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4:50: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以前,而真正学科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则一般被认为始于1950 年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发表的《论创造力》的演讲,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才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创造力。比较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者和其他视角的研究者,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改变了创造力的研究取向,提出了一些新的创造力的研究模型理论,探索出了一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从而取得了一些令学术界认可和企业领导感兴趣的成果。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员工创造力研究作以综述。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纵观创造力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三个,有些研究的重点是识别出具有创造力的人物的特质群,揭示了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的一般特征,被称为个性特征的研究取向。有些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上,企图识别出一些导致新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系统加工过程,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二者为我们识别有创造力的个体、认识创造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但在实践中,企业领导者更乐于探讨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因此,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研究者不仅仅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特质,更致力于研究特殊的社会或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创造力,他们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否会有所发展,创造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都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使创造力的研究转向了社会心理学取向。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理论和模型。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造力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创造力交互理论和多元社会领域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创造力的理论和模型。
一、组成成分理论。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mabile(1983)提出了创造力的组成成分理论。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与领域有关的技能、与创造力有关的技能、任务动机。认为当个体富有专业能力并具有高度的动机时,将会有最高程度的创造力的发挥,而环境则会直接强烈地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程度及频率。该模型主张个人要具有创造力,还必须置身于创造性的活动之中;而且,情境因素通过影响员工的内在激励程度对员工创造力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Woodman和Sawyer的创造力交互理论。Woodman (1993)等人提出的创造力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以互动心理学为基础,更加强调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员工个体创造力是个体的背景经历,认知风格和能力、人格因素、相关知识、动机,群体准则、群体一致性、群体多样性、群体的角色、组织文化、组织资源、组织回报、战略、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多元社会领域理论Ford(1996)提出了多元社会领域理论,强调社群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存在于组织当中,而组织存在于社会当中并与复杂的社会系统相互交流、影响和渗透,进而个体的创造力也会受到社群的影响。
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查阅现有的社会心里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可以归纳出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氛围、领导风格、任务特征、同事支持、评价与反馈等。
一、组织氛围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Amabile,Conti和Coon等人(1996)所界定的组织氛围是组织成员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感知,包括组织鼓励、主管鼓励、工作团队支持、自由度、充足的资源、挑战性工作、工作压力、组织障碍,认为这些组织氛围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员工创造力产生影响。
二、领导风格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Oldham 和Cumming(1996)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支持性的、非控制性的领导风格可以创造一个促进创造力产生的工作环境,他们既直接正向影响创造力,又与创造性人格、任务特征共同作用于员工的创造力绩效;Tieney,Farmer 和Graen(1999)的研究发现,员工和上级的良性的互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三、任务特征会影响员工创造力
很多研究认为任务设计的方式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产出,比如Oldham和Cumming(1996)的研究发现任务复杂性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Shalley(1995)发现,设定的创造力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创造力绩效。
四、同事的支持能促进员工的创造力
Zhou和George(2001)的研究表明同事的支持程度越高,员工的创造力也越高;进一步,Cummings和Oldham(1997)指出,员工间的互动会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如果同事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员工的创造力会有所提高。
五、评价与反馈
Shalley(1995)研究了绩效评价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影响;张剑和岳红(2007)则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中使用最多的外在报酬激励方法无助于员工创造性成绩的产生,组织情境因素主要通过对心理需要的满足促进内部动机,与协同的外部动机共同产生积极影响;Zhou和George(2001)研究了同事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此外,个体特征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苏红玲(2008)研究发现: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员工的内部动机、积极情绪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郭桂梅和段兴民(2008)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正向促进员工创造力,且内在动机和创造性工作氛围均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社会心理学视角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贡献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贡献
社会心理学视角改变了以往研究重点关注员工创造力本身,他们探讨的不仅仅是创造力的本质和构成以及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外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扩展了创造力的研究范围,使得创造力研究更切合其本质,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员工创造力,扩展了创造力研究的意义,以往研究因为更多关注创造力本身,使得他的理论意义很大,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而社会心理学视角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就使得创造力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实践,不仅使学术研究者感兴趣,更是吸引了企业领导的注意,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实际创造力。
二、研究展望
影响因素研究有待系统化。目前,虽然部分研究已经开始探索员工创造力的关键组织情境影响因素,但所囊括的影响因素往往相当零散,缺系统性和完整性,无法很好地解释员工创造力提升的结果,从而使得相关研究缺乏普遍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把更多的情境因素考虑在内,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深入挖掘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各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地管理企业实践,提升员工创造力。
研究方法有待多样化,创造力的研究方法较多,但是,在员工创造力研究中,得出影响员工创造力因素的研究,几乎都采用了创造力测试法,其他方法很难见到,而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测试多数只能解释因素之间的相关,并不能有效说明因素之间的因果,这样,就使得这种单一的研究方法所得的结论显得有些不足,如果采用较多的方法能得出相同或相悖的结论,也许对员工创造力研究更有价值。
关键词: 排球;高校;社会心理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69-02
0引言
高校体育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进行体育运动的状况。大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带有很强的社会目的的,是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运动项目的。现今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仅是来满足锻炼身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群体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要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符合大学生们的心理需要。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社会心理学因素如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群体心理、应付方式和归因、文化变迁和人格心理等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对排球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18份,回收率为9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文献检索,以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图书资料,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编制心理问卷,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两次测验间距为12天,随机抽取40名进行重测,相关系数为0.78,一致性较好。
1.2.3 访谈法对所调查的部分对象随机抽取,对所研究的内容以开放式的问题进行访谈, 同时对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的所有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和分析
2.1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动机的比较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而产生这些差异的最直接,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就是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这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有一定得社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中介。
用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理论分析: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Ps)以及诱因价值等的函数Ta=Ts-Taf=(Ms-Maf)Ps(1-Ps)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当任务难度中等,即Ps=0.5时,Ps(1-Ps)的值最大,那么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是最强烈的。而当任务难度很高或很低,即Ps值趋向1或趋向0时,则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合成动机(Ta)强度最低。
根据图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排球项目的Ps值最低,只有0.15,网球项目的Ps值最高,为0.55,篮球和羽毛球的Ps值分别为0.45和0.48。这说明,第一: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为了追求成功的体验更趋向于篮球,羽毛球,网球等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比较适中的运动项目;第二:大学生在进行运动时选择排球项目的社会动机强度较低。相对于进行篮球、羽毛球和网球的社会动机比较强,导致了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进行排球运动的人数较少,影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2.2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态度的比较分析社会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过程,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组成[2]。采用五分心理量表,对人们参与四种球类运动的态度进行调查。了解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对四种球类项目在社会态度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社会认知指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在选择体育运动时,对排球运动的评价和判断上认为这一项目对自己没有意义或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其他球类项目则有一定的意义或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运动项目的社会情感则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接近还是疏远的社会态度,从四项运动的比较中也明显看出人们对选择排球运动所持为不喜欢或疏远的态度。在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行为的比较中,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的得分为3.24、3.65和3.86,排球却只有0.69分,差异非常显著。充分说明大学生社会行为反应的倾向直接指向于现今流行时髦的运动项目,对待排球的社会态度是消极或抵抗的态度。
2.3 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对排球运动的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从参与人数比例上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某一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状况。如果只能从四种球类项目中选择一种项目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各种球类项目的选择人数比例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8%的大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从中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分析其原因为:其一是社会群体中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很少,远没有羽毛球,篮球和网球的运动人群多,导致很多人放弃了选择排球这运动,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人们很自然的选择流行时髦的体育项目,而疏远排球项目;其二高校偏轻于对群众排球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球运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三是高校排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在校园中没有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没有对排球运动的魅力进行深挖掘和拓展;没有在学生中形成明星效应等。
2.4 社会归因对排球运动的影响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大学生群体选择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心理中的内部归因就是说这个群体的能力和努力能进行此项目,并得到成就感;外部归因就是指所选择的项目本身的难度。通过问卷调查人们参与四种球类项目归因上的方式选择比例,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部归因上,排球最低,为18%,说明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进行排球运动;篮球最大,为75%,是人们认为在能力范围内最容易进行的运动项目。其次是网球和羽毛球,分别为62%和68%。而在体内部归因的比较中,排球外部归因的比例是最高,为82%,说明排球运动的难度是四个比较项目中最大的,篮球运动的难度最小,为25%。从比较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进行排球运动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和运气。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特点导致人们在归因是很容易归因为外部因素,从而忽视了内部归因,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归因并不利于个人去努力学习,从而制约了排球在高校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①大学生群体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强度远远低于网球、羽毛球和篮球等项目,为了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更容易选择难度较小的运动项目。②在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态度的认知指标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得分分别为3.45、3.69、3.57分,排球只有2.07分,与三项运动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只有8%的学生选择排球作为自己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选择网球、羽毛球和篮球三项运动的比例分别为28%、34%和30%。远远高于排球项目。说明现今排球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很低。④大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归因为排球运动难度太大,这种归因不利于社会群体通过努力在排球项目中获得成就感。
3.2 建议高校应加大对排球运动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排球氛围,改变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和社会态度,提高排球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影响力,在参与排球运动上找到正确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邓光庆,刘驰聘.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2).
[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53-154.
[3]唐家强.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真正动力分析[J].职业圈,2007,(18).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体育;社会心理;路径;态势
论文摘要: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归纳和演绎为思维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历程做一系统的分析。通过描述学科的发展脉络,提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呈现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特点。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在我国该学科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处于迟滞阶段并指明了原因;同时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学科概念,尝试性构建学科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体育社会心理学—做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视角。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能够拓展体育科学的研究范畴和角度,深化和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体育中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中的理论研究,充实运动心理学学科体系。在实践中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中人的行为、社会问题等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对促进体育、人和社会三者的良性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好的来利用体育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在运动心理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边缘的位置,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最初的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和体育紧密相连,lam年美国的特里普立特(Tripplet)进行了有无其他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个体竞赛成绩(即社会促进或说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影响的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体育领域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被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 W . Allport)认为是社会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他认为只有实验程序被引人有关人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才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出现。这一研究也早已经被公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端,同样更有理由认为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源起。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动心理学在缓慢的发展着,对于体育中社会心理方向的研究更是很少。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心理学开始发展繁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日渐深人。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正式展开研究,当时主要是探讨运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1968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研究“运动、观众、和选手行动的交互作用”,此时标志着体育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从2D世纪70年代至今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并趋向独立。下面是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主要文献的基本情况: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团体的研究,包括运动团体、观众团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团体、领导行为的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包括体育与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等;一些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攻击、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等;社会认知:包括动机、归因等。
2、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
2.1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伴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由于运动心理学有直接为竞技体育运动实践服务的优势,使得其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起步阶段,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文献,见表2:
这些研究文献多数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在2002年由张力为、任未多主编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一书介绍了我国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献的产生是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2.2近年来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文献分析 虽然有了以上一些重要研究文献出现,然而有关的社会心理方面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却仍然不多,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一些学科发展基本问题的研究也非常匾乏。笔者查阅了1998一2003年期间7种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文献数量情况如表3: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1998一2003年的6年时间里7种刊物中有关社会心理的研究文献数量总计76篇。前4年中文献数量很少,但从2002年开始,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文献数量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加。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数量分布来看,总数76篇中有24篇是针对体育与不同群体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方向的研究;关于不同群体参与体育动机与兴趣方面的有20篇;有10篇是关于个体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关运动人格与个性的9篇,其余的13篇分别是关于体育中攻击行为、主场效应、领导方式、归因方面的研究。颜军在“1990一2001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统计得出:10年间运动心理学论文中有82篇是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占运动心理学论文总数7.7%。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论文中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多标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体育与群体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发展,体育动机与兴趣几方面。缺少对体育团队的研究,包括团队的结构模式与凝聚力、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等;同时对于社会归因、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社会态度也少见;对于体育领域中球迷骚乱、偶像崇拜集群行为、赌博、兴奋剂、贿赂等失范行为的研究十分不足;体育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过程,体育与社会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从论文的质量上看,种类上表现为调查描述性研究较多,实验性研究几乎没有,重复研究较多;基础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不足,总体表现为与当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结合的不紧密,对国外的前沿研究把握不足,研究整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是处于迟滞状态。但是已有的研究和当前体育发展形势无形中为其发展打下了基础,推动着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人。
3、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结构体系
3.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界定一门学科的概念涉及到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和意义,同时还要界定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边界关系,这些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根基,决定了学科发展的前景。
国内目前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运动团体中成员在交往、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指出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团体中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指出学科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个概念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方面:即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学科所隶属的科学范畴。从两个已有概念中我们看出双方都忽略了体育中关于人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体育中的人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宗教信仰、体育中人的风俗习惯、时尚流行、偶像崇拜、这些内容同样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但是在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中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已有的学科概念的内涵不足以说明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部的研究对象。
根据以上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体育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与体育中的人与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心理现象和行为;它是把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依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做了如下的构建。
体育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研究,例如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模式、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归因、人的社会性动机和需要等,这类研究是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体育中群体内部、群体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是目前体育社会心理学最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包括了和体育相关的各类群体的研究,运动群体、观众群体等。研究它们的群体构成模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道德规范、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社会助长、从众、集群行为和失范行为等。
体育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研究:这个方面是研究中比较重要但是却被忽略的一个内容,它包括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这里面包含了体育与人的自我概念、心理发展;体育与人的社会态度;体育与宗教信仰、体育与社会价值观、体育与民族心理、体育与人的社会认知等.
以上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划分和概括,三方面的研究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方向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研究态势,不同的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复杂的内部关联。
3.3我国体育杜会心理学发展形成目前迟缓态势的原因 1)我国学术研究者没有关注这一新兴学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不足。这同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尚没有取得学术主流地位。2)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匾乏,最具研究实力的专业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很少主动介人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而专门的体育工作者又缺乏必备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造成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不足。3)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基本论述较多,缺少深入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经历学术争鸣和探讨从而达成学术共识,已有研究内容和范围狭窄。4)研究方法单一,缺少科学的实验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文献综述、经验概括较多,对比研究、严谨的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不足,致使研究上很少有新的突破。
3.4体育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学科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体育社会心理学科的出现是有三个原因决定:社会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关母系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的关注视角。据此,得出该学科的所需要的独立条件,外部条件:社会发展对解释和解决体育领域中新现象、新问题的学术渴求增加,从而加大投人来推动;与体育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充分发展,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等;研究的队伍增强、研究内容的充分深人、研究方法、工具的专门化等;相关的社会制度来支持并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怀。内部条件: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增多致使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人,并有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形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专门化。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害;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40-02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会成为以后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
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4]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