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5:03: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社会背景的呼吁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的来临,流行病的肆虐、自然灾害的侵袭,死亡成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此外,失业率的逐年攀升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使得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天灾人祸的突然造访,让人们和死神不期而遇。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然而,在我国,从古至今死亡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国人都把死亡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区,避而不谈,更别提开展死亡教育了。实际上,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不同意识和领会,决定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进而规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场所,有责任,更有义务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内涵。一种健康的死亡意识,将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在医学院校,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际,死亡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理性的死亡观。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发奋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学院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展死亡教育。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医学生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终结的送别者,更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换言之,医务工作者是常和生与死打交道的人,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唤起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有助于矫正其对生命的不良认知及态度,提高他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死亡观,克服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尤其是要学会对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缓解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人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感,进而加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媒体报端,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生命观旨在强调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而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可以使未步人临床的医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及可贵性,从而使其对生命产生敬W及爱惜之情,并能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建立一个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服务模式,以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以便于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现状
(一)内容单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已广泛开展死亡教育,但总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如死亡教育)却备受冷落,死亡教育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从课程的开展形式来看,死亡教育的开展多是依托于某门专业课程,而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教材。如在医学院校中,只有在生命伦理学、护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相关章节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的载体来看,即便是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程教材也比较陈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对课程的考核只涉及到医学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和公共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英语、政治、心理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评价,死亡教育不在课程评价之列。如此一来,因死亡教育不在成绩考核之列,医学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对其自然不会重视。
(二)师资匾乏,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而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死亡教育课程师资需满足以下条件:具备死亡学与死亡教育知识;具备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有同情心并热爱生命;具备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具备倾听、讨论、沟通的基本技能。阎可是,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甚完备和成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死亡教育知识,也不具备实践经验。
二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高校也不例外,这使得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更加不受关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虽涉及有死亡教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师资匾乏,效果不佳。因此,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能否收到实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医学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死亡教育的开展而言,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死亡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总之,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应切实重视死亡教育,并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丰富教师有关死亡教育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到医院参与顶岗实习等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死亡教育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二)规范教育内容
在开展死亡教育的众多途径之中,最为有效和主要的形式莫过于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把死亡教育列人教学课程的时间比我国要早很多年。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有待规范。
为了让医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可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死亡学、死亡哲学、死亡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化解对死亡的无谓恐惧,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心理和死亡尊严等,为以后的职业奠定理论基础,如医务工作者对病危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器官移植的正确认识等。
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生命的不可逆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种“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珍视时间和生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育形式
1.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主题班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有关需求,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学校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死亡教育。例如确定一个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辅导员或学生十部总结讨论内容,并记人班级日志。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可见,关爱生命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理应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尊重生命、推崇健康的地方。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特点,把死亡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和文化走廊的作用,将死亡教育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职业素养。
3.以社交软件为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部队,网络媒体成为这一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人手一机,机不离手”。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学生最为青睐和常用的APP便是微信。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信息平台向医学生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此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在新媒体视阙中,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现阶段,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社会交际和休闲娱乐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现实人际关系脆弱,网络依赖或成瘾等现象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校园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2013年5月,笔者就该问题以天津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1份,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对将手机上网终端的认可度,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需求和心理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需求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二、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及心理的影响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终端上网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对待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的态度,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影响调查中,约72.77%的受访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使“电脑上网”的时间“明显减少”或“有一定减少”。在手机终端相对于电脑终端的优势调查中,“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得到了大部分受调查者的认同,综合平均成绩2.80,远高于其它选项。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有其独特的快捷、便利及综合功能等优势,并因此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二)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需求的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和目的需求,通过问卷进行了相关问题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约79.80%的受访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网龄超过三年。“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选择比率在受访中达73.77%。约82.50%的受访学生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90%以上的受访学生每次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手机上网的时段在“晚上上床休息时”和“周末或假日”最为集中。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之一对其网络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呈现出高频率、高效率、高灵活性等特征。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于“休息、放松心情”“无聊打发时间”和“提高生活效率”。同时,大学生上网交友的主要动机分别是“无聊打发时间”与“和熟悉的朋友联络感情”,远高于该项调查的其他选项,这也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基本吻合。
通过分析数据表明,手机终端以其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休闲娱乐,提高生活效率的主要需求。同时,大学生群体经常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聊天工具进行人际交往,达到利用空闲时间社交和巩固既有社会交往关系的目的。通过手机使用网络聊天交友工具进行人际交往更为便捷,因此使大学生对虚拟环境交友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强。
(三)手机终端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的调查分析
针对手机作为网络终端和通讯工具可能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形成的心理影响,请受访学生针对是否存在“手机强迫症”进行自我评估。
调查数据显示,14.12%的受访学生自认存在手机上网成瘾或依赖。约79.75%的受访学生自认不存在手机成瘾或形成依赖。但与此同时,约62.93%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或“频繁”使用手机上网。
通过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调查(参见表2)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集中在空闲时间,且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证明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上网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本次调查中,虽没有多数受访学生自认使用手机上网成瘾或形成依赖,但由于本题目属于被测自评题目,且使用手机上网的频度是评价形成网络依赖的重要指标,因此认为受访学生的自评存在主观差异性的特征。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上网频率过高的现象容易造成其对手机上网的过度使用,增强了出现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的倾向。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以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上网,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具有便捷等独特功能结构和优势,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等网络使用需求更加匹配。手机作为主要上网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提高了他们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手机网络终端的普遍使用容易降低大学生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责任感;同时,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形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风险。
三、构建新媒体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的影响,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需求,针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网络模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搭建校园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高校应该将手机网络终端作为开展校园网络宣传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满足大学生通过手机使用互联网的主观需求,为校园网络的手机维度覆盖创造行之有效的客观条件,并与运营商合作积极开发、应用相关软件,从新媒体技术的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要搭建校园手机网络环境,满足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需求。同时,要注重开发校园手机网络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服务。大学校园应该努力为大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手机互联网氛围,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并发挥手机互联网软件的教育引导服务功能。例如,开发体现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等内容的wap网站,通过寓教于乐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开发凸显信息服务功能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二)广泛开展校园线下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对于大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乃至沉迷“虚拟交往”,容易出现回避现实人际交往,交往责任缺失等情况,大学校园应该广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方式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线下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中解脱出来,正确对待“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增强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愿望和信心,把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交友获得的共同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扩大。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沉湎于虚拟网络社交环境中的大学生锻炼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摆脱对虚拟社交环境的依赖。
【关键词】生命教育;缺失;尊重
引言
通过对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有关心理失常引发的事例很多,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大学生或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中小学时期接受了不良的教育,在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失败时,往往采用过激的手段解决问题,有的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青少年知之甚少的正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帮助青少年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别人的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缺失表现
青少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珍惜生命
这主要体现在当前大多数青少年没有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不珍惜生命,动不动就把死挂在嘴边上,自杀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生命是最珍贵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多高的社会地位,都最后都要面对死亡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显示,21.89%的中学生有轻生的想法;青少年与他人发生争执时,就会意气用事,拳打脚踢,造成许多学生受伤事件,这在校园里屡见不鲜。青少年不重视生命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学校的教育问题,缺乏对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2.缺乏感恩的心
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是一种对生活、对他人的态度,如果人际交往过程中缺少了感恩,就会变得冷淡。如果孩子在缺少感恩的家庭中长大,就会从小不知道尊重别人,不懂得感恩,许多青少年仅仅是因为与老师或者家长作对,而选择自杀。相关研究表明,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感恩这样的课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一则新闻报道了某学校组织学生给家长下跪的镜头,有些学生看了之后,认为难道这样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吗?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缺失,导致不知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习惯。
3.死亡教育研究的不足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规律中无法回避的。所以,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能够直接实现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真正的面对死亡,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思考生命的真谛。一味的回避和禁忌死亡的做法是不对的,是不尊重生命的规律,不利于人们对生命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普及死亡教育,我国港台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死亡教育。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杜绝当代社会自杀、杀人等问题,必须要展开相应的死亡教育。
二、促进当代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措施
1.实施生命化的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我们的教师工作者应该不断培养自己的生命情怀,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化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缺乏生命教育情怀,生命观也不健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没有以学生为本,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侮辱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例如,学生暑假回来,教师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其中有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竞拿刀指向自己的老师,当时震惊了所有人,那么事后仔细一想,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学生做出这么过激的行为,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师生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这次事件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培养自身的生命情怀,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学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生命对于自己和家人多么重要,应该珍惜。
2.生命教育应经受道德的考量
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以人为本,教育学生们必须要尊重生命、真爱生命,从而思考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一旦两者之间出现了矛盾,自然生命和生命价值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进行选择?一旦自身生命存在和他人生命保全发生冲突的时候,又如何去面对?生命教育不能仅是停留在自然生命上,必须要逐渐的将传统美德深化到自然生命中,不能一味的保全生命而消除传统美德。如果每个人都是为自身而活,那么在灾害面前,就会无人舍生取义,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又会是谁来保全我们的家园?所以,生命的可贵并不是单纯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行性,而是不断的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出更多的崇高价值,生命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人性的光辉。生命本身不可能成为教育的最终标准,更不可能抛弃道德,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道德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学会赏识学生
教师应该给学生以关爱和激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断给予肯定、赞赏、鼓励,欣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往、合作、自信、勇气、创新乃至创造等精神。有些学生曾经这样跟老师说:“老师你的认真的态度使我们都不得不认真呢,谢谢你三年来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你的目光总是充满真诚,你从不当众批评我们,总是激励我们,理解我们,赞赏我们……”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学生还要求我们发扬宽容精神。宽容不仅是指知识上的宽容,更意味着对学生行为的宽容。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体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以宽容之心来保护和帮助学生,在等待中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不是制器,而是育人”。生命教育呼唤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的教育在生命中熠熠生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或者青少年不珍惜生命、不懂得感恩、缺乏挫折教育等等,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生命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怀,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促进社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存能力;根源;教育
The moder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he thinking of ability imperfection
pei cheng-shuan
【Abstract】Student existence the imperfection of ability, the source be an existence education of imperfection.Daily teaching in should strengthen existence education, existence education be development the kid have independence study, independence life etc. existence ability, for future of independence existence make good prepar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Existence ability;Source;Education
学生生存能力的缺失,根源是生存教育的缺失。什么是生存能力?通俗地讲是人能使自己活下来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在当今竞争激励、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的专家界定的生存能力应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等等。生存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等生存能力,为将来的独立生存作好准备的教育。
今天谈这一话题的原由:(1)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2)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职教、五中、四中等亲身经历了大量的此类现象,也就是说生存能力的缺乏已成为普通现象,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3)最近奋中的秦福主任,带领一帮实验管理人员,到四中进行指导和调研农村中学的实验室管理、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情况。在座谈中,又谈到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等类似现象:奋中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国的竞赛,笔试没问题,操作动不了手;当地农村的孩子不会劳动,不认识庄稼,不会爬山、耍水、爬树、上墙等,又引发了我重新认识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之根源:责任在学校?还是在家长?还是在社会?如果学校有责任,我们又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的策略?如何应对这些现象,履行我们教育的职责,发挥我们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多,仅以杭五中一名校外住校生在南渠砖厂溺水身亡为例分析根源。
1. 事故现场(案例) 南渠砖厂取土后留下深坑,最深的地方有4米左右,边缘大部分是垂直立面,只有一小块有斜坡。事发当天是周六,共5名学生去玩水,其中4名学生在有斜坡处玩水,并且在这4个孩子中有一名是当地村子里的孩子,会水,了解水环境。另一名溺水身亡者因为害羞单独一个人在不知水深浅的垂直立面直接下水,再没有上来。该生属后旗转来的,没有玩过水,母亲在五中校园旁租房陪读,父亲在外地打工。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痛心一辈子,老师同学都很悲伤,作为当时的分管校长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冲击。说实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一是责任回避不了,二是寻找根源,三是寻找对策。
2. 分析原因
2.1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没有玩过水,没有给孩子谈及过关于玩水的时节,判断水的深浅,什么是活水、死水;更没有讲过游泳的技巧等相关常识,反而经常强调,也是每个家长经常唠叨的:不能独自外出,不能玩水等。
2.2 学校教育缺失。学校根据安全需要反复强调不能玩水,不让玩水;同样不可能介绍相关游泳的常识;更不可能组织游泳。
2.3 社会、社区教育缺失。没有提供更多的游泳场馆、场地;也没有游泳技能培训的机构;反而是通过行政命令,一纸公文,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允许,一律保安全,一律保平安。实际上事故不断的发生,人不断的死亡。煤气中毒、电击、烧伤、烫伤、摔伤、交通事故等,死亡率是有增无减。目前中国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2.5倍,是美国的2.6倍。究其原因都在缺乏生存能力,根源是缺乏生存教育。
2.4 孩子生存能力缺失。缺乏游泳的技能,缺乏判断能力,缺乏交际能力,自卑,害羞,没有群体一块活动的经历。(假如: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介绍过相关知识……,假如孩子会游泳,有判别水的能力,不自卑、不害羞……,假如家长教过游泳常识……,假如社区有很多游泳场地……孩子不会死亡。)
谈到教育的,我们就应该联系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责无旁贷,均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3. 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学校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方面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这也是今天讨论这一话题的核心。素质教育以法律条文出台后,国家从宏观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可能从学校的角度讲是一个长远的、艰难的工程。但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
3.1 要转变唯分数的人才观,唯知识的教育观。认为有知识就等于是人才;学校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教育;学校是唯一的教育场所,这是完全错误的,很危险的想法。个人的设想是在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生存教育等,上海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在五中、四中积极推行过,但不成气候。
3.2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把视线落在弱势科目,弱势教师,弱势学生身上。(奋中秦福主任谈到:现在的高中生对小学自然科学常识和实践操作等一无所知。联想到我们的一些课程现在是怎么开的?什么老师承担教学任务?有无场地?实践的如何?真正令人担忧。)现实是劳技、科学(自然)、社会实践等老师几乎没有。本人建议各学区校多余的教师,送出去接受专业培训,也可以由本地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内容,应急。
3.3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生产劳动,深入社会、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讲让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但现实是每天把孩子封闭在监牢式的校园内,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不了解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不了解家乡,孩子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热爱,更谈不上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现行的地方政策、学校管理办法,看似封闭式的管理严格了,实质是把矛盾、问题、责任、隐患等推向了社会,更危险。
我们可以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出台《校园法》,拔离校园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压在学校、校长、教师,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身上的不合理的责任。这样的话,可以让学校、教师放手大胆组织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挑战大自然,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快乐、健康成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联想上海的学生每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前一段时间外出考察,遇到吉林中学生能到江西旅游,让我们很羡慕。)
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
[1] [2] [3]
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98-02
随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社会竞争日益增大,因不能承受挫折,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我校组织的实践小组专门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收有效585份,回收率为97.5%,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区分不同性别、专业结构,使得本次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男生336份,女生249份,理工257份,文史185份,体艺105份,其他38份。
一、问卷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析,在对待你对生命的理解这一问题时,有52.14%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是短暂美好的,应好好珍惜;42.88%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是自然过程,应顺其自然;有3.43%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是痛苦的,得过且过;而1.55%的大学生却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在生命理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能形成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观,少数学生的认识存在偏差。而脑中经常有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死亡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对死亡看得很坦然。调查显示,有45.78%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34.42%大学生由死想到应该珍惜生命;10.50%的大学生对死亡充满恐惧;9.30%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死亡这个问题。一个人对死亡的认知最终会影响他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死亡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利于帮助他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在对待你如何看待轻视生命这一问题时,有50.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对家人及社会的不负责任,24.53%的大学生认为自我解脱可以理解,16.98%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漠视,而7.8%的大学生则选择了说不清楚。在轻生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轻生行为有理性认识,但近三分之一学生表示轻生可以解脱或说不清。
大学生在面对遇到因车祸或其他原因受伤害的人,应该做出选择这一问题时,有55.61%的大学生选择救,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有24.83%的大学生也选择救,是因为担心受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而8.84%的大学生选择救,是希望获得当事人家人的回报;另有0.69%的大学生选择不救,认为别人的生命与我无关;还有4.25%的大学生选择不救,认为怕被诬陷;最后有5.78%的大学生有其他方面原因。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整体上对生命充满了敬畏,认为生命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是最重要的,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和尊重。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未成年人成熟、自我意识强。然而,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有59.42%的大学生选择自我调节,参与健康的活动方式;有22.43%的大学生选择找亲朋好友或师长倾诉;而16.44%的大学生选择顺其自然;另有1.71%的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消极对待。这一部分消极对待压力和挫折的大学生,往往一旦遭遇到挫折,就很可能会做出极端行为,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及高校的努力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原因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的方式提出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是生命教育发展相对较早的地区,生命教育已基本成熟,而我国大陆地区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生命”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发展也相对滞后。正视现状,现在的教育在对学生生命观教育上,存在缺失或存在教育力度不足的情况,当今的大学教育过多地注重授以学生生存于世的本领与技能,在教育观念上导致了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命的关注与理解,因生命教育的缺失,极易出现大学生价值观、生命观偏差的情况[1]。
当心理危机发生后,学生会出现一系列身心的不适反应,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自杀、他杀等。这些现象已经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且也不是个别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缺失、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价值缺失。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而且生存能力和自救技能也比较欠缺[2]。
生命观是对生命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生命认识、生命态度、生命价值、生命信仰。大学生生命认识淡薄、生命观发展不完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3]。大学生群体漠视生命的状况让人担忧,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大致是受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内因,即没有树立起牢固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外因,即受到人生中重大挫折的事,比如就业难、学习不理想、感情失意、家庭变故等。
(一)个人原因
生命认识,就是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认识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及生命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生命认识是树立科学生命观的基础。要深刻认识生命,必然要对生命起源进行探讨。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奥妙才能珍惜生命,这是生命认识的前提[3]。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一直比较缺乏,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生”“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思考,缺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进入大学后,面临着爱情、学业等问题慢慢显现出来,一旦学生遇到挫折,各种压力突现,就会令其崩溃,易冲动选择自杀或他杀来解决问题。
(二)家庭原因
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很少会向孩子灌输生死观念,他们一般会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甚少告诉孩子死亡的知识,结果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出现了空缺。事实上,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念,孩子就不能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容易产生不珍惜生命的思想和行为[4]。正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们才应倍加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作为孩子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家长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生命观的责任。
(三)学校原因
在我国高校,对于生命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般出现了大学生伤人事件后,学校才会采取措施加强学生自律和提供相应的教育与咨询。另外高校也没有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等内容甚少。作为高校,生命观教育应该要加以重视,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但缺乏主动意识且层次较浅,这就需要高校加强生命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生命观的有效途径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人的生命本身为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融合体,其成长都需要教育加以塑造。具体而言,树立科学生命观应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在教育内容上需从珍惜自然生命、提升精神生命来进行;二是在教育路径上,要从完善当代大学教育理念,加强大学课堂中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三是充分发挥自我、家庭和学校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共同作用。
(一)大学生个人自身努力
要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漠视生命,就是对生命的认识有偏差。因此,大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完善自我的人格,懂得自尊,学会对生命的敬畏;要学会爱自己、爱身边的朋友,学会宽容。大学生需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行为,都将以终身悔恨为代价。大学生应该提升文化、品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大学生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中,时刻抓住能磨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学会找亲朋、老师及同学倾诉,进而平息焦虑的情绪。
(二)发挥家庭生命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摇篮。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其从小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必然对其将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奠定扎实基础。家庭和睦、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行为方式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从小就向孩子讲述一些关于生与死的知识,以积极的心态告知孩子关于生与死的疑问,帮助孩子从小就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同时要不断地挖掘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观”的内在价值,发挥我国传统儒家和道家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也可借鉴西方对生命及死亡哲学方面有益的探索。
(三)多层面推进高校的生命教育
高校应开设生命观教育有关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高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创建生命化课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增设有关生命教育内容,使生命教育课程化、常规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该课程中,是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5]。同时,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提高生命意识,让校园文化凸显生命教育育人的功能,使学生从隐性课程中接受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学校应注重富有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通过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各种校园载体,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质量。除此,高校还要大力开展有关死亡的教育,死亡教育本身就是生命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大学生个人、家庭及高校三方合力共同的作用,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钱思彤.透视大学生自杀现象浅析高校加强生命观教育的途径[J].商业经济,2013,(2).
[2]覃琴.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实施生命教育的路径[J].教书育人,2012,31(4).
[3]张加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4).
一、适时补充死亡教育的内容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死亡是一种文化禁忌,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直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一直缺少“死亡教育”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从未遭遇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对死亡知之甚少,对“死亡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家人意味着什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缺乏深入了解和思考,同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深刻认识。“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涵义和珍贵。“死亡教育”除应介绍死亡知识及心理指导等常识外,侧重点应落实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上,其目的就是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死亡,学会敬畏和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不至于动不动就想伤害自己、他人及其他生命。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在内容上没有涉及“死亡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适时补充缺失的生命教育内容。例如,在讲述“生命是地球最珍贵的财富”问题时,就可引入“死亡”的概念,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才“最珍贵”。还可在“挫折教育”中融入“死亡教育”,在讲述“应对挫折的方法”时,要强调,“我虽渺小,却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轻易放弃生命,活着才会有希望,才能拥有一切。前几年,西安市的一位中学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曾经被许多人骂得狗血喷头;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观看模拟演示的尸体火化过程,就有媒体斥之为“变态班会”。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有效形式。除此之外,包括:计算自己的寿命,具体到多少天;生命的最后规划;对身边亲人、好友死亡进行追思,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心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怎样让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会积极成就一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死亡教育”会跟随“性教育”冲出国人思想的禁锢,日益普及开来。
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的立场
受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我国教育注重人的社会性(社会生命),而轻视人的个体性(自然生命)存在,个体生命被高度道德化和政治化。刘文学、草原小姐妹、赖宁等少年英雄,他们的事迹固然感人、值得钦佩,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孩子用生命面对危险,用死亡体现崇高。我们应确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理念,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的基本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强调人的个体生命,而忽视人的社会生命。过度强调“生命至上”是另一种极端,毕竟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行为具有社会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生命保全的教育,其内容还应包括生命价值教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集体、为国家、为他人利益甘愿牺牲个人生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崇高品格一直鼓舞、激励、启发着后人,成为华夏民族值得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立场。要不要学习舍生取义的精神?要学,但同时一定要强调个人生命的重要,要加强保护,也正因为生命重要,才彰显精神的伟大。如在讲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教会未成年学生用智慧与坏人斗争,学会借助外在力量与其斗争,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其斗争,也就是要见义“智”为、“巧”为,既不能见义“不”为,更不能鲁莽、冒失为之,这就兼顾了个人和社会立场。学生由于其思维能力、社会阅历等原因,更容易片面强调个人或社会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帮助其找到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最佳的结合点,这是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生命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生命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异化的原因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
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方略:两个宏观视角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小学生 思想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6 文献标识码:A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近年来,学生自残、自杀、暴力犯罪等事件频发,在让人深觉痛心的同时,也领悟到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生命教育的成分。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在制订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时,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生命教育就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亮点之一,这无疑强调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施以及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思想品德培养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生理上,如今的小学生身体发育较早,体内器官发育正在成熟,体型上有些小学生的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机体机能也迅速提高,此时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正视自己、珍爱生命来保持健康的发展。心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则接近青春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心理发展上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1.2小学生生命观现状决定其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根据近年媒体的报道和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和暴力致死,其低龄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失去未来的孩子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充分接受生命教育,了解了生命的美好,学会了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如此多的上演。笔者认为,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小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使他们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
1.3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早熟,他们置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思想和心理冲突也越来越多,遇到问题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暴力、凶杀等内容带来的误导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如果不对小学生进行及时、正当的生命教育,他们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因此,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和实施
2.1在思想品德课中大力提倡生命教育
基于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标的亮点之一,在课改不断推进的现状下,在思想品德课中更应大力推进生命教育,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媒介,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体验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生命教育进行系统的和明确的讲解,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思想品德课程当中。
2.2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
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应作为生命教育实施的重点之一。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了解违法犯罪的代价,让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
2.3生命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责任意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要为家庭和社会负责。教育各方应将关注的重点从学生的成绩高低转向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上,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和重要责任,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体现人生的价值,承担起生命的责任。
3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和实施生命教育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教材开发和教师素养方面
首先要明确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来开发教材。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教材,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生命教育。比如,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生命教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开始了生命教育课程。但是,生命教育也要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最主要的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开发思想品德教材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然而如何解决应试教育对思想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的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的重视。
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拥有的生命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深邃的生命教育情怀,践行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尊重、热爱、赏识学生,创造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情境和教学空间,构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为此学校也应该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对教师生命教学效果的评价。
3.2将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结合起来
当代学生表现出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受不了委屈、敏感脆弱的特征,遇事容易采取极端的反应行为。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正视逆境。教育各方要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挫折和逆境,帮助孩子锻炼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引导孩子正视苦难和逆境,在承受苦难和摆脱逆境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乐趣,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值得思考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造成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如今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对于“死亡”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在小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惊叹于生命的奇迹。
3.3将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联系起来,树立生命保护的意识
前几年有新闻报道表明,有学生在见义勇为之后得到了学校的大力宣传和表扬,回到家里却被批评并被告之“以后不许多管闲事”。这类事件的背后,体现出成人对于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之间矛盾的认知。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然而成人若给孩子灌输的一直是“贪生怕死”的观念,那么谁该为社会和国家承担起责任呢?如果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当孩子遇到危险时,谁又能挺身而出?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应该是一个浅显的共识,那就是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精神教育不能偏废,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见义勇为时学会请求帮助,根据自己的能力履行应尽的生命责任。
总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中要更多地渗透生命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不仅要承担德育的功能,更要教会学生敬畏、尊重和珍惜生命。让思想品德课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是每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关注小学生,就是关注未来的青年,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生命教育伴着所有孩子长大,让生命教育充实他们的品德培养,这不仅是教育的呼唤,更是人性的呐喊。
参考文献
[1] 池晓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之“名言警句型”备考指津[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3(05):24-27.
[2] 乔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10):5-8.
[3] 张润新.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亮点――生命教育[J].才智,2014(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