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5:04: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药文化的核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是对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所做的目标性定位,当然也是对海峡西岸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性要求。“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应是全国性旅游中心之一,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律及福建实际,我认为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首选率是衡量旅游中心的首要条件。“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应当成为我国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以及福建周边的台港澳地区和日、韩等境外游客到中国大陆旅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也应当成为全球范围游客主要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一个跨省区域,要成为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一方面,从公众认知的角度看,要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市场形象,在全国范围及境外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从旅游指标评判的角度看,区内游客数量与结构应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世界级旅游精品富集地。所谓旅游精品,是指精心规划、设计、打造、管理、服务,品位价值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旅游精品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成为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显然也是构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根本支撑。要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富集地,一是要有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体系,二是要有数量较多,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功能完善,游客首选率高的次级旅游目的地体系,三是要有类型丰富,结构优化,富有特色,以自然和文化旅游为主体且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全国性旅游集散地。旅游集散功能是“旅游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应当具备全国性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成为全国性旅游集散地,首先,应是全国性旅游目的地。其次,一般应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这样,一方面可以带来商务会展客流,有利于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居民出游量较多,有利于旅游集散地建设。第三,旅游交通枢纽功能完善,空港、海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先进配套,功能齐备,属全国一流,成为全国通枢纽,适应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第四,旅游产业发达,对周边区域乃至全国范围的旅游发展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近日,由北美文心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5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国内评论家以及出版界人士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主要以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第一部小说集《一代飞鸿》为基础,围绕新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以及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它包括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新移民作家大多在母国接受早期教育,东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其文化身份的稳定性内核,移居海外之后,又不得不屈从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嬉戏”。因而,新移民作家在其创作中必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两种文化身份。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文学书写方式的变化。陈瑞琳表示,从早期移民文学到新移民文学的最重要变化是移民文化身份的转化,新移民作家也会运用新的视角叙述新的经验。陈公仲认为新移民作家具有东西两种文化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全球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杨文虎分析指出,以前留学生文学较多关注怎样融入西方社会,而新移民文学力求以平等而非仰视的姿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他者的心态,在精神上有了自觉,这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身份不是文学创作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朱小如认为,谈论新移民文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份问题上,重要的是作家是否提供了独特的个人经验。李洪华举例说明,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话语方式来看,新移民作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书写方式。
新移民文学的人性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表现为不同的人性内涵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新移民文学处在东西文化的交叉地带,表现了比国内文学更异样、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但也有学者强调,尽管新移民作家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但在心理上,母国文化仍然是其精神皈依的家园,因而在人性的表现上,与国内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性具有超越性,不应该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来看待新移民文学所表现的人性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充和延伸,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具活力的重要一脉,无论是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主题深度的挖掘,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努力和突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从事华文创作的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缺乏充足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新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逐渐融入居住地,但华文文学仍然只能得到少数华人群体的认可。因而,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也成为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杨扬看到新移民作家创作的极大包容性,及其展示出的不一样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认为这对于大陆文学是很好的参照。喻大翔指出北美新移民作家应该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他们回到大陆,请大陆学者审视他们的创作,这是一种认同的要求。也有的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李平认为,移民文学题材的尺度不能始终只停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而应该有更多的拓展。
从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蕴含、彼此渗透,相互催生、相互牵引。[3]二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诉求,在内容上具有契合点,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1.二者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中医药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写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主要目的在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培养出正直、诚实、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点来看,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2.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从道德层面看,中医药文化具有“上医医国的家国意识,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医乃仁术的仁爱思想,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忧患意识,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行为心理”[5]。中医药文化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其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价值理念,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对我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表达,也在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因此,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二、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1.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范畴,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院校弘扬中医药文化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医药院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将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精髓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融合浸润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凝练并弘扬中医药文化;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医学院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建筑、雕塑、场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宣传中医药文化;要积极开展专业经典诵读、中医药知识竞赛、医技大比拼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中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与医学实际相结合,穿插医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医哲学的广博高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追求,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伤、尽心尽责是医生的天职。“精”即医术精湛,从医者需精于医术,唯精唯一,精义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医术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熟读中医经典,将中医经典理论诵读、等级考试推广到中医药的各个学科,强化经典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要在中医教学改革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与敬业精神;要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
3.倡导以诚为美的道德风尚追求,培养医学生诚实守信精神
良心是医生的底线,诚信是医生的天平,高尚的医德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保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论及只有“精”“诚”兼备方能成大医。“诚”即高尚的品德修养。医者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对所有来诊的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一视同仁,详察精治。在《纪念白求恩》中用“诚”来概括和诠释白求恩的医德境界。中医药院校要强化教育教学平台设计,发挥网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通过时事教育、形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倡导和践行诚实守信准则,丰富医学生思想内涵,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邀请医疗卫生行业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悟到先进的人格魅力,体验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谛。
4.倡导济世救人的职业道德追求,培养医学生团结友善素养
【关键词】中医医院文化核心竞争力
自20世纪80年代,CI由日本传入我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而言并不陌生,而且不少成功企业如海尔形成了自身极具个性的企业文化,成功赢得市场竞争力。
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所以企业以文化论输赢,中医医院以文化定胜负,如果一个医院没有文化就像身体没有了灵魂。中医传统文化精神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有力地促进中医医院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中医医院独特品牌特色。
目前医院文化已日益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医院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医医院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中医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制定和实施中医医院“文化强院”新战略,已成为中医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一、构建中医医院文化的时代背景
在当今新形势下,新医改政策中“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技术”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求中医医院须高举中医药文化旗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中医医院很大的政策支持,因此中医医院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更大的飞跃。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医医院必将参与医疗市场的竞争,塑造和构建中医医院文化,创建优良的就医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提升中医医院在公众当中形象。构建良好的中医医院文化是中医医院永葆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构建中医医院文化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中医药学一直处于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甚至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等言论,虽然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层次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中医在宣传方面不如西医,对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特色优势知之甚少,传统中医药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中医药的群众基础逐渐削弱,因此构建中医医院文化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当务之急。
2.有利于区别西医医院,塑造中医医院品牌形象,增强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有朋友说,但从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上,根本无法区分中医医院还是西医医院,因此构建中医医院文化尤为重要,要使中医医院有别于西医医院,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中西医的区别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每一种医学都打上了厚重的文化烙印,塑造中医医院品牌形象就从中医医院环境建设着手。中医医院文化体现了一个中医医院形象和精神,良好的医院形象,需要依托文化为载体。中医医院通过做好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建设,让更多的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中感受中医、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正如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言,任何企业如果想创造一个长盛不衰的品牌,必须有文化的支撑。
3.构建医院文化有助于增强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医院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发展源动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中医医院的发展需建立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为“仁、和、精、诚”四字概括,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会使医院职工大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构建现代中医医院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中医医院文化环境建设,中医文化环境能充分体现中医的职业特点、人文情怀,让中医文化起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作用,对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打造中医医院品牌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医医院建筑物外观设计,古朴大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成为中医医院标志性建筑。医院在环境形象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增强了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达到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的和谐,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有力保障。
2、弘扬中医文化,制定办院方针。确定办院理念,要把医院文化体现在办院理念、办院特色和办院定位上。中医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浓缩的精华,就我院而言办院方针(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体现了我院的医院文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医院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办院理念、办院特色、办院定位。当今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体现自己的办院理念、如何强化自己的办院特色、如何进一步准确定位,需要医院根据自身的文化而制定。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理念,更新观念,努力构建现代中医医院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一个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发展环境。我院的“人才强院”的办院方针,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人的本质和个性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职工的价值实现。中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在继承中医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技术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多种中医药服务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人们能享受到中医“简便廉验”和“绿色疗法”。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对中医的渴求。
文化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理念相比,更注重人文内涵,顺应和创造目标市场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整个营销过程传递给消费者,通过文化力进行营销,不仅能够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也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客户满意,进而提高顾客忠诚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文化营销在物化营销的基础上,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其在精神上的深层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营销渗透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表现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文化,为产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品牌中蕴含着的文化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也能够使产品区别于其他同质产品,使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也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联系起来,在两者之间形成认同感,有利于产生良性互动,对产品价值的理解达成共识,使产品交易上升到文化价值理念融合的高度,有利于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优势
1.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底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中医药企业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还有《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了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医药迈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这样的机遇,中医药企业应该立足自身,整理和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发挥优势,开展文化营销,让消费者感知并且认同凝聚在产品和品牌中的中医药文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面对市场上西药、生物药的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度降低等情况,中医药企业也需要大力开展文化营销,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优势
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策略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度较高。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中医药产品在治疗方面的整体观,其独特的疗法使中医药产品毒副作用低,在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医的养生文化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并推崇。其次,许多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在文化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在产品和品牌中不断渗透着文化,使企业的文化感召力深入人心,在营销团队、渠道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有力的支撑企业进行文化营销。
三、文化营销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功案例—东阿阿胶
山东东阿阿胶成功的开展文化营销已经从一个固定资产几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以文化为利器从传统企业转变成文化型企业,向中华气血滋补国宝级企业迈进。东阿阿胶挖掘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了解阿胶的历史,申请并获得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阿胶属于滋补保健品,顺应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健康理念,符合国家倡导的“治未病”,通过赋予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唤醒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弘扬中医药文化,进而提升东阿阿胶的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方面,东阿阿胶也植入文化战略,聘请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团队,搜集古代经典和民间验方,形成阿胶学术文化、美容文化和滋补文化三大体系,对品牌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东阿阿胶的主要标识中也运用了文化因素,红色的图形体现了浓重的东方色彩,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并认可。在企业文化营销方面,东阿阿胶倡导“厚道”文化体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并通过兴建中国阿胶博物馆,举办阿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并创新中医药文化,增进消费者对阿胶的了解,带动阿胶行业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文化价值的引领。
四、开展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有专家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人手发展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写名医传奇,传授中医养生知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这些虽然没错,也很有必要,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那么,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这样又太宽泛了,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大造声势,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维护中医药利益,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如何认识科学,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中医药是不是科学,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人们发现,在信息时代,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软实力”,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据我所知,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科学不是文化,只能有一个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
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重视普遍规律性,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重视个体特性,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研究,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关键词]中医医院;绩效管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绩效考核
中医医院是培育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场所,通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指导,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效能,推进绩效考核有效进行,对切实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凝聚医院发展合力,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瑰宝。2009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1]。仁(仁心仁术)、和(调和致中)、精(精研医道)、诚(诚信求真),每个字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意义。“仁”,是指医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品德和信仰,强调医护人员应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所在,是指在处理医者与患者或同道的关系时,要做到信和、谦和、温和,不可妄尊、矫饰;“精”是指医者必须掌握精湛医术,刻苦钻研,学无止境;“诚”是指规范医者伦理道德和行为言举,医者必须“真诚恳切,守信戒欺”地对待患者;医者必须“诚信求真,慎独自律”地对待自我。
2中医医院绩效管理现状
中医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深化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2019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2]。《指标》包含一级指标4个(也为4个维度):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二级指标14个:功能定位、质量安全、合理用药、服务流程、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经济管理、人员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信用建设、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三级指标66个(定量指标61个、定性指标5个)。目前大多数中医医院绩效管理以此为“指挥棒”,开展院内绩效考核工作,虽然中医医院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但由于整个绩效管理缺乏文化使命、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指导,容易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管理效能,影响并制约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淆是目前公立医院绩效问题的主要表现[3],在中医医院更为突出。绩效管理内容大多只体现在绩效考核上,由于中医特色显著的科室与西医外科系列的科室,临床医疗业务科室与医技辅助检查科室,行政职能管理科室与后勤保障科室等的绩效考核指标没有侧重,难以区分,只能简单统一,并且往往只在原有考核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设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中药饮片使用率、院内制剂使用率、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多个单项绩效考核指标,未能将中医药科研、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等绩效考核指标与国家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统筹、系统、融合,造成医院碎片式绩效管理,无法体现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凝聚力等医院管理的全过程,难以发挥绩效管理效能,使绩效管理结果不尽理想。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未将不同科室的重要性、各科室内不同岗位职责权重,以及医院总体规划目标纳入设计范围,考评指标与绩效管理只是对原有管理制度的简单拆分与拼合,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4]。体现在医院经济运行管理上,只注重财务指标,未能兼顾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科室负责人、重点学(专)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普通医护人员等在科研学术、住培带教、医德医风等科室的管理方面未能体现;缺乏动态长效管理机制、改进保障机制及持续改进提升机制,直接影响绩效管理效果。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嵌入中医医院绩效管理路径
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医院的绩效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要将文化建设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起来,让所有医院职工有着高度统一的意志并形成强大的执行力,努力达到更优的绩效管理效果,促进医院不断向好向上发展[5]。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医院文化精髓,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激发医务人员潜能,达到最佳绩效管理效果,增强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3.1仁心仁术嵌入医疗质量实践
坚持制度管理,着力强化医疗质量。制订、完善《关于调整综合目标责任制病历质量考核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病历书写质控管理制度的通知》《南通市中医院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南通市中医院关于修订<“危急值”报告和处理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2020年检验科通过国家室间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174项,申报率100%,合格率100%。重视中医护理,深化护理内涵。全院开展穴位贴敷、中医定向透药、隔盐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32项,制作专科特色四诊评估单,运用中医四诊评估方法收集病情资料、评估病情,将辨证施术、辨证施教、辨证施食、辨证施养、辨证施情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提高中医护理辨证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全覆盖达100%。
3.2调和致中嵌入医院科学管理实践
坚持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发展后劲。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鼓励支持“西学中”,适当引进基础领域的多学科人才,为中医临床和研究提供专(学)科的人力支持;加强中医医疗骨干、中医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储备,实现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目前医院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38.94%,2021年新增14名南通市名中医,14名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市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充分发挥护理、药剂、中医等院内科研团队力量,加强与科研所、各大中医院校、企业等的战略合作,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国家中医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推进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不断提升医教研竞争力,赋能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立项自2020年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又新增1项;顺利通过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级督导评估,在全省15家培训基地中总分排名第7,其中基地教学能力单项得分全省第1。
3.3精研医道嵌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践
坚持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疫情防控、疾病预防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医大师和全国、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优秀中医药临床研修人才项目,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各种途径和方式的跟师学习;不断加强推进中医经典病房建设;积极探索中医药古籍古方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加强中药制剂研发能力,积极推广针灸、穴位敷贴、火罐、刮痧、中药熏洗、耳穴埋籽等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强化中医药在急诊抢救中的运用,组建“西医一流、中医更精”的急诊诊疗团队,并获“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中心南通市中医院分中心”授牌;充分发挥中医医疗联盟的龙头标杆作用,做好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目前已拥有13家成员单位;加强院内中药制剂临床运用,医院现有43种常用中药制剂,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加强门诊中药处方比例、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等特色指标的考核,2020年门诊中药处方比例62.43%,同比增长10.51%,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54.69%,同比增长7.33%,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59.85%,中医药优势不断凸显。
3.4诚信求真嵌入医患满意度实践
坚持增强医院收费透明度和规范度,严格落实费用清单制、查询制、告知制;努力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特别加强病员伙食供应的质量和服务;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及时、有效化解患者在就医、服务过程中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进一步加强亲情回访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沟通,及时消除误解等举措,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完善职工之家建设,开展职工迎新春联欢会,摄影、书法等兴趣小组,诗歌朗诵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完善患重病职工档案动态管理,组织安排劳模、优秀职工参加职工疗休养活动,发放生日卡等关爱慰问福利发放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工会小组建设,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职工满意度。2018年度医院在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153所三级医院)中位居南通市第一名、全省第四名。2020年医务人员满意度97.86%,上升20.98%。
4讨论
4.1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绩效管理效率。落实责任清单制度,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齐抓共管,将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66个指标分解到相关科室,做到定指标、定条线、定责任科室、定责任人;落实定期分析会制度,每月召开统计分析会、每季度召开全院分析反馈会、每年召开年终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会,在院周会、科主任会、护士长例会等会议上进行现场反馈,通报点评。制定长效绩效管理制度,落实考核奖惩制度,与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密切结合,和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常态化绩效管理。
4.2细化绩效考核体系
新医改形势下,绩效考核应当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贯彻落实“医药分开”政策,坚决摒弃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做法[6]。中医医院将国家绩效考核与院内绩效奖励共同推进,强化绩效考核体系,调整收入结构,加强中医优势病种执行、中药使用率、中医临床路径实施、中医病案首页质量等与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的考核。加大高风险的医疗项目难度系数和病种难度系数激励,加强岗位绩效考核,把工作量、岗位风险、技术难度、工作成效以及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挂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是医院为了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既能促成组织和个体绩效的提升,又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的优化,从而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7]。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仁和精诚”理念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不断完善中医医院绩效管理制度,强化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增强医院绩效管理效能,提高中医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中医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中西医并重,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医药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J].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8):16-20.
[2]罗乃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9):45.
[3]黄梅娜.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贸实践,2017,17(11):184.
[4]张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商讯,2021,37(24):173-175.
[5]杜策.医院文化建设对于绩效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293-295.
[6]梁研,张男,杨国旺.新医改形势下中医医院绩效管理的挑战与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2):46-47.
中医药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预防保健、辨证论治、平衡调节、以人为本等重要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潜力,而且与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相吻合,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1.1含义
中医医院文化集聚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是中医院的精髓,它结合了医院的院训、院歌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服务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医院精神、医院价值观、医院品牌的体现,也是促进中医院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2主要内容
中医院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中医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则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中医院建筑、院容院貌、环境绿化、诊疗设备、院徽院歌、文化设施等,它是中医院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也是中医医院文化的表象,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医院物质文化,可以充分体现医院宗旨、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包括医院价值取向、奋斗目标、服务理念、管理模式、道德规范、中医传承、中医保健与养生、中医特色疗法等,它是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在医院核心价位体系建设中,我院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和“名院、名科、名医、名术、名药”的品牌发展战略,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增强了职工凝聚力,提高了医院竞争力。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守则、管理目标等。制度文化是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医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制度文化来培养和表述。有序、高效运作与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4)行为文化。
中医医院的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医院人员良好的员工行为可以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可以促进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
2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彰显中医院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以提炼形象、创新发展等特有的功能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医院应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实践建设,发挥其优势。
2.1文化价值体系体现中医药文化
在以主席倡导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为国策的时代背景下,我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特点,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等方面加以体现。目前医院坚持“诚信为本,仁德为先,传承国医,服务民众”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办院方向,实行“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名术”的发展战略,严守“厚德、敬业、传承、创新”的院训,推行“精、诚、仁、和”的价值观和“严(严格、严谨),细(细心、细致),实(求实、务实)、高(高标准、高质量)”的行为准则,高唱《大爱无疆颂》院歌,并多种途径强化员工对医院核心价值的理解,使全院上下人人知晓,形成共识,同时能转化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2.2行为规范体系富含中医药文化
我院积极推行标准化服务,制定了医院员工语言行为服务规范,明确了每个岗位的服务用语、服务行为、服务制度和服务量化标准,规范了职工言语行为,形成了我院特有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制定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编印下发了《员工手册》、《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读本》等,通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考核竞赛和树立典型,不断加强行为规范体系的落实和执行。同时,医院积极倡导以职工为中心、构建和谐医院的管理理念,开展登山比赛、拔河、跳绳比赛、职工篮球比赛、排舞大赛等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春节团拜、职工生日送生日蛋糕和贺卡、职工住院送慰问品、职工及其直系家属去逝送慰问金、对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加大了对职工的关怀力度,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开展岗位技能操作比赛、“微笑之星”评比、“向刘祖贻国医大师学习争做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一系列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特色主题活动,激发了职工的敬业爱岗精神;我院推行彰显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如医院大会和重大活动唱院歌、诵院训、院歌比赛、拜师仪式等方式,传承、创新了中医医院文化内涵;为弘传国学、促进行风建设,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每天晨会交班诵读《弟子规》已经成为我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同行中广为传颂、争先效仿。
2.3环境形象体系彰显中医药文化
医院在整体布局、环境建设、道路命名、房屋建筑风格和病房室内装饰等方面均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全院上下形成了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如全院室内整体装饰色调统一以古色古香的淡黄色为基色;医院庭院中草木茂盛,丹桂飘香,充满古朴、幽深、和谐的气息;房屋建筑一律中式风格;道路以仲景路、华佗路、扁鹊路等命名;制作中医药文化墙和三位老全国名中医铜像,充分利用门诊大厅、走廊、候药区、各栋住院楼大厅、病室走廊等区域,多载体、多形式、全方位、规范化展示中医药文化;我院“湖湘名医堂”装修设计典雅、温馨古朴、具有浓郁的中医文化品位,以其高雅舒适的就医环境、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赞广泛誉;正在建设中的湖南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是湖南省政府重点中医医疗保健项目,在医院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凸显的中医药特色基础之上,即将成为三湘大地之名医与湖湘中医药之圣殿完美结合的新福祉。这些饱含着的中医药元素,在湖湘大地尽情绽放着中医医院文化的魅力,迸发出巨大的精彩与活力。
2.4注重内涵建设构筑中医院品牌
我院注重中医院文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始终致力于发展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增加服务内容,简化服务程序,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2)弘扬中医传统技术操作,积极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不断提高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住院患者的中医治疗率,门诊患者中医治疗率和中医急诊患者中医参与治疗率。(3)加大中医科研、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建立了药理研究室、重点实验室、中医肿瘤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级各类课题238项,荣获过科研奖励50多个,发明中药新药30多个,出版学术著作110多部。(4)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是中医药疗效的保障,也是中药新药开发的基础和平台。我院不断加强院内制剂生产、传统炮制加工、药物配置、中药饮片小包装生产和配方。重视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应用研究开发。开展了银翘散等8个古方或验方超微饮片与传统煎剂疗效的比较研究。(5)我院为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通过把基地建设与医院内涵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基地建设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6)不断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开发形成特色诊疗技术、中药制剂以及经验专著等成果。目前,已培养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人员10名。
3结语
>> 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用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设和谐医院文化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价值目标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打造优秀医院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论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价值 践行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班级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价值观 中央苏区卫生文化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从“为何老中医面前患者稀”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探讨 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完善法制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陈明. 由“仁心”至“仁术”—王船山对“孟子·梁惠王上”的诠释及于宋明儒学之反省[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76.
[7] 屠执中. 到底是“取象比类”还是“取类比象”[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0):2.
[8] 肖建喜. 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 苏玉菊. 论思维视角下之医患沟通[J]. 医学与哲学,2011,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