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6:57: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社交网络属性 电子商务 消费者信任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国内网上交易的不诚信甚至诈骗行为也不断增多,诈骗手段也日趋高端,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良好运转带来较大困扰。目前,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因素。同时,目前新型网络技术和社交网络服务已在全国范围不断扩散,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可以实现社交互动,不断促进电子商务活动的社会化。社交网络的目的在于利用社交网络属性来推动网络消费和商品传播,提升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体验,提高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在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良性利用社交网络中的各种属性,积极为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服务,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致力于挖掘社交网络中的多种属性,分类研究这些社交网络属性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为以后更深层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模型框架及理论假说
根据Sultan的观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既存在一定的消费特性,也存在一定的网站特性。在这个层面上,笔者认为社交网络属性可能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Davis在1989年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框架,建立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模型。技术接受模型是以技术接受为基础的,而电子商务平台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信息技术,因此对于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记为TAM)提出了影响信任或接受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它反映了消费者认为使用某个产品或系统促进其工作效率提升的程度;二是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它反映了消费者认为使用某个产品或系统的容易程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文章构建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着重研究社交网络属性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综合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笔者认为网络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程度、网络好友对产品的购买信息、网络好友的消费专业性、网络卖家的沟通能力、网络卖家的信誉程度等社交网络属性都可能影响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网络消费行为。为此,本文将社交网络属性分为网络好友属性和网络卖家属性两类,其中网络好友属性包括社会中的真实好友推荐、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消费者与网络好友的情感交互程度、消费者对社会网络的信任;网络卖家属性包括卖家的交易沟通性和卖家声誉度。根据这些社交网络属性,首先提出8个待检验假说,具体见表1。
实证模型及量表设计
(一)实证模型
基于前面构建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技术接受模型,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检验性的因子和路径分析,验证前面提出的假说是否成立。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可将模型分解为量测方程和结构方程两个部分。其中,量测方程定量反映了潜变量与指标的关系,结构方程则量化反映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潜变量与指标关系的量测方程具体形式如式(1)和式(2)所示:
X=Λxξ+δ (1)
Y=Λyη+ε (2)
其中,X表示由外源指标所组成的向量集;Y则表示由内生指标组成的向量集;Λx衡量了外源指标和外源潜变量的关系,由外源指标在外源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来表示;Λy衡量了内生指标和内生潜变量的关系,由内生指标在内生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来表示;ξ表示由外源潜变量组成的向量集;η表示由内生潜变量组成的向量集;δ为外源变量的随机误差项;ε为内生变量的随机误差项。
衡量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如下:
η=Bη+Γξ+ε (3)
其中,B为衡量内生潜变量之间关系的矩阵;Γ为衡量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的矩阵;ε为随机误差项,反映了结构方程中不能被解释的成分。
(二)量表设计
根据前文提出的社交网络属性指标的相关理论假说,设计问卷调查所需的量表。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本文采用Likert七点尺度量表方法进行设计。对前文提出的因素(社会中的真实好友推荐、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消费者与网络好友的情感交互程度、消费者对社会网络的信任、卖家的交易沟通性、卖家声誉度)分别设计量表项目,假设8个因素的变量名称分别为ξ1、ξ2、ξ3、ξ4、ξ5、ξ6、ξ7、ξ8,因素集为ξ = {ξ1、ξ2、ξ3、ξ4、ξ5、ξ6、ξ7、ξ8}。量表项目以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步骤为脉络进行问题设计,具体为客户对购买需求的认知、客户对信息的搜索、客户对购买信息的对比和最终的产品购买。
“社会中的真实好友推荐”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会同社会中的真实好友商讨欲在网上购买的商品;社会中的真实好友往往能向我提供欲购买商品的有效新信息;社会中的真实好友对商品购买信息的推荐很可能影响我对电子商务网站的选择;我觉得社会中真实好友推荐的电子商务网站往往能带给我更好的购物体验。
“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会同网络好友商讨欲在网上购买的商品;网络好友往往能向我提供欲购买商品的有效新信息;网络好友对商品购买信息的推荐很可能影响我对电子商务网站的选择;我觉得网络好友推荐的电子商务网站往往能带给我更好的购物体验。
“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很有意愿选择好友光顾过的电子商务网站;好友在网站上的交易经验往往能为我提供购买商品的有效信息;好友在网站上的购物经验对我购买商品的网站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好友在网站上的交易经验对我购买商品的决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觉得能为我提供建议的好友往往对该商品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在我决定购买商品之前,经常会向具有购买专业性的好友咨询意见;好友的购买专业性对我购买商品的网站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对我购买商品的决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者与网络好友的情感交互程度”相关量表项目包括:网络好友经常会来光顾我的主页;我也会经常光顾网络好友的主页;我愿意和网络好友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我愿意与网络好友交流自身的隐私信息。
“消费者对社交网络的信任”相关量表项目包括:社交网络好友向我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可靠的;社交网络好友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帮助我;社交网络好友对我的购买需要十分关照;我觉得社交网络中的欺诈行为要比一般网络环境少。
“卖家的交易沟通性”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会经常光顾较熟悉卖家的电子商务网站;我觉得与卖家的良好沟通往往能为我提供购买商品的有效信息;在我购买商品之前,经常会与卖家进行商品信息的交流;我能在与卖家的沟通中获得积极体验。
“卖家声誉度”相关量表项目包括:我会经常光顾声誉度较高的卖家的电子商务网站;我觉得声誉度较高的卖家往往具有更多的客户购买量;我经常会对比卖家的声誉度;卖家的声誉度对我购买商品的决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社交网络属性的消费者信任为研究变量(η),以消费者的态度和购买行为为切入点进行项目设置,最终构建量表项目如下:网络好友对商品的购买建议是值得信任的;网络好友的购物经验能增进我对卖家的购买信任度;我经常会选择和购买网络好友为我推荐的商品;社交网络好友的购买参与往往能进一步提高我对卖家的信任度;与网络卖家的社交沟通能增进我的购买信任度;声誉度较高的卖家往往是值得信任的。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搜集
本文主要针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平台的消费者购买信任进行研究,考虑到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用户基本以年轻人居多,因此本文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年轻人群体。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最终回收问卷208份,根据问卷提供信息对问卷进行删减,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3.17%。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使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交网络属性及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情况,从而使本文的实证结果更具实际意义,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SPSS软件,根据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所有变量的信度均高于标准信度有效值0.7,这充分反映了本文收集的数据是可信的。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同一变量下问卷项目的最大载荷都具有聚积性,而且任意变量相对其他不同变量的最大载荷均超过0.5,不存在变量横跨的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设计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
(三)实证分析
利用Lisr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估计,以量表项目为观测值,8个反映社交网络属性的因素为潜变量,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度为因变量,构建式(1)、式(2)中外源潜变量组成的向量集和内生潜变量组成的向量集如下:
(4)
η=(0.82,0.84,0.71,0.76,0.78,0.84) (5)
根据变量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见表2。由表2的拟合程度数据可知,本文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能够较切实际地反映社交网络属性与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
下面对前面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设定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标准为0.05,即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达到1.96以上,则假说显著成立;路径系数的弱显著水平标准为0.1,即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达到1.64以上,则假说为弱显著成立。由Lisrel软件得到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除了客户与网络好友的情感交互程度这个变量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路径不显著之外,其余7个变量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路径都为正,且通过一定的显著性水平,因此真实好友推荐、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消费者对社会网络的信任、卖家的交易沟通性、卖家声誉度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度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真实好友推荐、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消费者对社会网络的信任这5项指标来源于社交网络中的买家与买家,卖家的交易沟通性、卖家声誉度这两项指标来源于社交网络中的买家与卖家。综合实证结果,社交网络各项属性总体上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卖家都要注重社交网络这一重要平台,争取通过这一网络平台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交网络属性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交网络各项属性总体上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社交网络属性中尤其是真实好友推荐、纯粹网络好友的推荐、网络好友的交易信息、网络好友的购买专业性、消费者对社会网络的信任、卖家的交易沟通性、卖家声誉度这7项指标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笔者最后从卖家、买家和电子商务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首先,对于卖家方面的建议:
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首先,在与买家的交涉过程中,卖家要本着“人本”观念,积极从买家的角度考虑,从言行上和实际服务上让买家感到购买信息的可信性,让买家对购买的商品有充分的认识,让买家更具有购买安全感,积极博得买家的购买信任。其次,卖家也要扮演买家的角色,不断在社交网络中结交好友,并与网络好友进行友善交流沟通。在与网络好友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卖家自身店铺经营的商品,更应该关注好友对同类型的或可替代性较强商品的评价,扩大卖家对市场的认识面。
积极获取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首先,积极关注店铺各商品的买家评论。根据理论分析联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我们认为消费者的交易经验对提高电子商务消费信任度有重要影响,而交易经验从平时各种交易活动中积聚,因此交易经验与交易后的评价有重要联系。所以,卖家要时刻关注买家评论,根据商品的评论性质来改进商品质量和服务。其次,卖家应主动咨询周边朋友,为完善产品经营服务质量和提高电子商务消费信任度提供更多的建议。这样的行动不仅能使卖家更直接地获得有效改进方案,也能通过周边朋友的宣传获得更广泛的购物信息来源。
诚信经营,优化服务,努力提高声誉度。由于买家在购物之后会对商品进行评价,因此卖家的声誉度是衡量信用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卖家在网络经营活动中应尽量避免不公平、不诚信的交易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尽量提高消费者对自己的满意度。若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一定冲突,卖家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积极联系买家,留住老客户。
其次,对于买家方面的建议:
提高警惕,安全网上购物。首先,买家要本着严谨购物的心态,积极查阅信息,获取各种诈骗手段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做到网上购物保持公平。其次,要对商品及价格有充分的认识,切不可贪小便宜而尽量购买廉价商品,否则很可能既损害与卖家的关系,又无法获取满意的解决办法。再次,积极与好友洽谈购物安全防范经验,提高自己对安全购物的感知能力。
文明社交沟通,获取有效信息。第一,积极在社交环境中结识益友,并与好友进行多方位交流沟通,促进自己的购物经验提升;第二,在购物前积极与卖家进行沟通,有效了解所要购买商品的更多信息;第三,获取良好的购物经验,要积极与好友分享,不但可以增强好友购物经验,还可以通过交流升华经验。
最后,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方面的建议:
积极规范卖家声誉度。根据目前的交易平台状况,制定分层次的金额等级,若交易者守信完成交易,可获得额外信用分,反之则扣除相应分数。进一步规范交易失信处理机制,采用“快升慢降”的方法约束交易失信行为。
完善第三方交易机制,提高交易安全性。由于消费者可能有一部分金额储存在支付平台内,因此电子商务平台要加强支付平台的安全机制,谨防盗骗行为。完善支付平台相关法律,使消费者的“电子货币”有安全保障,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Sultan F,Urban G.L,Shankar V. & Bart I.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rust in e-Business[J].Working paper,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IT,Cambridge,MA,2002
2.Davis.F.D.,Bagozzi,R.P.,and Warshaw,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
3.李萍.C2C电子商务中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态度的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4.武星星,苗维亚.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网上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
关键词:绿色建筑;舒适性;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5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表明,绿色建筑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由于绿色建筑由于采用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其初始投资成本高要比传统建筑高5%~10%,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举步维艰。绿色建筑建设的盲目:一是盲目追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高档次、全覆盖,造成系统完成后不能够充分利用或置之无可用,导致投资的浪费;二是开发商追求建筑的销售过程中的“卖点”,各种智能化系统都要上,但都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达到满足实际的应用效果。而绿色建筑的首要目标是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它不一定是豪华的,但必须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是低能耗的。同时,人居委提倡的绿色节能建筑理念是“首先要解决的是舒适度”。
二、国内外现状
从国内外关于绿色建筑评级标准来说,各国关于何为绿色建筑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系统)、绿色建筑挑战(GBC),美国的LEED等,我国《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要求的重点,比较偏向于对外界环境冲击的考量,包括在环保与能源资源方面的要求,此部分可与先进国家相媲美。不过,在室内有关居住环境方面的要求着墨较少,尤其是室内空气品质部分,国内目前的状况有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在绿色建筑评估手册内尚未有较具体的规定,并且各国关于舒适性方面的评级标准,除了澳大利亚是消费者都可以去判断是否是绿色建筑外,其他国家均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判断的。
三、文献综述
从文献方面来说,有个误区是把热感觉和舒适感视为统一概念,只考虑了有关热感觉方面的因素。近来研究表明,除热因素外,眩光、噪声、空气新鲜度等都对人体舒适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热舒适仅仅是人体总体舒适感的一个方面。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有关舒适性指标被提出,如著名的PMV等。但大多数指标只适用于温湿度环境大体处于稳态的人工室内环境,对于非稳态占主导地位的室外环境并不一定适用。也有采用标准有效温度SET3作为室外舒适性指标进行动态的热舒适性研究。由于室外环境的复杂性,至今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还不多,没有全面考虑生理和心理的因素。
综合以上,缺乏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去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给消费者提供了他的舒适性,并且他愿意为享受的舒适性买单。
四、目的
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性,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但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消费者认为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
五、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的建议
目前,国际上所倡导的绿色建筑,除了强调对外界的环保,要求从建筑本体中,寻求一种低成本、建材可回收,且在建造过程中,对地球环境影响最低的建筑方法之外,也同时要求能兼顾到室内居住环境的品质,包括居处的舒适性与健康需求等。由国内所颁布的针对绿色建筑评估的七项指标来分析,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要求之重点,比较偏向于对外界环境冲击考量,包括在环保与能源资源方面之要求,此部分可与先进国家相媲美。不过,在室内有关居处环境方面的要求着墨较少,尤其是室内空气品质部分,国内目前的状况有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在绿色建筑评估手册内尚未有较具体的规定。一般人平均每天约有八成的时间在室内活动,基于室外噪音问题,以及装设空调系统后,节能的考量,现代的大楼都很重视气密性。由于室内使用的装修与粉刷材料,大多属于化工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气体,但是所有这些评价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热感觉和舒适感视为统一概念,只考虑了有关热感觉方面的因素。
关于室内舒适性,其形成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呼吸性的护结构系统;中央新风系统(无灰尘污染);空气净化系统;考虑过敏患者的舒适性;为客户单独提供的健康计划和室内温度指标;室内防辐射系统。
时间节约舒适性指标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自动窗户玻璃、立面清洁系统;地面自动清洁系统;建立厨房清洁计划;设立墙体内换洗衣物投掷井;中央除尘、吸尘系统。
智能舒适性指标包括:自动防盗门装置系统;自动警报系统;语音对讲系统;利用再生能源的供热系统;网络、电话、电子设备集成系统。
休闲舒适性包括:阳光房;桑拿房;室外休闲区;冬天花房、及其他按个人需要。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包括: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其他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如英国的建筑研究机构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的环境评估工程(EVE)和能源与环境设计向导(LEED);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加拿大的建筑物环境性能评价准则(BEPAC)和绿色建筑挑战(GBC);英国等国家的可持续项目建设与评价(MFI)、日本政府和学术单位建立的日本地区建筑环境综合评估指标(CASBEE)等。在我国,目前已有的评估工具最新的有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10月份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为《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供评价标准的于2006年6月份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另外,还可以借鉴的评价体系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香港地区建筑环境评估法》等。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消费者角度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模糊数学是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的,它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事物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所谓模糊性事物,是指那些边界不清晰的事物,这种边界不清是由客观差异的中间过渡性所引起的划分上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世界上的万物千差万别,形形,除了确定性的事物或者概念外,更广泛的是不确定的事物和概念。将模糊理论用来解释这些问题,随着各评判函数系数的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建筑师、建筑热物理工作者、空调技术人员等多学科专家合作的结果,使得这种模糊评判更加合理化。
所谓模糊评判,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因素较多、相互影响难以定量确定的情况。模糊综合评判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给出备择的对象集:X={x1,x2,…,xi};②找出因素集:u={u1,u2,…,un};③找出评语集:v={vl,v2,…..,vn};④确定评判矩阵R;⑤确定权矩阵A;⑥由A・R进行评判,按序择优,得评判结果。
其中,根据确定的因素集u将权重集表示为:A={a1,a2,a3,a4…}。其中,1为u1的重要性系数;2为u2的重要性系数;3为u3的重要性系数,等等。具体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德尔斐、专家调查法和判断矩阵分析法。前两种主要是考虑专家的意见,后一种是考虑居住者的意见,各有利弊,应当针对具体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
六、结语
本文旨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关注绿色建筑的舒适性,只有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消费者才肯为此买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导则[J].住宅科技,2006.4.
[2]王有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点[J].建筑科技,2006.7.
[3]王长庆,龙惟定.绿色建筑技术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5]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Homepage,available at bre.co.uk,2004.
[6]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3.22.3.
[7]杜楠,吴贤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L.巴赫基著,傅忠诚译.房间的热微气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范存养.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及其实际应用[J].暖通空调,1993.3.
[10]沈晋明.西德人体舒适性研究概况[J].暖通空调,1993.4.
[11]许钟麟.空气洁净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Hancock P A,Pierce J bined effects of beat and noise on human performance.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 Jaurnal,1985.46.
[13]俞峰,沈建海.浅谈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管理.
[14]袁旭东,甘文霞,黄素逸.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
[15]唐蕾,千桦.室内视觉环境的舒适性研究(8点)[J].室内外环境设计,2005.2.
[16]钱玮,唐鸣放,郑怀礼.城市户外热环境的舒适性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
[17]朱岳梅,姚杨,马最良,刘京.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模型的建立[J].建筑科学,2007.6.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我国外汇储备增幅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双变量VAR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因果检验和脉冲分析,从而分析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证明外汇储备增加是导致我国CPI上涨的原因,而CPI的上涨不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从脉冲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在之后1-8个月内对物价水平上升产生助推作用。
关键词:外汇储备 消费者物价指数 VAR模型 脉冲分析 方差分解
引言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迅速增长,特别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贸易出口量的加大,外汇储备由2000年的 1655.74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11年的31811.48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也随之增长,最终导致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物价的上涨。目前,物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我国的突出问题,2011年我国的CPI涨幅为5.4%,广义货币M2为725774.1亿元,同比增长19.7%。物价上涨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国内市场因素,又有外部冲击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
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对物价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许涤龙(2010)通过研究证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上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货币发行量的影响较小;孔立平、朱志国(2008)利用货币数量理论研究了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赵英军、陈丽芳(2007)对我国外汇冲销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指出在长期中外汇储备与物价上涨具有协整关系;崔连翔、张莹(2012)通过协整检验证明了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在短期内是有限的。从以往的研究结论来看,外汇储备增长在长期对物价上涨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利用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对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的促进作用及贡献度进行分析。
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的传导机制
通常而言,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发行来提升物价水平的。由于我国近年来贸易顺差较大,过高的外汇储备导致了我国外汇占款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基础货币量,根据货币价值理论,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中的货币总量和社会总产量决定的,货币量的增长的速度超过社会总产出则必然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本文构建货币数量模型来分析外汇储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货币的需求公式分别为:
(1)
(2)
其中,P代表一国或地区内的物价水平,Y为国民收入总量,F代表外汇储备数额,D代表金融机构贷款,对(1)、(2)式取对数并对时间t求导得:
(3)
(4)
其中r为外汇储备占货币供给的比率,η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可表示为:
(5)
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可得:
(6)
根据上式可以看出,外汇储备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正向关系,因此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可以看出产出增长率与物价增长率存在负向关系,即一国GDP增长率的提高会降低该国的物价水平。
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与说明
本文通过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2008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FER)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的月度数据。文章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FER和LnCPI ,以便消除异方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样本数量57。
(二)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判断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对LnFER和LnCPI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发现LnFER和LnCPI都是非平稳的。于是对变量进行差分,并记作d.LnFER和d.LnCPI ,结果证明在差分后两个变量d.LnFER和d.LnCPI均实现平稳,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 VAR模型和协整检验
模型阶数的选择对于VAR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大影响,VAR模型的结构与变量个数和最大滞后阶数的选择相关,本文参考AIC、SC最小原则条件,通过软件对模型阶数进行反复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3期AIC最小为-12.8667,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期确定为滞后3期,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LnFER和LnCPI的VAR模型,如下所示:
(7)
从(7)式中可以得知,滞后一期的LnFER增加1个百分点则会提高LnCPI上升0.14个百分点,外汇储备的增长会推动物价水平的上升。为了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长期关系,本文对变量进行Johnso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模型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所以LnFER和LnCPI之间存在着至少1个协整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检验模型中的LnFER和LnCPI之间存在何种因果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LnCPI 排除LnFER为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0,因此可以得知LnFER是LnCPI的格兰杰原因,且完全通过统计分析,即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推动物价水平的上升的原因;但是LnCPI不是LnFER的原因,即物价水平的变动不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这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五)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
综上所述,LnCPI 和LnFER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且一阶差分数据平稳,可以进行脉冲分析。本文通过Stata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本期给LnCPI一个冲击,会促进物价不断上升,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并在之后8期内均为正值,这说明了通货膨胀一旦产生就会促进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而如果在本期给LnFER一个冲击,也会促使物价不断增长,在第4期后逐步稳定,因此外汇储备的增长会促进物价水平上涨。为了说明外汇储备的增长对物价水平上涨的解释力度,本文对LnCPI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表5可以看出,在第一期时LnCPI对自身的贡献率为100%,而随着预测期增多,贡献率不断下降,在第6期到贡献率最小为70.3%,而LnFER对物价水平的贡献率第一期为12.2%,从第二期开始平稳并保持在24%左右,这说明外汇储备的增长对物价水平上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即外汇储备的增长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的原因,且外汇储备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变动具有较高贡献度,通过脉冲分析可以看出对外汇储备一单位的冲击,会导致物价水平在之后的几个月内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的影响较显著;而通胀一旦产生则会推动物价持续上涨,因此政府要加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和公开市场业务,利用外汇冲销等政策工具降低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izenman Joshua,Marion Nancy.The High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he Far East: What's Going On? [J].NBER Working Paper,2002
2. Aizenman J,J Lee.International Reserves: Precautionary Versus Mercantilist Views,Theory and Evidence[J].NBER Working Paper,2005
3.曾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9)
在数字时代下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才开始真正做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消费者网上购物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权力与自由。特别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他们的商品,不受地域限制。正因为如此,在21世纪各类营销中网络购物发展最快也是最有前景的领域。但要真正做到数字时代下个性化营销,还需要深入认识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 数字时代下营销特别注重消费者在购物前的心理活动。一般认为它分为三个阶段:需求确定、购前学习和备选评价。面对数字时代可以理解为三种主要信息活动: 1.浏览:即需求的确定。它是非正式性的和非目的性的信息认知,有关信息可能成为购买动机的诱因。这时候,消费者浏览的目标网站大多是自己经常登录的熟悉网站,当然他们也可能是漫游式的在网上游荡,一旦发现有自己的兴趣点便会收藏或订阅。 2.搜索:即购前学习。它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和收集特定的品牌和商品信息。搜索时消费者要从搜索结果中访问众多不同的信息源,其有效性依赖于关键词以及其他搜索路标。搜索中收集到的信息有助于消费者达到发现某一品牌、某一商品的更多新信息。 3.比较:即备选评价。它是在大信息量的信息集里对特定信息进行判断,从而达到品牌比较和商品比较的目的。实际上比较已属于信息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性较强。现在有很多电子商务的平台网站和部分门户网站已经开始提供商品和品牌比较的功能,而这种实现比较的个性化需求恰恰是传统信息媒体难以做到的。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与数字化媒体快速演进,它对企业理解新兴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新的规则与趋势每天都在涌现,如果经营者忽略或淡视这些新兴潮流的影响力,那么企业或商家很难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时代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有什么新的变化呢?最新的调查发现数字化时代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有了新的趋向:(2012) 1 消费者自我价值认识日渐提高,购买决策的自主性更强
消费者为自己打算,对于自己的价值认识不断提升。他们对于企业营销有所了解,不再总是相信品牌向他们灌输的信息内容。在消费心理方面,网购的消费者正在变得更有主见、更易怀疑。大多数消费者表示网络上第三方发表的评价比品牌厂商自己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同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我的需求与感受和别人有很大不同,在选择品牌与产品时,我会更有主见,较少听信品牌厂商的宣传介绍。另外网购消费者们更加注重对信息“真实性”的把控,而不再唯听厂商自我宣传,消费者会经常查看与关注那些由真实用户发表与分享的产品使用体验与回馈,据此全面了解从不同管道得到的各种品牌/产品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消费者认为会更加真实和可靠。 2 消费者购买的自主决策意愿更加强烈 面对数字时代,消费者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企业的营销策略会干扰他们的消费决策,甚至有时会发起一场“对抗营销”的讨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如果一个品牌厂商不断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来试图影响或改变我的想法,那么我会感到厌烦并有逆反情绪的。在消费行为方面,消费者会花些时间与心思去琢磨品牌厂商通过各种广告到底想要传达给我什么样的信息,消费者会在“看电视或上网的时候尽量避开广告(如换台、关闭广告窗口、做些别的事情等)等。
今天消费者已经被各种工具“武装”起来,现在科技就在消费者兜里或包里,令他们可以与大量的信息实时相连,厂商、零售商们相对于消费者的竞争优势正在大幅削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非常乐于使用科技产品/服务(如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等)来获取信息,帮助自己做出“聪明”的购买决策并认为如果没有尽力对品牌/产品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比较就做出购买决定,通常会有一定的风险。大多数消费者会查看与比较同一产品在不同销售渠道(如网店、大卖场、折扣店、品牌专卖店)的价格,在外出购物时,他们会借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帮助查询或确认相关的产品/服务信息(如价格比较、店铺推荐等)的行为、活动。 3 消费者自我表达欲望更强,注重实时联系与信息分享
消费者生成海量、自发、不受限、非结构化的评论与信息,通过这种行为与方式,消费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现在相互联系,拥有群体的力量与权利。今天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如果其他人对我所分享的经历与体验予以关注或有所受益,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并愿意分享更多这一观点,同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与那些有共同兴趣或话题的人建立联系,倾听他们的经验与建议,并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感受。这也意味着企业/品牌不得不改变与消费者沟通、对话的方式,找出与这些“极富经验”的消费者进行有效互动的新方式。无论是营销者还是市场研究者都要力图利用他们的知识,而不是试图漠视或回避,要吸引消费者,与他们进行长期、开放的对话与协作,充分利用消费者分享交流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积极性。 正因为数字化下购物与传统购物的消费者心理有不可比拟的上述三大特点,其消费行为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独特的行为特征:(2011) 1.消费者的主动性。传统销售模式是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的商品流转,信息反馈是消费者-中间商-生产者的间接传递,消费者所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是生产者已经设计制造出来后再通过各种渠道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主要是通过中间商传达到生产厂家那里,而经过这种传递以后信息的滞后、丢失和失真,使得这种反馈对于生产者的作用明显减弱。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消费者可以直接绕开商业流通各环节而与生产者直接沟通。互联网使得产品销售模式变为生产者-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又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消费者一旦对产品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因特网直接反馈到生产者那里,从而让生产者可以直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改造,调整营销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就能对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干预,影响生产者的设计、生产和决策,在购物过程中将会变得越来越主动。 2.消费者购买方式个性化。有关调查表明,网上购物以年轻化、知识化的消费者群体为主,他们在购物消费的同时也在追求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满足,更加重视商品的象征意义,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来获取个性的和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种消费个性趋势的出现,标志着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信息时代新消费主义的到来。数字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者所注重的不仅是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更注重消费与自身形象和个性关系的密切程度,购买的往往是由理性判断和心理认同的个性化商品,乃至要求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3.消费方式便捷化。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新消费主义群体。这一群体消费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要求生产者和供应商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他们不用离开他们的办公室或住所就可以找到有关公司、产品、价格、竞争者等方面的可比信息;他们不必排队等候,而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24小时订购产品;甚至懒得到银行取现,而让商家顺便在支付宝划取相应金额后把现金连同其所购货物带给他,当然前提是要快、便捷。 4.互动性空前提高。随着QQ、MSN等交互平台的崛起以及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消费的互动性已经大大增强。网上购物的互动性,一方面让供应商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让品牌和商品信息传播有了更多样化的途径。近几年兴起的商品消费点评网也是以互动信息为主体,消费者可将自己的消费感受(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与感兴趣者进行分享,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些消费偏好群组,其中也包括品牌粉丝(忠实消费者)群组,他们可在群组中随意地与其他同好者交流消费心得,并且乐于满足个人的角色扮演欲望,成为别人认可或接受的某一消费群组的角色定位。 尽管数字时代下消费者购物虽然具有很多新的特点与优势,但是这种消费模式不可避免地也会让消费者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具体表现为: 1.消费者能否对商家信誉把控问题。商家信誉是网上购物最突出的问题。商家提供的商品信息、商品质量保证、商品售后服务是否和传统商场一样,购买商品后是否能够如期拿到商品,以及商家无法兑现维修和退换货等承诺时如何追究以及能否追究到底等都是消费者所担忧的问题。 2.网络资金安全问题。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对网络安全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担忧,并且也是妨碍网购发展的重要原因。诸如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交易过程中银行账户密码、转账过程中资金的安全等问题。近来越来越多以仿冒网站进行诈骗的网络犯罪新形式,这无疑给网上购物蒙上了另一层阴影。 3.配送责任与配送周期问题。传统购物一般都是现货交易,在选好商品并付钱后即可以直接拿走所购之物,而网上购物就需要一个订货后或长或短的等待送货过程。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物流和快递公司加入竞争,为网上购物的送货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即使同城配送,最快的也需要一个小时,最长的则需要一两天,跨省配送则时间和成本都相应增加。配送成本和配送周期的增加无疑会削弱网上购物成本节约的优势。 4.网上购物的体验问题。网上购物可以解决消费者对商品的视觉和听觉的判断,甚至由于影像的功能还能比现场购买更好地了解商品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可以产生消费者教育的信息统一性。但其缺乏了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体验,那么就会对某些侧重于该方面尝试的商品产生较大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障碍,譬如化妆品和食品,就必须解决好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体验问题才能在网上销售有长足突破。 今天没有人会否认网上购物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零售方式,但不管怎样,目前网上购物热都远远未能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抗衡,它能否在不久的将来超越或全面取代传统购物方式都还是值得怀疑的。上述所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才能解决。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专家 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与品牌管理
【关键词】杨凌地区;超市;新鲜蔬菜;购买行为;Logistic模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饮食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鲜蔬菜早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角色。超市、菜市场、小摊贩、蔬菜专营店等为人们购买蔬菜提供了多种选择。针对杨凌市场消费者超市新鲜蔬菜购买行为进行调研与分析。消费者超市新鲜蔬菜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消费或者其他原因在超市购买蔬菜的一种决策和行动[1]。购买意愿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他是否愿意按产品市场均衡价格购买该产品。购买行为主要由购买意愿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又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意愿越强则越可能产生购买行为。因此对该地区消费者购买超市新鲜蔬菜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特别对购买意愿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此,笔者通过logistic分析法对影响该地区消费者各个相关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将各因素的影响强度具体化、模式化,可以为杨凌各个超市在出售新鲜蔬菜方面提供一定参考,并提出相应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超市为杨凌市场的新鲜蔬菜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获取更高额的利润,使超市蔬菜销售方和消费者实现互利共赢。
一、调研基本概况
共发放问卷170份,其中收回问卷169份,作废问卷1份,被调查者中有男性76人,女性93人。在调查对象中,高学历者所占比重较大,这与杨凌的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学生和教师是杨凌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高学历、高素质必然会对其新鲜蔬菜购买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他们更加注重蔬菜的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和价格的合理性。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家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这样的收入水平在杨凌属于中等水平。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只有极少数。月支出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的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次为1000元至1500元,月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只有极少数。37.68%的家庭平均一周购买蔬菜1至2次,42.03%的家庭平均一周购买蔬菜3至4次,20.29%的家庭平均一周购买蔬菜5次以上。大部分的蔬菜购买者都是随机的在超市购买,除此之外,有30.43%的购买者是通过广告宣传来了解蔬菜销售信息的,其次是通过朋友及邻居的介绍。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于超市蔬菜的新鲜度、价格和质量都是比较看重的,这在我们的调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度,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都把蔬菜的新鲜度和价格列入购买蔬菜时考虑的因素。所以说超市要再蔬菜的新鲜度和价格上多做一些工作。在超市新鲜蔬菜的促销方式中,打折促销是最受欢迎的。对于厂家来说,偶尔的折扣会增大它的销售量,而对于超市来说,蔬菜的打折促销更会使他们的蔬菜更受欢迎。
有46.38%的消费者对于超市新鲜蔬菜的产地都不会在意,40.58%的消费者对此表示无所谓,只有一小部分的消费者对此在意。消费者认为蔬菜管理在服务方面需要完善的占大多数,约为46.38%,其次是在价格方面为44.93%,紧接着是在卫生方面是37.68%。
二、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与解释变量的说明
Logistic回归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有效工具之一。模型中因变量只有两种选择,事件发生与否分别用1或0表示。本研究中,消费者每月在购买蔬菜的花费超过200元划分为强购买意愿,用1表示;花费低于200元划分为弱购买意愿,用0表示。
由于因变量为强购买意愿与弱购买意愿,是一个二分变量,因此选择二项模型即Logistic回归模型较为理想。建立模型如(1)式所示:
其中Xi 为第i个影响因素,p为强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消费者的百分比,B0为常数项,Bi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系数[2],模型引入了以下7个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及建模
将上述因变量与自变量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后步进似然比筛选策略进行变量选择,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0.10,剔除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0.15,最终运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变量x2和x5被筛选掉,说明蔬菜产地及蔬菜包装对杨凌地区消费者购买超市新鲜蔬菜的意愿无明显影响。解释变量x1、x3、x4、x6、x7均通过wald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的Cox & Snell R Square为0.695以及Nagelkerke R Square为0.728,两值均较高,说明方程拟合优度较高;LR=67.70>χ20.10(4)=7.78,故拒绝原假设而接受模型总体显著的备择假设;且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p=0.078,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认为模型整体显著。同时此模型分析的分类能力达到89.9%,故模型拟合得较好。故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如(2)式所示:
(三)模型分析
通过上述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性别,新鲜蔬菜的购买时间,消费者的收入,年龄及学历对消费者对新鲜蔬菜的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消费者收入x4的高低对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新鲜蔬菜意愿的影响最大,进而影响购买行为,每当x4增加一个单位,L值就增加2.416个单位;消费者性别x1对其在超市购买新鲜蔬菜意愿的影响次之,每当x1增加一个单位,L值就增加1.343个单位;影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新鲜蔬菜意愿排名第三的是消费者的学历x7,每当x7增加一个单位,L值增加0.697个单位;影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新鲜蔬菜意愿排名第四的是消费者的年龄x6,每当x6增加一个单位,L值增加0.680个单位;影响消费者在超市购买新鲜蔬菜意愿排名第五的是消费者蔬菜的购买时间x3,每当增加一个单位,L值增加0.532个单位。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前述分析可得,杨凌地区的超市经营者应当主要依次关注蔬菜消费者意下五个方面: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性别,消费者的学历,消费者的年龄以及蔬菜的购买时间。对于消费者收入方面而言,收入越高的群体,对新鲜蔬菜消费越高,一方面是因为该群体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是该群体没有自己直接的蔬菜来源(没有自家的菜园子,与普通农民有一定的区别),因而,超市经营者应该将主要的目标市场定位于较高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于性别而言,鉴于女性是家务的主要操持者,女性对新鲜蔬菜购买与否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因而超市经营者应选准女性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并开展相应促进销售的活动。对于消费者学历而言,学历较高的群体,更懂的营养均衡、健康养生,这个群体对新鲜蔬菜具有较大的需求,超市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鱼较高学历的群体,并开展相关的活动达到促进销售的目标。对于消费者年龄而言,杨凌地区消费蔬菜的群体主要集中于25-55岁,因此超市经营者应将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作为主要的目标群体。对于消费者新鲜蔬菜的购买时间而言,消费者对新鲜蔬菜的购买集中于早晨和傍晚,因此超市经营者可以将新鲜蔬菜的供给时间主要定位于造成和傍晚,这及有利于超市利润的提升,又便利于消费者对蔬菜的购买,实现超市和消费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冲吸钝性解剖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肥胖;胆囊良性疾病;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人群越来越多,并发胆囊结石患病率逐年升高[1]。肥胖患者临床处理困难,易合并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及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为胆囊病变常用的手术方式[2]。术中能否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从三角区内充分游离为手术的关键。基于此,我们采用冲吸钝性解剖法LC术治疗肥胖患者胆囊结石,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9~81岁,平均61.3岁;既往无严重疾病史。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肥胖症。其中急慢性结石性单纯性胆囊炎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化脓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坏疸5例(其中1例合并胆囊穿孔),急性非结石性坏疸性胆囊炎3例(其中1例合并胆囊穿孔),胆囊息肉、胆囊炎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本组40例患者,均有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有程度不等的右上腹压痛,伴反跳痛18例,可扪及肿大胆囊触痛明显26例,Murphy征阳性36例,实验室检查胆红素、转氨酶正常30例。胆红素、转氨酶轻度异常10例。B超提示胆囊肿大,胆囊壁厚28例。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5例。
1.3 诊断标准 肥胖症采用WHO诊断标准BMI≥30kg/m2即为肥胖。胆囊炎标准参考张化武主编的《临床外科学》[3]的相关标准进行,略有改动。依据:①胆囊扩大。②胆囊壁普遍增厚,增强扫描时见胆囊强化明显。对于出现胆囊穿孔、结石等并发症诊断困难者可行CT辅助诊断。
1.4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参考梅京松[4]等的报道进行,略有改动。观察组参考袁和祥[5]等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3 mg。入室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1.5~2 mg/kg,维库溴铵0.08 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常规四孔法操作,选择与腹壁尽可能垂直角度进针,进镜后探查腹腔,分离胆囊及周围粘连,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后,用分离钳薄层撕开三角区前后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浆膜,然后用冲洗吸引器对此区域进行钝性推拔刮吸,冲洗刮吸推拔,如此反复多次,同时反复冲吸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前面纤维脂肪组织。沿肝十二指肠韧带找到胆总管及胆囊管,直视下沿胆囊管走向钝性分离浆膜层、纤维脂肪组织,暴露胆囊颈及胆囊管。随后夹闭切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顺行或顺逆结合剥离胆囊床,切除胆囊,彻底止血后取出胆囊。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患者住院时间及膈下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9.3±16.2)ml,手术时间(83.1±15.2)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7.9±10.1)ml,手术时间(32.4±14.2)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6.2±9.7)h,开始下床活动时间(51.2±9.4)h,住院时间(12.2±3.5)d;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1.5±4.3)h,开始下床活动时间(22.4±9.2)h,住院时间(4.2±2.4)d。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厚,常规气腹针通常难以进入腹腔。选择尽可能与腹壁垂直角度进针,可显著改善腹壁脂肪造成的进针困难。肥胖患者胸腹壁肥厚,顺应性差,耗氧量常高于非肥胖者。此外肥胖患者常合并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肥胖患者Calot三角脂肪堆积突出,易导致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间的关系难以辨别,堆积的脂肪组织质地脆,不易牵拉,易出血,更增加了与肝外胆道区分的难度。
冲吸钝性解剖法具有:①可反复冲洗、吸引,充分保证术野清晰,不易损伤管腔结构。②钝性分离,操作简单,且不易损伤血管,胆管及附近重要脏器。③脂肪组织经刮吸、分离而较易吸出,相对容易的暴露“三管”结构。④无需热传导损伤,操作简单安全,无需频繁更换器械等优点。本组在撕开薄层浆膜后,冲洗吸引器解剖,易暴露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前壁,术中均采用钝性操作,出血少、术野清晰、对胆道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Hyogo H, Tazuma S, Cohen DE. Cholesterol gallstones. Curr Opin Gstroenterol, 2002,18(3):366-371.
[2] 贾红伟,赵松坡,张帆.肥胖体型胆囊结石手术斜切口临床应用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60-61.
[3] 张化武.临床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9.
[关键词] SELDI;吉非替尼;NSCLC;耐药指纹;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05-03
Study on sifting the NSCLC patients suitable to receive gefitinib therapy with SELDI: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ug resistance fingerprint cluster and effect
ZHAO Yun1, HU Shouxi1, PEI Yi2*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2.Shanxi Tumor Hospital, Taiyuan 03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uster of the fingerprin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NSCLC with gefitinib. Methods: 36 NSCLC patients received SELDI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 inspection before treatment with gefitinib, who had observable tumor evaluatio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ook gefitinib for more than one month.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the patients were again divided into 3 groups: efficacy group (CR+PR), stable group (SD) and inefficacy group (PD). The det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ProteinChip 3.2.0 and Biomarker Wizard 3.1 Software, then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uster of the fingerprin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NSCLC with gefitinib. Results: ①Inspected by SELDI, there were obvious cluster on the range ofM/Z: 8 400H+-8 90H+, among this, the fingerprint which the abundance of M/Z: (8 690±30)H+>30%, formed obvious cluster consisted of M/Z: (13 754±50)H+ and (13 900±50)H+ on the range of M/Z: 13 000H+-14 000H+, and M/Z: (6 887±30)H+ was the comparatively clear upside mark, may be regarded as the mark which points out that it will be invalid to cure NSCLC with gefitinib, the criterion to judge it is not suitable to take gefitinib to treat NSCLC. So, we don't propose these patients take gefitinib. ②Inspected by SELDI, there were not obviously cluster on the range of M/Z: 8 400H+-8 900H+, among this, the fingerprint which the abundance of (8 693±50)H+
[Key words] SELDI-TOF-MS; Gefitinib; NSCLC; Drug resistance fingerprint; Drug fast fingerprint; Therapeutic effect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是肯定的,本课题经前期的研究已界定M/Z:(8 693±50)H+的指纹丰度30%为原发性耐药指标,不推荐此类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3],按照此标准,笔者告知那些老年人和那些不愿化疗的NSCLC患者是否可从吉非替尼治疗中获益,但是前期的研究对指纹的描述,是单定量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特征性指纹呈多峰态势,且波及范围远不能用基线漂移解释,其形态多呈峰簇样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的判断,因此,本研究将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峰簇特征与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年龄≥18岁;放疗和(或)化疗失败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给予手术、放、化疗者。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预期>3个月。
1.2 一般资料
吉非替尼治疗患者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病理诊断均为腺癌,且未曾接受过吉非替尼治疗,其中化疗失败者26例,化疗不能耐受者10例;合并胸腔积液者6例、远处转移者17例,于服用吉非替尼前和(或)服药后1个月以上行SELDI检查。
1.3 实验工作
1.3.1 标本采集清晨空腹末梢静脉血3 ml(不抗凝),离心5 min(半径:3 000 r/m),分离出血清,-80℃低温冰箱保存。
1.3.2 主要仪器、软件及试剂PBS-Ⅱc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仪(Ciphergen Biosystems,Inc.美国)、能量吸收分子EMA(Ciphergen Biosystems,Inc.美国),CM10型蛋白质芯片(Ciphergen Biosystems,Inc.美国)及相应分析软件ProteinChip 3.2.0(Ciphergen Biosystems,Inc.美国),HFPFS缓冲盐(Sigma Inc.美国),CHAPS缓冲盐(Promega Inc.美国)。
1.3.3 实验方法
1.3.3.1 血清样本处理:血清标本冰浴解冻,离心2 min(转速:10 000 r/min)。取血清样品5 μl,加10 μl 9M的尿素。振荡30 min,加180 μl缓冲液稀释(100 mmol/L醋酸钠,pH=4.0),4℃条件下离心2 min(转速:10 000 r/min),取上清液待用。
1.3.3.2 芯片处理:将芯片放入盛有100 mmol/L盐酸的试管中,振荡4~5 min,双重蒸馏水冲洗,将芯片安装到Bioprocessor上,每孔加200 μl结合缓冲液,室温振荡5 min,弃掉液体,重复1次。每孔上样100 μl已处理好的血清样品,室温振荡1 h。弃掉液体,用200 μl结合缓冲液(100 mmol/L醋酸钠,pH=4.0)洗2次,每次5 min,拆下芯片,待芯片自然干燥,然后每点加SPA 0.5 μl,共2次。干燥,用CM10蛋白芯片阅读仪读芯片[SPA=Sinapinic Acid为50% CAN(乙腈)和0.5% TFA(三氟乙酸)的饱和溶液]。
1.3.3.3 数据收集:设定检样激光强度为195,检测灵敏度为8,收集数据质荷比(M/Z)范围为1.0~2.0 KD。收集位置为20~80。平均每点收集20次,收集总点数是140次。在每次实验数据收集前,用All-in-one蛋白芯片校正仪器,使之误差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用化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并于服用吉非替尼前行蛋白质指纹检查。治疗期间如有肿瘤进展或毒副作用不能耐受时中止用药,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开始常规血液学检查,针对可观察肿瘤,每2个月行影像学检查。
1.5 分析方法
1.5.1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RECIST[4](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
1.5.2 分组方法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口服吉非替尼有效组(CR+PR),稳定组(SD)和无效组(PD),共3组。
1.5.3统计学处理用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比较两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寻找两组之间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峰,用Protine Chip 3.2.0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中相同质荷比的蛋白质含量(丰度)的P值(P
2 结果
观察不同疗效时,其SELDI指纹的特征,包括M/Z、丰度和其上下游关系,伴随指纹以及有无峰簇形成。采用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比较分析不同临床疗效时各组之间的指纹差异,对第一阶段工作的客观性经小样本重新验证,并找出相关伴随指纹,共捕获了302个差异指纹,并经Protein Chip 3.2.0软件分析,除M/Z:13 754基线漂移±50 H+,其余基线漂移均±30 H+。其中,M/Z:(13 754±50)H+、(8 890±30)H+、(8 690±30)H+、(8 612±30)H+、(8 565±30)H+、(6 887±30)H+,共计6个有显著性差异的指纹。
进一步的分析比较,M/Z:(8 565±30)H+、(8 612±30)H+、(8 690±30)H+、(8 890±30)H+的表达在CR+PR组、SD组和PD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且在PD组中形成极明显的峰簇,而在SD组中此峰簇不明显,在CR+PR组中几乎不形成峰簇。作为临床判断,M/Z:(8 690±30)H+、(8 693±50)H+仍是主要取值判断指标。作为另外两组有意义的指纹M/Z:(6 887±30)H+、(13 754±50)H+,在不同组中,依然存在有丰度变化。但M/Z:(13 754±50) H+和13 926H+在PD组形成了峰簇,呈显著标识。M/Z:(6 887±30)H+的丰度特征在CR+PR组、SD组和PD组组间同样依次呈上调趋势。
3 讨论
吉非替尼治疗一些特殊情况的NSCLC患者是有肯定疗效的,这个特殊情况在一年前被认为:高龄女性、不吸烟、肺腺癌是其主要适应条件[4-5],随后又采用肿瘤组织EGFR-TK基因检查[6-7],使之有效患者的覆盖率增加了,本课题组经过1年的研究,发现借助于SELDI技术捕获NSCLC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耐药蛋白质组”的指纹,就可认为该患者是否可以从吉非替尼中获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界定了SELDI指纹中,M/Z:8 693的丰度与疗效预测有关,并得出的SELDI指纹M/Z:8693,丰度30%者,不适合吉非替尼治疗;随后的研究中再次证实了这一点[8]。
通过三个阶段的研究,笔者认为SELDI技术可以通过指纹描述来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效果,以及判断服药优势人群和不宜服药人群的界定标准。采用本方法可避免NSCLC患者盲目应用吉非替尼,可以使优势人群延长获益时间。其特征性指纹描述如下:①经SELDI检测,在M/Z:8 400 H+~8 900 H+范围内形成明显峰簇。其中M/Z:(8 693±50)H+的丰度>30%,同时在M/Z:13 000~14 000范围内形成M/Z:(13 754±50)H+和(13 900±50)H+两个峰簇组成的明显峰簇,并且M/Z:(6 887±30)H+是较明显上调标志。可视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无效标识,为判定不宜服用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界定标准。不建议此类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其疗效与标识指纹符合率,不宜服药组CR+PR占0,CR+PR+SD占14.3%,PD占85.7%。②经SELDI检测,在M/Z:8 400 H+~8 900 H+范围内未形成明显峰簇。其中8 690 H+~(8 693±50)H+的丰度
总之,本研究在蛋白质质谱技术应用于肿瘤临床的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因为恶性肿瘤的多变异特性和异质体特性,使得抗肿瘤药物适应证与实际平均治疗效果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在这个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支持。但是作为SELDI技术的本身,虽然是有高通、高效、可重复等优点,由于质谱仪与芯片的结合等问题,使之异机实验结果的吻合性受到了强烈的质疑,所以本研究结果之一――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疗效和判断其优势人群和不宜服药人群的界定方面,采用SELDI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价。而采用此方法研究的另一项观察结果,发现SELDI技术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以及判别方法。而此获得性耐药在一些患者中经治疗是可以消除的(另文发表)。这将有可能成为蛋白质质谱技术的另一个新的临床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谢莉,马小军,魏淑青,等.用SELDI技术预测吉非替尼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报告[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0):1498-1500.
[2]裴毅,胡守喜,利娜,等.蛋白质组指纹作为吉非替尼治疗肺癌适应症筛选标准的初步验证报告[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7):1288-1290.
[3]孙书香,胡守喜,裴毅.吉非替尼治疗NSCLC优势人群筛选与蛋白质指纹的相关研究(1)[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21(7):212-213.
[4]Therasse P, Arbuck SG, Eisenhauer EA, et al. 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ch and treament of cancer,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the Unite State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J]. J Natl Cancer Inst, 2000, 92(3):205-216.
[5]Paez JG, Janne PA, Lee JC, et al. EGFR mutations in lung cancer: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response to gefitinib thempy [J]. Science,2004,304:1497-l500.
[6]Lynch TJ, Bel DW, Sordela R, et al. Activating mutations i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nderlying respo nsiveness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gefitinib [J]. N Engl J Med,2004,350:2129-2139.
Many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onsumer behavior toward upmarket costumes including brands, quality, mental attitude, past experience and servi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aper. Pragmatists tend to care more about product quality, services rendered and buying experiences whereas enjoyment-centric consumers focus more on brands and random mental status. A noticeable variance exists in terms of education, work category, monthly income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consumers while marital status show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is regard.
现今,不同场合的着装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与品位,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正式社交场合,穿着高档礼服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女性服装市场是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由于女性职业要求、同事交流、个人喜好、家庭生活、环境变化、朋友影响等,不断体现出着装的流行与时尚,此现象在高收入的女性阶层中尤为明显,对大型社会活动、文化交流以及休闲生活的需求,使她们越来越重视着装,在满足社交需要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品位需求。
1我国高档礼服消费市场概况
国内的高档礼服市场早已是风起云涌,不少制衣厂商、高级定制店、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高档礼服需求的迅猛增长,我国高档礼服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的深入强化,国际顶尖品牌陆续登陆我国或采取“三来一补”外贸政策,在国内设厂加工或寻求合作,给国内礼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批海外服装品牌的进入,加剧了我国服装市场的竞争,压缩了国内礼服企业的发展空间。但是更应清醒地看到,国际品牌礼服之所以做得好,关键是他们对服装细节的重视,凸显视觉冲击力,彰显工艺精细、面料考究和服务周到的经营理念,准确把握着消费者对礼服的需求。当然,也给我国礼服企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与策略。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入了解消费者,把握他们的真实需求。一方面营造适合高档礼服穿着的氛围环境和社交活动场所,以提供高档礼服的消费空间;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的本土文化、风俗习惯,设计款式、开发品种,将我国的东方文化元素与西方经典的艺术风格融会到高档礼服的产品当中,以体现产品自身的个性和风范。
2调查方法
2.1问卷设计
问卷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初步设计,再走访一些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修订完善后生成。研究思路分 3 个步骤:第一,调查分析后确定高档礼服类产品的消费因素构成;第二,以产品因素为基础聚类分析,划分实用型与享受型两类消费群体,分析他们对产品因素的消费偏好;第三,对两类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其特征(教育程度、工作单位、婚姻状况、月薪收入)差异性程度分析。
2.2调查对象选取
按统计学分析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发放了“高档礼服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00 余份,采取自填问卷的方法,收回有效问卷 150 份。本调查主要以白领、金领高端职业女性为对象。教育程度分中技、专科、学士、硕士、博士,人数分别为 4、19、87、38、2;工作性质分外企、私企、国企、自由职业、公务员,人数分别为 76、22、32、9、11;已婚 27 人,未婚 123 人;月薪收入分 0.5 万 ~ 1 万、1 万 ~ 2 万、 2 万 ~5 万、≥ 5 万元,分别有 62、46、38、4 人。
3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中,可将其分类概括成品牌(包括品牌历史、知名度、设计师知名度、文化和了解度)、产品实质(品质、款式色彩、风格设计、价格、广告以及产品稀有度)、心理(体现自我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与时尚内涵、自我价值观和个性的表达方式)、体验(购买过程的便利性、店面设计的高档优雅)和服务(优质的服务及其他)5 大类 17 项因素。
3.1产品品牌因素分析
描述高档礼服的品牌属性,通过品牌历史、知名度、设计师的知名度、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了解度的重要程度(不重要、一般、很重要)来体现,这些特性对他们的购买决策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品牌的作用在于无形利益,不仅建立在质量上乘、服务周到、技术先进等实体基础上,更着重于一种地位、品位、趣味上的认同和赋予。品牌所代表的意义、品质和特征创造了品牌的价值,著名品牌能给消费者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品牌归根结底是产品与客户的关系,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质,没有消费者,也就没有品牌。企业必须树立自身形象,多在品牌上下功夫,树立自己的品牌,赢得更多忠实的顾客(图 1)。
3.2产品实质因素分析
描述的对象涉及到高档礼服产品本身的品质、款式色彩、风格设计、价格、广告以及产品的稀有度。由于消费者特别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和实际带来的价值,因此对高档礼服的价位比较敏感,希望接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产品实质因素的广告效应,对产品属性的宣传和推广起着巨大作用(图 2)。高档礼服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产品本身要素,其次考虑的是附着在上的无形因素,消费者最在意的是内涵,只有在服装内涵适合自己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去追逐诸如品牌、服务等外在的因素,消费是很理性的。礼服企业应该在款式、风格和色彩设计方面多下功夫。
3.3心理因素分析
描述了高档礼服消费的心理属性。高档礼服带给人们不只是一种实体,更蕴涵了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与时尚内涵的追求,表达了消费者崇尚自我个性表现和形象塑造,追求个性的风格,体现了自我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消费者在购买高档礼服时,认为最重要的是“体现自我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占 66.7%,其次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与时尚内涵”占 62% 和“自我价值观和个性的表达方式”占61.3%。因此,心理因素超乎产品实物属性之外,它代表了高档礼服产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自我肯定和愉悦感。
3.4体验因素分析
描述的是产品所给予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表现在整个购买和消费过程中,诸如店铺让消费者所感受到的高档优雅的气息(很重要占 59.3%、一般占 34.7%、不重要占 6%),产品购买和使用时的便利性(很重要占 39.4%、一般占35.3%、不重要占 25.3%)。选择体验因素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经济状况通常比较富有,关注的焦点从高档礼服产品本身转移到整个购买过程。高档礼服消费者多数拥有固定的收入,自我概念与身份和地位相联系,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维护了他们高贵的形象,而且他们更倾心于店面设计的高档奢华,体现了高档礼服消费者追求品位的特点。企业应该尽量创造一个比较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让女性顾客置身其中有流连忘返、愉悦、舒适随意的感觉。
3.5服务因素分析
服务的周到与否会对他们的购买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认为很重要占 85.4%、一般占 13.3%、不重要仅占 1.3%。消费者在面临同质产品时,往往对那些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提供优质服务的商家青睐有佳。售货员体贴的服务能满足他们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享有一对一的来自营业员的热情接待、专业的服饰搭配指导及由衷的赞美,从中获得尊重和赞许,会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忠诚度和销量。企业应加强营业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培训,吸引更多的女性消费者光顾,并心甘情愿地消费。
4消费群体特征与消费行为分析
4.1消费群体类型
根据被调查者的偏爱属性,可以将消费群体分为实用追求型和精神享受型两类。
4.1.1实用追求型
该类消费群更加偏爱产品实质、服务和体验等 3 个因素,涉及到产品本身的品质、款式色彩、风格设计、产品稀缺性、价格以及整个消费过程的便利性、店面环境与销售服务等,消费者更多考虑的是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讲求实效,故称之为“实用追求型消费群”。
4.1.2精神享受型
此类消费群更加倾心产品的品牌和心理因素,涉及到品牌的历史、知名度、品牌文化、设计师的知名度,以及产品给自身带来的生活品质与时尚内涵,通过消费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自我成就感。在选购过程中,消费者不但要挑选礼服的质地、款式、颜色等,更着重考虑品牌、工艺和档次,他们更注重精神享受,故名“精神享受型消费群”。
4.2消费者特征与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2.1教育程度差异性分析
以产品因素划分的两类消费群体,在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消费群体,对产品因素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表 1)。
4.2.2职业特征差异性分析
被调查的两类消费者群,大学本科学历最多、实用追求型占到样本总数的 30.7%,精神享受型占 26%;对于高学历(硕士以及硕士以上)的消费群体而言,她们更为看中的是高档礼服产品的品牌和心理因子属性,希望能给自身带来精神方面的愉悦,通过礼服传递个人价值取向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在不同工作性质中的两类消费群体,对产品因素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表 2)。
4.2.3婚姻状况差异性分析
以产品因素划分的两类消费群体,无论已婚还是未婚(有可能是部分受访女瞒婚姻状况),对产品因素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档礼服消费者正朝年轻化发展,婚姻状况对于两类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4.2.4月薪收入差异性分析
不同月薪收入的两类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 3)。两类消费者的月收入集中在 0.5 万 ~ 5 万元范围内,属于社会中产及高收入阶层,高档礼服本身是一种奢侈品,没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和资金支持,普通的工薪阶层是难以承担的。随着月薪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月薪超出 2 万以上,高档礼服的消费者更加偏爱产品的品牌和心理因素。
5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高收入(月收入 2 万 ~ 5 万元),就职于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的高档礼服金领消费者,购买高档礼服时更注重产品带给自身品牌和心理方面的享受,属于精神享受型的消费者;而另一类学历以本、专科居多,月收入在 0.5 万 ~ 2 万元,就职于外资企业或国有企业的白领女性,属于实用追求型,更加关注高档礼服产品的实用、服务和体验因素。
高档礼服的实用化、时尚化、个性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相关企业应把握这 3 点消费行为特征,研究不同层面的不同类型消费者特征,可分阶段、分步骤地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宁俊,马迁利. 服装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纺织学报,2006(7):36 41.
[2] 王枚先. 消费者个人背景与服装消费心理[J]. 中国纺织经济,1994 (7):23 26.
[3] 尹艳章. 我国现代服装消费审美心理分析[D].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论文摘要:本文以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独立性产品与非独立性产品的涵义与特性,进而剖析旅游产品的涵义与本质属性,得出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有两个方面,即功能与作用性和组合整体性。
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
(一)产品的涵义
从原始意义上讲,产品也称劳动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可见,产品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然而随着时代的 发展 ,人们认识到,“在广泛的意义上,产品还包括精神产品,即人们通过精神劳动而创造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产品都具有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属性。关键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它就既可独立于生产者,又可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只有当它被消费者购买并实际消费时,这一产品才逐次或一次消亡。与此相反,除了那些可以用物化形式承载的精神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产品,当不具备物化条件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是在生产者头脑和身体中完成的,并且储存在生产者的头脑和身体中,没有外化于生产者头脑与身体之外。只有在受众欣赏时,这种精神产品才能通过语言、动作、颜色、接触等媒介渠道,独自或与环境一起外化出来,让受众感知获取,并内化成受众的感受体验。
除了精神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由劳动创造生产出来的,而其产生或存在方式也和缺少物化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一样,以独特的外化和被接受方式进行生产或消费。这种产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而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产品也可归为广义的服务产品之中。
(二)产品的种类特性
我们把完全可以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形物质产品叫做“独立性产品”。而把广义的服务产品叫做“非独立性产品”,因为广义的服务产品既不能独立于生产者,也不能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并且在“非独立性产品”中,又根据是以物还是以人为直接作用对象而分为两类,即“对物非独立性产品”和“对人非独立性产品”。 就“对物非独立性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对物”的“功能和作用”。但这种服务的真正作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品,因为是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这种服务产品。这种服务是通过物品作用于消费者的,因此我们这里也可把它叫做“物媒非独立性产品”。而就“对人非独立化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面向消费者身心”(即直接对人)的服务产品,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
“独立性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即生产阶段、流通阶段、消费阶段,出现两次交换(少数直销的除外)即生产者与商家的交换;商家与消费者的交换。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空上都是完全分离的,没有重叠。而在“非独立性产品”中,无论是“对物非独立性产品”还是“对人非独立性产品”,生产者提供的产品都不是一种有形物,而是人和物以及环境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消费者消费的就是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非独立性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不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而且只有一次交换,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并且“非独立性产品”的生产阶段与消费阶段在时空上是同一的、重叠的,“非独立性产品”的特殊本质属性正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另外,“非独立性产品“与“独立性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消费界面不同:“独立性产品”的消费界面在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后并实际使用商品时,而且是在与生产者脱离情况下。消费者的每次消费,都是自己主动和产品及消费环境相结合,以使产品功能得以发挥,然后消费者自己又实际消费这种功能发挥所产生的作用,形成对产品功能的体验性(即作用感受性)消费。由此可见,在“独立性产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是一次性购买“独立性产品”,一次或多次消费使用该“独立性产品”。因为一般的“独立性产品”都至少具有一次或以上的“功能和作用”。 而“非独立性产品”,则是生产者将人力、物力、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即“大产品”,生产者出售的不是整个“大产品”,而是将这种“大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和作用”作为可以出售的产品,分次或分时加以出售,而自己则保留对“大产品”的剩余“功能和作用”的产权。
如果生产者将人力、物力和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而消费者不购买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则就会出现构成“结构系统”的各种人力、物力、环境的浪费。因此,“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是时间的函数,它被消费利用比率越高,生产者的效益就越好,反之则越差。这就像“独立性产品”被生产出来后未销售出去形成积压一样,积压的“独立性产品”虽然可以降价,甚至可以免费赠送,但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一种损失。
而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其一旦出现,如果无人购买它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它的“功能和作用”就不能商品化,但构成它的人力、物力和环境却是随时间而消耗的,是有成本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非独立性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时间价值)就随时间的流逝不但无法实现,而且还被浪费。在这一过程中,购买的人少也不能降低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的固定生产成本。
旅游 产品的涵义及本质属性
(一)旅游产品的涵义
旅游产品是一类特殊的产品,它的特殊性产生于它的消费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的特殊性。旅游是由旅(旅行)和游(游览)这两个核心内容构成的。而且在这两个核心内容中,游览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直接目的所在,而旅行则是实现游览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如果把“游览”活动去掉,那么,这项活动就只剩下旅行了,而旅行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旅行并不等于旅游;如果要在旅游活动中把“旅行”活动抽掉,这也不叫旅游。可见,“旅行”和“游览”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结合才能变成旅游活动。
根据上面对旅游活动的分析,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就是由“旅行消费”加上“游览消费”而构成的“组合性消费”。为满足这种“组合性消费”需求而整合出来的组合性整体产品。因此,旅游产品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旅行产品”加上“游览产品”而构成的“组合性整体产品”。
(二)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
旅游不同于一般休闲活动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消费的“组合性”。而这种“组合性”特点又使旅游产品成为“组合性整体产品”,呈现“珠链形”。并且构成“珠链”的每一个“珠子”都是传统产业(主要是各种服务产品生产行业)的一种产品。但这些构成“珠链”的每一个“珠子”本身却不能被称为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主要是由各种传统服务行业的服务产品组合起来的。旅游产品是由各种传统服务行业生产的多种服务产品组合起来的“服务产品链”,而且由于这个“服务产品链”中的每个服务产品珠子都是某种“功能和作用”,所以,这个“服务产品链”又可以被称为“功能和作用链”。
综上所述,旅游产品就是“珠链式”的由多种“功能和作用”串在一起的“组合性整体产品”。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性”与“组合整体性”就是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因为正是这两个属性使得旅游产品既不同于“独立性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非独立性产品”。它是“服务产品链”,又可以被称为“功能和作用链”,也即“非独立性产品链”。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