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4:50: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它具有3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绿色饭店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绿色饭店(Green hotel)是指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它要求饭店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最小、饭店设备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饭店的物资消耗降到最低点、饭店提供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产品和饭店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宣传绿色理念。饭店业是服务产业中的碳排放大户,能否有效地节能减排成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饭店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思想,其日趋完善的评价体系使饭店的“创绿”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了饭店业绿色化的进程,同时其“积极宣传绿色理念”的要求也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作出贡献。因此,绿色饭店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和要求,发展绿色饭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生态文明的理念对绿色饭店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高度既考虑长远又考虑眼前,既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考虑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指导绿色饭店的发展方向,使绿色饭店能够正确处理资源与环境、物质与精神、生态与享受之间的关系,真正走上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
二、广西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绿色饭店标准有旅游行业标准《绿色旅游饭店》(LB/T007-2006)以及国家标准《绿色饭店》(GB /T21084-2007)两种。此两种标准的评价主体不同,评分细则也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本文所指的绿色饭店包括符合这两种标准的所有级别的饭店。
(一)广西绿色饭店发展概况
广西酒店业到目前为止按旅游行业标准被评定为《绿色旅游饭店》的共有82家饭店,其中金叶级18家,银叶级64家;按国家标准被评为《绿色饭店》的共有2家饭店,其中5叶级1家、4叶级1家。广西绿色饭店的分布情况见表1。到2012年底,广西共有星级饭店456家,绿色饭店占比18.2%。
(二)具体调查
本次研究采取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广西的绿色饭店,另一部分是没有“评绿”的饭店,或称非绿色饭店。这两类饭店的对比可以体现出广西饭店业对绿色饭店评定的态度,从而推测出广西绿色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面向绿色饭店的问卷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参评原因、政策支持、自身绿色宣传和“创绿”获益;面向非绿色饭店的问卷只涉及一个问题:是否打算参评及其原因。本次调查共采访了22家绿色饭店,31家非绿色饭店,均按类型比例抽样方式确定采访对象,包括广西各地区的星级和非星级饭店。
1、面向绿色饭店的调查
(1)参评原因
从对绿色饭店的访谈结果看,“评绿”原因包括四个方面:政府号召、政策支持、借此提高酒店的环保水平并节能减排、借此定位酒店市场形象,具体结果见表2。
(2)政策支持
对于饭店“评绿”过程中或“创绿”之后是否得到过政策支持这一问题,91%的饭店持否认态度。只有2家桂林籍的酒店提到“政府曾组织饭店企业就评绿工作进行过培训和交流,并且上马节能项目有财政支持”,但他们也补充“上节能项目的财政支持是其他部门给的,与评绿无关”。这也许是桂林籍绿色饭店占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3)自身绿色宣传
对于饭店“创绿”之后是否有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的问题,82%的饭店回答是否定的。只有18%的饭店回答曾经宣传过,但效果并不明显。
(4)“创绿”获益
对于“创绿”后饭店是否因此而获益的问题,23%的饭店认为饭店声誉有所提高,另外77%的饭店认为获益较少,可忽略不计。有部分饭店提到成本的节约,但非绿色饭店也要进行节能等成本管理,这与“创绿”关系不大,所以本文不将其归结为“创绿”获益。
2、面向非绿色饭店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31家非绿色饭店包括星级饭店和未评星的特色酒店。对于“评绿”意向问题,他们全部表示近期没有参评计划。而不参评的原因及其分布情况见表3。
(三)调查结论
1、除桂林外,广西饭店“评绿”动力不足
广西共有绿色饭店84家,桂林一地就有49家,占比58.3%,这与旅游城市的饭店业顺应国际绿色趋势的前瞻性和桂林市政府的工作都有关系。本文的论述重点不是桂林个案,所以对桂林绿色饭店较多的原因不做详细研究。
在广西的其他地区,绿色饭店的数量屈指可数。到2012年底,南宁星级饭店总数68家,绿色饭店仅有9家,占比13.2%(见表1),绿色饭店的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均远远低于沈阳、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的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非绿色饭店不参评的原因大都是“自己做好节能管理就好,参评费时费力没有用”,而即使是参评饭店,一半以上饭店的参评原因都包括“政府号召”(见表2)。所谓“政府号召”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压力,因为旅游行业标准《绿色旅游饭店》的评定机构就是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机构,所以“创绿”和星级评定挂钩是部分饭店参评的原因。这也恰好可以解释广西有82家按行业标准评定的绿色饭店,却只有2家按国家标准评定的绿色饭店的原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广西饭店业参评绿色饭店的动力不足。
2、“创绿”饭店收益不大
从调查中绝大多数绿色饭店认为“创绿”后获益甚微的结果可以看出,“绿色饭店”称号的获得并没有给饭店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饭店感受不到它的价值。这说明广西的绿色饭店评定并没有真正帮助到饭店企业,使其在改善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绿色饭店的社会认可度低
从调查中得知,大多数饭店获得“绿色饭店”称号后,除了在大堂悬挂牌匾、在网站简介里简单提及之外,并没有进行绿色宣传。原因是饭店认为消费大众对绿色饭店的认知度不高,进行绿色宣传费时费力却未必有效果。而另外几家进行过宣传的饭店的宣传效果也并不明显,说明绿色饭店的社会认可度确实不高,这与前人关于国内游客对绿色饭店认知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三、广西绿色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绿色饭店的支持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广西饭店业参与绿色饭店评定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访谈中,大多数“创绿”饭店认为“政府对绿色饭店不够重视,‘创绿’之后没有任何政策倾斜,评与不评一个样”。饭店是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在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之前会先考虑经济效益。如果绿色饭店评定只成为饭店企业的负担,却不能为饭店带来经济利益,即便政府大力号召,也难以激发饭店的参评兴趣。另外,社会大众对绿色饭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低,也是饭店业“评绿”动力不足的原因。“评绿”是说明饭店对生态、对社会具有负责任的态度,但如果消费者不认可,那“评绿”对饭店就会失去意义。而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了解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宣传,因为公众对一个理念的接受是不可能由个别企业来完成的,所以政府若想发展绿色饭店就必须肩负起宣传的责任,为绿色饭店培养大量的绿色消费者。
(二)绿色饭店认证工作本身存在不足
在访谈中,一些饭店的不参评原因是“此评价不适合本类酒店”(见表3),还有一些饭店抱怨评价委员会“只评价、不辅导”。这些反映说明部分饭店企业认为绿色饭店认证工作存在适用面不够宽、缺乏后续服务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已显然影响到绿色饭店的发展。我国绿色饭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认证范围比欧美绿色饭店认证项目更窄,一些诸如“有中水系统”、“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游泳池有水质净化系统”、“有检测合格的烟雾报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客用防毒面具”的评定细则成为小酒店申请绿色认证的障碍。另外,绿色饭店的认证评级不应该一蹴而就,从普通饭店到绿色饭店、从较低层级到较高层级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被施以持续的辅导,通过辅导引领饭店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绿色饭店认证却没有任何后续辅导。
(三)绿色饭店进行绿色营销的力度不够
虽然现阶段我国旅游者对于绿色饭店的总体认知程度不高,但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会逐步增强。有研究发现,入住绿色饭店的经历能加大旅游者对绿色饭店的认知程度,即使没有绿色饭店入住经历,中青年旅游者也更愿意为入住绿色饭店支付额外费用。另外的研究发现,顾客是期望酒店绿色行为的,如果一家酒店没有有效采用环保措施或者无法以良好的方式展现这些措施,那么它在绿色环保的竞争中可能失去潜在的客户。而广西的绿色饭店对消费者“绿色化”趋势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绿色营销的态度是相当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态度会使广西绿色饭店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越不宣传公众就越不认知,公众越不认知饭店就越不宣传。从而导致广西的绿色饭店失去大量潜在客户,错失树立绿色形象的良机,在未来的绿色环保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广西绿色饭店的建议
(一)政府应给予绿色饭店足够的支持
政府发展绿色饭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是好的,但其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和市场运行规律。行政命令或给企业压力的方法只会造成表面上的繁荣,实际上却适得其反,而真正可能被企业接受的做法是给予其支持和引导。所谓的支持不一定是财政上的奖励或补贴,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节能项目的上马和清洁能源的使用,这些都是“评绿”可以利用的。关键是要表明政府对绿色饭店的态度,它可以体现在市场宣传和政府接待上。政府应在公众平台上大力宣传绿色饭店的理念,让公众了解到绿色饭店是对生态环境、对消费者非常负责的饭店,是值得信赖的饭店,并且利用政府的平台宣传已经“创绿”的饭店,提升绿色饭店整体的市场形象和美誉度。同时,政府可规定政府接待原则上应在绿色饭店进行,表明政府“绿色化”的决心。以上两种做法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既让绿色饭店看到了市场利益,又培育了绿色消费者,同时没有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另外,政府应为“评绿”饭店提供咨询和交流的平台,引导饭店企业参与到绿色饭店的创建中来。
(二)行业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弥补认证工作的不足
对于绿色饭店认证标准和后续服务的不足,作为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在标准制定层面上加以修改的,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所弥补。行业协会组织可以在此发挥重要作用。广西饭店协会、酒店学会等组织可以参考欧美绿色饭店认证项目的标准,从地方行业组织层面制定出面向小型饭店的绿色饭店认证地方标准,包括乡村旅馆、经济型酒店、青年旅馆、客栈等,并对其进行辅导和认证。对于“评绿”饭店的前期培训和后续辅导也可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完成。当然,这一切工作都应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进行,因为我国绿色饭店的认证机构及认证方式具有强烈官方色彩,行业组织不太可能独立完成以上工作。
(三)绿色饭店应加大绿色营销力度,树立绿色形象
摘要: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论述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笔者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丰富,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因此,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从生态建设的成效、问题、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些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有力推进。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1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和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资源利用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减低;环境质量局部改善,2002年7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一至三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大,全国沙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二)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我们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全民动员,共同行动。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布局,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
(二)加强媒体宣传。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应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高度注重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建设。比如,通过创办网站、杂志,发表绿色书等形式,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拓宽宣传渠道。二是抓联动。要以重点区域、行业、单位为切入点,单独或联合主办相关的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就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国策方针的探讨等进行交流;同时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直接参与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三是推典型。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生态系列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继续组织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用鲜活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
(三)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强化评价结果在政绩考核中的运用。要将体现节约环保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地方政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FREEMAN等[2]在1983年提出了利益相关方广义的内涵,即利益相关方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他们自身受到一个组织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可定义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人力和财力资本,能够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或是被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的群体或是个人。梳理出利益相关方的本质是为了找到动力源与被影响源,识别影响的重要性。国内外的学者对利益相关方的分类做了很多研究。美国学者MITCHELL等[3]基于影响力、合法性、紧迫性特征的不同组合提出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方,将利益相关方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方、预期型利益相关方、潜在型利益相关方。陈宏辉[4]则从利益相关方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方面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方、蛰伏利益相关方和边缘利益相关方。大卫•威勒等[5]提出的包含社会性维度的利益相关方界定方法中,将利益相关方分为社会利益相关方与非社会利益相关方两大部分,社会利益相关方又分为主要利益相关方、次要利益相关方,而非社会利益相关方也包括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笔者采用大卫•威勒等的分类方法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文明与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积极主动、长期持续的实现活动,需要在人文基础上建立自然—社会—人长效机制,通过落实生态制度、意识、行为而完成。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企业、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政府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确保生态文明的方向;企业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以生态的方式创造财富;公众则需要响应政府的号召,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改善行动,并对企业的产品方向起到引导和监督义务。主要利益相关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拥有直接的权益,对整个建设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次要的利益相关方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较大影响力,比如媒体、科研机构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除了社会的利益相关方外,还要考虑非社会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直接影响,但是不属于当代的行为主体人,包括自然环境、未来几代人;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方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间接影响,也不属于当代的行为主体人,包括动植物物种。虽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很多,但是政府、企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源,在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面从定位、利益关注点、驱动力、权利、义务、沟通机制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1.1政府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从宏观层面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合法性,政府既是公众利益的委托人,也是公共物品如生态环境的承担、协调、管理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旨在以“政府直控型”的手段培养环保产业的成长、公民的生态观念,平衡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注重社会—人—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重要的主体,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2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政府强制性因素,市场因素(包括行业竞争压力、消费者需求等)以及来自公众、媒体等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企业开始关注生态利益与环境利益,履行起对自然生态环境、市场、公众消费的生态责任,表现在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回收全面贯彻生态环保观念、节约资源、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部分企业从中发现新的机遇,实现发展转型,这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3公众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除了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不断提高外,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与生态维权。转变生态意识、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认知是促使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提,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力量。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定位、利益关注点、驱动力、权利、义务、沟通机制见表1。
2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分析
政府、企业、公众3者之间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见图2)。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利益相关方关系分析前,先做两点假设:(1)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将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制约,单方利益不能无限放大;(2)利益相关方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当一方影响另一方时,它也会受另一方影响。
1政府、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政府是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对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影响最大。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是以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模式循环,致力于构造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政府通过政策力的激励作用引导着企业朝着这个生产方式发展。正向激励就是政府运用物价补贴、财政贴息、优惠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创新、改革;负面激励就是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采取征税等手段,鼓励企业朝着生态化方向经营与发展。政府的负面激励有助于引导企业走上循环再生、最低排放、持续再生的发展道路。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经济源,支撑着政府的正常运行,但是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对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企业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例如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逃避风险与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的衡量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政策对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导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考虑生态效率,随着建设推广深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觉悟也随之提高,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2政府、公众间的相互关系政府与公众的意志是一致的,根本宗旨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更好的满足公众需求,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虽然各自的动力源不同。政府属于外在的动力源,即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有效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公众则属于内在动力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政府可保障公众的权利,体现公众的意志,但对公众也有一定的约束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公众的需求与愿望对政府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并施与一定的压力,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双向模式能相互督促、相互补充。
3企业、公众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的最终产品是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的,公众享受企业创造的财富,从而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在环境效益方面,公众既是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企业不履行生态责任的直接受害者。企业不合理的生产运行会影响自然环境状况,并且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将从根本上影响公众的健康和幸福指数。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有着监督责任。综上所述,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自己的定位与分工,造成了利益偏重点的不同,政府最注重平衡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企业最注重经济效益,公众则最注重自身生活品质及生存环境,3者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每个利益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即城市朝着更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3者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方在良性的制约、引导作用下,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协调,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目标指标体系建立
针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不同定位,基于主要利益相关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表现行为(见表2),笔者提出建议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以期通过组织主要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自查或评比,引导它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行为方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除了要保证机构内部的高效有序运作外,具有制定法律法规的职能,还有提高整体社会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的义务。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3。企业在政府引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下,制定内部管理制度,重在改善经营与生产行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同时营造自身的生态文化氛围。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4。公众通过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转变传统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个人的消费、污染排放及生态保护行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表5。
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绿色生态空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和属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林业建设逐渐成为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林业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并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通常来说,现代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态的建设,提高对森林资源各种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导社会群众广泛加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建设中,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林业”,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类需求。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层面的重要属性,除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还能发挥自身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现代林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从木材生产供应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林业的多种重要功能[1]。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为了不断克服历史发展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合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任务,并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通过发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功能,极大促进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在缓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建设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不断创造出价值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2]。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动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现代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林业发展中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将得到不断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加强绿色生态空间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3.1 宣传生态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对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及生态优先政绩观而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中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政策方面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从而良好引导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3.2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实践和探索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战场,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突出建设的重点,并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建设的绿色发展,维护林业生存空间,加强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并规范实施细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调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加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经营方案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规范和细则。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有效资金支持和各省级政府的高效实施,以及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良好协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种层面上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
参考文献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天人关系”。在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命题中,儒、道、佛等各家学派均曾有过丰富精辟的论述。道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张天人和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羊。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体”。而佛教禅学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在生态观E,佛家主张“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认为生存需要环境,生存需要能力,才能圆满实现生存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具有划时代的永恒价值,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市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恩施市虽然欠发达和开发,却蕴含和保存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客观需要。恩施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了“努力将恩施市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民族特色鲜明、社会文明进步、在武陵山区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中等规模城市,成为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提出了奋力推进市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近几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要求,大力发展以绿色富硒食品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以茶叶、烟叶、牲猪、蔬菜、药材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发展壮大。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2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3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1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3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3%、54.7%、28.4%。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同构成和谐社会的物质精神基础,也是政治支撑和生态条件。稳步推进恩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符合人们内在需求的环境,使人获得稳定感、安全感、满足感和充实感。倘若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必将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遭到破坏。
二、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的速度。现实社会中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的灌输和生态意识的普及。一是要在全市范围内搞好生态学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普及。要使每个公民将生态教育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注重从青少年抓起,把中小学作为生态教育的主渠道。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宏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三是要注重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和道德基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养成良好的生态品质。
2、加大生态产业发展力度,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和落后工艺设备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及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方面,要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着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绿色富硒食品加工等生物资源产业和洁净能源产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工业生态工程,引导企业摒弃过去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成本,而忽视其生态成本的传统工业生产及其作法。采取有效措施,将生态成本纳入企业生产的成本核算体系之中,使企业的生产活动以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村是我们进行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深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巩固壮大茶叶、烟叶、牲猪、蔬菜、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切实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防止土地肥力退化,加强植物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猪一沼―果、猪一沼―茶、猪―沼―菜“三沼”综合生态农业模式。同时,搞好废弃地的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三是要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全力推进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龙麟宫等重点景区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将恩施市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打造成全省、全国知名旅游品牌。围绕市域生态旅游发展,构建现代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信息通讯等现代生态服务体系。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还必须把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使其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
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构建鄂西南重要生态屏障。一是要着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切实加强天然森林、天然草地、天然湿地等原生态植被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高效经济林和防护林建设,以沼汽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构建以森林植被为重点的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二是要着力搞好以清江河为重点的沟河塘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突出抓好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三是要着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工程建设。
4、加大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力度,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制度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石,制度的缺失和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要健全和完善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责任,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二是要健全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文明的组织领导。各级相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布暑、推进,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公众参与,凡是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要实行听证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健全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做到污染者付费、保护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多消费者多交税的社会公平和生态公平。四是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和金融信贷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三、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应注重的问题
1、注重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的文明体系,它们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而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四大文明”的辩证关系,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2、注重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生态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今后城市规划的主流方向。生态规划的编制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着重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产业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人居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六大体系入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框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必须立足市隋、讲求特色、注重创新。恩施市要力争在“十一五”末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体系,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
一是提高站位。湖州市把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列入“五水共治”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二是找准定位。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定位为保障水安全、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改善饮用水六个方面,所有的建设工作都紧紧围绕这六个方面展开。三是明确任务。制定了《湖州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实施“1346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梳理细化了21项工作任务。
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主引擎”
一是加快实施一批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太嘉河、环湖河道两项工程已全线开工建设;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加快实施一批截污治污工程。累计实施了4座供水水库水源安全保障,16条清洁型小流域建设,199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了227.5公里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建设,149家重点污染企业整治提升和38座废弃矿山治理。三是加快实施一批引水调水工程。实施东太湖取水工程,配套供水管网已完成35公里建设。加快实施农田水利五项标准化工程,完成机埠改造335座,山塘整治39座,农田渠道改造292公里,建设喷微灌区面积0.9万亩。
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力”
一是建立河道生态建设机制。制定《湖州市农村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实施细则》、《湖州市河道生态建设技术指南》,推广应用生态护岸、生态浮岛等新技术,建设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二是深化河道长效保洁清淤机制。出台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采用无人机航拍等新手段加强督查考核。开展全市新一轮河道清淤工程,制定了《湖州市河道清淤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确保淤泥科学处置。三是完善水库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设立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对水源保护生态补偿。
1.理清思路,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开展连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必须先行。在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准确科学判断形势,考虑长远战略,要结合并连、并点和中心区的建设量力而行。规划建设要坚持做到5个协调,即:大路和小巷相协调,近期和长远相协调,规划建设和生产发展相协调,居住区和融入周围环境相协调,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连队规划中,与师(市)、团场的规划相区别,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连队与团场规划要统筹统一考虑;二是要因地制宜;三是要具有兵团特色;四是注意节约和合理建设,避免大拆大建;五是注意节约用地;六是要群众接受、认可;七是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
2.持之以恒,确定长期行动计划。连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地稳步进行。因此,应当具有超前眼光,树立大局意识,既要考虑现在,更要考虑长远:一是要注意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根据地理环境和生产特点,建设特色连队,形成旅游热点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知名度,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和支持;三是连队规划建设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并和团场小城镇建设管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与团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相协调;四是要与生产经营发展相结合,根据连队特点,在农产品、工副业产品和环境保护管理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优势和特色,促进连队的不断兴旺发展;五是要建立稳定的连队建设运行体系,建立连队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制;六是要与兵团开展的建设生态文明连队相辅相成,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节约型社会,更好地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3.试点示范,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开展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试点引路、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摸清兵团连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在每个团场选出1至2个具有代表性的连队,对其长远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统筹部署,建立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在具体实施中,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分析和解决,以促进试点工作能够取得成效。试点期间,要及时对试点的经验成果进行整理、归类,供其他连队借鉴、学习,以推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确保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健康进行。
4.自主管理,建立连队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连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兵团2000多个连队,量大面广,完全依靠上级或间断式的管理是不会取得显著成效的。应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方参与、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
5.抓好重点,切实解决连队职工的实际问题。兵团在连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结合国家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重点解决群众在饮水、排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给群众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帮助群众采取措施,处理好垃圾、污水;本着节约的原则,量力而行地对现有房屋和设施进行改造,扎实稳步地推进连队治理。
6.安居乐业,加强对连队房屋建设的指导。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抓好引导和服务,具体需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组织力量编制完善节能、节材、节地的住宅单体建筑和住宅小庭院标准图集,给职工群众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二是引导职工群众结合并连和中心小区规划,相对集中建房,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整体规划,统一建设;三是住房和住宅小区建设要突出自己的风格,考虑历史延续性,尽量维护原貌;四是重视住宅工程质量和总体建设质量,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严格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水资源费征收,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永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等取用水计量及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及监督检查机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又要满足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基本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m3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亿m3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城市居民饮用水达标率提高到100%。
二、把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永州市位于湘江上游,素有“锦绣潇湘”之美誉,湘江、潇水及众多支流环绕城乡。近年,市委、市政府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当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的战略部署,坚持把湘江流域治理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统筹湘江干流、主要支流沿岸产业布局、旅游开发、城镇发展、水利建设、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实行全流域、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整治,实施河道和流域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防洪保安、生态景观区提质等工程,建设了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33亿多m3,全市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139万kW。2012年8月,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全市“锦绣潇湘”十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中心城区融城市防洪为一体的“湘江风光带”亦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全市水利灌溉和市民健身休闲条件,提高群众生产及文化生活水平。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水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将基本形成,水生态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也已初步显现。地处潇湘源头的永州,对建设“美丽中国”、创建“两型社会”、打造“绿色湖南”意义重大。深入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建设美丽永州,必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全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8个方面,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强江河流域治理,把潇湘源头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永州”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切实提高流域水生态功能,保护好水资源和潇湘“母亲河”,当好“锦绣潇湘”和“东方莱茵河”的守护神。
三、把进一步强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市在强化对水资源监测保护的同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布局和要求,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原则,全力进行河道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按程序开展采砂权有偿出让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同时进一步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及保护。编制实施潇湘流域治理规划,抓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加大封山育林、种树植草力度,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理工程,加大流域内生态脆弱地区、易灾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效修复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近3年来全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12km2,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永州市水功能区划》,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实施入河湖排污总量动态监控。同时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疏浚、生物控制等措施,加强对重点生态区和水源地的保护,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重点地区和河流水生态修复,下大力气抓好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水电清洁能源,打造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水环境,建设美丽永州。
四、把加强生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