单一产品或组合产品。要根据集群客户实际,制定可靠、简捷、可供选择的多种担保形式,提倡集群中小企业最高额抵押循环贷款,集群客户联保融资、商贷通、网贷通等多种经市场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融资担保方式。

(二)加强产品研发

1.团体贷款模式。根据L市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商业银行可考虑尤里斯教授创立的Grameen 银行经营模式,改变单一客户的营销方式,开展集群整体营销。把产业集群看成一个团体,对团体企业采取集中授信,如此,既能节约银行业务成本,又能满足适合集群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数量小、频率多的特点。团体内任一单一成员在联保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团体内每一个借款人需对其他人的贷款偿还负连带责任义务,每个成员注重对各成员的生产经营、历史信誉等资信状况进行审查,成员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有利于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样既可以解决单个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又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2.互助担保融资模式。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模式。以某镇轴承加工企业集群为例,早在2009 年,该镇成立了以龙头企业为首,汇集近20家轴承企业的类似俱乐部制担保方式,服务于集群内中小企业。截至2012 年9月末,依托于该担保俱乐部共有4家商业银行向集群内多家中小企业累计办理融资100余笔,总计金额2.3亿元。

3.企业间融资机构模式。该模式是指建立基金,在中小企业集群内建立个体企业间的相互拆解的内部融资机构模式。内部融资机构采取会员制,各会员企业缴纳会费,形成小企业集群基金。基金建立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共同投资设立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为会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临时急需流动资金而提供互借贷,帮有紧急资金需求的企业度过难关。

4.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券。根据当前国家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政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功发行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借款主体还款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担保进一步增信的问题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成功发行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需要资本市场评级AA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担保;二是政府专项资金扶持。集合债券的发行离开政府的支持,参与各方会失去兴趣;三是企业能够承受的发债成本,目前发债成本大约在年息12%左右,成本过高,企业发债积极性就会下降。四是主承销商实力也是发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降低自身经营风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L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按照地理位置的划分龙头带动形成了本区域不同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了促进本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就有必要积极充分进行集群融资模式的制度创新,尽量避免劣势和风险因素,同时也要善于同机会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L市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文兵.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2

2.梁嘉骅.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华东经济管理产业经济,2007.4

3.刘长全.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与集群政策.经济研究参考,2009

4.蒋志芬.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与模式.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5.谢一颗.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现代商业,2009

第5篇

珠海农信联社的发展概况

珠海农信联社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11月15日前山南溪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这是珠海第一家金融机构。1952年至1996年间,珠海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几经变革,先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代管。自1952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成立以来,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管理;1958年起,下放管理,取消了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存在身份;1979年11月1日起,中国农业银行珠海支行成立,农村信用社归农业银行代管。

1996年12月31日正式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行独立经营;1999年8月11日,原珠海经济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斗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并成立原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0年起,原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在辖内开展机构重组。但这一轮改革确实没有实质性的成效,珠海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依然困难重重。

2005年,为明晰产权关系,在清退所有原有股金的基础上,以发起人方式向社会公开增资扩股4.09亿元(共有8000多名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者),建立了股份合作的产权模式。2006年12月9日,珠海农信联社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珠海农信社正式告别二级法人,实现了市一级统一法人。2009年6月2日,珠海农信联社实现票据兑付,收到央行划拨的15.45亿元央行专项票据资金,资金实力大大增强。

截至2012年9月末,珠海农信联社内设12部1室5中心,下辖12个信用社和84个分社,含联社本部合计97个营业机构,从业人员1137人;资产规模24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9.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4.93亿元;资本充足率23.26%,核心资本充足率20.16%;中小微企业客户和“三农”客户数量居珠海全市最多,涉农贷款余额为珠海全市最大;经营利润逐年大幅提升,2012年的经营利润预计超过6亿元,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五年被评为珠海市纳税贡献百强企业。经过60年来的发展,珠海农信联社已发展成为珠海市历史最悠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服务最基层的本土银行。这都保证了其向农商行改革步伐的持续推进。

植根“三农”市场,打造农村金融品牌

珠海农信用联社在积极推动农商行整体改革的同时,其在坚持服务“三农”、支持本地经济定位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寻求业务产品的创新,努力打造带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品牌。

在扎根“三农”市场方面,珠海农信用联社始终秉承“服务三农中小微,深耕细织大作为”的企业定位,以“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快捷化”为目标,积极推动“三农”服务发展。专门成立了“三农贷款专营中心”,承担涉农贷款产品研发、风险管理、利率定价等职能,并在香洲、井岸、斗门、白蕉、乾务、金湾、珠海港等信用社设立了7个“三农贷款分中心”,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农贷员工队伍,持续增大支农贷款投放,竭力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在自身的产品经营方面,珠海农信联社还打造了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摇篮”和专门为“三农”服务的“金太阳”两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金摇篮”以“贷”给小微企业雪中炭为理念,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频、急”和担保条件不足的特点和问题,开发了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出口信保等创新型免抵押融资产品,支持了大批小微企业。欧比特、世纪鼎利、可利电气等曾经的小微企业在珠海农信联社的支持下,已发展成为上市企业。“金太阳”以“贷”来生态农业新希望为理念,针对“三农”企业靠天吃饭和目前保险机制严重缺失的特点和问题,推出了海域通、承包通、诚信通、农联保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基本涵盖了“三农”领域的融资需求。

作为本土金融机构,珠海农信联社还针对珠海本地农业的特点,倾力支持珠海本地特色种养殖业、高新科技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在多年的信贷支持下,世海饲料、乡意浓、之山水产、绿阳菌业等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白蕉海鲈、桂山鲍鱼、平沙罗非鱼、乡意浓有机米、无土栽培蔬菜等一批地方农业品牌应运而生。“十里莲江”等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更是在珠海农信联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快速启动,初现成效,既美化了新农村生态环境、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也带动了村镇经济的发展。

珠海农信联社作为最植根于当地发展的金融机构,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便利性方面更是值得称道。其在珠海全市共布设了97个营业网点、204台ATM机,是珠海市网点最多、服务最基层、辐射面最广的银行机构。其网点覆盖了其他银行都退避三舍的偏远村镇,并在桂山、万山岛布设网点,有效填补农村金融空白点。同时,珠海农信联社还在农村地区布放了700余台POS机、转账机并大力推广手机银行卡等电子结算工具,推动在海岛开展刷卡一条街活动,提高了农村金融便利性。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珠海农信联社承接了农村地区1.4万户农保养老金和2.4万户农保津贴,9万户居民和未成年人医保的代收以及30万户电费代收等工作量大、占用资源多但惠及千家万户的金融业务。珠海农信联社还与市妇联、团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合作,推出“巾帼创业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下岗失业小额贷款”等扶贫创业产品,有效支持了弱势群体创业致富。面对历年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珠海农信联社始终坚持从维护“三农”稳定的大局出发,为受灾农户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大力支持农户救灾复产。

农商行的改革发展之路

在坚持自身定位,业务稳健高速发展的保障下,珠海农信联社的农商行改革之路也在持续推进。

2009年,广东省政府决定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后,珠海农信联社积极参与其中。并于2010年3月31日和2011年1月13日,分别获得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广东省政府的批复。随后,2011年1月27日,珠海市政府成立珠海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珠海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全面启动了珠海农商银行的组建工作。2011年12月5日启动了农信社名义下的增资扩股工作,至2012年3月5日按期圆满成功完成增资扩股,股本总额由6.75亿元增加到18亿元,为珠海农信联社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8月3日至8月24日,开展征集珠海农商银行发起人工作。珠海农商银行根据股本金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和法人股。共征集8306户投资者作为珠海农商银行发起人,股本总额为18亿元,企业法人股比例高于股本总额的50%。特别是吸引了广东粤电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珠海华发集团等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成为珠海农商银行的股东,进一步优化了产权结构。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人民网,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第8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开始见到成效。由于中央财政投资在带动银行贷款、带动社会投资、带动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是,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我国出口总额已接近国内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这种情况下,出口由前几年的年均增长20%左右转为大幅下降,对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预计年内发达国家经济难以复苏,我国全年出口将下降5%—10%。因此,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除了稳定出口,关键还在于扩大内需的力度能否弥补出口下降的影响。而扩大内需政策能否在近期和长远都发挥作用,财力支持和政策效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则取决于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是说,只有扩大内需政策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真正实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不仅在今年而且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

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转变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转变发展方式中的第一个转变,就是调整需求结构,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提出来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实现这一转变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居民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是我国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20__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近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与低消费率相对应,20__年—20__年,投资率年均达到42.4%,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如果消费市场不能相应扩大,由此形成的无效投资和银行呆坏账必然增加,将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出口连年大幅增长带来的贸易摩擦增加、顺差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等,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的贡献率偏低,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高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二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征信体系,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加快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减轻居民教育、医疗负担。扩大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尽快解决农民工保险账户转移接续问题。四是围绕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大力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善农村电网,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扩大“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品种。五是把促进房市、车市、股市联动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房市、车市在一定程度上受股市影响。为保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应在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同时,改善对股市供求总量的调控,避免大起大落。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支撑房市、车市的持续繁荣,使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支柱产业。如果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分别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达到55%和50%,接近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1985年的56%和52%,就意味着每年将有5万亿元以上的商品由用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居民消费,不仅经济结构将得到改善,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根本目的。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方式的第二个转变,就是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相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20__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33.2%,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第三产业落后,造成就业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

在第三产业中,严重落后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研发、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围绕科技研发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技术培训市场的技术进步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我国技术市场尽管发展较快,但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同时,物流业发展落后,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造成物流成本较高。发达国家的流通成本一般占GDP10%以下,我国则高达18%。把相同的货物从成都运到上海,比从德国汉堡运到上海的成本还要高。扶持、壮大物流业,建立跨国、跨地域的现代物流体系,建立一批物流中心,发展一 批物流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监理、征信、认证、价格评估、招标投标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比较完善,从业人员众多,在许多方面代替了政府的一些职能,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加剧美国金融危机的重大事件,信用等级被评为A+的雷曼兄弟公司瞬间倒闭,正是监管缺失、信用评级机构丧失职业道德的结果。我们应以此为反面教材,打破对国外市场中介机构的迷信,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社区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社区服务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社区服务的内容很广,包括教育、医疗、家政、体育、健身、心理咨询等。我国社区服务业刚刚起步,居民的许多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大量劳动力就业困难,这个矛盾可以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来解决。目前,不少城市已有一些办得很好的社区,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区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就业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要素结构,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发展方式的第三个转变,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地区和企业却能逆势而上,奥秘就在于它们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比如,深圳市在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原因就在于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形成了鼓励技术研发的政策环境,培育起一批高技术企业,成功实现了由外资企业为主向内资高技术企业为主、由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道路。又如,深圳华为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全公司近一半人员搞研发,去年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在全球企业中跃居首位,合同销售额增长40%以上。我国不少城市的科技资源要优于深圳,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科技资源要优于华为,只要能像深圳和华为那样建立技术进步机制,把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智慧充分激发出来,就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推动自主创新,需要高度重视管理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与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应根据开展国际化经营和全球竞争的需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学校应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应建立和培养技术创新队伍,并为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搭建良好平台。

创造出口需求,千方百计遏制出口下滑

第9篇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煤炭需求的拉动下,企业不断协调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流派、管理和运作经验等学识,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以及煤炭工业本身结构调整的原因,都迫切要求煤炭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主要特征:

1.1用户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用户价值除了体现在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方面外,还包括企业对用户价值的维护和增值,包括价值保障、价值提升、价值创新三个方面。

1.2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着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产品,再由核心产品衍生出最终产品。这个延展过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主导力量。

1.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诀窍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上了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企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收益差别与发展潜力。

1.4动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若想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以维持和扩大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优势。

二、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资源的独特性。煤炭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资源保护和战略储备的重要性,我国自然资源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目前,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

2.2生产的独特性。一是井下开采条难度大。二是工作环境恶劣,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对矿山安全生产构成很大威胁。三是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2.3安全的独特性。这一特性是由煤炭企业生产的独特性决定的。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煤炭企业发生重特大事故占全国同期的43%,死亡人数占57%。因此,煤炭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2.4企业文化的独特性。煤矿工人面对的是精神和身心的双重压力。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煤矿职工特别能吃苦的优良品质,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1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煤炭企业员工素质整体偏低,其行为习惯、技术素质离现代企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2企业的经济规模。只有企业实力雄厚,才更有能力依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竞争力,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开采工艺、洗选效率、支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逐步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3.3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必须明确哪些是大家都有的产品或技术,哪些是自己独有的产品或技术。对独有的优势或者某个环节上的优势,企业要着力研究开发和培育,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3.4企业的创新机制。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和一套机制,包括企业组织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的相互融合、协调运作。

3.5独特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其企业目标也各有不同,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被员工认同后,便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能够使职工与企业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四、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4.1着力打造新的煤炭生产基地,走规模发展之路,是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九五”、“十五”期间,淄矿集团公司用十年时间,建成千万吨规模的济北矿区,集团公司煤炭产量实现第一次翻番,达到千万吨以上。2002年4月,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实施了“走出去”建设煤炭基地战略。十年来,先后建设了年产300万吨的陕西亭南煤矿和500万吨的内蒙古杨家村煤矿,以及年产30万吨的内蒙古世林化工煤制甲醇生产线,成为拉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根据集团公司 “十二五”发展目标,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500万吨,“山东济宁、陕西彬长、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个千万吨煤炭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将初具规模,煤炭主业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4.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淄矿集团坚持“以煤为本,多元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新建矿井配套建设了选煤车间(厂),不断扩大煤炭洗选加工能力。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30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2座,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00万吨;配套建设余热发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15MW。建材产业已成为集团公司非煤产业首先形成规模的骨干企业。通过受让方式相对控股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为加快总部经济圈建设搭起了快速发展的平台。2013年底内蒙古世林化工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线建设投产。一批非煤骨干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公司非煤产业支柱。

4.3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淄矿集团公司历来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成立了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依托高等院校,走上下结合、内外联合的技术研发路子,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以淄矿集团公司为主完成的“千米埋深矿井建设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特厚表土中高垂直度超深冻结孔施工技术研究”、“大功率无级变速器传动技术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集团公司综采放顶煤和薄煤层开采技术、“三下”压煤开采研究、瓦斯综合治理新技术、大型矿井快速建井综合技术等都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一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4.4积极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保持旺盛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更高层次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形成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独特的企业文化。淄矿集团公司是一个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企业,特殊的环境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淄矿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已在淄矿深深地扎了根,并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淄矿发展的强大动力。淄矿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企业文化做支撑。要突出抓好精细化管理,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从员工日常行为抓起,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