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4 15:04: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作方法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作业方法

Abstract: the valu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perations, and grasp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each link, emphasize prior guidance, process control, after summary, geotechnical engine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an play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from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survey of how to do well the work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ield are discussed thoroughly, and advances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homework; Oper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O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工程建筑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合理投资起着重要作用。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己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由于工程项目行业类型,建筑工程重要性以及地基的复杂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等因素,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勘察要求也各不相同。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因勘察工作的特殊性,如野外作业时勘探测试工作大部分位于地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专业性较特殊,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尤为重要。

1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重要性

施工勘察虽然不像详勘阶段被人们重视,但它却是岩土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岩土勘察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工程通过地带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以正确处理工程建筑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条件,使修建的工程能更好的实现多快好省的要求。因此,在岩石工程勘察作业中,为了研究各路段不同成因和各种类型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按特殊设计进行路基施工的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就会显得相当重要。

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方法

2.1勘察前期

(1)相关资料的收集。作为一名合格的勘察工作负责人,不能局限于场地内的几个钻孔基本情况的记录,还应关注场地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在场地的仔细观察有没有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和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并调查访问当地人该场地以前的地质条件是否和现在一样,访问周围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当年开挖时的地基及地下水情况。同时还要认真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如拟建物规模、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基础形式、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及拟建物对变形的要求,从而为外业前期工作量的布置提供依据。

(2)工作量的布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勘探点的布置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工作量布置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来布置,不能随意地布置勘探点的位置、勘探点深度和勘探点间距。

2.2勘探与取样

(1)勘探。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2)取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强制性条文规定:每个场地每个主要岩(士)层取样不少于6件(组),但目前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重视取样的数量而忽视了取样的间距,没有错开取样,尤其是在孔少的情况下问题最突出,几乎是在同一个水平面的深度上取样,造成

代表性差,因此,必须错开取样。同时,应尽量避免在分层交界处、钻进回次的底部等部位选取岩石试样。

2.3原位测试

在原位测试中,有些样品如粘性土可以通过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一些样品如无粘性沉积土由于几乎不可能获取不受扰动的原状试样。所以对这类样品的密实度、强度和压缩性评价通常需要通过原位测试方法获得。勘察中我们常用的几种原位测试手段的作用与适用性如下: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岩土中,根据贯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判别土的性质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根据它的试验指标可用于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定性地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通过建立地区经验,也可用于评价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评价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广,并有连续贯入的特性,但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较差。

(2)波速测试。波速测试是利用波速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或工程指标的现场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以此来划分场地类型;提供地震反映分析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提供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判断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划分场地类别,确定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另外,波速测试本身可以用来评价地基土的类别和检验地基加固效果。

3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

参考文献

[1]周德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食品包装 检验管理 重要性 方法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包装。食品的营养与安全卫生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并且随着食品包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人们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更高。因此相关人员应做好食品包装检验管理工作,避免食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1 食品包装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食品包装材料不是食品本身,但包装材料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食品,并且包装材料很多,其组成的成分也比较复杂,在食品的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并且我国是食品加工大国,使用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做好食品包装检验管理的工作,严格把关。

食品包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食品安全卫生、方便运输、促进食品销售,包装的材料主要有纸、木、金属、竹、塑料、陶瓷、玻璃、化学纤维等。目前塑料包装是各种食品包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塑料包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并且重量轻,便于加工和运输。但塑料包装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对塑料食品包装要更为严谨地进行检测。我国对食品包装的监管主要有备案管理、报检、通关及检验,应保证进出口食品包装的检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食品包装检验的方法

2.1 进行备案

食品包装的相关厂商信息都需要在质量监督检验等部门进行备案,并且要提交全面有效的书面材料。其中生产企业在申请备案时,应确保其包装是固定生产厂商生产的,同时商家需要提供包装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等材料,以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食品包装质量安全可靠,外观、卫生、安全等经过严格的检验都符合食品材料的相关标准要求。而在相关食品包装备案管理过程中,生产企业在申请备案时需要保证企业有较为健全的质量检验部门,并配合一些符合相关要求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验人员。企业的原材料库和成品库的墙壁、地面等应注意保持卫生、清洁,货物的存放应按批次、种类等有序存放,同时库内不能出现害虫、鼠类等,不能有污染物及有害物品出现。企业的生产车间必须保证卫生清洁,并且内部清洁卫生,没有半成品堆放的现象,不会出现影响食品安全及卫生的问题。企业的生产设备应保证能够正常运行,不会造成食品的污染。食品的运输工具应保持干燥卫生,并具有能够防止食品受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设备。企业还应具有完善的,能够高效正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一些被首次用于食品包装如助剂、印油等辅助材料应进行详细的检验。同时要保证食品包装质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经过相关的检疫机构检测出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2 通力合作

在检查食品包装过程中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生产企业、使用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和广大消费者需要团结一心,各尽其职,保证食品包装检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食品包装生产企业需要紧抓生产过程,采取多种手段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充分掌握食品包装生产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加强管理,对出厂产品进行强制检验,严把产品的质量关。当然,食品包装生产企业需要树立长远目标,不局限在蝇头小利上,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包装的质量问题,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包装的质量。而食品包装袋的使用单位需要认真检查每一批购进的食品包装袋,把有问题的包装袋退回到生产单位,并要求生产单位给予补偿。同时,食品包装袋的使用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拒绝无证的生产企业,并加强对获证生产企业的进一步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检验意识,通过多次检验和核对保证在食品包装袋的使用环节不出现任何的问题。

而相关部门需要与广大消费者一起充分利用自己的监督权利,监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食品包装袋使用单位的行为,以此保障食品包装袋的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利用《食品安全法》进行食品包装质量的宣传贯彻,同时还需要加大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定期采取抽查和排查手段,不漏过一丝一毫,让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从思想上重视食品包装检验管理工作,从而加大检查力度,保证食品包装袋的质量。对于一些不合格的企业和使用单位,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强制性手段,通过给予警告和处罚等形式,淘汰不合格企业,或者让不合格的企业停业整顿,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消费者需要提高自身意识,在选择商品时注意观察商品信息,正确购置产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并及时举报一些违法犯罪企业和使用单位,以此杜绝不合格产品流通等。

总之,食品包装的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督检验,保证食品包装产品的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包装产品的销售,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食品的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包装。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保卫;企业改革;企业重组;应对方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7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88

内部保卫工作的利与弊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内部保卫工作担任不可或缺的成分,直接影响公司在职工心中的形象。企业的重要性在于全面稳定的发展,但是当下在国内还存在很多弊端,需要更好的加强和完善,以全面建设完善的公司内部保卫工作。

1 企业迫切需要提升内部保卫工作

保卫工作是社会综合治安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企业管理应该做到的,企业以后发展到什么阶段,安保工作就应该保障到什么时候,这就需要加强开展各项保卫工作,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让企业经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提升,所以企业内部保卫工作与企业经营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安保工作做得好与否都与企业的生产相关,企业要重视企业内部安保工作。

2 企业内部保卫工作正面临严峻考验

2.1 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漏洞日益增多

在当前环境下,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漏洞日益增多,给企业内部安保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在企业管理体系的改革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出台,也在所难免地存在着触及部分职工切身利益的现象,使许多内部职工在思想上存在着不正常的波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与企业领导之间发生矛盾、影响办公、骚扰其住所、语言恐吓威胁等现象不断增多,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弊病,影响了企业领导机关内部的正常运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这种现象还在不断有恶化的趋势,给企业的保卫部门带来了许多麻烦。企业要针对这种现象做出相关的措施,防止该现象再次发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这种现象再次发生,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多个单位合作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现象的存在,就必须多个单位一起合作,还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助。由于未彻底的解决遗留下的问题及各种弊病,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与经营,而发生企业破产或者倒闭的现象,使其造成量投诉量日益增多,所以成为当下不稳定及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犯罪手段、侵害方式和人员发生很大变化

受到当下环境的影响,犯罪手段、侵害方式和人员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超,犯罪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作案的人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内部安保,做到万无一失。主要表现为:以前的作案手段由手工作案不断向技术作案发展,给内部保卫带来了很大麻烦,越来越难控制。

2.4 单位管理范围不断增大

受大体环境的影响,整合后的单位管理范围在不断增大,在点线面上都不断加长,导致企业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有的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尽量做出相关的规定与管理,减少大体环境的影响。例如增设了不少刑防部位和防范处,但由于不集中,使企业保卫部门对其管理越来越难控制。

3 运用正确方法提升内部保卫工作

企业的保卫工作出现很多新的弊病,必须从现实工作开始,用正确的管理方式,企业内部的管理还要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自己的管理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部的安保,让企业能够安稳地运行,也让其所管理的范围达到政治稳定、内部治安安全的目的,再也无事故发生。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需要全方位、多触角,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都要做到位,以提升企业内部保卫工作。

3.1 加强职工队伍和各类人员的管理

要加强职工队伍和各类人员的管理,保卫企业内部安全是内部保卫工作的日常工作,我们要全面实施、多角度地去实施,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都要做到人员的目标管理,把人员放在第一位,所以在自己的所辖范围不能只满足企业内部的需要,还应该扩大到人员的家庭。因此,在实施工作中,不但要做到对单位基本状况和职工人员的底数要了解,而且要把管理放在有前科和危及内部安全稳定较大的人员上。对上述人员要彻底了解做到万无一失,由对人的静态管理逐渐转为动态管理,企业才能掌握首要主动权。

3.2 加强企业内部治安管理

保持内部治安环境,应成为保卫工作的首要工作。内部治安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企业集体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围攻机关上访告状,干扰了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对此要从根本上维护企业绝对安全的目标出发,依据群众“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的处置原则,要加强信息反馈,把握上访时间,并针对个别上访问题,会从因人因事来进行处理,还要结合自己安保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管理措施得当、方法正确,企业才能提高自己内部的安保,才能更好地生产经营,不仅能够更好解决群体上访给企业带来的治安问题,还能保证企业领导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治安环境。

3.3 加强重点刑防部位和内部财物等管理

加强重点刑防部位和内部财物等管理是企业保卫工作的重点,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企业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企业的管理做出相关的措施。因为重点刑防部位和内部财物安全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的,要做到“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突出重点,然后要做到“先审后用”,严格把控人员的调入调出,同时要做到“四防”,动员群众的力量和各类组织相互监督,实施层层把关,要做到加强自我防治和群体防治的能力,发现不好的现象要立即执行整改,做到防患未然,确保企业的内部安全。

3.4 加强对群众组织和公秘力量管理

群众组织和公秘力量是保卫部门不可或缺的力量,保卫部门所有日常的各项规定都要通过他们具体落实,因此快速建设群众组织是首要任务。

3.4.1 建立完善的保卫机构,企业要参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的规定,要选配遵法守纪熟悉业务的人员来担任专职保卫干部,配备相应兼职人员,要做到“三个落实”,分别为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做到领导统一,并且做到分级负责、责权划分清晰明确,在企业机构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

3.4.2 加强和提升以治保会为主要群体的组织。要把重点放在重要的位置,要着重周围的人与事物建立起自己的神秘力量。不断加强所辖区域的管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加强打击犯罪的力度。对周围的群众进行宣传,做好企业的“四防工作”,正确地落实安全防控机制,要主动协助公安人员进行组织联防,维护企业的财产工作安全,对重点保卫的部门要给予重视,进行一个更好的完善。

3.4.3 进行一个正确的布局,形成一个全面完善的网络,达到群众联动,使其分清群防组织和公众力量的责任,确保任务要清晰明确,不留死角。一旦进入角色,要积极投身加强企业内部保卫工作,不仅要加强队伍的内部整顿,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相关人员,还要做到队伍的纯洁,要有很强的战斗力。

3.4.4 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保密工作,进行安全保密、形势、政策、法律及“四防”的教育,要做到平时定期培训和考核,要做到随时做实战演练,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3.4.5 企业内部要不断加强工作力度,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地抓好每一个面,要抓典型,要抓重点,以点代面来促进企业内部安保工作,要不断加强在感情方面的投资,要把重点放在公众力量,在工作和生活方面,要积极地帮助他们,为他们解决困难,排忧解难,以免后顾之忧。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结合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方法来展开阐述,并从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公司的内部存在的原因进行分项说明,从内部的员工及公司的高层进行分述;然后从公司内部重点阐述,并对群防组织和公众力量进行介绍,说明他们在其中的作用,结合当下的出现的这种状况,根据其问题进行解决等;最后在解决方法上提出具体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鑫.分析国有企业内保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方法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9).

[2] 黄明.浅谈新时期加强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2).

[3] 乔勇.浅谈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J].当代工人(C版),2013,(6).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衔接 重要性

引言

部分初中升入高中的同学在学习过程很难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学生心理遭受打击,缺失自信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初中生学习成绩都非常不错,但是在升入高中之后英语成绩一落千丈。而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因为学习者不能够很好地衔接自己的学习过程,没有认识到需要改变自己原本的学习方法,而教师也没有及时地采取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如不能及时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学习道路将异常坎坷。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论述英语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一新生怀着浓重的好奇心想要在高中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但在探索发现的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发现,高中的课程、学习的知识跟初中大不相同,特别是英语课程,新课标进行改革之后,教材中的词汇量急剧增加,语法知识也相应的增加了难度,这让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渐渐变得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偏科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任课教师应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大面积的摸底调查,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现状,之后有侧重点的将教学工作衔接好。经调查可知,读音不准确、听力能力差、词汇量缺乏或者易遗忘、语法运用错误或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是初中升入高中后的普遍问题,那么在了解到这些状况之后,任课教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高一英语的衔接教学工作。

二、高一英语衔接教学的方法

既然已经了解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那么就可以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例如语音方面,可以集中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教会学生如何学会正确发音,掌握发音要领,严格要求学生正确拼写认读,掌握其中固定的规律,把词汇进行分类放置,联系英语教材,逐步的教授课程,只有衔接好语音发音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紧接着,任课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视听说,尽快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步伐,跟紧老师的节奏。调查发现,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高一英语课堂上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授什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当节课上的重点词汇,讲授新课时,先播放录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同学们不同的情景,不断吸引学生。在教授课文之后,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词汇量,初中时候很多学生的词汇量比较匮乏,教师可以重新梳理初中的单词短语等,在温习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记忆更多的单词,为高中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教材等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绝大多数初中教师只注重浅显的表面教学,英语知识讲解片面,许多单词只讲解一遍就不再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应付完老师检查之后就将单词遗忘,积累的词汇量较少。同样英语课文也是一样,逐个单词翻译过后就不做深入分析,这些死板教学导致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不具有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英语成绩急剧下降。那么相对于初中英语,高中的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实际应用,相对来说语法、词汇等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高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讲课速度加快,信息量也增加许多,不再像初中教师一样英汉结合,高一的英语教学开始采用纯英文教学,这让学生很难接受,所以在刚进入高一的时候“前几节课”尤为重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授课印象是吸引注意力的关键手段。

三、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化措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性质、基本概念等做出了更加明确的阐述,同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中对教学、课程资源、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等提出了合理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达到预期效果,高中英语的总目标是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学会自主学习,高中英语一改初中的教学模式,通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课程的核心,而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语言、知识、技能等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需要“教学、培养”并重才能全面发展。其次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整合发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高中英语的首要内容是语言、知识以及技能,语言知识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石,二者关系紧密。而学习态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的推动学生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一的英语课程必须注重策略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的使用,才能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总结

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同初中大不相同,高中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使学生热爱英语这门学科。高一英语在衔接整个初高中过渡阶段起着重要联系,只有完善好这门学科的教学,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管理工作;重要性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表现出规模大、复杂化、周期长等特点,前期受环境、资金、政策等各方面制约因素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投资风险就越大,项目开发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必将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房地产开发竞争必将以项目管理水平为核心。

1房地产项目前期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房地产项目前期管理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决策分析、规划设计和计划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管理规划的编制和开工前的其它各项准备工作等。其中,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项目前期管理风险识别与管理是前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分析研究项目。

2可行性研究论证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对拟开发项目在技术、经济上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为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是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在经济上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的论证与分析,通过对多个开发项目的方案比较,选出其中最为合适的开发项目方案来进行实施。可行性论证的目的就是实现开发项目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民主化,减少在投资方面上不必要的失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可行性论证过程中,由于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等都不相同,也就使得其可行性的研究内容不尽相同。以住宅开发项目为例,其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内容主要有:项目概况分析、市场调查分析、项目规划设计建议、项目投资分析、项目财务评价、项目风险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的编制、结论和建议。

3项目前期管理风险识别与管理

3.1项目前期风险计划

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因此应该制定一个针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预案,对于那些可能无法规避的风险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并设定风险观察值,可以在风险来临时,启动相应的风险计划来减缓风险造成的后果。风险计划过程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是重用成功的风险应对策略,其次,是奖励自动触发机制,再次是能从中看出主要事件和风险演化为问题的条件,再然后是理解为每一个严重风险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最后是优化选择标准。

3.2风险跟踪

风险跟踪指的是根据风险应对计划,跟踪监控那些可以计量的风险因素,并且持续重复这一过程来检测各种风险因素的状态,分析风险的变化情况,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已经暴露或是将要暴露的风险事件。

3.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指的是当跟踪的风险指标达到设定的数值之后,系统就会自动的触发对应的应对方法、策略和处理方案,从而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及时检测风险应对的结果,以便及时调险计划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得项目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的可开发状态中。在风险应对中,其应对的目标主要有:第一,报告风险应对的结果;第二,确定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第三,将责任和权利分配给个人;第四,对意识到风险做充足的准备工作;第五,必要时采取有效的校正;第六,加强小组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对风险进行系统的控制。

4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4.1招投标、合同签订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招标采购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项目工程进行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重要设备与材料等发包的首选方式,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结构分解任务、组织结构,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体系,划分合理的工程任务发包标段,明确招标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招标方法和程序。

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注意对合同体系进行策划。合同签订时,一定要秉持自愿、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价有偿的原则。在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国家统一的文本,语言要简洁、严谨,内容要清晰,明确权利、责任、义务,并将双方的法律关系表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合同来约定风险的合理控制和转移,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尽量避免违约行为的出现,减少合同风险。在合同中,一些条款不仅要进行开会研究,还要经过企业的法律顾问进行把关,严格的执行合同的鉴定程序。

4.2项目开发建设管理规划作用

第一,指导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第二,促进项目各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明确职责,加强项目控制,降低项目风险,节约工程成本。第三,楣司监控项目工程管理提供基准计划。第四,项目工程实施管理规划明确目标、责任,规定如何做、由谁去做、在哪里做、何时做、花费多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五,统一管理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开发目标的实现。

4.3项目实施管理规划问题的影响分析

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的影响,对项目的分析和控制较为重视,反而忽略了项目资源环境整合,不重视项目管理的科学规划编制工作,导致开发项目在后期出现无计划性、无目标性,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开发商的管理部门在前期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没有进行管理的规划和编制,使得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在项目工程的建设方面的资源积累较少,资源整合不足,导致招投标工程不能够顺利的进行,严重的影响了开发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甚至后期的建设施工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上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管理主要工作的分析,从它们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影响,对项目开发成本控制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对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说明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非常重要。可以说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质量决定着项目开发的成败。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法制;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3-0135-01

防震减灾是我国公共安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更是促进防震减灾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快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进程十分必要、迫切。

一、法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出台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依法治理灾害、科学预防灾害、综合减少灾害的先进理念,促使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期,而且实践证明,法制建设是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保障作用,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范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正确方向

虽然防震减灾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地震这种破坏力大、突发性强的自然灾害的威胁依旧十分严重,不容忽视。由于预报地震的准确率较低,人民群众的防震意识高低不一、防御灾害的综合实力不足等,致使在地震灾害到来时必然会引发社会冲突和矛盾。为了理性、科学的认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法就我国在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阐述,在体系上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群体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任。

2.协调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权责利关系

防震减灾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协同合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必然面临着划分权利、分配利益、区分责任等问题。由于不同专业和学科持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仅靠道德约束或行政权利无法妥善解决问题,只能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理性来解决上述难题。防震减灾法将各部门和各行业的权利和利益进行了明确界定,使各部门间的权责利合理的转化为法律层面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督促其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各尽其职,协同合作,促进防震减灾工作有序进行。

3.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防震减灾工作综合开展

由于防震减灾法确认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就其发展战略作出了科学的规划,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制度化和具体化,从而在遵循法制原则的基础上,协调了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以高效的组织、明确的规则和规范的程序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稳步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研究地震科学是防震减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作保障。防震减灾法规范了国家应给予该项事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并立足于法律,对地震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表示了支持,对其科技发明也予以了适当的奖励,严厉打击了干涉和侵害地震科研的行为,从而为地震科研提供了相对自由而又权威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地震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为尽快解决地震预报等难题打下了基础。此外,防震减灾法还赋予了地震科技外交活动法律依据,更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二、用法制促进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立法

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做到立法、废法、改法三者的协调发展,其中,修正法律是当下的立法重点。因此,应以防震减灾法为基本依据,及时清理现行行政法规、地方政府法规、部门规章中不相符的规定,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同时应立足于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科学规划立法,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确保与法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其中,监测和预报地震、预防地震和紧急救援三项要求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法律条文全面化、明确化、具体化,以保证防震减灾工作真正有法可依。

2.依法做好防震减灾的组织工作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律规定,并切实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全面推进工作,坚持监测地震、预防地震和紧急救援齐头并进,但要突出重点。具体应做好防震减灾规划工作,统筹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依靠财政、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基础保障,进行普法宣传,推行责任追究制,加大监督力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和军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全方位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震灾的综合防御水平。

3.加大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公众自身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是防震减灾法的重要规定之一,特别是地震活跃地区,因此各级政府应大力开展防震减灾普法教育和培训,动员全社会公众积极、广泛参与。此时需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多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知识和紧急避险知识,促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各大地震纪念日等活动,对社会公众展开科普宣传,必要的应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尤其是学校、医院、商场等机构团体,通过该项实施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灾害时做到临危不乱、积极应对、保护自我。

4.加大防震减灾的执法力度

此时政府应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对所有相关部门进行防震减灾法律规定、基本任务和职责义务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强业务培训,以此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和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地震监测力度,正确评价地震的安全性,严格管理和监督建设工程,特别是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而且要加快紧急调用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切实将法律规定落实到位,维护地震减灾法的权威。

此外,各级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财力保障,以此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进程,尽快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和准确率;同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执法队伍建设等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保证防震减灾工作有序开展。

结束语:

总之,防震减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其有效落实离不开法制建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立法,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组织防震减灾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和投资力度,促进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许慧鹏,郭心.用法制推进防震减灾工作[J].城市与减灾,2012(03).

第7篇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思政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企业不能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功能。在新时期,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思政工作,根据思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企业思政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有效发挥思政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新时期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思政工作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思政工作面临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思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具体说来,新时期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企业不能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方面,认为不必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思政工作上,导致企业的思政工作困难重重。具体说来,企业对思政工作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企业的思政工作进行管理,导致思政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人员较少,不能有效开展企业思政工作;第二,很多企业不能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思政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得不到支持。很多企业总是将企业全部的资源用在生产经营方面,不愿意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思政工作上面,思政工作的开展就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第三,很多思政工作人员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培训与教育,不能认识到思政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思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导致企业思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第二,工作方法僵化。

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及时更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思政工作取得实效。现阶段,很多企业在思政工作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手段与方法,将企业思政工作等同于传达文件精神、读报纸这类形式,不能根据时展的要求和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思政工作效果较差。具体说来,思政工作方法僵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能在思政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法与工作对象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根据工作对象选择合理的工作手段与方法,导致在工作方法上出现本本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其二,思政工作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新时期各种思想和潮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员工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特点。如果企业思政工作不能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思政工作就无法取得实效;其三,思政工作方法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是动态发展的,企业思政工作也必须及时作出动态性的调整,能够根据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思政工作方法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必然会影响思政工作的效率,导致企业思政工作走向形式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

思政工作的考核机制对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引导思政工作的走向,如果思政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必然会影响思政工作的效果。现阶段,很多企业的思政工作考核机制还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考核指标的设置方面,存在着不系统、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很多企业的思政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考察德、能、勤、绩、廉等几个方面,虽然这种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过于机械、呆板,不能充分考虑到被考核对象的感受,不适于用在思政工作考核过程中。要做好企业思政工作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按照被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提高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的信度与效度,使考核评价结果能够如实反映企业思政工作的现状和员工的思想动态;第二,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评价方式简单粗暴。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强制分布或者排序的思政工作评价方法,不能有效提高考核的效率与水平;第三,考核标准缺乏灵活性、针对性,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能结合思政工作的特点与被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使思政工作考核标准缺乏实效;第四,考核体系中缺乏反馈环节,不能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改进思政工作,使考核工作走向形式化的发展道路,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考核工作的作用。

二、做好企业思政工作的措施

第一,转变思政工作观念,更新思政工作理念。

针对企业思政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及时转变思政工作观念,更新思政工作理念。第一,充分认识到企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于思政工作的认识,使企业思政工作能够得到全员的支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物质基础;第二,要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体现人文关怀;第三,要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思政工作中积极为企业员工服务。思政工作者要打破传统的道德灌输者的形象,走进员工队伍中去,聆听员工的心声,做好企业思政工作。

第二,创新思政工作方法。

要根据工作对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思政工作方法,使思政工作方法与具体的工作对象相匹配。具体说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多元化的工作方法,根据员工的诉求与愿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走进员工队伍中,倾听员工的心声,根据员工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第二,坚持动态化的工作方法,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及时调整和更新工作方法,做到随时而变,使思政工作方法符合当前思政工作的需要;第三,要重视员工的反馈,根据员工的反馈及时改变和调整工作方法,使思政工作方法更具灵活性与弹性,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第三,健全思政工作的考核机制。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政工作考核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思政工作的考核机制,通过思政工作考核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认识,以相关考核指标为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在遵循SMART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思政考核工作的实际,完善思政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使企业员工能够在考核指标的引领下,努力完成思政工作任务;第二,要在调查工作环境、人员构成等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突破传统的“一刀切”的考核模式,从多个尺度、多个层面对员工进行考核,提高思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8篇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小组工作 问题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156-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要让市场经济得到有效发展,需要建立起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国民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具有正确的品德观点,有利于国家实力的强盛。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德育教育,有利于其合作意识的形成,更能让德育教育的成果更加丰硕。

一 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从我国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德育教学活动没有趣味性与实效性。小组工作方法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就是指在诸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与帮助下,有目的地进行小组编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去完成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小组互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

1.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落实,更有利于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检验。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应用,是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弥补传统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小组工作方法,结合德育教育目标开展的游戏与课堂活动,正好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会让德育教育工作寓教于乐,让小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活动,成为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将小组工作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能够让教学模式更加完整,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

2.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师生互动去传递德育知识,给小学生更多的德育信息。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传统的授课式方法也无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德育知识,需要获得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小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小组德育学习成果的优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合作性,让德育学习的氛围更加良好。

3.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矫正作用的发挥

德育教育,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并不是命令型的教育。在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下,小学生可以在小组德育学习过程中观察其他人的言语与行为,更可以在隐形的情况下习得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的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干预性与疏导性,让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组工作方法就是一种治疗模式,小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自主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

二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社会生产力。不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过于关注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落实时间的不充足及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广泛存在,更不用说将小组工作方法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去了。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德育教育重视力度不足。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较为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绝大多数教师与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认为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没有引起学科教师的重视,更受到了许多家长轻视,认为这是对孩子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重智轻德教育理念的存在,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9篇

从我国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德育教学活动没有趣味性与实效性。小组工作方法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就是指在诸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与帮助下,有目的地进行小组编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去完成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小组互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

1.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落实,更有利于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检验。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应用,是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弥补传统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小组工作方法,结合德育教育目标开展的游戏与课堂活动,正好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会让德育教育工作寓教于乐,让小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活动,成为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将小组工作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能够让教学模式更加完整,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

2.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师生互动去传递德育知识,给小学生更多的德育信息。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传统的授课式方法也无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德育知识,需要获得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小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小组德育学习成果的优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合作性,让德育学习的氛围更加良好。

3.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矫正作用的发挥

德育教育,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并不是命令型的教育。在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下,小学生可以在小组德育学习过程中观察其他人的言语与行为,更可以在隐形的情况下习得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的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干预性与疏导性,让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组工作方法就是一种治疗模式,小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自主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社会生产力。不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过于关注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落实时间的不充足及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广泛存在,更不用说将小组工作方法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去了。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德育教育重视力度不足。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较为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绝大多数教师与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认为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没有引起学科教师的重视,更受到了许多家长轻视,认为这是对孩子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重智轻德教育理念的存在,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二,德育教育形式化问题严重。德育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多年,但德育教育成果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过于简单,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仍有存在。许多学校会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育,要求小学生按照行为规范做到某些事情。而对于小学生德育学习成果的评价,是通过书面考试来完成的。一张试卷能全面地反映小学生道德水平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很难在生活中体验正确的道德规范。流于形式的小学德育教育,让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缺少监督,“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更让小学生无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点。第三,德育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教育工作是服务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增多,让当代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复杂,他们需要处理更多的问题,教师应当通过正确的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小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小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判断。然而,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教材内容往往比较空洞,与小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不能服务于小学生的生活。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的尝试策略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尝试创新的德育教育手段,这是优化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举措。具体方法如下:

1.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因材施教

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实施德育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摸清楚小学生当前的道德水平状况,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经验、行为习惯等等。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学生档案,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规范日常行为。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日常的小组学习中,教师要聆听每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在观察中发现小学生的道德问题,并结合之前经分析了解到的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有利于德育教育中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

2.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增加信任

小组工作方法的落实,对于小学生人际交流信任感的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分析小组工作的目标,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职责,让小学生全面认识小组工作的流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分组,每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尊重小学生行为守则。选择权威的组长,利用小组工作去建立坚固的友谊。比如在开展“他人眼中的我”活动的时候,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对小组成员进行赞扬,使小学生认识到他人眼中那个优秀的自己,促进小组工作效率的提高。

3.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

总结,是小组工作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小组工作的经验总结部分。在德育学习之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有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德育学习的主题,将德育学习内容作为自己成长的标准。比如引导小学生在小组讨论了诚信问题之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在课堂结束阶段进行经验总结,并派代表汇报小组工作的成果。注重总结,会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更能让教学过程得以升华,极大地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四总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