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媒体技术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30 15:1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媒体技术含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媒体技术含义

第1篇

"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苍蝇是传染疾病的媒介"。在相关专业领域使用媒介时,它就变成专业词汇了,也就是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信息传递领域,媒介是"指各种信息的传输手段。如新闻广播等","在艺术范畴指艺术家所采用的表现手段或技法。如油画、雕塑、版画等的表现手段或技法。"在绘画专业领域,媒介是"指绘画颜料的结合剂和溶解剂。如混合颜料的油(油画颜料用)、胶水(胶质颜料用)、蛋黄(蛋彩颜料用)等。用这些媒介还能使颜料与画布、画纸等相粘结。"①"新闻媒介"是新闻传播媒介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用于传播新闻的大众传播媒介。它是由硬性工具、软性工具和中性工具组成的复合工具系统。②例如,组成报纸媒介的硬性工具是版面。报纸版面是利用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编排手段,并由标题、正文、图片、报头、报眼、报尾等版面元素编印出来的有规格纸张;组成报纸媒介的软工具包括采编、印制的程序、规则和方法;组成报纸媒介的中性工具就是语言文字等符号。对于电视来说,组成电视媒介的硬性工具是指录制声像的技术设备、发射台和接收机等;软性工具包括录制声像的技术和技巧、发射和接收的程序、规则和方法;中性工具就是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系统。

"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媒体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讯社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作为社会组织实体,新闻媒体的有形构成要素是人、财、物。其中人员是核心要素,没有人员则不能构成社会组织;其次是资金、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新闻媒体是被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组织目标将人们的行为联合并协调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每个新闻媒体都有确定的组织目标,其中的每个成员也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每个新闻媒体都有特定的组织系统、技术结构和运行机制;每个新闻媒体都要运用权力和领导行为,依靠决策和沟通来推动新闻媒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新闻媒体无论是内部运行,还是与社会环境系统的交流,都是有结构的整体性的组织行为。

任何术语的使用都要求规范化,就是必须按照术语的确切含义正确地使用它。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使用,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混同现象。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中,没有注意把"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严格地区分开,这样会引起使用上的混乱。这里把有些书中的论述抄录于下: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从词义分辨,媒介一般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传播的渠道、工具,如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接受设备、报纸的物质形态等。其二,指传播机构,如电视台、报社等";

"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专指交流、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等。新闻媒体,特指专门用于交流、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仅包括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新闻电影、通讯社等六种传统新闻媒介和正在发展的新媒体"。

其实"新闻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属于工具;"新闻媒体"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社会组织机构。两者不宜混同。

第二,错位现象。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使用,常有错位的现象。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栏目,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各大报纸登载的新闻作品(包括新闻评论和新闻摄影),也就是"电视读报",在内容上并不涉及报社等新闻媒体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改为"媒介广场"较为"恰当。再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媒体速览"栏目,也是向观众介绍报纸的新闻作品和新闻评论作品。这说明人们在实际使用中,把"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用法搞颠倒了,应该使用"新闻媒介"的地方不恰当地使用了"新闻媒体",产生了使用上的错位。

还常听到"平面媒体"的说法。其实,"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组织,是不能分为"平面"或"立体"的。也许说"平面媒介"还能说得通,"平面媒介"主要指报纸。

第三,简称失当。现在流行的情况是,人们把"新闻媒介"简称为"媒介"。这样简称是不恰当的。"媒介"是个普通词汇,正如本文前头指出的那样,它的使用是很广泛的。媒介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称为"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是有确切含义、有所特指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因此,在使用中必须加上"新闻"这个限定词,以标明与其他媒介的区别。

同样,把"新闻媒体"简称为"媒体"也是不恰当的。"媒体"一词在《信息技术词典》中,把它界定为:"(1)在通信中指通信介质,是用于载送信号的媒介。在局域网中,一般是指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等;在无线扩频网络,是指自由空间;在远程网络中,通常是指同轴电缆、普通电缆、光缆以及传播微波信号、卫星通信信号和激光的自由空间等。(2)泛指承载信号的固定或可移动载体,如软盘、光盘、磁带等。"③《现代传播技术》对"媒体"的界定:"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我们所指的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声音、图像(静态的照片和动态的电影、电视和录像)、动画等,都可以称为媒体。"④

在新闻传播学里,"新闻媒体"是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组织,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媒体"含义截然不同。所以,为了避免混乱,应当在"媒体"之前加上"新闻"这个限定词。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

注释:①见《辞海》第3137页,1999年版

②齐振海:《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第15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音乐;含义;应用价值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为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精确把握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下面就讲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音乐教育发展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是顺利推进新课改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过程的优化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育理念c教育技术的结合

科技在发展,社会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老师教为主,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老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观念,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对同学们陶冶情操的作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些现代技术不仅可以让老师快速、方便的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同学们对课堂上的知识理解更透彻。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它的出现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结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界引入的新型技术,其对高中英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教学需要的资料有效的进行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整合多元化的资源,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让同学现场欣赏音乐,通过同学们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感受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不同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课堂更活跃,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上面已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综合体,是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高中音乐教育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高中音乐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高中音乐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靠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没办法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高中音乐教学的需要。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不同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无声音乐和有声音乐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因素,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要求,现场给他们查找他们喜欢的音乐或者他们一直想欣赏而没有条件欣赏的音乐。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体验效果,从而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高中音乐教学的开展基本都是局限在一个小教室里面,同学们上课的时候都要带着巨大的乐器到教室上课,老师们也需要提前将自己的乐器搬到教室,这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极其的不便。同时,乐器的频繁搬动也会对乐器材料造成一定的磨损,从而造成音调不准,教学效果不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模式有了创新,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差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老师和同学的教学场所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根据需求不同,同学们可以选择网络学习,在家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上课。到底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要视同学们的特点确定。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教室上课,或者自制了不强,那他可以选择去教室上课;有的学生不喜欢去教室上课,那他可以选择网上学习,既方便又有效。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给高中音乐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对高中音乐教育具有实现教学资源有效组织和管理、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价值。它的实践应用使得音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它可以让老师们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现代教学技术也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琳娜.浅谈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3):223-223.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媒体;阅读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随着家长和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机会增多和认识的加深,也从中获得不少收益,减轻了阅读与理解的难度,获取知识更加轻松而愉快。

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更直观形象

小学数学教师、学生家长利用新媒体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认识影响,提升小学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数学阅读能力。让语言文字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把直观形象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理解生活语言的难度和减少对生活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例如:(一年级上期1-5的认识中的思考题)小朋友排队放学,小明前面有2个小朋友,后面也有2个小朋友,小明这一队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年级的新学生对于这题,要理解此题的含义,难度还真不小。但是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能让孩子们比较容易的理解此题的含义,从而能转化为数学语言并解决此题。教师借助PPT软件,制作出相应生活场景的课件,学生理解他并不是那么难。

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孩子们理解的歧义多数表现为“前面的人+后面的人=这一队的人”。但是通过多媒体,能还原生活场景,孩子们就不难理解:前面的人+中间的自己+后面的人=小明这一队的人数。从而把生活语言抽象转化成含有数学关系的数学语言。

“同样多”的理解并不算太难,但是对与一年级的孩子们,左边右边分清楚,还是比较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平台和孩子们一起分清左、右,然后在每组图中把“左”和“右”写在上面,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分清楚左右。从而理解本题含义,达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新媒体的综合使用,为学生的数学阅读减除不少障碍

新媒体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教师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新媒体来制作课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把所需的材料拍成相片,然后用QQ的剪辑功能,剪成合适图片,插入PPT中,编辑适当的文字,按一定的顺序编排,便可制作出相应的课件,也可利用互联网查找所需课件,进行改进,改成适合自己所需的课件。

三、新媒体的使用,形成、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媒体的使用能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数学信息,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领悟数学思想。包括学生在阅读数学媒体中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信息分析鉴别能力,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交流分享能力。(如左图)孩子们看图后,就能从中对该图提供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鉴别,然后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1=?2+1=? 3+4=? 3+5=? 4+5=? 4-3=? 5-3=?…此题所含的信息容量和所训练的思维,是平常教学中难以想象的,所能激发孩子们潜能也无法想象。从而激发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一些关键词概念

运用多媒体与展示平台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例如:“原来”一词。一种情况,树上原来有一些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8只,原来树上有多少只小鸟?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思考这里的原来的含义,提一个关键性问题“什么时候才是原来?”让学生都知道,小鸟还没有飞走的时候才是“原来”,所以用多媒体展示:让我们把飞走的小鸟请回来。让孩子们理解这里的原来是“没飞的小鸟和飞走的小鸟合起来才是原来的小鸟”,从而理解本题需要用加法计算。然后举一反三,列举更多的类似例子,例如下车人数和车上还剩的人数(现在)合起来是原来车上的人数,小白兔砍了的白菜和没砍的白菜合起来才是原来种的白菜……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体现“合”字。另一种情况,公共汽车上原来有一些人,在某站上车7人后,现在有13人,原来有多少人?这个“原来”是指没有又上车前,所以依照刚才的方法,求原来有多少人?售票员就要请刚上车的人下去,才能清点原来有多少人。即把现在车上的人(两个数的和)分开,求原来车上的人,就是求一个加数,所以要用减法。同样,要举一反三,然后对比训练。减法是体现“分”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进而比较准确的理解减法的概念。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解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以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小学生数学报》是孩子们不错的选择,鼓励孩子们订阅。有效并高效的阅读数学相关的题目,是孩子们必具备的能力,在阅读中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例如:小朋友排队,小红的位置是顺着数第8,倒着数第6,请你算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排队?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容易发生的歧义是:顺数数+倒数数=排队数。通过多媒体,在顺数时,数到小红时闪烁或跳动,倒着数数到小红时,小红也闪烁或跳动,就知道小红被数了两次(小红被多数了一次),所以“顺数数+倒数数-1=排队数”。再如:小朋友排队,小东排第6,小明排第14,在小明和小东中间有多少人?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就不要采用数数的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小朋友无法下手,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1-14的数排列出来(1-6在鱼头部分,14在鱼尾部分,其他在中间鱼身部分),通过PPT显示,用14-6=8,清楚地看到只是去掉了前面的人数,还要去尾,所以14-6-1=7(人),总结思维方法便是“掐鱼头去鱼尾留中间”。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技术,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养成独立阅读理解的习惯,提高小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所以,教师们不断学好多媒体,用好多媒体,是我们教育改革路上的一大飞跃,是质的变革,更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幸福腾飞,这正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均衡的意义所在吧!

第4篇

关键词:传播学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体+”时代得以形成。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都依赖计算机网络,使网络媒体得以普遍应用,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处于新媒体时代,艺术设计也要迎合时代的发展促进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不仅赋予了传统艺术设计以时念,而且还会使艺术设计转向,对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从时代的角度出发深化对新媒体艺术设计深化认识

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信息除了艺术信息之外,更多是各种高科信息,包括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不仅可以用于艺术设计中,更重要地是发挥这些技术的传播作用,以现代的传播形式提高现代人对艺术设计成果的接受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艺术文化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仅使生活环境艺术化,而且生活行为更有品位,生活质量也不断地提高。作为艺术工作者,就要充分认识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并懂得运用新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艺术设计与受众有效沟通,使艺术设计作品符合受众要求并逐渐打开市场。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也是积极探索艺术设计之路的过程。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将艺术设计元素注入服装、媒体资讯、生活用品装饰等之中,并在网络平台上充分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气息,对人们的审美起到了引领作用。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人员要不断地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设计技术,运用新媒体不断地完善艺术设计,以使艺术设计发挥视觉传达的作用,保证了艺术设计质量,其对现代的生活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二、根据传媒受众的需求进行新媒体艺术设计

现代的传媒技术已经渗入各个行业,人们对各种传媒都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艺术设计领域可以充分认识这一点,将艺术设计的传统视觉传达的优点保留下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这种视觉传达信息进行传播。由于现代的传媒受众的媒体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和审美取向都有所不同,因此,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要使新媒体艺术设计能够被大众接受,就要将新媒体技术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艺术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媒体传播对象的个性特点、知识背景以及文化审美情趣,并要求媒体传播技术的运用要能够激发起受众对艺术设计的吸引力。例如,艺术设计的构图上,是运用设计的手法,结合美学元素,不仅在设计中要注重线条、结构和色彩的搭配,还要注重艺术设计要能够给人以节律感。这就需要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将艺术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新媒体突出,让受众能够从视觉上感受到艺术设计主题,在深入理解艺术设计含义的同时,还能够产生心理享受感。新媒体艺术设计也会因此对受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三、应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艺术设计创作作品的内容

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也是设计思想传播的过程。通过运用设计语言表达思想,实现艺术的视觉传达效果。对于艺术感较强的人而言,能够对艺术设计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准确解读,并能够领会其中含义。但是,对于艺术感比较弱的人,面对艺术设计作品则能够看到画面构图而不会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意味着艺术创作失败。处于信息传播时代,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艺术设计的创作思想,以动态的、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的视野中。由于现代的受众普遍对新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运用新媒体技术元素对艺术设计创作思想以诠释,并以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体现出来,不仅使艺术设计作品的内容有效传播,而且受众会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赋予艺术设计以新的含义,使艺术设计创作内容更为丰富。在艺术设计创作和作品信息的传播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则是借助高超的媒体技术手段,并使用各种数字化的绘图软件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调整和技术处理,使艺术设计作品符合传媒受众的需求。例如,将手绘的艺术设计作品输入指定的计算机设计软件中之后,可以根据媒体传播的需要将平面的作品立体化处理,将二维设计转化为多维度设计,并对作品的色彩、线条、结构和作品的整体图形效果都进行重新调配。为了提高艺术设计作品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对画面的内容进行夸张处理。现代的艺术设计受众普遍知识层次比较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这部分群体也是对新媒体传播技术敏感的群体,将艺术设计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在提高艺术设计作品吸引力的同时,还会在媒体平台上互动讨论,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设计作品能够在媒体上产生互动,就意味着艺术设计作品已经充分得到传播受众的认可。艺术设计创作通过这种媒体互动可以对受众的思想和需求有所了解,通过促进双方的交流而对艺术设计内容根据受众需求而进行调整,还可以据此构建新的艺术设计模式,使艺术设计内容更符合现代的文化环境而突显出时代特点。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是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体,具有社会发展性,这就决定艺术设计在继承传统艺术设计元素的同时,还要注入时代元素,使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感,才能够适应社会环境而发展。处于新媒体时代,艺术设计在创作中对时代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对新媒体产生认知力,才能使艺术设计符合现代传播的需要而发展。

作者:李悦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理解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课程,其容纳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历史名人、名事,是我国重点教学课程之一,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情感非常丰富,而许多情感大多都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完全地理解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前,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利用吸引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有效作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声音等功能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我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最终实现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但是,若是按照简单的课程教学来进行讲解,学生普遍难以理解我国是经过多少年的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才得以实现这个梦想的,也难以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当中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可在课程开展前,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查找关于我国研发第一架飞机的视频或图像资料,并将每一代新研发的飞机形象图片根据研发时间进行顺序排放,最后将资料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衔接,并在课程《飞向太空的航程》正式教学前,将1909年9月21日我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冯如所制造的飞机资料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第一架飞机的真实形象,再播放一系列不同年代的飞机变化与发展状况,通过真实的情境播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文章时了解作者字里行间中充满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情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感受到文章中作者对我国的爱国情怀,感受到文章中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特点,使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得到有效应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相互协作,调动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拓展思维,提高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消化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增强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根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网络课件,利用课件的形式来呈现马克思生前的种种贡献,但是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将其中一部分的课件制作工作交给一小组的学生,学生小组的选择为了公平起见根据每组轮流而来,教师将课件的制作工作交给学生后,可指引学生上网去搜查马克思的生平资料以及种种事迹,然后再将搜查资料交给教师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合理的整合能够将马克思生平对历史、科学、无产阶级所作出的贡献一一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马克思的一生以及种种事件,从而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以及文章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互动与合作的形式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从而使教师能够摆脱以往严肃的形象,使高中语文课程更容易地施展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课程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多媒体使用;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3-02

学习的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学外语教学要贯彻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交际性的原则,教学方法要得体、多样、灵活、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Text)、图像(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nimation)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将深化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扩大学习空间,促进传统学习观念的改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设计英语课堂活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过光盘、网络等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在讲授《As his name is,so is he!》这课时,我列出许多人物的名字,然后播放一些这些人物的一些生活中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猜测每个人物的名字并说出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们首先得通过视频观察人物的性格,还要了解每个名字的含义,然后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学生可能发散思维进行不同的组合,只要他们能够说出理由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引出一些讨论话题,例如:“Do you think a persons name is associated with his or her success?Give your reasons.”“Have you ever liked or disliked someone just because of his or her name?Tell your story.”“Do you like your own name?Why or why not?”学生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题“人如其名”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且还可以强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对名字的含义及人们是否对姓名有偏见进行阐述。这种高信息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眼、动脑、动口,对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单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实际应用。因而,很多同学只了解单词的含义和课文的翻译,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如在《Marriage Across Nations》这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借助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短片,使学生了解一些跨国婚姻的夫妇的生活状况及从恋爱到结婚的经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对一些异族通婚的夫妇进行采访,学生通过讨论后确定采访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he main barrier in marriage across nation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arriage across nations?”通过这样的直接沟通,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全方位刺激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阐述自己对跨国婚姻的观点。随后,教师又在媒体的帮助下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此项内容的掌握运用程度,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信息密度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也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宝贵时间,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资料演示的速度加快,而且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就能让教学内容、图像画面、文字资料等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和一些“online resources”,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熟悉语法结构、攻破重点句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果上课时没有信息技术的配合,要想在一节课中学习那么多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信息技术跟英语课堂整合起来,掌握各类知识点就简单多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各种教学资料,采用视、听、说型课堂,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记忆抽象内容的能力。如在“Time-Conscious Americans”这篇课文中,学生不认识标题中的Conscious这个词义,所以对文章的标题也不了解,从而导致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把握不够准确。在此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flash,首先出现一个钟表的画面,然后是一些步履匆匆的美国人,接下来是一些美国人工作时的场景,这样学生就可以猜测出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和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有关,从而进一步阅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通过此方法既可以导入新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一些单词的含义,如conscious,impersonality,competent等,还加深了对课堂上抽象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总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扣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不能盲目地使用,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金满.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小学电教,2005.

第7篇

一、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其特点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了计算机只能输入输出文字、数据的局限,计算机开始能说会唱起来.

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能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它的综合性,多媒体是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的综合体,信息量大,质量高.二是人机交互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它使人对媒体有更大、更自由的选择权和更多角度的观察点.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最大的特点.

二、化学教学的特点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化学教学中,对于复杂的微观世界,尤其是它们的动态变化,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如,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的分子等,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抽象概念的理解一目了然,提高学习效果.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如有毒、有污染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实验给学生观看,形象直观.

3.化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它的内容贴近社会、生活.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兴趣,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使用声音、图像、动画等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课件,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学生会感觉新颖直观,理解问题也感觉会比以前简单,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中学化学的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微观知识以简单的图像和动画展示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新知识,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了教师的工作.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某些特殊实验.有些不易观察现象的实验,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将现象放大或实验过程放慢,如物质的溶解等;有些有污染、有毒、有危险的及损害人体健康的实验,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实验,达到消除污染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双重目的.

2.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第8篇

仔细对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进行研读,我们不难发现,在词组的教学方面,并没有降低标准,而是推行了更加容易实施的办法,并且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其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及理解能力,进行词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拓展词汇的数量,并列举一些相关的词组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词组学习,使词组知识真正被学生所掌握,为未来的学习夯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词组教学的现状

在现今小学高年级语文词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一幕:教师为学生出示词组,指定学生进行朗读,然后教师再选取另一名学生简单讲解词组含义,最后利用词组进行造句。尽管教师完成了整个词组的教学过程,但是学生对词组并没有正确的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词组学习失去了兴趣。等到一学期结束后,虽然学生学习了上百个汉字词组,然而真正掌握并记住的为数并不多,更不用说进行灵活应用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词组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词汇融入学生的内心,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词组教学的方法

1.拓展词汇的范围

这里所说的“拓展”指的是在进行词组教学时,不可以仅停留在对词义的讲解层面上,而是以词组为基础,对文章的中心及内容进行概括,从而降低阅读难度,深挖词组含义。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时,可以为学生出示以下几组词语:第一组,颇负盛名,玷污,凉飕飕;第二组,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第三组,墨梅,灵魂,骨气。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第一组词语时要求学生校准读音;在阅读第二组词语时读出气势;阅读第三组词语时要读出感情。

词组教学的最后阶段就在于其“表现”,作为教师,应激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感情。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应增强词组的使用频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词句学习并不停留在“朗读”、“掌握”、“理解”的程度上,而是同文章内容相关联,以词句为基础,连词成句,连句成段,从而更容易掌握文章中心及主旨。拓展词汇范围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词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利用词组学习降低阅读难度,两全其美。

2.深入挖掘词组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深入挖掘词组含义就是在进行词组教学时,不可以止步于通读及理解的程度,还应深入探索词组的另一层含义,就像挖掘宝藏一样,越挖离成功就越近。例如:教师在教授五年级《落花生》一文时,就可以先为学生出示一些词组,如:落花生、桃子、石榴、苹果等,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矫正学生的读音,进而为学生深入讲词组的含义。选出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教师引导学生对“好看”及“实用”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进而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及想要让自己的子女学会落花生什么样的精神。通过深入挖掘词组的含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关键的词组、中心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章感悟,完善自身成长。

第9篇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高中通用技术》这门学科内容丰富,在教学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以其容量大、视听好、信息资源与互动的教学功能等特点,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把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在高中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教学中,应把现代信息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它能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充分的结合,从而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彰显出时代的气息,也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信息技术也开阔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视野,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还应该把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结构受力分析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后,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实践能力,大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亦是如此,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积极思考课堂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高中通用技术是高中阶段一门全新的学科,学生对其中内容十分感兴趣,但有些理论性知识枯燥、乏味,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这门学科的结合点,就会让学生失去那种新奇感。因此,我们应该有目的地把信息技术利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信息通用技术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利用这种方式引入了对影响结构稳固性因素的分析,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本节课内容。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于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编书者注重了创造、实践、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相互融合,但更多的体现了以技术设计活动为载体,注重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技术。那么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进行辅教学可以解决很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功能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大大缩短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了解流程”时,因为这是技术性的理论知识,虽然学生已经初步地掌握了流程方面的知识,但要上升到技术层面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加上当今的高中生对工农业生产中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他们对理解流程的含义与具体、专业化的工艺流程根本就是无从谈起。为了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流程含义时就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宝马广告”的视频片段。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这个视频中展示内容的特点。学生发表了很多见解,如这个视频内容制作得很精彩、动作与动作之间是衔接得好、动作的发生直接导致了下一动作发生等。接着,对学生这样的回答再进行归纳与总结。经过反复的讲解与多媒体展示,学生才理解了流程的含义。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促使技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技术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