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7:1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的优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比较优势原理 资源优势 人生规划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人们历来十分重视理想教育,这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原因是由于深受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和封建教育的熏陶,基本上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定位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实现这一人生目标,许多人不顾自身情况,穷极一生的精力,奋斗不息,努力不止!幸运者或是人生过半之后才能进阶为官之路,如范进之流,或是生命所剩不多才突破为官之门(科举考试),而真能少年得志者少之又少,多数不幸者可能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头来确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典型,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人们要么哀其不幸,要么痛恨其制度的选拔不公。他们从人生结局的收场来解读其生命的成败,而忽视了起航时人生的规划怎样最有效地决定着生命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对人生结局失败的原因只能识其一端,导致他们解读人生的视角常常发生错位,不知生命价值效用最大化的规律源自何处!因此随历史的发展有识之士都在不断探索,企图寻找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路径。但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得出的解答也异彩纷呈,而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及解答尤为人们关注。
经济学对任何问题的解读都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例如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因此,正如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所说的那样,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从而如何满足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在人类生活的世界,所能利用的任何资源都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纵然是随处可见的水资源,地球所蕴含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其它资源更是如此,要解决资源短缺与人类欲望之间的矛盾,必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经济学的产生就是这一研究系统化的结果。面对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是这样,面对其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纵所周知,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一生要完成的事情却是不可计数,这正如物质世界的现实一样,人类的需求欲望无限,而自然给人类提供的资源有限。要解决人类生命蕴含的这一矛盾,我们必须从经济学这一视角加以解读,古人就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这都说明了人生资源的有限性,因而要实现其最终目标,我们必须珍惜人生拥有的生命资源。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该怎样管理好自身的资源,才能使其产生最大的价值效用,实现人生理想呢?为此,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就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得出一些使人深受启发的结论,首先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他从研究财富增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具体内容是: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他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财富增长的角度,探讨了要实现人们绝对收入的效用最大化,如何保持合理的消费比例,用相应的数学公式表示为:C = α + βYt (式中C为现期消费,α为自发性消费即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t为即期收入,βYt表示引致消费)。这一理论的提出虽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它在人们思想中注入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规划理念: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人生效用的最大化。在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的不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又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所谓持久收入,弗里德曼认为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其计算公式是:,式中YPt为现期持久收入, Yt为现期收入, Yt-1为前期收入,θ为加权数。该公式说明,现期的持久收入等于前期收入和两个时期收入变动的一定比率,或者说等于现期收入和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加权数θ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人们认为,前期和后期收入变动的时间较长,θ就大,反之,前期和后期收入变动的时间较短,θ就小。根据持久收入的估算公式,其消费函数可表示如此:,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其对现实的考虑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更加周全,因此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更为合理,但是它研究的视角并没有超出凯恩斯的范围,仍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收入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效用。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还有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和杜森贝利,前者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他认为该理论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区别在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当前收入的相互联系,而生命周期假说则强调当前消费支出与家庭整个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的相互联系。即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两个生命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这样,消费就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但由于由于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因此其消费函数为: ,式中C为消费支出,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c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的收入根据这一消费理念在一生中合理安排更能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后者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其消费函数可分为长期和短期期,分别为C=bY和C=C0+cY。由此可以看出,从弗里德曼到杜森贝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完善了凯恩斯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收入效用最大化规划理论,但是,他们分析的视角始终无法逃出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忽视了整个人生过程的经济分析,没有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效用最大化的科学路径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此,可以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的视角出发,重新探讨和界定人生的合理规划,使有限的人生资源能产生最大化的价值效用。这一规划原理的提出首先见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他在分析不同国家间进行经济贸易时对之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同时,这一经济思想用在人生资源的宏观分析上也极为贴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拥有的资源并不一样,但相比之下,总有一种是该阶段的优势资源,因此,不同人生阶段的职业选择必须遵循这一原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有必要把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晚年时期,然后对每一时期进行全面分析,而婴幼儿阶段之所以没有进行独立分析,是因为这一阶段基本上还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不能从事任何对人生有影响的独立活动,对于少年时期来说,其特点是每个人基本上还不用承担任何家庭负担,不懂关心社会问题,思想和情感都比较单纯,从身理特点来看,这一阶段记忆力强,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根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这一时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最佳的职业选择是学习,因为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学习,从时间和精力上来看,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和比较充沛的精力,从身理特点来看,还需要较强的知识接收能力和极强的知识识记能力,而这些要求这一阶段都能具备,相反,由于这一时期体力比较单薄,不利于进行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正值身体成长的关键时侯,进行过量的体力劳动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的畸变,这都不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因此,两相比较,其最优的选择是学习,这既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又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从而产生最大化的人生价值效用,同时也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当前国家实行的普九教育就遵循了这一原理,这一阶段大致要延续到十五六岁才算结束,进入青年时期后,人生拥有的资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人们对其自身的规划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还能够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正确规划人生,这对以后的生命旅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助其走向人生的胜利,反之,则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消极影响,从而无法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在这阶段,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为家庭分担一定负担,为社会创造一定财富,因此在职业选择上不同于少年时期,有人选择工作,有人选择继续学习,那么,到底哪种选择是正确的?首先看看这一阶段的资源状况,处在这一时期的小伙子,从身理上看,精力逐渐进入最为充沛的时期,思维也是最活跃的阶段,而对于记忆力来说,虽然机械记忆力已经逐渐减弱,但理解记忆力逐渐加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但是,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体质不断强壮,已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因此,如果选择工作,已能为家庭承担一定负担,为社会创造一定财富,面对这两种选择,根据不同的人生规划理念,便产生了不同的人生结局。经济学家对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因素的分析表明,知识因素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人体自然劳动力本身的作用,因此,如果在此阶段能为以后的人生积累丰富的文化基础,那么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会有极大增长,从而,根据人生整体规划的比较优势原理,这一阶段的最佳选择还应该是继续学习,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而选择工作,这一规划一直要延续到大学毕业。这一阶段结束后即进入了中年时期,这一时期人生选择的最大特点是多元性,因为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知识积累,有些人很想学以致用,希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也有些人选择去不同的公司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继续磨练自己,对此真可谓人各有志,但从比较有势原理的视角来看,职业的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并不是无差异的,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其自身最大的优势是知识,这就决定了职业选择的方向是尽量能充分利用自己知识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知识不能直接就转化为生产力,它需要一个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因此,要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资源优势,最好首先选择去现成的各种单位上班,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而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能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这样做还能为以后的自主创业积聚一定的原始资本。从这一理论高度来看国家当前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不妥的,有违经济学上的这一原理。在人生的中年时期,有必要经过初期这个实践的磨练过程,再跳出原有的束缚,走向市场,自主创业,既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也已拥有一定的原始资本,这为创业既奠定了坚实的软基础,同时也为创业奠定了硬实力。当然就降低了创业的各种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的概率,这样的人生规划才能助你迈向成功的阶梯。当完成人生创业的中年时期以后,终其一生的大局也就基本确定,步入老年以后,其自身的优势是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都极端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十分深刻,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一定数量的养老资金,最大的劣势是体质已经衰退,精力开始下降,这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想要遵循人生规划的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其生命价值效用的最大化,必须扬长避短,在职业选择上应该从事比较稳定且风险极小的工作,并且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比如教育行业或退守自己原来的产业,不要企图再创业冒险,教育职业的特点是既比较稳定,又不具风险因素,同时还要求授业者具有丰富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从事这样的职业更能创造最大的生命效用。总之,人生的不同阶段就如一个处在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一样,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在不同时期都不一样,要能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必须从比较优势原理的视角出发,对之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这一思想的表述可以通过下图得到更为直观的展示,图中X轴表示遵循或违背比较优势原理的时间序列,Y轴的箭头方向表示人生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资源,Y轴向下的方向表示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源,Z轴表示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的人生价值最大化或经济效用最大化直线,Q轴表示人生价值效用全面崩溃的底线,01点表示人生资源的初始点,02点表示人生价值效用的崩溃点,曲线1表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遵循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所达到的最大化效用,曲线2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在人生的初始阶段遵循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随时间推移,逐渐违背了这一原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比较优势原理的轨道上来,第二层含义是由于这种人初始阶段自身资源比较丰富,虽然违背了比较优势原理,但其经济效用或经济价值还是出现上升趋势,但随时间推移,由于资源不断枯竭,出现了下降趋势,曲线3的含义是,由于初始资源比较薄弱,在人生规划的开始阶段就违背比较优势原理,从而导致其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用从开始就出现降趋势,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认识到这一情况,调整人生规划的战略选择,以比较优势原理作为指导,使其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用开始逐渐上升,曲线4表示从开始就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并且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错误,从而导致人生宏观整体规划的价值效用最终全面崩溃。根据上述说明绘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实现价值效用最大化,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必须根据其特有的资源优势,严格按照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使每一阶段的优势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实现人生效用的最大化,反之,如果违背了这一原理,正如图中所示,视其违背程度的不同,对人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分析上图反映的经济思想,解读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可以看出曲线1所表示的人生状况最为理想,其原因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遵循最为彻底,从而所实现的人生价值效用最大,而曲线2所反映的人生状况与曲线1有所不同,在01---B的初始阶段,由于在人生规划上违背了比较优势原理,从而出现了价值效用为负数的情况,但随着人生情况的逐渐恶化使得自身无法继续支撑其发展,因此开始校正人生的规划理念,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从而人生的效用曲线才开始逐渐上升;曲线3所表示的人生情况与曲线1和曲线2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人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初始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开始时不注意人生规划,违背比较优势原理,但因资源丰富的缘故使其初期的经济价值效用还是为正,但随着原有的资源不断枯竭,导致曲线3 在点A----点C段出现了价值效用为负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人生规划战略,过C点后的人生轨迹逐渐恢复最佳路径;从图上可以看出,曲线4所反映的人生情况与上述三种都有着显著不同,这种人从开始就不注意人生规划,并且直到生命的终结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导致人生的彻底失败。通过对图中反映的人生规划情况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中不同人群的命运都能生动地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人的一生始终非常顺利,以最佳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第二种人在早年不懂事,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导致人生的开始阶段诸事不顺,但长大后开始注意人生规划,从而命运开始好转;第三种人就是一生波折较多,开始时由于先天条件好,早年比较顺利,但不久就开始走向人生的低谷,后来反省,调整人生规划,从新走上人生正轨,从而生活开始好转,第四种人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一生,并且一直都违背比较优势原理,从而终其一生都活的很失败,到死都不仅没有实现理想,而且悲惨异常。
上述从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和解读人生,虽然不能囊括世间百态,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利用这一原理对人生进行合理规划,能让人们更能有效地驾驭自己有限的生命资源,这既可使自己更能实现其人生理想,对社会又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使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有机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结合,同时,对那些人生道路上无知无畏的追求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整个社会人们身心的健康和谐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种思想上的积极导向。
参考文献: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2]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3]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剖析 演进路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绝对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 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 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最终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 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每个国家都具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 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其生产成本较低, 彼此交换产品对参与交换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商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各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思想。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比较优势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 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以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 世界各国进行产品贸易将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获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上半叶,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 因此,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产生问题上提出了与传统理论迥异的观点, 他们认 为, 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国的历史、某个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是由规模报酬递增所驱动的。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而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五)新兴古典学派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它真正统一考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做出了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分工前没有优势或劣势, 但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在投入不变时,其产量大于分工前,这就是内生分工优势理论的思想。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浅析经济学动态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 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存在着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不同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间, 观点和假设存在着很多差异, 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的观点和假设, 能明显看出其间的传承印记。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 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则在国家之间生产函数不同、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假设下,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其后,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资本要素,得出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引发了国际贸易。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 迫于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一致性的压力, 细化和推进假设条件的设置是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
亚当斯密从绝对技术差异和分工优势角度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从技术相对差异上分析了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则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差异入手, 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差别。之后,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等人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角度切入, 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则将流行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比较优势分析, 着重研究了内生分工优势。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前后的发展历程可知, 新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旧学派理论的完善, 是引入新理论和新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 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新的比较优势源泉或影响因素, 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分工前扩展到分工后、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交换、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推进理论体系的改革。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过程中, 对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学界较大的反响, 这种争论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论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考验, 亦有众多经济学家活跃在对著名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当中。实践检验的结果若与理论预测一致则说明该理论可以成立, 而一旦理论与实践检验出现差别则新的研究宣告开始。
(四)理论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方向推进。
人们在对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考察中, 关注的焦点已从先天性的资源禀赋等因素逐步转向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创新、人力资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 已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延续了众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轨迹,这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这一研究动向为理论研究者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保持动态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经济理论动态演进的几条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
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 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假设条件如何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甚至可以决定理论的发展前景。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 若能在假设条件设置上有所突破, 则很可能揭开新理论的面纱。面对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研究者们可思考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抽象性和简洁性, 足以研究到复杂现象的本质。同时, 更要考虑该组假设条件是否存在继续深化、细化的可能性, 从而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理论论证的严密性, 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
论证体系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价值最终取决于该理论论证体系是否严密, 论证内容是否严谨。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 可尝试在论证体系上寻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 该理论的论证内容是否存在继续深挖的空间, 可更换角度从新视角分析老问题。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 这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 然而, 一旦在论证体系上有新的进展, 则可能是突破性的、历史性的。
(三)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是经济学理论论证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越来越简便实用的计量软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从检验的结果中辨别理论真伪, 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但同时, 研究者们也应保持适度, 切忌滥用、迷信实证研究, 陷入实践检验的沼泽中。
(四)从动态化的视角深化理论研究。
动态化体现在推进研究时, 从假设条件、论证体系、实践检验等方面全面立体的改进, 同时也体现在从动态的视角上, 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深化理论研究。研究者可以用动态演进的视角分析现有理论, 思考该理论是否沿袭了从静态分析到比较静态, 再到动态分析的方向发展。同时, 还可考察现有理论在整个动态演进过程中的位置, 判断是否存在继续动态化发展的可能。只要找准了理论所处的现实阶段, 从动态化的视角分析问题, 研究者就能找到理论的前进方向, 开拓理论新视野。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D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67-02
课堂教学是以教材、教学课件等为媒介,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目标的三者互动的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力,培育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概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强调“如何教”的“填鸭式”教育,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
当前关于互动式教学的含义众说纷纭,张利云(2002)、杨瑞平(2003)、时光(2003)、周毕文(2007)、杨笑红(2010)、曾立荣(2010)等都对互动式教学做了界定。互动式教学应该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的全面互动;是灵活多样的,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是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开放的互动;是各种教学手段相互结合的综合的互动;也是包括引导、交流和应用三个步骤的阶段性的互动。
二、《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
《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是实践性和互动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针对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旅游经济理论来思考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需要根据互动式教学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特性对《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做精心设计。
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和研究能力,可以更多的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其自觉学习的潜力。在教学方式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施“方法研究+专题设置+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在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情境之间的互动。
1.方法研究。课堂讲授摈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先集中阐释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本课程的展开做方法铺垫。“理论与实践”是本课程的方法论基础。“现象的本质+人的超常识性智慧=理论”,理论是由本质性概念与本质性规律组成。实践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活动,它不等同于案例。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设的;而实践,则一定是实实在在需要实地践行的。《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是用理论对应实践,用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来反观理论。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在重新审视旅游经济学时,应确立一个研究方法前提,即“我思考的旅游经济学”。这种思考,包含几层意义:一是要尽量摒弃人云亦云的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式,理论与实践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时而会以理论来检验实践,时而又会用实践累积的经验来推导理论,以此得出可能不同于以往的结论。二是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情感的生活,它需要我们主动的“投入”进去,非如此不能感受生活,非如此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我思考的”,要求旅游经济学变成我们自己所理解和思考的那个样子,变成每个人用心去接触实践、亲自去感受现象的属于的那个样子,变成独特的“旅游经济学”感受的那个样子。在这三个“那个样子”的实现当中,每个人的角色首先是消费者、体验者,其次才是观察者、研究者。这也是我和大家要共同完成的角色置换,多看、多想、多收集、多思考、多论证,以此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专题设置。专题围绕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来设置,根据旅游经济学的本身的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三:一是我的旅游经济学。留心身边的经济现象,思考现象本身与旅游的关系;二是快乐经济学。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与实践,开拓眼界,在未来毕业、就业工作中,举一反三,帮助自己和他人作决策,满足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更大的快乐;三是创意经济学。创意经济与旅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到“好玩、玩好”,从玩出发,从创意出发,使创意本身成为生产力。
研究生教学不需要从abc开始讲起,在已有学科基础上,分专题深入解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度。目前,各国对旅游经济的前沿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向度:理论和应用旅游经济学研究;宏观和微观旅游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经济学研究。由此,根据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将对研究生的课程教育分为十五个专题,分别从三个大的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并由学生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基础选择专题,按顺序对专题进行研究准备,从研究简述、基础理论、发展趋势、案例解析四个角度准备PPT,于课堂进行演讲,占期末综合成绩的50%进入总评。
3.课堂讲授。采取“引入+演讲+讨论+点评”的方式。首先,按照课程设置的顺序,学生预先了解自己下节课将要研究讲述的问题,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制作的PPT发给教师,由教师指出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不足,为学生指定几种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提前下发相关资料,完成自学和自我准备的过程。其次,上课时先由选题学生进行演讲,再由教师提问,演讲学生主答,以此判断其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和理解程度。进而其他学生对演讲学生补充提问,或讨论式发言。最后,由教师做总体点评,并补充该专题的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同时提出现有研究空白,供学生做深入研究。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很适合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教学,它抛开灌输式的传统方式,更多的是不局限于教材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听转变为讲,由动手转变为动脑,由输入转变为输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自发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4.案例分析。《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实践的侧重甚至高于理论,应更多的采取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在知识传授时利用简单短小的案例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如讲述旅游经济现象无处不在,列举经济现象的普遍性,分析剩女存在的经济原理,两分看待,一种是实际已婚但因社会压力选择隐瞒已婚事实的“隐婚者”,从经济学上就是信息隐瞒行为,由此隐瞒,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和升迁机会等。另一种是真实的大龄“剩女”多为女博士、高级白领、事业有成的人,她们选择晚婚,实际是在进行比较优势的选择。30岁以前,容貌是比较优势;30岁以后,则资历和能力就成为比较优势。选择晚婚的女性,正是认为丧失“容貌资本”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丧失“素质提高”的机会成本,毕竟人生不是只停留在20岁里,因此他们才会因增加素质而增长年龄,为未完婚付出代价,这是机会成本的选择。同时,大龄带来婚姻机会成本的增大,选择婚姻也许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但若不忍放弃、坚持好强的事业心,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小,婚姻就越发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经济学的话说叫“路径依赖”。用这种生动的案例解释看似复杂的经济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讨论,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外,可采取多元化教学工具。如介绍案例时可采取发放案例材料、PPT演示、视频文件演示等方式;集体讨论除课堂讨论外,课下还可以通过QQ、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每个小组可分别建QQ群或讨论组,实施资源共享。
三、《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考察方式设计
对研究生成绩考察采取“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论文”的方式,把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自学研究、PPT制作和课堂演讲时的表现作为重点,着重考察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效果。
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40分为个人演讲评分,如没人有两次演讲机会评分,每次总分20分;10分为奖励项目,根据演讲人制作PPT的效果、演讲技巧、互动式表现酌情加分。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考察两次平时作业成绩,作业可以是知识收集、整理,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或者对日常旅游经济现象的分析等。
期末论文考察占总评成绩的30%。由教师出题,要求研究生围绕本课程的十五个专题,任选其一切入,结合旅游经济学理论,谈谈认识和看法。字数不少于8 000字,可以根据撰写情况考虑修改为论文投稿,必须遵守学生规范,在对某一旅游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曾立荣.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及方法探讨[J].教育探索,2010,(3):70-71.
[2]谢少安.大学AIDAS互动式教学的心理过程及其策略[J].教育探索,2009,(8):125-127.
内容提要: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日益加强深,消费者撤回权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一项重要的消费者保护手段。由于与契约自由原则存在冲突,消费者撤回权制度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行为经济学为消费者撤回权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在批判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解释了消费者撤回权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冲突问题,也是消费者撤回权的重要根据所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次修改稿引入消费者撤回权(注:在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讨论中,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使用的概念有“撤回权”、“冷静期”、“冷却期”、“后悔权”、“反悔权”、“退货权”。这一制度在概念上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国外立法和实践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即使在欧盟法层面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美国采用的是“cooling- off period”,欧盟法则在不同的指令使用了不同的概念。德国采用了“widerrufsrecht”(撤回权)的概念,本文选择使用“消费者撤回权”这一概念。),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公众的广泛热议,消费者撤回权也日渐进人民众的视野。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否最终引入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消费者撤回权制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相比国外,国内对于消费者撤回权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成果还比较有限。正当性问题是制度构造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消费者撤回权正当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费者基本权利理论、消费者主权理论、公平正义理论以及实质的契约自由理论。行为经济学为消费者撤回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透过传统民法理论的理性“经济人”前提,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论证了消费者撤回权的正当性。
一、消费者撤回权的产生
消费者撤回权是指在消费者合同生效或履行后的一定期间内,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无须任何理由,即可通过一定形式撤回合同,并使该合同归于无效的权利。消费者撤回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仅适用于消费者合同;(2)它是一项法定权利;(3)撤回无须任何理由;(4)撤回的效果是合同归于无效。
消费者撤回权在私法领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是撤回权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91年。1891年,德国学者heck在分期付款买卖计划的立法建议中就曾提议赋予买方法定的撤回权。[1]但关于撤回权的立法直至1964年才出现于英国的《租赁买卖法》中,该法规定:若买方在“适当交易所在地”(一般为经营者的经营所在地)之外的任何地方签订了租赁买卖合同或分期付款合同,都有权自收到正式合同的副本之日起4天内解除该合同。[2] 1969年德国《外国公司股票销售法》中规定了消费者撤回权,该法规定:当买受人在出卖人或者其经纪人通常的营业场所以外的地方,通过口头交涉的方式被诱使作出买受承诺的,那么买受人可以撤回其承诺意思表示。[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确立和发展,成为了消费者保护的一项重要工具。欧盟关于消费者撤回权的立法非常完善,可称之为消费者撤回权立法的典范,具体体现在一系列消费者指令中,涉及到了包括上门交易、人身保险、分时度假产品、远程销售、远程金融服务、消费信贷在内的许多领域。德国对此立法也比较全面,而且可操作性很强。德国在2001年债法改革之前,颁布了一系列包含消费者撤回权的单行法,如《远程授课保护法》、《上门交易法》、《消费信贷法》等。债法改革后,除《远程课程保护法》之外,消费者撤回权及相关的退还权被统一规定于《德国民法典》第355条至第359条中。美国的消费者撤回权体现在冷静期制度中,如上门交易中的三天冷静期。迄今为止,美国约有40多个州在法律上规定了冷静期制度。
二、消费者撤回权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冲突
消费者撤回权制度在发展与扩张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民法学理论上的困惑和质疑,因为这一制度撼动了私法理论的基础—契约自由与契约严守原则。在德国法上,其曾经甚至被质疑为对《德国基本法》第3条第1款所确立的宪法上平等原则的背离。消费者撤回权制度自始至终就被置于法教义学与法政策的批评烈火中,而且这些批评,即使在这一制度经债法改革被融入《德国民法典》,也没有销声匿迹。[4]
(一)消费者撤回权与契约自由原则
契约自由原则作为近代私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是意思自治的必然结果和核心内容。契约自由是当事人所享有的由法律规范所承认的、根据自己的意思通过合同来追求并实现其法律效果的权利。梁慧星认为,“按照契约自由的原则,自由订立的契约就等于是法律,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契约的约定履行,即所谓契约必须严守,正是体现了这种形式正义。法官裁判契约案件也必须按照契约约定的条款进行,至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订立契约时是否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或对方的急需或缺乏经验,或者履行契约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等,均不应考虑在内。”[5]即契约自由原则要求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约定实现权利义务,在契约成立后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变动,均不影响契约效力。一方当事人未经对方同意,原则上不能从一个已依法成立的合同中解脱出来;任何一方解除合同,都必须经过法律上的特别规定,并具有足够的正当性理由。该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交易和信赖,赋予合同以将来之效力。
然而,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恰恰与之相悖。根据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消费合同成立后,消费者无须说明任何理由,即可享有单方面撤回权,使合同归于无效,从合同的约束效力中解脱出来。立法者对于消费者的这种权利设定是对契约必须严守原则的背离,而内含于私法自治原则、契约自由的契约坚守规则,正是传统民法理论的基石所在。对于这种制度安排,我们很难从既有的民法理论体系中找到其正当性理由。
(二)契约自由原则的前提—“经济人”
契约自由原则确立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以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古典自然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其理论分析的基本前提,传统私法理论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建立起来。传统民法中的“强而智的人”就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的表述,后来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一概念引进了经济学。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6]根据“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具有三个特点:完全的理性、完全的意志力、完全的自利,前两个“完全”服务于后两个“完全”。经济行为人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比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从中选择那个净收益最大的行动方案。[7]27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经济人”假设还内含了另外两个前提,即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一般认为,理性“经济人”、完全信息、完全竞争共同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供求,使买卖双方各得其所;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产品的质量、价格等信息,任何人都不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也不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契约自由原则均得到了论证。意思自治、契约自由成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具备完全信息的理性“经济人”的必然要求。所谓的意思自治原则贯彻了完全理性的前提,甚至也贯彻了完全的意志力前提,因为只有具有完全的理性和完全的意志力的人能进行这样的自治。[8]然而,无论是完全的理性还是完全的信息、完全的竞争都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事实并非如此。
三、行为经济学理论对契约自由原则的撼动
“经济人”假设的实质是对“人”进行抽象,其目的在于为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但这种抽象实质上是将人不当成“人”,而当成一个纯粹的“经济动物”,显然,事实并不存在这种“动物”。行为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正是基于这一假设展开的。
(一)行为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
行为经济学是在西蒙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1974年,西蒙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作出了系统批评,并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重构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模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学派”。[9]行为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质变性突破首先体现在对经济个体的抽象定义上,古典经济学认为对经济个体的分析应建立在“机械”的经济理性之上,而行为经济学则认为对经济个体的抽象应建立在更为现实的基础之上。[10]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性中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引的成分,本身就不是那么“理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也不是那么“理性”的。[11]76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和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将行为经济学对理性选择的批评和发展总结为三点: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7]217
1.有限理性。古典经济学认为,每个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利益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很多情况下,行为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化,也并不总能实现最大化。行为经济学突破了“经济人”的假设,主张以“有限理性”作为分析基础。他们认为,人类行为的有限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决策过程中的真实判断行为表现出与理性预期所推断的无偏预测的系统偏差,即有限理性会导致人作出判断误差。启示和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es)通过影响行为人对未来时间的概率判断,来改变行为人的最终决策。启示具体包括了代表性启示、现成性启示;偏差包括易得性偏差、预测偏差、乐观偏差等;另一方面是人类决策偏离了理性选择理论中的预期效用理论。其中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偏离预期效用理论的最典型例子。此外,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沉没成本(sunk cost)与禀赋效应一样,都对人类决策产生影响,使得人类决策行为有时出现与最大化目标不一致的现象。[11]79
2.有限意志。根据理性选择理论,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意志能力,对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能使之符合最大化要求。而行为经济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即使知道了什么是最好的,有时因为自身的原因也往往不会采用它,[12]即不能坚持选择与最大化自身总体效用相一致。行为经济学分析了导致行为人有限意志的三个因素:[13](1)习惯、传统、嗜好(habits, traditions, addictions),如对某一物品或活动成瘾导致对它们的依赖,又如在广告的煽动下疯狂购物;(2)欲望(cravings),如贪财;(3)多重自我(multipleselves),包括“坏”的自我和“好”的自我,年轻的自我和老年的自我。这三类因素导致行为人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整体效用、无法对多重效用目标进行排序,最终令决策偏离效用最大化轨迹。[14]7
3.有限自利。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经济和法律中的人是完全自利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行为人在经济活动及法律事务中,除了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外,还会表现出有限自利。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个体决策不仅受物质利益驱动,还受其他因素如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等的影响,不仅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还追求自我利益以外的东西,如“公平”、“社会认可”等。实质上,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包含了相当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权重。[12]最能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证明人的有限自利的是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在一个实验中,两个实验对象分1元钱,两个人抽签,抽中的人决定分配方式,没抽中的人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方式。如果后者决定接受,即按前者的分配方式分配,如果后者拒绝,则两个人都得不到钱。显然,理性要求前者获得99分钱,留给后者1分钱,而后者也应该接受这1分钱,因为这总比什么都不得好。但是,反复的实验表明,上述理性行为从未发生过。前者往往会留给后者三到五成的份额。
(二)有限理性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动摇
行为经济学在对古典经济学三个“完全”(完全理性、完全意志、完全自利)的理论前提的批判之下,确立了三个“有限”(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的理论基础,这对相关领域的理论构建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民法理论就是其一。传统民法理论的理性“经济人”前提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意思自治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都必须给予审视和修正。理性“经济人”是私法的理论出发点,私法中的个体能否实现意思自治完全依赖于其是否具有完全理性。以三个“有限”为特征的“非理性人”理论说明了现实人并非传统经济学中强而智的人,而是弱而愚的人,他们不需要完全的意思自治,而是需要国家作为家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如此,民法的所谓私法性以及意思自治原则将面临挑战。[14]12有学者提出:“行为经济学为传统民法理论的根本变革提供了契机,以不对称家长制来取代传统民法理论所持的意思自治原则、打破本来就不符合事实的民法私法说谬见,是未来中国民法理论的必然选择。”[14]7不过,行为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并不等同于古典经济学以及传统私法理论的彻底否定和颠覆,传统经济学仍具有其无可替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消费者撤回权的重要根据—有限理性
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是不对称家长制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它看似与作为传统民法理论基石的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契约严守原则相冲突,实质却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缺陷的重大修正,是国家作为家长对弱而愚的非理性的消费者提供的应有保护。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撤回权立法来看,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适用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基于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另一种是基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充分。前者如上门交易、分时度假产品交易、消费信贷等,后者如远程交易、人身保险、远程金融服务等。当然,消费者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需要通过消费撤回权制度来干预,因为任何制度的引进都是需要成本的。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仅适用于消费者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表现比较突出的领域。由于行为经济学是利用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的学科,它并未对古典经济学的另外两个基本假设“完全信息”、“完全竞争”加以介入。因此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对消费者撤回权的分析仅限于消费者的有限理性的情形。
(一)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易得性偏差是指人们在决策时更依赖于最新的信息,这样往往易导致以偏概全。比如,我们看到一些飞机失事的画面后,会误以为飞机失事概率很高,但根据研究数据,空难发生的几率仅为1100万分之一。在消费领域,易得性偏差表现突出的领域有上门交易、电视购物、分时度假产品交易等。在上门交易中,上门推销员的宣传、诱导容易使需要立即作出决策的消费者陷入易得性偏差。在分时度假产品交易中,消费者往往会因过度重视其最近获得的信息,作出片面的判断和不利的决策。[15]电视购物领域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上门交易中的消费撤回权,如美国、欧盟、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另外,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分时度假产品交易、电视购物领域引入消费者撤回权。《德国民法典》规定,对于异地交易合同(包括电视购物)(注:《德国民法典》第312d条第1款。)[16]、部分时间居住权合同(即分时度假合同)(注:《德国民法典》,第485条第1款。)[16],消费者享有两个星期的撤回权。英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对分时度假合同享有14天的撤回期间。[17]欧盟相关指令规定消费者可以在14天内撤回分时度假合同。[18]
(二)预测偏差(projection bias)
预测偏差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低估其状态中的变化效果,将现在的情绪状态适用于未来,从而错误预测未来偏好,导致动态选择环境中的系统性偏差。马修·拉宾(matthew rabin)认为,人们常常会低估自身行为和外生变量对于未来效用的影响,从而夸大未来偏好与现在偏好的相似度,并由此产生预测偏差。如消费者在汽车经销商的过分宣传下冲动地买下名车,但并不知其将来是否真正需要;又如在分时度假领域,消费者享受于度假区美好的环境中,会很自然地将这种感受投射到将来,而轻率地作出购买决定。另外,在金融服务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19]马修·拉宾认为,在决策时经历一个强制性的“冷静阶段”,有助于他们脱离短期偏好对未来的影响。这也是许多国家在立法上确立分时度假产品的消费者撤回权又一重要原因。
(三)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拥有的某项物品的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的同等物品的价值评价大得多。这一概念由理查德·泰勒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于相同的收益给人带来的效用增加。根据该理论分析,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损失规避的考虑,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大量资料表明,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禀赋效应表现比较明显。有美国学者通过对多个数据集的研究发现,汽车经销商对二手车的报价明显高于它们实际的平均价格,而消费者对二手车平均多付了996美金。[20]为保护二手车交易中的消费者,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在二手车交易中赋予消费者撤回权,当然这其中也同时包含了对于二手车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因素的考量。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二手车交易商法》中规定,消费者在二手车交易合同签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享有撤回权。[21]
(四)乐观偏差(optimism bias)
“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更易遭遇消极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乐观偏差或非现实的乐观主义。首先对乐观偏差进行实证研究的是尼尔·韦伯斯坦(neil weinstein)。乐观偏差使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伤害或者不幸总会降临到他人身上,所以无需采取预防性的行为。乐观偏差心理会导致消费者过度消费、非理性借贷等行为。[22]在信贷消费中,由于消费变得非常简单,人们往往对自己的经济状况的估量过于乐观,而对自己将面临的经济压力估计过低甚至未作估计。这样的消费者极易在事后后悔或者在将来陷于支付不能。其实早在1891年heck的立法建议中就曾提出了此观点。(注:heck认为,在分期付款买卖的情况下,顾客可能被劝诱购买非必需的以及超出其财产能力的标的物,其原因在于心理上的因素,即与目前的享受相比,将来才履行的义务往往被低估,这一建议在当时并未被德国立法者所采纳。)为了避免消费者在消费中过于乐观、缺乏理性思考,许多发达国家均赋予了消费者在消费信贷中的撤回权,给予消费者一定期限,让他们冷静下来重新考量他们的行为。欧盟于1986年出台了关于消费信贷的指令,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撤回权。[23]另外,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类似规定。
(五)代表性启示(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代表性启示是指人们往往会依据所描述的特征对被观察事物进行区分,在判断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事物的典型特征影响的趋向。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衣衫华丽,就会认为他是儒雅富有之人,相反,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衣衫褴褛,就会认为他是粗俗贫穷之人。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常会以貌取人。消费者在电视购物中容易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代表性启示。消费者面对电视购物中的长时间、高频率的引导性的广告宣传,往往会被表象蒙蔽而作出错误决策。
五、结论
行为经济学对于我们分析和论证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以“非理人”假设对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取代,成为了消费者撤回权正当性研究的重要理论根据,解释了消费者撤回权与契约自由冲突的根本所在。消费者撤回权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冲突的问题在于契约自由原则的缺陷,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甚至私法理论加以修正,而非对消费者撤回权进行回避。当然,行为经济学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微观的人的行为,分析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它并不能用于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有时甚至也不能用于独立地解释某一现象。所以,行为经济学作为研究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重要理论根据也存在其局限性,要完成消费费者撤回权正当性的论证还需要借助其他理论。
注释:
[1]cf. the proposal by heck, published in the proceeding of the 21st german lawyers day of 1891,2nd. volume, p. 180-182.
[2]hire purchase act 1964 (uk).
[3]cf. auslandinvestmet-gesetz, concerning inter alia the sale of foreign investmentshares.
[4]张学哲.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与合同自由原则[j].比较法研究,2009(6):62 -73.
[5]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2):13-27.
[6]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
[7]魏建.法经济学:分析基础与分析范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徐国栋.民法是私法吗?[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119- 120.
[9]周林彬,黄健梅.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j].学术研究,2004(12):63-72.
[10]王光宗.民法上的人及其人性透析[j].时代法学,2008(1):41-47.
[11]李树.行为法经济学的勃兴与法经济学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9):76- 82.
[12]sendhil mullainathan & richard h. thaler, behavioral economics (september 2000),mit dep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 00-27,available at ssrn: ssrn. com/abstract=245828 or doi:10. 2139/ssrn. 245828.
[l3]russell b. korobkin&thomas s. ulen, law and behavioral science: removing the rationality assumption from law and economics,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 88,no. 4,jul.,2000,p. 1113-1123.
[14]徐国栋.民法私法说还能维持多久—行为经济学对时下民法学的潜在影响[j].法学,2006(5):3 -17.
[15]cf. claire souren, the efficiency of a cooling off period, p. 32,available at: emle. org/_data/claire_souren_一_the efficiency_of_a_cooling_ off period. pdf.
[16]陈卫佐.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7:240.
[17]sect. 20,sect. 21,the timeshare, holiday products, resale and exchange contracts regulations(2010).
[18]art. 6,directive 2008/122/ec, official journal, 03/02/ 2009.
[19]cf. consumer affairs victoria, cooling-off period in victoria: their use, nature, cost and implications, research paper no. 15,jan. 2009,p. 13.
[20]sharon oster & fiona scott morton,does the endowment effect exist in a real market?,jun. 2006,available at:else. econ. ucl. ac. uk/conferences/consumer-behaviour/scottmorton. pdf.
[21]sect. 43,motor car traders acts 1986(vic).
我国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武威市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相对独特,类型丰富,集聚度高的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品种多样化的特点。武威市拥有自然旅游资源24个景区,人文旅游资源83个景点。从分类上包含了6大类旅游资源的全部类型,分别占有地理人文景观类4个,水域风光类6个,生物景观类5个,古迹建筑类18个,休闲求知健身类7个,购物类5个,总计45个类型,占旅游分类中74个类型的60.8%。
历史遗迹的独占性。武威市拥有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中占重要地位的文物与景点,铜奔马与出土地雷台汉墓、西夏碑与西夏博物馆、百塔寺(遗址为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所在地)、弘化公主墓、中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河西早期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等。还包括8个距兰州市最近,在甘肃省和西北地区占重要地位的旅游资源,绿洲观光农业区、西凉古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少数民族风情区、保存较为完好的长城、天池与典型祁连山古冰川地貌、距城市最近的冰川分布区大雪山、沙漠地貌与沙生植物景观、亚洲著名的沙漠平湖民勤红崖山水库等,充分体现出武威市珍贵独特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的过渡性。武威市旅游资源表现出人文地理、生态景观序列化。武威市从西南向东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分布着高山河谷地带、山前绿洲地带和沙漠地带三条自然景观带,也就是从南到北依次呈高山森林草原、少数民族风情—平原绿洲、人文景观-大漠风光三大特色旅游带。这三大特色带地域分异明显,特色鲜明,三条带又紧密相连,在比较狭窄的区域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组合。空间上系列化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武威市旅游资源又具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沉淀的丰厚性。武威市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地、东西方物种互换、推广、传播的试验与中转站,历代强势民族的东进和西出,均在这里建立和留下独特的文化遗迹,同时又是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沿丝绸之路各线的古驿站、古城和古长城独具特色,记录着丝绸之路上英杰的传奇事迹;河流的变化与沙漠的侵入使绿洲移动、城池变迁,沙漠中的古城奇迹般的遗存;武威市还是凉州乐舞诞生、边塞文学繁荣之地,历代名人豪杰在此留下智慧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成为武威旅游产业发展的精神文化支柱和活的灵魂。区域内少数民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武威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被列为市县以上文物保护点30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是雷台、文庙、西夏碑、百塔寺、天梯山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武威文庙、罗什寺塔、海藏寺、大云寺,民勤的圣容寺、瑞安堡、天祝的天堂寺等古建筑、天梯山石窟、莲花寺、松涛寺、百塔寺等。
区域特色旅游业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资源初步开发。2002年以来,武威市通过各种渠道投入近1.6亿元资金用于景区(点)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主要景区(点)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批以历史文化、生态农业、沙漠风光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了初级开发并推向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南部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游,以凉州文物古迹为代表的中部历史文化游,以民勤红崖山水库为核心的北部大漠风光和自然生态游三大格局。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接待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武威市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完备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现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6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其它社会宾馆、饭店、招待所、旅社50多家,客房2914间,床位6396张,高中低档相结合,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效果初显。武威市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各类专场文艺演出、展览、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座谈会、研讨会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活动,尤其是通过连续举办八届“天马”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提高了武威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打造武威“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四张特色品牌,树立了武威开放开发的新形象。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经贸合作与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快,带动了产业经济的联动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兴未艾,对带动武威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武威市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有十多家。主要产品有手工地毯、挂毯、刺绣、编织、木雕、文物复制、字画、土特产品、风味食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用品。
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现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共识和行动目标,那什么是大,什么是强,要正确理解内涵,科学地做大做强。做大的内涵与内容做大要包括规模大,总量大,但前提必须以盈利能力为基础,做大不等于简单地扩大规模,增加总量,不是低水平的粗放式的增长,而是要深刻理解做大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正确认识经济形势,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国有企业要做大,必须高度关注,密切留意、积极跟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研究和调整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采取积极措施为下一轮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二是企业功能要扩大和完善。国有企业要从单一功能扩大到多功能,从二产扩大到三产,从生产扩展到服务,全方位地发展企业功能,应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责任,在企业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整体小康社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将企业经营产品种类和领域做大。现在,一方面在传统经营领域以同类或相似产品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需求还无法满足,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国有企业,要积极向这些新领域发展,将企业经营产品种类和领域做大,以此做大企业。四是通过专业化经营做大。随着生产经营服务领域的拓展和市场的细分,不同企业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通过差异化经营实现做大的目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国有企业要定位准确,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己的强项扩大生产经营服务领域,争取在这些领域里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达到做大企业的目的。五是要靠创新方面做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真正做大,实现跨越式增长一定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点可以在二产方面找,也可以在三产方面找。作为深圳这样的沿海地区,新兴化的大城市,毗邻港澳,三产比起二产更具优越性,因而国有企业要着重从三产方面找新的增长点,其中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是不错的选择。六是通过体制变革和整合内部资源做大。
国务院领导多次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与政策优势,通过资本经营、兼并、收购、重组、上市,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壮大企业实力,以此做大企业。七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国有企业要做大,打造一流的企业集团,呆在本地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开拓新兴市场,抓住一切机遇,积极谋划在外地建立生产基地和设立服务设施。做强的内涵与内容国有企业做强,就是要在质量、结构和效益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是获利能力强。国有企业只有实现利润,才能证明自身价值,才能回报股东,并为社会财富增长做出贡献。国有企业是否真正成功,不仅要看它业务量有多少,资产规模有多大,更重要的指标是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从中可以看出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风险控制能力强。历史经验证明,国有企业最容易因盲目扩张导致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又最容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因此,能称上强的国有企业必须有高度的风险意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和强的国有企业,它显著特点是持续经营的时间长,责任期限长,短期的业绩往往不能说明什么。国有企业要做强必须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众不同的经营特色和优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四是企业责任感要强。国有企业真正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加强企业责任意识,不能靠寅吃卯粮让企业轰轰烈烈一时。国有企业不仅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负责,更要对国家、社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负责,要有办百年企业的决心,真正负起自己的责任意识。
二、辨证看待国有企业大和强的关系
做大与做强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只有做大,才有可能做强,做大是做强的前提。这里所讲的做强,不是一般意义的盈利或效益,而是有足够规模的盈利和效益。企业规模过小,必要的成本无法摊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也无从谈起,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强的。打一比方说,世界上有一些国土、人口和资源方面的大国,但不都是强国,而强国必然是大国,必须有相当大的国力规模。所以做大国有企业是做强国有企业的前提和基础,做不大必然做不强,做强是做大的发展与深化,做强是做大的目的。大不等于强,做大不是自然就强。如果国有企业经营的都是高成本、低质量的业务,综合成本率始终高于100%,或者经营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这样把规模做大的同时,风险积累更大,是很可怕的。因此,做大不等于做强,而做强则必须做大。做大做强是国有企业的理想和雄心壮志。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做大做强必须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行业特点、市场状况和企业的自身能力。不讲条件的做大做强是盲目的,甚至容易掉入失败的陷井。有条件、有基础的国有企业要抓住时机尽快全面做大做强,寻求可持续发展,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三、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的途径
做大做强是国有企业的愿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坚决贯彻专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型发展的战略,加速战略转型,依靠创新发展来做大作强。
1.创新产品和经营方式
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做到产品和经营方式的创新,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在产品开发上下工夫,在经营方式上求变化,真正把握市场脉搏,不断推出创新型、组合型和衍生型产品以满足和引导社会需求,使企业的路越走越宽,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2.创新销售渠道
国有企业靠销售做大做强,没有销售,便没有企业,更不要说做大做强了。随着经营主体增加,市场竞争激化,对国有企业的销售能力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国有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特点,探索高效率并有利于控制企业成本和经营风险的销售模式。在建立和维护核心直销团队同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加强自身销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业务。通过明确行业角色定位,内外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实现销售渠道的创新。通过创新销售渠道,扩大业务量,提升经济效益,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3.创新服务方式
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是创新服务方式,要通过优质服务来获得用户,提高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我们国有企业虽然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但是真正离用户的需求和先进企业已经达到水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是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和机会所在。国有企业要下大气力提高服务水准,通过规范服务流程,提高职工素质,讲究诚信和优质优价,改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服务。
4.创新国有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变化是绝对的,创造带来生机。国有企业要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执行系统,明确岗位职责定位,使管理不断细化。管理创新包括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流程创新和管理功能创新几个方面。通过管理创新,明确岗位职责定位,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授权和汇报关系,兑现奖惩。在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应注意发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则。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更好地防范风险,提高企业品质。
【引言】: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也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除了因为它是乘法口诀学习的最高阶段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具备了一些非常典型的规律和有趣的现象。因此,就如“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算法多样化的典型课)一样,它成了多年来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首选内容,随着交流、学习的不断加深,我对这样的教学案例有了新的思考。我结合教学中的某些片段,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一起在学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案例描述】:
片段一
课前全体学生试背9的乘法口诀,有不少学生已经会背。上课以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写出9的乘法口诀,写完的同学上黑板写一句,后面的同学轮流上黑板将9的九句口诀补充完整。
探究某几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
〔反思之一〕: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出9的乘法口诀,这样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之后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板演的方式,逐渐呈现9的乘法口诀,表面上看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和开放,但细细思考一下,这样的展示方式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思维含量,不能起到计算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做法与错误做法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素材的作用。同时,这样的呈现方式花费的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的板演书写不工整,不利于后续的学习、背诵以及规律的观察。
〔改进方法〕:教师布置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口诀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9的乘法口诀的前半句(从“一九”到“九九”),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之后指名师生共同完成口诀的后半句及相应的算式得数。因为通过之前的口诀的学习,学生对口诀的结构(如8的口诀有八句,从“一八”到“八八”)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已经非常了解。这样既为后续学习呈现了完整、工整的板书,又大大提高了此环节的效率。
片段二
口诀及算式呈现完毕并探究完口诀意义后。
师:仔细观察一下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
师:当然,因为这是9的乘法口诀。
生2:我发现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
师:不错,说明9的乘法口诀一共 有九句。
生3:我发现后面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前面一句多9。
师:真棒!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生4:以“三九”和“二九”为例,就是比它多了“一个九”。
……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乘法算式,你又什么新发现?
生5:我发现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9、8、7、6、5、4、3、2、1”,而十位上的数字是“1、2、3、4、5、6、7、8”.
生6:我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1、2、3、4、5、6、7、8、9”,而且每个因数都比积的十位多1。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6:9×4=36,4比3多1。9×8=72,8比7多1。
师:请大家再把这些得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起来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相加后发现“都等于9”。
师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几乘9就等于几十少几”,如3乘9就等于30-3,也就27。
师介绍用手势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生开始运用喜欢的方法记忆9的乘法口诀。
……
〔反思之二〕:该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先理解口诀意义,在发现规律,最后利用所发现的规律协助记忆。表面上看思路非常严谨,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说还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熟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但仔细分析分细发现规律的过程,其中有很多规律是对帮助记忆没有多大作用的,另外一些规律虽能在初期协助记忆,但对学生熟记口诀往往有负面作用。
首先,生1和生2所发现的“规律”只是口诀排列上的规律性,并未涉及运算当中的规律,这样的发现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当然这也和教师宽泛的提问设计有关。
其次,生3所发现的“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9”,在任何乘法口诀中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它在协助学生运用口诀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在初期背口诀的时候,往往会借助积每次加上9的方法按序记忆,因此一旦抽背“六九”口诀的时候,他必须从“一九得九”开始一直背到“六九五十四”才知道该口诀的得数,运用该规律对学生熟练运用口诀是不利的。同样,生5所发现的积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变化规律,也是存在于整体口诀中的(纵向规律),而不是单句口诀的横向规律,因此,一旦抽查口诀中的某一句时,很难用该规律解决问题。
第三,生6和后面教师引导所发现的规律都是口诀的内在(横向)规律,它对口诀的记忆特别是口诀的随机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几天之后则会呈现其弊端,以“几乘9就比几十少几”这个规律为例,学生记忆时,脑子里需要经历两步思考过程:和几十比;几十减几等于几。如果学生在后续运用中都要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再得出得数,那将大大降低口算的速度。同样,用手势辅助记忆口诀的方法,也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算每一道口算题,都要先掰一下手指,这样也将极大地影响口算速度。
总的来说,如果借助上面发现的这些规律协助记忆口诀,一旦学生不能及时地将上述“拐杖”扔掉,反而是非常不利的。
〔改进方法〕:我整体的思路是,先熟背口诀,在此基础上再观察规律(最好放到下一节课)。熟背口诀可以分为以下层次:1.熟读口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的教师一开始就叫学生背诵口诀,结果到了几天之后才发现,有部分学生的某几句口诀一直是背错的,也就是说,他们把错误的口诀给牢牢地记住了,后面要改正过来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所以,我们要先让学生熟读,在保证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再开展背诵。2.有序背诵口诀。3.随机打乱顺序背诵口诀。学生有序背诵口诀后,教师先有序抽背,再打乱顺序抽背,这时学生的反应会明显变慢,让学生明白光会按序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背诵后还可以跟师生、生生等多形式的对口诀活动。
片段三
学生口诀背诵比较熟练后,教师安排了学生完成环形图练习,用中间的9和外面的数相乘,算出得数。
学生都能很快按序快速算出了得数。但接着做口算和补充口诀时,多数学生的速度非常慢,而且错误率较高。
〔反思与改进〕: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在面对两数相乘时,还不能实现对口诀的快速有效的提取。这就需要每天持续地、不间断地训练,从而实现口诀与算式的有效沟通与快速提取,最终有效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此外,教师对上述练习题价值的挖掘不够也是造成后面速度慢、正确率低的一个原因。仅仅让学生按序计算是不能发现学生口诀背诵和口诀提取中的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环节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第一步:教师将环形图放大投影至大屏幕上,先按序指外圈数字,学生马上报出得数,然后打乱指数字,让学生感受到打乱顺序后熟练程度有明显下降。
第二步:学生自己打乱指数字、说得数,发现自己某句口诀不熟练后,马上反复背诵该口诀。通过自测,实现查漏补缺,最终促进所以口诀的熟练。
第三步:教师再次打乱抽测学生的熟练程度,一般会比之前有较大进步,甚至会有学生出现“自满”倾向,不进一步追求更加熟练。
第四步:教师示范,打乱顺序指数并快速报出得数,让学生感受到,能像老师这样熟练才是真的熟练。然后鼓励学生继续打乱顺序抽测自己,争取和老师比赛。。
〔案例分析〕:
一、高度重视夯实学生的双基
新课程推行之初,“情景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中遍地开花,而学生独立练习(特别是动笔)的时间却大大减少。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高段的教师蓦然回首时却发现,学生的“双基”明显消弱了,特别突出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下降了。追本溯源,其实从低段的一些计算课堂中就能找到原因了。如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场面:一是学生自主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二是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最后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好一种基本的方法,练习量更是少得不足20道题。上面这节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试想,如果表内乘法和20以内加减法都达不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那么高年级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时会面临多少困难可想而知。
二、切实落实以生为本
上面所倡导的夯实学生“双基”,也是落实“以生为本”的一个方面。但光关注了这点显然是不够的。以生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就上课来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指标来测量。第一,是否精讲多练。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动笔时间不能少于1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来展开。第二,学生课堂作业是否能当堂完成。这是往往被忽视的问题,但恰恰是影响当前学生基本素养形成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检验新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指标,是要看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的素养,而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28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②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③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④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⑤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强化学生对有机物中官能团的作用以及基团间相互影响的理解。⑦介绍酒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四是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①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②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③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问题”学生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复杂的因素;有的是社会原因,如受到社会媒体消极因素的诱导,或是结交了一些有恶习的社会无业青年,榜样选错了对象,行为违背社会标准;也有的是自身个性因素,如典型的多血质的人往往易暴躁、冲动,行为比较容易越轨,而抑郁质的人则不易与人沟通,往往行为怪僻,让人匪夷所思。
“问题”学生往往学习欠佳,容易使班集体荣誉受损,让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受挫。教师很容易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们。但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与其消积地放弃,不如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学生。只有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爱心、胜任、对美的追求、乐观、勇气、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要想预防学生出现问题,教育就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一、和需要帮助的学生交朋友,多沟通,指出前进的方向
告诉他们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战胜它们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扬起理想的风帆,发挥自身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二、捕捉积极因素,及时肯定表扬
“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他的积极因素,对于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真诚的赞赏,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最佳契机。
三、多宽容需要帮助的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帮助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等原因,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兴趣更浓一点,学习效果也好一点。反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作业错误多,或者停滞不前。这时,最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实践证明,谁能在问题学生心中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问题学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四、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积极鼓励“问题”学生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及兴趣小组,不歧视,并悉心指导他们参与活动,让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身心,在活动中感受友爱。开展“学一技之长、改一个缺点、献一份爱心、交一份好答卷、给班级或学校管理献一个好计策”等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五、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提高“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