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2 15:05: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素养 教学方法

一、地理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当前困境

地理素养即平日所言的地理文化修养,也就是从地理科学视角,审视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科学、赏析等方面的水平,或者说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一个人的地理素养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培养发展起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和养成良好地理素养的基础。当前高中地理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

1.1对地理素养不知道的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和不知道地理素养,这也就造成了对地理素养的概念模糊、感觉模糊,或者干脆就什么都不知道。

1.2被动思考,地理素养多由老师提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上地理素养问题应由老师提出。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对知识的处理多为机械被动的接受。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往的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相信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的难点内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昼夜更替”、“四季的变化”入手,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争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开放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究者的地位,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展开相互讨论,并且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领会地理学科的科学学习方法,并且逐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防止学生思想僵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因人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1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对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探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活动一般有:野外考察、地理游戏活动、观测活动、地理知识竞赛和主题报告、环保宣传、制作地理模型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地理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2通过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地布置他们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也顺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比如: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布置学生绘画各区域轮廓图,或根据各区域空白地图来填写地理事物。若能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必将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强化读图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合理的分析、推理能力,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装入头脑当中,面对没有见过的考题,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合理推理,是应对陌生考试内容的有效办法。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课程,都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并以人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同时以此为主线编写教材,课后活动也有很多关于人们对现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些看法和论点。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弘扬科学及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地理素养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全面看待社会现象,提高自己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培养学生自然和人文地理素养。

五、潜在创新素养

第2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86-0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Yin Yanqiong et al.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Practical cour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in pre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They are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c.They are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Then,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o construct theirs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Practical ability;Curriculum system

1 引言

前,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克服与化解发展中的问题,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1]。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以适应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强化综合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在与专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阐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具体做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2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设计院所、国土部门、房地产公司等从事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测绘、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系统的实践课程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养,为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和参与职场竞争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全新专业,虽然能够延续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和口碑,但始终还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办学尚处于探索状态[2]。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实现专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

3 实践课程体系现状

3.1 专业发展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3-4]。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于2013年9月正式招生。自2013年招生以来,该专业招生形势良好,生源稳定,2013―2016年该专业共招生7个班、337人。

3.2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楚雄师范学院2006年在地理学背景下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虽然已经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2.1 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沿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是2011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个不同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面向的行业不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当有所不同。

3.2.2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针对性不强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5]。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为36学分,占总学分158的比例仅为22.78%,明显低于教育部的标准。除此之外,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着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针对性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如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组中设置的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课程,该课程学分为2学分,只要学生听8次学术讲座并撰写听后感或者参加4次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并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学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学生听学术讲座大多流于形式、只为交差了事,所听的学术讲座和专业联系不紧密,而且听后感还有剽窃、抄袭的现象。学生所参加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和专业、今后职业发展关联度不大,而且级别不高。

3.2.3 实践师资缺乏,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实践师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现目前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实践师资非常紧缺。目前的情况是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年龄偏轻、职称偏低,真正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教师不足3人,专业教师年龄均在在35岁以下,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这些教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均存在城乡规划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每年招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相比省内外重点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相对差、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现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楚雄师范学院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重新审视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面向行业(职业)”的思路,构建了以实验课程、素质拓展、实习课程、综合实践、实训课程等五大模块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见表1)。实践课程学分合计为74学分,占总学分172的比例为43%,符合教育部的规定。

4.1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开展的实验、实践环节(见表2),主要是巩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4.2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主要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三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见表3),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3 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见表4),通过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管理、运行、工作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有较实际、深刻的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初步培养学生从业的职业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从业做好准备。

4.4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见表5)。通过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掌握野外调研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能敏锐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解解方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经历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4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5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见表6),通过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能熟练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能运用熟练GIS进行空间分析。通过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获得城乡规划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5 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构建该专业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荷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7):22-25.

[2]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3篇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 (Schaefer) 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第4篇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文地理, 旅游

Abstrac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a big industry growing up, th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social phenomenon exists and develops in it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cultural industry, popularly says, is to use culture make money, to use the money I earned development culture. At this tim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ulture makes specific certain economic value, obviously and human geography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How do you view of human geography position and play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industry, is the author of discussion.

Keywords: cultural industry, human geography, travel

中图分类号: K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我国统计局的界定,文化产业可分成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文化层三类情况。而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系统的层,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作为一项独立产业,是一种文化现象,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现代资本主义中迎合消费者娱乐、装饰、自我肯定、社会展示等需要的部门包含的不同的技巧、款式、媒介、乐趣和服务等是最重要的文化要素。伴随着旅游业发展起来的旅游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内容(即旅游景点和发展起来的旅游饰品食品等)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其实用目的。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高层次的意义所在。

人文地理与旅游业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的人文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就是与自然相对应的包括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象的总和。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从人文地理的定义来看,人文地理总之与社会和自然相关联。简而言之,人文地理就是人文与地理的有机结合,而不单单是人文的因素或是地理的因素的单独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并不断崛起,成为众多地区的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仅仅存在于地区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自然风光与人为创意的结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敲门砖,带动地区走向了繁荣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自然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这种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恰巧是人文地理的有机表现,由此看来,人文地理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是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自此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视野。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29日下发文件《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其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系统的层,与文化产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二者融合发展。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的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弘扬地区民族文化、风俗传统等。

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各地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自然地理境况等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合类型,研究清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进而形成旅游业发展战略。

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人文地理因素

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龙头产业,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关键。

要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形成有地区特色的文化资源,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其次加以人为的创新与创造,最终打造值得观赏和使用且有意义的文化要素。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中的人文地理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出地区特色,彰显自然

旅游业的发展前期遵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将自然资源渐渐变成非自然物,忽视了自然的本体存在,忽视了人文地理中的地理成分,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协调生态环境的产生。相反,这种模式不仅没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甚至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局面。

旅游业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这种新兴的旅游产业贵在“创意”二字。为什么要旅游,就是因为旅游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氛围或是自然氛围,是别的地区不曾具有的。如果将自然改造,地区变异,还有旅游的意义吗?我们来举个例子:面对山水文化旅游景点,应该以弘扬自然风光为目的,通过适度地加以人文情怀修饰,使旅游者享受自然带来的独特魅力,享受地域文化带来的心旷神怡。

地区特色强调地区,强调自然,在进行旅游文化创意时,我们只能顺应地区优势,切不可将不适应地区的风格和人文景观取而代之。

第二,回归文化本体,引导和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旅游资源与社会环境应该是共生关系。旅游文化的形成于开发在彰显自然的同时,应回归文化本体,强调社会因素与自然的天然合一。

文化产业的价值在于激发参与者的新奇感,使参与者享受不一样的生活氛围。单独的自然风光不免让人觉得单调,冠以独具特色、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文化元素为存在内核,就别有一番风味了。随旅游业兴起的服务性行业,例如餐饮行业等,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更是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富有地区特色或反映民族风情的活动,物品,习俗等,能使参与者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因此,旅游创意产业中的文化氛围显得饶有价值。例如,当前很多景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中都复制一种“抛绣球”活动,活动本身很富有情趣,彰显民族特色,深受游客青睐。但在旅程逐渐出现的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粗俗模式,例如套圈等,让游客产生反感心理。

第三,注重文化的长远发展,注重创新

健康的旅游文化产业要形成文化、自然、旅游活动的良性循环,一定是源远流长的,是注重长远发展的,那些注重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理念只会断了文化发展的后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文化产业必须是生态型的,必须是具有长远目光的 “非消耗型”产业。因此,在开发旅游产业中,只有坚持自然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才能保证文化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生态化开发模式中应有创新的发展眼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照搬照套和一层不变从来都不利于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的前提是文化,打造有旅游价值的文化就必须有提升旅游层次,加强旅游内涵修养,提高旅游文化含量,走新型的发展理念。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它们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中,成为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晶。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的理念,就要利用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且要根植于历史和传统的作用。

发扬文化产业,我们应立足于文化本身,发挥创意的元素作用。但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发挥人文地理的有机作用,才是文化产业中“创意”的最佳境界。彰显自然,却又富有新意,这就是人文地理在文化产业中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

[2] 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斌“.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探究[J].学术论坛,2009(12):147.

[4]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昂谱(RM P)分析[M]//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区域旅游开发与

嵘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5 (r 60.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教学 实际应用

引言

高中地理知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学习地理知识是拓宽学生对世界不同地域的J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在开展自然地理教学中,需要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明确传达出来,科学、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特点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地理知识真实再现出来,对学生的地理模型构建以及人文地理了解都有指向性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有增新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功能,将地理知识进行图、动画、文字、声音等形式的全方位演示。丰富地理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地理知识探索欲望的基础。其次,信息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对教学内容有填充性作用①。与传统教学相比,高中地理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分为知识要求、智能训练和思想教育三部分。传统教学学生只能以教师的描述去理解某一地区的环境变化,无法对地理知识形成层次感。而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下的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动画、图片,直接的体会到环境条件和地域背景,其思想观念也会得到相应的正向改变,这对学生树立梦想有积极作用。再次,信息技术是摒弃“教师一言堂”教学的有效途经,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地理知识学习中,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地理知识模型的构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最后,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的“地理知识库”以及“地理知识模型构建”的必然途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措施

1.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是实现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基础

信息技术合理化、有机式融入地理课堂,首先是教师、学生思想转变的前提,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或者是教师的“一言堂”没有给学生自我能力展现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学生必须以我的观点为主”的教学想法,而是应该以“互动学习,共同进步”为教学观念②。强调教学观念,是因为教学观念是地理知识教学的前提,直接影响后续的课堂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学生为课堂主体,是教师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知识丰富等特性,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正向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结构具体化作为教学资源与基本程序,在构建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方式的过程中,需要以“提供信息、安排活动”为教学理念,并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方面有机融入到课堂中,以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交流平台。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入,需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对提高教学的逻辑性以及规律性有指向性作用。地理案例的距离应该注意与实际生活先贴合。例如,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以污染为案例,以此进行反面教学,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全面性,拓宽地理知识

信息技术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域将其他区域的环境变化以及人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这是优化地理教学的直观体现,也是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结果③。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某一地区或人文地理的多元化转变,可以出现地理特点、文化背景、合理变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相对全面的信息,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需要具有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比如,在学习“地理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角度进行教学,并将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地理知识中。其次,信息的多元特性,也使得教学方式多样化,例如,图文演示,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讨论图片、文字中的地理知识,在相互讨论、印证中加深学生对某一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印象。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是将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内容完整、真实的再现出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某一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气候变化因素等内容,对学生的思维拓宽以及世界认知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图文转换演示,地理课堂将由原本的“枯燥”、“教师口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生凭空猜想”转化为“生动”、“学生主体、教师指引”的新型有机教学,进而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

【注释】

① 于铁成.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9):68.

② 廖清彬.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4(35):75.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与大多数的学科教学一样,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偏重于知识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导致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个人在发展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文精神还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构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地理原理,提升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应用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学习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识中,会深切感受到当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无不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社会与自然带来的伤害,所以人类急需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节人地关系,从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学生时代构建起来。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好自身、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即便是地理学科的考试,也强调要考察学生运用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内心认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构建对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让学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终落脚点,而必修二就是这个落脚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高中地理,其中每个知识点都能结合起来,进而便于地理学科中人与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谐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去融会贯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去实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就会有了质的提高!

4.2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知识结构,课堂上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环境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学生也在学习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4.3 让学生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化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在课堂之上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终获得对其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关系的各阶段认识都是呈现不断实践进步的过程,真理是在实践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种发展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自身发展。

5 总结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教学要更有效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用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学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参考文献:

[1]朱小勇.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必要与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0,3(8):6-7.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10(5):29-30.

[3]张华兵.试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3):23-24.

第8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76-04

一、引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16年,第一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档氖导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部分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基础,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

二、研究方法

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13级、2014级、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贡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贡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贡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12级49人,2013级35人,2014级28人,2015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第9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人文地理学;文化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K901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信息的活动或过程。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并逐步发展壮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各种论著得到出版,出现了像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金其铭和董新编著的《人文地理学导论》、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等。本课程为学生选订的是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该教材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作者共同编写,内容系统、完整,曾获得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许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选用为教材,更是许多大学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内容是《文化与人文地理学》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门课程的总论部分与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并列为五大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为后面即将在分论部分学习的农业景观、城市景观、语言景观、宗教景观等内容打下基础。其内容主要为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性,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安排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文化景观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自然环境的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将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文化景观的定义、了解文化景观的特性;通过实例分析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组织开展以“麒麟区广场地名景观调查分析”为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麒麟区广场地名的差异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材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文化景观之间的差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掌握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探究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文化景观的特性、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

【设计意图】对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特性的学习,是进行后面内容学习的基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怎样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高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同类景观异型与单一景观多义”这一特性、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改造后对当地的影响。

【设计意图】由于本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基于学生总结能力相对有限的特点,我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学生兼收,理科学生相关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文科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分析综合问题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更深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在“文化景观的特性”以及“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这部分内容中,语言较为抽象,需教师引领讲解,更需结合案例分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在之前内容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讲解各节知识,学生对本门课程已经有一定认可,学习动力较好。但20101611、20101612两个班合班上课,共108人,人数多,大部分同学爱学习、勤思考、主动积极,但有一小部分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两极分化大。上课压力较大,需要更加用心。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由于本门课程为理论课,我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另外,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相关基础,学习兴趣可能较低,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结合本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问答法及实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各知识点。在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生动形象、脉络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大部分知识与地理实际联系紧密且对今后学习意义重大的特点,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从而学生可以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四、参与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我将配合图片提出“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蚂蚱能做下酒菜”以及“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房子半边盖”这两句俗语,并指出类似的俗语还有许多,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景观并对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环境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影响,介绍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并且人们普遍对于比较有趣的问题更容易投入,因此以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新课。

(二)深入浅出,学习提高

1.相关知识,多种见解

导入新内容后,在讲解文化景观的定义时列出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中国地理学家李旭旦、赵世瑜对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讲解完文化景观特性后向同学们交代是我结合资料的整理的内容,其他学者还有不同见解,此外,具体文化景观有不同之处。

【設计意图】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张照本宣科,也不主张一个问题只给一个答案。导出内容讲授基本知识点后便要指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索,寻找不同答案,进行综述得出自己的见解。

2.精彩展示,学生参与

讲解完文化景观的定义、类别、研究内容后,请班里准备充分、主动积极的同学上讲台用演示文稿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某一类文化景观的内容。此前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内容难度不大,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主动认真、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3.分清难易,明确重点,区别对待

如上表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划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点与否,对重难点精心设计,深入讲解,对简单知识及非重点则一笔带过。

【设计意图】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并且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一定基础;另外,教学课时有限,不宜在简单或者不需要深入掌握的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使得学生倦怠并耽误了后续课程的教学。

4.着眼运用,实例分析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知识既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又是理解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它与事例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

首先我将会简介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造成的污染等情况从而引出文化景观也可以影响环境,再而进一步引出文化景观对自然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然后举出都江堰这一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从而产生正面影响和阿斯旺大坝违背了自然规律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实际分析和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正负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并且明白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突破难点后,我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情境的方法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目标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此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学习过基本概念,并且分析了案例后,我会布置一个调查任务,题目为《麒麟区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调查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其框架,进行前期准备,在后续的实践课中调查分析。

【设计意图】开展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因为课时、精力、资源有限,没有安排大范围的调查,只是选择麒麟区作为调查区域,对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进行调查分析。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布置一个读图题目让同学们分析,并且列出参考书目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书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此外,对大学生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课本,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本内容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其优点是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5:10-17. 

[2]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3]苏 哲.文化景观的构成———地理概念的教学案例[J].教学探索2007(1): 42-43 

[4]刘云刚,王丰龙. 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03) 

[5]万年庆,苏华,王义民. 对精品课程实习教学的研究——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J]. 实验室科学. 2009(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