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力市场展望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2 15:03: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力市场展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电力市场展望

第1篇

一是,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先进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其电力营销工作难以真正地发挥成效。二是,某些电力企业依旧没能做到对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重视,使得电力营销工作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从而阻碍了电力营销的有效开展。三是,电力企业当前的电力营销工作信息化起步较晚,用户信息平台未能充分利用,使得企业无法及时地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来进行营销工作。

新时期电力营销工作的创新策略

1.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步伐,从体制、机制上发挥“三集五大”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贯通部门、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大集团的优势,进一步深化管理效益、经营效益,促使安全生产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实现公司“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

2.建立电力营销的市场需求导向体系。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3.把优质服务当时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来抓,首先要转变全体人员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靠大家、服务促发展的意识,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国家电网的品牌效应,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在做好全方位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客户改变传统的用能观念,使用高效洁净的电能,提高生活水准和品质。

4.充分借助第二次农村电网改造的机遇,分析农村市场的运行曲线,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做到市场在那,投资在那。同时,注重改造的实效性、高质性,避免资金的浪费、资金的流失。通过改造消除农村的各类卡口,使农村电网改造具备现实意义,努力扩充农村这个广大的电力市场,

5.专变营销传统模式,提高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实现营销信息资源共享。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营销业务数据的全市、全省集中,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分析处理更加便捷,避免了信息资源的浪费,节约了信息处理人力和物力成本,确保数据分析处理的集中和准确性。

总之,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示下,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首先建立新型营销体制,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

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发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电网开始在我国的电力事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现在人们对智能电网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使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企业必须要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建设材料、建设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等几个方面全面的保障智能电网建设的质量。总之,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电力企业只有不断的强化智能电网建设,才能够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

现在世界上的国家普遍立足于减少公众用电成本、提升电力工业效率以及确保电力供应等几个方面积极的改革电力市场。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电力工业不管是在发展特点上还是在基础禀赋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改革中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我国发展电力事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之间具有彼此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力市场的影响,电力市场改革利用开放用户选择权的方式从而对用电的需求进行了优化,并且可以使用户对供电方式进行自主选择,而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智能电网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电力市场也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提供出来,这样就使得市场主体在运行中具备了可靠的保障机制。在未来电力市场发展中智能电网必然会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基础作用,首先,智能电网可以将新的技术支持基础提供给市场的发展,并且将更精准的信息流和可靠的电力流提供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市场主体的互动和运营具备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智能电网改革了传统的系统运作方式和供电用电方式,由于其具有更高的信息全面性和运行灵活性,所以能够对电力商品的多方面价值和特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并且确保电力市场交易实现精细化。这对于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从而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电力市场建设将会由于智能电网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2智能电网的特征分析

智能电网对物理电网建设非常关注,其对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并且优化处理电网系统的发送和输出装置,最终将全新的智能新型网络形成。智能电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具有较高的自愈性,智能电网具备对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的功能,因为智能电网有效的结合了控制手段和监测手段。一旦电网故障出现,系统就会将故障所在的位置在第一时间找到,同时在最小的范围内对故障的危害进行控制。其次是具有较高的优化性,智能电网的优化主要是对电力的建设、运行以及资产规划等内容进行优化,再次是具有较高的集成性,整个信息网络的过程体现了智能电网的集成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集中电力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使之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是较高的兼容性,智能电网可以使集中发电模式和分散发电模式的需求得到同时的满足。

3利用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对策

3.1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改善

现在我国的电力网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使用和开采各种新资源的效率得以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要想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进行强化,从而使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就必须要首先解决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问题,也就是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积极的改善,从而能够向用户更好的输送能源。利用改善能源配置方式这一途径可以使最终用户对各种能源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2转变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和运行方式

传统电网的发展模式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而得到了改变,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根本上的提升。双向电力传送技术以及双向通信技术在我国的智能电网中得到了综合应用,而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市场中普通用户存在的各种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用户可以将使用后剩余的电量通过对储能设备的利用向电网系统进行直接输送,其除了能够使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充分的保障之外,还能够对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3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

要想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要以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为根据,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电力市场的实时性是电力市场智能化发展的主要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将先进的技术保障提供给电力市场的发展,在电力市场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电力系统必须要对自动控制以及超导等技术进行综合使用,在对电力系统损耗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全面的奠定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基础。最后,要想做好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工作,还必须要强化客户与发电商之间的关系,只有客户和发电商对电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对电力市场的透明化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总之,电力市场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想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必须要在将智能电网实际特点明确下来的基础之上,对电力市场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清晰的了解,立足于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改善、转变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和运行方式、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水平和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不断的强化。

作者:赵玥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凤立,吴吉鹏.新能源发展下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

[2]余寰寰.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

第3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our country, part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of large industrial buildings, and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Nowadays, with the advancing of the pa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lso had the very big. Large units have been built and put into production operation, the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great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civ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Key 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电能供应的作用,它是我国传统的电力生产模式。近几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电能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和投资力度,旨在建立高质量、高产能、高性能的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与火力发电厂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为火力发电厂提供着优越的生产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电能生产活动的安全性。

一、火电厂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施工问题

首先,由于在施工中存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如果浇筑措施和工艺不到位就会出现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由于采用连续的泵送混凝土,对于侧模的冲击压力很大,如果外侧模系统发生跑模或胀模就会有大量的混凝土流出。最后,施工基础面积很大,在混凝土的浇筑中,由于泵管混凝土的冲击和施工人员的踩踏,容易造成基础表层筋的塌陷或位移。

(二)施工不规范,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受土建工程利润的驱使,我国许多的火电厂土建施工工程并不是由同一个施工队伍独立完成,所以倒是火电厂土建工程资金流失很严重,从而影响到工程施工资金的周转。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偷工减料或更换施工的工序,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再加上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施工秩序,从而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不少施工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水平,施工队伍的资质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也成了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预埋软件的制作与安装问题

一般施工图的设计中都不考虑现场的接料问题,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时,就会很容易发生接头位置设置的不合理、钢材采购计划的不准确等现象,造成材料备料的浪费或不足。大型的预埋软件的锚筋位置按照标准图集加工,却没有考虑到结构部位钢筋的密集状况,所以经常在施工的现场发生预埋软件放不进结构内的问题。

(四)上部现浇框架

因为底层的框架层高比较高,加上基坑回填土的沉实不到位、工期紧且上部的荷载较大,忽视基坑回填土变形大的原因,梁支撑系统在承受荷载之后会产生位移,造成个别部位的框架梁底在浇筑混凝土之后下沉。另外,局部的框架柱根容易发生夹层、漏振以及烂根的现象。

二、火电厂土建施工技术现状

(一)高烟囱、冷却水塔的设计

许多特种结构的施工技术在设计、施工以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型机组的冷却水塔和烟囱的设计施工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观,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而且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的烟囱筒身已经完善了内砌和外爬升模板工艺。

(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

由外加复合型减水剂和外掺磨细粉煤灰组成的双掺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例如在汽汽轮机基痒、主厂房框架、大体积基础的混凝土、以及其它特种结构的钢筋混凝土中已经了开始广泛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泵送混凝土、低水化热、大流动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另外,水泥砌筑砂浆、粉煤灰以及利用粉煤灰当作回填土的应用也取得很大的成效。

(三)大跨度干煤棚施工技术

干煤棚的跨度是75到110米,柱距一般是10米,钢结构采用二铰拱、三铰拱或者门架的形式,配以彩板围护和轻型屋面。采用分段组合吊装和移动式龙门吊安装法等施工技术。

(四)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面,可以通过挖土、打桩、降低地下水以及深层坑支护等工程进行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止深层坑滑坡、坍塌和基坑的支护方法的可行措施。

三、火电厂土建施工技术展望

(一)制作工厂化

建筑产品、构件和半成品制作工厂化是指把现场劳动力密集性的生产方式改作技术密集性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在工厂内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自动、机械化或者半自动化的规模生产,并且借助计算机等科技手段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二)特种工程专业化

火电厂的冷却水塔、烟囱以及地基打桩和圈护、循环水进水管的顶管、水泵房沉井、钢结构吊装等等都属于特种工程。这些工程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专用的机械设备。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需要组建专业化的施工或者公司队伍。特种工程专业化之后,有利于在技术上更加精湛,发挥优势,成为跻身国际市场并占有国内建筑市场的拳头产品。

(三)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对新型的建筑材料进行推广,对屋面渗漏质量通病进行整治。采用卷材(丁基橡胶卷材、氯化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以及SBS及APP改性沥青卷材等等)对屋面进行防水。地下防水可以采用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以及氯丁橡胶。钢结构以及厂房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材料可以采用自流式灌浆料。除此之外,还应该推广并应用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

(四)地基处理以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沿海地基软:地基处理在边稳定、桩基位移、周围建筑物沉降等方面曾经出现过事故。所以应该对不同的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地下基础打桩工程以及深坑基础的打桩、挖土过程中防止桩位移、深层降水措施以及支撑维护设计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一套适合火电厂工程的计算方法及施工指南。

结语:

超前的设计理念、优质的工程设计的实施都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作为保障。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的稳固同样也离不开优质的质量,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土建结构的施工为我国的火力发电工程注入了新活力,只有将土建施工技术与土建结构设计进行密切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火电厂的施工水平、组织水平和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优质高效的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邱海亮.提高火电厂土建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

第4篇

1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1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图1体现了2011~2015年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笔者认为,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三方面得以体现:

2.1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为各环节在各阶段进行投资估算,具体的如图2所示:

3结语

第5篇

张旭阳:着力拓宽银行理财业务之路

2008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商业银行仍要注意不要把理财业务之路越走越窄。

长期看,由于理财业务将国内居民财富迅速扩张对金融服务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外在要求与银行自身进行金融创新以实现战略转型与差异化经营的内在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空间巨大。而2008年,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更提供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加快发展的契机。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底有多紧?企业盈利在2008年是否还会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会有多大?这些都是未知数。但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前两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行情在2008年难以出现,市场操作难度有所加大,收益预期也会明显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受众面广,特别是可以利用的投资工具多,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原生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债券、股票、基金、信托、汇率、信用、商品等等,都可以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从而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内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方案与风险管理方案,风险收益配比也相对丰富,因此将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广阔,但如果商业银行不对理财业务的产品模式与服务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首先在产品模式上,较之开放式基金客户操作的自由度较大、可以灵活买卖的特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往往在期限设计上较固定,客户操作的灵活度不高。在收益率上,目前银行类理财产品往往都会给出预期收益率,但在运行中,结构化产品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最后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甚至出现亏损,将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未来的业务拓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从原来的固定期限模式向基金化扩展,把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也由于理财产品具有连续性后,银行操作风险的降低,更可使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形成良好的投资体验,更有利于其安排自身的投资组合。

其次,客户结构要发生变化。在客户选择上,推动个人客户群体向高端客户转移,并重点考虑对机构投资者的开发。随着金融深化,机构客户将是理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投资者一般对产品的了解程度较高,能够节省操作时间,有利于抓住投资机会。面对个人客户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要做产品说明书,要做发行、做培训,再到销售前后最短也要1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机构客户,由于他们对产品认知度较高,投资机会出现后马上就可以为其推出相关产品。这一点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要对渠道与流程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目前在发行渠道、团队能力、创新机制上都需要有所突破。同时,商业银行要进行适合理财业务的相关流程再造,提高后台处理的能力。在这些能力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妨考虑把脚步放慢一点,毕竟目前社会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

第四,要做系统内的资源整合。中资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客户信息共享有待提高,目前往往是不同条线各自保有客户,交叉销售能力较弱。因此有必要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对行内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系统管理的能力。

自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未来的路如何走,我觉得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十字路口,按照原来模式去做,路会越来越窄,毕竟现在是一个客户用脚投票时代。我个人认为,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等制度变革为前提、以储蓄分流为标志,2007年中国已经开始由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逐渐向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每一个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都正在发生变化。商业银行需要在做强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积极介入资本市场,努力将自己变成一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商、交易商和经纪商,使自己成为客户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可能会受到一些侵蚀,可能会损失一些传统的利差收益,但最终将保留最有价值的资源――客户,并获得最有质量的盈利――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需要在这一视角下对理财业务进行定位,加强相关的能力建设与资源匹配,并通过理财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变。

(作者单位: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

黄威: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合力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翻了两番,2007年度理财产品销售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超过90%。理财产品种类从传统的投资于国债、央票等固定收益产品的保证收益类产品,发展到挂钩汇率、利率、股票、基金等标的的结构性产品,再到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启动,也使理财投资市场从国内金融市场拓展到了海外金融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海外、分散投资风险的便利。从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上看,结构性产品约占30%,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约占9%,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约占6%,而信托类理财产品约占55%。

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消费者投资需求和投资意识的增长和监管制度的完善等因素。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是促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2008年理财业务是否能再次翻番?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怎样?这些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从现有的各类理财产品看,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一定的尴尬。由于我国正处于加息周期,投资于国债、央票及货币市场工具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对于收益率期望较高的客户缺乏吸引力。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争议,由于其复杂程度较高,在欧美一些国家并不允许销售给普通零售客户,近期多家银行挂钩港股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客户反应比较激烈。信托类理财产品在2007年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但大部分归功于新股申购类信托理财产品,而该类产品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新股上市量以及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状况,未来发展形势难以预测。

2008年如何开展理财业务?首先,商业银行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和细节做起。做好客户产品适合度评估,加强对理财产品风险的揭示,充分进行信息披露,改变老百姓高预期收益心理。市场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诉,主要在于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根本原因是商业银行没有对风险进行充分的宣示,这也反映出银行自身的风险意识不强。其次,商业银行应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银行设计产品应提高科学性,全面分析市场风险,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同时,提高自身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推出个性化的创新型理财产品,尽量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然而,产品同质化问题不只存在于中国,国外同样存在,商业银行应在尽量避免产品同质化的同时,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差异化。第三,商业银行应尽职承担社会责任。本着“买者自负,卖者有则”的原则,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力度规范理财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市场推广行为,强化产品的风险揭示,做足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积极承担公众教育的社会责任,并且认真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妥善处理各类纠纷,争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

商业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银监会始终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原则。2007年,银监会对理财业务的相关政策做出了重要调整,一是扩大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二是取消了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审批制,改为报告制,并将事前10日报告改为事后5日报告。这些政策的实施,扩大了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为市场准入提供了便利。

2008年,理财业务的监管工作同样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有五项重点工作。一是要修改和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法律法规。完成修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全面规范,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品设计、投资范围、风险内控、宣传营销、后续服务、理财从业人员管理和监督管理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二是要加强对理财从业人员的管理。重点抓理财资格管理,要求各家银行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体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和完整的考核方法,所有一线理财从业人员都应获得本行给予的资格认证,并在银监会统一登记,建立理财人员数据库。如果理财业务人员发生了违规行为,在情况查实的情况下,将取消其从业资格。三是要改进对理财业务的监管方式,由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并重的方式逐步向以事后监管为主转变,加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进一步推动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发展。目前,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股票投资市场已经扩展到英国,新加坡和日本。2008年,银监会将继续积极与其他境外监管机构就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稳健发展。五是继续加强公共投资者教育工作。2008年,银监会将对“公共投资教育”网站做进一步改版完善,调动和指导银监局和商业银行合力开展公共投资者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教育服务区”的功能,通过提供咨询和举办金融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老百姓的投资理财风险意识。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

宋晓波:未来理财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个人感觉2007年中国理财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光是国内的银行,还有外资银行、证券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其次是理财产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类别的理财需求。三是理财市场火爆。第四,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商业银行竞相攀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从一个侧面就反映出了目前理财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第五个特点是风险意识欠缺或者淡薄,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对产品风险的认知度都不够。

对于2008年的理财市场,个人感觉这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年份。所谓的机遇就是理财需求旺盛,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爆使得个人和机构的理财需求都比较旺盛,在资本市场较好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对收益预期高的客户吸引力不大,随着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操作难度加大,银行类的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将会增强。二是投资渠道会进一步拓宽。当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日趋明显,在综合化经营的平台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渠道比以前会更加丰富。三是监管部门未来会进一步规范理财市场,这对银行业理财产品发展也构成长期利好。

未来中国的理财市场也面临几个挑战,首先是客户的风险意识,包括商业银行风险意识都比较差,我们看到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宣传大部分以预期收益率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而忽视对风险的揭示。二是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除了国内商业银行纷纷重视起理财业务,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不论是产品还是在服务上都领先于国内商业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够成不小的竞争压力。三是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队伍有待加强,理财专业人才缺乏是国内各商业银行面临的普遍难题,面对客户日益旺盛的需求,不少商业银行在人员配备上捉襟见肘。

面对上述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以华夏银行为例,2008年华夏银行的理财业务主要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体制,提出有条件的分行都要建立财富管理中心,提升理财业务在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性。二要打造一支队伍,加强对理财人员的培训,并建立一个对理财人员的认证体系。三是树立一个品牌,树立华夏理财的品牌形象。四是打下一个基础,按照银监会和自身的要求打好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等。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

刘玮:加快理财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创新

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自2004年推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这三年里银行理财业务可谓实现了飞速增长,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000亿元,2005年翻了一番增长到2000个亿,2006年又翻一番到4000个亿,2007年预计超过8000亿元,几乎每年都实现了翻番式的增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到今天,下一步怎么走,这是许多从业者思考的问题。有一点是获得普遍认同的,那就是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理财产品这个统一、开放的平台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为商业银行下一步实行综合化经营开辟新的通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我个人认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要加快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理财业务创新首先要解决产品创新的问题,建立完备的理财产品线。一个完整的产品线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结构:一是客户结构,要能满足商业银行各类客户的需求,包括大众客户、富裕客户,以及更高层次的私人银行客户;二是风险结构,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结构;三是期限结构,银行理财产品以前侧重于固定期限,短的一个月、三个月,长的半年、一年,这两年出现了由固定期限产品向每周甚至每日开放的高流动性产品迁移的势头,这也对银行的投资管理、估值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四是收益结构,一般而言,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与风险度和期限长短是匹配的,因此理财产品在收益水平上也应该建立与其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相配比的分层结构。建立覆盖这几个结构的产品线,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创新的第二个方面在于销售的创新。销售是银行理财市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年来理财业务创新较为活跃的区域,这里简单谈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方式的创新。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起点为5万元,其投资者的主体属于业界通常所说的中、高端客户,这部分客户成长性强,对于个人财务分析、理财策划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方式要从单纯的产品推销向以理财规划为基础的综合理财营销服务转变,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优质客户群体的忠诚度,也是避免理财产品不当推介的重要手段。二是销售渠道的创新。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要立足于其业态和服务对象,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实现不同类别理财产品与不同业态营业网点的配比,这一点对于物理网点数量多、差异化程度高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银行要大力拓展电子银行销售渠道,例如电话银行代客交易、网上银行自助交易,提高客户业务办理的便捷性。

创新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快银行理财产品的服务创新,以提升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实现银行和客户双方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目前考虑比较多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和面向优质客户的增值服务这两块,这里重点谈谈一下信息披露。银行理财产品从其性质来看,不同于公募的证券投资共同基金,但又不能完全与私募产品类比,在信息披露方面,需要披露哪些信息、通过什么渠道披露、频率如何,目前业界的做法不太一致。近年来我们根据客户需求,首先做好基础性信息的公开披露工作,比如理财产品的净值、到期收益率、账务信息、投资组合、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变动情况。在做好基础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下一步尝试开展投资者定向信息告知和优质客户专属信息服务,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

王志成:理财业务需实施精细化管理

由于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居民财富增长迅速,投资意识迅速提升。同时,市场上各类投资产品的丰富使得大众有机会接触不同渠道的投资产品,也使得他们对银行提供的储蓄类产品、各类理财产品、基金等产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对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认识程度也加深了。

一方面资本市场的火爆提升了大众的投资意识,但另一个方面,大众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迎合大众对高回报的期望,不少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时竞相提高预期收益率,高调宣传高回报,以吸引大众客户的眼球。最终的结果是,一旦产品收益率达不到预期,银行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投资者也会觉得受到了欺骗,而并不考虑其自身也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把责任都推给银行。所以银行要提醒和引导投资者:投资是有风险的。同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要避免不理智的过度竞争行为。

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考虑到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和我们的业务方向,资本市场还会一直红火下去吗?银行理财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呢?关于2008年的中国股市走势如何,大家看法不一,对于理财产品研发和设计来说,理财产品应该兼顾到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需求,客户是分层的,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是不同的。

理财产品在销售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理财产品的设计起初只是针对某一类人群,却在产品销售和宣传时面向了所有的客户群。在此情况下,销售人员往往只看重销售数量而无暇顾及该产品是否适合客户,客户是否能够承担潜在的风险,从而造成了产品和客户的错位。当客户选择了不合适的理财产品,最后矛盾必然产生,而且矛头都指向银行。这也是银监会一再强调和要求商业银行“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因。

了解客户,最重要的是客户信息。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商业银行可能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客户知识结构如何,家庭情况如何,风险偏好怎样,这些信息银行都不了解,即便知道也不会给予关注。很多商业银行只有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每出一个理财产品,就对所有客户来一次地毯式“轰炸”,所以理财产品售后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前期对客户的精细化分类不够。而外资银行对客户信息非常重视。例如开户,您可能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客户经理会仔细记录你的各种信息。零售的销售是面向大众的,没有客户信息就无法做到精准打击,只有详细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收入、偏好等信息,才能通过CRM做分析,有针对性地营销客户群体,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另外还要加强销售渠道的管理。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渠道上做营销应该作出规划,有的产品可以通过网上销售,让客户自己去选择;而一些比较复杂的、风险度较高的理财产品,就不能在普通现金柜销售,需要专职的理财经理专门提供服务和产品解决方案。所以一定要根据产品细分渠道,明确每一个产品的渠道分布,提高销售效率。

总之,零售业务的精髓就在于精细化管理,关注客户的需求,精细化我们的服务。

(作者单位:民生银行零售业务部)

渠海雷: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银行理财市场一片繁荣。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火热的理财市场还是存在着诸如市场竞争、产品设计、投资者风险教育等突出问题,因此,2008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应包括以下重要内容。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应从恶性无序化向良性有序化发展。从市场竞争角度看,银行理财产品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与规模竞争,但各商业银行为了更多更快地占有市场份额,规模竞争必然通过价格竞争来体现。由于投资者的资金能在各种金融产品和市场之间快速而自由地流转,再加上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同质性与互相替代性,当前理财市场竞争就以无序的价格竞争的残酷形式展开,导致各银行竞相压缩理财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报价来追求理财产品市场规模扩大。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几年前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业务的败落过程,始于2000年前后牛市时期的券商委托理财业务,使开展此类业务的券商获利丰厚,趋之若鹜,为争夺委托理财客户,券商竞相抬高收益率承诺。在2001年6月证券市场由“牛”变“熊”的拐点出现后,券商为了已投入股市的委托理财资金能够解套,以提高收益率的手段组织更大规模的委托理财资金补仓,结果陷入越套越深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一批委托理财业务规模较大的券商(如南方、大鹏、广东、闽发等)破产清盘,假如不是2006年底证券市场的反转,真不知还有多少券商要倒下去。前车之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应是良性的、有序的。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也刚过万亿元,与储蓄总额相比,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有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其价格竞争应是理性的、公平的,否则,在赔本赚吆喝的恶意竞争下,尽管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但距离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寒冬也就为期不远了。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应从理论复杂化向实用简单化发展。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各种风险因素的选择、组合、消减和搭配过程,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商业银行应在对宏观政策和投资者群体细分的基础上,在符合客户收益预期的前提下,根据低中高的风险梯度,尽量设计出功能整合、简单直观、易懂实用的理财产品。一些理财产品设计人员为在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较早推出某款产品,达到市场创新的目的,或不切实际地照搬套用国外较为复杂的结构型产品,或设计出仅在经典教科书层层推导出的理论上可行但不实用的产品等(如加入各种具有不确定性的参数或金融衍生产品等),这些产品构造可能连设计人都没通晓,实战操作性可想而知,于是导致目前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诸如“零收益”、QDII浮亏70%等问题不断涌现。西方有一句被称为“奥卡姆剃刀”的简短格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是除必要的东西外,一切空洞无用的烦琐费解的概念都要用剃刀无情地将其剔除,同样运用到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理财产品设计得很复杂难操作很简单,但将理财产品设计得很简单实用却很复杂。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者风险揭示应从规避隐性化向公开透明化发展。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股票、基金更为稳健,但其毕竟不是储蓄存款,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是有些商业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对投资者有意或无意隐藏风险点,从而误导了投资者。突出表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环节不规范,很多客户经理为完成产品推销任务,“重收益轻风险”,突出强调预期收益,而风险提示往往不说或少说;产品宣传单标注过高预期收益率,运用大量公式、术语说明合同条款,使投资者风险揭示隐性化;银行专业理财队伍人才缺乏,投资者的理财知识和技能较薄弱,很难发现理财产品的风险点。需要指出的是,监管部门认识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者风险揭示不清所带来的问题后,提出商业银行“卖者有责”,即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时,有责任向投资者将风险解释清楚,各种宣传品的风险解释应公开透明,在此前提下,理财产品购买者才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也就是说,在今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中,监管部门会将“买者自负”与“卖者有责”的理念通过各商业银行一步步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部)

周伟:关注法人理财市场的广阔前景

得益于2007年资本市场的火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如何首先取决于市场因素,其次要看商业银行能否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

首先在市场环境方面。借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东风,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2007年末中国A股市场的总市值突破32万亿元,市值的增幅高达268%,增速居全球第一。另外随着债券市场的完善,金融债、企业债、资产证券化等产品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些都为法人理财市场的拓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从法人理财角度看,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工行有约270万左右的法人客户,其中存款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客户有近8千户,这些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融资、结算等业务领域,而是更多地集中在资金管理等方面,特别是在资金的保值增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商业银行,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也需要相应地从聚财、保财和生财三个层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要满足客户提出的生财需求,这就需要得到理财产品强有力的支持。除了高端客户外,许多中小企业客户在经营过程中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在调整业务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派生出了投资理财、提高资金回报的需求。因此,未来国内法人理财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从国内银行同业情况来看,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对理财业务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把理财业务确定为近几年发展的重点,加大了在理财市场的业务拓展,打造了相关的理财产品品牌,可以说目前国内的理财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如何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认可是各家银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工商银行的情况看,2007年工行做了大量的努力,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法人客户,一方面搜集了大量的法人客户理财方面的需求,并把这些需求及时反馈给产品设计部门,有针对性地研发出一些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提供给客户。比如工商银行推出的法人理财超短期产品,克服了传统的法人理财产品时限较长,不能满足客户短期资金需求的缺陷,推出后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映。除了超短期产品外,在贵金属理财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在市场推广方面,也结合所推出的产品做了很多市场营销的活动,比如联手基金公司举办一些大型的推介会,把理财的意识渗透到客户的经营理念当中去。除了加强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外,也注意法人理财业务后台服务能力的提升,专门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系统服务于理财业务的发展。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法人理财市场的广阔前景已经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未来还需要在法人理财市场上进一步推进。一是继续推进创新。虽然针对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开发出了一些新型的适合法人理财的产品,但跟客户的需求相比,产品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产品创新的能力。二是在市场拓展方面举行更加多样的营销活动,与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同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

达峰:打造一只高素质的中国理财从业人员队伍

2007年无疑是中国银行理财市场的黄金一年,这让人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同时感到忧虑,因为目前银行基础面的建设是否能够适应这个巨大的市场,客户教育、客户的投资理念是否达到了应该具备的条件,理财机构自身的服务是否能够跟上理财客户的需求,同时理财市场体系是否已经开始建立并且完善到一定程度等等这些都有待考验。但总的来看,2007年的中国理财市场也给了我们一些答案,根据数据显示仅仅银行财产产品数量已经突2000只,全年发行的规模近一万亿元,这是一个空前发展的结果。2007年理财市场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跟2006年和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张密不可分,当然还有其他的综合因素,比如政策面的放宽。“十七大”特别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国银监会也不断放松管制,扩大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并取消了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审批制,改为报告制。此外,2007年CPI屡创新高,引发人们将手里的存量资本获得增量增长的需求,增长的手段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理财。

展望中国理财市场的未来,如何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理财从业队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我们已经看到,2007年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是各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同一金融机构的理财销售人员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因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产品推介技巧,以及提供服务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销售人员对产品认识不足,经常发生理财销售人员在产品推介中,不能对客户进行准确解释的情形。较之银行的客服服务、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人员以及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能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同的,因理财涉及到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信托规划、财产规划、财产传承等等,因而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理财机构对客户教育也有一些存在一些误区,在产品销售时,理财销售人员总是千方百计的把客户往一个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理财人员专业素养方面的培训,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将在各种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更危险的状态。

进入2008年,理财市场能否继续蓬勃发展是与我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形势密切相连的,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加以完善。

首先,应加强创新,研发和推出更多更务实的理财产品,让投资客户真正明白自己的收益和风险。理财机构需要改进营销手段和服务方式,2007年理财机构的一些营销手段和服务相对比较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柜台业务方面,要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展开服务。

第二,金融机构需要对专业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因为只有专业的队伍才能打专业的仗。

第三,理财监管方面需要更加的有力和规范,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规范理财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智能配电网;发展

引言

随着智能供电网络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不仅能为电力能源运输期间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保障,而且也能有效解决供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智能供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来讲,频繁发生故障点定位不明确,或者覆盖面广等问题,针对此现象,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在后期工作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由此可见,基于电力市场环境下,对智能配电网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可靠性强。由于电力网络覆盖多在自然环境下,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很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传统电网运营模式下,就会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状况,影响用户的用电。智能配电网供电能力强,即使发生电网故障,也不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智能配电网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保证信息安全的能力比较高。第二,自我评估及自我恢复能力强。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的评估,根据系统的运行参数来及时的发现故障、诊断故障,并消除故障隐患。当出现故障时,即使没有人为干预,分布式电源设备也可以实现自我恢复,能够快速的将故障隔离,避免一处故障发生,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发生。第三,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智能配电网的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促进电力市场交易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交易又可以很好的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电网管理,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提高。第四,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很好的实现与负荷侧的交互,同时也支持一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让系统运行的调节范围扩大,实现了绿色发展模式。而且,可以将新能源发电以及其它分散式的电源连接起来,使用便捷,操作简单。

2 智能配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目前智能配电网进行分析,不仅要提高我国用户对于用电的整体体验感,同时还需要对配电网的整体管理力度进行提升,保障用电系统的科学合理性。但在对相关电力企业进行管理中发现,实际管理工作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① 我国各地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有着较大差别,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优势随着地区发展的优劣性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某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存在一定落后性。② 配电网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不如输配电网好,这也使得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③ 对于部分智能配电网来说,其在建立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科学性,在对这类智能配电网的分析中,如果其管理方式和规范有不足之处,就会导致电能利用过程中产生一定损失,使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正确重视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电网整体运行的平稳安全性,在对用户用电效率起到有效确保的同时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有效支撑。

3 电力市场环境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举措

3.1 智能配电网与电力市场的相互促进发展

智能配电网和电力市场是相互促进发展的。首先,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受电力市场的影响。电力市场的改革,使得电力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用户对供电方式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以其独特的优势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构建完善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让市场主体可以选择更加经济的运行方式,利用合理的价格机制合理的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更好的推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力市场是发挥智能配电网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路径以及方式也会受电力市场的影响。其次,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智能配电网是电力市场发展的技术基础,可以为电力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以及精准的信息数据,促进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营。而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运行比较灵活,信息比较全面,促进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的改革,能够将电力商品的特性更好的表达出来,有利于电力市场机制以及交易模式的创新,同时,将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推动电力市场不断的向前发展。

3.2 优化改进智能配电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的电力需求不断加大,对于智能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配电系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电力资源,向科学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相关的电力部门应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科学的分析区域内的供电情况,根据用电实际,合理的分配电力资源,杜绝由于电力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资源浪费或者是供给不足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配电网系统的改进过程中,要确保配电安全,将安全用电贯穿到智能配电网发展的所有环节。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任何一个组织一个项目的正常运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以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中,也需要这样的一套监督机制对所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与考察。同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对施工建设要加强审核于突击检查,保证配电网建设始终是合法的,从而保证其建设的质量。于监督人员而言,要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因为大部分的违规操作都存在暗箱操作。所以,所有监督人员都要时刻做到对工程建设的足够了解,以此降低建设的风险性,保证项目质量问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3.4 加强提升人才质量不断完善与优化管理机制

在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融入电力大数据,应借助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和新型技术,在结合电力市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的人才保障机制与运行机制。针对人才质量的提升来讲,可从几点入手:第一,供电企业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成功的案例后,要综合考虑供电企业自身特点和缺点,拟定针对性的大数据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比如: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保密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数据信息出现泄漏的问题。第二,供电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信息中潜藏的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的改革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二者发展的时代不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渐的实现融合,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发展的态势。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基础是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内涵以及功能会不断的丰富。在电力负荷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供电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同时,也会不断的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举.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现状[J].电力系统装备,2020 (10 ):75-76.

第7篇

腾讯控股的3C数码电商易迅网CEO卜广齐日前表示,从9月份开始,易迅网将会投入超过3亿元的营销资源做让利服务,并在华南市场推出瞄准京东的比价行动,并高调宣称明年年底要追平甚至超越京东在华南地区的订单量。

“易迅网的目标是发展成全国性的综合电商。”腾讯电商控股公司助理总经理宋旸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腾讯电商的“自营-联营-开放平台”的布局中,易迅网承担着其自营业务的角色。

宋旸还透露,腾讯电商开放平台升级已经接近完成,升级后的QQ网购将“无限接近于B2C网站的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易迅网作为区域性的垂直电商,要发展为全国性的综合电商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电商竞争愈发激烈,新的市场开拓、品类的扩张都面临更大的难度。

“腾讯电商在销售、运营队伍、执行力等方面,从历史轨迹上还看不到让我们放心的因素。”资深互联网分析师、正望咨询有限公司CEO吕伯望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发力华南

“首先从易迅网自己的布局来说,已经有华东和华北了,华南有广州深圳,消费能力强,是必须要做的。其次华南是京东相对影响弱的地方,容易建立起优势和认知度。”电子商务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解读易迅网选择华南地区发力的原因。

从区域逐步扩张到全国,也是很多电商选择的扩张路径。例如京东商城最早在北京起家,然后逐步推广到上海等其他地方。

“规模一大,用户体验会降低,所以现在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宋旸对本报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易迅网由卜广齐2006年筹资50万元创办。易迅网2010年被腾讯收购,2011年6月在深圳设立华南区域总部。该电商此前专注于华东市场,最大的特色是“闪电送货服务”。

2007年,易迅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一日两送的服务,最初决定仅服务于上海。当京东商城开始跟进“一日两送”时,易迅网则率先并持续做到了“一日三送”,并据此在上海地区与京东战成了平手。易迅将这个优势复制到了广东。

“京东在华南的渗透率相比其在北京和上海比较低,淘宝相对来说主要更集中在长三角和中西部。这是易迅网在华南地区的机会。”吕伯望表示。

易迅网强攻华南地区力度较大,直接瞄准B2C老大京东商城。卜广齐表示,“下半年,我们会在华南市场推出瞄准京东的比价行动。消费者如果发现我们的价格比京东高,可以直接要求我们降价补偿。”

而腾讯电商也将在基础设施和营销推广方面予以支持。宋旸告诉本报记者,基础设施方面,易迅网现在只有1.3万平米的仓储,只能接受1万单左右的日单量,今年会在华南建4万平米的仓储,未来5年达到10万平米。而在营销方面,腾讯广东地区的流量会倾注于易迅网,助力其年底达到150万的日均UV,目前易迅网的日均UV为20万-30万。线下也将在9月份有三波的低价营销。

“腾讯电商有好几支部队,但都没有冲锋陷阵的经验。易迅网一直跟商家打交道,会在组织、客服和运营等方面对腾讯电商整体有所带动。”吕伯望对记者表示。

扩张难题

作为其自营业务,腾讯电商期望将易迅网打造成全国性的电商平台。易迅网起初的业务一直盘桓在华东地区,随着2010年腾讯入股,易迅在去年启动了全国布局。2011 年6 月,在华南建立仓储物流基地;9 月,华北物流基地落子河北;今年年初,又在西南和华中建设物流基地;今年10月底,易迅在西安的物流基地也将投入使用。

易迅网在3C垂直电商领域可算元老级公司,目前易迅网排名3C类电商第三名,去年销售额超23亿元。

不过易迅网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外知名度较低,营销推广将成为其布局全国一大挑战。吕伯望认为:“易迅网在北京等区域没有产生影响力,现在这么多网站竞争,要进入一个新的地区,要快速获取新用户,已经比以前难很多。”

从天猫、京东等较为成熟的电商手中获取其他行业的商家也较为困难。“从垂直领域电商发展到综合平台,要获得相应的行业地位,需要一定的时间。做综合电商平台,需要一个一个行业地发展起来。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服装行业,服装占据了30%的网购比例。天猫的服装行业这么强势,占了85%的市场份额。而易迅即便发展了相应服装商家,实际产生的销量不行,商家也不会在你这个平台上投入太多经营的精力。” 吕伯望表示。

自营业务的扩大必然带来亏损的扩大。除了巨额的营销费用,自建仓储、物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电台 用户体验 营利模式 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不同于传统广播媒体开办的在线广播,美国潘多拉网络电台是一家新媒体网站提供的在线广播。潘多拉是全球最大的网络电台,同时是一家上市公司。根据该公司2013年1月的财务报告:它的注册用户达2亿,活跃用户达7000万,占据着全美前20位网络电台超过70%的市场份额,公司2012年的收入为4.271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收入为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广告营收为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1%。相较而言,我国基于新媒体门户网站建立的网络电台一直不尽如人意。早先的腾讯QQ电台、网易电台和21CN网络电台均无疾而终。即使现在尚在运营中的500多家网络音乐电台,也无一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利。

那么,美国的潘多拉到底是怎样一个“魔盒”呢?探讨它的用户体验的构建、营利模式和市场拓展的策略对我国网络电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用户体验和营利模式是两个逻辑关系很强的概念。在美国网络电台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吸引用户和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因素,而“吸引”和“黏性”又是营利模式成功的前提条件。

一、用户体验构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传—受”强弱格局正在被重构。“用户”这一关键词开始被用来称呼大众媒体所面对的对象。其中,“用户体验,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观感受被认为是新媒体生产中的核心问题”①。潘多拉被称为高度“个性化”的网络电台,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那么,如何理解用户体验的构建呢?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马尔克(Mahlke)认为用户体验应包含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②默斯林格(Moeslinger)认为用户体验应该由实践体验、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三部分构成。③罗伯特·鲁宾夫(Robert Rubinoff)提出用户体验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品牌、可用性、功能性和内容。④以上三个学者从不同视角谈到了用户体验的构成,对于理解潘多拉网络电台用户体验的构建都有参考价值。尽管角度不同,但落脚点大同小异,无外乎需求满足、功能实用和情感愉悦三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潘多拉网络电台的用户体验构成时,我们分析的视角从“有用、可用和好用”三个层面展开。

潘多拉网络电台的“基因组计划”,即其“有用”层面是潘多拉的最显著特征。潘多拉网络电台首席执行官(CEO)威斯特伦在创立公司的最初专注于打造一款能够分析歌曲的音乐推荐引擎,最后这成了潘多拉网络电台为用户推送音乐的核心。潘多拉网络电台的“基因组计划”收录了超过80万首经过单独分析的歌曲,这些歌曲来自8万名歌手。“基因组计划”对收录的每一首新歌依据旋律、和声、配器、歌词等总计480项音乐属性进行分析归类,这样的工作基本上都由潘多拉网络电台的音乐分析师完成。“有用”的本质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互联网时代,长尾理论⑤在发挥着作用。潘多拉的“基因组计划”为满足个人化的需求创造了可能。

在功能层面,潘多拉又是怎样做到“可用”呢?潘多拉完全颠覆传统的播放器模式,它从不设置音乐播放列表。新注册用户首次打开潘多拉网络电台网页时,一个简单精致的音乐盒子出现在用户面前。用户输入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歌手的名字,就可以创立一个个性化的私人电台。如新注册用户在搜索框内输入“Some Like It Hot”,潘多拉就会自动联想到一个选项“Some Like It Hot by Marilyn Monroe”,这样用户就创立了一个名为“Some Like It Hot”的私人电台。“Some Like It Hot”电台会向用户推送风格相似的歌曲。与传统播放器不同,潘多拉电台并不是直接播放用户选择的歌曲“Some Like It Hot”,而是推送一首风格与之十分相近的歌曲。

潘多拉用户的黏性非常高,这源于潘多拉电台非常“好用”。潘多拉网络电台对个性化的追求最终结果就是让用户产生这是“我的电台”的感受。潘多拉非常重视分析用户的反馈行为,根据用户对歌曲的喜好,随机推送基于用户习惯的音乐。潘多拉网络电台的系统在匹配过程中完全不考虑歌手的知名度或者歌曲的流行程度,所有的歌曲都基于音乐属性一视同仁。但它推送的歌曲非常符合听众的个性化需求,许多听众都能在潘多拉网络电台感受到发现“失散多年”的老歌的惊喜,或者发掘默默无闻歌手的作品。也许正是落魄音乐人的经历触发了CEO威斯特伦创建潘多拉网络电台的灵感。而对于听众,潘多拉网络电台推送的每一首歌都能激起他们的音乐好奇心。

通过互动,潘多拉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重新计算并修正用户个人的音乐库,推送更加符合用户个人习惯的歌曲。例如:当潘多拉播放“The Way You Make Me Feel”时,如果用户点击喜欢(thumbs-up),那么潘多拉将推送更多与“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基因类似的音乐,而如果用户点击不喜欢(thumbs-down),潘多拉将推送那些基因和它差距越来越大的音乐。经过多次相互反馈,潘多拉网络电台为用户建立了高度个性化的“私人电台”。

如果厌倦了某种音乐风格怎么办?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不同风格的歌曲新建一个“私人电台”,潘多拉的系统将基于这首不同风格的歌曲重新进行推送,每名用户最多可建立100个私人电台。潘多拉网络电台透露,公司总计拥有14亿个私人电台,平均每名注册用户拥有大概17个私人电台。

二、营利模式

潘多拉的营利来源主要依靠广告和会员费,其中广告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自2009年以来,潘多拉的广告收入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见图1)。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广告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7%、87%和88%。

潘多拉网络电台的广告形式和其他网站并无差别,包括横幅广告、音频广告和视频广告等三种形式。横幅广告是网络广告最早采用的形式,也是最常用的形式,它主要在用户与系统互动时推送,它可以为用户建立链接。音频广告穿插在歌曲之间,音频广告可以伴随横幅广告进一步提升客户的价值。音频和横幅广告相结合的广告一般持续10秒左右。潘多拉网络电台非常注重用户体验,每小时的音频广告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大约每两首歌的时间插播一条),并援用SNL Kagan公司的数据称美国其他三大网络电台2009年平均每小时的广告时长达13分钟。视频广告会在一首歌暂停或自动跳转时播放。潘多拉的视频广告明显少于其他两种形式。

用户在体验中可以发现,潘多拉网络电台的横幅广告主要在用户与系统互动时推送。例如:当用户换台或者点击喜欢某首歌时,系统将推送广告,此时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在潘多拉的网页上,广告效果明显深化,而且潘多拉对广告主十分慷慨,把播放器右边几乎半个页面的空间留给了广告。另外,推送的广告和用户的年龄、性别、邮编、甚至音乐的属性相关性很强。

潘多拉还开发广告机构。在机构中,谷歌扮演着重要角色。2010财年⑥和2011财年,谷歌分别贡献总营收的11.4%和6.3%。意思是说谷歌直接与广告主保持合同关系,并将广告推送到潘多拉网络电台空闲的展示区域,潘多拉网络电台从谷歌所获得的广告收入中提取分成。

正是这种多平台的广告解决方案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让潘多拉网络电台近年的广告收入飞速增长,由2009财年的1824.7万美元增长至2011财年的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6%左右。

除了在线广告,潘多拉网络电台还提供会员服务(36美元/年),会员版与免费版的主要区别在于:无限时收听、潘多拉桌面应用、无广告干扰以及更高的音质。另外,免费版用户每月收听时间超出40小时,需要交纳0.99美元才能继续收听,这部分收入也计入会员费收入。

虽然潘多拉网络电台能为用户搜寻喜爱的音乐,但用户却不能自行选择、倒退、重新播放或者下载到个人电脑,潘多拉网络电台在每首歌旁都有推荐到亚马逊或者iTunes(一款媒体播放器的应用程序)购买音乐的链接,当然潘多拉网络电台也能从中获得收益。正是凭借着多种渠道的收入来源,潘多拉网络电台的总营收从2009年的1930万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38亿美元,同期亏损额由2823.3万美元缩小至176.4万美元。

毫无疑问,随着注册用户和收听总时长的快速增长(2011年收听总时长达39亿小时),潘多拉音乐内容获取成本也在飞速增长,很明显这种内容获取成本的增长与潘多拉网络电台的营收并无直接关系,换句话说不管电台是否有营收,只要播放了音乐,就会产生成本。

在成本的压力下,潘多拉尝试更加多元化的营利模式。第一,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占领车上电台广告市场。已与福特、奔驰和Mini达成了协议,汽车制造商会从潘多拉的营收中分一杯羹,它们的车提供潘多拉电台。第二,改变营收组合的重心。汽车制造商可以帮助潘多拉将其营收的重心向订阅方向稍稍倾斜。第三,侧重于全国性的音频广告。由于潘多拉的广告比普通电台少很多,它可以在每小时的播放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广告,这样对其音频广告较低的价格或多或少是个补偿。⑦

三、市场拓展

潘多拉在个人电脑(PC)终端已经牢牢占领了市场,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还有很多的空间等待发掘。潘多拉网络电台2007年推出了首款Pandora Radio移动终端应用。随着3G、WIFI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高性能移动终端的推出,来自移动设备的收听时长不断增长,并在2011财年首度超越PC终端,份额达50.5%。而且这种趋势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潘多拉网络电台引用苹果官方数据称,2011年1月份Pandora Radio应用下载次数分列iPad和iPhone应用软件中的第一、二位。另外潘多拉网络电台和主要的汽车生产商福特、奔驰、宝马等保持合作关系,潘多拉的服务将被整合到现在和未来的汽车音响系统中。

但潘多拉网络电台也注意到,移动终端不同于PC端,受制于移动终端的屏幕限制和用户体验的考量,并不适合推送展示广告,这对依赖广告收入来源的潘多拉网络电台是个不能忽视的挑战。不过潘多拉表示将开发更多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型广告产品,如音频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

除了移动互联网,潘多拉对于口碑传播也越来越重视。潘多拉网络电台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提到将加强基于音乐的社交关系的建立,增加社交和分享功能。通过用户之间相互交流和推广共同兴趣的歌曲,形成基于潘多拉音乐的社交活动,也正是这种“口口相传”的病毒式传播带动潘多拉网络电台注册用户迅速增长。另外潘多拉网络电台为每名注册用户都建立了个人主页,用户可以通过个人主页寻找相同兴趣的音乐好友以及音乐博客。

因音乐版权限制,目前潘多拉网络电台只能在美国境内提供服务,公司表示准备拓展服务版图,将这种全新的私人网络电台服务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认为除了音乐许多听众还有体育、访谈、新闻和其他非音乐内容等电台服务的需求,潘多拉网络电台援引阿比创市场研究公司(Arbitron)数据称,2011年非音乐内容占据电台20%左右的市场份额,长期来看潘多拉有机会提供这些非音乐内容的服务。

注 释

①雷蔚真 《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页。

②Mahlke Sascha, Studying affect and emotions as important parts of the user experience, Emotion in HCI:Joint proceeding of the 2006。

③Moesling S, Technology at Home: A digital personal scale, CHI 97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Formal video program,1997。

④Robert Rubinoff, How to Quantify the user Experience, 2004. 4-21。

⑤百度百科: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 相比,甚至更大。

第9篇

我国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非化石能源份额与排放强度变化的互动研究

基于线路潮流转归分量的阻塞成本分摊

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韩国绿色增长战略与智能电网

输变电工程综合造价指数分析方法

城市电网通道优化利用研究

我国燃煤发电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300MW CFB锅炉冷渣器结焦问题的处理及改进效果

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经验及对电力企业的借鉴

发电企业应收账款信托融资探讨

“X-非效率”与电网企业经营绩效评估

世界、大区及主要国家的单位产值能耗(1960—2008年)

宏观经济运行数据(2010年9月)

我国能源电力主要月度数据(2010年9月)

能源经济资讯

30年追求卓越 30年蓬勃发展 明珠耀雁城 优质服务谱新篇——热烈祝贺衡阳电业局成立30周年

又踏层峰辟新天 更扬云帆立潮头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湖南省电力公司益阳赫山供电局

抽水蓄能电力产品的分类、社会属性与成本分摊

2030年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规划中应用的展望

我国与中亚地区电力合作前景

大用户直购电关键问题深度剖析(2)

电厂烟气脱除NO_x效率对SCR装置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影响

出口增速下降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城市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送电工程勘测设计中DEM的获取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20kV绝缘子及避雷器振动试验研究

600MW火电机组静电除尘器节能技术改造

论现阶段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

以贯彻新会计准则为契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对变电站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办理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用电检查面临的重点问题及反窃电措施

肩负使命奏凯歌——湖南送变电建设公司进军中国特高压工程建设

未来欧洲的电网发展与电网技术

西北地区电力外送规模与目标市场优化研究

湖南电煤调运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输配电网管理体制改革与接入监管

电力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菲律宾经济发展及2008年电力需求分析

天津市中心城区饱和负荷分析与预测

浅析EPC总承包模式下的业利

大型火电项目利用外经贸政策降低成本的措施探讨

境外BOT火电项目风险分摊框架

BOT电源项目购电协议(PPA)核心条款解析(2)

界定热电联产抽凝机组节能指标的建议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实践

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集团化运作的实践与启示

电力企业信息资源集团化管理改进方向的研究

《电力技术经济》杂志征稿启事

我国电力投资体制改革30年回顾

改革开放30年电力联网发展历程

安大略电力规划的演变历程及其作用与特点

中亚地区及与周边国家电力联网发展展望

欧盟电力改革最新进展:聚焦产权拆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