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监理职业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3 15:43: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监理职业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程监理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

1 引言

自1988年我国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以来,至今已近巧年。建设监理事业经历了试点(探索起步)、稳步推行、全面发展等三个阶段。我国监理行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监理队伍也逐步发展扩大,现己具备一定的规模,全国已近有700家监理单位,其中不乏优秀的监理单位。由于在改革初期采取了“先开放,再规范”的方针,导致目前社会监理中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其是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问题,包括己经具备资格和注册了的监理工程师,技能和素质仍然不高,问题突出而且刻不容缓,它已直接制约监理队伍的生存与发展。

本论文主要结合监理工程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对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及其职业素质素养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关于促进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建议与措施,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我国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并不很令人乐观。相对来说,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是经过资格认证并注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普遍能够严格遵守执业道德,以“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准则来开展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领域还存在许多弊端,建设各参与主体都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监理的公正、独立执法也常常很难实现。由于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总监理工程师一旦在职业操守上出现问题,造成的影响很大,也很坏。然而这种情况时常出现。监理工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有:为所监理项目介绍施工队伍;推销建筑构配件、设备和材料等;收受被监理单位的礼品,甚至主动吃、拿、卡、要;不能坚持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受单位领导或业主的意见左右,等等。

3 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培训与提高措施分析

3.1 加强监理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3.1.1 监理法规教育。所谓监理法规教育教育,是指对监理人员进行关于建设监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律观念、依照法律规范行使监理职能的活动。进行监理法规教育的原因在于:法规和道德是现代社会调整体系中两种最重要的调控手段,法律和道德既有根本目标和价值基础上的一致性,又有调整方面和调整方式上的互补性,因此要进行监理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监理法规教育。

3.1.2 道德情感教育。所谓道德情感教育,就是要把建设监理的职业道德内化为监理从业人员的情感需求,并体现在具体监理行为中的过程。加强监理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3.1.3 建设监理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所谓道德规范教育,以建设监理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监理人员实施影响,帮助监理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遵守监理道德规范,用监理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一种教育活动。规范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对监理人员进行服务监理、诚信监理、公平监理、公开监理、文明监理、科学监理、独立监理和率先垂范等道德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促使监理人员明确为什么这些是建设监理的职业道德规范,把握它的基本要求,自觉地用它来规范自己的监理行为。

3.1.4 建设监理职业道德状况教育。所谓建设监理职业道德状况教育,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建设监理人员道德状况,结合道德教育的目标,找出监理人员道德现状与道德目标的差距,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理职业道德建设的活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监理职业道德的先进事迹教育;一个是建设监理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教育。

3.2 加强和提高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几点建议

3.2.1 充分发挥建设监理的功能

良好的建设监理职业道德能促进其职能的更好发挥。因此,发挥建设监理功能是建设监理道德建设的目标之一。首先,有助于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或可以协助业主选择适当的工程咨询机构,或对咨询结果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因而有助于提高工程投资的决策化水平。其次,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建设监理根据监理委托合同对工程进行监理,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提高监理水平,从而更好地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

3.2.2 不断提高建设监理人员和企业的素质

监理人员和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监理业的健康发展,因而提高监理人员和企业素质是监理道德建设的又一目标。建设监理工作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工作,监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设计经验;其次要通晓法律法规和懂得经济;第三要具备严格的质量标准意识和合同观念;第四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灵活的工作方法。

3.2.3 协调建设监理关系

协调关系是监理职业的重要工作,协调建设监理关系是建设监理道德建设目标。首先,在监理组织内部有各种关系需要协调,如监理各层次、各专业的协调,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及对策的协调,调动监理组织内全体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群策群力地做好监理工作等,所有这些关系的协调都需要监理人员具备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协调监理与委托方的关系。监理是在业主的委托下从事服务性的工作,搞好和委托方的组织协调极为重要。要协调好与委托方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协调好同委托方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对工程进度的控制、对投资进度的控制等三方面的关系,监理人员既要尽职尽责,让委托方满意,同时又要向委托方宣传监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委托方的不规则行为加以引导,力争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第三,促进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做好工程协调工作。建设监理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目前主要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进行目标控制,而施工单位的目标控制,往往由于处于自身的利益而产生偏差。监理单位应站在第三方公正的立场上,从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来维护工程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监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做好协调与施工单位联系的工作,做好对进度、质量、设计、资金使用方向等的协调。

4 结语

本论文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加强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并给出了进一步提高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几点措施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监理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当然,本论文限于篇幅,对于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论述还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广大监理工程师自发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才能够推动我国监理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第2篇

关键词: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价值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造林工程的全面发展,林业监理制度以及监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显,对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对监理制度建立的价值进行了解读,并对各项完善措施展开了探究。

2林业造林工程中监理制度的发展概况

我国目前所提到的监理制度理论源自西方工程项目管理学的延伸拓展。工程监理制度最初是从不同工程建设项目领域中开始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监理制度已经初步完善。林业造林工程随着现代国有林业的发展,各项制度已经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监理制度。林业造林工程与一般建设项目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林业工程自身季节性较强,施工作业时间较为集中。加上目前国有林业造林面积较大,且区域较为分散,不宜生搬硬套已有的建设工程监理模式,需要结合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和监理工作,建立符合监理工作实际的监理制度[1]。

3林业造林工程中监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监理人员资质参差不齐

监理人员专业综合资质参差不齐,各项素质水平不高。集中表现为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对相关学科知识学习不透,对相关制度把握不准,对林业造林工程各个环节不熟悉且疏于学习。例如:对苗木种植补植要求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要求不严,尤其是桉树苗木种植,最基本的一踩一埋都没有做到,导致苗木风倒或者弯曲;杉树种植仅要求将根部泥土压紧,余土保持疏松,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成活率不高;油茶造林后追肥适当距离不能按照其生长规律合理开挖,存在当年造林追肥坎开挖在50cm以外或者多年生油茶林追肥坎挖在50cm以内的不合理现象。由于监理员的素质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任务量较大的林业造林项目建设需要。

3.2监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监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存在慵懒现象。目前林业造林工程是由国家以及当地政府进行无偿建设,造林工程质量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造林单位在报验前未能严格执行细致性自检,存在侥幸心理;在实施验收过程中,监理员不能很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样点和面抽查样本不够,导致工程项目产生多种不确定性,其整体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3.3监理过程不够及时、规范化

林业造林工程施工尚处在粗放经营的惯性理念中,无法严谨执行多级监督管理制度,导致验收滞后和不规范。造林工程相对于其它工程验收,有很强的季节性因素。在实际开工之前,监理部门需要对造林面积范围以及测量成果等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还需要监理工程师对报送结果进行认证和检测,并且掌握基本的施工计划。林业造林工程必须遵循最有效性黄金季原则,在最合适的时间段内进行造林活动才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实际成活率。如造林苗木的移杯炼苗工作,防病除病工作,确保良种壮苗,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埋严、压实[2]。由于施工员、造林单位、监理部门无法达到高度统一,使得建设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3.4监理制度执行不够彻底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快速增长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国家各级财政注入了诸多资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造林建设上,使得目前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目前林业专业化制度执行不够彻底等问题。当前林业造林工程现有制度体系中存在大量集中不切实际的项目,林业造林活动开展以后,管理部分的工作缺失,使得建设项目无法取得实效性的进展[3]。此外,受传统工作观念的影响,当前监理工作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当前许多监理费用不断降低,对于个人以及监理单位的运转是极为困难的[3]。

4促进完善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的措施

4.1完善监理制度,确保足额的监理费用

目前确定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费用才能使得监理活动有效运行开展,相关监理人员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林业造林工程实际建设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对监理费用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工程建立的基本费用。通过实践调查活动初步建立监理费用基本标准,确保监理单位从事各项活动能够获取合理化的收入。此外,目前要建立监理制度,需要将监理费用基本标准纳入制度体系中,使得监理单位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运行[4]。

4.2创新监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创新监理制度。把林站-造林部门-监理单位的分级监管落实到位,林站严格执行程序,造林部门做好自检,抓好质量,监理部门及时严格验收。将人才培育纳入到监理制度中,全面提升监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带动监理行业发展,这也是林业造林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对施工员、质检主管人员及监理员定期展开教育培育,提高人员基本从业水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对培育学习过关的人员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目前林业造林建设项目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所以当前监理制度中对于每个监理单位都需要配备相应人数的技术人员构成,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每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多头兼职以及外行监理内行等现象的发生[5]。

4.3细化监理制度,明确林业工程中监理的地位

林业造林建设单位在确保自身工作有效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监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完善监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突出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地位。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方不同要求需要通过监理的沟通来完成。如果需要对工程某项设计环节进行变更,需要从监理制度以及监理工作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基本程序,不能直接跳过监理制度来指挥施工技术人员展开各类操作。施工单位在实际生产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监理的指令严格执行,加强造林苗木的检查,发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治理。对于不合格的工程建设环节需要依据监理的旨意进行整改。要从制度的层面上,真正突出监理的作用,更好地促进造林工程质量提升[6]。

5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的价值解读

林业造林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监理制度能够满足现代化林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使得各项建设活动能够符合法律的规范,让各项工程项目实现科学化的运作。监理单位自身具有独立性,能够对施工企业的工作进度进行检查,使得项目要求、施工合同以及工期进度都符合初始设计规划。还能提前做好各项问题的评估分析工作,制定各项应对措施来解决造林工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目前林业造林工程是由国家以及当地政府进行无偿建设,造林工程质量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建立监理制度,由相关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首先能够保证造林场地平整规格,对于施工准备阶段的不合格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为后续的栽种造林环节奠定基础。此外需要保障苗木自身的质量,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每项施工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进行开展,确保科学造林工作的开展[7]。现阶段造林工程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的工程,但是能够获取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投入与效益输出之间成正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通过专业的监理师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审查,能够减少各类工程款项的不合理申请。通过完善监理制度能够将成本投入与效益提升进行结合,降低资源成本的浪费。此外完善监理制度还能够为造林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作出规范化的保障措施,大多工程建设在偏远的地区,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况较为复杂,资源运输以及工期进展受到限制,通过监理寻求最佳的施工队伍以及拓展建设资源,能够使得建设工程中断层的部分有效连接,这也是完善价值制度的价值所在。

6结语

当前林业造林工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监理队伍专业能力较低,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所以需要明确监理活动费用,提高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从制度层面上突出监理工作的地位。这是一项漫长的实践过程,旨在完善监理制度更好地扩大林业造林项目的建设的质量,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华.监理制度在林业造林工程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5(10):225.

[2]赵恒亮.浅谈林业工程监理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地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7145.

[3]孙建敏.推行营造林工程监理制之我见[J].华东森林经理,2010,24(2):22~24.

[4]王占维.浅谈林业工程监理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地位[J].山西林业,2015(1):11~12.

[5]霍爱军.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控制方法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38(4):111~112,128.

[6]刘延民.抓主要因素,提高造林成活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144.

第3篇

[关键词]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疏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9-0063-02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机构人员的调整,企业内部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标准越来越高,职工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如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很容易累积成消极、抵触等不良心理情绪,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个别的甚至会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或激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需要研究企业职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研究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一、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拿破仑・希尔认为: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作出来的无固定形式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加诸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如不愉快事件)还是物理因素(如环境因素),都是压力的来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压力有正反两种意义,既是行为的动力,又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损伤。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函数曲线来描述,大体上是一条抛物线。没有压力人则会懈怠,不可能有较高的工作绩效;长期的过高压力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而适当的压力水平才会使人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

1.安全生产带来的职业压力是企业职工心中的无形压力。安全是企业头等大事。企业生产调度是否科学、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任何环节出现技术问题,如标准偏差和设备质量隐患,任何一项管理出现漏洞,任何一个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疏忽、违章违纪,任何一个治安环境出现盲点,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今年济南铁路4・28重大事故,上海吊车5・22大事故等就是惨痛的教训。因此,在企业职工心目中安全就是天,安全责任是企业职工最大的责任。企业职工在安全问题上心里最敏感,每时每刻心里都惦记着安全:怕事故影响企业安全记录;怕因为事故影响企业的声誉;怕出事故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一系列的“怕”像无数把刀一样悬在企业职工的头上,无时不让企业职工的心里发紧,造成职工心理紧张和烦躁。

2.企业改革、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是职工心中的头等压力。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主辅分离、布局调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以及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其中一部分职工被迫离职离岗,有的会面临新岗位新工种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有的会下岗待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因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岗位竞争的压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面对岗位竞争的压力,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文化程度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态度。有些职工除做好本职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时间自学技术、苦练基本功;有些没有竞争优势的职工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形成心理压力。

3.异地工作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沉重压力。企业职工异地上班、异地作业比较普遍,特别是企业布局调整、连锁经营等带来很多职工长年工作在异地。即使是在本地工作,因加班连续几天离家也是常事。如某特大型运输企业,车间主任级干部每周就至少在单位值班两天以上。企业职工异地工作,只有周末或更长时间才能和亲人相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牵挂亲人、老人子女照顾问题,夫妻分居带来的情感问题等,还有两地奔波带来的经济开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职工心中久而久之累积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而目前消费品物价上涨过快、购房困难、子女就业艰难等让很多企业普通一线职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昔日国企职工曾经有过的自豪感已不复存在。

4.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及高速度快节奏带来的压力是企业职工心中的现实压力。现代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工作流程紧凑,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大祸。很多企业流水线24小时运转,各岗位人员不允许分神,不允许差错,特别是那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人员,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疲劳程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的。据调查,一名铁路机车司机牵引一趟列车,要观察上千个信号,有的要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得有丝毫疏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对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系统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因而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求也前所未有。而企业职工现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这些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适应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在短时期内强化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一切对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工来讲,无疑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以上压力产生的原因也不是绝对的。这和每个职工的个人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生活态度以及对各种压力的适应能力等有很大关系。所以如何正视这些压力的存在并合理科学地释放这些压力,如何关心企业职工心理健康,解决部分职工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我国企业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企业职工的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应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职工的心理压力问题往往重视得不够,往往偏重于思想教育和业务训练,忽略对职工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企业职工因为心理压力问题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如某特大国企一年多时间里就先后发生两起职工刺死所在基层单位领导的严重事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组织援助的方法缓解职工压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加强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企业职工整体心理压力问题所采取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应大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现代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职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咨询,对重点职工进行重点援助,“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正视心理压力,挑战心理压力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及时主动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职工以必要的援助。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职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建立心理引导机构,为解除职工心理压力提供组织保证。企业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心理引导机构,通过培训考试使具有一定理论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达到心理咨询师水平。组织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开设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职工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缓解,有的却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难以自身解决问题。心理引导机构的介入就能及时根据职工的心理状况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心理焦虑的发生。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心态情绪汇集和反映调节机制,加强职工心态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进职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的不断累积,引导职工心态朝良性方向发展变化,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调适、自我和谐。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工作,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职工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职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职工群众心理失衡、失调的诱因。并通过一定的工作平台,探索企业心理疏导有效途径和党群组织服务职工的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

第4篇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建筑智能化工程涵盖了更多的科技手段,它以建筑作为科技施展平台,将通讯、电子、网络、传感、多媒体、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自身的集成技术来实现建筑设备、通讯的自动化,为人类提供高质量、高舒适、高稳定性的建筑居住环境。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企业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发展条件,而且按照企业的规模与建设能力将企业资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最具优势,几乎可以承担各类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项目。因此,各大中型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纷纷争取申请一级资质来提升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资质实力的提升也相应地带动了建筑智能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改革,就以项目成本的管理而言,也经历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与深化,虽然部分企业在智能建筑的成本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能够代表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行业的全面发展。就整个行业而言,其项目管理仍普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待完善的地方,这与工程行业的进步有着必然的关系,因为传统管理的方法已逐渐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便无法良性地形成新型有效的管理方法,由此而影响了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具体分析

建筑智能化企业在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面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的独特性,部分企业却无法从根本上意识到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重要性,一味的生搬硬套建筑行业的常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导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切合实际、滥用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无法做到良性的变通;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往往没有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规划,也没有阶段性的总结;方法上的落后从根本影响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体现在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中很少有企业意识到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无法进行针对性、特殊性、有目的性地管理,有些企业甚至连像样的管理制度都没有,更说不上项目成本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及项目的质量控制相结合起来的整套管理体系,因此而造成成本预测与规划方面的不足,无法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另外,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属于粗放式管理。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淡漠、管理理念落后,造成了 “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相分离”的情况;许多管理人员根本不了解建筑智能化企业的行业特点,对整个预算、施工、竣工过程毫不知情,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是依靠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去对建筑智能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管理,造成了整个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严重滞后。

三、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成熟、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以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与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建立一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此体系以项目成本管理为主线,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在成本管理中,整个项目开始前必须对建筑的施工环境进行实际考察,管理部门的工作要与设计部门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步;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的环境要有了解,才能做好成本管理,对其各项支出作出预测与估算;要紧密地将施工设计、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与成本管理联系到一起,根据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性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保证最低成本的可行性;要制定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方案去取代原有的传统管理方案,对实际值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在预先就应该列入考虑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的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二)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行政责任制度,首先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应当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全面的统筹安排,首先是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方面,首先应当对成本管理事项具体的分工安排到个人,使每一管理环节都能够做到问责有人,杜绝出现相关的成本问题时,管理人员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还要就盈亏情况做好充分的分析和掌握,以便及时对出现的负亏问题进行整改,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做好工程部门的工作协调,因为工程部门作为工程项目整体技术和进度的主要负责部门,要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多在施工中应用先进的技术,用技术优化的手段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再次,在合同管理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工程款的进度款催款工作,及工程项目方面出现的赔偿事宜处理等工作,财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合同的预算管理工作,以保障实际成本支出不超出预算,在财务上要对项目的具体财务收支仔细掌握,并对资金的调度做好合理安排。其他的部门和工程小组间应做好配合,为工程的创收节支目的尽到自身的职责。

(三)加强技术措施的改进优化

首先要进行制定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项目施工方案及成本控制方案,以便对工程工期及施工做到系统的指导安排,实现科学性的缩短工期,优化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建设方案中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机具组织和资金安排,由此能看出建筑智能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的成本管理具有着关键的作用。其次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新型工艺方法及新型材料等应用以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项目品质。最后要在质量上严格要求,最大化的杜绝出现项目工程的返工,并通过科学化的验收形式减少验收的时间,使工程的交工事宜提前完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的成本费用开支。

(四)经济措施的优化

在经济措施方面可进行四个层次的优化,首先是在人工费用的控制管理,改善劳动力组织的组织形式,最大化的减少工程施工人员的窝工现象,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对建设人员的技术培训及素质教育,以增强其职业素养及劳动的纪律性,做到非生产用工及辅助用工等方面的人员比例安排达到合理性,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合理化压缩。其次,就工程的材料方面也应加强控制管理,通过对材料在采购及运输和收发保管等环节的科学安排,进行应用成本的控制,减少在各环节不必要出现的损耗,以节约材料的采购损耗费用。说到损耗,必须要就现场材料的堆置做到科学安排,避免出现反复搬运,既浪费人力也容易出现材料损坏的情况,就材料的使用方面,要实施进场验收前的检查试验及施工的限额取料管理制度,最大化的杜绝材料使用的浪费,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第三,就机械的费用也应进行良性的管理控制。其表现通常体现在机械的正确选配及设备的合理利用方面,并要对机械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做到定时定期的检查维护,以此来保障机械性能的完好率及利用率,增强施工使用的效能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机具窝工或机具维修等损失,提高机具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机械的使用费用。第四,对于管理费用和其他间接产生的费用也应做好控制。其方法通常是精简管理机构,以合理的管理梯度与层级等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对于间接费用的控制要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审批报销流程等方法进行规范。

结语:

纵观现今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的发展,如若能在项目成本的管理上采取适当措施,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本身的独有特征去改进企业内部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利用控制成本来提升利润和发展企业,那么将极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行业的利润空间,企业规模也可以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左强.完善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之我见[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7):44-47.

[2] 吉彩勤.谈制造型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9):53-54.

[3] 吴燕芳.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1,(7):337.

第5篇

资料与方法

1997~2009年收治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16例,男4例,女12例,男女比例1:3,发病年龄26~76岁。

病因:12例女性中9例曾有产后(4例顺产、2例流产、3例剖宫产)大出血史,1例有颅脑外伤史,1例曾有颅内感染病史,1例为垂体瘤术后。4例男患者,2例有颅脑外伤史,1例为颅咽管瘤术后,1例为垂体瘤。

临床表现:16例患者中10例因感染病情加重来院,3例并发垂体危象,患者低血压休克、高热、循环衰竭,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谵妄、昏迷。13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同时合并有甲状腺、性腺及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减退有12例,表现闭经,、腋毛脱落,外生殖器萎缩,厌食乏力,血压偏低。畏寒,皮肤干燥,便秘等。3例伴视野缺损。其中1例老年患者垂体瘤反复出现低钠血症水中毒入院。

实验室检查:16例患者中各种激素水平检查,见表1。

激素水平普遍低下。有10例患者有低血糖、低钠、低氯血症。影像学检查2例有垂体占位,1例垂体瘤为术后表现。

诊断:依据患者病史(分娩时大出血、休克的病史对本病的诊断甚为重要)、临床表现(畏寒、乏力、乳晕色素减退、腋毛脱落、生殖器萎缩、减退、饥饿时易有晕厥倾向等)、内分泌功能检查(具有价值的为甲状腺功能、低血糖、24小时尿UFC等),结合影像学资料及有关临床征象体征确诊本病。

结 果

治疗:患者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明确后,给予积极治疗。对垂体危象患者,首先给予高渗糖纠正低血糖状态,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100mg加10%GS静滴,同时抗感染、抗休克对症支持综合治疗,第2天小剂量鼻饲优甲乐。对于轻症患者,首先口服强的松,第2天加服优甲乐(小剂量)开始,同时静滴“参麦、黄芪”等中药协助治疗。有合并感染的加用抗生素。对于合并低钠血症水中毒患者,给予限水入量,600~800ml/日,同时对症支持治疗。2例女性患者较年轻(28岁、32岁)口服药物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垂体瘤患者口服“溴隐亭”,综合治疗。

转归:出院时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减轻,或临床治愈。随访0.5~4年,10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肿瘤复发加重,3例因自行中断药物治疗,病情反复,再次服药后症状好转。1例失访。

讨 论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一种较少见疾病,当垂体受损60%以上时才出现临床症状[1],表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和(或)鞍区占位性改变。临床症状变化大,可长期被误诊而延误病情。误诊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注意到本病个别突出症状而忽略了对本病诊断的全面考虑。本报道中其中5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慢性肾炎”,由肾内科转入我科治疗。6例患者被误诊贫血闭经,常年服中药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原因:①垂体病变导致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减少,产后垂体坏死为引起女性发生本病的最重要原因;②下丘脑病变使下丘脑的各种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激素或因子分泌受到阻碍(常见颅咽管瘤);③下丘脑垂体之间的联系(垂体门脉系)中断,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可引起急性垂体前叶大片梗死,由于垂体柄的折断或垂体门脉血管的中断可同时并发尿崩症[2]。此病若能早期诊断,及早激素替代治疗,预后均较理想,且长期治疗费用并不昂贵,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于基层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辅助检查,造成误诊误治。部分基层医师对激素替代治疗认识不足导致患者出院后治疗中断病情复发。故此对临床见到多腺体功能受损,原因不甚明确的昏迷危重患者时,应提高警惕考虑到本病可能性,而应作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体检。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激素替代治疗对本病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梁荩忠,李秀钧,田明浩.内分泌病诊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7.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就是建筑工程的总费用,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成本加以重视,如果企业对成本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认识,不仅无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举步维艰,从而失去有利的竞争条件。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还存在着不成熟、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该现状进行成本控制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概述

造价管理并不是某个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是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存在的,造价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项目的造价问题,从而为企业实现效益提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从当前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总包形式的造价管理模式还不甚了解,这也是企业造价管理水平长期停留在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针对其成本控制来制定的,企业提高了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有助于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控制,不仅能够大幅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的力度,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

控制成本说到底就是控制工程的总费用和相关工程税务,从而达到企业利润的提升。建筑工程中的企业成本,包含了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两种概念,首先,从直接成本来看,直接成本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建筑施工的基本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必需费用,另一部分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而且由于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工程技术的费用也是有所区分;然后是非直接成本,非直接成本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关,企业管理的经费都是从非直接成本上扣除的,同时,根据各地区对建筑工程的政策内容,企业还需要对上级部门交纳一定的保障金。

三、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侧重点出现严重失误,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将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放在建筑工程的第一位,而本来应该得到重视的内容,比如设计方案的审批、预估等步骤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某个工程项目时,必须对工程合同、设计方案、工程的周期以及成本多少等情况做出主要分析,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妄自菲薄,进行成本预算时脱离了市场的规律与准则,对市场价格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乏对所有成本的控制措施,导致实际成本预算过低或是过高,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实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其亏损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有力的成本控制措施,管理水平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忽略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再加上施工时可能出现的人力、物力在管理上出现的隐患,一旦施工完成后再予以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从整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重视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对成本问题着手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企业在经济利润上能够有所收获。此外,高水平、高质量、高素养的施工团队也是企业成本控制在关键所在,建筑施工要求管理与技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如果二者脱离联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展,也会严重阻碍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而谈了。

四、解决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方式

(一)遵守成本控制的规则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中,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施工时各部分的成本控制入手,在建筑工程的初期阶段,必须对成本的控制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在遵守成本规划的前提下开始工程建筑施工,使建筑施工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做到有章可循。建筑施工在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为了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就必须要对施工人员采取管理措施,严格监控施工的每一项环节,利用专人专管的形式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存在预算不足的情况,如材料、工程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需要的相关费用,都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对策,为了达到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解决手段,不仅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上能够有所斩获。

(二)严守施工合同的内容

施工合同对于施工双方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合同之前,必须参照有关法律来执行,使施工合同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施工管理与施工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施工合同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那么施工管理工作也失去了基本意识,所以,为了确保施工合同能够符合甲、乙双方的要求,使企业造价管理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面临工程造价问题时必须依律执行。一般来讲,建筑施工合同应该有着以下的内容:建筑工程的信息、施工周期、费用结算以及质量审查等内容,确保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受法律保护,一旦承包商有不法行为,合同的作用便体现出来。

(三)施工时期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可以采取两手准备,首先是在宏观上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其次在微观上对施工时期的成本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以点及面”的过程,所以施工时期的设计与安排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对施工时期的成本进行控制,必须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严格监控施工进度,加大管理力度,因为施工进度的延长意味着各项费用支出都会随之增长,使企业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必须对施工进度加以重视,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能够有机结合,建筑工程质量能够有所提高。此外,质量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工程环节出现不合理现象,需要立刻纠正并做出更改措施,如果在竣工时期某一个部位进行修改,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局部,而是整个建筑工程。

(四)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一定要对材料的价格有所掌握,根据市场上提供的材料作为主要参考目标,材料购买时需要对不同的厂家价格一一比较,将材料的性价比视为采购材料的第一准则。材料抵达施工现场时,为了确保材料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必须对材料进行二次试验,如果在施工时发现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不仅需要二次采购,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使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效益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最终目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造价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

[2]刘春苗,詹冬.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浅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5(6).

[3]杨才清.浅议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4]孙光艳.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创新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第7篇

一、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观念

首先,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宣传力度,使员工真正认识到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要仅仅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要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其次,重视成本预算编制。企业一定要在了解自身发展状态的前提下,编制出与企业实际的施工进度相适应的预算,防止成本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再次,在施工材料的领用和费用支出方面要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做好记录。最后,切实认识到成本管理和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个部门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交流,避免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使成本管理和控制切实落实到位。

二、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范围较广,专业性也较强,相应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团队是根据某一次工程临时组建的,并且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专业知识,使成本管理忽然控制的水平低下。首先,施工企业在组建成本管理和控制团队时一定要选择具备成本管理和控制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有关内容,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同时还有严格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最后,实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责任制,规定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端正管理人员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态度,迫使其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做好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做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主要是指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的进行工程报价。施工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合理低价原则,切不可为了赢得竞标就盲目的压低报价。否则不仅会违反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还为以后的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比较常用的报价方法有增加建议方案、多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等,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报价方法,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四、注重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是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首先,施工企业要重视合同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合同的审核与签订。其次,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管理的一切有关内容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保障合同管理有法可依。最后,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的监督机制,对合同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对有可能损害本企业利益的地方及时做出反应,以减少损失,争取使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

五、量化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指标

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一定要做好成本管理指标的量化工作,切不可泛泛的以成本降低率来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首先,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企业一定对项目成本进行详细的预测和计划。注意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层层细化,并与经济利益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施工企业要制定自己企业的“企业定额”,使其成为施工企业衡量自身成本管理的指标之一。

六、树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意识

施工企业一定要树立起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切实认识到成本管理不完全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它需要整个企业的全体参与,特别是要强化技术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首先,技术部门在参与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方案、材料选择、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力求达到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其次,技术部门要加强与成本预算人员的沟通,使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到不丢项、不落项,进而为工程索赔争取最大利益做好保障。

七、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对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做出详细的规定,并签订责任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其次,要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福利挂钩,以此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

八、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房地产企业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质量管理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广义的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2 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意识薄弱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注重开盘、交楼等目标的达成而忽略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由于不重视对质量的管理,造成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制的不健全。另外没有把工程质量控制摆在首要管理制度上,造成质量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摆设,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建设工程当中,造成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频发,无法保证工程的优质建设。

2.2 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关注不足

质量管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阶段很多企业会把成本控制作为重点,与此同时却忽略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要加速资金回笼,整个开发的进程非常快,花在设计的时间也会比较少。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通常花费时间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时间所剩无几而导致设计质量不高、漏洞百出,从而影响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有效的成本节约。

2.3 全面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提高组织质量管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其要求是全体员工都要参加,然后将质量管理作为中心来进行展开。随着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的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可是在很多房地产企业中并没有把其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推广而是仅仅限于形式。当房地产企业进行考核时,他们主要是针对部门的核心业务来进行,但是对于工程质量就只与项目部的相关人员有关系,这样根本就不能把全员调动起来参与工程质量管理。

3 解决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必须让施工人员牢记“质量第一”的观点,将质量创优意识让员工时刻牢记。

(1)把质量责任制落实到管理人员,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质量管理意识,保证好每个施工过程以及环节的相关质量。要对施工人员不断加强相关的质量意识教育,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指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施工人员的思想观念,要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全新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

(2)建立质量考核制度。通过对施工人员培训、考核,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精心施工,消除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保证施工质量。

(3)加强对于施工和质量管理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制定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奖惩结合,对于有贡献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同时,对于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惩处,造成相关质量问题的还要坚决追究其相关责任。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负责设计的人员需要先把建筑工程项目了解清楚,并按照其要求来做,在与开发单位有了一个深入的沟通后再根据当地的地质、气候以及建造结构等相关条件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人员将图纸设计完成后,不应马上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对图纸进行会审。组建好会审小组进行会审,并且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样就可以在最早的时间内发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构造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修改。

3.3 加强全面化的质量管理

(1)集成化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的集成化有项目各目标的集成、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工程质量形成各阶段的集成等。因为每个参与的质量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对项目的质量来进行有效的管控;但是只要有一个个体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质量,而且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因此在确保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要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从整体上出发,所以对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质量不仅取决于本阶段的管理,还取决于上一阶段的工作效果和两个阶段的信息交流情况。大型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确实需要快速完成项目的开发,这是无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实行对项目目标的集成化管理,可以把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进行很好的协调,在保证了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将工程质量目标实现;而在项目各目标的集成化管理中,项目经理就应该发挥好整合资源和协调的作用,让各部门服务于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标准化管理

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有工程质量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工程质量标准的标准化、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的标准化等。当前大型的房地企业都已初步完成了产品的标准化,包括了很多产品体系,并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复制性的开发。产品的标准化可以加快开发的速度,还能减少突发性问题出现的概率,这样就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产品的质量。可以根据不同业态的特点来建立工程质量标准的标准化来统一工程质量评估体系,从质量管理行为、实体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多维度的评估。

(3)精细化管理

要做好前期的工程策划以及做好工程质量的预控是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策划是指根据建设工程总体目标要求,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将建设项目来进行系统分析,把建设活动的总体战略来进行运筹规划,同时对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作预先的考虑和设想,这样有利于在建设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三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重组资源以及展开项目运作,为保证项目获得满意可靠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做好详细的规划,并细致分析工序的搭接、工期、工艺、质量保证措施、注意点等,这样有利于在过程中以此为依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例如,很多企业会为了销售以及增长的需要,去追求项目的进度,可是在一些条件下,追求进度是可以事先通过优化工序,改进工艺等条件去实现的,其并不一定会影响到质量,关键是要把前期的策划以及现场的协调做好。但是这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不断的完善整个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竞争力,还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如果发生严重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后果十分严重,所以一定要做好房地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工作,落实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措施,同时积极优化改进有效的措施,为消除工程项目质量问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心理压力 机制

为了提高石油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需要研究职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研究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1.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拿破仑·希尔认为: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作出来的无固定形式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加诸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还是物理因素,都是压力的来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

1.1安全生产带来的职业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无形压力。

安全是企业头等大事。企业生产调度是否科学、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任何环节出现技术问题,任何一项管理出现漏洞,任何一个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疏忽、违章违纪,任何一个治安环境出现盲点,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在职工心目中安全就是天,安全责任是职工最大的责任。职工在安全问题上心里最敏感,每时每刻心里都惦记着安全:怕事故影响企业安全记录;怕因为事故影响企业的声誉;怕出事故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一系列的“怕”像无数把刀一样悬在职工的头上,无时不让职工的心里发紧,造成职工心理紧张和烦躁。

1.2企业改革、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是职工心中的头等压力。

近年来,由于石油企业改制、主辅分离、布局调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以及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其中一部分职工被迫离职离岗,有的会面临新岗位新工种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有的会下岗待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因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岗位竞争的压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面对岗位竞争的压力,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文化程度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态度。有些职工还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时间自学技术、苦练基本功;有些没有竞争优势的职工则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形成心理压力。

1.3异地工作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沉重压力。

石油企业职工异地上班、异地作业比较普遍,特别是企业布局调整、连锁经营、境外工程技术服务等带来很多职工长年工作在异地,甚至异国。职工异地工作,只有周末或更长时间才能和亲人相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牵挂亲人、老人子女照顾问题,夫妻分居带来的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在职工心中久而久之累积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而目前消费品物价上涨过快、购房困难、子女就业艰难等让很多普通一线职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昔日国企职工曾经有过的自豪感已不复存在。

1.4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及高速度快节奏带来的压力是职工心中的现实压力。

现代石油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工作流程紧凑,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流水线24小时运转,各岗位人员不允许分神,不允许差错,特别是那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人员,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疲劳程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对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系统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因而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求也前所未有。而职工现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这些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适应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在短时期内强化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一切对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工来讲,无疑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这和每个职工的个人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生活态度以及对压力的适应能力等有很大关系。

2.建立健全石油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我国目前还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职工的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应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职工因为心理压力问题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组织援助的方法缓解职工压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职工整体心理压力问题所采取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应大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借鉴一些著名的现代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职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咨询,对重点职工进行重点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正视心理压力,挑战心理压力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及时主动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职工以必要的援助。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职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2建立心理引导机构,为解除职工心理压力提供组织保证。

企业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心理引导机构,通过培训考试使具有一定理论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达到心理咨询师水平。组织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开设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职工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缓解,有的却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难以自身解决问题。心理引导机构的介入就能及时根据职工的心理状况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心理焦虑的发生。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心态情绪汇集和反映调节机制,加强职工心态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进职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的不断累积,引导职工心态朝良性方向发展变化,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调适、自我和谐。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职工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职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职工群众心理失衡、失调的诱因。并通过一定的工作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

2.3开展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活动,拓宽释放心理压力的渠道。

成功的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都有一套成功帮助释放心理压力的做法。通过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开展训练目标明确、挑战自我、磨炼意志的团队训练活动,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和经常性的技术练兵活动,扩大职工群众之间的相互交往、扩大领导和群众之间相互沟通,帮助心理压力较大的职工消除烦闷感、紧张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获取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通过多种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强化职工的参与意识,提高职工的参与兴趣,使职工在企业文化活动中充分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职工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