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然保护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6 14:50: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自然保护的意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自然保护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 新建保护区; 管理; 发展;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23-02

一、目前秦岭林区已建保护区现状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自然分界线,也是古北界、东洋界野生动物和华南、华中及西南高山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我国生物资源的基因库。保护大秦岭至关重要。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前,我省在秦岭林区先后建起了太白山、佛坪、长青、牛背梁和周至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森林采伐全面停止,并由森林采伐转为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全面护林及植被恢复工作,林区人为活动明显减少。通过实施天保工程,秦岭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更加适宜于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这些动物活动日益频繁,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我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生物多种性极为丰富。与此同时,一些盗猎分子也随之猖獗,林区偷猎现象时有发生。为使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我省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自2002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在秦岭林区的宁强县、宁陕县、留坝县、凤县以及省森工系统所属的宁东、宁西、汉西、龙草坪、太白林业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使秦岭林区保护区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在秦岭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20多个,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群。那么,如何规范建设保护区、管理好新建自然保护区、尽快发挥保护管理效能,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是我们这些新建保护区所面临的现实课题。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这些保护区群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肩负着秦岭大熊猫6大种群之一天华山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重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辖区东西宽约17.3公里,南北长约24.5公里。保护区总面积25485公顷。几年来,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保护区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保护效能初步显现。然而,由于建设资金缺乏等因素制约,秦岭各保护区的建设进展情况参差不齐,保护管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建设资金短缺,经费无保障。

2.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3.管理体制不顺。有些保护区是在原森工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保护区仍属企业性质,管护经费、人员工资待遇尚未按事业单位落实。

4.专业科研人员短缺,科研滞后。现有职工普遍缺乏自然保护知识尤其是野生动物管理知识,缺乏保护管理技能。

5.野外巡护监测设备、装备不足。

6.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信息闭塞。

7.联防联保不到位。

三、对新建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以人为本,注重宣教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唤醒全社会的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热爱自然、珍惜生存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们产生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强烈欲望,自觉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宣传教育工作应以人为本,视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别。对社区群众应着重进行法律、法规和保护区规章制度的教育,对于进入保护区进行参观考察、教学实习和举办夏令营的社会公众与中小学生等受众群体,应着重进行自然保护科普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护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2.强化管理,措施得力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是在原森工林业局的基础上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内容多,管理压力大。为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我们不等不靠,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保护观念。保护区建立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录象、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在保护区内制作大型宣传牌3面(50平方米)、中型宣传牌5面(总面积30平方米)及小型宣传牌30面(面积570平方米);修建封山育林牌10座。同时,在社区开展了多次宣传教育活动,印发、张贴各种宣传单、《通告》等数万份。

――确定保护区边界,完成划界立标。在保护区周边埋设界桩400余个。

――完成本底资源调查,编制总体规划设计。保护区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及生物综合科学考察野外调研工作。由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

――建立基层保护站,落实管护责任。对各站划定管护范围,明确管护面积,建立巡护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奖惩办法,保护站人员按照保护区设置的野外固定巡护路线,定期在各自区域内进行巡护监测,填写野外巡护记录表,并适时进行分析。

――建立检查站,严格入山登记。在保护区的入口建立检查站,严格执行入区审批制度,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

――建立野外巡护监测点,加强保护区内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及时有效抢救病、弱珍稀野生动物个体,准确掌握动植物种群变化,为开展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第2篇

1、欲揽春*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2、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3、清除污染靓城市,从我做起强素质。

4、一叶知秋,一屑知城人人重小节,市容必整洁。

5、万众成一心,脏乱不近身。

6、排放废水少一刻,小鱼欢乐多一刻。

7、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创建生态校园。

8、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绿色学校。

9、人人爱环保,校园更美好。

10、人面天天洗,市容日日新。

1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2、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13、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4、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5、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16、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17、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00-02

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加强对其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保护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其中,建立预警机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建立生态预警机制,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是本论文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生态环境 预警机制 喀斯特自然遗产 保护

贵州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它由茂兰的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护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的前身是荔波茂兰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198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2年被载入新版的《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荔波茂兰保护区被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加强对这一独特的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预警机制简述

1.1预警机制的含义

所谓“预警机制”,也就是“预先警告的制度”。是对自然、社会经济等运行接进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所作出的不确定性的早期预报。其实质是对监测对象安全运行的稳定性程度的评判,其目的和作用是识警防患,超前预防和控制。z将预警机制运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就形成了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所谓生态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在一定的生态区设立固定的监测站、监测点,定期对该生态环境进行常规监测,同时对突发性生态事故、生态灾害等进行应急检测;然后由专家依据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后将专家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社会,为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灾害性事故的发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1.2代表性的预警机制模型一霍尔三维结构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是系统工程的重要理论之一,是预警机制的代表性理论模型。

霍尔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

将霍尔的三维结构理论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中,便形成如下三维结构预警理论:(1)从时间维来看,主要是相关环境数据的采集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2)从逻辑维来看,主要是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排除警患。(3)从知识维上看,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生态、环保、林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自然科学。

从逻辑维来看,它包括五个方面:

(1)确定警情。警情是指自然或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负面扰动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外部形态表现。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患(情)发生的根源,是警情的策源地。

(3)分析警兆。警兆是指与警情有必然联系的自然征兆。

(4)预报警度。警度是指警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也即它所具有的严重程度。在实际运行中,可将警度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五个等级,并采用绿色、蓝色、黄色、粉色和红色信号灯等标志来表示相应等级的警度。

(5)排除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排除。

1.3预警机制运行的一维过程

①明确警义②寻找警源③分析警兆如符合条件④预报警度⑤排除警患。

1.4预警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功能

(1)监测功能。

(2)识别与诊断功能。

(3)预测和预报功能。

(4)预防和控制功能。

(5)导向功能。

(6)提升价值功能。

2、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对保护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2.1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是自然遗产保护单位的职责所在。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章程时,将预警工作明确列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职责之一,要求世界遗产所在国家和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每5年提交一份报告。2004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04]18号),要求尽快建立世界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情况的监测。

2.2从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环境保护现状来看

截至2007年。中国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和三江并流在内的6处世界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要求进行集中整改。而6处中国遗产的整改意见又集中在遗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问题上。其中对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整改意见是:停止目前遗产地附近的矿产开采,并对水坝、电站可能带来的破坏进行完善的评估。可见,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面临着保护问题。同样,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荔波茂兰喀斯特保护区由于其独特的价值,加强对其保护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2.3从荔波地理条件来看

荔波茂兰喀斯特地区属于整个南方喀斯特区域的一部分。著名林学家周政贤教授和著名生态学家朱守谦教授经过半个多世纪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研究后指出,生态严酷、人地矛盾尖锐、石溴化严重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典型特征。荔波茂兰喀斯特处于贵州高原和广西低地之间的两地交界处,是贵州高原向广西低地过渡地带峰丛喀斯特的典型代表,该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石漠化的风险最大,加之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更为严峻。因而,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加强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是重要的,也是紧迫的。

3 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的目标和措施

3.1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的目标

3.1.1要建设开放性、分布式的世界自然遗产各类基础资料和信息资源,实现自然遗产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

3.1.2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相关的标准规范、制度建设。

3.1.3建立体系完整、指标丰富、内涵科学的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动态信息预测、预警模型。

3.1.4建立高效、准确的防护应急减灾机制。

3.2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对保护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的措施设想

3.2.1建立数据采集系统。

建立关于保护区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等电子数据,并通过专门的网站进行和时时更新内容。使保护区时刻置于动态的监督与保护之下。

3.2.2建立数据监测站。

据茂兰保护处管理人员透露,整个自然遗产地共有四个关于 水文和野生动物的监测站,但是从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导游图上看。在茂兰喀斯特保护区的中心区域,目前只有凉水井监测站。可见,对于保护区的重要区域,所建设的观测站数量还是不够的,应该增加观测站的数量并做好布点工作,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得相关的观察数据,以利于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运作。

3.2.3组织一批高效的管理队伍。

队伍建设是搞好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针对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荔渡喀斯特自然遗产保护单位――茂兰保护处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素质。并实行“中国南方喀斯特”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自然遗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接受专业系统培训并颁发资格证书。

3.2.4加强对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关于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其相关保护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保护区的相关研究人员在从事保护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其它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保护经验和方法,提升保护区的保护实力。

另外,对于荔波喀斯特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必须加强对相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目前。在荔波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内住着8000多教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居民,不但要对这些居民进行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对全县人民和前来观光的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只有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2.5科学管理和严格监督

为了保证预警目标的实现,保护单位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按保护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将保护工作置于上级直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并搞好和地方政府的协调工作。比如,管理单位要在保护区森林资源系统、各种警素、预警技术和排警方略等子要素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和制约关系,针对调控目标值及其发生变化的幅度和强度,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行政、法制和社会措施,对被监控的保护对象进行适当调节和控制。这是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以实现保护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重要内容。

第4篇

【关键词】:湿地自然保护区;问题;建议

【引言】: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积比较广泛,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并出台了各项配套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湿地资源,避免了许多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但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致使湿地资源锐减,亟待解决。

1、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类,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但可以为很多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应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具有调节洪水的重要生态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而,我国非常注重对湿地的保护,建立了几百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47.80km2,并且已经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海南东寨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等7处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很多,包括林业、环保、水利、海洋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对应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比如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林业部门,八岔岛保护区属于环保部门,查干湖湿地保护区属于水利部门,昌黎黄金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海洋部门。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于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日益重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不断增多,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生态旅游的加速发展,以及公众参与意识的加强,湿地生态旅游正悄然兴起。湿地自然保护区因其拥有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为人们回归自然提供了保障,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始走向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并进行控制和调整,成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2、当前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不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跨度广且类型多样,因而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也会有所区别,一旦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会出现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保护区内大片水面会被人们圈地,进行鱼苗养殖,若是当地人们财力薄弱无法购买鱼苗,甚至还会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私自捕杀野生动物,以此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从而导致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被严重破坏。

2.2管理经费不足

我国每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状况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资金支持的悬殊差距。尤其是对于一些资金贫乏且刚刚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来讲,如果不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规划,就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求,比如通讯设备、巡护设备等基础设备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巡视工作。

2.3水污染问题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含水量比较丰富,适合水产生物养殖,是很多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然而,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水质恶化,导致死鱼、死蟹事故频繁发生。此外,面对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每年湿地自然保护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但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水污染问题却并没有明显的解决。

3、加强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努力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想全面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水平,不但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还应该促进是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只有满足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会注意到保护周围自然环境,增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这样不但有利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宣传工作,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避免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人们利益出现矛盾,实现双方的共赢。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方聚资支持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资源保护,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和管理中来。因此,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湿地自然保护区应该注重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可以采用社会集资的方式,从而建立并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避免因樯璞覆黄牖蚬芾矸绞讲坏轿唬而造成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

3.3进一步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很多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破坏严重,致使动植物资源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河流的水污染问题严重。深入分析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管理不到位是最主要因素,正因为现有的管理条例上存在漏洞,才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法律漏洞”。针对这种情况,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制度上确保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常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新形势下,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理念逐渐增强,人们渴望畅快的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由于湿地对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我国必须要继续加大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视力度,加强各项管理,深入分析致使保护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运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杜绝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的行为,促进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为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春燕,王宗明,刘明月,等.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2):599-609.

[2]王昌海.我国湿地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管理人员问卷调查[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3―69.

第5篇

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旅游业迅猛发展,加上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生态意识较差。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建设,盲目扩张;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甚至在景区违法进行采煤、采矿生产,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如较为典型的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开发建设小水电站案件,云南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建设水电站案件,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内非法建设空中索道和旱地滑道等旅游设施案件,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法建设交通设施案件。

二、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1规划先行原则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分区的特点和要求,依据资源类型、景观特色、环境条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编制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措施、确定接待容量等,经专家评审并提交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批实施,严格执行。拟建设的各类项目,均需经相应程序、组织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会审,有效防止建了拆、拆了建及其他公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良性循环。

2适度建设原则

坚持服从规划、高效利用的指导思想,建设规模与游人容量相适应,对自然保护区现有的管理设施、野外保护设施及原住民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改造与利用,旅游设施建设不能超出环境容许的限度,避免盲目性开发;要处理好旅游旺季与淡季的关系,在旺季游客过多时,要利用现有当地农民闲置的空地、房间开发农家体验游、疗养游、采摘游等,有组织地调动当地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旅游,如欧洲几个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供旺季使用的“补充住处床位”比正规床数还多。这既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也是分享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当地带来的红利。要建立、引导在区内旅游观光、区外娱乐消费的模式,使自然保护区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3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要求,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旅游发展生态化,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化,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的开发、经营和消费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旅游产业,建立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整体环境,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统筹协调旅游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理顺相关利益为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第6篇

关键词:自然遗产;经济开发;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119-02

一、自然遗产概述

提起九寨沟、黄山、泰山等地,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人们却只知晓其为旅游地的属性,方不知其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更不能得知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及珍稀性。即使在旅游地的门廊上写上世界自然遗产地,游人也只是一览而过不得其名。

(一)自然遗产的概念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对“自然遗产”的定义为: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纵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自然遗产进行了如此详细明了的概念解释,而笔者认为,自然遗产应为稀有、壮阔、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涤荡心灵、遗忘自我的一类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绝世美景,并且是不能修复、不可再生的现世珍馐。

(二)我国自然遗产的分布

截至2013年7月,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4处,和西班牙并列第二,仅少于意大利的46处。新疆天山的列入也使得我国的自然遗产数达到10处。(表1)

(三)自然遗产的特征

自然遗产作为特殊的存在具有很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征。首先,具有世界性及生态价值普遍性。自然遗产作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通过的世界遗产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是受全世界承认的珍稀资源,同时又是具有最多最全生物种类的动植物栖息地之一。其次,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遗产的评判标准相当严格,便是因为自然遗产一旦毁坏用任何手段都难以恢复的性质,严重的后果会使任何一类生境资源遭到永久性的毁灭。第三,自然遗产具有真实性及完整性,自然遗产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具有真实的地景地貌,杜绝任何外物干扰。而其存在是的整体资源必须是完整的,是体现对遗产进行保护而加大延伸的必要性。最后,自然遗产具有唯一性和可利用性。因为每一个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遗产都不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具有其不可遮掩的独特光芒,是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而由于自然遗产的特殊观赏性质,旅游开发也成为自然遗产的可利用性。人们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遗产,了解其呈现的美好,享受自然遗产的天然魅力。但开发利用必须与保护相协调,在不侵害自然遗产的情况下,适度开发将有利于公民同自然遗产和睦相处。

二、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现状

(一)自然遗产地法律保护现状

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自然遗产保护法,但保护自然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有很多。如《刑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以及各遗产地的法律条例等等。其中《刑法》是主要规制自然遗产犯罪问题的重要法律,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则是以行政手段来保障自然遗产的权益,同时各个当地的条例规章则是根据每个自然遗产的特质特性而单独制定的,具有一定的专门性。但目前,因觊觎自然遗产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导致犯罪问题频发。而我国目前的刑法主要是依靠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来作为处理自然遗产犯罪问题的法律依据,略显不足。同时,因对该类犯罪多是依靠行政法来解决,惩罚不严导致违法分子胆大妄为,危害自然遗产的行为丛生。

(二)自然遗产地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遗产大部分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相重合,甚至还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等。。而通过旅游的形式对宣传和保护自然遗产有一定的良性作用。也因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收入。丹霞山仅在2009年的游客人数达到200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到35000万元。截至2010年末人数更是突破300万,旅游经济达61000万。而在2014年的旅游收入更高达155700万。黄山在2011年的旅游接待人次达30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多达2500000万。逐可见旅游业随自然遗产的盛名而水涨船高。现以对武陵源风景区2014年上半年经济收入统计为例。(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武陵源景区的旅游收入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游人的数量增多决定了旅游收入的提高。在2014年的上半年,全区已接待游人59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3.6%。这巨大的游人数量,的确会为当地的政府和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但可想而知,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却在承载着何等庞大的外物侵扰。

三、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开发问题

自由化的投资模式完全忽视对自然遗产本身的生态保护,过度的开发遗产地资源、增设现代化各类设施,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社会需要,却无视自然遗产本身对生存的呼唤。通过对自然遗产地的调查显示,自然遗产受到侵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当地居民以及区外非法人员的捕猎、捕捞,严重影响遗产地内的物种生存,影响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当地居民沿袭保护前的生活,肆意放牧、砍伐森林以及农业生产,及其恶劣的改变了植物的生长栖息地环境;自然起火或原住民无恶意引火导致的遗产地火灾,一旦发展起来,威胁整个遗产地的存在;还有其他采矿、外来物种、自然威胁等等的一系列犯罪问题影响着自然遗产的生态平衡。除了上述违法行为及自然因素以外,旅游业作为一种看似良性产业的发展,却着实对自然遗产带来了不小的侵害。而因旅游而兴起的各类经济建设也是影响自然遗产保护的一个罪魁祸首。当然,保护经费的不足也是导致保护自然遗产的呼声高,见效却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因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则逃脱了刑法的制裁,却仍是造成自然遗产损害的重大原因。

(一)旅游业过度涉足自然遗产地

每当“五一”、“十一”类的黄金周来临,最为忙碌的就是景区和游人了,而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大有提升,就连元旦这小长假也未能止住他们游玩的脚步。九寨沟风景区每日环境容量是6000人,而每日进沟参观人数高达2万余人。黄山每日可接待游客的上限是1.4万人,每日进山的人数都超过2.5万人。游客的数量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成正比,而利益的驱使,导致遗产地周边的各类产业增多,正是因为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自然遗产地的犯罪问题频出。在遗产地周边建设城市化生活基地、各类工业发展强烈威胁遗产地的原始生存状态;横穿遗产地或在遗产地附近的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到遗产地内的水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原生态破坏。过多的游人,早已导致景区的承载能力饱和。频繁的人为干预导致遗产地景观退化、水质污染、森林锐减、动植物栖息地受损、空气污染加重。

(二)景区经营权转让

自然遗产的投资主体是各个地方政府,由于资金来源狭窄,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自然遗产并且没有充足资金对遗产进行保护。遗产当地的管理部门因为没有利益挂钩,所以在保护遗产上缺乏工作动力,并且国家对遗产地的投资较少,但自然遗产地景区对资金的需求较高,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导致保护遗产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这种落后的保护机衍生出如今频现的了景区经营权转让机制。经营权的转让在短时间带来的巨额资金,用经济利益来刺激自然遗产景区的管理,不能说是个良好的理念。但因参与经营权转让的企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利用自然遗产而获取经济利益,并非是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所以其在从事旅游业开发上,以高收益为基准过度的涉足遗产地周边环境,大肆兴建营利性设施,以牺牲遗产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高额经济效益。同时,国家在进行经营权转让时,未考虑转让期满后遗产地生态现状评估,则有些企业在临近期满前不顾遗产地生态周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经营,最终无视了自然遗产的利益。

(三)职务犯罪横生

自然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国家乃至国际都对自然遗产寄予厚望。然而,即使各界的持续关注,仍然不能避免自然遗产地的犯罪问题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遗产地管理人员的、。因自然遗产的管理主体散乱,导致地方管理人员权利过重。遗产地违法建筑的越权审批、收受企业贿赂、以罚代刑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福建省一系列破坏自然遗产类犯罪的案件中,职务犯罪占总体犯罪的20%多。多数的职务犯罪是由于公职人员在工作以及监管中的失职,经济的刺激下已经使其无视了自身的保护职责。

四、如何协调自然遗产的法律保护与经济开发

(一)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我国自然遗产多是同景区相连并与旅游业挂钩。然而,游客们只是单纯去自然遗产地游玩,并无保护自然遗产之心。因此,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加国人环保意识,提倡自然遗产保护思想,将公民利益与自然遗产权益放在一起。通过宣传自然遗产的价值,激发公众参与的兴致,以遗产主人的身份切身体验保护遗产之心。同时,政府公开自然遗产环境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严厉打击破坏自然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完善自然遗产管理权

由于自然遗产的多头管理,导致遗产管理主体混乱、政策贯彻不利。因此,明确自然遗产的管理主体,建立自然遗产管理部门,可从国土部、林业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的原优秀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并公开招聘自然遗产保护的相关专业人员,对各个遗产地的直接管理人员选择非本地人聘用制,明确该部门各人职责,统一有序管理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实现管理权一体化。同时,可设立公开中标经营模式,可规定达到一定环保水平的合法企业可承包经营,但要受自然遗产保护部门的监测审查,获得的转让费用以保护自然遗产,同时还可在合法范围内杜绝企业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刑事立法保护手段

自然遗产犯罪问题多是在经济的刺激下发生的,因此灵活运用刑法来保护自然遗产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在刑法中增设自然遗产相关犯罪罪名、提高对自然遗产类犯罪的量刑、增加处罚方式、加重对经济犯的罚金处罚等等来保障我国的自然遗产。以强有力的严苛手段来杜绝该种经济犯罪,使自然遗产的开发不再是破坏,使自然遗产的保护不再形同虚设,最终通过刑法来实现良性开发与有序保护的目的。

最后,自然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依靠每一个公民,更是需要法律的支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然遗产,严格惩处任何侵害自然遗产的犯罪问题,平衡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既实现了遗产当地的经济富足,又能完善自然遗产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健,刘 昊.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2):2091.

[2] 王青瑶,马永双.自然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35(2):25.

[3] 郭玉军,马明飞.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的自然遗产保护[J].时代法学,2010,8(1):88.

第7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F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57-02

人力迄今尚不能支配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频率高、类型多特点,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人员伤亡、社会失序现象。旅游资源因为其开放性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而资源本身的唯一性、不能重现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又会导致资源一旦被破坏后将不可逆转。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强而保护措施弱的特点,导致其受自然灾害破坏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实现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利益主体。本文结合自然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灾害下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从而提出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一、自然灾害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伴随着灾害的增多及其破坏力的加剧,灾害管理研究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灾害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外部风险所占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要地位。灾害社会属性的显著,决定了处于社会网络下的利益主体是研究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益主体为任何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目标的形成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其行为的调整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从灾前预警、灾时应对到灾后修建,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

借鉴叶欣梁等人的研究,通过识别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确定灾害背景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利益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旅游者。在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四者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一)灾前预警阶段

此阶段重点是树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危机意识,围绕规避或降低风险,协调主体关系,增进预警中的合作。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政府部门具有宏观掌握局势的能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旅游企业,由于内部预警机构的建立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同时又可能看不到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缺乏资源保护的危机意识。预警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恐慌,利益诉求由适度开发变为资源保护。同时,灾前预警会抑制旅游者出游动机,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此阶段利益冲突明显,政府部门的宏观掌控及关系协调非常重要。

(二)灾时应对阶段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动力机制的模糊性,灾害发生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体制来进行,而是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补充与完善。此时的利益主体关系由相对封闭、分散状态向彼此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方向发展。此阶段具有较成熟行为的旅游企业与社区,作为灾害发生时最直接的受害者,能快速组织起来,运用各自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无力顾及的问题。而旅游者则会自觉选择放弃旅游消费行为。

(三)灾后修建阶段

灾后管理必然要求把旅游资源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放在首位。由于缺少约束利益主体行为的外在力量,利益诉求冲突加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修复与重建、旅游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开发、旅游者的理解与配合四方努力,才能达到利益均衡。政府承担灾后重建、资源保护重任,同时希望尽快重新开发旅游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由预警阶段的消极配合变为修建阶段的积极合作,但追逐经济的短期利益行为会导致对旅游资源的二次破坏。社区对灾害感受的持续时间最长,是积极保护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会基于目的地风险因素和“灾后找回”目的而发生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动。灾后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分配与流动使利益冲突剧烈,而灾后修建的特殊性尤为期待利益协作关系。

正是因为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自然灾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协作与冲突两种状态。

二、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协作关系与冲突关系分析

旅游资源的利益主体角色可以确定为:1.核心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承担着架构者和监控者的角色。2.重要利益主体――旅游经营者,其经济动机要远远大于文化动机。3.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社区及社区居民,要重视社区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认知。4.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旅游地的保护与功能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在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灾时应对、灾后修建三个不同阶段下同一利益主体的诉求会有所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呈现阶段性变动特点,进而导致利益主体关系状态随之发生关系性质及关联程度的变动,但是,利益协作与利益冲突两种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利益主体构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关系。

一方面利益主体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联系的必要性,在利益重叠交点基础上趋于产生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灾害不同阶段要素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的失衡,以及资源的非均匀流动,驱使利益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在资源过于集中基础上趋于出现冲突关系。

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在保护旅游资源共同目标因素的作用下,会呈现动态演化特点。如对利益诉求无限制的话,最大化诉求会驱使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侵害其他主体利益,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加剧利益冲突关系。所以,必须根据资源分配现状寻求利益诉求的重叠交点,进行策略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灾害任一阶段,只要利益诉求相互协同和均衡时,构成利益重叠交点,协作就成为可能。协作关系可以达成利益主体共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所以,必须促进主体问关联的不断增强,形成长久的、良性协作的关系状态。

2.尽管存在共同行动的意愿,但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冲突成为可能。冲突关系起因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矛盾升级,会破坏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促进利益主体向有序方向转化,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与联合效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旅游资源。

3.利益关系时空动态性较强,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与协调能力有所差异,需进行多次协调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二)建议

1.建立管理体制,优化利益主体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旅游企业的权责,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疏导,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下各利益主体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2.结合利益关系整体状态进行跟进、调整与优化的策略选择,才是最优选择。为此,要突破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利益主体微观分析、利益关系局部分析的局限,系统考虑灾害整体过程及利益关系各阶段动态演化的特点,分析利益关系状态形成的内在规律性,达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第8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王朗模式 小众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王朗模式

1.生态旅游在王朗的成功

王朗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部的平武县,是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区,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护区内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1989年的调查,这里是大熊猫分布最密集、人为干扰最少、栖息地质量最好的区域。区内还有着种类丰富的鸟类资源。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完整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大熊猫的特殊吸引力是王朗开展生态旅游的天赋条件。

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林业部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四川平武县开展“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旨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寻求森林资源保护与当地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王朗及其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就是平武icdp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王朗的生态旅游从1997年开始启动,在经过最初三年的规划筹备之后,从2000年10月开始正式对外运营。入区旅游人数在2001年即超过1万人,旅游收入达40万。并在此后的几年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王朗的生态旅游以它鲜明的特色迅速获得了国内外的反响。2001年王朗的生态旅游顺利通过了国际著名的生态旅游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生态旅游认证,2002年王朗的生态旅游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典型案例向当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大会”推荐,王朗的生态旅游开始有了国际性影响。同年,王朗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王朗的生态旅游又通过了“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认证达标阶段的评估,这在当时国内的自然保护区中是第一个。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王朗的管理、科研、环境教育、监测巡护等工作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王朗自然保护区因此三次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并且因为在有效管理、生态旅游、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被列为51个“全国示范保护区”之一。

2.王朗生态旅游的“小众”特征

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不同,王朗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保护区协调发展的要求,而非单纯的经济目的或政府的行政安排。在借鉴了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王朗的生态旅游一开始就避开了其他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大众化旅游开发的误区,以其鲜明的个性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中独树一帜。王朗的生态旅游模式具有鲜明的“小众”特点,可以称之为小众型生态旅游。

“小众”旅游是区别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精品化的旅游模式,它以旅游市场中对其产品的重度使用者为目标市场,其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服务方式都针对性地围绕这几类小众游客的特点展开。王朗的生态旅游正是这样一种“小众”旅游,它以科研工作者、国际生态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学生等八类市场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并且通过网站、媒体宣传、会议、信件、电话甚至私人接触等方式与这一部分“小众”保持良好而持久的关系。保护区提供的专业性、知识性极强的旅游产品如讲座、科考、专业解说等也正是适应了这一类消费者的需求。而旅游接待中保护区员工与旅游者个人接触广泛,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也十分契合这些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王朗所选择的这几类游客的人数虽然不多,但重游率高,花费高,因而构成王朗生态旅游的主要市场。据王朗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这一部分游客的数量只占王朗入区游客总数的25%,但其消费占保护区旅游总收入的70%。成功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成为王朗生态旅游最大的竞争优势。

3.“小众”生态旅游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发展

王朗的旅游实践不但找到了适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的生态旅游模式,而且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成功地服务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通观王朗生态旅游十年的发展,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它算不得成功。每年30万~40万元的收入,恐怕是任何一个旅游开发公司所不屑的。但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带动了保护区的科研、保护、教育、国际合作和社区工作,使得保护区走上了一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仅以科研为例,生态旅游开展的十年是自然保护区对外合作和科研发展最快的时期。王朗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和资金的注入。保护区已先后成功地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了20多个科研项目的合作,在巡护、监测和科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几十个数据库。同时这些科研成果又被成功地转化为讲座、解说、生态小道等生态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王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

二、生态旅游王朗模式面临的困境

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中较早开始生态旅游探索的成功典型,王朗的“小众”生态旅游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资源,它符合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也符合以保护为首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值得其他自然保护区借鉴的可持续旅游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王朗模式自身的生存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绵阳市的《2000年~2015年旅游发展规划》中,就把王朗白马景区作为绵阳市旅游开发的六大精品景区之一,纳入了绵阳市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格局。2006年,为了加快王朗白马地区的旅游发展,由绵阳地方政府做媒,平武县政府与大型民营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四川汉龙集团签署协议,计划由汉龙集团投资3个亿,将王朗白马景区打造成四川第二个旅游目的地,形成四川第二大旅游经济圈。2006年12月汉龙集团接手了王朗的旅游经营。王朗保护区内形成了王朗管保护,汉龙新公司管旅游,平武县的王朗白马风景区管理局协调旅游发展的格局。但是由于开发理念上的冲突和管理上的协调问题,目前王朗保护区内的旅游发展进入了紧张的磨合时期。王朗保护区退出了进行中的“绿色环球21”的生态旅游认证,汉龙集团提出的修建林区道路、整治宾馆设施等计划无法开展,景区内游客人数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保护区周边开展旅游接待的白马人为了面对开发商进来后对自身的利益构成威胁的局面,自发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

在目前的王朗景区内,围绕旅游开发,交织着几对突出的矛盾:保护区旅游开发理念和思路的矛盾、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商的矛盾、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王朗的生态旅游可能就此夭折。

三、王朗案例带来的思考

王朗生态旅游的探索和实践、它目前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实践中极具代表性。王朗的生态旅游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得到健康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王朗的,也是所有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

1.保护区旅游的定位——经济优先还是保护至上?

没有人不知道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但是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监测、巡护、环境教育都需要经费。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成为众多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强劲动力。但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应当如何定位?是象“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一样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实现保护区总体目标的一个工具?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之初就应当明确其旅游定位,才能避免在经济运作中迷失。

王朗自然保护区把他们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小规模、负责任的旅游,它促进周边社区、游客、公司与企业、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参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机制的建立。”在王朗的案例中,保护区没有把生态旅游的经济目标凌驾于其他目标之上,而是成功地让它成为推动保护区总体目标实现的一个工具。

2.保护区旅游的模式——大众旅游还是小众旅游?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遗产一样属于“遗产资源”,遗产资源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遗产旅游经营创新的关键是遗产本真价值的展示。遗产的管理和经营在本质上是非营利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应当区别于其他风景区,严格控制旅游容量,坚持小规模、精品化、控制式发展的“小众”旅游模式。我们认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那些资源观赏价值高、旅游吸引力强的保护区——不应当拒绝大众游客,但更不宜为了经济目的而盲目迎合市场需求。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应当严格服从保护区的首要目标,寻找与保护区职能协调的主导旅游模式,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游客管理和环境教育,担负起引导和培育旅游者的任务,而这本来就是保护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区旅游的主体——自主开发还是对外招商?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主要有自主开发、对外招商和联合开发等几种模式。选择何种开发模式应当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具备自主开发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应当鼓励其自主开发。尤其象王朗这样积累了丰富的自主开发旅游的经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并且为市场认可的自然保护区应当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走自主开发之路,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对于那些不具备开发资金、人才、经验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招商引资或联合开发。但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遴选、监控和退出机制,确保其旅游开发不违背自然保护区的总体目标。

4.保护区旅游的管理——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处在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有着强烈发展地方经济的意愿。这种发展经济的强烈意愿与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往往会发生剧烈的冲突。这种意愿和行为又因其作为一种政府意志和政府行为而影响着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方向。

地方政府过度介入经济活动而忽视自身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方面的作用,这其中既有发展观上的偏差,也有深刻的制度设计根源。对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的自然保护区来说,迫切需要明晰产权,改变产权主体虚设的状况,设立权威机构自然保护区的产权,并且适度回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条状垂直控制。这是使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健康发展并服务于保护区管理目标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37-40

[2]颜竹.四川王朗——九寨沟的皇冠[j].华夏地理,2007,(4):66-83

[3] 徐嵩龄.论碧峰峡旅游开发模式的意义——兼论“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与“遗产资源”的旅游经营异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41-47

[4] 李晟之.小规模: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选择——王朗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旅游的探索[j].农村经济,2003,(1):40-43

第9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封禁;移民安置;经济补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8-02

本文结合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调查方法:深度访问和文献综述方法,针对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两地的收缩情况,即移民的经济补偿、安置问题和建立移民社区做的研究调查。

一、概况

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1370000亩。始建于1996年,是把当时的罕山林场直接划为旗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9月正式成立罕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8年通辽市委、市政府实施收缩转移战略将它确定为重点区域。它是通辽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科尔沁沙地水源涵养地。

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扎鲁特旗毛都苏木,原先是一个很小的嘎查(村),扎鲁特旗政府为了维系荷叶花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专门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计划是以收缩农牧民生产活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实施目的,按照计划现已竣工。

二、自然保护区移民的经济状况

2008年根据上面所述建立罕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面积为1500000亩的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和荷叶花湿地800000亩的封禁牧区。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即: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围封禁牧,将保护区内所有住户和牧铺全部搬迁转移,禁止一切农牧民生产活动。建立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维系扎鲁特旗自然生态系统,建成水禽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区的封禁情况介绍

表1 自然保护区的封禁面积

围封

禁牧 退牧

还草 退耕

还林 河道

治理 新建

棚舍 新建

窖池 新建

饲料

基地 购置

饲草

料加

工机械 封禁

保护

① 252

万亩 145

万亩 1

万亩 4.3

万亩 0.7

万亩 1.03

万亩 2.3

万亩 163台 140

万亩

② 80

万亩 23.4

万亩 1

万亩 2.5

万亩 3

万亩 8

万亩 2

万亩 152台 26.4

万亩

上表说明,确立①罕山自然保护区禁封地和②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封禁地是2008~2010年收缩计划中的重点工作。由于两地的级别不同,罕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比荷叶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大很多;因为罕山林场“退牧还草”和“围封禁牧”的面积比荷叶花保护区的封禁面积大;再加上移民搬迁至鲁北镇,并建立移民社区,所以摒弃了以前的游牧生活方式,资料还说明新建棚舍和新建窖池的数目跟荷叶花保护区的数目比起来少很多。

(二)移民人口统计

罕山自然保护区封禁的范围是整个罕山林场和阿日昆都愣苏木部分地方;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封禁的范围是荷叶花苏木和额日格图苏木部分地方。由此可知,妥善处理移民搬迁问题也作为了重要的计划工作之一。

表2 自然保护区的移民人口

罕山林场 阿日昆都愣苏木 荷叶花苏木 额日格图苏木

普通户 187户 40户

人数 611人 167人

牧铺 57处 38处 100处

人数 194人 129人 382人

从表2中可以发现,2008~2010年收缩工作过程中总人数达到1483人。资料说明,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的人数达到934人,占总人数的63G;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移民549人,占总人数的37G;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地方的自然保护区级别不同,一个是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区,另一个是市级重点保护区。当地政府部门按照自治区指示:要全面、完整保护罕山自然保护区,不允许任何人住在保护区境内,建立了罕山及周边地区的无人无畜封禁保护区。

(三)移民的经济补偿分析

2003年1月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实行生态移民,并对生态移民农户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偿。”

扎鲁特旗2008~2010年实施收缩转移战略工作总结中说明:2008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罕山自然保护区累计完成投资83,700000元(其中通辽市财政补助10000000元)。2009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完成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投资36820000元,其中财政资金13300000元(通辽市政府补助100000元),项目资金11620000元,群众自筹600000元。2010年主要完成情况表明,完成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累计投资1100,000元,其中财政资金1000000(市财政补助100000)元,整合项目资金810000元,群众自筹400000元。

罕山及其周边封禁保护区坚定推行禁牧舍饲,共清理牛39000头,羊264000只。并利用3个月对封内所有住房和牧铺评估,给予了补偿,共拆除379处居住点,并安排罕山林场的青壮年移民176人担任公益林护林员,每人每年发放工资12000元,并将封内草场,按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承包到户的农牧民草牧场,按每年每亩10元标准补贴,集体草牧场按每年每亩2元标准补贴,耕地按国家“退耕还林”标准补贴。当年总计发放补贴3790000元,一直补贴至2027年。

荷叶花湿地封禁保护区,对移民原住房、牧铺的固定资产经评估鉴定给予等价补偿,并对评估价值低于2万元的按2万元补偿。入住小区的移民从旗外购买奶牛基础母牛(5头以内)的,每头荷斯坦奶牛补助3000元,每头西门塔尔奶牛补助2000元。对承包到户的草牧场给予每年每亩7元的舍饲补贴。

(四)移民社区的建立

在移民社区的建设方面由于两个保护区规模和等级的不同,两个移民社区的所在地不同。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为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购买住宅楼101户,共7919平方米,房屋产权归移民所有。另有108户同意现金安置的移民,每户按营业性商品房标准给予一次性现金补助,共发放就业安置资金11880000元。

荷叶花湿地保护区的社区建立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完成。(1)宣传发动;累计发放宣传单9000份,张贴宣传标语300幅。开展的宣传活动对移民搬迁起到重要作用。(2)拆迁评估和经济补偿;荷叶花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涉及的收缩转移范围内40户住房(牧铺),按物价认证部门的评估予以补偿,发放拆迁补偿金并对原址进行平整灭迹。

特定意义上生态移民的安置问题和赔偿问题都被视为移民搬迁的重要内容。两处自然保护区移民社区的建立标志着这次收缩转移工作取得成功。

三、思考

笔者在自然保护区移民搬迁问题和经济补偿的问题上做了大概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扎鲁特旗罕山自然保护区移民和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移民,经过三年的收缩转移工作成功移出自然保护区,收到适当的经济补偿并住进了移民社区。但是随着移民的搬迁和新社区的建立我们也发现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经济补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移民今后生活问题,即:就业、医疗保险、低保等,这才是今后面临的难题。⑴自然保护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数据资料说明移民中护林员和养奶员的人数占少数,大部分移民还没有就业机会。⑵移民社区的管理问题。移民对于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及更大的地域发展,意义是很明显的。所以妥善处理移民的管理问题也是今后要完善的工作。目前调查的结果说明,随着保护区的完善,罕山地区的林草植被和野生动物数量已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水源涵养能力和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正在逐步增强。这也是自然保护区移民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