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碳中和的认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3 16:58: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碳中和的认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学生对化学实验特有的好奇心,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化成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一、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化学是新开设的学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预习后,有目的地听课,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融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尤其是学生实验更需要学生在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手段、方法后,再动手操作,让初中化学中有限的实验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先预习,在听课时还要结合课本,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作用。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预习积极参与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记住教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且要学生参与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而教师的作用是要设定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景,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课堂上大胆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做好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前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课堂实验成功。由于学生参与课堂实验,课堂气氛变的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学们在仔细、认真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上台演示的同学则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他终身难忘。

哪些学生能上台演示呢?根据实验类型和难度,挑选学生时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对学习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挑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双手更加灵巧,思维更加成熟。

三、用化学实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除了数量上有限外,在质量上存在着按统一模式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为填补不足,教师可以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能拓宽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典型例子,经过精心的设计,安排成学生实验。学生从亲自动手、观察、体验成功和失败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2篇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性格;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一、前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小学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德育知识传授的场所。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教育者、参与者。因此,如何把握住小学班级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冲击,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目标追求等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小学主流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沉重而深刻的变迁。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儿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则更为重要。

二、如何使用古今两种理念来管理班级的探索

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人生价值取向,是学校、教师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在学生人生价值形成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是贯穿了真个过程。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小学班级管理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所以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尤为重要。从务实的角度来分析,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的不一样和性格差异而有所不同。

1.从年龄结构上来区分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为6年,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6年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在这6年里面有着巨大的改变,随着知识和情感的日益成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慢慢成熟,学生在处理学习和人际关系的方式也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很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可以把整个小学阶段6年细化成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

低年级阶段:小学1-2年级,年龄6-7周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学生的对陌生的环境比较畏惧,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安全感。这个时期的教学应该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上以关心呵护学生为主。消除其陌生感和畏惧感,帮助其尽快适宜小学生生活。

中年级阶段:小学3-4年级,年龄8-9周岁。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适宜并习惯小学生活。学生已经开始在这个时期显示自己的个性,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在这个时期频繁发生,部分学生开始表现出对行为规范对抗的苗头。这个时期适宜使借鉴古代的教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约束,辅了关心爱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叛逆期”。

高年级阶段:小学5-6年级,年龄10-11周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尾声,学生的部分性格和行为已经形成习惯。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这个时期的班级管理鼓励和处罚并存,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2.从性格上来区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个班级的众多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因人而异,才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根据心理学家的分类,把学生大致分成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个性特点。脾气暴躁,好挑衅,易于冲动;态度直率热情,活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慧 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可塑性差,但兴趣较稳定。这种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均衡性。

在管理胆汁质的学生要以古代教育的理念,适当辅以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对此类学生的控制。鼓励其向勇敢顽强、勇于进取的优良特征发展,防止其向浮夸、自我、任性、粗暴的方向发展。

(2)多血质人格特点。活泼好动,乐观、急躁;不甘寂寞,善于交际,适应性强,智慧敏锐,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体验不深刻,但明显外露;接受新事物容易 ,但印象不很深刻。这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

对多血质的学生的管理,现代教育理念为主线,古代教育理念为辅线,以鼓励、赞赏为主,监督、批评为辅,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引导该类学生向活泼乐情,灵活机智上发展,避免其出现轻浮散漫、变化无常、粗枝大叶的一面。

(3)抑郁质人格热点。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情绪反应持续深刻而不易外露,沉溺于内心体验,郁郁寡欢,在困难时,优柔寡断,在危险时极度恐惧,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到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

在管理抑郁质的学生时,以现代教育理念中“关爱”为主,培养该类学生的自信心、勇气。适当注意培养其耐挫折能力。

(4)粘液质人格特点。安静稳定,交际适度;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谨守信用,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持不懈,注意力稳定,但又难于转移,有惰性而且不够灵活。

粘液质的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最为省心,以现代教育理念多多加以师生交流,培养该类学生果断、表现欲。适当避免其拖沓。

三、结束语

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管理的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人为本。根据差异,区别对待,以现代教育为主,古代教育理念为有效的补充。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四有新人,为学生顺利进入中学时代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浅谈 认识 中学 历史 渗透 德育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什么教育?我认为不单是“政治思想教育”,也不全是“思想教育”,而应是“德育”。不少文章、著作,或是大、小会议,在谈及中学教育时,人们总习惯使用“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这类概念。其实,这很值得讨论。在我看来,一是不准确,未能概括中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在内涵把握上有差异;二是易使教育空、大而不实,甚至带来负面影响。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政治意识,主要是对社会政治关系的见解和态度。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从道德内容看,不仅包括道德意识,还包括道德活动;从道德特点看,既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又具有传统性和群众性;从道德养成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这就清楚地表明思想与道德两者虽有相通之处,都属于意识形态,但毕竟不能互相替代。

“德”,内涵最简单,外延最宽阔。在汉语中包含了政治思想、思想、道德全部内容,因而,渗透“德育”之说在中学教育中最为恰当。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这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也就无法辨别事物,更谈不上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认识和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矗根据这一原理来看,在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问题上,了解其特点,把握其特点应该是首要任务。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是:

1.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藉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3.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4.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与觉悟难以完全平衡一致。历史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复杂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这在蕴含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渗透德育的多样性上是反映最明显的。正因为这样,不要以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只要是健康、向上、进步的,使学生受益即可。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其他教育,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是不够科学、不够全面的;在教育实践中看,也难自圆其说。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等学校 问题探讨

1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而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文中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关于通识教育的界定:“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

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中国学者的表述,迄今尚无一个普遍公认概念。清华大学李曼丽教授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概括: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大学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强调专业知识、功利化色彩浓厚,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会说话的“工具”,成为机器大生产的附庸。学术分科太过细化、知识被严重割裂,专业之间界限分明,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和能力仅限于某一狭窄的领域。专业教育的过度,使学生难以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也难以形成审美、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一生中我们需要更多学习技能和学习不熟悉东西,我们需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作为公民理解并参与世界生活,以获得更完整的视野。于是现代大学有必要开展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对不同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中美的发展

3.1美国21世纪以来的通识教育

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基本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通常称为文理学院。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发展、经济的进步、知识时代的到来,2007年5月15日,哈佛大学最大的学院文理学院公布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初步报告》。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涵盖领域的内容包括:审美的理解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美国,这些新课程将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帮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而不是只集中在各自所主修的专业与学科上。哈佛大学重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为学生的成为能思考,具有独立人格,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念的人。同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向全体教员正式公布了由其“本科教育共通特别小组”的一项报告。报告强调了对更加灵活的与更为跨学科的教育的需要。该报告建议麻省理工学院加强人文科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增加国际交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调整,目前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着重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用全球化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多元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提供普遍的、科学的、专业的综合训练,越来越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均衡发展。

3.2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通识教育

在中国,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可见,中国也存在通识教育的传统。进人21世纪,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的国际化,通识教育也渐渐深入人心,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始通识教育课程的尝试。2001年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实施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按照本科阶段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本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知识。2010年清华大学也开始打破文理分科的限制,文科考生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而理科考生也可以被自己心仪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录取。这与早在清华建校初期,梁启超、陈寅J恪等大师倡导“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理念相吻合。其他的名校如浙大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人大国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等也都进行了通识教育的实验,通识教育在中国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识教育为高等学校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具有广阔视野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能够了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4通识教育的意义

4.1通识教育有利于复合式人才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通识教育其理念正是通过对人文、社会、自然领域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破专业的界限,形成通识教育和学科融合。通识教育造就了更多的人才,乔布斯把学习到的书法艺术融入到了苹果才让苹果的设计如此完美;李彦宏把计算机和信息检索技术交叉成就了百度的传奇。

4.2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启发人文素养。知识经济带来的许多问题是人类需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并且有些问题如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需依赖人类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品质形成。但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丰厚的人文底蕴,如何做人的问题,生命的意义,只靠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不能完成的。通识教育能拓展人文视野,培养有人文精神的人。

4.3通识教育培养更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的劳动者

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新的职业也层出不穷,与上一代人不同的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胜任的,只有这些跨学科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要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具有基本沟通、思考、批判的能力,以及进一步研究学问所需的各种基本能力。适应人才流动,工作变动,为未来的职业预做准备,学习各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应对知识经济带来巨大变化。

5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采取的对策

5.1.转变通识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也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竞争就业的压力让大学生往往会选择一些热门的专业,容易就业的课程来学习,往往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现实社会中,人们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还不够充分,仅仅把学校看作是一种单纯传授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场所,而不是培养健全的个人。所以培养大学生、教师乃至家长的通识教育观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让人有灵魂、有信仰,让人看到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5.2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专业的界限划分明显,不同的科系壁垒冲冲,这给大学生转系、转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高等院校应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除了正式的教学计划中设置的通识课程之外,还应重视讲座、活动、潜在课程等形式,同时也可举办各种讲座与活动来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大学还可以开设更多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学校选课,同时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实行双学位制,增强知识的交叉与互补。

5.3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课的实施,必须改变以往的灌输方式,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广泛采用互动、讨论、撰写论文等方式,注重学生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现在很多国内外的名校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一些高校的公开课在各大网站也都能方便的获得,在加上一些高校搭建的资源共享平台,网上报告厅,实践基地等优势和条件,采取开放、融合、灵活、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通识教育课的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

5.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自己深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本身就不具备通识教育。高校教师自身通识教育的缺乏,使得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将通识教育有效地推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首先要先成为通识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猎涉,既要专精,又要博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通识教育的要求。

以上是我对通识教育的一点认识和想法,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丰富学生的阅历、文化知识,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所起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及高等学校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永远都是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所应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周奔波.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高教论坛,2005,(4).

[2]程洁如.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功能诠释[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3]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第5篇

一、转变观念,追求高效

思想是变革的先导,要改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低效和无效的现象,教师首先要摒弃的是旧的课程和教学的观念,重新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建立适应有效教学的观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本”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历史课程观,要能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它对指导历史有效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人文性价值,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考前背背记记的学科,也不是一门供人们茶余饭后高谈阔论的学科,它侧重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维启迪和人文关怀。高中的历史教学不是仅仅为了学生的高考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新的课程观,摒弃传统的教材观。除此之外,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立足学生,服务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达成不可能由教师个人独自完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其教学必然是盲目、无效的,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首先要确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发展情况,必须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上有所偏重,以实现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出色地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

“有效的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学生自我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建构者。”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个体差异等,确定学生历史学习的原有基础和历史学习的现实需要,为学生找准学习的起点,保障学生有效地学习。

笔者所在的高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学习历史大都为了应付考试,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历史课是“副科”,这样的消极、被动的态度也阻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面对我校的实际学情,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引导学生抛弃固有的旧观念,通过生动鲜活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

为改变学生学习能力弱和学习兴趣不高的教学困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实际困难和想法,我课前大多都会设计一些学案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把握好每课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学习,了解课程学习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去思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写历史收获笔记,通过批阅学生的收获笔记,及时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洞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三、依托教材,深挖教材

课程资源是保证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要素,不仅包括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还包括创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俗的说既包括教材、参考书,也包括教学场所、教师和学生。其中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历史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整合历史教材,有效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信息。首先要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基本结构。历史新教材是按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体系编写的,打破了过去按年、月、日编写教材的习惯,教师要能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其次,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历史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和正文材料,这些都属于显性知识;除此之外,每课课前的导言,课文中的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课后的学习延伸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利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注意整合好教材内容。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了传统的年展顺序,而以专题的形式编排,教师应能灵活地处理和整合教材。

四、选择方法,合理运用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也开始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见方式,但笔者认为教学方式的选择不能盲目跟风,要有选择的一定依据和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关键要实现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树立整体的观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选择。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一种模式或套路,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

第6篇

    异常的工作原理,在有问题的地方产生异常,马上停止当前的工作,转向异常处理代码,如果找不到异常处理代码,就会见异常向一层汇报,上一层接到异常会做同样的事,转向异常处理代码,或者再将异常向上汇报,这样逐层间错误传递出去,直到有一层处理了异常或是一直报告给程序的使用者——用户。这个层就是调用栈,当用户A运行程序B,B从函数C开始执行,调用函数D,再调用函数E,再调用函数F,这时F出现了异常,那么这个异常的调用栈就是A(栈底)—〉B—〉C—〉D—〉E—〉F(栈顶),这个异常就会沿着这个栈从栈顶开始向栈底的方向报告,如果在函数C中有对这个异常的处理代码,那么这个异常的报告链就是F—〉E—〉D—〉C。可以看出,如果在完整的调用栈中没有处理这个异常的代码,用户A就成了异常报告的终点,向windows界面系统,会弹出一个恼人的消息对话框哈。

    那么用户A向谁报告呢,哈哈,这个已经不属于程序的范围了,感觉用会对程序而言好像上帝一样,诉说痛苦已经让上帝都听到了,就心满意足了哈哈,看来程序真虔诚哈哈。对于异常这个特性,也可以比喻成下属向上级报告问题,如果下属知情不报,问题就严重了,你要是领导知道下属是这样的八成就踢了他,相反如果你有一个报告机制健全的下属队伍,哈哈你就威风了。日本企业文蛤中有个宗旨——联络,商谈,报告,其实就是想让员工都具有向上级汇报的习惯。现在再看看程序,哈哈,你不用给她们灌输什么企业文化,不用她们讲述什么报告的重要性,她们本身就是忠实报告的,如果把程序员比作企业老总,那么程序就是训练一队有素的员工。

    怎样处理异常。在这里有个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去处理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异常”,

    也就是只处理你知道如何处理的异常,对那些你不知道的异常必须广开言路,并积极地向上级汇报。什么叫知道如何处理呢?先说一下处理异常有哪些方式,大体有,弹出提示消息框(这个消息框不同于那个恼人的异常报告消息框,她是捕获异常后,根据处理的具体环境程序员主动编写的友好的提示消息框),记录错误日志,吞掉,做善后工作等等,那么出现异常时就要站在出现异常的模块的立场上考虑一下我应该选择哪种处理方式呢?如果不能做出选择就选择不处理,即向上级报告。

    举个例子,函数Fun1是创建并返回一个活动的数据连接对象的方法,他接受一个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如果调用者(上级)给他一个错误的连接字符串,这时Fun1创建不了连接对象,产生了一个创建不了连接对象的异常,那么这时他应该怎样处理这个异常呢?弹出友好的消息框?说什么友好,Fun1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接收到了错误的连接字符串,弹一个“连接字符串有误”,用户肯定都有杀你的心,这个提示和用户的业务逻辑有嘛关系!记录错误日志,这个还行,但是记录下来的文字无非就是“连接字符串有误,连接字符串是:SQL……”,好点的话,从连接字符串中看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还得根据代码上下文去找问题原因。这个方式不是不行是不好。吞掉,哈哈开什么玩笑,你既创建不了连接,又不吱一声,想让调用者疯了呀,这个肯定不行。做善后工作,行,确实应该清理一下现场,免得浪费资源,但是还是没吱一声,所以这个方式做的不彻底。没招了,哈,其实上面的分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帮助我们祛除了错误的选择,这条路就是向上汇报,或是不加任何出来代码,或是记录日志,做些善后,再重新将异常抛出。

    那么什么时候就知道怎样处理异常了,这就得看实际的情况和用户的要求了,这句话等于没说,就像其他的标题醒目但给出的结论却模棱两可文章一样,哈哈,这里可以给几个建议,

    1,一般地,底层模块或是方法中不要处理异常,

    2,编写公共模块、DLL等是,不能采用弹出对话框等依赖于平台,框架的方式处理异常,

    3,编写公共模块、DLL等时,必须在使用文档中注明每个方法属性可能抛出的异常。

    4,永远不要写   try 这样的语句。

第7篇

【关键词】校中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一、前言

目前在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或不符合企业岗位工作要求,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校企合作“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中厂”校企合作的含义是由学校提供场地,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校企双方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建立集生产、教学功能于一体的合作形式。“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学校而言,学校能有效引导课程改革与建设,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使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的形式,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借助学校教育把职业岗位需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较早地培养了人才的企业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技能型人才的坚实保障。

2.“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近年来,我校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校中厂”,已完成两届预备技师班“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情况良好且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较好地实现了“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在“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施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产品来带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任务,满足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特点――学生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工作。在这种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后融入到实际生产中,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完成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生产环节来实现一个学习任务,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适应企业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例如在我校数控预备技师班教学中,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授课模式,根据数控专业预备技师能力特点,根据企业需要将课程构建成数控机床维修、数控加工成本核算、高新数控设备加工、复杂模具零件3D建模四个学习领域课程。例如在数控加工成本核算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在“校中厂”企业工作学习,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真实产品的设计、核算和加工过程,实现了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合在一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个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小组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学习形式开展。在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学习和企业产品的开发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开放思维,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此同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成果的过程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真实的企业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将企业引入学校,校企双方共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相融的文化环境,构建校企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双环境”。学生在“校中厂”中工作学习,在获得技能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极大地锻炼了适应工厂实际生产要求的能力。在教学的同时将企业文化渗透其中,让学生真实感受校园、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培养了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能在就业后迅速融入到企业中去,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

四、“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

1.企业在合作中实现了效益 在“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并贮备了扎实的技术骨干,有效地培养了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此外企业将工厂建在学校内,减少了生产场地建设成本,节约了设备的投入成本、管理成本,有扎实熟练技能的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生产中,保证了生产效益。

2.学校在合作中实现了效益 (1)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充分满足了不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收,达到了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的目的。(2)增强了师资力量。学校聘用“校中厂”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职业培训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参与“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生产教学实践锻炼使专业素质得到提高。(3)学生方面受益。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学习模式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促成了职业素养的养成,提升了社会的适应能力。另外学生在“订单”式培养中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了企业的要求,能在就业后迅速融入到企业中去。

五、“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制度有待完善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间要建立互利互赢的合作关系,政府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支持产教结合、推动“校中厂”培养模式发展的制度体系,并采取多种政策来引导和激励企业真实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确保“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2.校企双赢机制的建立 对学校和企业而言,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关键是校企双赢机制的建立。这就需要双方在合作中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寻找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3.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与较大型企业的实际生产是有差距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开发“厂中校”等其它合作形式,将课堂搬进企业实现校厂合一,校企合一,达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六、结束语

“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今后要进一步探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逐步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机制,确保“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彬杉.“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第8篇

    一、业绩考核的定义对于考核的定义,现实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笔者则认为其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或工具,进行有效财务控制的一种手段。财务管理(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应包括建立考核机构、制定统一考核办法、确定考核程序、审核考核数据、依照制度进行考核和执行考核结果(奖、罚)。

    正确认识考核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正确、适当地使用这个奇妙的管理杠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现在在一些企业里,考核存在被滥用的现象,每个部门都要制定一套自己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仿佛成了万能的钥匙和法宝,若哪个部门没有自己的考核,仿佛自己的管理就是跟不上似的。这与西方管理有效的企业中简明、清晰、易懂的业绩考核相背。事实上,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一种控制手段,要想发挥其作用,必须科学、系统、适当地使用才行。这是工具或手段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不然,就会使其功效产生"边际效应递减"问题和滋生本来就难以避免的部门"本位主义"、"小集体主义".二、业绩考核的作用考核在企业管理中能日益抛头露面、风光大现,肯定自有一番道理。我们认为业绩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作用。通过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无量纲化处理,使考核系统函盖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思想和近期经营管理的重心及其努力方向,并充分反映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意图,引导整个企业的各个分部为实现管理者管理意图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而努力。

    2、激励作用。考核办法中必须有奖罚规定,并务必严格执行,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劳、避免劳酬不一、"非法领功"等现象的出现。考核的激励作用,主要在于它既可调节员工的物质需求,又可用于调节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实际贡献,使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负责人及所属成员了解其工作成就、得到其应受的奖励,激励其工作士气。

    3、护航作用。考核可以用于不断地调整目标与实践的差异。任何远期战略与近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期的困难或矛盾,但通过过程监测、考核分析、考核反馈等可以发现和解决这些困难或矛盾,确保经营管理的健康运行。

    4、控制作用。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通过考核,对于偏离目标者进行惩罚,可以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

    

三、业绩考核的要求业绩考核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以上几点作用。

    1、考核制度必须是系统、一体的,并且简明、清晰、易懂。制定考核办法、实施业绩考核不是搞论文写作或科研,作品、成果越多越好,复杂程度越高越有价值等。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激励、护航、控制作用,使考核有较大的价值,首先必须使考核制度简明、清晰、易懂,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不作为成本或违规成本。若考核制度复杂的常人无法理解、多的眼花缭乱,被考核者就会"不在乎"或"无法在乎",这与考核的初衷相背。

    2、业绩考核必须结合预算计划进行设计,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预算计划是根据各分支机构、部门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同业环境、经济形势等进行制定的科学、合理目标,各单位、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均应围绕着它来进行。这样,考核必须结合其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以历史和以同业为基础设计的业绩考核则均无法克服不完全性(片面性)、不公平性、单一性、横向没有比较基础等。

    3、业绩考核必须由设立的统一考核机构负责实施。我们知道业绩考核的一项作用或目的就是激励,它必然牵扯到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的分配。一家企业的各个部门一窝蜂地进行制定考核办法、实施所谓的考核,利益的"分羹"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使考核处于相对超然状态,才能实现考核的目的和作用。建立独立考核机构,负责实施公平、有序、精确考核是解决的问题的出处所在。

第9篇

【关键词】 谈话 作用 知情意行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基本的细胞,行使这一级管理职责的班主任则肩负着重要责任。班主任工作包括从学习到生活,从生理成长到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比较繁杂,甚至被认为是“无底洞”。而且每一届学生及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诸多因素也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这也就对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谈话艺术或者称为沟通能力。无论是布置班级工作还是一对一的学生辅导,交谈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常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许、不可以”做什么,“否则就……”谈话成为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班主任是发令官,或者滔滔不绝训斥或者喋喋不休地重复同一个问题;学生是听命者,或者低头接受命令,或者面无表情,神思游荡,表面上没有冲突,实则内心逆反心理很强,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互动。而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背景的新课改则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到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种理念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谈话”必然是一种区别于命令的交流,而是回归“谈话”原有之义:互相倾听,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双向交流,而非单向灌输。新型谈话中的师生双方平等,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引导的新型谈话对班主任工作具有诸多意义,笔者将之概括为“知情意行”的统一。

知: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当代学生的一个特点是自我意识较强,自尊心强,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班级的“舵主”,班主任需要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信息及整个班级的各方面状态。当班主任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学生话语时,传递出真诚的信号时,学生自然会敞开心扉,自主地谈论内心的观点,未来的设想、成长的各种烦恼、对班级的设想等都愿意与老师分享,班主任就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也就能够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由此班主任既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鼓励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给学生以自信。也可发现学生身上的各种微妙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引导措施,把问题或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倘若班主任以“唯师独尊”的方式或态度与学生谈话,或者造成学生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班主任就无法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或者可能造成矛盾扩大化或问题越积越深,不利于班级的和谐氛围。

情:沟通师生情感,增进师生情谊

每种情谊都是在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的,缺乏交往或者只有冷冰冰的关系,不可能培养双方的情意,师生关系也是如此。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班主任主动、真诚、平等地跟学生交流。通过一次次的沟通、对话,也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延续到课堂外,毕业离校后。很多老师会这样的感慨:毕业后跟老师走得近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平时跟老师有话谈的学生。老师的这种感受也说明了谈话在增进师生情谊方面的作用。我在当班主任时曾遇到过一个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就是待人较冷淡,包括老师在内,遇到老师时常常面无表情甚至假装没看到。发现这种情况后,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她,尽管她没任何反应,但我特意走到她身边打招呼,问她要去哪里,然后以同路为由一边走一边闲聊,基本是我主动,尽力调动对方积极性,促使她对谈话有所反应,这就迈出了一步。后来我有意交代她做一些事,比如让她送信或其他物品到科任老师办公室,做完事后再反馈给我,然后借这些机会跟她谈话、感谢她、表扬她。在这样一次次的说话中,她也逐渐主动提起话题,有什么烦恼也会向我倾诉。

意: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上文提到当代学生有自我意识强的特点,伴随这个特点之外,还表现出抗挫能力弱、意志力不够强的特点。这方面就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地关心学生,在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情绪低落时,通过真诚的谈话,持续地鼓舞、激励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或者引入案例,激励学生,或者针对问题做深入探讨。不论何种,新型谈话都强调要抛弃以往的训斥和命令,以平等的态度沟通互动,互相尊重。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种“情”的动容下,通过谈话,学生一方面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能,分享到老师对困难、挫折的观点及对学生能力的分析,达到跳出自身视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行: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

新型谈话透露出的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当这种谈话在班级中不断展开时,和谐的气氛也会在空气中荡漾开来。班主任通过谈话,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启发、鼓励学生,学生能够在内心将班主任定义为“良师益友”,而非时刻监督他的“电子警察”,也就会认真思考班主任的话,使学生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如此之下的班级充满了人文的关怀,班主任散发出人格的魅力。拥有这种氛围的班级会让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倍感珍惜从而在行为上有自觉意识、自律、自强。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新型谈话摆脱了训导者的角色,而是深切关心地倾听学生的话语,平等地分享师生的看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进行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将班级建成师生共同追求发展、获得愉悦、满足和激励的精神家园。当学生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当心灵与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照亮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同样获得了成就感、体验到了工作的乐趣,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英.如何说得学生笑[J].教育文汇,2002,(12)

2赵明清.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J].新课程中学,2008.02.08

3彭兴奎.优秀班主任的九个好习惯[J].教育信息报,2007.12.26

4甄福银.以人为本自我管理――浅谈班级管理工作[J].希望月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