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4:50: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雾霾解决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工业化生产力度的加深加快,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逐渐加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雾霾的侵害,严重的雾霾不仅给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治理雾霾,重视雾霾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我国国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保证市民的健康。
关键词:雾霾治理;环境治理;现状;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水平的生产工程以及市场生活所排放的废气都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的污染,这就导致越来越多地区遭受雾霾污染。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的雾霾现状做出具体的治理政策,为我国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1雾霾的由来
在了解治理政策之前,应该了解雾霾的由来,只有了解雾霾的由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污染问题。雾霾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早在2014年就将雾霾天气列入自然灾情,可见雾霾程度已经达到灾情的地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雾霾主要由于市场生产所产生的废气以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过量废气进入空气中,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正是由于雾霾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污染到影响健康的地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措施,解决雾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并且保证身体的健康。
2雾霾天气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的雾霾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从蓝色预警一直升级到黄色预警。相关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有大范围的污染,污染程度甚至达到重度或者严重。当某地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时,会导致许多生产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例如飞机停飞、企业停产等,也就是说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雾霾天气中大颗粒粉尘会给人的呼吸道带来病患,甚至引起头痛、眼睛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的健康。通过前文对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的描述,我们深切认识到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为了减少雾霾,降低环境的污染,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调整污染企业的产业结构,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进行工作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雾霾问题,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伤害。
3针对雾霾问题的对策分析
3.1政府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3.1.1加大绿化面积,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量加大。
3.1.2减少企业工厂的污染排放。利用政府的力量,监督并严厉管制企业和工厂的污染供需。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要求停产,并且提升其他企业对于环境的重视度,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力度。
3.1.3强化监管。经过多年的治理与监管,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的治疗现状偏离治理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环境治理方面为了使其和欧洲的标准看齐,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没有符合西方的治污水平,汽车的排污尾管不能生产,不合格的烟囱需要推倒重建或者迁移到别处。
3.2社会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我们可以利用社会这个大集体来解决雾霾问题,比如可以增强雾霾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提高对雾霾的认识度,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减少环境的污染,都能为解决雾霾问题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3.3个人针对雾霾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3.3.1雾霾时最好不开窗。
3.3.2外出时为了保护自己应该随身携带口罩。
3.3.3因为雾霾时严重缺少紫外线照射,会影响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应该适时补充维生素D。
4环境治理措施
调节能源结构为了彻底解决雾霾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认识雾霾的产生原因,通常情况下,环境学者会认为是化石燃料引起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过度的燃煤,从而带来了废气的过度排放,导致雾霾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经济能够得到转型。
4.1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在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要位置的是煤炭,而天然气的使用量是极少的,这就导致煤炭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急剧上升。只有调整好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消费结构,优化传统的能源消费比重,才能够有效改善现状。
4.2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在优化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能源供人们生产生活的使用。例如可以开发生产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还能够为我国节省更多的能源。同时,使用自然能源比如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这样一来,还可以在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高地。
4.3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实现低碳消费。
节能环保、低碳消费是目前社会上提倡的生活方式,为了治理雾霾,人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地实现人人环保,人人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4.4加大政府参与度
在环保事业的建设中,起领导作用的多数是政府。执政部门通过强制力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增砖添瓦,能够领导并指挥各个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防止在环保工作进行中出现差错。只有利用政府的强制力,才能够高效快速地提升我国的环保效果,改善空气质量。
4.5公众积极参与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污染环境的行为,根据新环保法规定,公众有参与并监督环保的权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边出现污染环境的事件,应该及时制止,并且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对其进行惩罚,或者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利用自身的权利维护公众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好。同时,我们也应该参与环保工作,减少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选择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
雾霾天气是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警告,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国的雾霾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2]孙鹏举.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4.
关键词:雾霾天气;雾霾状况;雾霾污染;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8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41
1 现状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数直线飙升,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特别是2016年12月的雾霾污染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12月,北京、山西、河北、天津等多省爆发严重雾霾,能见度极低,导致不同程度的高速公路封路与车辆限行,约200多趟航班被迫停飞,而医院的呼吸道门诊更是人满为患。短短几天,雾霾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雾霾天气明显开始持续增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污染程度越来越重。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并呈现尖锐的增长态势。另外,我国雾霾天气集中于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最为严重。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是雾霾重灾区,在冬季供暖时期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北方冬季的漫长,城市雾霾也挥之不散。与此同时,北方严重的雾霾也不断随冬季冷空气进入南方地区,影响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雾霾不论程度、范围、影响都处于严重状态,随之而来的雾霾治理问题也成为当前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
2 原因
2.1 生态文明建设缺失
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状况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是导致雾霾天气频发的根本性原因。我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但经济结构以粗放的工业生产为主,呈现一种以牺牲环境为基础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在没有能够进行污染处理的措施下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所造成的结果。我国没有严格的环境治理方案,没有严格的企业生产废物处理要求,也没有积极改善环境问题的实施行为,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真空状的漂浮状态,既不够明确具体,也没有实施践行,导致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制约空气污染问题,总是在雾霾出现严重之后再谈治理,没有能够实施前期的防御治理工作,因此呈现雾霾现象越来越重的环境问题。
2.2 煤炭燃烧污染
煤炭燃烧带来的废气和固体颗粒物污染是导致雾霾严重的现实原因。当前,我国能源主要还是依赖于煤炭能源,无论是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煤炭都占了主要地位,特别是北方地区供暖问题。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仍以煤炭燃烧供暖为主,漫长的冬季下大量的煤炭燃烧直接导致了冬季雾霾问题。一方面,煤炭的大量燃烧直接导致大量漂浮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污染空气;另一方面,煤炭燃烧的热量也导致城市内部的空气正常对流被破坏,导致空气停滞循环,污染物无法排出,长期静止停留在空气中,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大量居民出现呼吸道疾病。因此可以明确,煤炭燃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工业生产发展缓慢时期,煤炭燃烧取暖成为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雾霾严重的罪魁祸首。
2.3 汽车尾气影响
在2016年中期的调查中,我国保守汽车总量就达到了2.85亿辆,而其中有很多汽车的燃油使用不达标,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对于绝大多数私家车主,都会选择使用93号和97号燃油,这样的燃油更为环保,排出的尾气也更为干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型运输车或者是旅行客运车,却会选择污染较重的柴油。因此可见,并非现在燃油不够洁净,而是许多司机为了省油钱将本身使用93或97号燃油改为使用柴油,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很多汽车燃油不够充分,造成尾气排放中固体颗粒物过多,导致空气中颗粒漂浮物过多。与此同时,在私家车燃油不够彻底的情况下,车主并没有配备相应的尾气过滤装置,缺乏环保意识,直接将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排入大气。因此,在现阶段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成为主要的整治对象。
3 环保治理措施
3.1 加大立法惩治
治理雾霾天气必须加强立法与处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首先,我国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措施,从法律层面树立起严格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立法措施,确立起生产与治理并重的生产方式,加大对直接将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以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促使企业坚持治污、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最后,要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必要的处罚措施使人们建立起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不做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且要树立针对雾霾问题的专门立法,掐断污染源头,保证雾霾治理政策的落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雾霾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前,以立法方式处理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强力的实施与惩处,才能保证各行各业将雾霾治理落实到实处,起到减霾作用。
3.2 加大科技治理
目前我国雾霾严重情况严重,应对如此严重的雾霾问题,加大科技治霾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首先,要加大工业生产中的治污技术,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其次,要改变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仪器,改用国际通行的监测指标,明确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国际规范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对当前环境现状进行估测,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并且也要提高国内汽车生产技术,提高汽车燃油效果,减少固体颗粒物排放;最后,要鼓励引导汽车车主在尾气管先进的过滤装置,并定期进行更换,减少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时,我国也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不光是减少污染源,还有减少已经产生的污染物,例如引进国外先进的可降解技术,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
3.3 坚持绿色出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汽车的拥有量也在国际范围内名列前茅。但是回顾以往先进国家的治霾方式,无一不是提倡低碳出行和环保出行。越是发达的国家,汽车就越成为代步工具,而绝大多数的居民都选择自行车出行,特别是英国,自行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与时尚。由此可见,我国需要控制汽车数量。目前许多省份出_单双号限行的政策,以减少空气污染,但这样的措施还远远不够,应该限制每个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与此同时要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多设立公共自行车,并加大居民公交补贴,引导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
3.4 调整供热方式
目前,造成我国雾霾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冬季供暖问题。传统北方的供暖方式为煤炭集中供热和木材个人供热两种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污染十分严重的供暖方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供热方式,选择污染小的方式进行供暖。例如,在有些地区采取个体天然气燃烧的方式,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汽,避免了固体颗粒或有害气体。而有些靠近工业区的地区,则利用钢铁生产中的高温废水进行附近小区的循环供暖,以代替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这样因地制宜的供暖方式是值得借鉴与认可的,充分地利用了地域特色进行特色供暖,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从而减少冬季雾霾高发的现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北方各地区要加强供暖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改变单一供暖方式下固体颗粒污染过重的局面,保护环境,减少排放。
3.5 加大绿植面积
雾霾天气的环保治理问题,究其根本解决措施,还是要加大植被种植。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在高楼大厦叠加的情况下,城市绿色覆盖面积急剧减少,绝大多数省份的绿植面积都处于严重不达标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植物过滤吸收有害气体减少雾霾、阻挡风沙入侵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长期有效地改善雾霾污染情况,加大绿植面积是必然趋势。城市住宅区建设要严格按照住宅区绿化面积比例进行,公共绿化应该按照城市汽车拥有量进行建设,加大公共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服务,保证城市绿植面积。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要减少炸山采石、伐木开田的行为,更禁止破坏原始森林的行径,保障现有的原始森林面积。环保部门在治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财富”的保护,才能双管齐下,有效缓解雾霾污染。
4 结语
随着北方供暖期的到来,我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污染,并且污染面积之大、程度之深、损失之大都史无前例。因此,治理雾霾污染势在必行,并成为首要之举。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和雾霾治理的立法欠缺,且工业生产与生活环境中污染因素众多,造成了多元的雾霾源头。因此,我国要加大相关立法,从调节供暖方式、加大树木种植、加深惩处力度、坚持绿色出行等众多方式,降低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伟.我国雾霾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人,2014,(11).
[2] 袁东,台斌.城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
关键词:建筑施工;雾霾天气;绿色施工
近些年以来,全国部分城市先后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污染范围覆盖近270万平方公里,波及17个省市,影响近6亿人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紧迫需要解决工作之一。
今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雾霾治理问题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热点之一。在参加上海、广东及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均提到PM2.5等相关环境治理问题。说,十上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在增强,认识也在提高,这是在一个发展阶段绕不开躲不开的事,治理空气污染要有定力和努力。总书记还强调,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毋庸讳言,治理污染已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上至中央最高层,下至社会最基层,莫不如此。强调PM2.5关系民众幸福感,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对污染宣战,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治霾等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显示的危机感:“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所以,“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雾霾是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中科院的专项研究表明:“雾霾天气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机动车为城市雾霾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这就是在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消除雾霾天气的应用对策。
(一)昌导绿色施工,把绿色施工做为一项最基本方法来解决除雾霾天气,绿色建筑对于气候和天气的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应规划、设计阶段,在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把建筑业推进绿色施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推进绿色施工,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使施工过程真正做到“四节一环保”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现场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及细则,负责组织绿色施工的实施;对绿色施工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动态调整。对现场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把绿色施工具体落实到位。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具体地实施管理
1.前期施工阶段,对施工道路、料场等进行硬化,降低裸土面积,;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建筑施工区域以进行覆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以减少扬尘,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车辆清洁,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达不要求暂停土石方开挖、运输作业。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材料仓库采用全封闭库房,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水化阻隔法,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6.机械设备与机具,定期保养机械设备,减少废气排放,控制空气污染。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7.建筑垃圾控制,对现场废物处理进行监控,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全场清理清理可能增加扬尘的材料、废物;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8.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很重要的一点是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联合开展雾霾天气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先做好顶层设计,使预案内容精细化、人性化和公众化,真正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综合应对雾霾灾害的部门联动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影响。
9.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工作,聘请监测公司到现场测试空气质量,对检查发现问题区域,分析原因,制定控制措施。
解决雾霾天气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我们要加强自身工作环境的严格要求外,也要呼吁环保执法人员加大工作力度, 也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这件事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从共识到责任,从制度设计到贴地而行,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在民众的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治污之路将一步一步坚定地延伸下去,“绿色美丽中国”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两会”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词:雾霾天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遭遇雾霾天气的侵袭,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更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雾霾天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为治理这一亟待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自然原因
据调查,去年我国大范围爆发的雾霾天气大多数出现在秋冬交替季节。这主要是由该季节特有的气候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当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达到80%-90%时,雾滴易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相互结合,迅速推进污染的形成;二是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明显增多,随着城区高层建筑物的与日俱增,风速被减弱,导致悬浮颗粒滞留空气中,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三是垂直方向出现频繁的逆温现象,即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层结稳定,上下层空气流动减少,从而使得近地面的大气污染物无法向高空扩散稀释,越积越多。
二、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生活污染废气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灰尘、粉尘等悬浮物的大量沉积导致空气不易扩散,无疑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助长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亦与日俱增,2013年我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这不仅导致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也成为雾霾天气加重的首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而汽车尾气含量构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尘微粒如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甲醛等均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体。
随着秋冬季采暖期的到来,人们生活取暖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北方城市更需要使用采暖锅炉和生活锅炉燃烧大量煤炭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然而煤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烟尘、粉尘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烧煤取暖亦势必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恶化。
(二)工业生产废气排放
尽管自然因素与生活污染废弃的排放是我国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工业生产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才是造成雾霾的根源。以江苏为例,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报告:2012年江苏水泥产量达到167754667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3%。另外在钢铁方面,无论粗钢、钢材还是生铁,2012年江苏省的产量都是全国的三甲。 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必然依赖庞大的煤炭消费。长三角2011年共消费了4.83亿吨原煤,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86677.1亿立方米,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25.8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居民生活的116.2倍、交通排放的3.7倍;烟尘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 27.8倍、交通排放的15.9倍。而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体物,也就是雾霾的根源。
三、我国雾霾天气治理对策
制定相关国家政策。首先,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大气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特别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距离,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其次,减少机动车辆废气污染,政府部门要重视机动车辆的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奖励和制约两手抓政策,推动汽车使用的燃油质量和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速度相一致,提高汽车燃油清洁能力。另外政府要加大对机动车环保监管力度,完善车辆环保验收机构的监督机制,全方位控制汽车排气总量;同时开发取暖新型能源,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燃料的燃烧和排放,不仅可以降低雾霾天气的产生,更是降低大气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必要措施和手段。针对采暖期的北方,更应该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一方面使部分地区、部分生产生活用新能源来代替煤燃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要提高环境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开发脱硫新技术,尽量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从而降低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
四、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
空气污染的加重反映了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因工业污染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天气的出现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但通过颁布《清洁空气法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空气质量得到全方面有效的治理。而我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遵照严格的排放标准,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严格控制,导致了污染的加剧。因此,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制执行,依法处置重度污染企业是治理雾霾天气的首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林云,李美玲,宋党育.焦作市城区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1):27-31.
[2]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3]渠雪.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11):144.
[4]董娜,聂英.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吉林农业,2013:49-50.
[5]刘翠,薛科社.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3(35):220-221.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雾霾治理;雾霾指数;具体目标;措施构建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JGB066)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一、引言
科莱斯平衡记分卡是目前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绩效管理体系、战略管理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将股东收益率这一核心指标分解为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目标、指标,测度各个主体对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贡献程度,进行敏感性分析,构建高效解决措施。
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根本在于体系构建、管理,其外延适用性广泛,因此将其有效地引入雾霾治理领域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挑战式的理论跨越。雾霾治理与企业管理有共性之处,都具有核心指标,都具有分层次的主体和不同的具体目标、规定、准则,这为平衡计分卡在雾霾管理方面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构造价值。本论文基于科莱斯平衡记分卡这一模型,通过将其修正、改良测度方式、测试的方法,形成全新的为雾霾治理的有效体系,将政府、企业、居民不同社会利益相关体融入一个共性体系中,方便管理与评价,最终贡献于降低雾霾指数,构建高效解决措施,降本提效,造福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二、指标选取
(一)核心指标。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核心指标,去衡量整个模型的有效性。基于雾霾治理,我们选取PM2.5指数作为核心指标。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根据PM2.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表1。(表1)
(二)具体指标体系。针对不同主体,具体指标选取应符合各类主体的职能、社会分工作用以及对雾霾治理的影响度大小等详细因素。并采用经济可量化的方法进行指标的构建。
1、政府评价体系。现代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3E”理论(Efficacy、Efficiency、Effectiveness),“3E”理突出了资源、投入、产出和效果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具体而言,“3E”理论分为资源作为投入要素的经济性、投入和产出的配比效率性、产出作为治理活动效果的效益表现。其中,经济指标用以反映政府部门资金利用情况,如政府部门是否注重资金成本的节约、资金的利用是否符合规定等;效率指标体现了投入与产出的转化关系,用以分析各类物力、人力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出的情况;效益指标是政府环境治理结果的最终体现,反映为社会各类群体的受益情况。“3E”理论能够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观测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为量化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统计指标依据。本文将以“3E”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适合我国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3E”理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指标分类原则,政府雾霾治理指标细分为雾霾治理资金运用指标、雾霾治理资源利用指标、雾霾治理项目完成指标以及雾霾治理社会效益指标4个一级指标。雾霾治理资金运用指标用以衡量政府行为的经济性,雾霾治理资源利用指标和雾霾治理项目完成指标将用以量化雾霾治理投入产出的效率性,雾霾治理社会效益指标反映体现社会各群体的受益情况。(表2)
2、工业企业评价体系。工业行业作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主体源头,在雾霾治理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雾霾肆虐的期间内,根据记者调查显示,全国超标排放的企业竟达数百家。专家表示,一些企业长期超标排放说明新环保法还没有打到痛处,需加强环境执法,念好污染的“紧箍咒”。但是,仅仅靠外部压力和督促并不能真正改变企业超额排污的现状,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企业评价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指标:排放合格率、治排资金效率性、群众满意度、企业交通工具保有率。排放合格率旨在衡量企业工业排放的合格比例,从而监管部门可以进行相关措施的督促、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相关调整。治排资金效率性旨在衡量企业对污染排放的重视程度以及治理的有效程度。群众满意度是根据企业周边民众意见进行打分,用以进行社会影响性衡量。(表3)
3、社会公众评价体系。从公民角度来看,PM2.5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私家车量急速上升、汽车尾气排放量居高不下,尽管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出行方式比如乘污染物排放较少的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但多数公民仍然追求方便驾车出行。因此,从公民视角,建立合理标准的公民雾霾指标评价体系也是亟待实现的目标。公民评价体系较为简单,主要是从公民汽车出行次数出发,衡量汽车流量从而推断其对雾霾形成的影响。由于计数单位庞大,因此只统计固定人口方面的数据。以家庭为最小统计范围,小区为统计报送集体和计分标准,统计结果定期上报给监管部门。(表4)
汽车出行率主要用来反映小区内公民出行方式的变化情况,并与PM2.5建立回归分析找寻相关联性。汽车保有量比率则衡量私家车比重,根据相关数据变化政府可出台相关措施进行管控。
三、指标框架图(图1)
四、平衡计分卡作用机制
(一)选取计分范围。一般以一个地区为一个计分范围。
(二)主体覆盖与登记备份。平衡计分卡主体包括选定地区的政府部门、所有工业企业、所有小区。
(三)建立计分区间与数据统一性。计分区间一般以月为小修周期,半年为中修周期,一年为大修周期(小修、中修、大修指的是措施构建的周期)。数据统一性指的是数据选取以平均数为记取依据(比如以一个月的PM2.5均值作为核心指标的月登记依据)。
(四)建立平衡计分卡管理机制。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各地区平衡计分卡以及对各地区政府的评分,各地区政府负责收集工业企业、社会公众方面的计分数据,整理后上报至中央政府进行备案。
(五)平衡计分卡具体作用机制。建立核心指标与三个主体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与相关标准,以月度变化趋势为评价标准。比如:第一个月某地区PM2.5均值为30,第二个月该地区PM2.5均值为40,上升幅度为33%。则以该上升或者下降幅度为线索,根据不同主体的计分变化情况寻找哪个主体出现了问题,哪个主体做出了有利/不利贡献。各个主体总分数与核心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权重关系,根据各主体性质不同,权重定为政府0.4,工业企业0.4,社会公众0.2。
五、总结与展望
本论文基于雾霾治理提出了“平衡计分卡”概念,在雾霾治理的当下仍没有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去评价各个主体的行为标准,从而为雾霾的治理针对性方面带来了问题,Y本浪费、措施不治本、效率低下成为了雾霾治理的瓶颈。通过构建“平衡计分卡”量化指标,将责任“数据化”落实到不同主体的不同方面,从而为雾霾治理提供针对性指导,为构建解决措施提供便利。
本论文提出的雾霾治理模型目前仍处于理论框架阶段,指标、标准等具体数据是根据各个主体在雾霾治理中发挥的功能、作用以及现实状况进行初步赋予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与不严谨,仍需要在日后实践中结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专家意见等不断修正。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意义不仅仅限于雾霾治理的敏感性分析,更在于措施的高效构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数据考量和实践修正是日后不断进行完善的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海英,张秀秀.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环境工程,2015.
[2]胡曲应.环境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中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3]王依军.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1.21.
[4]姬霖,吴安平.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矿业,2012.12.
[5]闫晓圆,王立斌,李佳,王颖娇,崔骁.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J].工程技术,2014.13.
关键词:雾霾;政府治理;可持续发展
一、雾霾的概念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者区别很大。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是一种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的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形成的造成视觉障碍的气溶胶系统,即灰霾,它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
二、雾霾产生的原因
雾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的PM2.5严重超标。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PM2.5颗粒排放出来。从表象上来看雾霾是由于工业迅速发展、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大气中污染物排放过多而引起的,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多年来政府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雾霾的屡屡出现已促使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机动车限号,污染企业停产整顿,鼓励绿色能源的开发等等。然而机动车限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企业停产造成了大量员工失业待业,尽管政府为治理雾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雾霾天气仍旧无法根治。政府需要靠实际行动和有效的方法治理雾霾,才能让人民看到希望。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雾霾不仅困扰着我国,不少如今空气质量良好的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雾霾的痛。
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伦敦的工厂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致使伦敦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日子都被雾霾笼罩,伦敦还因此被称为“雾都”。政府通过限制私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征收交通拥堵费,并将这笔收入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还对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对不达标的城市进行罚款。
美国曾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也是由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美国因此成立了《空气污染控制法》等法案进行治理。通过信息公开、设立排污许可证和动员全民参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
日本也曾遭遇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日本环保部通过建立大气广域监视系统,来监测各种大气污染物质,并将专业人士的分析结果到网站上。日本禁止尾气排放超标车辆运行。日本市民也自觉给自己的旧车安装过滤器,参与到大气污染的防治中去。
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我们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采取适当的措施,设立相关的法律条令、调整能源结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减少雾霾的发生。
四、雾霾对人类的危害
(一) 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
主要有生理危害和心理危害两类。生理危害包括: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心理危害有: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会引发人们焦躁不安的情绪,长期在这样的环境状态下生活,人们的心情与心境等得不到改善,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客观生活环境产生不良抵触情绪。
(二) 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危害
雾霾的持续笼罩使得城市道路能见度降低,人们外出活动不便,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进度与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晨练和学生外出体育活动等造成巨大影响;另外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等危害。
(三) 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雾霾的产生导致许多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与营业,这便使得经济利润下降;严重的空气污染阻止了人们的出行,旅游业等产业利润下降,对经济也造成一定影响。
(四) 对中国城市形象和国际声誉的危害
雾霾笼罩下的中国城市大大损害了中国的城市形象,这同时使得外国人对于来中国旅游,学习甚至定居都望而却步,也可能使得许多中国人才大量流失;持续的污染环境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大大受损。
五、治理雾霾的措施
治理雾霾需要以政府为主,其他组织为辅,可以使用PDCA管理循环模型来把握该措施的实施的进度与效果,不能让一项有效政策最终变得不了了之。PDCA管理循环,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查核)、Action(处置),是从事持续改进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针对以上角度主要可以提出以下措施:
(一) 政治方面。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是政府要通过转变过去的理念,把片面地追求经济目标调整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强调环境利益的保护。这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政府立法方面。虽然在“目的二元论”的条件下制定法律是想让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共同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以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在立法时应该更倾向于环境利益的保护,而不是更侧重于经济利益。
2.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政府缺乏一整套雾霾的防治体系,主要包括雾霾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评估管理机制,总的来说就是政府缺乏一套完善的防治雾霾的规划制度,这是政府最该解决的大问题。
3.加强责任感,积极寻求各方协作。大气属于公共物品,政府对其保护力度不够,政府自身在雾霾环境问题中的责任感不强;政府应加强自身责任感,并且要与其他组织如企业,公众等积极合作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4.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经费投入
企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就要付出代价,政府应该大力度地对企业采取处罚措施,而不能只是蜻蜓点水地点到为止;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应该加大,这样才会让治理的人敢于去行动。
(二) 经济方面。处于经济社会上的各个企业,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有巨大“贡献”的企业要改变片面追求经济目标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愚蠢行为。企业应该积极响应与配合政府的转变,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控制成本合理条件下,积极采用新能源,大力推进对于科技新产品的研制;尤其是在“沉重的商机”下,企业一定要明确自身责任,而不能一味地为了经济利益而忘记治理雾霾的重任。
(三) 社会方面。各个组织都应该跟随着政府的风向标,学习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企业、公民、第三方组织(如NPO,NGO等)应该参与并携手对抗雾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局面;我国政府也可积极寻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帮助,借鉴国外的成功政策,使之与我国国情联系起来应用于治理研究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社会政策,如对机动车辆限行,禁止乱砍树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 文化方面。从文化角度来看,从雾霾的治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通过各方组织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来实现。公民个人应加强道德修养,增强环保意识;企业应加强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明白只有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才能够使得本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还应加大力度进行有关文化的宣传教育。
小结
面对我国严重的雾霾现象,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是实现社会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2015年度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3(4)
[2]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3] 吕晓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雾霾治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
【关键词】雾霾;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雾霾是一种因为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直径大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而造成的能见度极低的天气状态,与雾及其相似却又根本不同。雾天空气中凝结的是水汽,霾天空气中富含的是灰层、硫酸硝酸等颗粒物;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或者几百米,霾的厚度则有1-3公里;雾会随着空气的上升而消散,雾霾现象相对于稳定,一般会持续几天乃至数周;雾对人类身体和生活没有影响,霾会引发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雾霾是我国对霾和雾霾混合天气的统称。雾霾属于空气污染的一种表象,发生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观,才能解决问题。
一、雾霾的产生的生态伦理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并进。但是经济的急速发展同样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雾霾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产物。雾霾形成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气候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发展。
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错误的生态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依赖自然界而发展。我们产生于自然,依靠自然界提供的食物而生存,发展于自然。自然界其它存在物也如此,所以我们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高于其它任何其它存在物。人类的生活改变了自然,创造了“人工自然”。但是“人工自然”若不符合自然的规定也同样不能长久的存在。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认识到这些。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了金钱的利益,生活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等欲望。经济发展就像一张华丽的外衣,使我们忽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后院。雾霾同样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来源于人类没有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错误的理解了发展的内涵,极端的追求物质化的进步而忽略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以后面临了经济发展的任务,只有经济发展了国民生活才能提高,国家地位才能提高,所以发展成了国家的第一要务。虽然国家也制定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有限的技术能力,可持续性发展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国家在针对环境保护方面没有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和惩罚措施。首先,经济发展初期有的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选择建立和扶持重污染的企业;其次,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没有对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监控;再次,在对重污染企业的整治直到现在才有所加强。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社会企业也加入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行列中:有的企业无计划的破坏树木、开垦山林;有的企业随意排放废气、废水;有的企业随意捕杀动物,引进外来物种。这些不计后果的经济行为带来的利益是暂时的,当前的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甚至健康都不见得能挽回。
二、治理雾霾的生态伦理途径
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提高国民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只有全民都认识到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并落实到行动中才能解决问题。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人类不计后果的索取和破坏会导致不可逆的生态失调。对于国民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建立主要通过教育的形式得以实现,分为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
直接生态伦理观教育表现在学校课程和社会培训两方面。铺设生态伦理方面的有关课程主要针对学生而言的。学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栋梁,担负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如果这些将来的顶梁柱没有正确的生态伦理观,那么环境治理就无从谈起。从学生时代起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可以对提高全民环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社会培训主要针对学生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这些社会成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部分人员的生态伦理教育可通过定时的培训完成,培训的组织机构即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社区等政府机构。
间接生态伦理观教育表现为社会的积极引导。政府等相关机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体机构定期相关信息,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并且普及如何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雾霾的治理是全民参与的过程,个人对于环境的保护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生活中做到不铺张浪费,减少资源的不必要耗损。对于其他污染环境的行为及时反映有关部分处理。雾霾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雾霾的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提高全社会对于生态伦理的认识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在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指导下,主动将对雾霾的监管,预防和治理工作落实到实际中才可以打破环境污染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顾卫东.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4(6).
[2] 张鑫.华北地区霾长期趋势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年会S11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气象环境,2014-11-03.
[3] 陈南,吴小强,邓颖慧.高效公共环境教育课程中环境伦理观培养探索[C].第22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4.
[4] 张秋兰,马回,郑颖.国外雾霾治理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14(2).
有关雾霾防治的专门性规定缺失。一是关于雾霾防治责任主体的规定缺失。雾霾防治责任分政府监管责任和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排放责任两类,前者主要是指政府执法者监管责任机制缺失,在各级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没有设置有关于雾霾防治指标完成的考核项目和评价机制,这导致执法人员在对待雾霾防治问题上,虚假作为、胡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基层环保执法监管能力也不足,调查难、取证难、查处难问题也是非常突出。雾霾防治的社会组织的排放责任主要是指,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真正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客观上是因为一些企业治污设施落后,难以达标排放,主观上,是一些企业为了加大加快生产,不按治污排放的规定正常运行,采取瞒报虚报等方式应付和逃避执法监管。为什么会有"APEC蓝"这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尤其是政府部门深思。
二是有关于PM2.5这个与雾霾相伴相生的专业术语的法律规定在2016年出现立法和适用空白。经过专业研究和论证,PM2.5是雾霾天气产生的最主要诱因,因此,关于这一诱因的法律定义以及防范,是非常需要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然而,前面所列举的相关法律并没有针对PM2.5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既然关于雾霾的核心法律概念缺失,那么,对雾霾防范进行法律规制与防范又从何谈起,这种现状是依法治理雾霾的要求是严重脱节的。因此,在各项专门立法中一是应该尽快完善有关于PM2.5这一重要概念的立法定义和相关甄别,二是将散见于各行政文件资料中有关于PM2.5的说法加以统一和规范,以明确制度规定,方便执法。
三是关于雾霾防治专门机制的规定缺失。雾霾防治这一当前环保大敌,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中央至地方,从环保专业部门到各相关辅助部门都出台了各项制度和措施,甚至有些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规定。但雾霾防治最头痛的问题在于,雾霾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区域内发生,而是一个跨区域的流动性问题,甚至是这个区域的污染排放会产生那几个区域的雾霾爆发,因此,雾霾防治最关键之处在于建立、完善并加强雾霾防治的区域性复合联动责任机制,但该机制从实质运行效果来说是缺失的。现有的雾霾防治联控机制只有一个大体的框架搭建,各区域仍然是各司其职,区域联动管理执行作用不强,既缺乏统一的权威进行整合和规划,也缺乏各区域区的协同控制联动,甚至是关于雾霾天气监控的天气监测预警信息都还未实现全流通、全交换和全共享。而现实是,面对跨行政区域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单一法律调整方法已变得束手无策,各自为政的属地环境管理格局严重影响了区域污染的整体控制效果。防治雾霾亟需整体联动。西方国家在治理其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的严重雾霾污染时,通过采取有效的联动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四是雾霾防治法律责任体系不健全。譬如从环境保护法体系内部来说,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法都是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虽然大气污染防治法是特别法,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按照特别法优于变通法的基本法律原理,应该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但在现实的法律适用中,还是常常出现两部法律规定不一致打架,执法人员适用不统一的情形。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来说,因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和不一致,尽管"先刑后民"是司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冲突的是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责任条款适用不一,也是导致雾霾防治屡治止、屡防不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关于雾霾防治的立法完善
(一)强化"雾霾防治"立法
雾霾防治立法先行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主体进行惩治,还更在于推动和促使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的改善和提升,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善,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推广和普及。但有学者指出,英国在雾霾的治理上只着重于末端治理,且后期实行的污染转移是不科学不持续的治理方式。因此,我国的雾霾防治立法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方向,对雾霾污染进行防治结合。不管怎样,我们要依法"治霾",都必须要强调立法先行,既要制定雾霾防治的专门性法律,同时还要有具w的机制设计和配套措施。尽管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出台,甚至被称为"治霾"法,但毕竟不是一部真正的雾霾防治法。
(二)加重"预期责任"惩治
"预期责任"是一种以预防性警醒为主的制约措施。皮特・凯恩认为,责任可以分为预期责任和过去责任。预期责任是指面向将来的义务和责任,包括产生积极结果的"建设性的预期责任",防止不作为而未能预防损害的"预防性的预期责任",以及防止不当行为造成损害的"保护性的预期责任"。过去责任指向"应负责任性和承担苛责"的过去的行为和事件,只有在未完成预期责任时才能找到其角色和意义,因此是法律责任。"预期责任"的强调主要是要约束有排放责任的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要让企业积极预估目前的生产经营对将来的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损害,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将来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的责任;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承担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责任; 与引起雾霾发生有相关责任的企业要承担主动安装和运营脱硝装置以承担减少雾霾的社会责任等。伴随着"预期责任"强调的是对违反预期责任人的损失追偿问题,但从我国的立法指导来后,不单是环境保护类的法律,即使在其他法律来看,对于预期损失预期利益的关注和保护往往是不足的,甚至很多时候,对于预期损失预期利益法律是不保护不支持的。
所谓治污减霾就是开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特别是治理雾霾天气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长期关心的一个焦点话题。要减霾首先要搞清楚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就西安而言,形成区域广、持续时间久的雾霾天气主要成因有两点:
一是西安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能力存在先天不足,加之静风多、雨天少,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倒喇叭的地形也使得扩散变得困难,各种综合因素导致污染严重。这是城市自身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所决定的,我们无法控制。
二是人为的污染排放,在城区主要表现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煤炭消耗量大,还有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工业有机废气等;在农村主要表现有焚烧秸秆、垃圾、树叶和农民生活原煤的消耗等。
一年来,西安市出台了治污减霾的强硬措施,增加3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治污减霾,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很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压力巨大,从环保部公布的月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看,西安市多次列入空气质量较差的十个城市。
作为一名的基层工作人员,从自己开展治污减霾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周边县市工作情况的实地调研出发,个人认为要将治污减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雾霾成因课题研究。
随着雾霾天气的不断增多,对PM2.5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由此也引出了如何应对的种种建议和方案,但是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要应对、预防和治理雾霾天气,首先要搞清所在地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然后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分而治之,使减霾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研究与务实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途径和阶段目标以及相应的控制工程技术,加大资金投入,系统深入地研究雾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搞清楚雾霾构成成分和比例,进一步加强对关中地区细颗粒物的形成、传输规律及其与关中地区地理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和措施,真正科学地治理雾霾天气。
二、完善地方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治污减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单靠一个部门进行单打独斗很难起效,必须由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发力,才有可能抓出成效。地方政府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总责,首先要全面规划治污减霾,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和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得力、项目清晰、资金保障。
其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协调配合”的原则,把财政、规划、建设、园林、气象、交通、环保等各部门都纳入到治污减霾的整体部署中,要求各有关部门切实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治污减霾领导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抓好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治污减霾的强大合力。同时,由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统一协调监管治污减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联动,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确保治污减霾工作如期顺利推进。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期区域联防联控监督协作机制。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在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面前,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北方各地雾霾成因虽不尽相同,但都凸显出环境污染的跨区域性。西安处于关中地带,大气污染防治更为复杂,还涉及区域联防联治的问题。如果不联防联治,周边城市的污染物可能半天时间就能扩散到西安,阎良周边区县如果没有监管好辖区内的水、气污染源,随着水体和空气的不断扩散和流动,也将直接影响阎良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行之有效的长期联防联控机制是治污减霾工作的必要措施之一,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要配套出台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各区域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尽快建立统一的联防联控机制、执法监管机制、环评会商机制、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应急机制,统筹协调区域污染防治。如果治污减霾工作一处松、一处紧的现象不能扭转,那么治污减霾这个重大决策很难取得实效。
治污减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以英国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减霾要取得明显效果,至少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治污减霾工作上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联防联控机制。
四、引入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奖励机制和经济政策。
增加奖励资金投入,对治污减霾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措施落实到位、开展成效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区县政府和部门单位以及个人,实行一定的表彰奖励措施,加大对治污减霾工作的支持力度;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根据每月检查评选的结果,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星级“绿色工地”进行奖励,更好促进建筑工地落实各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设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涉及治污减霾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公众力量参与治污减霾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发现污染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使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探索建立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将经营理念引入并贯穿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对环保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实行市场化,鼓励社会资金投放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治污减霾工作机制。采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于能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达标高效处理污染物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减税政策,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治污减霾项目的信贷支持,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治污能力。
五、健全刚性考核高压态势的责任追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