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工程种类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1 17:1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工程种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工程种类

第1篇

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为了全面充分认识项目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并从其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可分为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项目外风险是指有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自然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客观存在的不利自然条件引起的风险,通常由恶劣的气象条件、恶劣的现场条件、不利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

(2)政治风险:是指政治方面的各种事件和原因引起的风险,通常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发生变化、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等。

(3)经济风险: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主要由宏观经济形式不利、投资环境差、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引起。

项目内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技术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1)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工程方案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和方案不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失败等。此外,还包括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目标不适当、项目规划不恰当等;进度计划方面,进度调整规则不适当、材料设备供应不畅通、设计图纸供应滞后等;成本控制方面,工期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预算偏低、不恰当的采购策略等。

2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其风险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以下三大对策。

(1)风险控制对策,包括风险回避及损失控制。风险回避对策就是通过回避项目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损失控制方法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

(2)风险自留对策,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包括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人员经过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并有意识的不断转移有关的潜在损失;当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项目风险的存在,或者没有处理项目风险的准备,风险自留就是非计划的和被动的。

(3)风险转移对策,包括非保险或合同的转移方式及工程保险的转移方式两种。合同的转移方式就是通常通过签订合同及协商等方式将项目风险转移给设计方、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非保险;而保险转移就是为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进行保险,是指通过专门机构——保险公司以收取保险费的方式监理保险基金,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参加者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即用保险金给以补偿的一种制度。

第2篇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设计变更是对设计图纸中“错、漏、碰、差”的更正,是优化设计图纸、完善建筑功能、保障建筑安全、降低建筑成本、简化施工工艺的权威性、指令性、指导性文件。本文就设计变更的概念、分类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设计图纸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管理部门较多、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材料种类、规格较多、施工工序、工艺较复杂等特点,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都会有不可预见的“错、漏、碰、差”现象的产生,这些不可能在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都反映出来,也就出现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任何一个建筑工程不可避免的事情。下面,就设计变更的概念、分类和特征,进行阐述如下:

1 设计变更的概念

设计变更是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与补充,是为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保证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便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期得以实现。建筑工程相对于设计图纸,在工程数量上,设计深度上、内容范围上的变化都属于设计变更。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在履行施工合同过程中,为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保时而对合同中的工作内容进行修改(或追加,或取消)某项工作,其表现形式是增加或减少合同中的某项工程量或分项工程;改变合同中的某项工作的性质、质量或种类;改变工程某个部分的标高、线形、位置和尺寸;完成本工程所需要的某个种类的附加工作;改变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或减少等,均需工程设计变更来确认。

2 设计变更的分类

2.1 图纸设计变更

图纸设计变更,是指在设计校核图纸过程中,意识到难以施工,或错误的地方,或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出现的变更,这类变更一般由设计单位提出并补充设计文件对工程做出的设计变更,图纸设计变更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工程设计变更的主体。

2.2 施工方案变更

施工方案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承包方)因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施工环境或施工条件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的改变原施工方案的变更。施工方案的变更应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才得以实施。否则,引起的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将由施工单位(承包方)自行承担,同时重大事项施工方案的变更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

2.3 前期竣工项目的改造或维修方案

前期竣工项目的改造或维修方案,是指对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进行改造或维修方案出具的、指导施工的设计变更。改造或维修项目由物业申请上报至建设单位,经领导审批后,由技术管理部出具书面形式的改造或维修施工方案文本。重要事项的改造或维修施工方案的文本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

3 设计变更的特征

工程设计变更根据提出单位及涉及内容不同,具备以下特征。

1)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出具的书面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的内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变更,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这类设计变更的原因,一是建设单位对建筑使用功能做出改变时发生的设计变更;二是设计单位为了完善或优化设计做出的设计变更。

2)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进行图纸会审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中有“错、漏、碰、差”的地方,并经过共同商榷的并由设计人员最后确认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交底或会议纪要等书面材料。这类设计变更,可以先执行设计变更,然后再补发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

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中有缺陷,而向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的书面变更申请,经过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实施。这类设计变更,应该在签署正式变更文件前,经过多方磋商来确定。

4)装饰阶段的变更(或称二次设计),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对美观和使用功能等要求,以及材料的采购、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过程中出现的变更,这类设计变更会优化和修改原设计,增加投资,需要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磋商来确定。

5)工程变更造成返工的签证。设计变更文件下发后,应及时组织监理单位检查核对返工的分项工程量,并办理现场签证手续,作为结算的依据。因属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返工,经济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综上所述,设计变更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承包方)各方的人力与经济利益,尤其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更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设计变更产生机率及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这就形成对设计变更处理的复杂性。各单位、各专业工程师首先应识别不同种类的设计变更,通过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设定不同的设计变更处理程序及不同的审批权限,加强对设计变更有效性和成本的审核,使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成为优化设计图纸、完善建筑功能、保障建筑安全、降低建筑成本、简化施工工艺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2.

[2]巢元凯,张方,滕绍华,主编.实用建筑设计手册[M].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力学 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17-02

中职校对口单招班参加高考,建筑力学这门课是建筑专业班的专业基础课,并且是最能拉开分值的专业课。但是单招班建筑专业考取本科的越来越少,大多数能考取专科,还有一部分是落榜的,同学们辛苦三年没有得到他们希望中的回报,并且对中职学校而言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会变差,对学校的招生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建筑专业的中专生对建筑力学这门课没有兴趣,学不好呢?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考虑原因。

1 教师方面

上学期间,学生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才会有好老师带出好学生,坏老师迫害学生的说法。小学生将老师的话当做圣旨,初中生开始有顶撞老师的现象,而职校老师会有被学生欺负到哭的例子,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变了,所以每个阶段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就会不一样。老师的鼓励和老师为学生设身处地考虑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鼓励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在乎,这样学生做任何决定前都会考虑一下老师的感受;如果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就会有“既然老师不在乎我嘛要在乎“这样的想法,在乎都是相对的,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的是不可缺少且无法代替的,老师对学生真的很重要。

2 学生方面

学生进职校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同学是因为没有考取普通高校,在家没事干在外没有合适的工作,于是进了职校,所以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义就是在学校里面混混日子。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课,如果开始没有学习好的话会越听越难,然后越难就越不想听,由此恶性循环下去学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再加上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遇到反应慢没有听懂的学生就会大声指责,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以后更加不想听课了,觉得这门课的老师是针对自己的,更严重的还会在这门课上和老师对着干,不仅影响老师的教学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还有的学生对建筑专业本来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家长选了这个专业,那么学习的时候就提不起兴趣,并且觉得只是帮家长念书的。

3 家长方面

大多数家庭给孩子选择建筑专业都是因为觉得建筑专业毕业后方便找工作,或者家族中有做建筑这一行的,所以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本来就对建筑专业没有兴趣再加上家长的做主使得学生会有厌学情绪。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家长的放纵不管或者是管得过严也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学生心中没有魄力,学生就会有反抗的情绪,而这个情绪就会引起学生厌学。

知道学生不愿学习的因素,那么就可以从那几方面来制定改变计划,引领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建筑力学这门课专业性比较强,光用文字或者口头解释无法让学生们很好地接受并理解的。普通的教学不能帮助教师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要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不同的教学法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以下讲两种教学法及其对于建筑力学这门课的讲解所能达到的帮助。

(1)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工作任务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情境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处理来进行学习。布置学习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是为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共同活动,使得新知识、新能力的习得成为可能。老师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很重要,因为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脱离学习,学生将会无法完成,导致教学又变成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一个模式。因此为了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老师在布置学任务的时候必须符合问题性、动机、情境、开放性、复杂度、意义这6个维度的特点。任务引领法的重点就是使教学任务与工作相对接,需要设置问题情境,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情境的。

平面汇交力系所涉及到的物体平衡就可以采用这个教学方法,学生对于如何使物体保持平衡会有好奇心。任务引领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就感、胜任感,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样的自我感受能够督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2)角色扮演法。设计特定的情境;扮演者在模拟的、真实的情境中,从所扮演角色的视角出发,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得一定的心理体验。老师确定学习目标和领域,向学生阐明角色扮演类型,对整体过程进行安排和分配,计划和组织扮演过程等。学生必须熟悉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和角色扮演的目标,查找相关资料。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内,与其他角色协同尝试着承担并实施。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角色扮演法,学生才是主角,需要自己写剧本,老师的作用是检查学生写的剧本内容。角色扮演法比较有新意,在学生看来像是演戏,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个不是回答问题、不是考试,自己可以展示一下,只要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班级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轴线拉伸和压缩杆件这一章就可以采用这个教学法,让学生安装老师布置的任务,扮演其中角色,自己感受拉杆和压杆,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再好都需要老师恰当运用,老师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同时老师要多看到学生们优秀的一面、闪光的一面,谁都希望被表扬被鼓励,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蠢的,鼓励赞美可以使差学生变好学生,谩骂瞧不起会使好学生变差学生。

除此之外,家是学生一个坚强的后盾,家长的理解和表扬对学生也会重要,“干得漂亮”“你真棒”“我爱你”这样的话如此简单,家长却吝啬得不愿说出来。当家长和老师在指着学生的时候,有没有通过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有没有反思过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表情让学生不愿意学习,这是值得家长和老师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对中职专业课――《建筑力学》这门课的教学研究,不管是建筑专业课还是其他课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到什么时候家长和老师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呢,希望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早点重视。

参考文献

第4篇

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二、砖混结构

由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三、钢结构

由型钢和钢板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而制成的工程结构。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成整体共同受力的工程结构。

五、排架结构(又称框架结构)

排架的结构,排架的组成是以柱子,两边的柱子,有一个屋架支撑在柱子上,形成了这样的一排,下面又是一排,在这两排上面上屋架之间放上一个板子形成个空架连续的房子。

六、构筑物结构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措施

1电气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概述分类

雷电可以致使建筑物损坏,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破坏是非常大的,破坏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和电动力作用;第二类雷电感应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第三类是雷电波侵入,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群规模逐渐壮大,建筑工程更是数不胜数,在建筑工程中更容易受到阴雨天气的雷击,受到雷击以后损坏严重,在我国经常出现因为雷击而造成的建筑物损坏的事件,在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阴雨雷电天气对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的影响。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主要包括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防雷两部分,外部的防雷主要是在建筑外部防直击雷和侧击雷,建筑物防雷通过建筑物本身的基础接地体、引下线、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网格、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等的保护作用,以尽可能减弱雷击时对建筑物内的电磁效应,同时为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防护提供必要的条件,避免了建筑物遭受直击雷和侧击雷的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本身、设备和人不受到雷击,保护建筑物的完整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内部防雷保护主要是指设备防止雷电感应和防止线路上的雷电波的侵入,来控制削减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的入侵,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从而保护设备和人们的人身安全免遭雷电感应的伤害。

2防雷接地施工实例

以某大楼为研究对象,共12层,地下1层为车库;1~2层为商铺店面,3层以上是住宅,结合建筑工程的防雷接地系统中,对关于防雷接地设计施工措施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2.1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现代建筑综合防雷措施是根据防雷措施对建筑物的保护作用来划分的,完整的防雷防护措施是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安装分流限压装置等技术措施。根据建筑工程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对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内容提出合适的防雷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在建筑物防雷过程中要根据地质、地貌和天气、环境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防雷措施,对采用的接地装置做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另外,防雷接地措施在安装施工时要保证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建筑物防雷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物的内外部结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雷暴等级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防雷设备要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标准设置。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安装施工中,要明确地分辨出防雷分类等级、防雷保护措施和相应的防雷方法(可以采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连接进行安全距离的屏蔽和防雷施工等)。

2.2建筑物防雷措施实例分析

在屋面进行防直击雷的接闪器(接闪杆、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的安装,利用建筑物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内部结构基础中的钢筋柱网作为接地体。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剪力墙中不少于2根直径≥16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接地装置利用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可靠焊接连接,要求每一独立柱基底部的钢筋网焊通,跨接采用?12圆钢,其焊接长度大于6D,双面施焊,无夹渣、气泡等缺陷,防雷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的连接为搭接焊接,自上而下,上部与接闪器可靠焊接下部与基础焊接并且分别与每一层的板钢筋等构件进行焊接,构成一体的电气通路。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接地电阻测试卡。接地电阻测试卡采用40×4热镀锌扁钢与柱内两引下线焊接,装于86H50盒内,热镀锌扁钢应钻孔并配套螺栓及防松垫片,装修完成后加盖接地电阻测试标志面板。防雷接地装置焊接施工完成后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摇测,其值需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避雷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2.3防雷接地安装要求和雷电波入侵措施

屋面明装避雷带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当采用热镀锌扁钢作避雷带时,安装前必须进行冷拉调直,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以150~200mm为宜,不应低于150mm。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固定点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支持件间距均匀,水平直线部分为0.5~1.5m,垂直直线部分为1.5~3m,弯曲部分应控制在0.3~0.5m。当女儿墙较厚或避雷带外侧有需要特殊保护的设施、设备时,避雷带应适当加高或采取其他切实有效的防雷措施。一般避雷带应安装于女儿墙顶面的中心线位置,除设计有特殊要求或女儿墙很厚时,檐口的外边沿及拐角部位难以受到有效的保护,避雷带可偏向女儿墙外侧敷设。建筑物之间的接触电击出现的电压和不同的导电之间出现的电位差,会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在建筑物用电设备上使用总等电位连接,该连接通过进线总配电柜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和PE母排与进出建筑物的金属导管、金属构件等做总等电位连接,可以有效消除建筑物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保障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但是这种防雷措施在防止雷电入侵上应该符合:①如果低压端采用埋设或者架空铺设时,在入户端要将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桥架、避雷器等与绝缘体连接成一体;②架空或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都应该就近与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连接;③防止电波入侵在建筑物的通风设备、风管及支架应可靠接地。在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金属构件都要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或者是在电气设备上安装防雷装置;防雷电磁感应与接地干线和接地装置的连接点不能少于两处可靠连接。

3建筑物内外部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是防止直击雷和侧击雷,措施主要为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的屋面栏杆、管道、设备、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高出屋面避雷带、避雷网的非金属突出物体,如烟囱、透气管、天窗等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在其上部增加避雷带、避雷网或避雷针保护。避雷带宜安装在屋顶的外沿和建筑物的突出部分,且应当闭合成为一个环状回路。当利用金属栏杆作避雷带时,拐弯处应弯成圆弧活弯,栏杆壁厚规格等不应小于对标准接闪器所规定的规格,栏杆应与屋面引下线可靠焊接。内部防雷保护主要是指设备防止雷电感应和防止线路上的雷电波的侵入,措施主要为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柱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根据雷击建筑物不同部位的规律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可以吸引强雷或弱雷。通过等电位联结将导线、电压保护器连接起来并安装在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外来导体、电气设备等装置上,还要使得建筑物地面、墙体线路和金属构件保持在同一个电位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危险电压。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屏蔽是为了保证防雷系统除外的电气线路的正常运行,在防雷装置接闪时为保证非防雷系统的电气线路正常运作,应该对其进行金属布线。在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运用法拉第笼原理,内外部的防雷接地装置相结合,综合考虑接闪和分流等要素,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方案和高质量的施工,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提高建筑物的防雷可靠性。

第6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095-1

当前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中,对一级和二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发展较为完善,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但是在常见的三级防雷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防雷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安全间距和防雷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在当前形势下,对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 雷击灾害概述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暴雨、火灾、水灾和雷击等等,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可以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雷击及时自然灾害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对现代建筑,造成很大的损失。建筑物的防雷,应该根据地区雷击发生的类型和频率等因素,总结雷击规律,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防雷措施。雷击的形成,是由大气云层中的负电荷积累,当电场强度到达最大值的时候,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电离和阶梯式放电。下行先导放电是主要的雷击形式,下行先导最后一次的跳跃距离即称之为闪击距离,在地面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形式先导回路对雷电电流进行引导,既是防止雷击灾害的有效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 常见的雷击灾害

1) 直击雷。大气云层中的电荷不断聚集,逐渐与地面之间形成较高的对地电压,当云层与地面突出物体如山峰、建筑物等物体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两者之间空气的击穿强度之时,云层就会对地面产生放电现象,这种雷击称之为直击雷,是最为常见的雷击形式。直击雷如果是发生在云层与建筑物、机械设备和人体等之间,会对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是由于强大的雷击电流转化为热能,引起建筑损坏、人员伤亡、设备燃烧爆炸等事故,危害极大。

2) 感应雷。感应雷主要包含有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三种形式。电磁感应雷是指雷击发生之后,雷电流在周围的空间迅速形成很强烈的磁场,使得雷击周围的金属物体产生电磁感应电流和电压,这些瞬间的强电流和高电压会对建筑的设备和电气线路,尤其是弱电系统线路和设备产生很大的危害。静电感应雷是指当云层接近地面时,在高层建筑物顶端会感应出大量的电荷聚集,当云层与其他云层或者与地面其他突出物之间产生放电,云层中的电荷消失后,建筑物顶端聚集的电荷也会因为失去感应迅速消散,由建筑物向大地高速转移,对建筑物和金属设备产生危害。雷电波入侵是指雷击产生时,会对建筑上的金属管和加固、架空线路等形成高冲击电压,冲击电压沿着管线向两边迅速传播,称之为雷电波入侵。雷电波沿着管线进行传播,有可能进入建筑物内部或者转移到其他设备和线路上,对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3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措施

1) 防雷装置的组成。接闪器,既是人们常说的接闪杆,还包括接闪线设施,用来安装在建筑物的上方,使其更接近云层,在雷击产生时直接接受放电,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将接受到的雷击转入地下。引下线。引下线一般采用镀锌防腐的圆钢作为材料,在设计时取最短的途径,可以直接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作为建筑的引下线,但要保证金属结构焊接的、可靠性。接电装置是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的装置,采用镀锌防腐的钢管或者角钢制成,埋入地下半米以上。接地装置的埋设应与建筑入口或者人行道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小于3米时,要做深埋或者进行沥青高阻地面等安全措施。

2) 建筑物防雷接地与地下引线。建筑物接地系统,即工频接地、逻辑接地、电子信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等共用一个接地极,要求家底电阻小于1 Ω,即接地系统的使用。接地系统通常利用建筑物的地梁、结构柱、桩基和承台结构的内部钢筋作为接地网络机械自然接地系统的联通。在实际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这些结构的内部基础钢筋采用绑扎和焊接等可靠的连接形式,对钢筋的横截面进行严格要求使其满足建筑强度需求同时满足防雷设计标准。钢筋与下引线之间要做好焊接保证牢固,还要对接地系统进行及时的接地电阻测量和实验,保证接地店主满足接地需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借助建筑钢筋混凝土内部的主筋作为防雷设计的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应计算准确,与接闪器和接引线之间的连接保证牢固。利用建筑物内部钢筋作为接地体和引下线,既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还可以降低防雷设计的成体成本,效果突出。

3) 接闪分流。接闪分流是指利用接闪杆等外部装置进行防雷,直接将可能对建筑造成危害的雷击截获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的安全。接闪分流作为最为传统的防雷方法,以其经济、有效的特点,在雷电防护中运用广泛。常规的接闪杆的设计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高度才能完成防雷电任务。新型的非常规的提前放电接闪杆ESE,具有保护范围大、防雷击效果好等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接闪杆的数量而不降低防雷设计,已达到降低防雷设计成本的目的。接闪分流的防雷成功率难以确定,还会产生较大的泄放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电子设备产生影响;泄放电流入地时会产生反击电压,对周围的人和设备造成影响。

4) 屏蔽防雷。首先,要采取无窗的封闭结构,对于建筑中的钢筋和门窗等,要进行一个整体的连接,形成一个屏蔽网。在室内沿墙壁四周做一圈接地环,与屏蔽网形成有效的连接。现场设备的屏蔽保护。现场电气设备一般安装在在配电箱内,因此,首先要做好配电箱的外壳接地,其次要对现场设备的工作电源进行SPD加装,接电线接入低压配电防雷接地系统。线路的屏蔽,是为了防治雷击在线路上产生瞬间的过电压,造成线路的烧毁。对于线路的防护,要做到沿线路设置屏蔽层,并进行多点接地。

5) 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指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者经过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可以分为总等电位连接、辅助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三种。总等电位连接(MEB)的作用是降低建筑物内不同金属部件和间接接触电压间的电位差。辅助等电位连接一般适用于当电源网络自身阻抗较大,在受到雷击不能及时的切断电源的情况。局部等电位连接指通过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将辅助等电位进行连接。

6) 电涌保护器防雷电涌保护器防雷是为了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电涌进入建筑物内部,对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而采取的防雷措施。建筑的电源系统一般按照防雷区域进行多级划分,在高压配电柜一般选择安装阀门型避雷器;在低压母线侧安装一级SPD;在配电箱安装二级SPD;在系统电源接线处和重要设备处安装第三极SPD防护,以逐级分区的防电涌措施减少雷击对电源系统的破坏。SPD的选用,要注意残余电压值和通流容量等的合理配置,使得多级保护发挥其应有的多级保护作用。

4 总结

建筑防雷是保证建筑安全的重要措施,防雷设计和施工应该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雷击规律和特点分析,根据建筑物的外形和结构特点等综合进行选择,泄流、消除、隔离和吸收都是较为有效的防雷技术,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防雷技术,不断提高建筑防雷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潇霖.三级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J].工程建筑,2010(6).

第7篇

论文摘要:水闸在水利工程建筑中是十分常见的,当闸门关闭,可以拦洪、挡潮、蓄水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的需要调节流量。水闸多建于河道、渠系、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本文对水闸的功用及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为水利工作提供参考。

1 水闸的作用

控制水位、调节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是农田水利中龙头工程,常与堤坝、船闸、鱼道、水站、抽水站等建筑物组成水利枢纽,以满足防洪、排洪、航运、灌溉以及发电水利工程的需要。

2 水闸的分类

2.1 按水闸所承担任务分 节制闸。调节水位,控制流量。枯水期借以抬高水位,以利取水和上游航运,洪水期用以控制流量。渠系建筑物中节制闸一般建于支渠分水口的下游,用以抬高水位,满足支渠引水需要。

进水闸:建在河道、湖泊的岸边或渠道,用来引水灌溉、发电或其他用水需要。灌溉渠系中建于干渠以下渠道首的进水闸,作用上把上一级渠道的水分下一级渠道,分水闸、斗门、农门排水闸建在江河沿岸排水渠出口处,外河上涨时,关闸门防水洪水倒灌,避免洪灾。当外河水位退落时,开闸排水防止涝灾。具有双面挡水的作用。挡潮闸建在河流入流的河口地段,以防止海水倒灌。抬高内河水位,满足蓄淡灌溉。退潮排涝。有通航孔,还可平潮时通潮。具有双向挡水作用——挡潮闸、排水闸分洪闸: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洪量的洪水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即使消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安全。

2.2 按闸室结构型式分

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3 水闸的组成: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

3.1 上游连接段作用 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同时起防冲、防渗、挡土等作用。

3.2 上游连接段组成 上游翼墙:引导水流平顺进闸。

铺盖:起防渗作用,并要起防冲作用。

护坡、护底:保护河岸和河床不受冲刷。

上游防冲槽:保护护岸头部,防止河床冲刷而护底方向发展。

3.3 下游连接段 包括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使水流经有效消能后平顺流出闸室,与下游河床段连接)。

消力池:紧接闸室布置,具有形成水跃和保护水跃范围内河床允许受冲刷作用,是消能的主要措施。

海漫:布置在消力池后面,继续消除余能,调整流速分布,用块石砌成。

防冲槽:海漫的末端防冲措施,防止海漫后河床冲刷向上游发展。

下游翼墙:水流均匀扩散,并保护两岸免受冲刷。

护坡:布海漫和防冲槽范围内,一般用块石。

3.4 闸室段 是水闸主体,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

底板:闸室基础,承受闸室全部荷载,较均匀地将荷载传给地基并利用底板与地基图摩擦来维持闸室稳定,还有防冲、防渗作用。

闸墩:分割闸孔、支撑闸门和桥梁。

工作桥:供安装启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机器之用。

岸墙:闸室与河岸的连接结构,主要以挡土,并且有侧向防渗作用。

4 水闸选择的要求

节制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势相对稳定的河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以选择在弯曲河段裁弯取直的新开河道上。进水闸、分水闸或分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岸基本稳定的顺直河段或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但分洪闸闸址不宜选择在险工堤段和被保护的重要城镇下游堤段。排水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地势低洼、出水畅通处,排水闸闸址宜选择在靠近重要涝区和容泄区的老堤堤线上。挡潮闸闸址宜选择在岸线和岸坡稳定的潮汐河口附近,且闸址泓滩中淤变化较小、上游河道有足够的蓄水容积地点。

5 水闸消能防冲过闸水流特点

出闸流速较大,紊动强烈。上游水位差较小。岀流形式随闸门开启程序变化。

6 水闸的冲刷

波状水跃的产生:淹没水跃没有发生或水跃淹没过大。岀流扩散下均匀,产生折冲水流。上下游水位差较小,形成波状水跃,消能效率低。

基本消能方式:底流消能为主,有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等部分组成。其形式可根据水流情况,地形条件,施工能力消能效果等选用。

波状水跃的防止措施:总体布置时,尽量使用上游渠道有一段较的顺直段,确保来水顺均匀;控制下游翼墙的扩散角,扩散角宜7~12,使水流均匀扩散;制定合理的闸的开启程序,注意均匀起步,间隙对称开启原则,力避开启,关闭时大起大落和多孔闸部分闸孔泄流的运用方式。

7 常用防渗及排水设施

水平防渗设备:齿墙,板墙和防渗墙等排水体与反滤层,主要目的是为改善排水为了继续降压,并将渗流安全的导向下游。

板桩的作用:铺盖前端或室底板上游端时,降低压力,设在闸室底板下游侧的矩板主要为减小出口处的渗压力。

闸室结构布置:包括底板,闸墩,胸墙,闸门,工作桥和交通桥等部分

闸墩作用:分隔闸孔,支承闸及上部结构胸墙作用,减少闸的高度,减轻立门重和降低对启闭机重量的要求工作桥的作用:设置启闭机和管理人员操作启闭之用

水闸和河岸或堤,坝等连接时,必须设置连接建筑,包括:上,下游翼墙和便墩,有时还有防渗刺墙,其作用:

(1)挡住两侧填土,维持土坝及两岸的稳定。

(2)当水闸泄水或引水时,上游冀墙用于引导水流平顺进闸,下游冀墙使出闸水流均匀扩散,减少冲刷。

(3)保持两岸或土坝边坡不受过闸水流的冲刷。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防雷 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减少与建筑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建筑的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加上大型钢结构、金属屋面以及大量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建筑工程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雷击造成的损失也会更为严重。因此,构建稳定可靠的防雷系统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的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含侧击雷)和感应雷,防雷电波侵入措施一般是在建筑土建工程完工后再根据实

际需求另行设计和安装。

建筑工程防雷设计实际上是针对雷击危害方式将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感应产生的浪涌过电压、过电流以及产生的空间电磁干扰等,通过引入接地体或通过接地屏蔽等方式以消除雷电危害。

1、直击雷的防雷设计措施主要包括设置接闪器或提前放电避雷针,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接闪器的功能是利用其高于周围区域其它物体的有利地位,承受雷击后将雷击放电引向自身并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导向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周围建筑物的作用。提前放电避雷针则充分利用良好接地体的导电作用,在建筑物周围雷云的电荷集聚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雷云与提前放电避雷针之间的放电,将集聚的电荷导入大地,可避免雷击产生。

2、侧击雷的防雷设计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中设置均压环,并且与引下线可靠连通,以保证其遭受侧击雷时的安全。从施工的实际工作量、保护范围、雷击概率与经济性等等方面考虑!实际防侧击雷设计一般在建筑物超过30m以上每隔3层设置均压环与引下线可靠连通。

3、雷电感应的几个防雷措施。(1)通过设置等电位联接可有效消除不同接地点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发生雷击时可有效避免因感应产生的不同接地点电压不同而导致的放电现象。(2)电源系统浪涌过电压保护。为防止电源线路因雷电感应产生的浪涌多电压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坏,建筑物电源系统一般按照防雷区域的划分实行多级保护。(3)弱电系统的防雷电感应措施:a电源隔离与吸收:除电源系统加装SPD防护外,系统电源通常还加装隔离变压器#浪涌电压吸收装置等,以进一步消除沿电源系统可能存在的浪涌过电压残压,保护系统电源的安全.c等电位连接:设备机房内部为减小设备之间以及与建筑物金属构件之间因雷电感应产生的电位差,应特别注意等电位接地。c屏蔽接地:为了阻挡、衰减雷击感应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对弱电设备、元器件及线路造成的信号偏移、误动作、采样错误、设备损坏等影响,对弱电设备和线路必须采取屏蔽措施进行保护。

二、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通常来说,防雷的基本方法可简单地用两个字来概括――“泄”和“抗”。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因势利导,使用接地的避雷设施,把雷电引向自身泄掉以削弱其威力;另一方面要求各种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绝缘水平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如等电位联结)以提高抵抗雷电破

坏的能力。两者如能恰当地结合并根据保护物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雷害,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设施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带)、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等。

设置接地的目的有二,一方面为了将雷击引入大地,保护设备安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人身受雷击伤害。所以说防雷接地质量的优劣,事关安全的大事。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把接地导线与接地体合在一起叫接地装置;把电气设备与土壤间作良好的连接叫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叫接地体或接地极;把接地体与电气设备连接起来的金属线叫接地导线。

有桩基的建筑工程(一般是指高层建筑),是以桩基做为接地体,以基础钢筋做为接地网,以主体柱筋作为引下线与桩基连接而构成自然接地装置。建筑工程设计中规定自然接地电阻值小于1Ω;当大于1Ω时,还需在建筑物设置人工接地装置做为辅助接地。无桩基的建筑工程,以地基基础地梁钢筋(圈梁内两根主筋沿建筑物外侧墙周边焊接)为接地体的建筑工程,接地电阻值小于1Ω,达不到要求时在外墙埋设人工接地体与其连接构成接地系统。

三、防雷接地的预控工作与防雷接地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做好防雷接地的预控工作。

跟踪日常监测工作的首项基础工作就是防雷接地施工的预控。想要做好预控,跟踪检测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及电气设计说明中有关供电方式和防雷接地所涉及的问题。要重点掌握以好下几点:

(1)务必仔细地审查设计图纸。通常基础接地点、预留接地等等都在基础接地平面图中加以注明或说明,由基础到顶层有关防雷接地施工图都要层层认真校对。要特别注意设有设备间、变配电室、消控中心机房、电梯机房、玻璃幕墙、给水设施和入户管道以及屋面上的冷却塔风机等的接地规定和预留,一旦漏埋,待设备安装时再进行处理,必然会出现反复剔凿,甚至会出现损坏土建结构的现象。

(2)对部分较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跟踪检测要注意设计中的说明,并做好记录。对这些系统的接地要求要与建设方或设计予以确认,并得到具体而明确的答复,做好记录,还要对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比较和审核以保证在施工中得以落实。

(3)要注意楼内部设备的接地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查看施工图有无不符合规范要求之处,一定要请设计人员明确方案,以便在预埋中加以考虑,尤其是住宅工程中卫生间颇多,一旦漏埋竣工验收时再处理就会增加不必要的投入。

(4)对于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更要注意其本身特定的要求,跟踪检测人员在审图时,一方面要熟悉电气图,还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布置进行认真分析,要充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隐蔽部位一旦漏焊会给安装阶段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甚至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5)在混凝土没有掩盖以前,必须要严谨查验它与引下线的连接,用材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屋面有金属构件的位置是否进行了连接件的预留,以备后继土建施工。

(6)避雷针和明装避雷带(网)是避雷系统中唯一暴露在建筑屋面上的装置,它们的施工质量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电气施工的水平,而且也直接影响防雷接地的可靠性,因此更要增加我们的监督力度,要注意其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要牢固可靠;屋顶上装设的避雷带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引下线必须是焊接在避雷带上,不得焊在支持卡上;所有焊接部位都必须进行防锈处理。

2、防雷接地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对于钢筋焊接的控制。防雷接地焊接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所以跟踪检测人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严格控制:a施焊操作人员必须要有操作上岗证方能进行作业。b施工单位使用的焊条三证及牌号,应符合钢筋电弧焊焊条规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向施焊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分别介绍钢筋类别、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形式、焊接位置等要求。b接地焊接一般采用帮条焊接,宜双面焊,确因地势影响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当采用搭接施焊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2)关于接地电阻值的测试。不管是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或者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值或规范要求。因为以桩基、基础为接地体的接地系统,当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增加人工接地体的施工;另外也可避免在土建完工后再进行补救,而且会与其它工程发生冲突,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重复浪费。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防雷技术; 避雷

Abstract: below mainly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lead to answer the shows downlines and grounding system and other links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nd the problems and lightning strikes after decorating roof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personal experience,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Lightning strik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大建筑和大型厂站的兴建,雷电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建筑物施工中必须有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值和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 使电路运行稳定、质量可靠, 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保护建筑物及强、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1 利用柱内主筋作接地引下线的安装

目前,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尤其是工业厂房、高层建筑中, 多数是利用柱子内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 不再另设其他引下线。如何确定柱内哪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最佳,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1 柱子不设断接螺栓

在这种情况下, 主要考虑在屋顶引出部位与避雷网(针)接闪器的连接方便即可, 通常可利用柱内靠内侧的两根主筋或左(右)侧中间两根主筋。

1.2 柱子上设有断接螺栓

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要确定断接螺栓的位置。断接螺栓在柱子上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在室外, 可利用柱子靠外侧的中间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另一种是设在室内, 则可利用柱子靠内侧的中间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这样均可方便地从主筋上引出安装断接螺栓。

2 断接螺栓的安装

在施工中, 断接螺栓的安装往往不被重视, 而且经常被遗漏。其实断接螺栓不仅在技术上是不可缺少的, 而且同时也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 因此, 在施工中应加以重视。

2.1 断接螺栓设置的位置

断接螺栓究竟设在何处为合适, 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一要便于使用, 即方便于测量接地电阻时的接线;二要不影响美观;三要安全, 人不易碰及。例如可设在建筑物的背面, 或设在地下室等比较隐蔽而又方便使用的地方。

2.2 断接螺栓的安装高度

在图集 JD 中要求设在离地 2.0m 处, 也有的要求设在1.5~1.8m 处, 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高层建筑中, 利用柱内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时, 在室外柱子上设断接螺栓, 如果设在1.5~1.8m 处, 既不美观, 又与人的高度相当, 行人容易碰及而发生事故;如果暗设在 0.5m 处, 既比较隐蔽、不影响美观, 行人也不会绊脚, 同时又方便于测量接地电阻时的接线。当断接螺栓设在室内时, 按高度为 0.5m 设置也较为合适。如果是多层建筑架空进户线的重复接地极的断接螺栓, 则设在 1.5~1.8m处较为合适。

3 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接地极的连接

利用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作为接地极或引下线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柱内主筋与圈梁内主筋的连接

主筋的连接应与上述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做法相同, 但连接件不一定使用同规格的钢筋, 用扁钢也可以。

3.2 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

地板钢筋之间的连接不能用电焊直接将钢筋互相点焊在一起, 而必须用连接件将钢筋搭焊在一起(见图 1), 连接件以采用

与板内钢筋同规格的钢筋为好, 以免伤害板内钢筋。

3.3 柱内主筋与避雷带的连接

无论避雷带是用扁钢或圆钢构成, 均应采用如图 2 所示的做法连接, 连接材料可采用扁钢或圆钢。

4 柱内主筋引出点的安装方法

柱内主筋引出点的处理方法应保证该主筋不受到任何伤害, 在安装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 1) 柱内主筋与避雷接闪器或断接螺栓连接时, 无论是用圆钢或扁钢引出, 均应将圆钢或扁钢弯成直角与主筋焊接 (见图3), 而不能将它们直接作 T 字形焊接尽量与避雷网的高度一致,按要求与避雷网连接。

( 2) 柱内主筋在屋顶引出处, 应将标高控制好, (见图 4), 这样既美观又方便。可在引出处预埋一块钢板, 以便于连接(见图5)。

( 3) 柱内主筋引出安装断接螺栓的做法与图 5 类似, 同样可在引出处预埋一块钢板, 按图 6 的做法施工即可。

图1连接件与钢筋搭焊图2主筋与避雷带的连接图3主筋与避雷接闪器的连接

图4预埋钢板 图5主筋与避雷网的连接图6主筋与的连接断接螺栓

5 建筑屋面防雷

建筑物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之后, 使用者为装饰、附加功能或商业广告等需要而进行的屋面装修。以致它们的存在增加了建筑物的金属含量, 雷雨时容易聚电荷, 增加了遭雷击的可能性,且不规则的尖凸布置都成了引导雷电的接闪器。因此必须对它们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

对于已完成的装修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下面针对几种特定的屋面后装修, 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 1) 屋面设置的金属构筑物, 例如广告牌、角钢支架、金属栏杆、铁塔、旗杆等, 必须各自与建筑物避雷系统做好电气连接。一般民用建筑都采用屋面女儿墙顶敷设避雷带的方式, 只要用直径 8mm 以上镀锌圆钢与避雷带焊接即可, 注意焊接处做防锈处理。为适应这种屋面后装修的需要, 可在这种暗式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中, 先在屋面适当位置布置若干外露的防雷接线柱头。

( 2) 屋面设置的带电设施, 最典型的是建筑物轮廓彩灯。从了解的情况看, 有许多是采用导线并接多个防水灯头, 缠绕在女儿墙上端避雷带上。从防雷的角度看, 这正是最糟糕的处理办法。多层以上女儿墙上端的彩灯布置, 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做正规安装, 绝不能像拉临时灯一样的处理。在通常情况下, 女儿墙上端做这种正规安装也容易操作。如果有避雷带的话, 可在避雷带下安装灯具, 以便得到庇护, 配线钢管与避雷带做电气连接。如果没有明装避雷带, 宜采用带金属防护罩的彩灯,配线钢管同样需与作为暗式避雷带的结构钢筋做电气连接。其余一些屋面设置的带电设施, 其防雷处理方法也大体相同, 原则为屋面暴露部分寻求屏蔽和接地, 电源引出处装设避雷器。

( 3) 对上述各种情况都有的较混乱的屋面建筑装修, 它们往往是多次重复装修而形成的局面, 并非一定得囿于传统的各自接地的所谓重点保护方式, 也可采用各类消雷器,例如半导体消雷器等。从有关资料看, 消雷器保护角大( 一般可达 800 左右) , 防雷范围较明确, 覆盖状况较好。

6 结 语

总之防雷接地是隐蔽工程中一项独特的、连续的、安全性强的工程项目。因此,建筑的电气接地工程的安装施工中, 应严格按其施工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组织施工, 高度重视防雷避雷问题, 尽量避免并减少可能发生的雷击事件。

文献参考

[1]《建筑物防雷设置安装》99D5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