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9 15:04: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资本市场审批制会计信息法制
一、我国资本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1、从证券发行方(即公司)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待提高,一是法治理结构不完善,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决策机制不协调,经理人只注重公司短期效益而往往忽视长远发展,从而做出不利于股东利益的决策;存在控股股东操纵董事会、干预经理层,直接控制上市公司事务甚至操纵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三是公司的素质参差不齐、股权结构不合理、财务报告披露质量差。
2、从证券购买方(即投资者)角度来看,正如所说“Casino capital”赌场资本,目前我国大多数投资者质量较低,属于投机而不是投资。更多的是随便买入,像赌博一样看运气,而不是经过对公司所处的环境及其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理性投资。
3、从资本市场整体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政府干预现象严重,财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我国公司上市仍然采用由政府过渡干预的审批制,掠夺了本该由投资者根据自己对公司的评价和预期来对公司证券估价的权利。而真正完善的资本市场,政府的职责就只是进行程序性审批,对于实质性的决策由投资者自己决定。我国资本市场法制不够健全,重审查轻监管,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监管无效、执法效率低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众所周知的银广夏、琼民源等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2、我国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比例偏高,而大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偏低,短期投资特征明显。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大部分投资者更注重公司的分红而不是内在价值的增长,这也就迫使很多公司即使在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或者业绩不好的年度也要被被迫分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跟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区别。例如在美国,苹果公司连续17年未分红仍然有投资者看好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愿意做这个价值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这样的例子几乎是找不到的。
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够严苛,虽然对于上市公司报告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仍然缺乏一套严密的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使得财务信息质量较差;但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规定,举例来说,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要面临ST的风险,这也就使得很多公司无法投资于那些回收较慢但是总的投资报酬率很高的项目,而在美国资本市场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三、对策
1、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多层次的股票市场,大力促进中小板、创业板的成熟,使那些规模不大但是高速成长的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有更好的融资和发展机会。同时推进场外市场建设,使那些无法在场内交易的证券也能很好地流通,形成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2、在符合实际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逐步完成企业IPO由审批制向注册制的转型,把资本市场真正交给投资者,由投资者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和潜力做出预期。
3、政府转变职能,将主要力量用在完善法制建设,制定一整套有效的法律规范来约束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同时注意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财务信息披露等的监管,以此来保护资本市场的有序和投资者的权益。
4、加强对大型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素质,逐步由投机转向投资,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增长和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分红
四、总结
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作用不可估量,为了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改善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资本市场真正实现市场化,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教育和管制,是资本市场高效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02).
\[2\]刘伟,王汝芳.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效率比较\[J\].金融研究,2006,(01):64-73.
\[3\]易宪容,卢婷.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07).
\[4\]杨德勇,董左卉子.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5):45-50.
(中证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北京 100033)
摘要: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特定的模型策略,自动寻找交易机会,自动完成交易行为。程序化交易是资本市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程序化交易的内涵、特征和优势,将我国程序化交易现状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未来几年发展程序化交易的建议。
关键词 :证券;期货;交易;程序化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06-01
一、程序化交易概述
程序化交易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凡利用计算机系统根据特定的数据模型、策略和算法,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寻找交易机会、执行交易指令的技术手段均属于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阶段划分,程序化交易可以分为交易决策阶段的程序化交易和交易执行阶段的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频率划分,可以分为高频交易、低频交易;按交易动机划分,包括套利交易、策略交易、做市交易、算法交易、风控交易等。
程序化交易不仅是IT系统层面的“交易自动化”,其背后的量化投资策略与执行策略还包含了特有的交易经验和模型,是IT技术、金融工程数学模型、业务经验与专业判断相结合的产物。在行情、交易、资讯方面,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通常对系统的处理速度、吞吐量、容量有极致的要求。
从宏观或微观考察,程序化交易能够使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受益,主要体现为:一是通常情况下,程序化交易可以降低交易冲击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提高价格发现效率;二是程序化交易可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空间,使原来不可能的业务变为可能;三是程序化交易可以为直接投资者和理财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的盈利模式和机会,促进差异化竞争;同时在此过程中自然促进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二、国内外程序化交易发展对比和面临问题
近年来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占比快速提升。国外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做市商、券商自营机构、代客理财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资本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庞大、投资组合复杂,由此对程序化交易有强烈的需求。也正是由于程序化交易更适合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个人,程序化交易也培育了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迅速扩大。同时,国外丰富的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丰富的风险对冲机会、套利机会,为程序化交易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比较而言,我国市场的程序化交易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主要应用于期货高频日内交易,ETF套利/股指期货套利和算法交易。国内期货交易由于允许T+0,程序化交易开展的较为广泛,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例,该所已要求其会员报备参与程序化交易的客户资料,110余家会员开展了程序化交易,涉及2万5千多客户(其中法人占2%,约600户,自然人占98%)。程序化交易者占到开户数的1%左右。这些客户总交易量(年)为8800万手,交易金额12万亿元。
目前,国内还存在制约程序化交易发展的因素。一是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市场交易机制较单一、约束较多,如缺少股票卖空机制、T+0交易、做市商制度等,订单形式较单一,没有采用较灵活的二级托管机制。二是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层次少、创新不足,缺少避险工具。三是交易佣金之外的刚性税费仍然较高。四是市场参与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有待提高。此外,程序化交易在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监管问题和挑战;更快的交易响应速度、更多的海量数据等现象随之出现,这也给交易所的系统带来前所未有压力;程序化交易对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稳定运行和风险控制带来一系列挑战。
三、有关建议
在资本与IT充分结合发展的今天,程序化交易必然会在我国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为了促进程序化交易的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证券监管部门适时考虑制定指导国内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的行业性指引,防范程序化交易的系统性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是程序化交易往往涉及期货、现货及相关联的证券品种,需要在监管部门、各证券/期货交易所等多个层面建立跨市场、跨品种联动的价格稳定机制;建议在新形势下重新评估涨跌停制度与熔断机制的适用场景和风险隔离特征,建立有效的市场安全阀。
三是建议交易所建立全仿真测试环境并提供完善的接入机制,为市场参与者进行完整的系统测试和模型验证提供支持,努力减少技术系统缺陷或算法策略缺陷带来的风险。
四是建议证券公司在技术和业务层面重视程序化交易实时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及时发现、防范因模型缺陷、系统缺陷所导致的非预期交易订单;根据程序化交易的特点,针对程序化交易健全客户分类服务管理、适当性准入管理,使投资者充分了解程序化交易的风险特征;为高频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配备独立的交易订单处理系统、交易报盘通道,防范高频程序化交易的浪涌冲击影响普通客户的正常交易,自觉维护市场公平。
参考文献:
电子书市场:规模较小 增长平稳
日本信息技术研究公司Impress 2010年的调查报告称,2009年日本国内出版行业年销售总额为1.9万亿日元,相比2008年减少了16%,传统出版市场总体份额继续萎缩,但其中的一个亮点是电子书的销售总额继续保持了上升态势,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00亿日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年总销售额达到574亿日元(约合47.68亿元人民币),上涨24%。虽然这只占到了全行业销售额的3%,但其逆势走高的态势却十分明显,照此速度(2002年10亿日元2005年94亿日元2008年464亿日元),未来五年内,日本电子书市场将有望超过1300亿日元。
正是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抢占电子书市场的主导权,2010年3月,日本国内31家主要出版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了“日本电子书籍出版社协会”(简称“电书协”,2010年底成员社增至41个),其宗旨为“在日本构建健全的电子图书出版市场”。该协会的基本理念定位于:一、保障著作权者的权利和利益;二、给读者提供阅读与购书的便利;三、谋求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联动与共存。具体责任则涵盖了统一电子书出版格式、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和开展新阅读终端研究等三项内容。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电书协”实际还承担了电子书籍普及之后,延续日本传统出版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阅读器市场:序幕拉启 激战正酣
随着2010年苹果公司新型电子阅读器iPad在日本的登陆,以及谷歌、亚马逊、汉王等国外电子业巨头高调宣称进军日本市场的举动,电子阅读器再次成为日本出版业和电子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了应对iPad产品在日本的登陆,日本各大电子企业纷纷在2010年度升级或推出新的电子阅读器,将关注的目光重新聚焦于电子书市场,索尼公司和夏普公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
索尼公司创新技术后推出的Reader电子阅读器,不但在售价上比iPad便宜了一半左右,而且在内容提供上,也根据日本读者的习惯和口味,与日本移动通讯公司KDDI、大型印刷厂商凸版印刷公司和《朝日新闻》社合作,创建了专门的“Reader Store”网上电子书店,初步筛选出2万个全日语书目,提供给用户浏览及下载。夏普集团同步推出的Galapagos阅读器,则与《日经新闻》和《朝日新闻》等媒体展开合作,开设了相应的电子书店,为用户提供3万种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定期接收服务,并计划从2011年开始,将服务内容扩展至视频、音乐、游戏和电子教材等领域,探讨电子阅读器运营业务的多样化。
市场结构:手机阅读主导 动漫内容优先
日本电子书的销售额主要来自于手机订阅,在2009年电子书574亿日元的销售总额中,仅手机订阅收入一项就占到了89%,合510万日元,用于电脑阅读的则只有60亿日元上下,不到销售总额的11%。在所有的电子书种类中,漫画最为畅销。其中,面向电脑的漫画为20亿日元,而面向便携式设备(手机等)的为330亿日元,后者相对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除了漫画之外,在畅销电子书种类中排在前列的还有图片、写真集和小说。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电子漫画在便携式设备宽屏上逐格显示时,很容易形成看传统连环画时的接受情境与审美类同心理,能够忠实地再现纸质连环漫画书页形式所表现的“画面移动图像”形式,与传统的“连环画剧图像”接受心理相吻合(事实上,这一规律已成为90%以上的日本电子漫画创作所遵循的标准表现形式)。其次则是因为使用便携式设备阅读,不用到书店登记购买,为阅读者个人提供了隐私保护的空间,尤其是对最为畅销的BL少女漫画和TL少年漫画的读者群体而言,由于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为在校女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性格成长上的敏感时期,因此手机定制的阅读方式,不但为满足她(他)们“悄悄购买”和“偷偷阅读”的个性需求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电子漫画的创作和发行提供了相对封闭和精准的受众空间。尽管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和审慎对待的内容选择问题,但在营销思路上则无疑是正确的。
图片和写真集类电子书的传播与阅读方式基本与漫画类电子书相一致,都是以图片作为基本的传播媒介和阅读对象而受到用户的欢迎。在文字类电子书中,最受欢迎的是手机小说,手机小说在日本中学生群体中也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目前手机小说的市场规模维持在30亿日元上下。这其中,以校园为背景的浪漫喜剧小说又最受校园女生的欢迎。日本最大的手机小说网站是Maho i-Land(意为“神秘岛”),该网站目前已经拥有了100多万本在线图书和600万名注册用户。
发展中的问题:版权保护 书店变革
在不规范的电子书市场上,日本一些电子书商往往私自选择一些纸质书进行数字化,为个人用户提供电子书订购服务,一本电子书收费从几十日元到几百日元不等。这类业务大多处于日本版权法的灰色地带,因为在日本,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如果将个人的图书数字化或复印图书用于个人目的并不违法。许多公司利用这一法律界定上的模糊性,向用户提供“个人客户订购服务”,其合法理由是代表个人转换电子书。但事实上,这些电子书却往往通过“个人客户订购”的形式,流向了难以计量的群体用户。这种交易形式,在还不规范的日本电子书市场上,已经演化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和商业运营模式,给传统出版社维权和法庭取证带来了极大困难。对此,有研究者认为,应该对相关法律进行调整,以详细说明复制图书和将图书数字化的类型与种类:如果是个人复制图书给自己使用可不算作违法,但如果由第三方来帮助个人复制并收取费用,则应算作违法,理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管制和处罚。
同时,在电子书的冲击下,日本的图书销售体制开始动摇。传统出版社提供给作者的报酬只有版税的8%到10%,而电子书提供商付给作者的报酬则高达电子书价的50%-70%。如果电子书商越过出版社直接和作者签约,那么出版社在新的版权交易机制中将面临着被架空的危险。按照现行的日本法律,唱片公司、电视台等媒体和企业享有“著作邻接权”权利,能够拒绝所推出的产品上网,并要求违约者等价赔偿,但出版社却不享有这项权利。这意味着一旦作者越过出版社直接与电子书商签约,那么留给出版社的解决办法则只有协商,而无法进行违法责任追究。事实上,这一缺陷正导致越来越多的图书作者越过出版社,直接与电子书商进行图书版权的买卖和交易。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发展现状 机遇 挑战
一、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的定义
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具体说来,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长期信贷市场,但人们通常讲资本市场视同或侧重于前两种市场。
2.资本市场的特点
资本市场的特点有:交易期限长;交易目的主要是融通长期投资性资金,充实物质资本;资金融通规模大;流动性差,风险大而收益较高。作用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积累物质资本;促进资本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传导信息。
3.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历了起步和成长阶段、形成阶段及规范和发展阶段,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沪深两个交易所由地区性的交易所成为辐射全国的交易所,区域性的交易中心开始形成,初步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交易品种的格局。同时,资本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交易品种逐步增多,资本市场逐步国际化。我国资本市场当前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二、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研究
1.证券交易所
要了解资本市场的两大组成,必须先明确证券交易所的概念。在中国有两大证券交易所,分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本所业务规则和制度;接受上市申请以及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的进行;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控制;及时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总的说来,证券交易所是集中进行证券买卖的场所。
2.股票市场
资本市场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的股票市场,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份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从而迅速集中了大量流动资金,实现了生产的规模经营;而社会上分散的资金盈余者则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股份公司,用来谋求财富的增值。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有四个明显特征:风险性和收益性、责权性、流通性与无期限性。在中国,存在着一些特有的股票分类,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以及A股、B股、H股和N股。其中A股是由中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3.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又一组成部分是债券市场。债券也有其一定的特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债券流通市场又可细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买卖债券形成的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证券交易的中场。场外交易市场的主体是柜台市场,许多证券经营机构都设有专门的证券柜台,通过柜台来进行债券买卖。在柜台交易中场中,证券经营机构既是交易的组织者,又是交易的参与者。目前,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即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
4.我国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资本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资本市场需要抓住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当下,全球经济失衡,便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的过程,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必然会因此获得相应机遇,我国资本市场尤其如此。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我国风险溢价较以前有所降低,这使得其他国家更倾向于投资中国,这有助于他们的金融资本分散投资风险,使他们的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借此,我们可以提升国际地位。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促进中国资产重估,使得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将推动A股市场稳步上涨,促进投资、金融的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需要应对挑战。第一,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引进外资,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加快市场的开放是必须的,但这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杜绝一些外国投资者利用其丰富的反监管经验进行的违规操作。第二,我国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而此时大量承接国际金融资本,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我国的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在面临如此大量外资涌入的情况下,应当夯实基础,稳步发展。
为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深入研究市场规律,加快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改革,加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的建设,增强资本市场的文化建设,扩大融资规模,大量吸引外资,稳定地发展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
[2]baike.省略/view/10107.htm.
[3]baike.省略/view/165243.htm.
“安全陷阱”与欧元区长期增长停滞
期权创新催生中国衍生品市场新生态
中国股权众筹现状与未来发展
私募市场监管制度发展的评析与借鉴
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推动境外机构投资
创新建立交易平台助推多层次债务资本市场建设
第三方支付未来之路:颠覆从支付开始
中国众筹行业:回顾与展望
从LendingClub看国内P2P借贷平台
资产担保债券的历史与发展
资产担保债券国内实践初探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
禀赋与路径: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
危机与契机: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回顾
破解小贷公司债券市场融资难题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及思考
监管部门与私有部门间的双向人事流动
美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流动性之殇
资海弄潮:不稳定资本流与亚洲生存之道
我国私募债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中美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比较及借鉴
金融危机遗产——我们的知与不知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之进与退
国内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实务及借鉴
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回购交易比较分析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出路在深化市场化改革
走出底部,温和复苏: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展望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职业教育制度对降低青年失业率的作用
抵押贷款融资改革:方案及预算影响分析
美欧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模式探究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策利率体系演变
银行间市场并购债券融资的探索实践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影响因素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
经济周期视角下不同品种债券的表现
金融监管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融资变革
沉重的分母——解析中国的贴现率问题
民营企业中期票据发行利率溢价探究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市政债券市场
美国市政债监管体系及市政主体破产保护
美联储百年——目标、框架和公共责任
中国资产证券化迎拐点市场配套需跟进
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战略与趋势展望
非正规企业的金融包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
走向歧途的美联储——过度模型化的风险监管
内容提要2
ABSTRACT3
第一章绪论4
第一节背景介绍4
第二节文献综述5
第三节研究方法6
第二章制度创新理论7
第一节制度与制度安排7
第二节制度创新的经济理论10
第三节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的发展13
第三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安排15
第一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15
第二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及其缺陷18
第四章风险资本市场有效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25
第一节风险资本市场理论25
第二节风险资本市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31
第三节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38
第五章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度创新49
第一节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评介49
第二节培育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目标模式及策略54
结论与展望61
参考书目62
后记64
内容提要
风险资本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求得发展的时候,人们却忽视了风险资本市场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又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种制度的创新。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在风险资本注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探讨它是如何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文章最后对目前中国的风险资本市场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培育中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对策,以便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背景介绍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强烈的创新冲动和专业化技术,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成为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因此,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各国科技政策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社会、经济、金融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基础,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
卓迈国际集团、财富指数集团是经营网络覆盖欧、美、亚的资深金融服务机构,与众多国际著名证券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此次将欧洲最权威的证券机构介绍给中国企业,是期望最大限度地拉近中国企业与境外证券市场之间的距离,避免中国企业在寻求境外上市过程中走弯路。
卓迈国际集团总裁郭育芳表示,众数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尚不易在国内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由于欧洲资本相对过剩,欧洲投资者非常看好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但是,由于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及整体法制环境与欧洲的不同,欧洲资本同中国企业增长之间的天作之合在操作过程中常有落差,加之大多数国内企业家对欧洲资本市场不熟悉,导致很多企业望而却步。“’07欧洲资本市场中国论坛”就是要为中国企业能成功地跨入欧洲资本市场搭建一个桥梁。
前来中国参加本次欧洲资本市场中国论坛的均为欧洲资本市场的重量级权威机构。其中,德意志交易所是全球销售收入、税前利润和市值规模最大的交易所集团;巴德银行是在欧洲拥有领导地位的证券交易银行;德勤会计事务所是全球最大的集审计、税务、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于一身的专业财务企业;而百达律师事务所则是一家为众多行业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据悉,本次欧洲资本市场中国论坛上,德意志交易所上市发行部中国事务主任亚历山大・封・普瑞辛伯爵、巴德银行企业融资业务部主任史蒂芬・霍克, 阿姆斯特丹证交所期货市场前主席中欧龙升基金投资委员会主席杜欧富先生,以及财富指数资本集团北京公司副董事长张朝元等面对中国企业发表了具有针对性的欧洲资本市场介绍和具有引导性的上市策略演讲。
财富指数资本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黄山说,本次论坛全面系统地向与会企业介绍了欧洲资本市场的各类融资产品及上市程序,并且同有意上市的公司进行一对一的洽谈,针对公司具体情况详细解答了相关上市要求、条件、程序以及投资者关系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本次论坛之后,财富指数资本集团和卓迈国际集团还将会同欧洲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国际金融同行等连续举办相关活动,旨在向中国企业全面介绍欧洲资本市场。
【关键词】甘肃省;资本市场;资源;创新
一、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在2006年初至2010年中期的四年半间,甘肃资本市场共募集资金(含以股份认购资产)224.6亿元,约占甘肃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募集资金总额的百分之七十。5家企业完成了IPO,6家企业进行了再融资,酒钢宏兴、国投电力和亚盛集团成功实现整体上市。甘肃省上市公司总资产和总市值分别从2006年的526亿元和33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474亿元和1296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3%。甘肃省证券交易额从2006年的88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790亿元,增长557%。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甘肃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偏小,市值偏低,整体盈利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31日,整个甘肃省只有22家上市企业,全国上市公司一共1898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16%,尚不及东部某些县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时,股本的规模小,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74362亿元,甘肃上市公司市值为692.74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0.25%。
二、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避免了企业对银行部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企业多样化融资渠道,也形成了企业比较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小财务压力,形成企业稳定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要求。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使政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资本市场管理,有助于保证资本市场公平竞争及有序发展。(2)资本市场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企业在现代环境中提高竞争力的核心,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期限长,规模大,风险高,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其发展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资本市场帮助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步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目的。(3)资本市场通过其定价机制,使企业不断改善管理,加强创新。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功能,迫使各类企业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水平,规范运作,乃至成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的排头兵。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才能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或者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资本市场有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者,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灵魂。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层面的影响必然通过对企业家的影响来实现。所以,企业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体制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展;另外,根据委托理论,企业所有者为了使人也就是经理人尽职尽责,往往会采取激励措施,大多数的激励措施就是赋予经理人股票认购权,所以,出于种种利益考虑企业家会尽职尽责;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评价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评价经理人的工作业绩。(5)资本市场有助于确定企业价值。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四个阶段。目前被大众认可的主流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等于企业的股权价值加上债权价值。一般情况下,我们假定,企业的债权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而股权价值等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只有融入资本市场才能确定其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理念是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考虑了时间价值。
三、目前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
(1)企业上市成本高。企业上市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家对企业上市的要求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上市仍然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同时,企业上市手续复杂严格,企业为了准备上市将要做许多准备性工作。(2)信息披露的风险。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财务报告和临时公告,企业一方面在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风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高额的披露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企业的重大损失。并且在公开信息的同时,企业也将面临着公司的商业机密被暴露。
四、建议
第一,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只有上市才能融入资本市场,才能体验资本市场的巨大浪潮,资本市场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后盾为企业发展提供“血液”,资本市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更多的企业融入资本市场,才能更快的实现企业向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甘肃省上市企业偏少,但是甘肃拥有众多上市优势,上市前景广阔,所以,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势在必行。第二,加强政府的指导。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要转变其自身职能,由行政干预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存在着很多的资源优势,由于,众多企业领导思想狭隘,出于短期利益考虑,他们选择远离资本市场,所以,政府要发挥宣传和服务的作用,让企业上市,融入资本市场这种观念深入企业领导的心中,真正实现让甘肃优势资源走向资本市场。第三,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资本市场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最佳场所,它总是把资本、资源,投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及其他优良载体,特别是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为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和机会。甘肃省具有众多的优势资源:在有色金属、油气、煤炭、风光电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中药种植、农业产业等方面有区域性资源优势,在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文化传媒以及煤电产业等方面有一定产业优势。这些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可以筹集资本、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参 考 文 献
[1]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大公网.甘肃省金融办金融三处石海龙副处长在促进科技与金融推介会上的讲话.2011-7-9
[3]证券时报.甘肃证监局副局长:全面建设小而精有特色资本市场.
2010-11-25
[4]马海涯,李琦.甘肃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06/12
[5]吴瑞祥.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技术的影响研究[M].2011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关键词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两市场间以及两市场内部均存在发展不均衡。首先,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看,由于采取了“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政策取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规模、市场主体、市场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相比之下,货币市场的发展则大大落后。其次,从货币市场自身的发展看,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各子市场的发展也缺乏均衡性,表现为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较为迅速,而票据市场、短期国债市场与其他市场相对缓慢。以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为例,虽然目前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已由1997年的7.5%上升到了2002年的18.9%,但是基本都是中长期的,1997年以来发行的25 711亿国债中只有200亿是2000年发行的1年期短期国债,所占比例不到1%,而发达国家短期国债占全部国债的比重一般为40%~50%。第三,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来看,存在着“强股市、弱债市,强国债、弱企业债”的结构性非均衡。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发展慢于股票市场,如2002年末我国股票总市值为37 5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6%;国债(包括凭证式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未到期余额为34 91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1%,而该比值在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为106%,在亚洲市场经济国家为86%。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非均衡性,企业债券在整个债券市场中所占的规模一直很小。
2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2.1 货币市场发展非均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短期融资功能以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功能。由于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具有敏感性高,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利率变动的特点,因此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场所。但是,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十分滞后,且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使其作为政策市场的功能远未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首先,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冲击力强且能否发生作用还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居民等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一般认为不适合作为一种调节手段经常使用。其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和再贴现条件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为,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然而,再贴现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完善而发达的票据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央行改革了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并连续下调再贴现利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票据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票据市场业务量小、票据市场工具单一等问题,同时由于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商业票据使用不广泛、再贴现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中央银行难以利用再贴现政策发挥对货币进行调控的作用。第三,中央银行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应主要是在国债市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上,但如前所说,我国国债品种不多且短期国债数量较少、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同时持有大量国债的商业银行将国债视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出售,市场交易不旺,使中央银行难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基础货币的供给;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较少、市场规模偏小、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也使得外币公开市场操作难以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2.2 资本市场发展非均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影响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导致货币政策的影响对象多样化和实施过程复杂化,使现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效力减退,并因此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又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资本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均衡,使得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受到了各种制约。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在股票市场存在的上市公司素质不佳、发行过程中的过度包装甚至欺诈行为、市场参与主体缺乏机构投资者、股市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使股票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从而使证券价格的变化影响银行、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而影响投资、消费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难以实现。目前股市所产生的通过“财富效应”刺激需求的功能也十分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2.3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两种机制各自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而且受制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资金只有在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使两个市场保持高度的一体化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质性客观上要求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必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与渗透,而人为地分割两个市场只能导致市场价格机制及资源配置机制低效率甚至失灵。由于我国自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后一直采取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因此自1997年6月商业银行从证券交易所退出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建立以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情况严重,资金在两市场间流动手段受到严格管制。由此造成了市场间的资金流动困难,从而使两个市场形成的利率及收益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法准确、迅速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无法形成基准的利率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有机相连的利率结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
3 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进一步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结构,使其逐步发展为存款机构之间调节短期头寸的主要场所。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从引导和规范我国商业信用入手,培育和发展规范化的商业票据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创造市场运作条件。增加短期国债品种,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完善的短期国债和外汇市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开放,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汇率对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和货币供应的影响增大,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替代资产经过金融创新后也将充实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中,因此公开市场业务会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其运用的市场也需要相应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快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间的融合,最终建成集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国债市场于一体的统一的货币市场。
3.2 调整资本市场结构
在培养优质股票市场主体,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的同时,还要加强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改变目前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一方面应取消企业债券额度管理,放宽对企业债券的期限、种类、利率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要丰富债券种类,增加企业债券类型。在进一步实现资本市场的融资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改变目前上市企业以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为主且不能市场淘汰的状况,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更富有效率的产业中,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运营效率。
3.3 开辟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渠道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存在必然联系,是资金流动性的一种客观规律。为了增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联性,使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协调运作,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需要有条件地使银行与证券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互相融通,适时建立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目前,我国银行资金主要通过股票抵押贷款等渠道少量进入资本市场,即使这样,由于理论上存在误区和认识上的不足,也没有真正做到两个市场的对接。因此,目前首先应该着眼于现有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将资本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其次,进一步扩大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数量,完善股票质押贷款办法,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的国债回购市场;再次,优化银行资产结构,开展个人质押贷款。
3.4 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
首先,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关注以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稳定。应适应新形势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大如服务产品、信息产品、房地产产品等在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重,并适度考虑资产价格水平。其次,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传导效应,央行也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具有稳定性、可测性、可控性和即时性等一系列特征,作为资金价格,能够通过资金供求双方不断变化的交易及时地反映出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较好的操作目标。随着经济的市场化、货币化及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利率、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将加强,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利率弹性的增大,中央银行适时地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
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
策[J]. 财经问题研究,2001(7)
3 齐晓安,赵春晓. 入世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