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5 14:48: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慧交通概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交通运输业试行营改增的税制变化
税率的变化和计税方法的变化是营改增政策在交通运输服务领域体现出的最主要的税制变化,在四大类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应税服务中,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的税制变化是最彻底最明显的,营改增政策试行后,这两大类服务的税率都由之前的3%变为之后的11%,且都按照一般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而陆路运输服务和水路运输服务这两大类应税服务的税制变化情况则比较复杂,税率的变化和计税方法的变化都与不同的服务业态相关,在陆路运输服务中,道路客运服务在营改增后的税率由3%变为11%,计税方法也改为进项税抵减销项税的一般计税方法,而如轨道运输、长途客运等服务税率在营改增后则没有发生变化,仍按3%税率征收增值税,计税方法是不进行进项税抵扣的简易计税方法;水路运输服务的税制变化更为复杂,主要分为国际海运、国内运输、轮期租和轮客渡等业态,其中,国际海运服务在营改增前免征营业税,因此,虽然纳入了营改增的范围,但营改增后按零税率计税,也就是说,营改增政策对国际海运服务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国内运输服务是水路运输的各种服务业态中税制变化最明显的,税率也是由3%变为11%,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轮期租服务的税制变化也比较明显,与国内运输服务不同的是轮期租服务的税率是由5%变为11%,轮客渡服务的税制变化与陆路运输中的轨道运输等服务的税制变化相同,都是按税率3%的简易计税办法征税。
二、交通运输业试行营改增的会计确认变化
1.营改增差额征税的会计确认。
营改增的差额征税问题是由营改增政策行初期试点的局部性导致的,交通运输业在试行营改增政策之前,有一部分业务实行的是营业税差额征税办法,试行营改增后,理论上这部分差额征税业务应该可以通过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来实现与原来的营业税差额征税相同的避免重复征税的效果,但是,由于营改增政策试行初期,试点范围仅限于部分省市,因此对于与非试点地区纳税人有业务往来的试点地区纳税人来说,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政策来实现原来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政策效果,由此产生了营改增的差额征税问题。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1〕111号)的规定,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所提供的应税服务中,如果有在试点前实行营业税差额征税的应税服务,那么在营改增政策试行后,该部分服务应该确认的销售额,等于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支付给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价款。从这一角度来说,营改增的差额征税主要是用来抵减应纳税收入,而对于差额部分所减少的应交税费则用来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对于这一问题,一般纳税人需要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新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在进行会计确认时需要将由于差额征税而导致的少缴的增值税额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不同,不需要设置新的科目,只需将少缴的增值税额计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即可。
2.发生期末留抵税额的会计确认。
对于兼有增值税应税服务的试点一般纳税人,期末留底税额是这类纳税人在营改增后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这类纳税人在开始试点之前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在试点开始后应该作为进项税转出,不能抵扣销项税,应该先在备抵类账户“增值税留抵税额”中确认,如果后期还能够发生这种增值税应税服务,这些留抵税额才可以抵扣这些增值税应税服务产生的销项税,否则就不能进行抵扣。例如,A公司是营改增试点地区的一家交通运输业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试行营改增政策,该公司在营改增之前属于兼营增值税应税服务的一般纳税人,2011年发生期末留抵税额3万,2012年1月发生销项税额共3万,进项税额共1.2万,其中,原有的增值税服务发生销项税额2万,营改增项目发生销项税额1万。在本例中,2011底应将3万元期末留抵税额先计入“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借方,2012年1月份原有的增值税应税服务销项税额占总销项税额比例为2/3,因此该部分应税服务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2×2/3,为0.8万元,本月进项税额中剩下的0.4万元属于营改增项目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而2011年的3万元期末留抵税额只能与0.8万一起抵扣原有增值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本期可以抵扣2万元减0.8万元,为1.2万元,这样期末留抵税额还剩3万减1.2万,还剩1.8万没有抵扣完,即增值税留抵税额账户有借方余额1.8万。这样以此类推,直至“增值税留抵税额”账户余额为零。
3.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确认。
营改增政策的试行是逐步进行的,由于各地试行营改增政策的时间不同,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的部分试点行业实际税负出现暂时性加重的情况,这就可能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方式加以支持。如果公司申请了这部分资金,那么在收到资金时,应按实际金额计入其他应收款并确认营业外收入。
4.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的会计确认。
【关键词】车联网技术 智慧交通 应用探究
为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畅通,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强大技术优势发展城市智慧交通已经是大势所趋。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车联网技术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同时车联网技术和城市智慧交通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车联网技术实施城市智慧交通应用的探究。
一、车联网技术概述
(一)车联网技术的含义
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车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诸如移动互联网技术、车辆传感技术、道路环境感知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车辆定位技术等,来实施对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协同互动。在车联网运用到的诸多物联网先进技术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对车联网的作用和意义最为重要。“车上网”是车联网的重要组成本分,但不是车联网的全部,车联网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具备了对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能力,能实现对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的协调互动。在城市智慧交通的实践中,能实现交通中的诸多应用,诸如实现对场站和停车场的自动出入,实现行车的安全驾驶、实现交警的执法管理等。因此,车联网技术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的运用,能实现对城市交通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还能实现城市交通中的停车收费等交通应用。
(二)车联网技术的具体要求
车联网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①参与城市交通运行的车辆,必须配置有性能较高的车载计算机,还需要具备GPS等相关的软件设备。另外,要求车内的电源供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车联网的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撑。②车联网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因此,要保证车辆内具备稳定的通信讯号,以实现对车辆定位的功能和信息共享。同时,要保持车辆内网络的连续性,避免因为网络连续性不佳而出现的信息堆积和信息孤岛。③要确保车辆的车联网应用系统具备强大的处理海量、复杂数据的能力,以实现对拓扑结构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处理。④要确保车辆行驶的道路周边具备完善的车联网配套设施,以实现车联网对车辆进行的外部信息的传送,实现车联网电子屏幕对车辆运行情况的正常显示。
二、车联网技术实施城市智慧交通的应用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车联网技术在实施城市智慧交通的应用中,同样要遵循物联网的基本架构。车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层、中间传输层以及后端应用层组成。车联网技术主要通过前端感知层来实施对车辆所在的外部环境信息和车辆内部信息的感知,通过中间传输层实现对前端感知层收集到的车辆内部信息和车外环境信息的传输,最后通过后端应用层实现对车辆内部信息和车外环境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车联网技术通过这种前端感知层、中间传输层以及后端应用层的架构,可以实现各种城市智慧交通应用。
(一)智能化联网停车
现阶段,我国的停车技术还停留在人工和半人工服务结合管理的水平上。对于覆盖全市,实现联网服务和全自动化管理的停车技术,还比较罕见。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这种效率低下、品质较差的停车技术服务,导致了城市交通中停车难的严峻问题。另外,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路边停车管理严重缺失,各种小区、商业区都普遍存在停车难的现象。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能对城市交通中辆的出入进行自动的识别和管理,还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电子缴费,通过利用车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智能化联网停车,构建成熟的联网停车收费、停车管理和相关信息服务的网络。
(二)城市拥堵管理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中的拥堵状况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域,数量巨大的车辆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严重的城市拥堵,使得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受到大幅度降低。为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商业区域的车辆拥堵,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可以对出入核心商业区的车辆收取合理的费用,以对商业区的车辆拥堵进行有效调节。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应用中,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可以在保障城市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实现对城市车辆的实时通信和实时电子收费,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三)安全驾车应用
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应用中,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实现对车辆行驶道路周边信息的有效收集,也能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获取实时的交通安全信息,为车辆行驶构建安全的环境。
三、结语
车联网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对于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加强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现城市交通中的智能化联网停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中的车辆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的水平,实现城市交通中行驶车辆的安全驾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咏平. 基于车联网技术开展城市智慧交通深度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 2012,(17).
[2]孔繁宇. 车联网应用于哈尔滨市智能交通的前景[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3).
关键词:全智慧系统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
相关文献概述
自本世纪初开始,低碳经济领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但至今未得出一致定义。有许多学者分别从经济、资源、政治、环境因素等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界定。本文认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出。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分别从技术、政策、机制等视角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如Kannan(2008)使用MARKAL能源系统等模型,模拟分析英国实现减排60%的目标的技术路径;Vrijnoed等(2009)认为,政策设计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效果,长期来看,CCS技术与可再生能源配套更具成本优势;付允、马永欢等(2008)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苗阳等(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提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朱四海(2009)则从人为碳通量、碳预算、低碳技术、能源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何国伟(2009)率先解释了基于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云架构的智慧系统;黄天航、刘瑞霖等(2010)从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慧供应链等角度探讨了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陈柳钦(2011)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张旭等(2011)对智慧地球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还对智慧地球在我国信息战略、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外对“智慧系统”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从基于资源整合观的角度探讨“全智慧系统”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智慧系统”概念解读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各种解读纷纷出现,但大多是从单一视角出发,缺乏系统整合。据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基于系统观的角度提出了“全智慧系统”的概念,它主要由智慧环境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一)智慧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节能减排来改善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而智慧环境系统是通过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居民信息的回馈,收集一定区域内的气温、空气质量、水质、生物状况、植物状况等多项环境数据,再将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天气预报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中。
(二)智慧能网系统
智慧能网系统是以城市社区为空间范围,集社区热能网、电能网、智能网为一体的能源供应网络系统。智慧能网系统是低碳能源建设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在低碳城市中的应用,它可以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大幅度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智慧能网系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以精确的数量供应需要的能源品种(热能、电能、自然光、风力等),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流通等所有领域的低碳能源需求。通过多个社区的智慧能网系统的互联运行,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的低碳、环保、安全的能源保障战略。
(三)智慧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一直都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力军”,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减少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量。所谓智慧交通系统就是将城市路网信息联接成网络,安装传感器、红外线设备,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接合式电子眼和ERP系统等提供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对预先设定时段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运行流程,合理安排交通路线,大量减少因交通堵塞而造成的能源消耗。
(四)智慧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数字化、互联网、GIS等技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充分的信息共享,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开展科学决策。智慧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管理过程中,它能够让市民更好地监督城市运行情况和管理情况,为市民网络参与城市管理提供机会,而且在线提交数据、办理业务也能够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作效率。通过欧洲多个城市电子政务开展的数据表明,城市开展电子政务等智慧管理项目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基于“全智慧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即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用低碳技术改造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本文在“全智慧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
(一)基于智慧环境的低碳监测模式
基于智慧环境系统下的低碳监测模式是利用RFID、传感器、无线通讯等技术进行的动态拟合监测模式,能够对系列环境指标进行实时数据智能化处理。如在爱尔兰西海岸的“智慧湾”,IBM与当地环境保护署合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关于水质、潮汐、天气预测和环境信息等复杂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按照权威的洋流和海洋水质信息安全地养殖水产品,出海打渔的渔民可以根据洋流和海浪预报选择去哪一片海域捕鱼,潮汐发电厂也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
(二)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
在智慧能网系统的应用下,人们将建立一种更科学、更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通过与建筑或家庭的“智慧能网”的互通,可以根据气象参数以及网内企业、建筑、商场、宾馆、学校、医院、家庭、电动汽车等用能情况,确定系统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产热、垃圾发电、热电联产系统热电比例以及燃料电池等,优化低碳能源和温差能源的使用条件。此外,智慧能网系统内不稳定的气候低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与稳定的低碳能源(氢能、 生物质能)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低碳能源,减少社区的二氧化碳排放。简言之,智慧能网使得城市的所有产能和用能设备智能对话、合理分工、具体负责,在节能、低碳、环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生活用能。在基于智慧能网的低碳消费模式下,社区的办公建筑与住宅建筑的能量使用昼夜错峰互补;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的能量使用节假日错峰互补;产业与建筑也可以错峰互补,极大地减低了社区能网的用能峰值,节约能源。
(三)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
2010年,我国汽油消费全年大约7118万吨(增长7%),基本上为汽车消费;柴油全年消费约15729万吨(增长13%),按汽车消费51%计算,为8000万吨。可见,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基于智慧交通的低碳运输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运行模式有多种类型,甚至可以与政府税收有效结合。
(四)基于智慧管理的低碳运营模式
在该运营模式下可以使得市政服务更加智能,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运营成本,降低了能耗。目前,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在智慧管理方面具有全球领先水平,而韩国则是亚洲国家在此方面的佼佼者。韩国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智慧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信息数字化、政府部门信息技术应用和政府职能整合“一站式”对外服务三个阶段。韩国政府2000年启动的G4C(Government for Citizens,即面向公民的政府)和后续开展的项目G4B(Government for Businesses,即政府面向企业的服务),分别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各类政府服务,并向用户提供政府拥有的信息资源,为广大民众提供方便并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目前两大系统都已被广泛应用,产生每年1000亿韩元以上的价值。此外,IBM公司和马耳他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智慧系统,负责全国水电市政服务的管理,不但实时监测水管爆裂、缓慢泄露、排水渠道堵塞、污水溢出等问题,甚至能对以上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再加上GIS系统的支持,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快速锁定问题发生的位置,快速解决。该类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缓解市政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低了50%由于管道泄露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降低输水能耗。
结论
基于“全智慧系统”新视角,本文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四种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也需要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支撑,特别是对国外经验的充分解读和有效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我国对智慧系统在基础理论和数据模型、低碳经济应用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3r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09
2.Babiker,M.H.ClimateChange Policy,Market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5(2)
3.Blyth,W.,Bunn,D.,Kettunen,J.,T. W ilson.Policy Interactions,Risk and Price Formation in Carbon Market[J].Energy Policy,2009,37(12)
4.Stern 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5.黄天航,刘瑞霖,党安荣.智慧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J].北京规划建设,2011(2)
6.李克欣.“智慧能网”是低碳城市的实践基础[J].科技促进发展,2010(7)
7.杨丹辉,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J].经济管理,2010,32(6)
8.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关键词:云智慧测试技术 测量 监测
中图分类号:TN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1云智慧测试概述
1.1主要构成
云智慧测试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1)云智慧前端采集硬件系统:设置在测试一线的前端采集硬件,和智能传感器建立直接联系,以嵌入式系统为依托,不需和电脑连接便能够通过独立形式实现对各类信号的自动采集以及相应的预处理,并经由网络传输数据[1]。(2)云智慧测试服务软件系统:设置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向前端采集硬件系统提供控制命令,接收反馈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形成和输出测试报告。(3)人机交互的移动终端设备: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可实现对前端采集硬件系统的实时操控,并从云计算中心得到测试数据。技术小组以终端设备为工具来访问和监控整个系统。
1.2特点、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云智慧测试技术将虚拟设备、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有机结合到了一起,表现出下述特点:(1)数据采集:具有超宽量程特点的变幅基同时运行,双核、多核二十四位A/D以及各种嵌入式系统并行,拥有可观的存储容量[2]。(2)计算部分:DAQ数采前端嵌入式实现了和云计算之间的有机结合。(3)多种算法软件的结合应用,使得云智慧测试系统更加高效、准确和智能。
云智慧测试技术目前正朝着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陆续形成了不同形式的云智慧中心,常见的如云智慧测试与控制、云智慧教育中心以及云智慧交通中心等[3]。
云智慧测试技术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然而相关问题也不断暴露在人们面前,如信息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互联网网速问题等。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成了业界人士的热点研究之一。
2云智慧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
对于云智慧测试而言,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所示:云智慧测试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设置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用户只需拥有可以联网的终端设备(常见的如笔记本等),不需要下载和安装任何软件,便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对云计算中心的随时随地访问,向其传输一系列测试参数,并对启停指令等进行相应设置。云计算中心将相关指令经由网络提供给工作一线的前端采集硬件系统,该系统接收到相关指令之后,便会利用嵌入式系统启动和运行AD硬件实现对信号的自动采集,然后提供给DSP进行实时处理,最后汇总测量信息,将其传输给云计算中心,由云智慧测试服务软件系统负责信息的收集以及存储,并进行分析和融合,生成用户所需的测试报告,最终经由网络传输给用户[4]。
3测量与监测应用
3.1现场测量
在很多现场测试工作中,云智慧测试技术展现出了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不良环境中的远程在线测量、大规模试验中集体配合操作多台设备、远程实时指导等。
以高铁路轨测试工作为例。在测试工作中,技术人员有时无法靠近待测设备,只能在比较短暂的停运间隙对相关测试设备进行安装,然后远离。这一类大规模的试验往往需要同时安装数台甚至数十台采集设备,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涉及交叉作业问题,以及大量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有效处理问题。当列车投入运行之后,测试工作往往要维持数十天,该期间技术人员虽然无法进入测试区域,但能够及时且有效地搜集最新测量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加工,并生成每天的测试报告。运用云智慧测试技术的过程中,前端采集硬件系统经由3G并入计算机互联网,当列车从设备旁边经过时便进行自动式的数据采集,然后传输给云计算中心接受预处理以及存储。技术人员仅需通过笔记本上网进入云计算中心,找到最新测试数据,加以整理生成报告即可。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被安排到了不同的测试组,同时每个人拥有不同层级的权限,每位技术人员在本身权限范围内执行相关操作(如修改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查看和处理相关数据等[5]),如此一来,可实现多人模式下有条不紊的交叉操作。
3.2大型监测
云智慧测试技术现阶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监测工作,如对风电等机械装置进行监测,对桥梁等大规模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在精简现场布线等方面,云智慧测试技术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另外,云计算中心拥有的数据融合技术能够高效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从而为评估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云智慧测试技术拥有比较优异的监控能力,支持随时随地在线监控,各级相关人员只需拥有一台简单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如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便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实时获取某台装置的监测数据,相当便捷、高效。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的第五代测试技术云智慧测试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应怀樵,沈松,葛宝珊,李旭杰.基于LXI与CXI总线的云智慧测试技术[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05:10-15.
[2]沈松,应怀樵,葛宝珊,吕伟,杜峰,郝磊. 云智慧测试技术与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S1:202-205.
[3]吕治江.云计算技术在鞍山市物联网建设中的应用[D].辽宁科技大学,2012.
[4]鲁鹏.云计算中加密的多关键字检索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5]魏艳伟.基于传感网的智能家居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关键词: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在进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时,需要根据现代化旅游活动的特点明确其中的组成部分,通过客观性的评价促进旅游行业的稳定性发展。在当前时代下,需要加强对信息咨询和交通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旅游行业的稳定性发展,并转变以往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多方位的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和要求。
一、智慧旅游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一)智慧旅游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慧旅游行业得到了蓬勃性的发展,在智慧旅游中要利用先进性的旅游管理平台以及社会上的旅游资源,再根据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旅游活动的系统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旅游产业的决策能力,不断的扩展旅游行业的服务领域。以旅游活动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实现衣食住行的有效性协调,之后,再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旅游活动中配备相对应的传感设施,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性配置,逐渐构成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1]。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中还融入了传感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旅游管理人员和游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成针对性较强的智慧型管理体系。
从中可以看出智慧旅游是运用了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其他技术形成的一体化的运行平台,不仅有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稳定性和发展,还有助于满足游客在旅游时的多方位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模式,提高旅游行业当前的发展水平。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时,要以游客的需求为主要的前提,并且综合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在非营利性目的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旅游行业当前的发展水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包含了信息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等等,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属于政府和旅游相关的部门,不仅要积极的参与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中,还需要实现技术的优化性调整,融入创新性的因素,满足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另外为了提高实际的建设水平,突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针对性,要秉承着非营利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后续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建设。最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保证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具备多样化的特征,这样一来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加全方位的服务,提升系统的适用性效果。
(三)两者的联系
从整体上看智慧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智慧旅游能够实现旅游资源和产业链的有效发展,从而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性的服务,之后,再利用各种终端设备实现旅游资源和服务模式的多方位整合,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外在进行智慧旅游建设时,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共享,还有助于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水平,为我国智慧旅游行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2]。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建设,要根据智慧旅游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后续工作的重点。智慧旅游不仅可以完善旅游信息服务模式,还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比如对于江苏的旅游产业来说,相关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当前智慧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之间的关联,认为智慧旅游不仅扩宽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设,还有助于增强实际的服务水平,满足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要求。另外还根据智慧旅游当前的发展现状,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建立了相对应用的服务模式,给游客带来非常高质量和人性化的服务,极大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稳定性发展。
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
在进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时,需要加强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的重视程度,根据当前智慧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明确最终的工作重点和落脚点,提升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在智慧旅游背景下,传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工作内容了,因此要根据时展方向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调整提升实际的运用效果。比如要构建云计算系统,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连接规范旅游单位的信息库,实现全过程的信息汇总以及交流,从而使得旅游平台的适用性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3]。另外还需要保证平台中的信息能够具备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特征,和各个地区的旅游概况进行相互的结合,从而为游客带来非常真实和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其次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站或者是手机软件等功能,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向游客展示真实性的旅游景点信息,在此过程中要着重的突出旅游景点本身的面貌,从而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之前对景区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不断的扩宽信息服务的渠道。最后在实施工作中还需要进行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就业,合理性利用建设和当地景点相适应的自助导游系统,并且还要融入GPS功能,使游客在查找地图和景点时,能够根据地图的功能快速的进入到自己想要的景点地区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交通系统的建立
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时,还需要加强对交通系统建立的重视程度。智慧交通属于基础性的功能模块,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旅游单位的效益,为了使智慧交通系统能够得以充分的完善,需要充分的结合交通信息服务的功能体系,为智慧交通提供重要的基础以及保障。在智慧交通服务体系中,要包含停车场信息和景区的客流量等等,之后再融入定位系统和无线传感器,形成完整的交通信息监测网络,对这些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随着我国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游客的旅游方式逐渐朝着自驾游的方向而不断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智慧交通本身人性化的特征,比如要具备交通标识和导航功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完善智慧交通的公共服务模式。
(三)便民公共服务
在便民公共服务模块建立时,要突出非营利性的特征,在战略上要实现景点内部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从而防止游客在经典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另外还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捷,比如通过线下优惠券的形式和优惠年卷的方式来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宣传这一地区的旅游产品,通过网络预定优惠产品,不仅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有助于多方位的满足游客在旅游中的需求和要求,提升实际的服务水平。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下,加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前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转变以往粗放式和商业化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不仅有助于为旅游产业增强新的活力,还有助于提高旅游行业当前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在公共体育建设是实现功能的不断创新以及发展,突出人性化的工作理念。
参考文献
[1]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旅游学刊,2017 (07 ):113-114.
关键词:智慧旅游平台;智能旅游;平台功能;智慧营销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267-03
1概述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从以前的传统旅游时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智慧旅游时代。虽然旅游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一些宰客、欺客的现象经常发生,主要原因表现为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在此背景下,急切需要一个平台将游客和商家紧密联系起来,为游客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旅游信息,实现旅游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共享。达到旅游管理的全智能化。因此,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
2智慧旅游相关概念
2.1旅游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就是以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其它有关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利用IT技术对旅游各类资源要素等进行深层开发、加工、组织与利用的过程,以达到增进旅游产值、提高产业效率、加快产业提质升级的目的。旅游信息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对旅游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2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技术基础,以终端上网设备为硬件基础,通过对旅游相关信息的主动感知和利用,及时对旅游计划进行安排和调整,进而将旅行社、景区、游客、酒店、旅游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涵盖在内创造更大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智慧旅游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游客为中心,以人为本,整合旅游信息资源,达到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旅游参与方的价值最大化。
2.3智慧旅游平台
智慧旅游平台基于物联网系统结构,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最大程度的满足旅游行业的整体需求,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感、传、智、用为关键环节进行整体架构的一种全新服务体系。
3智慧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
3.1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主要包括:1)智慧导航:利用LBS技术确定游客所在的地理位置,游客在地图上选择目的地,系统界面会及时显示目的地最新的信息,例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事故、车况等。人工智能导航会进行语音提示,根据所在的位置随时更新导航信息。2)智慧导游:可以在线或通过离线地图查看拟去的景点,主要景点通过3D成像技术放入后台数据库中,当手指点击地图上的某一个景c时,会自动弹出景点的介绍文本,并通过flash进入景点实景图。用户可以在当前的实景图中选择智能导游服务,智能导游以语音的方式为用户进行景点的相关介绍。3)智慧导览:围绕核心景区和旅游分类(如人文类、景观类等)帮助游客导览,如查看旅游景点的分布、规划旅游路线等。智慧导览具备游客定位功能,借助GPS卫星帮助游客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实时显示3D地图中的游客位置。4)智慧导购:为用户提供完备的一站式服务。主要包括:①智能预订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或线下订票、订房服务。②智能导购系统。为用户推荐旅游景区的商品,从吃、穿、住、行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子系统服务。③智能在线互动系统。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体验为目的,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之后的评论和分享等子系统。
3.2智慧营销
智慧营销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游客兴趣点和旅游热点,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从而为游客提供智能的旅游服务。主要包括:1)个性化路线生成。游客输入旅游起点和终点、旅游偏好(景区类别、交通工具等)等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算和规则推理生成满足客户要求的个性化路线,并在地图上进行实时标注。2)路线规划。对已经在旅游景点或行程中的游客进行路线规划,分析各种路线方案并提供游客参考。3)最佳路线推荐。基于路线规划(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现行停车场及车位等状况进行分析),再结合游客自身的旅游偏好通过智能分析推荐出一条适合的游客的最佳路线。4)最佳景区推荐。通过视频监控人流技术系统来统计景区旅游的人口密度,人较少时,则可通过一个一个人数点来计算密度,人较多时,则可通过地下空余面积计算密度,人特别多时,通过人的运动轨迹来计算密度,来判断当天某景点是否处于舒适的游览环境,结合天气和当地节日、文化习俗,为游客推荐最佳的旅游路线。
3.3智慧管理
通过对平台运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科学决策,从而实现对游客、景点、旅游企业的智慧化管理。一般来说,智慧管理对象主要包括:1)智慧景区管理,如景区的售票和检票流程管理、景区的安全管理、景区的环境监测系统管理、景区的信息系统管理等。2)智慧旅游行业管理,如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评价、游客信用评价、旅游交易信息有效性评价、旅游行业发展趋势评价等。
3.4智慧政务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作为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办公水平和效率,推动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同时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高效智能的公共服务。图1为智慧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图。
4智慧旅游平台的技术体系
4.1物联网系统结构
智慧旅游平台与传统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主要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物联网系统结构分为四层:1)感知层。借助传感器、RFID等采集物体的动态信息,实现全面感知。2)传输层。将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接收和传送。3)支撑层。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4)应用层。接收支撑层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图2所示:
4.2智慧旅游平台整体技术结构
基于物流网系统结构,智慧旅游平台整体技术结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感知层主要实现信息的收集,分为智能终端(如手机、电脑、PAD等)和采集终端(如传感器、摄像头、RFID等);传输层负责传输信息,包括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卫星通信、无线网络等网络设施;支撑层负责处理信息,分为数据处理中心和逻辑处理。数据中心主要对旅游数据进行管理,逻辑处理主要进行各N业务分析,比如景点客流分析、用户偏好分析等;应用层包括运行平台和管理平台;用户层为游客、主管部门以及商家提供各种功能服务。
5智慧旅游平台应用分析一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在国家对智慧旅游建设的倡导和鼓励下,呼伦贝尔建立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了内蒙古首个上线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呼旅政务网、呼旅网、呼旅通。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智慧旅游管理和智慧政务通过呼旅政务网实现,主要包括政务信息报送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等;智慧服务通过呼旅网的相关业务实现,其中包括全民营销平台、旅游攻略分享平台、在线旅游营销平台、第三方平台应用等;呼旅通则负责旅游商品的集中采购。智慧景区建设通过电子门票智能管理系统、智能wifi、自助导览系统等建设,实现与线上全渠道销售的电子票务一码管理、扫码入园,实现与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5.1呼旅政务网
呼旅政务网主要由政务信息报送系统、行政审批系统、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旅行社诚信管理系统、网络培训系统和旅游资源管理体系构成。在智慧政务方面,通过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政务信息;利用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可以实时地对旅游行业进行监管,为旅游行业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通过旅行社诚信管理系统,对旅游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力度,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通过旅游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对旅游资源的高度整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5.2呼旅网
呼旅网相当于一个旅游产品的分销平台,平台向用户提供所有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同时具有旅游攻略介绍、产品预订、平台营销、在线销售、自助导览等功能。任何旅游产品都可以免费入驻,产品售卖成功后,平台收取少量的佣金作为平台运营管理费用。呼旅网向用户提供了游前、游中、游后全方位的服务。在旅游前用户可以登录呼旅网查看旅游行程信息、旅游住宿信息等,也可以咨询客服,了解更具体的信息。用户找到满意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进行快速预订;在旅游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导航、导览、导游、导购服务;旅游结束后,通过游客对旅游攻略、游记等的分享,将景区资源、酒店资源分销到呼旅网,就可以实现多屏互动、多屏访问,实现二次营销。
呼旅网将产品分销在在线旅游营销平台上,每个营销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验票码,景区通过智能闸机识别各个OTA上的验票码,可以收集大量的旅游数据,为平台的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呼旅网还推出了一个全民营销平台,任何用户可以在上面选择产品,然后可以获得该产品对应的二维码,如果用户将二维码分享到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并且该用户的朋友通过二维码产生了购买行为,该用户就能获得产品对应的佣金。用户在景区游玩之后,在旅游攻略网站上分享游记并且附上二维码,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简单来说,游客一旦成为全面营销平台的用户就可以分享产品、获取佣金。因此,全民营销平台起到了强大的推广作用。
5.3呼旅通
呼旅通平台主要负责旅游产品的集中采购。平台集合本地的旅行社,形成一个旅游俱乐部,旅游俱乐部成员同时也是平台的会员。呼旅通平台集合旅游俱乐部成员的需求,通过统一采购的方式采购旅游产品,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使双方共同受益。
5.4结论
呼伦贝尔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了商家营销模式的创新化、主管部门管理的智能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通过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为平台的建设运营提供保障。商家入驻平台的成本低,借助平台的客户流量,可以为商家带来高收益,而平台作为第三方,也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险。通过统一进行采购配送,可以降低平台的采购成本。该平台以满足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的需求为目标,实现了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政务,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新常态;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034-02
1 智慧城市概述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设智慧城市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管理模式的重要方式,也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1],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2 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河南省政府高度历来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移动、河南联通等企业积极参与,务实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河南省共有11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多个城市的一些智慧应用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2.1 政府高度重视,绘就智慧城市建设蓝图
2015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河南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7年)》,明确了未来三年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示范、实施“宽带中原”战略、推进智慧交通应用到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智慧养老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共推出18条措施,加快推进河南智慧城市建设。
2.2 企业积极参与,务实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河南移动、河南联通等企业积极参与河南省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为推动河南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2011年河南省政府和河南联通签订了“智慧中原”战略合作协议,“智慧中原”由全省18个“智慧城市”组成。到2014年,河南联通相继与18个省辖市政府签订“智慧城市”建设协议,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智慧化水平。河南移动充分发挥基础信息网络的优势,构建了“一个平台三层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南阳、安阳、开封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智慧城市,政企双方达成了“政府主导、移动建设、购买服务”的共识,智慧城市多个智慧应用系统初见成效。
2.3 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河南省大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各省辖市相继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试点智慧城市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支撑点和切入点,着力加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
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方面,2012年至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开展了三批次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河南省共有11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如表1所示。
3 河南省智慧城市创建路径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可以着重从加强顶层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典型智慧应用示范带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确定合理的投资建设模式等六个方面来推动。
3.1 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应用多样化的复杂巨系统,应从政策规划层面、技术实施层面加强顶层设计[2]。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战略引领、需求驱动、问题导向,避免技术导向、项目驱动。要要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实际,科学制定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也不能只追求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而忽视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效果,造成智慧城市建设的“空心化”[3]。
3.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加快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城市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建设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稳定、安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4]。同时,面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建设河南特色的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各部门信息独立的局面,整合公安、医疗、教育、交通、市政等信息,建设信息共享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3.3 加强示范带动,推进典型智慧应用系统建设
加快郑州、鹤壁、济源等11个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推动郑州、洛阳、济源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有点到面,从而带动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领域,分步骤、分类别、有重点地推进。重点建设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城建、智慧人社、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地理等智慧应用系统。
3.4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智慧城市建设离开不先进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撑。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对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相关技术的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为契机,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一批主导产业核心技术。
3.5 加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汇聚和共享,而信息汇聚的程度越高,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越高。智慧城市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高度集约化、接入终端的多样化、大数据的高度共享性等都导致智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传统的局部防御和被动防御手段无法适应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的需要,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在全面网络安全观背景下,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人才资源、技术研发、系统平台等方面出发,建立健全智能化、系统化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支撑体系[5]。
3.6 确定合理的投资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或者企业都不是理想的情况,需要开放协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多层级的投资建设模式。“政府+社会资本”模式(即PPP模式)是目前国内外通行的一种投资模式。所谓的PPP模式,就是指政府和企业为了合作共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进一步明确双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模式能够破解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资金缺口问题,也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6]。在智慧城市建设中,PPP的常见运作方式是,由政府和企业签订合同,合作共建投资平台,合资成立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在合同约定的特殊经营权期间的项目运营取得回报。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今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理的总体要求,做到理性推进、有序推进、协同推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共同推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单志广.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J].国家治理,2015.
[2] 仇保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与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
[3] 万碧玉,李君兰.智慧城市创建实践[J].电信网技术,2014.
[4] 张新刚.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及发展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
关键词:手机;二维码;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摘要
>> 手机二维码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浅析二维码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特色服务中的应用与实现探讨 手机二维码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二维码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 二维码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二维码在地校共建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 手机二维码在公共交通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 手机二维码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手机二维码应用研究 手机二维码在校园图书中的应用 手机QR码在高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二维码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策略研究 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图书馆推广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GIS的手机二维码在地下车库应用的研究 手机二维码在大型商场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二维码技术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 现阶段二维码在图书馆可行性应用概述 手机二维码在公共交通中使用的调研报告 二维码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65-68.
[3]李乃冰.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创新实践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11):32-34.
[4]刘家磊,李刚.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2):41-42.
[5]刘炜,周德明.从被颠覆到颠覆者:未来十年图书馆技术应用趋势前瞻[J].图书馆杂志,2015(1):4-12.
[6]邓建,王军,刘金玲.二维码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3):36-38.
[7]孙晓瑜,王荣宗.国外手机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6):23-25.
[8]廖卫红,周少华.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J].企业经济,2012(3):67-71.
(编校:崔萌)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
一、大数据时代与智慧旅游概述
(一)大数据时代概念
大数据也叫做巨量数据,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巨大,起始计量单位基本为P、E、Z。二是类型众多,包含网络音频、视频、日志、图片等等信息。三是时效性高,能最快速度对数据进行处理。四是数据价值密度偏低,虽然有海量信息,但是要利用机器算法尽快过滤数据价值。所以因大数据有如上特点,近些年来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通常被人们叫做智能旅游,是人们利用互联网和携带便捷的上网设备如手机、ipad等,来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等信息并将信息出去,让他人能及时看到这些信息,以便自己能合理安排工作和旅游计划,达到对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
(三)大数据时代对智慧旅游的影响
大数据对智慧旅游的感官要求有更高的要求,所谓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就是希望利用大数据能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结合,全方位体现旅游的产业价值、发展状况和专业水平。以黔东南州为例,在旅游业全面推动智慧旅游的应用,大数据能够为黔东南州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准备,及时地掌握旅客的消费动向,完善黔东南州旅游服务资源的配置。
二、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黔西历史文化底蕴浓厚,风景秀美,历史遗迹众多,除了象祠、水西古城等已被开发的景点,还有其他资源有待开发。随着黔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相关部门狠抓旅游供给侧改革,着力增加“魅力花都”对游客的吸引力,全面实施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旅游系统工程,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全力打造智慧旅游示范都市和智慧旅游景区等。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以大项目为载体,将旅游企业作为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建旅游项目,促使黔西旅游线路成为贵州智慧旅游的精品。
三、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发展建议
黔东南州智慧旅游的开发要积极整合资源,根据游客种类的不同构建社会数据统合资源平台。智慧旅游的本质就是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结构化调整,同时引导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服务。多层次的旅游服务产业形成的个性化服务将会使游客获取到的快乐成本增长。这样能够使黔东南州在旅游产业上获取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大数据引导企业参与到旅游项目开发中。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搭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保证对黔东南州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整合,突出环境保护的重点。总结起来可以做到几点: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目前,贵州省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虽然规模较大,但是却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和设置,平台信息显得杂乱无章,相互之间联系甚少,诸如黔东南州、东西州这样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甚至对其景点的交通信息介绍都不同。所以建议以贵州省为中心,建立一个旅游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黔东南州在经营好自有的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链接挂在总网上,保证信息价值,使游客利用有效信息出行顺利。
(二)为智慧旅游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应充分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以市场环境为导向制定政策,必要时可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然后再考虑环境的培育,比如可在交通便利的凯里市作为集中地,为游客提供集资源共享、创新技术、商品汇聚、成果展览于一身的资源整合平台。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场所,也能最大程度对外展示黔东南州的旅游“大数据”。最后政府应大力培养旅游管理、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方面的人才,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能为黔东南州的智慧旅游奠定人才基础。
(三)在散客时代,打造全民智慧旅游
顺应散客时代的市场需求,分阶段完成黔东南州的智慧旅游设计。首先是信息收集阶段,争取在这一两年时间内,逐步完善公共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鼓励当地的大部分企业建立自己的服务平台,并链接到官网,保证黔东南州旅游信息平台可以综合体现智慧旅游的导航、解惑、导购等功能。然后通过对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需求,为各旅游企业设计推出手机旅游产品信息APP,但在根据市场调查建设平台时,要做好对游客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特别是游客的身份证号、姓名、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也是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旅游的重点关注内容。做好上述工作后,就可以进入全民共享阶段,加快智慧旅游顺利进入千家万户的脚步,通过与各大宽带运营商合作,推出信息共享平台,让每位用户可以享受智慧旅游。
结语
黔东南州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开发,充分的借鉴大数据的功能,积极开展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在注重旅游产业总体增长质量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竞争实力,这对于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抢占战略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开发注重基础产业调整,将大数据与旅游进行有机融合。这样能够使黔东南州地区享受旅游资源信息共享,自会旅游将会使黔东南州掌握先进的旅游发展模式,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式服务。
参考文献:
[1]爨露露.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6(04)
[2]李虹.大数据时代西南民族地区智慧旅游路径探析――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05)
[3]刘鹏.电子移动网络与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发展浅析[J].现代交际,2015(10):31-32.
[4]郑鑫,张晓洁,李海生.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崇左市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