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4 14:4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纲要》为技工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人社部于2009年颁布了新的《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增强技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使技工学校充分认识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现状
技工学校能否科学定位、积极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专业设置错位,课程体系无特色。专业设置求大而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大局观,未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很多课程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传统经验和模糊认识开设课程,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许多技工学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而是仅仅从有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很容易失去严格而理性的控制。
3.诸城经济发展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现状
诸城市自1992年施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诸城模式”的内涵,围绕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县域经济实力,立足当地的产业基础,诸城市进一步拉长工业产业链条,修订完善了汽车及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家具木器、建筑建材五大潜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目标。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仍然问题不少,如个别专业脱离经济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覆盖面不广,专业设置灵活度不高,课程构建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等。作为为诸城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根据我市“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名专业,开发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研究过程
1.调研分析
学校采用分类判断抽样的方法,以专业系为单位组织专门小组调查,从全市规模以上工商企业中选取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诸城市行业企业专业需求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一定差异。专业设置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进步及职业变化的影响,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为了适应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处于更新变化频繁阶段,诸城经济情况也是如此,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部分专业逐步失去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而需要淘汰,如棉纺织专业等。此类专业大约占学校目前设置专业的10%,随着招生的逐渐萎缩,需要逐渐淘汰。
二是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发展迅猛。调研显示,受信息化产业的促进,附属于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发展迅速,如楼宇智能管理,数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另外,还有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教育等专业。
三是一些交叉型、复合型专业增长趋势明显。劳动力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出现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及二三产业间频繁转移的现象。如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有汽车生产与制造的传统的职业岗位,还派生出于此相关的大量新职业、新岗位,如汽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个性化服务等。
(2)诸城市行业企业课程需求和学校课程构成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一是部分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二是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重复。三是个别课程由于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系统性的要求,往往只顾企业暂时所需,随意增减教学课程,导致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四是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如有些技术在企业已经淘汰,而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导致不能与时俱进。
统计调查和分析为学校专业设置的灵活调整和课程开发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2.调整专业设置和开发课程
技工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不是单纯的专业问题和课程问题,它和学生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学生评价等内容紧密联系,并环环相扣,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基于以上思想,学校课程体系做了如下主要调整:
第一,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文化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方向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四部分组成。
第二,模块学时比例主要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实际,适当减少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加大理论实习一体化课程学时比例。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丹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6个重大推进项目,目前已开工实施了47个。截止三季度末,全市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五位,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增速分别排在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10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62.2亿元,比年初增加7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1.2亿元,增速为33.39%,列全省地级市前茅。这是丹东地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应该说,丹东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丹东金融业功不可没。但站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丹东金融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从全市金融整体看,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健全,金融规模较小,金融创新比较滞后,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与丹东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撑体系。
一、构建金融机构支撑体系
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程度是衡量区域金融实力的重要标志。应该说,我们丹东的金融机构是比较多样化的,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支撑体系的侧重点应该是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优化资本结构和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的竞争力,努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区域特色金融机构体系。一是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驻丹分支机构的作用。支持在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推进新体制、新机制的有效运行,增强服务手段和功能,促进银企合作,引导其改善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在系统内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信贷优惠政策,进而加大对我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支持丹东经济稳健增长。二是做优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我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进程,优化股本结构,发挥机制优势,立足本地经济,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根据我市经济园区发展的进展和规模,适时建立相应的园区银行,以更好地服务园区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金融市场支撑体系
丹东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外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强。因此,丹东金融业必须加快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步伐,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支撑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货币市场方面,要积极鼓励辖内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市场拆借资金,调剂资金余缺。要充分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发展规划的大好契机,鼓励多种类型法人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参与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加强区内外资金调剂,吸纳更多资金支持丹东的经济发展。
股票市场方面,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新路,我国创业板已经开闸上市,但我市还没有一家创新型企业上市,而且在第二批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只有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一家。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宣传、培训、服务和引导力度,推动一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一批向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进入保荐辅导程序,推动一批企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增加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三、构建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金融服务是全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丹东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我市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基础职能。要在人民银行已建立的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的基础上,加紧建立和完善区域支付结算体系,扩大非现金支付工具覆盖领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和征信咨询工作,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货币发行和现金管理,不断提高人民币流通效率。充分运用已建立的丹东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为政府部门、纳税人办理缴税、非税收入、集中支付业务和其他支拨业务。积极推进丹东对朝人民币跨境结算改革试点工作,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主体潜能,找准金融服务新方向。商业银行应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积极突破,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服务方式、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和信贷政策,不断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化金融服务需求,拓展银行业务发展空间。三是政府金融服务应及时跟进。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市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远景规划,及时研究制定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整合、优化配置区域金融优势,协调金融投资导向,为银企双方合作交流提供政策,推进重点和优质项目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构建金融信息支撑体系
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联系,为金融支撑丹东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信息平台。一方面,丹东市政府要抓紧筹建丹东市沿海经济带发展信息交流中心,建立政银企三方共享的电子信息平台,推动政府部门、银行、企业在信息平台上产业政策、产业规划、金融产品和信贷意向等信息,以此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市企业项目推介制度。建议每年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2-3次项目推介会,对丹东经济带四个建设区,即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大东港工业园区、前阳经济园区、大孤山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情况,区域内在建、新建、已核准和已备案的拟建项目情况进行认真筛选,让银行及时了解项目背景,提前介入项目运作,更方便地进行项目筛选,最终落实支持项目。
五、构建金融创新支撑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增强金融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服务,以创新增投入。
制度创新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开发性金融资金与商业性金融资金甚至民间资金协调配合的信贷模式,搭建高效的融资平台。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加快闲散资金向产业资本的转化。
产品创新方面,应积极引入和发展项目融资、BT、BOT与银团贷款等支持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对园区工业集中的企业,可采取企业联保贷款,对优质的企业也可采取订单、原材料、库存商品、应收账款、专利等抵押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企业的贷款需求。加快金融租赁与信托投资、上市辅导等金融公司的发展,创新诸如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等金融产品,同时要加快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服务创新方面,要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根据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特点,设计多样化的融资组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要积极为客户提供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项目融资、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指导和帮助涉外企业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灵活选择结算币种和工具,有效规避国际金融市场风险。
地方政府应尽快组建由政府牵头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在时机成熟时,可探索发行由地方财政担保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扩大融资外延。
六、构建金融生态支撑体系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状况,不仅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区域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信用是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丹东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市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高投放、高增长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政府部门应抓住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加紧出台丹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议以人民银行信贷征信为核心,加快信用标准化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面,不断提高信用信息的质量;积极培育信用评级市场,并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切实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为丹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七、构建金融稳定支撑体系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市县两级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共同协调建立起长效的金融稳定机制,加强监管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完善风险预警方式方法,共同维护区域金融安全和正常经济秩序。应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完善金融应急预案,增强演练的真实性、有效性,提高快速反应及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要增强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提高对区域主要金融风险点的监管水平;建立健全反洗钱联动等相关金融制度,严厉打击各类金融犯罪。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绿地;信息提取
中图分类号 TP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151-01
近十几年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地球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新纪元的来临,它扩大了遥感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地理数据的更新速度,尤其是1 m空间分辨率的IKONOS卫星影像及0.61 m的QuickBird卫星影像降低密级可供商用,为遥感应用与推广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城市绿化水平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平衡状况的主要标准。因此,收集城市的绿化信息非常重要。随着高分辨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手段将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地表景观信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已成为城市绿地信息快速提取的主要数据源。如何充分应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性分析
1.1 高空间分辨率
米级亚米级分辨率带来了清晰的图像,目标物的形状依稀可见,影像中的地物尺寸、形状、结构和邻域关系得到更好的反映,人们感兴趣的大多数地物特征可以直接探测。高空间分辨率同时使得地物类型更加多样,纹理类型和纹理区域明显增多,纹理特征更具变异性,同一地物内部组成要素丰富的细节信息得到表征,使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不稳定。同时,高空间分辨率也使得影像具有多尺度的特点,不同的尺度反映不同的信息内容和详细程度。
1.2 高时间分辨率
重复轨道周期缩短至1~3 d,并根据需要卫星能在穿轨方向上以一定的角度左右侧视,获取相邻轨道下星下点影像,从而使同地区成像时间间隔显著缩短,使其动态检测地表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成为可能。
1.3 光谱波段数减少
受信噪比和传输瓶颈限制,高分辨率商业卫星一般只包括1个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和4个低分辨率多光谱波段,光谱测量仅限在蓝、绿、红和近红外范围。
1.4 单幅影像数据量显著增加
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包含了精确的地理信息和高精度的地形信息,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所包含的数据量是相当于相同面积中低分辨率数据的10倍以上。
2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很多的大中城市也逐渐开始检测城市绿地信息遥感动态。2003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在国家级园林绿化城市的申报过程中,建成区绿地现状的调查采用了真彩色航空遥感影像技术,提出了航空影像绿地专题提取的一般步骤以及具体的提取方法。2004年,大庆市在快速提取绿地信息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为多尺度分割,该技术侧重于影像的高分辨率以及城市中重要的景观绿地。
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车生泉等[1]用TM数据和SPOT数据对上海市环线内城市绿地景观进行了分类研究。郭成轩等[2]也对广州市的绿地状况进行了研究,从宏观到微观2个方面实现了城市绿地的信息提取和精度分析。陈颖彪等[3]对绿地信息的提取采用了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技术,并以深圳市为例,对城市绿地特征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李宝华等[4]在对开封市的绿地信息的提取中结合遥感和GIS技术。邓 光等[5]在对南京市的城市绿地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中,采用了亮度指数和垂直植被指数进行ETM+遥感影像城市绿地信息动态分析。陈永富等[6]采用的信息提取技术的特点为面向对象,利用该技术对退耕还林的遥感特征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蒲 智等[7]在提取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绿地信息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为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徐涵秋[8]对厦门市的植被变化进行了遥感动态分析,采用的技术为遥感影像融合算法。严海英[9]采用基于对象的分类技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并结合乌鲁木齐市的QuickBird影像,进行了城市绿地信息的提取。杨宝龙等[10]以石家庄市为例,重点讨论了基于Quick Bird影像的城市绿地信息分级分类提取方法。吴 见等[11]采用光谱阈值和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的算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一级、两级分割,并选取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组成的特征空间对树冠信息进行了提取。
2.2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Singh[12]早在1989年就将城市遥感的主要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类,分别为多时相复合法、植被指数法、影像差值/比值法、分类后对比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变换向量分析等。
3 结语
城市可持续发展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绿地。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及其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应用,可对城市绿地资源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利于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宏观调控与科学决策,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12]。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与多尺度分割技术不仅有效地对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中快速提取信息
(下转第153页)
(上接第151页)
等难题进行了解决,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高端专题信息的快速提取。对现有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总结,对于完善现有的技术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更多先进的绿地信息提取手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必也将推动我国遥感技术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车生泉,宋永昌.城市绿地景观卫星遥感信息解译——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10-12.
[2] 郭成轩,耿坚伟.基于TM影像的城市生态绿地格局分析与评价[J].国土资源遥感,2003,57(3):33-36.
[3] 陈颖彪,吴志峰,程炯,等.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环境,2004,13(3):362-364.
[4] 李宝华,孟华.基于TM影像的开封市绿地信息提取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5,27(6):94-98.
[5] 邓光,田庆久,李明诗.基于ETM+遥感影像的南京市城市绿地的动态监测[J].应用技术,2005(5):22-24.
[6] 陈永富,黄建文,鞠洪波.面向对象的退耕还林造林效果遥感特征提取技术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4(2):57-61.
[7] 蒲智,刘萍,杨辽,等.面向对象技术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40-44.
[8] 徐涵秋.环厦门海域水色变化的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209-1218.
[9] 严海英.基于对象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8,6(2):9-11.
[10] 杨宝龙,夏斌,冯里涛,等.QuickBird影像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石家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20-1222.
论文摘要本课题根据贵州省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论述适合贵州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合理共享,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者有机地结合并共同发展,提高高校与社区居民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共筑一座互动、互利、联动共享的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构建一个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
一、前言
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个重要部分过去是分割开来,互不联系,各寻发展。这种状况不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是有悖于我国体育政策法规所要求的。而高校体育的设施齐全、人才众多、方法先进,所以要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不仅要管好校内师生的健身活动,而且对校外周边的社区体育负有责任和义务。
贵州省内的高校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国家的资金扶持,体育资源相对富裕,如何使相对富裕的人才、物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程度的作用,如何实现“大学服务于社会、社会回馈于大学”的功能转变,如何更好的发挥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省城市社区居民和高校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来一些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资料50多篇,及其它相关书籍和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贵州省内该领域的10名专家、9个市(州、地)的10个城市社区、10所高校发放问卷。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764份,回收率为:95.5%,有效问卷758份。
3.数理统计法
熟练应用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15.0、excel,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应坚持的原则
1.和谐发展原则
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和谐发展原则可以为群众体育和健身活动提供建设场所和必要器材,为部分体育专项爱好者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为区内群众性的体育专项运动提供便利。
2.资源共享原则
目前我省开展社区体育有几大难处: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缺少设施、缺少资金投入。可见社区体育在有形资源上严重匮乏,同时我国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和良好的体育设施等有形资源却在学校。但社区在体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无形资源方面却比学校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3.互利互补原则
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都是为大众健身服务的,在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高校体育的大部分设备应向社区内体育运动爱好者有控制的开放,以利于社区内居民健身;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在技术上给予社区体育活动以支持和帮助。
(二)贵州省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
1.贵州省高校体育调查现状
(1)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调查现状
在对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占据很大比例。在学校没有形成很好的活动氛围,没有朋友陪同,一个人不愿意去占到26.6%,也反映出学生喜欢的运动方式。
贵州省目前在校大学生在空闲时间选择网上冲浪和看书写作业的占到了69.4%,而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只有14.8%,并且有10.8%的同学选择了其它,可见大学生迷恋网络,沉溺于电脑游戏、视频聊天等现象还大量存在。
(2)贵州省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调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除去正常的体育课教学活动外,大学生每周从事体育活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2-3次,这说明贵州省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其中有一部分可能达到或接近了体育人口标准(中国体育人口判定的标准为:(l)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2.贵州省城市社区体育调查现状
(1)贵州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锻炼目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知,在限选一项的情况下,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依次为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散心解闷、休闲娱乐、增加人际交往、与同伴交流、缓解压力和减肥治疗疾病。大部分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这说明体育运动既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娱乐消遗的主要方式,并且得到了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
(2)贵州省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环境满意度
贵州省中心城市经济及生活水平与地区、县形成差距较大,所以城市的聚集功能普遍较强,而辐射、扩大能力较弱,体育资源优势向周边地区扩大不够,导致很多居民对健身环境的不满意。这反映出目前我省社区健身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的需求,迫切需要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加大人力、物力的补充。
(3)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不参加健身锻炼的因素排在前5位依次是:工作太忙、没有指导组织者、没有时间、没有体育场地、费用高等。形成以上因素的根源,首先是现代社会充满竞争,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下班后往往感到身体疲劳,把主要的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因而不想参加锻炼;二是体育场所有限,公共活动场地、器材偏少,大多数都集中在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三是由于人事编制和街道社区主要工作性质所决定,大部分社区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员和管理者,社区内缺乏体育锻炼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使得一些居民不知道如何锻炼,使体育锻炼进行的比较盲目和随意;四是体育场馆健身活动需要相当的费用,普通工薪阶层和下岗、离退休人员难以承受。
(4)贵州省城市社区居民对社会要求
目前我省社区居民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场地设施和人才指导的缺乏,同样也是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体育场地各项面积中显示我省体育场地占地面积为2216.21万平方米;体育场地建筑面积为46.81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为1580.46万平方米;按占地面积:人均体育场占地面积0.57平方米;按场地面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41平方米。
(5)贵州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人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能力也有很大幅度的增强。数据显示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为:每月50元以下的占69.6%,每月50-100元的占21.8%,每月100-150元的占6.7%,每月150元以上的占3.1%。我省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占的比例较少,所以体育消费水平低于我国目前的体育消费水平。
3.拓展工作思路,扩大资源共享
(1)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我省现有各种高校20多所,每年约有3万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而大学更是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且门类齐全。其人才不论在数量上、专业种类以及理论知识、实践示范等综合素质上都是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充足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各类群众的健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社区体育活动积极分子及热心体育工作志愿者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家长,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2)我省高校体育科研、信息资源优势
高校中体育教研室(部、系)作为高校实施体育教学和指导体育锻炼的主要部门,拥有一定数量且具有体育科研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员,加之高校特有的良好科研条件和设备,对体育锻炼方法及其锻炼效果可以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因此应充分发挥、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和先进设备的优势,为社区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3)高校体育经费资源优势
社区体育发展应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经费资源优势,以此作为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之一,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同时条件较好的社区,体育经费资源优势也比较丰富,如金阳新区碧海社区,在开展体育活动方面向社区居民投入了大量经费,高校也可以和他们共建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四、贵州省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打破高校与社区的界限
不管是教育者、管理者还是普通的社区居民都应该从社会发展出发,更新观念,对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重新定位,来提高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认识,打破高校与社区的界限,实行开门办学的新思路,以高校体育为突破口,实现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
(二)充分发挥体育场馆优势形成资源共享
如果将社区中心和高校体育馆联合,将彼此的资金投入有效地相融合在一起,将场馆、设施的规格、档次提高。这样既可满足高校的常规体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竞赛等,又可解决社区对运动场及设施的需要;既可以克服典型的资金“人治”和短缺现象,场地设施又能得到专门机构的管理和保养。
(三)专门配备组织机构及专职人员
由于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的不同,各司其职,为了能让两者更好地联结,可以考虑组建成立专门“高校与社区互动办公室”的组织机构,可以把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负责相应的组织工作,高校和社区各设一个分办公室,来负责高校与社区互动的具体事宜,高校负责人由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领导担任;社区的负责人由街道办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五、结束语
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应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内容的结合,即社区体育要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表现为社区体育要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来,体现其教育性的特点;高校体育也要与社会相联系,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的监督,体现其社会性的特点。在现时代,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对社区和高校在体育教育事业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凯珍.21世纪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一面向21世纪的思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
[2]贵州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综合情况分析[m].贵州省体育局.2004.11.
关键词:社区康复;体育康复;城乡统筹
前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缩小城乡的区别,最后都变化为社区。而中国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后恢复或者残疾人的体育康复没有具体的实施,大多数人都是出院后自己康复,其实这是社区康复CBR(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就是要讨论现阶段如何将社区康复与我们常见的体育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提供一定。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以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垫江县、奉节县、梁平县、彭水县的公共体育场所以及该地区从事体育锻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资料法。搜集了国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查阅了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下发文件,重庆市体育局长会议、重庆市体育发展大会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群众体育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各区、县体委的相关资料。(2)问卷调查法。本文就体育康复在社区中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同调查了社区28个,发放患者问卷1 630份,回收1 58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1 546份,有效率95%。(3)访谈法。走访了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垫江县、梁平县体委领导及其体育公共场所锻炼群众共49人。(4)数理统计法。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二、社区体育康复的现状
1.国家政策的现状。2000年,民政部、卫生部等14个国家部委文件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70%得到康复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重庆市社区体育康复现状。(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区康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能把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总体规划之中,是社区康复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够。人们对社区康复的理解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开展工作;残疾人本人及其家人对康复的认识与参与性也差,使得社区康复的推广受到影响。(2)专业人才匮乏:重庆市康复机构、专业康复人员都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又普遍缺乏康复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知识系统培训,所以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难得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经费短缺:当前政府的资金投向主要是经济建设,对社区康复的投入还远远不足,有些地区在搞试点时,由国家拨给经费,试点结束,经费用完后,社区康复也随之陷入窘境;有些社区因经费困难,社区康复工作根本就难以起步。(4)康复设备资源不均:社区康复的设备主要是社区申请举办康复站,残联配备一定的设备,设备的多少、好坏,全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重视程度来定,有需求的地方可能没钱配备,配备好的地方可能缺少技术支撑,往往造成设备的资源不均,甚至是空置浪费。 转贴于
三、发展对策
1.体育康复工作人员的培训。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的康复训练与社区康复服务“九五”实施方案中服务指导网络的精神。要发挥技术资源的中心作用,由有能力承担康复体育教学部门、人员担当培训工作。编写教材,配合音像材料对各省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由各省级的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对省内县级人员培训,直至各社区的康复站人员。体育康复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知识,即康复医学知识和体育训练的知识。所以可以由负责康复训练的人员参加,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由负责体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学习康复方面的知识和康复体育的特点。国外有以康复和体育两方面的人员一起开展康复体育的形式。应该像重庆市全科医疗中心一样,定其举办康复培训班,针对各社区体育教师,聘请专业的康复学者进行培训。 以社区内体育教师为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社区内体育教师是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重要环节,因为现在毕业的体育教师就具有一定的体育康复知识,在校时系统学习过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传统康复体育训练手段等,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土作。还可以依托学校,利用学校的运动设施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用再建立体育康复站,可以缓解我社区康复经费紧张的问题。社区内体育教师对社区残疾人及需要体育康复的患者情况熟悉。社区内体育教师担任基层社区体育康复员最有利的两个条件,一是社区内体育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地点都在社区的学校内,熟悉和了解病患与残疾人的体育康复需求。符合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需要,利用学校运动设施为其提供就近,就地的体育康复服务的要求;二是大部分年轻体育教师有正规高校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体育康复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社区内的作用,还可以适当收费,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从康复服务与运动保健中寻找出一个结合点和两个提供的工作方法,即利用我市社区服务功能网络建设的时机,将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工作介入到社区内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去,为社区内体育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康复技术专业培训。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康复专业的可行性。体育康复是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各种体育锻炼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它通过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来治疗疾病和创伤,预防并发症,加速功能和劳动力的恢复。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专业是国家教委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于20世纪80年代末增设的新专业,是培养较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卫生保健和康复医学的专业。体育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吃香”起来的热门专业,而且还是一门可以独立“经营运作”的专业。重庆地区的体育院校开设这门专业可以为重庆市的体育人才多元化培育及体育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
[1]徐杏玲.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广矿医学,2007,(4).
黄耀明.社区康复模式及本土化发展策略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0-24.
熊小兵.以乡村医生为康复技术骨干开展农村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2).
关键词:区域系统 城乡作用量模型 城市 乡村 河南省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主要是16世纪以托马斯・摩尔(Thomas More)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先提出了城乡结合发展的思想;后来,鲍泰罗(Botero)、亚当・斯密(AdamSmith)、杜能(Johann Heinrich yon Thunen)等人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完善(袁岳驷,2009)。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lewis Mumford)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思想,把城乡结合发展的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关于城乡结合机理,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产业要素流动,二是城乡空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型(刘成玉等,2010)。“以城促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是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战略。同时也表明研究城乡关联发展可以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视角展开。城乡区域系统(张竟竟,2010;杨山等,2010;段晶晶等,2010)已逐步为学界所认可,那么作为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当前研究中多从区域视角选取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杨山等(2010)则采用了能量对比进行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而这一研究思路恰恰与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等,1997)中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相吻合。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指出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物质流、人口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式进行的,主要的载体有:一是交通;二是信息平台。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城”包括了城镇,“乡”则是乡镇以下居民点,但由于当前统计中最小单元到县级,而且具体到中部农区而言,当前县域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因而,县域的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整个“乡”层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以市区作为区域城市发展水平、以其下辖各县作为区域乡村发展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城乡作用量模型构建
城乡系统属于复杂系统(刘展宏等,2008)。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城乡系统,城乡交通、信息、经济等的联系,城乡经济的相互促进是城乡耦合作用的系统整体涌现。同时,城乡系统的子系统本身也具有复杂性,如城市系统的规模、体系、结构都具有分形特征。城乡系统空间结构以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为依托形成城乡之间的信息流、人口流和物质流,并将城市和乡村紧密地连接起来,由此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的城乡等级结构,反映了城乡复杂系统的高度结构化。城乡系统的自创性、自生长性、自适应性和自相似性等都充分显示了系统的自组织特点。依据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而这里的区域即是与城市进行着密切相互作用的腹地―广大乡村地区。
区域间相互作用量分析多基于引力模型,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设计。引力模型始于19世纪,是根据距离衰减原理和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构造出来的用于衡量两个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模型,其表达式为:
(1)
在式(1)中:Iij为i地与j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Mi、Mj分别是i地与j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Mi、Mj分别是i地与j地的质量,dij为i地与j地之间的距离,b是常数。两地的相互作用力与两地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地的距离成反比。
在以往引力模型的应用中,人们大多采用人口总量作为区域质量指标,采用空间距离作为区域距离指标。而近年来,随着城乡区域发展的多元化,城乡区域系统的联系日益密切,单一指标难以适应评价需要。为此,有必要建立区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其综合评价值作为区域质量标准;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我们已经不能单纯的以空间距离作为城乡距离的唯一标准,可采用已应用较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进行拟合,更好地反映城乡之间的有效距离。基于这一理念,并参考相关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张振杰等,2007;李江苏等,2008;余沛,2010;王宁等,2008),将城乡区域相互作用量模型设计如下:
(2)
式(2)中,Ki取省辖市市区综合指数,反映城市系统质量;Kj为中心城市周边县市综合指数,反映乡村系统质量。Cij为i、j两地的交通距离,Tij为i、j两地的时间距离,λij为权重系数。
本文将城市和乡村子系统的质量表征采用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全面评价,避免以往研究中单一的人口指标或经济指标的片面性,城市和乡村系统的综合指数指标如表1所示。进而,距离指标将时间距离和交通距离相拟合,得到综合距离。采用区域间相互作用的零售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进行河南省各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相互作用的量化测度与分析。
城乡作用量模型实证
(一)实证对象城乡发展概况
为了进一步验证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实践应用的有效性,结合当前城乡关系量化研究区域单元尺度多以省域为单元,选取河南省为实证对象,以使模型具有广泛应用性。
河南省现有辖(管)市18个,2010年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24446元,其中,济源市最高,达50491元;其次是郑州市,人均生产总值47608元,达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倍;周口市最低,人均生产总值12944元,约为郑州市的1/4。2010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0%,增幅虽比上年回落9.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速增长区间。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1%。2010年,河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3.46亿元,总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城镇增长19.4%,农村增长16.3%。从人均GDP来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正处于1000-6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若比照全国其他部分省份人均GDP2000-3000美元所经过的平均时间推算,河南将于2015年达到5000美元水平,而在3000-5000美元这个阶段,各省的GDP年均增速多在13%-15%之间,明显快于人均GDP1000-2000美元阶段的增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关于工业化阶段指标对河南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目前乃至“十二五”时期,河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河南省郑州市的人口规模和生产总值与商丘市相比较分别为将近2倍和8倍,而郑州市区人均GDP达到59662元,是商丘的4倍多,表明了河南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征(见图1)。
(二)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分析
1.基于综合指数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按照前文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进行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分析,并将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如图2所示。城乡相互作用量较大的主要有洛阳-伊川、安阳-安阳县、洛阳-宜阳、濮阳-濮阳县、周口-商水,综合作用量值均大于5;其次是郑州―荥阳、郑州―中牟、新乡―卫辉、许昌―许昌县、三门峡―陕县、濮阳―清丰县、郑州―新密、洛阳―嵩县、周口―西华、周口―项城,相互作用量达到2-5之间,处于第二梯次;处于第三梯次的相互作用量介于1-2,主要有郑州―新郑、开封―开封县、洛阳―孟津、洛阳―偃师、平顶山―宝丰、平顶山―叶县、平顶山―鲁山、平顶山―郏县、安阳―汤阴、鹤壁―淇县、新乡―新乡县、新乡―获嘉县、新乡―原阳县、新乡―延津县、新乡―辉县、焦作―修武、焦作―博爱、焦作―武陟、许昌―长葛、商丘―虞城、周口―淮阳。其余县市城乡相互作用量均小于1;其余县市处于第四梯队,城乡相互作用量小于1。
从中不难看出,各中心城市市郊县城乡相互作用量均较大,如处于第一、二梯队的安阳―安阳县、洛阳―宜阳、濮阳―濮阳县、许昌―许昌县、三门峡―陕县等;在当前河南省交通网络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在县域层面城乡相互作用量依然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如郑州―巩义的相互作用量仅为0.85,主要是由于空间距离上巩义是距郑州市中心最远的,但巩义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郑州市所辖各县中最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相互作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郑州与其各辖县市的相互作用量整体较大,而驻马店与其各辖县市的相互作用量均小于1。
2.基于人均GDP的城乡相互作用量。若以人均GDP作为城乡区域质量指标,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基本上与综合作用模型一致,只有个别县市大小顺序稍有变动,但变化不大。如商丘―虞城、周口―淮阳,依据人均GDP引力模型,作用量为15左右,相对应处于IV等级,然而其综合作用量却处于III等级,综合作用量均大于1,究其原因主要与虞城距离商丘市和淮阳距离周口市均处于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商虞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淮阳在周口人口排名第二,县域综合实力较强等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以综合指标更全面的反映出城乡相互作用量的实际情况。并且,排在前列的主要是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安阳、濮阳等地的主要县市,这些区域恰恰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而排在后面的则主要是开封及黄淮四市的大部分县市。同时,也表明在市域层面城乡相互作用量的大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强,而距离衰减规律在河南省交通网络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已不再是主导因素。这与以城乡子系统的综合质量作为相互作用区域质量的综合作用模型的评估结果相一致。
3.基于人口规模的城乡相互作用量。在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以人口总量作为区域质量的研究也较为普遍。若以人口规模作为城乡区域质量指标,所得相互作用量结果如图4所示。该评价结果与人均GDP和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出入。如商丘市―虞城县、周口市―商水县等处于I等级,但其在人均GDP和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中均处于II、III等级。处于第IV等级的三门峡―陕县在人均GDP和综合指数模型中均处于第I、II等级。正如前文关于河南省概况中所显示的,人口规模指标不及人均GDP更能反映区域发展的实际水平,尤其是对中部人口大省而言,有些人口规模并不大的新兴城市如焦作、三门峡、平顶山等市的人口规模虽不具有优势,但其资源丰富,经济实力较强,城乡联系较为密切;而农业大市周口、商丘、信阳、南阳等市历史积淀深厚,人口规模优势较为突出,但农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城乡联系有待加强。
4.多种结果的比较。此外,本文还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城乡系统质量指标,并将各计算结果与综合作用模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按照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人口规模模型与综合作用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06;人均GDP模型与综合作用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21,均是在0.01的显著水平下。这表明了以综合指数反映城乡系统质量来计算城乡相互作用量更加全面。
结论
基于综合指数的城乡相互作用量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大小。河南省城乡相互作用量结果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市区和所辖各县人均GDP对各市城乡相互作用的影响较为明显;距离衰减规律虽然在各县域层面依然起着一定作用,如郑州―巩义的作用量较小,但在各市域层面不甚明显,如豫西山地丘陵城市三门峡所辖各县至中心城市的距离远不及豫东黄淮四市商丘等市各县的空间集聚性,但三门峡与所辖各县的综合作用量较商丘大。
在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还需加强中心城市的空间集聚能力,增强其区域中心的增长极效应;其次,进一步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不断推进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应继续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拓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现代五级城镇体系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相互作用量模型是对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可为城乡区域系统的相互联系强度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若统计数据可以详细区分市―县―乡(镇)―村,城乡关系量化研究将得到更加深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袁岳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刘成玉,任大廷,万龙.内驱式城乡统筹:概念与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0)
3.张竟竟.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关联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杨山,任瑞芳,洪灿辉.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演变[J].城市问题,2010(5)
5.段晶晶,李同升.县域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大西安为例[J].人文地理,2010,25(4)
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刘展宏,梁伟,李丛薇.城乡系统的特性分析及其发展目标[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8(1)
8.张振杰,杨山,孙敏.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4)
9.李江苏,骆华松,曹洪华.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区域物流;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物流内涵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经历过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人口依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别是近些年两极分化现象有愈加严重的趋势,加强新农村建设,减少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是我们今后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说,城乡区别在形式上只是通过不同的户籍制度表现出来,但是在本质上则是生活水平和各种福利条件的差距。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其根本途径还是要通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赋予农村市场更多的活力,除了巩固和完善农业经济以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经济发展体系,消除在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性问题,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摆脱过去闭塞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对外合作与联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是城乡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纽带,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建立双向物流体系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双向的物流体系不仅意味着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为便捷的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渠道,对市场经济而言,又是打开了农村这一个巨大的市场。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落后于城市,但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已经非常可观,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双向物流体系就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外流以及各种新型商品能够快速的进入农村市场这种双向的需求。也就是说,这种区域物流体系的形成,并不是单独服务于农村经济,它能够有效的实现城乡市场双赢的结果,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这是我们推行区域物流的背景,同时也是目的之所在。
二、城乡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农村的各种硬件基础设施也非常的落后。这种物流基础的落后表现在多方面。例如各种农产品的储存保险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落后、各种操作技术落后等,都使得农村长期有大量的农产品积压,无法快速的流通到外界市场。对于一些生鲜产品来说积压就意味着产品价值的损耗,农产品在交通运输环节上的损耗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标准。虽然当前在农村已经出现了一些物流业务,但是主要是一些个体户在进行服务,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仓储设施落后,满足不了农产品流通的质量需求。(2)物流渠道不畅,专业化程度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便捷高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交通便捷性高,意味着物流的渠道能够更加高效顺畅。物流效率是我们评价一项物流工作的主要标准和依据,但是在当前的城乡物流体系中,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以外,另一个问题就是物流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了物流应有的效果。这种效果大打折扣,也是当前在农村市场物流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物流没有体现出其与传统运输方式在农村地区相比应有的价值。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形成,由来已久,这种经济发展格局带来的差异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失衡。经济水平的落后,使得农村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偏低,也就意味着农村消费品市场并没有打开。一些基本的农产品或者生活资料,可以在农村内部进行交易,自行销售、自行购买,外界市场并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商贸体系的改革,这种内部消耗的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推动超市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两种交互发展的模式,但是从现实效果来看,我们认为这种做法的实际受益者依旧是更加偏向于城市。许多城市为了保证自己农产品的供应链,利用行政规划和区域权利的划分阻拦了农产品进城的流通,市场干预使得农产品流通并没有预期的那样简单,这种交易的不平等性实际上表现为城乡双向物流体系间存在着阻碍,而这种阻碍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3)物流市场欠缺规范。城乡区域物流的发展,虽然在意识上受到了重视和关注,但是由于各种制度和管理的失范,使得当前的物流市场较为混乱。这种市场的不规范,表现在多方面,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依旧盛行,为了保护地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些不合理的审批制度,提高外地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门槛,滥收各种税费,增加产品流通的成本。但是由于当前并没有在城乡物流方面有明确统一的规定,所以这些阻拦城乡物流体系构建的行为也难以得到禁止和消除,这种不规范的局面会影响城乡物流建设的效果。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物流的实现
(1)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域物流的发展虽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这项工作的现实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虽然已经成为政府促进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仅仅有思想显然是不够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体现在为了区域物流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减少行政管理为这项工作带来的阻碍,并且积极的引导、支持和鼓励这种城下一体化模式下的物流企业的发展。(2)加强物流基地建设。要提高农村物流工作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在农村地区进行物流园区的科学规划,利用现代物流的知识和经验科学的设立各种物流节点,将农业产业园和物流中小相结合,提升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除了这种园区和交通运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外,现代化的物流工作还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呈现物流信息的一体化,将城市物流的标准体系与农村物流的现状相结合,促进农村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形成。只有这种硬件设施的提升与物流标准体系的形成,才能真正的促进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将农村物流业发展逐渐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拓展其市场渠道。(3)整合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当前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建设,其实际效果仍旧是偏向于城市地区,为了缓解这种不均衡,我们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整合物流体系,即上下游企业之间按原料投入品生产销售的生产链在更大范围内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打破分布在城市和乡村的同一个物流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的人为分割,鼓励城市企业与农村当地资源联合,利用前者的品牌管理信息和资源优势,采用经销制制等合作方式,或者采取参股联营合建等形式成立新型物流运营组织,开发农村物流市场。通过提升仓储物流企业的管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培育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仓储和第三方物流,不断缩短物流的时间和路径,节约物流成本。(4)推行物流发展的专业化建设。现代物流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除了市场需求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物流专业化的实现使其与一般的交通运输相比有了优势,这种优势就是现代物流业存在的基石。城乡区域物流的发展要想稳住阵脚,达到目的实现效果,同样必须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种专业化的实现并非是朝夕之间的工作,需要政府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投资,建设更为广泛的物流网基础,通过整合资源,充分挖掘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潜力健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培育农村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农村物流与市场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平台,努力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三流融合,推进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0(17):25~26
[2]刘宝.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4):47~49
[3]白晋湘.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2~65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内容摘要:本文在诠释了城乡关联发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地州市2010年城乡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两大开放系统之间的要素流转情况和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的实际水平。这是对甘肃省城乡关联发展进行评价的有益尝试,以期为甘肃省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关联评价 主成分分析 甘肃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就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把握城乡发展的态势和特点,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和对立,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甘肃省幅员面积45.44万km2,总人口2719.23万人,全省辖14个地州市,在空间上总体呈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的狭长型蜂腰带装分布态势(见图1)。近60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未能步入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均衡、一体的发展道路,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依然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甘肃省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概念
(一)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二)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一)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数据主要来自于《甘肃发展年鉴2011》、《甘肃农业经济年鉴2011》及《兰州统计年鉴2011》等。本文研究的甘肃省14个地州市在区域上均包括其所属县市,如兰州市包括三县五区,白银市包括三县两区,其余地州市亦然。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科学性、简明性、全面性及可获取性等原则,本文选取自然条件、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及生态联系为功能指标层,耕地面积比、公路网密度等26个分析指标来构建甘肃省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四)评价步骤
对按照区域协调度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空间联系和城乡功能联系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空间联系水平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况,其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8.88%,保留这三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提取三个主成分。功能联系水平的前四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方差量82.77%,因此,确定提取四个主成分。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3……x11的关系式和y4,y5,y6,y7与x12,x10,x11……x27的关系式:
y1=0.837x1-0.817x2-0.383x3+0.673x4 +0.808x5+0.744x6+0.825x7-0.137x8-0.81x9-0.699x10-0.027x11
y2=0.393x1-0.039x2+0.151x3+0.34x4 +0.341x5-0.431x6+0.497x7+0.621x8+0.427 x9+0.64x10+0.71x11
y3=0.083x1-0.463x2+0.612x3-0.49x4-
0.305x5+0.411x6+0.042x7+0.025x8+0.068 x9-0.134x10+0.458x11
y4=0.966x12+0.864x13-0.545x14+0.859 x15-0.681x16-0.0961x17+0.973x18+0.794 x19+0.861x20+0.397x21+0.408x22-0.513x23
-0.561x24+0.422x25+0.369x26+0.614x27
y5=-0.053x12-0.167x13+0.723x14+0.315 x15+0.566x16+0.627x17-0.079x18-0.103x19
-0.044x20+0.242x21+0.858x22-0.526x23+0.348 x24+0.090x25+0.237x26+0.512x27
y6=-0.119x12+0.224x13-0.148x14-0.297 x15-0.087x16+0.684x17+0.11x18+0.25x19+0.274
x20-0.428x21-0.172x22+0.362x23+0.643 x24+0.666x25+0.033x26+0.125x27
y7=-0.133x12+0.037x13+0.015x14-0.117 x15+0.009x16+0.255x17-0.060x18+0.009x19
-0.051x20+0.446x21-0.078x22+0.50
6x23-0.294 x24-0.007x25+0.754x26+0.01x27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14地州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地州市的城乡空间联系水平,y4,y5,y6,y7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功能联系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y6,y7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y4,y5,y6,y7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州市城乡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m1=45.638y1+21.12y2+12.12y3
m2=44.383y4+18.155y5+12.605y6+7.626y7
因为城乡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评价结果分析
(一)城乡关联度空间分析
甘肃城乡关联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见图1)。从甘肃省14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兰州市关联度最高,嘉峪关市居第二,平凉市第三,其余地州市的关联度从金昌市的124.4下降至甘南州的22.2。
从城乡关联度等级划分来看,兰州市、嘉峪关市、平凉市、金昌市及天水市城乡关联度较高,属于ⅰ级。其中省会城市兰州市是陇中地区集聚和扩散效应最强的节点,嘉峪关市、金昌市是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亦称河西地区的区域中心,平凉市和天水市彼此相邻,形成了陇东南地区的区域发展中心。
城乡关联度处于ⅲ级的地州有武威市、张掖市和陇南市,其中武威市和张掖市都位于河西走廊。甘南州全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其城乡关联度值仅为22.2,远远落后于第ⅲ级地州市,故将该州单独划分为第iv级。甘南州社会经济条件均比较落后。
(二)城乡关联度和城乡空间联系、功能联系比较分析
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超过一半的城乡关联度和空间联系水平、功能联系水平排名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空间联系、城乡功能联系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见表4),但三者并非完全一致。如关联度排名第1的省会兰州市,其空间联系水平和功能联系水平排名分别为第8和第3。兰州市经济空间分布上依然为二元结构形式,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经济水平差距大,农业技术含量不高,民营经济不发达,中心城市的核心集聚过强,而区域大集聚不足,区域合作与分工不强。因hx 兰州市应积极探寻发展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分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空间联系水平位于全省最后五位的是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和武威市,这五个地区彼此相邻,都位于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即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亦称河西地区。丝绸之路的辉煌已成为该区域的历史,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荒漠化日益严重,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占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5.3%,耕地面积比在全省处于最低。再加上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有效耕地灌溉面积日益递减。恶劣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铁路路网的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发展,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切阻碍了该区域城乡之间的空间联系,同时也对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嘉峪关市和“镍都”金昌市均为典型的重工业城市,2010年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总产值的77.8%和77.3%,较强的工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提升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功能联系水平,但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必将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的建设,提升空间联系水平,为区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强大的空间支撑体系。
临夏州、陇南市空间联系水平分别排第3、第5,而功能联系水平分别排序第10、第13,表明这两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空间联系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其余各地州的空间联系水平和功能联系水平基本一致。对于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水平均低的甘南州,应继续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嘉峪关市、金昌市、兰州市、白银市、庆阳市、定西市和陇南市,甘南州三项指标排序都靠后,但相对来说,城市化水平位次和人均gdp位次都略高于城乡关联度位次14。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
张掖市、武威市和酒泉市这三个位于河西走廊的地区,其城乡关联度位次均低于城市化率位次和人均gdp位次,表明河西地区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到该地区广大农村区域发展状况的影响,薄弱的自然基础,以及在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的建设方面,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
天水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高于城市化率位次和人均gdp位次,平凉市和临夏州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城市化水平位次基本一致,但明显高于人均gdp位次。表明这类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迟缓,使得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的优先发展城市,发挥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从而辐射带动农村的发展。
结论
在诠释城乡关联发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地区的城乡关联度与其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可将三者等同。城市化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条途径,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复杂系统。
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甘肃14地州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3.战金艳,鲁奇,邓祥征.城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
4.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
5.马昂主,胡必亮. 城乡
联系:理论阐释与模式选择. 中国农村经济. 1993(8)
6.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