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5:52: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健康教育感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心理健康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其个体性有发展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其社会性有适应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骄阳似火的7月,我参加了龙湾区第三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c证资格培训会。此次培训请来的都是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有z周红五、钟志农、徐慧珠、庞红卫等。培训的内容有《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健康》等。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
钟志农老师的讲座,将我的目光紧紧地聚焦在大屏幕上。他对班级团体的辅导,独树一帜。他的方法、他的技巧、他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钟老师在讲座中说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养成一种勤奋、积极、进取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天天向上”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特质。我们不难发现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脸上都是洋溢着对新学校、新生活的兴奋、期待与希望,上课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可是过了六年之后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脸上却写满了自卑无奈,追根到底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教师的负面评价使这些孩子自卑、自贬、消极麻木。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成绩处于班级的下游,经常拖欠作业,是那种让人感到比较头痛的后进生。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经常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久而久之,在我的严格教育下他的成绩反而下滑了不少。可是一年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成绩稳步上升,(当时的他因为成绩不理想,重读了一年)已经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了,我纳闷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明白了个中原委。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倾听。蹲下身子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协助他共同解决难题。所以说这次的辅导让我走出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说教和辅导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次的培训不光是对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用,对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分有利,少批评多疏导。
钟老师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中的“强化”步骤也令我耳目一新。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是多么的重要。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时间意识,通常4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们都要延长到两、三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作业拖拉的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弊而无利。而以结合作业多少分钟完成的评估形式、在封闭环境中独立完成作业等强化方式能有效地改变学生作业拖拉的局面,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的辅导方式,使我们受益匪浅。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10天左右,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明天!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假期不知不觉得来到了,这周,我来到了北京,参加青爱工程的种子教师培训会,青爱工程基金会把培训地点选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香堂文化新村,没有到这里之前,觉得是很近,不会太远,结果没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达香堂目的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也许北京就是这么大,倒了四条线路的地铁,最后还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和的士。觉得这也是一种经历吧,每一次出发,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种体验。香堂这个地方有个圣恩禅寺,在离寺庙不远的地方,有我们住宿、吃饭和培训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课坐的课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垫和矮小长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赏古论今的感觉!
这些天的培训安排的很紧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性教育课程,在这之前,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想到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然是青年学生,在他们对性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盲目从而步入了深渊,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
现在,我把培训中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孩子向老师、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大人应该不要避讳,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越好,因为知道知识了,才有能力去预防。
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教育慢慢转为心育的时候,学生就会多一些被关爱,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内容尽量是积极引导,但也要给孩子们呈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要完全呈现美好,让孩子们对不好的后果要有预期
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咨询,在来访者问出问题之前,其实来访者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是想来诉说,并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1.1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从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筛选出40名(一年18人,二年级22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体育干预实验。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有90个题目,分为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每个因子反映受试者某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体育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分析与比较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影响。
1.2.2实验法
体育干预实验的内容主要有体育游戏、校园健身操、太极拳、篮球、体育拓展活动等。实验时间为2013年9月~12月,共15周,每周3次,每次活动时间为45~60分钟,共45次。体育干预实验根据不同时期实验内容与目的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体育游戏为主(7学时),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干预实验,确保体育干预实验的效果。第二阶段体育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健身操、太极拳、篮球、体育理论知识等(32学时),这一阶段体育干预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前教育专业女学生较多的特点,选择了以健身操为主的练习,同时结合对身心健康培养效果较好的瑜伽,以及加入了少量的具有身体对抗性的篮球。第三阶段是以体育拓展活动为主(6学时),体育干预活动的内容呈现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与任务。
1.2.3访谈法
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访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情绪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2.1.1体育干预后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SCL-90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本研究在实验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长沙师范学院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自评,并筛选出了40名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行了体育干预实验。在对筛选出的40名学生进行15周的系统体育干预实验后,再次采用SCL-90量表对被试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10项因子分均下降并逐步接近国内常模。在各因子中,仅有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存在十分显著性差异,其他如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恐惧、偏执、人际关系等因子分逐步接近全国常模。说明体育干预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2.1.2体育干预后与干预前学前
教育专业学生SCL-90均分与因子分比较从表2、表3可以发现,体育干预实验前与实验后,被试的SCL-90均分与因子分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在表2中,被试的SCL-90各项因子的均分与干预前相比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各项因分子均呈现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体育干预实验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明显好于干预前。说明通过对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体育干预,有着较好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2实验分析
在体育干预实验前,本研究从筛选出的40名学生中再随机选取出20名(一年级7名,二年级13名)学生作为跟踪访谈对象。在体育干预实验前以及在体育干预实验后,对这20名学生在实验干预的过程中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在心理咨询师的陪同下,与这20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跟踪访谈,且对学生所述进行了记录与分析。通过对20名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一致认为,由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自我的沟通能力增强,增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变得更加乐于与人交往,相互谈心与交流。同时,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能够获得愉悦的情绪,发泄心中存在的压力,使心态变得更加开朗与乐观。此外,由于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体质的增强,学生有了足够的体力与精力处理生活中的事务,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同学们一致认为,参与体育活动很好地改善了她们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如下。在关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困扰问题”的交流中:在体育干预实验前,20名学生中有6位学生表述是来到学校不适应,心里总想着回家;5人表述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愿多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比较封闭自己;4人表述是学习成绩提不高,感到很焦虑;2人表述自己恐惧害怕接触外界事物;3人表述别人包括自己都管不住自己,评价自己有强迫症。体育干预实验后,再次对这20名学生进行同样问题的访谈,结果惊人地发现仅有2人表示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想回家;有1人表示不愿意与他人交往;2有人表述担心成绩上不去;没人恐惧接触外界的事物;1人表述存在与人交往难的问题;1人表述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自评有强迫症症状。说明体育干预对强迫症、焦虑、恐惧、人际关系交往等因子的促进效果明显,对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关于“学生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以及知心朋友问题”的访谈时。体育干预前,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谈,主要由以下三种情况组成:交往一般,无知心朋友,表述有6人;交往一般,有知心朋友,表述者为2人;交往不好,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12人。实验后,对学生的访谈情况由4种情况组成:交往比较好,有知心朋友,表述者为9人;交往一般,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3人;交往不好,无知心朋友,表述着为5人;交往好,无知心朋友,表述者为3人。同时,本研究发现,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本研究借鉴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以及结合现实中访谈的细节,分析研究后得出: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的确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打开心扉,慢慢地从恐惧、害怕与他人接触到愿意、不惧怕与他人接触交往。本研究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就清楚地感受到学生的态度转变,从开始一系列苦恼的问题转变为轻松愉快;从不愿意交谈到肯主动跟老师交谈等。这些都表明: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关于“工作目标和对自己就业前景信心问题”的访谈时。
体育干预前,20名学生中有14名学生感到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没有明确定位也无信心,并且呈现一种随波逐流的事态;4名学生为不知道;2名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有明确定位,并试着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同时发现学生在交谈过程中,明显语气、眼神都很胆怯,交谈中回答问题也略显没有信心。在体育干预后,相对于体育干预之前,学生在内心对自己今后的目标有了较明确的定位。其中有13名学生有自己清晰的学习目标,对今后的就业前景也逐渐充满信心,语气也较体育干预前坚定,跟老师的谈话也显轻松,不像体育干预前的紧张不自在。同时,这13名学生开始将学习成绩和技能的提高作为第一目标;3名学生目标不是很明确,信心不强;4名学生没有目标,害怕今后就业,比较缺乏信心。说明系统合理的体育干预手段,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认知、明确目标、缓解恐惧、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满意度的问题。在体育干预前,其中有13名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满意,甚至厌恶,主要原因有不想学,认为学这些没有用;学不进,自己内心叛逆地拒绝接受这些新事物;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从内心深处不适应、甚至排斥;没有什么朋友,不怎么说话,什么事情都埋在心理,比较抑郁,同时也不愿意跟其他陌生人和同学交往、接触,内心害怕;对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有敌对心理,看不惯,对班干部的管理故意捣蛋,同时对存在此问题的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求证,确实有存在以上情况的发生;4名学生对这个问题持不知道态度,也不知道为什么,根据这4名学生自己的表述,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学习与生活目标,也不屑与他人交往,比较偏执;3名学生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满意,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朋友较少、认为自己家里穷内心自卑焦虑与他人交往会被人看不起、不愿意多与他人说话性格孤僻等。通过体育干预后再次对20名学生进行谈话。相对体育干预之前有了明显变化,其中仅有3人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存有不满,其余的学生对学习都有了憧憬和欲望,而且给自己设定了可行的目标,通过体育干预,在性格上也变得开朗自信了,愿意与人交往。可见,体育干预实验前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了较明显的转变,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说明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1.2体育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发泄与缓解不良情绪。
3.1.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能够端正其学习态度,豁达其心胸,能够使其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具有更加坚强的毅力来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
3.2建议
3.2.1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或竞赛,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喜好程度的不同,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不同的个人或集体项目的体育选修课程,根据他们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为其推荐相应的运动项目或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3.2.2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随机应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地引导和激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2.3合理有效地制订体育锻炼的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习惯。同时,在体育运动之余,使其获得更多积极的运动心理感受,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妊娠糖尿病;治疗效果;妊娠结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在日常饮食中人们更偏向于富含糖类、脂肪等食物,因此导致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由于家庭过度给予妊娠期孕妇营养补充,大大促进了孕妇分泌胰岛素,逐渐降低了胰岛素B细胞功能,使得血糖浓度提高,导致糖尿病。在临床妇产科中妊娠期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孕期合并症之一,当妊娠期孕妇并发糖尿病时,则发生血管狭窄的几率非常大,导致相关组织供血量降低,继而引发高血压。孕妇长期血糖较高也会急剧增大胎儿体积,导致羊水增多,继而发生胎膜早破。除此之外孕妇血糖含量上升也会导致胎儿血糖水平较高,进而提高胎儿耗氧量,极易导致宫内窘迫。相关研究中指出,妊娠期糖尿病还可导致孕产妇发生生殖感染、产后出血等严重不良围产结局,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近年来,健康教育干预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各个科室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文将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诊断、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相关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伴有心、肝、肾疾病,精神类疾病孕妇。对照组年龄22~38(25.8±4.5)岁;孕周25~29(26.1±3.0)周;体质量52.0~83.2(65.9±6.9)kg,BMI19.8~26.0(22.7±2.6)kg/m2;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年龄23~39(26.0±4.7)岁;孕周24~30(26.4±3.1)周;体质量51.4~82.1(65.3±6.3)kg,BMI19.2~25.8(22.1±2.5)kg/m2;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14例。2组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BMI以及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注射完毕后按压注射笔推杆在原处停留6s后拔针[3]。观察组则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方法如下:(1)心理治疗治疗:孕妇得知自己患有妊娠糖尿病后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担心妊娠糖尿病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等。护师要加强患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让孕妇提高血糖控制意识,减少不良情绪发生对胎儿产生影响,使得孕妇能够主动接受治疗[4]。(2)药物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多数需要用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护师要加强药物指导,向孕妇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发应等,让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用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3)饮食健康教育治疗:饮食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显得至关重要。护师要善于根据患者体质量等计算出每天孕妇所需要的能量,注意调整患者的三餐热量分配,并且注意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的比例,可以采用玉米面、白面等作为主食,将鱼类、蔬菜等作为副食[4]。(4)运动健康治疗:患者在妊娠期护师要正确指导孕妇进行简单的运动,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但是,孕妇运动时必须以自身耐受为度。(5)其他治疗:治疗过程中嘱孕妇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胎儿监护,同时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测能力和意识[5]。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量表共20个项目,每项四级评分,1表示:无或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如此。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SDS量表共20个项目,每项4个等级:无(0分)、少有(1分)、常有(2分)、一直有(3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2)观察患者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产褥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11/50),低于对照组的46.0%(2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5)。见表2。
3讨论
妊娠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妊娠的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胎盘可产生一些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并可产生胰岛素降解酶破坏体内的胰岛素;另外,孕妇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也相应增加了胰岛素的需要量。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相关文献提示妊娠糖尿病可使胎儿畸形、巨大胎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3~4倍,围产期胎儿病死率增加5%~10%,也使孕妇妊娠高血压病、流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孕妇。近年来,健康教育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健康教育治疗可以帮助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监测计划,能够动态监测妊娠期孕妇的血糖变化,帮助孕妇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让孕妇能够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糖对妊娠糖尿病孕妇以及胎儿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出现晚期流产2例、早产6例、产褥感染3例,对照组出现晚期流产5例、早产12例、产褥感染6例,2组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治疗目的是为了让孕妇能够自我管理、教育,注重患者长期自我管理信念的建立,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而并不是让患者单一的被动依从[6]。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束后血糖恢复正常,但是再次妊娠的发病率较高,较正常人群以及无妊娠糖尿病史妇女患2型糖尿病几率要明显增加。通过健康教育治疗能够对孕妇进行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能够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分娩后糖尿病发生率。同时,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孕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孕妇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帮助孕妇和医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孕妇分娩前、分娩后等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缩短住院天数,使得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充分体现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科学化、连续化、规范化,减少疾病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S、SDS评分等。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为(38.62±5.34)分、SDS评分为(47.25±7.1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与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随着健康教育干预的广泛开展和宣传,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及其投诉。但是,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试验中病例数相对较少,患者疾病类型不尽相同,症状差异也较大;另一方面,医师对患者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时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孕妇血糖,并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尤霞,杨秀荣,韦迪霞.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妇女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11):1999-2003.
[2]杨慧霞,朱微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及处置的进展与争议[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6):485-488.
[3]高佩书.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4,42(7):806-809.
[4]王丽萍,李杰,王晓梅,等.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46-1849.
【摘要】 目的 观察86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86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发放宣传资料,举行健康讲座,对脂肪肝患者进行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脂肪肝患者的不良行为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对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脂肪肝;健康教育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与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有低龄化和女性化的发展趋势,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肝病,且有5%~15%的病人有发展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2]。现将我科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86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给予施行健康教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22~59岁,均在健康体检中经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教育内容 (1)增强科普力度,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脂肪肝的概念,树立预防脂肪肝的观念,增强科学预防的自觉性。(2)帮助分析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脂肪肝虽为良性病变,但其肝脏纤维化发病率高达25%,约有1.5%~8.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3]。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生活方式,不仅是导致脂肪肝的直接原因,同时也降低人体的免疫及解毒功能。
1.2.2 心理教育 脂肪肝是现代生活病,人们对该病认识不足,难免出现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心情,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而且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较多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信心及耐心,此时的心理教育就尤为的重要。因此,应及时给病人讲清该病的病因、转归及预后,介绍取得明显效果的病例,提高战胜脂肪肝的信心,清除抑郁、焦虑心理,维持心态平衡。同时也要做好家属宣教工作,以利于对患者予以提醒,监督。
1.2.3 饮食指导 脂肪肝的饮食以清淡,低脂,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为主,主食应粗细搭配,常吃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食油以植物油为主,不吃零食和甜食,睡前不要进食。少食肥肉、蛋类、动物内脏等,饮食不易过饱,少饮或不饮浓茶、咖啡[4]。(1)控制总热量摄入,肥胖或超重者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83.4~104.3kJ的热量,糖类应小于总热量的55%,禁食蔗糖、果糖等。蛋白质可选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煮过的瘦猪肉、牛肉等,每日供给脂肪35~50g为宜;(2)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掌握简单的营养知识,认识食物的基本成分,能正确地选择食物;(3)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暴饮暴食,睡前进食,喜欢食用煎炸及高糖食品等;(4)戒酒、烟。嗜酒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乙醇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同时可引起并加重肝内脂肪的沉积而导致脂肪肝。烟内含有大量尼古丁,可导致动脉硬化,加剧脂肪肝形成和进展,如不能立即戒除,应逐渐减少吸入量,然后戒除。让患者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自觉戒除烟酒,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
1.2.4 运动行为干预 适当运动可消耗热量,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计划,进行渐进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爬山、游泳、太极拳、有氧舞蹈及健身操等。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锻炼,运动强度维持在本人承受中等强度以下,以稍累为宜,可以测量心率为标准:年龄在20~30岁运动后心率达到130次/min;年龄在40~60岁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min;年龄在60~70岁运动后心率达到110次/min,每天持续10~30min。每周保持3次以上[3]。
2 结果
见表1。
表1 86例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行为比较
3 讨论
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脂肪肝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知识。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营养搭配,坚持每天合理、适度的运动,戒烟戒酒可预防或者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使脂肪肝患者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对预防或减少脂肪肝并发症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瑞杰.高脂血症和相关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 丁艳华,何淑梅,王晓薇,等.198例脂肪肝临床分析.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5):287.
3 彭莺峰,凌云. 脂肪肝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中华全科医学,2009,7(5):529.
【关键词】健康促进;轻中度脂肪肝;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77-02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与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有低龄化和女性化的发展趋势,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肝病,且有5%-15%的病人有发展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2]。现将我科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56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给予施行健康教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48-69岁,均在健康体检中经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教育内容①增强科普力度,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脂肪肝的概念,树立预防脂肪肝的观念,增强科学预防的自觉性。②帮助分析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脂肪肝虽为良性病变,但其肝脏纤维化发病率高达25%,约有1.5%-8.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3]。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生活方式,不仅是导致脂肪肝的直接原因,同时也降低人体的免疫及解毒功能。
1.2.2心理教育脂肪肝是现代生活病,人们对该病认识不足,难免出现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心情,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而且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较多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信心及耐心,此时的心理教育就尤为重要。因此,应及时给病人讲清该病的病因、转归及预后,介绍取得明显效果的病例,提高战胜脂肪肝的信心,清除抑郁、焦虑心理,维持心态平衡。同时也要做好家属宣教工作,以利于对患者予以提醒,监督。
胖到老师受不了
高一升高二那年暑假,爱吃甜食的我体重一路飙升到60公斤。那天舞蹈课前,我例行性地称体重,一站上体重计,只见指针迅速地从3、4、5一直跑到6……老师立刻皱起了眉头:“Lulu,你太胖了!这么胖的舞者,怎么能够跳出优雅的舞姿呢?”她很严肃地下达了减肥令,勒令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要达成减肥20公斤的目标。
原来,我已经胖到连老师都受不了的地步了!
于是,我开始下定决心减肥。我的减肥计划就是勒紧裤腰,饿肚子。我可以一整天只吃一个苹果、或是一个番石榴。连续这样搞了一个月,我真的瘦下了4~5公斤。我沾沾自喜,却不知道真正的噩梦,才刚开始。因为身体失调,瘦的几公斤没多久就全部回来了。而且奇怪的是,明明之后并没多吃东西,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又狂胖了5~6公斤!
我万分沮丧。那段时候,我的体重起伏非常大,每个礼拜都可以相差好几公斤。我曾经一度成功狂瘦到45公斤,两个月,却又原封不动胖回来。而且,因为新陈代谢不正常,身体水肿得很厉害,看起来反而比从前更胖。而恶性节食,令我开始感到晕眩、想吐、血压过低,原本光滑的脸上长满了痘痘,甚至连每月应该要来的月经,也连续好几个月没有来了。
自卑、自闭、抑郁症上身
更可怕的是,因为过度节食造成的内分泌紊乱,抑郁症开始找上门来。我看到什么都想哭,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我开始不跟人来往,满脑子想着:“肥成这样,谁会喜欢我?”我躲着同学、回避人群,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坠入黑暗的深渊。
而肥胖,也让我成了恋爱绝缘体。高中时有个瘦瘦的帅男生喜欢过我,可我一跟他站在一起就无地自容,当然喽,一段纯纯之爱就与我擦身而过了。大学时,体重65公斤的我,不但没有追求者,上舞蹈课时连男伴都找不到,因为双人舞时他们举不起我!在这种状况下,我怎么可能交得到男朋友?
然而,想要变瘦、变美,却是我心底不变的愿望。谁愿意永远当个胖子?于是,凡是市面上听来的办法,我都充满了兴趣。可以说是个“减肥达人”,到处打听减肥秘方。
做个“减肥神农”
这时候,我已经知道,光是节食,对我而言没用。我决定当“减肥神农”,遍尝百方,只要听到有人介绍新的减肥方法,就都要试一试。我吃过减肥药,体重的确是掉了下来,但一停药就会胖回去,而且吃了药之后,会心悸呕吐。
我也试过所谓“蛋白质减肥法”:完全不吃淀粉,只吃蛋白质跟蔬果。几个月下来,的确也是瘦了一点,但是抵抗力变得很差,动不动就患感冒、肠胃炎,成了个病西施。
运动瘦身对我也没效。我本来就是学舞蹈的,有时候一天要练舞四五个小时,可是体重依然如故,只有肌肉越来越结实,但却还是瘦不下来。
另外,坊间还流传一些奇奇怪怪的减肥法:抽烟减肥法、水果减肥法、蔬菜汤减肥法等,我几乎都试过,可是不是会心悸,就是饿得我眼冒金星。不吃正餐,不但让我没有力气跳舞,而且几次昏倒在路旁,吓坏了我身旁的同学。
我后来发现,其实食物跟人体的内分泌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均衡地吃各种食物,会让人情绪不稳定,不但无法达到瘦身的效果,还会让人觉得沮丧、挫折,心情低落时更想要大吃大喝,结果反倒更容易变胖。
减肥是一场持久战
幸好,就在这时,老天爷又给了我一次机会。大五那一年,减肥的“代餐”开始流行。那一阵子,我每天中午吃代餐,配合早晚两餐控制热量的进食,大约在一个月内,就瘦了三四公斤,而且维持住了一阵子。慢慢地,我养成了控制饮食热量的习惯。而且,吃代餐必须要喝大量的白开水,我于是戒掉了只喝甜饮料的恶习,体重再度下降了一两公斤,我的减肥奋斗史开始出现了一丝曙光。
就在这个时候,我终于尝到了初恋的甜美滋味。虽然后来因个性原因分手了,但这段恋爱让我找回了珍贵的自信。我是先有了自信,才减肥成功的。因为有自信,才会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有自信,才会认真去思考什么减肥方法有效。因此,我要奉劝所有的胖弟弟、胖妹妹,减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瘦下来。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积极地阅读减肥的资料,收集相关经验。我终于知道,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样,减肥也不能强求要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所有短时间内的减肥,都无法让身体真正变瘦。我也了解到,我的肥胖,是先天的易胖体质,再加上内分泌失调所致,因此,我开始一一检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把造成肥胖的成因一一破解。
没错,最好的减肥方式,应该是由内而外整个改变身体的肥胖因子,将易胖体质调整成非易胖体质,将脂肪分子自然缩小,这样,你才能真正成功地瘦下来,并且维持稳定体重。事实上,我这六七年来,体重从将近70公斤降到目前的48公斤,并且维持到现在,已经成功地转换了原先的易胖体质。如今,我可以完全不忌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饿得头昏眼花,更无需靠药物,就可以轻易维持标准的体重。与其说我减肥成功,不如说我找到了健康享“瘦”的新生活。
我的办法,就是瑜伽。偶然上了一次瑜伽课之后,我觉得全身有舒畅、放松、伸展的感觉,很奇特!于是连着三个月每星期固定去学。说也奇怪,体重并没有改变,朋友却都说我瘦了。我回家对着镜子仔细端详,发现那是因为我的身体线条改变了。我的肌肉线条变得较为修长,看起来的确窈窕不少。
瑜伽强调,在专注于身体的时候,人的心灵会有所改变,心灵影响心情、内分泌,于是新陈代谢也就跟着改变。学习瑜伽,会让人想要用健康的方式对待自己。
之后的这几年,我每天至少做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瑜伽,并改变了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健康;尽量在凌晨12点以前入睡,并且睡足8个小时。我开始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学会了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我每天一定要排便,并检视自己排便的状况。最重要的是,我开始使用瑜伽的腹式呼吸法,让自己更健康。
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变得敏感了。买了一包洋芋片,才吃了几片,就觉得油腻,不太想吃了。我不再喝冰饮,只要喝两口冰啤酒,月经就会慢两天来,非常之精准。我的身形也渐渐改变,原来胖胖圆圆的身材逐渐消瘦,变得,全身的圆肌肉逐渐拉成了长肌肉。另外再配合自己看书学来的排毒、泡澡、精油按摩等等小秘方,我的体重慢慢地降到了48公斤。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是稳定的。
减肥是场持久战,改善体质,更是一辈子的事。因此,减肥的人也需要一些心理准备。我在减肥期间,也运用了许多心理战术给自己加油。我剪了许多报纸杂志、海报,贴在经常看到的地方,激励自己――有一天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变成窈窕美女。也可以贴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但记得不要贴食物的图片哦,会越看越饿的。不要小看这些心理战术,在减肥期间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关键词】青少年;青春期性健康;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on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ZHOU Qiaohua, LU Jianping, XIAO Sumei, ZHOU Chen, CHEN Yangxia. Department of Child Psychology, Corning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Methods: 536 students who we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survey were selected in a middle school,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256) and control group (280) random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sexu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for all studen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①Only 41.1% adolescents of the 536 students had sex knowledge, and the main sources of knowledge was reading books and watching TV; 70% of students were fear, shy and had other psychological emotions in adolescence. ②70%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ully understood sex knowledge,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main source of knowledge was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78.0% of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are pleases, which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ose before the experiment, i.e. surprise, fear, stress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emotions (P
【Key words】Adolescent; Adolescent sexual health;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逐渐过渡、生理发生急剧变化和心理充满好奇的阶段,是面临成长中的生理与心理问题最为频繁的时期[1]。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体形突然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给青少年带来了神秘色彩[2,3]。随着与外界交往的不断增加和内心感受的日益敏锐,开始产生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困惑、矛盾和烦恼。但又不肯轻易向他人吐露,这种闭锁心理容易使青少年形成心理疙瘩[4]。因此整个青春期是性教育的关键阶段,主要向青少年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接受青春期性教育,懂得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知识和方法,这有助于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人格。适时的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性健康教育对青少年青春期性健康的影响。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市某中学进行调查。整群选取该校初中部和高中部愿意接受青春期性健康调查的学生536名。将536名学生按照学生号随机分为两组,单号的256名学生为实验组,双号的28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148人,女108人,平均年龄(15±346)岁;对照组中男116人,女164人,平均年龄(15±265)岁。两组学生中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调查方法
调查统一采用匿名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要求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问卷当场收回。536名学生在分组前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即基线调查。分组后实验组进行一个学期的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指导,对照组仅进行性健康教育。一个学期后对两组学生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13问卷内容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专家各一名,自行设计和修订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年级、父母亲职业及文化程度)、性知识了解程度和知晓率、性知识获取途径、性心理、性道德等。其中性知识了解程度和知晓率有20道单项选择题,包括生理发育知识4道题、青春期卫生知识4道题、遗精和月经知识3道题、避孕知识3道题、性病艾滋病防治3道题、其它知识3道题。正确回答16~20道题者判定为对性知识了解;正确回答10~15道题者判定为对性知识基本了解;正确回答10道题以下者判定为对性知识不了解。
14性健康教育内容
本次性健康教育为时一个学期,每月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课堂上通过动画或图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的了解男女性器官、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性传播疾病的种类和预防等,也邀请资深性疾病专家和青少年心理学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同时利用网络和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和问答。并且通过为期一个月共两期的墙报和展板,介绍危害性、拒绝的方式、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方法等。
15心理健康指导方式
首先让观察组的学生从生理上认识自己青春期发育的必然性和阶段性,认识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感到高兴。其次教育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多参加些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避免精神紧张。
16统计学方法
经过统一编码和严格初审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后,统一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检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两组之间或两组与基线调查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
基线调查中发放问卷调查536份,收回530份,剔除未填写完整和不合格的问卷后还剩525份。进行健康教育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放256份和280份,分别收回了合格的问卷255份和275份。结果显示基线调查中对性知识了解的人数仅占99%,基本了解的人数占312%。两组进行健康教育后对性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了解的人数分别占737%和673%,与基线调查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在基线调查中对各类性知识的知晓率最高达375%,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性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两组分别与基线调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对性知识获取的途径
在没有进行健康教育之前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为阅读书籍(255%)和看电视(238%)。进行健康教育之后两组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健康教育课上的学习,分别为780%和760%。见表3。表3对性知识获取的途径来源网络电视书籍健康教育课其他基线调查153(289)190(358) 205(387)16(31)11(21)实验组41(161) 73(286)78(306)199(780)10(39)对照组53(193)86(313)97(353)209(760)11(40)
23性心理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第二性征出现,会使毫无准备的青少年感到惊奇、恐惧、羞涩、紧张等情绪,主要以羞涩和恐惧为主。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后的实验组羞涩、恐惧、紧张等情绪明显减少,与基线调查相比,惊奇、恐惧、羞涩等情绪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羞涩、紧张和高兴情绪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青春期性心理情况情绪惊奇惊恐羞涩紧张高兴基线调查236(450)409(779)362(690)330(28) 63(120)实验组87(341)74(292)58(227)643讨论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度过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素质、行为、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5,6]。青春期各种发育水平突飞猛进,生理、心理变化多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性器官的发育和性心理的发展[7]。青少年不论在身体形态、身体功能、智力、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儿童时期不同的特点,故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是一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教育。在一个还没有完全重视青春期性教育的地区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实践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仅411%青春期学生对性知识有所了解,对生理发育知识、青春期卫生知识、遗精和月经知识、避孕知识、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这与国内学者袁丽丽等[8]的调查结果较一致。这部分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电视和书籍,对性知识无认知概念,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经性健康教育即将生理及卫生、性发育及卫生、性心理及卫生、性道德、性别角色、人际交往、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等纳入学生常规学习课程中,以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专家讲座形式进行学习后,青春期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率达70%,对生理发育知识、青春期卫生知识、遗精和月经知识、避孕等知识的知晓率大部分也达80%。与基线调查相比,实验组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青春期是性生理发生巨变、性心理也随之不断变化的时期[11]。由于身心在短时期内要经历急剧的变化,不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拥有必要的思想准备,否则就会导致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形成,进而产生疑惑和困扰[12,13]。部分青少年对性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疑问特别敏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对第二性征发育而产生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例如遗精、月经、对异性感兴趣等感到紧张、害怕、恐惧、焦虑。这与本文基线调查结果中青春期学生情绪以恐惧、紧张等为主相符。随后对实验组以科学的性学知识解释性的困惑,并分析性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教育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自信心,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树立健全人格。一个学期后,他们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不再感到惊奇、恐惧和紧张,相反感到高兴。
同时,性健康教育又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搞好德育工作是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前提,落实性健康教育同样有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化与其所在环境对立统一迅速成长发展的时期[14]。此时的已经是道德意志支配的行为,是独立自主决定的产物。对青少年进行性、生殖教育,是现代人口领域不可回避的任务,是现代人口与计生工作中优质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5]。培养健康的性道德,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自重自律,从而促进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青春期在进行性健康教育时,不仅需要对性生理和性社会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要有全面、健康发展的性心理。因为良好道德修养往往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因此在中学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保证青少年性方面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培禾.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 78-79.
[2]J.Mark Halstead and Micheal J, Reiss. Values in sex education: from priciples to practice,New York, 2009.
[3]张眉. 重庆市部分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行为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重庆医学, 2010, 39(5): 565.
[4]范怡悦, 严玲悦, 孙煜. 青少年性知识及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青年研究, 2014(3): 108-110.
[5]龚丽萍. 同伴教育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3): 66.
[6]钱小华, 王进鑫. 中美学校性教育比较研究.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0(2): 24-27.
[7]Roger J.R. Levesque. Sexually education: What adolescents rights require,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9.
[8]袁丽丽,范雪莹. 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同伴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分析. 今日科苑, 2010(8): 292.
[9]罗念慈,林文婕,史俊霞,等. 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中国学校卫生,2013, 25(6): 56-57.
[10]王洋, 徐晓阳, 曹红梅, 等. 四川农村留守中学生性健康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4, 34(5): 721-724.
[11]蒋媛,张颖萍. 贵阳市云岩区青少年性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4): 559-661.
[12]李慧,韩丽晖,吴明辉.北京地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情况调查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114-118.
[13]Marcell AV,Allan E,Clay EA,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brief curriculum to promote condom and health care use among out-of school youngmales.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 2013, 45( 1): 33-40.
关键词:孕前健康教育;优生优育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5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了婚前保健的法定服务内容,婚前医学检查及咨询和婚前卫生指导。2012年是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在我区试点第三年,各级政府已将此工程纳入到政府民生工程,而婚检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病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既对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指定的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等检查。婚检能够及早发现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与死亡率,促进家庭幸福创造条件,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实行优生优育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等作用。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加上0~14岁期间出现的先天残疾率共为4%~6%。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万~120万。我省每年有4500例左右出生缺陷儿,目前,遗传病患儿一旦出生后,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可以根治。出生一个缺陷儿影响几代人的生活,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所以,遗传病重在预防。 婚前健康教育现已成为婚前保健技术服务的法定内容和重要策略,对于优生优育国策的执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婚前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婚检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检查手段,以杜绝遗传病患儿的出生。进行调査研究,对520例未接受婚孕前教育的夫妇与接受婚孕前健康教育的300对新婚夫妇比较较。2010年一月实施三年来对比,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P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随机抽取出300例,年龄20-32岁,文化程度:大学16%,大、中专(高中)54%,初中以下30%:职业:干部12%,工人48%,个体户17%,农民23%。以上资料与首次门诊检查孕产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①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医务人员从事婚检咨询指导工作,将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进行婚检的新婚夫妇建立健康档案,专人管理,婚孕前检查包括: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和早孕妊娠结局随访服务等,共19项服务内容,其中医学检查14项,实验室检查9项,病毒筛查4项,影像学检查1项,婚前性知识教育,婚后生育计划安排,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咨询,孕前检查和影响优生优育可控因素进行孕前干预。②配合政府开展免费婚检工作,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本地电台、电视台、车体广告、出租车LED广告屏、报纸开辟健康专栏,制作发放宣传手册:《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手册》、《优生知识图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单、环保袋、纸杯、玻璃杯、年画等10万余种,30余万份,依托服务车在乡镇办计生专干的配合下,进村入户发放到群众手中,使群众有机会获得婚孕前保健知识,认识到婚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觉检查的意识。③每月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并且要求每对夫妇都听讲座3次,讲座内容: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医学检查的作用与意义、孕前准备及孕期保健、传染性疾病、遗传咨询内容等。④风险评估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最终目标,要结合检查内容识别和评估计划怀孕夫妇存在的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遗传环境、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形成评估建议,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提供针对性的孕前优生咨询和健康指导,风险评估,未发现异常的一班人群告知可以准备怀孕,给予健康指导,对评估为高风险的计划怀孕夫妇进行面对面咨询,给予个性化指导,告知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可能给带来的危害,提出进一步诊断、治疗或转诊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婚孕前检查疾病结果:520例婚孕前夫妇中有90例检查出异常和疾病,阳性检出率17.3%,其中生殖系统疾病患50例,占9.6%,传染性疾病20例,占3.8%,内科及其它20例,占3.8%。婚检要求外的优生优育的检查项目有染色体检查、致畸五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传染病等。通过对婚孕前夫妇家族史的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检测,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检出可能影响优生优育的疾病或异常,积极治疗,根据指导及干预尽量让一切有害因素在婚孕前消除。
2.2 实施免费婚检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2年以来,加强了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婚孕前夫妇掌握了更多的保健知识。受孕的生理、胎儿宫内发育的过程等健康教育课程,使他们了解到受孕中最易引起缺陷的时期等重要知识,吸引了更多的育龄妇女前来听课,尤以文化程度低的夫妇更为认真。学习前后答卷正确率也有所提升,据统计学分析,P
表1 婚孕前健康教育学习前后答卷正确率比较
学习内容 学习前(%) 学习后(%) 孕前保健以及营养2692 如何预防出生缺陷1589 性疾病防治2190 遗传病咨询2688 孕前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3095 正常受孕的生理过程1091 围产期保健 3895 性知识和避孕节育 2889
2.3 影响优生优育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遗传因素和不良因素接触,孕妇年龄、居住环境污染、孕期疾病,早期用药、孕期并发症防范等。听课后的夫妇能改变不良因素,禁止吸烟喝酒、不洁性生活等不良习惯,有病治病,保持心身健康。
3 讨论
3.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三维彩超、胎儿心电图、妊高症监护仪等先进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大的提高了产前诊断技术水平,这样可以做到产前筛查诊断,早期发现畸形,早期终止妊娠,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3.2 落实营养干预措施,医务人员科学指导待孕夫妇合理膳食,尽可能从实物中获取自身和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对于缺乏某些营养素的待孕夫妇、已孕妇女科学指导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及时补充叶酸、碘、铁、钙等营养和微量元素,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负则免费配发“叶酸片”,指导服用“福施福”,目标人群发放率达95%,服用随访率达100%。
3.3 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婚孕前夫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讲座是很受欢迎的,对学习掌握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教育是最好的途径。
3.4 从本资料学习前后调杏结果评价,能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加强孕期保健,孕期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物、宠物、致畸药品、合理膳食、增强体质、尽早期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讲座,宣传单,一对一的咨询等及时干预,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办法,帮助其作出对双方和下一代健康有利的决定和安排,达到自我健康及孕育优良下一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